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栽培.ppt

合集下载

玉米栽培技术PPT课件

玉米栽培技术PPT课件
玉米栽培方案交流
.
1
玉米概述
• 玉米俗称苞谷、玉蜀黍、 苞粟、苞米、棒子、玉茭、 玉麦、珍珠米、观音粟、 六谷等。
• 玉米是粮食兼饲料作物。 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重要 的饲料来源,也是全世界 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
• 我国的玉米产量居世界第 2位。
.
单位:百万吨
2
.
3
玉米营养价值
淀粉:70%~75% 蛋白质:8%~11% 油脂:4%~5% 半纤维素:5%~6% 纤维素:2%~2.8% 糖份:2.5% 维生素(VA、VB1、VB2):2%左右 灰份:1.3% 热量:365千卡
.
16
玉 米 缺 素—缺 钾
• 缺钾:幼苗上部叶片 发黄。叶脉间出现黄 白相间的褪绿条纹, 下部老叶片尖端和边 缘呈紫红色;严重的 叶边缘、叶尖枯死, 全株叶脉间出现黄绿 条纹或矮化。
.
17
玉米叶片异常诊断
.
18
玉 米 缺 素—氮磷钾防治
氮 三元素
缺氮、磷、钾的防治方法
防治缺氮、磷、钾一首先 是注重基肥要施足,二在 作物需素大的时候进行补 施。
.
28
玉米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玉米螟
防治方法:1.5%辛硫磷颗粒剂以1:15比 例与细煤渣拌匀,或选用0.15%功夫颗粒 剂,在玉米心叶期撒入喇叭口内。
.
29
玉米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玉米蚜虫
防治方法:在点片发生期,选用“10%吡虫啉”( C9H10ClN5O2 ) 防治。
.
30
玉米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地老虎”
穗期
雌穗进入小花分化期、雄穗进入四分 营养器官旺盛生长和雌雄穗等生殖器官强
大喇叭口期 体期,叶龄指数60左右,雄穗棒三叶 烈分化与形成。这一时期是玉米一生中生

《玉米栽培》课件

《玉米栽培》课件

04
玉米的收获与贮藏
玉米的收获时期与方法
收获时期
根据玉米的品种、气候条件和种植地 区,确定最佳的收获时期。一般来说 ,玉米的收获期在完熟期,此时玉米 的籽粒已经饱满,含水量较低,产量 和品质都较好。
收获方法
目前主要采用机械收获和人工收获两 种方式。机械收获效率高,适合大面 积种植的农户,但需要注意机械损伤 ;人工收获则较为灵活,适用于小面 积种植的农户。
灌溉
根据玉米生长需要和土壤水分状况,适时进行灌溉。在干旱 季节要及时浇水,以保证玉米正常生长所需的水分;在雨水 充足季节要及时排水,以防积水影响玉米生长。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种类
玉米常见的病虫害有玉米螟、蚜虫、锈病、叶斑病等。
防治方法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及时排水 等;在生长期间要定期检查,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生 物防治等。
03
玉米栽培技术
选地与整地
选地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 肥沃、通透性好、保水保肥能力 强的地块,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和 产量的提高。
整地
在种植前进行深耕细作,将土壤 中的杂质、根茬等清除干净,同 时将土壤耕耘细碎,保持土壤的 通透性和保水保肥能力。
播种与密植
播种
选择适宜的播种时期,一般在春季土壤温度稳定在10℃以上时进行播种,播种 深度一般为3-5厘米,播种时要保证播种深度一致,播后覆土镇压。
05
玉米栽培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玉米栽培的经济效益
提高农民收入
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其栽培能 够为农民带来稳定的收入来源,提高 农民的生活水平。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玉米栽培不仅涉及种植环节,还涉及 到种子、化肥、农机等多个领域,能 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PPT课件

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PPT课件
36
(4月23日)
37
(6月3日)
38
70+40厘米宽窄行
39
收获株数 8700-8800
株/亩
40
7月4日
41
7月4日
42
8月19日
43
株型
44
10月17日
45
(9月28日测产)
46
47
高产田生育期天数与≥10℃积温表
生育阶段
生育天数 (d)
播种-出苗 出苗-吐丝
吐丝-完熟
25
5月21日
5月29日
26
5月30日中耕施肥
27
6月5日
28
7月29日
29
9月27日测产
30
10月27日收获 机械收粒评价
31
10月30日
32
1511.74kg/亩 ,2013, 新疆, 农六师奇台总场
33
高产
新疆:2017年奇台总场示范田1.5亩单产达到1517.11kg( 22756.65kg/hm2),71团面积1100亩的籽粒机械实收,平均产量 为1229.8kg/亩(18447kg/hm2),刷新了全国玉米小面积和大面积 高产纪录。
11
东北 非灌溉条件高产纪录
吉林桦甸春玉米创1164.55 公斤/亩 (10.4亩,2007)
12
13
内蒙古赤峰松山区2007年以来连续创东北玉米高产纪录
松山区河南营村内单314( 8亩内单314实测产量1172.1kg/亩 )高产1田4 (2007年9月27日)
东北灌溉条件高产纪录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春玉米创1 250.5kg公斤/亩 (5亩,2008)
18
1385.39 kg (新疆奇台总场,

玉米栽培技术PPT课件

玉米栽培技术PPT课件
根、茎、叶有变态情况,(肉根、块茎、 鳞茎、卷须茎、针刺叶等)。
(3)叶数:14-21片;早熟14-16、中熟 17-18、晚熟20-21片。
10
4、花和花序:花是生殖器官的外部形态。 花序:花在花轴上的排列方式叫花序。
(1)分类:性别分单性化和两性花; 按数量分单花和复花;按颜色分有色花和 无色花;
(2)结构:花柄、花托、花萼、雌蕊 (子房、花柱、柱头)雄蕊(雄蕊管、花 药、花粉粒)花冠;
11
5、果实:花的子房和胚珠经过受精后共同 发育而成的器官。玉米、小麦、水稻的种子 均为果实又叫颖果。
(1)分类:按形成器官分真果(子房) 如西红柿、桃、李子、杏等;假果(花托以 上形成叫假果)如梨、苹果等;按形态分肉 果、干果、单果、聚合果、裂果、闭果、坚 果、裸果等;
16
三、种子植物:用种子繁育下代的植物叫种 子植物。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一)寿命:60%以上发芽率,3--5年, 生理水分12%以上;
(二)分类: 裸子植物:子房开裂种子外露的种子植物; 被子植物:子房包住胚珠的种子植物;
(三)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区别: 单:有胚乳、须根、叶脉平行、一片子叶; 双:无胚乳 直根系、网状脉、两片子叶;
(2)结构:果皮、果肉、果核、种子、 果液;
12
6、种子:玉米种子是由胚珠双受精后,发 育而成的并繁育后代的生育器官。玉米是单 子叶,有胚乳植物。
(1)分类:按子叶分单子叶种子和双子 叶种子;按胚乳分有胚乳和无胚乳;
(2)结构:种皮、胚乳、胚(培根、 胚轴、胚芽)子叶;
(3)种子剖面图(明确胚乳、胚、子 叶位置)
13
7、 器官的变态: 根变态:肉根如萝卜、胡萝卜;块根如
土豆白薯。 茎变态:肉质茎如圆白菜、莴笋、仙人

玉米栽培.ppt

玉米栽培.ppt

八、玉米的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 2、中期管理 3、花粒期管理
1、苗期管理 玉米从出苗到拔节为苗期,苗期的生育特点,是以根系 生长为中心。据测定,玉米三叶期到拔节期,地下部相 当于地上部干物质增重速度的1.1—1.5倍,根系重量约 占植株总重量的50%—60%。 玉米苗期主要特性是耐旱怕涝怕草害。因此,苗期适 当干旱,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系生长。土壤水分过多, 通气不良,根系生长受阻,养分转化和吸收受到影响, 幼苗瘦弱,严重者将影响穗分化,植株后期生长不良。 植株过密,间苗不及时和杂草丛生,会影响玉米地上部 和根系的生长造成幼苗细弱。
化学除草 在播种后,出苗前,用40%阿特拉津胶悬剂 每亩100ml加60%丁草胺100m1,或加50%乙草胺50— 75m1。喷水量在土壤墒情较好或可能下雨时,一般为 2.0—4.0L/亩。喷洒必须均匀,用药量必须正确。如 有粘虫发生,可在除草剂中添加杀虫剂(如粘虫灵)进行 混喷。 查田补苗,保全苗 在玉米出苗后应及时查苗。缺苗少 苗时可采用就近多留苗或移栽补苗。 适时定苗,去杂去劣 玉米早间苗,适时定苗可避免幼 苗拥挤和互相遮光,节省土壤养分和水分,有利幼苗茁 壮生长。间苗次数一般依田间出苗率、病虫害危害程度 而灵活掌握。凡进行二次间苗,第一次可在幼苗3—4片 叶时进行,第二次在4—5片叶时。如当时地下害虫较多, 定苗时间可适当推迟,以保全苗,但最晚不宜超过6片 叶子。一次间苗者,可在4—5片叶时进行。
作物栽培学
——玉米
玉米(玉蜀黍、苞米、苞谷、玉 茭、棒子、玉麦、珍珠米);学 名:Zea mays L.Y
第一节
• • • • •


玉米生产的意义 玉米的起源和分布 1、起源 2、我国玉米的栽培历史 3、我国玉米的分布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课件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课件
玉米在工业、医药等领域也 有广泛应用,如淀粉、酒精、
医药等
玉米栽培的意义
提高产量:通过科学栽培技术,提高玉米产量,满足市场需求
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玉米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 保障粮食安全:玉米作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提高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 全 促进农业发展:推广玉米栽培技术,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推动农业现代化
病虫害预警系统:实时监测玉米病虫害, 提前预警,减少损失
玉米品种优化:利用基因编辑技术,优化 玉米品种,提高产量和抗病性
无土栽培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无土栽培技术简介:不使用土壤,而是使用营养液或其他介质来栽培作物 优点:提高产量、品质,减少病虫害,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
应用前景:在玉米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汇报人:PPT
单击输入目录标题 玉米栽培概述 玉米的生长发育过程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玉米高产栽培的田间管理
玉米高产栽培的现代技术应用
添加章节标题
玉米栽培概述
玉米的重要地位
玉米是动物饲料的主要来源, 对畜牧业发展至关重要
玉米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 物之一,产量高,适应性强
玉米是生物能源的重要原料, 对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收获与贮藏
适时收获:根据玉米成熟度确 定收获时间
机械收获:采用机械设备进行 收获,提高效率
晾晒与干燥:晾晒玉米,降低 水分含量,保证贮藏质量
贮藏条件:选择干燥、通风、 阴凉的贮藏环境,避免霉变和 虫蛀
玉米高产栽培的田间管理
苗期管理
施肥:根据玉米生长需求, 适时适量施肥
播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和 土壤肥力确定合理的播种密 度
追肥方法:采用撒施、沟施、穴施等方 法进行追肥

2024版《玉米高产栽培技术》ppt课件完整版

2024版《玉米高产栽培技术》ppt课件完整版

地下害虫
如蝼蛄、蛴螬等,危害玉 米根系。防治方法包括土 壤处理、毒饵诱杀等。
生物防治技术在玉米生产中应用
天敌昆虫利用
如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瓢虫、草 蛉防治蚜虫等。
微生物制剂应用
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生物农药 防治病虫害。
农业措施
合理轮作、间作、套种等减轻病虫 害发生。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和残留问题探讨
促进可持续发展
推广节本增效技术,提高玉米生产效益。加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推动玉米产业与养殖业、 能源产业等融合发展,实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肥料种类选择依据
依据土壤测试结果和玉米生长需求, 选择合适的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 注重氮、磷、钾等养分的合理搭配。
施肥时期和数量确定方法分享
施肥时期
根据玉米生长发育阶段和养分需求规 律,确定基肥、追肥等关键施肥时期。
施肥数量确定方法
综合考虑土壤肥力、目标产量、肥料利 用率等因素,科学计算施肥量,确保养 分供应充足且不过量。
米的生长发育。
病虫害
玉米病虫害的发生会严重影响 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逆境条件下生理反应及应对措施
干旱
玉米在干旱条件下会出现叶片卷 曲、萎蔫等生理反应,应采取灌
溉、覆盖保墒等措施应对。
低温
低温条件下玉米会出现生长缓慢、 授粉不良等生理反应,应采取覆 盖保温、增施肥料等措施应对。
高温
高温条件下玉米会出现呼吸作用 增强、光合作用减弱等生理反应, 应选择耐热品种、合理密植等应 对。
合理灌溉,根据玉米生长发育需要和当地气候条件,合 理安排灌溉时间和灌水量
中耕除草,减少杂草与玉米的竞争,提高土壤通透性和 蓄水保墒能力

玉米产量潜力与高产栽培技术PPT课件

玉米产量潜力与高产栽培技术PPT课件

本区土壤肥沃,光、
热资源时空分布与玉
米生育进程同步,玉
米营养品质好,种植
面积、总产量均占我
国1/3以上,单产比全
国高10%以上。是我
国玉米优势产业带。
-
17
黄淮海专用玉米优势区
黄淮海玉米区是我国最大的玉米产区,产量占全 国总产量的近40%。此区气候温暖,全年降水500800毫米,无霜期长,日照充足,适于冬小麦-夏玉 米一年两熟种植栽培,玉米以夏播为主。
本区夏玉米正
处于雨热同季,
正常年份不需要
灌溉,土壤供肥
能力也强,利于
玉米生产。是我
国第二大玉米产
区。
-
18
我国玉米生产上存在的问题
种植规模小、生产成本高、产量不稳:
优质专用品种少、品种使用不当,生产上
品种多、乱、杂;
水肥及农药投入不合理,肥料利用率低,
农药残留多;
生产技术不到位,机械化程度低,效益不
品种
播期
京单 28 春(覆)
郑单 958 春(覆)
SC704 春(覆)
先玉 335 春
32D22

先玉 335 春
郑单 958 春(覆)
登海9 号 春(覆)
郑单 958 春
登海 601 春
亩穗数 (个) 6015 5817 5889 5567 5367 6333 6353 5391 6150 6177
留苗密度:6802株/亩,实收6574株/亩; 播种期:2005年6月8日
-
21
1、玉米产量潜力
玉米是高产作物,产量潜力很大
玉米是C4作物,光合效率比稻麦高2-3倍,产 量也最高。
玉米净光合生产率玉米46-63mg CO2/dm2.h, 小麦为17-31,水稻为12-30。

玉米栽培管理(课堂PPT)

玉米栽培管理(课堂PPT)
爆裂型(爆裂玉米) 胚乳全为角质淀粉; 籽粒顶端凸出,表面坚硬光滑; 果穗小,籽粒小,穗轴细,产量低, 是最古老的玉米种之一,……
17
糯质型 籽粒外观坚硬光滑,不透明,无光泽; 刀切面呈蜡质状,故又称“蜡质玉米”; 籽粒粘性大,几乎100%为支链淀粉; 单基因隐性(wxwx); 原产中国,“云南紫杆糯玉米”
高粱
1%
其他谷类
3%
水稻
水稻
豆类
42%
27%
薯类 12%
10%
11
总产量
小麦 23%
玉米 24%
薯类 豆类 3% 5%
谷子 0%
高粱 其他谷类 1%
2%
我国玉米生产的发展过程
11199 10600
9682
6260 6383 5595
4524
4916
4598
2144 2366
1440 1515
1531 1562
作物栽培学各论
玉米栽培
1
LOGO
第一节 概 述
一、玉米生产的重要性 ❖ C4作物,光合效率高,产量潜力大。 ❖ 2000 年 世 界 玉 米 收 获 面 积 达 137549khm2 , 总 产
596412kt,单产4336kg/hm2,面积次于水稻、小 麦居第三位,总产和单产均居第一位。 ❖ 玉米不仅是高产粮食作物,也是营养丰富的饲料 作物和良好的工业原料作物。
穗期(拔节-抽雄) 花粒期(抽雄-成熟)
22
作物栽培学各论—玉米栽培
种子的形态结构
❖ 玉米种子实际上是果 实(颖果),俗称籽 粒。其形状、大小和 色泽多样。千粒重一 般200-350克,籽粒 颜色有黄、白、紫、 红、花斑等。果穗出 籽率一般为75-85%; 鲜果穗含水量一般为 50%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的需水与灌水
玉米的需水量 • 玉米一生总需水量,公顷产籽粒7500㎏, 需水量在3750一4500m3。 玉米的灌溉 灌水时期: • 播前灌水 • 大喇叭口期灌水 • 抽穗期开花期灌水 • 粒期灌水
灌水方法
• 畦灌 • 沟灌 在玉米行间开沟灌水,沟灌适宜 的坡度为0.00 3%—0.0 08%。 • 喷灌
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 生育期—从出苗至新种子成熟的天数,其长短 与品种、播期和温度等有关。 • 生育时期 : • 出苗期 • 拔节期 • 大喇叭口期 • 抽穗期 • 吐丝期 • 成熟期 • 一般玉米田,群体达到60%以上作为全田进入 各生育时期的标志。
玉米的器官建成及其影响因素
• 根系生长及其影响因素: 玉米的初生根、次生根和气生根在不同 生育时期的吸收能力不相同。 影响因素: 不同品种类型 土壤水分状况对根系生长及功能的影响 土壤温度 施肥
玉米的播种技术
• • • • • • • 播前种子准备: 晒种 浸种 药剂拌种 适时早播 : 播种方法 :垄作和平作 ,条播和点播 播种量: 因种子大小,发芽率高低,种植密 度播种方法和栽培目的而不同。 • 播种深度:4—6cm ,旱地墒情差,播深至 l0—12cm
玉米的需肥与施肥
• 玉米需肥规律:一生中吸收的养分以N为最多, K次之,P最少。 • 玉米的需肥量:每产1000kg籽粒,吸收N2.4kg、 P2O50.94kg、K 2O 2.3kg。 • 不同生育时期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 : 幼苗期吸收养分少。拔节期至开花期吸收养分 速度快、数量多,是玉米需要养分的关键时期。 生育后期吸收速度缓慢,吸收数量也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茎的生长及其影响的环境因素
• • • • • • 茎的生长 :玉米的茎节在苗期已经形成。 影响茎生长的因素: 温度 施肥 密度 水分
叶的生长及其影响因素
• 叶的生长 — 叶发生于茎顶端的生长锥,早在 胚形成时期,已开始分化。 • 影响玉米叶片生长的因素: • 温度 • 光照 • 密度 • 水分 • 施肥
• 甜 质 型 (zea mays L.seccharata Sturt) 又 名甜玉米 • 糯质型又名蜡型(zea mays L.sinesis Kulesh) • 爆裂型又名麦玉米(zea mays L.everta sturt) • 甜粉型(zea mays L.anylacea-saccharata Sturt) • 有稃型(zea mays L. tunicata Sturt)
2、中期管理 玉米从拔节到抽雄穗为穗期。从拔节开始,雌穗分 化直到雄穗抽出,这一时期的生育特点是,不仅营 养生长进一步加强,而且开始了生殖生长,进入了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旺盛时期。拔节时次生 根一般已形成4—6层,随着地上部茎节逐次伸长, 在靠近地表的茎节也陆继出现支持根,此时根系不 断向四周和纵深扩展,对水肥的吸收能力和需要量 增加,从地上部生长来看,从拔节后,茎叶迅速生 长。大部分中、上部叶子均在拔节孕穗期出现和展 开,植株茎秆也在此期间伸长和增重,内部的雌雄 花器也迅速分化,体内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不 断加速,因此玉米单株干重也迅速增加。
化学除草 在播种后,出苗前,用40%阿特拉津胶悬剂 每亩100ml加60%丁草胺100m1,或加50%乙草胺50— 75m1。喷水量在土壤墒情较好或可能下雨时,一般为 2.0—4.0L/亩。喷洒必须均匀,用药量必须正确。如 有粘虫发生,可在除草剂中添加杀虫剂(如粘虫灵)进行 混喷。 查田补苗,保全苗 在玉米出苗后应及时查苗。缺苗少 苗时可采用就近多留苗或移栽补苗。 适时定苗,去杂去劣 玉米早间苗,适时定苗可避免幼 苗拥挤和互相遮光,节省土壤养分和水分,有利幼苗茁 壮生长。间苗次数一般依田间出苗率、病虫害危害程度 而灵活掌握。凡进行二次间苗,第一次可在幼苗3—4片 叶时进行,第二次在4—5片叶时。如当时地下害虫较多, 定苗时间可适当推迟,以保全苗,但最晚不宜超过6片 叶子。一次间苗者,可在4—5片叶时进行。
玉米器官的形态特征及功能
• 根的形态特征 —玉米根系可分:初生根 (胚根)、次生根(节根)、气生根(支持根) • 玉米根的生理功能—玉米根系具有吸收 养分和水分,支持植株和合成有机物质 的作用。 •
茎的形态特征及功能
• 茎的形态特征 — 玉米茎有明显的节和节间, 茎粗自下而上逐渐变细,节间长度逐浙增长, 至果位附近为最长,后又递减。 • 茎由表皮、机械组织、基本组织和维管束组成。 表皮外有明显的角质层,维管束在茎中星散排 列。 • 茎的功能 —支持、运输、贮存养分的场所。
穗分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 • • • • • • 雄穗分化过程: 生长锥突起期 伸长期 雄穗分枝和小穗裂片分化期 小穗继续分化分枝 小花分化期 花器官发育和花粉粒形成期
• 雌穗分化过程: • • • • • 生长锥突起期 伸长期 小穗裂片形成期 小穗分化期 小花分化期
影响穗分化因素
• • • • • 温度和水分 土壤肥力 密度 光照 品种
• 玉米的排涝 • 玉米不同生育期耐淹能力和抗湿能力 不同,在雨季高峰期要加强沟渠的检查 和疏通,保证退涝能及时排出。
七、玉米种植方式 1.等行距种植 一般行距60一70cm、,植株 地上部和地下部在田间分布均匀,便于机械化 操作。在高肥水和密度加大的条件下,行间部 郁蔽,光照条件差。 2.宽窄行种植 一般宽行85cm,窄行55cm。 改善了后期行间光照条件,充分发挥边行优势, 使“棒三叶”处于良好的光照条件之下,有利 高产。
玉米栽培技术
• 合理密植 • 合理密植的原则 —影响密度的因素是品 种、土壤肥力、生产条件和产量水平 • 密度与品种 • 密度与肥水
玉米高产的土壤条件
• 土层深厚结构良好 • 耕层有机质和速效养分高 • 土壤pH适宜—最适的pH为6.5—7.0。
玉米的整地技术
• 春玉米的整地技术 :前作收获后立即灭茬, 结合施有机肥进行早秋耕。耕地深度一般为 16—20cm,耕后立即耙耱。 • 夏玉米的整地技术 :小麦收前灌水,收后采 取全套耕、耙、耢作业,边耕边播种;或局部 整地,麦收后按玉米的计划行距用犁开沟,深 耕10一12cm,沟内撤施基肥,顺垄播种;采取 旋耕机旋耕或圆盘耙浅耕灭茬而后播种;麦收 后不整地,顺麦垄带茬条播,种后浇蒙头水, 节省农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 施肥技术: • 施肥量 • 施肥原则 —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氮、 磷、钾及微肥配合,基肥、种肥及追肥 的配合平衡施用。 • 施肥方法: • 基肥 — 撒施、条施和穴施。 • 种肥
• 追肥—迫肥时期、次数和数量,要根据玉米需 肥规律、地力基础、施肥数量、基肥和种肥施 用情况以及玉米生长状况决定。 • 苗肥 • 穗肥 玉米雌穗生长锥伸长后至雄稳抽出前 施用的追肥称穗肥,一般多在大喇叭口期追 施。。 • 粒肥 玉米抽雄至开花期追肥为粒肥。延长绿 叶功能期,提高光合效率,增加光合产物积累, 促进粒多,粒重,以获高产。 • 追肥深度 用量少时可施得浅些,施肥量大时 施得深些,达12—16㎝。
作物栽培学
——玉米
玉米(玉蜀黍、苞米、苞谷、玉 茭、棒子、玉麦、珍珠米);学 名:Zea mays L.Y
第一节
• • • • •


玉米生产的意义 玉米的起源和分布 1、起源 2、我国玉米的栽培历史 3、我国玉米的分布
三、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
• 世界生产概况 • 我国生产概况:
玉米类型及形态特征
在玉米抽雄前2—3周左右,正是雌 穗分化小穗和小花时期,如外界条 件适宜,水分和养分充足,就能增 加有效果穗数,形成大穗和增加每 穗粒数,为丰产打下基础。
主攻目标 促进株壮、穗多、穗大、粒多。 其具体措施如下: 追肥 玉米拔节至抽雄期追肥,一般进行两 次,第一次在拔节前后施入,生产上称为攻 杆肥。追施攻秆肥的目的是保证玉米植株健 壮生长,促进玉米雌雄穗顺利分化。第二次 在抽雄前即大喇叭口期追施,一般称为攻穗 肥。攻穗肥对保证玉米增产极为重要,对决 定果穗的多少和每穗的粒数的作用很大。
玉米产量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 • • • • • • • • 玉米干物质的积累 : 缓慢增长阶段 直线增长阶段 减缓至停滞阶段 籽粒的建成 : 籽粒形成期 乳熟期 蜡熟期 完熟期
产量形成
• 经济产量是由穗数、穗粒数和粒重所组成 • 穗数:玉米是独秆大穗,单株生产力高的作 物,增加种植密度是增加每亩穗数最有效的易 行措施。 • 穗粒数:多少取决于雌穗分化的小花数,受精 的小花数以及授粉后的小花能否发育成有效的 粒数。 • 粒重:粒重的高低取决于“籽粒库容”的大小、 灌浆速度及灌浆的时间。
• 类型 按照籽粒形状、胚乳性质与有 无稃壳,将玉米分为九个类型或亚种 • 马齿型(zea mays L. indentata strurt) • 半 马 齿 型 (zea mays L. semindentata Kulesh) • 硬粒型(zea mays L.indurata sturt) • 粉 质 型 (zea mays L.amylacea Sturt) 又名软粒型
• 玉米种子的形状、大小和色泽因类型和 品种而不同。 • 多呈圆形或长方形,有光泽。 • 颜色有黄、白、紫、红、花斑等色,常 见的多为黄色和白色。 • 种子大小因品种、栽培水平而异,—般 千粒重约250一350g。
种子的成分
• 蛋白质 在玉米籽粒胚和胚乳的蛋白质中,其 中氨基酸种类多达19种,以谷氨酸、精氨酸的 含量较高,而赖氨酸、色氨酸和蛋氨酸含量不 足。 • 脂肪 一般含36%~47%的油脂,玉米油是一种 高质量的油,亚油酸的比率高,而亚麻酸的比 率较低。 • 淀粉 98%存在于胚乳中,其余在胚及种皮中。 • 此外还有大量的糖分和灰分。
玉米的生长发育
• 玉米的一生 — 从播种至新的种子成熟, 经过种于萌动发芽、出苗、拔节、孕穗、 抽雄开花、抽丝、受精、灌浆直到新的 种子成熟,完成了整个生长发育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