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与计划经济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与计划经济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背景社会主义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努力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
作为全国性的发展目标,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源于上世纪50年代,国家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建设以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为核心,旨在为全体人民创造更加公平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计划经济体制的实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采取了计划经济体制,以实现国家的发展目标。
计划经济体制是指国家对经济发展进行全面计划和组织,并通过政府进行资源配置和市场调节,以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通过制定五年计划、月度计划等形式的计划书,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进行指导和控制。
这种体制下,政府能够对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安排,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计划经济体制的优点1. 资源配置的高效性: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能够更好地对资源进行配置和调控,确保各个部门和地区的需求得到满足,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2. 经济增长的可控性: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可以通过制定计划来调整不同部门的发展速度,从而实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和平衡性。
3. 社会公平的保障: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能够通过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收入的调节,促进社会公平,减轻贫富差距,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四、计划经济体制的挑战与突破1. 刚性和僵化: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着计划执行的刚性和僵化,难以适应市场变化和需求变化的灵活性。
2. 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的配置往往受制于政府层面的决策和调度,不能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3. 创新推动不足:计划经济体制下,缺乏市场竞争的推动,限制了企业和个体创新的能力,影响了科技和技术的进步。
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建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逐渐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并不断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市场化路径。
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
2-3-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2-3-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一、选择题1.(2011·厦门双十中学模拟)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
这说明了()A.私营工商业逐渐恢复和发展B.我国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D.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解析】题中未涉及私营工商业,排除A项;B项表述不合理,排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1992年提出的,排除C项。
故选D项。
【答案】D2.(2011·广东增城四模)下图准确反映新中国“一五”计划的特点的是()①1956年上海资本家接受公私合营②第一辆解放汽车开下总装配线③夸张的宣传画④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A.②③B.①③C.①②D.①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并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新中国“一五”计划的时间是1953~1957年,①②表述的事件符合,③表述的事件发生在1958年,④表述的事件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故选C项。
【答案】C3.(2011·江苏盐城中学二模)对下图所示有关新中国农业发展历程的准确理解是()A.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重大变革B. 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C.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D. 不断探索符合国情的农业发展道路【解析】A、C两项的表述与1957年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相符合;B项表述与1990年、2008年的情况吻合;都应排除。
故选D项。
【答案】D4.(2011·河南息县)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
“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l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
”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党和政府()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 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D. 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解析】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社会历史条件有(
中国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社会历史条件有哪些中国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社会历史条件有以下三点:一、政治原因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决定因素。
20世纪50年代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正处在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殊点上。
当时社会主义生机勃勃、凯歌高奏,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还没有从它的种种危机、诸多社会矛盾以及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
历史上惨遭各个帝国主义侵略的中国人民对资本主义感到失望和愤恨,不会赞成在中国搞资本主义,而对社会主义具有高度的热情、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突出成就,又极大地增强了广大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既然确立了走社会主义道路,又认定搞资本主义没有前途,加上西方国家封锁禁运,社会主义国家大力援助,中国不能骑墙走第三条道路。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既有外在的压力,也有内在的动力,乃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从现实情况看,新中国的政权基础很不巩固,国际上西方国家虎视眈眈,国内在土地改革后的两极分化已经出现,城乡资本主义势力有日益扩大之势,危及新生共和国政权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不得不把巩固新生政权的任务放在突出的位置,必然对危及政权统治基础的私有制进行限制甚至消灭。
因此,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就不能从纯经济的角度考虑,必须从政治的角度思考。
二、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推行计划经济的必然要求。
我国解放初期,由于受国际局势的影响,经济建设环境相对封闭,物资严重匮乏,形成短缺经济时代,国家必须大量投资搞建设。
同时,国民经济生活比较简单,推行计划经济,有利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统筹规划,进行大规模的国民经济建设,从理论上来说,计划经济与工业化时代是相适应的。
事实上,计划经济在我国也产生了奇效。
50年代国仿效苏联模式推行计划经济,巩固了新生的共和国政权,壮大了国营经济的基础,这是所有问题的核心。
而推行计划经济必然要求把私营经济纳入计划经济的轨道。
对私营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当时整体经济环境的客观要求。
历史答题技巧
【针对训练3】(2013广东文综,39)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被全面否定,曾经提 出洋务运动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学者被扣上“崇洋媚外” 的帽子,受到批判。80年代初出现了一股研究洋务运动 的热潮,尽管在一些问题上争论较大,但洋务派引进西方 技术符合时代潮流、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观点为越来越多 的人所接受。 ——据《洋务运动研究的回顾》等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分析20世纪七 八十年代对洋务运动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8分)
【针对训练1】(2011广东文综,39) 材料:许多人“对苏俄表示同情之美感,有的甚至替它大 事鼓吹,以为苏俄成功之秘诀,在于它的社会经济制度, 因为这个制度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 ——据《东方杂志》(1933年) “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 “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 产”。 ——据《申报月报》(1933年) “左倾的也好,右倾的也好,大家都承认放任经济的末日 到了。” ——据《独立评论》(1934年) 4)通过上述探究学习,你获得什么历史启示?(3分)
【针对训练3】(2014广东文综) 材料一 18世纪的学者孔多塞将15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作 为一个历史阶段。他对这一历史阶段作了如下概述:印刷 术的发明,推广了人类的智慧成就,把教育从各种政治束 缚和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后,许多学 者迁居欧洲,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地理大发现增进了人们 的知识;宗教革命促进了思想自由。 (1)结合材料一分析孔多塞是从什么角度概述历史的? 请从不同于孔多塞的角度,简述“地理大发现”的历史影 响。(8分)
【针对训练2】(2012广东文综,38) 材料三:2005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 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 国家庭亦大多如此。——据《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3)材料三中莎拉发现的现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无 法想象的,为什么?中国产品后来大量进入普通美国家庭 的历史原因有哪些?(10分) 原因: 五六十年代:政治:处于冷战时期,中美两国彼此敌对; (2分) 经济:中国经济相对落后;(2分) 后来:政治: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2分) 经济:中国改革开放,成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加入世贸。 (2分) 国际: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2分)
中国的计划经济
中国的计划经济
中国的计划经济是指由国家制定计划,对国民经济进行统一的指导和管理。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通过制定计划,统一安排和管理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企业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以实现国民经济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发展。
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建立,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的国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工业和农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国家通过五年计划和其他计划,统一规划和调度资源,推动各个领域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对资源进行了合理配置和利用,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这一体制下,国家在工业、农业、科技等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然而,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是由国家统一安排的,往往缺乏市场的灵活性和效率,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低效率。
同时,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
经济的过度干预和控制,也容易导致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的产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逐渐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而
转向了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的配置更加灵活和高效,企业和个人有更多的自主权,经济发展也更加活跃和稳健。
总的来说,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对国民经济
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随着时
代的变迁和国家发展的需要,中国逐渐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而转
向了市场经济体制,这也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浅谈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一)
浅谈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一)论文关键词]计划经济体制原因发展过程经验教训论文摘要]20世纪50年代建立起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一定时期内对维护国家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它也日益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并最终消亡。
本文将试图围绕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产生的原因、演变过程以及对它的作用做一点有益的分析。
一、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其实,计划经济思想在中国的产生是很早的,最早提出“新民主主义的计划经济”思想的是张闻天。
1948年9月15日,他在《关于东北经济构成及经济建设基本方针的提纲》中指出:“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特点,正是在于它能以明确的经济计划去适当地布置我们的人力和物力,去动员千百万人民为这一计划的实现而奋斗”。
经毛泽东、刘少奇等人对《提纲》进行修改后,最终写进了1949年的《共同纲领》中。
它规定,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体制,是实行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相结合,计划管理以市场为基础的管理体制,国家将在一定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实施直接计划管理和间接计划管理。
二、计划经济演变的过程第一、建立和调整时期(1949-1976)(一)建立时期(1949-1957)从新中国建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完成,这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时期。
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用了短短7、8年的时间,就初步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二)调整时期(1957-1976)八大后,党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经济体制的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提出了许多正确的主张;但随着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党内“左”倾思想严重,探索一度出现不少失误。
这一时期,主要经历了三次大调整:①1958年,进行以管理权限下放为中心内容的全面体制改革。
体制建立后不久,中央很快就发现了中央和地方以及国家和企业的关系紧张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改革。
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最早阐明了此问题;1957年8月,国家经委提出了《关于改进计划工作制度的初步意见》,提出了对集中过多和控制过严的计划工作制度的改进意见;1958年8月,中央又发出了《关于改进计划管理制度的决定》,指出,实行在中央集中领导下,以地区综合平衡为基础的、专业部门和地区相结合的计划管理制度;在中央和地方的计划权限划分上,扩大地方计划权限。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和动因分析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和动因分析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国近代以来的重大改革之一,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间,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变革。
本文将从背景和动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和推动力。
一、背景分析1.1 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发展的瓶颈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采取了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实行计划经济。
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计划经济的体制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管理体制僵化,无法有效应对市场变化。
1.2 国际形势变化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推行市场经济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取得了较快的经济增长。
中国政府意识到自己与这些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并开始思考如何应对这一新的挑战。
1.3 内部矛盾的逐渐暴露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功为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同时,城市的发展也暴露出计划经济体制无法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和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
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人民群众对改革的期待日益增加。
二、动因分析2.1 中国特有的社会主义制度和经济发展矛盾中国是一个特殊的社会主义国家,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相比,中国自身存在独特的制度和经济发展矛盾。
在中国作者国情和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下,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2.2 市场经济的崛起和全球化浪潮全球化带来的市场竞争迫使中国必须改革经济体制,提高市场竞争力。
国际市场的开放和自由化程度加深,要求中国遵循国际规则和标准,形成与世界经济接轨的体制。
2.3 国内改革的呼声和经济需求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探索为后续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动力。
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一系列试点改革成功的经验让人们对改革的效果充满了期待。
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推动改革的需求日益迫切。
2.4 政府决策层的重视和推动中国政府高层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开始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的道路,经过长期的讨论和论证,得出了深化改革的共识。
中国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特点及经济法的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特点及经济法的发展趋势中国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中国经济法产生于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经济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经济法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和管理国家经济。
2. 高度政治化:中国经济法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受到政治因素的极大影响。
政府在经济法的制定中起到主导作用,法律的内容和重点往往与政府的政策目标保持一致。
3. 逐步市场化: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法逐渐向市场经济方向发展,适应了市场经济的需要。
中国的经济法体系主要包括宏观经济法、企业法、金融法、劳动法等方面的法律。
4. 与国际接轨:随着中国与国际经济的紧密联系,中国经济法也面临与国际接轨的挑战。
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加强了与国际经济法规的对接。
中国经济法的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法治化:随着中国政府对法治建设的重视,中国经济法将更加注重法治化,
法律的实施将更加严格和规范。
2. 国际化:中国将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与国际标准接轨,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法律环境。
3. 创新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中国经济法将不断创新,适应新经济形态和新经济模式的发展需求。
4. 社会化:中国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将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社会效益,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更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总之,中国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特点,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法治化、国际化、创新化和社会化。
终稿 中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2.后分制来 公定,私对合一粮营五食企实业计行主计要划划实,收 行购 直指和 接导计 计划 划经供 和应 实济, 物建对 调工 拨设业 ,。、 并物 对资 财、政交、通信运贷输和等劳部动门工的资国等营也企实业行和统部收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目标,在公有 制占主体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
2.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严发重挥挫伤市了场人的民作的生用产积极性 。
实行多种分配方式
3扩.企大业企缺业乏自自主主权权,忽增视强商企品业生活产力和。市场的作用,不利于社会化
新中国实行计划经济的过程并非只有凭主观意志办 事的教训,它同时也积累了大量按照客观经济规律指导 经济建设的成功经验,对于当前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发挥了并将会继续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1953-1956年,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措施: 1.经济:一五计划和社会主义改造, 2.政治: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颁布1954年宪法;1956年召开中
共八大。 影响: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
(三)1957-1966年,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
经济: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统支、统存统放和统分统配。 材料3:在组织机构方面,1949年10月建立了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以后,又相继
成立了其他专门性的负责计划管理的中央机构。如全国编制委员会、全国仓库物资清理调
3.配建委立员会组,织指定机人民构银规行为划国经家现济金调建度设的总,机用构等行。通政过手这些段机强构,制国家执开行始对。经济活 动实行行政指令的直接管理。1954年4月中央又成立了编制五年计划纲要草案的工作小 组。该小组在1951年以来几次试编的基础上,以过渡时期总路线为指导,形成了第一个 五年计划草案(初稿)。经过法定的审批程序之后,“一五”计划由国务院以命令形式颁 布,要求各地各部门遵照执行。
举国体制的名词解释
举国体制的名词解释举国体制举国体制又称为“全民国家”体制。
它是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组织形式及其相应的管理方式。
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由于历史的原因,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把工农业、交通运输业、邮电业、商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实行统一领导和统一计划。
在管理方面,国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专业公司,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这种体制的最大特点就是单一的公有制和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是一种典型的国家——企业型结构。
主要特征是:以国有企业为基础;全民所有,全民所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以政企职责分离为特征;以单一的所有制结构为基本前提。
我国现行的公有制经济的特点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取得显著进展;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得到调整,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取得明显成效。
但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垄断行业收入过高、垄断行业对社会投资吸引力不足、企业自主权利受限制、产品质量差、竞争能力弱等。
人类社会最终都将走向共同富裕,每个国家无论大小,都不可能穷尽各种资源,追求每个国民的幸福,必然需要通过举国体制来动员和调配全国的资源,满足全国各族人民的需要。
我们的祖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自然资源拥有量不多,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这样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实行举国体制的必然性。
与计划经济相比,举国体制更具适应性,更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能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做到“老有所养,幼有所教,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贫有所济”。
社会保障水平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处于转型时期,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这是一项庞大而艰巨的任务,但是只要我们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新路子,我们的国家就一定能够越来越富强。
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卷(含详解):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与竞争
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2013届高三(新课标历史)二轮专题卷(含详解):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与竞争(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2年潍坊模拟)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
”材料中的“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表现为()A.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B.实施马歇尔计划C.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D.推行杜鲁门主义解析:B本题考查美苏冷战,这里的关键信息是:“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指的是马歇尔计划,即援助欧洲计划。
美国意图通过此计划扶持、控制西欧国家并拉拢东欧国家。
2.《全球通史》谈到:“似乎十分有悖常理的是,就在欧洲诸殖民帝国土崩瓦解时,欧洲大陆正在恢复经济上的繁荣和政治上的独立。
……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与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
这一复兴……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
”这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是基于()A.社会制度对立和意识形态分歧B.两极格局下美苏冷战对峙C.北约和华约军事政治集团对峙D.西方文明优于东方文明解析:A本题考查学生对冷战形成原因的认识。
从材料信息“欧洲诸殖民帝国土崩瓦解”“20世纪50年代”“东欧与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等,可看出材料反映的是冷战,但题中问的是这种世界政治格局是“基于”,即这种世界政治格局形成的原因。
A项是原因,B、C两项是表现,D项表述错误。
3.(2012年西安模拟)新华网发表《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三重镜像。
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A.美、日、西欧三足鼎立B.欧盟成立C.苏联解体D.9·11事件解析:C本题考查学生对二战后国际局势的综合认识。
中国计划经济
中国计划经济中国计划经济是指国家通过政府的计划和指导,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管理和调控的经济体制。
中国计划经济的实行,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为了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制度而建立的。
中国计划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实行,直到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
中国计划经济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和调节。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通过制定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对经济各个领域进行全面的规划和调控,包括工业、农业、财政、金融等各个方面。
国家可以通过计划的方式,调动和配置资源,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次,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主要的生产资料实行全民所有制或集体所有制,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
国家可以通过对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直接管理和调控,来实现对整个经济的控制。
再次,价格和市场受国家调控。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产品的价格和市场进行严格的调控,通过制定价格指导线和市场供需的平衡等手段,来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最后,国家对外贸易和外汇的管理。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外贸易和外汇进行严格的管理,通过国家的统一安排和调度,来保证国际收支的平衡和国家经济的稳定。
中国计划经济的实行,使中国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为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逐渐意识到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弊端,包括资源配置效率低、创新动力不足、市场机制不健全等。
因此,中国开始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加快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总的来说,中国计划经济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希望中国能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更加健康、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
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
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摘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既有优点,又存在弊端,正是由于计划经济的优点适合我国当时的国情,所以我国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期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关键词】计划经济体制利弊成就【中图分类号】 F121.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4810(2009)11-0050-02我国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一样,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1953年,中国从不发达的市场经济或准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过渡, 1956年全面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一、计划经济的利弊经济体制可以分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
这两种经济体制都各有利弊。
计划经济的利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计划经济的优点计划经济有利于迅速有效地集中全国的经济力量,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各种条件。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的经济总量水平经过 50年代初到 70年代末的增长有了巨大的提高。
统计资料表明,1952~1978年期间,按可比价格计算的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的年增长率,分别达到了 7.9%、8.2%、6.0%。
中国在以农业部门为经济主体的基础上,建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并且具备了生产原子弹、氢弹的能力,国防力量大大增强。
2.计划经济的弊端(1)抑制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计划经济的弊端主要表现为政府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使企业和劳动者不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降低了劳动生产率,从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例如,在 80年代中期,计划经济隔断了沈阳马路两端企业 30多年的往来。
马路一端是沈阳冶炼厂,主产铜,而马路另一端是沈阳电缆厂,是用铜的大户。
由于当时沈阳冶炼厂归冶金部管,沈阳电缆厂归机械部管,所以沈阳电缆厂用铜不能直接从马路另一端的沈阳冶炼厂购得,必须到几千里以外的南方购买,运费每斤需要 400~500元,而沈阳电缆厂每年用铜 17000吨,这样一年运费就要 700多万元。
毛概第八章
这个基本经济制度是怎 样逐步确立起来的?
改革开放前不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认为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的尾巴。 从改革开放到党的十二大才开始肯定“劳动 者的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补充”。
党的十三大把私营经济、中外合资合作 经济、外商独资经济同个体经济一起作为 公有制经济必要和有益的补充。 党的十四大进一步强调,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 同发展,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方针。 十五大明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 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 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确立这样经济制度 的根据是什么?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形成和发展的进程 1.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关于 主要有两个方面 1 . 1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思想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理论是伴随着社会 主义改革开放的发 展而逐步形成和发 展起来
(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怎样从逻辑上来 的理论的主要内涵 (思考题1.) 把握这三点? ①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 都是经 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 济手段 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 ②计划和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 己的优势、长处和缺陷、不足。 ③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 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 主义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体现社 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可以扬长避短。 各有利弊 把市场经济 与社会主义 制度有机结 合起来
既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什么还要改革?
有哪些表现,造成 了什么后果? ①政企职责不分, 后果:这就造成了企 ⒊计划 条块分割,国家 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 经济体 对企业统得过多 企业吃国家“大锅饭”、 制在运 过死,权力过于 职工吃企业“大锅饭” 的 局面,严重压抑了 行过程 集中; 中逐步 ②忽视商品生产、 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 暴露出 价值规律和市场 积极性、主动性、创造 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 不少弊 机制的作用; 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 端 ③分配中平均 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主义严重。
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
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
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
在建国初期,中国面临着废墟和严峻的经济形势。
为了重建国家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措施。
首先,中国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对经济生产进行全面的计划和调度。
这导致了大规模的国有企业的建立,以及农业集体化运动的推行。
这一体制在短期内确实带来了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但也带来了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经济结构失衡等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中国开始逐步放松对经济的控制,引入市场机制。
这一政策的推行使得私营部门和外资企业得以发展壮大,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中国还积极吸引外资、扩大对外贸易、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逐渐打开了国门。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成功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并迅速崛起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同时,中国也逐渐解决了贫困问题,数以亿计的人口脱贫,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然而,中国的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环境污染问题严重,收入分配不平衡等都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中国政府正在进行结构性改革,鼓励创新和技术升级,加大环保力度,推动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中国经济发展历程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
时期两个阶段。
目前,中国正致力于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高考历史解题方法+例题解析
【例1】(2010广东文综,39) (3)在当代贸易自由化的趋势中,出现了哪 些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这些组织的出现对 贸易自由化趋势有何影响?(7分) 组织: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 东盟等。(3分) 影响:①积极:促进成员国内部分工与合作, 进一步推动了贸易自由化;
②消极:区域经济组织具有排他性,对非集
【例2】(2)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计 划经济体制的原因。(6分) 原因: ①国际:两极格局下,西方国家的封 锁与孤立;(2分) ②经济:工业基础差,底子薄。(2分) ③外交:“一边倒”,学习苏联;(2分)
【例3】材料三:2005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 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 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 此。 ——据《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团国家的商品进入往往构成新的障碍。
练习: 【针对训练1】(2011广东文综,39)(2)分 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 并简述这一体制对经济建设的影响。(10分) 影响: ①积极:初期产生积极影响,初步形成 独立的工业体系;(2分) ①消极:后期束缚生产力的发展。(2分)
【针对训练2】(2013广州一模,38) (4)为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20世纪40年代中 后期国际社会采取了哪些举措?这一新秩序的 建立有何影响?(8分)
(3)材料三中莎拉发现的现象在上世纪五六十 年代时无法想象的,为什么?中国产品后来大量 进入普通美国家庭的历史原因有哪些?(10分) 五六十年代:①政治:处于冷战时期,中美两 国彼此敌对;(2分) ②经济:中国经济相对落后。(2分) 后来:①政治: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2分) ②经济:中国改革开放,成为制造业大 国;中国加入世贸。(2分) ③国际: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2分)
2024年湘师大新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下册月考试卷429
2024年湘师大新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下册月考试卷42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古代中国以先进的农业文明闻名于世。
下列对古代农耕技术演进的表述;符合汉代的是。
①二牛抬杠在某些地方被一牛挽犁所取代。
②在农业发达地区开始采用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
③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的数量大大超过前代。
④出现了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高低的曲辕犁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2、1979年至2013年,我国化肥用量由1千多万吨增加到近6千万吨。
目前,我国农作物的亩均化肥用量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提出了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
这说明我国()A. 农用化肥使用步发达国家后尘B. 农业科技现代化水平后来居上C. 注重兼顾农业科技和食物安全D. 大力提倡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业3、唐都长安是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典范之作——整体呈方正规则形状,沿中轴线对称,宫殿规模宏大,且居中分布,城市商业活动受到严格限制。
与中古时期的欧洲以教堂和市民广场为中心的开放式布局形成鲜明反差。
这一反差折射出两大文明()A. 经济水平的差距B. 国家管理水平的优劣C. 审美取向的不同D. 社会治理方式的差异4、清末上海的租界规定行车不能“雷轰电掣疾流星”,因为“车行太快本违章,竭力奔驰易溜缰”,同时要求“欲保安全维秩序,认明红绿两边灯”。
材料表明()A. 铁路成为陆路交通的主干B. 沿海城市已经普及汽车C. 交通工具改进加强了沟通D. 规则意识促进近代文明A. 出行方式决定城市空间形态B. 交通系统影响城市空间发展C. 公共交通促进城市经济繁荣D. 交通发展改变人们生活观念二、填空题(共1题,共2分)6、农业革命的最重要意义是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演变为食物 ___________ 者。
我国选择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主客观条件
1 我国选择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主客观条件从客观条件看,我国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少。
从主观条件看,当时在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做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
20世纪5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设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一是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他们都是经济手段。
二是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他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各自的优势和长处。
三是市场经济作为市场配置的一种方式本生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案并存。
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把人民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是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更好的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5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6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具体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一种生产关系的理论范畴,其实质和核心是全体社会成员或者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现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人人平等。
过去把公有制经济局限于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
实践表明,公有制经济的范畴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6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50年代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根本原因是当时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理论因素是借鉴苏联的实践经验,但不是照搬苏联模式,外部因素是当时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
标签:20世纪50年代中国计划经济工业化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从1949年10月到1956年底,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成功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与此同时,逐渐形成和完善了以高度集中为特征,以行政管理为主要机制,以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计划经济体制,构成了新中国建国后直至1979年开始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主要经济体制。
在新中国成立65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那么,建国初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选择是否正确?本文在当时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对建国初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建国初期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是我国选择计划经济的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动力。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由于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残酷剥削与压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非常低下,工农业生产极端落后。
1.为了恢复国民经济,平抑物价,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我们必须实行计划经济解放前最高产量,钢只有90多万吨,原煤6000万吨(主要集中于日本占领的东北),粮食为2700多亿斤,棉花不到1700万担。
而经历连年战乱的1949年,与历史上最高的产量相比,工业总产值减少50%左右,其中,重工业减少了70%,轻工业减少了30%,煤炭产量减少48%,钢铁产量减少80%以上,粮食产量减少25%,棉花产量减少48%。
由于生产大幅度的下降,物资奇缺,物价猛涨,通货膨胀加剧,财政赤字也来越大。
据统计,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到1949年5月的12年间,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通货增发了1400多倍,物价上涨了8500多倍。
广大劳动人民贫困失业,生活下降到可怕的地步。
面对这满目疮痍、积贫积弱的国内经济状况,在1950年6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确立了争取国家参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为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心任务,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
然而,连年战乱不仅使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贫困,民不聊生,同时必须认识到,帝国主义在侵略过程中,长期控制着我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抗日战争以前的近一个世纪中,我国接受帝国主义多条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通过条约特权,掠夺我国经济,垄断了中国煤产量的70%,铁产量的95%以上,航运吨位的73%(其中外洋航线占83.8%)和绝大部分的公用事业,并控制着我国的金融、保险和对外贸易。
他们使用各种特权,攫取惊人的高额利润。
1936年以后,国民党统治集团中的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四大家族,凭借国家政权的垄断力量,通过发行公债、苛捐杂税、商业投机、通货膨胀等手段巧取豪夺而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工商企业。
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四大家族利用自己的政治特权和战时经济统制手段大发横财,进而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
到1949年,官僚资本大约占有全国工矿和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的80%,垄断全国钢铁产量的90%,煤产量的33%,发电量的67%,并拥有全国最大的银行和十几个垄断性贸易公司。
由此可见,经过百年抗争终于赢得民族解放和国家主权的中国人民为实现现代化、实现中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望在建国初期所面临的巨大压力和挑战。
因此,为了恢复国民经济、平抑物价,为了调整建国初期面临的官僚资本主义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就必须实现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有计划的建设社会主义。
2.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我们必须实行计划经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指出:实现共产主义——当然包括其低级阶段社会主义——必须“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
”但是,不管是1917年俄国的十月革命,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是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都是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的发展中国家。
因此,这些国家在建立自己的民主政权后,首要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实现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
因为工业化过程的主要内容是机器操作基本上代替手工劳动,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农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经济发达的国家,必然是工业化程度高的国家。
只有实现工业化,达到较高的生产力水平,我们才能更好的实现共产主义。
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曲折,并且形成了近代畸形的产业结构: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1949年为4.9%,1936年为10.8%,1949年为17%,而且布局不合理,70%的工业集中在沿海,只有30%的工业集中在内地。
显而易见,建国初期,我国面临着多么严峻的考验,毛泽东在1954年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
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因此,建国初期,我们迫切的需要实现工业化,实现祖国的繁荣和富强,才能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
1956年年底,中共八大指出: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的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确立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来。
面对建国初期我国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物资匮乏,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低且布局不合理,人才奇缺,技术非常落后等等的现实情况,要想优先发展资金、技术、人才密集的重工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加上帝国主义的经济政治封锁,那种以市场为基础的配置资源的办法在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实现不了的,建国初期我国的现实状况只能通过国家的统一计划来配置资源,保障重点建设,恢复国民经济,有效调动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集中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才能实现优先发展重工业,并且在短时间内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比如几大钢铁基地、能源基地、机械制造基地,创造了原子弹爆炸、卫星上天、成为钢铁大国等等)和国民经济体系,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
二、苏联模式的影响是实行计划经济的理论因素我国建国初期实行的计划经济,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但也不是不考虑我国自身实际情况,照搬苏联模式。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政权。
但同时,苏维埃政权面临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内忧外患、困难重重,俄国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包括余粮收集制,企业国有化,实物配给制和劳动义务制,这个政策集中了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适应了战时需要,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1921年实施新经济政策,恢复了非公有制经济和市场机制作用,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迅速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经济,使苏俄经济走出困境,在1927年苏联经济达到战时水平,并且巩固了工农联盟,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国家的财政收入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也有了初步好转,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在1928年,斯大林作出实行全面计划经济的重大决策,在农业领域实行集体化。
并于1929年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从此,揭开了苏联长达60年的计划经济模式序幕。
通过实行计划经济,苏联在经济基础薄弱,帝国主义经济封锁,政治军事威胁的新生苏维埃政权的基础上,顺利实现工业化发展目标,在二战中同法西斯的作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加快了战争停止的步伐。
通过三组数据,我们可以明了的看到计划经济主导下苏联的发展:第一组是以1940年与1913年比较:1940年,苏联生产生铁1500万吨,几乎等于1913年的4倍;钢1830万吨,等于1913年的4.5倍;煤16600万吨,等于1913年的5.5倍;石油3100万吨,等于1913的3.5倍;商品谷物3830万吨,比1913年多1700万吨;原棉270万吨,等于1913年的3.5倍。
第二组是以1953年与1940年、1913年进行比较:1953年苏联工业的固定生产基金等于1940年的2倍多,等于1913年的22倍。
1953年大工业总产值等于1913年的30倍(按可比价格计算)。
1953年工业产值比1940年增加1.5倍以上,其中机器制造业的产值差不多增加3倍。
重工业各个重要部门的产量从1913年到1953年的增长情形如下:煤从2900万吨增加到32000万吨,石油从900万吨增加到5200万吨,钢从420万吨增加到3800万吨,水泥从150万吨增加到1600万吨,电力从19亿瓦时增加到1330亿瓦时。
机器制造业在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1938年为27%,1950年为39%。
第三组是从1951年到1984年的发展来看:1951年至1984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8.9倍,工业总产值增长13倍,农业总产值增长1.7倍,年平均增长率分别是7%、8.1%和3.1%。
而同期美国的这几项指标分别只增长2.1倍、2.6倍和0.8倍,平均增长率分别是3.4%、3.9%和1.7%。
建国初期,我国面临着与当时苏联苏维埃政权同样的内忧外患,满目疮痍的困境,苏联经过计划经济的实施,成功的巩固发展了苏维埃政权,使苏联从1918年向德国乞求休战,变成为一个20世纪80年代初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这不得不让全世界感到震惊。
并且,我国缺少足够的经济管理经验,因此,我们有必要借鉴苏联成功的发展经验。
但同时,我们也绝不是照搬苏联模式。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有着丰富的反教条主义经验,形成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
毛泽东认为,我们应该向苏联学习,同时,“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
”苏联所有制过于整齐划一、部门管理体制过于集中,而我们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公私合营经济和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的补充,指出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仍然有着重要的作用,注意运用价值规律,调节某些生产和流通的价格、税收和供销关系,从而为社会主义服务。
三、建国初期面临的帝国主义封锁是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的外部因素建国初期,美国从各方面孤立封锁新中国,美帝国主义不承认新中国的合法性,并且并操纵联合国阻挠新中国派合法代表取代被国民党非法占据的席位。
由于美帝国主义的阻挠,国际上只有苏联和东欧、亚洲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国家和民族独立国家承认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