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教材里的审计抽样的定义

合集下载

【知识点】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

【知识点】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

第一编审计基本原理——第四章审计抽样方法考情分析本章属于审计的基础知识,属于需要重点关注的章节,主要内容是审计抽样相关概念以及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中的应用。

常以客观题或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核,分值在6分左右。

本章主要内容导读【知识点】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一、审计抽样(一)审计抽样的含义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为注册会计师针对整个总体得出结论提供合理基础。

(二)审计抽样的特征审计抽样应当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特征:(1)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2)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3)可以根据样本项目的测试结果推断出有关抽样总体的结论。

(三)审计抽样的适用性审计抽样在审计测试流程中的适用性注意:①在被审计单位采用信息技术处理各类交易及其他信息时,注册会计师通常只需要测试信息技术一般控制,并从各类交易中选取一笔或几笔交易进行测试,就能获取有关信息技术应用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此时不需使用审计抽样。

②如果注册会计师将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为可接受的低水平,也可不实施细节测试,此时不需使用审计抽样。

二、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一)抽样风险【例题·单选题】(2016年考生回忆版)下列有关信赖过度风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信赖过度风险影响审计效率B.信赖过度风险属于非抽样风险C.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扩大样本规模降低信赖过度风险D.信赖过度风险与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均相关『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选项A,信赖过度风险影响审计质量;选项B,信赖过度风险属于抽样风险;选项D,信赖过度风险是在控制测试中使用审计抽样时的抽样风险,与细节测试无关。

【例题·单选题】(2015年)下列有关抽样风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除非注册会计师对总体中所有的项目都实施检查,否则存在抽样风险B.在使用统计抽样时,注册会计师可以准确地计量和控制抽样风险C.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扩大样本规模降低抽样风险D.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包括误受风险和误拒风险『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包括信赖过度风险和信赖不足风险。

第八章 (2)审计抽样

第八章 (2)审计抽样

审计程序的作用: 可以使审计人员看准目标,抓住重点,合理布置审计力量,使审计工作有条 不紊地进行 可以帮助CPA有的放矢去审查,取证,形成正确的审计结论 可以使审计成本保持在一种合理的水平上 可以有效地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效果
审计程序一般包括审计准备阶段(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审计结束 (审计完成,审计报告阶段)。
2-4审计程序
• 审计的准备阶段
–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 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 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系统(第 7 章) – 分析审计风险(第6章) – 编制审计计划(第6章)
审计的准备阶段——整个审计程序的起点和基础工作
•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目的: 一方面可以确定是否接受委托的委托
内容 签约双方的名称 委托目的 审计范围 会计责任和审计 责任 审计报告的使用责任 审计收费 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有效期间 违约责任 签约时间
抽样、非抽样风险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审计测试
控制测试
抽样风险种类
信赖过度风险
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效果
信赖不足风险
误受风险 误拒风险
效率
效果 效率
实质性测试
注:两种测试中的非抽样风险对审计效率、效果都有影响
• 注意: • 第一,只要抽样,抽样风险就存在。 第二,抽样风险与样本规模成反方向变动: 样本规模越小,抽样风险越大;样本规模 越大,抽样风险越小。无论是控制测试还 是细节测试,注册会计师都可以通过扩大 样本规模降低抽样风险。如果对总体中的 所有项目都实施检查,就不存在抽样风险, 此时审计风险完全由非抽样风险产生。
• 注意: • 非抽样风险是由人为错误造成的,虽不能 量化,但可以通过仔细设计其审计程序来 降低、消除或防范。

审计抽样概述

审计抽样概述

2 * 19.9 16.8 14.5 12.8 11.4 10.3 9.4 8.7 7.5 6.6 5.9 5.3 4.4 3.3 2.7
3 * * * 18.1 16.0 14.3 12.9 11.8 10.8 9.3 8.2 7.3 6.6 5.5 4.2 3.4
实际发现的偏差数
4
5
6
*
*
*
*
*
总体规模
05
04
可容忍错报
可接受的误受风险
03
02
总体的变异性
01
(一)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
审计抽样 • 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
二、选取样本阶段
(二)确定样本规模
样本规模=(总体账面金额÷可容忍错报)×保证系数
考虑重大错报风险,将其评估为最高、高、中和低四个
等级。
确定可容忍错报。
评估用于测试相同认定的其他实质性程序(如分析程序) 未能发现该认定中重大错报的风险。
审计抽样在细节 测试中的运用
审计抽样 • 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
一、样本设计阶段
明确测试目标
(一)
(四) 阶段 (二)
定义总体: • 考虑总体的适当性和
完整性; • 识别单个重大项目和
极不重要的项目。
界定错报
(三)
定义抽样单元
审计抽样 • 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 二、选取样本阶段
预计总体错报
审计抽样 • 审计抽样概述 二、审计抽样的种类
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于评价内部控制在防止或发现

并纠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方面的运行有效性的审计程序。

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包括依赖过度风险和信赖不足风
险。

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知识考点:审计抽样

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知识考点:审计抽样

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知识考点:审计抽样
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的应考人员,*阶段考试的单科考试合格成绩5年内有效。

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知识考点:审计抽样,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审计抽样
一、考情分析
本章属于比较重要的内容,是考试的重点,基本上每年都会涉及题目,各种题型均可涉及,尤其是简答题;还可以在综合题中涉及抽样的具体运用。

考生应在明确审计抽样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够将抽样技术具体运用于控制测试和实质*细节测试中。

二、重点和难点
(一)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
1.审计抽样
2.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3.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
(二)审计抽样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1.样本设计——确定测试目标;定义总体和抽样单元;定义误差构成的条件
2.样本选取
(1)确定样本规模——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
(2)选取样本
3.评价样本结果——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下的评价
第一,统计抽样结果评价(总体偏差率上限与可容忍偏差率比较;在细节测试下将总体错报上限与可容忍错报比较)
第二,非统计抽样结果的评价(在控制测试下将样本偏差率与可容忍偏差率比较;在细节测试下将总体错报与可容忍错报比较)
(三)控制测试中运用的抽样方法
1.统计抽样
2.非统计抽样
(四)实质*细节测试中抽样技术的运用
1.非统计抽样
2.统计抽样
(1)传统变量抽样
(2)PPS抽样的适用前提及优缺点。

8 审计抽样

8 审计抽样
第八章 审计抽样
第一节 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
一、审计抽样的义
审计抽样(即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某类交易或账户
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
有被选取的机会,为注册会计师针对整个总体得出结论提供合 理基础。 即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 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推断总体。
【单选题】 以下关于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抽样风险与样本规模呈反方向变动,注册会计师可以通
过扩大样本规模降低抽样风险
B.通过采取适当的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可以将非抽样风险 降至可接受的水平 C.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均不能量化 D.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通过影响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和
第二节 样本的设计与选取
一、审计抽样的三大环节及目的
各环节 1.样本设计阶段 目的 根据测试的目标和抽样总体, 制定选取样本的计划 按照适当的方法从相应的抽样总体中选取所需的 2.选取样本阶段 样本,并对其实施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误差
3. 评价样本结果 根据对误差的性质和原因分析, 将样本结果推断至 阶段 总体,形成对总体的结论
(2)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当地定义控制偏差或错报,导致注 册会计师未能发现样本中存在的偏差或错报。 例如,注册会计师在测试现金支付授权控制的有效性时,未 将签字人未得到适当授权的情况界定为控制偏差。
(3)注册会计师选择了不适于实现特定目标的审计程序
例如,注册会计师通过观察固定资产来证实其所有权。
(4)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当地评价审计发现的情况 例如,注册会计师错误解读审计证据可能导致没有发现误 差。注册会计师对所发现误差的重要性的判断有误,从而忽
(2) 误受风险(“β”风险) 误受风险是指抽样结果表明或使审计人员推断 某一重大错报不存在而实际上存在的风险。 注册会计师通常会停止对该账面金额继续进行 测试,并根据样本结果得出账面金额无重大错报的 结论,从而可能导致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的审计 意见,影响审计效果。

第十章 审计抽样

第十章 审计抽样

2
三、获取审计证据时对抽样风险和非抽样 风险的考虑
(1)抽样风险与非抽样风险的含义 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 与对总体全部项目实施与样本同样的审计程序 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的可能性。 非抽样风险是指由于某些与样本规模无关的因 素而导致注册会计师得出错误结论的可能性。 注册会计师采用不适当的审计程序,或者误解 审计证据而没有发现误差等,均可能导致非抽 样风险。
8
五、样 本 设 计
(1)分层 分层是指将一个总体划分为多个子总体的过程, 每个子总体由一组具有相同特征(通常为货币金 额)的抽样单元组成。 分层可以降低每一层中项目的变异性,从而在抽 样风险没有成比例增加的前提下减小样本规模。 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将总体分为若干个离散的具 有识别特征的子总体(层),以提高审计效率。 当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通常按照货币金 额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进行分层,以将更多的 审计资源投入到大额项目中。也可以按照显示较 高误差风险的某一特征对总体进行分层。

18
【例题】 在编制审计计划时,需考虑影响样本量 大小的有关事项,对审计抽样工作进行规划。以 下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可信赖程度要求越高,需选取的样本量越大 B.划分的次级总体越多,需选取的样本量越大 C.可容忍误差越小,需选取的样本量越大 D.预期误差越小,需选取的样本量越大 答案:AC 解析:注册会计师利用分层重点审计可能有较大 错误的项目,并减少样本量,所以B不正确。如 果存在预期误差,注册会计师应当选取较大的样 本量,所以D是错误的。
(1)控制测试常用的抽样方法 固定样本量抽样 样本量=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系数÷可容 忍偏差率,或查样本量表。 总体偏差率上限=风险系数÷样本量 停-走抽样:从预计总体偏差率=0开始,边抽 样边评估。 发现抽样:假定预计总体偏差率=0,发现偏差 即停止抽样,转而进行全面审计。

注册会计师《审计》知识点:审计抽样的定义

注册会计师《审计》知识点:审计抽样的定义

/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人的网上家园
注册会计师《审计》知识点:审计抽样的定义
知识点:审计抽样的定义
抽样能以较小的样本规模代表大多数总体。

现代审计以抽样为原则,详查为例外。

审计抽样的定义
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且所有项目都有机会被选取。

(一)审计抽样的特征
审计抽样应当具备的三个基本特征:
1.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
2.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3.审计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评价该账户余额或交易类型的某一特征。

(二)获取审计证据时对审计抽样的运用
审计程序对运用审计抽样产生要影响,审计抽样不影响审计程序的运用。

1.风险评估程序
风险评估程序通常不涉及审计抽样。

2.控制测试
(1)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制测试。

(2)对于未留下运行轨迹的控制,注册会计师通常实施询问、观察等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此时不宜使用审计抽样。

3.实质性程序
(1)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可以使用审计抽样获取审计证据,以验证有关财务报表金额的一项或多项认定(如应收账款的存在性),或对某些金额作出独立估计(如陈旧存货的价值)。

(2)在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时,注册会计师不宜使用审计抽样。

文章摘自:/zhucekuaijishi/。

第8章 审计抽样

第8章  审计抽样




谢谢分享!
3.总体可接受吗?用修改计划否?
举例

(一)if CPA测试192个样本,发现0个偏差:

(二)if CPA测试192个样本,发现4个偏差:
(一)if CPA测试192个样本,发现0个偏差:
1.总体实际偏差率超过1.56%的风险是5%,即有95%的把 握保证总体实际偏差率不超过1.56% ; 2.由于CPA确定的可容忍偏差率为4%,1.56% <4%,所以 可得出结论:总体的实际偏差率超过可容忍偏差率的 风险很小,总体可以接受; 3.样本结果 1.56%<4%,证实了CPA在风险评估程序时了 解内控有效性的结论恰当。即计划审计工作时评估的 X低是适当的,无需扩大实质性程序范围,无需修改 审计计划。
(二)在细节测试中的应用
审计抽样在审计测试运用时的六个步骤

一、确定测试目标 二、定义总体、抽样单元和误差(偏差或错报) 三、根据审计目标设计审计测试的程序 四、确定样本规模
五、选取样本的方法
六、评价样本结果、推断总体
一、确定控制测试目标
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 可容忍偏差率(%)
对总体金额得出结论的统计
变量抽样 细节测试 抽样方法;其目的是测试错
报金额。
三、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抽样风险——CPA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
,可能不同于如果对整个总体实施与样本
相同的审计程序得出的结论的风险。
控制测试时的 抽样风险:

细节测试时的 抽样风险:

1.信赖过度风险
2.信赖不足风险 影响审计效率
在使用样本量表确定样本规模时,假定样本是55,CPA对 55个样本实施了审计程序,样本偏差是0,风险系数是2.3 ,则总体偏差率上限为4.18%,if CPA确定的可接受信赖 过度风险为10%,则下列错误的是( D )。

第四章 审计抽样-审计抽样的定义

第四章 审计抽样-审计抽样的定义

2015年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内部资料审计第四章 审计抽样知识点:审计抽样的定义● 定义: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且所有项目都有机会被选取。

● 详细描述:抽样能以较小的样本规模代表大多数总体。

现代审计以抽样为原则,详查为例外。

 审计抽样的特征 审计抽样应当具备的三个基本特征: 1.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2.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3.审计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评价该账户余额或交易类型的某一特征。

例题:1.关于审计抽样的特征,以下理解中,错误的是()。

A.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B.审计抽样是为了获取审计证据证实控制活动运行是否有效或验证某一认定金额是否存在错报C.所有抽样单元均有被选取的机会D.针对总体进行分层,再选取样本正确答案:D解析:选项D错误。

如果审计抽样运用于控制测试,测试的总体没有变异性,不需要对总体进行分层;同样,如果采用PPS抽样,由于样本是以元为单位,总体没有变异性,也不需要对总体进行分层。

2.有关审计抽样的理解,下列表述中,不恰当的有()。

A.如果总体规模小于3000,不能使用PPS抽样B.PPS抽样适合细节测试中高估资产项目的测试C.所有传统变量抽样均需要对总体进行分层D.审计抽样适合对内部控制运行留下轨迹的控制进行测试正确答案:A,C解析:总体规模小于2000,不能使用PPS抽样;传统变量抽样中的差额估计抽样和比率估计抽样不适合先对总体进行分层。

3.关于审计抽样应当具备的特征,以下说法中恰当的有()。

A.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B.审计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评价该账户余额或交易类型的某一特征C.抽样风险应控制在可接受的低水平D.所存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正确答案:A,B,D解析:抽样风险的降低与否不是由审计抽样本身决定,是注册会计师样本设计中样本规模和样本审计等环节决定,选项C不是审计抽样的特征。

第十一章 审计抽样

第十一章 审计抽样

11
12 13 14 15
28018
63553 09429 10365 07119
69578
40961 93069 61129 97336
88231
48235 √ 52636 87529 71048
33276 √
03427 92737 85689 08178 √
70997
49626 √ 88974 48237 √ 77233
选取特定项目
指对总体中特定项目进行针对测试。 选取的特定项目可能包括: 大额或关键项目; 超过某一金额的全部项目; 被用于获取某些信息的项目; 被用于测试控制活动的项目。 选取特定项目实施检查,但并不构成审计抽样。 对按照这种方法所选取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的 结果,不能推断至整个总体。
注册会计师采用不适当的审计程序,或者误解 审计证据而没有发现误差等,均可能导致非抽 样风险。
在实施控制测试时,误差是指控制偏差;在实 施细节测试时,误差是指错报。总误差用来表 示偏差率或错报总额。 可容忍误差是指注册会计师可接受的总体中的 最大误差。
13
非抽样风险是人为错误造成的,可以降 低。 任何一种抽样方法都不能量化非抽样风 险。
93093
39975 06907 72905 91977 14342 36857
06243 √
81837 11008 √ 56420 05463 √ 63661 53342
61680
16656 √ 42751 √ 69994 07972 √ 10281 √ 53988
07856 √
06121 √ 27756 √ 98872 18876 √ 17453 √ 53060
抽样单元,是指构成总体的个体项目。

注册会计师《审计》考点:审计抽样的含义

注册会计师《审计》考点:审计抽样的含义

注册会计师《审计》考点:审计抽样的含义
小编今天继续为大家更新考点,注册会计师《审计》考点,希望大家能够充分利用这些知识点,做到熟练掌握。

也要养成每天坚持做题的好习惯,在习题中掌握知识点,在习题中查漏补缺,同时找到做题的节奏,找到考试的感觉,理想艰险,但是遇到再大的困难,想着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便不会选择放弃。

备考路上,一定要不抛弃不放弃!
审计抽样的含义
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100%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为注册会计师针对整个总体得出结论提供合理基础。

(环球网校提供审计抽样)
总体是指注册会计师从中选取样本并期望据此得出结论的整个数据集合。

抽样单元是指构成总体的个体项目。

审计抽样能够使CPA获取和评价有关所选项目某一特征的审计证据,以形成或有助于形
成有关总体的结论。

注册会计师《审计》考点,抽样实用性较广,不仅CPA执行审计工作时使用,意见调查、市场分析、科学研究都可能用到。

审计抽样不同于其他行业的抽样,例如:审计抽样可能为某账户余额的准确性提供进一步佐证证据,CPA只需要评价该账户余额是否存在重大错报,而不需要确定其期初金额,这些初始金额在审计抽样开始之前已由被审计单位记录并汇总完毕。

备考201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想要取得好成绩,就要熟练的掌握各个考点,并针对性的进行习题练习,小编今天继续为大家更新考点,注册会计师《审计》考点,有需要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考试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希望大家拿出正确的态度对待。

CPA审计课件 第四章 审计抽样

CPA审计课件 第四章 审计抽样

Part 1 审计抽样
(二)特征 审计抽样应当同时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1 部分审计
2
对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 全查不属于审计抽样;
1 均有机会
2
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选取特定项目测试不属于审计抽样;
可以根据具有代表性的样本项目的测试结果推断出 推断总体 有关抽样总体的结论。
Part 1 审计抽样
Part 1 样本设计阶段
(三)定义抽样单元 注册会计师定义的抽样单元应与审计测试目标相适应。
抽样单元通常是能够提供控制运行证据的一份文件资料、 一个记录或其中一行,每个抽样单元构成了总体中的一个 项目。
Part 1 样本设计阶段
(四)定义偏差构成条件 在控制测试中,偏差是指偏离对设定控制的预期执行。在
例题
【多项选择题】 下列有关抽样风险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误受风险和信赖过度风险影响审计效果 B.误受风险和信赖不足风险影响审计效果 C.误拒风险和信赖不足风险影响审计效率 D.误拒风险和信赖过度风险影响审计效率
)。
[答案]AC [点评]误受风险和信赖过度风险影响审计效果,误拒风险 和信赖不足风险影响审计效率;这是非常重要的结论, 同学们必须先理解,后记忆。
a. 注册会计师通常将抽样单元超过5000个的总体视
为大规模总体;
b. 对大规模总体而言,总体的实际容量对样本规模 总体规模 几乎没有影响;
c. 对小规模总体而言,审计抽样比其他选择测试项
目的方法的效率低。
a. 控制运行的相关期间越长,需要测试的样本越多;
b)控制程序越复杂,测试的样本越多; 其他因素 c)样本规模还取决于所测试的控制的类型,通常对
D. 注册会计师使用非统计抽样时,不需要考虑抽样风险

第六章 审计抽样

第六章 审计抽样

第六章审计抽样一、审计抽样的定义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的结果,推断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一种方法。

审计抽样对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都适用抽样方法的选用主要涉及的是审计程序实施的范围问题。

二、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一)抽样风险1、定义: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据抽样结果得出的结论与审计对象总体特征不相符合的可能性。

抽样风险与样本量成反比,样本量越大,抽样风险越低。

2、注册会计师在进行符合性测试时,应关注以下抽样风险:(1)弃真风险(信赖不足风险),这是指抽样结果使注册会计师没有充分信赖实际上应给予信赖的内部控制的可能性。

(2)采伪风险(信赖过度风险),是指抽样结果使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的信赖超过了其实际上可予以信赖程度的可能性。

3、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实质性测试时,应关注以下抽样风险:(1)误受风险(采伪),也成“β风险”,是指抽样结果表明账户余额不存在重大错误而实际上存在重大错误的可能性。

(2)误拒风险(弃真),也称为“α风险”,与误拒风险相反,误拒风险是指抽样结果表明账户余额存在重大错误而实际上不存在重大错误的可能性。

上述这些风险,都将严重影响审计的效果和效率。

(二)非抽样风险1 、定义:非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因采用不恰当得审计程序或者方法,或因误解审计证据等而未能发现重大误差的可能性,产生这种风险的原因主要有:(1 )人为错误,如未能找出样本文件中的错误等。

(2 )运用了不切合审计目标的审计程序。

(3 )错误解释样本结果。

2 、非抽样风险无法量化,而且对审计效果和效率都可能产生影响3 、非抽样风险无法量化,但对审计工作的效果和效率都有影响的。

三、审计抽样的种类1、按抽样决策的依据不同,将审计抽样划分为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2、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根本区别是:(1 )统计抽样是利用概率法则来量化控制抽样风险的;非统计抽样可能比统计抽样花费的成本要小,但是统计抽样的效果则可能比非统计抽样好得多。

第十一章 审计抽样

第十一章 审计抽样

(二)审计抽样的种类
(1)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 统计抽样必须同时具备两个特征: 1.随机选取样本; 2.运用概率论评价样本结果,包括计量抽样风险。 不同时具备以上两个特征的抽样方法属于非统计抽 样。非统计抽样又有任意抽样和判断抽样之分。在任意 抽样法下,从总体中抽取多少样本、抽取哪些样本都是 主观随意的,没有客观的依据和标准。判断抽样是基于 注册会计师对审计对象的了解和个人的职业判断,有目 的、有重点地选取一定量的样本进行审查。 (2)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p170图11-1) 属性抽样:根据样本的差错率推断总体的差错率 变量抽样:根据样本的差错额推断总体的差错额
(二)PPS 抽样的缺点 1.使用 PPS 抽样时通常假设抽样单元的审定金额大 于账面金额或不小于零。 2.如果注册会计师在 PPS 抽样的样本中发现低估, 在评价样本时需要特别考虑。 3.对零余额或负余额的项目选取需要在设计时特别考 虑。 4.当发现错报时,如果风险水平一定,PPS 抽样在评 价样本时可能高估抽样风险的影响,从而导致注册会计师 更可能拒绝一个可接受的总体账面金额。 5.在 PPS 抽样中注册会计师通常需要逐个累计总体 金额。但这不需要额外增加大量的审计成本,因为相关的 会计数据一般会以电子形式储存。
(一)PPS 抽样的优点
1.PPS 抽样一般比传统变量抽样更易于使用。 2.PPS 抽样的样本规模不需考虑所审计金额的预计 变异性。 3.PPS 抽样中项目被选取的概率与其货币金额大小 成比例,因而生成的样本自动分层。 4.PPS 抽样中如果项目金额超过选样间距,PPS 系 统选样自动识别所有单个重大项目。 5.如果注册会计师预计没有错报,PPS 抽样的样本 规模通常比传统变量抽样方法更小。 6.PPS 抽样的样本更容易设计,且可在能够获得完 整的总体之前开始选取样本。

[财务管理]第六章审计抽样

[财务管理]第六章审计抽样
抽样风险与样本量成反比
h
11
抽样风险分为:
(1)在实施控制测试时,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控 制有效性高于其实有效性的风险;或在实施细节 测试时,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不存在而 实际上存在的风险。
此类风险影响审计的效果,并可能导致注册会计 师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
(2)在实施控制测试时,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控 制有效性低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或在实施细 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存在而 实际上不存在的风险。
h
2
2、理解 (1)风险评估程序
通常不涉及使用审计抽样和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但如 果注册会计师在了解控制的设计和确定其是否得到执行时, 一并计划和实施控制测试,则会涉及审计抽样和其他选取 测试项目的方法。
(2)控制测试(必要时或决定测试时) 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使用审计抽 祥和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实施控制测试。
h
16
7.分层
概念:是指将一个总体划分为多个子总体的过程, 每个子总体由一组具有相同特征(通常为货币金 额)的抽样单元组成
分层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注意:
(1)总体中的每一抽样单位必须属于一个层次,并且只属于这 一层次;
(2)必须有事先能够确定的,有形的,具体的差别来区分不同的 层次;
(3)必须能够事先确定每一层次中抽样单元的准确数字
(3)实质性程序 在实施细节测试时,可以使用审计抽样和其他选取测试项目 的方法。
在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时,注册会计师不宜使用审计抽样和 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
h
3
(二)审计抽样的种类
按抽样决策的依据不同:分为统计抽样和 非统计抽样;
按审计抽样所了解的总体特征的不同:分 为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

第11章__审计抽样

第11章__审计抽样
可容忍错报的确定是以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 平的初步评估为基础。某账户的可容忍错报实际上就是该账 户的重要性水平。它是该账户的错报与其他账户的错报汇总 起来不会引起财务报表整体重大错报的最大金额。
对特定的账户而言,当抽样风险一定时,如果注册会计师确 定的可容忍错报降低,所需的样本规模就增加。
使用统计抽样方法时,注册会计师必须对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进 行量化,并利用根据统计公式开发的专门的计算机程序或专门的 样本量表来确定样本规模。
在非统计抽样中,注册会计师可以只对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进行 定性的估计,并运用职业判断确定样本规模。
2019/9/9
审计
12
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
1. 可接受的抽样风险
细节测试旨在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相关认定进行测 试, 尤其是对存在或发生、计价认定的测试。注册会计师实 施审计程序的目标就是确定相关认定是否存在重大错报。例如, 通过在账户余额中选取项目进行测试,注册会计师可以检查出 那些虚构项目、余额中不应包含的项目(分类错误的项目)以 及估价错误的项目。
1. 风险评估程序通常不涉及使用审计抽样
2. 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可以考虑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 制测试。
3. 在实质性程序中,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可以使用 审计抽样获取审计证据,以验证有关财务报表金额的一项或 多项认定,或对某些金额作出独立估计。在实施实质性分析 程序时,注册会计师不宜使用审计抽样。
分层可以降低每一层中项目的变异性,从而在抽样风险没有 成比例增加的前提下减小样本规模。
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将总体分为若干个离散的具有识别特征 的子总体(层),以提高审计效率。界定子总体时,应当使 每一抽样单元只能属于一个层。

第八章 审计抽样

第八章 审计抽样
2015-6-7 第十二章审计抽样 29 29
(2)非统计抽样 在非统计抽样中,抽样风险无法直接 计量。注册会计师通常将样本偏差率(即 估计的总体偏差率)与可容忍偏差率相比 较,以判断总体是否可以接受。
2015-6-7
第十二章审计抽样
30 30
如果样本偏差率大于可容忍偏差率,则总 体不能接受。 • 如果样本偏差率低于可容忍偏差率,注册 会计师则要考虑即使总体实际偏差率高于 可容忍偏差率时仍出现这种结果的风险。 • 如果样本偏差率大大低于可容忍偏差率, 注册会计师通常认为总体可以接受。
2015-6-7 第十二章审计抽样 10 10
三、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
统计抽样的优点: 能够客观地计量抽样风险,并通过调整 样本规模精确地控制风险。 统计抽样的缺点: 发生额外成本,如增加额外的支出培训 注册会计师、统计抽样要求单个样本项目 符合统计要求需要支出额外的费用。
2015-6-7
第十二章审计抽样
2015-6-7
第十二章审计抽样
40 40
思考题


练习:审计人员决定采用随机数表法对总体编号为1- 2500的发票进行抽查,假设随机起点为随机数表的第3 行与第4列的交叉数,选用随机数的后4位,并且使用 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的选样方向,请写出前五个被 选出的凭证号码。 练习:假设被审单位的应付账款帐面总值5000万元, 共计4000个账户,注册会计师为对应付账款总额进行 估计,选出200个账户进行审计,其帐面价值为240万 元,经审计确认的账面价值为246万元,使用比率估计 抽样,审计人员估计的应付账款总额应是多少?
2015-6-7 33 33
第十二章审计抽样
(1)统计抽样 计算出总体错报上限,并将计算的总体错报 上限与可容忍错报比较。总体错报上限等于推断 的总体错报(调整后)与抽样风险允许限度之和。 如果计算的总体错报上限低于可容忍错报,则总 体可以接受。注册会计师对总体做出的结论,所 测试的交易或账户余额不存在重大错报。 如果计算的总体错报上限大于或等于可容忍错报, 则总体不能接受。注册会计师对总体做出的结论, 所测试的交易或账户余额存在重大错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计抽样的定义
【内容导航】:
(一)采用审计抽样的目的
(二)审计抽样的作用
(三)审计抽样的定义
(四)审计抽样基本特征
(五)审计抽样的适用范围
【所属章节】:
本知识点属于《审计》科目第四章审计抽样第一节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的内容。

【知识点】:审计抽样的定义
(一)采用审计抽样的目的
审计抽样旨在帮助注册会计师确定实施审计程序的范围(测试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得出合理的结论,作为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

(二)审计抽样的作用
审计抽样能够使注册会计师获取和评价有关所选取项目(某一认定)某一特征(控制运行有效?认定存在错报?)的审计证据,以形成或有助于形成有关总体的结论(控制运行有效?认定存在错报?)。

【解读】
审计抽样运用于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某一特征”是有不同的内涵的。

如果审计抽样运用于控制测试,“某一特征”是指“某一认定控制活动”的运行是否有效(即“是否有效”为“某一特征”)。

如果审计抽样运用于细节测试,“某一特征”是指“某一财务报表项目的某一认定”是否存在重大错报(即“错报”为“某一特征”)。

(三)审计抽样的定义
审计抽样(简称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与某一认定相关的控制活动、某一财务报表项目的某一认定)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为注册会计师针对整个总体得出结论提供合理基础。

(四)审计抽样基本特征
1.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
2.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3.可以根据样本项目的测试结果推断出有关抽样总体的结论(这一特征,2015年教材修订)。

(五)审计抽样的适用范围
1.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制测试;
2.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可以使用审计抽样获取审计证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