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一线优秀教师和教研员研修项目-初中化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基于高端备课模式的教师研修
初中化学骨干教师培训简报

初中化学骨干教师培训简报初中化学骨干教师培训简报尊敬的各位骨干教师:本次初中化学骨干教师培训已成功举办,特向大家汇报培训内容和成果。
一、培训时间和地点:培训时间:2021年5月15日至5月17日培训地点:XXX中学会议室二、培训主题和目标:主题:探索创新,提升化学教学质量目标:通过专业化培训,提高骨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提供支持。
三、培训内容:1. 化学教学最新研究动态分享:- 介绍最新的化学教学理念和方法;- 分享优秀化学教学案例。
2. 深化教学策略和方法:- 探讨如何有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参与度。
3. 基础知识与实验操作培训:- 针对中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进行系统复习;- 教学实验操作技巧培训。
四、培训成果:1. 参训教师的反馈良好,对培训内容和组织表示满意;2. 学员通过本次培训,深化了对新教材的理解,提高了化学教学的实效性;3. 参训教师积极交流经验,分享教学资源,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氛围。
五、进一步行动:1. 推行培训成果:- 参训教师将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应用培训中所学到的新方法和策略;- 教研组将定期组织教学研讨会,分享实践经验和成果。
2. 继续提升教学质量:- 学校将加强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支持,为骨干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 学校将定期组织教学观摩活动,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和学习。
六、感谢致辞:在此,我代表学校向承担本次培训的专家、教师和各位参训教师表示诚挚的感谢。
感谢你们的辛勤付出与积极参与,相信通过共同努力,化学教育事业必将蓬勃发展。
谢谢!。
化学骨干教师个人研修计划

化学骨干教师个人研修计划一、研修目标本研修计划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和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化学专业知识水平,掌握现代教学方法,增强实验技能,以及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科研能力的提升。
二、研修内容1. 专业知识更新:定期阅读化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论文和教育期刊,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以保持专业知识的前沿性。
2. 教学方法学习:研究和实践如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等现代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3. 实验技能提升:参与实验室管理和实验设计,不断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4. 教研活动参与:积极参与学校或地区的教研活动,与同行交流教学经验,共同探讨教学难题。
三、研修方式1. 自学与研讨相结合:通过阅读专业书籍、观看教学视频等方式自学,结合教研组会议进行研讨。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反思和优化教学策略。
3. 内部与外部资源相结合:利用学校资源进行自我提升,同时寻求外部专家指导和学术交流机会。
四、研修时间安排1. 每周至少安排3小时的自学时间,用于阅读专业资料和学习新的教学方法。
2. 每月至少参与一次教研组会议,分享教学心得和讨论教学案例。
3. 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校外的专业培训或学术会议,拓宽视野。
4. 每学年至少完成一项与化学教学相关的科研项目,提升科研能力。
五、成果评估1. 通过学生的学习成效和课堂反馈来评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2. 通过同行评议和专家指导来评价专业知识的提升和科研成果的水平。
3. 通过个人总结和自我反思来监控研修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六、支持与保障学校应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如专业书籍、网络资源、实验设备等,同时鼓励教师参与研修并提供相应的时间和政策支持。
初中化学学科教师培训方案

初中化学学科教师培训方案一、培训目标为了提高初中化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次培训旨在达到以下目标:1. 深化教师对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理解。
2. 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管理水平。
3. 增强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教学思维。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专业交流与合作。
二、培训对象全国范围内初中化学学科的在职教师。
三、培训内容3.1 课程标准与教学理念- 深入解读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理解其背后的教育理念。
- 探讨如何将课程标准融入教学设计,提升教学目标的明确性。
3.2 教学设计与方法-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与实践操作。
- 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应用,包括实验教学、讨论式教学等。
3.3 教育技术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分享。
- 化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4 课堂管理与评价- 课堂管理策略与技巧,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
-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有效实施。
3.5 教学研究- 化学教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
四、培训方式结合线上与线下培训方式,灵活开展培训活动:- 线上培训: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提供教学视频、学习资料、在线讨论等。
- 线下培训:集中进行面授课程,包括专题讲座、小组讨论、教学实践等。
五、培训时间与地点- 培训时间:分为春季、秋季两个学期,每个学期为期两个月。
- 培训地点:根据地域分布,设置不同培训点,方便教师就近参加。
六、培训效果评估通过以下方式评估培训效果:- 培训过程中的参与度与反馈问卷。
- 培训后的教学实践成果展示与评价。
- 定期的教学研究论文或报告提交。
七、支持与保障- 提供专业的培训师资,确保教学质量。
- 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培训资料与资源。
- 建立培训后的跟踪支持系统,持续关注教师的教学改进。
八、附录- 培训日程安排。
- 培训师资介绍。
- 培训报名方式。
通过本培训方案的实施,我们期待每位初中化学教师能够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
初中化学教研培训方案(3篇)

第1篇一、培训目标1. 提高初中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增强教师对化学学科的理解和把握。
2. 培养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促进教师对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4. 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二、培训对象1. 初中化学教师2. 化学教研组长3. 学校化学学科负责人三、培训时间1. 短期集中培训:为期一周2. 长期分散培训:为期三个月四、培训内容1.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解读2. 初中化学教学理论和方法3.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4. 现代教育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5. 化学教学评价与反思6. 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五、培训方式1. 专家讲座:邀请化学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2. 观摩教学:组织教师观摩优秀化学教师的教学示范课,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
3. 互动研讨:组织教师开展小组讨论,交流教学心得,共同解决问题。
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化学教学案例,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5. 实践操作:组织教师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技能培训,提高实验操作水平。
6. 网络研修: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线上学习,拓宽教师的知识面。
六、培训安排(一)短期集中培训(一周)1. 第一天:开班仪式及培训目标介绍2. 第二天: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解读3. 第三天:初中化学教学理论和方法4. 第四天:现代教育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5. 第五天:化学实验教学研究6. 第六天:化学教学评价与反思7. 第七天:结业典礼及培训总结(二)长期分散培训(三个月)1. 每月组织一次专家讲座,邀请专家对某一教学主题进行深入讲解。
2. 每两周组织一次观摩教学活动,邀请优秀化学教师进行教学示范。
3. 每月开展一次互动研讨,针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
4. 每月组织一次案例分析,对典型化学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究。
5. 每月组织一次实践操作培训,提高教师的实验教学技能。
6. 每月组织一次网络研修,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线上学习。
国培计划—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

国培计划—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20**年国培计划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初中化学学科安徽师范大学培训班顺利结业11月8日下午,20**年国培计划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初中化学学科安徽师范大学培训班经过10天的培训,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并举行了简易的结业典礼。
结业典礼由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副院长胡敏主持,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的领导到会并讲话。
博士生导师、教授魏先文院长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魏先文教授首先祝贺本次培训班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并对培训工作做了介绍和总结,指出本次参培的学员层次高,培训期间表现出高素质;领导重视,是打好的培训工作的基础;管理创新,是保障了培训工作的顺利有效的开展;实行导师制,发挥了培训的长效机制;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加强了学员的交流;专家问答小贴纸活动是本次培训班的特色。
学员李刚代表全体学员作了班级总结发言,李刚总结和汇报了学员在培训期间的表现和培训感受,大家一致认为专家的讲座风趣,有交流有答疑,学员们在理念前沿、心理教育方面收获很多,将会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中去,同时感谢各位专家和安徽师范大学的领导和老师。
典礼在学员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20**年国培计划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初中化学学科安徽师范大学培训班工作小结 20**年国培计划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初中化学学科安徽师范大学培训班在省教育厅和学校领导的关心重视下,在继续教育学院和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共同努力下,按照教育部培训项目计划的要求展开培训工作,此次参加培训的学员共计95人,经过9天的紧张学习,圆满结束,现将该班工作情况小结如下:一、培训宗旨及内容本次培训立足提升初中化学教师的综合素质,以初中化学教学的真问题为中心,以典型的教学案例为载体,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取专家报告、理论学习、案例研讨、观摩教学、参观实践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注重培训的实效。
2017国培第一期简报

国培计划(2017)中小学一线优秀教师和教研员研修项目东北师范大学初中化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简报(第1期)“国培计划(2017)”——中小学一线优秀教师和教研员研修项目东北师范大学初中化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开班典礼隆重举行2017年9月12日,来自32个省的95名全国优秀化学教师在东北师大相聚,学习、研修。
首先,梅院长对此次“对话交流”式培训对我们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希望每位学员在培训中与专家对话、与同行对话、与自己对话,希望我们经过培训,针对一个问题,95个学员,脑中有95个答案。
然后郑长龙教授希望我们珍惜这次培训机会,在培训中实现理念提升、实践提升。
最后由学员代表发言并表态,承诺我们一定会在培训中不断学习、反思、互动,勇敢的面对未来的执教之路,以自己一粒火种,带动引领身边的教师,让学生收益。
2017年9月13日下午,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路海东教授做了“认知学习理论与教学应用”的报告,路教授分别从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三个方面为我们做了讲解。
2017年9月14日上午,东北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生导师郑长龙教授做了“化学课程改革与化学教师发展”的报告,郑教授分别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国家意志、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对化学教师的新要求三个方面为我们做了讲解。
2017年9月14日下午,东北师范大学大学化学学院何鹏博士做了“CPUP模型视角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解构和重构”的报告,何博士分别从化学教师与化学课、化学课堂教学系统、《金属的化学性质》案例评析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解,让我们了解了什么是CPUP模型、能够根据CPUP模型解构课堂、能够根据CPUP模型重构课堂。
2017年9月15日上午,东北师大附中康波老师给我们做了“化学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的报告。
康老师分别从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化学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基于化学知识分类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设计的几点思考四个方面做了具体讲解。
福建:国培高中化学骨干教师跨年度递进式高端研修班在古田会址结业

福建:国培高中化学骨干教师跨年度递进式高端研修班在古田
会址结业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校外教育》
【年(卷),期】2018(0)11
【摘要】本刊讯:10月11日至13日,由教育部和福建省教育厅联合主办,福建教育学院承办的“国培计划(2016)”———跨年度递进式培训项目高中化学骨干教师高端研修班第五次集中研修暨结业式在上杭县古田会址隆重举办。
来自全省的50名高中化学骨干教师、福建省“十三五”中学化学学科名师培养人选、福建教育学院化学学科项目团队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集中研修活动的主题为名师教学主张凝练、展示与总结,为进一步促进国培班学员凝练教学主张,项目团队邀请福建省“十三五”中学化学学科名师培养人选林水啸正高级教师、黄丹青特级教师和陈美钗特级教师与学员们分享交流了自己的教学主张《走可持续发展化学教育之路》《起承转合寓教于研知行合一》《本真化学》。
【总页数】1页(P172-172)
【关键词】高中化学;福建省;递进式;教师;会址;化学学科;教育学院;项目团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8
【相关文献】
1.古田会址上的红军式警队——记福建省上杭县公安局古田派出所 [J], 范德宝;
2.古田会址上的红军式警所——福建省上杭县公安局古田派出所 [J], 范德宝;
3.国培物理研修总结——“国培计划”(2011)陕西省农村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物理研修班学习体会 [J], 张学梁
4.福建:国培高中化学骨干教师跨年度递进式高端研修班在古田会址结业 [J],
5.新疆教育学院隆重举行“国培计划(2013)”新疆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研修班结业汇报会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化学教师培训研修计划

化学教师培训研修计划一、培训目标本次研修计划旨在提高化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增强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创新意识,提高教师在教学中的自我发现和问题解决能力,使教师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提高学校的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二、培训内容1.化学教学新理念:介绍国内外化学教学研究新理念和新方法,引导教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验能力,推动化学教学由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
2.化学新课程标准解读:深入解读新课程标准,探讨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引导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
3.化学教学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教师深入了解各种教学情境下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4.化学教学方法探索:介绍化学教学中的各种教学方法,如探究式教学、实验教学、讨论式教学等,让教师了解并尝试各种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5.化学实验设计与开发:培训教师的实验设计和开发能力,引导教师通过实验教学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6.化学知识更新与拓展:介绍最新的化学知识和研究成果,使教师了解最新的科学发展动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水平。
7.化学教学资源利用:培训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包括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设备、网络资源等,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教学效益。
三、培训方法1.讲座教学:邀请国内外知名化学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介绍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为教师提供专业知识和经验交流的平台。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教学案例,进行互动讨论,引导教师思考和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3.实地考察:组织教师走出校园,参观各类化学实验室、企业和科研机构,了解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4.实践操作:组织教师进行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和教学模拟等实践操作,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
5.网络交流:建立网络交流平台,让教师通过网络进行教学资源的分享和经验的交流,扩大教师的专业交流圈子。
初中化学教研活动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化学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新时代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化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实验教学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实验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实验内容单一、实验操作不规范、实验评价体系不完善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本课题拟开展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究。
二、课题研究目的1. 探究核心素养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明确实验教学的目标和方向。
2. 构建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体系,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
3. 探索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评价方法,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4.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实验教学能力。
三、课题研究内容1. 研究核心素养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体现(1)分析核心素养的内涵,明确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要求。
(2)结合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梳理实验教学目标,确保实验教学与核心素养培养相结合。
(3)分析实验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如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评价等。
2. 构建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体系(1)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改进实验教学方法,采用探究式、合作式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设计多样化的实验活动,如实验竞赛、实验创新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探索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评价方法(1)建立多元化的实验评价体系,包括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实验成果等方面。
(2)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实验表现。
(3)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实验技能和实验成果。
4.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实验教学能力(1)开展实验教学培训,提高教师对实验教学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静安区化学教研员初中(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化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静安区化学教研员初中团队以学生为本,积极探索化学教育创新发展,为提高我区初中化学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静安区化学教研员初中团队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以下措施提升教师专业素养:1. 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每年定期举办化学教师培训班,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进行授课,使教师掌握最新的化学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2. 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鼓励教师申报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支持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实验,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3. 开展教师交流与合作,拓宽教师视野。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区内外化学教育研讨会、学术交流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借鉴和交流。
4.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爱学生,为人师表。
二、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化学教学质量静安区化学教研员初中团队以学生为本,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化学教学质量:1. 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合理设置课程内容,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化学学习中有所收获。
2. 强化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在课程设置中,注重实验教学的比重,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知识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4. 加强跨学科融合,拓展学生知识面。
将化学知识与生物、物理、地理等学科知识相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深化教学改革,推动化学教育创新发展静安区化学教研员初中团队积极探索化学教育创新发展,推动教学改革:1. 开展“互联网+教育”模式探索。
潜心专研,勇于创新,打造高效课堂

潜心专研,勇于创新,打造高效课堂12月14日至28日,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2010)—中小学教师骨干研修项目华南师范大学高中化学班。
当接到参加“国培” 通知的时候,我特别的兴奋,工作已经十多年了,我渴望再一次回到大学校园回味一下学生时代的美好,静下心来听听专家们的高见,领略他们的风采;见见来自全国各地的骨干教师们,多多向同行们学习。
12月的广州正值亚运会期间,城市里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志愿者们的笑脸随处可见,火车站、地铁站里的工作人员热情友好,给我这个来自寒冷北方的外地人许多温暖和信心。
我们培训的地点在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内,华南师范大学是广东省属高校中唯一的国家“211 程” 重点建设大学,创建于 1933 年,是一所历史悠久的老校。
大学城内环境优美,景色怡人,人文景观遍布,文化气息浓厚,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在为期15天的培训中,25位专家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目前国内外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为教师的职业倦怠提供心理辅导和团队训练;重新认识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和人格魅力以及化学学科发展的新动向。
9位一线优秀教师、领导、教研员从实践的角度展示了新课程改革的成果,有效教学和校本教研的研究,“同课异构”课型探讨等。
来自全国各地的骨干教师在教育沙龙中介绍本地区教学改革的进程、打造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的先进经验。
在国培教育中既有观念上的更新,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巧的增长,让我在教学中多了一份自信,更多的是对教学的感悟和思考。
1.改变自己,成为有幸福感、有思想的教师教书育人已经十多年的教师由于社会、学校、学生和自身的压力极易诱发职业倦怠,特别是评为高级教师后,对自身的发展找不到明确的方向,在教育改革和新课程实践中无法得到更高层次的提高而产生的困惑,都容易导致教师的情绪波动,幸福感降低。
迟毓凯博士后在《教师情绪管理与心理调适》讲座中,给我们提供了三大策略:直面问题vs转换观念vs自我训练(右图)高广方研究员《成为一个幸福的老师——教师专业成长:从改变自己开始》谈到了幸福与工作的关系:有幸福感的教师才会有高效的工作;有幸福感的教师才会有和谐的同事关系;有幸福感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的学生。
初中化学校本教研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变革。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机会。
而“探究式学习”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本课题旨在探讨初中化学课堂中“探究式学习”教学模式的应用,以提高化学教学效果。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 目的(1)探索初中化学课堂中“探究式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
(2)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优化教师的教学策略,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2. 意义(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有助于推动化学课程改革,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3)有助于丰富初中化学教学理论,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1. 初中化学课堂中“探究式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2)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智能优势,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
2. 初中化学课堂中“探究式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路径(1)创设探究情境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探究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提出探究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3)设计探究方案学生根据探究问题,设计探究方案,包括探究方法、步骤、预期结果等。
(4)实施探究活动学生按照探究方案,进行自主探究,教师巡回指导。
(5)展示探究成果学生展示探究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6)反思与评价学生和教师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价,总结经验教训。
初中化学青年骨干教师研训班培训计划

初中化学青年骨干教师研训班培训计划根据市教研室年工作计划,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初中化学教研工作要立足“课堂教学和教研活动”两个渠道,以研究实施“自主学习,愉悦课堂”为主题,以课题研究为基本途径,以课堂教学研究和学业水平评价为抓手,着眼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积极探索与构建新课程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和教科研等方面的带头和辐射作用,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科研先导、教学有方”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对骨干教师的培训考核要求,制定骨干教师培训考核计划如下:一、研训班成员的职责1.研训班成员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
2.研训班成员要积极参加区、市教学研究活动,课后参与互动式评课交流,发挥示范骨干作用。
要全程参加每一次要求参加的全市初中化学教研活动,若有一次无故缺勤或早退,则视为自动退出(若有特殊情况,必须提前按规定请假)。
3.研训班成员要认真领会每次活动的精神和内容,并在会后向学校化学组其他教师传达会议精神和内容,成为区域和学校学科教学“明白人”。
二、研训班成员的培训要求1.“四个一”要求:要求每人每学年阅读至少一本教学理论专著并写出读书笔记;举行至少一次校级以上(含校级)公开教学活动,上交本节课的教学案例、课件和学案;写出至少一篇教学论文;承担或参与至少一项教学课题研究。
2.以课堂为载体切实提高青年教师专业水平:要求积极参与“名师开放课堂”的听课活动,并且在课后写出至少一篇有深刻体会的听课反思。
3.完成培训总结,包括个人的感悟和收获以及本学年取得的成绩。
4.充分利用好网络平台,发挥QQ群的作用,进行网上交流研讨,及时解决平时教学中存在的疑惑。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长沙初中骨干教师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美篇

长沙初中骨干教师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美篇近年来,长沙市教育局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为了进一步提升初中骨干教师的专业能力,特别开设了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
这个研修班旨在通过系统的培训和学习,使骨干教师能够提高教学水平,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
研修班注重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提升。
通过专家讲座、学术研讨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让教师们深入了解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
同时,研修班还安排了实地观摩和交流活动,让教师们亲身感受先进的教学环境和教育教学模式,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和经验。
研修班注重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升。
通过分析和解读教学案例,研修班帮助教师们提高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教学技能。
同时,研修班还组织了教学观摩和评课活动,让教师们相互学习和借鉴,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研修班注重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升。
通过心理辅导和团队建设等方式,研修班帮助教师们提高自身的情绪管理和人际沟通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领导才能。
同时,研修班还组织了教育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活动,让教师们参与到教育改革和创新中,提升他们的学术研究和专业发展能力。
研修班还注重教师的职业发展和个人能力提升。
通过职业规划和能力评估等方式,研修班帮助教师们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激励他们不断追求卓越。
同时,研修班还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学习平台,让教师们能够自主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长沙初中骨干教师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全面提升自身能力的平台。
通过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教师们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更能够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相信在这个研修班的帮助下,长沙的初中骨干教师们将能够取得更大的成绩,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初中化学骨干教师培训的实践与反思

初中化学骨干教师培训的实践与反思作者:漆家富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8年第20期一、调查研究,制定培训规划根据骨干教师的特点及前期对参训学员的调查,再经过专家研讨,最终编制出《第二批初中化学骨干教师培训前现状及需求》调查问卷。
(一)调查结果统计(1)培训模式: 68.4%的学员认为集中培训累计以20天左右为宜,且89.5%的学员青睐于分组制培训。
(2)学员参加培训的盲目性较大。
(3)培训内容:学员普遍反映以往培训偏重于理论,对实际教学指导不够,希望能针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培训。
(4)学员对培训中的环节理解欠缺。
(5)培训方式:学员们更喜欢观摩优课,力求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6)教育科研:大部分学员没有参加过课题研究,校本研修以教研组集体教研活动与个人自修为主。
(7)量化考核: 39.5%的学员选择说课或讲课,也有60.5%的学员选择提交论文等。
(二)培训规划的确定(1)专题学习拓展学科视野,认识学科发展前沿与教学的新趋势,加强化学高效课堂的专题研究。
(2)注重探究性教学;(3)灵活选择培训内容;(4)结合教学实际,开展课题研究,采取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的培训方式;(5)要有显性成果;(6)要提高学员积极性;(7)培训应体现学员的主体性,突出适切性。
二、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培训方案(一)第一阶段培训方案能力提升专题1~4 内容精彩,涉及面广,让学员大开眼界,旨在全面提升学员专业素养。
学科专题1~6 探讨了微课理论及其实践应用,关注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对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进行开放式的讨论;组织学员观摩了名校的课堂教学活动。
(二)第二阶段的培训方案主要是让教师受到先进的教育理念的熏陶;在观课、议课中结合课堂情景与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思,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第三阶段的培训方案培训内容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金属的化学性质》等同课异构的观摩研讨;还有《课堂观察与教学反思》《初中化学中考复习策略》等专题讲座(或经验交流)的引领。
中学教师教研员培训课程(3篇)

第1篇一、课程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中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特举办中学教师教研员培训课程。
本课程旨在帮助教师们掌握教研员的基本职责、教研方法、课程设计与实施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研能力。
二、课程目标1. 使教师了解教研员的基本职责和角色定位;2. 提升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和课程设计能力;3. 培养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和教研的能力;4. 激发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5. 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
三、课程内容第一部分:教研员基本职责与角色定位1. 教研员的基本职责2. 教研员的角色定位3. 教研员与教师、学校领导的关系第二部分:教学研究方法1. 教学研究的基本概念2. 教学研究的步骤与方法3. 教学研究的案例分析第三部分:课程设计与实施1. 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2. 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3. 课程实施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4. 案例分析:优秀课程设计与实施案例第四部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1. 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2.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3.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研中的应用4. 案例分析: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和教研中的应用案例第五部分:教育教学改革1. 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与意义2. 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3. 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策略4. 案例分析:教育教学改革成功案例第六部分:教师交流与合作1. 教师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2. 教师交流与合作的方法与技巧3. 教师交流与合作的案例分析4. 教师团队建设与协作四、课程安排1. 课程总时长:5天2. 每天授课时间:8小时3. 课程形式:讲座、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实地考察等五、师资力量1. 课程由资深中学教师、教研员、教育专家组成;2. 邀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教研成果的优秀教师分享经验;3. 邀请教育部门领导和专家解读教育政策和发展趋势。
基于标准的教师培训创新及实践

基于标准的教师培训创新及实践作者:陈颖来源:《中国教师》2018年第07期2015年7月—12月,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项目团队以海淀区新任化学教师及部分区级骨干教师作为培训对象,依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义务教育化学学科教学)》(以下简称《指导标准》)中的指标体系及培训课程专题,开展基于标准的教师培训试验,规划和实施了以“促进初中化学教师课程整体理解”为主题的培训课程。
培训过程中,项目团队通过问卷测查、课堂表现记录等方式对实施效果进行分析,确定教师培训课标中各项指标内涵的准确性,对应的能力水平划分的科学性,验证培训模块及内容的合理性。
同时,通过培训试验,探索基于标准及能力水平测试结果的分层培训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研修模式,以适应“互联网+”时代教师碎片化学习、泛在学习等新方式。
通过对区域骨干教师的培训,建立培训课标实施后的区域培训者团队。
1.培训目标及内容通过培训帮助教师建立从学科、课程、学生发展的角度审视教学的系统框架,并通过对具体教学案例的研究、实践及改进,掌握教学设计、实施、反思和学生学习评价的策略及方法。
促进教师对初中化学课程的整体理解,系统提升其学科教学能力。
本次培训选择教师培训课标中“身边的化学物质”内容主题,规划该主题下八个模块的培训课程内容。
2.培训方式及流程本次培训采用混合式研修的方式进行,即网络研修与集中研讨相结合的方式。
利用在线微视频开展线上的分散研修,利用专题研讨开展线下集中研修。
整个培训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含一个时间段的线上研修和一次线下的集中研讨。
(见图1)培训实施包括学情诊断、课程规划、课程实施和效果反馈四个核心环节。
各环节中,教师培训课标均发挥了指导和参照作用。
以学情诊断为例,项目团队参照教师培训课标设计前测问卷,以确定培训学员的起点水平,并决定是否采用分班或合班的培训模式,同时还为确定培训内容重点提供依据。
探究化学教学,培养杰出人才-初中化学

探究化学教学,培养杰出人才-初中化学——初中化学学科答疑活动简讯1月14日,通辽市中小学骨干举办了初中化学的专家答疑。
本次答疑项目组特别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化学教研组长西城区教研员冯燕瑛老师和北京师范大学三帆中学优秀教师艾亚凡老师。
首先,冯老师对之前的培训进行了有深刻的总结,并对教师参与学习的情况进行了表扬,指出问题改进的建议。
然后主要对教材的加工处理及课程标准的制定,培养学生能力,活动的组织,学习自学能力的培养,如何反思和如何评价我们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有建议性和可实施性的讲解。
随后,艾老师应用教学的实际做法,说明刚学习化学课所以要记的东西校多,学生不记怎么办?如何让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验探究占用时间很多,因此这样的课时如何安排? 如何使学生积极的去完成家庭小实验?怎样利用化学实验?冯老师应用实际的教学案例启发了如何培养兴趣,如何从学生实际出发,看我们的教学设计,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中是如何处理这些问题进行详细解答。
化学学科答疑站在较高的角度认识了教师的重要作用,同时指导今后的教学中如何脚踏实地的工作,学员对此次答疑活动反响热烈,很多教师通过留言说出自己在教学中的困惑,专家的讲解非常切合实际,受益匪浅,答疑氛围非常热烈。
初中化学学科答疑现场导师回答:1.化学教师有真正的爱心、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就可以非常有利的进行教学,学习、学习、再学习才是我们的教师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因为面对着我们的是活生生的学生--孩子,面对我们的是迅速发展的科技,面对着我们的是新的事物、新的空间,我们要想成为优秀的教师就必须努力的学习,这样才能够承担教师的职责。
2.搞好教学和教好我们的孩子,必须不断的修改自己的设计和教案,不断的补充知识和设计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非常好的吸引你的学生,才能够使我们的课受到孩子们的欢迎,才能够使孩子们成为未来的科学家。
3.我们的化学来源于生活、社会、我们孩子喜欢或者看的见的东西,把他们与化学联系在一起是多么有意思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的观察、设计、表达,把我们的研究运用到教学之中,才能够使学生的兴趣坚持下去。
学科骨干教师班分类分年级班研修课程

学科骨干教师班分类分年级班研修课程
1.语文骨干教师班研究课程(可再细分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
2.数学骨干教师班研修课程(可再细分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
3.英语骨干教师班研修课程(可再细分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
4.物理骨干教师班研修课程(可再细分为初中、高中)
5.化学骨干教师班研修课程(可再细分为初中、高中)
6.思想品德政治骨干教师班研修课程(可再细分为小学、初中、高中)
7.历史与社会骨干教师班研修课程(可再细分为初中、高中)
8.自然与科学生物骨干教师班研修课程(可再细分为初中、高中)
9.艺术体育类(含美术、音乐、舞蹈、体育)骨干教师研修课程(可细分)
(注:以上学科骨干教师研修课程,可根据各地需要再加以细化与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确具体知识的认识发展功能,明确学生的认识发展脉络
基于认识发展确定课时教学目标(具体、可实现)
教学设计与实施(与目标的一致性)
➢ 教学设计的几个基本关注点
形式
教学设计 与实施
内涵
情境素材 学习方式 活动方式
……
学科本体理解 学习者分析与 诊断 驱动性问题设 计与实施
关于学习者分析与诊断——常见障碍点 物质构成的奥秘:运用分子、原子、元素等核心概 念分析实际问题(未能将概念与物质真正建立关联) 身边的化学物质:具体的知识性错误(未能真正建 立认识物质性质的路径) 物质的化学变化:基于实验事实学习反应规律 (“事实—变量—规律”三者关系的建立,即概括 关联能力的缺失)
生命力:理论体系的发展与应用 从认识发展理论到学科能力再到学科核心素养
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的发展与应用 从认识发展理论到学科能力再到学科核心素养
案例:应用于学生学习诊断和教学改进
科学探究主题
对中考试题分析的基本结论及对教学的提里启升 ?示点在哪
为什么差异大?偶
科学探究主题然—?—必学然生?表是现否解决
基础:认识发展理论
何为“认识发展”? 认识发展表现为: 认识角度的丰富 认识方式的转变 认识思路的形成
案例1:对物质的认识
基于周期律
基于元素
基于价态 基于种类
基于相互作用 基于原子 基于结构
基于种类 基于分子
基于物质
组成
分类 性质 物质
物体
用途
案例1:对物质的认识
基于周期律
基于元素
基于价态 基于种类
反应 变了什么?角度?方式?路径? 身边的化学物质——认识物质性质的角度、方式、路径 的变化 物质构成的奥秘——认识物质的组构成、分类、变化的角 度、方式、路径的变化 物质的化学变化——认识化学反应的角度、方式、路径的 变化
基础:认识发展理论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教学 案例:元素、原子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教学的特征
0
对中考试题分析的基本结论及对教学的启示
科学探究主题——概括关联
分值
1.2 1
0.8 0.6 0.4 0.2
0
问题:能关联,不够精 准/准确
对中考试题分析的基本结论及对教学的启示
试讲
核心驱动问题1中教师课堂中提的问 题
二维模型
核心驱动问:1: 铁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什么形态
含铁元素的化合 存在?——(指向事实性知识)
物有哪些?
请说出你写出含铁元素化合物的思
核心驱动问题2: 路——(指向学生的认识思路)
请大家预测
你写出的铁的氧化物有三种,你是
FeCl3有什么化 学性质?并说出
1
4
第四环节 3
1
4
总计
15
5
12
正式讲
教学中的追问
二维模型
核心驱动问:1: 追问1:你预测Fe2+有什么性
预测一下F性质?可 识)
以参考所给试 你选择哪些试剂来证明你的
剂,设计实验 预测,理由是什么?(指向
来验证你的预 认识)
测?并请说明 你预期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关于学科本体理解 建立案例素材-核心活动-思路方法的关联 案例1:燃烧条件的探究与变量控制 案例2:CO2与水反应、酸和碱的反应、CO2与 NaOH反应的探究与化学变化探究
回顾:变量控制的核心是变量分析
寻找所有“量”
确定自变量、因变量 分析研究变量(该变量)、 控制变量(不变量) 描述变量关系(给示例)
研讨: 1.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2.落实目标需要教些什么? 3.情境素材的作用是什么? 这节课如何用? 4.如果你是学生,面对这个 活动,你的感觉是什么?你 怎么想?
“走近”高端备课
案例研讨:物质的分类 ➢ 环节2:试讲后指导
➢ 从活动设计到问题设计 ➢ 活动素材的优化 ➢ 教学语言、Ppt、板书
溶液的形成
定量
溶解有限度
溶解度
定性
溶液、溶质、溶剂
定性
溶质的质量分数
定量
溶液的组成
高中:电解质溶液
单一溶质 多种溶质
宏观现象 微粒的数量 微粒的相互作用 微粒的种类
物质
盐类的水解 弱电解质电离 水的电离 电离、离子反应
溶质
溶剂
如何确定知识的认识发展功能价值?
思路:学了这个知识看物质、物质变化会有什么不同? 看什么?物质——组构成?分类?性质?变化?
总计
15
5
12
正式讲
指向知识 指向认识
过渡性问 题
第一环节 0
3
0
第二环节 1
2
0
总计
1
5
0
指向知识 指向认识 过渡性问题
指向知识 指向认识 过渡性问题
• 教师有耐心、有能力与学生对话(对学生的 观点进行概括;针对学生的观点提出新的问 题或给出新的证据,使讨论或活动进一步深 入;对核心思路、思维方法进行概括、点拨 或促进学生进行认识反思)
基于相互作用 基于原子 基于结构
基于种类 基于分子
初中:建立一级 角度,以“孤立、 静态”为主
高中:发展二级 角度,以“联系” 为主,甚至建立 “系统”
基于物质
组成
分类 性质 物质
用途
物体
基础:认识发展理论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教学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教学的基础是知识的认识发展功能价值 的发掘
案例:溶液相关知识
指导——优化教学行为
依据: ➢学生学习表现、教师教 学行为 ➢本节课教学目标 ➢基本教学策略
“走近”高端备课
思考:“高端备课”与其他的备课研讨活动有哪些 相同之处?有哪些不同?
从“高端备课”的高端看研修活动设计
“高端1”:基于理论的教学指导
从理念到行为,让教师学会思考 教什么? 怎么教?
从“高端备课”的高端看研修活动设计
关于学科本体理解 建立案例素材-核心活动-思路方法的关联 案例:燃烧条件的探究与变量控制
关于学习者分析与诊断
基于诊断的障碍点分析
案例1:分子
测试
问:液态四氧化二氮的化学性质与气态四氧化二氮相同,请从微观 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答:二者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错因: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元素的化学性质
问:请说说分子与原子的不同之处 答:分子是化学性质的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的微粒。
著名的 粒子散射实验发现
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 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 的运动方向, 2.有一小部分α粒子发 生了偏转, 3.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 子弹了回来
上述实验现象说明原子构成 有什么特点? (α粒子质量比电子大很多,带正电荷)
基础:认识发展理论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教学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教学的实施 • 教师讲解示范思路清晰 • 教师提问有张力,避免过于细碎
学生活动二:寻找证据
·
历
• 核心观点:
史
的
脚
原子是内部没有任何结构、
步
铭 记
不可再分的实心球。
这
一
刻
1803年道尔顿
英国化学及
物理学家
道尔顿原子模型
感受精神 ·学习方法 ·分享知识
活动二:寻找证据
1897年汤姆生通过实验发现---电子
电子是种带负电、有一定质 量的微粒,是所有物质原子 共有的组成部分。 获1906年诺贝尔奖
指向具体知识
指向认识发展/观念建构
目标 指向具体知识点落实
指向认识发展点
引入 具体知识复习;激发兴趣 已有认识探查;激发冲突
活动 指向知识形成、理解
指向认识发展目标的形成、 应用
小结 具体知识-问题解决策略 知识-认识-问题解决思路
评价 具体知识的理解情况
观念的建构情况
基础:认识发展理论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教学
你的预期现象 (指向认识)
是什么?
追问2:(学生修改方案时)
你是从哪些方面在预测,理
由是什么?(指向认识)
总结:从学生自述的依据中,强 调学生基于具体物质的类比 (FeCl3可以和碱反应,FeCl2也可 以)、基于化合价(中间价 态)——利用二维模型解决问题
总结提炼:从学生自述的依据中 强调学生基于类别(盐的通性)、 基于化合价预测——强化二维模 型
学生活动二:寻找证据
著名的 粒子散射实验
卢瑟福
α粒子 金箔 发射器
α粒子 接收器
(α粒子质量比电子大很多,带正电荷)
著名的 粒子散射实验发现
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 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 的运动方向
2.有一小部分α粒子发 生了偏转
3.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 子弹了回来
上述实验现象说明原子构成有什么特点?
研讨: 1.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2.落实目标需要教些什么? 3.情境素材的作用是什么? 这节课如何用? 4.如果你是学生,面对这个 活动,你的感觉是什么?你 怎么想?
“走近”高端备课
案例研讨:物质的分类
➢ 环节1:备课指导
这样交流的目的是什么? 优化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 及策略: 深化对教学内容本体的理解 感受如何“关注学生” 深化对STS教学的认识
100
了?
为什么差异大?为
90
什么表现不理想?
80
70
60
50
40
2014
2015 30
2016
20
10
0
对中考试题分析的基本结论及对教学的启示
科学探究主题——概括关联
分值
1.2 1
0.8 0.6 0.4 0.2
0
对中考试题分析的基本结论及对教学的启示
科学探究主题——概括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