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第四章轴承和轴组的装配新装配钳工工艺学.pptx
轴承制造工艺及装配ppt课件
![轴承制造工艺及装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2c675d4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27.png)
ZYS·TCC 车削加工
车削加工
车削加工是轴承套圈的半成品加工,也可以说是成型加工。
车削加工的主要目的是:
1 使加工后的套圈与最终产品形状完全相同。
2 为后面的磨削加工创造有利条件。
车削 加工
集中工序法:在一台设备上完成所有的车削工序 小批量生产 分散工序法:在一台设备上完成某一种车削工序
大批量生产
ZYS·TCC 车削加工
套圈车削加工过程示意图
毛坯
内径 端面
外径 端面
磨削 端面
外圈
倒角 车沟 车槽
磨削
外径
精车
内径 内圈
倒角
车沟
设备一般都是轴承专用车床,按分散工序法的工序流程布置
ZYS·TCC 热处理
热处理
热处理是提高轴承内在质量的关键加工工序
热处理的主要目的是:
1 通过热处理使材料组织转变,提高材料机械性能。 2 提高轴承内在质量(耐磨性、强韧性),从而提高轴承使用寿命。
2 消除金属内在缺陷,改善金属组织,使金属流线分布合理,金 属紧密度好,从而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
锻造 加工
热锻 —— 金属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
冷锻 —— 金属在室温下变形 温锻 —— 介于热锻与冷锻之间的金属变形
大量使用
很少采用 试验阶段
ZYS·TCC 锻造加工
锻造加工
外 圈
钢材
加热 下料
1050℃~1150 ℃
等终检 装配
等终检 装配
设备一般都是数控轴承专用磨床,按分散工序法的工序流 程布置
ZYS·TCC 轴承装配
轴承装配
轴承装配是轴承生产过程中的最后工序,对轴承性能具 有重要的影响。
轴承装配的主要目的是:
钳工工艺学第六版电子课件第四章装配基础知识
![钳工工艺学第六版电子课件第四章装配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3730ffe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f.png)
(所有减环基本尺寸之和),即:
m
n
A△= Ai - Ai
i 1
i 1
(2)封闭环的最大极限尺寸 当所有增环都为最大极限尺寸,减环都为最小极限尺寸时,则封闭环为最大极 限尺寸,即:
A = - △max
m
Ai m ax
n
Ai min
i 1
i 1
式中 A△max—封闭环最大极限尺寸,mm; Aimax —各增环最大极限尺寸,mm;
(3)增环 在其他组成环不变的的条件下,当某组成环增大时,封闭环随之增大,那么 该组成环称为增环。 (4)减环 在其他组成环不变的条件下,当某组成环增大时,封闭环随之减小,那么该 组成环称为减环。
3.封闭环极限尺寸及公差
(1)封闭环的基本尺寸
由尺寸链简图可以看出,封闭环的基本尺寸=(所有增环基本尺寸之和)-
Aimin —各减环最小极限尺寸,mm。
(3)封闭环的最小极限尺寸
当所有增环都为最小极限尺寸,而减环都为最大极限尺寸时,则封闭环为最小
极限尺寸,即:
A = - △min
m
Ai min
n
Ai min
i 1
i 1
式中 A△min —封闭环最小极限尺寸,mm;
Ai max
—各增环最小极限尺寸,mm;
第四章 装配基础知识
§4-1 装配工艺概述 §4-2 装配前的准备工作 §4-3 装配尺寸链和装配方法 §4-4 设备拆卸
§4-1 装配工艺概述
一、装配的概念
机械产品一般由许多零件和部件组成。零件是构成机器(或产品)的最小单 元。两个或两个以上零件结合成机器的一部分称为部件。
按规定的技术要求,将零件或部件进行配合和连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 轴线的振动,而且还会产生使旋转轴线倾斜 的振动,这种不平衡称为动不平衡。
《钳工工艺学》课件
![《钳工工艺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590920e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c6.png)
第一章 钳工概述
第七节 水平仪
水平仪是用来测量微小角度的精密量仪。主要用于测量平面相 对于水平面或竖直面的位置偏差,是机械设备安装、调试和精度检 验的常用量仪。
一、框式水平仪
1. 框式水平仪的结构与刻线原理
△h=n i l
式中:△h——被测平面两端的高低差 (mm);
n——主水准气泡移动的格数; i——水平仪的读数值;
第一章 钳工概述
第一节 技术测量的基本概念
2. 英制长度单位 1英尺(ft)=12英寸(in) 1英寸(in)=8英分
3. 米制与英制长度单位换算 米制与英制长度单位换算的关系: 1英寸=25.4毫米 即 1in=25.4mm
二、技术测量的概念
1. 量具的分类:
用来测量、检验零件和产品尺寸、形状的工具称为量具
图2—18 量规
第八节 量规与塞尺
1. 塞规 小端尺寸按工件内径的最小极限尺寸制作,在测量内孔时应能
通过,称为通规,标有“通”的字样;大端尺寸按工件内径的最大 极限尺寸制作,在测量内孔时不允许通过,称为止规 。 2 .卡规
金属材料
粉末冶金
铸造
锻压
毛坯 热处理
切削加工 零件 装配 机器
焊接 轧材
图1—1机械生产过程
第一节 钳工的工作任务及重要性
一、钳工的工作任务
钳工大多是使用工具,以手工操作的方法为主对工件进行加 工的一个工种。他经常在台虎钳上工作,因而得名为钳工。
钳工的特点是:技术性强,工作范围广泛,具有万能性和灵 活性,不受设备场地的限制。
2004年《国家职业标准》将钳工职业划分为装配钳工、机修钳 工和工具钳工三类。
二、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
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划线、錾削、锯割、锉削、钻孔、 扩孔、锪孔、铰孔、攻螺纹、套螺纹、矫正、弯形、铆接、刮削、 研磨、钎焊与粘接、技术测量和简单热处理等。
轴承和轴的装配技术方法ppt模板
![轴承和轴的装配技术方法ppt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3b22950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63.png)
一般不宜超过65℃.
(2)装配方法
装配轴承时,最基本要求是要使加的轴向 力,直接作用在所装轴承的套圈的端面上 (装在轴上时,使加的轴向力要直接作用 在内圈上,装在孔上时使加的作用力要直 接作用在外圈上)。尽量不影响滚动体。 装配的方法有锤击法、压力机装配法、热 装法、冷冻装配法等。
轴承和轴的装配技术方法
1、滑动轴承的装配
滑动轴承是一种滑动摩擦性质的轴承,特 点是工作平稳、可靠噪声小、能承受重载 荷和较大的冲击载荷,根据结构形式不同 可分为整体式、剖分式和瓦块式等。
(1)整体式滑动轴承的装配
整体式滑动轴承俗称轴套,也是滑动轴承中最简单的一种形式, 主要采用压入和锤击的方法来装配,特殊场合采用热装法,多 数轴套是用铜或铸铁制成,装配时应细心,可用木锤或锤子垫 木块击打的方法装配,过盈尺寸公差较大时则用压力机压入。 无论敲入或压入都必须防止倾斜,装配后,油槽和油孔应处在 所要求的位置。
③热装法
热装法是将轴承放在油中加热到80℃-100℃, 使轴承内孔胀大后套装到轴上,可防止轴 和轴承免受损伤。对于带防尘盖和密封圈, 内部已充满润滑脂的轴承不适用热装法。
(3)圆锥滚子轴承间隙是装配后调整的, 主要方法有用垫片调整、用螺钉调整、用 螺母调整等。
(4)装配推力球轴承时,应首先区分出紧 环和松环,紧环的内径直径略小点,装配 后的紧环与轴在工作时是保持相对静止的, 它总是靠在轴的台阶或孔端面处,否则轴 承将失去滚动作用而加速磨损。
2、滚动轴承的装配
滚动轴承具有摩擦小、轴向尺寸小、更换 方便、维护简单等优点。
(1)装配的技术要求
①滚动轴承标有代号的端面应装在可见方向,以便 更换时查对。
电子课件-《装配钳工实训(中级模块)》-A02-2197 模块2 机械装配子课题2 滑动轴承的装配
![电子课件-《装配钳工实训(中级模块)》-A02-2197 模块2 机械装配子课题2 滑动轴承的装配](https://img.taocdn.com/s3/m/fa428484d5bbfd0a795673ce.png)
子课题2 滑动轴承的装分 (1)动压润滑轴承
(2)静压润滑轴承
课题四 轴承与轴组装配
2.按滑动轴承的结构分 (1)整体式滑动轴承 (2)对开式滑动轴承
(3)锥形表面滑动轴承
(4)多瓦式自动调位轴承
课题四 轴承与轴组装配
二、滑动轴承的特点
课题四 轴承与轴组装配
(2)轴瓦的定位,轴瓦安装在机体中,无论在圆周方向和 轴向都不允许有位移。通常可用定位销和轴瓦上的凸台来止动。
(3)轴瓦孔的配刮,用与轴瓦配合的轴来显点,在上下轴 瓦内涂显示剂,然后把轴和轴承装好,双头螺栓的紧固程度, 以能转动轴为宜。当螺柱均匀紧固后,轴能够轻松地转动且无 过大间隙,显点也达到要求,即为刮配合格。清洗轴瓦后,即 可重新装入。
课题四 轴承与轴组装配
1.整体式滑动轴承的装配 (1)将符合要求的轴套孔除去毛刺,擦净、上油。 (2)压入轴套,压入时可根据轴套的尺寸和配合时过 盈量的大小来选择压入方法。 (3)轴套定位,在压入轴套之后,对要承受较大负荷 的滑动轴承的轴套,还要用紧定螺钉或定位销固定。 (4)轴套的修整,对于整体的薄壁轴套,在压装后, 内孔易发生变形。
课题四 轴承与轴组装配
2.对开式滑动轴承的装配 (1)轴瓦与轴承座、盖的装配,上下轴瓦与轴承座、盖在 装配时,应使轴瓦背与座孔接触良好。如不符合要求时,对厚 壁轴瓦则以座孔为基本刮削轴瓦背部。对于薄壁轴瓦则无需修 刮,只要进行选配即可。为了达到配合要求,轴瓦的剖分面应 比轴承体的剖分面高出一些,轴瓦装入时,在剖分面上应垫上 木板,用锤子轻轻敲入,避免将剖分面敲毛,影响装配质量。
滑动轴承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径向尺寸小,润 滑油膜有吸振能力,能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因而工作时 而平稳,无噪声,在保证液体摩擦的情况,轴可长期高速 运转。
装配基础知识新装配钳工工艺学课件
![装配基础知识新装配钳工工艺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73902c9f78a6529657d5381.png)
09CD1
图1-13 固定调整法
第三节 装配尺寸链和装配方法
四、装配尺寸链的解法
09CD1
图1-14 齿轮轴装配图
第三节 装配尺寸链和装配方法
1.完全互换法解尺寸链 例1-2:如图1-14所示齿轮箱部件,装配要求是保证轴向窜动 量AΔ=0.2~0.7mm。已知A1=122mm,28mm,A3=A5=5 mm,A4=140mm,试用完全互换法解此尺寸链。 解:1)据题意绘出尺寸链图,并校验各环基本尺寸。图1-14b所 示为尺寸链简图,其中1、2为增环,3、4、5为减环,AΔ为封 闭环 2)确定各组成环尺寸公差及极限尺寸。 3)确定协调环。
09CD1
第三节 装配尺寸链和装配方法
解:绘制尺寸链图,如图1-18a所示。实际生产中通常把尾座体 和尾座底板的接触面先配制好,并以尾座底板的底面为定位基 准,精镗尾座体上的顶尖套孔,其经济加工精度为0.1mm。装 配时尾座体与底板是作为一个整体进入总装的,因此原组成环A 2和A3合并成一个环A2、3,如图1-18b所示。此时,装配精度 取决于A1的制造精度(δ1=0.1mm)及A2、3的制造精度(δ2、3 =0.1mm)选A2、3为修配环。
09CD1
第三节 装配尺寸链和装配方法
二、旋转零件或部件的平衡
1.静不平衡
09CD1
图1-4 零件的静不平衡
第二节 装配前的准备工作
轴承和轴组的装配新装配钳工工艺学
![轴承和轴组的装配新装配钳工工艺学](https://img.taocdn.com/s3/m/71047167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63.png)
轴承和轴组的装配新装配钳工工艺学背景介绍轴承和轴组是机械装置中常见的组件,其正确的装配对于机械设备的性能和寿命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种新的装配钳工工艺学,帮助钳工在轴承和轴组的装配过程中提高效率和质量。
传统的装配方法存在的问题在传统的装配方法中,钳工通常需要使用人工方法进行操作,这种方式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人工操作容易导致装配误差:人手不稳定、不一致的力度和角度,容易导致装配误差的出现。
轴承和轴组的装配误差会直接影响到机械设备的性能和寿命。
2.人工操作效率低:由于人工操作的耗时和繁琐性,装配过程需要较长时间完成,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3.高成本:传统的装配方法通常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增加了生产成本。
为解决以上问题,引入新的装配钳工工艺学是非常必要的。
新装配钳工工艺学的原理新装配钳工工艺学采用了先进的自动化装配技术,利用计算机辅助操作(CAO)和机器视觉技术对装配过程进行精确控制和监测。
CAO技术通过CAO技术,可以将轴承和轴组的装配过程以数字化的形式记录下来,并通过计算机程序进行控制。
钳工只需根据指示进行操作,而无需担心操作力度和角度的不一致。
这种方式可以显著减少装配误差的出现。
机器视觉技术机器视觉技术可以用来对轴承和轴组的装配过程进行实时监测。
通过安装在装配设备上的摄像头,可以对装配过程进行连续的图像采集和分析。
通过图像处理算法,可以实时检测装配误差,并及时发出警报。
钳工可以根据这些警报进行调整和修正,以确保装配质量。
新装配钳工工艺学的具体步骤根据新装配钳工工艺学的原理,我们可以将装配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设备准备:钳工需要准备轴承和轴组的装配设备,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数据输入:钳工需要将装配过程的相关参数输入到计算机程序中,如装配力度、角度要求等。
3.装配操作:根据计算机程序的指示,钳工进行装配操作。
由于采用了CAO技术,钳工只需按照指示进行操作,无需担心力度和角度的不一致。
4.实时监测:装配过程中,通过机器视觉技术对装配过程进行实时监测。
轴承和轴组的装配PPT参考课件
![轴承和轴组的装配PPT参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eaec19af1ffc4fff47ac40.png)
2.滑动轴承的结构形式
(1)整体式滑动轴承
整体式滑动轴承
6
(3)内柱外锥式滑动轴承 (4)多瓦式自动调位轴承
多瓦式自动调位轴承 a)五瓦式 b)三瓦式
7
二、滑动轴承的装配方法
1.整体式滑动轴承的装配方法
(1)将轴套和轴承座孔去除毛刺,清理干净后在 轴承座孔内涂润滑油。
转动外圈并沿百分表方向上下(左右)施加一定的负 荷,标出外圈径向圆跳动的最高(低)点和数值。
测量轴承外圈径向圆跳动误差
47
2.测量轴承内圈径向圆跳动误差的方法
检测时,外圈固定不动,内圈端面上加适当载荷, 旋转内圈,按表针的指示标出内圈径向圆跳动的最高 (低)点和数值。
测量轴承内圈径向圆跳动误差
48
50
滚动轴承定向装配示意图 a)δ1、δ2与δ3方向相反 b)δ1、δ2 与δ3方向相同
c)δ1与δ2方向相反,δ3在主轴中心线内侧 d)δ1与δ2方向相反,δ3在主轴中心线外侧
51
三、典型主轴轴组的装配
下面以较普及的CA6140型卧式车床为例,介绍其主 轴轴组的装配要求及方法。
1.主轴部件的结构
3.同轴的两个轴承中,必须有一个轴承在轴受热 膨胀时有轴向移动的余地。
19
4.装配轴承时,作用力应直接加在待配合的套圈 端面上,不允许通过滚动体传递压力。
5.装配过程中应保持清洁,防止异物进入轴承内。 6.装配后的轴承应运转灵活,噪声小,工作时温 升不得超过允许值。
20
二、滚动轴承的装配方法
1.不可分离型轴承的装配方法
27
4.推力球轴承的装配方法
推力球轴承的装配 1-螺母 2,6-紧圈 3,5-松圈 4-箱体
28
1_第四章轴承和轴组的装配新装配钳工工艺学
![1_第四章轴承和轴组的装配新装配钳工工艺学](https://img.taocdn.com/s3/m/ab654e73b0717fd5370cdc6b.png)
09CD2
图4-12 剖分式滑动轴承装配顺序
第一节 滑动轴承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配
1)轴瓦与轴承座、盖的装配。 2)轴瓦的定位。
09CD2
图4-13 薄壁轴瓦的选配
第一节 滑动轴承的装配
09CD2
图4-14 轴瓦的定位
第一节 滑动轴承的装配
3)轴瓦孔的配刮。 (3)内柱外锥式滑动轴承(图4-2)装配要点 1)将轴承外套压入箱体的孔中,其配合为H7/r6。 2)用专用心轴研点,修刮轴承外套的内锥孔,至接触点为12~1 6点/25mm×25mm。 3)在轴承上钻进、出油孔,注意与箱体、轴承外套的油孔相对, 并与自身的油槽相接。 4)以轴承外套的内孔为基准,研点配刮轴承的外锥面,接触点 要求同上。
09CD2
第一节 滑动轴承的装配
4)静压轴承装入箱体孔后,可用研磨方法使前后轴承的同轴度 达到要求。 5)接上静压润滑供油系统,润滑油要符合要求,并经粗、精过 滤后加入油箱。 6)用手轻轻转动主轴,当轻快灵活时可启动供油系统。 7)启动后,要检查供油压力与油腔压力的比值是否正常,并检 查各管道有无渗漏现象,不符合要求时要进行调整和修理。
2)推力轴承。 3)向心推力轴承。 2.滑动轴承的特点
09CD2
图4-7 多瓦式自动调位轴承
第一节 滑动轴承的装配
09CD2
图4-8 推力滑动轴承
第一节 滑动轴承的装配
二、滑动轴承的装配
(1)整体式滑动轴承的装配要点 1)轴套和轴承孔去毛刺,清洗上油。 2)压入轴套。 3)轴套定位。 4)轴承孔的修整。 5)轴套的检验。
09CD2
第二节 滚动轴承的装配
一、滚动轴承的配合及选用 二、滚动轴承的装配
轴承基础知识和装配知识幻灯片PPT
![轴承基础知识和装配知识幻灯片PPT](https://img.taocdn.com/s3/m/1777699c5acfa1c7ab00cc19.png)
滚动轴承的后置代号
代号
含义
示例
A、B 1)表示内部结构改变
B 1、角接触球轴承 公称接触角
C、D 2)表示标准设计,其含义 a=40° 7205B
E 随不同类 - 型、结构而
2、圆锥滚子轴承 接触角加大
异
32305B
C 1、角接触球轴承 公称接触角
a=15° 7005C
E 1、加强型 NU 207 E
轴承可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类。
轴承根本知识及装配知识
滚动轴承:滚动轴承一般由套圈〔内圈、外 圈〕、滚动体和保持架构成。内圈与外圈 之间装有假设干滚动体,通过保持架使滚 动体保持一定间隔,进展圆滑的滚动。
轴承根本知识及装配知识
一、构造形式 (1〕套圈〔内圈、外圈〕 套圈上滚动体滚动的
局部称做滚道,其外表面称做滚道面,球轴承套 圈的滚道又称做沟道。 (2)滚动体 滚动体分为球和滚子两大类,滚子根 据其形状不同又分为圆柱滚子、滚针、圆锥滚子、 球面滚子等等。 〔3〕保持架 保持架是将滚动体局部包围,使其 在圆周方向保持一定的距离。 保持架有冲压保持 架、车制实体保持架、工程塑料成型保持架。 与 无保持架的满装型球〔滚子〕轴承相比,带保持 架的轴承摩擦阻力较小,适用于高速旋转。
示例 LNU205 RNU205 K81105 WS81105 GS81105 F619/5 KOW-51105 KIW-51106
——
滚动轴承的根本代号
★根本代号
根本代号由轴承类型代号,尺寸系列代号和内径
代号三局部自左至右顺序排列组成。 1、类型代号
◆ 0—双列角接触轴承 ◆ 1—调心球轴承 ◆ 2—调心滚子轴承和
推力调心滚子轴承 ◆ 3—圆锥滚子轴承 ◆ 4—双列深沟球轴承 ◆ 5—推力球轴承
电子课件《装配钳工实训-中级》A02-2197模块2 机械装配子课题1 滚动轴承的装配与调整
![电子课件《装配钳工实训-中级》A02-2197模块2 机械装配子课题1 滚动轴承的装配与调整](https://img.taocdn.com/s3/m/c753d3b4910ef12d2bf9e719.png)
课题四 轴承与轴组装配
2.滚动轴承的装配方法 (1)圆柱孔轴承装配 1)当轴承内圈与轴为紧配合,外圈与壳体为较松的配 合时,可先将轴承装在轴上。 2)当轴承内圈与轴、外圈与壳体孔都是紧配合时,装 配套筒的端面应作成能同时压紧轴承内外圈端面的圆环。 3)当轴承外圈与壳体孔为紧配合,内圈与轴为较松的 配合时,应先将轴承压入壳体中。
课题四 轴承与轴组装配
二、滚动轴承的预紧和游隙调整
1.滚动轴承游隙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 2.轴承游隙的检测:轴承的预紧检测不仅能增加轴承装 配后的刚度,而且也能提高轴承安装后的精度。 3.在装配角接触球轴承或深沟球轴承时,如给轴承内圈 或外圈以一定的轴向预负荷。 轴承预紧的方法: (1)用轴承内、外垫圈厚度差实现预紧。
课题四 轴承与轴组装配
子课题1 滚动轴承的装配与调整
轴承是用于支承转动轴以及轴上零件的部件,用于减少 旋转体与支承体之间的相对转动时所产生的摩擦与磨损。
课题四 轴承与轴组装配
一、滚动轴承的配合
1.滚动轴承室专业厂大量生产的标准件,其内孔和外 径出厂时均已确定,因此轴承的内径与轴的配合应为基孔 制,外径与外壳孔的配合应为基轴制。配合的松紧程度由 轴和外壳孔的尺寸公差来保证。
课题四 轴承与轴组装配
3.滚动轴承装配注意要点 (1)滚动轴上标有代号的端面应装在可见的部位。 (2)轴颈的圆弧半径,应小于轴承的圆弧半径。 (3)轴承装配在轴上和壳体孔中后,不能有歪斜和卡住
现象。 (4)为了保证滚动轴承工作时有一定的热胀余地,在同
轴的两个轴承中,必须有一个的外圈(或内圈),可以在热胀 时产生轴向移动,以免轴或轴承产生附加应力,甚至在工作时 使轴承咬住。
轴承和轴组的装配新装配钳工工艺学
![轴承和轴组的装配新装配钳工工艺学](https://img.taocdn.com/s3/m/663067c8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1d.png)
轴承和轴组的装配新装配钳工工艺学轴承和轴组的装配是机械制造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艺,它关系到机器设备的运转稳定性和寿命。
新装配钳工工艺学对于正确、高效地进行轴承和轴组的装配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些新装配钳工工艺学的关键要点。
首先,新装配钳工工艺学要求钳工具的选择合理。
钳工工具是进行轴承和轴组装配的关键设备,应当选择符合装配要求的工具。
常用的钳工工具包括压装器、拆卸器、定位夹具等。
在选择钳工工具时,要考虑到轴承和轴组的尺寸、装配方式、受力情况等因素,确保工具能够准确、安全地完成装配任务。
其次,新装配钳工工艺学要求钳工人员具备良好的装配技术。
钳工人员应当熟悉轴承和轴组的装配标准和规范,了解装配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钳工人员应当掌握合理的加装力度和顺序,以确保轴承和轴组的装配质量。
在操作过程中,钳工人员还应当注意避免人为因素引起的装配失误,如力度不均匀、安装方向错误等。
此外,新装配钳工工艺学还要求精确的装配测量和检验。
在装配过程中,钳工人员应当及时进行测量和检验,以确认轴承和轴组的装配尺寸和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常用的装配测量工具包括千分尺、游标卡尺、外径测量仪等。
通过测量和检验,可以及时发现装配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
最后,新装配钳工工艺学还要求合理的装配环境和条件。
装配环境应当保持清洁、干燥、温度适宜,以防止外部灰尘、湿气等对装配影响。
装配条件包括装配设备和工装的合理设置和调整,装配润滑剂的选择和使用等。
在选择润滑剂时,要根据装配要求选择合适的类型和规格,以确保轴承和轴组在使用过程中的润滑和摩擦性能。
总之,新装配钳工工艺学对于轴承和轴组的装配至关重要,它要求钳工工具的选择合理、钳工人员具备良好的装配技术、精确的装配测量和检验以及合理的装配环境和条件。
只有在严格按照新装配钳工工艺学的要求进行装配,才能保证轴承和轴组的装配质量,提高机器设备的运转稳定性和寿命。
轴承和轴组的装配是机械制造中重要且复杂的工艺环节。
装配基础知识新装配钳工工艺学
![装配基础知识新装配钳工工艺学](https://img.taocdn.com/s3/m/f520853a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03.png)
装配基础知识:新装配钳工工艺学引言装配是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关乎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用户满意度。
而钳工作为装配工人中的重要一环,其技能水平直接影响装配过程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介绍装配基础知识中的新装配钳工工艺学,包括装配钳工的职责、技能要求、工艺流程等内容。
1. 装配钳工的职责装配钳工作为装配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主要负责以下职责:•准备工作:根据装配计划和工艺要求,将所需的工具、材料等准备完备。
•钳工装配:按照装配流程和操作规范,进行零件的装配。
•质量控制:检查装配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保证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故障排除:在装配过程中出现故障时,进行及时的排除和修复。
2. 装配钳工的技能要求装配钳工需要具备以下技能要求:•多样性的工具使用:钳工需要熟练掌握各种装配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螺丝刀、扳手、电钻等。
•装配知识:钳工需要了解装配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和工艺要求,能够根据装配图纸进行装配。
•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钳工需要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装配过程中及时排除故障。
•质量控制:钳工需要具备质量控制的意识,能够在装配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团队合作:钳工需要与其他装配人员密切合作,完成整个装配过程。
3. 新装配钳工的工艺流程新装配钳工在实施装配过程中应遵循以下的工艺流程:1.准备工作 - 根据装配计划和工艺要求,明确装配的目标和要求。
- 配置所需的装配工具和材料,确保一切就绪。
2.装配过程 - 根据装配图纸和操作指南,正确组装零件和部件。
- 检查装配过程中的质量问题,确保装配的正确和质量。
3.质量控制 - 对装配完成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查,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 及时发现装配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和改进。
4.故障排除 - 当装配过程中出现故障时,钳工需要快速判断和解决问题,保证装配进度和质量。
5.记录和总结 - 记录装配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为今后的装配工作提供参考。
- 总结装配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改进工艺提供依据。
传动机构的装配新装配钳工工艺学
![传动机构的装配新装配钳工工艺学](https://img.taocdn.com/s3/m/2bdb8959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cf.png)
传动机构装配是机械制造过程中不可 或缺的一环,其精度、可靠性、效率 等对整个机械的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传动机构装配的重要性
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传动机构装配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机械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如果装 配不当,会导致设备故障,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提高机械设备的性能
合理的传动机构装配可以提高机械设备的性能,如提高设备效率、 降低能耗等,有助于企业实现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
零件的定位与固定
确定基准面
选择适当的基准面作为装配基准,确保装配的准确性 和稳定性。
定位零件
将零件按照装配要求放置在基准面上,确保位置准确 无误。
固定零件
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将零件固定,确保其稳定性和 可靠性。
装配后的调整与测试
调整间隙
根据需要调整各部件之间的间隙,保证传动机构 的顺畅性和稳定性。
清洗零件
将零件进行清洗,去除油污、锈迹等杂质,保证装配的质量和可靠性。
润滑零件
对需要润滑的零件进行润滑处理,以减少摩擦和磨损,提高传动效率和使用寿命。
零件的测量与检验
测量零件尺寸
使用量具对零件的尺寸进行测量,确保零件尺寸符合设计要 求。
检查零件质量
对零件进行外观和内部质量检查,确保无缺陷、无损伤,符 合质量标准。
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污染物。
循环经济
实现废旧产品的回收和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感谢企业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
VS
详细描述
提高装配效率的方法包括优化装配工艺、 采用先进的工装夹具和装配设备、提高装 配工人的技能水平等。同时,可以采用模 块化、标准化的设计方法来简化装配过程 和提高装配效率。此外,合理安排装配计 划和调度,确保装配过程的连续性和平衡 性,也是提高装配效率的重要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滑动轴承的装配
2)在箱体孔两端各装一工艺套,其内径比主轴轴径大0.04mm, 外径比箱体孔小0.005mm,其用途是使主轴轴线与箱体孔轴线 重合。 3)调节前后轴瓦的六个球面螺钉,要求达到: ① 用0.02mm塞尺在前后两工艺套的内孔四周插入检查,要求 在主轴四周塞尺都能插入,使主轴与箱体孔的轴线一致。 ② 使主轴与前、后轴瓦都保持0.005~0.01mm间隙。间隙的测 量方法是:用百分表触及主轴前、后端近工艺套处,用手抬动 主轴前、后端,百分表上读数即为间隙值。
09CD2
第二节 滚动轴承的装配
一、滚动轴承的配合及选用 二、滚动轴承的装配
1.装配前的准备工作 1)按所要装配的轴承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量具。 2)按图样要求检查与轴承相配的零件尺寸是否合格,是否有凹 陷、毛刺、锈蚀和固体微粒等,并用煤油等清洗零件,待零件 干后涂一层薄油。 3)检查轴承型号与图样是否一致,并清洗轴承。 2.滚动轴承的装配方法 (1)圆柱孔轴承的装配
09CD2
图4-9 轴套的定位方式
第一节 滑动轴承的装配
09CD2
图4-10 用内径百分表检验轴套孔
第一节 滑动轴承的装配
(2)剖分式滑动轴承装配要点(图4-12) 剖分式滑动轴承的优点 是可以利用垫片调整瓦与轴的间隙,拆装轴时比较方便。
09CD2
图4-11 用塞规检验轴套装配的垂直度
第一节 滑动轴承的装配
09CD2
图4-4 整体式径向滑动轴承
第一节 滑动轴承的装配
1)整体式滑动轴承。 2)剖分式滑动轴承。 3)锥形表面滑动轴承。 4心轴承。
09CD2
图4-5 剖分式径向滑动轴承
第一节 滑动轴承的装配
09CD2
图4-6 剖分式轴瓦
第一节 滑动轴承的装配
09CD2
第一节 滑动轴承的装配
4)静压轴承装入箱体孔后,可用研磨方法使前后轴承的同轴度 达到要求。 5)接上静压润滑供油系统,润滑油要符合要求,并经粗、精过 滤后加入油箱。 6)用手轻轻转动主轴,当轻快灵活时可启动供油系统。 7)启动后,要检查供油压力与油腔压力的比值是否正常,并检 查各管道有无渗漏现象,不符合要求时要进行调整和修理。
图4-16 用铜棒、套筒压装法
09CD2
第二节 滚动轴承的装配
09CD2
图4-17 压力机压入
第二节 滚动轴承的装配
② 当配合过盈量较大时,可用压力机械压装,常用杠杆齿条式 或螺旋式压力机,如图4-17所示。若压力不能满足还可以采用 液压机装压轴承。 ③ 如果轴颈尺寸较大、过盈量也较大时,为装配方便可用热装 法,即将轴承放在温度为80~100℃的油中加热,然后和常温 状态的轴配合。内部充满润滑油脂带防尘盖或密封圈的轴承, 不能采用热装法装配。 (2)圆锥孔轴承的装配 1)过盈量较小时可直接装在有锥度的轴颈上,也可以装在紧定 套或退卸套的锥面上,如图4-18所示。
09CD2
第二节 滚动轴承的装配
1)座圈的安装顺序。 ① 不可分离型轴承(向心球轴承)的装配。常用的装配方法有锤 击法和压入法。
09CD2
图4-15 轴承座圈的装配顺序
第二节 滚动轴承的装配
② 分离型轴承(如圆锥滚子轴承),因为外圈可以自由脱开,故 装配时可用锤击、压入或热装的方法将内圈和滚动体一起装在 轴上,用锤击法或压入法将外圈装在壳体孔内,然后再调整它 们之间的游隙。 2)座圈压装方法。 ① 当配合过盈量较小时,可用图4-16所示方法压装轴承。图416a所示为用套筒压装法;图4-16b、c所示是用铜棒对称 地垫在轴承内圈(或外圈)端面,将轴承均匀敲入。禁止直接用锤 子敲打轴承座圈。
09CD2
图4-12 剖分式滑动轴承装配顺序
第一节 滑动轴承的装配
1)轴瓦与轴承座、盖的装配。 2)轴瓦的定位。
09CD2
图4-13 薄壁轴瓦的选配
第一节 滑动轴承的装配
09CD2
图4-14 轴瓦的定位
第一节 滑动轴承的装配
3)轴瓦孔的配刮。 (3)内柱外锥式滑动轴承(图4-2)装配要点 1)将轴承外套压入箱体的孔中,其配合为H7/r6。 2)用专用心轴研点,修刮轴承外套的内锥孔,至接触点为12~1 6点/25mm×25mm。 3)在轴承上钻进、出油孔,注意与箱体、轴承外套的油孔相对, 并与自身的油槽相接。 4)以轴承外套的内孔为基准,研点配刮轴承的外锥面,接触点 要求同上。
装配钳工 工艺学
第四章 轴承和轴组的装配
1。了解滑动轴承的种类和特点。 2.熟悉整体式、剖分式滑动轴承及内柱外锥式动压轴承和 静压轴承的装配。 3.掌握滚动轴承的性能、代号及装配方法。 4.熟悉滚动轴承的轴向固定与密封方法。 5.熟悉主轴部件装配精度内容及检验方法。
09CD2
第一节 滑动轴承的装配
09CD2
第一节 滑动轴承的装配
③ 用手转动主轴时应轻快无阻,主轴径向圆跳动在0.01mm以 下即可。
三、静压轴承的装配
1)检查配合尺寸。 2)装配前,应彻底清除各零件的毛刺,并对零件、箱体孔及箱 内部和管路系统仔细清洗,不允许留有切屑、磨粒、棉纱等杂 物。 3)静压轴承在压入轴承壳体孔(或箱体孔)时,要防止擦伤外圆表 面,以免使油腔之间互通。
2)推力轴承。 3)向心推力轴承。 2.滑动轴承的特点
09CD2
图4-7 多瓦式自动调位轴承
第一节 滑动轴承的装配
09CD2
图4-8 推力滑动轴承
第一节 滑动轴承的装配
二、滑动轴承的装配
(1)整体式滑动轴承的装配要点 1)轴套和轴承孔去毛刺,清洗上油。 2)压入轴套。 3)轴套定位。 4)轴承孔的修整。 5)轴套的检验。
09CD2
第一节 滑动轴承的装配
5)把轴承装入轴承外套的孔内,两端分别拧入前后螺母,并调 整轴承的轴向位置。 6)以主轴为基准配刮轴承的内孔,后轴承处以工艺套支承,以 保证前、后轴承孔的同轴度。 (4)多瓦式自动调位轴承的装配 多瓦式自动调位轴承结构如图 4-7所示。 1)将前后两轴承的六块轴瓦及其球面螺钉按研配对号装入箱体 孔内。
一、滑动轴承的分类和特点
1.滑动轴承的分类 (1)按滑动轴承的摩擦状态分 1)动压润滑轴承。
09CD2
图4-1 滑动轴承
第一节 滑动轴承的装配
09CD2
图4-2 内柱外锥式动压轴承
第一节 滑动轴承的装配
2)静压润滑轴承。
09CD2
图4-3 静压润滑轴承
第一节 滑动轴承的装配
(2)按滑动轴承的结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