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离散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1)
离散数学期末考试试题(配答案)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模拟试题科 目:离散数学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系别、班级: 姓名: 学号: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谓词公式)()(x xQ x xP ∃→∀的前束范式是__ ∃x ∃y¬P(x)∨Q(y) __________。
2. 设全集{}{}{},5,2,3,2,1,5,4,3,2,1===B A E 则A ∩B =__{2}__,=A _{4,5}____,=B A __ {1,3,4,5} _____3. 设{}{}b a B c b a A ,,,,==,则=-)()(B A ρρ__ {{c},{a,c},{b,c},{a,b,c}} __________,=-)()(A B ρρ_____Φ_______。
4. 在代数系统(N ,+)中,其单位元是0,仅有 _1___ 有逆元。
5.如果连通平面图G 有n 个顶点,e 条边,则G 有___e+2-n ____个面。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与命题公式)(R Q P →→等价的公式是( )(A )R Q P →∨)( (B )R Q P →∧)( (C ))(R Q P ∧→ (D ))(R Q P ∨→ 2. 设集合{}c b a A ,,=,A 上的二元关系{}><><=b b a a R ,,,不具备关系( )性质 (A ) (A)传递性 (B)反对称性 (C)对称性 (D)自反性 3. 在图>=<E V G ,中,结点总度数与边数的关系是( ) (A)E v i 2)deg(= (B) E v i =)deg((C)∑∈=Vv iE v 2)deg((D) ∑∈=Vv iE v )deg(4. 设D 是有n 个结点的有向完全图,则图D 的边数为( ) (A))1(-n n (B))1(+n n (C)2/)1(+n n (D)2/)1(-n n5. 无向图G 是欧拉图,当且仅当( )(A) G 的所有结点的度数都是偶数 (B)G 的所有结点的度数都是奇数(C)G 连通且所有结点的度数都是偶数 (D) G 连通且G 的所有结点度数都是奇数。
离散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离散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设集合A={1, 2, 3, 4, 5},B={2, 4, 6, 8},则A∩B是()A. {1, 2, 3, 4, 5}B. {2, 4}C. {1, 3, 5}D. {2, 4, 6, 8}2. 下列关系中,哪个是等价关系?()A. 小于关系B. 大于等于关系C. 模2同余关系D. 整除关系3. 设P(x)是谓词逻辑公式,下列哪个命题与∀xP(x)等价?()A. ∃x¬P(x)B. ¬∀xP(x)C. ¬∃xP(x)D. ∃x¬P(x)4. 一个图的欧拉回路是指()A. 经过每一条边的路径B. 经过每一个顶点的路径C. 经过每一条边的环D. 经过每一个顶点的环5. 设G是一个无向图,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G的每个顶点的度数都相等B. G的每个顶点的度数都不相等C. G的任意两个顶点之间都有一条边D. G的任意两个顶点之间都不一定有边6. 下列哪个图是哈密顿图?()A. K3,3B. K5C. K4,4D. K67. 设G是一个具有n个顶点的连通图,则G的最小生成树至少包含()A. n个顶点B. n-1条边C. n+1条边D. 2n条边8. 下列哪个算法可以用来求解最短路径问题?()A. Dijkstra算法B. Kruskal算法C. Prim算法D. Floyd算法9. 设P和Q是两个命题,下列哪个命题与(P→Q)∧(Q→P)等价?()A. P∧QB. P∨QC. P↔QD. ¬P∨¬Q10. 设A是一个有限集合,A的幂集是指()A. A的所有子集B. A的所有真子集C. A的所有非空子集D. A的所有非空真子集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1. 设集合A={1, 2, 3, 4, 5},B={2, 4, 6, 8},则A-B=______。
12. 设P(x)是谓词逻辑公式,∃xP(x)表示“存在一个x使得P(x)成立”,那么∀x¬P(x)表示“______”。
最新离散数学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1]课件ppt
![最新离散数学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1]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9ceca2c04431b90d6d85c7c2.png)
19. (5分) 已知公理 A: (pq) ((qp) (pq)) B: pp∨q
C: pp D: (pr) ((qr) ((p∨q) r)) E: p∧qp 证明定理: p(p∨p)
证明:
(1) pp∨q
公理B
(2) pp∨p
代入
(3) (pr) ((qr) ((p∨q) r))
公理D
(4) (pp) ((pp) ((p∨p) p)) 代入
∑d(v) ≥1+2(|V|-1)=2|E|+1, 这与结论 ∑ d(v) =2|E| 矛盾! 矛盾说明 T 不止
一片树叶。
12. (8分) (G, ·)是一个群,取定u ∊ G. ∀g1,g2∊G,定义: g1*g2= g1·u-1·g2. 证明: (G,*)是群。
证明: (1) 封闭性 (2) 可以结合性 (3) 幺元 e*=u. 事实上, g*e*=g*u=g·u-1·u=g·e=g e**g=u*g=u·u-1·g=e·g=g (4) 逆元 对于∀g∊G, 在代数运算*下的逆元记为g*-1 于是, g*-1=u·g-1·u
所以,根据连通的定义知:G的补图一定连通 。
9. (4分) 一个有奇数条边、偶数个顶点的欧拉图,但不是哈 密尔顿图。
10 (6分) 画出K4,4,判断K4,4是否平面图. 否!
11. (5分) 证明: 多于一个顶点的树,至少有两片树叶。
证明:设 T=(V,E)是一棵树,若T中最多只有一片树叶, 则有
g*a*g-1H,
g*a*g-1K, 从而有g*a*g-1HK, 故HK是G的正规子群。
14. (4分) 已知(G, *),(A, △)是两个群,f: G→A是群同态的。
证明: (1) f(eG)=eA (eG G是幺元, eA A是幺元). (2) ∀g∊G, f(g-1)=(f(g))-1.
离散数学期末测试卷I及答案

答案:瑞士数学家 L.Euler(欧拉) 22.两个图同构是指其中一个图近经过哪些变换可以变为另一个图?
答案:1.挪动点的位置; 2.伸缩边的长短。
23. 什么是孤立点和悬挂点? 答案:孤立点:在任意图 G(V,E)中,度数为 0 的结点。
悬挂点:在任意图 G(V,E)中,度数为 1 的结点。 24.域和环相比增加了哪些要求? 答案:域:设(F,+,•)是环,若(F-{0},•)是阿贝尔群,则称(F,+,•)是域。 25.阿贝尔群具有哪些特点?比普通群增加了什么? 答案:阿贝尔群:设(G,•)是群,若其运算•是可交换的,则称(G,•)为阿贝尔群。 二、填空题 1.鸽笼原理是指什么? 答:n+1 只或更多的鸽子飞进 n 个笼子时,一定有一个笼子里面至少有 2 只鸽子。 2.哪位挪威数学家和法国数学家先后为群的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答案:挪威数学家 Niels Henrik Abel (尼尔斯· 亨利克·阿贝尔)和法国数学家 Évariste Galois(埃瓦里斯特•伽罗瓦) 为群的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3.单独一个节点 v 构成的序列 v 到 v 的长度为多少的路?叫做什么? 答案:单独一个节点 v 构成的序列 v 到 v 的长度为 0 的路叫做平凡路 4.命题公式(p→q)→r 的析取范式与合取范式各为什么?
7.设 A, 是一个偏序集,如果 A 中任意两个元素都有上确界和下确界,则称 A, 是一个格。 答:正确。也称(A, )为偏序格。
8.命题公式 P Q 的逆反式是 Q P 。
答:正确。左边= P Q P Q Q P Q P =右边
9.图
是弱连通图。
答:正确。该图为强连通图且属于弱连通图。
离散数学期末考试试题(配答案)

离散数学期末考试试题(配答案)1. 谓词公式)()(x xQ x xP ∃→∀的前束范式是___________。
2. 设全集{}{}{},5,2,3,2,1,5,4,3,2,1===B A E 则A ∩B =____;=A _____;=B A Y __ _____3. 设{}{}b a B c b a A ,,,,==;则=-)()(B A ρρ__ __________;=-)()(A B ρρ_____ 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与命题公式)(R Q P →→等价的公式是( )(A )R Q P →∨)( (B )R Q P →∧)( (C ))(R Q P ∧→ (D ))(R Q P ∨→ 2. 设集合{}c b a A ,,=;A 上的二元关系{}><><=b b a a R ,,,不具备关系( )性质 (A ) (A)传递性 (B)反对称性 (C)对称性 (D)自反性 三.计算题(共43分)1. 求命题公式r q p ∨∧的主合取范式与主析取范式。
(6分)2. 设集合{}d c b a A ,,,=上的二元关系R 的关系矩阵为⎪⎪⎪⎪⎪⎭⎫⎝⎛=1000000011010001R M ;求)(),(),(R t R s R r 的关系矩阵;并画出R ;)(),(),(R t R s R r 的关系图。
(10分)5. 试判断),(≤z 是否为格?说明理由。
(5分)(注:什么是格?Z 是整数;格:任两个元素;有最小上界和最大下界的偏序)四.证明题(共37分)1. 用推理规则证明D D A C C B B A ⌝⇒∧⌝⌝⌝∧∨⌝→)(,)(,。
(10分)2. 设R 是实数集;b a b a f R R R f +=→⨯),(,:;ab b a g R R R g =→⨯),(,:。
求证:g f 和都是满射;但不是单射。
(10分)一;1; _ ∃x ∃y¬P(x)∨Q(y)2; {2} {4;5} {1;3;4;5}3; {{c};{a ;c};{b ;c};{a ;b ;c}} Φ_ 二;B D三;解:主合取方式:p ∧q ∨r ⇔(p ∨q ∨r)∧(p ∨¬q ∨r)∧(¬p ∨q ∨r)= ∏0.2.4主析取范式:p ∧q ∨r ⇔(p ∧q ∧r) ∨(p ∧q ∧¬r) ∨(¬p ∧q ∧r) ∨(¬p ∧¬q ∧r) ∨(p ∧¬q ∧r)= ∑1.3.5.6.7 四;1;证明:编号 公式 依据 (1) (¬B∨C )∧¬C 前提 (2) ¬B∨C ;¬C (1) (3) ¬B (2) (4) A →B (3) (5) ¬A (3)(4) (6) ¬(¬A∧D ) 前提 (7) A ∨¬D (6) (8)¬D (5)(6)2;证明:要证f 是满射;即∀y ∈R ;都存在(x1;x2)∈R ×R ;使f (x1;x2)=y ;而f (x1;x2)=x1+x2;可取x1=0;x2=y ;即证得;再证g 是满射;即∀y ∈R ;;都存在(x1;x2)∈R ×R ;使g (x1;x2)=y ;而g (x1;x2)=x1x2;可取x1=1;x2=y ;即证得;最后证f 不是单射;f (x1;x2)=f (x2;x1)取x1≠x2;即证得;同理:g (x1;x2)=g (x2;x1);取x1≠x2;即证得。
离散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离散数学试题(B卷答案1)一、证明题(10分)1)(P∧(Q∧R))∨(Q∧R)∨(P∧R)R证明: 左端(P∧Q∧R)∨((Q∨P)∧R)((P∧Q)∧R))∨((Q∨P)∧R)((P∨Q)∧R)∨((Q∨P)∧R)((P∨Q)∨(Q∨P))∧R((P∨Q)∨(P∨Q))∧RT∧R(置换)R2) x (A(x)B(x))xA(x)xB(x)证明:x(A(x)B(x))x(A(x)∨B(x))x A(x)∨xB(x)xA(x)∨xB(x)xA(x)xB(x)二、求命题公式(P∨(Q∧R))(P∧Q∧R)的主析取范式和主合取范式(10分)。
证明:(P∨(Q∧R))(P∧Q∧R)(P∨(Q∧R))∨(P∧Q∧R))(P∧(Q∨R))∨(P∧Q∧R)(P∧Q)∨(P∧R))∨(P∧Q∧R)(P∧Q∧R)∨(P∧Q∧R)∨(P∧Q∧R))∨(P∧Q∧R))∨(P∧Q∧R)m0∨m1∨m2∨m7M3∨M4∨M5∨M6三、推理证明题(10分)1)C∨D,(C∨D)E,E(A∧B),(A∧B)(R∨S)R∨S 证明:(1) (C∨D) E P(2) E(A∧B) P(3) (C∨D)(A∧B) T(1)(2),I(4) (A∧B)(R∨S) P(5) (C∨D)(R∨S) T(3)(4),I(6) C∨D P(7) R∨S T(5),I2) x(P(x)Q(y)∧R(x)),xP(x)Q(y)∧x(P(x)∧R(x))证明(1)xP(x) P(2)P(a) T(1),ES(3)x(P(x)Q(y)∧R(x)) P(4)P(a)Q(y)∧R(a) T(3),US(5)Q(y)∧R(a) T(2)(4),I(6)Q(y) T(5),I(7)R(a) T(5),I(8)P(a)∧R(a) T(2)(7),I(9)x(P(x)∧R(x)) T(8),EG(10)Q(y)∧x(P(x)∧R(x)) T(6)(9),I四、某班有25名学生,其中14人会打篮球,12人会打排球,6人会打篮球和排球,5人会打篮球和网球,还有2人会打这三种球。
大学期末离散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逻辑真命题一定是逻辑假命题B. 逻辑假命题一定是逻辑真命题C. 逻辑真命题和逻辑假命题都是存在的D. 逻辑真命题和逻辑假命题都不存在2. 设A和B是两个集合,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A∩B = A∪BB. A∩B = A-BC. A∪B = A∩BD. A-B = A∩B3. 设A和B是两个集合,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A⊆B当且仅当A∩B = AB. A⊆B当且仅当A∩B = BC. A⊆B当且仅当A-B = ∅D. A⊆B当且仅当A∪B = B4. 下列命题中,不是逻辑等价命题的是()A. A→B与¬A∨BB. A∧B与A→BC. A∨B与B→AD. A→B与¬B∨A5. 设R是一个关系,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R是等价关系当且仅当R是自反的、对称的和传递的B. R是等价关系当且仅当R是自反的、非对称的和传递的C. R是等价关系当且仅当R是非自反的、对称的和传递的D. R是等价关系当且仅当R是非自反的、非对称的和传递的6. 设P和Q是两个命题,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P∧Q的否定是P∨QB. P∧Q的否定是P∧QC. P∨Q的否定是P∧QD. P∨Q的否定是P∧Q7. 设R是一个偏序关系,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R是自反的、反对称的和传递的B. R是自反的、对称的和传递的C. R是自反的、非对称的和传递的D. R是非自反的、对称的和传递的8. 设R是一个全序关系,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R是自反的、反对称的和传递的B. R是自反的、对称的和传递的C. R是自反的、非对称的和传递的D. R是非自反的、对称的和传递的9. 设R是一个函数,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R是单射当且仅当R是满射B. R是单射当且仅当R是自反的C. R是满射当且仅当R是自反的D. R是单射当且仅当R是反对称的10. 设R是一个关系,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R是等价关系当且仅当R是自反的、对称的和传递的B. R是等价关系当且仅当R是自反的、非对称的和传递的C. R是等价关系当且仅当R是非自反的、对称的和传递的D. R是等价关系当且仅当R是非自反的、非对称的和传递的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集合A={1, 2, 3}中,A的子集个数是______。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离散数学卷(1)-参考答案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离散数学卷(1)-参考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山东大学网络教育离散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1、设}}8,7,6{},5,4{},3,2,1{{=A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3)(1)A ∈1 (2)A ⊆}3,2,1{ (3)A ⊂}}5,4{{ (4)A ∈∅2、对任意集合C B A ,,,下述论断正确的是:(1)(1)若C B B A ⊆∈,,则C A ∈ (2)若C B B A ⊆∈,,则C A ⊆(3)若C B B A ∈⊆,,则C A ∈ (4)若C B B A ∈⊆,,则C A ⊆3、假设},,{c b a A =上的关系如下,具有传递性的关系是:(4)(1)},,,,,{>><><><><<a b b a a a a c c a(2)},,,{>><><<a a a c c a(3)},,{>><<a c c a(4)},{><c a4、非空集合A 上的空关系R 不具备下列哪个性质:(1)(1)自反性 (2)反自反性 (3) 对称性 (4)传递性5、假设},,{c b a A =,}2,1{=B ,令:B A f →:,则不同的函数个数为:(2)(1)2+3个 (2)32个 (3)32⨯个 (4)23个6、假设},,{c b a A =,}2,1{=B ,下列哪个关系是A 到B 的函数:(3)(1)}2,1,2,1,2,1,{>><><><><><<=c c b b a a f(2)},,,,,,{>><><><><><<=c c a c b b a b b a a a f(3)}1,2,1,{>><><<=c b a f(4)},1,2,1{>><><<=c b a f7、一个无向简单图G 有m 条边,n 个顶点,则图中顶点的总度数为:(3)(1)2m (2)2n (3)m 2 (4)n 28、一个图是欧拉图是指:(1)(1)图中包含一条回路经过图中每条边一次且仅一次;(2)图中包含一条路经过图中每条边一次且仅一次;(3)图中包含一条回路经过图中每个顶点一次且仅一次;(4)图中包含一条路经过图中每个顶点一次且仅一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大学2006-2007学年第1学期《离散数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时间120分钟)开课院(系、部)姓名学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语句中,哪个是真命题()A、42=+x; B、我们要努力学习;C、如果ab为奇数,那么a是奇数,或b是偶数;D、如果时间流逝不止,你就可以长生不老。
2.下列命题公式中,永真式的是()A、PQP→→)(; B、PPQ∧→⌝)(; C、QPP↔⌝∧)(; D、)(QPP∨→。
3.在谓词逻辑中,令)(xF表示x是火车;)(yG表示y是汽车;),(yxL表示x比y快。
命题“并不是所有的火车比所有的汽车快”的符号表示中哪些是正确的()I.)),()()((y x L y G x F y x →∧∀⌝∀ II.)),()()((y x L y G x F y x ⌝∧∧∃∃ III. )),()()((y x L y G x F y x ⌝→∧∃∃A 、仅I ;B 、仅III ;C 、I 和II ;D 、都不对。
4.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若C AB A =,则C B =; B 、若B A B A ⊆,则B A =;C 、若C A B A =,则C B =;D 、若B A ⊂且D C ⊂,则D B C A ⊂。
5.设φ=1A ,}{2φ=A ,})({3φρ=A ,)(4φρ=A ,以下命题为假的是( ) A 、42A A ∈; B 、31A A ⊆; C 、24A A ⊆; D 、34A A ∈。
6.设R 是集合},,,{d c b a A =上的二元关系,},,,,,,,,,,,{><><><><><><=b d d b a c c a a d d a R 。
下列哪些命题为真( )I.R R ⋅是对称的 II. R R ⋅是自反的 III. R R ⋅不是传递的A 、仅I ;B 、仅II ;C 、I 和II ;D 、全真。
7.R 是二元关系且4R R =,则一定是传递的是( ) A 、4R ; B 、3R ; C 、2R ; D 、R 。
8.设1R 和2R 是非空集合A 上的等价关系,确定下列各式,哪些是A 上的等价关系( )A 、1R A A -⨯;B 、21R R -;C 、21R R ;D 、21R R 。
9.函数:f X Y →可逆的充要条件是:( )A 、AB =; B 、||||A B =;C 、f 为双射;D 、f 为满射。
10.下列集合中,哪个集合的基数与其他集合的基数不同( ) A 、n N (N 为自然数集,N n ∈); B 、N N (N 为自然数集);C 、R R ⨯(R 为实数集);D 、x 坐标轴上所有闭区间集合;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32分)1.全集}5,4,3,2,1{=U ,}5,1{=A ,}4,3,2,1{=B ,}5,2{=C ,则可求出:=B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A ρ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3=A ,16)(=B ρ,64)(=B A ρ,则: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4,3,2,1{=A ,R 是A 上的二元关系,且}3,3,4,2,2,1{><><><=R ,则)(R 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 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 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设A={1,2,3,4,5},则A 上共有多少个二元关系________________ 其中有多少个等价关系________________5.设函数A A f →:,A B ⊆为A 的子集。
则:))((1B ff -____________B ,))((1B f f-____________B ;当f 为__________函数时B B f f =-))((1; 当f 为__________函数时B B f f =-))((1。
三、综合题(第2小题16分,其它各小题8分,共48分)1.求命题公式P R Q P →⌝∨∧))((的主析取范式与主合取范式 (要求用等值演算的方法求解)。
(8分)2.用推理规则证明:(每小题8分,共16分) ①)(R Q P →→,P S ∨⌝,Q 永真蕴含R S →。
②前提:)))()(()((x R y Q x F x ∧→∀,)(x xF ∃;结论:))()((x R x F x ∧∃。
3.设集合},,{c b a A =,)(A ρ是集合A 的幂集,试给出⊆><),(A ρ的哈斯图,并指出子集}}{},{{b a 的极大元、极小元、最大元、最小元、上界、下界、最小上界、最大下届(如果存在的话)。
(8分)4.设R 是集合A 上的关系,令},,,,{R b c R c a A c b a S ∈><>∈<∈∃><=且使,证明:如果R 是等价关系,则S 也是等价关系。
(8分)5.已知N N N f →⨯:,22),(y x y x f +=><。
请问:(8分) ①f 是单射吗 ②f 是满射吗 ③计算})0({1-f 。
④计算})2,1,0,0({><><f 。
安徽大学2006-2007学年第1学期 《离散数学》期末考试试卷答案(A 卷)(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1.}5{;}}{φ;}4,3,1{5{,2.4,1,2,53.{<1,2>,<2,4>,<3,3>,<1,1>,<2,2>,<4,4>};{<1,2>,<2,4>,<3,3>,<2,1>,<4,2>};{<1,2>,<2,4>,<3,3>,<1,4>}4.252,525.⊆,满射,⊇,单射三、综合题(第2小题16分,其它各小题8分,共48分)1.∧⇔)∨(()P⌝QRPA→⌝∧)((⇔)∨⌝RPQP∨∨⌝⇔)⌝(()∧PRP∨Q⌝∧⇔)( 2分∨)(P∨RPQR∧⌝))()(()()(())()((R R Q Q P P P R Q Q Q R P ⌝∨∧⌝∨∧∨⌝∨∧∧⌝∨∨⌝∧∧⌝⇔ 4分 ∨∧⌝∧⌝∨∧⌝∧∨∧⌝∧⌝∨∧∧⌝⇔)()()()(R Q P R Q P R Q P R Q P )()()()(R Q P R Q P R Q P R Q P ⌝∧⌝∧∨∧⌝∧∨⌝∧∧∨∧∧ ∨∧∧∨∧⌝∧∨∧⌝∧⌝∨∧∧⌝⇔)()()()(R Q P R Q P R Q P R Q P )()(R Q P R Q P ⌝∧⌝∧∨⌝∧∧(主析取范式) 6分 )()(R Q P R Q P A ⌝∧∧⌝∨⌝∧⌝∧⌝⇔⌝∴ ))()(()(R Q P R Q P A A ⌝∧∧⌝∨⌝∧⌝∧⌝⌝⇔⌝⌝⇔)()(R Q P R Q P ∨⌝∨∧∨∨⇔(主合取范式) 8分2.①证明:(1) P S ∨⌝ P 1分 (2) S P (附加前提) 2分 (3) P T (1),(2) I 3分 (4) )(R Q P →→ P 4分 (5) R Q → T (3),(4) I 5分 (6) Q P 6分 (7) R T (5),(6) I 7分 (8) R S → CP (2),(7) 8分{c}{a,b②证明:(1) )(x xF ∃ P 1分 (2) )(c F ES (1) 2分 (3) )))()(()((x R y Q x F x ∧→∀ P 3分 (4) ))()(()(c R y Q c F ∧→ US (3) 4分 (5) )()(c R y Q ∧ T (2),(4) I 5分 (6) )(c R T (5) I 6分 (7) )()(c R c F ∧ T (2),(6) I 7分 (8) ))()((x R x F x ∧∃ EG (7) 8分3.解:⊆><),(A ρ的哈斯图如下图所示。
φ{a} {b}(2分);}}{},{{b a 的极大元是:}{},{b a ;极小元是:}{},{b a (4分);最大元不存在;最小元不存在(6分);上界有:},,{},,{c b a b a ;下界为:φ;最小上界为:},{b a ;最大下界为:φ(8分)。
4.证明:已知R 是等价关系,对S 是等价关系的证明分3步:(1)自反性R 是自反的,∴对A a ∈∀,有R a a >∈<,,根据S 的定义,有S a a >∈<,,∴S 是自反的;(2分)(2)对称性如果S b a >∈<,,则A c ∈∃,使R c a >∈<,且R b c >∈<,,R 是对称的,∴R c b >∈<,且R a c >∈<,,∴再根据S 的定义有S a b >∈<,,∴S 是对称的;(5分)(3)传递性如果S b a >∈<,,S c b >∈<,,则A d ∈∃使R d a >∈<,,且R b d >∈<,。
R 是传递的,∴R b a >∈<,。
则A e ∈∃使R e b >∈<,,且R c e >∈<,。
R 是传递的,∴R c b >∈<,。
∴根据S 的定义有S c a >∈<,。
∴S 是传递的。
(8分)由(1),(2),(3)得S 是等价关系。
5.解答:①N N ⨯>∈<><1,2,2,1,521)1,2()2,1(22=+=><=><f f ,但>>≠<<1,22,1,所以f 不是单射(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