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策略)MMSD定价分析

合集下载

产品定价及定价策略分析

产品定价及定价策略分析

产品定价及定价策略分析产品定价是企业在市场中决定销售产品价格所做的决策,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

定价策略则是企业在制定产品定价方案时所采取的总体策略。

产品定价的目标是确保企业能够获得可持续的利润,同时满足市场需求。

在制定产品定价时,经理人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成本、竞争环境、市场需求、产品定位、价格弹性等。

首先,成本是定价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企业需要确保产品价格能够覆盖生产、销售和其他相关成本,同时获得一定的利润。

成本导向的定价策略可以使企业保持盈利能力,但也可能忽视了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对价格的影响。

其次,竞争环境对产品定价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如果市场上存在密集竞争,企业可能需要采取降价策略以提高市场份额。

相反,如果企业处于垄断地位,它可能能够实施高价策略以获取更高的利润。

市场需求是定价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如果市场对产品敏感度较高,价格弹性较大,企业则可以考虑采取较高的价格以获取更高的利润。

然而,如果市场需求不太敏感,价格弹性较小,企业可能需要降低价格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产品定位对定价策略也具有重要影响。

高端产品通常采用较高的价格,以传递高品质和高价值的信息。

低端产品则通常采用低价格以争取价格敏感的消费者。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定价策略:1.市场导向的定价策略: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确定最适合市场的价格。

可以采用市场定价、差异定价、折扣定价等手段。

2.成本导向的定价策略:根据产品成本确定市场价格,以确保利润最大化。

可以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成本减免定价等手段。

3.季节性定价策略:根据季节需求的变化,调整产品价格。

可以采用淡季优惠、旺季溢价等手段。

4.套餐定价策略:将不同的产品或服务组合销售,并给予折扣优惠。

可以吸引消费者购买更多的产品或服务。

5.客户群体定价策略: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

可以采用学生优惠、老年人优惠等手段。

6.品牌定价策略:根据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制定相对较高的价格。

定价策略知识点总结

定价策略知识点总结

定价策略知识点总结一、定价策略的定义和作用定价策略是指企业根据产品成本、市场需求、竞争对手情况等因素,制定和调整价格的一系列方法和规则。

定价策略是企业营销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发展和盈利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定价策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指导企业制定合理的价格,提高产品竞争力;二是帮助企业实现盈利最大化;三是引导消费者购买欲望,增加销售额;四是影响市场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形象。

二、定价策略的类型1. 成本导向定价策略:基于产品成本来制定价格,如成本加成定价和目标利润定价等。

2. 市场导向定价策略:基于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来制定价格,如市场定价和竞争定价等。

3. 顾客导向定价策略:基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行为来制定价格,如心理定价和差异定价等。

三、定价策略的制定因素1. 成本因素:产品成本是定价决策的基础,包括生产成本、营销成本、管理成本等。

2. 市场需求:产品的市场需求程度、竞争对手的情况等都会影响企业的定价策略。

3. 竞争状况: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和品牌形象会影响企业的价格制定。

4. 政策法规:政府的税收政策、反垄断法规等会对企业的价格制定产生影响。

四、定价策略的实施步骤1. 确定定价目标: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盈利目标、市场占有率目标等。

2. 选择定价方法:根据产品特点、市场需求等选择合适的定价方法。

3. 确定基准价格:根据成本、市场需求等因素确定产品的基准价格。

4. 选择调整策略:根据市场反馈和竞争状况选择调整价格的策略。

五、定价策略的案例分析1. 高端产品的定价策略:高端产品通常采用溢价定价或者差异定价策略,根据产品的独特性和品牌形象定价。

2. 低端产品的定价策略:低端产品通常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或者市场定价策略,以争取价格优势来吸引消费者。

3. 市场领导者的定价策略:市场领导者通常采用领先定价策略,以品牌形象和市场占有率为基础来制定价格。

4. 新产品的定价策略:新产品通常采用渗透定价策略,以快速占领市场份额为目标来制定价格。

营销策略之定价策略分析

营销策略之定价策略分析
目标利润定价法是企业根据自身的经营目 标和利润规划,加上产品成本,计算出销 售价格。这种方法考虑了企业的长期利润 目标,但可能忽略了市场上的实际需求和 竞争状况。
边际成本定价法
总结词
这种策略以产品的边际成本为基础,加上一定的边际利润来确定销售价格。
详细描述
边际成本定价法考虑了产品的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以边际成本为基础加上边际利润来确定销售价格。这种方法 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但可能忽略了企业的长期利润目标。
详细描述
成本加成定价法是最基本的定价方法,它首先确定产品的成 本,然后根据预期的利润率,在成本基础上加上一定的利润 ,从而得出产品的销售价格。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忽略了 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
目标利润定价法
总结词
这种策略首先设定一个目标利润,然后 根据产品成本和目标利润来确定销售价 格。
VS
详细描述
招徕定价法
总结词
招徕定价法是一种吸引消费者注意力的定价策略,通过将部分商品价格定得较低或较高 来吸引顾客,从而促进其他商品的销售。
详细描述
招徕定价法通常采用“高低搭配”的方式,将部分商品价格定得较低或较高,以吸引消 费者的注意力。例如,超市将部分商品标价较低以吸引顾客,同时通过其他商品的促销 来提高整体销售额。这种定价策略能够有效地吸引顾客,提高顾客的购买意愿和忠诚度
风险与挑战
提价可能导致消费者不满,减少购买意愿,同时可能引发竞争对 手的低价抢占市场。
适用情况
适用于产品具有独特性,消费者愿意为高价买单的情境。
价格促销策略
促销方式
包括折扣、满减、赠品等,旨在刺激消费者购买 欲望,提高销售额。
风险与挑战
促销可能导致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提高,长期促 销可能影响品牌形象。

产品定价和定价策略分析

产品定价和定价策略分析

产品定价和定价策略分析产品定价是指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成本、竞争力以及消费者购买意愿等因素来确定产品的售价。

产品定价策略则是企业根据市场环境、竞争情况和销售目标等因素来制定的一系列指导定价的规则和策略。

在产品定价分析中,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产品的成本。

成本是决定价格下限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需要确保产品售价能够覆盖生产成本以及其他相关费用,否则将无法维持正常运营。

除了成本以外,还需要考虑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购买意愿。

企业需要了解市场上类似产品的价格水平以及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需求程度,进而确定产品的相对价位。

如果市场需求旺盛,并且消费者对产品有较高的购买意愿,企业可以适当提高产品价格,以获取更高的利润。

另外,竞争情况也是产品定价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企业需要了解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进而确定自己的定价策略。

如果竞争对手的产品定价较高,企业可以选择以较低的价格来吸引消费者;如果竞争对手的产品定价较低,则企业可以考虑以高品质、高附加值的方式来提高产品的价格。

此外,产品的定价策略也可以根据销售目标来制定。

如果企业的销售目标是迅速打开市场并获取市场份额,可以采取低价策略来吸引消费者;如果企业的销售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可以采取高价策略来获取更高的利润。

在产品定价策略的制定上,企业还可以考虑采用差异化定价或折扣销售等策略。

差异化定价是指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定价;折扣销售则是指在特定的时间段或条件下对产品进行折扣销售,以提升产品的销售量。

综上所述,产品定价和定价策略分析是企业在市场实践中必须要进行的重要工作。

只有通过科学的定价分析和策略制定,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好的销售业绩和利润回报。

产品定价和定价策略的分析是企业经营中重要的一环,直接影响到企业的销售业绩和利润率。

在分析产品定价和定价策略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市场需求、成本、竞争力以及消费者购买意愿等。

首先,市场需求是确定产品定价的关键因素之一。

产品定价策略分析报告

产品定价策略分析报告

产品定价策略分析报告一、引言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定价策略是企业重要的经营决策之一。

本报告旨在分析产品定价策略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方法。

二、市场调研和竞争分析1.市场调研市场调研是制定产品定价策略的基础。

通过市场调研,我们可以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竞争对手的产品定价情况以及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2.竞争分析竞争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竞争对手的价格策略和市场份额。

通过对竞争对手的产品定价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找到适合自身产品的定价空间。

三、定价策略的选择1.成本导向定价策略成本导向定价策略是根据产品成本计算出的价格。

这种策略适用于市场竞争激烈的行业,但可能忽视了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定价情况。

2.需求导向定价策略需求导向定价策略是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差异性确定的价格。

通过了解消费者需求和产品特性,我们可以制定出更合理的定价策略。

3.竞争导向定价策略竞争导向定价策略是根据竞争对手的定价情况来确定的。

这种策略可以使产品的定价更具竞争力,但需要谨慎使用,以免引发价格战。

四、定价方法的选择1.市场定价市场定价是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来确定价格。

这种方法适用于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差异性不大的行业。

2.核心价值定价核心价值定价是根据产品的独特价值来确定价格。

通过强调产品的独特性和价值,我们可以创造更高的价格空间。

3.价值链定价价值链定价是根据产品在价值链中的位置来确定价格。

通过分析产品的价值链,我们可以找到降低成本或提供附加值的方式,从而确定合理的价格。

五、价格策略的实施与调整产品定价不是一次性的决策,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优化。

在实施定价策略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市场反馈、竞争情况以及成本变化等因素,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六、定价策略案例分析通过对一些成功企业的定价策略进行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更好地制定自己的定价策略。

七、结论产品定价策略是企业重要决策的一部分,合理的定价策略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

产品定价策略分析

产品定价策略分析

产品定价策略分析市场分析:产品定价策略分析目标市场分析:在进行产品定价策略分析之前,首先需要对目标市场进行深入分析。

目标市场是指企业所选择的最有潜力和机会的市场细分,是企业将资源和精力集中投入的市场领域。

通过对目标市场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目标群体的需求、购买力和消费习惯等信息,从而制定出更加精准的产品定价策略。

竞争分析:竞争分析是市场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竞争对手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市场上的竞争格局、竞争对手的产品定价策略以及其市场份额等信息。

在进行竞争分析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1.竞争对手的产品定价策略: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定价策略,包括其定价水平、定价方式以及定价策略的变化趋势等,从而判断竞争对手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2.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通过了解竞争对手在市场中的市场份额,可以帮助企业判断竞争对手的市场地位以及其对市场的控制力。

3.竞争对手的产品特点: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特点,包括产品的品质、功能、设计等方面的特点,从而判断竞争对手产品的竞争优势和劣势。

市场营销策略:在制定产品定价策略时,企业需要综合考虑目标市场的需求、竞争对手的产品定价策略以及企业自身的成本和利润等因素。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市场营销策略:1.高价策略:高价策略适用于企业的产品具有独特的品质、功能或设计等特点,并且在目标市场中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通过高价策略,企业可以实现高利润,并且提升产品的高端形象。

2.低价策略:低价策略适用于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中竞争激烈,竞争对手众多,且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的情况下。

通过低价策略,企业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并且提升市场份额。

3.差异化定价策略:差异化定价策略适用于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中具有明显的差异化优势。

通过差异化定价策略,企业可以根据产品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定价策略,从而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4.市场定价策略:市场定价策略适用于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中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且市场需求较为稳定的情况下。

产品定价策略分析

产品定价策略分析

产品定价策略分析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产品定价策略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合理的定价策略不仅能够协调企业的盈利需求与消费者需求,还能够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本文将就产品定价策略进行详细分析,并探讨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1. 定价策略的重要性产品定价是企业决策中的一个核心环节。

合理的定价策略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地位。

一个过高的定价可能导致销售量下降,而过低的定价则会降低利润率。

因此,企业需要制定一套有效的定价策略来平衡盈利和市场份额。

2. 定价策略的分类产品定价策略大体可以分为四类:市场导向定价、成本导向定价、竞争导向定价以及价值导向定价。

市场导向定价是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来制定价格。

该策略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价值认知,从而制定合适的价格水平。

成本导向定价是根据产品的成本和期望利润来制定价格。

企业通过成本控制来确保产品价格的合理性。

竞争导向定价是根据竞争对手的定价情况来决定产品的价格。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竞争实力来制定有竞争力的价格。

价值导向定价是根据产品的独特价值来决定定价水平。

该策略适用于高附加值产品,可以根据产品的特点来制定高价位。

3. 定价策略的实施步骤为了制定有效的定价策略,企业可以参考以下步骤:第一步,明确定价目标。

企业需要明确自身的定价目标,如获得市场份额、实现高利润率等。

不同的目标需要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

第二步,了解市场需求。

企业需要通过市场调研等手段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情况,从而制定合适的价格水平。

第三步,分析成本和竞争对手。

企业需要对产品的成本和竞争对手的定价情况进行分析,以便确定自身的定价策略。

第四步,制定定价策略。

企业需要根据前面的分析结果来制定具体的定价策略,包括定价水平、定价方式等。

第五步,定价策略的评估与调整。

企业需要定期评估定价策略的效果,并根据市场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

4. 定价策略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产品定价策略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合理的定价策略可以带来盈利增长。

市场营销策略中的定价策略与定价模型分析

市场营销策略中的定价策略与定价模型分析

市场营销策略中的定价策略与定价模型分析市场营销中的定价策略和定价模型是企业制定有效定价方案的重要工具。

合理的定价不仅能够增加产品的竞争力,还能够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本文将首先介绍定价策略的基本概念,然后分析市场营销中常见的定价模型。

一、定价策略的基本概念定价策略是企业为了实现盈利目标而制定的价格决策方案。

在制定定价策略时,企业需要全面考虑市场需求、竞争状况、成本和盈利目标等因素。

常见的定价策略包括市场导向定价、成本导向定价、竞争导向定价和价值导向定价等。

市场导向定价是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价值感知来确定产品价格的策略。

企业需要通过市场调研来确定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程度以及所能接受的价格范围,进而制定出相应的定价方案。

成本导向定价是以产品成本为基础,通过加成方式确定产品价格的策略。

企业需要综合考虑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并在此基础上加上一定的利润。

这种定价策略适用于成本控制比较严格的行业。

竞争导向定价是根据市场竞争状况来确定产品价格的策略。

企业需要对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和市场份额进行了解,并据此制定自己的定价方案。

这种定价策略更注重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和竞争优势。

知来确定价格的策略。

企业需要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和期望,以及产品给消费者带来的具体价值,才能制定出合理的定价方案。

二、常见的定价模型分析1. 需求定价模型需求定价模型是以市场需求量和价格的关系为基础,通过需求曲线来确定价格的模型。

需求曲线反映了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根据需求曲线,企业可以选择合适的价格来实现最大利润或者最大市场份额。

2. 成本加成定价模型成本加成定价模型是以产品成本为基础,通过将一定的利润加在成本上面来确定价格的模型。

在制定定价方案时,企业需要综合考虑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并在此基础上加上一定的利润率。

这样可以确保产品价格能够覆盖企业的成本,并获得一定的利润。

3. 竞争定价模型竞争定价模型是在市场竞争环境下,根据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和市场份额来确定价格的模型。

产品定价策略数据分析

产品定价策略数据分析

产品定价策略数据分析在企业经营中,产品定价策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决策,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为了制定科学合理的产品定价策略,企业需要进行数据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

本文将通过对产品定价策略数据的分析,探讨如何制定有效的定价策略。

一、市场需求分析首先,我们需要分析市场需求情况,了解顾客对产品的需求程度以及对产品价格的敏感程度。

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可以获取到以下几个关键指标:1.市场容量:市场容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市场中需求量的总量。

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市场的总需求量,并进一步分析市场容量的增长率以及潜在的增长空间。

2.市场份额:市场份额是指企业在市场容量中占据的比例。

通过对市场竞争对手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各个竞争对手在市场中的份额情况,从而判断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3.顾客需求弹性:顾客需求弹性是指顾客对产品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顾客对产品价格的弹性情况。

如果顾客对产品价格变化非常敏感,那么企业在制定定价策略时需要更加谨慎,以避免失去市场份额。

二、成本分析除了市场需求分析,成本分析也是制定产品定价策略的重要一环。

通过对产品成本的细致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以下几个关键指标:1.生产成本:生产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所需的各种成本,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设备、人力成本等。

通过分析生产成本的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到产品的实际成本水平。

2.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是指不随产品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租金、管理费用等;变动成本是指随产品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等。

通过对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产品的边际成本水平。

3.利润目标:通过对企业的盈利目标的分析,我们可以确定企业在定价策略中所要追求的利润水平。

根据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市场需求弹性等因素,我们可以灵活地制定盈利目标,以保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营销策略之定价策略分析

营销策略之定价策略分析

营销策略之定价策略分析定价策略是企业在市场中制定商品价格的方法和策略。

一个有效的定价策略可以帮助企业实现销售目标,提高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下面将分析几种常见的定价策略。

1. 成本加成定价策略:这是最简单的定价策略之一,企业根据产品的成本加上一定的利润来确定售价。

这种策略适用于市场竞争激烈的行业,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价格敏感度较低的情况。

优点是确定起来相对简单,缺点是可能忽视了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影响。

2. 市场导向定价策略:这种策略是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来确定价格。

具体而言,企业会针对不同市场细分,确定适合每个细分市场的售价。

这种策略适用于产品差异化明显,不同市场有不同需求的行业。

优点是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缺点是决策相对复杂,需要大量的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

3. 市场份额定价策略:这种策略是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而制定的定价策略。

企业通过设置低价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并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

这种策略适用于市场潜力大,竞争激烈的行业。

优点是能够迅速增加市场份额,缺点是可能会牺牲一部分利润。

4. 高端定价策略:这种策略是企业通过定价来塑造产品的高端品牌形象。

企业通过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来支持高价位。

这种策略适用于高端市场和奢侈品行业。

优点是能够提高产品价值和利润率,缺点是可能限制了产品的市场规模。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定价策略外,根据具体情况,企业还可以采取其他创新的定价策略,比如折扣定价、捆绑销售、动态定价等。

在制定定价策略时,企业需要综合考虑产品成本、市场需求、竞争情况以及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以及合理利润等因素,通过不断试错和市场反馈来优化定价策略。

在制定定价策略时,企业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市场需求:企业需要了解市场对产品的需求程度和弹性。

如果市场需求强劲,企业可以选择较高的价格,而如果市场需求较低,企业可以考虑降低价格,以刺激消费者购买。

此外,还需考虑市场容量和增长潜力,以确定定价范围。

定价策略(推荐)分解课件

定价策略(推荐)分解课件

补充产品定价
要点一
总结词
补充产品定价是指企业为与主要产品相关的补充产品或服 务制定价格。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补充产品定价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提高 企业的市场份额。通过为补充产品制定合理的价格,企业 可以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总价值,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例如,咖啡店可以为咖啡杯、咖啡豆和咖啡机等补充产品 制定价格,以增加咖啡销售的附加价值。
02
转移定价策略需要考虑各国税收 政策、市场需求、生产成本等因 素,以制定合理的内部交易价格 。
国际市场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是指同一种产品在不同市场 以不同价格销售,以满足不同市场需 求和获取最大利润。
在国际市场上,价格歧视可以通过出 口价格歧视、进口价格歧视和第三国 市场价格歧视等方式实现。
THANK YOU
详细描述
心理定价法包括尾数定价、整数定价、捆绑定价等。尾 数定价利用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如将价格定在99而 非100;整数定价则是将价格定在整数位,给人以高端 、品质的印象;捆绑定价则是将多个商品组合在一起销 售,以低于单独购买的总价吸引消费者。
招徕定价法
总结词
通过设定极低价格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和购买,通常用 于清仓或推广新产品。
定价策略的核心要素
价格水平、定价方法、价格调整机制 等。
定价策略的重要性
01
02
03
利润最大化
合理的定价策略能够使企 业获得最大的利润。
市场占有率
定价策略可以影响市场需 求,进而影响企业的市场 占有率。
品牌形象
定价策略可以塑造企业的 品牌形象,影响消费者对 产品的认知和评价。
定价策略的分类
成本导向定价
06
促销定价

移动广告技术的定价策略和付费模式分析(一)

移动广告技术的定价策略和付费模式分析(一)

移动广告技术的定价策略和付费模式分析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广告技术成为了广告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移动广告技术的定价策略和付费模式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移动广告技术的定价策略和付费模式进行分析。

一、定价策略在移动广告技术的定价策略中,可以采取几种不同的方式。

首先是按照点击次数进行计费。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定价策略,广告主会根据每次点击进行计费,以确保广告的真实曝光效果。

其次是按照展示次数进行计费。

这种定价策略适用于品牌广告主,他们更关注广告的曝光度,而不仅仅是点击率。

然后是按照转化效果进行计费。

这种定价策略更注重广告的实际效果,广告主只在用户进行购买、下载等特定行为时才进行计费。

除了按照不同的指标进行计费外,还有一种新兴的定价策略,即程序化广告的定价策略。

程序化广告技术采用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的方法进行广告投放,定价策略也更加灵活。

程序化广告可以根据用户的属性、兴趣等因素进行个性化投放,从而提高广告的效果。

这种定价策略可以根据广告投放的效果自动调整价格,使广告主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广告投放的成本和效果。

二、付费模式在移动广告技术的付费模式中,主要包括CPC(每次点击付费)、CPM(每千次展示付费)和CPI(每次安装付费)等几种方式。

CPC是最常见的付费模式,广告主只在用户点击广告时才进行付费。

这种模式可以确保广告主只为真正感兴趣的用户付费,但同时也面临用户点击率低、广告转化效果不佳的风险。

CPM是按照广告展示次数进行付费的模式。

广告主只需支付一定的费用,即可获得一定数量的广告展示。

这种模式适用于品牌广告主,他们更关注广告的曝光度,而不仅仅是点击率。

CPI是按照应用程序安装次数进行付费的模式。

这种模式适用于移动应用开发者,他们希望通过广告来增加应用的下载量。

广告主只有在用户安装应用程序后才进行付费,从而确保广告的实际效果。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付费模式外,还有一种新兴的付费模式——CPA(按照广告效果进行付费)。

移动广告技术的定价策略和付费模式分析(七)

移动广告技术的定价策略和付费模式分析(七)

移动广告技术的定价策略和付费模式分析一、引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广告技术成为广告主宣传产品和服务的重要渠道之一。

而在移动广告市场中,定价策略和付费模式的选择对于广告主和广告平台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析移动广告技术的定价策略和付费模式。

二、定价策略1. CPM(Cost Per Mille)定价策略CPM是一种常见的定价策略,指的是广告主每一千次展示广告需要支付的费用。

这种定价策略适用于品牌广告,通过展示广告增加品牌曝光度。

广告平台根据广告投放量、目标受众和广告位的质量来确定CPM的价格。

由于移动广告的展示量庞大,CPM定价策略可以保证广告主在品牌推广方面的广告曝光度。

2. CPC(Cost Per Click)定价策略CPC是一种按照用户点击广告计费的定价策略。

这种定价策略广泛应用于搜索引擎广告和移动应用推广。

广告主只需支付用户点击广告时的费用,可以确保广告只有在用户真正感兴趣的情况下才会支付费用。

同时,CPC还对广告效果进行度量,广告主可以根据点击率和转化率进行数据分析和优化。

3. CPA(Cost Per Acquisition)定价策略CPA是一种按照用户完成特定行动计费的定价策略,如下载应用、注册会员等。

这种定价策略通常与CPI(Cost Per Install)相结合,广告主只需在用户完成特定行动后支付费用。

CPA定价策略相对于其他定价策略更加精准,广告主只需为实际转化效果付费。

然而,由于实际转化较低的情况下,CPA的成本可能较高。

三、付费模式1.预付费模式预付费模式是指广告主在投放广告前,根据广告平台提供的定价策略预先支付广告费用。

这种付费模式对于广告平台来说较为稳定,能够提前预测和规划广告平台的收益。

对于广告主来说,预付费模式可以确保广告正常投放,但需要提前占用广告费用。

2.后付费模式后付费模式是指广告主在广告投放完成后,根据具体广告效果付费的模式。

这种付费模式对于广告主来说风险较小,只需在广告产生实际效果后进行支付。

营销策略之定价策略分析

营销策略之定价策略分析

营销策略之定价策略分析定价策略是企业在市场中制定产品价格时所采取的一系列决策和行为。

它对于企业的营销策略和利润最大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定价策略,包括成本导向定价、市场导向定价和竞争导向定价。

首先,成本导向定价是企业在制定产品价格时主要考虑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

该策略将企业的利润目标与成本信息相结合,确定一个最低的价格来确保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在这种策略下,企业通常会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以保持其利润水平。

成本导向定价适用于那些具有稳定的成本结构和市场需求的产品。

然而,这种策略可能忽视了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认知,容易引发价格敏感性的消费者抵制。

其次,市场导向定价是企业在产品定价时主要考虑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的策略。

这种策略强调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购买力来确定产品价格。

通过对市场竞争、产品不同价位的需求、市场份额等进行详细分析,企业可以确定一个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保持竞争力的价格。

市场导向定价适用于那些市场需求快速变化的产品,但如果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不稳定,该策略可能会面临困难。

最后,竞争导向定价是企业在制定产品价格时主要考虑竞争对手的策略。

企业会通过对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产品差异化和品牌形象等进行分析,确定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来与竞争对手进行竞争。

竞争导向定价适用于市场竞争激烈的产品,可以通过低价策略吸引消费者,但也容易引发价格战,影响整个市场的利润水平。

总结来说,定价策略是企业制定产品价格时的重要决策,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利润最大化。

在制定定价策略时,企业可以通过成本导向定价、市场导向定价和竞争导向定价等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同时,企业还应考虑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认知和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等因素,以确定一个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和保持竞争力的价格。

产品定价分析和定价策略

产品定价分析和定价策略

产品定价分析和定价策略概述产品定价是一个关键的市场策略,对于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产品定价的基本概念和流程,并分析产品定价的重要性以及常见的定价策略。

产品定价的流程产品定价流程可以分为三个关键步骤:定价目标设定、成本分析和市场定价策略。

定价目标设定在产品定价之前,企业需要明确定价的目标。

定价目标可以是盈利最大化、市场份额增加、品牌价值提升等。

不同的目标会对定价策略产生不同影响,因此明确目标对于后续定价策略的制定非常重要。

成本分析成本分析是产品定价的重要一环。

企业需要了解产品的生产成本、销售成本以及市场推广成本等,以便确定一个合理的价格范围。

此外,企业还需要考虑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确保产品定价能够覆盖成本并实现盈利。

市场定价策略市场定价策略涉及到确定具体的产品价格,并包括如何定价以及如何调整价格的考虑。

常见的市场定价策略包括市场导向定价、成本导向定价、竞争导向定价和价值导向定价等。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产品和市场情况选择合适的定价策略,以实现定价目标。

产品定价的重要性产品定价在市场销售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以下是产品定价的重要性体现:利润最大化通过合理定价,企业可以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最大化利润。

合理的定价可以确保产品的销售利润覆盖成本,并实现附加利润。

市场竞争力产品的定价也是企业在市场中与竞争对手进行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

适当的定价策略可以使企业在市场中获得更多的份额,并与竞争对手建立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品牌价值提升定价策略可以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品牌价值。

适当定价可以塑造产品的高端形象,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度和价值感,从而提升品牌价值。

常见的定价策略市场导向定价市场导向定价是根据市场需求和供求关系来确定产品价格的策略。

企业需要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价值感受,参考竞争对手的定价情况,并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来制定价格。

成本导向定价成本导向定价是根据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来确定产品价格的策略。

定价策略分析报告

定价策略分析报告

04
影响定价策略的因素
产品成本
原材料成本:原材料的价格 和质量对产品成本有直接影 响
运输成本:将产品从生产 地运送到销售地的成本
生产成本:生产过程中的 人力、设备、能源等成本
仓储成本:储存产品的成本, 包括仓库租金、管理费用等
市场需求
市场容量:市场的规模和 潜力
消费者需求:消费者的购 买意愿和购买力
利能力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性对定价策略的影响
社会责任:企业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如环保、公益等,这些因素会影响产品的 定价策略。
可持续性:企业需要关注产品的可持续性,如使用可再生材料、减少浪费等,这些因 素也会影响产品的定价策略。
消费者需求:随着消费者对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的关注度提高,企业需要调整定价策 略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个性化定价策略:根据消费者的 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的产品 和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动态定价策略:根据市场供需情 况,实时调整价格,提高利润
跨行业合作:与其他行业合作, 共享数据,提高定价策略的准确 性和竞争力
个性化定价与动态定价的兴起
个性化定价: 根据消费者需 求、偏好和购 买行为等因素
确定价格
价值定价法: 根据产品的 价值而不是 成本来确定
价格
心理定价法: 根据消费者 的心理预期 和购买习惯 来确定价格
价格弹性分 析:分析价 格变动对需 求量的影响, 以确定最佳
价格点
定价策略的调整时机与方式
市场环境变化:根据市场需求 和竞争状况调整定价策略
产品生命周期:根据产品生命 周期的不同阶段调整定价策略
制定价格
动态定价:根 据市场供需关 系、竞争状况 和消费者反馈 等信息实时调

市场定价策略分析

市场定价策略分析

市场定价策略分析市场定价是企业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合理的市场定价策略能够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并获得更高的利润。

因此,对市场定价策略进行分析和调整是企业必须要重视的事项。

一、市场定价策略的重要性市场定价策略是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

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市场地位、竞争优势以及盈利能力。

合理的市场定价策略可以帮助企业增加销售量,提高市场份额,并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市场定价策略的影响因素1. 成本因素:企业的成本是市场定价的基础,对于确保企业的盈利能力至关重要。

根据成本要素的不同,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定价策略,如成本加成定价策略、市场导向成本定价策略等。

2. 顾客需求:顾客需求是另一个重要的定价影响因素。

企业应该充分了解顾客需求,以便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定价策略。

例如,当市场需求较高时,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来提高利润。

3. 竞争环境:竞争对于市场定价也有重要的影响。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企业可能采取低价策略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增加市场份额。

而在垄断市场中,企业可能采取高价策略来获取更多的利润。

三、常见的市场定价策略1. 高价策略:高价策略运用于高端市场和奢侈品市场。

这种策略能够塑造品牌形象,提高产品价值感,吸引有购买力的消费者,并实现较高的利润率。

2. 低价策略:低价策略常用于争夺市场份额和打开新市场。

通过低价销售,企业可以吸引大量的消费者,打破市场壁垒,并在市场中快速积累口碑。

3. 中价策略:中价策略适用于广大消费者群体。

中价产品通常具有较高的性价比,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为企业带来较高的利润。

4. 灵活定价策略:灵活定价策略是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的变化灵活调整产品价格。

例如,企业可以根据季节、促销活动等因素灵活调整产品价格。

四、市场定价策略的选择和调整市场定价策略的选择和调整需要企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权衡和决策。

以下是一些参考指导:1. 确定定价目标:根据目标市场、市场地位和盈利要求等,明确定价目标,为制定定价策略提供指导。

MMSD定价分析

MMSD定价分析

MMSD定价分析假设企业采购某物料10吨,1000元/吨(增值税率17%),其中运输增值税发票100元(税率7%,其中100/(1+7%)=93.46进入存货成本),商检费20元,代理报关费用50元。

则收货材料入库成本为。

Dr:原材料10163.46元Cr: GR/IR 10000元(对应材料采购金额,材料供应商)运输费93.46元(100元运输费应入存货成本,另 6.54为可抵扣进项增值税,OBYC->ZM5,对应运输商)商检费20元(OBYC->ZA5,关于商检队)代理报关费用50元(OBYC->ZA6,对应代理报关行)关于这附加费用,也可使用默认的过帐码,比如一些人喜爱将所有采购附加费用条件类型全部对应到默认的Account Key FR1同时这些采购附加费用科目都对应到GR/IR科目,则上面的分录为:Dr:原材料10163.46元Cr: GR/IR 10000元(对应材料采购金额,材料供应商)GR/IR 93.46元(100元运输费应入存货成本,另6.54为可抵扣进项增值税,OBYC->ZM5,对应运输商)GR/IR 20元(OBYC->ZA5,关于商检队)GR/IR 50元(OBYC->ZA6,对应代理报关行)尽管报表上可通过条件类型获得采购附加费用,但远不如科目直观。

在实务中,往往运输费用,商检费和代理报关费用并不对应到具体单个PO,比如运输发票是月末才统一开来,现在这些费用在收货时实质上是以打算应计值进入存货的,假如发票是下期开来,严格地讲会略微阻碍材料成本。

图4-[6]:定义计价方案(define Calculation Schema)系统已定义好一些范例计价方案,计价方案由一系列按一定规则组织的计价条件类型组成,针对本例,假设定义计价方案ZFRM01,包扩6个条件:PB00:信息记录中的含税价格。

ZM01:通过运算类型增强909算出的应交进项增值税。

策划方案中的产品定价策略分析

策划方案中的产品定价策略分析

策划方案中的产品定价策略分析一、市场定位分析市场定位是企业策划方案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制定产品定价策略之前,首先需要对市场进行准确的定位。

市场定位分析涉及到目标市场、目标消费群体以及竞争对手等方面的考虑。

1. 目标市场目标市场的选择是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定位来确定的。

比如,高端产品的目标市场可能是中高收入人群,而普通消费品的目标市场则可能是大众市场。

因此,确定目标市场是产品定价的第一步。

2. 目标消费群体在选择目标市场后,需要进一步分析该市场的目标消费群体。

包括消费者年龄、性别、收入水平、购买力和购买意向等方面的特征。

只有了解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和购买能力,才能有效地制定产品定价策略。

3. 竞争对手竞争对手对产品定价策略有着重要的影响。

需要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特点、定价水平以及市场份额等信息,以便制定出具有竞争力的定价策略。

二、成本分析产品的成本是制定定价策略的重要参考因素。

在产品定价策略中,不能只考虑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同时也需要考虑产品的成本以确保企业能够获得利润。

产品成本分析主要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与产品直接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等。

间接成本则是与产品间接相关的成本,如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和市场推广费用等。

只有通过充分的成本分析,企业才能明确自己的产品定价底线,确保产品定价能够覆盖成本,并赚取合理的利润。

三、竞争策略分析竞争策略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因素。

制定产品定价策略时,需要综合考虑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以及自身的竞争优势,从而选择适合的定价策略。

竞争策略分析主要包括差异化竞争策略和低成本竞争策略。

差异化竞争策略是通过产品的差异化特性来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相应地定价也可以较高。

而低成本竞争策略则是以低价吸引消费者,通过规模效应来降低成本。

四、市场需求分析市场需求是制定产品定价策略的基础。

通过对市场需求的准确分析,企业才能确定产品的价格水平以及定价策略。

MMSD定价分析

MMSD定价分析

MMSD定价分析假设企业采购某物料10吨,1000元/吨(增值税率17%),个中运输增值税发票100元(税率7%,个中100/(1+7%)=93.46进入存货成本),商检费20元,代理报关费用50元。

则收货材料入库成本为。

Dr:原材料10163.46元Cr: GR/IR 10000元(对应材料采购金额,材料供给商)运输费93.46元(100元运输费应入存货成本,另 6.54为可抵扣进项增值税,OBYC->ZM5,对应运输商)商检费20元(OBYC->ZA5,对于商检队)代理报关费用50元(OBYC->ZA6,对应代理报关行)对于这附加费用,也可应用默认的过帐码,比如一些人爱好将所有采购附加费用前提类型全部对应到默认的Account Key FR1并且这些采购附加费用科目都对应到GR/IR科目,则上面的分录为:Dr:原材料10163.46元Cr: GR/IR 10000元(对应材料采购金额,材料供给商)GR/IR 93.46元(100元运输费应入存货成本,另6.54为可抵扣进项增值税,OBYC->ZM5,对应运输商)GR/IR 20元(OBYC->ZA5,对于商检队)GR/IR 50元(OBYC->ZA6,对应代理报关行)固然报表上可经由过程前提类型获得采购附加费用,但远不如科目直不雅。

在实务中,往往运输费用,商检费和代理报关费用并纰谬应到具体单个PO,比如运输发票是月末才同一开来,此时这些费用在收货时本质上是以筹划应计值进入存货的,假如发票是下期开来,严格地讲会稍微影响材料成本。

图4-[6]:定义计价筹划(define Calculation Schema)体系已定义好一些典范计价筹划,计价筹划由一系列按必定规矩组织的计价前提类型构成,针对本例,假设定义计价筹划ZFRM01,包扩6个前提:PB00:信息记录中的含税价格。

ZM01:经由过程计算类型加强909算出的应交进项增值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M采购定价假设企业采购某物料10吨,1000元/吨(增值税率17%),其中运输增值税发票100元(税率7%,其中100/(1+7%)=93.46进入存货成本),商检费20元,代理报关费用50元。

则收货材料入库成本为。

Dr:原材料10163.46元Cr: GR/IR 10000元(对应材料采购金额,材料供应商)运输费93.46元(100元运输费应入存货成本,另 6.54为可抵扣进项增值税,OBYC->ZM5,对应运输商)商检费20元(OBYC->ZA5,对于商检队)代理报关费用50元(OBYC->ZA6,对应代理报关行)对于这附加费用,也可使用默认的过帐码,比如一些人喜欢将所有采购附加费用条件类型全部对应到默认的Account Key FR1并且这些采购附加费用科目都对应到GR/IR科目,则上面的分录为:Dr:原材料10163.46元Cr: GR/IR 10000元(对应材料采购金额,材料供应商)GR/IR 93.46元(100元运输费应入存货成本,另6.54为可抵扣进项增值税,OBYC->ZM5,对应运输商)GR/IR 20元(OBYC->ZA5,对于商检队)GR/IR 50元(OBYC->ZA6,对应代理报关行)虽然报表上可通过条件类型获得采购附加费用,但远不如科目直观。

在实务中,往往运输费用,商检费和代理报关费用并不对应到具体单个PO,比如运输发票是月末才统一开来,此时这些费用在收货时实质上是以计划应计值进入存货的,如果发票是下期开来,严格地讲会稍微影响材料成本。

图4-[6]:定义计价方案(define Calculation Schema)系统已定义好一些范例计价方案,计价方案由一系列按一定规则组织的计价条件类型组成,针对本例,假设定义计价方案ZFRM01,包扩6个条件:PB00:信息记录中的含税价格。

ZM01:通过计算类型增强909算出的应交进项增值税。

909增强代码如下表:*909通过含税价格计算出采购净价,反应到条件类型ZM01上,注意XKOMV-KAWR表示*条件基价(请SE11查看KOMV),即信息记录价格,比如信息记录含税价为1170元/个,则其中*价外增值税为(1170/1.17得到净价)* 17%, 909考虑不同税率情况.FORM FRM_KONDI_WERT_909.CASE KOMP-MWSKZ .WHEN 'J1'. "17%XKWERT = XKOMV-KAWRT * 17000 / 117000 * ( -1 ).WHEN 'J2'. "13%XKWERT = XKOMV-KAWRT * 13000 / 113000 * ( -1 ).WHEN 'J3'. " 7%XKWERT = XKOMV-KAWRT * 7000 / 107000 * ( -1 ).WHEN 'J4'. " 4%XKWERT = XKOMV-KAWRT * 4000 / 104000 * ( -1 ).WHEN 'J5'. " 5%XKWERT = XKOMV-KAWRT * 5000 / 105000 * ( -1 ).WHEN 'J6'. " 6%XKWERT = XKOMV-KAWRT * 6000 / 106000 * ( -1 ).WHEN 'J0'.XKWERT = 0.ENDCASE.ENDFORM.ZM05:通过计算类型增强908算出应计入材料成本的运输费用。

增强908代码简单,假设可抵扣运输增值税发票上是100元,由于是运输增值税为价内税(通常税率为7%),则进入存货成本为100/1.07 = 93.46,可抵扣税额为6.54元,增强代码就一句:XKWERT = XKOMV-KWERT * 100 / 107.ZA05/ZA06:对应本例的商检费和海关代理费用。

图11-[1]:Required如果选上则表示该条件类型必须在确定计价方案存在,比如采购单肯定得有采购价格条件类型,但是对该采购单可能不需要商检费用。

图11-[2]:表示该条件类型是统计性。

图11-[3]:可以在Reqt(Requirement)和计算类型(CalType)增强条件计算,这是系统计价魅力所在, 复杂的条件类型取数逻辑总可通过增强实现,系统还提供了Tcode:VOFM统一组织这些增强。

增加计算类型:图11-[4]:通常如果条件类型设置了"应计"标志,在此为其设置记帐码,记帐码对应到科目,自动科目分配统由Tcode:OBYC统一设置,可以想象,在建立采购单时,后勤人员只需要关注条件类型就行,会计科目是自动带出的,我觉得,让并不精通财务的后勤人员直接选择科目是不明智的。

图4-[7]:定义方案组(Define Schema Group)在一个大集团中,可能建立了很多不同的计价方案,典型地,有国内采购计价方案和国外计价方案,普通采购单和转储单计价方案,那么集团各种的采购订单如何确定计价方案呢?系统提供了一个叫方案组的东西,可以为不同供应商或采购组织设置方案组,图12假设为供应商设置了M1-M3方案组,接下来将在供应商主数据的采购视图中设置方案组,如图13。

你还可为不同采购组织定义方案组。

图13中,供应商40114500对应采购计价方案组M1。

图4-[8]:定义方案确定(Define Schema Determination)设置好计价方案和为方案组后,最后一步就是让采购单如何确定计价方案了,计价将系统的采购单分普通采购单和转储单(Stock transfer order,通常包括同一公司代码下不同工厂下的转储和同一集团不同公司代码下的转储)。

确定计价方案配置如图14,很容易理解。

图14中,由采购组织方案组和供应商方案组联合决定计价方案,注意到采购组织方案组为空,实际上表示不设置采购组织方案组,也就是说,建立采购单时其计价方案直接由供应商主数据设置的供应商方案组(如图13)决定计价方案。

假设某集团设置了采购组织方案组A001(国内采购组织)和A002(国外采购组织),供应商方案组设置了M1,M2,M3,则允许用户设置多达6种不同的计价方案,系统在为不同采购组织和供应商建立采购订单都能确定到,当然,实务上一般并不会出现如此多的个性计价方案。

现在为供应商建立40114550建立一个采购单,其计价方案如图15。

图15-[1][2][3][4[5][6]:首先,点击[6]的“Analysis”按钮能发现供应商40114550建立的采购单(采购数量为10)的计价方案正是图14设置的ZFRM01,假设信息记录(Tcode:ME11)维护的价格为包含增值税的价格1170,通过增强909计算出的增值税为(1170/1.17) *17% * 10 = 1700元,对应条件类型ZM01,而采购净值(Net)为10000元。

ZM05为运输发票,100元自动计算出应计材料成本为100/1.07 = 93.46元。

ZA05为商检费,注意到ZA05/ZM05采购数量无关,检查条件类型Cond.class/Calculate type /Cond. category为A/B(fixed amount)/B,而假设报关费用和数量相关系,ZA06 Cond.class/Calculate type /Cond. category为为A/C(quantity)/B,表示费用和采购量相关。

图15-[7]:运输费用,商检费和报关费这些采购费用一般和材料供应商并不是同一家公司,有时甚至连货币都不同,比如国外运输商要求用USD结算,所以可以按此按钮进去设置不同服务供应商。

在后勤发票校验时,系统也可非常方便地分别为这些供应商确定应付帐项。

PO定价条件类型相关表格SD销售定价MM/SD销售定价原理相同,下面简单叙述下SD的定价和计价确定图1-[1]:定义定价条件表Tcode: SE16:V_T681F|V/03|V/04|V/05在此步你可定义SD定价允许字段和自定义条件表,请看本篇的SD定价实例.图1-[2]:定义条件类型Tcode: SE16:V_T685A|SE16: V_T685Z和MM一样,一般是比如你为销售定价PB00定义一个参考价格ZPB0什么的,只是参考程序在SD选V而MM是选M的,如需要设置条件类型的上下限(在VK11时输入的条件值就会受限制).我记得在MM的info record PB00比如设置了上限100HKD,下限50HKD,这样在ME11时PB00就只能在50<=X<=100取值.但是如果PB00是允许手工更改在Po condition里手工输入的值并不受这个范围限制,估计SD的一样,留点东西给读者自行测试.图1-[3]:定义存取顺序Tcode:SE16:V_T682和MM一样,实际上所有的使用到条件技术(MM定价|SD定价|Tax|output|costing sheet甚至SD的收入科目确定)的东西都共用了一些相关表格和程序,所以说condition非常简单,一通百通.:定义和分配计价过程在MM模块的定价中,我们是先定义方案组(schema group),方案组可以是vendor和采购组织,然后根据方案组为标准PO和转移单分配计价方案(Calculation Schma).显然SD的定价非常灵活但是只要掌握也很简单,实际中也不过是copy几个东西而已,SAP项目实施最后配置不就是按实际业务copy来copy去的吗?简而言之, SD的计价过程由(1)customer(Pricing procedure assigned to this customer)(2)sales document type (销售订单类型)(3)sales area(销售组织+分销渠道+division)三部分决定,这是什么意思呢?如上图3.图3-[1]:定义customer pricing procedure,你在客户主数据的sales area data的sales tab页的Pricing/Statistics的Cust. Pric.proc栏位填写.图3-[2][3[4][5]:定义document pricing procedure,在图3-[3]对应到销售订单和billing类型.图4是一个合成图,假设我开了个sales order type OR的销售定单,客户是1,item category是TAN. 你从下面三个步骤去理解计价过程是如何由customer|SO type|Sales area决定.(1):图4-[5][7]我们知道客户主数据sales area data的prcing statistics的cust. Pric.proc.是1,(2):图4-[1][2][3][4]我们定义了sales area 5100|80|10,对于A(因为我开的是OR类型销售订单,从上图3-[3]我们知道OR对应的doc pricing是A),customer pricing 1的定价过程是RV AA01,销售价格condition默认是PR00 .(3):你从图4-[9]的那个⑤按进去就能看到condition明细,在condition屏幕点击图4-[10]的那练习:现在假设你使用XD02将customer 1的Cust. Pric. Proc. 1改成我定义的Z,然后再开一个刚才一样的销售订单,将会有什么结果?是的,系统会告诉你没有计价过程,因为在图4-[1][2][3][4] Define Pricing Procedure Determination时我并没有为sales area 5100|80|10, Do Pr A, CuPP Z定义一个计价过程.从上面的描述里,可以知道SD的定价过程比较灵活.如果你的pricing procedure 没有,请用OVKK检查.图1-[5]:define pricing by item category.图5-[1]表示item category为TAN的必须确定销售成本(通常是VPRS conditon),我们还看到即使是free of charge item TANN也要确定销售成本.什么样的销售订单的行项目不要确定成本,典型的比如寄兽发货的KAN(consignment pick-up),KBN(consignment fill-up)和文本行项目G2TX(text item).*关于寄售请参考本书的SD寄售流程.图5-[2]表示item category为TAN的行项目允许直接带出销售定价condition type amount(如果VK11维护了的话),TANN则没有(free of charge当然不需要销售价格条件).图1-[6][7]:定义计价相关的主数据字段和condition负责员工.假设你的SD定价过程的condition type是PR00对应的access sequence是PR00,你看一下access sequence PR00可以发现有一些AcNo(Access No.)使用了price list,material pricing group.如果需要更细的销售定价或分类,你可以自定义包含price list,customer pricing group(Customer主数据sales area data 的sales tab页定义)和material price group(在物料销售决定SD pricing procedure的是三个条件:sales area |Sales order type(对应docPr)|Cupp.Price list,pricing group,material pricing group你可用于建立一些自己的condition table然后加到销售定价条件比如说PR00的存取顺序让销售定价更灵活点而已.PR00只是SD pricing procedure的其中的一个销售价格条件而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