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孟子性善论

合集下载

试论孟子的性善论思想之核心

试论孟子的性善论思想之核心

试论孟子的性善论思想之核心论文摘要作为中国传统儒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孟子关于人性的思想极为深刻。

其性善论思想体系内在地涵括了两方面的内容:其一,从本体论的角度提出“性本善;其二,从修养论的角度提出“存其本心”、“求其放心”的向善之径。

本文旨在通过对孟子及其言论的分析,挖掘孟子的性善论思想体系的内涵以及它的内在逻辑结构,从而能使我们对孟子的性善论思想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论文关键词孟子人性性善论一、孟子时代关于人性的论辩孟子所处的时代,关于人性的善恶问题,不同的思想家们各执己见。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以下三种人性观:即告子主张人性无善无不善,荀子言性恶,孟子言性善。

(一)告子:人性无善无不善告子指出:“生之谓性”、“食色,性也”。

在他看来,人性,亦即人的自然生理本能或欲望,“饮食、男女皆性也”。

所以,在他那里,人之本性实质上无异于动物之性,因而人性也就不具备任何的道德属性,当然也就没有善与不善的区别。

(二)荀子:人性恶对于人的本性的善恶,荀子主张“人性恶”,他指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在这里,他所谓的“性”是指人自然禀赋的性情,“伪”即人为的意思,也就是说在他看来人天然所禀赋的性情是恶的,至于后天的善言善行,是由于后天个人的努力、环境的熏陶、教育的感化而造就的。

(三)孟子:人性善关于什么是人性,孟子作出了异于前人的解释,他批驳了告子“生之谓性”的主张,认为人性异于兽之性,人性亦即人之为人的最根本的特性。

孟子认为饮食、男女等生理欲望,只是人的自然属性,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并不是人的本质特性,仅凭这些并不能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

只有人所具有的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君臣父子等人际关系,及以心思维的能力,才可谓物类之分,才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性,亦即人的本性。

基于此,他指出人生而具有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四心”,这些道德情感与道德自觉并非外力强加的,而是人先天所禀赋的,从而赋予人性以“善”的道德属性,并进一步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主张,这是他构建性善论体系的基础。

性善论

性善论
口之于味也……四肢于安佚也,这些不是“性”,而是“命”。像 仁之于父子也…圣人与天道也,这些不是“命”,而是“性”。
总结:孟子的“性”是指人为之人的特性,并且是具 有内在的一种主动性
二、孟子性善论的两个层次:向善与为善
人皆有不忍之心。….所以谓人有不忍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 入于井,皆有怵剔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父母也,非所 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 非人也;无羞耻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我是非之 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耻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 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尤其 有四体也。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
孟子以上说法我们归纳为三点: 一、人与动物的差别其实不多,君子与庶民的差别也不大。
二、从人的实际情况及现实的人生过程来看,为善才是善, 人的性善就表现为人能否为善。 三、如能为善,扩充人的仁义礼基本的两个层面。向善直 示人的内在源头 ,本体上说人之“性善”:为善则要紧扣人的 现实存在,从存养功夫上以达人之“性善”。
所以,从这我们可看出,孟子的“性善”,具体指的是仁义礼智是人内 在必然具有的性向。孟子是现实的心理情感展示出人的先在的向善之性,认为 只要是人,就必然具有向善的能力。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孔子的“仁”与孟子的“性善论” 比较
• 孔子的思想以“仁”为核 心 • 孔子多谈“仁”,对“性” 几无所说。 • 孔子罕言命,畏天命, “性”在孔子那没有自觉 疏分。 • 孔子将“仁”作为人的能 动创造的内在品质。 • 孟子宣传仁义,常有仁义 之举。 • 孟子区分“命”与“性”。 “命”是求在外者,“性” 是求在我者。 •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给 孔子的“仁”,提供了心 性的解释和基础。 • 孟子的“性善”,既实现 人心之善的起点,又与孔 子所疏远的天重新相沟通。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及其当代价值孟子(Mencius)是中国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也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在儒家学说中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这一观点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文将从孟子的“性善论”出发,深入探讨其当代价值。

我们来谈谈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每个人都具有善的本能和天赋的道德感。

他用“慈爱之心”来形容人的善良本性,并且认为这种本性是天生的,不会因为外界的影响而改变。

孟子还提出了“良知”的概念,认为人们通过良知可以感知到善恶。

在孟子看来,人的善良本性注定了人们会做出善良的行为,而如果社会环境不良,人们的本性也会被扭曲,因此他提出了“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一观点,认为应当通过教育来引导人们恢复天性中的善。

在当代社会,孟子的“性善论”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本性是积极的、善良的,人们天生就具有同情心、好奇心、合作心等积极的品质,这与孟子的观点是一致的。

在社会学领域,一些实证研究也证实了孟子的观点,即人们在遇到他人需要帮助时会展现出善良的一面,比如参与志愿活动、捐款救援等行为,这都是“性善”在当代社会的体现。

从教育角度来看,孟子的“性善论”也对当代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现在的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社会情感、人际关系等,而这与孟子提出的“性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

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善良本性,引导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帮助他们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从社会建设角度来看,孟子的“性善论”也为当代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借鉴。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而孟子提出的“性善”观点为中国礼仪文化的传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在当今社会,社会文明的程度可以通过人们的言行举止来体现,而孟子的“性善”观点提醒我们,应当以善良的态度和行为来维护社会治安、增进社会和谐。

在当代社会,孟子的“性善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孟子思想核心

孟子思想核心

孟子思想核心孟子思想核心一、性善论孟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他的人类性善论.“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尽心》上)他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们与生俱来东西,不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性善论”是一套唯心主义的说法,不过,孟子以“性善论”为人们修养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论根据,还具有一定程度的积极意义.二、道德论“仁义”是孟子的道德论的核心思想.孟子所说的“仁义”,是有阶级性的,是建筑在封建等级社会的基础之上的.但是,他反对统治者对庶民的剥削,反对国与国和家与家的战争. 仁是一个古老的政治思想范畴.《说文》解释仁字:“仁亲也.从人二.”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含义也不断有所衍变.孔子论仁,则给予了更多的充实和发挥.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理想:孔子在多种意义上运用仁的概念,反映了孔子学说的理论上还不够完整而严谨.孟子也最重仁.孟子对于孔子仁的思想的发展,特别表现在孟子以性善论为基础,提出由此而生仁义礼智四德,其中心点是为仁.还进一步论述仁义礼智四者的关系,第二,在关于仁的伦理思想的基础上,孟子提出了仁政的学说.孟子以仁作为施政的出发点,要求统治者“施仁政于民(《梁惠王》上),还具体地提出了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具体的仁政措施.三、政治及经济方面孟子着重发挥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出了“仁政”的政治主张. “仁”、“义”是孟子论理想的核心,又是他的政治经济学说的出发点.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 仁,据孟子解释,就是“人心”.怎样才算是仁呢?根据《孟子》一书可以概括为:第一、亲亲.孟子主张统治者要“与百姓同之”,“与民同乐”.第二、用贤良.“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滕文公上》)“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公孙丑》上)“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明其政刑.”第三、尊人权.孟子公开宣扬“民为贵”、“君为轻”的口号,提倡在一定的范围调和统治者和劳动人民的关系.第四、同情心.要求统治者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恩办法来治民.认为这样做便能得到人民的欢迎和拥护,从而达到“无敌于天下”.第五、杀无道之者,也是仁,而且是最大的仁.孟子要求对一切残民以逞的暴君污吏进行严正的谴责,力图把现实的社会发展到“保民而王”的政治轨道上来. 孟子以“仁政”为根本的出发点,创立了一套以“井田”为模式的理想经济方案.提倡“省刑罚、薄税敛”、“不违农时”等主张.要求封建国家在征收赋税的同时,必须注意生产,发展生产,使人民富裕起来,这样财政收入才有充足的来源.这种思想,是应该肯定的.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孟子还提出重农而不抑商理论,改进了传统的“重农抑商”的思想,这种经济观念在当时是进步的.孟子的“井田制”理想,对后世确立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的治国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及指导意义.。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及其现实意义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及其现实意义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及其现实意义姓名:付小雨学号:1049721403417摘要:性善论是孟子哲学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是其仁政学说、道德学说和教育学说的理论前提。

孟子的性善论对两千多年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性格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性善论思想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性善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现实意义Abstract:The theory of original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 is Mencius’ theoretical principle of system philosophy,and is also the theoretical premise of the Benevolence policy,the Moral and the Education.It has produced profound influence to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national personality in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Nowadays,it still playing the importent role in our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harmonic.Key words:theory of original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socialism harmonic;realistic meaning.一、性善论的提出性善论的提出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一历史过程紧紧围绕着天命与道德的关系展开,首先是殷周之际道德的重要性在政治中的作用凸显出来;其次是孔子为代表的仁道思想,让道德从政治层面走向了个人的修身;再次,是《中庸》将人性与天道直接相联系,解决了人性来源的问题。

这个过程蕴含着儒家用道德转化不可知的天命并为道德寻找最终的源泉的努力。

孟子性善论

孟子性善论

一、孟子“性善论”的主要内容“性善论”是孟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部分。

它大体包括以下这样的内容:(一)人性是善的。

孟子曰:“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1]就说明善是人的本性,就如同水向下流一样平常。

孟子讲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2]孟子不仅把心限定在善良和道德范围内,而且认为这个“心”是人人固有的。

这就是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二)性善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差别。

也就是说人之性应该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

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3]人与禽兽相异的地方很少,庶民把这些相异的地方去掉了,只有君子注意保存。

又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4]孟子谈的人性,主要是在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讲的。

他认为人性是人之所以为人而与禽兽相区别的特性,这种异于禽兽的人性就是人作为“类”而与其他“类”的本质区别所在。

孟子认为,人生来就有耳目口鼻四肢和仁义礼智之心。

身与心都是人与生俱来的东西。

对于人的耳目口鼻四肢和由此产生的各种物质欲求,孟子淡然视之,认为这只是人的自然属性,是一种生存本能和生理需要.并非人的本质属性,凭此并不能把人与禽兽区别开来。

只有人的心理需要和社会属性才是人的本质属性.正是它们使人真正脱离了动物界而成为天地间最高贵的存在。

所以,孟子说:“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眸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意思是说,君子所得自天的本性,仁义礼智深深植根在他的心.中,它生发出来的神色温润清和.表现在颜面.显露于肩背.遍及到四肢,四肢一动作.不待用言语说明,人们一看便知道了。

浅谈孟子的性善论

浅谈孟子的性善论

浅谈孟子的性善论内容摘要: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形成了对人性探讨的高潮。

主要观点有:性有善有恶论、性无善无不善论、人性朴素论、性恶论、人性逐利论等观点,而尤以孟子的性善论影响最为深刻。

本文在探讨先秦时代其它人性论观点的基础上,主要论述了孟子性善论的基本内容,并从正反两方面对它做了一些评价。

关键词:性恶论孟子性善论一、先秦时代人性论诸说远古时代,至高无上的天神占据了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

但到了西周末年,随着象征天神主宰人世的的周天子地位的不断下降,人们逐渐失去了往日对天神的虔诚,开始把关注的重点转移到人身上。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终于形成了人性论问题讨论的高潮。

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家们,以各自的政治主张为基点,围绕着人性的本质,人性的形成及发展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最早用较为抽象和概括的语言解释人性的是孔子,他说:性相近,习相远也。

这个观点反映了人性自我意识的发展,是对人类认识史的伟大贡献。

但孔子没有对该观点展开讨论,也没有进一步探讨人性的本质问题。

孔子之后,人性问题的讨论则大大的深化了,这时期的人性论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总是围绕着善和恶来讨论人性的本质。

这是因为讨论人性并不纯然是为了学术研究,而是为各自的政治学说、道德学说寻找来自人性的理论概括。

思想家们为了推行他们的政治主张,不得不从理论上探讨人性的本质问题,企图通过这种探讨把本阶级、本阶层的道德意识规定为共同的人性,并以之为标准来衡量社会政治和人的活动的是非善恶。

孔孟之外,先秦时代较为重要的人性论观点有一下几种:1、性有善有恶论。

这是周人世硕的观点,王充《论衡-本性》篇说:“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

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性恶,养而致之则恶长。

”该观点认为人性中先验地存在着善和恶两种因素,善的因素得到培养,人性就表现为善;恶的因素得到培养,人性就表现为恶。

2、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

告子是与孟子同时的思想家,曾就人性问题与孟子展开激烈争论。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

浅析《孟子》“性善论”观点(08文秘班)0801402024 摘要: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有许多著名的思想理论,如“民本”、“仁政学说”、“性善论”等。

其中,“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是他的思想体系中的一个中心环节。

本文浅析了《孟子》的“性善论”,并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且试图探讨其对于建设现代社会精神文明的意义。

关键词:性善论;精神文明;意义一、关于“性善论”的探讨人性论是哲学史上的重要论题之一,是儒家自孔子以后分成的两派间一直争论不休的焦点。

其中一派是以孟子为代表的理想主义流派,另一派是以荀子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流派。

《三字经》中的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可以说很好的阐释了孟子的“性善论”观点。

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1]他认为人之所以施行“仁、义”是因为人性本善,而不是为了其他什么目的。

只要顺其自然的发展下去,不受恶的东西所干扰,他就会自然而然的行“义”。

同时孟子还提出了“德之四端”的学说,他认为人的本性都有四善端,分别是“仁、义、礼、智”,只要充分发展这四端就可以达到“圣”的境界。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荀子的“性恶论”。

荀子以主张人性恶所著名,他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了“性恶论”思想的哲学家。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这是荀子的“性恶论”开宗明义的宗旨,也是其最终的结论。

他认为人生来就有贪图利益和感官享受的欲望,但是他并不否定孟子的“人人皆可为尧舜”的观点。

只是孟子认为成为“尧舜”只要顺应人的天性即可,而荀子则认为成为“尧舜”是因为人有智性,使人的恶端没有继续发展下去而已。

在我看来,我并不赞成孟子的“性善论”,这是唯心主义的说法。

他认为“仁、义、礼、智”是人天生所固有的本性,这是不准确的。

浅谈孟子对人性的看法

浅谈孟子对人性的看法

浅谈孟子对人性的看法摘要先秦对于人性论进行了复杂的探讨,诸子百家探讨人性的理论很多其中包括孟子的性善论,孟子独创并提出了性善论的概念,此概念的提出为学者学术研究中国历史中国教育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与研究价值,本论文通过分析孟子的性善观点,论文将探讨其对个体品性,社会和教育的影响,以及该观点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孟子儒家性善论后世影响现实意义一浅说孟子提出性善论的原因孟子对人性的看法主要表现为人性本善、追求仁爱、受教育的可塑性等观点。

这些观点的形成可以从多个原因进行分析:1.对当时时局的回应:孟子生活在战乱不安的时代,社会动荡、战乱频繁。

在这个背景下,他可能更倾向于强调人性的善良一面,以提出一种对社会动荡的稳定和秩序的解决方案。

2.与其他儒家学派的辩证关系: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性善”观点与当时的荀子的“性恶”观点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种辩证关系促使孟子更加强调人性的积极属性,以维护儒家学派的整体立场。

3.对人性可塑性的信仰:孟子相信人性是可以通过适当的教育和修养进行塑造的。

他强调教育对于培养个体品性的关键作用,这反映了他对人性可塑性的信仰。

这种信仰可能源于他对教育的亲身经历和对历史人物成长过程的观察。

4.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儒家思想强调人伦之道,注重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孟子对人性的看法受到儒家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他认为通过强调人性的善良,可以构建更和谐、稳定的社会。

5.对社会改革的期望:孟子对人性的看法也受到他对社会改革的期望影响。

他希望通过培养人性的善良一面,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相互理解与合作。

二孟子对人性的理解和看法孟子对人性的看法主要围绕:一是何为人性,孟子以人的道德属性为人性——亦即他所谓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二是人性是善还是恶,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

三是如何解释善恶现象。

关于恶产生的原因孟子认为人之恶是由于外部环境使人泯灭了善性。

浅谈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比较

浅谈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比较

浅谈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比较一、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的理论前提和出发点不同孟子继承了孔子性相近的理论,在人性问题上主张人性善。

人性之所以善,是因为人性中有先验的纯粹的善端。

先验的纯粹的善端指善的萌芽、善的开端,不能把善的萌芽等同于现实的善,可能和现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先验的纯粹的善端有四类,即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先验的善端通过后天的努力和培养就可以转变为现实的善,即儒家强调的仁、义、礼、智,汉代的董仲舒继承发展了这个观点,增加了信,演变成了五常。

仁指一种纯粹的道德观念和品质,是一种道德属性,孔子强调克己复礼为仁,即约束白己把不符合礼的规范的言行纳人礼的规范,作为一个符合仁的原则的人,在视、听、言、动等方面都要符合礼的规定。

礼相对于仁来说,是一种比较具体的道德规范。

在如何达到仁上,孔子指出要贯彻忠恕之道,忠是比较高标准的要求,而恕则是比较低标准的要求。

义指正确的行为。

智指增长知识,儒家所强调的知识不是传统意义上所说的知识,而是指用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真理。

二、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实现善的途径不同(一)孟子性善论实现善的途径求其放心孟子主张人性本善,那现实中的恶是如何产生的呢?孟子的性善论必须回答人性恶的问题。

孟子的善端说,为解释人性中的不善留下了余地。

虽然人的本性是善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其善性,不断发展和完善白己的道德,顺乎人的本性。

孟子在解释不善时,更强调的是人的差异,而不是环境的差异,在行为上是否为善,主要取决于主体是否有向善的主观愿望。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够顺乎人的本性,既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客观的原因指人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而主观的原因涉及主体选择,人是否能够顺应白己的本性去发展善性,关键在于道德主体能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性善是人身上的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可能的善要转化为现实的善,需要道德主体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反省内求,顺应人的本性去扩充发展。

浅谈孟子的“性善论”与仁政学说

浅谈孟子的“性善论”与仁政学说

浅谈孟子的“性善论”与仁政学说摘要:孟子的“仁政”理论是对孔子、子思“德治”思想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虽成熟的“仁政”理论出自孟子,但其受思孟学派早期的政治思想影响是可以看到的,在上博简《从政》甲中有“不仁则无以行政”(第6-7简)己有“以仁行政”的思想提出,只是还没有形成“仁政”的思想体系。

在此,我们结合思孟学派早期的政治思想来分析孟子的政治思想。

关键词:孟子。

“性善论”;仁政学说孟子的仁政学说,根基于他的“性善论”,民本思想又是其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也是其仁政学说的基本内容之一。

孟子从对现实社会及历史经验的总结上认识到,民心向背决定了统治者的政治成败,认识到了民众的巨大力量。

一、孟子的性善论“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在人性论上,孟子坚决认为人性本善,他一生中讲的最多的就是性善论和仁政论。

他所理解的性善,是人生而有之的性善;仁政,是尧舜之治,是他最为理想的政治画面。

在孟子的思想中,性善和仁政二者是密切联系的,只有君王性善才会行仁政,只有仁政才是适合民众的政治方略,而暴政、法制都是违反人性的,是行不通的。

孟子认为,人的善性是行仁政的基础,当政者有爱民之心,不忍自己的民众受苦受难,这种恻隐之心是仁的基础,是人生来所固有的。

如果统治者用这种“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则天下就可以把握在自己的手心。

在这里,孟子还将“不忍人之心”扩充到每个人的身上,他举出了当人“乍见孺子将入砖井”时都会自发的产生恻隐之心而去援救这样的例子来说明人性本善。

人去救这个小孩,并不是为了交上孩子的父母,亦不是为了在乡党朋友中获得好的名誉,更不是厌恶孩子的哭声,而完全是出于自发的一种行为,是人的良知使其如此,来不及考虑太多别的因素。

由人有这种恻隐之心,孟子得出人性本善的结论。

他认为,人之有“仁、义、礼、智”“四端’夕,就如同人有“四体”一样,是与生俱来的。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荀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荀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比较研究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比较研究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比较摘要:儒家思想内部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其焦点之一就是关于人性的讨论。

孟子和荀子就是关于人性问题的两个不同观点的代表人物。

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的价值本性是善良的,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都是人类本性中固有的,并非外在的功利所决定的。

这四心是人类本质的特征,无此四心,就不属于人类。

这四心是人类的伦理道德——仁、义、理、智的基础,既所谓“四端”。

如果推广和扩充此“四端”,就能保全天下;反之,连服侍父母也做不到。

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天生就恶的,必须通过化性起伪,把人的恶性转化为善性。

认为人性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不论“君子”、“小人”都一样,所以荀子说“人之生也固小人。

”“人之生固小人”就叫做“性恶”。

至于仁义,则是有后天所学、所行、所为而获得的。

两人的人性观既有许多的不同之处又有许多内在的联系,深入分析和比较他们的人性论观点是很有意义的。

关键词:孟子荀子性善性恶比较正文:冯友兰先生说:“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更确切的说人性的本质是什么?向来是中国哲学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

”又说:“先秦儒家三个最大的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

……儒家之中,荀子的思想是孟子思想的对立面。

有人说孟子代表儒家的左翼,荀子代表儒家的右翼。

这个说法尽管很有道理,但是概括的过分简单化了。

”孟子和荀子分别代表了性善论和性恶论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那么究竟是谁的观点代表了儒家的原则?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呢?按照庄子所说,是非的双方除了有一方是一方的可能性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二者都是错误的。

既然双方是同处于一个体系之内的,那么如果其中一方错误,无论另一方是正确还是错误,二者都可能是错的。

本文就此分别浅谈一下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并对此进行一下比较分析。

(一)孟子的性善论孟子认为人的价值本性是善良的,性善论中的性指的是人的价值本性,它与人的自然的本性是不同的,后者是经验的、现实的,前者却是先验的、理想的。

人性本善是谁提出的

人性本善是谁提出的

人性本善是谁提出的
人性本善是孟子提出的。

孟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他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相对。

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

扩展资料:
1、性善论
孟子提出了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之为善,是他的本性的表现,人之不为善,是违背其本性的。

2、性善论的观点
第一,人是可以为善的,至于有人为不善之事,不是他的心本来就坏,而是心坏掉了。

因为在孟子看来,人人天生都有一颗善心,不做善事是因为没有好好体察自己的善心,所以说心的本质不坏,而是在欲望或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坏掉了。

第二,人人心中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等四种“善端”,善端是为善的能力或潜质。

这种潜质决定了我们可以向善的方向发展。

这四种心对应着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规范。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人人都可以做到仁义礼智,所以孟子一直鼓励我们“人皆可以为尧舜”。

第三,“善端”不是别人给的,而是人出生的时候就有的,是人的本性和天赋,别人是夺不走的,而自己却可能丢掉。

因为这“四端”就藏在人的心里,所以,人往往习以为常没有好好去思索去探求。

第四,人与人之间之所以会有善有不善的千差万别,原因是有的人并没有把自己内心深处的善端发挥出来,白白浪费了我们的天赋。

第五,事物都有自己的法则,而人的法则就是追求美好的品德。

对孟子性善论现代意义的思考

对孟子性善论现代意义的思考

对孟子性善论现代意义的思考战国时期,孟子在三种人性论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性善论思想。

他从人类性善的本源、后天的扩充及其途径方面阐述了性善论思想。

性善论充分肯定了人的道德属性,它的价值意蕴,在根本方法论、人学价值取向、安身立命归依、社会秩序建构、目标实现之用等方面,对于社会治理特别是建构理想的社会共同体、激发全体社会成员主动向善的巨大潜能、自觉实现道德成长和共同福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引意义。

标签:性善论;社会价值;德育价值一、性善论的形成战国时期,人性问题是诸子百家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

当时流行着三种人性论:一是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

二是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论。

三是有性善有性不善论。

孟子在继承孔子“仁学”思想的基础上,在与各种人性说的辩论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性善论”思想,并系统地加以阐述,成为影响深远的重要思想。

孟子的性善论主要有这样几点内容。

1.与生俱来的四心—性善的本源。

性善论是孟子博大思想的核心,也是其教育理论的基础。

孟子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孟子所谓的“性善”,是指人心天生具备一种向善的要求和可以为善的能力,而这种向善的内在能动的主体性是通过人的心理情感显现出来的。

2.后天的扩充和培养—性善的完备。

孟子虽然认为人性中具有先天的“善端”,但这些“善端”只不过是处于萌芽的心理状态,还不是已具备仁、义、礼、智的道德品质。

它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丢失,人们要保持善的本心,就要抵御诱惑,及时地扩充自己的善性,就像火开始燃烧,泉水开始奔腾。

如果能充实扩大,就能治理天下,反之,就不能孝敬自己的父母。

二、对个人、社会的意义在孟子的思想逻辑中,认为人天生就具有善的本性,善性是人本身具有的内在性灵,并非外在的东西。

孟子强调人们要注重道德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孟子认为,正因为人具有善性的天赋道德,人就自然具有仁、义、理、智这“四德”,而“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即,所以“人皆可以为尧舜”,那么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培养高尚情操,即“养浩然之气”就是人的本性向善的必然要求。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及其当代价值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思,鲁国(今山东省曲阜市)人,是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他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亚圣”,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性善论”、“王道政治”等内容,其中“性善论”是其代表作之一。

本文将从孟子的“性善论”出发,对其论点进行浅析,并探讨其当代价值。

我们来谈谈孟子的“性善论”。

“性善”是孟子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观点,他认为“人之初,性本善”。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天生具备善的本能,这种善的本能是与生俱来的,与生俱来的质朴情感,本性之善归结于“慈爱之心”。

孟子在《孟子·尽心下》中曾经说过:“故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是其善心也。

” 这句话表达了人天生有怜悯之心,有对他人的同情和敬爱之情。

这就是“性善”的内涵。

孟子认为,人天然具有的慈爱之心,使人们能够感受到他人的苦难,对他人给予关怀和帮助,从而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我们来探讨孟子“性善论”的当代价值。

在当代社会,孟子的“性善论”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孟子的“性善论”对人际关系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在现代社会,人们在生活、工作和社交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矛盾和冲突。

而孟子的“性善论”告诉我们,人们天生具有慈爱之心,应该懂得理解和关心他人,从而化解矛盾,促进和谐。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我们可以借鉴孟子的思想,以善的态度对待他人,体现人性的美好品质。

孟子的“性善论”对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当代社会,社会风气日益浮躁,道德水平也面临挑战。

孟子强调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指出人们内心本具备“慈爱之心”,这就提醒我们应该发扬人性的美德,培养善良的品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注重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感受,积极践行善良的道德行为,从而弘扬美好的社会风气。

孟子的“性善论”对教育具有深远影响。

孟子提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使乱其所为。

论孟子的性善论与其德育思想

论孟子的性善论与其德育思想

论孟子的性善论与其德育思想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人。

相传为孔子之孙孔级(字子思)的学生,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是论述他言行的书,共七篇。

全书通篇反映了孟子的思想,且以其论理思想中的存心养性的人性本善论最为突显。

同时他的这一论说对其自己的德育理念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即拟对《孟子》中孟子性善论及对其德育思想的影响作一初步的探讨。

一、《孟子》心性领域的“性善论”孟子将他的心性修养过程概括为“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尽心〉)。

在他看来,人在心性方面先天就是善的,因此道德修养首先是把这份善心保存,视为“存其心”;而且要扩充这份善心,即为“养其性”。

人的道德修养就被定为“存心养性”的过程了。

也正因于此,我们可以看出孟子的心性领域是以“性善论”为其前提和主要内容的。

应该说,人性问题一起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

但不论是从先秦思想家来说,还是就儒家本身而言,孔子都是最早涉及和探讨人性论的《论语·阳货》中就提到,孔子将先天的“性”与后天的“习”相联系,所谓“性相近,习相远也”。

他认为人的天性相近,只是因为“习”的缘故而有“上智”与“下愚”之分。

但孔子未言明这相近之下的善恶定论。

故法家在《商君书·算地》中把趋示避苦、好逸恶劳定为人性之本,所谓“饥而求食,劳而求佚,苦则求乐,辱则求荣”。

更有告子认为的“性无善无不善”(《告子》)。

而人微言轻第一个有明确而系统人性论的孟子,则当然地反对以上观点,并提出了自己“性善论”的主张。

在《告子》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这;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能,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也正基于这“我固有这”的性善论,孟子提出了“人皆可以为尧舜”(《告子》)的心性领域的结论。

然而,孟子又很注重人的道德修养。

孟子性善论的内涵及其对当下社会道德的启发

孟子性善论的内涵及其对当下社会道德的启发

孟子性善论的内涵及其对当下社会道德的启发一、孟子的社会背景与理论缘由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鲁国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战乱的时代中,可谓:“当是之时,秦用商鞅,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威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

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在这样艰苦的历史环境中,按理说应是人性丑恶和道德败坏的体现,而孟子却正是这个时候提出了性善论的说法。

因为当时,“礼”逐渐衰弱,甚至到礼乐崩坏的程度,人们无法用礼的道德来约束自己。

从另一方面来说,孔子提出的“仁”的理论也遭到不同程度的各个学派的挑战,因为虽然孔子对“仁”讲了很多,对利、义之辩也分的很清,但却没有说明最根源的问题。

墨家学派就有墨子曾认为,仁的根源是利益,人们为了利益才讲道德,但道德的有无不是通过利益而轻易分辨出来的,利益可以使人们有道德,但也可以使人们丧失道德。

然而,孟子就在这程度上给予深刻解释,孟子从人的自身上寻找道德,处在春秋动荡社会中的他,也深深地了解到百姓的痛楚,渴望国家太平,于是他就构建了一个和平、仁政的理想社会,为构建和谐社会来寻找一个人性本善的依据。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之一,他的性善论是在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理论基础上提出的。

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与“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都说明有仁德的人,惟有快乐,才会无苦恼,从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孔子“善”的指向。

孟子的思想就刚好是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在孟子看来,人性之所以相近,是因为人具有先天性的善端,相反,习相远也就变成了“性恶论”。

对于人性的学说,中国哲学史上有三种说法,首先有人认为人的本性是既不好也不坏的,第二种相信人性可以是好的或坏的,第三种人认为,有些人是好的,有些人是邪恶的。

孟子与告子就在人性善恶的题目中展开过多次的争论,纷纷对性善论的内涵说明了自己的看法,然而孟子的观点与第二种学说是有些类似的,他认为人性有各种善的因素包含在内。

性善论 (改)

性善论 (改)

“性善”论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在孟子看来,“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是人生而固有的本性,由此催生出“仁,义,礼,智”四端来作为道德规范的衡量标准。

即:怜悯心是仁德的开端,羞耻心是义行的开端,谦让心是守礼的开端,是非心是明智的开端。

人有这四种开端,就像拥有四肢一般具备了行善致远的基本条件。

所有具备这四种开端的人,如果知道要去扩大充实它们,就会像柴火刚刚燃烧,泉水刚刚涌出。

假使能扩充它们,足以保住天下;倘若不能善加利用,则事亲亦难矣。

”由此可知,孟子认为人的善行来自心的四端,亦即行善的力量是由内而发的,若不扩充实践之,则无善可言。

因此,性善不是一个理论(认知)理性的陈述,而是一个实践理性的断言,它不是为了论证人是善的,而是指出人逐渐向善走向自身存在的过程。

“性”指人的价值本性,是社会现实的,与自然本性不同的特质。

人性是作为“类”的人之本质的认识,不同于动物或原始部落“食以果腹”的本能,是随社会,国家与文化的出现而衍生的智慧的产物,是维持社会秩序,人际交往所不可欠缺的纽带。

而孟子所谓“人性”,指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道德性,是“仁,义,礼,智”等良好品性的开端,被看成是人从善的内在动机。

“性善论”从道德与伦理的角度探讨了“人性”这一哲学论题。

先秦诸子百家中首先谈及“人性”的是孔子,但其在“性相近,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一句中并未谈及人性的善恶,只是微微道出本性与后天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

而后孟子以善言性,指出仁、义、礼、智正是性善的端倪,就是四端心。

孟子讲“心”,不单只是行为的表现,不单只是修养,还深入到人的性情发起的地方、发端的地方、端始的地方,在这里去体会人的性善,人内心的光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孟子性善论中文0801 1703080202摘要性善论是孟子思想的基点,是孟子人道精神在动乱不堪的时代的选择,孟子人性善的实现途径是自我反省和恪守道德规范。

本文从性善论的内容,目的和实现途径三个方面来分析孟子性善论。

【关键词】孟子性善孟子的性善论在孟子的思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孟子的很多思想都是从人性之善出发进行论证的,性善论是孟子思想的基点。

在政治治理上,孟子提出“保民而王”,“保民”即实施仁政,孟子在论证实施仁政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时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于掌上。

”(《孟子·公孙丑上》),其中的“不忍人之心”其实就是人性之善,孟子将性善作为仁政的基础,实施仁政便可实现王道。

在道德观念上,孟子提倡“舍生取义”的重义轻利的道德价值导向,并且在论证时也认为作为性善之一的“义”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明确提出“取物以时”的自然和谐的主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孟子·梁惠王上》)对于这个主张,孟子是这样加以阐释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由此可见孟子认为“人应该把善心通过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由推己及人到推己及物,把人伦道德推衍到生态环境中,进而提出‘取物以时’和‘取物以节’的主张,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可见孟子的性善论是其思想的出发点。

孟子是中国历史上性善论的代表, 对性善论的阐述最为详细 ,了解孟子的性善论有助于我们正确的认识孟子的思想,至今对孟子的性善论研究可以说是非常深入了,但笔者仍想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能够对孟子的性善论有新的理解,故本文从性善论的内容,目的和实现途径三个方面来分析孟子的性善论。

一、性善论的内容李学才,张焱兵《浅谈孟子人与自然和谐思想》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8月第7卷第8期李伟言,柳海民《中国传统人性论对德育价值取向的预制及其批判》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145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不善,水无不下”,这句话里“人性”与“水”相对,“善”与“就下”相对,所以孟子所说的善应是动词性的,也就是说人具有向善的本性,由此孟子阐述了善的内容是“四心”,“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我固有之也。

”在这里,孟子偷换了概念,他说恻隐、羞恶、恭敬和是非之心是人皆有之的,这四心即是仁义礼智,便成了“固有之”,“有之”到“固有之”之间是如何转换的,孟子没有说明。

或者说孟子认为“四心”是固有之的,那么孟子的性善论是一个唯心、抽象主观的假设,有这个假设构建起来的理论思想大厦也只能是空中楼阁了。

但是孟子却十分巧妙地将儒学的伦理道德规范与性善论衔接起来,“其实质在于把统治阶级的宗法伦理道德规范说成是全人类固有的自然本性,用以论证宗法等级制度是‘天然合理’的。

”●那么可以说孟子的说的“善”就是仁、义、礼、智了,其中孟子最为重视的是仁和义。

孔子是第一次对“仁”进行了完整界说,“孔子的‘仁’含义相当丰富,它兼涵孝、忠、礼、智、勇、恭、宽、信、敏、惠诸德,其基本含义是爱人,其他诸德只是“仁”这一最高道德的要素。

” ,孔子的这一最高标准的仁,要求是很严格的,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并发展了“仁”的内涵,认为仁是内心固有的道德意识,“人皆可以为尧舜”,每个人都能够达到的。

从孟子有关“仁”的论说中,可以看出“仁”基本的内容与孔子没有多大的差异,如“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孟子·梁惠王上》)都是孝悌而已,也只是要合乎儒学的伦理道德规范。

但是孟子将仁运用于政治,提出“仁政”,将个人的道德修养上升到了王道的高度,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

孟子在说“仁”的时候,经常与“义”连用,孔子说:“君子义以为上。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论语·阳货》),义与勇是君子应有的道德规范,而孟子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孟子·告子章上》)义是仁的体现,也是仁的保证,走错的义之路就不能保持仁之心,仁义联系得十分密切,孟子所说的义已经是包含着仁心的了,孟子提出的“舍生取义”就是包含了仁。

与“仁”一样,孟子也认为“义”是人与生俱来的良心道德,只要好好保持培养就可以达到理想的道德境界。

二、孟子性善论提出的目的孟子提出性善论是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孟子所处的时代,诸侯争霸,争权夺利,弱肉强食,战争连绵,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予岂好辩哉?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 ……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踞诐行”(《孟子·滕文公●刘文英主编哲学百科小辞典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 第643页陈瑛,许启贤主编中国伦理大辞典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 第117-118页下》)孟子面对这样的现实是痛心疾首的,他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希望能用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来引导世人向善,加强自身修养,而这个范围可以覆盖一切的人,任何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自觉追求成圣成仁,君王也可以实现王道理想,平民之间和谐相处。

然而孟子性善论实际上是想构建一个以“善”为中心的价值体系,善的内容几乎包括了所有儒家所倡导的道德规范,仁义礼智,宽信孝惠等等,并将这个价值体系扩展到了政治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只要个人加强了个人道德修养,通过道德教化便可天下太平。

这样的道德泛化导致了用善来衡量一切,却不能构建一个可操作性的制度制约统治者,并且不可能实现的善的价值标准成为社会主流的标准之后,其结果也是潜规则大行其道,表面仁义道德,背地里男盗女娼,即便在当今社会仍可以随处可见。

只靠统治者善心的治理的观念,也挤掉了法制的位置,统治者可以随意的侵犯人民的生命,而没有相应的制裁,这即便在当今社会也是随处可见,城市拆迁便是一个残暴人性的典型例子。

孟子的性善论被后人董仲舒发挥成三纲五纪,最终成为封建统治阶级愚化百姓的有力精神武器。

当然这是孟子所始料未及。

在孟子的时代,能够提出人性善的理论充分体现孟子的人文关怀和人道精神,孟子企图用性善论以及“人人皆可以为尧舜”来换回人性中的美好的品性,使那个不人当人的时代走回正道。

三、实现人性之善的途径孟子认识到人性之善,也认识到人在后天没有保持善的本性既是外在环境的影响,也是自身因素的结果。

孟子说:“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

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孟子·告子章句上》)用形象的比喻说明了人性之所以不善,是因为“其势则然”,势即地势,外在的环境状况,除此之外孟子还说:“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了,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可见孟子对外在的社会环境影响人的后天向善之心是非常看重的,这也是为什么孟子会提出“仁政”的原因所在,他希望君王实施“仁政”创造“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孟子·梁惠王上·齐桓晋文之事》这样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那么对保持人的善性是至关重要的,孟子的王道思想其实是孟子的人道精神在诸侯争霸动荡的社会环境的唯一选择。

但是孟子对人性之所以不善的原因的认识是辨证的,孟子说:“富岁,子弟多懒;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孟子·告子章句上》)无论是好的外在环境或恶劣的环境,人都可能丧失自己的善性,孟子还说:“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

”(《孟子·告子章句上》)意思说人不知道去寻回自己丢弃的善心。

如果人之所以不善是由于外在的环境因素,那么在丢弃了自己的善心之后不懂得寻回就是自身的原因了。

针对人在后天的不善,孟子提出了解决方案。

孟子认为寻回善心的途径有两条:一条是自我反省,孟子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孟子·告子章句上》),孟子的这一学说是继承了孔子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但是孔子这句话里的“思”应该是看齐和期望的意思,而孟子的“思”是自我悔醒的意思。

孟子对“思”的强调,其实就是对自身人格修养的强调,孟子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就是对“思”的实践。

另一条则是遵循圣人的言行,恪守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

孟子在谈到“人皆可以为尧舜”时说得十分明白清楚:“尧舜之道,孝第而已矣。

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

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

”只要外在的服、言和行实际上就是“礼”与圣人一样就可以为圣人,孟子说:“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孟子·公孙丑上》)虽然到了孟子生活的战国时期,作为典章制度意义的“礼”,已经被废除。

但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礼”被孟子视为“辞让之心”,仍是实现仁义的重要手段,孟子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孟子·离娄上》)。

孟子在这里“礼”提到了很重要的地位。

但是后人却把“礼”抬高到了至高的地位,其结果和实际上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重外轻内”的弊端。

孟子的性善论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对中国人的人格修养和等级观念都深刻影响。

但是我们不应该超越历史对孟子求全责备,在诸侯争霸的动乱年代,孟子心怀苍生社稷,用人性本善唤回人类的良心,这是孟子的民本思想,也更是孟子人道精神的变现和选择,是有时代性的,值得充分的肯定的。

然而今天我们对孟子的学习或对孟子思想的继承,如果没有看清他背后的时代背景和阶级因素,是很容易误导大众,愚化大众,在倡导民主法制的时代里,必须除去任何带有封建糟粕的思想和道德规范,这样学术研究才有价值和意义,而不仅仅是为了养家糊口,还必须要担当起民族启蒙的责任来。

参考文献[1]《孟子译注》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 2005年1月第2版[2]《孟子性善论新释》唐君毅[3]《哲学百科小辞典》刘文英主编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7版[4]《中国伦理大辞典》陈瑛,许启贤主编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9版[5]《浅谈孟子人与自然和谐思想》李学才,张焱兵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8月第7卷第8期[6]《中国传统人性论对德育价值取向的预制及其批判》李伟言,柳海民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