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330道岔主要病害
SC330、SC390型道岔的主要病害、原因分析及整治措施
SC330、SC390型道岔的主要病害、原因分析及整治措施作者:赵松伟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08期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SC330、SC390型道岔存在的主要病害,针对病害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整治措施。
关键词:道岔病害;原因分析;整治措施近几年来,我段管内铺设了大量的SC330(全段共计249组)、SC390(全段共计68组)型道岔,为切实做好SC330、SC390混凝土岔枕道岔的养护维修,现将该型号道岔的一些常见病害、成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 SC330、SC390型道岔的主要病害通过对该型号道岔的主要病害进行现场调查、分析,发现在运营和养护中出现了一系列病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尖轨顶铁不密贴;(2)尖轨掉块;(3)Ⅲ型弹条磨耗;(4)辙叉翼轨垂磨;(5)混凝土岔枕套管失效及混凝土枕螺栓折断;(6)贝氏体合金钢辙叉掉块;(7)限位器顶死;(8)直向护轨磨耗;(9)尖轨尖端处至接头间作用面侧磨;(10)尖轨跟部变截面处轨面凹凸;(11)尖轨不密贴。
2 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2.1 尖轨顶铁不密贴(1)原因分析:尖轨或基本轨有硬弯、尖轨中部轨距偏小及顶铁本身加工缺陷,均会造成顶铁不密贴。
(2)防治措施:①改正尖轨中部负轨距。
②垫起顶铁后座使之密贴。
③采用“低温三角加热法”,借用温度应力,放散引起变形的残余应力,校直尖轨,恢复尖轨的初始状态。
④改正顶铁本身的材料尺寸缺陷。
⑤掌握好曲尖轨刨切范围的曲股轨距递减,定期检查整修。
整修保持轨距符合标准。
2.2 尖轨掉块(1)原因分析:转辙部分各部件没有做到“三靠两密”而存在“三道缝”造成尖轨产生肥边,同时工区没有及时进行打磨,在列车动荷载冲击下产生掉块。
(2)防治措施:①及时对尖轨肥边、基本轨肥边进行修理性打磨。
②对未产生肥边的尖轨进行预防性打磨,保证尖轨非工作边、基本轨作用边1:4的斜度。
③做到“三靠两密”,消灭尖轨与基本轨之间的缝隙。
2.3 Ⅲ型弹条磨耗(1)原因分析:①由于弹性轨撑、轨撑扣板与弹条基座间不密贴,造成过车时弹条与轨距调整块之间产生摩擦,Ⅲ型弹条与轨距调整块同时发生磨耗。
浅析SC330单开道岔辙叉心的病害预防与整治
浅析SC330单开道岔辙叉心的病害预防与整治本人自入路以来,在工作中都能尽职尽责,在安全生产上,在工区管理中,能按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出色的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随着铁路快速发展需要,不断的加强自己的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作业技能。
在平时日常工作中,把理论与现场作业结合起来,总结经验、积累经验,把安全与作业质量牢固起来。
在多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在多年的线路工作中不断探索新的知识,不断适应铁路事业飞速发展的需要,在不断学习新知识。
本人在预防和整治道岔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技能,并且把这些经验和技能发挥在日常线路道岔的养护工作中,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从而为线路设备延长使用寿命,为列车按规定的速度平稳和不间断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道岔设备是铁路线路不可缺少的部分,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铁路运输。
辙叉心又是道岔设备的重中之重,又是最易损坏的部件。
因此有效的养护好辙叉心部分的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
必须细致全面的分析其病害产生的原因和因素,逐一制定出预防和整治措施。
SC330道岔的辙叉心部分病害产生的主要因素:一、辙叉心中部容易产生暗坑或者吊板,由于列车车轮从心轨转上翼轨或从翼轨转向心轨时的冲击力要比线路上大三倍以上,容易造成轨底下道渣移动或破碎,而造成暗坑或吊板。
二、辙叉心翼轨和心轨50mm断面以下部位压溃压溃或掉块。
由于列车车轮通过心轨和翼轨的同时部分受力面积是在钢轨轨面的受力面积的三分之一,而且车轮由心轨转至翼轨或翼轨转至心轨时产生车轮跳动,就容易造成心轨和翼轨压溃或掉块。
三、辙叉心轨和翼轨作用边肥边。
由于辙叉心和翼轨受力面小而且加上车轮通过时的跳动冲击力加大了重力的作用,容易产生肥边。
辙叉心病害的预防和整治方法:一、定期对辙叉心部分加强捣固,扭紧轨枕与辙叉心的扣件螺栓,及时更换辙叉心轨轨底失效或压溃大胶。
二、经常检测辙叉心的水平螺栓,扭力不足的及时上紧,保证辙叉心的整体状态。
从而减少了车轮对心轨、翼轨分开冲击,不易产生掉块或压溃。
浅谈SC330道岔病害的起因及整修方法
浅谈SC330道岔病害的起因及整修方法SC330型道岔已成为绥化工务段的主要道岔设备之一。
在长时间的运营与养护维修过程中,发现转辙部分、岔枕大螺栓、辙叉及护轨部分,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一系列的病害。
在维修中对病害的起因不明,导致盲目治理,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经过长期的现场工作经验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探讨了对设备病害的整治,希望能为以后该型号道岔的养护与维修有所参考。
标签:SC330型道岔;尖轨;螺栓;辙叉;护轨引言随着铁路设备的不断更新,绥化工务段今年在管内北部线站内,铺设了大量的SC330型高锰钢整铸式混凝土枕道岔。
这种道岔在整体强度上比照原有木枕道岔有了很大地提高。
但设备在组装和使用后的养护维修中,出现了很多道岔病害,对列车的通过产生了威胁。
作者根据多次参与该型号道岔的组装、铺设、养护维修的经验,结合现场从实际出发,浅谈一些整修方法。
1 转辙部分1.1 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起因分析(1)在组装时只单纯注意尖轨框架,没有与轨距相结合,造成轨距过小,铺设后对尖轨轨距重视度不够,只单纯检查尖轨中轨距,致使只有一点合适,其余都存在问题,造成尖轨与基本轨、个别顶铁存在缝隙。
(2)基本轨工作边与尖轨分工作边有“肥边”,出现假密贴。
(3)基本轨横向移动,基本轨与尖轨有硬弯。
(4)尖轨第一牵引点和第二牵引点动程过小。
(5)基本轨、轨撑、滑床板之间存在“三道缝”。
(6)基本轨立螺栓松动,造成基本轨爬行,限位器螺、尖轨跟端立螺栓、尖轨跟夹板螺栓松动,复线道岔由于单向行车,造成尖轨爬行,限位器顶死,尖轨侧弯,出现不密贴现象。
(7)顶铁过短,造成尖轨与顶帖之间产生缝隙。
1.2 整修方法(1)该型号道岔尖轨长为12480mm,较一般道岔尖轨长,所以保证尖轨框架在不超限的情况下,结合11-12号岔枕处轨距,尖轨中轨距,21-22号岔枕轨距,综合整治尖轨离缝。
(2)打磨“肥边”使基本轨工作边与尖轨非工作边为1:4的斜度。
道岔病害的原因和整治措施
道岔病害的产生原因和整治措施产生道岔病害的因素较多,总的看来,一方面是道岔本身结构上的缺陷;另一方面是列车的动力作用及养护维修不当。
道岔本身结构上的缺陷是列车侧向通过道岔,从基本轨向尖轨过渡,以及通过有害空间时,运行不平顺;导曲线无超高,造成车辆推挤外轨,从尖轨到辙叉的轨距变化多,列车横向摇晃;直尖轨转辙角大,车轮冲击力大等等。
1、道岔打向不良,轨距水平超限的原因及整冶1)、道岔方向不良的原因(l)、由于道岔铺设位置不正.造成前后方向不良;(2)、辙叉位置不正,造成前后铺轨连接方向不顺;(3)、尖轨本身方向不良,道岔前后钢轨爬行,造成道岔前后移动,改变方向;(4)、捣同不均,排水不良,道岔不均匀沉陷等。
2)、轨距水平超限的原因。
道岔方向不良,会造成列车摇晃厉害,致使道岔各部分间隔尺寸、轨距、水平不易保持,因而使轨距水平越限;不良的间隔尺寸及轨距、水平,也促进了道岔方向不良,两者互为因果。
因此必须同时整治方向不良及轨距、水平,主要方法是:(1)、直股以直基本轨为准,曲股以曲基本轨为准,拨正道岔方向,与此同时,必须拨正道岔前后30m范围内的铁道及曲线;(2)、整修各部分不合格的零件和间隔尺寸及轨距、水平,确保合乎质量标准;(3)、加强捣固,保持道床的清洁,做好排水工作,防止铁道下沉,保持路基稳固早2、转辙器部分的病害及整治转辙器部分主要病害有:尖轨跳动、尖轨不密贴、尖轨磨耗、尖轨爬行和尖轨尖端轧伤等。
1)、尖轨跳动由于尖轨跟部各连接零件磨损、套管失效、捣固不坚实、转辙器拉杆弯曲等造成列车通过时,尖轨跳动。
针对尖轨跳动的原因,根据情况可采取下列整治措施:(1)、更换和焊补连接零件,加强跟部联结;(2)、加强接头及转辙器部分的捣固;(3)、调直转辙器拉杆;(4)、尖轨跟部按标准设鱼尾板和套管。
2)、尖轨不密贴尖轨的竖切部分与基本轨不密贴的主要原因有:尖轨连接杆尺寸、扳道器位置与尖轨尖端距离不配合,造成尖轨左右摆动后,扳不严而离缝;尖轨压歪造成尖轨头部与基本轨离缝;尖轨爬行和基本轨横移出现离缝;基本轨工作边及尖轨非工作边有飞边,曲股基本轨弯折不合适;长尖轨横向刚度不足等。
道岔转辙部分的病害与整治
道岔转辙部分的病害与整治道岔是线路轨道中的薄弱环节,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列车运行和行车安全。
尤其是道岔的转辙部分,其结构复杂,轨距变化率大,平面扭曲,另配件较多,扳动频繁。
所以易出现道岔故障影响行车,严重时会造成行车事故。
所以做好道岔的养护工作,是工务维修工作重点之一。
下面就道岔转辙部分常见的病害和整治的方法做一下简要介绍。
一、尖轨尖端与基本轨不密贴修规规定:尖轨尖端与基本轨在静止状态下应密贴,间隙不大于1mm。
尖轨非工作边与基本轨的工作边为两个平面互相靠贴,由于各种原因两个平面不能保持完全平直,在某些部位上会程度不同的存在一定的缝隙。
1.尖轨横向弯曲(电务常说尖轨腰硬)向外侧弯曲尖轨横向弯曲会造成扳动力过大,严重时会造成道岔不能锁闭,影响道岔的使用。
造成的原因:一是出厂时尖轨本身就存在硬弯,出厂时未进行检验和试铺;二是装卸问题,有时在卸车时从车上直接拔下,摔弯或砸弯;三是尖轨存放不当,在存放时将尖轨倒放,待时间长久形成横弯。
解决的方法:先将尖轨换下,用直轨器对尖轨进行校直。
2.尖轨翘头尖轨翘头一般表现为尖前连续几块滑床板吊板,尖轨尖端不密贴,严重时道岔改不过去,道岔不能锁闭,影响行车。
造成的原因:一是不排除出厂时尖轨就不平。
二是道岔基本轨不平①道岔转辙部分不平顺,尖轨尖端和尖前接头低;②尖轨根部(活接头和小接头)过低。
三是维修跟不上;四是尖轨尖端起道后捣固不实。
防治的方法:①加强对转辙部分的检查,不要只检查轨距水平,要注重对尖轨部分的高低检查。
②对转辙部分加强起道捣固工作,尖轨尖端和尖轨根端要增加捣固的镐数,特别是尖轨尖端,因电务设备的影响不宜作业,反而更应该加强。
3.转辙部分框架尺寸与设计不符(过小)转辙部分的框架尺寸是指尖轨中部两基本轨间的垂直距离,这个距离一般为钢轨的顶面宽度加轨距。
这个距离如过小会造成尖轨搬动时尖轨中部先靠贴,造成尖轨密贴力过大,严重时不密贴,特别是混凝土枕道岔。
主要原因:一是道岔出现爬行;二是混凝土枕的位置不正确;三是轨枕偏斜。
道岔结合部常见病害成因分析及整治措施
道岔结合部常见病害成因分析及整治措施我国高速铁路历经多年的研究与实践运用,道岔在制造工艺、铺设水平已达到国际领先行列,日常养护维修中对道岔结合部突出病害的成因分析及整治措施仍然不够全面、系统。
因此,道岔结合部的养护和维修一直是困扰工务系统的难点与重点。
针对道岔结合部突出病害,探究其成因分析及整治措施对铁路养护维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长期实践和总结,道岔结合部常常出现以下病害:一、离缝病害离缝病害是指尖轨与基本轨、可动心轨与翼轨不密贴,尖轨、可动心轨轨底与滑床板、顶铁与尖轨、可动心轨离缝超过规定标准值,转辙部位存在“三道缝”等病害。
1、产生原因离缝病害主要发生在密贴段不密贴,列车经过道岔时挤压尖轨,产生横向冲击力。
产生原因如下:(1)直股方向不良、转辙部位高低不好;尖基轨胶垫压溃、失效;两基本轨内侧框架尺寸不符合标准,曲基本轨弯折点位置不对或是弯折尺寸不符合要求,尖轨尖端轨距超限。
(2)基本轨存在硬弯导致的方向不良。
(3)尖轨侧弯造成尖轨中部离缝。
(4)尖轨、可动心轨动程不符合规定标准,造成道岔不密贴。
(5)顶铁与尖轨、可动心轨离缝。
(6)滑床板与尖轨轨底、可动心轨轨底离缝。
2、整治措施(1)先调整各部位框架尺寸,误差不超过±1mm,调整前优先对肥边进行打磨和调整直股方向。
若依然存在离缝,要对尖轨、可动心轨进行“放劲归零调整”,检查尖轨自由状态下是否能够密贴,确定其是否存在硬弯或者拱腰,确定后再相应的采取矫直或烤制及更换尖轨的办法解决。
(2)调整基本轨间框架尺寸时,有缝道岔首先方正基本轨接头,检查曲基本轨弯折量,当误差超过±1mm时,应重新弯折;直股基本轨方向不良时,可用弦线测量,采用拨道或改道方法调整;对曲股进行轨距调整时,应结合测量两基本轨框架尺寸的方法进行调整。
(3)通过插入垫片或更换、打磨顶铁的方法调整尖轨(可动心轨)与顶铁间缝隙。
(4)尖轨(可动心轨)与滑床板离缝,采取捣固、垫板、更换磨耗的滑床板等措施,使各滑床板在同一水平面上。
浅谈SC330道岔养护维修及主要病害整治方法
浅谈SC330道岔养护维修及主要病害整治的方法怀化职工培训基地潘飞摘要:笔者认为对SC330道岔日常养护维修工作的不到位,是直接导致道岔高频率病害发生的根本原因。
深入了解SC330道岔的结构、特性,加强SC330道岔的日常养护维修,是预防道岔病害发生、节约生产成本、确保行车安全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SC330道岔养护维修主要病害整治方法道岔是指轨道在平面上的出岔、连接和交叉等设备,在我国铁路上习惯地把这些设备统称为道岔。
道岔是铁路轨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引导机车车辆由一条线路转向或跨越过另一条线路。
道岔构造复杂,是线路的薄弱环节之一。
我国铁路道岔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即75型、92型、提速型、99型及客运专线道岔。
其中,提速道岔是1995年为适应铁路提速的需要而研制设计,基本分为固定辙叉和可动心轨辙叉两类,基本适应时速160km/h以下线路的需要。
SC330道岔是众多跨区间无缝提速道岔中的一种,最初由中铁山桥公司发明建造。
它的主要特点是按6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进行设计、道岔的轨下基础均采用混凝土岔枕、固定辙叉采用拼装式贝尔岔心、辙叉趾端及跟端均采用冻结接头夹板固定联结。
由于它具有轨道框架刚度大、扣件连接牢固、轨道几何尺寸不易变形破坏、维修工作量大量减少,因此,现在它已成为广铁集团管内提速正线的主要正线道岔。
然而,由于工人们对SC330道岔的基本结构和特性了解掌握不够,同时在进行道岔的日常养护维修作业中未按规对标作业,以至于造成了我集团管内的SC330道岔病害大面积存在,其中最常见的道岔病害有辙叉心翼轨垂磨、贝尔辙叉掉块、尖轨掉块、尖轨不密贴、尖轨顶铁不密贴、直向护轨磨耗、限位器顶死、混凝土枕套管失效及砼枕螺栓折断等。
这些病害的产生加大了一线班组对SC330道岔养护维修的劳动力生产投入、剧增了生产成本(一组贝尔岔心2.48万、一副SC330尖轨1.28万、1kg翼轨或叉心焊条360元)、加大了道岔养护维修费用,并且这些病害严重威胁行车安全。
道岔常见病害产生原因及整治措施
道岔常见病害产生原因及整治措施道岔是引导机车车辆由一条线路转往另一条线路的过渡设备。
道岔构造复杂,养护比较困难,是线路设备中的薄弱环节。
它是由路基、道床、岔枕,转辙部分,辙岔及护轨部分和连接部分及联结零件所组成,它是一个整体,共同发挥各自的功用,其任何组成部件的变形或损坏,都将影响道岔的整体功能。
在列车快速运行的巨大荷载冲击下,道岔的几何尺寸不断变化,道床不断产生变形,道岔钢轨、尖轨、基本轨、辙叉表面磨损严重,岔枕与垫板连接T型螺栓折断及龙套破损滑扣,弹条折断,III型弹条弹性减退失去扣压能力等。
为更好的减少道岔病害产生,解决道岔病害易反复难题,减少道岔维修用工,改善列车通过道岔区段平顺性和舒适度。
现对道岔常见病害产生原因及整治措施进行分析总结。
一、道岔常见病害产生的原因1、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产生原因?。
①基本轨框架尺寸,尖轨动程不符合规定;②尖轨顶铁过长;③基本轨弯折点位置不恰当或弯折量不当,基本轨或尖轨有硬弯;④尖轨断面宽50mm处内侧刨切长度不够;⑤道岔爬行,四股钢轨错位,各设计对应点不对应。
2、转辙部分轨距扩大产生原因①基本轨外侧轨距块与基本轨轨底边缘有缝隙,经过列车长时间的碾压,造成框架尺寸扩大;②滑床台底大胶垫、基本轨小胶垫因压溃失效,经过列车长时间的碾压,造成框架尺寸扩大;③螺栓直径与垫板孔直径配合公差及螺栓、垫板锈蚀造成的螺栓直径变细,垫板圆孔扩大,加之制造误差导致轨距扩大;④尖轨、基本轨侧磨严重;⑤轨距块安装号码不正确。
3、尖轨、可动心轨爬行窜动产生原因①尖轨处于半自由伸缩状态,容易产生爬行;②制造、运输、存放装卸等环节易造成尖轨侧弯,上道后与基本轨不密贴,列车通过时易造成晃车;③长心轨仅依靠6根岔枕上的扣件阻力和3块间隔铁间螺栓摩阻力来阻止心轨窜动,因阻力不足易造成心轨爬行。
4、钢轨接头病害产生原因①接头焊缝不平顺,因焊接工艺造成上下、左右错牙;②普通接头上下、左右错牙。
造成钢轨接头上下错牙的主要原因:一是更换新钢轨,新旧钢轨存在高差;二是接头夹板一端有磨耗,使两钢轨轨端产生“台阶”;造成钢轨接头左右错牙的主要原因,一是接头螺栓松动,二是钢轨存在硬弯。
浅谈SC330道岔病害的原因分析及整治
【3】《变电站运行导则》 作者简介:田永茂、男,1969年12月一,
大学学历,宁夏电力公司中卫供电局技师.
2、贝尔岔心的心轨部分底下的胶垫 由于受力面积小、受冲击力大,极易压溃、
万方数据
大胶垫压溃后,车轮的冲击力直接由心轨 尖处的螺栓承担,导致螺栓变形或被剪
3.2职责分工不明确的影响 职责分工不明确,相互推诿,部门之 间人员运用不能各尽其能,这对本来人员 就短缺的基层班组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增加了不必要的基层班组的工作量,也严 重影响到基层班组的工作质量。职责分工 不明确,必定会影响到安全质量。 3.3规章制度不健全 各项规章制度不健全,会使运行人员 在工作中无法可依,工作质量也就难以保 证。因此,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是规范 操作标准、保证运行操作质量的必要措 施。我们的变电站重新修订了微机防误闭 锁管理规定、无人值守变电站现场管理制 度汇编等。 3.4规章制度不落实 在实际工作中,如果不严格执行规章 制度,不严格要求,就无法保证工作质量, 出现误操作就在所难免。班组管理混乱, 劳动纪律松懈,奖罚不合理,必然在职工 的思想上产生一定的不满情绪,如果把这 @管理观察-2010年4月下旬刊
2.6尖轨爬行 由于无缝道岔较前后无缝线路的锁 定轨温要低。前后扣件扣压力不足,道床 不饱满,超温作业等都会引起尖轨爬行, 爬行过量会将限位器顶死,严重的将顶弯 基本轨造成轨向不良和影响道岔的扳动。 尖轨爬行应以预防为主,当尖轨少量 爬行,气温回落尖轨回位时应立即加强扣 件的锁定。填满枕盒石碴,堆高碴肩,夯实 道床等措施,养护作业严格控制在允许作 业轨温范围内进行。 3.效果 利用上述病害整治办法,针对不同的
TJl65架桥机架设2201梁作业安全 注意事项
SC330道岔Ⅲ型弹性轨撑典型病害成因分析及整治方法
SC330道岔Ⅲ型弹性轨撑典型病害成因分析及整治方法段炼张家界工务段摘要:Ⅲ型弹条扣压力逐渐减弱直至消失、Ⅲ型轨撑偏移而造成弹条扣压不正以及Ⅲ型轨撑各部件的外形尺寸不标准而共同造成了张家界工务段Ⅲ型弹性轨撑部件的破损、松动问题。
要从SC330砼枕道岔转辙部位的日常养护维修、及时更换来回拆装3次以上或已丧失了扣压力的Ⅲ型弹条以及在Ⅲ型弹条与轨撑扣板间加垫调整铁片等三个层面对其予以解决。
关键词:Ⅲ型弹性轨撑;病害成因;整治方法张家界工务段管内现铺设有105组安装Ⅲ型弹性轨撑的SC330砼枕道岔。
因线路工区日常对SC330砼枕道岔转辙部位安装的Ⅲ型弹性轨撑维修养护工作不到位,导致Ⅲ型弹性轨撑部件出现破损、松动,动态过车时轨距扩张而引起SC330砼枕道岔晃车严重。
1、成因分析Ⅲ型弹性轨撑病害是指由于轨撑各部件的外形尺寸不标准(组装不合适或上道后磨损、松动),轨撑与钢轨轨腰、轨撑与滑床板上Ⅲ型弹条基座间存在较大缝隙,在列车车辆的动力冲击作用下使得轨距、轨向发生横移变化,从而引起岔区晃车的病害。
Ⅲ型弹性轨撑由轨撑、轨撑扣板(又称调整楔)、Ⅲ型弹条等部件共同组成,主要由靠Ⅲ型弹条提供的弹性扣压力,通过轨撑扣板挤压迫使轨撑与基本轨轨腹紧密抵靠(上顶基本轨轨颚,下压轨底),来达到防止基本轨钢轨外翻和轨距扩张的目的。
由于以下主要原因,Ⅲ型弹性轨撑往往不能提供足够的弹性扣压力,来防止基本轨横、纵位移及轨距、轨向变化,从而导致晃车。
1.1Ⅲ型弹条扣压力因日常反复进行拆装作业而逐渐减弱直至消失扣压力。
由于材质及结构缺陷,Ⅲ型弹条一般来回拆装3次后即产生永久塑性变形,弹性扣压力衰减为零。
此时只有更换新的Ⅲ型弹条才能确保扣压效果。
1.2岔区前后线路防爬锁定不良,基本轨爬行串动导致Ⅲ型弹条与轨撑扣板反复摩擦,同时产生磨耗,Ⅲ型轨撑偏移而造成弹条扣压不正,丧失了扣压力。
1.3Ⅲ型轨撑各部件的外形尺寸不标准(或组装不到位),上道后轨撑与钢轨轨腰、Ⅲ型弹条基座不密贴,动态过车时Ⅲ型弹条与轨撑扣板、弹条基座产生摩擦而导致磨耗,也可造成弹性扣压力的逐渐衰减。
sc330道岔主要病害解析
精简细修创一流
3.5混凝土岔枕套管失效及混凝土枕螺栓折断 (1)原因分析: ①道岔组装时,套管内有杂物或制造偏差,安装时损伤了 套管。 ②弹簧垫圈强度不足易失效,大螺栓松动造成混凝土枕螺 栓断裂。 ③涂油质量差,涂油周期过长,大螺栓锈死,强拧时损坏 套管和岔枕。 ④混凝土枕螺栓松动引起螺栓浮起,螺栓被剪断。
精简细修创一流
3.3贝氏体合金钢辙叉掉块 (1)原因分析: 贝氏体合金钢辙叉心轨与又跟轨材质不同,在列车碾压 下,轨面发生塑性流变,产生肥边未及时打磨,导致掉块。
阿拉山口正线巡养班组
精简细修创一流
• (2)防治措施: ①及时对辙叉心轨与叉跟轨组装缝肥边进行打磨或切除 ②对未产生肥边的组装缝进行预防性打磨,打磨时必须 注意不能打太深太宽,打磨深度及宽度应控制在l mm以内 ,打磨的角度控制在与踏面的交角为450~600为宜。 ③及时消灭辙叉吊板,减少轮对通过辙叉时的冲击力。
SC330型道岔的主要病害、 原因分析及整治措施
精检细修创一流
阿拉山口正线巡养班组
1的SC330型道岔 ,这些道岔上道后在运营和养护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病 害,给行车安全带来了隐患,增加了日常养护难度和成 本。本文针对SC330型道岔的主要病害,系统的分析了 成因,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阿拉山口正线巡养班组
精简细修创一流
(2)防治措施: ①加强心轨部分,尤其是57、58位轨枕处的捣固作业,消灭吊 板。 ②心轨已经下沉的要更换轨底胶垫,同时将心轨尖的螺栓进行 更换。 ③翼轨已经严重垂磨的应进行焊修,翼轨焊修选用:KD-396-1 焊条。 ④对马鞍形的心轨进行焊补,心轨焊修选用KD-396-2焊条。 ⑤对翼轨及心轨在初期出现的钢轨肥边应及时安排打磨,以避 免出现更大的掉块。 ⑥逐步将既有的普通材质翼轨更换为合金钢材质翼轨。
道岔管理及日常病害分析
道岔结构性问题
结构性பைடு நூலகம்题
21重复伤损地段
✓ 2014年10月27日检查发现的京哈下行984km左股34#岔直尖轨沈侧1孔向2 孔方向上斜裂纹5mm, 1月15日检查发现京哈下行984km右股34#岔直基 本轨沈侧3孔向2孔方向上斜5mm,也一样是同一位置,只是一个是直尖轨 、一个是直基本轨。且2015年11月3日又发现同一尖轨1孔向2孔方向上斜裂 纹5mm,可以看出问题在那。
道岔结构性问题
结构性问题
13钢轨接头部位存在空吊造成螺孔裂纹
✓ 该处静态检查未发现异常,但列车 通过时发现接头空吊5mm左右,最 终造成了螺孔裂纹。
道岔结构性问题
京哈下行982k左股9#岔直基后引轨沈侧2孔向3孔水平5mm
结构性问题
14钢轨接头呈马鞍型受冲击易造成伤损
✓ 接头部位整体较其他部位低,已经 形成马鞍型,经列车重复冲击,易 发展形成伤损。
结构性问题
19接头压枕木,导致出现伤损
✓ 接头压在枕木上,硬性接触易导致 出现伤损。
道岔结构性问题
道岔结构性问题
结构性问题
20重复伤损地段
✓ 2014年12月16日检查发现的京哈下行982km左股9#岔直尖轨3孔向2孔方向 下斜裂纹6mm,12月24日仅相隔8天,就又发现这根尖轨2孔向3孔方向水 平裂纹5mm,同一根铁,只是发生孔裂纹的孔不同。
1月15日京哈下行1116k右股4#岔曲基本轨1孔向轨端下斜10mm
1月15日京哈上行1115右股26#哈侧3孔向2孔上斜5mm
结构性问题
12新旧轨高低错牙
✓ 11月3日,京哈下行大屯站34#直尖 轨 沈 阳 侧 1 孔 向 2 孔 上 斜 裂 纹 6mm ,可以看出这个接头为低接头,第 一幅图可以看出受力端较输入端低 2mm。第二幅图可以看出尖轨迎车 一端已经压溃变形。
关于道岔病害的原因分析和整治方案
城市周刊2019/22 CHENGSHIZHOUKAN 37关于道岔病害的原因分析和整治方案徐 凯 成都工务段摘要:对于普速线路,道岔是影响线路设备质量的重要薄弱环节之一。
我车间管内普速正线线路普遍铺设的是P60-1/12单开道岔,下面以西环线成都西站成端正线通过两组典型道岔为例,对普速道岔养护和病害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治方案。
关键词:道岔养护;病害原因;整治方案一、概述西环线成都西站成都端正线通过道岔:45#、53#单开道岔。
道岔基本情况:P 60-1/12单开道岔、拼装岔心、AT 弹性尖轨、混凝土枕,道岔设计图号SC 330。
二、病害原因分析西环线成都西站成都端正线通过的两组道岔因长期动态不良得不到有效整治;针对这一现状,车间组织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题分析,确定主要是因现场问题和管理问题而造成[1]。
1.现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从造成动态不良原因上分析,工区日常起道拨道改道作业和检查质量不高,地锚螺栓松动折断、轨底大胶垫移出、联接零配件松动现象比较普遍。
二是未加强道岔的单元化管理、专业修、立体修养护理念,相邻道岔及前后线路未作为整体考虑线路的水平、方向。
三是从工区对动态不良处所的检查处理情况及多种小缺陷叠加造成晃车的现象分析,存在有检查项目不全、处理不彻底、作业标准不高、作业单打一等问题。
2.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一是养护观念不到位。
车间管理人员对工区的检查指导督促不到位、力度不够,现场作业卡控不到位,工班长责任心不强,现场作业方式单一,整修方法简单化,对存在的问题处理未进行全面分析,未综合整治,造成问题处理不彻底,设备动态质量不稳定。
二是技术管理不到位。
对于正线钢轨开断复焊接头未及时进行精细打磨,造成接头高差、线路空吊严重,线路高低不良,动态质量不高。
三是车间对现场问题分析不彻底。
特别是对动静态质量分析不高,对每一次动轨检车和静态检查结果未及时认真组织现场分析和查找病害成因;同时未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有效的整治方案,未给工区较好的作业指导。
道岔主要病害及整治措施
道岔方向不良。忽视道岔的整体维修,忽略道岔前后 线路,造成道岔与前后线路方向不顺;道岔的铺设位置不 正确,养护维修时又未考虑方向,随弯就弯,逐渐使道岔 与前后线路方向不吻合,使列车发生折角运行;作业不合 理,在整治道岔各部分轨距及间隔时,错误地迁就导曲线 或辙叉,使支距、轨距硬性凑合,造成各接续部不圆顺; 曲基本轨未进行弯折或弯折点位置不对,使尖轨前端递减 距离和方向难以保持,尖轨尖端和中部轨距变小,尖轨跟 部与导曲线连接方向不顺,直股基本轨尖轨尖端和方向不 良;捣固不实及道岔直股与曲股的运量不均衡,使线路出 现坑洼,加剧列车通过的摇摆和冲击,增加破坏方向和横 向推力,方向容易变化。道砟不足降低了道床阻力,方向 难以保持。轨距、间隔不对,轨距递减不良等,都能加剧 车体的摇摆和车轮的冲击,破坏道岔方向从而形成道岔严 重晃车。
转辙,可动心轨,咽喉尺寸不达标造成设 备连所影响。 • 6.顶铁不严,导至横向及竖向位移,动态 中几何尺寸发生变化。 • 7.动态中突然横向位移,晃车的必然性。 • 8.晃车使枕底与路基石碴造成磨擦下沉, 枕上配件受力加大,造成伤损,水平也相应 发生变化。 • 9横向位移撞击导至方向的发生。
道岔中线和 中交点位置 不正
道岔区轨道 几何状态质 量不均衡, 存在小方向 多即小碎弯
道岔区轨道几何状态质量不均衡,存在小方向多即小碎弯,长 度2-4m不等,矢度2-4mm;轨距变化率不顺等,在列车高速运行时 瞬间的位移变化引起晃车。
岔区方向造成设备连所影响
• • • • 1. 晃车,影响前后设备变化几何尺寸。 2.整体道岔的不直顺,角度会发生变化。 3 .钢轨与车轮磨擦力加大钢轨磨耗。 4.不规则的变化率所造成的病害发生。
滑床台 与基本 轨底离 缝或少 数靠贴
离缝
SC330型道岔主要病害预防及整治措施
SC330型道岔的主要病害、原因分析及整治措施SC330道岔上道使用后,在养护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道岔病害问题,给行车安全带来了隐患,增加了日常养护难度和成本。
为切实做好SC330混凝土岔枕道岔的养护维修,现将该型号道岔的一些常见病害、成因及防治措施探讨如下。
1、SC330型道岔的主要病害通过对该型号道岔的主要病害进行现场调查、分析,发现在运营和养护中出现了一系列病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尖轨尖端处至接头间作用面侧磨;⑵尖轨掉块;⑶尖轨不密贴;⑷尖轨顶铁不密贴或离缝大于2mm;⑸限位器顶死;⑹贝氏体合金钢辙叉掉块;⑺辙叉翼轨垂磨;⑻直向护轨磨耗;⑼混凝土岔枕套管失效及混凝土枕螺栓折断。
2、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2.1尖轨尖端处到接头间作用面侧磨。
⑴原因分析:此病害发生在侧向通过列车较多的道岔,是构造性病害,可以减缓、不能消除。
⑵防治措施:保持直基本轨一侧正水平,该段范围与前后按0.5‰的递减率顺接。
2.2尖轨掉块⑴原因分析:转辙部分各部件没有做到“三靠两密”而存在“三道缝”造成尖轨产生肥边,同时养护班组没有及时进行打磨,在列车动荷载冲击下产生掉块。
⑵防治措施:①及时对尖轨肥边、基本轨肥边进行修理性打磨。
②对未产生肥边的尖轨进行预防性打磨,保证尖轨非工作边、基本轨作用边1:4的斜度。
③做到“三靠两密”,消灭尖轨与基本轨之间的缝隙。
2.3尖轨不密贴⑴原因分析:①基本轨方向不良。
②轨距不良、顶铁过长。
③曲基本轨弯折量不对。
④转辙部分各部件没有做“三靠两密”存在“三道缝”。
⑤竖切部分和基本轨作用边有肥边。
⑥尖轨侧弯变形⑦限位器顶死增加的横向弯矩引起轨向偏差。
⑵防治措施:①拨正基本轨方向,矫直弯曲基本轨,改正轨距,弯好曲股基本轨的曲折点,并及时消除基本轨与尖轨的肥边。
②校正顶铁长度,不能为消灭顶铁不密而盲目地加调整片。
2.4尖轨顶铁不密贴或离缝大于2mm⑴原因分析:尖轨或基本轨有硬弯、尖轨中部轨距偏小、偏大或顶铁本身缺陷,均会造成顶铁不密贴或离缝。
道岔病害的预防与整治
道岔病害的预防与整治道岔病害的预防与整治一、道岔主要病害分析1、由于两个方向的行车密度不同,造成同一根岔枕上的机械磨损不一致。
如主要行车方向为直股,则曲股钢轨吊板较多,尤其导曲线上股最为严重。
2、长岔枕中部低洼,造成导曲线反超高,内直股钢轨水平低、辙叉心沉落等。
3、错开铺设的钢轨接头,造成水平不良。
4、钢轨垂直磨耗不均,造成水平不良。
5、在日常养护作业中不当,如起道和捣固不慎(不是根据每组道岔行车密度的不同),造成水平不良。
6、道岔方向不良;先保证直向轨向良好,侧向控制支距和导曲线正矢。
7、由于线路爬行,使道岔前后衔接不良造成反方向不顺。
8、基本轨横移造成“三道缝”。
(基本轨与滑床台;基本轨头下颚及轨底上部与轨撑接触部分有缝隙;轨撑尾部与滑床板挡肩有缝隙)。
9、尖轨拱腰、尖轨不密贴、尖轨跳动、尖轨板动不灵活等。
10、辙叉心沉落,辙叉跟端错牙,车轮冲击叉心等。
11、辙叉部分存在轨线中断的“有害空间”。
车轮从翼轨过渡到心轨或从心轨过渡到翼轨,都给叉心和翼轨以很大的冲击力,从而加剧了叉心和翼轨的磨耗和压溃,随着这些磨耗和压溃的产生,增大了车轮通过时的冲击力,因而更加重了翼轨和叉心的磨耗和压溃,造成恶性循环。
二、道岔主要病害的整治 1、道岔方向不良的整治造成道岔方向不良病害的原因主要由于养护维修不彻底。
在经常维修中,只顾道岔本身,随弯就弯,不考虑前后线路接续情况,有的铺设道岔时,位置不正确,其方向靠道钉把持,列车通过后,轨距、方向保持不住,加之各部连结零件不好,尺寸不符、道钉失效,轨撑、滑床板、跟端连接零件松弛,护轨长度不够,轮缘槽宽度不够,轨距不合等,列车通过时,增加列车的冲击和摇晃,使道岔方向发生变化。
根据《铁路线路修理规则》规定,道岔维修应包括两线间距小于5.2m的连接曲线轨向,维修中要拨正道岔前后方向,弯好曲基本轨,加强道岔及前后各75m 线路锁定,防止爬行,使道岔方向经常处于良好状态。
2、转辙器部位的病害整治转辙器部分主要病害有:尖轨跳动、尖轨不密贴、尖轨磨耗、尖轨爬行以及“三道缝”等(1)尖轨跳动尖轨跳动一般是由活接头、间隔铁、夹板、尖轨螺栓孔、双头螺栓等磨耗;尖轨跟部桥型垫板和防跳动卡铁缺少和失效;捣固不均匀、岔枕弯曲有空吊板;跟部接头错牙;尖轨中部滑床板和尖轨拱腰等造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拉山口正线巡养班组
精简细修创一流
(2)防治措施: ①加强心轨部分,尤其是57、58位轨枕处的捣固作业,消灭吊 板。 ②心轨已经下沉的要更换轨底胶垫,同时将心轨尖的螺栓进行 更换。 ③翼轨已经严重垂磨的应进行焊修,翼轨焊修选用:KD-396-1 焊条。 ④对马鞍形的心轨进行焊补,心轨焊修选用KD-396-2焊条。 ⑤对翼轨及心轨在初期出现的钢轨肥边应及时安排打磨,以避 免出现更大的掉块。 ⑥逐步将既有的普通材质翼轨更换为合金钢材质翼轨。
阿拉山口正线巡养班组
精简细修创一流
(3)检查及整治方法: ①利用弦线法判定直基本轨方向:在直基本轨外 侧拉15 m长弦线,在每根枕木处测量弦线与钢轨 外侧距离,误差要求在±1 mm。
阿拉山口正线巡养班组
精简细修创一流
(2)防治措施: ①拨正基本轨方向,矫直弯曲基本轨,改正轨距,弯 好曲股基本轨 的曲折点,并及时消除基本轨与尖轨的肥边。 ②校正顶铁长度,不能为消灭顶铁不密而盲目地加调 整片。 ③采用“低温三角加热法”,处理尖轨、基本轨硬弯变 形。
阿拉山口正线巡养班组
精简细修创一流
3.10尖轨尖端处至接头间作用面侧磨 (1)原因分析: 此病害发生在侧向通过列车较多的道岔,是构造性病害, 可以减缓,不能消除。 (2)防治措施: 保持直基本轨一侧正水平,该段范围与前后按照0.5%o的 递减率顺接。
精简细修创一流
3.11尖轨不密贴 (1)原因分析: ①基本轨方向不良。 ②轨距不良、顶铁过长。 ③曲基本轨弯折量不对。 ④转辙部分各部件没有做到“三靠二密”存在“三道缝”。 ⑤竖切部分和基本轨作用边有肥边。 ⑥尖轨侧弯变形。 ⑦限位器顶死增加的横向弯矩引起 轨向偏差。
精简细修创一流
3.5混凝土岔枕套管失效及混凝土枕螺栓折断 (1)原因分析: ①道岔组装时,套管内有杂物或制造偏差,安装时损伤了 套管。 ②弹簧垫圈强度不足易失效,大螺栓松动造成混凝土枕螺 栓断裂。 ③涂油质量差,涂油周期过长,大螺栓锈死,强拧时损坏 套管和岔枕。 ④混凝土枕螺栓松动引起螺栓浮起,螺栓被剪断。
阿拉山口正线巡养班组
精简细修创一流
(2)防治措施: ①在已磨耗的护轨背面护轨磨耗加装u形或[形铁垫片。 ②使用耐磨护轨。 ③加强对辙叉部分的轨距及轨向的整治,将该处的轨距 严格控制在±1 mm以内。 ④保持辙叉前后方向顺直。
精简细修创一流
3.8限位器顶死 (1)原因分析: ①焊联道岔由于是直尖轨焊接,与曲基本轨冻结温度 应力不一致。 ②未焊联道岔曲尖轨锁定不到位,接头螺栓及扣板螺 栓扭矩不够,尖轨 产生爬行。 ③复线道岔由于单向行车的影响,使尖轨爬行。
精简细修创一流
3.4尖轨顶铁不密贴 (1)原因分析: 尖轨或基本轨有硬弯、尖轨中部轨距偏小及顶铁本身加工 缺陷,均会造成顶铁不密贴。
阿拉山口正线巡养班组
精简细修创一流
(2)防治措施: ①改正尖轨中部负轨距。 ②垫起顶铁后座使之密贴。 ③采用“低温三角加热法”,借用温度应力,放散引起变 形的残余应力, 校直尖轨,恢复尖轨的初始状态。 ④改正顶铁本身的材料尺寸缺陷。 ⑤掌握好曲尖轨刨切范围的曲股轨距递减,定期检查整 修。整修保持 轨距符合标准。
精简细修创一流
3.2尖轨掉块 (1)原因分析: 转辙部分各部件没有做到“三靠两密”而存在“三道缝” 造成尖轨产生肥边,同时工区没有及时进行打磨,在列 车动荷载冲击下产生掉块。 之间的缝隙。
阿拉山口正线巡养班组
精简细修创一流
•
•
(2)防治措施: ①及时对尖轨肥边、基本轨肥边进行修理性打磨。 ②对未产生肥边的尖轨进行预防性打磨,保证尖轨非工 作边、基本轨作用边1:4的斜度。 ③做到“三靠两密”,消灭尖轨与基本轨
0
距离直尖轨尖 端距离(m)
0
直尖轨降低值 (mm)
23
两基本轨作用之 间的距离(mm)
1437
5
20 50 71
0.397
1.589 3.972 5.641
14
3 0 0
1442
1456 1485 1506
阿拉山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线巡养班组
精简细修创一流
为切实做好SC330混凝土岔枕道岔的养护维修,现将 该型号道岔的一些常见病害、成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精简细修创一流
2.SC330型道岔的主要病害
通过对该型号道岔的主要病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辙叉翼轨垂磨; (2)尖轨掉块; (3)贝氏体合金钢辙叉掉块; (4)尖轨顶铁不密贴; (5)混凝土岔枕套管失效及混凝土枕螺栓折断; (6)Ⅲ型弹条磨耗; (7)直向护轨磨耗; (8)限位器顶死; (9)尖轨跟部变截面处轨面凹凸; (10)尖轨尖端处至接头间作用面侧磨; (11)尖轨不密贴。
精简细修创一流
3.3贝氏体合金钢辙叉掉块 (1)原因分析: 贝氏体合金钢辙叉心轨与又跟轨材质不同,在列车碾压 下,轨面发生塑性流变,产生肥边未及时打磨,导致掉块。
阿拉山口正线巡养班组
精简细修创一流
• (2)防治措施: ①及时对辙叉心轨与叉跟轨组装缝肥边进行打磨或切除 ②对未产生肥边的组装缝进行预防性打磨,打磨时必须 注意不能打太深太宽,打磨深度及宽度应控制在l mm以内 ,打磨的角度控制在与踏面的交角为450~600为宜。 ③及时消灭辙叉吊板,减少轮对通过辙叉时的冲击力。
精简细修创一流
3.6Ⅲ型弹条磨耗
(1)原因分析: ①由于弹性轨撑、轨撑扣板与弹条基座间不密贴,造成过车时弹 条与轨 距调整块之间产生摩擦,Ⅲ型弹条与轨距调整块同时发生磨耗。 ②Ⅲ型弹条材质不良,强度不够,来回拆装3次即产生塑性变形失 去弹 性,不能保证足够的压力。 与
阿拉山口正线巡养班组
精简细修创一流
阿拉山口正线巡养班组
精简细修创一流
•
(2)防治措施: ①对失效套管可用空心钻将失效套管钻出(不能破坏混 凝土枕的内螺纹),再用特制工具将混凝土枕螺纹清理 干净,新套管涂上环氧树脂+丙酮拧人孔内。 ②待固化后按规程要求安装大螺栓。 ③弹簧垫圈下加装6mm平垫圈做衬垫。 ④经常复紧大螺栓,保持扭力矩在250~300 N•m。 ⑤加强捣固工作,确保道床密实。 ⑥提高涂油质量,涂油周期适当。
阿拉山口正线巡养班组
精简细修创一流
(2)防治措施: ①对限位器顶死道岔严重处所进行应力放散,保证限位 器左右空隙均匀。 ②岔区及前后200 m线路所有扣件要达到“三密贴”。 ③曲尖轨根部接头更换高强度的防松螺栓。 ④将限位器分体式更换为固定式。
精简细修创一流
3.9尖轨跟部变截面处轨面凹凸 (1)原因分析: 尖轨是用矮型特种钢轨制作,跟端通过加温锻压成形,变 截面前后加 工的外观尺寸误差和不均匀磨耗是轨面凹凸形成的主要原 因。 (2)防治措施:上道后三个月之内,仔细测量,用仿形打磨 机修理平顺。
精简细修创一流
4 结束语
在日常养护维修中,针对SC330型道岔存在的病害, 根据上述防治措施对症下药,制订切实的整治方案,有效、 有力地防止了该型号道岔病害的发生和发展,延长了设备 的使用寿命、确保了行车安全。
阿拉山口正线巡养班组
道岔框架尺寸及尖(心)轨降低值一览表
直尖轨轨头各断 面宽度(mm)
SC330型道岔的主要病害、 原因分析及整治措施
精检细修创一流
阿拉山口正线巡养班组
1.摘要
精简细修创一流
铁路提速以来,管内正线铺设了大量的SC330型道岔 ,这些道岔上道后在运营和养护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病 害,给行车安全带来了隐患,增加了日常养护难度和成 本。本文针对SC330型道岔的主要病害,系统的分析了 成因,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阿拉山口正线巡养班组
3. 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精简细修创一流
3.1辙叉翼轨垂磨 翼轨垂磨造成车轮通过辙叉时跳动,增大了车轮对心轨的 冲击,形成心轨马鞍。 (1)原因分析: ①心轨部分岔枕吊板。 ②贝氏体合金钢辙叉心轨胶垫受力面积小、受冲击力大, 使大胶垫压溃和螺栓被剪断,造成心轨下沉,增加了翼轨的 垂磨。
(2)防治措施: ①有计划地逐步将SC330道岔尖轨部分Ⅲ型弹条式垫板过 渡更换为固定式Ⅱ型轨距块垫板。 ②对既有垫板通过加垫u形铁片铁片消灭轨撑调整块之间 的空隙。 ③改造安装弹性轨撑的垫板和扣件,消除轨距扩大。
精简细修创一流
3.7直向护轨磨耗 (1)原因分析: ①由于高速、重载的作用,车辆轮对护背对护轨的冲击 加剧。 ②辙叉部分轨距、轨向不良。 ③护轨过渡段轮缘槽递减不均匀,护轨平直段尺寸不符 合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