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哲学生活高考主观题对比分析精选
政治哲学生活主观题分析
一、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唯物致意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真题]1:乔治•贝克莱指出:“公园中的树木,客厅中的椅子,如果没有人在那里感知它们,它们就是不在那里的。
”他主张“存在就是被感知”,离开心灵,事物就不存在。
辨析:物质是依赖于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答案]:(1)贝克莱的观点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2)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视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而存在。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不会因为人的意识是否感知而忽生忽灭。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观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依赖于物质,而不是贝克莱所认为的物质依赖于意识。
[解析]:此题思维方式比较单一,只要正确指出辨题的错误即可。
解答辨析类题目,必须正确运用有关知识,逻辑性要强,说理要深刻。
(新高考虽然废除辨析题,但可改为简答题)[真题]2:简述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
[答案]: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岐主要表现在下述观点的对立上: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
其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二、辩证唯物主义[真题]3:“世界给我16天,我给世界5000年”——2008年奥运会的熊熊圣火要在北京燃烧16天,北京将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5000年的灿烂文化,为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精神增添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内涵。
运用辩证唯物论,说明如何通过北京奥运会充分展现中华文化。
[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要立足国情,了解奥运、了解文化、了解历史。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哲学生活常见主观题
哲学生活常见主观题29题1、辨析:承认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作用就是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而不是是否追求物质利益,是否强调精神作用。
(2)追求物质利益不一定就是唯物主义,如果违背事物发展规律,不从实际出发,不顾客观条件,主观蛮干地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心主义的表现,强调精神作用不一定就是唯心主义,如果是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重视意识的作用,强调精神的力量,就不是唯心主义,而恰恰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表现。
(3)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能在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意义上使用,如果在别的意义上使用就会造成混乱。
上述观点没有搞清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因而是错误的2、辨析: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任何哲学都是一定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哲学可能正确或者比较正确反映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也可能错误和歪曲地反映,所以只有正确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的精神的精华。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思想智慧的结晶,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史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4)题中观点把所有哲学都看成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不正确。
3.辨析:精神是万能的,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
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不论意识的反作用有多大,它总是受着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归根到底是由物质决定的。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实用模板归纳与突破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归纳与突破大、中范围答题(宏观、中观)联系观中范围答题(中观)发展观中范围答题(中观)矛盾观中范围答题(中观)模板一、A与B辩证关系型①A决定B②B对A具有反作用。
表现:正确的B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B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此模板适用于:物质与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实践与认识、经济与政治文化等辩证关系原理。
模板二、A与B辩证关系型(1)(回答核心概念)A的含义是B的含义是(2)(回答回答辩证关系的内容)A与B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区别:①定义不同②A与B的特点、地位、作用不同(灵活运用,如果没有就不回答)联系:①A离不开B(简单解释+联系材料)②B离不开A(简单解释+联系材料)③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联系材料)(3)方法论:①坚持A(联系材料)②坚持B(联系材料)说明:此模板适用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整体与部分、运动与静止、量变与质变、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等辩证关系原理。
一、审题三要素:1.审范围(确定答题范围):知识范围所谓知识范围,是指题目的设问通常分大、中、小范围三种不同情况。
大范围指题目要求运用四大模块中某一模块所学的知识作答(如经济、政治、文化、哲学);中范围要求运用指定模块中某部分相关原理作答(如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唯物史观);小范围是指要求运用某一特定的具体原理作答(如请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作答)。
把握设问的知识范围,才能有的放矢地寻找相关原理进行作答。
(1)唯物论(探索世界):1、物质2、意识3、规律3、主观能动性(2)认识论(追求真理):1、实践2、认识3、真理(3)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联系2、发展3、矛盾4、否定与创新(4)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社会历史观;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②、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③、人民群众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与改革有关;2、人生观、价值观(①、人生价值;②、价值观导向;③、价值判断与选择;④价值创造与实现)(5)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重点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归纳与突破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归纳与突破大、中范围答题(宏观、中观)联系观中范围答题(中观)发展观中范围答题(中观)矛盾观中范围答题(中观)模板一、A与B辩证关系型①A决定B②B对A具有反作用。
表现:正确的B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B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此模板适用于:物质与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实践与认识、经济与政治文化等辩证关系原理。
模板二、A与B辩证关系型(1)(回答核心概念)A的含义是B的含义是(2)(回答回答辩证关系的内容)A与B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区别:①定义不同②A与B的特点、地位、作用不同(灵活运用,如果没有就不回答)联系:①A离不开B(简单解释+联系材料)②B离不开A(简单解释+联系材料)③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联系材料)(3)方法论:①坚持A(联系材料)②坚持B(联系材料)说明:此模板适用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整体与部分、运动与静止、量变与质变、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等辩证关系原理。
一、审题三要素:1.审范围(确定答题范围):知识范围所谓知识范围,是指题目的设问通常分大、中、小范围三种不同情况。
大范围指题目要求运用四大模块中某一模块所学的知识作答(如经济、政治、文化、哲学);中范围要求运用指定模块中某部分相关原理作答(如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唯物史观);小范围是指要求运用某一特定的具体原理作答(如请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作答)。
把握设问的知识范围,才能有的放矢地寻找相关原理进行作答。
(1)唯物论(探索世界):1、物质2、意识3、规律3、主观能动性(2)认识论(追求真理):1、实践2、认识3、真理(3)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联系2、发展3、矛盾4、否定与创新(4)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社会历史观;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②、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③、人民群众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与改革有关;2、人生观、价值观(①、人生价值;②、价值观导向;③、价值判断与选择;④价值创造与实现)(5)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主观题设问角度归纳整理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主观题设问角度归纳整理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个部分。
历史唯物主义包括社会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哲学主观题综合角度设问(具体原理见后)1、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分析=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2、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的原理分析=唯物论3、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认识论4、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分析=辩证法5、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分析6、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分析7、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分析8、请运用矛盾分析法的相关知识分析=矛盾原理的方法论9、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创新观分析10、请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唯物论+认识论11、请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辩证法12、请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分析=(物质、运动、规律)13、请运用“把握思维的奥妙”的知识分析=意识的有关知识(意识的产生、本质、反作用、特点、物质决定意识,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14、请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分析=认识论15、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知识分析=联系+发展16、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分析=矛盾观17、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分析=社会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18、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原理分析=唯物史观=社会历史观19、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原理分析=价值观20、请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哲学主观题答题模板1.如何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问题→唯物论常用的观点(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3)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4)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条件,要求我们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哲学类主观题题型分析与解答策略——以山东省新高考政治卷为例
知识考查范围,并以过去一年的重大时政热点事件
此,认真审题、明确设问是解答哲学类主观题尤为
为依托,创设情境,突出考查考生理解、掌握、整合
关键的一步。审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及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山东省新高考政治卷
第一,审清题目考查的知识点限定范围。一般
2021 年第 19 题第(2)问以 2021 年最为重大的时政
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例如,山东省新高考政治卷
2020 年第 20 题第(1)问,
“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
一般就考查某个具体的哲学原理。例如,山东省新
高考政治卷 2021 年第 18 题,
“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
的特殊性原理,说明为什么‘快’步伐中也需要‘慢’
脚步”;山东省新高考政治卷 2022 年第 19 题第(1)
原理
脚步。
山东省新高考政治卷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
观材料分析题,共 5 道,分值 55 分。主观材料分析
试题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
2022 年 分的知识,分析说明“致
第 19 题 广大而尽精微”这句古语
第(2)问 对新时代青年干事创业
的启示。
科目中任意选择三门进行考试。其中政治科目采
为客观选择题,共 15 道,分值 45 分;第二部分为主
辩证关系原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该题目要
逐梦想,砥砺前行,在苦难中铸就辉煌的百年,百年
求考生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去作答,而
征程波澜壮阔,无不昭示着,每个时代最深的刻痕,
“科幻作品的未来感,恰恰是来自当下的现实感”这
句话中一定有物质和意识的代名词,并且这句话的
总是奋斗者笃行的足迹。
从上海石库门出发,走过赣水闽山蜿蜒小道,
《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类型及解题方略
《生活与哲学》主观题常见类型及解题方略纵观近几年的新课改卷,我们发现《生活与哲学》常见的主观题类型大致有以下几种:辨析题(分析说明类)、体现类(是什么)、意义类(为什么类、启示类)、如何做类(怎么办类、启示类)。
下文仅以2010年全国各地新课改卷为例一一例解,指出共性的解题方法,并辅以巩固练习。
一.辨析题(例:2010年全国新课标卷39题第1问)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世界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极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涌现出“百老汇”、“好菜坞”等知名文化品牌,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文化产业大国;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日本和韩国注重发展文化产业,迅速成为文化产业大国。
有人据此认为: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
当前,世界经济不景气,对于我国部分省市落实文化强省(市)发展战略,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也许是不可多得的“良机”。
运用哲学知识,对材料一中“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的推断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作简要评析。
【说明】辨析题也即分析说明类题,要求我们依据一定理论,对所给观点作一分为二的分析。
其设问一般是:运用××,分析上述现象/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对上述现象进行评析/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看法等。
【解题思路】标准答案模式一般是:①是什么(理论)+②为什么(分析)+③怎么样或怎么办,分析部分一般要采取一分为二的思路;有时可简化成理论加论述(一分为二)。
上题要求既指出其合理性,又要指出其严谨性。
由推断可知,本题考查知识为哲学中联系的客观性及规律的相关知识,在作答时要求结合材料一。
【答案】(1)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条件(理论即联系的客观性),经济不景气时,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和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
美日韩的例子也说明了该推断有一定合理性【合理的一面】。
规律是事物运动的本质、必然、稳定的联系(理论即规律的含义)。
经验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不同于规律,把有限的经验提升为普遍规律,是不严谨的【不合理的一面】。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归纳与突破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归纳与突破大、中范围答题(宏观、中观)联系观中范围答题(中观)发展观中范围答题(中观)矛盾观中范围答题(中观)模板一、A与B辩证关系型①A决定B②B对A具有反作用。
表现:正确的B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B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此模板适用于:物质与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实践与认识、经济与政治文化等辩证关系原理。
模板二、A与B辩证关系型(1)(回答核心概念)A的含义是B的含义是(2)(回答回答辩证关系的内容)A与B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区别:①定义不同②A与B的特点、地位、作用不同(灵活运用,如果没有就不回答)联系:①A离不开B(简单解释+联系材料)②B离不开A(简单解释+联系材料)③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联系材料)(3)方法论:①坚持A(联系材料)②坚持B(联系材料)说明:此模板适用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整体与部分、运动与静止、量变与质变、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等辩证关系原理。
一、审题三要素:1.审范围(确定答题范围):知识范围所谓知识范围,是指题目的设问通常分大、中、小范围三种不同情况。
大范围指题目要求运用四大模块中某一模块所学的知识作答(如经济、政治、文化、哲学);中范围要求运用指定模块中某部分相关原理作答(如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唯物史观);小范围是指要求运用某一特定的具体原理作答(如请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作答)。
把握设问的知识范围,才能有的放矢地寻找相关原理进行作答。
(1)唯物论(探索世界):1、物质2、意识3、规律3、主观能动性(2)认识论(追求真理):1、实践2、认识3、真理(3)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联系2、发展3、矛盾4、否定与创新(4)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社会历史观;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②、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③、人民群众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与改革有关;2、人生观、价值观(①、人生价值;②、价值观导向;③、价值判断与选择;④价值创造与实现)(5)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高考哲学十种主观题常见题型及分析
高考哲学十种主观题常见题型及分析
题型一: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什么)哲学道理(或蕴含着什么哲学道理)? 题型二:运用xx原理(或所学的xx原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题型三: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题型四:上述材料给我们哪些哲学启示?
题型五:结合材料分析XX原理(材料体现、如何体现XX原理) 题型六:材料的哲学依据是什么 题型七:是如何(怎样)做到XXX的?是如何(怎样)坚持XXX 题型八:从哲学角度分析XX社会现象(或如何认识XX现象、看待XX现象) 题型九:从哲学上分析XX现象或XX事件的原因 题型十:用哲学观点评析(分析、认识)XX观点XX看法
-
参考答案:(1)在制定发展战略时,着眼于省情,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的态度。(5分)(2)在分析省情时,既看到优势,也看到劣势,体现了一分为 二的精神。(4分) 注:考生若从其它角度分析和回答问题,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也可酌情给 分。
高考哲学主观题常见题型及分析
高考哲学主观题常见题型及分析题型一: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什么)哲学道理(或蕴含着什么哲学道理)?1、(2000年全国高考政治卷第34题)云南省地处边长陲,气候温暖湿润,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少份。
该省经过分析认为,本省具有资源、气候、区位三大优势,也有基础产业薄弱、经济结构单一、国民文化素质较低三大劣势。
根据这种状况,该省制定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即建立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中国面向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
云南省制定发展战略的思路主要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论中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理和辩证法中一分为二的原理。
同学们要注意材料的两个中心:第一,该省领导对本省的分析,既看到优势,又看到劣势,体现了一分为二的思想;第二,根据本省状况制定发展战略,体现了从实际出发。
参考答案:(1)在制定发展战略时,着眼于省情,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
(5分)(2)在分析省情时,既看到优势,也看到劣势,体现了一分为二的精神。
(4分)注:考生若从其它角度分析和回答问题,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也可酌情给分。
2、(2003年全国高考卷第39题)气象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德尔菲”定律揭示了气象行业的投入与产出的密切关系,即在气象行业投入1元钱,可以获得98元的经济回报。
我国某省气象部门一年便可为该省带来经济效益15亿元以上,一些地区已经出了专业的气象经纪人和气象服务企业,气象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回答:(1)2002年夏天,北京等地为缓解当地旱情,采取了许多人工增雨的措施,明显增加了降水。
试分析“人工增雨”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参考答案:①事物运动是有客观规律的。
②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
为人类造福。
3、(2004年全国高考文综卷I第39题)东北曾被誉为“共和国经济的长子”。
东北是计划经济体制最早建立、影响最深的地区,是我国重工业、基础工业和大中型国有全企业最集中的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东北经济在全国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
生活与哲学主观题分析
(2011全国)(2)运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对立 性原理,说明妈祖文化为什么千余年绵延不绝, 不断发展。(12分)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 存在的变化而变化发展,但具有相对独立性。 (4分) ②妈祖文化随着社会变化而发展,同时又在世 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 (4分)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妈祖文 化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什么,应吸取什么教训等。
一些学生往往存在对题中观点不作任何表 态的现象。此外,忽视该题型的特点和答题的 基本模式,是丢分的主要原因。
题型六:是如何做到(或坚持) XXX的? 此类题型的特点是,材料不问“是什么”
或“为什么”,因此,答题时要注意: 1、必须回答“怎么做”、“如何做” ,不需 要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 ; 2、回答时必须把哲学观点和材料相结合,切 忌哲学观点和材料两张皮。 3、回答时可以运用演绎法进行一一分析与思 考。
题型一:运用xxx哲学原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此类题型的特点是要求同学们运用指定的某
一(或某些)原理,分析阐明材料中的具体问题,不 需要同学们猜测或判断其隐含什么哲学道理。
在解这类题时,应做到以下四点: 第一,仔细阅读材料; 第二,回顾相关的原理内容; 第三,把原理和材料中的具体问题有机结合; 第四,答题格式是“原理+材料”
③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 趋向的特征。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 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实行结构性减税,将 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进行优化组合,使整体功 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题型四:上述材料体现(蕴含)什么或哪些哲 学道理、或是如何体现xxx哲学原理? 1、此题型要求同学们根据设问中的指导语和背 景材料选定答题时所用的基础知识和答题的方 向、范围。这类题发挥的自由大、难度大、灵 活性和综合性强。 2、这种题型有时会缩小考查范围,如“体现唯 物辩证法的什么原理?”、“实践与认识关系 的什么道理?”、“如体体现认识的过程”等。
哲学典型主观题分析及参考答案
(1)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必由之路。
(2)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 最高的价值标准。 2、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1)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①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 ②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③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网民“东方神起”认为: 文明上网最关键的要素就 是自律。‖ 如果不能阻止那些网络中 的假恶丑,我们可以自发 地弘扬和宣传生活中的真 善美;‖ 如果不能文明整个网络, 我们可以先文明我们自 己。‖ 请揭示网民“东方神起” 的观点所蕴含的唯物辩证 法道理。(12分)
内因
主要矛盾 (4分)
矛盾即对立统一 (斗争性和同一性)(4分) 整体和部分、量变和质变
作业4 主观题参考答案
25.学生:“我爱我父母,但我希望我的家庭 没有任何矛盾,父母不吵架,与子女间没有 代沟,共筑和谐家庭。” 家长:“孩子不能正确对待学习,有了一点 进步就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否则就灰心丧 气,一蹶不振。为此我想对孩子说,谦虚使 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失败乃兵家常事, 生活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家长:“今年我省公示的新高考方案,在综 合素质评价中,学生道德品德或公民素养达 不到‘合格’,不能填报高校志愿,我们做 父母的不能仅仅看到子女的成绩,但丁说过 这样一句话‘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 而智慧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现在 的高中学生正处在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思想 上来不得半点偏差。” 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对学生与家长的话进行评 析。
全面、持续 ——通货紧缩
新课标全国卷主观题(生活与哲学部分)
全国新课标高考政治(哲学生活)历年主观题1.(2011·全国卷39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今省市境)。
她一生救急扶危,行善济世。
妈祖去世后,人们在湄洲岛建庙祭祀。
宋元以后,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牧事业的发展,船工渔夫越来越多。
妈祖信仰越传越广。
妈祖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妈祖庙5000多座(其中中国800多座、港澳地区50多座),遍布20多个和地区,信奉者2亿多人。
每逢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日,、、、澳门等地都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文化交流。
近年来,到湄洲来祭祀妈祖的同胞、同胞、澳门同胞和海外华裔、华侨越来越多,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
2009年,妈祖信俗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运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对立性原理,说明妈祖文化为什么千余年绵延不绝,不断发展。
(12分)2.(2012·全国卷39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从龙脑樟树中提取的龙脑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
《寿域神》记载:“之头脑疼痛,龙脑一,纸卷做拈,烧烟熏鼻,吐出痰诞即愈。
”唐代医药典籍称龙脑“为百药之先,万物中香无出其右者”。
不知从时起,龙脑樟树糟我国“销声匿迹”了,我国所需龙脑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
1988年我国发现爱你了一颗野生龙脑樟树!科研人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他们深入研究中药典籍中有关龙脑的资料,利用现当代科技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树原料体,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研制了我国第一套天然龙脑工业化提取成套设备,改进了创痛龙脑提取法,来发了新产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为什么科研人员能够成功开发龙脑(10分)(3)结合材料,就更好的弘扬中医药文化提出两条法论建议(4分)3.(2013·全国卷Ⅰ39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 意义何在?请对制定文化强省(市)战略提出方法论的建 议。(6分)
• (1)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条件。经 济不景气时,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和人们 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 了契机。美日韩的例子也说明了该推断有 一定合理性。
的认识,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识,说明“争论有利于认识的 发展”。(12分) • (3)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假如你是争论的一方,在争论中应该 怎么样坚持这一原则?(4分)
• (2)不同主体对同一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由 此产生争论是正常现象。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 行。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难免存在一 定局限性甚至错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 断发展的过程。通过讨论,不同看法得以交流和 碰撞,有利于人们取长补短,克服认识的片面性, 促进认识的发展。
• 【考点定位】文化的载体、中华文化的特点,认识论的知 识,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等。
• 2014 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认为,他的人
生受益于中学教育他常常深情地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 • 化学教师特别重视化学实验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化学实验
•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 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发展,但具有相对独立性。 (4分) 妈祖文化随着社会变化而发展,同时 又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具有相对稳 定性。(4分)
• 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妈祖文化 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4分)
• 2013 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2012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2011 39.(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宋代时 出生在湄洲湾畔(今福建省莆田市境内)。她一出生救 急扶危,行善济世。妈祖去世后,人们在湄洲岛建庙祭 祀。宋元以后,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业不断发展,船 工渔夫越来越多,妈祖信仰越传越广,妈祖从湄洲逐渐 走向世界。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妈祖庙5000多座(其 中中国台湾800多座、港澳地区50多座),遍布20多个 国家和地区,信奉者2亿多人。每逢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 日,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地都隆重举行各种庆祝 活动,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文化交流。 近年来,到湄洲来祭祀妈祖的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澳 门同胞和海外华裔、华侨越来越多,妈祖文化日益成为 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 2009年,妈祖信俗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运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原理,说明妈祖文化 为什么千余年绵延不绝,不断发展。(12分)
• (3)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理服人而不以 势压人;尊重对方发表意见的权利;避免语言粗 暴、行为过激;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 【解析】新课标文综政治39题从2010年开始就形成了固 定的命题模式,哲学与文化知识的综合材料题。特别是今 年的第(1)问和2010年课标卷的第(2)问对“文化搭 台”到“文化唱戏”的认识如出一辙。答案也是开放式的, 其实这就是个辩论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全国 新课标第(3)问已经连续4年出方法论的题,分值都不大, 侧重应用。今年高考新课标哲学问答题最难的就是让我们 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争论有利于认识的发展”,这是个 观点评析题,考生答题时不太注意结合问题本身去论证这 个观点,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 …… • 支持《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 “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字母词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应善待字母
词的使用,而非简单的拒斥。” • “选录字母词只是对当下语言现实的承认,体现了语言使用的
从简趋势,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 • (2)《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引起的争论深化了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 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世界经济危机
期间。美国极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涌现出“百老 汇”、“好莱坞”等知名文化品牌,目前已成为世界 第一文化产业大过: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日本 和韩国注重发展文化产业。迅速成为文化产业大国: 有人据此认为: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 规律:当前,世界经济不景气。对于我国部分省市落 实文化强省(市)发展战略,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也许是不可多得的“良机”。
词典的正文收录了NBA、BBS、GDP、UFO等239个西文字母 开头的词语,此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的人反对,有的人支持。 • 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 “拉丁字母出现在方块汉字中,很是惹眼,看上去就是一个异 类,是对汉语的污染。” • “我想会不会过几十年,汉语成了汉英混杂的语言。” • “文化有安全的问题,再国际化,也不能把自己的文字搞乱。”
• 规律是事物运动的本质、必然、稳定的联 系。经验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不同于规 律。把有限地经验提升为普遍规律,是不 严谨的。
• (3)文化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发展文化产业,能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掌 握国际竞争主动权。
• 制定文化强省(市)战略,可以借鉴经验, 但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室随时开放,学生进出自由,我那时做了许多实验。生物教师常 带领学生去野外采集标本,教学生解剖蜻蜒、蚯蚓和青蛙,我用 在野外抓到的蛇制作了标本.学校组织各种课外小组,开设无机 化学、诗词。音乐、伦理学等选修课。师生常常一起讨论数学、 物理、化学等问题,大家都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大家都不怕考 试,没有人为考试而开夜车,更没有人死背书.有一位数学教师 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栽,出5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 解法平淡,只给80分;如果答对4道,但解法富有新意,就给 100分,还另加奖励.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深深地感染 着每一个学生。 • 进入新世纪,素质教育理念更加深从心。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培 养创新型人才,各地进行了新的探索:课程超市、创意集市、探 究性学习、名家讲坛、才艺拓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学教 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钱学森的中学学习经历可以为我们提供 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