超市消费心理研究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调研题目:
小组成员:
院系: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联系方式:
时间:
评阅成绩:
超市消费心理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与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每形成一个消费行为,都是在一定的消费心理的驱动下而形成的。对消费者心理的研究,在目前的消费市场上,是对消费者的消费喜好、消费原因、购买目的进行分析与预测,从而为企业的产品研发和生产、营销的策略与方式等提供有效的心理依据。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去超市购物已经不仅仅是局限于买到物品,人们常常把购物作为自身休闲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人们的购物心理也发生了变化。超市作为零售业的一种典型的代表,它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基本确立了购物方便、价格实惠的兴业形象,成为了人们居家生活中的主要购买场所。但是有时我们会发现有时去超市购物是会买回来一些本来没打算买,买回来发现没什么用,或是买回来发现与在超市看到时的不太一样的的商品,其中就涉及到了超市物品陈列、超市整体布局对商品的销售的影响与我们消费者消费心理。同时了解消费者行为的知识对消费者自己亦有好处,特别是有助于识别一些容易上当受骗的销售手段。例如,一些贩卖者惯用“大甩卖”“便宜”“跳楼价”“仅此一天”“最后一天”的叫卖来引诱消费者以达到推销次货、陈货的目的,造成一种“围观”,形成从众的气氛,引诱一些消费者上当。了解这些销售手段以及消费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二.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有购物需求的消费者和超市管理者、工作人
员。
2.调查方法: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定量
方面:报告数据收集和分析主要采用了通过问卷星网站
(/)进行在线问卷调查和通过问卷进行
线下问卷调查的方法。定性方面:所在地区各大超市进行深入
访谈、考察和研究。两种调查方法结合最终形成报告。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总结
1.样本总数:网络以及线下问卷调查共计200份,有效问卷
共122 份;本地三大超市实地考察数据总结1份。
2.数据与分析:
第1题您去超市的购物周期
第2题您对超市里商品陈列格局定期更换的看法
分析:
在我们问卷中的数据显示,大多人的购物周期习惯是十天半月,几乎过半的人对于商品格局的定期更换是可以接受的。商品的陈列格局也是商品的陈列是指以产品为主体,商家运用一定的艺术方法和技巧,借助一定的道具,将产品按照销售者的要求以及经营思想,有规律地摆设、展示、以方便顾客购买。其实就是把消费者喜爱的商品陈列在卖场的最佳位置,以增加销售机会,提高销售业绩。法国有一句话体现了商品陈列格局的谚语——即使是水果蔬菜,也要像一幅静物写生那样艺术地排列。因为商品布局的新鲜感、美感能撩起顾客的购买欲望。
超市商品格局定期做些调整对消费者心理有很大的影响,根据我
们的调查数据显示:一半的消费者认为是可以接受的,认为这样会给人带来新鲜感,刺激他们购买的欲望。虽然有部分人认为不好,但是我们的调查发现46%中大多数是青年人,第1题的调查数据显示可以看出这一点,我们调查的消费者中过半是青年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总是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因此超市商品的陈列格局定期的调整可以刺激消费。
第3题您更喜欢挑选货架上内层还是外层的商品
第4题您对货架上的哪层的商品更加关注
第5题您购买商品时会看生产日期和产地吗?
第6题您到超市没有计划购物时是否经常关注显眼的位置
第7题您会因为某些商品陈列醒目而突然觉得要买吗?
第8题您对所需物品旁的互补商品的购买想法是
分析:
从第3、4、5题数据图可以看出,虽然有百分之四十五的被问卷者不太在意商品是内层还是外层的,但是相对于关注外层的消费者来
说,比它多一半的消费者是关注内层商品的。而且关注高度适中的层的商品的占大多数,几乎是过半。而且绝大多数被问卷者都会看商品的生产日期以及产地。
据一位超市业内人士介绍,超市货架从上到下一般分为上段、“黄金段”、中段、下段四大段位。“黄金段”与中段不仅是商家最看好的位置,也是最能吸引顾客消费的段位,一般超市会把利润较大的商品、品牌(名牌)商品或是独家代理商品,以及消费者选购较多的商品陈列在“黄金段”和中段;而价格相对低廉,或是进入衰退期的商品则多放在货架最下面;促销品和新品多集中在不固定的促销展位,并会伴随一些显眼的红牌或是蓝牌标示,在提高消费者关注度的同时,更易达到好的成交量。
同时,第6、7、8题数据显示超市商品的陈列方式中有几条原则是显眼醒目陈列、关联(互补)陈列,通过醒目显眼吸引消费者眼球,互补品吸引消费者,增加销量。
在我们的实地考察中我们发现价格居中、消费者选购较多的商品、名牌商品一般陈列在货架中间,促销的商品或新货则放在货架两端或是过道处,商品的占地大概是五十厘米左右,这样就不会影响过道的畅通。这样即方便了消费者的同时也加大了超市的销售盈利,而价格比较低廉、利润小的商品一般都放在货架最下面。我们还发现在超市货架内层的商品的生产日期明显比外层的商品的生产日期要近期,比如某品牌的冷冻水饺,冷柜里最上面要比最下面一袋的生产日期提早四天。一些即将过保质期的商品被顾客拿到的几率就大。访问一名消费者时,她说:“当时想买几瓶绿茶,超市的货架上摆了很多,我们就在一排由外到内拿了四瓶,回到家发现,这些饮料居然有两种生产日期,一种是离购买时间很近的,另一种大约离购买时间有半年左右。”另外,我们在奶制品货架区域看到,鲜奶整齐地一排排放着,消费者触手可及的5包光明鲜奶上面的生产日期写着2012年4月7日,而拿出最后一排的鲜奶却发现,上面的生产日期为2012年4月10日。仔细查找奶类食品货架,发现不少鲜奶、酸奶都是将生产日期比较靠后的新货陈列在了最后面。
原来超市在货品陈列时也遵循着“新鲜潜规则”,即新进来的货一般都放在货架靠后的位置,而相比已不太新鲜的食品则陈列在最前面人们容易选取的地方。这样明显是为了能让超市食品更好地周转。同时,我们发现会有一部分购物者特意寻找内层后底层的生产日期更近的商品。超市利用消费者显而易见、伸手可取的消费心理来陈列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