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时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精品教学课件 第七单元 22 小毛虫(第二课时)
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 么道理呢?跟大家说一说吧!
小毛虫的故事让我明白,我们千 万不要因为自己暂时不如别人而自卑, 要明白自己该干什么,并为之不懈努 力,只有这样才会成功。
我会写
chōu
抽
音序:C 部首:扌 结构:左右
组词:抽丝 抽芽
造句:这些蚕正处在抽丝 阶段。
书写指导:左边要细长些, “由”字的方框要靠下、稍 扁,中竖要长。
第2课时
复习词语
毛虫 叶子 目光 周游 纺织 编织 怎样 声音 花纹 消失 挣脱 尽心竭力
连一连
生机 笨手 与世 悲观 色彩 隔绝 失望 斑斓 笨脚 勃勃
22 小毛虫
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小毛虫是怎么看待自己不如别的昆虫这 个事实的呢?
读3—4自然段,用“___”画出 小毛虫是怎么想的句子,用“ ” 画出小毛虫是怎么做的句子。
尽管如此,它并不悲观失望,也不
羡慕任何2人2。.小毛虫
尽管(它既不会
),( ),
( ),( ),它并不悲观失望,
也不羡慕任何人。
它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
① 蚂蚁忙着搬运食物 ② 蜜蜂忙着采蜜 ③ 蜘蛛忙着结网 ④ 知了忙着唱歌
➢ 小毛虫觉得自己眼前最要紧的事情是什么?
它,一条小小的毛虫,眼前最要紧的 是学会抽丝纺织,为自己编织一间牢固的 茧屋。
我会写
zhī
织
音序:Z 部首:纟 结构:左右
组词:纺织 织毛衣
造句:奶奶正在给我织毛 衣。
书写指导:左边两个撇折上下 排列,上边的折要平,下边的 折稍向上提。
我会写
biān
编
音序:B 部首:纟 结构:左右
组词:编织 编筐
造句:爷爷正在编织竹筐。 书写指导:右边户字框要扁 小,撇要长,下框内是一横 两竖。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贝”的故事》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本课“贝、壳”等9个生字,会写“动物、贝壳”等9个词语,积累“珍、币”等生字拓展的12个词语。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识字写字。
1.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识字。
(课件出示7)币:结合“人民币”来认识“币”字。
贫:由“精准扶贫”来认识“贫”字。
损、赔:由《小学生守则》中的“损坏公物照价赔偿”来认识“损、赔”两个汉字。
2.让学生通过生字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
才-财、怀-坏、浅-钱。
3.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
(课件出示8)①桂林山水甲天下。
②“木”作偏旁部首时,大多与树有关系。
③财钱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④因为贝壳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于是古人把贝壳当作钱币。
4.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
相近的字:才-财、怀-坏、浅-钱甲-由币-巾(2)观察发现。
难写的字:骨、钱。
(3)重点讲解。
(课件出示9)骨:第三笔是横折,一笔写成,不要写成了两笔。
钱:这个字的笔画数比较多,在写的时候要留意,最后一笔才写点。
与:看似笔画简单,但写的时候要注意,竖折折钩起笔要写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生活积累识字,学生更容易认识并记住这些字。
例如由“精准扶贫”的宣传标语认识到“贫”字;由《小学生守则》中的“损坏公物赔偿”的规定中,可以认识“损”和“赔”字。
形近字是学生最容易写错的,所以先区分字形。
重点讲解几个难写的字,让学生写的正一些,这样写出的字就美观些。
壳:这是个上中下结构的字,在写的时候,上面写紧凑一点,“几”要写舒缓一些,第一笔横画不要写得太短,如果太短就会上空下挤。
二、拓展创新汉字十分奇妙,与汉字相关的故事也有很多很多,你还能讲述什么汉字故事呢?课外的时候大家搜集一下,看看谁讲的故事多,谁讲的故事最精彩。
正确、美观,达到书写的目的。
布置搜集汉字故事,拓展了本课的内容,增加了学生知识。
课堂作业新设计1.根据拼音写词语。
bèi ké qián bìɡuān xīn cái chǎn jiǎɡǔ wén2.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
【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第二课时优秀课件
怎么办,那多好啊!( ③)
二、用加点词写句子。 1.他下了河,小心地蹚到了对岸。
妈妈小心地把弟弟放到了床上。
2.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事情既不像孩子说的那么严重,也不像妈妈说 的那么轻松。
有关实践的名言
1.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萨迪) 2.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还应当运用;光有愿望是不够的,还应 当行动。(歌德) 3.实践是思想的真理。(车尔尼雪夫斯基) 4.假如一个人尽想着“我办不到”,那他果然就会办不到。(车 尔尼雪夫斯基)
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 边 , 问问她该怎么办 , 那多好啊!可是 他 离家 已 经 很远 了。
这些小马心里想的写出了小马的犹豫和没有主意,也表 现了小马对妈.妈.的依赖。
河边的老牛和松鼠是怎 么说的?
小马向四周望望,看见一头老牛在河边吃草,小马嗒嗒嗒 跑过去,问道:“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蹚过去 吗?”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蹚过去。”
小马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 小马非常愿意帮老马做事,就把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 小马被小河拦住之后心里是怎样想的?在文中找出来并分析句意? 结合课文,小马回家后面对妈妈为什么难为情?
默读第2部分,小马为什么要过 这些小马心里想的写出了小马的犹豫和没有主意,也表现了小马对妈.
事情既不像孩子说的那么严重,也不像妈妈说的那么轻松。
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小马甩甩尾巴,跑回家去。
松鼠的话则要读出焦急、紧张的语气。
老牛说河水很浅,松鼠说河水很深,小马到底应该相信谁 的话呢?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呢?我们来看看小马是怎样解决 这个问题的吧?
二年级语文下册《金色的草地》第二课时教案
教案:二年级语文下册《金色的草地》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描述,发挥想象,感受草地的美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会珍惜和家人共度的美好时光。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发挥想象,感受草地的美丽。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 发挥想象,感受草地的美丽。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学习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教师讲解生字词,并让学生举例运用。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描述,发挥想象,感受草地的美丽。
3. 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讨论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4.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运用和草地的美丽。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环境,珍惜和家人共度的时光。
5.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课文的内容,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选择几个生字词,进行造句练习。
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和生字词的运用。
也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以便在的教学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回家作业的完成情况,重点关注生字词的掌握和造句的准确性。
3. 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分享内容和理解力。
七、课程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确保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6《千人糕》第二课时课件
就算米糕做好了, 还得要人包装、送货、 销售,这些又需要很多 人的劳动。
这个过程容易吗? 你从哪些词体会到的?
借助插图及爸爸的话,说说米 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能做成的。
米糕是由米和糖制成的。先生产、加 工米和糖制作成米糕,再经过包装、送货 、销售,最后我们经过购买,米糕才会到 我们手里。
6 千人糕
学习提示:
主问题:米糕为什么叫"千人糕"?
①默读6一11自然段。
不动唇,
②画出相关语句。
不出声,
③借助插图,一边读一边想象。 不指读哦!
孩子说:“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还加了糖。” 爸爸说:“是啊,大米是用农民种的稻子加工 出来的。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 水……” 爸爸接着说:“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 出来的。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熬糖的时候,要 有工具,还得有火……就算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 包装、送货、销售,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板书设计
米:种子、施肥、浇水→稻子 →加工
千 人 糖:甘蔗、甜菜→榨汁→熬糖 糕
米糕:制作→包装→送货→ 销售
团结合作 共同付出
双脚踩在仿佛被火烈的 阳光晒沸了的田水里,右手 接到左手分好的秧苗一颗颗 插进泥巴里。一天下来,累 得腰都直不起来了。
爸爸说:“是啊,大米是用农民 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农民种稻子需 要种子、农具、肥料、水……”
想一想:要做成米粉,除了例句 中写的,还需要哪些人的劳动呢?
要想做成米糕还需要糖,糖又是经 过哪些劳动才能做成的呢?
了解了米糕的制 作过程后,你有什么 想说的?
理解过程,感受不易 我们知道了做一块米糕要经过那么多
最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找春天》课件
chù
jiě
比一比 触
解
偏旁识字
ǎo
棉袄 与衣服有关
被子
裙子
衬衫 袖子
看图识字
dù juān
杜鹃
杜鹃是杜鹃科鸟类 的通称,常见的有大杜 鹃、三声杜鹃和四声杜 鹃。大杜鹃叫声似“布 谷”,所以又叫布谷鸟, 杜鹃常隐栖树林间,平 时不易见到。叫声格外 洪亮,每隔2-3秒钟一 叫,有时彻夜不停。
看图识字
B. 害羞. (xiū) 遮. 掩(zhē) D.触. 摸(cù) 解. 冻(jiě)
2. 拼一拼,写一写。 gū niang
li柳 树,吹红了
táo huā
xìng huā
chōng chū
桃 花,吹开了 杏 花。 孩子们 冲 出 家门,去
xún zhǎo
nèn
嫩芽
小草的( ) 柳树的( )
动作演示
tàn
探出
chù
触摸
zhē yǎn
遮遮掩掩
奔跑找春天
识字游戏
羞 杜探 袄符 遮 掩 寻姑 触
解嫩 脱鹃
看图解词
柳枝
桃花
杏花
动作解词
荡秋千
躲躲藏藏
互动课堂
自读第1-3自然段,想一想:“我们” 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
读出孩子们激动、兴奋的心情。
小练笔 你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仿照例句,
说一说吧!(课后第3题)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燕子在枝头鸣叫 , 那是春天的歌声吧 ? 迎春花悄悄绽放 ,那是春天的酒窝吧 ?
自读课文第8自然段,思考: 1.孩子们是怎么找到春天的? 2.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课后第1题)
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 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
她找到一条路吗?(出示第二幅图)
4、小兰在黑夜中寻找到了方向。一转 4、生:小兰你不要着急,我 眼,天又亮了。她来到了一片荒野, 来帮助你。大树枝叶稠的一
眼前只有一棵大树,此时的她又该如 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 何辨别方向呢?(出示第三幅图) 北方。
5、天越来越冷,小兰来到了一座雪山 脚下,眼前是白茫茫的一片,她真是 害怕在这里迷失了方向。聪明的小朋 友,你们赶快来帮帮她吧!(出示第四 幅图)
八、总结 你们写得可真好,老师从你们所写
的诗中,了解到了很多“天然的指南 针”。大自然还有很多的奥秘需要我们 去探索,要想发现自然界的奥秘,我 们该怎么办?对了,就是要“细细观 察,多多去想”。
生:细细观察,多多去想
九、布置作业 搜集资料,寻找更多的“天然指
南针”。
七、板书设计
17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科目:语文 教师:冯赞宇 一、教材内容分析
课题:《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学对象:二年级
课时:第2 课时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小学语文新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一首以自然 科学为题材的儿童诗。课文共六小节,按总分总的结构展开。第一节总述大自然有很多天 然的指南针,激发阅读兴趣。第二至五节以并列的结构介绍了太阳、北极星、大树、沟渠 里的积雪这四种天然的指南针。第六节与文章开头照应,点明主旨,告诉学生大自然中隐 藏着许多知识,鼓励学生走向大自然,细细观察,多多思考。整首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 拟人手法,注重押韵,节奏鲜明,朗朗上口,符合二年级学生的阅读心理。
面是北方,化得慢的一面
是南方。
五、熟悉“天然指南针” 1、听了这四种“天然指南针”的介绍, 1、生:六位同学分节朗读课 它们可真是厉害。为了进一步了解、 文 熟悉它们,让我们走进课文,请六个 小朋友,有感情地分节朗读课文,切 实地体悟它们的本领。(学生边读,边 出示相应的图片)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 第18课 《太空生活趣事多》第二课时 教学课件
布置作业
(1) 推荐阅读 读书阁中相应内容。 (2) 完成 第 2 课时“主题素养特训”相关习题。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 第18课 《太空生活趣事多》第一课时 教学课 件
科 目:语文
适用版本:部编人教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浩瀚的宇宙
在太空看地球
漫步太空
建造基地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课件
洗澡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写出 了在太空洗澡很困难。
航天员在太空中洗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从喷头喷出的水总是飘浮在空中,为了解决这
个问题,科研人员做了一个试验。
他们设计了一个密封浴桶 ,在下边安装吸管,它可以
把喷头喷出来的水朝一个方向吸。但洗完澡以后航天员还
要花很长时间清理身体上和浴桶里的水,实在
字源演变
密
金文
小篆
密:形声字。从山、宓声。
楷体
航 宇 宙 稳 杯 饮舱 件 固浴 题密 桶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从哪几个 方面写了太空生活的有趣?
睡觉
活动
喝水
洗澡
认真观察,学写生字 ◆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航、宇”等 13 个生字,会写本课“杯、失、洗、澡、浴”5 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了课 文的大致内容。
飞船外,闪烁的繁星明亮而温暖。远远望 去,地球蓝白相间,晶莹透亮,那么美丽,那 么可爱。
“神舟”五号在太空飞行了21小时,绕地球14圈,巡天60多 万公里。16日早晨,飞船按预定计划离开轨道,开始返回地球, 飞船宛如一位天庭的仙女,急切地投向地球的怀抱。进入内蒙古 上空后,飞船张开巨大的降落伞,平稳着陆。杨利伟叔叔微笑着 走下飞船,向欢呼的人群挥手致意。“我们的飞船回来啦!”神 州大地沸腾了。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玲玲的画》(第二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玲玲的画》(第二课时)说课稿保亭二小王春南我今天执教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5课《玲玲的画》。
本单元教材围绕着“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这个专题选择了几篇不同体裁的课文,内容丰富。
《玲玲的画》讲的是玲玲收拾画笔时不小心把第二天参评的画弄脏了。
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巧妙地掩盖了污渍。
第二天,她的画在评奖会上得了一等奖的事。
从而反映出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
依据教材的内容,我确定本课的设计理念为:1、以学生自主读书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在盎然趣味中产生阅读的激情;2、使学生在质疑解读中理解文章的蕴意;3、帮助学生在想、述、读、演、议中内化语言的深情;设计中,我从想一想、说一说、到做一做,都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又确定本课的设计特点为:(一)情感为线、深度感悟语言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玲玲情感的变化:满意-着急-(再到解决难题后的)喜悦。
我紧紧抓住玲玲的情感变化让学生深度感悟文本的语言。
例如:体会“画弄脏了”的不同感受;课文最后抓住“解决难题后的喜悦”来品味、思索爸爸简短的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这样,学生在体会人物感情的基础上,析词品句,感受文本中的语言,无形中向学生渗透文章的表达方式。
(二)以读为本、尊重个性感悟《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为了落实以读为本的原则,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首先保证阅读的时间,从整部分朗读,到重点句子的研读,给学生充分的感悟时间。
其次,在朗读形式上,采用自读、摘选读、角色朗读、悟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并且激发学生对于读文的兴趣。
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课古诗两首
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课古诗两首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课《古诗两首》是唐代和宋代诗人写的两首描写春天的诗,,《草》是一首咏物诗,《宿新市徐公店》描绘的是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所见的生机勃勃的暮春景色。
学习啦我在此整理了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课《古诗两首》,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课《古诗两首》《草》白居易篱篱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课《古诗两首》教案学习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
体会诗人宠爱春天、宠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小伴侣们,大家从小到如今确定会背不少诗吧,今日我们就来比比谁会背的多,指名背古诗,不能重复。
二、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或简洁读错的字。
(2)结合语言环境自主认读。
(3)教师检查认读状况,随机纠正读音。
留意"荣'不要读成yng;"宿'是多音字,在本课读s;"疏'要读翘舌音。
(4)小组内相互检查认读状况。
2.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1)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当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
(2)假如班上有姓徐的同学,或者有的同学认识姓徐的人,就请他教大家识记"徐'这个了。
3.组词识字。
如,宿,住宿、宿舍。
4.以熟字带生字识字,如,离篱、味未。
5.写字指导。
(1)稳固音、形。
本课9个字要写的字中平翘舌音的字较多,翘舌音;追(zhuī)烧(shāo)荣(rng);平舌音:菜(ci)宿(s)。
建议写字前引导学生再次认读这些字,稳固读音。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八角楼上》2课时教案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八角楼上》2课时教案八角楼上教学目标1.能按一定的顺序抓重点观察图画。
2•通过看图和学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在艰苦的环境中忘我工作的精神。
4•能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在观察图画中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合理想象,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了解战争年代环境艰苦,体会忘我工作的精神。
3•研究生字、词,尤其注意“拨”、“凝”两个字的音、形、义。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重点观察图画。
教学时间二课时(二)通过看图学文,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是怎样忘我工作的。
(三)研究本课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引导学生在窥察图画的过程中结合课文内容展开合理设想。
(二)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一)整体看图,初步了解内容。
1.教师出示插图,让学生整体观察画面,并思考:(1)图上画的是谁?正在干什么?(这时学生很容易看出图中画的是正在灯下写文章。
)(2)穿着甚么样的衣服?他有甚么动作?他的神态怎样?(穿着单薄的衣服,正在用手拨灯芯,神情很庄重,好像在想问题。
)(3)再看一看桌子上有甚么?(一盏油灯,一个砚台,几张稿纸。
)(4)让学生把图中的穿着与环境的简陋结合一起来想一想,这幅图反映的是甚么时候的事情?以上教师通过四个小问题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由主要人物到环境,仔细窥察画面,并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进行综合分析、思考,从中体会战争年月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都十分艰苦。
由此创设情形,为进一步让学生了解课文,体会忘我的工作精神奠定基础。
b5E2RGbCAP2.引见时代背景:1927年10月,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挺进井冈山,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队伍和湖南农夫军来井冈山与领导的部队会师,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在、朱德同等志的领导下,井冈山军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我国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
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第二课时)
童谣可分为以下类别:如摇篮曲、游戏歌、数数歌 、问答歌、连锁调、拗口令、颠倒歌、字头歌和谜语歌 。
我们在识字中认识了祖国具有代表性的景 色--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和属于祖国一部 分的台湾。我们的祖国土地广大,景色优美, 我们为有这样的祖国而感到自豪。
1.朗读课文。
教师点拨:要读得平实,读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 赞美之情。
2.读句子,注意加点的词。
黄河奔. ,长江涌. ,长城长.,珠峰耸.。 教师点拨:认真读读句子,注意加点的字,说说自己 的体会。
参考答案:从“奔”字,我读出了黄河水波浪滔天、 汹涌澎湃的样子,“涌”我体会到长江水的波涛汹涌 ,暗流涌动,“长”我感受到长城的长,工程的浩大 ,我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耸”我体会到珠穆朗玛 峰的高耸入云,怪不得被称为世界最高峰。
繁荣昌盛
教师点拨:这是和本课有关的几个词语,我们要读一 读,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记一记,用在以后的习作中 。
习题源于《典中点》的“基础练习”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上“——”
。
﹒ ——
﹒
——
海峡(xiá﹒ jiá) ——— 繁荣(fá﹒ng fán) —
珠峰﹒(fōnɡ fēnɡ)—— 友谊(﹒yí ——yì—)
《神州谣》(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生动有趣的课程,搭配各个互动环节助理您教学成功
感谢所有辛勤付出的人民教师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理解课文内容。(重点) 3.感受祖国山水的美丽,初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
情。(难点)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 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 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 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 理解课文。
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第二课时)
要读出人们春 节团聚的热闹 景象。
转眼又是新春到,
全家团圆真热闹。
结尾这一句呼应了开头的一 句。又一次写到春节。
品读描写节日风俗的句子,看看这些节日有 哪些民俗活动? (串珠问题2)
每个节日的民俗活动各不相同:春节里人们贴窗花, 放鞭炮;元宵节人们看花灯,清明节扫墓踏青,端午节 赛龙舟,吃粽子,插艾叶;七月七,乞巧,中秋节赏月 吃月饼,重阳节登高踏秋,尊老。
写出了元宵节人们到大街小 巷看花灯的习俗。
重读“雨纷纷、 祭扫”等词语, 声音低沉,读出 缅怀之情。
“雨纷纷” 是环境描写, 写出了一种凄风苦雨的 天气,也代表人们的哀
清明节,雨纷纷, 伤的心情。
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 粽子艾香满堂飘。
以热情、稍微紧 张的语气读本段, 读出人们过端午 的热闹景象。
要读出对“牛郎
织女”相会的喜 悦之情。
七月七,来乞巧, 牛郎织女会鹊桥。
这句话写了七月七的民俗活动和相关传说。“乞 巧”是中国传统习俗,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妇 女在院子里陈设瓜果,向织女星祈祷,请求帮助 他们提高刺绣缝纫的技巧。
积累: 写出几个和《牛郎织女》类似的民间传说。
《梁山伯与祝英台》 《孟姜女哭长城》 《白蛇传》
这些传统节日带给人们的是什么?(核心问题) 团圆、喜庆、吉祥和希望。
哪些句子是描写这些传统节日的 特有风俗的?(串珠问题2)
重读“欢笑”,要
读出人们过春节的 无比高兴的的心情。
“人欢笑”写出过春节时,人 们的心里很高兴。
春节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说一说:
本句介绍了春节的哪些典型习俗?你知道春节的 习俗,除了这些习俗外还有什么?
要读出一家人 团圆的热闹、 祥和气氛。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小毛虫第二课时课件2
“以后会怎么样呢?”它在与世隔绝的茧屋里问。 “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小毛虫听到一个声
音在回答,“你要耐心等待,以后会明白的。”
心理描写
小毛虫听到的声音有什么含义呢?
小毛虫听到的声音就是自己的心声。要按规律耐心 等待。这就像黎明前的黑暗一样。
阅读方法解密:巧用成语
概念:成语是俗语的一种,是指语言现象中常用而又 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它结构凝练而富于表现力。 效果:恰当地运用成语,可以使语言生动活泼,使文
④不能和其他孩子一样去上学
② ,既____ ③ ,更____ ④ 。 ① ,也____ 这个伤心的____
2.加标点:“ 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 ! ” 小毛 虫听到一个声音在回答 , “ 你要耐心等待 , 以后会明白的 。 ”
国学诵读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蝉鸣空桑叶、八月萧关道。 ——王昌龄《塞上曲》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张籍《田家行》
——李商隐《落花》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歇后语】 老虎吃蚊子——塞不住牙缝 蜘蛛网——捉不了大虫
蜘蛛结网——独霸一方
春天的蜜蜂——闲不住 高射炮打蚊子——小题大作
做好自己的事,不怕困难,就会取得成功。
推荐阅读 小蝴蝶和毛毛虫 毛毛虫趴在一片绿叶上,肉嘟嘟的身子慢慢向前蠕动 着。一只漂亮的小蝴蝶飞过来,引起了毛毛虫的注意。
毛毛虫抬起头来,惊喜地喊:“妈妈,妈妈!”
“谁是你的妈妈!”小蝴蝶生气了。毛毛虫仔细看了 看小蝴蝶,不好意思地说:“姐姐,你真漂亮,像我妈妈 一样漂亮。” “什么?你说什么?你妈妈是谁?”小蝴蝶惊讶地问。
22 小毛虫
品读释疑
结构主旨
课堂拓展
当堂检测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理解课文内容。(重点)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第二课时优秀获奖公开课教学设计
合作分享,拓展节日习俗
1.根据学生汇报情况展示ppt。
2.总结:不论哪种形式我们都要和家人在一起团聚。
3.出示古诗《上元竹枝词》。
4.猜一猜这是介绍哪个节日的?从哪看出来的?
5.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个场景的吧!一起来读读。
6.适当总结:一家人团团圆圆地吃完元宵,看完花灯,第二天就该带着家人的祝福,开始新一年的学习、工作,热热闹闹的春节才算过完了。
课文配有两幅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插图——春节贴窗花和端午赛龙舟,既表现了课文内容,又可唤醒学生对节日习俗活动的记忆表象,有利于了解课文内容,有利于学生说说自己怎样过节。
课后练习“再选一两个说说你是怎样过节的。”属于“学表达”的练习。了解课文讲述的主要习俗活动唤醒学生记忆表象是能说的前提,合作交流、反馈评议指导再练习是说好的保证。
11.回读课文: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15.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重阳节,我们要陪家人一起,登高赏菊,期盼家人健康长寿。
同桌交流喜欢的节日及习俗。
1.介绍春节的习俗。
(1)贴春联。
(2)放鞭炮。
(3)年夜饭。
(4)收红包
(5)访亲友。
(6)补充古诗《元日》
读古诗,找出古人过春节的习俗:爆竹、屠苏、新桃换旧符。
(7)续编儿歌。
2.借助拼音自读古诗。
圆月,象征着团团圆圆,即使远在他乡的亲人,也望着同一轮明月思念着彼此,这像诗中说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就是指月亮。希望自己思念的亲人平安长久。即使相隔千山万水也能共同望着月亮盼望团圆呢。这就是宋朝大文豪苏轼的心愿。
14.有一首诗就是描写九月九日重阳节的情景,你们还记得吗?让我们想象着画面背一背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个儿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词语,指名读,齐读
2、学写生字,师范写,生练写
二、体验阅读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三个妈妈打水时,前两个都在夸自己的儿子,而第三个妈妈却(什么也没说),这是为什么呢?文中她是怎么回答的?
生答,课件出示:“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
特别标红,这是什么意思?能换个词吗?(特殊)哦,我的儿子非常普通,没什么特殊的地方,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妈妈?(指生答)
再次出示课件:“我的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
“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
“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同桌之间互相练一练,找三位学生扮演妈妈们朗读。
最后男生读第一位妈妈的话,女生读第二位妈妈的话,老师读第三位妈妈的话)
2、师: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三个妈妈也打完了水,走回家去。
(1)她们三个走走停停(出示词卡,指读,齐读)。
像这样AABB式词语你还知道哪些?
走走停停,这是为什么呀?课文的哪些词语或句子告诉了我们?(第8自然段)指生读(出示第8自然段: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
(2)谁再来给大家读读这句话?生读,师:你真会读书,把这桶水读得很重,老师感受到了。
谁还愿意把句子读给大家听?师:你也读得很棒,不仅突出了“可”,还突出了“直”。
同学们读得太好啦,老师也忍不住想读一读(师范读)
把你们的感受带到句子中吧!(齐读)
(4)这样重的水,妈妈们,胳膊也痛了,腰也酸了,三个儿子见了分别是怎么做的呢?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训练:
一个(只)___________。
一个(只)___________。
另一个(只)___________。
出示图片,学生练习说话
课文中啊还有一位老爷爷也看到了这样的情形,可是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呢?
A:因为只有第三个儿子帮妈妈提水
B:因为第三个儿子主动帮妈妈分担,他是孝顺的孩子,只有这样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师:是啊,在老爷爷看来,只有这个儿子关心妈妈,这才是关心父母、孝敬父母的好孩子,这样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所以他才说———
我可只看见一个(孝敬父母)的儿子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你打算以后如何做一个孝顺的孩子呢?(生畅言)
希望你们言行一致,将语言化为实际行动,你看孝敬父母是多么简单的事啊,孝心就是妈妈提水时伸出的一双手,给劳累一天的父母递上一杯热茶,就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做些力所能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