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现场管理制度之设备管理(新版)
车间安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确保车间内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提高生产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车间内的安全设备使用和管理。
三、安全设备分类1. 电气安全设备:包括漏电保护器、接地线、绝缘胶垫、绝缘手套等。
2. 机械安全设备:包括防护罩、安全阀、限位开关、紧急停车按钮等。
3. 消防安全设备:包括灭火器、消防栓、消防水带、消防沙等。
4. 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尘口罩、防护手套等。
四、安全设备使用要求1. 电气安全设备(1)电气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2)使用漏电保护器时,应确保其动作灵敏、可靠。
(3)接地线应连接牢固,不得松动。
(4)绝缘胶垫、绝缘手套等应保持干燥、清洁,不得破损。
2. 机械安全设备(1)机械设备的防护罩、安全阀、限位开关、紧急停车按钮等安全设备应完好无损,不得随意拆卸。
(2)操作机械前,应先检查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3)操作过程中,严禁违章操作,如未关闭紧急停车按钮进行操作等。
3. 消防安全设备(1)灭火器、消防栓、消防水带等消防设备应放置在显眼、易于取用的位置。
(2)灭火器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压力正常。
(3)消防栓、消防水带等消防设备应保持完好无损,不得随意拆卸。
4. 防护用品(1)员工应根据工作需要,正确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防尘口罩、防护手套等防护用品。
(2)防护用品应保持干燥、清洁,不得破损。
五、安全设备管理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安全设备的采购、验收、安装、调试、维修、保养等工作。
2. 使用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安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3. 安全设备的使用、维修、保养等记录应齐全、完整。
4. 定期对安全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六、奖惩措施1. 对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安全设备使用安全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员工,依法依规追究其责任。
3. 对安全设备管理不善,导致设备损坏、失效的部门或个人,依法依规追究其责任。
车间现场设备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车间现场设备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车间所有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 全面规划,合理配置;3. 定期检查,及时维修;4. 节能降耗,环保节能。
第二章设备分类与编号第四条车间现场设备分为以下几类:1. 通用设备:包括机床、加工中心、数控设备等;2. 特种设备:包括起重设备、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3. 辅助设备:包括输送设备、动力设备、照明设备等;4. 仪器仪表:包括计量器具、检测仪器等。
第五条设备编号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执行,编号应清晰、规范。
第三章设备验收与安装第六条新购设备到货后,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七条设备安装应严格按照设备技术说明书进行,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第八条设备安装完成后,应进行试运行,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第四章设备使用与操作第九条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操作资格后,方可独立操作设备。
第十条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性能、结构、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知识。
第十一条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变设备参数和程序。
第十二条操作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异常,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
第五章设备维护与保养第十三条设备维护与保养工作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操作人员应予以协助。
第十四条设备维护与保养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定期检查,及时发现设备隐患;2. 定期清洁,保持设备清洁;3. 定期润滑,减少设备磨损;4. 定期更换易损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五条设备维护与保养周期如下:1. 通用设备: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保养;2. 特种设备: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保养;3. 辅助设备: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保养;4. 仪器仪表: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保养。
第六章设备维修与改造第十六条设备维修分为日常维修和计划维修两种。
设备管理制度车间

一、前言设备是现代化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运行状况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为了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和员工操作技能,特制定本设备管理制度车间。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车间内所有设备的管理、使用、维护、保养、维修及报废等全过程。
三、设备分类及管理职责1. 设备分类根据设备的功能、重要性、技术复杂程度和运行状况,将设备分为以下类别:(1)关键设备:对生产过程影响较大,一旦发生故障,将导致生产线停工的设备。
(2)重要设备:对生产过程有一定影响,故障后需及时修复的设备。
(3)一般设备:对生产过程影响较小,故障后可暂时停工的设备。
2. 管理职责(1)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设备管理制度,组织实施设备管理,对设备进行全面管理。
(2)车间主任负责监督设备管理工作,确保设备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3)设备操作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操作、维护和保养,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四、设备管理流程1. 设备采购(1)设备采购前,需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选择质量可靠、性能优良的设备。
(2)制定设备采购计划,明确设备的技术参数、数量、价格等。
(3)组织设备采购,签订采购合同。
2. 设备验收(1)设备到货后,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验收,检查设备外观、性能、质量等。
(2)验收合格后,办理设备入库手续。
3. 设备安装(1)设备安装前,需进行场地准备、设备调试等工作。
(2)设备安装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设备安装质量。
4. 设备调试(1)设备安装完成后,进行设备调试,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2)调试过程中,发现设备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5. 设备使用(1)设备操作人员需经过培训,掌握设备操作技能。
(2)操作人员需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设备操作,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6. 设备维护保养(1)设备管理部门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明确保养周期、内容、方法等。
(2)操作人员按照保养计划进行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车间设备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车间设备管理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车间设备管理,提高设备运行效率,确保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管理制度,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车间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改造和报废等管理工作。
第三条车间设备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安全、经济的原则,实现设备的高效、稳定、长期运行。
第二章设备采购与验收第四条设备采购应根据生产需求和技术发展,结合公司发展规划,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科学比选,确保设备质量。
第五条设备采购应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采购管理制度进行,确保采购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
第六条设备验收应按照合同约定和技术要求进行,验收合格后,设备方可投入使用。
第三章设备运行与维护第七条设备运行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在适宜的工况下运行。
第八条设备维护应按照预防为主、定期巡检、及时处理的原则进行,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第九条设备维护保养应做到“五定”:定人、定机、定岗、定责、定周期。
第十条设备故障应立即上报,并按照故障处理程序进行维修,确保设备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第四章设备改造与更新第十一条设备改造应根据生产工艺需求和技术进步,结合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充分的技术和经济论证。
第十二条设备改造应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管理制度进行,确保改造质量。
第十三条设备更新应结合公司发展规划和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充分的技术和经济分析,报公司审批。
第五章设备报废与处置第十四条设备报废应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管理制度进行,报公司审批。
第十五条设备处置应遵循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原则,确保设备处置过程的环境安全。
第六章设备管理责任第十六条车间主任对本车间设备的运行和管理负总责,确保设备管理制度的落实。
第十七条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的技术档案管理、维护保养、故障处理等工作。
第十八条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对设备的正常运行负责。
第七章监督与考核第十九条公司设备管理部门对车间设备管理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车间现场管理制度之设备管理范文

车间现场管理制度之设备管理范文设备是车间生产的重要支撑,对于保证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规范设备管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寿命,我公司制定了以下设备管理制度。
一、设备管理的目标和原则设备管理的目标是保证设备安全可靠运行,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寿命,实现生产计划的按时完成。
设备管理的原则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科学管理、综合施策。
二、设备维护保养1. 设备维护保养包括日常保养、定期检查和大修三个方面。
2. 日常保养:车间设备操作员负责日常设备保养,包括设备清洁、润滑加油、紧固螺丝、电器元件的检查等。
保持设备的清洁和整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定期检查:设备管理人员负责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复。
检查内容包括设备各部件的磨损情况、润滑系统的正常运转、电气线路的接触状态等。
4. 大修:设备管理人员按照设备的运行寿命和维修手册的要求,制定大修计划,定期进行设备的大修,以保证设备的性能稳定和寿命延长。
三、设备故障处理1. 设备故障分为停机故障和运行故障两类。
2. 停机故障:设备操作员在设备停机时,根据设备故障指示灯或异常声音等,确定故障原因,进行简单维修或联系设备管理人员进行故障处理。
3. 运行故障:设备操作员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机并进行简单的检查和处理,若无法解决,则联系设备管理人员进行故障排除。
四、设备备件管理1. 设备备件管理包括备件采购、备件入库、备件清查和备件使用等环节。
2. 备件采购:设备管理人员根据设备维护计划和故障分析,制定备件采购计划,并按时采购备件,保证备件的及时供应。
3. 备件入库:设备管理人员负责备件的入库工作,对备件进行分类、编号和标识,确保备件易于查找和管理。
4. 备件清查:设备管理人员定期对备件进行清查,检查备件的数量和质量,避免过期和损坏的备件影响设备维护效果。
5. 备件使用:设备操作员在维修和更换备件时,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记录备件的使用情况和更换原因。
车间设备管理制度(通用15篇)

车间设备管理制度(通用15篇)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我们总要写作各种各样的文档,优美的文章总会让人眼前一亮,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不仅仅是个人能力的体现,还有可能会得到领导的赏识,甚至升职都有可能,可问题是很多人可能不那么擅长于写作或者表达,那怎么办?那我们就走捷径,通过学习、借鉴别人写得好的文笔,学以致用,我相信你自己自也可以写出优秀的文档,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车间设备管理制度(通用15篇),一起来看看吧!车间设备管理制度1生产车间设备润滑管理制度润滑是设备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为减缓磨损,提高设备效率,降低动力消耗,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和正常的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一)设备动力部门必须加强对设备润滑管理工作的组织和领导,配备专人负责日常业务工作,推广先进润滑技术、润滑管理经验,组织操作人员学习润滑知识,组织定期检查,制定润滑油品的使用定额、贮存保管、发放、废油回收利用及润滑工器具的`管理规定,不断提高润滑管理水平。
(二)车间设备主任对全车间的设备润滑负领导责任。
设备员应负责提出车间年、季、月的使用计划,具体执行设备润滑制度,认真作到:1、按设备润滑规定做到“五定”“三级过滤”,具体内容如下。
“五定”(1)定点:按日常的润滑部位注油,不得遗漏。
(2)定人:设备的日常加油部位,由操作工负责;定期加油部位,由保养工负责。
(3)定质:按设备要求选定润滑油(脂)品种,油(脂)质量合格,润滑油必须经过“三级过滤”,清洁无杂物,方可加入润滑部位。
禁止乱用油(脂)或用不干净的油(脂)。
(4)定时:对设备的加油部位,按照规定的间隔时间,进行加油、清洗或更换新油。
(5)定量:按设备标定的油位和数量,加足所选定的润滑油(脂)。
“三级过滤”(1)领油大桶到固定贮油箱。
(2)贮油箱到油壶。
(3)油壶到润滑部位。
2、滤网应符合下述规定:透平油、冷冻机油、压缩机油、机械油一级过滤为60目,二级过滤为80目,三级过滤为100目。
生产车间设备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生产车间设备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车间的设备管理,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辅助设备、检验设备等。
第三条设备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安全第一、节能降耗、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二章设备管理职责第四条生产部负责制定设备管理制度,组织实施设备管理工作,并对设备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第五条设备管理员负责具体执行设备管理制度,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和检修。
第六条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所使用的设备负有监督管理的责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三章设备使用与维护第七条设备使用前,操作人员应接受设备操作培训,熟悉设备性能、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第八条操作人员应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调整设备参数。
第九条操作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润滑,保持设备整洁和良好润滑状态。
第十条发现设备异常或故障,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设备管理员。
第十一条设备管理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第十二条设备维护保养应按照设备制造商的保养手册或公司制定的保养计划进行。
第四章设备检修与改造第十三条设备检修分为日常检修、定期检修和计划检修。
第十四条日常检修由操作人员负责,定期检修和计划检修由设备管理员负责。
第十五条设备检修前,应做好以下工作:(1)填写检修申请单,明确检修内容、时间、责任人;(2)制定检修方案,包括检修项目、方法、所需材料等;(3)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检修人员安全。
第十六条设备检修后,应进行试运行,确认设备恢复正常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七条设备改造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2)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3)确保设备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第五章设备档案管理第十八条设备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设备清单;(2)设备操作规程;(3)设备维护保养记录;(4)设备检修记录;(5)设备改造记录;(6)设备验收报告;(7)设备报废证明。
车间现场管理制度之设备管理

车间现场管理制度之设备管理设备管理在车间现场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的提升、产品质量的保证以及员工安全的保障。
为了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转,车间必须制定有效的设备管理制度。
下面将对车间现场管理中的设备管理进行详细阐述。
一、设备管理的重要性设备是车间生产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生产线的运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好的设备管理可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生产停滞和工期延误。
同时,设备管理也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和更换成本。
另外,设备管理还可以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减少员工的伤害事故,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二、设备管理的内容1.设备档案管理对车间内的设备进行档案管理,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商、购买日期、保修期限等信息的记录。
同时,还要对设备进行编号,方便管理和追溯。
2.设备维护计划制定设备维护计划,确定设备的维护周期和维护内容。
根据设备的运转情况和维护需要,制定定期保养和预防性维护计划,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3.设备维修记录及时记录设备的维修情况,包括维修时间、维修内容、维修人员等信息。
同时,要对维修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总结和归档,为今后设备维修提供参考。
4.设备故障报修管理建立设备故障报修制度,明确故障报修的流程和责任。
一旦发现设备故障,应及时进行报修,并进行进一步的排查和修复。
5.设备保养管理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包括清洁、润滑、调整等。
对于易损部件,要及时更换,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6.设备安全管理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制定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
对于涉及到高风险的设备,要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维护。
7.设备更新与改进根据生产需求和技术进步,及时更新和改进设备。
对于老旧设备,要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更新计划。
同时,还要关注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引进,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设备管理的注意事项1.加强培训提供设备操作和维护的培训,确保员工熟悉设备的操作方法和维修技术,减少人为操作错误和设备故障。
工厂设备管理制度(精选6篇)

工厂设备管理制度(精选6篇)工厂设备管理制度(精选6篇)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度是维护公平、公正的有效手段,是我们做事的底线要求。
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拟定制度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工厂设备管理制度(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工厂设备管理制度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电气设备的点检管理,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减缓设备劣化,防止发生突发性设备事故,将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炼钢厂在线生产电气设备的点检管理。
第三条设备点检是一种科学的设备管理方法。
它是在“五定”基础上,利用人的五官或仪器工具,对设备进行定点、定期的检查。
第四条点检定义1、日常点检是在设备运行中或运行前后,由生产岗位操作工根据点检标准,用人的五官(视、听、嗅、摸、触)和简单的工具、仪器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的检查。
2、定期点检由专业人员凭感官和专用检测工具,定期对设备的技术状态和安全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和测定。
第五条点检“五定”:定点即确定设备的检测点,确定检测点就是科学地分析设备,找准可能发生故障和老化的部位;定标即凡是点检的设备都必须对每个维护点逐个制定标准,如间隙、温度、压力、流量等。
定标是衡量或判别点检部位是否正常的依据,也是判别该部位是否劣化的尺度;定期即根据点检标准对故障易发部位、项目和内容应预先设定点检时间、周期;定人即点检作业要确定点检人员所负责的点检区域和设备;定法即规定检查的方法是人工观察、工具测量、普通仪器还是精密仪器。
第二章职责第六条各生产车间负责所辖区域电气设备的日常点检,对点检中发现的设备故障或隐患及时报电修车间处理。
第七条电修车间负责处理生产车间在点检中发现的设备隐患或故障。
第八条岗位操作工职责1、根据各车间制定的相关标准对所使用电气设备进行点检并做相关记录。
2、当发现电气设备有异常时,需紧急处理的要及时处理,不能处理时应尽快通知检修人员进行处理,并记录情况。
车间设备管理规章制度

车间设备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车间设备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转,保障生产顺利进行,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车间内所有设备的保养、维修、开机、停机等管理工作。
第三条所有车间员工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章制度,否则将受到相应处罚。
第二章设备保养管理第四条设备保养按照设备的不同种类和使用频率进行分类管理,包括日常保养、定期保养、故障保养等。
第五条设备日常保养由设备操作员负责,包括清洁设备、检查设备运行状况等工作。
第六条设备定期保养由设备保养专职人员负责,按照设备的保养手册进行,确保每个设备按时得到保养。
第七条设备故障保养由设备维修人员负责,及时处理设备故障,确保设备尽快恢复正常运转。
第八条所有设备保养记录必须及时填写,并上报到设备保养管理部门。
第九条一旦发现设备异常,必须及时上报,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第三章设备维修管理第十条设备故障由设备操作员第一时间上报到设备维修部门,设备维修负责人及时安排维修工作。
第十一条设备维修工作必须由经过正规培训的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记录必须详细记录。
第十二条设备维修后,必须进行试运转,确认设备正常后方可继续投入生产。
第十三条设备维修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维修,并注意维修安全。
第十四条设备停机维修时间过长时,必须及时向上级报告,寻求解决方案。
第四章设备开停机管理第十五条设备的开机必须由操作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操作错误导致设备故障。
第十六条设备的停机必须提前通知相关部门,准备停机维修工作,避免因为停机给生产带来损失。
第十七条设备的长期停机必须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并制定停机计划,准备好相应的备件和维修人员。
第五章突发事件管理第十八条车间设备管理部门需要制定突发事件预案,包括设备故障、突发停机等情况的处理程序。
第十九条突发事件发生时,必须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启动应急预案,尽快恢复正常生产。
第六章处罚规定第二十条违反本规章制度的员工,将受到警告、记过、降职、开除等处罚。
车间设备的管理制度(优秀10篇)

车间设备的管理制度(优秀10篇)为了进一步加强我矿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管理工作,保证井下机电设备正常、安全运转,提高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消灭井下电气事故,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一、井下电气设备的选用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二、凡从事防爆电气设备检修、安装、验收工作的人员必须熟悉和执行gb3836-83《防爆电气设备制造检验规程》和《煤矿电气设备防爆性检查细则》。
三、新购进的高压防爆开关、低压防爆开关、防爆电动机、防爆移动式变电站、检漏继电器、煤电钻综保、照明综保、皮带机综保、瓦斯继电器、仪表等防爆电气设备下井前必须经防爆电气设备检查员(电检员)对其防爆性能进行详细检查,合格后在设备上粘贴合格证,设备组进行设备编号方准下井使用。
四、防爆接线盒、防爆电铃、打点器、按纽等五小防爆电器,发放使用前必须经过防爆电气设备检验员对其防爆性能进行详细检查,合格后签发入井合格证方准下井使用。
五、凡升井检修的防爆电气设备,检修完成后,都必须由防爆电气设备检验员、设备管理员、维修负责人、技术员共同对设备进行验收,合格后并贴有检查合格证方可入库,由机电科设备组统一发放。
六、新装备的采掘工作面,必须由本单位机电技术人员提前一个月将采(掘)工作面的设计及所需设备报机电科,然后由机电科科审批和准备。
七、新采(掘)工作面安装完毕(按部分安装完毕)后,必须不少于开工前三天通知安全科,然后由安全科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详细验收,验收中机电科尤其应对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保护装置进行详细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准投入运行。
八、凡防爆电气设备必须有入井、安装、检修、维护和详细工作记录。
九、每台、每套防爆电气设备入井,机电科设备组必须有每一设备的使用地点、设备编号、规格型号、容量等内容的设备台帐。
十、凡防爆电气设备,因检修、安装、使用不当、不合格而造成的失爆,一律按矿发文件进行处罚。
十一、电气设备使用单位,应认真执行设备包机制度,做好开机、运转前的自检自查工作,发现失爆应立即停止运转,并切除电源进行处理,处理不了的应及时向机电科、调度室汇报。
车间现场管理制度之设备管理

车间现场管理制度之设备管理1. 背景和目的为了确保企业生产设备的良好运行和实现预期的生产效率,保障员工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订立本规章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车间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减少故障发生,提高生产效率。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部车间、生产线和设备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3. 重要职责3.1 设备管理人员的职责•负责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维护工作;•进行设备的定期巡检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确保快速恢复生产;•订立设备保养计划,并负责设备保养工作的执行;•跟踪设备使用寿命和性能,及时采取措施更新设备;•参加设备的购置与更新决策,供应设备运行报告和本钱分析。
3.2 操作人员的职责•遵守设备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及时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并上报设备管理人员;•在设备发生故障时,帮助设备管理人员进行处理;•加强对设备的保养,保持设备的清洁和乾净;•及时上报设备运行情况,包含生产数量、设备故障等。
4. 设备管理流程4.1 设备使用环境要求•车间温度、湿度等环境指标需符合设备要求;•确保设备四周无杂物堆放;•设备周边设有明确的安全警示标识。
4.2 设备采购与验收•购置设备前,由设备管理人员参加设备选型,并依据生产需求供应设备技术参数;•对设备供应商进行评估,确保购买合格的设备;•对设备进行验收,包含功能性检测和性能测试。
4.3 设备安装与调试•设备管理人员负责组织设备的安装和调试;•严格依照设备操作手册进行操作;•确保设备安装符合相关安全规范,除去安全隐患。
4.4 设备日常巡检与维护•设备管理人员订立设备巡检计划,并指定巡检人员;•依照巡检计划对设备进行定期巡检,并记录巡检情况;•及时处理设备异常情况,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4.5 设备保养和维护和修理•设备管理人员订立设备保养计划,并负责保养工作的执行;•依照保养计划进行设备保养,包含清洁、润滑、更换易损件等;•发现设备故障时,及时采取维护和修理措施,确保设备快速恢复正常运行。
车间现场管理制度之设备管理(5篇)

车间现场管理制度之设备管理1.车间设备指定专人管理2.严格执行《公司设备使用、维护、保养、管理制度》,认真执行设备保养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做到设备管理“三步法”,坚持日清扫、周维护、月保养,每天上班后检查设备的操纵控制系统、安全装置、润滑油路畅通油线、油毡清洁、油压油位标准、并按润滑图表注油,油质合格,待检查无问题方可正式工作。
4.设备台帐卡片、点检记录、运转记录齐全、完整、帐卡相符、填写及时、准确、整洁。
5.实行重点设备凭证上岗操作,做到证机相符.6.严格设备事故报告制度,一般事故____天内,重大事故____小时内报生产主管或公司领导。
7.坚持八字要求,即:整齐、清洁、安全、润滑,做到“三好”“四会”“五项纪律”。
三好即:管好、用好、保养好。
四会:即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出一般故障。
五项纪律:即: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经常保持设备整洁,并按规定加油,遵守交接班制度;管好工具、附件、不得丢失;发现故障立即停车、通知维修人员检查、处理。
8.设备运行中,要做到勤检查、勤调整、勤维修,不离岗(设备运行过程中),对设备响声、温度、压力有异常时应及时处理并报告。
9.操作人员离岗位要停机,严禁设备空车运转。
10.保持设备清洁,严禁泡、冒、滴、漏。
11.设备应保持操作控制系统,安全装置齐全可靠。
车间现场管理制度之设备管理(2)设备管理是车间现场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以下是车间现场管理制度中关于设备管理的内容:1. 设备台账和档案管理:建立设备完整的台账和档案,包括设备基本信息、维护记录、维修历史等,定期更新和维护。
2. 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制定设备的定期维护计划,包括设备的保养周期、保养内容、保养人员等,确保设备按时进行维护和保养。
3. 设备故障报修制度:建立设备故障报修制度,要求操作人员在发现设备故障时及时上报,并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和修复,以避免故障扩大和生产中断。
车间现场管理制度之设备管理模版

车间现场管理制度之设备管理模版设备管理是车间现场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生产线的稳定运行和生产效率。
为了规范车间设备的管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维护质量,制定设备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下面是一份设备管理模版,包括设备台账、设备维护、设备故障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一、设备台账1. 设备基本信息填写表格:-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出厂日期- 购置日期- 厂商/供应商- 设备编号- 设备状态(正常/待修/报废)- 使用部门- 设备责任人- 最近维护日期- 下次维护日期- 维护人员- 备注2. 设备状态更新记录表格:- 设备名称- 设备编号- 设备状态(正常/待修/报废)- 更新日期二、设备维护1. 设备维护计划- 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包括维护内容、频率和责任人。
- 按计划进行设备维护,确保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
- 维护时记录维护日期、内容、维护人员等信息。
2. 设备保养- 制定设备保养方案,包括保养内容、频率和责任人。
- 按计划进行设备保养,包括清洁、润滑、紧固等。
- 保养后记录保养日期、内容、保养人员等信息。
3. 设备维修- 设备出现故障时,及时报修,确保故障的快速解决。
- 维修过程中记录维修日期、故障描述、维修人员等信息。
- 维修后验证设备运行状态,确保故障彻底解决。
4. 设备更换- 设备达到使用寿命或无法修复时,及时更换。
- 进行设备更换时,填写更换日期、更换原因、更换设备信息等。
三、设备故障处理1. 设备故障报告- 员工发现设备故障后,及时向设备责任人报告。
- 设备责任人记录故障信息,包括故障描述、发生时间、故障影响等。
- 根据故障等级确定处理优先级。
2. 故障处理流程- 设备责任人进行故障分析,确定解决方案。
- 根据解决方案,指派相应的人员进行处理。
- 处理过程中,记录处理日期、处理内容、处理人员等信息。
- 故障修复后,进行验证测试,确保故障彻底解决。
3. 故障分析与改进- 对重复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找出根本原因。
车间 设备工具管理制度

车间设备工具管理制度一、设备工具管理的范围和内容1. 车间设备工具的范围包括生产设备、仪器仪表、工具、模具等各种用于生产的物品。
2. 设备工具管理的内容包括设备工具的购置、领用、归还、保养、维修、更新等全过程的管理。
二、设备工具管理的责任部门和岗位1. 设备工具管理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管理员为主要负责人,车间主任、班组长等也有相应的管理责任。
2. 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工具的统一管理、监督、维护和维修,车间主任、班组长负责具体操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
三、设备工具的购置和领用1. 设备工具的购置由设备管理员负责,必须经过审批程序,经验确保需要采购的设备工具符合生产需求。
2. 设备工具的领用需填写领用单据,由领用人员在设备管理员的监督下领用,领用后需及时登记,并按规定使用。
四、设备工具的归还和保养1. 设备工具的归还由使用人员负责,必须按时归还,如有损坏需及时报告设备管理员。
2. 设备工具的保养由设备管理员负责,定期对设备工具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设备工具的正常使用。
五、设备工具的维修和更新1. 设备工具的维修由设备管理员组织负责,如设备工具损坏或故障需及时维修。
2. 设备工具如需更新,需提出申请,经审批后由设备管理员负责更新设备工具。
六、设备工具的盘点和清理1. 定期对设备工具进行盘点,确保设备工具数量和规格完整。
2. 对于长时间未使用的设备工具,需进行清理和整理,及时清理占用空间和影响生产。
七、设备工具管理的考核和奖惩1. 对设备工具管理情况进行定期考核,对于管理不到位的责任人员给予相应的处罚。
2. 设备管理情况良好的责任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以上就是车间设备工具管理制度的内容,通过严格执行该制度,可以更好地管理车间设备工具,提高生产效率和保障生产安全。
希望全体员工认真遵守,并不断完善和改进该制度,共同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车间设备管理制度

车间设备管理制度车间设备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车间内各种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车间设备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一、设备分类和编号1. 将车间内的设备按照功能和用途进行分类,并为每台设备进行编号。
2. 设备编号应清晰可见,便于查找和识别。
二、设备购置和验收1. 购置新设备前,应进行需求调研和技术评估,确保设备能够满足生产需求。
2. 对新设备进行验收,包括外观检查、性能测试和安全评估等。
3. 验收合格后,将设备信息录入设备管理系统,并制定设备档案。
三、设备使用管理1. 设备的使用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设备的开机、关机和调试等操作必须由专人负责,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3. 设备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巡检和保养,及时清理设备表面和内部的杂物和污垢。
4. 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如遇到异常情况或故障,应立即停机并报告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5. 禁止未经许可私自更改设备的设置和参数,以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设备维护和保养1. 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包括定期保养、预防性维修和大修等。
2. 定期进行设备的润滑、紧固和清洁等维护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测试,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故障。
4. 对设备进行大修时,应制定详细的维修方案,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五、设备报废和更新1. 对老化或无法修复的设备,应及时报废,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处置。
2. 对设备进行更新时,应进行技术评估和经济分析,确保新设备的性能和效益优于旧设备。
六、设备安全管理1. 制定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明确设备的安全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
2. 定期进行设备的安全检查,包括电气设备的接地、防护装置的功能检测等。
3. 做好设备事故的记录和分析,总结教训,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七、设备培训和管理1. 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维护技能。
生产车间的设备管理制度范文

生产车间的设备管理制度范文1. 引言本制度制定的目的是规范和管理生产车间的设备使用,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减少事故发生,保护员工和企业利益。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生产车间的设备使用。
2. 责任和管理标准2.1 设备管理责任2.1.1 生产车间负责人(以下简称“负责人”)应对生产车间设备的管理负责并履行下列职责:•确保设备按照规定使用,并根据生产需求进行合理安排和调度;•监督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保障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意识;•协调相关部门,积极解决设备故障和维修问题;•组织定期设备保养计划,并配合相关人员进行巡检。
2.1.2 设备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妥善操作设备,确保设备运行安全、稳定。
2.1.3 公司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对生产车间设备的日常管理、维修和保养进行监督和协调。
2.2 设备管理标准2.2.1 设备进场管理•对外购买的设备,应按照公司的采购程序进行采购,并落实到公司管理系统中;•设备进场时,应有专人验收,并进行设备档案的建立,包括设备名称、型号、品牌、购买日期、供应商信息等;•设备进场后,应进行验收试运行,确保设备符合质量标准和使用要求。
2.2.2 设备使用管理•设备使用人员应按照设备操作手册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记录设备使用情况;•禁止未经许可的人员操作设备;•设备损坏或出现故障时,应及时上报负责人和设备管理部门,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2.2.3 设备维护与保养管理•设备维护和保养工作应按照设备说明书和维护计划进行,确保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设备保养工作应有专人负责,保养记录应详实和完整;•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存在的问题。
2.3 设备管理考核标准2.3.1 设备管理绩效考核•设备管理绩效考核应包括设备使用情况、维护和保养质量、故障处理及维修时效等指标;•设备管理绩效考核结果将作为负责人和设备操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和岗位能力评价的重要依据。
车间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范本(2篇)

车间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本制度是为了保障车间机械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防止事故发生,保护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使生产经营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所有车间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和管理都需要严格按照本制度执行。
二、责任与义务1. 车间经理(1) 负责制定和执行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其得到全面执行;(2) 组织安排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工作,并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3) 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隐患;(4) 负责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5) 推行安全意识教育,组织开展安全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机械设备操作人员(1) 严格按照相关规程、操作手册和安全要求进行操作;(2) 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的使用状况,及时发现和报告故障;(3) 参加由公司组织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自身的安全管理意识和技能;(4) 遇到紧急情况时,要始终保持冷静,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应对。
三、机械设备的使用1. 操纵台或控制柜台应设在机械设备旁边,便于操作人员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并使其处于有效控制范围内。
2. 操作人员在正常操作机械设备之前,应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可以安全运行。
3. 操作过程中,严禁将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入机械设备的工作区域内,以免发生意外。
4. 禁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操作机械设备,任何人员都不得轻易让别人操作机械设备,以免造成事故。
四、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1. 定期进行机械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发现故障及时修复或更换设备,并做好相关记录。
2. 操作人员需要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润滑、清洁和紧固,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机械设备在非工作状态下,应停止运转并切断电源,避免意外发生。
五、应急措施与事故处理1. 经过培训的操作人员应掌握机械设备的应急措施,如设备故障、电源故障等情况下,应立即停止工作,并按照应急预案处理。
2. 发生机械设备事故时,应迅速采取措施进行报警和紧急救援,确保人员安全,并妥善处理事故现场,做好事故的记录和报告。
车间设备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车间设备安全、高效、稳定运行,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车间内的设备管理,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辅助设备、工具等。
第三条设备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实行责任制和定期检查制度。
第二章设备管理职责第四条设备管理部门负责:1. 负责设备的采购、验收、安装、调试、维护保养、报废等工作;2. 制定设备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组织实施;3. 组织设备技术培训,提高员工操作技能;4.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5. 对设备故障进行及时处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6. 收集设备使用情况,分析设备性能,提出改进建议。
第五条生产部门负责:1. 负责设备的日常使用,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2. 发现设备故障及时上报设备管理部门;3. 配合设备管理部门进行设备维护保养;4. 对设备进行定期自检,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第六条员工个人负责:1. 掌握设备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2. 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程,防止设备损坏;3. 发现设备故障或安全隐患及时上报;4. 参与设备维护保养,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第三章设备管理制度第七条设备采购管理1. 设备采购应按照公司规定程序进行,确保设备质量;2. 设备采购前应进行市场调研,选择性能优良、价格合理的设备;3. 设备采购后,设备管理部门负责验收、安装和调试。
第八条设备安装与调试1. 设备安装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设备安装质量;2. 设备调试应在安装完成后进行,确保设备运行正常;3. 调试过程中应详细记录设备性能参数,为设备使用提供依据。
第九条设备操作与维护1. 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操作规程,确保操作正确;2. 操作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3. 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条设备维修与保养1. 设备维修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维修质量;2. 设备保养应按照设备制造商或公司规定进行,确保设备性能;3. 设备维修和保养记录应完整、详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车间现场管理制度之设备管理
(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车间现场管理制度之设备管理(新版)
1.车间设备指定专人管理
2.严格执行《公司设备使用、维护、保养、管理制度》,认真执行设备保养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做到设备管理“三步法”,坚持日清扫、周维护、月保养,每天上班后检查设备的操纵控制系统、安全装置、润滑油路畅通油线、油毡清洁、油压油位标准、并按润滑图表注油,油质合格,待检查无问题方可正式工作。
4.设备台帐卡片、点检记录、运转记录齐全、完整、帐卡相符、填写及时、准确、整洁。
5.实行重点设备凭证上岗操作,做到证机相符.
6.严格设备事故报告制度,一般事故3天内,重大事故24小时内报生产主管或公司领导。
7.坚持八字要求,即:整齐、清洁、安全、润滑,做到“三好”“四
会”“五项纪律”。
三好即:管好、用好、保养好。
四会:即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出一般故障。
五项纪律:即: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经常保持设备整洁,并按规定加油,遵守交接班制度;管好工具、附件、不得丢失;发现故障立即停车、通知维修人员检查、处理。
8.设备运行中,要做到勤检查、勤调整、勤维修,不离岗(设备运行过程中),对设备响声、温度、压力有异常时应及时处理并报告。
9.操作人员离岗位要停机,严禁设备空车运转。
10.保持设备清洁,严禁泡、冒、滴、漏。
11.设备应保持操作控制系统,安全装置齐全可靠。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