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宇宙中的地球 教学设计1

合集下载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2.重难点二:掌握地球自转与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影响。这一部分内容较为抽象,学生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现象相结合。
设想:利用图表、实例分析、模拟实验等方法,让学生观察和体验地球运动带来的地理现象,提高学生的分析与应用能力。
3.重难点三:运用地理观测和GIS等技术手段,收集、整理、分析宇宙和地球的相关数据。这一部分涉及实践操作,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要求较高。
3.注重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设计难易适度的教学内容和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教师及时给予反馈,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表达能力。
5.结合课后作业和实践任务,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他们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
6.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途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地球观,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阶段,为了激发学生对宇宙和地球的兴趣,设计以下教学活动:
1.播放宇宙探索的短片,让学生领略宇宙的壮丽景象,引发他们对宇宙的好奇心。
2.提问:“地球在宇宙中究竟处于什么位置?我们如何认识地球以外的世界?”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宇宙的组成,认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理解太阳系及银河系的构成和特点。
2.掌握地球的基本概况,包括形状、大小、自转与公转等,了解地球自转与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3.学会运用地理观测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收集、整理、分析有关宇宙和地球的相关数据,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优秀教学案例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优秀教学案例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4.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方向。
(二)讲授新知
1.利用地球仪模型,向学生介绍地球的构造,包括地壳、地幔、地核等,并解释地球构造对其自然环境的影响。
2.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展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解释地球与其他行星的关系,如太阳系的构成和地球的特殊性。
3.引导学生关注地球自然环境的特点,如气候、地貌、水文等,并分析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小组合作:本案例组织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研究地球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4.反思与评价:本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同伴评价,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评价能力。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提高他们的地理学科素养。
5.作业小结:本案例布置了一项关于地球的介绍性报告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关注地球保护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这种作业设计不仅能够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2.运用问题驱动、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组织实地考察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球自然环境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5.运用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辅助学生理解地球的相关知识,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如对地球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进行质疑和探讨。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构造、自然环境等特点,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
材料二、教材p7表1.1.分析温度和水的条件。
材料三、展示八大行星的质量、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的对比表,分析各大行星的大气条件。
结论:①有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
②有适宜的温度,液态水的分布
③地球质量适中,有适宜生物生存的大气
过渡:因此地球成为了人类唯一的家园,但我们人类仍极力在浩瀚的宇宙寻找和我们一样的生命的存在。
学习目标
1.能够通过图文资料,描述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能通过资料,理解地球的特殊性,认识到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3.能够说出中国探空探索取得的成就,认识到人类太空探索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地球的宇宙环境、在太阳系的位置。
2.人类太空探索的进程与意义。
教学难点
1.理解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展示天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二、地球的宇宙位置
1.展示太阳系的示意图
(学生上讲台从图中描述出地球的位置)
过渡: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样,都是宇宙中普通的行星,但他也有其特殊之处——有生命的存在。
三、人类唯一的家园
(为什么地球是迄今为止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材料一、所处太阳系的八大行星都有既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运行互补干扰。(展示太阳系的示意图)
2.举例说明人类太空探索的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展示夜晚星空的图片
(你有多久没有仰望星空?夜空中的星星都是些什么?)
结合以往知识说说夜空中的星主要有哪些天体
二、教学过程
一、宇宙天体与天体系统
(一)天体
1.展示恒星、行星、卫星、彗星等天体示意图。
(二)天系统。
1低重力环境
2稀薄的大气和强烈的宇宙辐射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地理的第一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是一个重点。由于初一、初二年级的大部分学生只是把地理看成是一个“副科”而没有足够的重视,很多地理基础知识已经遗忘,学习地理的兴趣也不浓厚。所以针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环节,教学设计提供了学生感兴趣的神话故事和“外星人”等材料,播放了关于宇宙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养成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的学习地理的方法,如对地理资料的归纳分析,比较法,图表分析法等方法,也初步养成了上课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习惯和同学之间讨论合作的习惯。
四、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
本节教材通过三部分内容阐述该标准,一是介绍了地球的宇宙环境,主要要求能够用天体系统的层次来说明地球的宇宙环境。二是说明了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普通的行星,从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质量、体积等方面来说明。三是介绍了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分析了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三部分联系密切,按空间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先讲宇宙环境,然后提供资料,让学习者分析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最后从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说明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教材重点分析了地球上有生命物质存在的原因。
通过从以上材料的分析,让学生得到了什么结论?——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推举1—2个同学回答通过讨论得出的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围绕“找”字设计读图活动,培养读图能力
分组合作,既让每一位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六、教学评价设计
学生学习自我评价表
评价内容
评价等级
评价目的
优(5)
五图片展示法:通过关于宇宙的精美图片展示并导入课堂,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宇宙中的地球》 教学设计

《宇宙中的地球》 教学设计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天体系统的层次。

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掌握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资料,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和对地球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全球视野,增强学生保护地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天体系统的层次。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及特殊性。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2、教学难点理解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宇宙星空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宇宙中的地球。

2、讲授新课(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介绍宇宙的概念和组成,包括各种天体,如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

讲解天体系统的层次,从地月系到太阳系、银河系,再到总星系,让学生明确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位置。

(2)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展示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图片和相关数据,让学生比较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公转方向、公转周期、体积、质量等方面的特征。

引导学生总结出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即地球与其他行星在结构和运动特征上具有相似性。

(3)存在生命的行星提出问题:为什么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地球的体积和质量、地球的大气层、地球的温度等方面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强调地球的特殊性在于其具备了适宜生命存在的条件。

3、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以及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4、课堂练习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如判断天体、绘制天体系统层次图、分析某行星是否可能存在生命等,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篇一:高中地理_必修一_教案__人教版】──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是形成科学的宇宙观的基础,为此,教材主要讨论了3个问题: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和存在生命的行星等。

教材中利用了6图2表加以说明,运用这些图表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知道太阳系的成员,运用资料认识九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结构特征,从中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3.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1.阅读“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一组图文信息,认识各类天体的主要特征;利用网络等媒体,收集天文信息,丰富对宇宙环境的认识。

2.通过阅读“天体系统”图,设计相应的简明框图,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3.阅读“太阳系模式图”和“九大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表,归纳九大行星公转运动的共同特点;阅读“太阳系其他行星与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比”图,归纳三类行星的结构特征。

从的结构特征。

从上述过程中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

4.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从温度条件、大气成分和水等方面,分析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并以此推论火星等其他大行星,以及太阳系范围之外的天体是否有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确定在宇宙中寻找外星人的方向的见星人的方向的见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宙观。

破除迷信,反对邪教。

2.通过寻找外星人的探讨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体验自主、合作、创新探究过程和团队意识。

另一方面,培育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

3.通过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确立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观点;通过运用资料探讨地理问题,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1《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实录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1《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实录
4.学会使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星空,能够识别一些基本的天体,如恒星、行星、卫星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宇宙中的地球相关知识。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图片等,形象直观地展示宇宙的层次结构,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察星空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到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学会关爱自然、关爱他人。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认知发展、兴趣爱好和价值观等方面具有以下特点:他们对宇宙、天文等神秘领域充满好奇,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已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能够理解较为抽象的地理概念;同时,他们对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关注度较高,有较强的国家荣誉感。
4.深入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研究,如:嫦娥探月工程、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等。撰写一份研究报告,内容包括:
-项目背景及意义;
-项目进展及成果;
-项目对国家及人类的贡献;
-个人对项目前景的看法及建议。
5.完成课后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作业要求:
1.学生需认真对待作业,确保作业质量,提高自身的学习效果。
2.选择题: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速度等,测试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
3.问答题: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4.实践题:让学生绘制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示意图,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动手能力。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宇宙的层次结构、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及其地理意义。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1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三篇(附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1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三篇(附导学案)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案【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2.了解宇宙的主要组成物质、天体及其类型3.了解宇宙中一些天体的特征和区别,初步认识各类天体系统之间的层次关系,从而加深对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理解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过程和方法1.通过阅读分析教材,使学生具有归纳整理知识、提取重点和找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自学能力。

2.通过阅读图片、画图和思考等活动,提高学生从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正确的宇宙观,并注意识别和抵制伪科学。

【教学重难点】:1天体系统的层次;2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的含义3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教学媒体与教具】:地球仪、地球的卫星照片,星云和星系幻灯片,天文挂图,多媒体、“太阳系模式图”挂图,录像机及自行剪辑九大行星概况、彗星录像节目,投影片或月貌图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通过我们初中地理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对其只是作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我们高中阶段继续对其作进一步的介绍。

【板书】第一章行星地球初中地理的研究范围还只是地球表面,再加上太阳。

不过我们知道,我们的世界却不仅限于此。

现在我们就面向整个宇宙,来介绍地球的有关知识。

【板书】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介绍】人们对宇宙的探索早在人类文明初期就开始了。

那时人们用肉眼进行观天,看到日月星辰,而星星又各有不同,有看起来不动的,人称其为恒星;有移动的行星;还有彗星、流星等。

后来,人们借助于光学天文望远镜,又发现了星云和星系。

再后来,加上射电望远镜,人们还发现了中子星、类星体和黑洞等。

所有这些都是宇宙中存在的物质形式,人们通称天体。

【讨论】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2阅读材料,并结合学生自己平时的生活所见,谈谈你在天空中可以看到的星星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略【总结讲解】天体的主要类型:星光闪烁的恒星、在星空中移动的行星、圆缺多变的月亮、轮廓模糊的星云、一闪即逝的流星、拖着长尾的彗星、气体和尘埃(备注: 1此部分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演示各种天体的主要特点及各种天体的视形状和特点; 2.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1.1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24)

1.1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24)
在互动游戏和虚拟现实技术的环节,学生们的参与度较高,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加深了对宇宙环境的理解。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操作虚拟现实设备时存在一些困难,比如不熟悉设备的操作等。因此,我在课后进行了个别指导,帮助他们克服这些困难。
在作业批改和评价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解答典型例题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恒星、行星、卫星的区别理解不清晰,对太阳系中行星的顺序记忆不准确等。针对这些问题,我在课堂上进行了再次讲解和强调,并给予学生们一些解答技巧和方法。
2.例题二:太阳系中一共有多少颗行星?它们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是什么?
答案:太阳系中一共有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例题三:地球的特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地球的特殊性体现在适宜的温度、大气层、水资源等方面。地球的温度适宜生命存在,大气层保护生物免受宇宙射线伤害,水资源支持了生命的起源和生存。
3.讨论(10分钟)
4.案例研究(10分钟)
现在,我们来深入研究一下地球的特殊性。请大家阅读教材中关于地球的特殊性的部分,并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地球能够支持生命存在?地球的大气层、水资源和生命存在等方面有什么独特之处?请大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分享你们的发现。
5.互动游戏(10分钟)
6.虚拟现实体验(5分钟)
3.学生自我评价: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效果。我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对宇宙环境、太阳系结构和地球特殊性的理解程度,以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我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指导。
4.家长反馈:
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学习情况。我会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态度和效果,以及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支持和关注程度。通过家长反馈,我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与家长共同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和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教材1.1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1)-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1.1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1)-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本节“地球的宇宙环境”,是高中学生所接触的第一堂地理课,通过介绍天体,进而引导学生了解宇宙天体系统,使学生一进入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就对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有一初步认识,从而在宏观上把握地理环境的大背景。

教材采用图片、表格、文字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能够直观地分析出地球的宇宙环境及自主探究分析得出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

区域认知:掌握天体系统的层次,能运用图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人地协调观: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素养。

综合思维:利用所学,探究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存在生命的星球,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地理实践力:通过探究活动月相观测活动,培养学生考察、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的能力。

1、重点:(1)了解天体、天体系统,认识各类天体系统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地球的宇宙环境。

(2)了解太阳系的基本特征,理解地球是一颗及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难点:理解地球是一颗及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多媒体自制教具(一)引入课题教师以千古疑惑为引,甄选几个宇宙现象,在引入本节授课内容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亿万星辰,交相辉映。

日出日落,月盈月亏……地球在宇宙中处于何等地位?地球的宇宙环境究竟如何?地球是一个什么样的星球?地球、月球和太阳,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究竟是什么力量操纵着地球上的潮涨和潮落?(二)了解天体、天体系统,认识各类天体系统间的关系,从而掌握地球的宇宙环境首先,由教师为学生讲述人类在认识宇宙的历程,由最早的地心说,到日心说。

随着人类视野的发展,提出星系的概念,在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中,望远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目前,人类天文观测的尺度已经扩展到了200亿光年的时空区域。

之后随着大型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以及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范围在不断地扩大,对宇宙的认识不断地完善,教师讲述完人类认识宇宙的进程之后,可以让学生各自发表自己对宇宙的认识。

2024【人教新版】初中地理7年级上册1.1《地球的宇宙环境》参考教案

2024【人教新版】初中地理7年级上册1.1《地球的宇宙环境》参考教案

第一章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目标】1.运用图片、影视资料,以及数字技术等手段,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2.结合图片、影视资料等,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空间站建设等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与意义。

3.收集中国航天及太空观测发展的相关材料,举例说出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

【教学重难点】运用地图等资料,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大地球仪1个。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模式一视频导入播放纪录片《从太空看地球》,了解宇宙太阳系以及地球、月球等天体的概念,初步认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模式二新闻导入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在回忆从太空中俯瞰地球的感受时,这样写道:“地球真的太漂亮了,漂亮得无可比拟!”“在太空的黑幕上,地球就像站在宇宙舞台中央那位最美的大明星,浑身散发出夺人心魄的、彩色的、明亮的光芒,她披着浅蓝色的纱裙和白色的飘带,如同天上的仙女缓缓飞行。

”地球真的会发光吗?如果不是,那么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为什么是明亮的?这与它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有什么关系?今天我们就一起到浩瀚的宇宙去遨游一番,从宇宙的深处看看我们的地球。

模式三问题导入每个人从童年时代就对神秘浩瀚的宇宙有无限向往。

茫茫宇宙,渺无边际。

仰望星空,你肉眼看到了什么?肉眼看不到的还有什么?你对宇宙有哪些了解?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请列举在学案上。

二、明确目标有的放矢课件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生齐读目标,教师解读学习目标。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师:何谓宇宙?我国战国时期的《淮南子·原道训》中指出:“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

”其实宇宙就是时间和空间的组合,无始无终,无边无际,而各种天体则是宇宙中物质的各种各样的存在形式。

(一)地球在宇宙中1.学生对照教材,完成相关内容。

学生交流,展示明确答案。

2.学生探究学习:(1)指导学生利用教材P6,以太阳系为例,认识宇宙中天体的相互联系。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 课标解读“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宇宙环境是以地球为中心事物,周围的太空环境,指的是整个宇宙,但“重点是太阳系”。

要初步了解宇宙是什么?宇宙中有什么?静止还是运动?掌握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对这些了解、掌握后还要有条理地“描述”出来。

“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行星,而“普通”是指地球与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的共性,“特殊”是指地球与太阳系中其他行星比较而具有的个性,“说明”是要说出理由,要体现理解的思维过程。

“运用资料”则是对认知过程要求从感性材料再到理性认识,中间自然要有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过程。

✍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培养用比较分析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认识;利用图表分析法和比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 教学重点①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②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教学难点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教学策略(一)外在教学资源运用: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象、表格字据等材料。

2.各种天体彩色图片课件。

(二)学生认知规律的运用1.先提供感性的事实材料,后分析、比较、归纳理性结论、观点,再用结论、观点去组织、驾驭、解释事实材料,解决实际问题,即遵循“由‘地’导‘理’,又由‘理’解‘地’”的教学原则。

2.创设问题情境,使课堂教学在问题探究、问题研讨活动中进行。

(三)教学方法指导教学法、讲解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导入课程]教师:9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人民日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了一首名为《仰望星空》的诗歌。

1.1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1.1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授课题目第一章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授课类型新授课单元目标1.地球在宇宙中•结合科学故事、史实材料等,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使用数据、类比等方式描述地球的大小。

•运用图片、影视资料以及数字技术等手段,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2.太空探索•结合图片、影视资料等,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空间站建设等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与意义。

•收集中国航天及太空观测发展的相关材料,举例说出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

学业要求学习本主题后,学生能够借助相关资料以及教具、学具等,描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领悟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能够说出地球在宇宙环境中的位置、地球的大小,初步建立科学的宇宙观;能够说出中国太空探索取得的成就等,认识人类太空探索的意义和价值,保持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形成科学探究的兴趣与情怀,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材教法本主题包括地球在宇宙中、太空探索等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科学的宇宙观,增强科学兴趣,提升科学探究意识与科学精神。

本主题内容在教学情境创设上要突出直观性,便于学生理解。

重视使用与主题相关的图像、视频等,如人类探月、火星探测、载人航天以及空间站建设等素材。

重视实践教学资源的利用,如天文馆、天文台、高校及科研院所等科普基地或科研机构,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听报告等,拓展学生的认知渠道。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晴朗的夜晚,我们仰望天空,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闪烁的星星,它们大多是恒星。

观看视频,认识宇宙。

以视频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一、地球在宇宙中宇宙中的银河系星系是构成宇宙的基本单位。

它是一个包含恒星、气体、宇宙尘埃和暗物质组成的。

宇宙中有无数个星系。

银河系就是其中的一员。

观看图片资料,了解星系。

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银河系中的地月系太阳是银河系中无数恒星中的普通一颗。

太阳吸引着行星、小行星、星云等围绕它旋转,组成了太阳系。

人类的家园——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公开课教学设计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公开课教学设计

1.1 宇宙中的地球
“谈天说地”,地——地球,天——宇宙。

什么是宇宙?
宇宙: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
空间上无边无际,时间上无始无终
“天上有星星、月亮、太阳……”——天体
1、概念(了解):天体、天体系统
2、分类:天体——恒星、行星、卫星、星云等→天体相互吸引、绕转组成天体系统,例如地月系、太阳系等 天体系统——行星系、恒星系、银河系等
地球处于什么宇宙环境中呢?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二、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1)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普通性表现在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的普通性
运动特征:
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近圆性:绕日公转的轨道近似圆形
共面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结构特征:
与太阳系其它行星有许多相似之处(体积、质量、密度、组成物质等都不特别) (2)太阳系中的一颗特殊行星
地球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引入:电影《流浪地球》为什么流浪?
在不远的将来,太阳急速衰老膨胀,地球面临被吞没的灭顶之灾。

为拯救地球,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万座行星发动机,以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地球和人类就此踏上预计长达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

→目前,太阳处于壮年期,状态稳定
存在生命原因:
外部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和稳定的太阳光照
自身条件:①适宜的温度 ②大气条件(氧气、大气层保护) ③液态水
日地距离适中,地球公转和自转周期适当,使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有利于液态水的存在;地球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其引力使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的周围,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

并经过长期演化,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总星系 银河系 河外星系 普通性 特殊性。

宇宙中的地球 教学设计

宇宙中的地球 教学设计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肥西中学胡建【教学内容分析】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是形成科学的宇宙观的基础,为此,教材主要讨论了3个问题: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和存在生命的行星等。

教材中利用了6图2表加以说明,运用这些图表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知道太阳系的成员,运用资料认识九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结构特征,从中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3.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1.阅读“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一组图信息,认识各类天体的主要特征;利用网络等媒体,收集天信息,丰富对宇宙环境的认识。

2.通过阅读“天体系统”图,设计相应的简明框图,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3.阅读“太阳系模式图”和“九大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表,归纳九大行星公转运动的共同特点;阅读“太阳系其他行星与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比”图,归纳三类行星的结构特征。

从的结构特征。

从上述过程中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

4.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从温度条、大气成分和水等方面,分析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并以此推论火星等其他大行星,以及太阳系范围之外的天体是否有存在生命物质的条。

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确定在宇宙中寻找外星人的方向的见星人的方向的见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宙观。

破除迷信,反对邪教。

2.通过寻找外星人的探讨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体验自主、合作、创新探究过程和团队意识。

另一方面,培育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生存空间的责任感。

3.通过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确立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观点;通过运用资料探讨地理问题,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通过观赏天体照片等相关视频信息,激发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设计9:1.1宇宙中的地球

教学设计9:1.1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3.培养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认识。

2.利用图表分析法和比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重点1.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难点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教学活动[新课导入]新闻导入,引出牛郎织女,引出宇宙:昨天,记者从腾讯方面获悉,七夕全天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14.27亿次,突破除夕10亿的峰值。

5.20元因为谐音“我爱你”成为最受欢迎的七夕示爱红包,而13.14、9.99、7.77金额的红包也受到用户的喜爱。

沿海地区的用户更为浪漫,广东省为七夕发微信红包最多的省份,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则紧随其后。

(板书)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推进(新知识传授)[教师精讲]师:何谓宇宙?我国战国时期的《淮南子·原道训》中指出:“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

”其实宇宙就是时间和空间的组合,无始无终,无边无际,而各种天体则是宇宙中物质的各种各样的存在形式。

晴朗的夜晚,当我们仰望星空,会看到繁星点点,这些都是天体,你能认识哪些天体?生:(可能的答案)月球、牛郎星、织女星、北斗七星、北极星、流星、彗星……师:很好,不少同学都能认识很多的天体。

宇宙中的天体还有很多,我们来看一段录像。

(放映录像:有关宇宙的片段,对各类天体及天体系统的介绍)师:录像中都有哪些天体呢?生:(多人分别回答)闪烁的恒星、云雾状的星云、不断移动的行星、拖着长尾的彗星、一闪即逝的流星、绕行星转的卫星……师:还有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这些都是自然存在的天体,像人造卫星、神舟飞船、各种探测器等则是人造天体。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完整详细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完整详细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学准备●教学分析✧学习者分析:本节是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新的地理知识的第一节课,学生的思维特点既有初中的活跃的特点,也拥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并且本节教学内容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天文宇宙知识。

因此在教学时应注意适当增加趣味性,为学生的地理知识搭建一个从初中向高中过渡的平台。

✧教学内容分析:本章是高中地理课程的第一章,是自然地理知识的开端。

本节是这章的第一节,主要内容是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本节的重点是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难点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本节课的德育目标是希望学生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宙观,并且培育学生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

表1-1 教学内容分解表✧教学目标的确定及描述课标要求: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课标分析: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

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

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是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

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方面看,地球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但是,存在生命尤其是高级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

很显然,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是本条“标准”的重点要求。

要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

“标准”将地球的特殊性限定在太阳系范围之内,隐含着在太阳系之外可能有存在生命的星球。

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时,要会运用有关资料加以说明。

这些资料如太阳系八颗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教学参考】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教学参考】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教学参考】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课标分析]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目的是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来看,地球是普通的,但地球上存在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

而说明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

【幻灯片展示】[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幻灯片展示】1.了解宇宙的物质形态和特点。

2.了解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结构,了解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3.了解地球是宇宙中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正确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二、能力目标【幻灯片展示】1.通过阅读太阳系结构示意图,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以及行星的运动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八大行星基本数据的对比、分析、归纳,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幻灯片展示】1.通过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正确的宇宙观。

2.用科学宇宙观武装头脑,树立科学的探索精神,并注意识别和抵制伪科学。

[教学重点、难点]【幻灯片展示】 1.天体及天体系统的结构层次。

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讲授过程]【幻灯片展示】【导课】1.“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曰宙”。

宇宙包含了地理学研究的两大视角“空间”和“时间”。

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从神话→地心说→日心说→星系说。

2.人类对宇宙探索的发展,如我国载人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美国“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的成功着陆等,引发学生对宇宙的关注和兴趣。

然后转而衔接到宇宙与地球的关系上。

【板书】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板书】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板书】1.地球的宇宙环境——宇宙是物质的【讨论】①何为光年?一光年约为多少千米?②目前我们所能观测到的宇宙的半径约为多少千米?③面对上题的数字,你有什么感慨?【幻灯片展示】【归纳】光年为光在真空中一年所传播的距离,一光年约为94608亿千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课标】
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课标分析】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

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中的所处的位置。

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是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

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来看,地球是普通,但地球上存在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

而说明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

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时,要会用有关资料加以说明。

这些资料如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

本节是高中地理的开篇,涉及较多的天文知识,同时这些内容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材设计了较多的活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得出结论。

教材在介绍天体的具体形式时用了很贴切的形容词,让学生有比较直观的认识。

采取阅读的形式介绍了其中的四种天体,以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

对于天体系统的层次,教材是以图加材料说明的形式从小范围到大范围来讲述,并让学生填写层次的框图来巩固。

为了说明地球的普通性,教材把八大行星的有关数据归纳成图表,引导学生应用数据分析探究,把地球与其他行星进行比较,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一颗普通的行星。

而对于本节的重点内容,教材主要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和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特征,分析地球上具备了生命存在的温度、大气和安全的宇宙环境等条件,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

本节课后活动的目的是以地球上出现生命的条件作为一个参照,培养学生迁移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但要有理论根据。

【教学目标】
1.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
2.初步学会分析地理资料的方法;
3.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的宇宙观,激发探索宇宙的寻找地外文明的兴趣和决心。

【教学重点】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教学难点】
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教学方法】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交流互评。

充分利用教科书搭建的平台,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问题有更深的认识。

【学法指导】
通过合作和交流,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合作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教学过程】
(展示图片:宇宙上看到的地球组图)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也是我们人类在宇宙中的唯一家园,本章我们主要学习的是关于地球的一些情况。

导入新课:
这是我们进入高中以来的第一节地理课。

大家在初中的时候对地理都有所接触,也许你对地理很感兴趣,也许你不曾重视地理,但是只要你学过地理,你应该感受到地理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回给你很多帮助。

(学生举例说明)
现在我们学习的地理与初中有很多的不同,它不仅仅是学习某个地理事物在什么地方,而是要对一些地理现象作出自己的解释,人们总是用“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来形容一个人知识的渊博,今天我们就先去
浩瀚的宇宙遨游一番,从宇宙的深处来看看我们的地球。

导学、自主探讨、讨论交流
先根据同学们过去的观察体验,交流对于天体和宇宙的认识,教师总结宇宙的概念。

在次基础上,提出问题:天体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让学生通过阅读P2图1.1,除认识到要用科学的眼光观察天体外,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宇宙环境的组成,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紧扣谈天说地的话题,提出“说地”将要探讨的主要问题:如何确定地球的位置?地球是一颗怎样的星球?地球上为何有生命物质存在?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引导启发)认识地球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有助于全面认识地球上出现的一些地理现象,并找出这些形象形成的客观的正确的原因。

宇宙虽然无边无际,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之中,但是是有规律可循的。

搞清天体系统的形成和层次,可以帮助我们确认和描述地球所处的位置。

(读图指导)图1.2体现了宇宙是按一定的层次和结构组成的有序的物质世界。

四幅小图分别代表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逐层展示了它们之间的隶属关系。

(方法步骤)
1.利用天体系统层次图找出地球的位置;
2.将图1.2转换为图1.3,或自行设计天体系统的层次图,以多种方式表示地球的位置;
3.用文字描述不同宇宙空间尺度中地球所处的位置。

描述层次要清晰。

(自主探究)
学生独立学习,并将自己的见解和设计的图表整理出来。

二、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探究引导)地球到底是一颗怎样的天体?人类对这一问题的了解,主要来自人类对太阳系的探索和研究成果。

聚焦太阳系,分析一组图表信息,了解太阳系家族中的成员,特别是各大行星的基本特点,可以透析地球是一颗怎样的行星。

(学生围绕活动要求,先自学,再分组讨论)
第一步,读“太阳系模式图”,说出太阳系的成员、九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排列,从中认识地球。

要求运用图表信息说明地球是一颗怎样的行星。

第二步,分析图表中各要素的相关数据,运用基本的数理知识比较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进一步认识地球。

(1)认识地球作为行星的普通性
(点评指导)点评侧重运用数理知识解读图表信息,并得出结论的能力,如,观察太阳系模式图中九大行星公转方向的箭头,得出同向性的特征;根据九大行星的轨道倾角大多小于4度,得出共面性特征;根据九大行星的轨道偏心率大多接近0,得出近圆性特征,根据这些特征证明地球并不例外;再从结构特征,比如质量和体积等方面比较各大行星,特别是类地行星,得出地球也无特殊之处的结论。

最后以上述探讨的两方面结果来证明地球具有行星的一般特征,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2)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特殊行星
为何又说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是因为到目前为止,整个宇宙中只发现在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
(导学)用人类对火星生命的探测,引发学生思考生命生存需要哪些基本条件;再比较火星与地球的自然条件,引导学生探讨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形成“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的地理观念。

(自学整理,交流点评)
第一步:读图表分析,再次阅读第四页的图表信息,从日地距离、体积和质量等方面自主推理说明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第二步:阅读、理解教材。

即阅读第六页信息,理解地球内部物质变化与液态水形成的关系,整理出
自己的观点。

第三步:讨论交流评议。

在自主分析的基础上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活动)如何在茫茫的宇宙中确定寻找外星人的方向
(指导探究)除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有存在生命的可能?如何探寻类似地球的星球?人类一直在为寻找“外星人”而努力。

目前已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几十颗可能会有生命的行星。

全班讨论如何在茫茫宇宙中确定寻找外星人的方向。

(拓展)
第一步,课堂围绕课本提供的思考线索讨论;再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和理解,提出自己的设想和见解。

第二步,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查阅杂志、资料。

四、课堂总结
首先让学生回忆本节课学了那些知识,然后,在出示如下知识结构提纲,看学生还有那些知识没总结出来。

【板书设计】
【教学反馈】
1.太阳成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根本原因在于( C )
A太阳能自身发光,照亮太阳系B太阳辐射是九大行星的热量源泉
C太阳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D太阳的位置正好在太阳系的中心
2.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 D )
A恒星B彗星C星际间的气体和尘埃D陨石
3.下列关于总星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囊括了整个宇宙B是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的总称
C包含二级天体系统D上述说法都正确
4.在太阳系的几大行星中,与地球公转轨道相邻的类地行星是( B )
A水星、金星B金星、火星C火星、木星D木星、土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