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日本大地震震害及重建工作拙见

合集下载

对日本地震灾害应对的启示和借鉴

对日本地震灾害应对的启示和借鉴

对日本地震灾害应对的启示和借鉴《对日本地震灾害应对的启示和借鉴》日本是世界上地震频繁的国家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日本曾经历过数次严重的地震灾害。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震级达到9.0级的福岛大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灾情极其严重。

至今,日本仍然在不断发展应对地震灾害的技术,世界各国也能从中受益。

首先,日本在应对地震灾害的过程中,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救援网络,从组织管理上做到了有序及时的处理,以确保灾害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援。

其次,日本在防灾方面以技术为主,重视科技发展,加强灾害预警和监测系统的建设,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灾害的影响。

同时,日本也进行了大量的社会教育,加强人们的自救能力,确保灾民的安全。

此外,日本在应对地震灾害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社会经济及环境的保护,重点投入可再生能源发展,逐步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努力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灾害对社会的冲击。

同时,日本还采取了多种措施来缓解灾害带来的财政压力,采取灾区建设资金和援助措施,加快灾区重建进程,使受灾群众能够早日重返家园。

以上就是日本在应对地震灾害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其中的经验和做法值得世界各国借鉴和参考。

首先,我国应加强灾害预警和监测系统的建设,加强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工作,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救援网络,以便及时有效地应对灾害。

其次,我国应加强社会教育,加强人们的自救能力,以便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自救互救。

同时,加强可再生能源发展,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维护生态环境,减少灾害对社会的冲击。

最后,我国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灾区重建进程,缓解灾害带来的财政压力,确保受灾群众能够早日重返家园。

总而言之,日本在应对地震灾害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此次灾难也彰显了日本强大的应急能力和高超的技术水平,世界各国应从中借鉴经验,加强应对灾害的能力,构建灾害预警和应急救援体系,以确保灾害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东日本大地震对我国的防震启示

东日本大地震对我国的防震启示

东日本大地震对我国的防震启示杜军 赵雁 西安三建建设有限公司摘 要: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23秒在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级特大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造成大量建筑的损毁,本文主要结合日本此次地震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的的工程抗震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东日本大地震;隔振;消能减震;建筑法规;鲁棒性东日本大地震不仅造成了建筑物的损害和财产损失,更引起了巨大海啸以及最高级别的核事故,其引起的次生灾害无论对人类生活还是自然生态都是损失巨大的,但是日本的建筑质量的优良表现展示了人类在灾害面前的智慧,借鉴邻国日本的此次地震经验来审视下我国的防灾和建筑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

1震害原因分析1.1 地震客观原因此次地震属于板块边缘地震,属于逆断层地震,此次地震矩释放能量3.6× Nm,Mw=9.0,能量相当于汶川地震30倍,破裂范围:南北长450km,东西宽150km;破裂速度: 2.0km/s,破裂持续时间:300S,比汶川地震多3分钟,最大断层滑移量:18m[1]。

在震源附近K-NET筑馆观测点(宫城县),观测到2933 cm/ s2的强烈加速度。

从茨城县到岩手县南部的广阔的范围内,超过200 cm/s2的强烈加速度传播。

从东北关东地区,结果发现有最大超过50cm的地震动位移发生。

特别是仙台平原,也有超过100cm的地震动位移发生[2]。

由图3地震烈度分布图可以看出日本大部分地区均达到了6度(相当于我国烈度十度)。

另外此次地震不但是震级高,而且还引发了十米高的海啸,建筑物不仅遭受了地震动,还遭受了海啸的冲击,所以经不起冲击的木结构房屋基本上被夷为平地,而抗冲击能力好的如钢筋混凝土房屋发生整体坍塌的比例小。

(见图11)2.2 隔振与消能减震技术的应用 结构消能减震技术的方法是指在结构的某些部位(如支撑、剪力墙、节点、连接缝或连接件等)设置消能阻尼装置或元件,通过消能装置产生摩擦非线性滞回变形耗能来耗散或吸收地震能量以减小主体结构的水平和竖向地震反应,从而避免结构产生破坏或倒塌,以达到减震抗震的目的[3]。

日本大地震给我国民防建设的启示

日本大地震给我国民防建设的启示

日本大地震给我国民防建设的启示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的里氏9.0级地震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灾难,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认真汲取日本抗震救灾的经验教训,有针对性地加强我国防灾救灾和应急管理,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防灾功夫重在平时那次发生的9级大地震,是日本地震记录史上震级最高的一次。

然而,日本此次地震死亡的人数并不多,死亡一万多人,失踪一万多人,远远少于汶川地震死亡人数。

其主要原因,是日本在平时对防灾下了很大功夫,措施得力。

一是地震的预测预报准确及时。

由于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全世界6级以上的地震有20%发生在日本,因此十分重视对地震的预测预报。

当地震第一波传到东京前30秒,很多住宅的地震报警器就启动了。

日本政府敢于在地震前拉响警报进行预警,为居民赢得了宝贵的避险时间,这是减少地震伤亡的主要原因。

二是民众应对从容。

长期全面普及的防震教育,使日本民众抗震意识极强。

在日本,随便询问一个小学生,都能准确告诉你地震时该采取的防护措施。

一般的日本住户都很清楚楼内的防灾紧急通道。

每户日本人家都有一张地区《灾害时避难场所》地图,标明了这个地区一旦发生地震、洪水、台风、山崩、海啸时的避难场所。

正是基于平时的教育、训练和频繁地震的考验,使日本人养成了冷静从容的“国民秩序”,减少了伤亡损失。

三是增强建筑物抗震强度。

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日本政府明确规定,学校、政府、体育馆等公共场所,建筑物的抗震级别要达到8级以上。

强化和确保政府机构建筑物,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物及重要的交通设施,防灾设施的抗震性能。

在启发居民强化住宅抗震性能的同时,对市区街道修复时也要注意提高其抗震性能。

虽然遇到了超出抗震级别以上的大地震,但是造成建筑物的破坏并不多,这也是减少人员伤亡的重要原因。

借鉴日本的经验,防灾救灾必须将重点放在平时的预防上。

加强灾害的预测预报预警、提高国民的防灾救灾意识和技能、增强抵御灾害的防护能力,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日本的地震灾后重建经验

日本的地震灾后重建经验

日本的地震灾后重建经验作者:朱凤岚华夏社论来源更新时间:2008-5-24朱凤岚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副研究员1995年1月17日凌晨5时46分,以日本神户为中心的阪神地区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

许多人尚在睡梦中就被倒塌的房屋压住或被大火吞噬。

地震造成6000多人死亡,3万多人受伤,数十万人无家可归。

地震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万亿日元(当时约相当于1000亿美元),总损失达国民生产总值的1%-1.5%,是日本战后遭遇的最大一场自然灾害。

阪神地震后的重建工作艰辛漫长,耗费了近10年之久,但在此过程中,日本的相关法律体系和地震经验教训总结机制都得到了完善。

完善的灾害救助体系日本的地震救助体系分自救、政府救助和社会救助三大部分,其中,以自救和政府救助为主,社会救助为辅。

在自救方面,日本自1966年起就建立了完善的地震保险制度,人们只要参加了地震保险,就能获得保险公司的赔付金,这将大大减轻灾民在重建过程中的经济负担。

现阶段日本的地震保险为非强制性购买,民众可以根据自己对灾害保险的认识和对本地区的地震危险性等进行综合判断后,考虑是否购买地震保险。

总体而言,日本民众的地震保险意识较高,全国的地震保险平均参保率约达20%。

地震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为日本地震灾后重建、帮助灾民尽快恢复生活和生产活动发挥了积极作用。

政府救助是灾民在重建过程中最重要的救助来源,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地震保险再保险的方式,帮助和促使保险公司积极开展地震保险业务并按标准进行赔付;另一种是中央和地方政府根据受灾的严重程度和自救能力,直接向灾民提供资金救助。

为减轻灾民重建时的负担,政府还根据《灾害减免法》不同程度地减免对灾民的所得税和固定资产税等其他赋税。

在社会救助方面,除社会各界捐款救助外,日本的金融机构也会出台一些救济措施,如临时缓缴按揭贷款、减少贷款利息等来减轻灾民负担。

另外,一些地方团体也会向政府呼吁要求延长受灾者按揭贷款的偿还期限,并免除因此而增加的利息负担等。

日本阪神地震震害钢结构建筑物的修复技术与实例

日本阪神地震震害钢结构建筑物的修复技术与实例

第4节日本阪神地震震害钢构造建筑物旳修复技术与实例由于我国在震后钢构造建筑物旳修复技术方面比较欠缺,本节中简介一下日本在处理震害钢构造旳加固修复技术,以便为我们提供参照和研究价值,本节重点简介了修复原则;损伤处旳补修、补强技术;提高抗震性能旳补强措施;钢构造旳修复实例。

本节中修复工程旳构造形式重要为冷弯方形钢管柱,H型钢梁,节点为带悬臂旳加强板形式。

4.1修复原则修复工程分两类,恢复原构造性能旳补修工程和提高原构造性能旳补强工程。

补修原则(1)恢复原状(2)消除裂纹、失稳等损伤痕迹,屈服部不作为补修对象。

但当切除损伤部时应尽量将屈服部一起除去补强原则(1)在合适地增强刚度、承载力旳同步,选择吸取变形能量很好旳方案。

(2)应考虑建筑物随年代推移旳劣化和补强过程中对建筑物旳损伤。

(3)以尽量减轻建筑物旳重量为目旳。

在修复工程中为以便施工,应考虑如下施工条件设计构件、细部和节点(1)与否轻易拆除、吊装、运送,组装。

(2)施工时旳防火与安全性。

(3)防止损伤处以外旳强度、刚度旳下降。

(4)保证良好旳质量。

4.2损伤处旳补修、补强技术图4-l体现了钢构造建筑物旳地震破坏旳重要类型及其符号。

图中旳C1,J2,B2等体现柱、柱粱节点、梁旳损伤类型。

如Jl、J2分别体现粱上下翼缘焊接处旳断裂。

图4-2~图4-6体现对不同样损坏状况所采用旳补修、补强技术。

图4-2是柱子断裂旳补强、补修措施。

首先设置抵御建筑物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旳临时支撑,切除柱子旳损伤部分,插入比原板厚旳新构件,然后实行焊接。

考虑到上下柱子轴线旳错位并以便平焊或横焊,采用了在插人材上下加垫板形式和在内部加顶板形式旳两种措施。

图4-3是当上下翼缘断裂时进行修复旳次序。

对上翼缘,先进行刨槽处理然后进行焊接,对下翼缘,先切除断裂处,打坡口,设置垫板后再进行焊接。

也可用三角肋在翼缘旳两侧焊接进行补强。

图4-4中旳措施是用全新旳托座替代损坏严重旳托座,新托座旳尺寸及孔洞位置完全按原尺寸进行设计,此时需要对楼板錾凿,对梁设置临时支撑。

日本防震救灾的做法、经验及启示.doc

日本防震救灾的做法、经验及启示.doc

日本防震救灾的做法、经验及启示率团赴日本考察旅游业发展时,我们特地留意考察了日本的防震救灾工作。

日本在防震救灾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一)日本高度重视防震救灾教育,着力提升民众的防震救灾意识、知识和技能。

地震来临时,这些意识、知识和技能在自救互救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这就启示我们,减轻地震灾害,必须在加强预防上下功夫,把强化防震救灾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防震意识和能力。

见闻:5月18日,我们抵达日本后入住的第一个宾馆是大阪酒店。

走进宾馆,我们就看到了醒目的地震避难通道指示牌;走进房间,看到桌上摆放了紧急避难说明书,上面详细说明了避难通道和避难常识。

类似的情况,在日本的公共场所随处可见。

这些场景使我们无形中受到了一次防震救灾教育,并掌握了相关的自救知识。

场景的背后,说明日本的防震救灾教育已无处不在、深入人心。

据了解,日本十分强调,防震救灾最关键的是国民个人的努力以及地区内民众的相互帮助,个人的自助和地区的共助比国家提供的公助更重要。

因为在地震发生之后,由于受灾地区的通讯系统和交通运输中断,中央政府往往很难了解灾区的实际情况,外部救援人员一般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才能够赶赴灾区。

鉴此,日本在长期的防震救灾实践中积累的首要一条经验,就是加强防震救灾教育工作。

一是全民教育。

每年9月1日是日本防灾日,8月30日至9月5日是日本防灾周。

在防灾日和防灾周,日本各行各业都要进行各种形式的防震演习,不仅使民众增强了防震意识,而且使他们掌握了防震知识和技能。

二是学校教育。

日本的成功做法就是从小培养孩子的防震救灾意识和技能。

日本的小学每月都要进行防震演习,以便小学生在真正遭遇地震时不但不慌乱,而且懂得如何规避和救助。

三是地震体验。

日本全国各地设有许多体验中心,免费向市民开放。

中心内有模拟地震的震动平台和模拟火灾现场的烟雾走廊,供市民亲身体验6级地震的状态。

在京都市民防灾训练中心,我们看到前来参观和接受防灾教育的人群络绎不绝。

东日本大地震影响和反思

东日本大地震影响和反思

东日本大地震影响和反思关键词:日本地震经济复苏影响摘要:转眼间日本东日本大地震已经过去了半年多的时间,但是,频发的核泄漏和核污染事件仍在不断地提醒着人们地震给日本带来的影响,这次地震究竟是日本从此一蹶不振的丧钟还是使其开创新辉煌的起点,本文将对此做出相应的一些分析。

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0公里。

东京有强烈震感。

地震引发的海啸影响到太平洋沿岸的大部分地区。

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

截至当地时间4月12日19时,此次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已确认造成14063人死亡、13691人失踪。

此次日本东北地区宫城县北部发生的里氏9.0级地震,恐为日本有地震记录以来发生的最强烈地震。

地震导致地面下沉,致日本岛地震震区沿海部分地区沉到海平面以下,沉没部分面积相当大半个东京。

一场灾难给本已不甚乐观的日本经济境况又蒙上了一层浓重的阴影,此次地震不仅在当时造成了日本股市的瞬间大跌,同时也造成了日本著名汽车制造品牌丰田汽车工厂的停产,更不要说后果十分严重的东京电力公司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件。

时至今日,地震的影响犹在,12月日本最大的食品公司明治,生产的奶粉又被检验出辐射超标,从而引发了大批量的召回事件。

虽然地震给日本造成巨大的损失,并且对日本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人却说这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地震的发生固然产生了许多严重的后果,但只也是日本经济重新踏上发展的轨道,因为在本次地震中,大量的房屋和基础设施都被摧毁了,灾后重建工作十分紧急和迫切,而这恰恰会拉动日本国内需求的大幅度上涨,刺激日本经济,使其能够摆脱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裂给其带来的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彻底结束“失去的”的时光。

这种说法究竟是否是一种正确的预言呢?日本第二季度GDP大幅下降。

日本内阁府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修正值为季率萎缩0.5%内阁府同时公布,2季度GDP折合成年率较前一季度萎缩2.1%,三周前公布的初值为萎缩1.3%。

东日本大震灾灾后重建规划进展缓慢原因分析

东日本大震灾灾后重建规划进展缓慢原因分析

t h e Gr e a t Ea s t J a p a n Ea r t h q u a k e ?
XI J i a o r u KAT O Yu i c h i T S UKUDA Ha r u k a 0 NODA Ya s u a k i XUE S o n g t a o ・ ・
3 . D e p a t r me n t o f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 T o h o k u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 S e n d a i 9 8 2 — 8 5 7 7, J a p a n )
( 1 . 东北 大学都市建筑学 , 日本 仙 台 9 8 0 — 8 5 7 9 ; 2 . 同济大学结构工 程与防灾研究所 , 上海 2 0 0 0 9 2 ;
3 . 东北工业大学建 筑系 , 日本 仙 台 9 8 2 — 8 5 7 7 )
摘 要 日本 作 为 自然 灾 害频 发 的 国 家, 在 历 次 大规 模 自然 灾 害应 对 经验 的 基 础上 形 成 了较 为 完善 的 防 灾减 灾法律 及 对 策体制 。但 迄今 为 止 , 距2 0 1 1年 东 日本 大 震 灾发 生 已三年 半 有 余 , 其 灾后 重建 规 划
工作 , 以 灾后 重 建规 划 的制 定为主 , 进展 仍 旧缓 慢 。分析 归 纳 了其原 因 , 总结得 出重 建规 划进 展 缓 慢 的
四 个 因素如 下 : 受 灾地 的地域 特性 ; 城 镇尺 度 的 大规 模 重 建 事业 , 包括 以 海啸 模 拟 计 算为 基 础 的避 难 计 划及 四 种 灾后 重建模 式 两个 方 面 ; 复 杂 的 灾后 重 建规 划制 定流程 , 包括 防 灾集 团移 转促 进 事业及 土地 区

日本阪神地震灾后重建的启示与借鉴

日本阪神地震灾后重建的启示与借鉴

日本阪神地震灾后重建的启示与借鉴作者: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08年第16期一、日本阪神地震灾后重建的经验教训(一)设立国家和地方两级灾后复兴领导机构阪神大地震发生1个月后,根据《关于阪神淡路大震灾复兴的基本方针和法律》,在1995年2月24日中央设立“阪神淡路复兴对策总部”和“阪神淡路复兴委员会”。

阪神淡路复兴对策总部的部长为内阁总理大臣,副本部长为负责灾后复兴的内阁官房长官和国土厅的长官,其他省厅的多个大臣任委员,旨在实行综合行政对策。

“阪神淡路复兴委员会”主要由学者专家和地方政府官员组成,其设立宗旨是为总理大臣提供咨询,进行复兴相关政策的综合调查审议。

县级政府组织方面,于1995年1月17日早7:00设立“兵库县南部地震灾害对策本部”,次日改组为“兵库县南部地震灾害对策综合本部”,下设13个分部。

同年3月15日设立“阪神、淡路大震灾复兴本部”,2005年3月31日废止,2005年4月1日设“阪神、淡路大震灾复兴推进会议”。

国家和地方两级灾后复兴领导机构的制度成为灾后复兴的有力行政支持。

(二)构筑超越原有政策框架的新制度机制在阪神大地震之前日本就有《灾害救助法》(1947年)、《建筑基本法》(1950制定,1968年, 1971修订)、《灾害对策基本法》(1961)、《大規模地震对策特別措置法》(1978年12月)等相关法律。

针对阪神灾后重建,政府进行了16个特别立法,超越既有的框架创立了新的制度和机制。

立法涉及特别财政援助、税制特别措施、地方财政债券发行、市镇建筑规定、就业对策、保险金豁免、应急临时住宅的特别标准、公营住宅租金优惠等内容。

(三)不断调整完善灾后重建规划并进行跟踪推进以地方政府为主体制定灾后重建规划,国家给予支援。

1995年7月8日震灾半年后,兵库县制定《阪神淡路大地震复兴规划》,目标是用10年时间,使兵库县不仅恢复到受灾前的状态,而且能应对即将到来的老龄化社会等各种社会问题,实现“创造性复兴”。

“3·11”东日本地震灾后重建困局

“3·11”东日本地震灾后重建困局
3 ; 8 j 减 灾 2 1 ,:总 镑 16 0 23 } 7 蚓
2 1 年2 1 日才 正式启动 。 日本政府 的协调 效率可 O2 月 0
见一斑 。但好在 “ 复兴厅 ”的成立 ,让人看到 了 日本 灾后重建的希望。 不过 , “ 复兴厅 ”能否真 正改变 日本政府灾后重 建的行政无力状况 ,还有待时间的考 验。
本政府本就沉重的财政压力 。
政局动荡加剧政 府行政 乏力
动 荡 不止 的 日本政 坛 ,纠 结纷 纭 的政 治博 弈 , 令 日本政府 的救灾和灾后重建 工作进展缓慢 。地震发
生 后 , 日本 朝 野 各 党 随 即达 成 “ 治 休 战 ”协 议 ,表 政
搜 索幸存者和清 理遗体 的工作 。如果这些工作没有 完 成 ,那么清理 废墟的工程人 员不 能进入 ,如果施 工中 碰触 到人或 者遗体 ,那么 工程方将 必须担 责 。直 N4 月1 日,道路上 的障碍物 才被清 理 ,震后一个 月 ,才 开始清 除瓦砾等垃圾。 日本 非常注重私人财产 的保 护。在仙 台空港 附近 的一些沟渠里 ,许 多汽车在事发 两月之后仍然泡在 水 里,这些汽车之所 以没有被移走 ,是因为救援人员联 系不到车主 。没有 得到车主 的许可 ,就不能处理这些
日本还 有 严格 的垃 圾 分类 制度 要 求 ,不 同种类 的垃圾必须分类 处理。这是个非 常好 的习惯 ,有利 于
资源的回收利 用,但是在灾 区实 际操 作中却 出现 了很
多的 问题 ,比如在 一些地域狭 小的灾区 ,没有足够 大 的场所来把垃圾 分 门别类 ,四处腾挪 空间放置这些残
卫 队 、 消 防 队 、 国 际 救 援 队 以 及 警 察 等 力 量 开 始 了
因此 下一步仍需要 1. 万亿 日元 ,其 中1. 7 亿 日元 55 0 5/

日本3.11地震对中国建筑业的启示

日本3.11地震对中国建筑业的启示

日本3.11地震对中国建筑业的启示在3.11特大地震中,日本虽然损失惨重,但多数坚挺不倒的高层建筑物,在特强地震中岿然不动……在历次中国大地震如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很多建筑物一震就倒,而且毁坏程度相当之高。

很多鲜活的生命都是被坍塌的建筑物夺走的。

鲜明的对比,值得中国建筑业深刻反思。

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级地震。

在本次强震中,虽然日本损失惨重,但由于地震本身而坍塌的房屋却不多。

被毁的1.3万座房屋集中在岩手、福岛和宫城三个县的沿海地区,95%以上是被海啸摧毁。

很多房子虽然被汹涌的海浪挪出很远,但全然没有散架。

截止2011年4月12日,因地震和海啸死亡13219人,受伤4742人,失踪14274人。

2008年5月12日下午,四川汶川县附近发生8级地震。

汶川地区灾情严重,80%~90%房屋倒塌,其中八个镇被夷为平地,截至2008年9月22日,四川汶川地震已确认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

3.11日本地震照片 5.12汶川地震照片日本此次大地震释放的能量十倍于汶川地震,且地震后带来了巨大的海啸,但其房屋倒塌情况与人口伤亡情况却远低于汶川地震,答案到底在哪?严苛的建筑法规日本堪称世界上地震最多的国家,每年发生有感地震1000多次,全球10%的地震均发生在日本及其周边地区。

因此,“抗震”是日本建筑的首要要求。

1950年,日本颁布《建筑基准法》,由7章105条组成。

根据该法规,新建筑必须达到在百年一遇的地震中不倒塌,在数十年一遇的地震中不受损的抗震强度;高层建筑必须能够抵御里氏7级以上的强烈地震;一个建筑工程为获得开工许可,除了设计、施工图纸等文件外,还必须提交建筑抗震报告书。

这一报告书主要内容是,根据地震的不同强度,计算不同的建筑结构在地震中的受力大小,进而确定建筑的梁柱位置、承重以及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的规格和配比。

法律还规定,只有一级建筑师以上的人才能有资格编制抗震报告书,而且,报告书中的相关计算必须要使用国土交通省认可的专用程序。

日本神户地震中建筑钢结构的震害及启示共3篇

日本神户地震中建筑钢结构的震害及启示共3篇

日本神户地震中建筑钢结构的震害及启示共3篇日本神户地震中建筑钢结构的震害及启示12018年6月18日,日本兵库县神户市发生6.1级地震,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和伤害。

由于神户市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大多数建筑都采用了先进的建筑技术和设备。

然而,在这次地震中,建筑物的钢结构却出现了多种不同的震害,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首先,在这次地震中,大多数建筑的钢结构出现了扭曲和变形的现象。

震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足以使质量较轻的钢材扭曲变形,导致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受到严重影响。

这一现象提醒我们,在设计和建造建筑物时,无论是钢结构还是其他结构,必须考虑到地震造成的可能影响和损害。

因此,采用高质量、强度和耐久性的钢材,增强建筑物的结构抗震性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钢结构的连接点。

在地震强度较大的情况下,钢结构本身的强度可能不受影响,但连接点的冲击力和外力可能导致松动和开裂,从而导致建筑物结构的破坏。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建筑物中的每个连接点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并进行充分的缺陷检测和维护,及时修复和替换磨损和老化的连接件,确保连接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最后,在震后的救援和重建工作中,修复和加固已有建筑物的钢结构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钢结构修复和加固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包括增加钢材的重量和数量,更换旧的钢件,以及采用新的设计技术,如钢制滞回阻尼器和拉杆系统等。

这些措施可以极大地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减少静态和动态荷载对结构的不利影响,避免再次发生钢结构的龟裂和崩塌。

综合而言,日本神户地震中,建筑钢结构的震害和教训是非常明显的。

只有在建造和维护建筑物时,充分考虑地震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并认真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才能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建筑师和工程师们应该在未来的设计中,更加注重抗震能力,结构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共同为建设更加美好和安全的城市而努力在日本神户地震中,建筑物的钢结构被重创,提示我们必须认真考虑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建筑物的结构和抗震能力,以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日本的防震救灾对策以及经验教训

日本的防震救灾对策以及经验教训

日本的防震救灾对策以及经验教训发生于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迄今已过去了1年多的岁月。

抗震救灾的工作重心也已经挪到了灾后重建方面。

在相关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党中央明确指示“要认真做好灾后重建的前期工作,统筹规划、科学评估、分步实施,抓紧制定灾后重建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上述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借鉴国外经验,在实施灾后重建规划的过程中是将其先进合理的部分加以积极融入,是目前当务之急。

日本作为一个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与地震相关的预报研究和报警系统相对发达,作为抗灾主要环节之一的灾难早期评 估系统也比较发达。

长期以来在防震救灾方面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同时,日本在防灾法律制度和社会保障方面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长足之处。

仅是涉及地震灾害预报、警报和评估的法律主要就有《自然灾害对策基本法》、《灾难救助法》、《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和《地震防灾对策强化地域有关地震对策紧急整备事业国家财政特别措置法》1等等,它们对地震灾害的预防、应对措施、信息传递、灾后重建等做出了具体规定,为减少自然灾害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危害,保障灾后社会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就日本如何应对由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的应急措施、城市地震中的避难地点设置、灾害预警与早期评估系统的建设以及交通疏导等问题进行列举分析,吸取日本在与自然灾害做抗争过程中所取得的宝贵经验,为我国制定应对自然灾害制度提供参考。

一 针对地震引发次生灾害的应急措施地震的结果,除直接产生地表破坏、各类工程结构类的破坏,及由此而引发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等“原生灾害”外,还会产生主震后的“次生灾害”和“诱发灾害”。

地震灾害对人类社会危害影响最为严重的是次生灾害。

所谓次生灾害,指由于工程结构物的破坏而随之造成的诸如地震火灾、水灾、毒气泄漏与扩散、爆炸、放射性污染、海啸、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日本作为地震灾害多发国,既有次生灾害和诱发灾害造成大面积伤害的教训,也积累了应急与防控方面的丰富经验,其主要对策可归纳为以下四点:(一)按不同次生灾害进行分类与综合对应1参见:(日)《法库》/00/FS_ON.HTM日本政府在1978年制定了《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2,规定如果预测强烈地震即将发生,首相将在预测地震日期前两到三天发表《警戒宣言》,政府随即启动全面避难救援措施。

地震灾害恢复案例:全球范围内的重建经验

地震灾害恢复案例:全球范围内的重建经验

地震灾害恢复案例:全球范围内的重建经验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经济造成严重损失。

地震带来的毁灭力量难以预测,一场地震往往会在短时间内摧毁城市和人们的安全感。

然而,即使灾害发生,人类始终在努力恢复生活,并且积极采取行动来进行重建。

本文将从全球范围内的地震灾害中选取一些案例,分析并总结各国在地震灾害恢复和重建中的经验和教训。

日本地震灾后重建日本是世界上地震频发的国家之一,地震对日本的影响相当显著。

2011年3月11日,一场强烈的地震和海啸袭击了日本的东北部地区,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毁灭。

然而,日本政府和社会迅速做出反应,展开了大规模的重建工作。

在重建过程中,日本充分利用了先进的技术和严谨的规划,不仅修复了受灾区的基础设施,还加强了地震预警系统和建筑抗震能力。

日本通过这次经历,积累了丰富的地震灾害恢复经验,为未来的应对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尼泊尔地震后社区重建2015年,尼泊尔遭受了一次强烈的地震,数万人丧生,数以百万计的房屋倒塌。

尼泊尔政府在灾后迅速展开了重建工作,但受限于国家财政和资源的限制,部分灾区未能及时得到恢复。

在此情况下,一些NGO和国外援助机构介入,积极帮助灾区社区实现重建。

这些组织通过与当地社区合作,重建灾区的学校、医疗设施和公共空间,提升了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尼泊尔地震灾后社区重建经验表明,社区参与和国际合作对于地震灾害恢复至关重要。

智利地震灾后城市规划智利是世界上地震频发的国家之一,长期以来一直在应对地震灾害。

智利在灾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以提高城市的抗震能力。

通过修复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加强建筑抗震能力和规划城市疏散路线,智利有效减少了地震灾害带来的破坏。

智利通过对城市规划的重视,有效提高了城市抵御地震的能力,为全球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结语地震灾害给全球各国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和损失,但在灾难面前,人类展现出了坚强和团结。

各国在地震灾害恢复和重建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不仅对于各国自身的应对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东日本大地震后日本的复兴现状和举措

东日本大地震后日本的复兴现状和举措
・ 为消除雇佣不匹配的问题,实施细致的就业援助和职业培训。 ‐6‐
2-4 防止灾民孤立及心理护理
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厅
○ 许多灾民从避难所移居至临时住宅等。社区力量的弱化及孤立化成为问题。 ○ 为此,进行①守护行动、②心理护理、 ③创造生存价值等活动。 ○ 以福岛的原子能灾害地区为首,尽早着手调查儿童的心理护理情况等。
(※1月领取雇佣保险的实际人数约6.3万人。比前一年同期增长103.8%。
(2)政府的举措
・ 地震发生后,政府致力于灾民雇佣的维持、雇佣创造基金等的有效地利用和推进通过重建事业创 造就业。
(※ 通过基金事业,为灾区3县提供超过2万9千人就业机会。)
・ 今后,政府将旨在与为地区经济的新生复兴产业政策的结合,面向创造全面稳定雇佣,有效地利 用雇佣创造基金等,推进就业援助。 (※ 为以实现灾区全面雇佣复兴为目标的“雇佣复兴推进事业”提供的基金:约1510亿日元)


319渔港受灾
97%
(310处渔港可以进行即便是部分水产品卸 货)
[岩手县] 久慈、宫古、釜石、大
船渡 [宮城县] 气仙沼、女川、石卷、
盐釜 [福岛县] 小名滨(在县外捕鱼)
预计随着今后渔业的恢 复,卸鱼量也将逐步恢 复。
目标为到2013年度末为 止,至少要恢复1万2千 艘渔船。
目标为重建灾区3县的 水产加工设施中,希望 可以到2011年度末重新 开工的设施中的大约5 成。
(※1月的有效招聘人数约11.1万人,有效应聘人数14.3万人/新增招聘人数约4.6万人,新增应 聘人数约2.9万人。)
・在沿海地区,当地主要产业对女性的招聘人数低于女性应聘者人数,相反,建筑业的招聘正在增 加,但无经验者就业困难等供求不匹配的情况较多。

日本阪神大地震灾后重建经验

日本阪神大地震灾后重建经验
地 震 专 家 、央 行 行 长 、 电 视 放 送 协 会 会 长 、 电信 公 司总 裁 、 全 国 红 十 字 会 会 长
害保险 的认识 和对本地 区的地震 危险 眭
等 进 行 综 合 判 断 后 ,考 虑 是 否 购 买地 震 保 险 。总 体 而 言 , 日本 民众 的地 震 保 险 意 识 较 高 , 全 国 的 地 震 保 险 平 均 参 保 率 约 达 2 %。地 震 保 险 制 度 的建 立 和 实 0 施 , 为 日本 地 震 灾 后 重 建 、 帮 助 灾 民
他赋税 。
要 负责 防灾措施 和 中央各 机构应急预 案
的 制 定 ,负 责 灾 情 信 息 的 预 报 和 发 布 , 以及 在 灾 害 发生 时 作 出最 迅 速 和 最 权 威 的判 断和 指 挥 。 日本 的地 震 救 助 体 系 分 自救 、救 助 和 社 会 救 助 三 大 部 分 ,其 中 , 以 自救 和 救 助 为 主 ,社 会 救 助 为 辅 。 在 自救 方 面 , 日本 自1 6 年 起 就 建 96 立 了完善的地震保 险制度 ,人们只要参 加 了地 震 保 险 ,就 能 获 得 保 险 公 司 的 赔
急 临时住宅 ,是 因 自然灾 害失去住房 的
人 重 建 新 住 房 或 搬 入 新 住 房 之 前 的 临 时
住房 。房租免费 、水 电费 由个人负担 。
标 准 问 是 两 个 房 问 , 内有 厨 房 、洗 澡 间
和 厕 所 等 。灾 后 重 建 公 营 住 宅 ,是 为 灾
害 失 去 住 房 的 低 收 入 者 建 设 的 住 房 。 阪 神 地 震 后 建 设 的这 类 住 房 是 钢 筋 水 泥 的 公 寓 ,房 间 由单 问格 局 到 四 间格 局 共 4

日本3月11日大地震灾情及震后重建困局

日本3月11日大地震灾情及震后重建困局

日本3月11日大地震灾情及震后重建困局张甲瑞【摘要】文章通过收集日本3月11日大地震的资料,分析汇总其灾害情况、复兴重建情况以及次生灾害福岛核辐射为日本社会和公众带来的灾难及影响,为日后此类重大地震事件的灾害评估及重建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Based on the data of disaster, reconstruction and secondary nuclear radiation of Fukushima, collected from the Japan great earthquake on March. 11 , the impacts caused by the quake to the society and public of Japan are analyzed, which can be taken as references for disaster evalu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similar great earthquake events in the future.【期刊名称】《山西地震》【年(卷),期】2012(000)004【总页数】3页(P20-21,36)【关键词】地震;日本;震后重建【作者】张甲瑞【作者单位】山西省地震局,山西太原0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970 引言2011年3月11日,一场里氏9级地震撼动日本列岛,特大海啸横扫日本东北海岸,重大核事故重创日本社会。

这场灾难共导致15 850人死亡,3 283人失踪,日本约3%的国土面积遭受核污染,社会财富遭受巨大损失。

此次地震,对日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有着重大影响。

1 日本3月11日大地震的灾情2011年3月11日下午14:46分,在日本发生了9级大地震,造成约2万多人死亡,住宅损失跟神户大地震比较,相差不多,分别是10万户和11万户,而经济损失却相差甚远,神户大地震的经济损失是9兆日元,此次地震达到近20兆日元,是神户大地震的2倍还多一点,相当于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大概是5%左右。

结合“日本感人抗震的十大细节事件”试论我国应该如何进一步做好防震减灾工作?(不少于1500字)

结合“日本感人抗震的十大细节事件”试论我国应该如何进一步做好防震减灾工作?(不少于1500字)

问题五:结合视频“日本感人抗震的十大细节事件”试论我国应该如何进一步做好防震减灾工作?(不少于1500字)答:一、日本在防震抗震方面哪些经验值得我国借鉴1、日本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较高日本具有强大的科技、经济、人才和物质基础,这些都为地震研究及防治提供了基础保防障。

日本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决定了日本在地震灾害的防治水平要远高于我国和一般发展中国家。

2、日本房屋的建筑质量及安全系数较高没有良好的建筑作保障,再的防治措施都无济于事。

9级地震袭来的时候,多数房屋并未倒塌,从一个侧面展示着房屋的建筑质量如何是决定抗震水平的。

3、日本国民的减震防灾意识较高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据说全球10%以上的有感地震都发生在日本海域,又先后经历过多次大地震的洗礼。

这些先天性的灾难反而锻造了日本民族的忧患思想,增强了国民的减灾防灾意识。

4、日本的防灾体系和法律制度比较完善1947年,日本就制定了第一部有关灾害的《灾害救助法》,日本出台了一部地震专门法律《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置法》,规定了有可能发生大规模地震的地区为必须确保地震时的避难通道和避难所。

5、日本国民的整体素质较高日本的整个“抗震系统”不仅仅是建筑物,还有整个社会,文明与人性化处处体现在细节中。

日本是组织有序的社会,是素质非凡的国民。

二、我国应从哪几方面进一步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地震的发生不可避免。

面对地震,人类能做的只有预防和救治,最大程度地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

防震,最主要的目的是减少或避免人员的伤亡。

显而易见,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下面,笔者结合日本防震抗震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谈一下如何提升我国的防震抗震水平?1、着力提高建筑物质量及抗震安全系数抗震,其核心要点归结起来无非是减轻地震力,提高房屋整体抗震能力这两条。

实践也充分证明,经过抗震设防的建筑物可以防御和减轻地震破坏还必须有严格的法律制度保障实施,把各技术要求法制化,通过法律手段加以明确;对不按要求施工的,可通过法律强制措施,打击唯利是图,偷工减料、违规操作等行为,接受专业、社会和法律的监督。

东日本大地震震害及重建工作拙见

东日本大地震震害及重建工作拙见

东日本大地震震害及重建工作拙见
饶兰;梁波
【期刊名称】《城市与减灾》
【年(卷),期】2013(000)001
【总页数】3页(P5-7)
【作者】饶兰;梁波
【作者单位】开封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开封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通过"5·12"汶川震害现象对重建工作提几点建议 [J], 鄢楠;谭茹文
2.震害防御,举足轻重——全国震害防御工作研讨会纪实 [J], 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
3.东日本大地震后安置与复兴工作中的男女共同参与政策研究 [J], 刘峰
4.发挥政府职能促进震害预测工作——对合肥市长丰县科技局(地震工作办公室)震害预测工作的思考 [J], 苏小妹;周齐
5.东日本大地震灾后住房重建对策与启示研究 [J], 肖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东日本大震灾复兴工作经验与教训的再思考

对东日本大震灾复兴工作经验与教训的再思考

Rethink of the Work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of East Japan Earthquake Revival 作者: 俞慰刚
作者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200237
出版物刊名: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07-114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6期
主题词: 东日本大地震;灾后复兴;预测;预防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在日本福岛“3·1l”地震灾害现场的感受与在日本一年多来的所见所闻,围绕东日本大震灾的复兴中所出现的问题,尤其就如何做好复合型、大规模、长期性以及超地域性灾害的预测、减灾及复兴工作进行了再思考,总结了这一年多来灾后复兴工作的经验与教训。

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吸取教训: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协调沟通是灾后复兴的重要环节;尽量摆脱对核能源的依赖;加强对于特大灾难的总结、预测与预案的调整;加强防灾训练,提升灾害防范能力;城市规划建设要重视历史教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