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甘蔗种植业及糖业介绍
广西甘蔗种植业及糖业介绍
![广西甘蔗种植业及糖业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30d16d7c0066f5335a812159.png)
广西甘蔗种植业及糖业概况一、蔗糖业在农村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001年,我国糖料播种面积165.4万公顷,糖料总产8656万吨,面积比1991年减少了29万公顷,而总产却增加了238万吨;2001/02榨季食糖总产820万吨,同比增加29万吨,其中蔗糖所占比重由1991年的79%增加到90%左右。
食糖总产居巴西、印度之后位列世界第三大生产国。
蔗糖业已成为南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
2001年全国制糖行业总产值约250多亿元,其中糖料产值约170亿元。
广西近年来蔗糖工业总产值达110亿元以上(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12.09%、占轻工业产值的28.49%,年上缴税收12亿元,农民甘蔗收入近60亿元,涉及农村人口2600万人,有28个国家级贫困县的450万人通过种蔗脱贫。
每年蔗糖产值40多亿元,农民甘蔗收入25亿元,涉及600余万蔗农,“八五”以来,全省73个贫困县中有24个县的200万贫困人口靠发展蔗糖生产脱贫致富。
甘蔗主产县(市)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中,有30%-70%来源于蔗糖业。
因此,甘蔗生产对增加农民收入、减少贫困人口、稳定地方政权、促进民族团结、巩固祖国边疆、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等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蔗糖业生产现状(一)产区布局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东南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农业结构调整,我国甘蔗生产布局逐渐向西部地区转移。
2001年广西、、雷州半岛等西部蔗区甘蔗种植面积占全国的糖料面积比重由1991年的34.6%增加到53.8%;其蔗糖产量1991年占全国的47.3%,1996年上升至62.2%,2001年达到79.3%。
我国最大的蔗糖基地广西甘蔗年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公顷以上,蔗糖产量占全国的40%以上。
(二)品种生产水平建国以来,我国甘蔗生产经历了三次品种更新,国家和各省共审定了百余个甘蔗品种。
“六五”以来审定了约60个品种,其中桂糖11、粤糖63-237、粤糖57-423、赣蔗8、川蔗8、闽糖70-611等20多个品种先后成为我国的主栽品种,累计推广5000多万亩,取得了上百亿的经济效益。
广西甘蔗业发展调研报告
![广西甘蔗业发展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bce47ee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48.png)
广西甘蔗业发展调研报告广西甘蔗业发展调研报告一、引言甘蔗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具有丰产、耐贫、生态优势等特点,在广西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为了推动广西甘蔗业的发展,本调研报告对广西甘蔗业的现状进行了详细调查,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二、甘蔗种植情况广西是我国主要的甘蔗种植区之一,以北部的桂林、贺州和南部的南宁、钦州为主要产区。
据统计,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已连续多年稳定在300万亩左右,产量超过3000万吨。
甘蔗种植户主要是农民,种植技术普遍较为粗放,缺乏现代化管理手段。
三、甘蔗加工情况广西拥有多家大型甘蔗加工企业,主要生产甘蔗糖和生物质能源。
其中,甘蔗糖生产工艺较为成熟,出口销售情况良好。
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发。
四、甘蔗产业链发展甘蔗产业链的发展不仅包括上游的种植环节,还涉及下游的加工、销售等环节。
目前,广西甘蔗产业链的发展还不够完善,存在一些问题,如种植技术落后、加工环节不密切配合等。
为了提升产业链的整体效益,应加强各环节的协作,提升产业链的附加值。
五、发展机遇与挑战广西甘蔗业的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国内外对于甘蔗糖需求持续增长,市场前景广阔;另一方面,种植技术落后、产能过剩等问题需要解决。
广西应积极抓住机遇,加强甘蔗产业链的重要环节,提高产业竞争力。
六、发展建议(一)加强科技支撑。
在种植环节,引入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甘蔗品质和产量;在加工环节,加强技术研发,开发更多的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
(二)改善产业链配套。
加强种植户之间的合作,形成规模效应;加强种植和加工企业之间的合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培育市场需求。
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提升甘蔗糖等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四)加强政策支持。
加大财政投入,鼓励企业、科研院所开展技术研发;加强行业管理,压实责任,推动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七、结论广西甘蔗业发展潜力巨大,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加强科技创新、统筹协调各环节、开拓市场需求等方面的努力,可以进一步推动广西甘蔗业的发展,实现产业链整体效益的提升,促进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广西成为全国最大的糖业基地
![广西成为全国最大的糖业基地](https://img.taocdn.com/s3/m/f98e2e2f83c4bb4cf7ecd138.png)
,
,
厂新 建 扩 建 项 目
,
5 个 总 1
。
,
19 8 8 8 3
年到
,
199 2
,
年共
1 亿 多 元 新增 加 处 理 投资 2
,
开发 荒 地
万 亩 扩大 了 甘
原 料蔗 能力 步 发展
、 。
767 0 0
吨
制糖
蔗 种植 面 积 较 好 地 解 决 了 蔗 粮 争地 的 矛 盾 粮 蔗 互 相 促进 协 调发 展
,
, 。 ,
加工能力 与 甘蔗 生产 得 到 同 五 协调 和 保护 蔗
, 。 、
,
。
,
二 重 点综
、 、 。
、
农 糖 厂 和 当 地 政府 的 利 益 齐 心 协力发 展糖 蔗 生产
,
广 西 蔗糖 业 似 鼓满 风 帆的 航 船 进入 了 持续稳 定地 发 展 新 阶段
,
。 ,
合 开 发 建设 稳 定 高 产 高 糖 甘蔗生产基地 县 (市)
, ,
随 着 甘 蔗 生 产 的 不 断发
地 改 善 甘 蔗 生 产 条件 实 行
区 域 集 约 规 模 经营
、 、 。
展 制糖加工能力也得到相 应 的扩 大
, 。
,
1988
;
到
19 93
年 全区
0
,
年 到
2
.
19 92
,
年地方共 投 资
。 、
对 糖 厂 实 行 承包 责 任 制 产
品 留 成 ; 新建 和 扩 建糖 厂
。
种植面 积
蔗 亩产 由
62
万亩 甘
广西的甘蔗的种植面积
![广西的甘蔗的种植面积](https://img.taocdn.com/s3/m/fab28be85727a5e9846a61d3.png)
广西的甘蔗的种植面积广西甘蔗总种植面积达1400万亩,发生冻害时广西基本已经有60%的甘蔗砍收完毕,剩余40%都有不同程度受灾情况,而且部分甘蔗因低温时间长已经出现糖份严重流失现象。
广西全区需要翻种的甘蔗种植面积约800万亩,加上新种100万亩,共900万亩,全区需要种苗约800万吨,如不及时加以落实,将严重影响下榨季的食糖生产。
一、整茎留种在通常情况下采用甘蔗茎秆作种,成本略大,但出苗壮实均匀,母体营养充足,前期生长旺盛,且便于埋底肥,因而能夺高产。
1.选留品种选29、西引7号、西引2号、西引3号和新台糖10号等品种,具有高糖分和早熟的特点,有利于抢先占领市场。
其中选29因特别坚硬只适合机械榨糖,其余都比较脆嫩,可作果蔗食用。
2.留足蔗种春植蔗即用茎秆作春天播种的甘蔗每667平方米按700公斤~800公斤留种,每667平方米种蔗可播种4000平方米~4670平方米。
宿根蔗即用蔸作种的甘蔗按每667平方米补留种蔗100公斤相同品种。
3.春植蔗留种在11月上旬或中旬开始抢雨后突击埋种,选纯度高、长势好、病虫危害轻的丘块,计划留种的甘蔗地四周2米内甘蔗剔除。
可选毛沟斗渠必须是冬季不排水的作种蔗窖当地称埋种蔗的地方,清除杂草淤泥;也可在地中挖窖。
在种窖地上撒施甲拌磷,再放甘蔗蔗蔸尽量着窖底,蔗种必须放紧叠实,再在甘蔗上撒施甲拌磷,每吨蔗种用量一二公斤或淋施500倍液敌敌畏,给窖内甘蔗浇足水,保证叶鞘内有水。
然后立即盖膜、盖叶,膜四周要压紧封严,膜上覆盖蔗叶等覆盖物,11月底以前完成留种。
推广地膜覆盖。
带蔸的要尽量多带土;不带蔸的要使用快锹、利锄,尽量减少破损,且刀口必须用500倍液的托布津浸口消毒,以防长霉。
平时应多检查种窖,防高温烧窖,防低温冻窖,防大风吹坏、老鼠和人畜损坏。
4.宿根蔗留种其好处是成本低,每667平方米节约蔗种500公斤~600公斤,且出苗提前30天~50天,成熟也提前30天左右,可提前上市,抢占市场,卖高价。
广西甘蔗产业发展趋势
![广西甘蔗产业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25309cd4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73.png)
广西甘蔗产业发展趋势广西甘蔗产业发展趋势一、引言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南部,是中国主要的糖业生产基地之一。
广西气候条件适宜、土地资源丰富,成为优质甘蔗的理想种植区域。
甘蔗产业在广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提升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广西甘蔗产业发展的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二、广西甘蔗产业现状目前,广西的甘蔗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前列。
广西糖业集团是广西最大的糖业企业,拥有广西众多的糖厂和甘蔗基地,年产糖能力位居全国前列。
广西的甘蔗产业链条较为完整,包括甘蔗种植、采摘、加工等环节。
广西的甘蔗主要供应给食品、饮料、酒精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三、广西甘蔗产业发展趋势分析1. 产品结构升级和产业优化升级目前广西的甘蔗主要用于生产白糖等传统产品。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营养、绿色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广西甘蔗产业需要向高附加值、品质优良、功能性产品升级,如纯正甘蔗汁、甘蔗饮料、甘蔗酒精等。
2. 农业生态化发展甘蔗种植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化肥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随着社会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增加,农业生态化发展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广西甘蔗产业中,推广有机种植技术、加强综合害虫防治、科学使用化肥等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生态环境负荷,并提高甘蔗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3. 科技推动和信息化建设科技的发展为农业产业升级提供了新的机遇。
在广西甘蔗产业中,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如遥感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等,进行智能化种植管理,提高甘蔗产量和品质。
此外,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农业大数据平台,能够为甘蔗种植者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和市场信息,促进产业链的协调发展。
4. 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在广西甘蔗产业中,建立和推广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能够提升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建设甘蔗旅游观光基地,开展甘蔗文化节等活动,能够吸引游客参观、体验,促进甘蔗产品的销售。
广西糖蔗的高产种植方法
![广西糖蔗的高产种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2dc142e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65.png)
广西糖蔗的高产种植方法摘要:一、引言二、广西糖蔗的生长环境三、高产种植方法1.选用良种2.土壤管理3.合理施肥4.灌溉与排水5.病虫害防治6.植株管理四、总结正文:一、引言糖蔗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广西地区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成为我国糖蔗主产区之一。
提高糖蔗产量,不仅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还对我国糖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广西糖蔗的高产种植方法,为糖蔗种植户提供实用的技术指导。
二、广西糖蔗的生长环境广西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非常适合糖蔗生长。
糖蔗生长周期分为播种、幼苗、成长、成熟四个阶段,各个阶段对环境条件有不同的需求。
为保证糖蔗高产,应充分了解和掌握其生长环境特点,为糖蔗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三、高产种植方法1.选用良种选用良种是提高糖蔗产量的重要途径。
广西地区可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糖分含量高、生长速度快的品种进行种植。
2.土壤管理糖蔗种植前,应进行深松整地,打破犁底层,提高土壤通气性。
种植过程中,要定期进行土壤监测,保持土壤湿度适中,有利于糖蔗生长。
3.合理施肥糖蔗生长过程中,对氮、磷、钾等养分需求较大。
合理施肥能促进糖蔗生长,提高产量。
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化肥,避免过量施肥导致环境污染。
4.灌溉与排水糖蔗生长需水量较大,要保证灌溉水源充足。
同时,要注意排水,防止水分过多导致土壤缺氧,影响糖蔗生长。
5.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影响糖蔗产量的重要因素。
要定期检查糖蔗植株,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防治,减少病虫害对糖蔗产量的影响。
6.植株管理植株管理主要包括间苗、定苗、除草、培土等。
合理密植,保持植株间通风透光,有利于糖蔗生长。
四、总结通过以上高产种植方法,广西地区糖蔗产量有明显提高。
种植户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高产种植技术,不断探索适合当地的高产栽培模式,为我国糖业发展贡献力量。
广西蔗糖产业竞争力分析
![广西蔗糖产业竞争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c8302e1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c5.png)
广西蔗糖产业竞争力分析广西蔗糖产业是广西的重要农业产业之一,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
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为了更好地了解广西蔗糖产业的竞争力,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参考。
一、产业概况广西是蔗糖产区,全区蔗糖种植面积近300万亩,年产蔗糖约2000万吨,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左右。
广西蔗糖产业链条完整,包括蔗田种植、蔗糖加工、砂糖出口等环节,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体系。
广西北部湾港口的优势,也为广西蔗糖产品的出口提供了便利。
二、资源优势1. 地理位置优势:广西位于中国长江以南、北回归线以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这种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甘蔗的生长,因此广西成为蔗糖生产的重要基地。
2. 土地资源优势:广西拥有大片的适宜耕种的土地,特别是在广西南部的一些地区,土地肥沃且适宜于蔗糖作物的种植,这为广西的蔗糖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土地资源基础。
3. 水资源优势:广西拥有众多的河流和水库,这为蔗糖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资源保证。
4. 劳动力资源优势:广西有大量的农民,这为蔗糖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5. 港口优势:广西北部湾港口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地处粤桂铁海联运枢纽,是连接西南、东南亚的桥头堡。
港口优势为广西蔗糖产品的出口提供了便利。
三、技术创新近年来,广西蔗糖产业加强了科技创新力度,在提高产量、改良品质、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引进了高效农业机械,采用现代化的蔗糖生产技术,实现了蔗糖产业的现代化生产。
四、面临的挑战广西蔗糖产业仍然面临一些挑战,特别是在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低端产品过剩:目前,国内市场上低端的砂糖产品供应过剩,价格低廉,导致利润空间较小。
2. 环保压力:蔗糖生产过程中会排放一定的废水和废渣,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面对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蔗糖生产企业需要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污染治理水平。
3. 国际贸易壁垒:国际市场上,由于进口关税和贸易壁垒等因素,广西蔗糖产品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
广西甘蔗调查研究报告
![广西甘蔗调查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864aab2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5e.png)
广西甘蔗调查研究报告广西是中国主要的甘蔗产区之一,甘蔗种植及加工产业在该地区占据重要地位。
为进一步了解广西甘蔗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本次调查研究旨在对广西甘蔗进行调查,并撰写一份报告。
本报告将从甘蔗的种植情况、加工产业情况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甘蔗的种植情况广西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都非常适合甘蔗的生长,因此甘蔗种植在广西非常普遍。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广西甘蔗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20年达到了120万亩。
同时,该地区的甘蔗产量也在逐年增长,达到了3000万吨左右。
可以看出,广西甘蔗的种植规模和产量处于较为稳定的增长状态。
二、甘蔗加工产业情况广西的甘蔗加工产业非常发达,主要包括糖厂和酒厂两大部分。
糖厂主要生产红糖、白砂糖等各种糖制品,酒厂则主要生产甘蔗酒等酒类产品。
糖厂和酒厂在整个甘蔗加工产业链中起到关键作用,对提高甘蔗的附加值和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三、甘蔗产业的发展前景随着国内外市场对绿色食品和生物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广西的甘蔗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广西的甘蔗种植面积和产量仍然存在增长空间,可以通过种植技术的提升和品种改良来进一步提高产量。
其次,广西的甘蔗加工产业也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来增加附加值。
例如,可以开发出更多高附加值的甘蔗制品,开拓国内外市场。
此外,甘蔗生物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通过将甘蔗转化为生物能源,可以有效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广西的甘蔗产业目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政府可以进一步加大对该产业的支持和扶持力度,推动绿色、可持续的甘蔗种植和加工发展。
同时,企业可以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拓宽市场渠道。
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广西的甘蔗产业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广西部分糖厂分布图
![广西部分糖厂分布图](https://img.taocdn.com/s3/m/7329e94d767f5acfa1c7cd46.png)
露塘 3500
百色甘化 8000
甘蔗含糖分14.72% % 甘蔗含糖分 等折吨糖耗蔗7.72 等折吨糖耗蔗 混合糖产率12.95% 混合糖产率 %
廖平
3500
上上
12000
甘蔗含糖分14.9% % 甘蔗含糖分 等折吨糖耗蔗7.61 等折吨糖耗蔗 混合糖产率13.14% 混合糖产率
南宁糖业 甘蔗含糖分15.01% 甘蔗含糖分 % 等折吨糖耗蔗7.64 等折吨糖耗蔗 混合糖产率13.4% 混合糖产率 %
东江糖厂 4000 南宁制糖造纸厂 4500
香山糖厂 6000 伶俐糖厂 6000
明阳糖厂
10000
农垦集团 甘蔗含糖分14.34% 甘蔗含糖分 % 等折吨糖耗蔗7.90 等折吨糖耗蔗 混合糖产率12.65% 混合糖产率 %
龙一+龙二 霞秀 龙一 龙二+霞秀 15000 龙二
东糖集团 甘蔗含糖分14.67% 甘蔗含糖分 % 等折吨糖耗蔗7.76 等折吨糖耗蔗 混合糖产率12.89% 混合糖产率 %
来宾迁江 12000
来宾石龙 4000
来宾桂宝
3500
来宾凤凰
9000
来宾天等
3500
湘桂集团
崇左
12000 浦北金和 灵山武利 5000 4000
都安 小平阳 7500
4000 来宾 10000
雷平
9000 西场 5000
南华集团 甘蔗含糖分14.08% 甘蔗含糖分 % 等折吨糖耗蔗8.07 等折吨糖耗蔗 混合糖产率12.40% 混合糖产率 % 忻城一、 忻城一、二 5000 马山 田阳 6000 1500 上林 4000
田东一、 田东一、二 6200 平果 隆安+南圩 隆安 南圩 7700 东门 15000 4000
我国三大蔗区的基本情况
![我国三大蔗区的基本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822f8adad15abe23482f4db4.png)
广西蔗糖概况蔗糖业是广西经济的优势产业和全国糖业的支柱产业,全自治区糖料蔗面积、总产量和产糖量位居全国第一,其中蔗糖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的南部,境内热区面积23.6万平方公里,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丰富,土地肥沃,是中国糖料生产的主要基地。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把广西列为了国家重要的产糖基地,广西甘蔗产业得了长足的发展,甘蔗生产也成为了广西的支柱产业之一和广大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近年来,年植蔗面积稳定在1500万亩左右,年蔗糖产量在700万吨以上,工农业产值突破400亿元以上,成为广西经济发展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广西甘蔗种植主要分布于南宁、崇左、来宾、柳州、百色、河池、钦州、北海、防城、贵港10个市(区),各地市(区)甘蔗种植面积情况如下图所示。
目前,广西有56个县(市、区)、749个乡镇生产糖料蔗,蔗农人口达2000万人,全区49个贫困县中有36个县主要依赖种植甘蔗解决农民温饱问题。
糖料蔗总产占广西地区主要经济作物总产的70%以上,商品率高达98%,农民种蔗收入约占种植业收入的25%。
广西食糖主产区分布图(资料来源:中国糖网)广东蔗糖概况广东蔗区是全国重要的糖料生产基地之一,有良好蔗糖发展基础,甘蔗种植面积和蔗糖产量位于全国第三。
广东蔗糖产业主要集中在湛江蔗区,湛江甘蔗种植面积占全省的82%,蔗糖产量占全省的89%。
湛江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祖国大陆最南端,地处热带北缘,属于北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光热充足、雨量丰富、土地肥沃、台风频繁等特点,发展糖蔗生产十分有利。
湛江蔗区常年种植甘蔗180万亩左右,产糖量100万吨左右,单产6吨/亩以上,是全国单产最高的优势区域。
湛江蔗糖生产基地是广东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甘蔗生产和制糖基地,湛江蔗糖产业经多年来的发展壮大,已发展成为“三农”的支柱产业之一。
湛江市现有制糖企业20余家,压榨能力7.5万吨,各类综合利用企业15家,相关配套企业30多家。
广西甘蔗产业和蔗糖业概况
![广西甘蔗产业和蔗糖业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2627eece4b35eefdc9d333e4.png)
广西甘蔗产业和蔗糖业概况【摘要】甘蔗产业是广西主要的经济作物,也是广西的支柱产业,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本文通过研究查阅资料, 了解到了广西甘蔗产业发展的现在和存在的一些问题, 和蔗糖业市场的状况,以及关注了甘蔗产业现在面临的危机。
【关键词】甘蔗产业、种植情况、产量、市场、广西一.广西甘蔗产业的生产现状广酋是我国乃至全球最适宜种植甘蔗的地区之一,全区大部分土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及降雨量丰富, 且糖料蔗生长与雨热同季。
因此广西的甘蔗种植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及气候优势。
甘蔗是广西的第一大战略经济作物,也是广西的支柱产业,农民增收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涉及农民经济的发展。
2013~2014年广酋全区甘蔗种植而积约为111.52万公顷,总产值7896. 93万吨。
广酋蔗糖业从业人数占全区人口近40%,约2000万人。
(1) 甘蔗种植区分布概况甘蔗种植主要分布在崇宁、南宁、柳州、来宾.百色.河池、钦州.北海.防城港等地。
其中崇左、南宁.来宾、柳州为优势产区。
甘蔗种植面积占全区的61.7%:其次为百色.河池,甘蔗种植面积占全区的15. 24%:钦州、北海、防城港甘蔗种植面积占全区的13. 51%o广西制糖业集中于具有原料蔗资源优势的中南部地区,产业聚集度较高。
“十一五”末期形成了, ”重点发展崇左、南宁、来宾、柳州糖料蔗生产优势区域;巩固发展贵港、北海、钦州、防城港等仍具生产优势的老蔗区;因地制宜发展河池!百色蔗区”的产业基木布局。
(2) 近年的产量情况从1992/1993年榨季至今,广西甘蔗的种植面积、总产,以及蔗糖产量一直稳居全国第一。
”十一五”期间,广西甘蔗生产条件得到改善,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广西甘蔗产业在总规模上有了新的突破,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糖都”,为确保国家食糖供给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下表显示,除2006/2007榨季外,广西蔗糖产量均占全国总产的60%以上,占据了全国食糖总产的半壁江山。
广西甘蔗种植业及糖业介绍
![广西甘蔗种植业及糖业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370fdb3b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3e.png)
广西甘蔗种植业及糖业介绍广西是中国重要的甘蔗种植和糖业区域之一、在广西的优越自然条件和丰富的农业资源的支撑下,甘蔗种植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本文将介绍广西甘蔗种植业的发展概况,以及广西糖业的现状和前景。
一、广西甘蔗种植业发展概况广西位于中国南方,北回归线贯穿其大部分地区,这使得该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甘蔗的种植。
广西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和较长的种植期,这为甘蔗的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广西甘蔗种植面积较大,全区种植约有500万亩左右。
该地区的甘蔗种植主要分布在广西南部和北部的糖业集中区,包括南宁、柳州、桂林、北海等地。
其中,柳州地区的甘蔗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被誉为“中国甘蔗之乡”。
在技术上,广西甘蔗种植业采用了现代农业技术和机械化种植方法,提高了甘蔗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政府还鼓励农民加强科学管理,推广病虫害防治措施,提高甘蔗的抗病虫害能力。
二、广西糖业的现状和前景广西是中国重要的糖业区域之一,拥有较为完善的糖业产业链条,包括甘蔗种植、糖厂加工、糖制品生产等环节。
广西的糖业以甘蔗糖为主,年产糖量在全国排名前列。
广西糖业主要集中在柳州、南宁、桂林、北海等地,其中柳州糖业产业发达,有一批大型糖厂和糖制品企业。
柳州市是广西糖业的重要中心,被誉为“中国的甘蔗之城”。
广西的糖业在技术上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广西糖业不断引进和推广国内外的糖业先进技术,提高了甘蔗糖的加工效率和品质。
同时,通过糖化、发酵、蒸馏等工艺,还开发了甘蔗酒等独特的糖制品。
广西糖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国内外市场对甘蔗糖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广西的糖业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政府将继续加大对糖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糖业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结语广西甘蔗种植业和糖业是该地区重要的农业产业,对当地农民的收入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广西在种植业和糖业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丰富的农业资源,有着较高的发展潜力。
广西主要6大糖业集团简介
![广西主要6大糖业集团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37b6a2fa417866fb84a8eb5.png)
广西6大制糖集团简介广西作为全国蔗糖产地,集中了全国最多的大型制糖集团,如南华集团、东亚糖业、广糖集团、南糖集团、风糖集团、东糖集团、湘桂集团、永鑫集团等,本文主要简单介绍了在广西区内产能排名靠前的6大糖业集团。
1.广西洋浦南华糖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跨地区,集工、农、贸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由原广西南华糖业集团有限公司于2012年1月整体改制设立而成。
前身是2001年9月25日创建于海南的洋浦南华糖业集团。
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甘蔗制糖;蔗渣制浆造纸;糖蜜发酵生产味精、酒精;滤泥等废弃物生产生物有机肥等;以及相关产品购销。
公司下属企业分布于广西、云南、海南、贵州、福建和江苏6个省区,其中制糖生产企业45家(其中在广西15家,其他分布在海南省、云南省、黑龙江省等),制浆造纸企业4家,生物有机肥厂5家,炼糖企业2家,酒精生产企业1家。
现有员工2万余人,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制糖企业。
公司所属企业主要分布在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及边境地区,原料区域涉及25万户、约125万蔗农。
公司作为中国制糖行业龙头企业,食糖产量连续十年居全国首位,年产白砂糖100多万吨,持有的“木棉花”、“东星”、“龙田”、“芒乡”、“甜源”、“杜鹃花”等十余种名牌白砂糖产品。
2.广西南宁东亚糖业集团由泰国两仪集团于1993年始分别与中国广西南宁地区5家国营糖厂合资成立,是目前中国最具实力的糖业集团之一。
集团外方股东为亚洲规模最大、在泰国最具声誉的制糖企业--泰国两仪糖业集团。
两仪集团在世界制糖企业排名第四位,同时是亚洲最大的生物质能源生产、生物酒精生产企业。
集团目前有固定员工3600多人,旗下9家公司(6家糖厂:扶南/扶南精糖/驮卢/崇左/宁明/海棠;2家生物能源发电厂;1家肥料厂)分布于中国最大的甘蔗种植基地--崇左市各县区,率先建立循环经济产业链,涵盖制糖、生物能源、肥料、酵母、物流等业务模块。
总资产由合资时的5.05亿增至60亿元,压榨能力由合资时的13,500吨/天增至95,000吨/天,榨季榨蔗量年均近千万吨,产糖量年均100万吨左右。
我国甘蔗产业发展情况分析:广西、云南成为中国的“糖罐”
![我国甘蔗产业发展情况分析:广西、云南成为中国的“糖罐”](https://img.taocdn.com/s3/m/bcd8e916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2e.png)
我国甘蔗产业发展情况分析:广西、云南成为中国的“糖罐”甘蔗产业概述甘蔗,多年生高大实心草本。
根状茎粗壮发达。
杆高3~6米。
在中国台湾、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等南方热带地区广泛种植。
甘蔗适合栽种在土壤肥沃、阳光充足、冬夏温差大的地方。
甘蔗一年能收获一次,因为它生长期大约为7到9个月,生长周期比较长。
甘蔗一般在十月份左右成熟,一直到第二年的三四月份在市场上都能看到。
甘蔗与很多甜味水果一样,春季播种,晚秋时候成熟收获。
甘蔗是温带和热带农作物,是制造蔗糖的原料,且可提炼乙醇作为能源替代品。
全世界有一百个国家出产甘蔗,最大的甘蔗出产国是巴西、印度和中国。
甘蔗中含有丰富的糖分、水分,还含有对人体新陈代谢非常有益的各种维生素、脂肪、蛋白质、有机酸、钙、铁等物质,主要用于制糖,表皮一般为紫色和绿色两种常见颜色,也有红色和褐色的,但比较少见。
甘蔗为喜温、喜光作物,年积温需5500℃-8500℃,无霜期330d以上,年均空气湿度60%,年降水量要求800-1200mm,日照时数在1195小时以上。
根据甘蔗生长、产量形成以及糖分含量与气候的关系,提出以日平均气温度≥20℃的活动积温和限制甘蔗能否越冬和长年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的年极端最低气温(Tm)作为甘蔗气候区划指标,划分为以下四个甘蔗种植气候区:1、积温在5000 ℃以上,Tm ≥-2℃为最适宜种植气候区;2、积温在4000-5000 ℃, -5℃ ≤Tm ≤-2℃为适宜气候区;3、积温在3000-5000 ℃, -5℃ ≤Tm ≤-2℃为次适宜气候区;4、积温≥3000-4000 ℃, -8℃ ≤Tm ≤-2℃为可种植气候区。
这四个甘蔗种植气候区,都集中在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区中。
其中最适宜种植气候区,基本上都位于北纬24°以南。
甘蔗原产于印度,现广泛种植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甘蔗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巴西,其次是印度,中国位居第三,种植面积较大的国家还有古巴、泰国、墨西哥、澳大利亚、美国等。
广西西林沙糖种植
![广西西林沙糖种植](https://img.taocdn.com/s3/m/d22adcf8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d9.png)
广西西林沙糖种植广西西林沙糖种植,是指在广西西林县地区进行的一种以甘蔗为主要原料的糖料种植业。
西林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地理环境独特,适宜甘蔗种植。
本文将从种植面积、生态环境、种植技术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对广西西林沙糖种植进行详细描述。
首先,广西西林沙糖种植的种植面积相对较大。
西林县拥有广阔的农田资源,大部分土地适宜于甘蔗的种植。
据统计,目前西林县的甘蔗种植面积约为10万亩,占据了农田总面积的相当比例。
这也说明了当地农民对于沙糖种植业的认可和支持。
其次,西林沙糖种植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
西林县地处北纬2330'-2410'之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加之土地肥沃,地下水资源丰富,为甘蔗的良好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此外,西林县还坚持生态保护,在种植过程中采取科学的土地利用和农药使用控制,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再次,西林沙糖种植积极推广种植技术。
本地种植户和农业技术人员积极学习和应用现代农业技术,提高甘蔗种植的效率和产量。
例如,他们采用科学的施肥技术,根据土壤状况和甘蔗生长需要进行营养调控,合理施用肥料,提高甘蔗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他们还注重病虫害的防治,采取有针对性的农药措施,保证甘蔗的健康生长。
最后,西林沙糖种植业的发展态势良好。
随着技术的不断推广和经验的积累,西林沙糖种植的产量逐年增长。
当地政府也对该产业给予了大力支持,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给予财政补贴,鼓励农民参与沙糖种植,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
此外,西林县还积极探索沙糖的深加工技术,通过糖制品的开发和销售,为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总结起来,广西西林沙糖种植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生态优势,农民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不断创新的种植技术,使得该产业蓬勃发展。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西林沙糖种植业将进一步壮大,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广西糖蔗区域布局优势及增产增糖技术措施
![广西糖蔗区域布局优势及增产增糖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3be3446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98.png)
广西糖蔗区域布局优势及增产增糖技术措施广西作为糖蔗生产的重要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优越的区域布局,使得这里成为了糖蔗种植的理想之地。
在广西地区,糖蔗的种植面积广泛分布,加上先进的增产增糖技术措施的应用,更是使得糖蔗产量不断提升,糖含量也逐年增加。
下面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广西糖蔗区域布局优势及增产增糖技术措施。
一、广西糖蔗区域布局优势1. 地理位置优越广西地处中国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适合糖蔗的生长。
广西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南临北部湾,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有利于糖蔗及时出口到海外市场。
2. 土壤资源丰富广西的土壤类型多样,土层深厚,富含养分,适合糖蔗的生长。
尤其是广西北部的红壤区,土壤肥沃,排水性好,是糖蔗的主要种植区之一。
3. 水资源丰富广西拥有众多河流和水库,水资源丰富,便于糖蔗的灌溉和生长。
特别是在干旱季节,通过灌溉,可以保证糖蔗的水分供应,有利于提高产量和糖含量。
4. 稳定的气候条件由于广西属于亚热带气候,气温适宜,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适宜糖蔗的生长。
这种气候条件对于提高糖蔗的产量和糖含量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二、增产增糖技术措施1. 种植抗病虫害的优质品种在广西地区,选择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好的糖蔗品种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培育出的抗病虫害的优质糖蔗品种,不仅能够提高产量,还能够提高糖含量。
2. 合理施肥结合土壤肥力和糖蔗生长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施肥品种和施肥时间,采用有机肥、复合肥等肥料进行合理施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糖蔗的产量和糖含量。
3. 合理排水和灌溉在糖蔗生长期间,合理的排水和灌溉是非常重要的。
糖蔗对水分的需求量大,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对于提高产量和糖含量至关重要。
4. 种植密度和间作方式研究表明,适当的糖蔗种植密度和间作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糖蔗的产量和糖含量。
在广西地区,采用适宜的种植密度和间作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糖蔗的产量和糖含量。
广西糖蔗区域布局优势及增产增糖技术措施
![广西糖蔗区域布局优势及增产增糖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2272092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ba.png)
广西糖蔗区域布局优势及增产增糖技术措施广西作为我国糖蔗种植的重要区域之一,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得其在糖蔗产业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广西糖蔗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本文将从广西糖蔗区域布局的优势以及增产增糖技术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广西糖蔗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一、广西糖蔗区域布局优势1. 地理位置优势广西位于中国南部,东临南海,西接云南,北连贵州、湖南,南接越南,地理位置优越。
广西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在20℃到23℃之间,降水充沛,适宜糖蔗生长。
广西境内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土地资源,适宜开展糖蔗种植和生产。
2. 多样化的土地类型广西土地类型多样,不同地区的土壤肥沃程度各异,能够适应不同种类糖蔗的生长需求。
通过科学的地理信息系统和土壤检测技术,可以精准地确定不同地区糖蔗的种植适宜性,实现土地的合理利用和糖蔗产量的最大化。
3. 丰富的水资源广西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主要以江河湖泊和山区水库为主,水资源丰富充沛。
这为糖蔗的灌溉和生长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以上三点是广西糖蔗区域布局的优势,为广西糖蔗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而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提高糖蔗的产量和增加糖分的含量,则成为了当前广西糖蔗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增产增糖技术措施1. 种植适宜品种糖蔗的种植品种直接关系到产量和糖分含量,选择适宜的品种是提高糖蔗产量和增加糖分含量的首要步骤。
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手段,选育出高产高糖品种,如广辉优糖、霸王优品等,能够有效提高糖蔗的经济效益。
2. 合理施肥科学合理的施肥是提高糖蔗产量和增加糖分含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土壤检测技术,确定土壤的养分含量,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合理补充糖蔗生长所需的养分,可以有效提高糖蔗的产量和增加糖分含量。
3. 良好的田间管理良好的田间管理是保障糖蔗产量和糖分含量的关键。
包括及时浇水、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糖蔗生长过程的精准监测和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糖蔗产量和增加糖分含量。
广西蔗糖产业竞争力分析
![广西蔗糖产业竞争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f536e91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2a.png)
广西蔗糖产业竞争力分析广西是中国重要的蔗糖生产基地,也是全国蔗糖产业的重要省份之一。
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和蔗糖产品高质量化的要求,广西的蔗糖产业竞争力也在不断提升。
本文将从广西蔗糖产业的资源优势、技术水平、市场需求和企业竞争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广西蔗糖产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
一、资源优势分析广西是我国最大的蔗糖产区之一,拥有丰富的蔗糖资源。
广西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适宜蔗糖作物的生长,尤其是南部沿海地区的气候更加适合蔗糖作物的生长。
根据统计数据,广西目前蔗糖种植面积已达到2000万亩以上,年产蔗糖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3。
这些丰富的蔗糖资源为广西蔗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技术水平分析近年来,广西蔗糖产业也在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加大科技投入,推动蔗糖产业的转型升级。
广西蔗糖生产企业不断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加强生产工艺的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产能效益。
广西还积极探索绿色生产技术,推动蔗糖产业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这些举措有效地提升了广西蔗糖产业的竞争力,也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市场需求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蔗糖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广西蔗糖产品主要销往国内外市场,国际市场的需求更加旺盛。
广西蔗糖产品不仅供应国内蔗糖产品市场,还出口到国际市场,受到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青睐。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和国际交流合作的加强,广西蔗糖产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国内市场对高品质蔗糖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这为广西蔗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四、企业竞争力分析广西蔗糖产业的企业竞争力也在不断提升。
广西的蔗糖企业在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企业产品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广西还积极推进蔗糖企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大对蔗糖产业的投入力度,扶持和引导企业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广西部分糖厂分布图
![广西部分糖厂分布图](https://img.taocdn.com/s3/m/290077ef79563c1ec4da71a4.png)
防城
2500
h
柳兴 10000
黔江 4000
西江
2000
良圻
3000
星星
3200
2
东亚集团 甘蔗含糖分14.35% 等折吨糖耗蔗8.06 混合糖产率12.41%
驮卢 9000
宁明 9000+10000
扶南 17000+10000
崇左
12000
h 海棠
3
凤糖集团 甘蔗含糖分13.93% 等折吨糖耗蔗8.14 混合糖产率12.29%
巴马 1600 凭祥夏石 4000
华劲集团北海糖业公司 4000 (中粮收购)
h
13
华盛集团 甘蔗含糖分13.82% 等折吨糖耗蔗8.32 混合糖产率12.02%
露塘 3500
百色甘化 8000
甘蔗含糖分14.72 %
等折吨糖耗蔗7.72 混合糖产率12.95%
廖平 3500
上上 12000
甘蔗含糖分14.9%
15h000
7
东糖集团 甘蔗含糖分14.67% 等折吨糖耗蔗7.76 混合糖产率12.89%
来宾天等 3500
来宾迁江 12000 来宾桂宝 3500
h
来宾石龙 4000
来宾凤凰 9000
8
湘桂集团
崇左 12000
灵山武利
h
5000
浦北金和 4000
9
永凯大桥、黎塘 10000 永凯左江 10000
南宁糖业甘蔗含糖分1501混合糖产率134南宁制糖造纸厂4500明阳糖厂10000伶俐糖厂6000东江糖厂4000香山糖厂6000农垦集团甘蔗含糖分14343000星星3200红河5000防城250010000西江2000黔江4000金光5000东亚集团甘蔗含糖分1435混合糖产率1241宁明900010000海棠5000崇左12000凤糖集团甘蔗含糖分1393混合糖产率1229鹿寨75002500白沙2500凤山柳城11000柳江4000和睦40004000罗城3000英博集团甘蔗含糖分1434混合糖产率1210石别怀远15000永鑫集团甘蔗含糖分14315000都安4000小平阳7500来宾10000南华集团甘蔗含糖分1408混合糖产率1240隆安南圩7700马山1500平果4000田东一二6200忻城一二5000上林400015000东门15000田阳6000东糖集团甘蔗含糖分1467混合糖产率1289来宾凤凰9000来宾石龙4000来宾迁江12000来宾桂宝3500来宾天等3500湘桂集团崇左12000灵山武利5000浦北金和400010贵糖集团贵港金田500010000永凯大桥黎塘10000冠桂糖业5800冠桂大塘350011犀牛脚2000欧亚糖业甘蔗含糖分136812钦州大煌1500飞龙集团钦州联丰3000大新桂丰400013华劲集团北海糖业公司4000中粮收购丰浩集团巴马1600凭祥夏石400014华盛集团甘蔗含糖分138212000甘蔗含糖分149混合糖产率1314百色甘化8000甘蔗含糖分1472
南宁甘蔗种植模式
![南宁甘蔗种植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529a9e0a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62.png)
南宁甘蔗种植模式南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省会城市,也是中国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该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适合种植各种农作物。
其中甘蔗是南宁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本文将介绍南宁甘蔗种植模式。
一、甘蔗品种南宁地区主要种植两个品种的甘蔗:黑糖甘蔗和白糖甘蔗。
黑糖甘蔗生长周期长,适合在南方地区生长;白糖甘蔗生长周期短,适合在北方地区生长。
在南宁地区,黑糖甘蔗占据了主导地位。
二、土壤和气候条件南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左右,年降雨量约为1300毫米。
这样的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甘蔗的生长发育。
此外,南宁土壤肥沃丰富,pH值偏碱性,对于甘蔗生长也非常有利。
三、栽培方式1. 土地准备在南宁地区,通常在春季进行甘蔗的种植。
在种植前需要进行土地准备工作,包括翻耕、施肥、平整等工作。
一般来说,南宁地区的农民会选择在田间种植甘蔗,也有一些大型农场会选择温室种植。
2. 播种南宁地区的甘蔗一般是通过扦插繁殖的方式进行繁殖。
农民会选择健康的母株进行扦插,将扦插苗埋入土壤中。
通常情况下,每亩地需要种植1000-1200株甘蔗。
3. 管理甘蔗生长期间需要进行适当的管理工作,包括施肥、除草、灌溉等。
特别是在干旱季节,需要加强灌溉工作。
此外,在生长初期还需注意防治病虫害。
4. 收割南宁地区的甘蔗一般在生长8-10个月后即可收割。
收割时需要使用机械化设备进行收割和清理工作。
收割后可以将甘蔗进行加工,制作糖果、糖浆等产品。
四、市场前景南宁地区的甘蔗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甘蔗可以用于制糖、酿酒等行业,并且还可以制作各种美食和饮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健康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甘蔗及其制品在未来将会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总之,南宁地区的甘蔗种植模式是以黑糖甘蔗为主导,在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进行种植和管理。
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相信南宁地区的甘蔗产业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壮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甘蔗种植业及糖业概况、蔗糖业在农村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001年,我国糖料播种面积165.4万公顷,糖料总产8656万吨,面积比1991年减少了29万公顷,而总产却增加了238万吨;2001/02榨季食糖总产820万吨,同比增加29万吨, 其中蔗糖所占比重由1991年的79%增加到90%左右。
食糖总产居巴西、印度之后位列世界第三大生产国。
蔗糖业已成为南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
2001年全国制糖行业总产值约250多亿元,其中糖料产值约170亿元。
广西近年来蔗糖工业总产值达110亿元以上(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12.09%、占轻工业产值的28.49% ,年上缴税收12亿元,农民甘蔗收入近60亿元,涉及农村人口2600万人,有28个国家级贫困县的450万人通过种蔗脱贫。
云南每年蔗糖产值40多亿元,农民甘蔗收入25亿元,涉及600余万蔗农,八五”以来,全省73个贫困县中有24个县的200万贫困人口靠发展蔗糖生产脱贫致富。
甘蔗主产县(市)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中,有30 % -70%来源于蔗糖业。
因此,甘蔗生产对增加农民收入、减少贫困人口、稳定地方政权、促进民族团结、巩固祖国边疆、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等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国蔗糖业生产现状(一)产区布局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东南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农业结构调整,我国甘蔗生产布局逐渐向西部地区转移。
2001年广西、云南、雷州半岛等西部蔗区甘蔗种植面积占全国的糖料面积比重由1991年的34.6%增加到53.8% ;其蔗糖产量1991年占全国的47.3%, 1996年上升至62.2%, 2001年达到79.3%。
我国最大的蔗糖基地广西甘蔗年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公顷以上,蔗糖产量占全国的40 %以上。
(二)品种生产水平建国以来,我国甘蔗生产经历了三次品种更新,国家和各省共审定了百余个甘蔗品种。
六五”以来审定了约60个品种,其中桂糖11、粤糖63-237、粤糖57-423、赣蔗8、川蔗8闽糖70-611等20多个品种先后成为我国的主栽品种,累计推广5000多万亩,取得了上百亿的经济效益。
但自育品种在综合性状方面始终未能取代引进品种,六、七十年代的F134、Nco310、Co740、CP49-50,八、九十年代的ROC10、F172、ROC16等都在国内大面积推广,年种植面积有的达到百万亩甚至几百万亩,已逐渐成为各地主栽品种。
我国甘蔗平均单产已从1995年的58.5吨/公顷增加到2001年的63.5吨/公顷,超过世界平均水平(60吨/公顷);单产水平在地区间分布不平衡,福建、广东单产超过75吨/公顷,广西63吨/公顷,云南56吨/公顷,而海南只有45吨/公顷。
广东遂溪县已连续十年平均单产超75吨/公顷,甘蔗蔗糖份达13.5% ,面积、单产、总产、产糖量三项指标均居全国县级同类型蔗区之首;广西平均单产63吨/公顷,比1990年的47.5吨/公顷提高了33.7%,而滇西南蔗区平均单产60吨/公顷以下,占总面积80%的旱地平均仅52.5吨/公顷,干旱是影响我国主产区糖料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
此外,我国各主产区品种单一化、熟期单一化十分严重,加之长期连作,甘蔗黑穗病、花叶病和宿根矮化病已成为我国蔗区危害最严重、最普遍的病害。
据调查,华南各地尤其是广西旱地甘蔗的黑穗病发病率普遍达到20% ,花叶病的发病株率达到30 %以上,每年造成数以亿计的经济损失。
(三)加工能力及水平2000年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对我国糖业进行史无前例的结构调整,国家拿出120多亿资金关闭破产150家制糖企业,全国糖厂由539家减少到359家,保留制糖能力780万吨,其中甘蔗和甜菜糖厂分别为340家和19家、制糖能力分别为695万吨和85万吨,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海南、新疆、内蒙和黑龙江等省区。
2000/2001制糖期全国开工糖厂数为330家,其中甘蔗糖厂282家,甜菜糖厂48家,广西、云南、广东居前三位,分别有98、84、45家开工制糖。
(四)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一是生产条件较差。
我国甘蔗生产的自然环境较恶劣,基础设施条件差,多种植在干旱、瘠薄的望田天”甚至是30o的坡地,旱灾为害突出。
广西蔗区有效灌溉面积60万亩,还占不到8%,云南有水利灌溉的高产蔗区约50万亩左右,仅占总面积的14.4% ,相比之下泰国有灌溉条件的蔗田占45% ,巴西占50 %,澳大利亚昆士兰为55%。
二是生产规模较小。
我国户均甘蔗种植面积0.4公顷,澳大利亚农场规模大多在30-250公顷,平均80公顷,泰国每户蔗农的种植面积达25公顷,巴西户均40公顷。
我国糖厂甘蔗平均日处理量为1300吨,仅是国外一般规模的1/8-1/5 ,其中日处理量超过4000吨以上的糖厂不到30家,而国外糖厂一般都在8000吨以上。
三是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
我国甘蔗平均蔗糖分13.12 %、平均产糖率10.5 %、吨糖耗蔗量9.35吨,而澳大利亚平均蔗糖分15.43%、平均产糖率13.58%、吨糖耗蔗量6.8-7.2吨,我国甘蔗单位面积产糖量仅为巴西、美国的76%、澳大利亚的56%。
我国糖厂设备陈旧,工艺落后,出糖率低,含糖率为13%的甘蔗,加工的出糖率仅为10 %多一点,即使是规模大、设备相对先进的企业出糖率也只有11.7% ;我国日榨3000吨甘蔗规模的糖厂职工平均达600人以上,是国外同规模厂的3-10倍;工人人均年产糖10-20吨,与国外的200吨/年?人相差10-20倍;制糖煤耗是发达国家的两倍以上,制糖耗水量是发达国家的5-10倍;澳大利亚从1979年开始就实现了收获机械化,巴西、古巴的机械化收获率分别达到50%和72%,而我国仍处于手工收获阶段,吨蔗收获费用35-40元,占甘蔗售价的1/4,收获支出是实行机械化收获的 6.7倍,甘蔗成本占制糖总成本的比例高达75% ,比其他主产国高出10个百分点。
四是企业的财务费用过高。
我国80年代后期建的糖厂,由于资本金不足,基本上是靠银行贷款修建,负债率一般都在80%以上。
至1998年底,制糖行业资产负债率达87.84%,其中资产负债率高于80%的企业占46%,高于120%的占14% ,而国外糖厂均在50%以下。
因此,我国许多糖厂平均吨糖的财务费用在200元以上,1995-1999年制糖企业累计亏损额近100亿元,此后经结构调整,行业总体效益有所回升,2000/01榨季全国食糖企业实现利润19亿元。
由于以上原因造成我国制糖成本偏高。
巴西、澳大利亚和泰国是世界上三大蔗糖出口国,原糖成本分别为6.5美分/磅、7美分/磅、8.5美分/磅,折合为白糖为人民币1264-1652元/ 吨。
而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制糖成本在2700元/吨左右(甜菜糖在3000元左右)。
三、蔗糖业发展的市场前景(一)国内市场需求食糖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既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我国现为世界第五大食糖消费国,但人均消费水平仅6.7公斤,相比之下,世界平均水平为21.66 公斤,亚洲为24公斤,发达国家甚至高达50-60公斤。
食糖消费水平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糖精超量超范围的滥用。
据统计,我国糖精年内销量达到1万吨左右,按400-500倍的甜度当量计算,相当于400-500万吨食糖。
如果加上1995-1999年年均770万吨食糖产量,九五”期间我国糖的年消费量相当于1170-1270万吨,人均消费甜味品实际已达到10公斤o 2001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提出,至U 2010年我国人均年食糖摄入量为9公斤,加上工业用糖,全年食糖消费总量预计为1400万吨,若进口承诺195万吨成为现实的进口量,则国内食糖产量应达到1200万吨以上。
因此,今后十年如能有效禁止糖精的使用,则我国食糖生产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国际市场供需关系据国际有关糖业机构预测,2001/2002年度世界食糖产量为1.319亿吨,较2000/2001的1.293亿吨增加260万吨;消费量为1.325亿吨,同比增210万吨;预计库存量5990万吨,同比增40万吨,为历史最高记录,库存/消费比为46% ,远大于27%的正常水平。
国际糖价在2001/02榨季糖价下跌27%的基础上,预计2002/03年将继续下跌7%,国际原糖价格可能在每磅6美分左右。
按照20%配额内关税(到2004年降至15%),当国际市场原糖价格8美分/磅时,每吨原糖进口加工为白糖的生产成本折合人民币约为3000元(17%的增值税、运距最短的泰国到我国每吨糖运费17美兀、7%的损耗、贷款利息、装卸费等),价格每上涨或下降1美分,每吨进口糖生产成本变化300元。
因此,在国际原糖价格6美分/磅时,每吨进口原糖加工为白糖后的生产成本为2400元,比国内价格低200-300元,预计配额内食糖数量可能变为现实的进口量,约占我国食糖消费总量的15 %o(三)我国蔗糖业发展潜力从我国甘蔗生产和其他农产品的竞争力比较来看,1991-1997年甘蔗的比较优势度稳定在0.84-0.91之间,比其他农产品生产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
同时资源配置效率有所上升,生产的社会净效益从1991年的0.34元/公斤增加到1997年的0.86元/公斤。
从有效保护率看,中国农产品的有效保护率1993年得到普遍提高,到1997年多数处于正保护状态,但甘蔗仍处于负保护,有效保护率一般为-71 % --88 %,意味着甘蔗的潜在国际竞争力将随着有效保护的提高而增强,甘蔗与其他农产品相比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我国甘蔗生产通过改善生产条件,应用优良品种,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制糖企业通过体制改革,减员增效,提高管理水平,可望使我国在2010年甘蔗单产达到每公顷75吨以上,产糖率达到13.3-14.0%,吨糖耗蔗量下降到7.5吨,则保持现有栽培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年产蔗糖可达1034万吨,加上甜菜糖150-170万吨,则可满足国内需求。
我国原料蔗收购费用占吨糖成本的70%以上,每吨甘蔗的农业成本为140至150元(包括蔗种、种植、肥料、砍蔗人工费等)。
如果甘蔗单产能够提高到75吨/公顷,每吨蔗的农业成本可以降到117至125元,农民承受甘蔗降价的能力将大大增强,甘蔗收购价格可以降至每吨150元左右,食糖含税生产成本可以控制在每吨2500-2600元,则通过发展国内生产替代进口的可能性增大,我国食糖供求的回旋空间就更大。
所以从动态看,我国糖业正处于一个复苏和即将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糖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我国糖业在国内具有比较优势,与传统发达国家相比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