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渗漏的处理方法及预防 PPT
合集下载
静脉输液外渗的处理PPT课件
外渗:是指静脉输液过程中,腐蚀性药液进 入静脉官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
考虑外渗的情况:
病人主诉注射时部位有尖锐的刺痛或烧灼感 注射部位有肿胀 静脉推注时有阻力 滴注过程中溶液的流速突然变慢
.
如何判断是否外渗
1.护士应注意观察回血情况,观察注射部位 有无肿胀是否出现隆起或输液不通畅。
2.对肥胖患者用水适中按压注射部位,如外 渗时有凹陷或有张力无弹性。
.
非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钙剂
4.局部湿敷香丹注射液。 5.25%的硫酸镁溶液热敷患处,有消炎去肿
的功效。 6.神灯局部照射,具有消肿、止痛,减少渗
液,活血化瘀等作用。
.
非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氯化钾
1.早期处理:发现外渗时根据药物特性及局部组织 反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立即停止输液回抽残 留药物,更换输液部位,抬高患肢、制动。
2.局部封闭:常用0.5%利多卡因+地塞米松5mg或 1%普鲁卡因皮下环形注射,可减少药物与组织结 合减轻局部组织反应,减轻疼痛,也可以应用静 脉应用硫酸镁,从而有效地预防静脉反应和疼痛 。
热敷只能改善早期缺血情况,不能用于已经发生严重缺血的 外渗。
可以用药血管收缩剂外渗: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 胺
糖尿病患者慎用热敷。
.
• 用法:外敷、封闭、涂药 • 方剂:溶液、针剂、霜剂、中药等
.
• 50%硫酸镁湿敷:用于葡萄糖酸钙、氯化钙、氯化 钾、 20%甘露醇外渗,每次30min, 3~4次/d ,注 意去甲肾上腺素外渗不能使用50%硫酸镁湿敷(因 其是高渗液,可使细胞脱水,加重组织坏死)。
.
药物外渗的分期及具体表现
一期: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 具体表现:早期局部肿胀红斑、持续刺痛。
.
考虑外渗的情况:
病人主诉注射时部位有尖锐的刺痛或烧灼感 注射部位有肿胀 静脉推注时有阻力 滴注过程中溶液的流速突然变慢
.
如何判断是否外渗
1.护士应注意观察回血情况,观察注射部位 有无肿胀是否出现隆起或输液不通畅。
2.对肥胖患者用水适中按压注射部位,如外 渗时有凹陷或有张力无弹性。
.
非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钙剂
4.局部湿敷香丹注射液。 5.25%的硫酸镁溶液热敷患处,有消炎去肿
的功效。 6.神灯局部照射,具有消肿、止痛,减少渗
液,活血化瘀等作用。
.
非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氯化钾
1.早期处理:发现外渗时根据药物特性及局部组织 反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立即停止输液回抽残 留药物,更换输液部位,抬高患肢、制动。
2.局部封闭:常用0.5%利多卡因+地塞米松5mg或 1%普鲁卡因皮下环形注射,可减少药物与组织结 合减轻局部组织反应,减轻疼痛,也可以应用静 脉应用硫酸镁,从而有效地预防静脉反应和疼痛 。
热敷只能改善早期缺血情况,不能用于已经发生严重缺血的 外渗。
可以用药血管收缩剂外渗: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 胺
糖尿病患者慎用热敷。
.
• 用法:外敷、封闭、涂药 • 方剂:溶液、针剂、霜剂、中药等
.
• 50%硫酸镁湿敷:用于葡萄糖酸钙、氯化钙、氯化 钾、 20%甘露醇外渗,每次30min, 3~4次/d ,注 意去甲肾上腺素外渗不能使用50%硫酸镁湿敷(因 其是高渗液,可使细胞脱水,加重组织坏死)。
.
药物外渗的分期及具体表现
一期: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 具体表现:早期局部肿胀红斑、持续刺痛。
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幻灯片PPT课件
3
常见的渗漏原因 1.药物因素 主要是药物本身的理化因素和浓度过高, 包括药物酸碱度、浓度、渗透压;药物对细胞代谢功 能的影响。
2.机械因素 主要涉及液体、注量、速度、时间、压 力及静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主要途径之一,静脉输 液外渗也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问题。当药物外渗时轻 者导致局部组织疼痛、红、肿胀,重者导致组织溃疡、 坏死,甚至造成残疾,引发医疗护理纠纷。脉液体针、 血管的选择和针头的固定方法及穿刺技术
概念 药物外渗:是指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腐蚀性的药
物或刺激性药物进入了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 血管通路。
据报道:经外周静脉给药造成药物外渗的发生率为 0.1%~6%。
渗出是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的非腐蚀性的药物 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
1
渗出的分级 0级 没有症状
1级 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小于1英寸, 皮 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11
药物的外渗的处理原则 一、常规处理 1.热敷:主要用于血管收缩剂渗漏造成的缺血性改 变。如:肾上腺、氯化钙、氯化钾等外渗治疗。 2.冷敷:主要用于充血性水肿为主的急性渗漏性损 伤,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局部水肿和药物的扩散。 如:20%甘露醇、4%碳酸氢钠等渗漏早期。
12
3.药物湿敷 临床上常用硫酸镁作为静脉外渗湿敷药 物,主要用于长期静脉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如氯 化钾、氯化钠等药物所致注射部位的静脉壁炎性渗出 引起的炎性反应。 4.理疗 采用上述方法处理药物外渗的同时,还可配 合采用红外线局部照射及超声波等理疗治疗。
6
2.避免机械损伤 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减少皮下探测 血管的次数,尽可能一针见血,减少对血管的机械刺 激和损伤,穿刺成功后要妥善固定针头,避免针头滑 脱或刺破血管壁。拔针后要用指腹同时按压皮肤和血 管两个穿刺点3分钟,防止血液渗出血管,造成皮下 淤血。
常见的渗漏原因 1.药物因素 主要是药物本身的理化因素和浓度过高, 包括药物酸碱度、浓度、渗透压;药物对细胞代谢功 能的影响。
2.机械因素 主要涉及液体、注量、速度、时间、压 力及静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主要途径之一,静脉输 液外渗也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问题。当药物外渗时轻 者导致局部组织疼痛、红、肿胀,重者导致组织溃疡、 坏死,甚至造成残疾,引发医疗护理纠纷。脉液体针、 血管的选择和针头的固定方法及穿刺技术
概念 药物外渗:是指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腐蚀性的药
物或刺激性药物进入了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 血管通路。
据报道:经外周静脉给药造成药物外渗的发生率为 0.1%~6%。
渗出是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的非腐蚀性的药物 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
1
渗出的分级 0级 没有症状
1级 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小于1英寸, 皮 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11
药物的外渗的处理原则 一、常规处理 1.热敷:主要用于血管收缩剂渗漏造成的缺血性改 变。如:肾上腺、氯化钙、氯化钾等外渗治疗。 2.冷敷:主要用于充血性水肿为主的急性渗漏性损 伤,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局部水肿和药物的扩散。 如:20%甘露醇、4%碳酸氢钠等渗漏早期。
12
3.药物湿敷 临床上常用硫酸镁作为静脉外渗湿敷药 物,主要用于长期静脉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如氯 化钾、氯化钠等药物所致注射部位的静脉壁炎性渗出 引起的炎性反应。 4.理疗 采用上述方法处理药物外渗的同时,还可配 合采用红外线局部照射及超声波等理疗治疗。
6
2.避免机械损伤 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减少皮下探测 血管的次数,尽可能一针见血,减少对血管的机械刺 激和损伤,穿刺成功后要妥善固定针头,避免针头滑 脱或刺破血管壁。拔针后要用指腹同时按压皮肤和血 管两个穿刺点3分钟,防止血液渗出血管,造成皮下 淤血。
输液外渗的处理及预防 PPT
皮肤苍白,伴皮肤紧绷,渗出,变色,淤瘢,或 肿胀,较深的凹陷性水肿,循环受损,中度-重度 疼痛,任何血制品、刺激性、腐蚀性药物的渗出。
V级 包括所有四级的表现和范围较大的伤口;包括大
部分肢体或者伤口非常深
➢ 静脉损伤液体药物外渗,引起血管四周大量结缔组织增生, 致使血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缩小或堵塞。
➢ 促进液体重吸收。 ➢ 使用拮抗剂药物效应。 ➢ 灭活外渗药物的毒性。
一旦发现或者怀疑刺激性药物渗漏到血管外,须立即
停止注射, 利用原针头接无菌注射器进行多方向强力抽吸, 尽可能将针头及皮下药液吸出,拔针后用干棉球按压3 min 左右。
➢ 硫酸镁湿敷:常用于静脉外渗局部湿敷的药物是25 %
硫酸镁,分别用于多巴胺、化疗药物、高渗液、脑垂体后叶 素、氯化钙、氯化钾等药物外渗。硫酸镁遇冷后容易结晶, 对高渗性液体渗漏者可加重组织脱水,因此只能用于血管通 透性高引起的外渗。
➢ 糖尿病患者由于糖、脂肪代谢障碍,血管硬化,也容易 发生外渗。
4. 技术因素
➢ 没有经验,对血管不了解,局部解剖位置不清楚。 ➢ 没有定时巡视静脉通道。 ➢ 使用钢针,据有关文献钢针外渗是留置针的2倍。 ➢ 用敷料覆盖穿刺部位,影响外渗的观察。 ➢ 在远端小静脉用力推注药物。 ➢ 使用输液泵,在一个部位长时间输液。
➢ 局部组织损伤局部组织肿胀,轻者引起酸、麻、胀、痛等 刺激症状,重者由于药物毒性作用,如:化疗药、钙剂等 会造成局部组织坏死,如处置不当,还可造成疤痕挛缩关 节僵直,功能障碍等。
➢ 骨筋膜间隔综合症由于大量液体外渗,超过皮肤扩张限度, 致皮下组织压力增高,血液循环受阻,造成神经、肌肉组 织缺血缺氧,从而使局部酸性代谢产物堆积,毛细血管通 透性增加,大量液体渗入骨筋膜间造成缺血水肿,最终造 成肢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
V级 包括所有四级的表现和范围较大的伤口;包括大
部分肢体或者伤口非常深
➢ 静脉损伤液体药物外渗,引起血管四周大量结缔组织增生, 致使血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缩小或堵塞。
➢ 促进液体重吸收。 ➢ 使用拮抗剂药物效应。 ➢ 灭活外渗药物的毒性。
一旦发现或者怀疑刺激性药物渗漏到血管外,须立即
停止注射, 利用原针头接无菌注射器进行多方向强力抽吸, 尽可能将针头及皮下药液吸出,拔针后用干棉球按压3 min 左右。
➢ 硫酸镁湿敷:常用于静脉外渗局部湿敷的药物是25 %
硫酸镁,分别用于多巴胺、化疗药物、高渗液、脑垂体后叶 素、氯化钙、氯化钾等药物外渗。硫酸镁遇冷后容易结晶, 对高渗性液体渗漏者可加重组织脱水,因此只能用于血管通 透性高引起的外渗。
➢ 糖尿病患者由于糖、脂肪代谢障碍,血管硬化,也容易 发生外渗。
4. 技术因素
➢ 没有经验,对血管不了解,局部解剖位置不清楚。 ➢ 没有定时巡视静脉通道。 ➢ 使用钢针,据有关文献钢针外渗是留置针的2倍。 ➢ 用敷料覆盖穿刺部位,影响外渗的观察。 ➢ 在远端小静脉用力推注药物。 ➢ 使用输液泵,在一个部位长时间输液。
➢ 局部组织损伤局部组织肿胀,轻者引起酸、麻、胀、痛等 刺激症状,重者由于药物毒性作用,如:化疗药、钙剂等 会造成局部组织坏死,如处置不当,还可造成疤痕挛缩关 节僵直,功能障碍等。
➢ 骨筋膜间隔综合症由于大量液体外渗,超过皮肤扩张限度, 致皮下组织压力增高,血液循环受阻,造成神经、肌肉组 织缺血缺氧,从而使局部酸性代谢产物堆积,毛细血管通 透性增加,大量液体渗入骨筋膜间造成缺血水肿,最终造 成肢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
静脉的输液外渗的预防与处理ppt课件
皮下。
严格控制药物浓度和输液速度
根据药物性质及血管情况调节输液速 度,若输入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或高渗性液体时,应适当减慢输液速 度。
在输入发疱剂及刺激性强的药物前, 应对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并在穿刺成功后,先输入等渗盐水, 确认针头在血管内后再输入药物。
加强患者教育与沟通
向患者解释输液外渗的原因、 后果及处理方法,取得患者的 理解和配合。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1 2 3
学员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学员们表示通过本次课程,对静脉输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渗的定 义、原因、危害、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有了更深 入的理解。
学员在实际操作中的经验分享
部分学员分享了在实际操作中遇到静脉输液外渗 的情况,并讲述了自己是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 处理的。
学员对课程的建议
学员们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如增加实际操作 演示、提供更多案例分析等,以帮助大家更好地 掌握相关知识。
局部外敷药物促进吸收
外敷药物
根据外渗液体的性质和量,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外敷,如硫酸镁、喜辽妥等,以 促进液体的吸收。
注意事项
在外敷药物时,应注意药物的浓度、温度和使用时间等,避免对皮肤造成刺激或 损伤。
物理治疗如冷敷、热敷等
01
02
03
冷敷
对于某些刺激性强的药物 外渗,可采用冷敷的方法, 收缩血管,减少药物的吸 收和扩散。
术后处理
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 情变化,及时给予相应的 治疗和处理,促进伤口的 愈合和功能的恢复。
04
并发症观察及护理要点
皮肤坏死及溃疡形成
皮肤颜色变化
观察输液部位皮肤颜色,如出现苍白、 发红或紫绀等异常,应立即停止输液 并报告医生。
严格控制药物浓度和输液速度
根据药物性质及血管情况调节输液速 度,若输入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或高渗性液体时,应适当减慢输液速 度。
在输入发疱剂及刺激性强的药物前, 应对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并在穿刺成功后,先输入等渗盐水, 确认针头在血管内后再输入药物。
加强患者教育与沟通
向患者解释输液外渗的原因、 后果及处理方法,取得患者的 理解和配合。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1 2 3
学员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学员们表示通过本次课程,对静脉输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渗的定 义、原因、危害、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有了更深 入的理解。
学员在实际操作中的经验分享
部分学员分享了在实际操作中遇到静脉输液外渗 的情况,并讲述了自己是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 处理的。
学员对课程的建议
学员们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如增加实际操作 演示、提供更多案例分析等,以帮助大家更好地 掌握相关知识。
局部外敷药物促进吸收
外敷药物
根据外渗液体的性质和量,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外敷,如硫酸镁、喜辽妥等,以 促进液体的吸收。
注意事项
在外敷药物时,应注意药物的浓度、温度和使用时间等,避免对皮肤造成刺激或 损伤。
物理治疗如冷敷、热敷等
01
02
03
冷敷
对于某些刺激性强的药物 外渗,可采用冷敷的方法, 收缩血管,减少药物的吸 收和扩散。
术后处理
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 情变化,及时给予相应的 治疗和处理,促进伤口的 愈合和功能的恢复。
04
并发症观察及护理要点
皮肤坏死及溃疡形成
皮肤颜色变化
观察输液部位皮肤颜色,如出现苍白、 发红或紫绀等异常,应立即停止输液 并报告医生。
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PPT课件
2024/10/15
12
化疗药物外渗后的处理原则
1.立即停止输入,尽量回抽。 2.更换输液器,输入生理盐水。局部封闭。 3.抬高患肢48小时,局部冷敷或冰敷(一般用硫酸镁湿敷)时间约为 24小时。 4.局部封闭:常用药物有:生理盐水5-10ml、碳酸氢钠或硫代硫酸钠 2ml、利多卡因2ml、地塞米松1ml局部封闭的方法:用20ml注射器从穿 刺点下1-2cm处作扇形皮下注射。注射范围直径大于10cm。 5.有局部皮肤破溃时不要涂任何膏剂,应该采用无菌换药的方法处理, 清理创面后也可以用高渗盐水纱布湿敷,上面覆盖凡士林纱布。如果有严 重的局部组织损伤或坏死,可以请外科会诊,清创处理。
2024/10/15
4
二、静脉炎的质量管理标准
4.在发生静脉炎时,护士应具有对静脉炎的部 位进行评估的能力,能采取统一的标准量表来判 断静脉炎的程度和严重性,并决定是否需要治疗 护理干预。
5.静脉炎发生后所采取的干预播手段、治疗和 纠正措施及患者宣教等内容应记录于患者的病例 中。
2024/10/15
3、处理:一旦发生静脉炎,立即停止在此部位输液,制动并抬高患肢。 局部用50%硫酸镁湿热敷,每次20分钟以上,每日两次。或进行超短波理 疗或用各种方法进行中药外敷,如合并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2024/10/15
18
(三)发热反应
1、临床表现:在输液过程中出现发冷、寒战和发热。轻者38C左右, 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心悸,重者高热、呼吸困难、烦燥不安、血压 下降等。
治疗车封闭式与开放式。
药物 因素 药物自身有危险致反应源。
人员 因素 戴口罩、注意无菌技术。
患者 因素 体质差、过敏体质、药品蓄积等。
职业 因素
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
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一、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
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工作中经常 遇到的护理问题,一旦发生,如果不 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将会发生严重 的后果;所以认真分析发生静脉输液 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及
一、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
1. 1.1 老年人:老年人由于生理、心
理、行为功能减退,容易失控导致注 射针头移位 ;痛感减低,反应迟钝,皮 肤松弛,静脉脆弱,增加了外渗的可
二、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
对血管充盈度好的病人,可加大 进针角度,以 35度快速刺入皮下后 稍放平针头,针尖压住血管时,针 体角度再抬高 25度快稳入血管,见 回血后放平针体徐徐进入少许,用 胶布固定。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护理 技术操作水平,争取静脉穿刺一针 见血。
二、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
2、合理有计划地使用静脉 一 般由肢体远端到近端,从小静脉到 大静脉,交替更换使用静脉,切忌 连续多次使用同一静脉。
上的创伤,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 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对患者、家属、 医护人员产生压力和担忧,严重的甚 至造成患者残疾,引发医疗护理纠纷。
二、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
1.熟练掌握穿刺技术,提高一次穿刺成 功率 穿刺时避开关节部位,选择合适 型号的静脉穿刺针头,进针前对比针 体与血管长度以决定进针长短,穿刺 时病人不用握拳,采取自然放松法, 操作者以左手拇指绷紧皮肤,固定血 管下端,减少血管滑动,
一、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
3. 疾病因素:
(1)癌症是外渗的危险因素,这是 因为癌症患者反复接受化疗,静脉 脆弱,难以穿刺。( 2)外周血管疾 病如血管硬化,易发生外渗。( 3) 糖尿病患者由于糖、脂肪代谢障碍, 血管硬化,也容易发生外渗。
一、
(4)静脉压增高的患者,如右心衰患 者,全身静脉淤血,血液回流受阻, 容易发生外渗。
一、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
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工作中经常 遇到的护理问题,一旦发生,如果不 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将会发生严重 的后果;所以认真分析发生静脉输液 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及
一、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
1. 1.1 老年人:老年人由于生理、心
理、行为功能减退,容易失控导致注 射针头移位 ;痛感减低,反应迟钝,皮 肤松弛,静脉脆弱,增加了外渗的可
二、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
对血管充盈度好的病人,可加大 进针角度,以 35度快速刺入皮下后 稍放平针头,针尖压住血管时,针 体角度再抬高 25度快稳入血管,见 回血后放平针体徐徐进入少许,用 胶布固定。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护理 技术操作水平,争取静脉穿刺一针 见血。
二、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
2、合理有计划地使用静脉 一 般由肢体远端到近端,从小静脉到 大静脉,交替更换使用静脉,切忌 连续多次使用同一静脉。
上的创伤,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 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对患者、家属、 医护人员产生压力和担忧,严重的甚 至造成患者残疾,引发医疗护理纠纷。
二、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
1.熟练掌握穿刺技术,提高一次穿刺成 功率 穿刺时避开关节部位,选择合适 型号的静脉穿刺针头,进针前对比针 体与血管长度以决定进针长短,穿刺 时病人不用握拳,采取自然放松法, 操作者以左手拇指绷紧皮肤,固定血 管下端,减少血管滑动,
一、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
3. 疾病因素:
(1)癌症是外渗的危险因素,这是 因为癌症患者反复接受化疗,静脉 脆弱,难以穿刺。( 2)外周血管疾 病如血管硬化,易发生外渗。( 3) 糖尿病患者由于糖、脂肪代谢障碍, 血管硬化,也容易发生外渗。
一、
(4)静脉压增高的患者,如右心衰患 者,全身静脉淤血,血液回流受阻, 容易发生外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收缩血管药物 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等,渗漏轻微时-热敷、 严重时按医嘱处理,可局部封闭,654-2湿敷等(也可用酚妥拉 明封闭,氢化可的松湿敷)。
5. 化疗药物外渗 只要可疑渗漏,立即停止输注,
然后先将针内药回吸出来,回的血液药物以3-5ml为宜。再 注入5~10ml生理盐水,稀释局部药物浓度,同时冰敷(收 缩血管、减少吸收、缓解疼痛、抑制局部炎性反应)。
液体外渗的预防
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主要途径之一,而液体渗漏也是临床 上常见的护理问题。 轻者:局部组织疼痛、红、肿胀 重者:组织溃疡、坏死,甚至造成残疾,引发医疗护理纠纷。 因此要以预防为主,外渗时也要处理妥当,避免给病人增加更 多的痛苦。
预防措施
1. 提高穿刺成功率 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力求一针见血,穿刺时避 开关节,穿刺成功后要妥善固定好针头,采用保护性约束,有家属陪伴 的教会家属正确的照顾方法,同别是危重患者,要密切观察 注射部位,并进行床头交接班。
6. 做好患者的宣教
交待使用留置针的好处,保护留置针的方法,在输注高危药 物时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要求患者尽量减少活动, 并指导患者及家属 自我观察,如果出现注射部位疼痛、 肿胀,及时向护理人员报告。
感谢您的聆听!
静脉输液渗漏的处理方法及预防
❖ 目的与重要性
治疗液体外渗的目的是加速消肿的过程,减轻局部组织损 伤,提高静脉利用率。 静脉输液是治疗的重要给药途径,但输液外渗在临床上很难 避免,这与药物的刺激性、病人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有关,但更 主要的是与我们的穿刺技术和巡视病房是否及时等一些主观 原因有关。因此,及时观察和处理渗漏问题,是保障病人治 疗的一个重要问题。
化疗药物外渗也可按医嘱予以
(1)可选择性的注入25mg氢化可的松,然后拔掉针头。 (2)保留针头,用2%普鲁卡因2ml加地塞米松1ml做局部封闭。 (3)可用95%酒精,呋喃西林湿敷或冰敷。 (4)抬高患肢。 (5)避免局部按压,密切观察。 (6)如出现组织破坏或溃疡时,应考虑手术切除。
而对于已经坏死的组织、细胞则没有作用. 利多卡因则具有止痛 消肿的作用. 我们认为: ① 封闭应在渗漏后1h内,越早越好; ② 应尽最大范围的全封闭; ③ 封闭的方法必须正确,才能将痛苦减少到最低从而使其尽早 恢复。
处理原则 1)促进液体重吸收。 2)使用拮抗剂药物效应。赠送 3)灭活外渗药物的毒性。
具体方法
❖ 1.对血管刺激性较小的药物 如抗生素类: (1)肿块<5cm×5cm时,可采用热敷方法(拔针4h后可行)。 (2)肿块>5cm×5cm时,应及时给予硫酸镁或呋喃西林湿敷。
❖ 2.对血管刺激性较大的药物 如:红霉素或沙星类药物: 应给予冷敷(收缩血管,减少吸收,灭活药物毒性)
2. 血管的选择 首先 应避开有炎症、硬结、瘢痕或皮肤病的部位进针。 其次 尽量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根据血管选择合适的
头皮针。有计划地使用静脉,一般由远端到近端。 尽量使用留置针 因留置针导管柔软,不宜损伤血管,轻微活 动不会发生外渗,而且留置针一般可保留3~5天,避免反复 穿刺,保护了血管。
3. 掌握药物的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
注意输入药物的浓度及速度,持续输入多巴胺、间 羟胺时,应用留置针建立两条静脉通道,每隔2~ 3h交替使用,以免造成局部组织坏死。
刺激性强的药物输液前必须以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 路,确定穿刺成功后,再输注药物。输注过程中, 密切观察必须确保针头在血管内。
4. 提高病人的预防意识 输液前:告诉病人药物外渗透后导致的后果 输上液后:交待注意事项,勿动静脉肢体,嘱病人 有疼痛 感、烧灼感等不良反应时及时报告。
或硫酸镁湿敷(预防小血管内膜炎)。
3. 阳离子溶液与高渗溶液 (1)钙剂:首选硫酸镁湿敷(因其对抗作用强),其次,也可
采用0.5%654-2湿敷。 (2)甘露醇发生渗漏时,初期可用热敷,也可用硫酸镁湿敷,
还可采用75%的酒精湿敷。
(3)苏打外渗: 局部用利多卡因+vitC封闭,再用硫酸镁湿敷
注意点:渗漏超过24h以后,不可热敷,因此时局部皮肤苍白,之 后逐渐转暗红色,可产生局部出血,如此时热敷,可造成局部皮 肤温度升高、代谢增强、细胞耗氧量增加,可加速组织坏死。
常引起静脉输液渗漏的药物
1)抗生素 头孢类和青霉素类 2)高渗溶液 甘露醇、山梨醇等。 3)阳离子 氯化钾、氯化钙、葡萄糖酸钙等。 4)碱性溶液 碳酸氢钠、20%磺胺嘧啶钠等 5)收缩血管药物 肾上腺素、间羟胺、垂体后叶素等。 6)化疗药物 多柔比星、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等
处理方法
一旦发生渗漏,应立即更换输液部位,并积极采取相 应的治疗措施,消除组织水肿和药物对细胞组织的毒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