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如何科学撤离
撤离呼吸机的四个步骤
撤离呼吸机的四个步骤以撤离呼吸机的四个步骤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一、评估患者情况在撤离呼吸机之前,首先需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
评估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情况、血氧饱和度等。
通过评估,能够了解患者的呼吸功能是否已经恢复到可以独立呼吸的状态,以及是否存在其他需要特殊处理的情况,比如有无气道阻塞等。
二、逐步减少辅助通气在评估患者情况后,如果患者的呼吸功能已经基本恢复正常,可以开始逐步减少呼吸机的辅助通气。
具体的步骤包括:首先减少呼吸机的通气压力,逐渐接近患者的自主呼吸能力;然后减少呼吸机的频率,使患者逐渐恢复到正常的呼吸频率;最后逐渐停止呼吸机的辅助通气,让患者完全独立呼吸。
三、监测患者情况在逐步减少呼吸机的辅助通气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情况。
监测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情况、血氧饱和度等。
通过监测,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定期的呼吸功能评估,以确保患者的呼吸功能已经完全恢复。
四、提供必要的支持在撤离呼吸机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患者无法独立呼吸的情况,此时需要提供必要的支持。
支持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给予氧气供应、进行呼吸道护理、辅助通气等。
通过给予必要的支持,能够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撤离呼吸机的过程,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总结起来,撤离呼吸机的四个步骤为:评估患者情况、逐步减少辅助通气、监测患者情况、提供必要的支持。
这些步骤是有序进行的,每一步都十分重要,都需要严谨的操作和细致的观察。
只有在患者的情况逐渐稳定并达到可以独立呼吸的状态下,才能够顺利地撤离呼吸机。
通过正确的操作和及时的监测,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促进其早日康复。
呼吸机的撤离及困难脱机的对策
呼吸机的撤离及困难脱机的对策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ICU 陈裕胜一、呼吸机的撤离机械通气的撤离是指行机械通气患者在原发病得到控制,通气与换气功能得到改善后,逐渐地撤除机械通气对呼吸的支持,使患者恢复完全自主呼吸的过程简称撤机.机械通气的撤离过程是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当导致呼衰的病因好转后,应尽快开始撤机.延迟撤机将增加医疗费用和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过早撤机又可导致撤机失败,增加再插管率和病死率.1 、积极地为撤机创造条件一旦病人上机,除了有效纠正引起呼吸衰竭的直接原因外,还应从保持呼吸中枢驱动力,改善外周呼吸肌肌力和耐力,降低呼吸前、后负荷等多个环节创造条件,积极地为撤机创造条件.1有效地纠正引起呼吸衰竭的直接原因:是撤离机械通气的首要条件.只有在这一条件具备后,才可以考虑撤机问题.2促进、改善患者呼吸泵的功能.a、保持患者呼吸中枢适宜的神经驱动力.撤机前应使患者有良好的睡眠,尽量避免使用镇静剂;纠正代谢性碱中毒,以免反射性地引起肺泡通气量下降;纠正感染中毒、电解质紊乱等原因所致脑病.b、纠正引起呼吸肌肌力下降或呼吸肌疲劳的因素.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常存在营养不良,使呼吸肌能量供应不足,肌力下降并会导致呼吸肌萎缩,使呼吸肌难于适应撤机时的负荷增加.在机械通气中积极、适量地补充营养,将对保持呼吸肌功能有极大帮助.长期机械通气的患者亦常合并呼吸肌的废用性萎缩.在病情允许并注意避免呼吸肌疲劳的前提下,及早改用部分通气支持,加一部分呼吸负荷于患者呼吸肌,有助于防止呼吸肌的废用性萎缩.低钾、低镁、低磷、低钙血症会影响呼吸肌的收缩功能,需积极纠正.维持良好的循环功能和氧输送能力是撤机的重要前提条件.一般认为撤机前患者的血压、心率、心输出量宜基本在正常范围并保持稳定,无心律失常,外周灌注良好,血红蛋白含量不宜低于100g/L.低氧、高碳酸血症、酸中毒将使呼吸肌肌力下降,需根据患者的背景疾病情况将其维持在一个可以耐受的范围内.3 减小呼吸负荷和呼吸功耗.a、减小呼吸阻力减小患者气道阻力.减小人工气道及呼吸机气路阻力:小口径气管插管会明显增加气流阻力,需尽可能采用大口径导管;呼吸机管道过细或过长及某类型的湿化器对气道阻力有较大影响,需尽量调换;呼吸机参数中吸气流速设置过低将增加吸气做功;有条件采用流量触发型或有2功能的呼吸机,有助于减少患者呼吸功耗.减小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PEEPi的存在会引起吸气功耗增加.减小PEEPi主要方法是加用一个小于PEEPi水平的PEEP,可以起到降低吸气做功和延缓呼吸肌疲劳的作用.另一种减小PEEPi的方法为改善通气后使呼吸频率降低,呼气时间延长而起到降低PEEPi的作用.b、减少呼吸前负荷发热、感染中毒、代谢性酸中毒会明显增加氧耗和二氧化碳产生量,使通气量增加,呼吸负荷加大,撤机前应努力纠正.避免热量摄入过多,减少营养成分中碳水化合物比例,适当增加脂肪产热比例,以降低二氧化碳产生量,减小呼吸负荷.4 帮助患者做好撤机的心理准备,取得患者的配合.2 撤离机械通气时机的掌握1 呼吸泵功能判定:下述指标提示呼吸泵功能可基本满足自主呼吸需要,可以考虑撤机:最大吸气负压>20~30cmH2O;肺活量>10~15ml/kg;潮气量>3~5ml/kg理想体重;静息分钟通气量<10L/min,呼吸频率<25~35次/分钟;呼吸形式:浅快呼吸指数f/V T若/<80,提示易于撤机;若为80~105,需谨慎撤机;大于105则提示难于撤机.呼吸频率和呼吸形式是撤机前、中、后均需密切观察的指标.呼吸频率具有对撤机耐受性的综合评价意义;浅快呼吸指数是近年来较受提倡的指标;出现胸腹矛盾呼吸可较为可靠地提示发生了呼吸肌疲劳,需延缓撤机.2气体交换能力的判定:动脉血气指标应在可接受范围:撤机前PO2≥60mmHgFiO2<40%,PO2/FiO2氧合指数>200;撤机前PCO2达基本正常范围30~50mmHg或在患者达缓解期水平,撤机PCO2增高幅度<10mmHg.3 撤机筛查试验:导致机械通气的病因好转或祛除后应开始进行撤机的筛查试验,筛查试验包括4项内容:①导致机械通气的病因好转或被祛除.②氧合指标:PaO2/FiO2≥150~300mmHg;PEEP≤5~8cmH2O;FiO2≤;PH≥;对于COPD 患者:pH>,FiO2<,PaO2>50mmHg.③血流动力学稳定,无心肌缺血动态变化,临床上无明显低血压不需要血管活性药物治疗或只需要小剂量药物,如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5~10ug·kg-1·min-1.④有自主呼吸的能力.3 、撤机的技术方法1 自主呼吸试SBT:是指运用管或低水平支持的自主呼吸模式或于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病人,通过短时间30分钟~2小时的动态观察,评价患者完全耐受自主呼吸的能力,借此判断撤机成功的可能性.目前较准确的预测撤机方法是3minSBT,包括3minT管试验和CPAP、5cmH2O PSV试验.3min自主呼吸通过后,继续自主呼吸30~120min,如患者能够耐受则可以预测撤机成功.成功者多可耐受撤机,但亦有少部分患者在成功后撤机失败,因此试验结果只能为预测撤机、拔管提供参考.SBT成功的客观指标:动脉血气指标:FiO2<,SpO2≥~;PaO2≥50~60mmHg;pH≥;PaCO2增加≤10mmHg;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HR<120~140次/min且HR改变<20%,收缩压<180~200mmHg并>90mmHg、血压改变<20%,不需用血管活性药;呼吸呼吸频率≤30~35次/min,呼吸频率改变≤50%.SBT失败的主观临床评估指标:精神状态的改变例如:嗜睡、昏迷、兴奋、焦虑;出汗;呼吸做功增加使用辅助呼吸肌,矛盾呼吸.建议:通过撤机筛查试验的患者,应进行SBT.当SBT失败的原因纠正后,每日可进行1次SBT,没有必要1d内多次反复的进行SBT.呼吸系统异常很少在数小时内恢复,1d内频繁的SBT对患者没有帮助.2 以逐渐减少通气支持水平的方式撤机:主要有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方式撤机;压力支持通气PSV方式撤机;SIMV+PSV方式撤机.SIMV方式:撤机时,随着患者自主呼吸功能的恢复,渐减频率,使机械通气在患者呼吸中的成分逐渐减少,自主呼吸成分逐渐增加,直至频率达2~4次/分钟后不再下调,维持2~4小时后若情况稳定,可以脱离呼吸机.PSV:可以根据需要,以一定的吸气压力来辅助患者吸气,帮助克服机械通气管路阻力和增加潮气量.撤机过程中,通过逐渐降低吸气辅助压力的水平来逐渐加大每次呼吸中呼吸肌的负荷,直至最后完全依靠患者的呼吸肌自主呼吸,当吸气辅助压力调至刚可克服通气管路阻力的水平一般为5~6cmH2O左右,稳定4~6小时后即可考虑脱机.SIMV与PSV的结合方式:已成为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撤机手段,它可以使撤机过程更加平稳,尤其适合于撤机指标处于边缘状态的病例.这种方式在强制通气SIMV的间期仍向自主呼吸提供一定水平的吸气辅助压力PSV,撤机开始时将频率调至可使方式提供80%分钟通气量的水平,辅助压力调至可克服通气管路阻力的水平以上至少大于5cmH2O,然后先将的频率下调,当调至0~4次/分后,再将压力水平逐渐下调,直至5~6cmH2O左右,稳定4~6小时后可以脱机.3 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序贯通气是指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行有创通气后,在未达到拔管-撤机标准之前即撤离有创通气,继之以无创通气,从而减少有创通气时间,与有创通气相关的并发症也因之减少.目前,序贯通气技术在急性加重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运用较为成功.实施序贯通气的一个关键是正确把握有创通气转为无创通气的切换点.在国内,80%~90%的急性加重是由支气管-肺部感染引起,急性加重患者建立有创人工气道有效引流痰液并合理应用抗生素后,在有创通气6~7天时支气管-肺部感染多可得到控制,临床上表现为痰液量减少、黏度变稀、痰色转白、体温下降、白细胞计数降低、胸片上支气管-肺部感染影消退,这一肺部感染得到控制的阶段称为“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时患者痰液引流问题已不突出,而呼吸肌疲劳仍较明显,需要较高水平的通气支持,此时撤离有创通气,继之无创通气,既可进一步缓解呼吸肌疲劳,改善通气功能,又可有效地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等的发生,改善病人预后.4 拔除气管内导管的时机与方法脱离呼吸机并不就意味着已经具备了拔除气管内导管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导管的条件.拔管前应确认患者咳嗽、吞咽反射正常,可以有效地清除气管内分泌物和防止误吸,无明显的发生舌后坠或喉水肿等可致气道阻塞的临床倾向后方可考虑拔管,否则应继续保留气管内导管一段时间,直至具备上述条件.5、对通过SBT或其它撤机技术的患者在拔管前应评估气道通畅程度和保护能力.气道评估:拔管失败的原因与撤机失败的原因不同.撤机失败常指不能中断呼吸机支持,而拔管失败的原因多见于上气道梗阻或患者气道保护能力差、不能咳痰.气管拔管后上气道梗阻的风险增加与机械通气的时间、女性、创伤和反复性创伤性插管有关.气道通畅程度的评价:机械通气时,将气管插管的气囊放气以检查有无气体泄漏,可以用来评估上气道的开放程度气囊漏气试验.出现拔管后喘鸣的患者可以使用类固醇和或肾上腺素〔也可用无创通气和或氦氧混合气〕治疗,而不需重新插管.如果患者漏气量较低,也可在拔管前24h使用类固醇和或肾上腺素预防拔管后喘鸣.还应注意,漏气量变低可能是由于分泌物在气管插管周围结痂形成外皮所致,而非上气道水肿狭窄.当漏气量低的患者拔管时,应将再插管的设备包括气管切开设备准备好.气道保护能力的评价:患者的气道保护能力对拔管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对患者的气道评估包括吸痰时咳嗽的力度、有无过多的分泌物和需要吸痰的频率吸痰频率应>2h次或更长.在神经肌肉病变和脊髓损伤的患者中,有较好的咳嗽能力时预示可以拔管.6、撤机失败的原因:机械通气大于24h尝试撤机失败的患者,应寻找所有可能引起撤机失败的原因,尤其是那些潜在的、可逆的原因,常见的原因包括:①神经系统因素:位于脑干的呼吸中枢功能失常,可以是结构上的如脑干中风或中枢性窒息,也可以是代谢方面的如电解质紊乱或镇静麻醉状态;代谢性或药物性因素也可导致外周神经功能失常.②呼吸系统因素:呼吸肌方面包括废用性肌萎缩,严重的神经性肌病或药物如神经肌肉阻滞剂、氨基糖甙类药物等导致的肌病等;呼吸负荷增加常见于机体对通气的需求增加和呼吸力学的改变,如严重感染时通气需求增加,肺水肿、炎症、纤维化等导致肺顺应性下降,支气管狭窄、炎症及狭窄的气管插管使气道阻力增加.③代谢因素:营养、电解质和激素都是影响呼吸肌功能的代谢因素.营养不良导致蛋白质分解代谢和肌肉功能的减退,相反,摄食过度使CO2产生过多,进一步增加了呼吸肌的通气负荷,故适当的营养支持能够增加撤机成功率;电解质缺乏也可损害呼吸肌功能,有研究表明,正常血磷水平可增加跨膈压.④心血管因素:对心功能储备较差的患者,降低通气支持可诱发心肌缺血或心力衰竭,其可能的机制包括:自主呼吸时代谢增加使循环的负荷增加:膈肌收缩使血液从腹腔转移至胸腔,导致回心血量增加;胸膜腔负压增加左心室后负荷.⑤心理因素:恐惧和焦虑是导致撤机失败的非呼吸因素.二、呼吸机依赖原因及对策1、对呼吸机产生依赖原因――主要原因:呼吸肌疲劳.呼吸机依赖是病人已具备脱机指征,但脱离呼吸机后不能自行调节,从而干扰并延长了脱机的过程.机械通气患者由于不能说话等原因普遍存在着一些不良心理,如紧张、恐惧、孤独、急躁、忧虑、抑郁、依赖、绝望等情绪给脱机带来不利影响,如引起呼吸衰竭原因长期得不到解决,会使病人对呼吸机产生依赖;如肺部严重病损、功能不全基础上并发严重肺部感染时,容易使患者产生呼吸机依赖.呼吸肌疲劳使呼吸肌做功能力减退,呼吸肌“泵”衰竭是呼吸机依赖产生的主要原因.呼吸肌疲劳是指肌肉在负荷下活动而导致其产生力量和或速度的能力下降,这种能力的下降可通过休息而恢复.与呼吸肌无力的区别在于,后者在充分休息后,肌肉产生力量的能力不能恢复.呼吸肌疲劳的发病机理:a、中枢疲劳:原发性呼吸中枢驱动力不足、中枢驱动下调.b、外周疲劳:可以是神经肌肉兴奋传导障碍,或由于肌肉本身的兴奋收缩偶联障碍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由于缺氧、酸中毒、营养不良及肺气肿,普遍存在膈肌萎缩,兴奋收缩偶联障碍,导致低频疲劳.c、代谢因素及能量供应不足.缺氧、酸中毒特别是乳酸堆积、低镁、低磷、低钙血症是常见的代谢因素.缺氧、pH值下降、乳酸堆积、贫血、营养不良、糖原减少、ATP及磷酸肌酸浓度下降等都可导致能量供应不足.治疗:a、增强中枢驱动力:因中枢疲劳因素所致者, 呼吸兴奋剂是重要的治疗方法.b、减轻呼吸肌负荷:降低气道阻力、增加肺顺应性;去除增加呼吸肌作功的因素,如发热、低氧、酸中毒、运动等.c、改善呼吸肌的收缩性及耐力:包括营养支持、休息,重症患者应注意供给足够的热量,特别是蛋白质、氨基酸的补充.纠正代谢紊乱因素,如低钾、低镁、低磷、低钙血症及高碳酸血症等.避免:使用降低呼吸肌力的药物.如异搏定、大环内酯类等.d、药物治疗很多药物具有增强呼吸肌收缩力的作用.如氨茶碱、参麦注射液人参、麦冬、β2受体兴奋剂、咖啡因等.临床上,以氨茶碱、参麦注射液较常用.e、呼吸训练及休息 .特殊的呼吸肌训练能增强呼吸肌的张力和耐力.方法有:①呼吸运动锻炼,如腹式呼吸、深慢呼吸、缩唇呼吸等;②体外膈肌起搏.2、对策:存在呼吸肌疲劳,通过撤机筛查试验而不能撤机患者,可采取:a、间断撤机:针对原有慢性肺功能不全,因某种原发病对肺功能损害严重或者是并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病人撤离机械通气的指征和具体指标,虽然已经基本达到,可以采用分次或间断撤离呼吸机的方法;或逐步降低呼吸机支持力度.b、延迟撤机:继续寻找撤机失败原因;改善营养状态,过一段时间后重新进行撤机试验.c、有创-无创序贯治疗.时机的选择.3、长期机械通气PMV的撤机:除非有明确的不可逆疾病证据如高位脊髓损伤或晚期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撤机失败3个月者即为PMV.部分PMV患者通过有计划的锻炼仍有撤机希望,不能撤机的患者应制定终生机械通气方案.PMV患者很少采用每日SBT,常使用辅助通气模式并逐步降低呼吸机条件以锻炼患者的呼吸肌.通常大约在通气支持条件降低到一半时,患者可转换到SBT步骤.撤机锻炼过程中医务人员应留在患者身边,给予心理支持并避免不必要的肌肉疲劳.具体方法如下:第一种叫做顺式呼吸,就是在吸气时把腹部鼓起,呼气时把腹部缩回;第二种叫做逆式呼吸,就是反过来,吸气时将腹部收缩,呼气时再把腹部鼓起.做腹式呼吸时注意把握以下几点:第一,呼吸要深长而缓慢.第二,用鼻呼吸而不用口.第三,一呼一吸掌握在15秒种左右.即深吸气鼓起肚子3—5秒,屏息1秒,然后慢呼气回缩肚子3—5秒,屏息1秒.第四,每次5—15分钟.做30分钟最好.第五,身体好的人,屏息时间可延长,呼吸节奏尽量放慢加深.身体差的人,可以不屏息,但气要吸足.每天练习1—2次,坐式、卧式、走式、跑式皆可,练到微热微汗即可.腹部尽量做到鼓起缩回50—100次.呼吸过程中如有口津溢出,可徐徐下咽.▲。
ICU患者的呼吸机撤离方法
ICU患者的呼吸机撤离方法呼吸机是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常用的一种治疗设备,对于呼吸功能衰竭的患者至关重要。
然而,当ICU患者病情好转或康复后,逐渐减少对呼吸机的依赖,并逐步考虑撤离呼吸机。
本文将探讨ICU患者的呼吸机撤离方法,以帮助医疗团队更好地护理患者。
1. 患者评估在考虑撤离呼吸机之前,医疗团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患者的呼吸状况,包括呼吸频率、氧饱和度等指标的稳定性;- 病情是否稳定,是否存在其他需要继续治疗的问题;- 患者的神经肌肉功能是否逐渐恢复,是否具备自主呼吸的能力;- 患者的心肺功能是否能够胜任自主呼吸。
2. 呼吸机撤离计划在评估患者适合撤离呼吸机后,医疗团队需要制定撤离计划。
这个计划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渐进性撤离:通过逐渐减少呼吸机的支持,使患者适应自主呼吸。
可采用压力支持通气(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PSV)模式,逐渐降低支持水平,直至完全撤离;- 气管插管撤除:当患者适应自主呼吸并能够维持稳定的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时,考虑撤除气管插管。
此过程需要严格控制,以防止意外的气道阻塞或低氧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 持续监测:在撤离呼吸机的过程中,需要持续监测患者的呼吸状况、氧饱和度和心肺功能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3. 患者配合和自主训练在呼吸机撤离过程中,患者的配合至关重要。
医疗团队需要与患者和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教育,使其了解撤离的必要性和过程,并鼓励患者积极参与自主训练,提高自主呼吸的能力。
自主训练可包括呼吸肌锻炼、呼吸节律训练等,以帮助患者逐步摆脱呼吸机的支持。
4. 合理的适应期在呼吸机撤离后的适应期,患者需得到专业护理和监护。
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呼吸状态、氧饱和度及其他生理指标的变化,及时采取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以确保患者呼吸功能的稳定和康复。
5. 患者家属的支持患者家属在呼吸机撤离过程中的理解和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撤呼吸机的四个步骤
撤呼吸机的四个步骤
撤除呼吸机可能是ICU护理的最复杂且风险最高的任务之一。
金华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张大夫在其撤离呼吸机的技术手段上不断探索创新,总结出以下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备齐相关设备
在撤换呼吸机前,必须备齐一系列相关设备,以解决突发意外。
需要备齐的设备包括手推呼吸机、喉罩、气管插管、气管内窥镜、吸痰管、诊断仪等。
在备齐设备的同时,还需要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第二步,逐渐减少呼吸机援助
在撤换呼吸机前,还需要逐渐减少呼吸机的援助。
一般情况下,呼吸机的辅助可以通过设定呼吸机呼吸模式,调整呼吸机参数,减少呼吸机的辅助。
在逐渐减少呼吸机援助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情况,确保患者的呼吸和氧合状态良好。
第三步,使用手推呼吸机进行呼吸支持
在呼吸机援助逐渐减少后,可以开始使用手推呼吸机进行呼吸支持。
手推呼吸机可以让医护人员控制呼吸器的节奏和气量,以使患者的呼吸得到逐渐恢复。
同时,手推呼吸机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控制呼吸频率、潮气量、氧气流速等参数,以保证患者的氧合水平和通气状态。
第四步,逐渐撤离呼吸支持设备
当患者的通气状态和氧合水平逐渐恢复时,可以考虑撤离呼吸支持设备。
撤离呼吸支持设备的方式包括逐渐减少呼吸支持设备的辅助、撤离气管内窥镜和插管等。
呼吸机撤离的标准
呼吸机撤离的标准
呼吸机撤离的标准是指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将患者从呼吸机上撤离,以及在撤离过程中需要遵守的一系列标准和操作规程。
一般来说,呼吸机撤离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稳定的呼吸功能:患者必须能够维持稳定的呼吸功能,包括自主呼吸、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等方面。
如果患者无法满足这些条件,则不能进行呼吸机撤离。
2.足够的氧合能力:患者需要能够维持足够的氧合能力,包括正常的氧饱和度和合理的呼吸机参数。
如果患者无法满足这些条件,则不能进行呼吸机撤离。
3.稳定的心血管状态:患者需要能够维持稳定的心血管状态,包括正常的心率、血压和循环状态等方面。
如果患者无法满足这些条件,则不能进行呼吸机撤离。
4.逐渐减少呼吸机支持:呼吸机的撤离应该是逐渐进行的,而不是一次性地停止呼吸机支持。
撤离过程中需要逐步减少呼吸机参数,如呼吸频率、潮气量等,以确保患者能够适应新的呼吸模式。
5.监测和观察:撤离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监测和观察,以及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如重新启动呼吸机支持和给予氧气支持等。
总之,呼吸机撤离需要严格遵守医疗标准和操作规程,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同时,医疗工作者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情况和病情进展,判断撤离时机,选择合适的撤离方案,并进行适当的指
导和教育,以保证患者的康复和离院。
简述呼吸机撤离的指标
简述呼吸机撤离的指标一、什么是呼吸机撤离呼吸机撤离,简单来说,就是让病人不再依赖呼吸机来帮助呼吸,开始自己“呼吸自如”。
你要知道,呼吸机对重症病人来说可是生命线,没了它,病人可能就无法存活。
但随着病情好转,病人的身体渐渐恢复,呼吸机就成了累赘。
所以,什么时候该把它撤掉呢?这就是所谓的撤离指标啦。
二、呼吸机撤离的标准1. 自主呼吸能力恢复呼吸机是帮助病人代替呼吸的机器。
如果病人的呼吸能力恢复了,当然就可以摘掉呼吸机,自己来呼吸了。
这个就是最直接的指标。
举个例子,就像你学会了骑自行车,别再扶着车让它走了,自己踩就行了。
医生会通过检查病人的呼吸情况,看看病人是否能独立完成呼吸的基本需求。
如果病人的呼吸频率稳定,血氧饱和度正常,那就意味着呼吸机撤离的时机来了。
2. 没有严重的呼吸衰竭症状病人如果依然出现呼吸困难、喘不过气来等症状,那就不能急着撤掉呼吸机。
毕竟,呼吸机是为了避免病人窒息,得确保病人能够适应正常的呼吸状态,不然一撤掉,就可能再度出现问题。
医生会密切关注病人的氧合情况,确保没有低氧血症、呼吸衰竭等症状。
这就像是你在爬山时,不能一股脑儿地冲到山顶,得先保证自己能喘得过气。
3. 体力和意识逐渐恢复这点可能很多人没太注意。
呼吸机撤离可不仅仅是看病人能不能呼吸,还得看病人是否有足够的体力和清醒的意识来独立呼吸。
就像你不能让一个还在睡觉的人突然跳起来跑步一样,撤离呼吸机也得考虑病人的“清醒程度”和“力量”。
如果病人精神状态良好,能自主咳痰,做一些简单的呼吸训练,那就证明他准备好了。
三、撤离时的评估方法1. 气道试验医生会让病人进行所谓的“气道试验”,检查一下病人是否能在没有呼吸机的帮助下,自己维持足够的氧气和呼吸。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小测试,病人“试试看”自己能不能撑住。
如果试验过程中没有出现严重的缺氧或者呼吸困难,就可以判断撤离呼吸机是安全的。
2. 呼吸监测就像你去健身房,做跑步机测试,看看自己跑多久还能坚持,医生也会通过一些设备,实时监测病人的呼吸情况。
老人无创呼吸机撤机标准
老人无创呼吸机撤机标准引言在医疗系统中,老年人是最脆弱的群体之一。
他们通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并且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使用呼吸机来辅助呼吸。
然而,一旦情况好转,医生可能会考虑撤机。
老人无创呼吸机撤机需要严格遵循一定的标准和程序,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探讨老人无创呼吸机撤机的标准和步骤。
一、撤机的适应症1.病情稳定:患者的病情已得到控制,并且没有明显的恶化趋势。
2.自主呼吸:患者有足够的自主呼吸能力,能够维持正常的呼吸频率和深度。
3.氧合指标稳定:患者的氧合指标在正常范围内,没有明显的低氧血症。
4.呼吸肌力恢复:患者的呼吸肌力已经恢复到足够的水平,能够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
5.患者合作:患者能够配合医生的指导,参与呼吸训练和康复治疗。
6.家庭支持:患者有良好的家庭支持和护理条件,能够在家康复。
二、撤机的禁忌症1.严重的心、肺疾病:如严重的肺部感染、心力衰竭等。
2.呼吸肌无力:如重症肌无力、脊髓损伤等。
3.慢性呼吸衰竭: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纤维化疾病等。
4.精神状态不稳定:如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疾病等。
5.危重病情:如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6.家庭不支持:如家庭条件不允许患者在家康复、护理水平低等。
三、撤机的程序和步骤1.评估患者的病情:医生要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包括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等,确定患者是否符合撤机的适应症。
2.预防性撤机训练:在撤机之前,医生要给患者进行预防性撤机训练,包括呼吸训练、肌肉锻炼等,以增强患者的自主呼吸能力。
3.逐步减少辅助通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自主呼吸能力,逐步减少无创呼吸机的辅助通气参数,如压力支持水平、PEEP水平等。
4.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在撤机的过程中,医生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血压、氧饱和度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5.评估撤机效果:在减少辅助通气的过程中,医生要定期评估患者的撤机效果,包括自主呼吸能力、氧合指标、二氧化碳排泄等。
呼 吸 机 的 撤 离 及 困 难 脱 机 的 对 策
呼吸机的撤离及困难脱机的对策前言呼吸机是现代医疗中的重要设备,在许多危重病患者的生命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然而,当病情好转或恢复,如何在撤离呼吸机时保证患者的安全,成为医护人员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同时,困难脱机也是呼吸机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种情况,需要针对性的对策。
呼吸机的撤离呼吸机撤离是指将病患从呼吸机器械通气改为自主呼吸状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防止出现意外的危险情况。
撤离指标撤离呼吸机的指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呼吸频率:正常的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2-20次,且呼吸深浅适宜。
2.脉氧饱和度:脉氧饱和度应在90%以上。
3.意识水平:患者有清醒的意识,能够独立完成自主呼吸。
撤离步骤撤离呼吸机的步骤如下:1.呼吸机支持下的建立自主呼吸模式,较好的自主呼吸模式为T-piece模式,有独立的吸入支持(即吸氧管),同时也有能缓慢而具有临床依据的PEEP压力支持。
2.观察患者呼吸、脉搏、血压、意识情况,在不断搜寻退役呼吸机的可能性的同时,可以考虑加强呼吸康复训练,如累积体位轮换。
3.如果患者不能适应吸氧管等器械的脱机或伴有血气不平衡的情况,则需继续使用呼吸机。
撤离注意事项在撤离呼吸机时,医护人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坚持严密监护:患者幸存都需要有严密监护。
2.缓慢减压:将呼吸机压力逐步降低,减压和撤机过程需要缓慢进行,以降低病患撤机不适。
3.观察呼吸情况:撤机期间,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避免因失控而导致二氧化碳积聚、呼吸事件发生。
4.预防脱水:有利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保持和排出,缓解呼吸道反射。
困难脱机的对策困难脱机是指患者在呼吸机脱机过程中不能完成自主呼吸或不能保证较好的氧合和通气的情况。
针对困难脱机,需要对症下药,采取对策来解决。
措施1:机械通气的技术调整针对性的改变呼吸机参数,在保证心率、血压、心电图等生命体征正常情况下,进行以下调整:1.提高呼氧比:适度提高呼氧比(FiO2),应尽量选择适宜呼氧比,避免氧中毒风险。
呼吸机的撤机标准
呼吸机的撤机标准引言:呼吸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医疗设备,用于辅助患者的呼吸功能。
在患者病情好转后,撤机是一个重要的步骤,但需要严格遵守撤机标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本文将介绍呼吸机的撤机标准,以及撤机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撤机标准的概念撤机标准是指在医疗团队的评估下,患者是否达到了可以脱离呼吸机的条件。
撤机标准的制定主要基于患者的生理指标、临床症状和呼吸机参数等方面的综合评估。
二、撤机标准的生理指标1. 患者自主呼吸能力:患者应具备一定的自主呼吸能力,能够主动完成一定频率和潮气量的呼吸。
2. 意识状态:患者应清醒、意识状态良好,能够与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
3. 咳嗽反射:患者具备较强的咳嗽反射,能够有效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
4. 氧饱和度:患者的氧饱和度应在正常范围内,通常要求≥90%。
5. pH值和二氧化碳分压:患者的呼吸酸中毒程度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pH值≥7.35,二氧化碳分压≤50mmHg。
三、撤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逐渐降低辅助模式:在撤机过程中,应逐渐降低呼吸机的辅助模式,如逐步减少压力支持水平或压力支持时间等,以促使患者逐渐恢复自主呼吸。
2. 观察呼吸频率和潮气量:在撤机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和潮气量,确保其在正常范围内。
3. 监测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在撤机过程中,应持续监测患者的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结果,确保其在合理范围内。
4. 留置导管和气管切开:如果患者存在留置导管或气管切开等情况,应在撤机过程中逐步拔除,确保患者能够自主呼吸。
5. 紧急撤机准备:在撤机过程中,医护人员应随时做好紧急撤机的准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结论:呼吸机的撤机标准是确保患者安全脱离呼吸机的重要依据。
撤机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理指标,并逐步降低呼吸机的辅助模式,以帮助患者恢复自主呼吸。
在撤机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监测患者的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结果,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呼吸机撤离和脱管
呼吸机撤离和脱管概述呼吸机撤离和脱管是指在合适的时间和条件下,将患者从呼吸机上脱离,并使其能够自主呼吸。
这是重症监护中的一项重要操作,需要谨慎进行。
呼吸机撤离呼吸机撤离是指从呼吸机上脱离的过程,以使患者能够独立呼吸。
撤离的步骤和方法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来确定。
撤离标准撤离的标准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患者的气道稳定且通畅;2. 无呼吸道分泌物或分泌物可被有效清除;3. 肺功能良好,患者能够维持自主通气;4. 患者意识清晰,合作度良好。
撤离步骤通常,呼吸机的撤离步骤如下:1. 根据患者的呼吸频率和潮气量设定合适的撤离模式;2. 逐渐减少呼吸机的支持水平,观察患者的自主呼吸情况;3. 定期进行临床评估,包括血气分析、胸部X射线等,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撤离;4. 如患者能够维持稳定的自主呼吸,即可脱离呼吸机。
脱管脱管是指将已经脱离呼吸机的患者,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人工气道上进行拔除的过程。
脱管需要谨慎操作,以保证患者的呼吸通畅。
脱管时机脱管时机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呼吸状况来确定。
以下情况可能适合进行脱管:1. 患者能够独立维持稳定的自主呼吸;2. 患者的气道通畅,无明显分泌物和阻塞;3. 患者经过适当的评估和观察,呼吸状况良好。
脱管步骤一般而言,脱管的步骤如下:1. 确保患者的气道清洁,并进行吸痰等必要操作;2. 拔除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注意操作细节,确保患者的呼吸通畅;3. 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状况是否稳定。
结论呼吸机的撤离和脱管是重症监护中的重要操作,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进行谨慎判断和操作。
合适的时机和方法能够确保患者的呼吸通畅和稳定。
论述呼吸机撤机操作流程
论述呼吸机撤机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以下是呼吸机撤机的一般操作流程:1. 评估患者状况:确保患者的病情稳定,呼吸功能有所改善。
新生儿呼吸机撤机标准
新生儿呼吸机撤机标准新生儿呼吸机撤机是指将接受呼吸机治疗的新生儿从呼吸机上拔管,让其自主呼吸的过程。
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过程,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以确保新生儿安全顺利地完成撤机过程。
以下是新生儿呼吸机撤机的标准操作流程:1. 评估患儿情况。
在进行呼吸机撤机之前,首先需要对患儿进行全面的评估。
包括患儿的病情稳定程度、呼吸功能、心血管功能、神经系统功能等方面的评估。
只有在确保患儿病情稳定,呼吸功能良好的情况下,才能考虑进行撤机操作。
2. 撤机准备工作。
在进行撤机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清洁呼吸机导管、更换洁净的呼吸机管路、确认呼吸机设备正常运转、准备好人工呼吸设备等。
确保一切设备和药品齐全,以备不时之需。
3. 撤机过程。
在撤机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同时,需要逐渐减少呼吸机的辅助通气量,观察患儿是否能够自主呼吸。
在撤机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随时准备好进行人工呼吸,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4. 撤机评估。
在撤机完成后,需要对患儿进行全面的评估。
包括呼吸情况、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监测,以及观察患儿是否出现呼吸困难、气促等情况。
只有在确保患儿能够稳定自主呼吸,并且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才能确认撤机成功。
5. 撤机后护理。
撤机完成后,需要对患儿进行细致的护理工作。
包括观察患儿的呼吸情况、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保持患儿的呼吸道通畅,确保患儿的安全。
总之,新生儿呼吸机撤机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过程,需要医护人员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确保患儿的安全。
希望医护人员能够严格遵守撤机标准,确保新生儿在撤机过程中能够顺利度过这一关,健康成长。
呼吸机撤机的训练方法
呼吸机撤机的训练方法
呼吸机撤机的训练方法是通过减少呼吸机支持的时间和支持水平逐渐调整患者的呼吸机支持,让患者的呼吸系统逐渐适应自主呼吸,从而实现呼吸机的撤离。
具体的训练方法包括:
1. 逐步降低呼吸机支持的压力和氧气浓度,同时监测患者的呼吸参数,例如呼吸频率、潮气量和呼气末正压等。
2. 适时进行呼吸机脱机试验,例如间歇正压通气(IPPV)试验、同步间歇正压通气(SIMV)试验和压力支持通气(PSV)试验等,以评估患者的自主呼吸能力和呼吸肌力量,为撤机做准备。
3. 配合物理治疗和呼吸肌锻炼,例如深呼吸、咳嗽、气体吸入、肺部牵张等,以增强患者的呼吸系统功能和顺应性。
4.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撤机进展情况,及时调整呼吸机支持水平和撤机速度,避免出现呼吸衰竭和再插管的风险。
总之,呼吸机撤机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呼吸机支持情况、肺部病变程度、呼吸肌功能和代谢状态等因素,采用逐步撤机的方法,达到安全、有效、顺利地脱机的目的。
呼吸机的撤离及困难脱机的处理对策
呼吸机的撤离及困难脱机的处理对策
1.评估患者的脱机潜力:在撤离呼吸机前,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病情稳定性、意识水平、肌力、肺功能等指标的测量。
根据评估结果,医务人员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具备脱机的潜力,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康复和支持。
2.缓慢减少呼吸机支持:对于可以脱机的患者,一种常用的策略是逐渐减少呼吸机的支持。
医务人员可以通过调整呼吸机的参数,如压力支持水平、呼气末正压水平等,逐渐降低对患者的呼吸机支持,帮助患者适应自主呼吸。
3.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在撤离期间,医务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是患者的呼吸频率、潮气量、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等指标的变化。
如果发现患者的呼吸困难或其他异常情况,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增加呼吸机的支持水平或采用非侵入性通气等方法。
4.康复训练:对于需要长时间依赖呼吸机的患者,医务人员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康复训练措施,帮助患者逐渐恢复自主呼吸功能。
这包括肌力锻炼、呼吸训练、吸气正压训练等。
通过逐渐增加患者的肺功能和肌力,可以提高患者脱机的成功率。
5.提供心理支持:撤离呼吸机对患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同时也可能带来焦虑和恐惧等负面情绪。
为了帮助患者顺利度过这个过程,医务人员需要提供心理支持,如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与家人进行交流等,以减轻患者的压力。
总之,呼吸机的撤离及困难脱机的处理对策需要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缓慢减少呼吸机支持、
观察病情变化、进行康复训练等,以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自主呼吸功能。
此外,提供心理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脱机过程带来的压力。
撤呼吸机流程
撤呼吸机流程
撤离呼吸机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脱机:在撤离呼吸机前,患者需以低压力水平持续进行自主呼吸试验120分钟。
若患者符合撤机指征,如
呼吸频率小于25次每分钟,潮气量大于250毫升等,可进行下一步拔管前准备。
2.气囊放气:对患者进行气囊漏气试验,对比患者潮气量的变化,评估风险,若试验呈阳性则应慎重拔管,
若试验呈阴性则可以拔管。
3.拔管:再对患者进行T管试验,确认患者是否可以自主呼吸。
4.继续吸氧:拔管后,患者可能仍需继续吸氧一段时间,以确保身体适应新的呼吸模式。
此外,撤离呼吸机前还需确保患者的病情已经好转,包括导致呼吸衰竭的基础病因已好转、合适的氧合状态、血流动力学稳定、有自主呼吸等。
同时,也要注意在撤离呼吸机过程中要避免对患者造成过度的刺激和伤害。
以上是撤离呼吸机的流程,具体操作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必要地延长机械通气时间增加患者感染 和出现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不同类型ICU患者中再插管率的变化范围是 4%~ 23%,在精神和NS疾病患者中可高 达33%
呼吸机撤离—
推荐意见11
实施机械通气的原因被除后
应开始进行撤机筛查试验。(A 级)
自主呼吸试验(SBT )
符合筛查标准的患者并不一定能够成功撤机 需要对患者的自主呼吸能力作出进一步判断, 目前较准确的预测撤机方法是3 min SBT, 包 括
④自主呼吸时VT > 4 ml/kg;
⑤SaO2 > 0.90
3 min自主呼吸通过后,继续自主呼吸30~ 120 min, 如患者能够耐受则可以预测撤机成
功,准备拔除气管插管
通过SBT 30~120min 的患者至少有77%
可以成功撤机
导致SBT 失败的原因有多种,但应注意气 管插管引起的不适或CPAP 伺服阀不敏感 /触发不良这些医源性因素
常用的耐受SBT 标准
标准 描 述
SBT 成功 动脉血气指标: FiO2< 0.40, SpO2≥0.85~0.90; 的客观指标 PaO2≥ 50~60 mmHg; pH ≥7.32;PaCO2 增加≤10 mmHg 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HR <120~140 次/min且HR改 变<20% , 收缩压< 180~200 mmHg并> 90 mmHg、血 压改变< 20% , 不需用血管活性药 呼吸指标:RR≤30~35 次/min,RR改变≤50% SBT 失败 精神状态的改变,例如: 嗜睡、昏迷、兴奋、焦虑 的主观临床 出汗 评估指标 呼吸做功增加:使用辅助呼吸肌, 矛盾呼吸
缓解呼吸肌疲劳,并查找原因。
(A 级)
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撤机
术后患者24 h 内不能脱机的主要原因是呼吸驱动力 受到抑制和疼痛问题
适当的镇静、镇痛治疗有可能缩短机械通气的时间
手术后患者的呼吸驱动力不够时, 可应用A/CV 模式 对那些短时间内恢复自主呼吸的患者,可降低通气 支持水平,尽快撤机
应尽快寻找原因。(B 级)
撤机筛查试验
导致机械通气的病因好转或祛除后应开始进 行撤机的筛查试验,筛查试验包括4 项内容: ①导致机械通气的病因好转或被祛除 ②氧合指标 ③血流动力学稳定 ④有自主呼吸的能力
①导致机械通气的病因好转或被祛除 ②氧合指标: PaO2/FiO2 ≥150~300 mmHg; PEEP≤5~8 cmH2O;FiO2≤0.40;pH ≥7.25; 对于COPD 患者: pH > 7.30, FiO2 < 0.35, PaO2 >50 mmHg
气道保护能力的评价: 患者的气道保护能力对拔管成功是至关重要 的
对患者的气道评估包括吸痰时咳嗽的力度、
有无过多的分泌物和需要吸痰的频率(吸痰
频率应> 2 h/次或更长)
在神经肌肉病变和脊髓损伤的患者中,有
较好的咳嗽能力时预示可以拔管
呼吸机撤离—
推荐意见13
对通过SBT 的患者应评估
气道通畅程度和保护能力。(B 级)
撤机锻炼过程中医务人员应留在患者身边,给
予心理支持并避免不必要的肌肉疲劳
呼吸机撤离—
推荐意见16
PMV 患者应采用
逐步降低机械通气水平和 逐步延长自主呼吸时间的撤机策
略。(B 级)
呼吸机如何科学撤离
主要内容
撤机失败的原因 撤机筛查试验 自主呼吸试验(SBT ) 气道评估 寻找SBT失败的原因 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撤机 长期机械通气(PMV ) 的撤机
撤机失败的原因
机械通气大于24h尝试撤机失败的患者,应寻 找所有可能引起撤机失败的原因,尤其是那些 潜在的、可逆的原因,常见的原因包括: ①神经系统因素 ②呼吸系统因素 ③代谢因素 ④心血管因素 ⑤心理因素
研究表明, SBT 的失败原因常是呼吸系统机 械力学的异常,而这些异常不可能迅速恢复
SBT失败后,机械通气应选择恒定的支持水平 保证患者的呼吸肌得到充分休息,可以大 大缩短训练的时间 NPPV可以避免气管插管,也可帮助有创通气 的撤离
呼吸机撤离—
推荐意见14
若SBT 失败,应给予充分的通气支持以
3 min T管试验 CPAP 5 cmH2O/PSV试验
实施3 min SBT期间,医师应在床旁密切观察 患者的生命体征,当患者情况超出下列指标 时应中止SBT,转为机械通气: ①浅快呼吸指数(RVR) < 105;
②呼吸频率 > 8 次/min 或<35 次/min;
③心率 < 140 次/min 或变化 < 20% , 没有 新发的心律失常;
寻找SBT失败的原因
SBT失败后应立即寻找原因,常见原因有: 镇痛、镇静剂使用不足 血容量不足 支气管痉挛 心肌缺血
当SBT失败的原因纠正后, 每日可进行1 次SBT, 没有必要1 d 内多次反复的进行SBT
呼吸系统异常很少在数小时内恢复, 因此, 1 d 内频繁的SBT 对患者没有帮助。
呼吸机撤离—
推荐意见12
通过撤机筛查试验的患者,
应进行SBT。(A级)
气道评估
拔管失败的原因与撤机失败的原因不同 撤机失败常指不能中断呼吸机支持 拔管失败的原因多见于上气道梗阻或患者 气道保护能力差、不能咳痰。
气管拔管后上气道梗阻的风险增加与机械通 气的时间、女性、创伤和反复性创伤性插管 有关
呼吸机撤离—
推荐意见15
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应使用
镇痛、镇静治疗方案。(A 级)
长期机械通气(PMV ) 的撤机
除非有明确的不可逆疾病证据,撤机失败3个 月者即为PMV PMV 患者很少采用每日SBT,常使用辅助通 气模式并逐步降低呼吸机条件以锻炼患者的 呼吸肌。通常大约在通气支持条件降低到一 半时,患者可转换到SBT 步骤
③血流动力学稳定— 无心肌缺血动态变化 临床上无明显低血压 不需要血管活性药物治疗
或只需要小剂量药物,如多巴胺或 多巴酚丁胺< 5~10 μg· kg-1· min-1)
④有自主呼吸的能力
临床医师的经验影响撤机的过程及结果 临床常发生过早撤机或延迟撤机,增加再插 管率
再插管使患者的VAP增加8 倍,死亡风险增 加6~ 12 倍
气道通畅程度的评价: 机械通气时,将气管插管的气囊放气以检 查有无气体泄漏, 可以用来评估上气道的开 放程度(气囊漏气试验)
出现拔管后喘鸣的患者可以使用类固醇和 (或) 肾上腺素〔也可用无创通气和(或) 氦 氧混合气〕治疗, 而不需重新插管
如果漏气量较低,也可在拔管前24 h 使用 类固醇和(或)肾上腺素预防拔管后喘鸣 应注意,漏气量变低可能是由于分泌物在 气管插管周围结痂形成外皮所致,而非上 气道水肿狭窄 当漏气量低的患者拔管时,应将再插管的 设备(包括气管切开设备)准备好
①神经系统因素: 位于脑干的呼吸中枢功能失常,可以是结 构上的(如脑干中风或中枢性窒息), 也可 以是代谢方面的(如电解质紊乱或镇静麻 醉状态) 代谢性或药物性因素也可导致外周神经功 能失常
②呼吸系统因素: 呼吸肌方面包括 废用性肌萎缩 严重的神经性肌病
神经肌肉阻滞剂、氨基糖甙类药物等 药物导致的肌病等
呼吸负荷增加常见于机体对通气的需求增 加和呼吸力学的改变,如: 严重感染时通气需求增加 肺水肿、炎症、纤维化等导致肺顺应 性下降 支气管狭窄、炎症及狭窄的气管插管 使气道阻力增加
③代谢因素:营养、电解质和激素都是影响 呼吸肌功能的代谢因素
营养不良导致蛋白质分解代谢和肌肉功能
的减退
摄食过度使CO2 产生过多, 进一步增加了 呼吸肌的通气负荷,故适当的营养支持能 够增加撤机成功率 电解质缺乏也可损害呼吸肌功能,有研究 表明,正常血磷水平可增加跨膈压
④心血管因素: 对心功能储备较差的患者,降 低通气支持可诱发心肌缺血或心力衰竭,其可 能的机制包括: 自主呼吸时代谢增加使循环的负荷增加
膈肌收缩使血液从腹腔转移至胸腔,导致回 心血量增加
非呼吸因素
呼吸机撤离—
推荐意见10
对机械通气大于24 h 不能撤机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