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合集下载

徐州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室关于组织开展全市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两课”评比活动的通知

徐州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室关于组织开展全市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两课”评比活动的通知

徐州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室关于组织开展全市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两课”评比活动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徐州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室•【公布日期】2011.03.21•【字号】•【施行日期】2011.03.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中等教育正文徐州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室关于组织开展全市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两课”评比活动的通知各县(市、区)教育(社会事业)局,各职业学校:为推动我市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促进职业学校基础课程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根据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关于组织开展全省职业学校“五课”教研工作和“两课”评比活动的通知》(苏教科院科〔2010〕11号)精神,经研究,决定在全市职业学校开展公共基础课程“两课”评比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评对象全市职业学校教师,同一年度一名教师只能参加一门课程的评比。

二、评比学科:公共基础课程,按照10个科目10组别组织进行,分为:(1)职业生涯规划(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2)职业道德与法律;(3)经济政治与社会;(4)哲学与人生;(5)语文;(6)数学;(7)英语;(8)计算机应用基础;(9)体育与健康;(10)其他选修课程。

三、评比程序与时间安排(1)校遴选推荐:2011年3月28日-4月15日各校在开展职业学校“五课”教研工作和“两课”评比活动的基础上,对学校申报参加市级“两课”评比的教师,组织说课、现场听课和专家评议,各校每一科目选出一名参赛教师。

各校须在4月15日前完成参评教师的遴选工作,并在4月14--15日两天上报所推荐的参评教师名单,同时将参评教师的下列材料报送到市职成研究室。

①徐州市职业学校“两课”评比参评教师情况表(参见附件1)②一个完整教学单元(或章节、话题、框题等)或一个完整项目的教案,教学时数不少于8课时;教案要一式4份③参评课教材。

各参评教师自行准备材料袋1个,将申报书封面贴于材料袋正面,材料袋内置申报书、教案、教材3种材料各1份。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学段内容等级等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学段内容等级等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学段内容等级等作者:来源:《广西教育·D版》2019年第02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学段内容等级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任翔在《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1期上撰文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分为启蒙级内容、初级内容、中级内容等,不同学段的学生学习不同等级的内容,其中:幼儿学习启蒙级内容,包括诵读蒙学诗文,听老师讲寓言小故事和古代神话等,观赏简单的书法、篆刻、建筑,参加春节贴春联、元宵节赏花灯、重阳节敬老等传统节日活动,由此懂得感恩师长,养成有礼貌、爱劳动、讲节俭的习惯,初步了解中华民族重要传统节日;小学生学习初级内容,包括阅读生动活泼的历史传说和人物故事,学习简单的传统绘画、书法、古典音乐,认识自然、亲近自然等,从而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了解中华民族重要传统节日特色,培养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中学生学习中级内容,包括学习文言文法和诗词格律,学习传统戏曲和传统体育项目,参加传统文化专题讲座及研学旅行活动等,从而提高古诗文鉴赏能力,知晓中国历史的重要史实,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等。

英语学科运用“递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西安外国语大学教授屈社明在《教学与管理》2019年第1期上撰文认为,英语学科对学生渗透着文化意识的养成教育,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文化意识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运用“递推式”教学,分步提升学生的文化感知力,做法如下:第一步,设计感知活动,让学生通过感觉器官,借助观察表、录像机等工具,获取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文化信息;第二步,指导学生开展文化价值认知和接受活动等,以问卷调查、访谈、体验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文化认知观;第三步,设计文化理解活动,包括对英语语言符号的理解、依据文本信息得出推论和作出预测等;第四步,设计文化教学应用活动,促使学生将单纯的文化知识形态转化为个人行动。

“融贯式”解读实现语文深度学习广东省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李敏在《中学语文教学》2019年第1期上撰文认为,“融贯式”文本解读是指教师以文本为解读基点,整合融通“作者中心”“文本中心”“读者中心”三种视角,整体观照文本的内部和外部系统,促发视域融合的解读方法。

融合STSE教育理念的地理教学设计——以大气的受热过程为例

融合STSE教育理念的地理教学设计——以大气的受热过程为例

储阳华1 于 莉1 俞 峰2(1.徐州高级中学, 江苏 徐州 221116; 2.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江苏 徐州 221116)STSE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与环境(Environment)四个词的英文缩写,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使学生参与科技决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兴教育思想[1]。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看法,我们可以将STSE教育的基本内容总结如下[2]:(1)突出科学和技术的社会环境;(2)注重知识的应用,不仅仅是灌输现有的知识;(3)强调解决问题的技能;(4)重视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决策能力; (5)面向未来的教育。

STSE的教育观提倡交叉学科的范式。

不仅表现在相关理科学科之间的综合,更是强调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间的融合;不仅是在基本科学技术的术语和概念上的综合,更是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上的融合[3]。

目前的STSE教育以综合实践活动作为重要渠道,而以理科教学(物理、化学、生物)的具体应用作为STSE 教育实施的落脚点[4]。

但在传统课堂中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是割裂的,理科课程教学侧重于学科知识的学习,对相关的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只是肤浅地介绍[5]。

地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领域,它所研究的地理环境,是作为人类家乡的地球表面自然、技术、经济、社会的综合系统[6]。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7][8]。

所以,地理学的研究内容能够反映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地理STSE教育能有效开展。

本文以山东教育出版社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二节“大气的受热过程”为例,比较传统教学设计和融入STSE教育的教学设计的差异。

一、传统的教学设计大气的受热过程一般是按“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返大地”流程来讲授(见图1)。

徐州市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申报、评审书

徐州市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申报、评审书

徐州市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
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主体性地位研究课题主持人:郝振祥
所在单位:江苏省徐州市贾汪中学
申报日期: 2011.6
徐州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填写说明
1、凡申报徐州市中小学教学研究立项课题的均填写此表。

2、“项目类别”和“编号”由市教研室统一填写,申报人不填写。

3、本表尽可能用计算机打印;如无此条件,应用钢笔认真准确地填写,并复印原稿妥善保存。

2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情况
- 1 -
2
二、课题设计论证
- 3 -
4
三、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
- 5 -
四、研究计划
6
五、评审意见
- 7 -
8。

基于学习进阶培育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实践

基于学习进阶培育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实践

价值所在㊂工程类课型是小学生最喜欢的科学课㊂在这样的课堂里,会让每个学生都产生巨大的成就感㊂学生真正感受到了科学不是纸上谈兵,也不是遥不可及,科学是真正藏在生活里,用在生活里,用科学去实践,用科学去创造㊂参考文献:[1]郑威,朱晓红,张叶华.让科学教育回归生活[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7,33(01):94-95.[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基于学习进阶培育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实践王澍㊀魏崇启摘㊀要:结合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 学习进阶,阐述了学习进阶理论及其教学功能,学习进阶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关系,学习进阶理论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学习进阶对化学课堂教学的启示,探索运用学习进阶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实践㊂关键词:学习进阶;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衔接教学;教学策略王澍,江苏省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教研员,高级教师;魏崇启,江苏省丰县中学,高级教师㊂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 十二五 规划课题 初高中衔接期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问题及其教育对策研究 (项目编号:B⁃b/2015/02/237)㊁江苏省中小学第十一期教学研究重点课题 培养中学生决策能力的化学教学策略研究 (项目编号:2015JK11⁃L049)㊁江苏省教育科学 十三五 规划课题 基于图式理论培育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项目编号:D/2018/02/04)项目研究成果㊂㊀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迈上新的历史台阶㊂在深化课改的进程中提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为各学段㊁各学科的课堂教学转型指明了方向㊂新时期课程体系的建构和完善,需要不同学段㊁各学科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协同发挥作用㊂‘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1]在课程理念部分明确指出 以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 重视开展 素养为本 的教学 ,教材内容的编排与呈现部分也建议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阶(认知层次和认知发展规律) ㊂在教学实践中如何顺利落实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科学设计和实施 素养为本 的学习任务和教学活动,已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实践层面的重要研究议题㊂㊀㊀一㊁学习进阶理论及其教学价值学习进阶(LearningProgressions)是围绕核心概念构建的,用以刻画学生知识和能力的不同层级,是帮助学生获得概念理解的过程[2]㊂36近年来,我国学者开始广泛关注并开展相关研究,尝试将其与学科教学融合,但仍属于起步阶段㊂学习进阶研究不仅可以揭示学生的前概念和学习的障碍点,了解学生学习的进程及思考和理解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还能帮助教师了解本班的学情,更加精准地确定学习目标,科学地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任务㊂以学习进阶指导教学,有利于初高中不同学段的衔接,能帮助学生围绕核心概念和学科基本观念系统掌握知识体系,促进知识的结构化,进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决策能力㊂㊀㊀二㊁学习进阶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㊀㊀学习进阶是学习者在某一学段学习同一主题的学科核心概念时,所产生的依次进阶㊁逐级深化的思维方式㊂这种螺旋上升的发展趋势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不谋而合㊂基于学习进阶的教学设计,便于把握学生在不同阶段对核心概念的接受和理解程度,合理控制教学的深广度㊂学生只有灵活理解学科核心概念,才能保证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形成正确的迁移并加以运用㊂在建构核心概念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思维向高阶方向发展,深化学生的理解,进而建构问题解决的一般模式㊂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进阶不仅是知识内容的进阶,还有认知方式㊁化学学科观念以及思维进阶(见图1),有利于逐级分层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㊂图1㊀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与学习进阶的关系思维的发展是在观念建构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观念是由知识承载的[3],知识的形成是需要遵循认知发展规律的㊂因此,将化学基本知识与学生认知方式㊁化学学科观念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相互整合,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㊂㊀㊀三㊁基于学习进阶的案例研究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内容体系的学习在初中化学㊁化学必修2以及选修4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均有涉及,学生群体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起点是从生活经验到学科理性迭代进展的(见图2)㊂因此,需要研究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 相关的核心概念及原理,及其学习进阶以帮助教师整体把握本部分内容体系,帮助学生顺利建构和深入理解吸热反应㊁放热反应㊁焓变㊁燃烧热㊁中和热㊁热值㊁盖斯定律等与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 相关的核心概念㊂[水平1:九年级化学]学生已对生火取暖㊁暖贴的使用等生活中大量的因化学变化产生能量变化的事实有了直接经验㊂让学生体会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物质变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㊂[水平2:化学2模块]通过实验探究活泼金属与酸反应㊁Ba(OH)2㊃8H2O或Ca(OH)2与NH4Cl晶体等常见反应中的热量变化,认识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能从微观角度(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解释化学变化伴随能量变化的本质原因,能用热化学方程式㊁能量转化图像等不同的方式判断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㊂结合常见燃料的燃烧,热敷袋㊁冷敷袋㊁自加热饭盒的工作原理,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在生产㊁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㊁开发高能清洁燃料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㊂[水平3: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模块]认识化学能可以与热能等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相互转化,能建构能量守恒观㊁微粒观等基本的化学学科观念㊂认识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恒温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可以用焓变表示,能用盖斯定律㊁键能㊁热值㊁燃烧热㊁中和热46图2㊀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 学习进阶等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㊂结合Ba(OH)2㊃8H2O晶体与氯化铵反应等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伴随能量变化,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测定强酸与强碱反应的中和热㊂能结合焓效应㊁熵效应及综合效应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㊂了解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在合成氨反应条件的控制㊁硝酸合成路线的选择㊁家用燃料和火箭推进剂的选择㊁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等中的重要性㊂[水平4:高三复习阶段]结合化学必修2和选修4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相关内容的学习,建构热化学相关问题的解题思维模型,并能从不同的视角理解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如热化学方程式㊁图像㊁键能㊁热值㊁燃烧热㊁中和热等)进行判断和表征㊂多角度联系与思维模型相关的知识,解决综合复杂的实际问题㊂56㊀㊀四㊁学习进阶对化学课堂教学的启示(一)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基于学习进阶的学习,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核心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㊂学生在以讨论㊁反思等多样化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科观念和思维能力得以培养与发展㊂彻底改变以完成教学进度为目标的教为中心的课堂,学生在知识的形成㊁关联和应用过程中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㊂(二)注重学习任务的设计现代学习理论认为,课堂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任务要基于学生的认知进行科学规划㊂只有基于学生视角进行思考㊁设计才能彻底改变满堂灌的低效教学模式㊂基于学生学习的教学不仅是教学本质的体现,也是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4]㊂(三)凸显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充分研究某学习主题相关的学习进阶后,可以结合一些实际问题或者生活中的情景,设计有梯度的驱动性问题组,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㊂以结构化的图式外显思维发展的历程,以便学生自主建构核心概念与解题模型㊂(四)强化结构化策略的使用学习过程中及时将零散的知识进行结构化图3㊀结构化策略整合,将会诱发深度理解和增强知识间的关联,有助于在解决问题时能及时调用㊂如图3所示,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认知方式㊁知识关联或学科观念等不同的视角将分散在不同章节的知识结构化㊂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主动完成预设的学习任务,有利于促进隐性知识外显,使思维发展的脉络更清晰,便于学生建构认知模型㊂㊀㊀(五)基于单元整体设计与课时设计相结合新的课程体系倡导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冲破教材的束缚,有利于整体把握相关的核心概念及其关联,便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㊂精心选择和整合教学资源,科学分配课时教学任务,促进学生整体思维的发展㊂基于学情㊁量身定做适合的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确定研究的主题㊂同时,基于单元整体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结构化㊁系统化,克服碎片化教学的弊端㊂借助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可以促进课堂教学的转型㊂(六)结合学生素养发展进阶实施教学评价针对教学主题相关核心概念或原理的发展进阶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实施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㊂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暴露思维发展的障碍点,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促进素养发展目标的达成㊂㊀㊀五㊁结语基于学习进阶研究,着眼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还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在实践和理论层面努力探索,更新观念转变方式,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和学科教学全面育人的实现㊂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2.[2]庄晓文.中学化学 电解质溶液 核心概念及其学习进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3]胡久华,王磊.初中化学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65.[4]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147.66。

核心素养导向的逆向教学设计——以“国家好,大家才会好”一课为例

核心素养导向的逆向教学设计——以“国家好,大家才会好”一课为例

149蒋喜华【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如何让核心素养悄然落地已受到一线教师的普遍关注。

但是,“目标—成就—评价”的阶梯型课程教学设计顺序,难以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进行“逆向教学设计”,即从结果出发的教学设计,为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新的路径。

本文以“国家好,大家才会好”一课为例,进行逆向设计尝试,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核心素养;逆向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当前,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主要是依据学情、教材、2011版课程标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等基础进行的个性化设计,意在“精彩呈现”教学过程,这是从起点至终点的常规性教学设计。

但能否完美演绎预设,在落实核心素养的实践中并不乐观。

调研中发现,常规教学设计中有不少教师存在着教学目标定位不清晰、教学活动太随意、教学内容较琐碎、教学评价易忽视、核心素养不落地等现象。

教师侧重自己的教和如何教的问题,很少有教师能有“在起点上进行终点思考的意识”。

因此,笔者以为“以终为始”,从学习结果开始的逆向思考,即从输出端开始思考教学的逆向教学设计,也许会为当下课堂教学开启另一个春天。

一、逆向教学设计逆向教学设计是由美国课程与教学领域的专家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在传统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设计模式——逆向教学设计,即从终点——想要的结果开始,根据标准所要求的学习证据和用以帮助学生学习的教学活动形成教学。

逆向设计分为三个阶段:确定预期结果、确定适合的评估证据、设计学习体验的教学。

阶段1:确定预期结果(即教学目标)。

学生应该知道什么?理解什么?能够做什么?什么内容值得理解?什么是期望掌握的?在这一阶段中教师思考教学目标,查看已有的课标要求,检查预期结果。

阶段2: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即教学评价)。

教师怎样才能知道学生已经达到了预期结果?哪些证据能证明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像评估员一样思考”,怎样确定学生是否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理解?阶段3: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即教学活动)。

1.2017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项目

1.2017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项目

.'附件 12017 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项目(共90 项)(基础教育类,40 项)序号推荐成果名称成果主要完成人1234第 5 及其以后1“幼儿园综合课程” 33 年的实践研究章丽曲新陵朱静晶黄菲朱建华2幼儿“经历学习”的深度建构叶岚秦璞陆艳刘芸蔡菡3基于幼儿行为观察的支持性课程吴亚英徐志国王辉汪田田袁小丽4“养植”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计彩娟李莉沈兰凌伟娟刘如燕5儿童的语文:徐州小学语文教学变革的区域样本刘春刘文琪查晓红魏本亚王明珠6构建“读写社区”的实践研究雷燕孙世建丁庆军蔡绪稳吉建和712 岁以前的语文:课程体系的建构与教学实践探索孙双金朱萍林春曹朱志林吴静8“言意共生”语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姜树华陈小琴刘国庆陈培娟徐丹阳9数字化环境中语文教学范式的研究和实践贾秋萍戴晓娥高红朱苏兰孟亦萍10语文生命化课堂理念特征与实践深化研究李震张勇徐立刚李涛王晓青、张团思11生态语文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蔡明朱治国陈芳祝荣泉徐艳霞12创新·引领·提升 :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共同体打造与探索魏本亚步进尹逊才周杰崔成前13基于数学史的小学数学教育实践研究张范辉蔡宏圣14基于思维发展的小学数学开放题教学探索与实践杨传冈徐正洲李海东15教育哲学观下的中学数学教学的实践研究祁建新成果主要完成单位12第3及其以后南京市实验幼儿园无锡市实验幼儿园常州市新北区银河幼儿园苏州市吴江区金家坝幼儿园江苏省于永正语文江苏师范大学教学研究所盐城市实验小学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如皋市安定小学常州市同济中学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张家港市教育蔡明生态教育团队局教学研究室江苏师范大学江苏省启东实验小学盐城市第二小学.'16初中数学实验的课程建设和教学建构董林伟孙朝仁赵维坤朱建明喻平、谭顶良、马敏、沈琼17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外语课程多样化建设实施路径连凯尚媛媛李爱云余卫星黄蓓18中学政治(品德)“品位课堂”的实践探索靳忠王恒富梅冬贵陈芳姚义桥19小学品德教学策略与行为诊断金怡胡春娜马小英胡莉英李喆20中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策略探索蒋捍崔维云武兴华陈学忠祁建军21初中学段化学学业评价标准的实践研究杨剑春朱纷陆建源周波叶菁22初中情智物理教学实践研究滕玉英徐卫华姜栋强黄华陆海均23多元化物理实验教学资源整合的研究与应用张飞曹会吕彤徐正黄李清24基于科学本质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研究江敏保志明戴建良王延广徐守兵25依托“生物科学探究基地” ,着力促进学科教学变革陈廷华龚雷雨陈洁曹燕波时晨26具有“江苏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的十年建构与探索万伟27面向真实世界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实施体系研究与实践顾建军冯丹沁刘海林田武奎段青28综合实践活动区域课程建设徐燕萍29画育童心:睢宁儿童画 60 年的探索实践李训哲武家兴申艳玲张春梅王恂、刘秀丽、朱永、尹逊才30小学主题整合课程的实践研究朱爱华钱祖宏石春红沙建华章小英31点燃儿童思维的场景学习实践研究李传庚王红周小慧杨秋枫胡晓虎32小学全息学习的范型建构和实践推进金一民顾惠芳沈春媚周振芳刘雄沈巍、袁亦、王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南京外国语学校扬州市邗江区美琪学校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连云港高级中学南京市教学研究室海门市东洲中学江苏省外国语学校南京市金陵中学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市平江中学校睢宁县实验小学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南京市三牌楼小学南京市第五十四中江苏省中小学学、玄武区教师发展教研室中心、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苏州市吴中区东山中学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省天一中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学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睢宁县睢城实江苏师范大学验小学33 传承、发展与创新:“苏式学校”文化育人范式的探索与实践潘娜张兄武王雯静秦琳娜斐、朱嫣、葛庆华苏州市平江实验学苏州科技大学校.'34“乐学”教学体系的实践建构钱阳辉张明霞乔炜陈彤彤江苏省无锡师范学校附属小学35教学育人:普通高中学科组专业化建设唐江澎夏雷震佟柠张江宁杨志文、郑兴航、江苏省锡山高级中梁国祥学36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朱永新许新海张荣伟俞冰尹艳秋苏州大学苏州市教育局37区域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的实践研究朱志平潘小福宋德龙朱洁如车言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38重构校园生活:普通高中大美育课程体系建构杨培明戴加成马维林印晓明刘正旭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39“学讲行动”:地级市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样本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40用成长记录平台解决综合素质评价难题的实践吕建董裕华孙秀峰李勤刘建东(职业教育类,10 项)序号推荐成果名称成果主要完成人1234第 5 及其以后1中职电气专业网络学习空间创新设计与应用张跃东杨晓华陈章余纪慧蓉姚卫2大师工作室引领下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培养的实践研臧其林施伟萍周敏谢兰曼曹健、秦海锋究3国际校企合作的汽修专业“ BEST ”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创新周乐山褚新浩吴小玲钱锦张海泉、曹雪4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体系研发与实施冯志军方健华李东江朱方新丛开源、谢传兵5“四我·五位· 7S”校企深度合作培育学生素养的创新实践王稼伟成洁曾海娟杨劲平过磊、陈庆胜、朱晓林6积极教育视域下的“现代班组长型”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潘永惠张寅张庆堂常征周亚娟、曾光成果主要完成单位12第 3 及其以后江苏省南京工程南京市玄武中等南京上发电子有限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学校公司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教育科学盐城生物工程高江苏省南通中等专研究院等职业技术学校业学校无锡机电高等职一汽解放汽车有无锡威孚高科集团限公司无锡柴油业技术学校股份有限公司机厂江苏省江阴中等江阴职业技术学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专业学校院知技并重、因类施策、多元发展——江苏省提高职业学校人才7培养质量的创新实践.'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通州中等王稼伟、姜汉荣、专业学校、宿迁经贸庄西真曹雨平林伟刘宗宝、周如俊、江苏省教育考试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臧志军江苏理工学院灌南中等专业学校、陈志平、姚永清、院彭明成溧阳中等专业学校、昆山第一中等专业学校8职业学校魅力德育的整体构建与实践“刘国钧人才观”引领下“双核驱动、双轨融合”人才培养研9究与实践面向人人、多重选择、差异教学——中职区别化教学改革的研10究与实践梅纪萍周蒋浒陈跃兵汤元军储德发刘维俭黄小璜戴卫银耿淬邱逸峰、鲁永进孔祥富赵建康程林张正珏叶昌宝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省句容中等专业学校(高等教育类,40 项)序号推荐成果名称成果主要完成人1234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集群建设洪银兴葛扬安同良沈坤荣2基于“卓越教师”培养的“三维六域”教师教育类课程群的开发丁锦宏邓宏宝许映建王珏与实施3尚师德厚基础善融合强能力学前教育研究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顾荣芳虞永平郭良菁邱学青创新与构建4汉语言文学师范生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徐林祥柳宏张立兵韦冬余5创新创业导向的地理信息系统学科汤国安龙毅张书亮朱阿兴研究生工作站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6化学专业大学生科创能力培养机制的构建与实践贾叙东朱成建陈露洪侯文华7“工程精英” 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南京理工大学的探索与实践廖文和黄爱华杜伟车文荃成果主要完成单位第 5 及其以后12第 3 及其以后范从来南京大学张志泉、李祖祥、张南通大学建平、王灿明张俊、王海英、张永南京师范大学英、杜悦艳、刘晶波郑昀扬州大学孙在宏、 JosefStrobl南京师范大学李育佳、张剑荣、束南京大学羽王浩平、周双喜、夏立、鞠晨鸣、胡访、南京理工大学裴钰鑫8多元协同培养机电融合卓越创新人才张秋菊化春键李可王利强9工程力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高存法邓宗白唐静静沈星10基于“ 5C”理念强化能力培养推进电子信息类专业工程教育改郭宇锋刘陈刘芫健程勇革11基于工程创新研究的能源动力类大学生实践教学改革钟文琪肖睿朱小良王明春武美萍、陈海卫、蒋毅史治宇、陈建平、张丽、严刚、金栋平、刘先斌王伟、杨恒新、肖建、经素、孙科学、陆音周克毅、归柯庭、张小松、吕锡武、华永明、陈九法、司风琪、李舒宏江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东南大学12金属材料工程“全素质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程晓农杨娟袁志钟邵红红刘强江苏大学面向产业急需的本硕博一体化交叉复合型微电子创新人才培养李智群、汤勇明、孙13孙伟锋徐申仲雪飞时龙兴立涛、吴建辉、杨军、东南大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凌明、单伟伟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纳米专业创新人才“三融合” 培养模刘庄、廖良生、孙旭14李述汤王穗东季晶刘阳辉、 JohnMcleod、苏州大学式探索与实践IgorBello 、DavidSeath15校地联合、产教融合、知行耦合方海林葛世伦陆勇倪自银孙爱东、洪林、陈青、盐城工学院面向地方产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径蔡小平、刘振海学生全面覆盖校企全程协同纺织工程专业“卓工计划” 的实践与蒋高明、梁惠娥、黄16高卫东王鸿博谢春萍徐阳锋林、潘如如、周云江南大学创新龙、丛洪莲陈薇、朱雷、张彤、17学做融创通合一体──建筑类创新人才培养的系统改革与实践王建国韩冬青鲍莉孙世界李向锋、夏兵、张嵩、东南大学傅秀章李胜、郭健、戚国庆、18重创新要素、强全链培养,着力提升自动化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吴晓蓓王海梅吴益飞李银伢谢蓉华、郭毓、陈庆南京理工大学伟19“本研衔接、寓教于研” 培养作物科学拔尖创新型学术人才的研董维春丁艳锋王源超朱艳究与实践20现代兽医一流本科人才“三四三”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刘秀梵焦新安刘宗平王志强21服务全民健康的中国药师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姚文兵樊陈琳徐晓媛于锋22医教协同,“三融通”中医临床教学体系创新与实践黄桂成汪悦徐俊良韩旭23医学教育的信息化流程再造高兴亚苏川喻荣彬丁炯24高素质会计人才“三商” 、“五能”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王开田胡晓明孙月琴李连军25综合性大学戏剧影视文学本科生创造力培养实践吕效平李兴阳陈恬高子文26“理论导研、实践强研、课外拓研、网络助研”研究型教学体系郑家茂雷威邱文教朱明的构建与实践27跟进式教育:逻辑生成 ?系统耦合 ?模式创新浦玉忠徐守坤薛健飞张宏如——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28确定问题域提升亲和力追求实效性构建“川流不息” 思想政治教徐川何畏王岩赵玲育新模式29以质量为核心的“四三三”博士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吕建吴俊朱俊杰卞清30综合性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陈骏李成邵进高新房31高职农牧业人才产教创“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何正东刘俊栋金爱国朱国奉32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五教合一”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温贻芳龚肖新于霜高新浩高学文、黄骥、洪德林、洪晓月、李俊龙、南京农业大学张阿英、叶永浩、刘晓光彭大新、邢华扬州大学葛卫红、孙小丽、席中国药科大学晓宇、何聿娴文庠、唐德才、高锦飚、金桂兰、张晓甦、南京中医药大学顾国龙罗建平南京医科大学何玉、管亚梅、吴艾南京财经大学莉杨柳南京大学熊宏齐、沈孝兵、吴东南大学涓、邓蕾赵斌、李忠玉、李萍、温波、闫海波、周晓常州大学东、李伟明、张菊香、秦义孔令华、陈红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谦、吴晓曼、杭祝南京大学洪、仇鹏飞李灿、董婷、王维嘉、南京大学葛俊杰、胡凯曹斌、董海燕、吴加江苏农牧科技职权、吴植、邱世华、业学院李志方张泠、杨扬、周信、苏州工业职业技苏州市机械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周红英术学院工程学会公司33项目引领,平台支撑,科教融合——培养船舶与海洋类应用型创陈晓琴谢荣刘桂香胡杰新人才34基于职教集团的商贸类专业现代学徒制育人探索与实践沈苏林张法坤李晶叶东35为民族传艺、为创新寻源:“百工录”中国工美非遗技艺教学资曹雪明刘珽李国兵施教芳源开发与应用36高职涉老专业 PPP 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蒋云尔石晓燕谈义良陆小香37产教融合平台建设 UPD 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王钧铭鲍安平徐胤莉陈栋38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苏南模式创新与实践徐向明尤伟忠马国胜蔡健39课程衔接,学分互认:高职教育跨国分段教育范式的探索与实践吴学敏张海宁谈慧丁继斌40跨前跨境跨界系统开发高职优质课程资源的研究与实践戴勇倪卫东刘志刚华坚江苏海事职业技中国长江航王滢运集团南京术学院金陵船厂朱璋龙、王志伟、王无锡商业职业技金龙术学院赵雄贵、谢震、罗振苏州工艺美术职春、李晓、秦怀宇、业技术学院何敏史明宇、裘云、葛伟江苏经贸职业技无锡九如城丽、王港、李梓伊、养老产业发术学院张阳阳展有限公司舒平生、刘媛媛、段南京信息职业技向军术学院叶琦、徐永明、钱剑苏州农业职业技太仓市农业无锡现代农业博览林、于婷术学院委员会园有限公司南京工业职业技中国有色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贾振宏、李茜业集团有限术学院协会公司无锡职业技术学曹小兵、崔平院。

江苏省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课外古诗诵读《贾生》教案

江苏省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课外古诗诵读《贾生》教案
4.朗读指导:教授正确的古诗朗读方法和技巧;
5.诗歌意境:引导学生理解《贾生》中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6.课堂讨论:探讨贾岛在诗中表达的思想和价值观;
7.课后作业:布置与《贾生》相关的思考和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培养文学素养,强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
-诗歌意境的深层理解:学生往往难以把握诗人的内心情感和诗歌的深层意境,需要教师通过引导和讨论来帮助学生领会。
-文化差异的理解:由于时代背景的差异,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诗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拓展和解释。
举例:在解读“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时,学生可能难以体会诗人对于岁月流逝和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教师需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用现代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古人的情感表达。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共同讨论和交流。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学习了《贾生》这首诗的基本内容,还通过讨论和实践活动,深入体会了贾岛对人生的感慨。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种思考融入自己的生活,珍惜时间,感悟人生。如果对诗歌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升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的核心素养;
3.增强学生对汉字文化的理解和运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对母语的热爱;
4.引导学生体验诗人的情感,培养同理心,提升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5.通过对《贾生》的深入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在本次《贾生》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几个值得反思的地方。首先,学生对古诗的朗读节奏掌握得不够理想。虽然在课堂上进行了示范和练习,但部分学生在朗读时仍然存在节奏不协调、情感表达不足的问题。这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提供更多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

2015年徐州市第九批名师、名校长和第十一批青年名教

2015年徐州市第九批名师、名校长和第十一批青年名教

附件1公 示经徐州市“名师工程”和“青蓝工程”评审委员会评审,下列同志具备名校长条件:下列同志具备名教师条件:下列同志具备青年名教师条件:下列同志具备学科带头人条件:下列同志具备青年优秀骨干教师条件:现予以公示。

如有意见,请在一周内向徐州市教育局师资处(电话:83711587)、徐州市教育局监察室(电话:83723007)反映。

附件2公示名单一、名校长公示名单泉山区徐州市星光小学乔文雯沛县曙光小学董继荣丰县机关第二幼儿园王绍侠泉山区徐州市火花学校吴学政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幼儿园徐剑媚铜山区棠张镇中心中学滕道忠新沂市新安小学孙先锋新沂市新安城关小学任云婷铜山区伊庄实验小学赵 庭沛县杨屯中学张宜兴江苏省沛县中学苗 颖新沂市钟吾中学王新才铜山区魏集中学李世伟铜山区实验小学朱爱玲铜山区新区实验小学王广阔二、名教师公示名单睢宁县凌城中学云 肖徐州市第三十一中学沈 瑜沛县歌风中学徐 沛邳州市第二中学张 明邳州市江苏省运河中学龚 源睢宁县第二中学贾保柱铜山区郑集实验小学杨 伟睢宁中学张 军睢宁县李集中学王凤席丰县教育局教研室刘 芳贾汪区徐州市第七中学李 永沛县中等专业学校张宜厚鼓楼区教研室彭德正丰县民族中学惠大超徐州市第五中学王运思邳州市英华实验小学朱荣武徐州市第一中学倪科技徐州市公园巷幼儿园王 玲徐州市王杰小学孟 敏徐州市第十三中学蔡晓梅丰县实验小学于高峰睢宁县实验小学薛莉泉山区星光小学吴湘三、青年名教师公示名单徐州市民主路小学拾景玉徐州高级中学李 贺睢宁高级中学南校高 敏徐州市大马路小学彭苏华徐州市王杰中学段 波徐州市科技中学徐 瑾徐州市公园巷幼儿园李红蕾徐州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室胡殿均邳州市江苏省运河中学赵瑞华新沂市草桥镇周嘴小学杜厚娴徐州市求是小学孙巧玲丰县实验初级中学史志亚徐州市铜山区实验小学刘艳梅睢宁县庆安中学冷 永贾汪区大吴中心小学乔秀艳徐州市民主路小学刘 薇开发区徐庄镇中心小学刘 松新沂市特殊教育中心高媛媛徐州市第八中学靳慧娴丰县示范幼儿园渠春华铜山中学姚 凯徐州高级中学兰 颖徐州市解放路小学刘维维徐州市星源小学满田田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学王永臻沛县正阳小学马艳秋铜山区郑集镇中心中学雍世伟贾汪区大吴中心小学孟宪明徐州市第三中学胡 杨徐州高级中学曹 蕾四、学科带头人公示名单徐州市第十三中学马逸群徐州市侯集高级中学李培颖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王 波徐州市王杰中学袁 剑徐州市第一中学徐 敏徐州市第五中学李 宁徐州市第一中学王健宁徐州市中等专业学校王于松徐州市第三中学徐 杨徐州市第一中学林 岩徐州市第三中学张 咏徐州市第二实验幼儿园张 蕊徐州市第二中学侯福海徐州市侯集高级中学张二君徐州市第三十五中学杨 洋徐州市侯集高级中学曹红梅徐州市第一实验幼儿园郭 颂徐州市第一实验幼儿园肖 琨徐州高等师范学校赵文萱徐州市第三十七中学张以民铜山区教育科学研究所徐宗敏江苏省丰县中等专业学校师辉丰县教研室张 萍铜山区大彭镇东风小学梁雪娥邳州市江苏省运河中学刘兆刚邳州市江苏省运河中学王海军徐州市铜山区单集镇中心中学梁会成邳州市江苏省运河中学汪金花贾汪区青山泉镇中心小学张 辉新沂市春华小学王运颖铜山区大许中学王成金贾汪区汴塘镇许阳小学陈修侠铜山区清华中学王雪玲新沂市新安小学张赛清睢宁县睢城镇中心小学王 侠铜山区伊庄镇中心中学丁海科铜山区清华中学朱信明铜山区郑集实验小学刘 慧徐州市青年路小学张 松铜山区杨西小学赵婷婷铜山区实验小学李海洋睢宁高级中学南校王艳秋邳州市碾庄镇中心小学李 莉铜山区大许中学宋明山睢宁县城西小学王娇玉大屯矿区第二小学张靖华铜山区大许中学庄自伟睢宁县特殊教育中心余 娜邳州市明德实验小学张晓莉邳州市明德实验学校李宏飞新沂一中王 斌徐州市鼓楼小学姚媛媛徐州市生态园小学姚君娟徐州市侯集实验小学孙 猛睢宁实验小学朱 垚邳州市英华实验小学王 怡睢宁县古邳镇古邳小学李晓飞徐州市中山外国语实验学校李伟丰县大沙河镇李寨初级中学刘玉荣丰县顺河初级中学孙凤英沛县大屯镇安庄小学唐 萍铜山区棠张实验小学祖庆丽睢宁县职业高级中学王行升睢宁县第二小学周 雨邳州市第四中学倪 刚邳州市实验小学刘照梅新沂市第四中学张桂梅新沂市新安小学段宝敏贾汪区实验小学张文娟徐州市求是小学张 锐徐州市民主路小学付军玲邳州市江苏省运河中学张 磊云龙区教研室张海燕徐州市少华街小学吴媛媛铜山区吴桥中学张海朋沛县实验小学刘 洪新沂市春华小学刘红梅徐州市星光第二幼儿园刘 艳沛县杨屯中学王德强邳州市实验小学赵希娟新沂市实验学校袁 方徐州市青年路小学罗 璇睢宁实验小学鲁智娟沛县二中朱淑梅邳州市陈楼镇中心幼儿园于秀兰开发区第一幼儿园单秀丽睢宁县城西小学黄新元邳州市运河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许 瑜铜山区大彭实验小学李 红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邢长君邳州市八义集中心小学周晓梅邳州市特殊教育中心杜彩侠新沂市机关幼儿园张 婧邳州市赵墩中学刘 强丰县人民路小学史翠丽睢宁县高作镇中心小学史桂香睢宁县睢城镇中心小学郑可可沛县中学张含军五、青年优秀骨干教师公示名单中国矿业大学附属小学任英丽徐州高级中学钱 骏徐州高级中学丁曼徐州市第十三中学侯自玲徐州市中等专业学校梁 燕徐州市侯集高级中学程丽丽徐州高级中学孟文娣徐州市第三十一中学苗 娜徐州高等师范学校伍 娜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学徐 建徐州市侯集高级中学陈小祥徐州市第三十二中学甘 磊徐州高等师范学校张 婷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学马艳林徐州市第一中学宋冬冬运河高等师范学校刘琳琳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学丁玲杰徐州市王杰中学王 治徐州市第三十一中学王海燕徐州市第三十四中学郑冬梅徐州市大马路小学高乃国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庄后伟铜山区伊庄镇实验小学卢松梅徐州市青年路小学刘 荧邳州市碾庄中学徐 栋睢宁县李集中学李 锋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侯集实验小学刘 艳丰县中学魏崇启新沂市第六中学任敬华沛县中学李 锋邳州市第二中学杜 伟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庙中学商友保新沂市窑湾中学余荣兴徐州市公园巷小学李 红徐州市第三十八中学朱艳丽丰县中学陈超群徐州市鼓楼小学权 洁新沂市中等专业学校于宗善睢宁县实验小学王 莉徐州市民主路小学姚 蕊沛县初级中学孟 红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张 凤邳州市福州路小学闫 颖睢宁县邱集镇中心小学王 艳新沂市特殊教育中心崔媛媛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朱学东贾汪区紫庄中学徐翠梅丰县中学王 燕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董天佑铜山区张集实验小学贺 卫睢宁县双沟镇中心小学房晓兰丰县初级中学孙翠微徐州市张集中等专业学校潘雪梅睢宁县王集中学陈仪刚睢宁县实验小学仝淑秋新沂市第一中学潘珍玲贾汪区英才中学曹久爱泉山区机关幼儿园张 娟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桑树林沛县杨屯镇西安庄小学武喜莲睢宁县苏塘中学池云珠徐州市星光小学孟小红沛县大屯矿区第二中学张 晨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厉 剑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杨友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赵留英沛县张庄镇田楼小学踪 红新沂市王楼中学查林森新沂市实验学校王玉荣贾汪区紫庄中学杨晓晓沛县张寨中学曹耀清沛县中学孔德潜睢宁县实验小学王红艳新沂市新华小学戈艳艳沛县敬安镇中心小学张红侠丰县中学李 侠丰县赵庄初级中学刘 军沛县中学王晓路铜山区单集镇中心中学孔祥玲江苏省运河中学张倩男贾汪区贾汪中学阚海燕沛县杨屯中学徐兴燕新沂市第四中学张 莉徐州市新城实验学校张 影丰县实验小学常正颖沛县中学卢大根沛县中等专业学校燕 勇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张雪辉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城区校区李 红邳州英华实验小学陆学玲邳州市运平路小学高 艳邳州市第四中学范学贤邳州市八义集初级中学孙春玲睢宁县高级中学北校鲍 辉睢宁县庆安中学李 甫睢宁县第二中学孙红梅睢宁县邱集中心小学王红顺新沂市第一中学吴玉章沛县第二中学姚 宁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耿淑慧:83723007)反映。

2019年全省中小学教师正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通过人员名单

2019年全省中小学教师正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通过人员名单

附件2:2019年全省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通过人员名单(共计242人)序号学校名称姓名拟评职务资格1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贲友林正高级教师2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汤家合正高级教师3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许东升正高级教师4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刘美琳正高级教师5南京市第五初级中学薛城正高级教师6南京市第一中学李昱蓉正高级教师7南京市金陵中学朱德勇正高级教师8南京市金陵中学夏广平正高级教师9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中学部郝四柱正高级教师10南京市科利华中学王跃平正高级教师11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戚韵东正高级教师12南京市溧水区第一初级中学张彦顺正高级教师13南京市聋人学校刘爱琴正高级教师14南京市南化第四小学胡红正高级教师15南京市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朱光成正高级教师16南京市上元小学吴勇正高级教师17南京市实验幼儿园章丽正高级教师18南京市天景山小学郭有吉正高级教师19南京市月苑第一小学林春曹正高级教师20南京市中华中学陶德华正高级教师21南京市中华中学朱焱正高级教师22南京市中华中学上新河初级中学王存贵正高级教师23南京外国语学校姚小琴正高级教师24南京外国语学校李爱云正高级教师25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周伟正高级教师26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马维林正高级教师27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戴加成正高级教师28江阴市澄江中心小学时敏正高级教师29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费洁正高级教师30无锡市滨湖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滕衍平正高级教师31无锡市第一中学倪亚清正高级教师32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饶满林正高级教师33无锡市后宅中学邹伟忠正高级教师34无锡市惠山区教师发展中心殷亚清正高级教师35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曹东正高级教师36无锡市蠡园中学姚国平正高级教师37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刘波正高级教师38无锡市太湖格致中学吉临荣正高级教师39无锡市锡山区教师发展中心严育洪正高级教师40无锡市新吴区泰山路实验小学王备正高级教师41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杨晓荣正高级教师42宜兴市和桥高级中学钱建良正高级教师43宜兴市新庄小学史瑞娣正高级教师44丰县初级中学朱广科正高级教师45丰县人民路小学潘德顺正高级教师46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高敏正高级教师47江苏省运河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胡良梅正高级教师48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李广水正高级教师49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城区校区张进正高级教师50沛县张寨中学刘常虹正高级教师51邳州市第四中学宋波正高级教师52邳州市福州路小学高修军正高级教师53邳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李晓奎正高级教师54邳州市燕子埠镇中心小学靳庆华正高级教师55睢宁县李集中学王献章正高级教师56睢宁县庆安中学冷永正高级教师57新沂市阿湖中学冷学宝正高级教师58新沂市第一中学王保强正高级教师59新沂市高级中学姚松正高级教师60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师发展中心吴继阁正高级教师61徐州市大马路小学校张艳正高级教师62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学张兴涛正高级教师63徐州市第三十五中学王冀宁正高级教师64徐州市第一中学倪科技正高级教师65徐州市贾汪区英才中学徐倩正高级教师66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王澍正高级教师67徐州市铜山区教师发展中心李文广正高级教师68徐州市铜山区柳新镇中心中学单增义正高级教师69徐州市铜山区郑集镇中心中学雍世伟正高级教师70徐州市西苑中学李德前正高级教师71常州市第二中学汪红艳正高级教师72常州市第一中学陈新华正高级教师73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徐德同正高级教师74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李能国正高级教师75常州市金坛区东城实验小学杨国华正高级教师76常州市天宁区东青幼儿园蒋惠娟正高级教师77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朱燕芬正高级教师78常州市武进区星韵学校顾丽娟正高级教师79常州市新北区孟河实验小学孙建顺正高级教师80常州市新北区小河中心小学金玉正高级教师81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刘平正高级教师82江苏省华罗庚中学谭瑞军正高级教师83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陈国祥正高级教师84溧阳市第六中学胡兵祥正高级教师85溧阳市光华高级中学孙宇红正高级教师86常熟市实验小学金一民正高级教师87常熟市游文幼儿园宗颖正高级教师88常熟市中学汤丽萍正高级教师89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施坚正高级教师90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杨茵正高级教师91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廖书庆正高级教师92江苏省苏州中学校张兰芳正高级教师93江苏省苏州中学校杨利刚正高级教师94江苏省苏州中学园区校孙晋诺正高级教师95昆山开发区实验小学孙庆博正高级教师96昆山市第一中学李彬正高级教师97昆山市葛江中学杨丽娟正高级教师98昆山市玉山镇北珊湾幼儿园蒋晨正高级教师99苏州高新区秦馀小学校周信东正高级教师100苏州工业园区第一中学王秀荣正高级教师101苏州工业园区仁爱学校郑权正高级教师102苏州工业园区斜塘学校陈玉兵正高级教师103苏州市第六中学校沈海泯正高级教师104苏州市东中市实验小学校侍作兵正高级教师105苏州市教师发展中心唐爱民正高级教师106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吴锷正高级教师107苏州市吴江区管建刚作文教学研究室管建刚正高级教师108苏州市吴中区碧波中学马兴卫正高级教师109苏州市吴中区教学与教育科学研究室赵士元正高级教师110苏州市吴中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周先荣正高级教师111太仓市浮桥中学钱月琴正高级教师112吴江盛泽中学孙四周正高级教师113张家港市东渡实验学校陈芳正高级教师114张家港市花园浜幼儿园许丽萍正高级教师115张家港市锦丰中心小学周有利正高级教师116张家港市梁丰小学陈惠芳正高级教师117海安市城南实验中学钱文波正高级教师118海安市第二实验幼儿园丁月玲正高级教师119海安市教师发展中心附属小学严咏梅正高级教师120海门市直机关幼儿园王丽正高级教师121海门市中小学教师研修中心钱艺林正高级教师122江苏省海门中学附属学校蒋国生正高级教师123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唐颖颖正高级教师124江苏省南通中学杨建楠正高级教师125江苏省启东实验小学刘爱东正高级教师126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洪兵正高级教师127南通师范第一附属小学幼儿园方景融正高级教师128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陈剑峰正高级教师129南通市港闸区教师发展中心李光宇正高级教师130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赵建华正高级教师131南通市通州区金郊初级中学曹群正高级教师132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李达正高级教师133启东市汇龙中学张建春正高级教师134如东县教师发展中心龚建新正高级教师135如东县马塘小学沈澄正高级教师136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章小英正高级教师137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陈志华正高级教师138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幼儿园吴彩霞正高级教师139如皋市外国语学校钱美华正高级教师140东海县教育局教研室邱怀祝正高级教师141东海县幼儿园张书琴正高级教师142灌云县初级中学陆增友正高级教师143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赵仲春正高级教师144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柏林正高级教师145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刘希栋正高级教师146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李涛正高级教师147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张学兵正高级教师148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学研究室房莉正高级教师149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小学张永虎正高级教师150连云港市凤凰学校朱桂凤正高级教师151连云港市海滨中学惠志东正高级教师152连云港市海头初级中学王勇正高级教师153连云港市建宁小学王建华正高级教师154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马建明正高级教师155连云港市厉庄高级中学张建明正高级教师156连云港外国语学校王唐平正高级教师157连云港外国语学校王梅正高级教师158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李宾正高级教师159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席爱勇正高级教师160淮安市广州路小学杨永彬正高级教师161淮安市教学研究室张三元正高级教师162淮安市深圳路小学施延霞正高级教师163淮安市实验小学顾琴正高级教师164淮安市盐河初级中学许乃义正高级教师165淮安市周恩来红军中学耿怀青正高级教师166江苏省洪泽中学陈加柱正高级教师167江苏省清江中学蔡学之正高级教师168金湖县实验小学王正义正高级教师169滨海县教师发展中心沈兵正高级教师170东台市安丰中学任益正高级教师171东台市教师发展中心张海峰正高级教师172东台市实验中学郭春旺正高级教师173东台市新街镇中学赵军正高级教师174江苏省滨海中学徐永明正高级教师175江苏省东台中学潘志勇正高级教师176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王成洋正高级教师177江苏省响水中学史素君正高级教师178江苏省盐城中学李生正高级教师179盐城市大丰区草堰初级中学陈正国正高级教师180盐城市大丰区教师发展中心陈永平正高级教师181盐城市大纵湖初级中学刘堂林正高级教师182盐城市第一中学沈增宏正高级教师183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马群仁正高级教师184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陈小平正高级教师185盐城市腾飞路小学葛秀兰正高级教师186盐城市新洋实验学校刘友余正高级教师187盐城市新洋实验学校孙美蓉正高级教师188盐城市盐都区实验初中王洪明正高级教师189宝应县山阳镇中心初级中学王清正高级教师190宝应县夏集镇中心幼儿园徐志香正高级教师191高邮市南海中学钱海如正高级教师192江苏省高邮中学钱士宽正高级教师193江苏省扬州中学孙国强正高级教师194扬州大学教科院附属杨庙小学李吉银正高级教师195扬州市广陵区教研室石树伟正高级教师196扬州市邗江区教育局教学研究室李福庆正高级教师197扬州市江都区国际学校孙俊正高级教师198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张秀花正高级教师199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程志华正高级教师200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崔伟正高级教师201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束晓霞正高级教师202句容市崇明小学文昌校区唐婉正高级教师203句容市实验高级中学陈正喜正高级教师204扬中市实验小学奚一琴正高级教师205扬中市新坝镇中心幼儿园王海英正高级教师206镇江市丹徒区教师发展中心於飞正高级教师207镇江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谭庆仁正高级教师208镇江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万红红正高级教师209镇江市润州区教师发展中心陆其勇正高级教师210江苏省黄桥中学马宝旺正高级教师211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吉锦文正高级教师212江苏省泰兴中学吴卫东正高级教师213江苏省泰州中学高莉正高级教师214江苏省兴化中学孙庆兴正高级教师215靖江市第一实验幼儿园卢素芳正高级教师216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陆海军正高级教师217泰兴市黄桥镇中心小学何亚涛正高级教师218泰州市海陵学校韩新正正高级教师219泰州市姜堰区东桥小学教育集团沙华中正高级教师220泰州市姜堰区励才实验学校丁宏兵正高级教师221泰州市明珠实验学校陆庭銮正高级教师222兴化市戴泽初级中学李慧祥正高级教师223兴化市戴泽初级中学赵美玲正高级教师224江苏省泗洪中学郑慧玉正高级教师225江苏省泗阳中学胡继中正高级教师226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董波林正高级教师227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宿迁分校张敏正高级教师228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宿迁分校张锋正高级教师229沭阳县怀文中学凌惠正高级教师230泗洪姜堰实验学校王宝安正高级教师231泗洪县重岗中心小学王晓青正高级教师232泗阳县实验初级中学庄兵正高级教师233泗阳县众兴镇小学李明旭正高级教师234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青海湖路小学杨海燕正高级教师235宿迁市第一实验小学幼儿园章兰正高级教师236宿迁市实验小学三棵树分校孙火丽正高级教师237宿迁市实验学校张诚正高级教师238宿迁市宿豫区顺河初级中学陈喜正高级教师239宿迁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朱晓荔正高级教师240宿迁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曹智勇正高级教师241宿迁市钟吾初级中学杭毅正高级教师242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戴苾芬正高级教师。

创新开展二次备课教研深化落实“强化体育课”精神

创新开展二次备课教研深化落实“强化体育课”精神

创新开展二次备课教研深化落实“强化体育课”精神作者:王璐璐来源:《中国学校体育》2019年第10期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强调的“强化体育课”的要求,巩固江苏省体育学科“研读课标、研究教材、规范教学行为”活动的成果,2019年9月25日—27日,江苏省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二次备课教学展示活动在江苏省无锡市育英实验小学举行。

本次活动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无锡市滨湖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无锡市育英实验小学承办。

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理事长、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原司长杨贵仁,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顾问、天津市教委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原处长陈永利,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教科院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体育教研员孟文砚,江苏省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扬州大学体育学院教授潘绍伟,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委员会运动营养食品分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张蕴琨,江苏省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周兵,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艺体室主任、体育教研员黄建强等专家,及来自江苏省各设区市的体育教研员、体育教师等共计600余人参加了活动。

本次教学展示活动从江苏省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二次备课评选活动获一等奖的76节课中选取12节优秀课进行了展示交流,其中水平一、水平二、水平三各有4节课,涵盖小足球、武术、投掷、技巧、跳跃、爬行、小篮球、排球,授课教师由新教师、农村教师、体育教研员、特级教师等组成。

展示活动以水平一(二年级)《小足球:射门》、水平二(三年级)《武术:马步冲拳》、水平三(五年级)《投掷:上一步侧向投掷绳结》3节课正式拉开帷幕,每节课都安排了由高校教授、教研员、特级教师等组成的评审组做点评记录。

课后,每位授课教师陈述了所授课的设计理念、思路与实施情况,并由评审组进行点评。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教学新时空”初中历史《中古时代的欧洲》教学与点评实录(一)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教学新时空”初中历史《中古时代的欧洲》教学与点评实录(一)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教学新时空”初中历史《中古时代
的欧洲》教学与点评实录(一)
陈伟国(整理)
【期刊名称】《中学历史教学》
【年(卷),期】2013(000)012
【摘要】说明:《中古时代的欧洲》是为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办的“教学新时空”量身定做的一节网络研讨课。

研讨主题是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注重情感教学和发展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研讨采取放映教师录像课和现场专家点评的方式,【总页数】4页(P51-54)
【作者】陈伟国(整理)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教育局教研室,22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51
【相关文献】
1.“多终端同步视频互动”网络教学研究室建设方案——“4+2”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异地教学研究室
2.初中英语音标有效教学实践与思考——以一堂"江苏省新时空"音标教学示范课为例
3.初中英语音标有效教学实践与思考——以一堂“江苏省新时空”音标教学示范课为例
4.江苏省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刘春
5.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推出“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网络教研活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大数据的CIPP线上评价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某区“小学科学、综合实践线上教学情况”的调查为例

基于大数据的CIPP线上评价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某区“小学科学、综合实践线上教学情况”的调查为例

基于大数据的CIPP 线上评价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某区“小学科学、综合实践线上教学情况”的调查为例□秦伟【摘要】CIPP 评价模式能为评价者做出课程决策提供信息服务。

CIPP 线上评价模式借助网络调查的大数据,从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这四个信息收集步骤,整体又全面地获取方案目标、研究计划、方案实施、学习成效等方面的信息,为评价者改进和创新在线教学提供有效的评价信息。

【关键词】CIPP 评价模式;大数据;线上教学未来已来,传统教育面临着动摇与苏醒。

面对未来,教育界需要对教与学的方式和内容进行重新思考。

CIPP 评价模式是由美国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出的,是背景评价(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结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四个信息收集步骤的英文首字母的组合。

斯塔弗尔比姆认为,这种评价模式不应局限在对目标达成的评定,而应为评价者做出课程决策提供信息服务,即为课程决策提供更有效度和信度的评价信息。

信息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是一种用巨量数据手段测度人类行为和人类社会的新技术、新工具,即通过海量数据,实现对事物的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CIPP 评价模式,徐州市鼓楼区小学科学核心团队针对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面向全市各个小学展开了有关“小学科学、综合实践线上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回收有效答卷共计43312份)。

该操作意在通过大数据整体又全面地获取方案目标、研究计划、方案实施、学习成效等方面的信息,为评价者改进和创新在线教学提供有效的评价信息。

一、根据背景评价数据,精准分析课程目标背景评价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评定需求、问题、资源和机会。

即确定在线课程计划实施的背景,明确评价对象及其需要,诊断需要的基本问题,判断目标是否已反映了这些需要。

评价者首先针对疫情期间科学和综合实践的在线教学展开背景评价,以期根据评价对象的需要对课程目标做出判断,看两者是否一致(见表1)。

江苏省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刘春

江苏省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刘春

相信儿童,依赖儿童,
年 第 八
才能成就儿童。
十 一

———刘 春
刘春,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正高级教师。现任徐州市教育教 学研究室小学语文教研员,江苏 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 省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副 秘书长,徐州市小学语文教育专 业委员会秘书长。
她是徐州小学语文的传承人,她珍视张庆、 于永正等徐州老一辈名家教学思想的现实价值, 先后以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重点课题“徐州 小语名家教学思想与区域教学品格的实践研 究”、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 “于永正‘儿童的语文’教学思想实践研究与创新 推广”为抓手,带领徐州小语团队,持续十年,潜 心研究。由她主持的项目“儿童的语文———徐州 小学语文教学变革的区域样本”,一举斩获江苏 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并获国家级教学成 果二等奖。
她是区域小学语文教研的引领者。针对教学 中长期存在的“儿童主体缺位与学科本体缺失” 问题,她提出了“语文意识与儿童立场相互融合” 的教学理念。她以相信儿童、依赖儿童、成就儿童 为教学追求,以“儿童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为 核心目标,形成朴实睿智、清简丰厚的教学风格, 引领徐州小语教师行走在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 之路上。

变被动做题为主动做事——“梳理与探究”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尝试

变被动做题为主动做事——“梳理与探究”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尝试

ywjsgxzs@探索TANSUO《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学科,达到学生语文素养目标主要有三种基本实践方式,即“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

其中“梳理与探究”是首次明确提出的,旨在“通过梳理和整合,将积累的语言材料和学习的语文知识结构化,将言语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并能在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

作为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出的语文实践方式,“梳理与探究”在小学语文领域是否需要?是否可行?其价值意义与实践路径何在?本文尝试展开深度思考与实践探索。

一、摆脱儿童机械做题的现实困境“梳理与探究”虽然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提出的语文实践方式,却并非全新事物。

在小学,每学期新课结束之后,教师常常安排两三周时间进行梳理与复习,目的是巩固、强化课本中的知识点,迎接期末考试。

经过调研,我们发现复习大多这样进行:教师先按照课文顺序梳理讲解,学生听记;然后学生抄默背做,分类练习;教师再提供各种试卷,学生刷题;教师讲评试卷,学生订正。

这样的复习至少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这是一种以知识为本、训练为主的做题式复习,强调教材中知识点的巩固和强化训练,是“学科事实覆盖型”的学习。

第二,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处于绝对主导地位,面面俱到地布置各种训练任务,而学生只能听从指令不断做题。

第三,这些指向应试的枯燥复习、重复操练,熟悉答题套路,让学生变成了刷题的机器。

即便如此辛苦,学生在复习中所获得的大多是具体、零散、固定的,只适用于考试的“惰性知识”,没有形成可内生、可迁移、可应用的,能够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情境的结构化认知系统。

为了走出儿童机械做题、苦不堪言的现实困境,我们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现有八个单元的基础上,尝试建构一个特殊的单元——梳理与探究单元。

力图通过这一单元实现三个突破,即突破唯应试、唯知识、唯训练的复习思维;突破教师满堂讲解、学生不停刷题的单一、机械、封闭的训练模式;692019.09突破与儿童对立、与实践割裂、与生活疏离的学习现状。

统编小学语文教学建议(含提质措施)2

统编小学语文教学建议(含提质措施)2

统编小学语文教学建议(含提质措施)一、常规建议1.实行书上备课制,单次备课时间不得低于1小时(教案检查以课本备课痕迹为主)。

2.课堂精讲精练,不搞题海战术。

3.学生作业批阅天天清,作文批改要有评语,尽量当天反馈展示学生作业。

4.实行单元、期中和期末模拟测试(学校自行开展)。

二、学科建议1.用好教材、配套教师教学用书以及《语文课程标准》,这些都是期末统测的命题依据。

2.稳抓学生基本功,扎实基础知识。

如:书写指导、拼音读写、生字词掌握、日积月累背诵记忆、课堂笔记、朗读指导等。

3.立足教材,重视传统文化教学,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积累和传承。

4.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格外注意阅读方法(比如默读、浏览、跳读、猜读、比较阅读、读整本书等)和阅读速度。

采用“1+X”的办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的文章。

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不仅推荐书目,还进行监管和指导,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面。

把阅读教学迁移运用到习作训练当中。

5.让学生掌握每一篇课文的写作方法、文字表达技巧以及词汇和优美句段的积累。

6.关注本土生活素材、时事资料,把教材用活。

统测命题遵循从教材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

另外,为使广大教师用好统编教材,现收纳了部分小学语文教学资料(含教材培训专家课件)供大家参考使用。

附件1.文山州实验小学农春玲老师执教部编一年级语文教材经验交流ppt2.重庆市巴蜀小学冯栎钧老师统编教材识字写字教学方法ppt3.楚雄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杞燕老师统编教材一年级汉语拼音、阅读教学方法以及三年级内容解析与教学建议ppt4.山西省教科院崔云宏老师统编二年级语文教材介绍ppt5.黑龙江省教师发展学院郑丹老师统编四年级语文教材解读ppt6.湖南省株洲市教科院帅晓梅老师统编五年级语文教材编排思路及教学建议ppt7.四川省成都市锦西外国语实验小学李海容老师统编六年级教材编排思路及教学建议ppt8.江西省南昌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刘荔老师统编语文教科书衔接处理建议ppt9.江苏省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刘春老师统编语文教科书衔接处理建议ppt10.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题的种类和教法word以上要求和建议,请各小学传达到每一位语文教师。

江苏省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课件:131土壤里的小动物(共21张PPT)

江苏省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课件:131土壤里的小动物(共21张PPT)
刺激的反应程度 不同 (相同或不同)。
探究(三):蚯蚓的反应







蚯蚓的前端有脑,脑向后延伸为腹神
经索。腹神经索上有许多神经节,集中
了许多神经,因此,蚯蚓对刺激的反应
比较灵敏、准确。
探究(四):蚯蚓的呼吸
将蚯蚓放在干燥的环境中会怎样?为什么?
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湿润的体 表进行气体交换。
因为光滑的纸板摩擦力小,刚 毛无法固定,运动不协调。
探究(三):蚯蚓的反应
保持蚯蚓体表湿润!
【材料】活蚯蚓、纸板、清水、滴管、玻璃棒
【方法】把半边潮湿半边干燥的纸板放在解剖盘 里,将2-3条蚯蚓放在纸板的干湿边接处。用玻 璃棒轻轻碰一下蚯蚓。几分钟后观察蚯蚓向纸板 的哪边移动。
讨论;蚯蚓的这一反应说明了什么?
分析夏天雷雨过后蚯蚓为什么要爬出洞穴? 土壤浸水后缺少空气,妨碍蚯蚓呼吸
总结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
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
体形
细长圆柱形,减少钻土时的阻力
身体分节可以灵活、自如的运动。
体色
暗红色或灰黑色(保护色)
体表
湿润、黏滑的体表还可以减少身体
与土壤表面的摩擦。
运动 依靠肌肉与刚毛的协调配合运动
活动一: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
阅读教材,结合生活经验完成以下问题:
1.蚯蚓是一般生活在 阴暗 潮湿、疏松 富含有机物的土 壤中。白天 在土壤中 穴居 ,夜间爬到地 面,以土壤中的 有__机_物_或__地_面__上_的_碎_ 叶 等作为食 物。
2. 蚯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__解__者。
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
蚯蚓向潮湿的环境移动 说明蚯蚓适应潮湿的环境

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反思与建议

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反思与建议

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反思与建议作者:***来源:《中学语文(学生版)》2021年第05期摘要自整本书阅读教学纳入新课标以来暴露出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一学期实践,笔者发现以下几个方面尤为突出:阅读任务完不成、教学方法微观低效、缺乏过程性指导等。

从当前教学问题出发,笔者提出通过着力突破阅读桎梏、宏观把握解读、多元过程指导、助力整本书阅读等建议。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教学反思;建议;《乡土中国》自整本书阅读被纳入新课标以来,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开展了难能可贵的实践探索。

但目前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过程还不尽如人意,大部分教师不能掌握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应有之义。

实践中,整本书阅读教学存在阅读任务完不成、教学方法微观低效、缺乏过程性指导等问题。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当前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进行理性的梳理和分析,并力求展开更多合理化、科学化的实践探索。

一、“审视”:整本书阅读任务完不成,如何突破?《乡土中国》作为统编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上册第五单元指定书目,已成为全体高一学生的必读书,且为高考考试内容。

从目前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现状来看,读不完、读不通是教学的第一大屏障。

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助推学生顺利完成阅读任务呢?1.突破时间:线上线下结合,让阅读可见初期的阅读任务,只要求学生不打折扣的全部读完,因此教师的教学重点在于掌握学生的阅读进程,助推其顺利完成阅读任务。

为开学后能顺利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建议以暑期线上阅读与开学后线下阅读相结合的方式督促完成阅读任务。

暑期中,学生普遍居家学习,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各类线上教学手段开展阅读进程监控,要求学生自定阅读计划,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

建议化大为小,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将整本书的阅读量划分为几块,学生每读完一块,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

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阅读测验题目,要求学生完成打卡,以检验和督促学生的阅读。

开学后,每周至少要保证两节课的自主阅读时间。

在教授本单元前一个月,再次布置阅读任务,回顾阅读内容,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一些扩展阅读内容以促进文本理解。

stem教育中6e学习模式的教学初探

stem教育中6e学习模式的教学初探

生物学教学2020年(第45卷)第1期・71・STEM教育中6E学习模式的教学初探王波(江苏省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徐州221003)摘要以"飞翔时鸟翼升力产生的原因探究”为起点,通过STEM教育中6E学习模式的教学探索,学生在亲历参与、探索、解释、工程、深化和评价等一系列过程中,不仅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融合,而且培养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需要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STEM6E学习模式教学探索目前,STEM教育已受到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STEM扩大了学习的环境和学习的领域,既改变了教也改变了学,促进了知识的广泛融合,诱发了知识的创新。

STEM教育一般可通过项目式学习、5E学习模式开展。

在此基础上,美国国际技术与工程教育学会(IPEEA)又进一步提出了“6E学习模式又叫“6E 设计型学习模式”(Learning by DeSIGN™Model)&该模式分为参与、探索、解释、工程、深化和评价6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不同程度地渗透着STEM教育的思想。

“鸟类的主要特征”是初中生物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鸟类形态结构适应于飞翔生活的特征“飞翔时鸟翼升力产生的原因”产生浓厚的兴趣,一致要求进行深度探究。

为此,笔者通过“基于6E学习模式的STEM教育”,把该主题作为研究课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1参与'Engage)在参与阶段教师创设了情境,引发深度思考并产生高阶思维的问题,促使学生将已有的认知经验与当前的学习任务建立密切联系,明确目标、确定学习项目。

1.1创设STEM情境,激发好奇心首先播放鹰、军舰鸟和天鹅在空中飞行的视频,其中鸟类在滑翔的部分要慢速播放;再播放飞机、滑翔机飞行的视频。

而后,教师提供一些问题来促使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鸟类为什么能在天空中飞行?飞机和滑翔机为什么也能飞行?两者肯定有一些共同的原理,这个原理是什么呢?这些问题会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涉及的探究领域已经超越了鸟类形态结构适于飞行生活的特征,并不断向着知识运用与创新的维度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关于举办第十九届“科研杯”教育教学论文评比
活动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文教体)局教科所(教研室、教师发展中心),局直属各学校:
在“学讲计划”推行以来,广大教师开展了扎实有效的研究和丰富多彩的课改实践活动。

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交流分享教师实践研究的智慧,探讨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拟面向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举办第十九届“科研杯”教育教学论文评比活动,希望广大教师踊跃参加。

一、专题内容
“科研杯”专题:“学讲计划”推进过程中的学科深化为主题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有关书香校园建设,家校共育,校园文化建设等教育重点工作内容;其他教育教学研究的成果。

“黄浦杯”专题:“我的教育观”。

要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对教育问题的感受体验,避免纯粹思辨抽象论述。

1.个人教育观成长史。

2.教育观的学习和应用。

3.结合实践提炼教育观。

4.评论教育现象传递教育观。

都要围绕实践经历谈作者对教育教学理念的理解,要反映作者教育理念发展变化的具体表现和过程。

“师陶杯”专题:聚焦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应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和未来挑战;体现立德树人根本要求与时代精神,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落实新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指向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教学等。

二、撰写要求
可从以上三个专题中任选其一。

主题要突出,有自己独到的体会和实践,体现教师自身的思考和研究过程,切忌泛泛而谈。

参评论文的形式可以是教育基本理论探讨与宏观教育分析,也可以是个案研究、教育随笔、教育活动案例等,但都必须符合学术规范。

论文要注重研究,切忌泛泛而谈;严禁抄袭,一旦发现永久取消参评资格,并予以通报。

已经公开发表的论文不得参评。

三、注意事项
1.文章篇幅一般以5000字以内为宜,未在报刊发表、评奖或在网络公开。

2.参评范围:徐州市中小学及幼儿园在职在岗教师,每人限报一篇。

依据2017年申报获奖情况分配各地区初选推荐数,由各县(市)、区教科所(教研室)、各直属学校教科室统一初评确认。

初选后推荐名额分配表
3.每篇论文要求交电子稿一份,由各位参评教师自行在网上申报,上传的论文电子稿只能是word生成的doc,docx格式文件。

4.格式要求:论文正文前要有“摘要”(2O0字以内)和“关键词”(3-5个)。

引文要细加核对。

注释统一用脚注,每页编号。

参考文献置于论文最后。

注释和参考文献要写明作者(主编、译者)、篇名(书名)、报刊名称及日期或期次(出版社及出版年份)、页码等项。

文章格式设置为:标题三号宋体加粗,一级标题四号宋体加粗,正文五号宋体、行距固定值20磅。

四、申报程序:
1.以县(市)区为单位管理学校用户,以学校为单位申报,仍沿用去年用户名、密码。

密码遗忘可联系各县区主管部门修改。

2.同一学校教师个人凭学校用户密码登陆徐州教育信息网论文评比平台各自申报(网址:http:///lwpx)。

选择学校名称(如学校名称不存在,请联系县(市)区主管部门添加添加、学段、学科,录入身份证号、联系方式、论文题目等个人信息,并上传论文电子稿。

3.仅参加“科研杯”评选直接选择所任教学段、学科;申投师陶杯在填写学段时选择“师陶杯专题”,申投黄浦杯在填写学段时选择“黄浦杯专题”。

五、申报时间:
2018年3月20日开始,至4月15日截止,县(市)、区初评4月25日完成,申报时间为系统自动控制,过期无法上传,请严格按申报时间上传。

论文评审完毕,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以文件形式公布获奖名单并颁发获奖证书。

参考各县(市)、区2017年省优秀论文获奖情况确定推荐名额,优先选送一等奖获得者参加省教科院“师陶杯”、长三角“黄浦杯”等论文评选活动。

此次评比活动的申报情况和获奖率将纳入县(市)区教科所(教研室)、直属学校考核基础数据。

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2018年3月2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