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水体中蓝藻水华研究进展
湖泊蓝藻水华生态灾害形成机理及防治的基础研究
第23卷 第11期2008年11月地球科学进展ADVANCES IN E ARTH SC I E NCEVol.23 No.11Nov.,2008文章编号:100128166(2008)1121115209湖泊蓝藻水华生态灾害形成机理及防治的基础研究3吴庆龙1,谢 平2,杨柳燕3,高 光1,刘正文1,潘 纲4,朱本占5(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08;2.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2;3.南京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92;4.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5;5.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5)摘 要:湖泊具有供水、渔业、旅游、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平衡等功能,是支撑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
但是近30年来,湖泊富营养化所导致的蓝藻水华频繁暴发,生态灾害事件频发,严重影响湖泊功能的发挥,制约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针对国家在保障区域水安全和生态安全、保护人民健康及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的重大需求,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湖泊蓝藻水华生态灾害形成机理及防治的基础研究”于2008年7月正式立项。
项目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①湖泊蓝藻水华主要衍生污染物的形成机理、迁移转化规律和毒理效应;②蓝藻水华导致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变化和功能退化的机理;③蓝藻水华生态灾害评估及调控机理。
针对上述科学问题,项目以蓝藻水华污染物的产生、湖泊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响应以及生态灾害的评估与调控为研究主线,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①蓝藻水华衍生污染物的产生及其环境过程;②蓝藻水华衍生污染物的毒理效应与生态和健康风险;③蓝藻水华导致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变化与功能退化的关键过程和机制;④蓝藻水华灾害治理和调控的的技术原理和途径。
蓝藻水华发生机理研究进展
【文章 编号 ]1002-0624(2013)08-0021-02
东北水利水 电
水生态环境
蓝藻水华发生机理研究进展
郑 国 臣 t,官 涤 2,刘 崇 3,彭 菲 1,李 娜 1
(1.松辽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 ,吉林 长春 130021;2.哈尔滨工程大学航天与建筑学院 ,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3.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 国家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黑 龙 江 哈 尔 滨 150090)
成 慧敏详 细地 介 绍 了水 华蓝 藻 的气 囊形 态 、结 构 、物理化学特性及编码 基 因、蓝藻浮力调节机 制 及研究方法。秦伯强等主张湖水 中溶解性反应磷是 蓝 藻 水 华发 生的关 键 因子 。朱永 春提 出风 浪 的搅 动 作 用使大型浅水湖泊 中的悬浮质释放磷 、氮等营养 元 素 到 水体 中,促 进 藻类生 长闱。谢平 提 出形成 水 华 的蓝 藻还 特 别具有 这种 利 用磷 的正反 馈优 势 。胡鸿 钧提 出了信号说 :微囊藻年生活周期就是在四种信 号 (低温、黑暗、升温、光照)的驱动下使细胞 内某些 基 因体系被打开或被关 闭,这种开关通过有条不紊 的 、节律 性 的调节 转录 来建 立 嘲。孔 繁翔根 据 生态 学 的基本理论对水华形成过程的原位观测 ,提出了蓝 藻水华成因的 4阶段理论假设 ,即在四季分 明 ,扰 动剧烈的长江 中下游大型浅水湖泊中,蓝藻的生长 与水华的形成可 以分为休 眠、复苏、生物量增加、上 浮及聚集 4个阶段 ,每个阶段 中蓝藻的生理特性及 主导 环境 影 响 因子 有所 不 同同。
[摘 要 】系统 论述 了水华蓝藻的 生态、毒 性等研 究概 况及 水华发生机理等 。综述 了生物 因子 以
及非 生物 因子对蓝 藻群体 形成的影响 ,以进 一步揭示蓝 藻水华形成 的机理 。
中国淡水藻类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生态科学22卷或“水华”藻类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是环境微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人们期望通过对这些种类遗传特征的了解,建立起微藻的快速分子鉴定方法。
3藻类栖息地(生境)的多样性及其重要性藻类在地球上的分布极J。
,儿乎在有光年¨潮湿的任何地方,从炎热的赤道地区剑千年冰封的极地,无论在江河湖海、沟渠塘堰等各种水体中,还是在潮湿的十表、墙壁、树干、树叶、岩“上甚至沙漠中,都有其生长,此外它们还可以与其他生物营共生生活;人们熟知的地农(Lichen)就是I咎类和藻类的共生体;还有少数藻类的生境更为奇特,如生妖在满江红属(AzD砌)的叶子里的满江红鱼腥藻(^n口胁e月Ⅱnzofj“)、生在兽类的皮毛上如龟背上的龟背基枝藻(肋jfc如d缸出e如㈨m),以及内生丁鱼类、甲壳动物等水生动物体内的藻类。
在许多极端生境中微藻特别是监藻显得特别重要,例如碱性湖、温泉、酷热和寒冷的沙漠,蓝藻是环境中不多的初级生产者。
生活在热带雨林和温带的树术树皮上的微藻更为重要。
但也很少有人研究它们。
如果这些藻类突然更新,它们的生产率就能够与它们所居住的生故缓慢的树木的生产率相等。
邓新宴等道过在90℃的温泉中依然有蓝藻的生K,为什么在这么高的温度它们的蛋白质不凝周,这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生物学问题””。
藻类能够适应各种生活条件生存和繁衍,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是藻类种类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藻类的多样性问题不可忽视对其生态环境的研究。
4我国淡水藻类多样性面临的问题4.1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日益发展的生活生产活动严重破坏了藻类及其他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
在高度富营养水体中,生态环境咐破坏直接导致许多地域的藻类多样性指数的1F降。
以东湖为例:50年代,水草茂盛,水质清新,有机质含最低,对水质敏感的金藻门中如:棕鞭藻(Dc^,∞2Ⅲmj)、锥囊藻(DmD6won)、单鞭金藻(凸nⅢ“f抽口)等大越出现,且年平均变幅小,优势种的数量少。
随着水中氮、磷含量的增加,藻类优势种发生明显的变化。
蓝藻水华研究进展及预防控方法初探
基于误差 反 向 传 播 算 法 ! O60h VJ7V6/6M>7D$ 的 多 层前馈网络! 简称 H_网 络 (&&) $ 模 型 是 目 前 应 用 最 广 泛的人工神经网络"通过模型中输入与输出的非线性 关系特征"对代表 案 例 进 行 学 习 和 训 练 " 能 够 掌 握 事 物的本质特征"已被广泛应用于藻类生长和水质状况 等 方 面 的 研 究 (&Z8&+) &
’()%!%*!&#%+ ,-$.-/0$#%!1%&%%]
!"0,"2 (*%I$1(J$%/"!,$ J-((+ $1G $ J!,"*#/.GI (1 ,/#’!"0"1/,0" $1G %(1/!(-+"/&(G
蓝藻水华危害防治措施论文
蓝藻水华危害防治措施论文摘要:蓝藻水华会造成鱼虾死亡,导致水体污染,水道堵塞,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除此之外,蓝藻毒素也会严重地危害人类的健康。
我国众多湖泊水体蓝藻水华发生频率高,藻类生物量巨大,水华种类的产毒力强,因此,迫切需要具有长效、经济和安全的预防和控制蓝藻水华策略和技术措施。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蓝藻水华的发生机理,并结合国内外爆发蓝藻水华事件及后果,分析水华爆发的三大危害,提出防治措施。
关键词:蓝藻水华;发生机理;危害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但近年来,我国的江河、湖泊及近海海域的氮磷污染呈加重趋势,内陆主要湖泊的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加深。
水体富营养化导致部分藻类以及其他水生生物异常大量繁殖,造成水体透明度下降,产生异味,水体功能遭到破坏。
2007年太湖、滇池以及巢湖蓝藻暴发进一步引起了人们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关注。
因此,治理富营养化水体,防治水华,恢复水体的综合功能,已成为当前水环境与水资源保护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
一蓝藻与蓝藻水华蓝藻是藻类生物,又称蓝细菌或蓝绿藻,大多数蓝藻的细胞壁外面有胶质衣,因此又叫牯藻,一般呈蓝绿色,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光合自养生物。
已知蓝藻约2000种,中国已有记录的约900种,分布十分广泛,遍及世界各地,但大多数(约75%)生活在淡水中,少数分布在海水中。
在环境条件适宜时,某些蓝藻能快速生长,当达到一定生物量时,这些蓝藻在水体表层大量聚集。
形成肉眼可见的藻类聚集体,即蓝藻水华。
二水华的发生机理水华又称“水花”或“藻花”,是当水体处于富营养状态时,只要具备适当的温度、光照、风浪悬浮等有利于藻类滋生的气象、水文等自然地理条件,就能促使淡水水体中某些蓝藻类过度生长繁殖或聚集并达到一定浓度,引起水体颜色变化,并在水面上形成或薄或厚的绿色或者其他颜色的藻类的漂浮物的现象。
蓝藻水华爆发需有以下条件:水体处在重度富营养化状态。
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的主要营养物氮、磷含量增加导致浮游生物过量繁殖的现象。
湖库蓝藻水华应急治理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水资源研究, 2023, 12(3), 226-237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jwrr https:///10.12677/jwrr.2023.123026湖库蓝藻水华应急治理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郝 越1,2,杨 霞3,龙 萌1,2*,王振华1,2,林 莉1,21长江科学院流域水环境研究所,湖北 武汉2长江科学院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3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流域枢纽运行管理中心,湖北 宜昌收稿日期:2023年2月28日;录用日期:2023年3月28日;发布日期:2023年6月27日摘 要针对我国湖库蓝藻水华治理需求,首先从蓝藻生理生态特性、水质条件、气象条件、水文水动力条件和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等方面简要分析了湖库蓝藻水华暴发成因与机理,简述了湖库蓝藻水华产生的危害及监测手段,然后重点从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方面对现有的应急除藻技术原理、适用范围、优势和不足进行了梳理总结,最后对蓝藻水华应急治理技术的研究方向与应用前景提出了展望。
认为应针对湖库富营养化特点及水体净化需求,研发适应于水体低浓度营养盐高效削减、轻度水华防控抑藻、中重度水华应急除藻、抑藻除藻后水质持续改善等多场景的水质净化关键技术及装备,同时提出“多技术优化集成开发、便捷智能化操作、绿色节能环保、除藻技术与湖库水质富营养化监测预警相结合”等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蓝藻水华,成因与机理,监测预警,应急治理技术Research Status and Prospect of Emergency Treatment Technology for Cyanobacteria Bloom in Lakes and ReservoirsYue Hao 1,2, Xia Yang 3, Meng Long 1,2*, Zhenhua Wang 1,2, Li Lin 1,21Basin Water Environmental Research Department, Changjiang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Wuhan Hubei 2Key Lab of Basin Water Resource and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 in Hubei Province, Changjiang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Wuhan Hubei 3Oper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Center for River Basin Hydro Complex, China Three Gorges Corporation, Yichang Hubei Received: Feb. 28th , 2023; accepted: Mar. 28th , 2023; published: Jun. 27th , 2023 作者简介:郝越(1997-),男,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流域水环境与生态,*通讯作者湖库蓝藻水华应急治理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AbstractAiming at the demand of cyanobacterial bloom control in lakes and reservoirs in China,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causes and mechanisms of cyanobacteria blooms in lakes and reservoirs from the aspects of physiological and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yanobacteria, water quality, meteorology, hydrology and hydrodynamics, and aquatic communities. The harm and monitoring methods of cya-nobacterial bloom in lakes and reservoirs are briefly described. The principles, application scop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existing emergency algae removal technology are summarized from three aspects of physics, chemistry and biolog. Finally, the research direction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technology are prospected. The key technologies and equipment for water purification should be develop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utrophication of lakes and reservoirs and the needs of water purification, such as efficient reduction of low-concentration nutrients in water bodi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ild algal blooms, emergency algae removal of moderate and severe algal blooms,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water quality after algae inhibi-tion and algae removal. The multi-technology optimization and integrated development, convenient and intelligent operation, green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lgae removal technology and lake water eutrophication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are suggeste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s. KeywordsCyanobacteria Bloom, Causes and Mechanisms,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Emergency Treatment Techniques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Wuhan University.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licenses/by/4.0/1. 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生态环境正在面临着严峻的风险与挑战,湖库蓝藻水华频发即是流域水环境领域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蓝藻又称“蓝细菌”,是一种光合自养型原核生物,广泛分布于全世界水体中。
蓝藻调研报告
蓝藻调研报告蓝藻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蓝藻,又称蓝藻藻类,是一类原生质中含有蓝绿色叶绿素的微生物。
它们是最早出现在地球上的有鬃毛的微生物,生活在淡水、海水和土壤中。
蓝藻在地球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它们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二、资源调查我们选择了一个公园作为研究区域,对蓝藻进行了资源调查。
我们首先进行了蓝藻的采样工作。
采样时我们注意选择了不同的水域位置,包括湖泊和小溪,并收集了多个样本。
我们对每个样本进行了记录,并在实验室中对样本进行了分离和鉴定。
三、调研结果通过对蓝藻的调研,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蓝藻丰富多样: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了多种不同类型的蓝藻。
虽然大多数样本属于同一属的蓝藻,但它们的形态、颜色和生长环境存在差异。
2. 蓝藻分布广泛: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蓝藻在我们研究区域内广泛分布。
无论是在湖泊还是小溪中,蓝藻都可以找到。
这表明蓝藻对不同水域环境具有适应性。
3. 蓝藻对水质的影响:一些蓝藻在适宜的生长环境下会繁殖迅速,导致水域中产生大量蓝绿色的藻菌。
这种现象叫做蓝藻水华,它会给水体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带来很大的压力,同时可能释放一些有毒物质。
四、影响和应对措施1. 生态系统稳定性受到威胁:蓝藻水华会严重影响水域的生态环境,导致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死亡,破坏水体的氧气平衡。
这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一个严重威胁。
2. 水域保护和管理:为了应对蓝藻水华带来的问题,需要加强对水域的保护和管理。
减少农业、工业等人类活动对水体的污染是一个关键措施。
此外,定期监测水质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也是必要的。
3. 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了更好地了解蓝藻的生态特点和形成机制,还需要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
通过对蓝藻的基因组学和生物化学研究,可以找到更有效的防控措施。
五、结论在我们的蓝藻调研中,我们了解到了蓝藻的丰富多样性和广泛分布。
尽管蓝藻对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通过加强水域保护和管理,以及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蓝藻水华问题。
蓝藻水华形成过程及其环境特征研究
2.水体的温度:蓝藻生长较快的水温范围在20-30℃之间。
3.水体的溶解氧含量:蓝藻生长所需的溶解氧含量通常在5-10 mg/L之间。
4.水体的流速:水体流速较快时来自蓝藻的生长会受到限制。5.水体的悬浮物含量:蓝藻生长所需的悬浮物含量通常在5-20 mg/L之间。
蓝藻水华的防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为了有效防治蓝藻水华,应采取科学的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控制。
蓝藻水华是海洋或淡水中蓝藻群落的快速生长和繁殖,导致水体呈蓝色或青绿色。这种生长现象通常是由于水体中的氮和磷的含量增加而引起的。蓝藻水华会对水生动物和植物造成危害,并使水质变差,不能供人饮用。
2.水体深氧化:通过臭氧、氧气或其他氧化剂对水体进行深氧化处理,可以抑制蓝藻的生长。
3.水体抽提:将水体中的蓝藻通过吸氧机或其他方法抽提出来,从而减少蓝藻的生长。
4.水体添加生物防治剂:通过添加一些特定的生物防治剂,如鱼类、螺类或蚯蚓,可以抑制蓝藻的生长。
5.水体添加植物:通过添加一些生物吸收蓝藻的植物,如菊花、荷花等,可以抑制蓝藻的生长。
2.光照条件的变化:光照是蓝藻生长的重要因素。当水体中的有机物和底物较少时,光照会更加充足,这有利于蓝藻的生长。
3.水温的变化:水温是蓝藻生长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蓝藻生长较快的水温范围在20-30℃之间。
4.水体流动的变化:水体流动会影响蓝藻的生长。当水体流动较快时
,蓝藻的生长会受到限制。
蓝藻水华的环境特征包括:
为了有效防治蓝藻水华,应采取以下措施:
1.减少氮和磷的排放:通过改善工业排放、农田施肥和污水处理的技术,减少氮和磷的排放,降低蓝藻的生长。
2.改善水质:通过减少水体中的悬浮物和底物,提高水体的溶解氧含量,改善水质,降低蓝藻的生长。
我国水华蓝藻资源化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
2 0 1 2年第 3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胡碧洋等, 我国水华蓝藻资源化研究现状、 问题与对策
1 3 9
藻为 原 料 高, 且 藻 毒 素 含 量 降 低。 这 与 V e r g a r a F e r n á n d e z a 等( 2 0 0 8 ) 的 研 究 是 一 致 的。王 寿 权 等 ( 2 0 0 8 ) 通过猪粪与蓝藻共同发酵产沼气试验证实, 2者共同发酵产气率高, 且未检出藻毒素。徐双锁 2 0 1 1 ) 利用稻秸与蓝藻共同厌氧发酵, 发现其产 等( 沼气速度和甲烷含量均明显高于单一稻秸为底料的 处理组。 1 . 1 . 2 ㊀发酵产酸 ㊀ 将蓝藻作为生物质原料进行厌 氧发酵产氢、 甲烷、 丁酸和乙酸等是目前认为最可行 的资源化方式之一。由于在生物产氢过程中丁酸的 积累有利于产氢, 因此丁酸的生成对生物制氢也具 有指示作用。吕娴等( 2 0 1 1 ) 进行了以蓝藻为底物 H 对发酵 的厌氧发酵产丁酸试验, 通过调节初始 p 起到定向产丁酸的作用, 证实了蓝藻定向发酵产丁 2 0 1 1 ) 在综合考虑运行费 酸的可行性。任洪艳等( 用和厌氧消化效果的前提下, 对蓝藻厌氧发酵适宜 的预处理方法进行探讨, 认为中档微波碱法预处理 更符合蓝藻快速减量化、 资源化的要求。李玉祥等 ( 2 0 1 0 ) 进行了碱性条件促进蓝藻厌氧发酵产挥发 性脂肪酸研究, 对蓝藻产酸效果与其他固体废物产 酸效果进行比较, 证实蓝藻作为厌氧发酵原料生产 挥发性脂肪酸具有可行性。 1 . 1 . 3 ㊀生产生物柴油 ㊀ 高产油型微藻与生物柴油 的其他原料相比, 其所具有的生产优势最明显, 可能 成为未来替代石化能源的清洁新能源之一( A m i n , 2 0 0 9 ; 李华等, 2 0 1 1 ) 。美国和欧洲都已经启动了微 藻生物柴油计划。中国科学院与中国石化合作开发 微藻生物柴油技术, 预计 2 0 1 5年前后实现户外中试 装置研发。在利用水华蓝藻产油方面, 国内鲜见报 道, 郑洋等( 2 0 1 1 ) 采用实验室规模的固定床反应器 作为试验平台, 对蓝藻快速热解液化制取生物油的 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通过成分分析表明水华蓝藻是 生产生物油的良好候选材料, 并具有产油率高、 预处 理简单等特点。尽管蓝藻生物油的直接利用还有很 大难度, 存在着技术不完善、 油品品质待提高等一系 列问题, 但蓝藻液化制取生物油有良好的发展趋势 与前景。 1 . 1 . 4 ㊀制备煤浆或焦炭 ㊀ 高含水率生物质与煤共 制浆气化方面的研究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李伟东 2 0 0 9 ) 通过试 验 表 明, 含水蓝藻表观黏度的降 等( 低, 有利于蓝藻煤浆成浆浓度的提高。加入蓝藻的 煤浆比水煤浆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 煤—藻混合浆 代替水煤浆, 能达到水煤浆的固体浓度水平。但是 破坏蓝藻生物质网状结构和释放分子内水的预处
蓝藻水华的爆发机制及控制对策研究
蓝藻水华的爆发机制及控制对策研究摘要:本文旨在介绍以太湖为例的蓝藻水华的爆发机制及控制对策。
文章简述了蓝藻的构成及对蓝藻水华的定义;从内外两个方面深入探讨引起蓝藻爆发的原因;详述了如何以控污截源、生态修复、流域管理等手段控制蓝藻水华的持续爆发;并概括了蓝藻水华对当地水生态系统带来的危害及如何有效利用蓝藻水华。
关键词:太湖,蓝藻水华,爆发机制,控制对策1.蓝藻1.1基本特征1)细胞壁由纤维素(内层)和果胶质(外层)组成,细胞外有的具胶被或胶鞘。
2)无色素体,色素均匀地散在细胞周围的原生质内。
色素成分主要为叶绿素a、β胡萝卜素、藻胆素。
藻胆素是蓝藻的特征色素,包括蓝藻藻蓝素(c-phycocyanin, C34H47N4O8)、蓝藻藻红素(c-phycoerythrin, C34H42N4O9) 和别藻蓝素(Allophycocyanin)等。
3)无细胞核,只具核质而无核仁和核膜。
属原核生物,称为蓝细菌(Cyanobacteria)4)同化产物主要是蓝藻淀粉(Cyanophycean starch)。
1.2繁殖方式主要为营养繁殖和孢子繁殖,未发现有性繁殖,可产生的孢子有:内生孢子、外生孢子、厚壁孢子(休眠孢子)、藻殖孢。
营养繁殖常见为细胞分裂,特殊为藻殖孢繁殖。
(1)段殖体是蓝藻藻丝上两个营养细胞间生出的胶质隔片(凹面体)或由间生异形胞断开后形成的若干短的藻丝分段,又称藻殖段或连锁体。
图1 繁殖方式图(2)厚壁孢子系由普通营养细胞增大体积,积累丰富营养,然后细胞壁增厚而成。
厚壁孢子有极强的生命活力,能在不利环境条件下长期休眠。
(3)异形胞是丝状蓝藻类(除了颤藻目以外)产生的一种与繁殖有关的特别类型的细胞,它是由营养细胞特化而成的。
具有异形胞的蓝藻能固氮,当水中氮缺乏时,异形胞的数目显著增加。
2.蓝藻水华蓝藻水华指淡水水体中蓝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主要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污水进入水体后,蓝藻大量繁殖后使水体呈现绿色的一种现象。
淡水藻类及藻类毒素研究进展
淡水藻类及藻类毒素研究进展徐立综述徐顺清审阅藻类是水环境中的初级生产者,对维持水环境的生态平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它们通过光合作用为水中生物提供氧气;其次,它们可分解水生生物的代谢产物及水环境中的有机物质,而成为水环境中的清洁工;另外,由于许多藻可以固氮或含有丰富的营养,可作为水生生物的优良饵料。
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大量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水体,使天然水体的富营养化日益严重。
富营养化的重要特征是在夏季高温时期藻类大量滋生,形成绿色丝带状的水华,漂浮在水面影响水环境的美观。
藻类的比重在1左右,蓝藻中的微囊藻细胞内具有气囊,它的比重小于1,多漂浮在水面上,外有衣胞包裹,呈絮团状,其它种类的藻类多悬浮在水体中。
形成水华的某些蓝藻是有毒的,大量藻类死亡后被水中异养菌分解,产生恶臭进一步释放体内毒素,将严重恶化水质。
长期低浓度藻毒素的摄入会对人体造成危争。
目前,淡水藻类污染己成为全球范围内日益严峻的环境和公共卫生问题,各国学者围绕该问题开展了很多极有意义的研究工作,涉及生态学、毒理学等各个方面。
1.藻类污染的生态学研究1.1藻类的生态藻类植物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
它们合成的有机碳总量是高等植物的7倍。
全世界藻类植物约有40000种,其中淡水藻类约25000种左右,而中国己发现的淡水藻类约9000种。
包括:原生动物们的蓝藻们,原生动物门的硅藻门、甲藻门、金藻门、黄藻门、隐藻门、裸藻门以及属于植物界的红藻门、褐藻门、绿藻门和轮藻门。
淡水藻类在自然界里的分布非常广泛,适应性很强,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很严格,就是微不足道的营养和只有微弱的光照强度以及较低的温度下也能得到满足。
淡水藻类中大多数的种类是水生的,包括浮游的和底栖的各种类群,分布于不同水体中。
静止绿色的池塘和水坑中都含有大量的单胞藻。
其中最常见的有绿藻类的栅藻属、盘星藻属等种类。
随着数量的多少而决定水色的深浅,呈现黄绿或浓绿。
我国蓝藻水华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我国蓝藻水华遥感监测研究进展摘要近年来,蓝藻水华频繁暴发,成为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
遥感技术具有快速、大范围、动态的特点,在蓝藻水华监测中广泛应用。
在总结我国蓝藻水华遥感监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现有研究中的数据源、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展望。
关键词蓝藻水华;遥感监测;原理;数据源;研究方向;展望ReviewonRemoteSensingMonitoringofCyanobacteriaBloominChinaXIONG Chun-ni 1TIAN Xiao-feng 2TANG Ai-yi 3WEI Hong-hui 1(1 Guangzhou Environment Monitoring Centre in Guangdong Province,Guangzhou Guangdong 510030; 2 Guangzhou Guangya Experimental Middle School; 3 Guangzhou Peiying Middle School)AbstractCyanobacteria bloom occurred frequenctly in recent years and became one offocal point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was quick,abroad-area,dynamic monitoring technology,and was used widely in cyanobacteria bloom monitoring. Based on the study results of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of cyanobacteria bloom,the remote sensing data used in current researches and research direction were reviewed,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endency was proposed.Key wordscyanobacteria bloom;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principle;data source;research interests;prospect湖泊富营养化是全世界面临的水环境问题,我国尤其严重。
太湖蓝藻水华的预防、预测和预警的理论与实践
三、研究成果
1、预防实践
根据研究,太湖蓝藻水华的预防主要从改善水质和生态修复两个方面入手。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提高污水治理水平;加强流域内工 农业生产的污染控制,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广生态农业和绿色渔业,减少对水体 的污染。
2、预测成果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研究人员可以根据实时的水质、气象等数据,对太湖蓝 藻水华的发生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可以及时采取预警措施,减轻蓝藻水华 对太湖生态系统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1、1样本采集
我们在太湖梅梁湾的水体中,按照不同的深度和位置,采集了大量的水样, 并进行了藻类种类的计数和鉴定。同时,我们也对水温、pH、溶解氧、总悬浮物 等环境因子进行了测定。
1、2逐步回归统计
我们将藻类数量作为因变量,将环境因子作为自变量,利用逐步回归的方法, 对藻类数量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通过逐步回归,我们发现水温、pH、 溶解氧和总悬浮物是影响藻类数量的主要环境因子。
三、结论
本次演示通过对太湖梅梁湾藻类及相关环境因子的逐步回归统计,发现水温、 pH、溶解氧和总悬浮物是影响藻类数量的主要环境因子。通过初步预测蓝藻水华 的发生,我们可以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蓝藻水华的发生,从而保护 太湖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
感谢观看
3、预警案例
预警太湖蓝藻水华的发生需要各部门间的协同合作。无锡市政府根据研究机 构的预测结果,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例如,在蓝藻水华高发期,实行水源地取水 口轮流取水制度,减轻单一取水口压力;加强湖面打捞,减轻蓝藻水华对太湖生 态系统的破坏等。
四、研究不足与展望
目前,太湖蓝藻水华的预防、预测和预警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 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影响蓝藻水华的因素众多,建立更为精准的预测模型 仍需不断探索;预警应急措施的响应速度和效果需进一步提高。
蓝藻水华治理技术对湖泊环境保护工程效果评估
蓝藻水华治理技术对湖泊环境保护工程效果评估湖泊是自然界中重要的淡水资源,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的生态功能。
然而,近年来湖泊水质恶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其中蓝藻水华是湖泊环境保护的一大挑战。
为了解决蓝藻水华问题,许多治理技术被开发和应用。
本文将对蓝藻水华治理技术对湖泊环境保护工程的效果进行评估,并探讨其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
一、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是通过引入或增强一些天然的生态系统来改善湖泊环境。
在蓝藻水华治理中,常见的生物修复技术包括湖泊水生植物的种植和人工鱼类的投放。
水生植物能够吸收湖泊中的营养盐和蓝藻,从而降低水体中的营养盐浓度,减少蓝藻水华的发生。
人工鱼类投放可以通过捕食蓝藻来控制水华的扩散。
生物修复技术的优点是相对简单、成本较低,对湖泊生态系统的破坏较小。
同时,引入的水生植物和鱼类还能提供生态服务,例如增加湖泊的景观价值和游乐价值。
然而,生物修复技术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是治理效果相对较慢,需要长时间的持续投入。
其次,生物修复技术对湖泊水质的改善有一定的限制,对于富营养化程度较高的湖泊,效果可能不明显。
因此,生物修复技术适用范围较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评估。
二、物理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主要通过物理手段去除蓝藻水华,常见的方法包括曝气、搅拌、沉淀和超滤等。
曝气和搅拌可以增加湖泊水体的溶氧量,改善水体的氧化还原环境,抑制蓝藻的生长。
沉淀技术通过添加化学沉淀剂,促使蓝藻和营养盐沉积到湖底,达到去除水华的效果。
超滤技术则通过膜过滤的方式去除蓝藻和其他有机物质。
物理修复技术的优点是处理效果迅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降低蓝藻水华的浓度。
此外,物理修复技术对湖泊的生态系统影响较小。
然而,物理修复技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物理修复技术只是暂时解决了蓝藻水华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湖泊富营养化的原因。
其次,物理修复技术对于水体中的营养盐无法彻底去除,容易引发再次水华爆发。
因此,物理修复技术通常需要与其他治理技术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微囊藻水华成因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微囊藻水华成因及其控制技术研究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农业活动的不断增长,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浓度急剧上升,这种现象被称为水体富营养化。
一旦水体中的营养物浓度超过一定的阈值,富营养化就会推动水生植物的繁殖,这就是微囊藻水华的成因。
一、微囊藻水华的成因微囊藻又称为蓝藻,是一种原生质菌类,在自然水体中广泛分布。
在水体中,微囊藻细胞可以进行自我繁殖,形成囊状结构,这就是所谓的水华。
微囊藻水华的形成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直接结果,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水体富营养化富营养化是微囊藻水华的主要成因。
水体富含氮、磷等营养物质,微囊藻可以利用这些营养物质进行生长、繁殖。
此外,水体富营养化还会导致水体呈现黑、臭、腐的状态,使水体清洁和透明度降低,加速水华的形成。
2. 水流停滞或缓慢微囊藻喜欢静止的水体,因为这种情况下水体中的养分更容易稳定地停留在细胞内,使微囊藻更容易形成水华。
此外,水流缓慢也会使水体的富营养化更加严重。
3. 温度和光照微囊藻适合在温度较高、光线充足的环境中生长和繁殖。
当水体达到适宜生长和繁殖的温度和光照强度时,微囊藻会迅速生长,形成水华。
二、微囊藻水华的危害微囊藻水华以其危害性来被人们所知晓。
首先,微囊藻水华能降低水质,影响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
其次,水华会发出难闻气味,影响周围空气的质量,造成视觉和嗅觉上的污染。
最为严重的是,微囊藻水华还会释放出毒素,对人和动物的健康造成威胁。
三、控制微囊藻水华的方法为了避免微囊藻水华的危害,控制其生长和繁殖非常必要。
目前已有许多控制微囊藻水华的方法:1. 生态防治生态防治是实施起来相对简单的微囊藻水华防治方法。
其中包括增加水体的流动性,增加水草覆盖面积,调节环境温度等。
这种防治方法可以很好地减少富营养化,降低水体中微囊藻的繁殖量。
2. 化学防治针对微囊藻水华的化学防治方法多为化学药品加药控制。
经过实践发现,氢氧化钙、过氧化氢等药品具有很好的抑制微囊藻水华的效果,但使用这类药品时需要注意对人与生态环境的影响。
太湖蓝藻水华的遥感监测研究
太湖蓝藻水华的遥感监测研究一、内容简述太湖蓝藻水华是近年来我国太湖地区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对太湖水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及时了解太湖蓝藻水华的分布、变化和严重程度,本文采用遥感技术对太湖蓝藻水华进行了监测研究。
本文首先介绍了太湖蓝藻水华的基本概念和形成原因,然后详细阐述了遥感技术在太湖蓝藻水华监测中的应用,包括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遥感等。
接着本文分析了太湖蓝藻水华的空间分布特征,包括大范围、高密度分布和季节性变化等特点。
本文结合实际数据,对太湖蓝藻水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太湖地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A. 研究背景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太湖地区面临着严重的水环境问题,其中蓝藻水华是最为突出的一种。
蓝藻水华是一种由蓝藻类植物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其生长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近年来太湖地区蓝藻水华的发生频率呈上升趋势,给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挑战。
因此对太湖蓝藻水华的遥感监测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遥感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式的监测手段,具有实时、动态、高时空分辨率等特点,能够有效地反映地表生态环境的变化。
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展了大量关于太湖蓝藻水华遥感监测的研究,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数据源单算法不够精确等问题。
因此开展太湖蓝藻水华遥感监测研究,对于提高太湖蓝藻水华监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B. 研究目的和意义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太湖地区的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蓝藻水华的发生频率逐年上升,对太湖生态环境和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开展太湖蓝藻水华的遥感监测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建立太湖蓝藻水华遥感监测模型,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通过对太湖地区不同时间段的遥感影像进行分析,揭示蓝藻水华的发生规律,为政府部门制定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探讨太湖地区蓝藻水华与气象、水文等环境因素的关系,为综合防治提供理论支持。
水华蓝藻产毒的生物学机制及毒素的环境归趋研究进展
J. Lake Sci.(湖泊科学), 2009, 21(6): 749-757. E-mail: jlakes@©2009 by Journal of Lake Sciences水华蓝藻产毒的生物学机制及毒素的环境归趋研究进展*宋立荣, 陈伟(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72)摘要: 本文介绍并评述了蓝藻水华中最常见的毒素——微囊藻毒素的产生途径和环境归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主要内容包括: 微囊藻毒素的来源、结构和一般特性; 微囊藻毒素的分子合成机制、分布、产生规律及其功能; 以及微囊藻毒素的环境归趋. 重点介绍了在毒素环境归趋研究方面的重要突破, 指出了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关键词: 蓝藻; 微囊藻; 微囊藻毒素; 合成; 归趋; 研究进展Production of microcystins in bloom-forming cyanobacteria and their environmental fates: a reviewSONG Lirong & CHEN Wei(State Key Laboratory of Freshwater Ecology and Biotechnology, Institute of Hydrobiology, CAS, Wuhan 430072, P.R.China)Abstract: The present paper introduces the recent progresses on the production mechanisms and environmental fates of microcystins —the most common toxins produced in bloom-forming cyanobacteria, in particular, Microcystis. The review contains three parts: (1)biological origin,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microcystins; (2)synthesis, cellular distribution, production and possible function of the toxins; and (3)environmental fates of the toxins. Recent progresses, problems and perspectives in the study of environmental fates of toxins are viewed and discussed.Keywords: Cyanobacteria; Microcystis; microcystins; synthesis; fate; review1 微囊藻毒素的来源、结构和一般特性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 简称MCs)是由在水体中生长并能形成水华的几种蓝藻(blue-green algae, 亦称为蓝细菌cyanobacteria), 尤其是微囊藻(Microcystis)产生的一类藻类毒素. 在我国富营养化淡水水体中, 蓝藻水华污染造成的最主要危害之一就是产生和释放以微囊藻毒素为主要类型的蓝藻毒素. 除了微囊藻外, 蓝藻门中的鱼腥藻属(Anabaena)、浮丝藻属(Planktothrix)、束丝藻属(Aphanizomenon)中的某些种类也能产生此类毒素.MCs是一类环状七肽化合物(分子结构如图1所示). 其中, 环肽结构中含有X和Y两个可变的氨基酸基团. X和Y的不同氨基酸组合可以形成相应的MCs异构体, 如在LR型中, X和Y分别代表亮氨酸和精氨酸, 此外, 还有RR、YR等其他多种类型藻毒素. 迄今, 从野外或实验室培养微囊藻中已分离出近70种毒素异构体[1]. 在已知的MCs的异构体中, 以MC-LR的生理毒性最强(是目前已知毒性仅次于二噁英的剧毒化合物). MCs结构中所含共轭二烯型β氨基酸, Adda(3氨基-9-甲氧基-2,6,8三甲基-10-苯基4,6-二烯酸)是表达该类毒素生理活性的最主要特征结构, 分别通过形成1,2两个肽键与其他氨基酸缩合成环. 除MCs外, 还有一类名为节球藻毒素(Nodularin)的环状五肽也具有Adda结构.MCs和Nodularin 两类肝毒素主要通过生物体的胆汁酸传输系统在生物体内运输并在肝脏、肾脏及消化道组织中累积, 然后通过共价键与蛋白磷酸酶结合. 这种结合将直接抑制蛋白磷酸酶1和2A的活性,*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8CB418000)和中国科学院重大交叉项目(KZCX1-YW-14-1)联合资助. 2009-08-03收稿; 2009-08-25收修改稿. 宋立荣, 男, 1961年生, 研究员; E-mail: lrsong@.J. Lake Sci.(湖泊科学), 2009, 21(6) 750阻断蛋白磷酸化过程, 最终导致肝脏等器官的纤维化, 促发肿瘤形成. 研究表明, 当MCs特征结构Adda 结合不等数量的氨基酸形成不同长度的肽键后, 就会对蛋白磷酸酶1和2A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即不同的毒性效应[2]. 即使Adda只和一个氨基酸结合形成肽键后, 也会对蛋白磷酸酶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未形成肽键的Adda经生物检测, 未表现出明显毒性效应[3]. 因此, Adda结构对这两类肝毒素的毒性行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996年, 在巴西Caruaru市, 由于医院使用的血液透析水被微囊藻毒素污染, 造成至少76人发生肝功能衰竭症状, 最终导致死亡[4]. 这是因微囊藻毒素污染引起人类死亡的首次报道. 同年, 德国研究小组发现微囊藻中含有与已知的多肽合成酶同源的DNA序列, 由此推测微囊藻毒素的合成和其它环状小肽一样, 是由非核糖体合成的[5]. 此突发重大事件的发生及其在蓝藻毒素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引起世界各国对蓝藻水华及其毒素问题的再次重视, 推动了相关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深入.在蓝藻毒素相关的研究领域之中, 其产生的生物学过程和机制, 尤其是环境归趋方面一直受到重点关注, 也是该领域研究的难点之一. 本文将重点介绍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图1 微囊藻毒素化学结构通式Fig.1 Chemical structure of MCs2 微囊藻毒素合成的分子机制、分布、产生规律及其功能2.1 产毒基因的发现长期以来, 人们认为微囊藻毒性的有无和大小主要由环境因子决定. 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并非所有的微囊藻都能够产生微囊藻毒素, 因此遗传学家认为, 微囊藻产毒株(Toxic strains)和无毒株(Nontoxic strains)的毒性是由遗传决定的. 为证实这一观点, 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微囊藻遗传结构研究, 但均未能找出真正产毒基因. 1996年, Meiβner等发现有毒和无毒微囊藻中都含有与已知的多肽合成酶同源的DNA序列, 由此他们推测微囊藻毒素的合成和其它环状小肽一样, 是由非核糖体合成的(Non-Ribosome Peptide Synthesis)[5]. Dittmann等从铜绿微囊藻HUB5-2-4中分离到一段称为mapep1的DNA 片断, 它能特异地与产毒微囊藻杂交, 对这个片断的侧翼序列进行测序, 发现它是由一个多肽合成酶基因家族组成; 同时利用插入突变的方法敲除该基因的突变株失去了产毒特性, 由此证明该片段参与了微囊藻毒素的合成[6].2.2 微囊藻毒素合成酶基因的研究及基因转移系统的建立在Dittmann等研究的基础上, Nishizawa等根据多肽合成酶基因的腺苷酸形成区域的保守氨基酸设计寡核苷酸引物, 在微囊藻中扩增, 以扩增得到的PCR产物为探针, 筛选基因组文库. 对克隆的片段测序分析, 发现了3个与微囊藻毒素合成有关的基因: mcyA, mcyB, mcyC. mcyA全长8361bp, mcyB位于mcyA的宋立荣等: 水华蓝藻产毒的生物学机制及毒素的环境归趋研究进展751下游12bp处, 全长6378bp, mcyC全长3870bp, 与mcyB有一个碱基的重叠, 即mcyB的终止密码子TGA中的A与mcyC起始密码子ATG共用. 这3个基因共同组成5个氨基酸的激活module, 即Mdha, D-Ala, L-Leu, D-MeAsp, L-Arg. 为了证明mcy基因的功能, mcyA中包括氨基酸激活和差向异构约2.7kb的DNA片段被突变, 并通过大肠杆菌-微囊藻混合进行结合转移. 分离到的突变株显示, 该微囊藻不再产生野生株的主要毒素[7]. 此后, Nishizawa仍然用筛选文库的方法克隆和测序了34kb的产毒微囊藻DNA片段, 再次分离到4个基因: mcyD, mcyE, mcyF, mcyG, 这4个基因组成的操纵子位于mcyA的上游, 与mcyABC组成的操纵子方向相反. 通过基因mcyB, mcyD, mcyE的插入突变使该微囊藻不再产生毒素. 经分析, mcyDEFG组成一个多酮类合成酶复合物, 负责微囊藻毒素结构中Adda和谷氨酸的合成[8]. Tillett等通过基因突变和突变体分析, 在一55kb长的DNA片段中找到了2个操纵子, 由10个双向转录的开放阅读框组成即mcyA-C和mcyD-J. 在微囊藻毒素合成的48个顺序催化反应中, 45催化区域定位于6个多酶合酶/合成酶(McyA-E, G)中, 它们将前体苯基乙酸, 丙二酰辅酶A, S-腺苷甲硫氨酸, 谷氨酸, 丝氨酸, 丙氨酸, 亮氨酸, D-甲基-异-天冬氨酸和精氨酸转入毒素的合成中. 另外4个基因为单体酶, 蛋白McyJ的作用为O-甲基化, McyF为差向异构, McyI为脱氢, McyH为定位. 至此, 微囊藻毒素合成酶基因的结构基本清楚, 即mcyABC(多肽合成酶)和mcyDE(杂合的多酮-多肽合成酶)2个主要操纵子, 另外还有修饰辅助基因[9].微囊藻毒素合成酶基因的分离和功能研究不仅揭示了微囊藻毒素合成的遗传基础, 还在微囊藻中建立了基因转移系统, 即大肠杆菌-微囊藻混合转移系统. 这是不同于前面直接用质粒转化的另一种基因转移系统. 方法上也存在较大差异: (1)氯霉素抗性基因盒中自身的启动子被切除, 换上的是M.aeruginosa K-81基因rpoD1的启动子P1和P2, 该启动子在微囊藻中的转录表达非常强烈; (2)转化质粒中被插入了mob 基因, 该基因可使质粒高效率转移. 基因转移系统的建立为在微囊藻中开展其它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但两种基因转移系统的效率都很低. 目前, 在数种形成水华的蓝藻中, 除浮丝藻易于基因操作外, 其他如微囊藻等水华蓝藻的基因转化方法目前仅在少数几个实验室中能够进行, 难以重复. 这是迄今为止在微囊藻毒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2.3 微囊藻毒素在细胞内的分布和形成规律确定毒素在细胞内的合成位点是了解其功能的前提之一. Shi等利用多克隆抗体, 纳米尺度金标记蓝藻毒素microcystins和nodularins, 发现毒素主要集中在细胞的类囊体和核区, 在细胞壁和细胞的鞘壁上也有少量存在[10]. 由于超显微样品制备中使用的有机溶剂乙醇可提取胞内的毒素, 对毒素定位实验可能产生干扰, Young等利用低温切割技术进行了毒素在细胞定位, 发现毒素大量存在于细胞的类囊体和核质区以及在多聚磷酸体, 在细胞膜和细胞壁周围仅有少量分布[11-12]. Orr和Jones研究首次证明微囊藻毒素的产率与细胞的分裂速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随后他们证明在氮限制培养下, 细胞毒素的含量可由生长速率预测[13-14]. 其他一些研究者采用连续培养方式, 也发现在限制光强[15]或磷限制条件下[16], 毒素浓度的变化与生长速率呈线性相关. 上述重要发现, 为开展环境因子对毒素含量和合成速率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Kameyama等指出, 毒素的浓度与细胞DNA的含量有着正的线性关系, 随着细胞的分裂, 毒素含量增多, 在G0/G1期最小, G2/M期达到最大[17].2.4 微囊藻毒素的功能初探长期以来, 微囊藻毒素产生的生物学意义及功能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但进展甚微. 早期研究表明, 微囊藻毒素可作为微囊藻抵御捕食者或竞争者的防御分子或化感物质[18], 或作为胞内金属离子螯合剂[19], 也有报道毒素的形成与水华爆发和优势维持相关[20-21]. 近年来, 德国研究小组发现微囊藻毒素可能参与胞内信号传递与基因调控[22-23]. 2004年, 芬兰Sivonen研究小组报道毒素合成酶基因早于后生生物基因出现, 此前所认为的毒素为防御分子的观点并不可信[24].3 微囊藻毒素的环境归趋3.1 藻细胞中毒素的释放及水柱中溶解态毒素的形成如前所述, MCs是一类受产毒基因调控, 在胞内代谢产生的毒素. 蓝藻细胞正常生长过程中, MCs主要贮存于藻细胞内, 当藻细胞死亡后, 胞内毒素就会释放到水柱中形成溶解态毒素. 从20世纪90年代至J. Lake Sci.(湖泊科学), 2009, 21(6) 752今, 国际上一些实验室相继开展了室内培养试验考察MCs在藻细胞和培养基之间的分配过程, 研究发现: 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微囊藻培养物中至多能释放10%-20%的毒素到培养基中, 大多数毒素依然存在于细胞内; 当细胞进入静止生长期时, 可能随着藻细胞死亡数量的增加, 释放到培养基中的毒素的比例也会有所增加. 研究还发现, 即使在对数生长期已经结束, 并且藻类培养物的生物量已经非常大的时候, 可能只是很少一部分藻细胞会死亡[11,25-27]. 因此, 藻类生长周期里的大部分时间, 溶解态毒素的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 在自然水体中微囊藻毒素大量释放到水柱中一般出现在水华大量衰亡的季节, 或者水体中使用了杀藻剂后都会引起胞内毒素大量的释放. 已报道的自然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含量一般为0-10μg/L[28-29], 大多数水体中MCs的含量不会超过1μg/L. 即使在我国滇池等富营养化污染十分严重的大型水体中, 在水华季节水体中溶解性毒素含量也基本在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1μg/L以下[30]. 所以微囊藻毒素在环境中是如何消失的?其最终归趋是什么?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一直是该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3.2 底泥沉积物吸附及降解蓝藻毒素主要以细胞结合态、溶解态和吸附于悬浮物或沉积物等多种形式存在于水环境中, 它在水体中悬浮颗粒物上的吸附量并不大, 不像多环芳烃等非极性污染物那样易于吸附在颗粒物上, 该类毒素主要存在于水柱中. Rapala等在实验室内模拟研究了微囊藻毒素从水柱中溶解态向底泥中迁移的过程, 结果显示自然水体中悬浮颗粒物吸附水柱中溶解态毒素的能力非常有限, 通常至多20%的MCs能被水柱中悬浮颗粒物吸附. 他们认为底泥沉积物对微囊藻毒素的吸附作用有限, 与水柱中悬浮颗粒物相似, 从而认为水环境中微囊藻毒素的归趋主要发生在水柱中[31]. 受上述研究结果的影响, 此后若干年很少有关于微囊藻毒素在底泥界面的研究报道. 直到2001年, Tsuji等利用MMPB方法测定了湖泊底泥沉积物中的微囊藻毒素, 该研究发现在测定的11个样品中有6个显示了阳性结果[32], 因此他们认为自然条件下底泥沉积物对微囊藻毒素归趋的影响不容忽视. 此后, Chen等基于微囊藻毒素与底泥和土壤颗粒中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吸附机制, 建立了底泥和土壤中微囊藻毒素的提取分析方法[33]. 该研究还对武汉东湖关桥鱼塘底泥中的毒素进行测定, 发现多数底泥样品呈现阳性结果. Chen等在太湖一周年的原位跟踪实验并结合模拟试验发现: 底泥界面是微囊藻毒素主要的归趋场所, 其自然归趋的主要途径是生物降解途径, 底泥沉积物中的细菌对微囊藻毒素的生物降解起到关键的作用[34].3.3 微囊藻毒素的光降解微囊藻毒素因为具有环状的结构, 化学性质十分稳定, 其理化性质第一节已经作了详细介绍. 在无光接近自然水体理化性质的条件下, 微囊藻毒素可稳定存在数月甚至几年. 但在有光的条件下, 会发生缓慢的光降解反应. 特别在有溶解性色素的存在下, 光降解速率会显著加快[30,35]. 如果在水体中含有大量色素, 最快在两周内, 微囊藻毒素可降解90%, 降解过程最慢也不会超过6周. 上述研究认为: 光降解速率的快慢主要取决于色素或者毒素的初始含量(但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依然需要深入开展). 近年来, 关于毒素降解的另外一些报道[36-37]认为: 微囊藻毒素在自然水体中能快速被降解的原因是水体中有丰富的光敏剂——溶解性腐殖质, 它们的存在将为降解反应起到光催化作用, 进而加速降解反应的进程. 研究发现, 当自然水体中溶解性腐殖质含量达到2-16mg/L的时候, 夏天日光照射的条件下大约每天40%的微囊藻毒素将会从水体中去除. 但在透明度低和浊度高的水体中, 这个降解过程会变得很慢. 张维昊等在云南滇池开展的光降解研究中也获得了类似的结果[30]. 于是他们提出光降解是微囊藻毒素在自然水体中不能持久存在和含量较低的主要原因. 然而, 在大型富营养化的自然水体中, 透明度和浊度与实验室条件下的相比往往相差甚远. 由于多数水华型湖泊水面被厚厚的水华所覆盖, 透明度非常低, 加之风浪等原因, 水体非常混浊, 因此, 光降解所起到的作用可能非常有限. 近几年, Welker和Steinberg等在德国的一些湖泊中继续开展了毒素的光降解研究, 他们又提出在自然条件下由于光照很难穿透水柱, 因此光降解对毒素归趋的真正贡献可能不大. Welker和Steinberg最近的研究认为微囊藻毒素在单独自然阳光的照射作用下很难降解, 只有在光敏剂如水体腐殖质的催化作用下光降解反应才会发生[38]. 该研究认为太阳光降解作用对蓝藻毒素自然归趋过程的贡献十分有限, 估计原位光降解半衰期在90-120d左右. 可见, 针对自然环境下光降解对微囊藻毒素环境归趋的贡献大小尚存争议, 需要开展进一步研究进行宋立荣等: 水华蓝藻产毒的生物学机制及毒素的环境归趋研究进展753论证.3.4 微囊藻毒素的生物降解微囊藻毒素虽然在自然条件下表现出很强的化学稳定性, 但已经在水体里发现了许多水生细菌可以降解微囊藻毒素. 具有降解MCs能力的细菌种类很多, 常见的主要是Pseudomonas aeruginosa[39]和Sphingomonas sp.等属中的一些菌株[40]. 这些细菌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水体中的分布相当普遍, 有的分布在污水沟里[41], 有的分布在湖水里和湖泊底泥中, 还有些细菌是在河水里发现的[31,42-45]. 细菌降解一般都有一个滞后期, 在滞后期内毒素浓度无明显减少. 滞后期时间少则两天, 多则三周以上, 主要取决于水体理化性质, 气候条件等[42,46], 滞后期过后, 90%毒素会在接下来的2-10d内快速降解. 1994年Jones等分离出一种水生细菌Sphingomonas, 可将微囊藻毒素环状结构打开变成直链毒素, 最后进一步发生降解[42] . 他们还对降解产物的毒性进行了生物测试, 发现直链毒素的毒性比微囊藻毒素LR的毒性降低了200倍; 最终降解产物以500μg/kg的剂量腹腔注射小白鼠没有发现明显的毒性症状. 2004年Harada等同样以细菌Sphingomonas strain, B-9对微囊藻毒素进行降解, 从微囊藻毒素的降解产物中分离纯化出了Adda并鉴定了其化学结构[47]. Ishii等也在日本的淡水湖泊中分离了一种能降解微囊藻毒素细菌, 该革兰氏阴性菌被命名为7CY, 经过16S rRNA鉴定确定为Sphingomonas属中的某种[48]. 目前国际上发现并鉴定的可降解微囊藻毒素的细菌很多是Sphingomonas属中的种类. 生物降解可能是微囊藻毒素降解的重要途径之一, 但生物降解作用在微囊藻毒素归趋的众多途径中究竟能起到多少作用, 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数据. 虽然水体中存在可以降解毒素的细菌, 但这些降解数据绝大多数是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获得的; 而实验室培养条件下单位培养基中细菌的生物量远远大于自然水体中这种细菌存在的数量, 如果将实验室培养物浓度稀释成自然体积条件下细菌浓度, 还能否有效降解毒素?除此, 温度、酸度等气候和水体理化性质因素也是影响细菌降解能力的重要原因. 究竟自然水体中细菌能否快速清除微囊藻毒素?围绕上述问题, Chen 等近期在江苏太湖开展的研究表明: 在太湖这类浅水大型湖泊中, 微囊藻毒素在底泥中的生物降解过程及源于底泥的细菌导致MCs在水柱中发生的生物降解过程可能是微囊藻毒素主要的自然归趋途径[34]. 3.5 微囊藻毒素在水生生物体内的积累及代谢微囊藻毒素在水生生物体内的积累和代谢也是其非常重要的环境归趋途径之一. 微囊藻毒素进入水生动物主要的途径有三: 水生动物摄食有毒蓝藻, 溶解态毒素通过皮肤及消化道等器官吸收, 以及摄食其他水生生物通过食物链转移进入体内.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 已有较多研究表明微囊藻毒素可以在水生生物体内积累, 这些研究主要包括MCs在鱼体中的累积[49-50]; 蚌类中的累积[51-54]; 螺中的累积[55-56]以及浮游动物中的累积[57-58]. 这些研究发现微囊藻毒素对脊椎动物的靶器官主要为肝脏, 并且在肝脏中可以大量积累, 而对于无脊椎动物其攻击的靶位器官主要为肝胰腺和消化道组织, Falconer, Eriksson和Watanabe等开展的MCs暴露蚌的研究, 发现在蚌的肝胰腺中积累了大量的微囊藻毒素. 到目前为止, 大量关于微囊藻毒素在水生动物体内积累的研究, 大多是聚焦于毒素对水生动物的毒性作用机制方面, 目的在于寻找毒素作用的器官, 试图发现像哺乳动物肝脏一样被MCs进攻的靶位器官. 尽管有大量报道证实了毒素在水生生物体内的累积和迁移, 但对鱼类等水产品中累积毒素的量是否能够对人类健康产生真正的威胁还无确切的答案. 国际上负责水产品安全的权威机构也只是向人们建议不要食用鱼等水产品的内脏, 并未对其安全性给出确切的评价. 除了水生动物外, 近年来也陆续报道了一些关于毒素在水生植物和藻类中累积的一些研究结果. 当微囊藻毒素进入水生生物体内, 一部分会被积累在生物体内, 还有一部分会被生物体代谢降解[59-60]. 因此水生生物, 特别是大型水生植物对溶解性毒素的吸收和降解也可能是微囊藻毒素在水生环境中的降解途径之一, 这也为利用生态修复途径治理蓝藻毒素的污染提供新的思路. 1998年, Pflugmacher等先后在实验室中发现当大型沉水植物、鱼和溞等生物体吸收积累了微囊藻毒素后, 累积的MCs会与生物体中谷胱甘肽转移酶形成结合物, 进而进行开环降解[60]. 根据上述研究理念, Nimptsch等在中国巢湖开展了深入研究, 提出高等水生植物可以作为自然水体中MCs解毒的“绿色肝脏”[61].3.6 微囊藻毒素在土壤中的归趋迄今为止, 微囊藻毒素的归趋研究主要集中在水柱中以溶解态、细胞结合态、悬浮颗粒物吸附、在J. Lake Sci.(湖泊科学), 2009, 21(6) 754生物体内积累及生物降解等方面. 我们认为, 在土壤中归趋也是微囊藻毒素必须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途径之一. 目前, 在该领域的研究报道很少. 其中一个研究报道了土壤对节球藻毒素的吸附作用[62], 该研究主要为了考察土壤能否有效去除水体中溶解性毒素, 为使用河岸粘土滤床去除饮用水源中溶解态MCs的工艺寻找理论依据. Chen等研究了微囊藻毒素在土壤中的吸附动力学及迁移渗透行为, 该研究评价了机械收获蓝藻水华进入土壤界面后的安全性[63]. 由于蓝藻水华污染在全球范围内日趋严重, 各国都加大了对富营养化湖泊的整治力度. 其中尝试之一是通过机械方法收集水面漂浮的水华以减轻污染. 但收集有毒水华的堆放和处理可能会造成毒素进入土壤界面. 在我国将大量收获蓝藻生物量进行资源化利用, 其中方法之一是用来当作有机肥料肥田, 这势必造成毒素在土壤中的释放、迁移甚至存在导致地下水污染的潜在威胁. 微囊藻毒素进入土壤界面除了机械收集蓝藻生物量的不合理堆放及肥田等资源化处理外, 还有其他途径: (1)人工湿地进行富营养化修复和河岸沙滤水处理工艺及粘土滤床水处理工艺等; (2)使用蓝藻水华污染的水进行农业灌溉活动; (3)洪涝灾害将含蓝藻水华和毒素的水带入土壤界面. 2000年Eynar 等经取样调查发现: 在Riga河附近的土壤为沙质土壤, 因而不能有效防止含有MCs河水的渗漏, 最终导致河水中溶解态的MCs渗透到地下水中, 引起了地下水的污染[64]. Codd等还发现使用含有水华的水进行农业灌溉, 会造成微囊藻毒素在莴苣中积累[65]. 在国际上, 最近还有研究开始关注采用富营养化湖水(含有痕量的溶解态MCs)灌溉, 导致MCs在苜蓿草、黑麦草等植物中的累积现象. 研究结果显示: 即使采用含痕量溶解态毒素的湖水进行灌溉, 可导致作物中累积MCs的量达到0.12-1.45g/kg, 进而潜在地影响畜牧业和乳制品的质量[66]. 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 蓝藻毒素进入土壤界面后的生态及环境安全性评价已经不容忽视. 因此, 该领域的研究将成为今后可能的热点之一.致谢: 甘南琴、胡臣林参与相关研究资料的收集, 谨致谢忱.4 参考文献[1] Diehnelt CW, Dugan NR, Peterman SM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microcystin toxins from a strain of Microcystis aeruginosa byliquid chromatography introduction into a hybrid linear ion trap-Fourier transform ion cyclotron resonance mass spectrometer.Anall Chem, 2006, 78: 501-512.[2] Holmes CFB, Boland MP. Inhibitors of protein phosphatase-1 and -2A; two of the major serine/ threonine protein phosphatasesinvolved in cellula r regulation. Curr Opin in Struc Biol, 1993, 3: 934-943.[3] Imanishi S, Kato H, Mizuno M et al. Bacterial degradation of microcystins and nodularin. Cheml Resh Toxicol, 2005, 18:591-598.[4] Jochimsen EM, Carmichael WW, An JS et al. Liver failur e and death after expos ure tomicrocystins a t a hemodialysis center inBrazil.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998, 338: 873-878.[5] Meiβner K, Dittmann E, Borner T. Toxic and non-toxic strains of the cyanobacterium Microcystis aeruginosa contain sequenceshomologous to peptide synthetase genes. FEMS Microbiol Letts, 1996, 135: 295-303.[6] Dittmann E, Neilan BA, Erhard M et al. Insertional mutagenesis of a peptide synthetase gene that is responsible for hepatotoxinproduction in the cyanobacterium Microcystis aeruginosa PCC7806. Mol Microbiol, 1997, 226: 779-787.[7] Nishizawa T, Asayama M, Fujii K et al. Genetic analysis of the peptide synthetase genes for a cyclic heptapeptide microcystinin Microcystis spp. J Biochem, 1999, 126: 520-529.[8] Nishizawa T, Ueda A, Asayama M et al. Polyketide synthase gene coupled to the peptide synthetase module involved in thebiosynthesis of the cyclic heptapeptide microcystin. J Biochem, 2000, 127: 779-789.[9] Tillett D, Dittmann E, Erhard M et al. Structural organization of microcystin biosynthesis in Microcystis aeruginosa PCC7806:an intergrated peptide-polyketide synthetase system. Chem Biol, 2000, 7: 753-764.[10]Shi L, Carmichael WW, Miller I. Immuno-gold localization of hepatotoxins in cyanobacterial cells. Arch Microbiol, 1995, 163:7-15.[11]Young FM, Thomson C, Metcalf JS et al. Immunogold localisation of microcystins in cryosectioned cells of Microcystis. JStruct Biol, 2005, 151: 208-2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人们最为关注的焦点是蓝藻毒素所带来的危害。 在淡水水体中引起蓝藻水华和产生藻毒素的藻类主要有蓝 藻门的微囊藻属、鱼腥藻属、念珠藻属、束丝藻属和颤藻属 等, 其中的微囊藻毒素是一组由水体中蓝绿藻 ( 如微囊藻、鱼 腥藻、颤藻及念珠藻 ) 产生的具有亲肝特性的环状多肽毒
75 98
安徽农业科学
中最简单、最原始的一 种。蓝藻在长期进化中形成了极强的生态竞争优势, 在适宜环 境条件下即可获得最大生长率, 并以指数级迅速增长, 从而使 产毒菌株密度增加, 获得竞争优势, 形成种类少而数量大的蓝 藻水华。由于环境污染日趋加重, 许多水体富营养化而导致蓝 藻水华的暴发, 成为我国目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重大 水环境问题。我国五大淡水湖中的太湖和巢湖相继暴发大规 模水华, 加上以前报道的滇池、南京玄武湖、淮河、海河等水华 事件, 不难看出, 水体富营养化引起的蓝藻水华已极大地影响 到人们生活的多个方面。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国内淡水水体 营养状态日益严重, 长江、黄河、松花江等主要河流以及鄱阳 湖、太湖、巢湖、武汉东湖、昆明滇池、上海淀山湖等集合淡水湖 在调查中发现有大量藻类生长, 形成严重的蓝藻水华 [1]。有资 料表明, 我国有 66%以上的湖泊和水库处于富营养化水平 [2]。 2007 年 4月中国科学院长江水利委员会发布的 长江保护与 发展报告 称, 2003 年三峡库区蓄水至 135 m 后, 12 条长江 一级支流, 在回水区不同程度地出现水华现象, 并且近几年 有加剧的趋势。湖泊富营养化依然是我国目前以及今后相 当长一段时期内的重大水环境问题。研究蓝藻水华的形成 机制, 对于科学预测湖泊中蓝藻水华的产生及采取相应措施 减少其带来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环境意义 [ 3]。 1 水华的成因
[ 3] 孔繁翔, 高光. 大型浅水富 营养化湖泊中蓝藻水华形成机理的思考 [ J]. 生态学报, 2005, 25( 3): 589- 595.
[ 4] 赵孟绪, 韩博平. 汤溪水库蓝藻水华发生的影响因子分析 [ J]. 生态学 报, 2005, 25( 7): 1554- 1561.
[ 5] 李长征, 李捍东, 刘琴, 等. 微生物降解藻毒素 [ 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6, 29( 8): 103- 105.
简单, 是目前极具潜力的生物控藻新技术 [28] 。
4 结语
由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水域富营养化问题已经越
来越严重, 水华发生的频率与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大, 所引起
的危害必然越来越严重。因此, 国家应加大投入, 加强水体
富营养化对水华暴发影响和湖泊水体富营养化与污染物间
相互作用、作用机理及对藻类生长影响的研究, 加强合理的
基金 项目
作者简介 收稿日期
国家 自然科 学基金 ( 40706050; 40706048) ; 国家支 撑项目 ( 11200602 ); 中央级公益性研究所专项资 金 ( 2060402 / 2 ); 山东理工大学自然科学基金 ( 4040 306017); 山东 理工大学 博士启动基金项目 ( 4041 405016, 4041 405017) 。 高政权 ( 1972- ), 男, 湖 南安乡人, 博 士, 副教授, 从事藻类 生理学研究。 通* 讯作者。
Progress in C yanobacteriaW ater B loom in Fresh W ater GAO Zheng quan et al ( Schoo l of L ife Sciences, Shandong U niversity o fT echno logy, Z ibo, Shandong 255049) A bstract The study summ ar ized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 f fo rm ation cause of cyanobacteria water bloom, and ana lyses genera lm echanism s o f cyanobacter ia w ater bloom form a tion. F inally, key techno logy research and its mi portant ecolog ical and environm enta l sign ificance for cya nobacter ia w ater bloom control were discussed. K ey w ords Canobacteria; W ater bloom; R ehabilitation; Env ironm ent
2009 00
候条件, 在该条件下会大量繁殖, 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 完全 抑制了其他藻类的生长。影响蓝藻水华形成的环境因素包 括物理因素 (水温、光照、营养盐、气候等 )、化学因素 ( 氮、磷 浓度等 )、生物因素 (蓝藻本身的生理生态特征在形成优势种 群中的作用 )等 [3] 。赵孟绪等探讨了 2003 年广东汤溪水库 蓝藻水华提前发生的原因, 结果表明, 水温与蓝藻、微囊藻的 丰度具有显著相关性, 较高的水温是蓝藻水华发生重要条件 之一; 在具备充分氮磷营养盐和合适水温条件下, 汛期反常 的水体稳定性导致了汤溪水库蓝藻水华的提前发生[ 4]。 2 水华的危害
素 [ 10- ,11] 对人畜危害极大。有关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的分 析和监测也成为水华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 12] 。另外, 由于 蓝藻水华暴发引起的水体严重缺氧和蓝藻毒素的产生对水 产养殖业也有很大影响 [ 13- , 14] 水华暴发常使大批量水生生 物死亡, 引起巨大生态破坏和经济损失。如果人畜的饮用水 源中蓝藻大量繁殖, 或养殖池被有毒蓝藻所污染, 其中的鱼 虾贝类等可通过食物链积累蓝藻毒素, 进而危害人类健康。 3 水华的治理
蓝藻水华被认为是影响水质的重要因素, 它会产生微囊 藻毒素, 为代表的有毒代谢物, 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 安全。 1996年在巴西, 由于人群使用了含藻类毒素污染的水作 肾透析液, 造成 126人出现急性或亚急性肝中毒, 导致 60个患 者由于肝功能严重损伤而死亡 [5]。水华是藻类在合适环境条 件下形成的过度繁殖和聚集现象, 因而在种类组成、发生时间 及水平分布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蓝藻水华出现时, 水面被厚 厚的蓝绿色湖靛所覆盖, 甚至在岸边大量堆积。藻体大量死亡 分解的过程中, 不但散发恶臭, 破坏景观, 同时大量消耗水中的 溶解氧, 使鱼类窒息死亡。随着富营养化的加剧, 藻类水华发 生的频率和幅度增加, 水华对水环境的危害和生物安全日益引 起广泛的关注。在水华发生时, 其现象表现为某些藻类, 尤其 是单细胞的蓝藻疯长。水华是湖泊富营养化的典型表征之一。 蓝藻水华的形成影响了水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蓝藻大量生 长改变了水体的理化环境, 透明度降低, 水体散发腥臭味, 溶解 氧减少, 造成鱼虾等水生物的死亡。当水体中的营养素被蓝藻 耗尽时, 蓝藻大量死亡, 尽管是死亡的蓝藻, 其在被细菌分解过 程中还是会产生并释放蓝藻毒素, 最终导致水生态系统的迅速 崩溃, 蓝藻水华也给水产养殖业、供水及旅游业甚至人类的饮 用水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 ,[6] 太湖、玄武湖、巢湖、滇池等大型 湖泊都曾深受蓝藻水华暴发所引发的污染之苦 [ 7- 9]。
富营养化的水体在适宜的条件下, 水体中藻类, 主要是 蓝藻短时间大量繁殖并聚集的生态异常现象称为水华, 也称 湖靛。底泥腐殖质较多的水体, 因富含 P、N 等营养元素, 当 N、P比值大于 7时, 只要外部条件适宜, 浮游植物特别是蓝 藻就会迅速繁殖生长, 甚至在水面聚合成数厘米厚的蓝绿色 的藻浆, 即水华。浮游植物对 N、P的吸收速率遵循米氏方 程。蓝藻水华的生成离不开合适的光照、气温、水文、气象等 因素。蓝藻的繁殖习性是喜高温、连续阴雨、闷热、弱风的气
评价水华危害及有效治理的研究。
参考文献
[ 1] 沈建国, 章建. 微囊藻毒素的污染现状、毒性机理和检测方法 [ J]. 预防 医学情报杂志, 2001, 17( 1): 10- 11.
[ 2] 黄漪平. 太湖水环境及其污染控制 [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1: 1104, 147- 160.
生物除藻是利用生态系统食物链摄取的原理来控制或 抑制水华, 又不能造成生态危害, 人为地创造了一个生态链 环。目前主要采用栽种生长快的水生高等植物 (荷花、菖蒲、 芦苇等 )、放养水生动物 (鲢、鳙 )、投加光合细菌 ( PSB )或高效 微生物复合制剂、生物栅和人工生物浮岛、生物滤构法等措施。 首先, 栽种某些增殖快的水生高等植物可以通过竞争作用来抑 制水体中蓝藻的生长, 富集氮磷等营养物质, 邵林广在武汉东 湖进行了水浮莲净化富营养化湖泊的试验研究 , [21] 何池全等 研究了石草蒲对水体的净化作用[ ,22] 结果都比较理想。其次, 可利用鲢、鳙等水生生物吞食大量藻类, 使得藻类数量明显减 少, 以达到抑制蓝藻水华的目的。大量放养滤食浮游生物的 鲢、鳙是武汉东湖蓝藻水华消失的决定性因素[ 23] , 对维持生态 平衡、抑制蓝藻生长、缓解水体富营养化起 了一定作用。 K e 等 在太湖梅梁湾放养鲢、鳙, 成功地防治蓝藻水华 [24] 。北京什刹 海、美国大湖区均有利用鱼类防治蓝藻水华的试验[ 25- 26]。罗 非鱼对蓝藻的抑制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陆开宏等在宁波月湖 等富营养化景观水体进行了罗非鱼控制蓝藻水华的试验, 结 果证明, 罗非鱼放养应是控制富营养化水体蓝藻水华的理想 措施之一 [27] 。再者, 在被污染的淡水水体中投放一定量的 微生物制剂, 即由优势除藻菌组成的微生物复合体系, 可以 增加水体中的有益菌浓度, 提高水体分解氮磷等营养的能 力, 促进水生生物生长, 促进生物吸收。该方法成本低, 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