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长相思》
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朗读、理解《长相思》这首古诗词。
(2)能够简单地解释古诗词中的一些词语和诗句。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古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理解诗词,理解其中的意义和情感。
(2)通过与同伴交流、讨论,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
(3)通过模仿诗词的格律,练习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到古诗词的美与魅力。
(2)有个人情感的体验和感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通过课堂讲解,让学生理解古诗词中一些生僻词汇和诗句。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由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想法。
(3)通过讲解和实践,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2.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诗词中抽象的情感表达。
(2)通过讨论和交流,让学生能够自由表达个人思想和感受。
三、教学准备(1)课本《长相思》(2)黑板、粉笔(3)多媒体教学设备(4)课件四、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1)播放一段关于古诗词的视频,引起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2)让学生朗读《长相思》这首古诗词,并询问学生对于这首诗的看法和感受。
2. 导入古诗词(1)展示《长相思》的全文(2)解释其中的一些词汇(3)分段解释古诗词中的意思3. 感受古诗词(1)听歌曲《长相思》,让学生通过音乐更深刻地感受古诗词的情感表达。
(2)让学生自己复述《长相思》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3)让学生通过自由表达、写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 练习写作(1)让学生模仿古诗词的格律,自己创作若干句子。
(2)让学生互相交流和评价自己创作的句子,提高写作的水平。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次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古诗词中的情感和意境,提高诗词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于优美文学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表达,自由创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领略了《长相思》的美,还学习了如何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点内化于心,并在今后的阅读和写作中灵活运用。如果对诗词的理解还有任何疑问,请随时向我提问,我们一起探讨。
5.培养合作精神: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紧密围绕新教材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其在文化、思维、审美、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诗词朗读与吟诵:正确把握《长相思》的节奏、韵律,感受诗词的音乐美;
-诗词意象解析: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山一程,水一程”、“夜深千帐灯”等意象,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长相思》这一古诗词。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离开过家,想念家人的经历?”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诗词情感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共鸣,让我们一同走进纳兰性德的词作,感受他的思念之情。
此外,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有时会出现偏离主题的现象。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明确地给出讨论的主题和方向,同时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加强引导,确保讨论的内容能够紧密围绕教学目标。
在诗词仿写和创作环节,学生们的作品展现了他们对诗词意境的理解,但部分同学在表达个人情感方面还不够自然。我想,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生活体验的积累还不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鼓励学生们多观察生活,多体会生活中的情感,这样他们在创作时才能更好地融入自己的情感。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长相思》这首词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讨论诗词中的意象时,能够积极地提出自己的看法,这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我注意到,通过分组讨论和朗读活动,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了诗词的韵律和情感,这说明实践活动在古诗词教学中的重要性。
21《长相思》(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孤独、寂寞
文学特色:
-意象:金井阑、络纬秋啼等
-语言:韵律美、对仗工整
-情感表达:含蓄、深沉
这样的板书设计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简洁明了,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长相思》的主要内容。
作业布置与反馈
作业布置:
1.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长相思》的短文或报告,内容包括诗的背景、情感表达和文学特色。要求字数在300-500字之间。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讨论和创作,我将把教室布置成分组讨论区和实验操作区。分组讨论区将提供舒适的座位和写字台,以便学生可以自由地讨论和分享他们的想法。实验操作区将提供足够的绘画材料和画架,以便学生可以自由地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过程设计
其次,我发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有些学生则过于活跃。这可能是因为我在分组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性格和能力差异,导致他们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性格和能力差异,合理分组,以确保每个学生在小组讨论中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再次,我发现学生在创作画作时,有些学生表现出较高的艺术素养,而有些学生则显得有些吃力。这可能是因为我在教学中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艺术素养差异,导致他们在创作画作时感到有些困难。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艺术素养,提供一些简单的创作指导,帮助他们在创作画作时更加得心应手。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长相思》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长相思》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长相思》的未来发展或改进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5课的前两首古诗,感受到了王安石和张籍那浓浓思乡情。
那么谁愿意给大家背诵一下古诗?请学生背诵。
2、当“洛阳城里见秋风”的时候,张籍的内心涌动着“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思乡之情。
那么,在风雪交加的夜晚,纳兰性德又将流露出一份怎样的思乡之情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相思》。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作者名叫纳兰性德,复姓纳兰,跟我一起读他的名字---纳兰性德, 他是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十五年进士,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一生淡泊名利、文武双全。
他的词以一个“真”字取胜,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但细读却又感淡淡忧伤。
二、检查预习1、昨天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这一课了,谁来说说你是怎样预习的?(查阅相关资料、反复诵读、试着理解古诗词的意思)2、在预习时,你发现长相思与前两首古诗有什么不同了吗?点击课件,出示词教师介绍词:词是诗的别体,词因为句子有长有短又称长短句。
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教师补充:长相思是词牌名,也是这首词的题目。
猜猜看长相思要表达作者什么意思?3、检查朗读下面谁来给大家读一下这首词。
(正读音)大家看,更在这儿应该读几声?你怎么知道第一声的?解释更,古代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五更。
(出示PPT)指名朗读(两名以上同学)教师评价:字正腔圆在古代,词是可以配乐唱和的,有它自己的节奏,谁来试试找找它的节奏。
指名朗读。
教学目的 1、认识“词”这种文学体裁。
2、学会“榆畔帐聒”四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词的大意。
5、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 1、感知词的大意,懂得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2、引导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评价:这位同学读出了节奏。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0.3《长相思》优秀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0.3《长相思》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长相思》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作者是纳兰性德。
这首诗以简洁优美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本节课将通过学习《长相思》,让学生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培养他们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诗文阅读能力,对古代诗歌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思念之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长相思》;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诗歌的语言、意象,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长相思》;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难点:分析诗歌的语言、意象,体会作者的思念之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有利于学生思考和感受的氛围。
2.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体会作者的思念之情。
3.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问、讨论,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包含图片、音乐、动画等元素的课件。
2.教材: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3.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长相思》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意境。
同时,播放轻松优美的音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呈现(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长相思》,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随后,呈现诗歌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关键词语和意象。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读诗歌,模仿教师的朗读语气和节奏。
教师针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点评,指导他们改进发音和表情。
4.巩固(10分钟)学生自主朗读诗歌,尝试背诵。
教师随机抽取学生进行背诵展示,并对背诵情况进行点评。
21《长相思》(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教案:《长相思》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长相思》,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诗词的基本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朗读、理解和欣赏能力,感受诗词的音乐美和意境美。
3.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体验诗人的情感,提高审美情趣。
4.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诗词背景:《长相思》是清代诗人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2. 诗词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词,把握诗词的节奏和韵律。
3. 诗词理解:分析诗词的意象、意境和情感,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 诗词欣赏:欣赏诗词的音乐美和意境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5. 诗词运用: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体验诗人的情感,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诗词的意象和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2. 教学难点:朗读和欣赏诗词的音乐美和意境美。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诗词,谈论自己对诗词的喜爱。
2. 介绍诗词背景:介绍《长相思》的作者纳兰性德及其创作背景。
二、朗读指导(5分钟)1. 示范朗读:教师示范朗读《长相思》,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
2. 学生跟读:学生跟随教师朗读,注意把握诗词的节奏和韵律。
三、诗词解析(10分钟)1. 分析诗词意象:引导学生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如“长相思”、“在长安”等。
2. 理解诗词意境:引导学生想象和联想,体验诗人的情感,理解诗词的意境。
四、诗词欣赏(5分钟)1. 感受音乐美:引导学生欣赏诗词的韵律和节奏,感受音乐美。
2. 感受意境美:引导学生欣赏诗词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抄写《长相思》:要求学生抄写《长相思》,注意字迹工整、美观。
2. 创作一首小诗:要求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创作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小诗。
板书设计:长相思意象:长相思、在长安意境:思念亲人、远方情感:词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分析和欣赏,使学生了解了《长相思》的背景、意象、意境和情感。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0.3《长相思》优秀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0.3《长相思》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长相思》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是我国古代著名诗人王之涣的作品。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旋律,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对诗歌内容的解读,还要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情感,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古诗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有所提高。
但学生在理解诗人情感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难度,需要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长相思》;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长相思》;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2.难点:理解诗人情感,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运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运用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活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长相思》相关的课件,包括诗歌内容、诗人简介、意境解析等。
2.音频:准备《长相思》的朗诵音频,以便学生跟读和欣赏。
3.的黑板:提前准备好黑板,以便于课堂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长相思》的诗歌内容,引导学生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同时,简要介绍诗人王之涣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诗歌的意境,让学生想象诗人当时的思乡之情。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如“长相思”、“故乡”等,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读朗诵音频,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想象自己是诗人,表达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榆、畔、聒”三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更”。
2.借助注释,理解《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借助注释,理解《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简介背景1.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
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
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长相思》这首词。
2.简介创作背景。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我用凝练而富有诗意的语言概括了王安石《泊船瓜洲》和张籍《秋思》中的乡愁。
温故而知新,十分自然地引发学生对纳兰性德《长相思》乡愁的探寻。
二、指导朗读,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读第一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要把词念得字正腔圆;读第二遍的时候,要注意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
2.交流学习效果。
(1)(课件出示《长相思》这首词。
)谁来读一读《长相思》?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诗当中的一个生字,一个多音字,听他读准了没有。
(2)指名再来读一读《长相思》。
其他同学注意听,他在读词句的中间时是怎么停顿的,是不是读得有板有眼。
3.指导朗读。
同学们,读古代的诗词,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
比如《长相思》这个题目,我们可以有许多种读法,有的读《长相思》(快速而平淡地)有长的味道吗?有相思的感觉吗?比如你这样读,《长相思》(缓慢而深情地),有感觉吗?有味道吗?读词就要读出这样的味道来。
你们试着读一读,争取读出你的味道和感觉来。
4.同学们,词读到这儿为止,你的脑海里面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谁来说一说?带着这种感觉,我们再来读一读《长相思》,把这种感觉读进去,读到词的字里行间去。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诵读是经典诗词教学之根本,首先要求学生仔仔细细读上四遍,由读准生字、多音字开始,再要求读得字正腔圆,读得抑扬顿挫、停顿适当。
五年级统编版语文《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案
五年级统编版语文《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榆、畔”等4个生字,会写“榆、畔”等7个字。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长相思》这首词。
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词人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赏析、想象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词的内容。
结合词人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深入体会词的情感内涵。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词的意境美,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
体会词人的思乡之情,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词的意境。
感受词人的思乡之情。
2.教学难点理解“聒碎乡心梦不成”所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1.朗读感悟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词的韵律美和情感美。
赏析理解法:引导学生赏析词中的词句,理解其含义和意境。
想象体验法:让学生通过想象,丰富词所描绘的画面,深入体会词的意境。
背景介绍法:介绍词人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思乡的音乐或展示一些思乡的图片,引出课题。
谈话导入:同学们,思乡是一种永恒的情感。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用他们的笔触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一起感受词人的思乡之情。
2.初读词文,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词句。
指名朗读词,正音纠错。
教师范读词,学生边听边画出节奏。
学生按照节奏再次朗读词,感受词的韵律。
3.精读词文,理解词义学生结合注释,自主理解词的意思。
小组讨论,交流对词的理解,解决疑难问题。
全班交流,教师点拨重点词句。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词的意思。
4.赏析词文,体会意境引导学生赏析词中的景物描写,如“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体会词所营造的宏大而又孤寂的氛围。
分析“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这句词,感受词人在风雪交加的夜晚,因思乡而难以入眠的痛苦。
长相思-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长相思-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长相思》是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的一首抒发思念之情的五言绝句。
这首诗描写了出塞将军的形象和他思念远方的故乡和亲人的感情。
诗歌朴素而感人,表达了中国古代士人对亲情和家国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
2. 重点难点•理解长相思的词义,懂得将军为何对远方亲友如此思念•掌握国学经典《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等名言•分析描写将军和他的形象语言,了解古代士人在精神层面的追求和态度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长相思》的意义,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能够谈论出自己对将军的理解和感受•熟练运用“如”、“似”等比喻手法,理解并能够简单运用•能够背诵课文,掌握其中生词和重点词汇2. 技能目标•能够合理运用语言来表达对将军思念之情的理解和感受•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其他文本有更全面、深入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思念之情的理解和感受•学生能够从古代诗文中汲取情感营养,培养对中华文化的感情认同三、教学安排1. 教学过程1.引入:先让学生欣赏整篇《长相思》诗歌的朗诵或试着找一些相关的图片,以引起他们的兴趣。
2.阅读:让学生阅读《长相思》诗文,帮助学生理解整首诗的意义和每句话的修辞手法。
3.朗诵:请几个学生把诗词朗诵出来,增加他们的朗诵技巧。
4.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练习自己说话和沟通的能力,让他们说清楚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他们分析诗歌内涵。
5.抽象:讲解学习国学经典《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等名言的意义,引导学生从精神成长的角度理解王之涣诗歌中的内涵。
6.模仿:请学生模仿将军的写法,写一个对亲人思念之情的情诗。
先让学生练习写一个段落来体会写作过程中的难处,并让他们相互交流以改进自己的作品。
7.总结:对整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让学生领悟到《长相思》的内涵和意义,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和体验进行适当发言。
2. 教学步骤1.学生通过朗读和阅读理解课文2.学生分组小组讨论,交流自己所理解的诗文内容3.介绍国学经典《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等名言,并体现到诗文中的价值4.学生模仿将军的写法,想象一个亲人离自己远去,通过诗歌表达思念之情5.整合学生的表达,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结论四、教学评估1. 评价标准•能够理解《长相思》的意义,并讲述自己对将军思念远方亲友的感受和领悟•能够运用模仿手法,写出具有较强情感表达能力的诗歌•相互交流沟通有效,学生能够重合作意识,共同完成任务2. 评价方式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通过观察、听取、交流等方式获得信息,然后根据学生表现的好坏给予反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诵读《长相思》,并积累有关乡愁的诗句。
2.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体验诗人身向榆关、心系故园的思乡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学重点在想象、质疑和情境诵读中,体验诗人,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思乡之深。
教学难点在移情想象中建构“故园”的丰富意象,体味“故园”的文化意蕴。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长相思》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初读感知,了解词意(一)导入古往今来,有许多诗人词人饱含深情地写下他们的故园,请同学说说。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故园又是怎样牵动着他的愁绪呢?(二)根据要求,读准《长相思》1.自由朗读。
课件出示朗读要求。
2.检查:谁来读一读《长相思》,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词当中的一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听他有没有念错;谁再来读一读《长相思》,其他同学听,特别注意听词句的中间,是怎么停顿的,读得是不是有板有眼。
3、读出味道:读古代的诗词,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
注意把握朗读的节奏。
(三)联系背景,读懂《长相思》1.长相思,思的是什么呢?(故乡)找出相关的词句,课件出示这句――(课件: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2.你能根据注释说说这句词的意思吗?3.由此可以看出,词人的心,在哪儿?(板书:心系故园)词人这么思念故乡,那他一定是远离了故乡的。
他人在哪儿呢?身向何处?到词中找到相关的句子。
4.在康熙二十年,三番之乱平定,国泰民安。
第二年三月,康熙出山海关到盛京,也就是现在的沈阳告祭祖陵,祭祀祖先。
纳兰性德作为御前侍卫随行。
这首词就是纳兰性德从北京到沈阳途中写下的。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教案第【1】篇〗教学目的1、学会“榆、畔、帐”三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词的大意。
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1、感知词的大意,懂得诗句的意思。
2、引导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题。
1、师:同学们,在李白的眼中,乡愁是疑是地上霜的皎洁月光,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两岸的徐徐春风。
那么,在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词,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3、师简介,长相思既是这首词的题目,也是词牌名。
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呢?长相思分为上阙和下阙两个部分,内容多为思念家乡或者思念亲人。
4、简介纳兰性德。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①(指名读)谁来读一读?榆关、那畔,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②齐读2、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3、再读,解决诗歌节奏。
下面,我们全班一起,把这首词有节奏地读一读。
三、学习诗句(一)默读请大家默读这首词,联系书上的插图和注解,想想这首词主要在讲什么。
(二)学习上阙请一个同学读词的上阙。
1、谁来说说,作者身向何方?(板书:身)在榆关(简单介绍山海关)2、那山海关是他们最终的目的地吗?你是从哪个词语知道的?(那畔)是的,……(简介背景)。
3、山一程,水一程,是啊,山一程,水一程,你从“一程一程”体会到了什么?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万水千山,跋山涉水,山高水长,……)在这万水千山的长途跋涉中,他们可能遇到什么困难?(路陡,山高,水深……)4、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词的上阙的意思?5、指导朗读。
指名读,读出行军的艰难来。
从你的朗读中,老师体会到了将士们“山一程”的爬山之难,谁还能通过朗读体现“水一程“的涉水之难呢?齐读。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教学设计(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会写聒这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字正腔圆的诵读这首词。
【过程与方法】充分了解作者从不同角度运用对比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把握词的内容,关注词中人物的场景,体会作者的那份乡愁。
2.激发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词的思乡之情,进而升华至热爱祖国。
教学准备:《长相思》电子课件教学过程:一、导课:让学生齐读课件呈现的标题《从《静夜思》读起》。
《静夜思》,一首家喻户晓的诗篇,一首妇孺皆知的诗篇。
那么,《静夜思》告诉我们的是一种什么情感呢?(指学生回答:思乡)是的,思乡,我们把身在异国的人们想念家乡的情怀称作:乡愁。
(出示电子课件)让学生齐背《静夜思》。
《静夜思》老师诵读。
是的,那么诗仙笔下的《静夜思》,诗仙笔下的乡愁,真的是那轮明月下的故土吗?让我们一起揭开它真正的面纱。
出示课件《山月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中的景物。
除了那轮明月之外,还有重重叠叠的山脉,正是这山脉阻隔了他回家的难度。
所以李白的《静夜思》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一轮明月,一色无尘;一轮山月,阻隔思念之人。
是的,所以李白的那份乡愁不是那轮明月下的故土,而是,一轮山月下的故土。
山,高大雄伟;山,连绵起伏;山,重重叠叠。
阻隔了思念人的回家路,只能把思念寄托在那轮山月之中。
二、教学过程1.初读《长相思》这是李白眼中的乡愁,这是诗人中的乡愁,今天让我们共同领略一下词人眼中的乡愁,让我们一起走进纳兰性德笔下的乡愁——《长相思》。
大家开始自由读《长相思》,看看词人眼中的乡愁都有那些景,哪些物。
2让学生齐读《长相思》。
分别指定学生来讲自己心中的词景、词物。
那么这些字能表达怎样的情?又是如何体现的?再齐读《长相思》。
2.分层感悟《长相思》(1).精讲《长相思》上片:是谁走过了“山一程”,又是谁渡过了“水一程”?(指明学生答:纳兰性德)真的是纳兰性德吗?再问一句,又是谁“身向榆关那畔行”?是谁的身?此时的身又在何方?要了解这些问题,得先看看后一句“夜深千帐灯”。
21长相思(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教案:21长相思(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教学内容:1. 诗歌朗读与背诵:让学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诗歌内容理解:通过分析诗歌内容,使学生了解诗人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3. 诗歌鉴赏: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诗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诗歌的朗读与背诵,诗歌内容的理解,诗歌的鉴赏。
2. 教学难点:诗歌中重点词语的理解,诗歌意境的感悟。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古诗,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2. 介绍诗人:简要介绍纳兰性德的身份和作品风格,引导学生关注诗人的人生经历。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学生通过课本注释和工具书,自行解决诗歌中的生字词。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诗歌背景:介绍诗歌创作的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2. 分析诗歌内容:逐句讲解诗歌,解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
3. 解析重点词语:讲解诗歌中的重点词语,使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 分享讨论成果: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五、诗歌鉴赏(5分钟)1. 比较学习:让学生与其他诗歌进行比较,分析其异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诗歌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诗歌的主要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教案与反思第1篇】《长相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诵读《长相思》,进一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
2.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学重点】在想象、质疑和情境诵读中,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学难点】在移情想象中建构“故园”的丰富意象,体味“故园”的文化意蕴。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长相思》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游戏激趣,回顾积累1.诗词填字游戏(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师:喜欢游戏吗,我们来做个文字游戏,要求快速抢答师:积累得真多,接得真快.这些诗句,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切题导入,出示题目导入:中秋的圆月,含情的杨柳,展翅的鸿雁,幽夜的孤灯,聊不完诗人词人的悠情离愁,诉不尽文人墨客的怀乡惆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抒发思乡之情的词,叫做《长相思》。
板书课题3.解题,质疑。
(1)“相思”什么意思?(思念)(2)“长相思”就是什么意思?(读题)(3)这首词是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陪同康熙皇帝出征山海关,祭祀长白山的途中写的。
(4)看到这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相思谁?为什么相思?怎样相思?为什么长相思?)(你们提的问题都很有探究价值,我们一起走进词中探索吧)二、初读《长相思》1.教师示范读,学生听准字音,听清节奏。
2.同桌互读,对学帮助,纠正字音。
3.指名读全文,读准字音。
读后学生评价。
4.齐读。
三、再读,理解诗意,读出诗的韵味。
过渡:同学们可真会读书,要是了解了词的内容,老师相信大家会读得更投入,更有韵味。
(回顾质疑的问题)1.运用之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结合课后题自主学习。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情感。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通过创设的情境,更好地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词中的意境和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2.能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诵读《长相思》,进一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
3.了解“风一更,雪一更”的对仗手法,感受“更”在古典诗词中的特殊情味。
过程与方法利用课文插图、音乐渲染、多样化朗读和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来完成对词的理解和感悟。
情感和态度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体味“故园”的文化意蕴。
【教学重点】在想象、质疑和情境诵读中,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学难点】在移情想象中建构“故园”的丰富意象,体味“故园”的文化意蕴。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长相思》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借助注释,初读词意(一)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五课的前两首古诗,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江南岸的春风;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一封意犹未尽的家书。
那么,在纳兰性德的心中,乡愁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课题)(二)作者简介(三) 初读《长相思》1.一读读准音请同学们将《长相思》读两遍,注意读准字音(学生自由读文)正音:哪位同学愿意读(指读)生字正音,形近字练习2.二读品节奏(读出长句子中的停顿)请同学们将《长相思》再读两遍,请读出长句中的停顿,看谁能读出好听的节奏。
请同学们到白板上标注出应该如何断句。
3.三读找不同同学们读的很准,也读出了好听的节奏,老师还要请同学们将《长相思》再读两遍,这次请你找一找这首《长相思》和前两首古诗有什么不同。
《长相思》和《忆江南》都是词,请大家再观察,两首词在结构上又有什么不同。
师小结词的概念分类特点二、品读感悟理解词义(一)四读知上阕1.师:带着这些印象和感觉,默读《长相思》的上阕,结合书中的插图,和书中的注释想想这上阕大概讲了怎样的意思。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古诗三首长相思|人教(部编版)
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古诗三首长相思|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并理解《长相思》这首古诗;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诗句的意义和背景,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内容:《长相思》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念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并理解《长相思》这首古诗;2. 教学难点:分析诗句的意义和背景,理解诗人的思念之情。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2. 提问学生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引发学生对《长相思》的思考。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长相思》的作者背景和创作背景;2. 引导学生朗读《长相思》,并讲解诗句的意义和修辞手法;3. 分析诗句的意象和表达的情感,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思念之情。
三、课堂互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2. 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并给予评价和指导;3. 进行小组竞赛,检验学生对《长相思》的理解和记忆。
四、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回家后朗读、背诵《长相思》;2.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记忆。
板书设计:1. 《长相思》2. 作者背景3. 创作背景4. 诗句意义5. 修辞手法6. 意象与情感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分析和讨论《长相思》,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作业布置,巩固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记忆。
但在课堂互动环节,可以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更多学生机会上台展示和表达自己的理解。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长相思》教学设计(公开课)
长相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长相思》这首诗的内容和情感表达2.能够运用适当的语音语调朗读《长相思》3.能够感知古诗的韵律之美,并尝试写一首类似的诗句二、教学准备1.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教材上册2.《长相思》课文材料3.录音设备4.PPT或黑板、粉笔5.学生准备的课堂笔记本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相关内容,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欲望。
第二步:课文呈现(10分钟)•让学生快速浏览《长相思》课文,了解整体内容。
第三步:课文解读(15分钟)•逐句解读《长相思》,让学生了解每句的意思和表达方式,并讨论诗中的抒情意境。
第四步:语音语调练习(15分钟)•分段朗读《长相思》,指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的处理,让他们体会诗歌的韵律之美。
第五步:情感表达(10分钟)•让学生在发言或绘画的形式表达对《长相思》的理解与感受。
第六步:仿写习作(20分钟)•根据《长相思》的格律和表达手法,引导学生仿写一首自己的诗歌,展示在黑板上并进行点评。
第七步:课堂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古诗文,发现其中的美与智慧。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分析与体会《长相思》这篇古诗词,使学生了解古代诗词的韵味和汉字的深远内涵,同时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他们多角度感受古诗之美。
五、延伸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古诗文作品,比如《静夜思》、《将进酒》等,拓展文学视野。
•鼓励学生参与诗歌朗诵比赛,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希望这节《长相思》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之美,激发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窠、旷”等6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会写“黎明、红晕、彩云”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3.学习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窠、旷”等6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会写“黎明、红晕、彩云”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出示课件1)同学们,一年有几个季节?分别是什么?每个季节有什么特点?生说自己喜欢的季节及其特点,师加以点拨。
我们看看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笔下的四季是怎样的。
请我们打开书,翻到90页,大家齐读课题。
生齐读,师板书课题。
板书:四季之美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出示课件2)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小组活动,大家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并在小组内交流。
3.小组长检查小组每个同学对生字的识记和理解情况,并及时向老师汇报。
4.每个小组在向老师汇报学习生字的结果时,要总结出本小组的识字方法。
生汇报识字情况,并总结识字方法。
三、初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出示课件3)1.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全文总共有四段,每段的段意是什么?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4)这篇文章描写了四季不同的美景。
作者抓住每个季节不同的美景进行描写。
板书:春天----黎明夏天----夜晚秋天---黄昏冬天-----早晨四、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美。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
(出示课件5)师进行朗读指导: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感情。
这篇文章描写的是四季之美,表达的是作者对四季之美的喜爱之情。
因此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把这种喜爱的情感读出来。
我们要通过轻重读的变化、语速快慢的改变,来表达情感。
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教案: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长相思》,使学生能够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默写和感悟,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内容:1. 学习《长相思》的背景知识,了解作者纳兰性德及其创作风格。
2. 熟读并理解《长相思》的诗文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
3. 分析诗中的意象、韵律和修辞手法,感受诗词的美。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熟读并理解《长相思》的诗文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
2. 难点:分析诗中的意象、韵律和修辞手法,感受诗词的美。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简介《长相思》的背景知识,作者纳兰性德及其创作风格。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朗读《长相思》,理解诗文内容。
2. 学生通过课本注释和工具书,自行解决生字词问题。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诗文内容,分析诗中的意象、韵律和修辞手法。
2. 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意境,感受诗词的美。
四、互动环节(10分钟)1. 学生分角色朗读《长相思》,体会诗的韵律美。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诗中意象和意境的理解,进行交流和讨论。
五、巩固练习(5分钟)1. 学生进行默写练习,巩固对诗文的记忆。
2. 教师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长相思》2. 作者:纳兰性德3. 意象、韵律、修辞手法作业设计:1. 熟读并背诵《长相思》。
2. 分析《长相思》中的意象、韵律和修辞手法,写一篇短文。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分析和讨论,使学生对《长相思》的诗文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掌握了诗中的意象、韵律和修辞手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鉴赏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相思
教学目标】
1.能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诵读《长相思》,进一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
2.了解“风一更,雪一更”的互文手法,感受“更”在古典诗词中的特殊情味。
3.
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学重点】
在想象、质疑和情境诵读中,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学难点】
在移情想象中建构“故园”的丰富意象,体味“故园”的文化意蕴。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长相思》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板书课题
1.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江南岸的春风;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
那么,在纳兰性德的心中,乡愁又是什么呢?板书:《长相思》(齐读课题)
2.介绍作者: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十二年进士,官一等侍卫,大学士明珠之长子。
纳兰性德淡泊名利,善骑射,好读书,擅长写词。
其词主要抒写离别相思及怨夏悲秋等个人生活感受,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
词风婉约清新,自然真切,但过多哀思,情调消沉。
3.背景: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词人随康熙出巡山海关。
途中写下《长相思》。
该词主要通过描述出巡时的所见、所闻及所感,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也反映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4.解题:长相思,词牌名。
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久别思念之情,故名。
双调,三十六字,平韵。
二、整体感知,理解词意。
1.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多读几遍,要求读准“榆、畔、帐”等生字的字音。
2.指名读,学生评价。
3.听音频朗读,画出节奏。
4.齐读,巩固词的节奏。
5.默读。
请大家默读这首词,联系书上的插图和注解,想想这首词主要在讲什么?
三、相互学习,合作交流
1.学习上阙。
请一个同学读词的上阙。
(1)谁来说说,作者身向何方?在榆关(简单介绍山海关)
(2)那山海关是他们最终的目的地吗?你是从哪个词语知道的?(那畔)结合理解。
(3)山一程,水一程,你从“一程一程”体会到了什么?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万水千山,跋山涉水,山高水长……)
(4)在这万水千山的长途跋涉中,他们可能遇到什么困难?(路陡,山高,水深……)(5)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词的上阙的意思?
(6)指导朗读。
指名读,读出行军的艰难来。
(7)齐读。
读出和纳兰性德一起行军的将士们的征途的艰难。
2.学习下阙,请一个同学读词的,下阙。
(1)夜深了,劳顿了一天的将士们本该在营帐里好好休息,为什么他们营帐里的灯还亮着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词的下阕,边读边思考这些问题:
①为什么灯还亮着?②是什么声音勾起了他们的思乡之情呢?
③这样的声音在将士们听来好听吗?哪个词告诉你声音嘈杂不好听?你是怎么体会的?(出示风雪画面)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故园无此声。
那故园指哪里?故园会有什么?想想故园会有什么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把它写下来。
(故园是什么样的?有……有……还有……)
(3)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下阙的意思?
四、读词诗、悟情、点题。
1.身向榆关,心却在故园的仅仅是纳兰性德一个人吗?(还有和纳兰性德一起出
征的将士们,想象你就是一起出征的将士中的一员,现在,你也很思念自己的家乡。
)
2.带着你自己的感情读读这首词。
3.教师范读(配乐)。
4.齐读(配乐)。
5.点题。
(在这里,没有鸟语花香,没有亲人的絮絮关切,这里只有——在这里,没有皎洁的月光,没有在皎洁月光下和妻子依偎在一起的那一份幸福,那一份温暖,这里只有——在这里,没有牧童的短笛,没有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声笑语,这里只有——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齐读)长相思
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齐读)长相思爱故园,思亲人,字字化作——(齐读)长相思
五、扩展思乡表达方式
1、长相思,长相思,思乡的又岂止是这些身居关外的将士们,那数不清的他乡游子,无不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故乡的思念。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
齐读——自读体会思乡情——尝试背诵
六、板书设计
长相思
山水--身已远
风雪--梦不成
(思乡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