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安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doc
安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安州区人民政府2017年6月目录第一章前言 (1)一、规划调整的原因与必要性 (1)二、规划调整任务 (3)三、规划调整依据 (3)四、规划调整范围 (5)五、规划调整期限 (5)六、区域概况 (5)第二章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 (7)一、土地利用现状 (7)二、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9)第三章规划目标调整情况 (10)一、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10)二、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11)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15)一、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原则 (15)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6)三、土地利用布局调整 (20)第五章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案 (22)一、划定原则 (22)二、划定目的 (22)三、主要内容 (22)四、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划定情况 (23)第六章三线划定 (28)一、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划定 (28)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29)三、城镇用地边界线划定 (30)第七章土地用途分区 (32)一、基本农田保护区 (32)二、一般农地区 (33)三、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34)四、独立工矿用地区 (35)五、风景旅游用地区 (35)六、林业用地区 (36)七、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 (37)八、其他用地区 (38)第八章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39)一、允许建设区 (39)二、有条件建设区 (40)三、限制建设区 (40)四、禁止建设区 (41)第九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 (42)一、中心城区空间布局 (42)二、中心城区用地规模 (42)第十章土地综合整治安排 (44)一、土地综合整治目标 (44)二、土地整合整治保障措施 (44)第十一章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 (47)第十二章环境影响评价 (49)一、规划目标评价 (49)二、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51)附表1安州区土地利用主要控制指标表 (53)附表2安州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54)附表3安州区各乡(镇)土地用途分区面积表 (55)附表4 安州区乡(镇)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情况表 (56)附表5安州区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57)附表6安州区各乡镇规划控制指标表 (71)第一章前言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等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为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新要求,适应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背景的重大变化和相关规划实施,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统筹管控作用,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4〕1237号)、《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关于印发<四川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川国土资办发〔2015〕3号)、《绵阳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印发绵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绵国土资函〔2015〕53号)精神及相关要求,安州区人民政府组织对《安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进行调整完善。
安徽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安徽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二○一○年四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规划背景 (2)第一节区域概况 (2)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 (3)第三节未来土地利用形势 (5)第二章指导原则与目标 (7)第一节指导原则 (7)第二节土地利用战略 (8)第三节土地利用目标 (9)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 (11)第一节农用地 (11)第二节建设用地 (13)第三节未利用地 (15)第四章土地利用分区调控 (16)第一节土地利用分区 (16)第二节差别化土地利用政策 (20)第三节市级土地利用调控 (21)第五章土地利用重点任务 (23)第一节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 (23)第二节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合理用地需求 (24)第三节促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25)第四节统筹区域土地利用 (26)第五节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26)第六章土地利用重大工程 (27)第一节基本农田建设 (27)第二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 (28)第三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31)第七章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 (33)第一节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用地保护与建设 (33)第二节推进土地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34)第三节区域土地生态建设 (35)第八章规划实施保障 (36)第一节法律手段 (36)第二节行政手段 (36)第三节经济手段 (37)第四节社会手段 (39)第五节技术手段 (39)前言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安徽跨越式发展,统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实现奋力崛起,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以《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等为依据,在《安徽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基础上,编制《安徽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安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批复-皖政秘[2011]213号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安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批复正文:----------------------------------------------------------------------------------------------------------------------------------------------------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安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批复(皖政秘〔2011〕213号)安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请求批准安庆市市县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请示》(宜政报〔2011〕13号)悉。
经研究,现就安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修订后的《安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二、《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统筹土地利用,强化规划的整体控制作用。
三、要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从严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力度,合理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适度开发未利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切实保障国家和省重点项目、民生工程、重要基础设施以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建设用地。
到2020年,你市耕地保有量不少于367973.35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314905.10公顷。
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8779.38公顷以内,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义务量不少于8779.38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28392.97公顷以内,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111.74平方米以内。
四、加强土地利用统筹和管控。
加大农用地和农村居民点整理力度,合理开发利用长江岸线资源,优化产业用地、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
积极创新土地利用模式和方法,逐步形成产业集聚、居住集中、城乡协调的建设用地空间格局。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潜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的批复
顺 应 城 市发 展 规 律 ,
围 绕 髙 质
量发展总体要求 , 坚持经济 、 社会、 人 口 、 环 境
和资源相 协调 的可 持续 发展 战略 , 提髙 新型城 镇
倾量 和 水平 ,
统筹 做好潜江市城市 规划 、
酿
和管理各项工 作 , 逐 步把潜江市 建设成为 经济 繁
年 的请示 —
(201 7
2035
)
》
潜 江政 文 (
〔 2 0 18 〕 8 2
号) 收悉 。 现批复如 下 :
一
、
原则 同意
《 潜 江 市 城 市 总 体 规 划
年 以下简称 总体规划 ( 2 01 7 — 2 03 5
)》 (
《
?) 。
二、
潜江市地处湖 北省 中 部 江汉 平原 ,
度重视 城市 防灾 减 灾工 作 ,
建 立 健 全包 括 消
防 、 人 防 、 防 洪 、 防 震 、 防 地质 灾 害等 在 内 的
城市 综 合 防 灾体 系 。
七 、
建设 资 源 节 约 型 和 环 境 友 好 型 城 市 。
要按 照促进 生产 空 间 集约 髙 效 、 生 活 空 间 宜居
各类 开发 区 和新 城新 区 。 坚 持节 约 和 集 约 利 用
土 地 , 严格 控制 新增 建设 用 地 , 加 大 存 量 用 地
挖潜力 度 ,
合理 开 发 利 用 城市 地 下 空 间 资 源 ,
提髙 土地 利 用 效率 切 实 保护 好耕 地 特别 是基 ,
是 我
省重要 的 石油 、 盐
地 。 《 总体删 》 实施 要
石板滩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石板滩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6年调整完善方案石板滩镇人民政府二〇一七年六月目录石板滩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I)一、基本情况 (1)(一)区域概况 (1)(二)土地利用现状 (1)二、规划修改的期限与范围 (1)三、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1)四、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情况 (1)(一)调出情况 (1)(二)补划情况 (1)五、建设用地调整情况 (2)(一)城镇工矿用地调整 (2)(二)农村居民点用地调整 (2)(三)交通水利用地调整 (2)六、土地利用分区调整情况 (2)(一)土地用途分区规划 (2)(二)建设用地管制分区规划 ........................................................................... 2附表:1、石板滩镇土地利用现状表;2、石板滩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3、石板滩镇土地利用规划目标调整表;4 石板滩镇落实上一级土地利用规划指标情况表;5 石板滩镇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分解表;6、石板滩镇调入区域规划调整前后对比表;7、石板滩镇调出区域规划调整前后对比表;8、石板滩镇土地用途分区修改情况表;9、石板滩镇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修改情况表;10、石板滩镇2006-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11、石板滩镇土地用途分区面积统计表;12、石板滩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重点项目表;附图:1、石板滩镇土地利用现状图(2014年);2、石板滩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3、石板滩镇建设用地管制与基本农田保护图;4、石板滩镇土地整治规划图;5、石板滩镇土地利用规划建设用地布局调整示意图;6、石板滩镇建设用地管制与基本农田调整示意图。
一、基本情况(一)区域概况石板滩镇位于常德市区西北部,东临与武陵区交界,西接桃源县,南灌溪镇相邻,北与蔡家岗镇毗连。
距市区约12公里,207国道与临岗公路穿镇而过,石长铁路、常张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极为便捷。
湘乡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湘乡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湘乡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说明目录第一章规划编制依据 ..................................................................... (1)第一节法律法规 ..................................................................... .. (1)第二节政策文件 ..................................................................... .. (1)第三节技术规范 ..................................................................... .. (1)第四节相关规划 ..................................................................... ........ 2 第二章规划编制原则 ..................................................................... (4)第一节依法编制原则 .....................................................................4第二节统筹兼顾原则 .....................................................................4第三节相互协调原则 .....................................................................4第四节因地制宜原则 .....................................................................4第五节公众参与原则 .....................................................................4第六节注重实施原则 .....................................................................5 第三章区域概况 ..................................................................... .. (6)第一节自然条件 ..................................................................... .. (6)第二节社会经济状况 .....................................................................9I湘乡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说明第四章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10)第一节规划主要目标 ...................................................................10第二节主要规划指标落实情况 (11)第三节规划实施成效 ...................................................................12第四节规划编制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第五章规划编制过程与主要成果 (16)第一节工作过程 ..................................................................... (16)第二节主要成果 ..................................................................... ...... 18 第六章规划编制的基础数据 (20)第一节土地利用现状数据 (20)第二节经济社会数据 ...................................................................25 第七章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预测 (26)第一节人口 ..................................................................... .. (26)第二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 30 第八章建设用地规模预测 (31)第一节城镇用地 ..................................................................... (31)第二节农村居民点用地 (31)第三节采矿用地、其他独立建设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 (34)第四节交通运输用地 ...................................................................34第五节水利设施用地 ...................................................................36II湘乡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说明第六节建设用地总规模 ............................................................... 38 第九章耕地供需平衡分析 (39)第一节耕地需求预测 ...................................................................39第二节耕地可供给量预测 ........................................................... 40 第十章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析 ..................................................44第一节评估工作任务 ...................................................................44第二节评估工作程序 ...................................................................44第三节规划区地质环境条件 (45)第四节规划区危险性现状评估 (45)第五节规划区危险性预测评估 (46)第六节规划区适宜性评估 (49)第七节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 50 第十一章与相关规划的协调 (52)第一节与“十一五”规划的协调 (52)第二节与城市规划的协调 (52)第三节与其他规划的协调 ........................................................... 52 第十二章上级下达主要规划控制指标落实情况............................... 54 第十三章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和环境影响评价 (55)第一节规划方案的可行性 (55)第二节规划方案的环境影响评价 (56)III湘乡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说明I湘乡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说明第一章规划编制依据第一节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4、•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5、•基本农田保护条例?6、•湖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条例?第二节政策文件1、•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2、•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3、•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意见?,湘政发[2005]4号,第三节技术规范1、•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2、•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3、•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1湘乡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说明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土资厅发…2009?51号,4、•关于明确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几项具体工作的通知?,湘国土规办发[2009]15号,5、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湘国土资办发[2005]114号,6、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规范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程序的意见‡的通知?,湘国土资办发[2006]66号,7、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43号,8、关于印发<湖南省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审查细则>的通知,湘国土规办发[2009]19号,第四节相关规划1、•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2008-2020年)?2、•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规划,2008-2020年,?3、•长株潭城市群核心空间开发与布局规划,2008-2020年,?4 •“3+5”城市群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2008-2020年,?5、•湘潭市2006-2010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6、•湘潭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5-2020年,?7、•湘潭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8、•湘潭市域,森林,生态建设规划,2008-2020年,?9、•湘潭市综合交通规划?2湘乡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说明 10、•湘潭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9-2020年,? 11、•湘乡市2006-2010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12、•湘乡市城镇体系规划,2004-2020年,? 13、•湘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14、•湘乡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大纲?3湘乡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说明第二章规划编制原则第一节依法编制原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编制规划。
黔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黔西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黔西县人民政府二〇一二年四月目录第一章前言 (1)第二章规划背景 (7)一、土地利用状况 (7)二、土地利用特点 (8)三、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9)第三章规划目标 (13)一、土地利用战略 (13)二、土地利用调控指标 (15)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17)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原则 (17)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7)三、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20)第五章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25)一、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25)二、强化基本农田的保护和建设 (26)三、加强耕地质量建设 (28)第六章建设用地调控和用地安排 (29)一、优化城(集)镇土地利用 (29)二、合理安排新农村建设用地 (30)三、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及管制措施 (30)四、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模、布局 (32)第七章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34)二、基础性生态用地规模和布局 (34)三、生态屏障建设用地安排 (35)四、预防和缓解开发建设对土地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36)五、保护和改善土地生态环境的措施 (37)第八章土地用途分区管制 (39)一、基本农田保护区 (39)二、一般农地区 (40)三、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40)四、独立工矿区 (41)五、风景旅游用地区 (41)六、林业用地区 (42)七、牧业用地区 (42)第九章土地整治安排 (44)一、总体要求 (44)二、土地整治目标 (44)三、土地整治类型 (45)四、土地整治保障措施 (46)第十章乡镇土地利用调控 (48)一、重点区域土地利用调控 (48)二、乡镇土地利用调控 (49)第十一章规划实施措施 (51)一、规划实施的法律手段 (51)二、规划实施的经济手段 (51)四、规划实施的技术手段 (54)附表 (56)表F.1 黔西县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表 (56)表F.2 黔西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57)表F.3 黔西县各乡(镇)土地用途分区面积表 (59)表F.3 黔西县各乡(镇)土地用途分区面积表(续表) (60)表F.4 黔西县耕地保有量变化情况表 (61)表F.5 黔西县重点建设项目规划表 (62)表F.5 黔西县重点建设项目规划表(续表) (63)表F.5 黔西县重点建设项目规划表(续表) (64)表F.5 黔西县重点建设项目规划表(续表) (65)表F.5 黔西县重点建设项目规划表(续表) (66)表F.5 黔西县重点建设项目规划表(续表) (67)表F.5 黔西县重点建设项目规划表(续表) (69)表F.5 黔西县重点建设项目规划表(续表) (70)表F.5 黔西县重点建设项目规划表(续表) (71)表F.5 黔西县重点建设项目规划表(续表) (72)表F.5 黔西县重点建设项目规划表(续表) (73)表F.5 黔西县重点建设项目规划表(续表) (74)附表6 (75)表F.6-1 黔西县各乡(镇)规划控制指标表 (75)表F.6-2黔西县各乡镇基本农田调整分析表 (76)第一章前言一、县域概况黔西县位于贵州省中部西北方,乌江中游鸭池河北岸,东经105°47′至106°27′,北纬26°46′至27°21′之间。
潜江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潜江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潜江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二〇一二年四月目录一、前言 (1)(一)规划目的 (1)(二)规划任务 (1)(三)规划原则 (2)(四)规划依据 (3)(五)规划范围 (4)(六)规划期限 (4)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5)(一)自然条件及经济基础 (5)(二)土地利用现状结构 (5)(三)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 (7)三、主要规划目标 (9)(一)战略定位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9)(二)主要规划目标 (9)四、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 (11)(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1)(二)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13)五、土地利用分区 (16)(一)分区原则 (16)(二)建设用地管制分区 (17)(三)土地利用分区管制 (20)六、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 (26)(一)落实耕地保护责任 (26)(二)严格保护基本农田 (27)七、重点村镇和建设项目用地 (28)(一)城镇建设用地 (28)(二)农村居民点用地 (29)(三)基础设施用地 (30)八、土地生态环境保护 (30)(一)生态建设规模 (30)(二)用地布局和安排 (31)(三)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措施 (31)九、规划实施措施 (33)(一)进一步提高规划的公众认知度和宏观指导作用 (33)(二)完善规划实施评价监督和考核机制 (33)(三)进一步加强土地利用规划、计划管理 (33)(四)完善土地利用的利益调节机制 (34)十、附表 (35)一、前言为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更好地统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促进潜江经济开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潜江经济开发区的实际,潜江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组织编制了《潜江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一)规划目的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耕地保护责任,以节约与集约用地为核心,统筹优化各类、各区域用地,保障潜江经济开发区经济建设发展需求。
德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德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德阳市人民政府二〇一〇年十月项目名称:德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编制单位:德阳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单位:德阳市国土资源局技术编制单位:四川省国土勘测规划研究院目录总则 (i)第一章规划背景 (1)第一节德阳市概况 (1)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 (3)第二章土地利用目标与战略 (11)第一节指导思想与原则 (11)第二节土地利用目标 (12)第三节土地利用战略 (17)第三章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19)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9)第二节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22)第四章土地利用区域调控 (30)第一节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30)第二节县(市、区)主要用地调控指标 (34)第五章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40)第一节允许建设区 (40)第二节有条件建设区 (41)第三节限制建设区 (41)第四节禁止建设区 (42)第六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 (43)第一节中心城区概况 (43)第二节中心城区发展目标与方向 (43)第三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安排 (46)第四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空间管制 (48)第七章土地利用重大任务 (51)第一节严格保护耕地与基本农田 (51)第二节有序推进土地综合整治 (53)第三节统筹利用城乡建设用地 (57)第四节科学保障重点建设项目用地 (60)第五节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 (63)第九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68)第一节强化规划实施的行政管理 (68)第二节加强规划实施的法制建设 (69)第三节完善规划经济调节手段 (70)第四节提高规划实施的技术保障 (71)第五节扩大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 (71)附表 (73)表G1 德阳市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表 (73)表G2 德阳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74)表G3 德阳市各县(区)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表 (76)表G4 德阳市各县(区)建设用地指标表 (76)表G5 德阳市各县(区)新增建设占用耕地及补充耕地表 (78)表G6 德阳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79)表G7 德阳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管制分区表 (92)表G8 德阳市各县(区)基本农田调整表 (92)表G9 德阳市灾后恢复重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表 (93)表G10德阳市各县(区)新增建设用地及补充耕地表 (93)表G11基本农田预留区内规划建设项目清单 (95)总则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严保护耕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统筹安排各业各类用地,加强土地生态建设,提高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围绕省委“两个加快”的要求和德阳市“三年全面恢复、五年提升跨越、八年全面小康”的目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根据《四川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及《德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等规划部署,对《德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进行修订,编制《德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江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4年修改版)说明
第八章 土地用途分区和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划定方法 .........................................22 一、土地用途分区划定原则 ..................................................................................22 二、土地用途分区划定方法 ..................................................................................22 三、土地用途分区上图标准 ..................................................................................24 四、划定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区的基本要求 ..........................................................25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汉江流域综合开发总体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汉江流域综合开发总体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0.06•【字号】鄂政发[2012]83号•【施行日期】2012.10.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汉江流域综合开发总体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鄂政发〔2012〕83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湖北省汉江流域综合开发总体规划(2011-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12年10月6日湖北省汉江流域综合开发总体规划(2011-2020年)前言汉江是长江中游最长的支流,干流流经陕西、湖北两省,全长1577公里。
汉江湖北段涵盖了汉江的上中下游,占全长的55.25%,流域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3.89%。
汉江流域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基础雄厚、生态条件优越,是连接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轴线、连接鄂西北与江汉平原的重要纽带,具有“融合两圈、连接一带,贯通南北、承东启西”的功能,在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突出的带动作用。
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抢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带来的历史机遇,探索我国内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有效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培育湖北省新的经济增长极,全力构建“安澜”、“畅通”、“富饶”、“绿色”、“和谐”汉江,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范围包括湖北省十堰市郧县、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丹江口市、茅箭区、张湾区,神农架林区,襄阳市襄城区、樊城区、襄州区、南漳县、谷城县、保康县、老河口市、枣阳市、宜城市,荆门市东宝区、掇刀区、钟祥市、沙洋县、京山县,随州市曾都区、随县,孝感市安陆市、云梦县、应城市、孝南区、汉川市,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以及武汉市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东西湖区、蔡甸区、汉南区等10市(林区)39个县(市、区),流域面积6.3万平方公里。
国土资发〔2006〕307号 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
关于发布实施《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30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计划单列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精神,加强对工业用地的调控和管理,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根据土地等级、区域土地利用政策等,部统一制订了《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详见附件1),现予以发布。
一、本《标准》是市、县人民政府出让工业用地,确定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格时必须执行的最低控制标准。
二、工业用地必须采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其出让底价和成交价格均不得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详见附件2)相对应的最低价标准。
各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办理土地出让手续时必须严格执行本《标准》,不得以土地取得来源不同、土地开发程度不同等各种理由对规定的最低价标准进行减价修正。
三、工业项目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国有建设用地。
对少数地区确需使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的土地,且土地前期开发由土地使用者自行完成的工业项目用地,在确定土地出让价格时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最低价标准的60%执行。
其中,对使用未列入耕地后备资源且尚未确定土地使用权人(或承包经营权人)的国有沙地、裸土地、裸岩石砾地的工业项目用地,在确定土地出让价格时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最低价标准的30%执行。
对实行这类地价政策的工业项目用地,由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报部备案。
四、对低于法定最高出让年期(50年)出让工业用地,或采取租赁方式供应工业用地的,所确定的出让价格和年租金按照一定的还原利率修正到法定最高出让年期的价格,均不得低于本《标准》。
年期修正必须符合《城镇土地估价规程》(GB/T18508-2001)的规定,还原利率不得低于同期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五年期存款利率。
项目划分
编码
编码
编码
编码 QJHH03-01-01-01-01 QJHH03-01-01-01-02 QJHH03-01-01-01-03 QJHH03-01-01-02-01 QJHH03-01-01-02-02 QJHH03-01-01-02-03 QJHH03-01-01-03-01 QJHH03-01-01-03-02 QJHH03-01-01-03-03 QJHH03-01-02-01-01 QJHH03-01-02-01-02 QJHH03-01-02-01-03 QJHH03-01-02-01-04 QJHH03-01-02-02-01 QJHH03-01-02-02-02 QJHH03-01-02-02-03 QJHH03-01-02-02-04 QJHH03-02-01-01-01 QJHH03-02-01-01-02 QJHH03-02-01-01-03 QJHH03-02-01-01-04 QJHH03-02-01-01-05 QJHH03-02-01-01-06 QJHH03-02-01-01-07 QJHH03-02-01-01-08 QJHH03-02-01-01-09 QJHH03-02-01-01-10 QJHH03-02-01-02-01 QJHH03-02-01-02-02 QJHH03-02-01-02-03 QJHH03-02-01-02-04
潜江市后湖农场天新等两个分场土地整理项目第三标段项目划分
项目 名称 单项工 程名称 单位 工程 名称 分部工程 序号 名称 1 2 3 QJHH0 3-0101 坑塘填 坑塘 QJHH03埋(第一 填埋 01-01-02 片区)7# 4 5 6 坑塘填 QJHH03埋(第一 01-01-03 片区)8# 7 8 9 10 田块10 QJHH03平整(第 01-02-01 一片区) QJHH0 3-0102 田块 平整 田块13 QJHH03平整(第 01-02-02 一片区)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修复东 西沟(第 QJHH03一片区) 02-01-01 (0+0000+800) 硬化 沟渠 21 22 23 24 25 26 27 修复东 西沟(第 QJHH03一片区) 02-01-02 (0+0001+600 28 29 30 31
土地适宜性评价-070104
潜江市土地适宜性评价专题研究潜江市国土资源局华中师范大学土地科学研究中心二○○六年五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区域概况 (2)一、区位条件 (2)二、自然资源条件 (2)三、社会经济条件 (2)四、生态环境条件 (3)第二章专题研究的目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4)一、目的 (4)二、指导思想 (4)三、原则 (4)(一)针对性原则 (4)(二)选择性原则 (4)(三)持续利用原则 (4)(四)潜在适宜性原则 (4)第三章土地资源数量、利用结构和动态变化分析 (5)一、土地利用现状及其动态变化分析 (5)二、农用地利用现状及动态变化分析 (5)(一)耕地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6)(二)农业结构调整及其动态变化分析 (7)(三)农用地结构变化的经济社会原因 (7)三、建设用地结构变化分析 (8)四、未利用地结构变化分析 (8)第四章土地利用布局分析 (9)一、农用地的分布特点和规律 (9)二、建设用地的分布特点和规律 (9)三、未利用地的分布特点 (10)第五章土地适宜性评价 (12)一、资料的收集 (13)(一)微地貌 (13)(二)土壤属性资料 (13)(三)农贸中心影响度 (13)(四)路网密度资料 (14)(五)排灌条件 (14)(六)对外交通便利度 (14)二、建立基础数据库 (14)三、评价单元的确定与划分 (15)四、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方法选择 (16)五、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因素、因子的选择及权重的确定 (17)(一)影响土地适宜性类的因素、因子分析 (17)(二)适宜性评价的因素、因子选择原则 (21)(三)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因素、因子选择 (21)(四)权重的确定 (22)六、评价单元总分值计算 (25)七、结果统计 (26)第六章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产生原因和解决措施 (31)一、土地利用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31)(一)耕地面积锐减,人口激增,人地矛盾日益尖锐 (31)(二)土地利用不充分,低产土地大量存在 (31)(三)农业内部结构整理欠协调 (31)(四)土地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31)二、解决主要问题的措施 (32)(一)严格管理,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32)(二)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地关系 (33)(三)调整作物布局,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 (33)(四)因地制宜、改造中低产田 (33)(五)充分发挥水域资源优势,加速发展水产养殖业 (33)第七章提出建议 (34)一、各类土地潜力 (34)(一)未利用地待开发潜力 (34)(二)土地资源再开发潜力 (34)二、耕地集约配套措施 (35)(一)积极培育农产品市场,加快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 (35)(二)建立完整的信息监测体系,确保农用地的“质”和“量” (36)(三)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耕地资源的综合效益 (37)参考文献: (39)前言从2002年初,全国开始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工作,旨在进一步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和用途管制,协调各地区、各行业的用地需求,促进土地的集约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
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说明书
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说明书第一部分概述第一章城市概况一.区位关系(一)地理位置荆州市地处湖北省中南部,位于江汉平原腹地,东连武汉,西接三峡,南跨长江,北临汉水,是连东西、跨南北的交通要道和物资集散地,是国家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鄂中南地区的经济纽带,长江中游枢纽港口城市,国家轻纺工业基地,素有文化之邦、渔米之乡和旅游胜地的称誉。
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11°15 ~114°05 ,北纬29°26 ~31°37 。
境区东西最大横距约274.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约130.2公里,呈带状分布。
(二)区位关系从区位关系看,荆州处于我国中部地区,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扩散区域,处在武汉都市圈与宜昌都市区的联结轴线上,是武汉都市圈和宜昌都市区的重要联结点,在城市等级上与宜昌、襄樊属于同一级别,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荆州在湖北省城镇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与湖南省的岳阳和常德市域相接壤,是长江流域经济体系中的中部核心城市。
二.行政区划荆州市辖荆州、沙市两区及江陵县、监利县、公安县,代管松滋、石首、洪湖3个县级市。
全市设88个镇,12个街道办事处,14个乡。
全市国土面积14067平方公里,占湖北省国土面积的7.6%。
其中平原湖区占78.8%,丘陵低山区占21.2%;市区面积1576平方公里,市区建成面积58.3平方公里。
三.自然地理(一)地质·地貌荆州市位于杨子准地台中部,属新华夏系第沉降带晚近期构造带,处于中国地势第三级阶梯的西部边缘,是江汉平原的主体。
全市地势略呈西高东低,由低山丘陵向岗地、平原逐渐过渡。
全市海拔250米以上的低山493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54%;海拔40~250米的丘陵岗地2147.66平方公里,占15.27%。
山丘分布于西部松滋市的庆贺寺、刘家场及西北部的荆州区八岭山,地势最高点为松滋市的大岭山,海拔815.1米。
高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高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改方案高安市人民政府二〇一五年十月规划修改名称:高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改方案县(区)级人民政府:高安市人民政府(公章)县(区)级国土部门:高安市国土资源局(公章)市级国土部门:宜春市国土资源局(公章)编制单位:高安市金地勘测规划有限公司负责人:审核人:编制人:编制时间:二〇一五年十月目录前言 (1)一、规划实施评估报告摘要 (3)(一)主要指标执行情况 (3)(二)评估结论 (4)(三)评估建议 (5)二、历次规划修改情况 (5)(一)规划指标与“二调”衔接情况 (5)(二)规划修改情况 (6)三、规划修改方案摘要 (7)(一)规划修改指标来源 (7)(二)规划修改调整规模 (7)(三)规划指标调整情况 (7)(四)规划布局调整情况 (7)(五)管制分区变化情况 (8)四、规划修改的必要性和合法性 (9)(一)规划修改项目概况 (9)(二)规划修改的必要性 (20)(三)规划修改的合法性 (21)五、规划修改的指导思想 (22)六、规划修改的原则 (22)七、规划修改的依据 (23)八、规划修改方案 (24)(一)主要规划指标修改 (24)(二)土地利用结构的修改 (25)(三)土地利用分区的修改 (25)(四)建设用地管制分区的修改 (26)(五)重点项目及重大工程布局修改 (26)(六)各乡镇规划指标修改 (26)(七)规划图件及规划数据库的修改 (29)九、规划修改方案影响评价 (30)(一)对用地布局的影响评价 (31)(二)对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影响评价 (31)(三)对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影响评价 (31)(四)对高安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评价 (32)(五)对高安市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评价 (33)(六)对规划执行情况的影响评价 (33)十、规划修改实施措施 (33)(一)强化本次规划修改效力 (33)(二)加强修改方案实施的动态监测 (33)(三)做好县乡两级规划及数据库的衔接 (33)(四)严格核定项目用地规模 (34)(五)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确保耕地质量不降低 .. 34 (六)加强项目节约集约用地管理 (34)(七)建立健全公共参与制度 (34)(八)完善项目建设影响评估 (35)附表: (36)前言高安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北,属长江中下游平原。
舟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舟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3年修改版)文本(获批稿)舟山市人民政府二〇一四年十二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规划总则 (2)第1条规划依据 (2)第2条规划原则 (2)第3条规划期限 (3)第4条规划范围 (3)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修改年) (4)第5条土地利用现状结构 (4)第6条土地利用现状特点 (4)第7条土地利用形势与挑战 (5)第三章土地利用总体战略与规划目标 (7)第8条总体战略 (7)第9条规划目标 (7)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优化 (9)第10条结构调整与优化导向 (9)第11条 2006-2012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9)第12条 2013-2020年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优化 (9)第五章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11)第13条规划导向 (11)第14条永久基本农田红线 (11)第15条标准农田建设 (12)第16条标准养殖塘建设 (13)第17条耕地功能定位 (13)第18条耕地占补平衡 (14)第六章建设用地规模管控与布局优化 (15)第19条城镇开发边界线 (15)第20条城乡建设用地 (15)第21条基础设施建设用地 (16)第23条节约集约用地 (17)第七章海域开发与保护 (20)第24条战略布局 (20)第25条海洋功能分区 (20)第26条岸线资源开发利用 (22)第27条滩涂围垦及围填海 (23)第28条海域使用导则 (25)第八章海岛生态环境保护 (26)第29条基础性生态用地 (26)第30条生态保护红线 (26)第31条重点海岛生态环境保护 (27)第九章土地利用分区 (30)第32条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30)第33条建设用地管制分区 (32)第十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 (35)第34条规划范围 (35)第36条现状规模 (35)第37条发展定位 (35)第38条用地规模及控制指标 (35)第39条用地布局导向 (36)第40条三线划定 (39)第41条规划分区 (39)第42条集约利用导向 (40)第十一章土地利用区域调控 (43)第42条规划指标调控 (43)第43条土地利用空间引导 (43)第44条重点区块协调 (45)第十二章规划实施措施 (46)第45条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机制 (46)第47条土地用途差别化、精细化管理规范 (47)第48条规划实施管理动态监管机制 (48)第49条承接省政府下放规划实施行政审批机制 (48)第十三章规划附则 (50)第50条实施主体 (50)第51条实施时间 (50)第52条法律效力 (50)前言2011年6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舟山市成为我国首个以发展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战略新区。
渝北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渝北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前言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科学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认真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统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坚定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两江新区开发建设机遇,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全面开放、改革创新为动力,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着力实施开放强区、生态立区、文化兴区、统筹活区战略,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展示区建设,加快新兴产业集聚,实现建设“宜居渝北、枢纽渝北、生态渝北、平安渝北、健康渝北、文明渝北”的战略构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促进《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和渝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规定和《重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要求,编制《渝北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本规划提出了2006~2020年期间渝北区土地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新的战略定位、目标任务、发展重点、空间布局和政策措施,是规划期内渝北区土地利用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各项规划建设和国土部门依法行政的重要依据。
本规划基期年为2005年,近期目标年为2010年,远期目标年为2020年,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
规划范围为渝北区行政管辖区内全部土地,共24个镇(街道办事处),幅员面积145591.65公顷。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背景(一)渝北区地处重庆市都市发达经济圈,是重庆主城区的北大门。
重庆直辖以来,渝北经济社会发展加快,2010年6月18日重庆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诞生了中国第三个、内陆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
在两江新区1200平方公里规划控制区域中,渝北占据了69.5%,达到810.08平方公里;在两江新区规划建设用地550平方公里中,渝北拥有444平方公里。
随州市曾都区农村户口独生子女中考可加分
随州市曾都区农村户口独生子女中考可加分
曹丽;钟海滨
【期刊名称】《湖北教育:时政新闻》
【年(卷),期】2005(000)009
【摘要】随州市曾都区尚市镇中心学校2005届初中毕业生余金波同学今年中考
离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相差4分,可他不需交纳协调费就可直接升人重点中学就读,此事着实让他及其家人心里乐开了花。
原来,余金波同学属农村户口独生子女,而该区已实施农村独生子女家庭中考可加分的优惠政策。
【总页数】1页(P18)
【作者】曹丽;钟海滨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
【相关文献】
1.随州市曾都区新四军第五师旧址群 [J],
2.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安陆市、随州市曾都区、潜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改方案的批复 [J], 湖北省人民政府;
3.40年坚守初心,打造随州香菇产业品牌——记随州市曾都区政协常委刘毓 [J],
李颖; 金昭宇; 石守京
4.40年坚守初心,打造随州香菇产业品牌——记随州市曾都区政协常委刘毓 [J],
李颖; 金昭宇; 石守京
5.如何在群众文化工作中发挥作用——以随州市曾都区群艺馆为例 [J], 乾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潜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潜江市人民政府二〇〇九年四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6)一、规划目的 (6)二、规划的指导思想 (6)三、规划编制的原则 (6)四、规划任务 (8)五、规划依据 (9)六、规划范围 (10)七、规划期限 (10)八、规划效力 (10)第二章土地利用形势与背景 (11)一、潜江市概况 (11)二、土地利用现状 (11)三、土地利用特点 (13)四、土地利用潜力 (14)五、土地利用问题 (15)第三章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17)一、区域功能定位 (17)二、土地利用战略 (17)三、地方发展战略 (18)四、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19)五、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20)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23)一、土地利用总体结构调整 (23)二、农用地结构调整 (23)三、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24)四、未利用地结构调整 (25)第五章土地利用分区 (26)一、分区原则 (26)二、分区类型 (26)三、分区管制 (26)第六章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39)一、落实耕地保护责任 (39)二、严格控制耕地流失 (39)三、加大补充耕地力度 (40)四、严格保护基本农田 (41)五、统筹安排其他农用地 (42)第七章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和布局 (43)一、城镇建设用地规划 (43)二、独立建设用地规划 (44)三、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 (45)第八章土地生态环境建设 (47)一、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格局 (47)二、发展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47)三、积极开展土地生态环境建设 (48)第九章重点工程建设安排 (50)一、交通运输工程 (50)二、水利设施工程 (50)三、能源建设工程 (51)四、环保建设工程 (52)五、土地整理工程 (52)第十章近期土地利用 (54)一、近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54)二、近期规划原则 (54)三、近期土地利用目标 (54)四、近期土地利用重点 (55)第十一章中心城区用地规划 (57)一、规划范围 (57)二、规划目标 (57)三、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58)四、中心城区用地规划 (59)第十二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64)一、潜江市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 (64)二、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65)三、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67)四、减缓环境影响措施 (69)第十三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73)一、行政措施 (73)二、经济措施 (74)三、法律措施 (75)四、技术措施 (76)五、弹性机制 (76)附表规划主要调控指标表 (78)前言《潜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以下简称上轮规划)于1999年编制完成并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该规划实施以来,在切实保护耕地、保障重点建设用地、增强依法用地意识、改善土地生产条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潜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十一五”规划的实施,上轮规划逐渐暴露出规划目标过于单一、建设用地指标不足、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不合理等突出问题,已经不能适应土地利用形势发展要求,迫切需要对该规划进行修编。
以保障潜江市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前提、以控制建设用地为重点、以节约集约用地为核心,编制《潜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本轮规划)。
本轮规划以《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湖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潜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和《潜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为依据,以2005年为规划基期,以2010年为规划近期年,以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主要明确了规划期间潜江市土地利用战略目标、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及土地利用重大工程,并提出了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第一章总则一、规划目的为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统筹各类、各区域用地,为潜江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土地保障,特制定本轮规划。
二、规划的指导思想按照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并重的思路,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保障规划期内潜江市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的土地需求,从潜江市的客观实际出发,进一步贯彻落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按照用途管制,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占补挂钩的要求,参照相关规划,统筹安排各业用地;努力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和优化配臵,为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潜江建成经济强市的目标服务。
三、规划编制的原则(一)严格保护耕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的原则坚持以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和管理,推进耕地保护由单纯数量保护向数量、质量和生态全面管护转变。
保证经济发展必需的用地,控制和引导建设用地的规模与布局。
坚持建设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保护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
(二)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原则保护和改善土地生态环境,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既注重眼前利益,更强调长远发展,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国土整治和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与土地供给能力,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综合平衡各类用地需求,妥善处理各业用地矛盾,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按照保护优先、兼顾治理的要求和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合理安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用地,推进国土资源综合整治。
(三)转变用地方式,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原则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坚持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各项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加快各业各类用地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由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防止用地浪费,增强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走内涵与外延相结合、以内涵为主的发展道路,提高各类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和效益,促进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
(四)统筹城乡用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
在国家控制城镇工矿总规模增长的总体思路下,潜江市要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必须进行城乡建设用地统筹,通过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才能达到土地配臵与人口城镇化进程相适应的效果。
四、规划任务(一)依据国家土地利用管理相关政策,结合潜江市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确定未来土地利用的战略目标。
(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协调各业用地布局,进行土地利用分区,为实施土地用途管制提供依据。
(三)落实耕地保护责任,调整基本农田布局,协调建设发展与耕地保护的空间关系。
(四)坚持节约和集约用地原则,重点保障中心城区用地,合理安排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用地,促进城镇用地增加与农村居民点减少相挂钩。
(五)加强土地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推广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实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六)与省、镇两级规划衔接,制定全市用地控制指标分解方案,指导各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
五、规划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三)《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通知》(国发[2004]28号);(四)《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32号);(五)《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六)《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要点和规划大纲评审办法的通知》(鄂土资发[2007]68号);(七)《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八)《湖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九)《潜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十)《潜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十一)《潜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规划。
六、规划范围本轮规划范围为潜江市行政区域范围,包括4个办事处,1个省级开发区,6个管理区,3个原种场,1个种畜场,10个建制镇,土地总面积1929.50平方公里。
七、规划期限本轮规划基期年为2005年;本轮规划近期年为2010年;本轮规划目标年为2020年。
八、规划效力本规划是潜江市行政辖区范围内各项土地利用活动的纲领性文件。
本规划一经批准,即具备法律效力,必须严格执行。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进行的各项土地利用、开发、整治、保护活动,都必须符合本规划。
第二章土地利用形势与背景一、潜江市概况潜江市地处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位于东经112°29′39″—113°01′27″,北纬30°04′53″—30°38′53″之间,东西横跨50公里,南北纵长63公里,呈不规则长方形,周边与五市县相邻,东邻仙桃,南隔东荆河与监利相交,西与江陵接壤,北临荆门、汉江与天门隔水相望。
潜江市现辖4个办事处,1个省级开发区,6个管理区,3个原种场,1个种畜场,10个建制镇。
2005年末,土地总面积为1929.50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04%;总人口100.0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3.70万人,城镇化率42.84%;国内生产总值106.56亿元(当年价),人均GDP 为10660元。
二、土地利用现状根据2005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和土地利用基数转换结果,2005年末,潜江市土地总面积为192950.90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为154469.7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0.06%,建设用地总面积为21058.5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91%,未利用地的面积为17422.6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03%。
(一)农用地现状全市农用地面积154469.71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80.06%。
其中,耕地面积为111055.83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71.89%;园地面积为1686.67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1.09%;林地面积为6909.95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4.48%;牧草地面积为12.17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0.01%;其它农用地面积为34805.09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22.53%。
2005年末,全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95536.41公顷。
(二)建设用地现状全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1058.56公顷,占潜江市土地总面积的10.91%。
1、城镇工矿用地城镇用地面积1487.95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7.07%,占土地总面积的0.77%;独立工矿用地1764.44公顷,占建设用地的8.38%,占土地总面积的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