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西甘蔗种植成本调查分析

合集下载

甘蔗调研报告

甘蔗调研报告

甘蔗调研报告
《甘蔗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甘蔗种植、加工和市场行情,为甘蔗生产经营者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为农业部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二、调研方法
1. 田间调查:走访甘蔗种植基地,了解地块面积、种植品种和管理情况;
2. 采访农户:深入农户家中,了解种植成本和收益情况;
3. 调研加工厂:实地考察甘蔗加工工艺和产品销售情况;
4. 咨询市场情况:走访农贸市场,了解甘蔗价格和消费情况。

三、调研结果
1. 种植情况
甘蔗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的省份有广西、广东、云南等。

目前甘蔗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品种主要有丰甜、光宁和优质糖等。

2. 生产成本
本地区甘蔗主要用于制糖,农户在种植过程中主要投入为种子、化肥、农药和人工,经过调查,平均每亩产区的成本为2000元。

3. 产量和收益
甘蔗一般每亩产量在20吨左右,农户可获得的纯收入在3000
元左右。

4. 加工情况
甘蔗加工厂主要生产白砂糖、黑糖和红糖等产品,企业规模不同,从小作坊到大型工业厂,产品质量和价格也有所不同。

5. 市场行情
近年来,由于国内外糖价波动,甘蔗价格也有所起伏,作为热带地区主产的甘蔗,价格相对较稳定。

四、调研建议
1. 提高种植效率,推广优质品种,降低生产成本;
2. 加强加工企业管理,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竞争力;
3. 建立行业合作机制,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提高整体市场份额。

以上即是本次甘蔗调研的主要内容和建议,希望能为相关部门和从业者提供参考。

广西省扶绥县甘蔗产业调查报告

广西省扶绥县甘蔗产业调查报告

广西省扶绥县甘蔗产业调查报告年已展千重锦,猪岁再登百步楼。

过去的2021年,是我区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的一年,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硕果累累的一年。

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方努力,全区农业大灾之年实现了钱粮双增收,各地涌现了一批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典型。

岁末年初,我们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评出了2021年度“特色农业10大示范村”、“特色农业10大强镇”和“特色农业10大强县(市、区)”。

今天推出的专栏,集中宣传“特色农业10大强县”,目的是通过宣传典型,带动全面,争取在新的一年里我区现代农业发展取得更好成绩,实现更大突破,创造更新辉煌。

古人有“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之说,而扶绥县则瞄准市场,选准突破口大力发展糖料蔗产业,写下了“县不在大,有蔗则甜”的现代名句,被评为2021年“全区糖蔗产业强县”。

扶绥县是“九五”期间的糖料基地县,被农业部列为桂中南蔗区“双高”甘蔗基地县和“优势农产品产业区(糖料蔗)”。

2021/2021榨季,全县甘蔗面积92.5万亩,糖料蔗产量465.6万吨,蔗糖产量56.7万吨,甘蔗总产量和蔗糖产量名列全国县(市)第一位。

全县农民人均甘蔗收入1710元,占总收入67.1%,蔗糖产业税收占财政收入53%。

该县糖料蔗产业发展之快,成效之好,主要是重抓了“三招”:第一招是各级重视政策扶。

10多年来,扶绥县各级领导都高度重视甘蔗生产,连续多年设立甘蔗生产扶持资金,制定甘蔗生产优惠政策。

仅2021年,该县就对种植“双高”良种的农户补贴48万元,对购买大马力拖拉机农户补贴100万元,其它示范补贴100万元。

第二招是良种良法大推广。

近年来,扶绥县通过实施甘蔗“六化”工程(甘蔗生产良种化、机械化、规模化、智能化、水利化、契约化),大力推广甘蔗生产新技术。

去年,全县甘蔗生产良种率达100%,机械化深耕深松面积占56.7%,机械化中耕占53.7%。

2002年—2021年,全县累计推广甘蔗智能化测土配方施肥50.84万亩。

广西宾阳县甘蔗种植现状、问题及建议

广西宾阳县甘蔗种植现状、问题及建议

广西宾阳县甘蔗种植现状、问题及建议作者:迟志广等来源:《热带农业科学》2015年第06期摘要通过调研了解广西宾阳县甘蔗种植的现状,针对宾阳县甘蔗种植机械化程度低和施肥不科学两大主要问题,提出若干建议,如建议推动土地流转,促进规模化机械种植,同时扭转传统施肥观念;增施有机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料,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等;其中宾阳县甘蔗机械化种植推广策略,科学施肥,政府与企业的作用等建议对指导蔗区甘蔗优化施肥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字宾阳县;甘蔗;种植现状;建议分类号 S566.1Planting Status,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f Sugarcanein Binyang County of Guangxi Autonomous RegionCHI Zhiguang1,2) ZHANG Dong1) FANG Zhao1,2) ZHANG Jiangzhou1,2) LI Baoshen1,2)(1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eijing 100193;2 Guangxi Jinsui Agriculture Group Co., LTD, Nanning, Guangxi 532703)Abstract The native farmers were investigated to understand the planting status of sugarcane in Binyang county. There existed many challenging issues, such as low degree of mechanization and imbalance fertilizer. Based on the main problems, some suggestions were made to promote land transfer and large-scale planting machinery, to reverse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fertilization, to increase organic fertilizer and micro-secondary elements fertilizer and to recommend soil testing and fertigation technology. Some propositions were made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of sugarcane in Binyang county by promoting the mechanization of sugarcane cultivation, scientific fertilization,the action of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Keywords Binyang county ; sugarcane ; planting status ; suggestions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在中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种植,是制造蔗糖的原料。

甘蔗调研报告总结

甘蔗调研报告总结

甘蔗调研报告总结本次甘蔗调研报告通过实地观察、采访访谈、数据统计等方法,对甘蔗种植行业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研。

以下是对本次调研的总结。

首先,甘蔗是一种耐高温、耐湿、适合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种植的经济作物,在中国广东、广西等地种植面积较大。

甘蔗产业链上下游关联紧密,种植、加工、销售环节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其次,甘蔗种植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

在挑战方面,首先是人力成本上升导致种植成本增加,甘蔗产业利润率下降。

其次,甘蔗病虫害防治困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此外,甘蔗产量和品质受天气和气候影响较大,存在一定的风险。

而在机遇方面,随着甘蔗研究的不断深入,品种选育、栽培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将提高甘蔗的产量和品质,增强竞争力。

此外,甘蔗在食品、酒精、生物能源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市场需求潜力大。

另外,本次调研还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甘蔗加工环节存在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等问题,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其次,甘蔗品种较为单一,抗病虫能力较弱,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此外,甘蔗种植和加工环节产生的废弃物处理问题亟待解决。

最后,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加大对甘蔗高效种植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提高甘蔗的产量和品质。

其次,加强对甘蔗病虫害防治的研究,提高甘蔗的抗病虫能力。

此外,可以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提高甘蔗加工的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加强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降低甘蔗产业对环境的影响。

总之,甘蔗种植行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甘蔗种植行业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前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相信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甘蔗产业将迎来更好的发展。

广西甘蔗种植成本调查分析

广西甘蔗种植成本调查分析

广西甘蔗种植成本调查分析广西是中国主要的蔗糖产区之一,甘蔗种植成本的调查分析对于了解广西蔗糖产业的发展状况和提高甘蔗种植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甘蔗种植成本主要涉及土地租赁、种植费用、农药、化肥等投入,以及劳动力成本等方面,具体如下:一、土地租赁成本甘蔗种植需要大面积的土地,土地租赁费用是甘蔗种植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广西不同地区土地租赁价格的调查,一亩土地租赁费用在300-500元之间,具体价格会受到土地质量、地理位置、土地用途等因素的影响。

二、种苗费用甘蔗种植的第一步是选购种苗,种子是决定甘蔗品质和产量的重要因素。

据调查,广西种植甘蔗的农户在购买甘蔗种苗方面的花费平均约为每亩100元。

三、农药和化肥成本甘蔗作为一种高产作物,需要大量的农药和化肥来进行病虫害防治和生长促进。

根据广西农药和化肥市场的调查,平均每亩甘蔗的农药和化肥投入约为300元。

四、劳动力成本甘蔗种植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农业生产活动,种植过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参与和劳动投入,包括耕地、播种、管理、采收等环节。

据广西农户的反馈,平均每亩甘蔗种植需要4-5人的劳动力,共计约20-25人工作日。

按照当地劳动力工资水平(每人每天100元)计算,劳动力成本约为每亩2000-2500元。

以上是广西甘蔗种植成本的主要部分,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综合计算出广西甘蔗种植的平均成本。

假设一亩土地租赁费用为400元,种苗费用为100元,农药和化肥费用为300元,劳动力成本为2500元,那么广西甘蔗种植的平均成本为400+100+300+2500=3300元每亩。

根据广西的种植面积,可以得出广西甘蔗种植总成本的大致估算。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数据仅为平均水平,具体成本还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甘蔗品种选取等。

此外,劳动力成本的计算也会受到当地劳动力市场的变动和政策的影响。

对于广西甘蔗种植产业来说,高成本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降低种植成本,提高甘蔗种植的效益,是广西农户和政府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广西来宾市“双高”甘蔗种植栽培技术

广西来宾市“双高”甘蔗种植栽培技术

广西来宾市“双高”甘蔗种植栽培技术作者:苏秦来源:《南方农业·中旬》2016年第11期摘要阐述来宾市高产高糖甘蔗栽培种植前景,从整地播种、蔗种选择、科学施肥、合理密植、病虫害防治、地膜覆盖等方面,探讨了来宾市高产高糖甘蔗栽培种植技术,希望对促进来宾市“双高”甘蔗种植栽培前景有所裨益。

关键词“双高”甘蔗;种植栽培;来宾市中图分类号:S56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16.32.005近年来,来宾市加大了“双高”(高产、高糖)甘蔗种植推广力度,兴建了一大批“双高”甘蔗生产示范基地,有效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为蔗农增产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在推广过程中,部分蔗农对栽培种植技术掌握还不够熟练,影响了实际种植效果。

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其种植栽培技术。

1 来宾市高产高糖甘蔗栽培种植前景来宾市位于广西中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年均日照时间1 325~1 734 h,年均降水1 225~1 942 mm,年均气温18.1~21.2 ℃,气候条件优势明显,且交通条件非常便利,非常适于甘蔗这一经济作物的栽培种植。

来宾市一直就有种植甘蔗的传统,但近年来受国外低价糖和国内生产成本上涨冲击,全市蔗糖业遭受了严峻挑战,种植面积、甘蔗收购价、糖企利润、种蔗收入等同比下降明显,同时,来宾市农村地区青壮年外出务工较多,且甘蔗种植属劳动密集型,劳动力的不足又进一步限制了甘蔗种植业的发展。

为此,来宾市大力推广“双高”甘蔗种植,以“双高”甘蔗种植示范基地为牵引,全力推进机械一体化种植,将“路相通、渠相连、涝能排、旱能灌”作为种植推广标准,力争实现种植良种化、经营规模化、水利现代化、生产机械化,平均每667 m2产量超过8 t,蔗糖超过14%,科技、农业、蔗糖等部门多方配合,形成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甘蔗种植新模式,从而带动全市甘蔗种植业迈上新台阶。

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蔗种植现状、问题及对策

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蔗种植现状、问题及对策
甘蔗种植机械化程度偏低致使其生产成本难以降低。
蔗产量 140.26 万 t,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 85.64 万 kW, 相比于甘蔗种植全程机械化的国家来说,广西壮族自治 全年有效灌溉面积 3.66 万 hm2、机耕面积 11.97 万 hm2。 区甘蔗生产成本更高。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蔗生产
相比于其他产业来说,包括粮食种植、油料种植、木薯 成本为 246.36 元 /t,而澳大利亚使用了全程机械化的种
种植等,甘蔗种植面积及产量占比均较高,是北海市合浦 植方式,甘蔗生产成本为 114.00 元 /t。
县的第一产业。
2.3 甘蔗田基础设施薄弱
2 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蔗种植现存问题 2.1 规模化水平较低
由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蔗种植并未形成规模化、产 业化,更多使用个人种植模式,因此其基础设施配置相对 薄弱。在个人种植模式下,种植户能投入于甘蔗种植的
94 XIANGCUN KEJI 2020 年 2 月(中)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的有效灌溉面积占总体种植面积的 45%,巴西占 55%,由 此能够看出我国广西甘蔗种植区的有效灌溉面积较低。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基础设施薄弱。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光照充足、 主要为家庭联产承包、个体种植等,而且仅在农垦蔗区、
雨量充沛、气温相对较高且无霜期长,因此极适宜甘蔗 甘蔗种植大户区域实现了规模化。另外,多数甘蔗种植
生产。蔗糖产业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支柱型产业,是当 户依旧沿用传统种植方法完成耕作,实施各管各种,其种
地重要的财政来源,其发展直接关系着广西壮族自治区 植品种、时间、规模、管理方式等均存在较大差异,而
蔗主产区,种植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南宁市甘蔗种 济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的影响等,这些因素都导致广

甘蔗的调研报告

甘蔗的调研报告

甘蔗的调研报告甘蔗的调研报告总结:本次调研主要针对甘蔗进行,通过对甘蔗的生长环境、栽培技术、利用价值以及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

调研发现,甘蔗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种植、加工和销售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潜力。

同时,通过对相关数据和文献的查阅,我们也了解到甘蔗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然而,在实际生产和销售环节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政府和企业等多方面合作,共同努力解决。

一、甘蔗的生长环境和适应性甘蔗是一种亚热带和热带作物,喜温暖和湿润的气候,对光照要求较高。

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方的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区。

甘蔗根系开发比较好,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但对于贫瘠的土壤和酸性土壤的适应性较差。

二、甘蔗的栽培技术1. 土壤选择和准备:甘蔗喜欢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栽培前需要进行充分的翻耕和杂草清除。

2. 育苗: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甘蔗种蔗进行育苗,常用的育苗方法有催芽、插条和分藤等。

3. 施肥和浇水:甘蔗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施肥时可选用有机肥和化学肥结合的方式。

水分管理上,需保持土壤湿润,但也要注意避免过度浇水。

4. 病虫害防治:甘蔗常见的病虫害有红蜘蛛、甘蔗象甲等,可采取化学药物喷洒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防治。

三、甘蔗的利用价值1. 食品加工:甘蔗汁可以直接饮用,也可用于制作糖蜜、甜酒等甜品。

甘蔗还可提取糖蜜,制作白糖和红糖等食品。

2. 酿酒工业:甘蔗汁可用于酿造甜酒、甘蔗酒和酒精等。

3. 能源开发:甘蔗可提取乙醇燃料,具有广阔的生物能源开发潜力。

4. 医药保健:甘蔗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补气、益精等保健功效。

四、甘蔗的市场前景甘蔗作为重要经济作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和生物能源的需求增加,甘蔗的利用范围将会更加广泛。

此外,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甘蔗生产国之一,也有着丰富的种植经验和先进的加工技术,有望成为甘蔗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参与者。

五、问题与建议虽然甘蔗在市场前景上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在实际生产和销售环节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广西甘蔗种植成本调查分析
据广西价格成本调查监审分局对广西全区16个甘蔗主产市县的145户甘蔗种植户种植成本收益情况调查显示,与2015年相比,2016年甘蔗单产增加、价格提高、成本小幅上升、净利润大幅增加,农户种蔗热情明显回升。

一、产量小幅增加
调查显示,2016年户均种植面积12.7亩,亩产5.46吨,较上年增长4.6 6%。

产量增加原因,一是甘蔗生长早期没有受到霜冻天气的影响,蔗苗出芽率较高,中前期雨水充沛且均衡,阳光适宜,为甘蔗生长提供良好环境;二是今年调查户新植蔗面积较上年增加,且种植优良高产品种的比例提高;三是相关部门加强技术指导,蔗农更新管理技术,施肥喷药宜时宜式,化肥农药发挥良好效果,为增产创造了条件。

二、收购价格上涨,产值明显增加
2016年平均出售价格为510.8元/吨,较上年增加58.8元/吨,增幅13.0 1%。

今年甘蔗出售均价提高,原因有两点:一是收购价格提高。

2016/2017榨季普通糖料蔗收购全区统一首付价为480元/吨,实行蔗糖价格挂钩联动、二次结算管理,即:每吨普通糖料蔗收购价格480元与每吨一级白砂糖平均含税销售价格6470元挂钩联动,挂钩联动系数维持6%。

今年开榨以来,国内食糖价格保持高位运行,为维护蔗农利益及保持蔗区秩序,2017年2月27日自治区物价局、糖业发展办公室联合发文,将糖料蔗收购价格提前挂钩联动、二次结算,按一级白砂糖含税销售价格6800元/吨与糖料蔗收购价格进行挂钩联
动,制糖企业提前兑付每吨20元的二次结算蔗款给蔗农,其中普通糖料蔗收购价格达500元/吨,良种加价品种收购价格达530元/吨,入厂价格较上年提高60元/吨,增幅分别为13.64%、12.77%;二是蔗农种植优质加价甘蔗品种比例增加。

近年来我区大力推进“高产高糖”甘蔗基地建设,引导蔗农种植高价优质品种,同时执行优良品种加价30元/吨政策,极大提高了农户种植热情,良种蔗种植比例上升,拉动了甘蔗平均销售价格的提高。

由于产量和收购价格双双提高,2016年亩均甘蔗产值2814.13元,较上年增加431.15元,增幅18.09%(详见表1)。

表1 2015、2016年广西甘蔗成本收益比较表
三、种植成本小幅增加
2016年亩均甘蔗种植总成本2198.77元,同比增加76.48元,增幅3.6%(表1)。

本年度亩均物质与服务费用、人工成本、土地成本均出现小幅增长。

(一)物质与服务费用增加的原因分析
从表2数据看,在物质与服务费用11项成本中有升有降,其中化肥、农家肥、租赁作业费、工具材料费、保险等5个项目下降,农家肥、保险费下降
明显,但由于其基数小对总成本影响不大。

农药费等6项成本上升,但对总成本影响较大的是固定资产折旧(含蔗种费)、销售费,其中亩均固定资产折旧(含蔗种费)149.57元,同比增加10.54元,增幅7.58%;销售费163.44元,同比增加12.54元,增幅8.31%。

表2 2015、2016年广西甘蔗种植成本比较表
1、甘蔗收购价提高拉动固定资产折旧(含蔗种费)增加。

蔗种费变动受上年甘蔗收购价提高的影响,2015年我区甘蔗收购价(普通品种)由上榨季的4 00元/吨提高到440元/吨,按种植习惯,我区大部分蔗农种植甘蔗一般是三年翻兜新植,亩均蔗种用量在0.7-1吨之间。

按亩均用量0.8吨,蔗种三年分摊计,收购价格提高拉动亩均蔗种费增加10.67元,增幅10%。

2、甘蔗产量增加及销售方式转变导致销售费用增加。

甘蔗销售费用主要包括麻绳、归堆及装车费用,今年亩均甘蔗产量比上年增加,麻绳用量及归堆、装车费用相应有所增加。

同时,今年部分地区制糖企业改变了甘蔗入厂方式,设立甘蔗收购中转站,按18-20元/吨收取装车费(在蔗款中扣减),而部分调查户甘蔗地块离中转站较远,导致甘蔗归堆费用提高,造成销售费用增幅较大。

(二)人工成本提高的原因分析
2016年亩均用工数量14.18个,同比减少0.1个,变化不大,但亩均人工成本为1029.22元,同比增加25.62元,增幅2.55%(见表2)。

主要原因一是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我区劳动日工价由原来的54元/日调整为56元/日,升幅3.7%。

二是农村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仍然存在请工难现象,雇工工价小幅上涨,由去年的90.26元/日提高到92.64元,增幅2.65%。

劳动日工价和雇工工价双双提高推动了人工成本的增加。

(三)土地成本上涨的原因分析
2016年亩均土地成本289.87元,同比增加27.00元,增幅10.27%(见表1)。

近年来,我区积极鼓励农村实施土地流转经营,大力推进甘蔗“双高”示范基地建设等工程,农民收入多元化,另外一些公司、企业及种植能人参与农村土地承包,用于种植柑桔、火龙果等经济效益更高的作物,推动土地租金不断上涨。

据调查了解,目前一些水利、交通条件较好的土地租金已达800-100 0元/亩,土地租金逐年上涨成为常态。

综上所述,2016年每亩甘蔗种植成本2198.77元,较上年增长3.6%,但由于亩均产量提高,吨蔗成本402.71元,出现小幅回落。

三、种蔗收益大幅增加
由于产量及价格提高,以及种植高产优质加价品种比例上升,今年甘蔗产值增幅大于成本增幅,种植收益较去年有大幅增加。

亩均净利润、现金收益分别为615.36元、1314.81元,比上年增加354.67元、389.85元,增幅136. 05%、42.15%,亩均成本利润率27.99%,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

每吨甘蔗净利润为112.7元、现金收益为240.81元,同比分别增加62.75元、63.61元,增幅分别为125.67%、35.9%。

四、发展我区甘蔗产业的建议
甘蔗是我区农民主要种植的经济作物,也是农民家庭增收的主要途径。

近年来,为保证农民种蔗效益,稳定甘蔗种植及发展甘蔗产业,我区执行甘蔗收购价格与食糖价格挂钩联动、二次结算的管理方式,实施优质品种加价等相关
政策,不断调整甘蔗品种的种植结构,高产优质优良甘蔗品种种植比例在逐年上升,特别是大力推进“双高”基地建设,使甘蔗的单产和含糖量都有明显提高,蔗农种蔗收益明显增加,为加快推进“双高”基地建设,稳定甘蔗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打下坚实基础。

但是,从调查中了解到,目前我区种植甘蔗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如种植成本逐年增加、雇工工价居高不下、机械化程度较低、农民种蔗积极性不稳定、蔗区劳动力缺乏等,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区甘蔗产业的良性发展。

建议:
(一)拓宽蔗农获取优良加价蔗种的途径,改善蔗农“找蔗难”问题
目前我区农民种植甘蔗优良加价品种主要有桂糖29、桂柳2号、粤糖93/ 159等。

调查中发现,一些地区的蔗农由于信息面窄,缺少相关部门的技术指导及思维方式落后等原因,仍在种植如粤糖94/128、台糖98/0432等淘汰品种,无法达到增产增收目的,导致种蔗积极性不高。

因此,为了加大糖料蔗品种结构调整力度,使高产高质优良加价品种得到及时推广,建议制糖企业及相关部门加强对优良加价品种的市场管理,统一合理调配,在满足“双高”基地和规模户种植需要的同时,兼顾散户蔗农种植的需要,全面普及推广优良加价品种,促使蔗农种植甘蔗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制糖企业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最终实现蔗农和糖企双赢的良好局面。

(二)因地制宜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降低种植成本和解决“请工难”问题
当前,我区甘蔗种植仍以传统的人工种植方式为主,机械化程度较低,甘蔗砍收主要依靠“请工”解决。

由于人工砍收进度较慢且人工支出偏大,造成
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而我区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较多,从事甘蔗生产的劳力有限且老龄化严重,请工难、“用工荒”等现象多年来难以根本解决,因此,因地制宜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势在必行。

建议相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除加强引导蔗农由传统种植方式逐步改为机械化种植方式外,适时出台甘蔗全程机械化机具研发攻关奖励方案,重点奖励小型、轻便、实用机械收割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同时对购买大中型甘蔗机械的企业和个人给予奖励或贴息贷款,制糖企业也要对购买大中型甘蔗机械给予贴息贷款和帮助蔗农预付机耕费等措施,大力推广适应我区甘蔗生产特点的小型农业机械,逐步实现农户从甘蔗种植、护理、砍运等环节使用机械作业的新模式,减少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降低甘蔗生产人工成本,提高种蔗效益。

(三)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从根本上解决蔗农种蔗“靠天吃饭”的局面甘蔗正常生产需要适时适宜的水分吸收,加快蔗田水利化建设是甘蔗高产的重要条件。

目前我区蔗田水利化建设主要集中在“双高”基地,投入的资金也主要来源于中央拨付的“双高”基地建设资金。

由于资金相对有限,对“双高”基地以外的农民自营蔗地投入甚少,而水利设施建设投入相对较大,靠种植户自行投入相对困难,建议政府应考虑在各蔗区建立水利设施建设基金,采取“政府补贴一部分,蔗农自行出资一部分”的办法,对一些种植条件相对较好,有利于水利设施建设的地块实施滴灌、喷灌等田间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改造,对水源紧缺的糖料蔗区,可通过修建引蓄工程收集雨水作为灌溉水源,逐步解决蔗农种蔗“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使甘蔗增产农民增收得到保障。

(四)探索新的糖料蔗收购价格机制,调动蔗农生产积极性
除了实行蔗糖价格联动机制外,要不断探索新的糖料蔗收购价格机制,比如建立糖料蔗最低收购价,本着农民能够接受,糖企能够承受的原则,最大程度平衡蔗农和糖企的利益。

同时,继续向国家申请糖料蔗目标价格试点,扩大糖料蔗种植保险覆盖面,并进一步研究出台糖料蔗种植相关补贴政策,建议参考其他一些农产品种植的补贴方式,向国家相关部门建议,尽早出台糖料蔗种植直补政策,提高蔗农种蔗积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