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计委麻醉质控指标2015版
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解读
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解读山东省临床检验中心卢志明2美国医疗事故频发医生出错每年“治”死十万人这个听起来颇有些耸人听闻的数字并非随意编造,而是最新一期《美国医学会杂志》周刊18日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
人们不免感叹,看来即使在医疗技术发达的美国,如果医护人员不能做到尽职尽责,病人还是形同刀俎下的“鱼肉”。
调查由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卢西恩·利普和哈佛医学院的唐纳德·贝里克牵头负责。
他们在调查报告中指出,这项针对过去5年中发生的医疗事故所做的调查显示,悲剧的发生都是由于医务人员的疏忽大意造成的。
报告说,2000年美国医学研究所曾进行过同类调查,虽然此后不少医院都有了明显改进,但几年过去,死亡率依然居高不下(平均每年9.8万人。
美国颇有影响的医学研究所发表报告称,根据一项保守的统计,在过去10年中,美国每年都有约9.8万人死于医疗事故,远远超过了死于交通事故、癌症或艾滋病的人数。
3美国九大医疗事故2009年06月16日作者:杨孝文来源:新浪网1.将好腿错误切除2.脑部被错误开刀3.将睾丸错误切除4.将肾误当胆囊摘除5.医生误切患者双乳6.醒着手术导致病人自杀7.将牵引器遗忘患者腹内8.搞错血型误人性命9.生殖医院错用精子4某一科室病人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全阴,而在检验人员审核对比准备发报告时,发现该患者两天前作过两对半检查,而且结果是大三阳,免疫组检验人员立即翻查前天的申请单,对比姓名、床位、ID 号均相同,又找出两天前的血标本重新检测,仍为大三阳。
检验人员打电话寻问病人及护士,均说当天抽了血标本送检,但检查什么项目不清楚。
此时对两份血标本进行血型检测发现分别为A和O型,不是同一人。
再次找到该医生才承认是用病人名字和ID 号给朋友查了一份血。
如果这两份血的血型也相同,则很难区别病人与冒名者的标本,而一个全阴的结果会扰乱病人的诊断治疗,此报告单如审核不严,放入病历中,则成为医疗纠纷的隐患。
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汇编3.0-内容
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 年版)
015
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 年版)
022
病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 年版)
028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 年版)
033
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6 年版)
038
产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9 年版)
因不可逆疾病而自动出院的患者)。 急诊抢救室患者死亡率是指急诊抢救室患者死亡总
数占同期急诊抢救室抢救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急诊抢救室患者死亡总数
急诊抢救室患者死亡率 =
× 100%
同期急诊抢救室抢救患者总数
意义:反映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
八、急诊手术患者死亡率
定义:急诊手术患者死亡是指急诊患者接受急诊手术,术后 1 周内死亡,除外与手
心肺复苏术(CPR)后自主呼吸循环恢复超过 24 小时。ROSC 成功率是指 ROSC 成功总
例次数占同期急诊呼吸心脏骤停患者行心肺复苏术总例次数的比例。 同一患者 24 小时
内行多次心肺复苏术,记为“一例次”。
计算公式:
ROSC 成功总例次数
ROSC 成功率 =
× 100%
同期急诊呼吸心脏骤停患者行心肺复苏术总例次数
定义: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平均门药时间是指行溶栓药物治疗的急性心 肌梗死(STEMI)患者从进入急诊科到开始溶栓药物治疗的平均时间。 急性心肌梗死
| 004
急诊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 年版)
(STEMI)患者门药时间达标是指在溶栓药物时间窗(发病 12 小时)内,就诊的急性心
肌梗死(STEMI)患者门药时间在 30 分钟内。 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门药时间
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
各科室:按照原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2011年版)》、《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V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1年版)>的通知》(卫办医政函1 2011) 54号)、国家卫计委《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标准(2015年版)》及《国家卫计委V关于印发麻醉等6个专业质控指标(2015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5)252号)的要求,现结合医院实际,对我院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现印发给各科室,请各科室组织学习并严格执行。
该指标有九部分,第一部分医院运行基本监测指标;第二部分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第三部分单病种质量指标;第四部分重症医学(ICU)质量监测指标;第五部分急诊科监测指标;第六部分临床检验监测指标;第七部分病理科监测指标;第八部分合理用药监测指标;第九节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监测指标。
以上指标由信息科牵头负责进行数据的收集,分析由相关科室负责。
各科室必须按照监测指标开展定期评价活动,解读评价结果,持续改进医疗管理工作(有显示持续改进效果的记录)。
医院将不定期的对科室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综合目标考核。
附件: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2016年修订)附件第一部分医院运行基本监测指标、资源配置、工作负荷三、治疗质量四.工作效率五、患者负担(项目及数据引自医院财务报表)六、资产运营(项目及数据引自医院财务报表)七、科研成果第二部分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住院重点疾病(监测指标包含总例数、死亡例数、2周与1月再住院例数、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住院重点手术(监测指标包含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预期再手术例数、平均住院日与平均住院费用)三、麻醉四、手术并发症与患者安全指标(一)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二)医院内跌倒/坠床发生率及伤害严重程度(三)手术并发症与患者安全指标第二部分单病种质量指标.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三、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成人四、脑梗死髅、膝关节置换术八.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儿童七围 防 感 染 术 期预九、剖宫产术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住院)卜一、围手术期预防深静脉血栓第四部分重症医学(ICU)质量监测指标第五部分急诊科监测指标第六部分临床检验监测指标第七部分病理科监测指标第八部分合理用药监测指标第九部分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监测指标。
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版).pdf
附件4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一、标本类型错误率定义:类型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标本类型错误率= 类型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100%同期标本总数意义:反映所采集标本的类型是否符合要求,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标本类型符合要求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前提条件。
二、标本容器错误率定义:采集容器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100% 标本容器错误率= 采集容器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同期标本总数意义:反映用于采集标本的容器是否符合要求,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三、标本采集量错误率定义:采集量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标本采集量错误率= 采集量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100%同期标本总数意义:反映标本采集量是否正确,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标本采集量不足或过多都可能影响检验结果。
四、血培养污染率定义:污染的血培养标本数占同期血培养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100%血培养污染率= 污染的血培养标本数同期血培养标本总数意义:反映血培养过程是否操作正确,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五、抗凝标本凝集率定义:凝集的标本数占同期需抗凝的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100%抗凝标本凝集率= 凝集的标本数同期需抗凝的标本总数意义:反映标本采集过程抗凝剂是否正确使用的情况,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六、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定义:检验前周转时间是指从标本采集到实验室接收标本的时间(以分钟为单位)。
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是指将检验前周转时间由长到短排序后取其中位数。
计算公式: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X(n+1)/2, n 为奇数2。
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附件2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近日,为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促进医疗服务的标准化、同质化,卫计委组织6个相关专业国家级质控中心,制定了相关专业的质控指标。
现将重症部分整理如下:近日,国家卫计委办公厅印发了麻醉、重症医学、急诊、临床检验、病理、医院感染6个专业质控指标(2015年版),从各专业质控工作的实际出发,从结构指标、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三个方面,选取了各专业具有一定代表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指标,共计83个。
卫计委表示,由于国内各专业尚无统一的质控指标,同一专业或同一种诊疗手段各地区、各医疗机构之间无法横向比较,也无法真实了解全国质量工作的基线水平及开展情况,因此,尽快制定统一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各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十分必要也十分迫切。
一、ICU患者收治率和ICU患者收治床日率定义:ICU患者收治率是指ICU收治患者总数占同期医院收治患者总数的比例。
ICU患者收治床日率是指ICU收治患者总床日数占同期医院收治患者总床日数的比例。
同一患者同一次住院多次转入ICU,记为“多人次”。
计算公式:ICU患者收治率= ×100%ICU患者收治床日率= ×100%意义:反映全部住院患者ICU患者的比例及收治情况。
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15分患者收治率(入ICU24小时内)定义:入ICU 24小时内,APACHEⅡ评分≥15分患者数占同期ICU 收治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100%意义:反映收治ICU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
注:具有信息化自动收集能力的医院建议直接提取APACHEⅡ评分,并按照<10分,10-15分,15-20分,20-25分,>25分进行分层分析。
三、感染性休克3h集束化治疗(bundle)完成率定义:感染性休克3h集束化治疗(bundle),是指感染性休克诊断后3小时内完成:测量乳酸浓度;抗菌药物治疗前进行血培养;予以广谱抗菌药物;低血压或乳酸≥4mmol/L给予30ml/kg晶体液进行目标复苏。
卫计委麻醉质控指标版
附件1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版)一.麻醉科医患比界说:麻醉科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占同期麻醉科完成麻醉总例次数(万例次)的比例.盘算公式:麻醉科医患比=[同期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同期麻醉科完成麻醉总例次数(万例次)]×100%意义:反应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主要构造性指标之一.二.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界说:依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尺度,对于接收麻醉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进行分级.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是指该ASA分级麻醉患者数占同期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总数的比例.盘算公式: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 (该ASA分级患者数/同期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总数)×100%意义:表现医疗机构接诊不合病情危重程度患者所占比重,是反应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主要构造性指标之一.三.急诊非择期麻醉比例界说:急诊非择期手术所实行的麻醉数占同期麻醉总数的比例.盘算公式:急诊非择期麻醉比例=(急诊非择期手术所实行的麻醉数/同期麻醉总数)×100%意义:反应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主要构造性指标之一.四.各类麻醉方法比例界说:各类麻醉方法比例是指该麻醉方法数占同期各类麻醉方法总数的比例.盘算公式:各类麻醉方法比例=(该麻醉方法数/同期各类麻醉方法总数)×100%意义:表现医疗机构运用各类麻醉方法所占比重,是反应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主要构造性指标之一.注:麻醉方法分为5类:(一)椎管内麻醉:包含硬膜外麻醉,腰麻,腰硬结合麻醉,骶麻,鞍麻;(二)插管全麻:包含支气管插管全麻,气管插管全麻,喉罩全麻,喉罩+气管插管全麻;(三)非插管全麻;(四)复合麻醉:包含插管全麻+椎管内麻醉,非插管全麻+椎管内麻醉;插管全麻+神经阻滞,非插管全麻+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五)其他麻醉方法:包含神经阻滞,局麻强化MAC,其他.五.麻醉开端背工术撤消率界说:麻醉开端是指麻醉医师开端赐与患者麻醉药物.麻醉开端背工术撤消率是指麻醉开端背工术开端前手术撤消的数占同期麻醉总数的比例.盘算公式:麻醉开端背工术撤消率=(麻醉开端背工术开端前手术撤消的数/同期麻醉总数)×1000‰意义:表现麻醉筹划性和治理程度,是反应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主要进程指标之一.六.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转出延迟率界说:入PACU超出3小时的患者数占同期入PACU患者总数的比例.盘算公式:= (入PACU超出3小时的患者数/同期入PACU 患者总数)×1000‰意义:表现手术和麻醉治理程度,是反应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主要进程指标之一.七.PACU入室低体温率界说:PACU入室低体温是指患者入PACU第一次测量体温低于35.5℃.PACU入室低体温率,是指PACU入室低体温患者数占同期入PACU患者总数的比例.体温测量的方法推举为红外耳温枪.盘算公式:PACU入室低体温率=(PACU入室低体温患者数/同期入PACU 患者总数)×100%意义:反应围手术期体温呵护情形,是反应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主要进程指标之一.八.非筹划转入ICU率界说:非筹划转入ICU是指在开端麻醉引诱前并没有术后转入ICU的筹划,而术中或术后决议转入ICU.非筹划转入ICU率,是指非筹划转入ICU患者数占同期转入ICU患者总数的比例.盘算公式:非筹划转入ICU率=(非筹划转入ICU患者数/同期转入ICU 患者总数) ×100%意义:反应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主要成果指标之一.九.非筹划二次气管插管率界说:非筹划二次气管插管是指在患者术后气管插管铲除后6小时内,非筹划再次行气管插管术.非筹划二次气管插管率,是指非筹划二次气管插管患者数占同期术后气管插管铲除患者总数的比例.盘算公式:非筹划二次气管插管率=(非筹划二次气管插管患者数/同期术后气管插管铲除患者总数)×100%意义:非筹划二次气管插管提醒在麻醉清醒阶段,对于拔管指征的控制可能消失问题,或者患者消失其它问题须要再次进行气管插管,是反应医疗机构麻醉质量治理和/或手术质量的主要进程指标之一.十.麻醉开端后24小时内逝世亡率界说:麻醉开端后24小时内逝世亡患者数占同期麻醉患者总数的比例.患者逝世亡原因包含患者本身病情轻微.手术.麻醉以及其它任何身分.盘算公式:麻醉开端后24小时内逝世亡率=(麻醉开端后24小时内逝世亡患者数/同期麻醉患者总数)×100%意义:麻醉开端后24小时内逝世亡与患者本身病情轻重.手术质量和麻醉质量等亲密相干,是反应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主要成果指标之一.十一.麻醉开端后24小时心坎跳骤停率界说:麻醉开端后24小时心坎跳骤停是指麻醉开端后24小时内非医疗目标的心脏停跳.麻醉开端后24小时心坎跳骤停率,是指麻醉开端后24小时心坎跳骤停患者数占同期麻醉患者总数的比例.患者心跳骤停原因包含患者本身病情轻微.手术.麻醉以及其它任何身分.盘算公式:=(麻醉开端后24小时心坎跳骤停患者数/同期麻醉患者总数)×100%意义:麻醉开端后24小时心坎跳骤停是围手术期的轻微并发症,是反应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主要成果指标之一.十二.术中自体血输注率界说:麻醉中,接收400ml及以上自体血(包含自体全血及自体血红细胞)输注患者数占同期接收400ml及以上输血治疗的患者总数的比例.盘算公式:术中自体血输注率=(麻醉中接收400ml及以上自体血包含自体全血及自体血红细胞输注患者数/同期接收400ml及以上输血治疗的患者总数)×100%意义:自体血的运用可以明显下降异体输血带来的风险,是反应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主要构造性指标之一.十三.麻醉时代轻微过敏反响产生率界说:轻微过敏反响是指产生轮回衰竭和/或轻微气道反响(痉挛.水肿),明显皮疹,须要运用肾上腺素治疗的过敏反响.麻醉时代轻微过敏反响是指麻醉时代各类原因导致的轻微过敏反响.麻醉时代轻微过敏反响产生率,是指麻醉时代轻微过敏反响产生例数占同期麻醉总例数的比例.盘算公式:= (麻醉时代轻微过敏反响产生例数/同期麻醉总例数)×1000‰意义:麻醉时代轻微过敏反响是围手术期的轻微并发症,是反应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主要成果指标之一.十四.椎管内麻醉后轻微神经并发症产生率界说:椎管内麻醉后轻微神经并发症,是指在椎管内麻醉后新发的重度头痛.局部感到平常(麻痹或异感).活动平常(肌无力甚至瘫痪)等,中断超出72小时,并消除其他病因者.椎管内麻醉后轻微神经并发症产生率,是指椎管内麻醉后轻微神经并发症产生例数占同期椎管内麻醉总例数的比例.盘算公式:=(椎管内麻醉后轻微神经并发症产生例数/同期椎管内麻醉总例数)×1000‰意义:反应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主要成果指标之一.十五.中间静脉穿刺轻微并发症产生率界说:中间静脉穿刺轻微并发症是指由中间静脉穿刺.置管引起的气胸.血胸.局部血肿.导管或导丝平常等,须要外科手腕(含介入治疗)干涉的并发症.中间静脉穿刺轻微并发症产生率,是指中间静脉穿刺轻微并发症产生例数占同期中间静脉穿刺总例数的比例.盘算公式:=(中间静脉穿刺轻微并发症产生例数/同期中间静脉穿刺总例数)×1000‰意义:反应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主要成果指标之一.十六.全麻气管插管拔管后声音嘶哑产生率界说:全麻气管插管拔管后声音嘶哑,是指新发的.在拔管后72小时内没有恢复的声音嘶哑,消除咽喉.颈部以及胸部手术等原因.全麻气管插管拔管后声音嘶哑产生率,是指全麻气管插管拔管后声音嘶哑产生例数占同期全麻气管插管总例数的比例.盘算公式:=(全麻气管插管拔管后声音嘶哑产生例数/同期全麻气管插管总例数)×1000‰意义:全麻气管插管拔管后声音嘶哑是围手术期的轻微并发症,是反应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主要成果指标之一.十七.麻醉后新发晕厥产生率界说:麻醉后新发晕厥是指麻醉前清醒患者麻醉手术后没有清醒,中断晕厥超出24小时;晕厥原因可包含患者本身疾患.手术.麻醉以及其它任何身分,除外因医疗目标赐与沉着催眠者.麻醉后新发晕厥产生率,是指麻醉后新发晕厥产生例数占同期麻醉总例数的比例.盘算公式:麻醉后新发晕厥产生率=(麻醉后新发晕厥产生例数/同期麻醉总例数)×1000‰意义:麻醉后新发晕厥是围手术期的轻微并发症,是反应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主要成果指标之一.。
关于印发麻醉等6个专业质控指标 急诊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麻醉、重症医学、急诊、临床检验、病理、医院感染6个专业质控指标(2015年版)为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促进医疗服务得标准化、同质化,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麻醉、重症医学、急诊、临床检验、病理、医院感染6个专业国家级质控中心,制定了相关专业得质控指标,供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质控中心与医疗机构在医疗质量管理控制工作中使用。
附件:1.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2.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3、急诊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4.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5。
病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6。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附件1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一、麻醉科医患比定义:麻醉科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占同期麻醉科完成麻醉总例次数(万例次)得比例。
计算公式:麻醉科医患比=[同期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同期麻醉科完成麻醉总例次数(万例次)]×100%意义: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得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二、各ASA 分级麻醉患者比例定义: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标准,对于接受麻醉患者得病情危重程度进行分级。
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就是指该ASA分级麻醉患者数占同期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总数得比例、计算公式: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 (该ASA分级患者数/同期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总数)×100%意义:体现医疗机构接诊不同病情危重程度患者所占比重,就是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得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三、急诊非择期麻醉比例定义:急诊非择期手术所实施得麻醉数占同期麻醉总数得比例。
计算公式:急诊非择期麻醉比例=(急诊非择期手术所实施得麻醉数/同期麻醉总数)×100%一)椎管内麻醉:包括硬膜外麻醉,腰麻,腰硬联合麻醉,骶麻,鞍麻; (二)插管全麻:包括支气管插管全麻,气管插管全麻,喉罩全麻,喉罩+气管插管全麻;(三)非插管全麻;(四)复合麻醉:包括插管全麻+椎管内麻醉,非插管全麻+椎管内麻醉;插管全麻+神经阻滞,非插管全麻+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五)其她麻醉方式:包括神经阻滞,局麻强化MAC,其她。
关于印发麻醉等6个专业质控指标(2015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5〕252号)急诊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麻醉、重症医学、急诊、临床检验、病理、医院感染6 个专业质控指标(2015 年版)为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促进医疗服务的标准化、同质化,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麻醉、重症医学、急诊、临床检验、病理、医院感染6 个专业国家级质控中心,制定了相关专业的质控指标,供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质控中心和医疗机构在医疗质量管理控制工作中使用。
附件:1. 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2. 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3. 急诊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4. 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5. 病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6.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附件 1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 年版)一、麻醉科医患比定义:麻醉科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占同期麻醉科完成麻醉总例次数(万例次)的比例。
计算公式:麻醉科医患比=[ 同期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 同期麻醉科完成麻醉总例次数( 万例次)] ×100%意义: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二、各ASA 分级麻醉患者比例定义: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标准,对于接受麻醉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进行分级。
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是指该ASA分级麻醉患者数占同期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 (该ASA分级患者数/ 同期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总数)×100%意义:体现医疗机构接诊不同病情危重程度患者所占比重,是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三、急诊非择期麻醉比例定义:急诊非择期手术所实施的麻醉数占同期麻醉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急诊非择期麻醉比例=(急诊非择期手术所实施的麻醉数/ 同期麻醉总数)×100%一)椎管内麻醉:包括硬膜外麻醉,腰麻,腰硬联合麻醉,骶麻,鞍麻;(二)插管全麻:包括支气管插管全麻,气管插管全麻,喉罩全麻,喉罩+气管插管全麻;(三)非插管全麻;(四)复合麻醉:包括插管全麻+椎管内麻醉,非插管全麻+椎管内麻醉;插管全麻+神经阻滞,非插管全麻+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五)其他麻醉方式:包括神经阻滞,局麻强化MAC,其他。
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临床检验专业15项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内容及解读
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临床检验专业15项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内容及解读作者:王治国、费阳、康凤凤、王薇、张路、何法霖、钟堃、陈文祥选自: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5,38(11): 777-781质量控制指标(简称质量指标)是对一组固有特征满足要求的程度的衡量(ISO15189:2012[1])。
它不但可监测和评价检验全过程(检验前、检验中和检验后阶段)中各个关键步骤的性能满足要求的程度,同时还可监测实验室非检验过程,包括实验室安全和环境、设备性能、人员能力、文件控制系统的有效性,这些都是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宝贵资源。
同时,ISO15189:2012[1]也表明:'实验室应建立质量指标以监控和评估检验前、检验和检验后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应策划监控质量指标的过程,包括建立目的、方法、解释、限值、措施计划和监控周期。
应定期评审质量指标以确保其持续适宜。
'质量指标能对检验全过程差错进行定量评估,通过与质量规范进行比较来帮助实验室改进服务质量,达到质量目标。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促进医疗服务的标准化、同质化,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麻醉、重症医学、急诊、临床检验、病理、医院感染6个专业国家级质控中心,制定了相关专业的质控指标(国卫办医函[2015]252号)[2]。
并要求各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加强对辖区内质控中心和医疗机构的培训指导,加强指标应用、信息收集和反馈工作。
应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参照IFCC质量指标[3],依据卫生部临检中心开展的多次质量指标调查[4,5,6],通过国家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专家委员会多次会议研讨,最终遴选出15项质量指标。
本文将对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15项临床检验质量指标进行具体解读,以期在临床检验质量指标的实际应用上给实验室一些参考。
一、临床检验专业质量控制指标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15项质量控制指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具体如表1所示。
一、临床检验专业质量控制指标的解读1.标本类型错误率:类型错误指的是送检标本的类型与申请单上申请检查标本类型不相同,例如申请单标本类型要求血清,但送检标本为抗凝全血,检测时误采用血浆。
关于印发麻醉等6个专业质控指标(2015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 2015〕252号)急诊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欢迎阅读麻醉、重症医学、急诊、临床检验、病理、医院感染6个专业质控指标(2015年版)?为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促进医疗服务的标准化、同质化,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麻醉、重症医学、急诊、临床检验、病理、医院感染6个专业国家级质控中心,制定了相关专业的质控指标,供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质控中心和医疗机构在医疗质量管理控制工作中使用。
1. 2.3.4.5.6.附件1?定义:麻醉科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占同期麻醉科完成麻醉总例次数(万例次)的比例。
? 计算公式:?麻醉科医患比=[同期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同期麻醉科完成麻醉总例次数(万例次)]×100%?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二、各ASA 分级麻醉患者比例?定义: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标准,对于接受麻醉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进行分级。
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是指该ASA分级麻醉患者数占同期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该ASA分级患者数/同期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总数)×100%?意义:体现医疗机构接诊不同病情危重程度患者所占比重,是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麻醉开始后手术取消率=(麻醉开始后手术开始前手术取消的数/同期麻醉总数)×1000‰?意义:体现麻醉计划性和管理水平,是反映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重要过程指标之一。
?六、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转出延迟率?定义:入PACU超过3小时的患者数占同期入PACU患者总数的比例。
?一。
?八、非计划转入ICU率?定义:非计划转入ICU是指在开始麻醉诱导前并无术后转入ICU的计划,而术中或术后决定转入ICU。
非计划转入ICU率,是指非计划转入ICU患者数占同期转入ICU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非计划转入ICU率=(非计划转入ICU患者数/同期转入ICU患者总数)?×100%?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果指标之一。
卫计委麻醉质控指标2015版
附件1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一、麻醉科医患比定义:麻醉科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占同期麻醉科完成麻醉总例次数(万例次)得比例。
计算公式:麻醉科医患比=[同期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同期麻醉科完成麻醉总例次数(万例次)]×100%意义: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得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二、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定义: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标准,对于接受麻醉患者得病情危重程度进行分级。
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就是指该ASA分级麻醉患者数占同期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总数得比例、计算公式: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 (该ASA分级患者数/同期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总数)×100%意义:体现医疗机构接诊不同病情危重程度患者所占比重,就是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得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三、急诊非择期麻醉比例定义:急诊非择期手术所实施得麻醉数占同期麻醉总数得比例。
计算公式:急诊非择期麻醉比例=(急诊非择期手术所实施得麻醉数/同期麻醉总数)×100%意义: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得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四、各类麻醉方式比例定义:各类麻醉方式比例就是指该麻醉方式数占同期各类麻醉方式总数得比例。
计算公式:各类麻醉方式比例=(该麻醉方式数/同期各类麻醉方式总数)×100%意义:体现医疗机构应用各类麻醉方式所占比重,就是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得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注:麻醉方式分为5类:(一)椎管内麻醉:包括硬膜外麻醉,腰麻,腰硬联合麻醉,骶麻,鞍麻;(二)插管全麻:包括支气管插管全麻,气管插管全麻,喉罩全麻,喉罩+气管插管全麻;(三)非插管全麻;(四)复合麻醉:包括插管全麻+椎管内麻醉,非插管全麻+椎管内麻醉;插管全麻+神经阻滞,非插管全麻+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五)其她麻醉方式:包括神经阻滞,局麻强化MAC,其她、五、麻醉开始后手术取消率定义:麻醉开始就是指麻醉医师开始给予患者麻醉药物。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麻醉等6个专业质控指标(2015年版)的通知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麻醉等6个专业质控指标(2015年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15.03.31•【文号】国卫办医函〔2015〕252号•【施行日期】2015.03.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部分失效•【主题分类】医疗质量正文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急诊医学等6个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4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政函〔2024〕150号),本法规中《急诊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病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自2024年4月30日起废止。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麻醉等6个专业质控指标(2015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5〕25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促进医疗服务的标准化、同质化,我委组织麻醉、重症医学、急诊、临床检验、病理、医院感染6个专业国家级质控中心,制定了相关专业的质控指标(可从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医政医管子站下载)。
现印发给你们,供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质控中心和医疗机构在医疗质量管理控制工作中使用。
各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内质控中心和医疗机构的培训指导,加强指标应用、信息收集和反馈工作。
指标应用过程中有关情况和问题及时报我委医政医管局。
联系人:医政医管局李亚、马旭东电话:************、68791876传真:************邮箱:**********************附件:1.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2.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3.急诊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4.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5.病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6.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2015年3月31日。
麻醉质控26项指标
麻醉质控26项指标
麻醉质控26项指标包括:麻醉科医护比、麻醉科医师人均年麻醉例次数、手术室外麻醉占比、择期手术麻醉前访视率、入室后手术麻醉取消率、麻醉开始后手术取消率、全身麻醉术中体温监测率、术中主动保温率、术中自体血输注率、手术麻醉期间低体温发生率、术中牙齿损伤发生率、麻醉期间严重反流误吸发生率、计划外建立人工气道发生率、术中心脏骤停率、麻醉期间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全身麻醉术中知晓发生率、pacu入室低体温发生率、麻醉后pacu转出延迟率、非计划二次气管插管率、非计划转入icu率、术后镇痛满意率、区域阻滞麻醉后严重神经并发症发生率、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拔管后声音嘶哑发生率、麻醉后新发昏迷发生率、麻醉后24小时内患者死亡率、阴道分娩椎管内麻醉使用率。
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权威解读】临床检验专业15项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2016-05-11王治国等作者:王治国费阳康凤凤王薇张路何法霖钟堃陈文祥质量控制指标(简称质量指标)是对一组固有特征满足要求的程度的衡量(ISO15189:2012)。
它不但可监测和评价检验全过程(检验前、检验中和检验后阶段)中各个关键步骤的性能满足要求的程度,同时还可监测实验室非检验过程,包括实验室安全和环境、设备性能、人员能力、文件控制系统的有效性,这些都是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宝贵资源。
同时,ISO15189:2012也表明:"实验室应建立质量指标以监控和评估检验前、检验和检验后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应策划监控质量指标的过程,包括建立目的、方法、解释、限值、措施计划和监控周期。
应定期评审质量指标以确保其持续适宜。
"质量指标能对检验全过程差错进行定量评估,通过与质量规范进行比较来帮助实验室改进服务质量,达到质量目标。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促进医疗服务的标准化、同质化,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麻醉、重症医学、急诊、临床检验、病理、医院感染6个专业国家级质控中心,制定了相关专业的质控指标(国卫办医函[2015]252号)。
并要求各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加强对辖区内质控中心和医疗机构的培训指导,加强指标应用、信息收集和反馈工作。
应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参照1.标本类型错误率:类型错误指的是送检标本的类型与申请单上申请检查标本类型不相同,例如申请单标本类型要求血清,但送检标本为抗凝全血,检测时误采用血浆。
尤其是一管多用时,分装后不易识别。
临床实验室应该制定识别标本类型错误的程序。
例如,实验室标本接收人员在接收标本之前应对标本类型进行肉眼观察;在标本检测时如出现标本类型不太可能的极值,则考虑标本类型是否错误。
同时加强对临床医生、护士、抽血人员的宣传与教育。
2.标本容器错误率:标本容器错误指的是送检标本的容器与要求标本送检容器类型不相同,尤见于门诊患者,如要求标本为24 h尿液、晨尿等,往往需要患者从家里采集标本后送检,采用的容器随意,未用无菌容器。
卫计委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
(三)非插管全麻;
(四)复合麻醉:包括插管全 麻 椎管内麻醉,非插管全麻 椎管内麻醉;插管全麻+神经阻 滞,非插管全麻+神经阻滞,椎 管内麻醉+神经阻滞;
(五)其他麻醉方式:包括神 经阻滞,局麻强化MAC其他。划转入ICU是指在开始 麻醉诱导前并无术后转入ICU的计划,而术中或术后决 定转入ICU。非计划转入ICU率,是指非计划转入ICU患者 数占同期转入ICU患者总数 的比例。
反映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 重要结果指标之一。
九、非计划二次气管插管率
计算公式:
非计划二次气管插管率-(非计 划二次气管插管患者数/同期术 后气管插管拔除患者总数)X
十六、全麻气管插管拔管后 声音嘶哑发生率
计算公式:
全麻气管插管拔管后声音嘶哑 发生率=(全麻气管插管拔管后 声音嘶哑发生例数/冋期全麻气 管插管总例数)x1000%
全麻气管插管拔管后声音嘶 哑,是指新发的、在拔管后72小时内没有恢复的声音嘶 哑,排除咽喉、颈部以 及胸部手术等原因。全麻气管 插管拔管后声音嘶哑发生率, 是指全麻气管插管拔管后声 音嘶哑发生例数占同期全麻 气管插管总例数的比例。
麻醉开始后24小时内心跳 骤停是围手术期的严重并 发症,是反映医疗机构医疗 质量的重要结果指标之一。
十二、术中自体血输注率
计算公式:
术中自体血输注率=(麻醉中接
受400ml及以上自体血包括自体 全血及自体血红细胞输注患者
数/同期麻醉中接受400ml及以 上输血治疗的患者总)X100%
麻醉中,接受400ml及以上自 体血(包括自体全血及自体血 红细胞)输注患者数占同期接 受400ml及以上输血治疗的 患者总数的比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2015年版)
一、麻醉科医患比
定义:麻醉科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占同期麻醉科完成麻醉总例次数(万例次)的比例。
计算公式:
麻醉科医患比=[同期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同期麻醉科完成麻醉总例次数(万例次)]×100%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二、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
定义: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标准,对于接受麻醉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进行分级。
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是指该ASA分级麻醉患者数占同期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 (该ASA分级患者数/同期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总数)×100%
意义:体现医疗机构接诊不同病情危重程度患者所占比重,是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三、急诊非择期麻醉比例
定义:急诊非择期手术所实施的麻醉数占同期麻醉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急诊非择期麻醉比例=(急诊非择期手术所实施的麻醉数/同期麻醉总数)×100%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四、各类麻醉方式比例
定义:各类麻醉方式比例是指该麻醉方式数占同期各类麻醉方式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各类麻醉方式比例=(该麻醉方式数/同期各类麻醉方式总数)×100%
意义:体现医疗机构应用各类麻醉方式所占比重,是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注:麻醉方式分为5类:
(一)椎管内麻醉:包括硬膜外麻醉,腰麻,腰硬联合麻醉,骶麻,鞍麻;
(二)插管全麻:包括支气管插管全麻,气管插管全麻,喉罩全麻,喉罩+气管插管全麻;
(三)非插管全麻;
(四)复合麻醉:包括插管全麻+椎管内麻醉,非插管全麻+椎管内麻醉;插管全麻+神经阻滞,非插管全麻+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
(五)其他麻醉方式:包括神经阻滞,局麻强化MAC,其他。
五、麻醉开始后手术取消率
定义:麻醉开始是指麻醉医师开始给予患者麻醉药物。
麻醉开始后手术取消率是指麻醉开始后手术开始前手术取消的数占同期麻醉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麻醉开始后手术取消率=(麻醉开始后手术开始前手术取消的数/同期麻醉总数)×1000‰
意义:体现麻醉计划性和管理水平,是反映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重要过程指标之一。
六、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转出延迟率
定义:入PACU超过3小时的患者数占同期入PACU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入PACU超过3小时的患者数/同期入PACU患者总数)×1000‰
意义:体现手术和麻醉管理水平,是反映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重要过程指标之一。
七、PACU入室低体温率
定义:PACU入室低体温是指患者入PACU第一次测量体温低于35.5℃。
PACU 入室低体温率,是指PACU入室低体温患者数占同期入PACU患者总数的比例。
体温测量的方式推荐为红外耳温枪。
计算公式:
PACU入室低体温率=(PACU入室低体温患者数/同期入PACU患者总数)×100%
意义:反映围手术期体温保护情况,是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过程指标之一。
八、非计划转入ICU率
定义:非计划转入ICU是指在开始麻醉诱导前并无术后转入ICU的计划,而术中或术后决定转入ICU。
非计划转入ICU率,是指非计划转入ICU患者数占同期转入ICU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非计划转入ICU率=(非计划转入ICU患者数/同期转入ICU患者总数) ×100%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果指标之一。
九、非计划二次气管插管率
定义:非计划二次气管插管是指在患者术后气管插管拔除后6小时内,非计划再次行气管插管术。
非计划二次气管插管率,是指非计划二次气管插管患者数占同期术后气管插管拔除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非计划二次气管插管率=(非计划二次气管插管患者数/同期术后气管插管拔除患者总数)×100%
意义:非计划二次气管插管提示在麻醉复苏阶段,对于拔管指征的掌握可能存在问题,或者患者出现其它问题需要再次进行气管插管,是反映医疗机构麻醉质量管理和/或手术质量的重要过程指标之一。
十、麻醉开始后24小时内死亡率
定义:麻醉开始后24小时内死亡患者数占同期麻醉患者总数的比例。
患者死亡原因包括患者本身病情严重、手术、麻醉以及其它任何因素。
计算公式:
麻醉开始后24小时内死亡率=(麻醉开始后24小时内死亡患者数/同期麻醉患者总数)×100%
意义:麻醉开始后24小时内死亡与患者本身病情轻重、手术质量和麻醉质量等密切相关,是反映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果指标之一。
十一、麻醉开始后24小时内心跳骤停率
定义:麻醉开始后24小时内心跳骤停是指麻醉开始后24小时内非医疗目的的心脏停跳。
麻醉开始后24小时内心跳骤停率,是指麻醉开始后24小时内心跳骤停患者数占同期麻醉患者总数的比例。
患者心跳骤停原因包括患者本身病情严重、手术、麻醉以及其它任何因素。
计算公式:=(麻醉开始后24小时内心跳骤停患者数/同期麻醉患者总数)×100%
意义:麻醉开始后24小时内心跳骤停是围手术期的严重并发症,是反映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果指标之一。
十二、术中自体血输注率
定义:麻醉中,接受400ml及以上自体血(包括自体全血及自体血红细胞)输注患者数占同期接受400ml及以上输血治疗的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术中自体血输注率=(麻醉中接受400ml及以上自体血包括自体全血及自体血红细胞输注患者数/同期接受400ml及以上输血治疗的患者总数)×100% 意义:自体血的应用可以显著降低异体输血带来的风险,是反映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十三、麻醉期间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
定义:严重过敏反应是指发生循环衰竭和/或严重气道反应(痉挛、水肿),明显皮疹,需要使用肾上腺素治疗的过敏反应。
麻醉期间严重过敏反应是指麻醉期间各种原因导致的严重过敏反应。
麻醉期间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是指麻醉期间严重过敏反应发生例数占同期麻醉总例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麻醉期间严重过敏反应发生例数/同期麻醉总例数)×1000‰
意义:麻醉期间严重过敏反应是围手术期的严重并发症,是反映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果指标之一。
十四、椎管内麻醉后严重神经并发症发生率
定义:椎管内麻醉后严重神经并发症,是指在椎管内麻醉后新发的重度头痛、局部感觉异常(麻木或异感)、运动异常(肌无力甚至瘫痪)等,持续超过72小时,并排除其他病因者。
椎管内麻醉后严重神经并发症发生率,是指椎管内麻醉后严重神经并发症发生例数占同期椎管内麻醉总例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椎管内麻醉后严重神经并发症发生例数/同期椎管内麻醉总例数)×1000‰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果指标之一。
十五、中心静脉穿刺严重并发症发生率
定义:中心静脉穿刺严重并发症是指由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引起的气胸、血胸、局部血肿、导管或导丝异常等,需要外科手段(含介入治疗)干预的并发症。
中心静脉穿刺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是指中心静脉穿刺严重并发症发生例数占同期中心静脉穿刺总例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中心静脉穿刺严重并发症发生例数/同期中心静脉穿刺总例数)×1000‰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果指标之一。
十六、全麻气管插管拔管后声音嘶哑发生率
定义:全麻气管插管拔管后声音嘶哑,是指新发的、在拔管后72小时内没有恢复的声音嘶哑,排除咽喉、颈部以及胸部手术等原因。
全麻气管插管拔管后声音嘶哑发生率,是指全麻气管插管拔管后声音嘶哑发生例数占同期全麻气管插管总例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全麻气管插管拔管后声音嘶哑发生例数/同期全麻气管插管总例数)×1000‰
意义:全麻气管插管拔管后声音嘶哑是围手术期的严重并发症,是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果指标之一。
十七、麻醉后新发昏迷发生率
定义:麻醉后新发昏迷是指麻醉前清醒患者麻醉手术后没有苏醒,持续昏迷超过24小时;昏迷原因可包括患者本身疾患、手术、麻醉以及其它任何因素,除外因医疗目的给予镇静催眠者。
麻醉后新发昏迷发生率,是指麻醉后新发昏迷发生例数占同期麻醉总例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麻醉后新发昏迷发生率=(麻醉后新发昏迷发生例数/同期麻醉总例数)×1000‰
意义:麻醉后新发昏迷是围手术期的严重并发症,是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果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