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考试条文归纳(便于记忆 看了 不后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言
一、《金匮》的性质和沿革
二、《金匮》内容概况、编写体例和在中医学的地位
三、《金匮》学术思想
1.渊源于《内》、《难》二经
2.整体观念
3.恒动观念
4.预防学思想
5.脏腑经络学说是本书的立论依据
6.辨病和辨证相结合
7.创立了病因学
四、《金匮》的论治特点
1.治未病的思想
2.治病求本
3.重视正气,治疗中保护正气
4.根据病位,因势利导
5.标本先后,治有缓急
6.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7.用药特点
五、《金匮》的学习方法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第一
一、发病、病因 1、发病与预防(2)一类
病机及预防 2、病因(8)二类
3、病机(10)二类
1、已病防传、虚实异治(1)一类
2、表里同病(14)一类
二、★论治 3、痼疾加卒病(15)一类
4、审因论治(17)二类
5、饮食与调护(16)二类
1、指导思想:
人与自然界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
的整体观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2)
整体观念经络受邪,入藏府,为内所因也(2)
人体内部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1)
的整体观
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1)
2、病因:一者,经络受邪,入藏府,为内所因也;
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2)所中也;
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3、病机:阴阳失衡——有阳无阴——厥阳独行(10)
4、诊法:
5、预防医学:
四季脾旺不受邪(1)
若五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2)
治未病之人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2)
未病先防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2)
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2)
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2)
治未病之脏腑——既病防变——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1)
适中经络,未流传藏府,即医治之(2)
有病早治
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2)
6、治则:
①虚实当异治:“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意也(1)
肝实证——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1)
以肝病为例
肝虚证——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1)
②表里分缓急:急者先治,缓者后治(14)
③新久有先后;先治卒病,后治痼疾(15)
④审因论治,当随其所得而攻之(17)
⑤饮食与调护,根据病人饮食居处和五脏喜恶进行护理。(16)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
脉证与病机(1) (总纲) 一类
百合病正治法(5)一类
误汗(2)一类
证治救治法误下(3)二类
误吐(4)二类
变渴(6)(7)三类
变治法
变发热(8)三类
临床表现和内服方(10)一类
狐惑病证治外治法(11)(12)一类
酿脓证治(13)一类
百合病
概念:以精神恍惚不定,饮食、行动失调,口苦,小便赤,其脉微数为特征的一类疾病
治疗学——“因百合一味而廖此疾”之“百合说”
命名病机学——“百脉一宗”说
症状学——临床所见症状百出
热病后余热未尽
病因病机阴液暗耗——心肺阴虚内热(心阴虚为主)情志不遂,郁久化火
“意欲食复不能食”“欲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
“常默默”
主症“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
(1)“如寒无寒,如热无热”
“口苦,小便赤”“其脉微数”
“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
正治法——养阴清热,宁心安神
治则“各随证治之”
禁忌——汗、吐、下
正治法——百合地黄汤——养阴清热,宁心安神(5)
误汗后——百合知母汤——养阴清热,补虚润燥(2)
辩证施治误下后——滑石代赭汤——养阴清热、利尿降逆(3)
误吐后——百合鸡子汤——养阴润燥,以安脏气(4)
变渴;变发热(6、7、8)
狐惑病
概念:以人体上部、下部的蚀烂,甚或成脓为主症,伴有精神恍惚,狐疑惑乱为特征的一类疾病。
病因病机:
湿热内蕴湿热虫毒上扰目喉
虫毒内扰循肝经下注二阴
(10)
“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不欲饮食,恶闻食臭,临床特征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10)
“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13)
(13)蚀于上部则声喝——甘草泻心汤——清解热毒,安中化湿(10)
辩证狐惑酿脓——赤小豆当归散——清热利湿,解毒排脓(13)
施治蚀于下部——苦参汤洗之——杀虫解毒化湿(11)
外治法
蚀于肛者——雄黄熏之——杀虫解毒燥湿(12)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脉证与病机(1)一类
中风病
成因与辩证(2)第一段二类,第二段一类
病因病机(4)(6)(7)三类
历节病风湿历节(8)一类
证治寒湿历节(10)一类
概念:以突然昏倒或未经昏仆,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
甚至昏不识人为特征的疾病。
病因病机:“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正虚邪中——静脉痹阻,瘀塞不通,气血不能畅行,筋脉失养。
中“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脉微而数”(1)
风主要脉症
病“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2)
邪在于络营气不能运行于肌表肌肤不仁
分证邪在于经血气不能运行于肢体即重不胜
(2)邪入于府痰浊蒙蔽清窍,神失清灵即不识人
邪入于藏心脾欲绝舌即难言,口吐涎
概念:以全身逐个关节疼痛,痛势剧烈,甚至肿大变形,不可屈伸为主症的疾病。
病“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
因内因——肝肾先虚(4)
病“盛人脉涩小,短气”——气虚气血(7)
历机“(脉)弱则血不足”——血虚虚弱(6)
节“汗出入水中”——寒湿外侵(4)
病外因“少阴脉浮……浮则为风”(6)风寒湿侵袭
“饮酒汗出当风”(7)
病机:“风血相搏”——气血肝肾更虚,筋骨、关节、肌肉失养(6)
“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临床欲吐”(8)
特征“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10)
“疼痛如掣”(6)
风湿历节——桂枝芍药知母汤——祛风除湿,温经散寒,证治滋阴清热(8)
寒湿历节——乌头汤——温经散寒,除湿止痛(10)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成因与轻证的证治(1)二类
血痹
重证的证治(2)一类
脉象总纲(3)一类
脾肾阳气虚衰——虚劳脱气(11)三类
虚劳病病机与辩证肾阴阳亏虚——虚劳无子(7)三类
阴阳两虚盗汗——虚劳盗汗(9)三类
阴阳两虚虚劳失精(8)一类
虚劳腹痛(13)(14)一类
证治阳虚——虚劳腰痛(15)一类
阴虚——虚劳不寐(17)一类
虚实夹杂气血两虚感受风邪——虚劳风气(16)一类
虚劳干血(18)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