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24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可持续发展篇 专题19 区域生态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可持续发展篇 专题19 区域生态

2 湿地资源的功能
3 湿地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 (1)自然原因 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 自然演化 的过程,如沉积物的长期积累会自然充满湖泊,失去湿地的形态与功能, 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所以从地球历史以百万年为单位的时间尺度看,一切湖泊和沼泽的存在都是一 种过渡性现象。
(2)人为原因 近代人类活动的干预极大地加速了湿地消亡的过程,湿地消亡的人为因素见下表:
解析 防风固沙不属于湿地的功能。
4.关于造成甲、乙两图所示湖泊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跨流域调水造成甲图所示湖泊面积缩小 B.周围大面积引水灌溉造成乙图所示湖泊面积缩小 C.沙漠侵吞造成甲图所示湖泊面积缩小 D.围湖造田造成乙图所示湖泊面积缩小
解析 根据经纬度判断甲位于气候干旱的中亚地区,乙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甲图所示湖泊面积缩 小是由于引水灌溉导致的入湖水量减小;乙图所示湖泊是围湖造田造成的湖泊萎缩。
碳汇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主要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 能力。读“我国部分省(区、市)森林生态系统活立木(指林地中生长着的林木)、林产品与土壤含碳量比例 图”,回答 1~2 题。
1.森林生态系统中南方各省(区、市)土壤的含碳量比北方各省(区、市)土壤的含碳量比例小,影响因素 主要是( )
3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 植物体 内,土壤一般很贫瘠,地上植被易被破坏,一旦破坏,土壤肥力会
急剧下降。
4 雨林破坏的原因及雨林的前途
过度的迁移农业 开辟大型农牧场 (1)雨林破坏的原因商业性伐木 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从全球长远利益考虑保护雨林刻不容缓 (2)雨林的前途建立全球环境补偿机制,设立保护基金 发展雨林生态农业
4 湿地的保护措施 (1)建立 自然保护区 ,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 (2)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 退耕 。 (3)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 (4)营造有利于湿地保护的法制条件。 (5)建立湿地资源信息库。 (6)理顺关系、协调发展、综合治理。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森林与湿地的保护】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森林与湿地的保护】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森林与湿地的保护】考点一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森林的开发与保护(1) 森林既是重要的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资源。

(2) 在自然界中,森林在、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以及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森林还具有、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等方面的环保功效。

(3) 热带雨林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地吸收,向大气中补充。

因此,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

(4) 近年来,巴西的热带雨林面积不断缩小。

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

破坏雨林的人类活动主要包括过度的焚耕开垦(迁移农业)、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开发、商业性木材采伐,以及采矿、水利和公路建设。

而这些开发活动的背景是当地发展中国家的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

1. 森林的生态环境效应森林的生态环境效应可归纳为七个字:“水气净美无(物)尘沙”。

对应的意思是: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气——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净——净化空气;美——美化环境;物——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尘——吸烟除尘;沙——防风固沙。

2. 不同区域内森林的生态功能差异地区生态功能湿润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干旱、半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干旱地区沿海地区防止海风、海浪侵袭城市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等3. 巴西热带雨林的效益、破坏与保护命题点1 林业发展与区域环境保护1,用材为主的杨树林,以防护和绿化功能为主的杂阔林,以果品生产为主的经济林。

该表为“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类型结构表。

据此回答(1)(2)题。

(双选)面积比重(%)2015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杨树林25.0 18.7 18.5 15.6 13.7杂阔林44.7 48.4 52.6 53.6 55.8经济林20.6 21.5 21.9 22.7 23.4其他9.7 11.4 7.0 8.1 7.1(1)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林业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有( )A.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B. 提高造林存活率C. 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D. 提高林地生产力(2)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结构的变化可能导致( )A. 生物多样性增加B. 森林覆盖率降低C. 果品供应能力下降D. 木材供需缺口加大命题点2 森林开发与保护知识的综合考查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版】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4.2-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ppt课件(含答案)

【人教版】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4.2-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ppt课件(含答案)

关键能力学案突破
考向二 微专题
-14-
地区
作用
森林破坏的危害
地势起伏大
水土流失、洪水频发、河道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的湿润区
淤塞
干旱、半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土地沙化
干旱区
城市
净化空气、美化环 城市环境污染加剧 境、吸烟除尘
沿海地区 防止海风、海浪的侵 海岸侵袭加剧、海岸线退
(红树林) 袭
缩、土地减少
第十四章
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且在不同地区起到不同的调节作用。
地区 作 用
森林破坏的危害
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 增强
全球 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 水平衡
生物多样性减少
蒸腾作用减弱,导致气候趋 于干旱
考向一
第十四章
考点二 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必备知识预案自诊
少。B.地下水储量增加
关闭
(1)CA.地(表2)D径流变化率减小
D.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 答案
考向一
第十四章
考点二 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必备知识预案自诊
关键能力学案突破
考向二 微专题
-22-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1.湿地形成原因的分析方法 湿地(沼泽地)的形成一般着重分析降水量(水位季节变化)、蒸发 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等要素。 (1)三江平原地区沼泽地成因:气候湿润,降水较丰富;地势低平,排 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不易下渗。 (2)青藏高原湿地成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融水较 多;低洼地易积水;地下冻土层厚,不易下渗。 (3)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成因:降水丰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 势低平,洪水易泛滥,排水不畅。

高考地理人教第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森林和湿地的开发和利用(含解析)

高考地理人教第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森林和湿地的开发和利用(含解析)

高考地理人教第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森林和湿地的开发和利用(含解析)时间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以下图为三江源自然维护区散布略图。

读图,回答下面1-3题。

1.三江源地域生态软弱的主要缘由是( )A.地势高,气候冰冷B.冰川众多,湿地广布C.地形坎坷,交通方便D.深居内陆,远离陆地解析:三江源地域海拔高,气候冰冷,生物生长缓慢,生态环境软弱。

答案:A2.三江源地域湿地广布,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 )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厚的农副产品②为鸟类等植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活空间③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④是我国海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⑤具有开展农业的庞大潜力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④⑥ D.④⑤⑥解析:三江源湿地广布,其价值结合外地高原生态环境特点剖析,地势高峻,农业消费条件恶劣;调蓄洪水功用主要在中下游地域;冰川广布,是重要的海水资源补给地;共同的环境,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答案:C3.在图中三江源地域维护湿地,主要能为这些河流的中下游( )A.丰厚物种 B.修养水源 C.污染空气 D.美化空气解析:三江源地域维护湿地,能起到维护物种、污染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但这些功用不是对河流中下游的影响,湿地可提供动摇水源才是对河流中下游的影响。

答案:B以下图为苏门答腊岛位置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4.苏门答腊岛上散布着大片雨林,岛上存在烧荒现象(拓荒前烧掉荒地上的野草、灌木等植被的行为)。

岛上农民择时烧荒主要思索的要素是( )A.气温 B.降水C.风向 D.光照解析:苏门答腊岛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岛上农民只要在降水相对较少的时段才干烧荒。

答案:B5.以下图为苏门答腊岛热带雨林迁移农业土壤肥力变化图,图中土壤肥力由b到c的变化说明( )A.该地域生态环境十分软弱B.烧荒后土壤肥力下降C.该地域土壤肥力恢复快D.作物生长需肥多解析:由a到b,反映了烧荒后虽然短时间土壤肥力上升,但耕作后土壤肥力迅速下降。

新课标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24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新课标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24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考点24 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夯基础—确保大本营](2018·宁夏质检)2017年1~9月,我国共完成新造林7 145 万亩,占全年7 000万亩计划的102.1%,与去年同期相比,完成率提高了4.9个百分点。

下表为不同营造方式成林年限表(单位:年)。

据此完成1~2题。

1.[考向森林的保护]对不同营造方式成林年限表述合理的是( )①一般同一营造方式下降水量大的区域,成林年限较短②成林年限长短与热量关系不大'③同一区域封山育林的营造方式成林年限较长'④同一营造方式灌木的成林年限比乔木短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答案 A解析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同一营造方式的成林年限与降水和热量有密切关系,即一般同一营造方式下,降水量大的区域成林年限较短,南方地区成林年限较北方地区短;同一区域封山育林的营造方式成林年限较长;同一营造方式灌木的成林年限比乔木短。

2.[考向森林的保护]我国是世界上植树造林最多的国家,改变“植树不见树、造林难成林”现象的措施不可取的是( )A.要认真养护林地并提高养护技术B.建设“森林城市”,严禁大搞“大树进城”“一夜成林”C.抓好良种苗木,因地制宜,宜草则草,宜林则林,坚持乔木优先D.自然条件适宜的区域可以加大封山育林力度以恢复植被答案 C解析植树之后应认真养护,提高成活率,促使其健康生长;移植大树进城,违背林木生长规律,造成原生地生态环境破坏;因地制宜造林,但不一定要以乔木优先,也可以种草或灌木;封山育林较人工种植单一树种的生态群落要优越,且成本更低。

(2018·江苏高考改编)“十二五”期间,江苏省累计造林31.5万公顷。

江苏省人工造林主要有以用材为主的杨树林,以防护和绿化功能为主的杂阔林,以果品生产为主的经济林。

下表为“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类型结构表。

据此回答3~4题。

3.[考向森林的开发和保护]“十二五”期间江苏省林业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是( )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②提高造林存活率③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④提高林地生产力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 C解析结合材料,“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大面积植树造林,其种植品种以用材杨树林、防护和绿化的杂阔林、果品经济林为主,能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①③正确;提高造林存活率和提高林地生产力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过程,不是“十二五”期间江苏省林业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②④错误。

2020届地理高考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必修三之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附答案详解)

2020届地理高考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必修三之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附答案详解)

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专题训练一、选择题(每小题后面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在低碳要求下,林业碳汇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比于耕地与草地,林地具有更强的碳吸收能力。

林地面积和生物量是影响其固碳价位的主要因素。

下表是2013年我国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北方(华北)、西南(横断山区和喜马拉雅山东段南坡)和南方(东南丘陵)四大林区森林固碳价值和林业经济产值统计(单位:108元)。

据此完成1~2题。

1A.甲林区B.乙林区C.丙林区D.丁林区2.提高丙林区森林固碳价值的主要途径是()A.更换绿化树种B.采林育林结合C.禁止采伐森林D.营造护田林网银叶树为热带海岸红树林的树种之一,多分布于高潮线附近的海滩内缘,以及大潮或特大潮水才能淹及的滩地或海岸内陆。

近年来银叶树面积大幅度减少。

下图为防城港市银叶树分布图。

据此回答3~5题。

3.银叶树的典型特征是()A.根系发达、耐盐性强B.根系脆弱、耐旱性强C.根系发达、耐寒性强D.根系脆弱、耐碱性强4.和乙区域相比,银叶树对甲区域海岸地区最重要的生态效益是()A.涵养水源B.调节气候C.防风消浪D.保持水土5.针对近年来银叶树面积大幅度减少的情况,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有()①建立自然保护区②严控围填海活动③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④鼓励开发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下表为1986~2015年刘家峡以下黄河上游河段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状况(%)。

读表,完成6~7题。

6A.坑塘、河流B.裸地、草地C.草地、河流D.撂荒地、坑塘7.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说明()A.湿地萎缩,气候变干热B.产业集聚,城镇化加快C.人口集聚,农业规模扩大D.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2018·济南模拟)苏门答腊岛上分布着大片雨林,岛上存在烧荒现象(垦荒前烧掉荒地上野草、灌木等植被的行为)。

据此回答8~9题。

8.苏门答腊岛上农民择时烧荒主要考虑的因素是()A.气温B.降水C.风向D.光照9.下图为苏门答腊岛热带雨林迁移农业土壤肥力变化图。

地理总复习课件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

地理总复习课件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

森林湿地具有净化空气、 调节气候、防洪抗旱、保 持水土等重要作用,对人 类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
森林湿地的破坏和消失会 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影响
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
保护森林湿地是人类可持 续发展的重要任务,需要 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
和保护。
03
森林湿地的开发和利用
森林湿地的资源利用方式
木材生产:采 伐树木,用于 建筑、家具等
地理总复习中森林湿地考点的预测和分析
添加 标题
森林湿地的定义和分类
添加 标题
森林湿地的重要性和价值
添加 标题
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措施
添加 标题
森林湿地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添加 标题
森林湿地的保护案例和经验
添加 标题
森林湿地的未来发展趋势和预测
地理总复习中森林湿地备考的重点和难点突破
添加 标题
森林湿地的定义和分类
多种功能。
森林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对于维 护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生存和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森林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可以促 进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
济繁荣。
森林湿地的保护和恢复需 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 努力,采取科学合理的措 施,确保森林湿地的可持
续发展。
国内外森林湿地保护现状和经验
国际上:许多国家已经建 立了完善的森林湿地保护 体系,如美国、加拿大等。
保护森林湿地资源可以维持生 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但 也需要权衡经济发展和生态保
护的关系。
森林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既要满足当前需求,又要 保证未来世代的生存和发
展。
保护森林湿地资源需要政 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 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实 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4:4-4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4:4-4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课件
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考纲展示
核心素养定位
考查方向
人地协调观:森林和湿地对人类的价 以区域地图、景
值,人类对森林和湿地的影响,保护 观图、示意图、
区域存在的环境 森林和湿地的途径。
热点材料为背
与发展问题及其 综合思维:分析湿地产生原因,森林 景,考查森林和
产生的危害,以 和湿地破坏的原因、产生的危害。 湿地的价值、遭
三 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1.雨林破坏原因
2.开发计划
2.开发计划
四 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1.雨林面临的两种前途
2.保护雨林的具体措施
1.近年来,西双版纳橡胶林面积不断扩大,单位面积产量已达亩产 127.36 千克,居世界第一位。橡胶林是双刃剑,一方面给当地人带来极大 的经济利益,也为国家解决了橡胶需求之困,另一方面又给当地的生态环 境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指出西双版纳大力种植橡胶林对热带(季)雨林生态 环境的不利影响。
考点深度研析
考点深度研析
考点1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1.森林的生态效益及破坏后带来的问题
2.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地球之肺”
雨林植被
光―合―作→用
固定CO2, 放出O2
―影―响→
全球碳氧平衡
(2)“绿色水库”
(3)“基因宝库”
3.亚马孙雨林开发及其影响 (1)开发的意义
(2)开发的不利影响 ①破坏和污染热带雨林环境。
提示:破坏原始植被,加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破坏原始生态 环境,生物多样性减少;蒸发加强,下渗减弱,地表径流增加,涵养水源 能力下降。
2.2018 年 1 月 12 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印发《三江源国家 公园总体规划》,试分析其意义。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重要生态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湿地、森林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课件湘教版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重要生态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湿地、森林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课件湘教版

01 基础知识·全通关
栏 目 02 高考考法·全突破 导 航
4
基础知识 全通关
5
[教材内案例]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1.湿地概况 (1)定义 水位经常接近_地__表__或被浅水覆盖的土地。 (2)类型 ①自然湿地:_沼__泽__、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 6 米的浅海区、_河__流__、 湖泊等。 ②人工湿地:水库、_稻__田__等。
围湖(海)造陆
使湖沼和海滨滩涂面积剧减,乃至消失
环境污染
造成入湖营养物增加,使湖沼内藻类与水草 丛生,也就是人为加速了富营养化过程
大 量 引 水 灌 溉 河 流 的 使水量减少,有些湖沼在几十年内就明显缩
截流改向
小、变浅,直至完全干涸
3.湿地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为例
9
读洞庭湖变迁示意图,回答问题。
地区
13
主要生态功能
丘陵、山地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干旱、半干旱地区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沿海地区
阻挡海风、保护农田
城市
美化环境、减弱噪声、调节气候
交通线两侧 美化环境、减弱噪声、吸烟除尘、净化空气
(3)森林破坏的后果
导致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
减。
14
2.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9 世纪初洞庭湖水系图
20 世纪中期洞庭湖水系图
(1)洞庭湖湿地对长江流域的重要价值
10
①维持_生__物__多__样__性___;②_旅__游__观__赏___价值;③调蓄洪水;④航运;⑤提供
__农__副__产__品__。
(2)洞庭湖面积萎缩的原因
自然原因:长江上游带来泥沙,造成泥沙沉积 ①萎 原缩 因人为原因上区游域_围_人_毁__湖_口_林__造__压开____力田荒____大_,,水大土规流模失导 泊致 萎湖 缩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制定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明确保护目标、 管理措施和监测评估体系,确保湿地资源得到有 效保护。
保护区管理机构与职责
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日 常管理工作,包括资源监测、生态修复、科研宣 教等。
湿地恢复技术原理和实践案例剖析
湿地恢复技术原理
介绍湿地恢复的基本原理,包括生态学、水文学、土壤学等方面 的知识,为湿地恢复提供理论支持。
活动策划
开展观鸟、垂钓、划船等生态旅游活 动,同时注重环保教育,提高游客环 保意识。打造特色湿地景观,提升生 态旅游品质。
05
森林资源保护政策与措施
天然林保护工程介绍及实施效果评估
天然林保护工程概述
包括工程背景、目标、实施范围和保 护对象等。
典型案例分析
介绍国内外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成功案 例,总结其经验教训和可推广之处。
开发途径
利用森林中的非木质资源 ,如药材、香料、果品等 ,进行采集、加工和销售 。
市场前景
随着人们对天然、绿色产 品的需求增加,非木质林 产品市场具有广阔发展空 间。
产业发展
推动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化 、规模化发展,提高产品 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森林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策略
旅游资源开发
挖掘森林的景观、文化、生态等 价值,开发森林旅游项目和产品
实施效果评估
分析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对森林生 态、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等方面的 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人工造林技术要点和推广经验分享
人工造林技术要点
包括树种选择、造林密度、整地 方式、抚育管理等关键技术环节

推广经验分享
总结国内外人工造林的成功经验 ,如政策扶持、科技创新、社会 参与等方面的做法,为其他地区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共43张PPT)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共43张PPT)
生物多样性丰富
中国的湿地生境类型众多,其间生长着多种多样的生物物种,不仅物种数 量多而且很多是中国所特有,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
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由黑龙江、 松花江、乌苏里江冲积形成的低平原,面积10万 多平方千米;处于中温带,夏季温暖、冬季寒冷 而漫长夏秋多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土质 黏重,河网密集,;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这 里形成了集中连片的沼泽,面积达110多万公顷; 此外还有季节性积水的沼泽化土地130多万公顷。
1、气候 2、地形 3、水文
4、土质 5、植被
降水量大小、蒸发量大小 地势低洼;
河网密度大、地下水位高、有无凌汛、河流径流 量、冰雪融水量等。
土质致密、冻土存在
植被茂密,
读“东北地区沼泽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保护沼泽这种湿地?试说 出沼泽地主要的生态功能 。
沼泽具有 (1)调节气候(如同湖泊、水库)、涵养水源、 调蓄洪水等重要价值;
(2)降解污染、净化水质;
(3)为水生动植物提供生长、生存环境, 维持生物多样性。
三、湿地的重要价值
生 调节气候、调蓄洪水
态 降解污染、净化水质
价 值
维持生物的多样性 各种动植物的栖息地
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经济
能副食品、粮食、药材、木材
价值
及珍稀动植物。
航运
旅游观光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 三大生态系统。湿地是价值最 高的生态系统。1公顷湿地生态 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1.4万 美元,是热带雨林的7倍,是农 田生态系统的160倍。
洞庭湖湿地的存在,为许多生物物种提供了生存栖息的环境和场所,植物、 鸟类、水生动物等生物种类繁多。洞庭湖因生物物种繁多,被称为天然生物基 因库。 3、有人说,”湿地水分的蒸发,可在附近地区形成降雨,具有调节区域气 候的作用“。你赞成这种说法吗?

(中图版)2020高考总复习 地理:第2课时 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中图版)2020高考总复习 地理:第2课时 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第2课时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最新考纲核心素养定位考情报告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1.理解森林、湿地的生态功能。

(综合思维)2.结合图文材料,分析湿地减少的原因,及其如何利用和保护湿地。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考查森林、草地、湿地等的生态效益及其开发利用容易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考查频率较高。

[梳理知识体系][再现基础知识]一、森林的开发和保护1.森林的现状及作用读世界森林分布图,回答问题。

(1)分布及现状①分布。

②现状:急剧减少,多数地区的原始森林破坏殆尽。

(2)森林的作用①经济价值:重要的自然资源。

②生态价值: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具有强大的生态作用和环保功效。

(3)森林破坏的后果⎩⎨⎧导致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2.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读雨林在大气中的作用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地球之肺”:调节全球大气中碳氧平衡的作用。

(2)“绿色水库”: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

(3)“世界生物基因宝库”:生物资源丰富。

3.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雨林的生态优势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群落生产力高(2)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作用,土壤很贫瘠。

②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地上植被最容易遭到破坏。

③雨林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丧失,雨林生态系统很难恢复。

4.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1)雨林被毁的原因(2)开发计划5.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疑难辨析1】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代替的环境资源。

(√)(2)红树林是一种枝繁叶茂、根系发达的海岸植被,有红树林分布的沿海地区,遭受特大风浪袭击后,经济损失较小,红树林在其中起到了美化环境的作用。

( × ) 二、湿地的开发和保护 1.湿地的含义(1)湿地的定义: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PPT文档30页

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PPT文档30页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习:森林和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24 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夯基础—确保大本营](2018·宁夏质检)2017年1~9月,我国共完成新造林7 145 万亩,占全年7 000万亩计划的102.1%,与去年同期相比,完成率提高了4.9个百分点。

下表为不同营造方式成林年限表(单位:年)。

据此完成1~2题。

1.[考向森林的保护]对不同营造方式成林年限表述合理的是( )①一般同一营造方式下降水量大的区域,成林年限较短②成林年限长短与热量关系不大'③同一区域封山育林的营造方式成林年限较长'④同一营造方式灌木的成林年限比乔木短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答案 A解析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同一营造方式的成林年限与降水和热量有密切关系,即一般同一营造方式下,降水量大的区域成林年限较短,南方地区成林年限较北方地区短;同一区域封山育林的营造方式成林年限较长;同一营造方式灌木的成林年限比乔木短。

2.[考向森林的保护]我国是世界上植树造林最多的国家,改变“植树不见树、造林难成林”现象的措施不可取的是( )A.要认真养护林地并提高养护技术B.建设“森林城市”,严禁大搞“大树进城”“一夜成林”C.抓好良种苗木,因地制宜,宜草则草,宜林则林,坚持乔木优先D.自然条件适宜的区域可以加大封山育林力度以恢复植被答案 C解析植树之后应认真养护,提高成活率,促使其健康生长;移植大树进城,违背林木生长规律,造成原生地生态环境破坏;因地制宜造林,但不一定要以乔木优先,也可以种草或灌木;封山育林较人工种植单一树种的生态群落要优越,且成本更低。

(2018·江苏高考改编)“十二五”期间,江苏省累计造林31.5万公顷。

江苏省人工造林主要有以用材为主的杨树林,以防护和绿化功能为主的杂阔林,以果品生产为主的经济林。

下表为“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类型结构表。

据此回答3~4题。

3.[考向森林的开发和保护]“十二五”期间江苏省林业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是( )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②提高造林存活率③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④提高林地生产力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 C解析结合材料,“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大面积植树造林,其种植品种以用材杨树林、防护和绿化的杂阔林、果品经济林为主,能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①③正确;提高造林存活率和提高林地生产力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过程,不是“十二五”期间江苏省林业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②④错误。

4.[考向森林的开发和保护]“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结构的变化可能导致( )A.生物多样性增加 B.森林覆盖率降低C.果品供应能力下降 D.木材供需缺口缩小答案 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整个江苏省造林面积较大,森林覆盖率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加,故A项正确,B项错误;以果品生产为主的经济林比重升高,果品供应能力增强,C项错误;读表可知,“十二五”期间,杨树林面积比重不断下降,即用材林面积比重减少,可能导致木材供应不足,供需缺口加大,故D项错误。

(2019·山西部分学校联考)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我国对于优化国土资源空间格局、坚定不移地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所划定的重点区域。

下图示意我国三个限制开发的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

据此完成5~7题。

5.[考向产生生态问题的原因]图中①生态功能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湿地减少 B.水土流失C.土地荒漠化 D.森林破坏答案 D解析图中①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是我国重要林区,主要生态问题是森林破坏。

6.[考向产生生态问题的原因]形成②生态功能区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气候寒冷B.人口众多,城市化发展C.农业发展,耕地面积的扩大D.降水量丰富,内涝严重答案 C解析图中②生态功能区是黑龙江三江平原,有大面积的沼泽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

大规模的开荒,致使该地沼泽湿地减少。

7.[考向生态建设措施]图中③生态功能区合理的生态建设方向是( )A.封沙育草,养水源,保护野生动物B.控制过垦、过樵、过牧,退耕还草C.大力植树造林,提高草场载畜量D.禁止开发,保护和改善草原环境答案 B解析图中③生态功能区位于内蒙古高原的草原牧区,主要生态问题是过垦、过樵、过牧及草场破坏带来的土地荒漠化,生态建设方向应该是禁止过垦、过樵、过牧,退耕还草。

[强素养—争夺分水岭](2015·天津高考)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

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

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

据此回答8~9题。

8.[考向湿地萎缩的影响]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 )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 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 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答案 C解析湖泊面积缩小,湖泊中的总含盐量不会变化,但湖泊水的盐度会升高;湖泊萎缩,盐度升高,影响鱼类的生存,鱼类密度减小;湖泊面积缩小,其自净能力会减弱;湖泊面积缩小,湖水蒸发总量会减小。

9.[考向湿地的保护]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 )A.修建水库调节径流 B.退耕还草保护水源C.退耕还湖水产养殖 D.种植芦苇改善水质答案 B解析由材料“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可知,艾比湖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大量引水灌溉,并不是围湖造田造成的湖面缩小,因而应退耕还草,保护水源。

(2018·山西太原模拟)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水分和空气两者的组成比例随外界气候条件及其他因素的变化而此消彼长。

读我国某地区不同演替阶段下的植物群落与特征变化图,完成10~11题。

注:牛肝地发育在以红层软岩为主的区域,是以密集侵蚀沟和风化壳裸露为标志的红层荒漠。

10.[考向森林破坏的影响]在该地区植物群落演替的过程中,土壤特征发生的变化是( ) A.土壤厚度增大 B.土壤中空气含量减少C.土壤中矿物质比重增大 D.土壤肥力提高答案 C解析该地出现了牛肝地(红层荒漠),说明演化过程是由常绿阔叶林到荒漠的过程,因此土层厚度减小,土壤肥力降低;图示过程随着常绿阔叶林到牛肝地的变化,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含水率不断下降;而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则土壤中矿物质比重和空气含量增大。

11.[考向森林破坏的原因]导致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气候变异 B.地表形态的变化C.土壤肥力变化 D.过度的农业活动答案 D解析这种演替过程,直接表现的是地表植被的破坏,最可能的原因是过度的农业活动。

红树林湿地的生态功能使北部湾成为中国大陆近海岸最洁净的海域,海洋环境质量长久保持着优良状态。

据此完成12~13题。

12.[考向森林的价值]广西红树林的生态功能有( )①抵御风浪,保护海岸②净化淡水水质③调节气候④保护生物多样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 C解析广西北部湾位于沿海地区,因此红树林是抵御风浪和海岸侵袭的天然屏障,①正确;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能起到净化海洋水质、保护海洋环境的作用,②错误;红树林湿地具有调节气候和促进水循环的生态功能,能为海洋生物及鸟类等提供繁殖、栖息的场所,生物资源非常丰富,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之一,故③④正确。

13.[考向森林的保护]为保障生态可持续发展,北部湾经济区应该( )A.加大技术投入,提高生产效率B.加强重化工业发展,发展经济C.大力发展传统经济和生态产业D.加强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建设答案 D解析加大技术投入,提高生产效率,加强重化工业发展,发展经济,均属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故A、B两项错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加强红树林湿地的恢复和建设,有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故C项错误,D项正确。

(2018·广东深圳一模)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简称NPP)是指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数量。

图一示意研究区范围,图二示意研究区2001~2010年间年NPP的变化。

据此完成14~15题。

14.[考向森林的生长条件]观测结果显示,研究地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年NPP大小顺序为:常绿阔叶林>混交林>草地>农田植被>落叶阔叶林>湿地。

由此推测,年NPP最大的地区是( ) A.洞庭湖平原 B.东南丘陵C.山东丘陵 D.华北平原答案 B解析依题意,常绿阔叶林年NPP最大。

山东丘陵、华北平原的植被属于落叶阔叶林带,故排除C、D两项;洞庭湖平原位于亚热带地区,但植被类型以农田植被为主,故排除A项;东南丘陵位于亚热带地区,地表植被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故B项符合题意。

15.[考向森林的保护]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间洞庭湖平原年NPP呈显著增加趋势,主要原因是( )A.种植结构和技术变化 B.城市化进程加快C.退耕还湖 D.围湖造田答案 A解析种植结构和技术变化,植被覆盖率提高,导致年NPP增加,故A项正确;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植被减少,故B项错误;退耕还湖使水域面积增大,年NPP减少,故C项错误;2001~2010年洞庭湖地区围湖造田不明显,故D项错误。

(2018·湖北四市七校联考)湟鱼是青海湖特有的珍稀鱼类。

每年5~8月,湟鱼都会沿着河流溯流而上,进入到河流淡水区域产卵,湟鱼洄游会形成“半河清水半河鱼”“群鸟猎鱼”等奇特的景观。

相关资料显示,青海湖湟鱼资源量在20世纪60年代初曾达到199 000吨的最高值,到2002年只有2 592 吨。

当地政府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在2015年年底湟鱼资源量恢复到60 000吨。

下图为青海湖流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16~18题。

16.[考向湿地破坏的原因]20世纪60年代后,青海湖湟鱼资源快速减少,结合材料判断下面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有( )①修建水坝,阻碍湟鱼洄游②鸟类过量繁殖,捕食量增多③周边生态保护,涵养水源能力增强,河流水位下降,湟鱼无法洄游④人类过度捕捞以及污水排放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 C解析青海湖湟鱼短时期内数量锐减的原因主要是人类过度捕捞以及生存环境的恶化,①④属于减少原因。

鸟类过量繁殖不符合事实,且鸟类捕食对鱼的数量影响不大,②不属于减少原因;周边生态保护,涵养水源能力增强,河流水位变化平缓,利于鱼类洄游,③不属于减少原因。

17.[考向湿地的保护]以下措施对恢复青海湖湟鱼资源量可行的是( )①拆除水坝②修建过鱼通道③阻止鸟类捕食④发展节水农业,节约生产生活用水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答案 A解析拆除水坝影响经济发展,①错误。

为了保障湟鱼顺利洄游,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是修建过鱼通道,保证湟鱼顺利洄游,②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