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蒙田---热爱生命--公开课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爱生命蒙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了解用以支撑观点的关键材料;品读文中重点语句。
能力目标对文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和同学交流切磋,共同提高;通过练习,发展运用不同文学形式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
情意目标认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意义,培养正确的人生观;领悟品味哲理性语言。
教学重点认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领悟品味哲理性语言。
一、导入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执行主任费立鹏博士介绍:在中国,自杀已成为中国人的第五大死因,是15—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在中国每两分钟有1人自杀死亡、8人自杀未遂;目前,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这说明现代的人越来越脆弱,对生命轻视。那我们如何对待生命呢?又如何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呢?如果能请教一下世界上的一些著名的思想家,也许能找到一些答案。
帕斯卡尔的《思想录》与《培根论人生》、《蒙田随笔集》被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
二、作者蒙田(1533—1592),法国文艺复兴后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在16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他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亦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从他的思想和感情来看,人们似乎可以把他看成是在他那个时代出现的一位现代人。
蒙田出身贵族,祖上是波尔多人,他早年学习拉丁文,在波尔多市念完中学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深居简出,闭门读书思考。后来,他在政府部门任职,成为波尔多市议员,并两度被选为波尔多市市长。1562年他皈依天主教;1572年在他父亲死后才开始撰写《随笔集》。
三、文体常识随笔是散文中特殊的一种,写随笔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没有任何
的负担,没有华丽的辞藻,严密的结构。随笔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随笔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定。写随笔最重要的是要表达出写作的意图,或是一种快乐的心情,或者是一点小感悟,或是一个新观点……
散文与随笔的区别:随笔主“理”,是说理的,重“讲谈”色彩,较为冷静;而散文主“情”,
是抒情的,重“自白”色彩,较为热烈。随笔面向人生,咀嚼人生况味,重哲理感悟;而散文面向内心,剖露人性奥秘,重生命体验。随笔讲求“文化”品位,读之能增人智慧,令人玩味不尽;而散文崇尚“人性”深度,读之能开启性灵,使人净化灵魂。
随笔与杂文都重说理、讲个性、富理趣,但是也有区别:首先表现在取材上,杂文取材多为抨击时政、针砭时弊,往往“小中见大”;随笔在取材上比杂文要“软”“淡”一些(多为二、三流题材),往往是“小中见趣”。其次表现在笔调上的区别,杂文“犀利”,往往寸铁杀人,“当头一击”即制强敌于死地,诚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随笔较为“闲适”,常常从容道来,温文尔雅,总不失“绅士”风度。另外还表现在语言色彩上,杂文多用“讽刺”,比较辛辣;随笔推崇“幽默”,较为惬意。
(引自刘锡庆《“随笔”随谈》)
四、朗读:下面我们来欣赏这篇课文的朗读录音。
五、整体把握
第一段:1、作者要谈“热爱生命”,为什么开头却从“度日”说起?
1:使人感觉:浅显、熟悉、亲切,易接受作者的观点。说自己赋予某些词语特殊的含义:“度日”(过日子,多指日子过得很艰难)。人活着,表现方式就是过日子。生命活动表现为日常的生活。作者
将日子分为两类:“坏日子”,飞快地“度”过去;风和日丽的时候,则“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运用对比的手法,说明“度日”的双重含义。
作者是如何看待“好日子”和“坏日子”的?
坏日子——“度”,好日子——“品”。
2、作者把“哲人”与自己对生活的不同理解和态度作比较。
“哲人”消极地看待生活,仿佛生活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而自己认为“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是优越无比的,是值得称颂,富于乐趣的。
从比较中可以看出,生命是否可爱,取决于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如果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不正确,“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所说的“糊涂人”正是如此。苏格拉底忍受饥饿、贫穷,忍受儿女的不恭和妻子的恶意中伤,同时还忍受暴政、牢狱、铁镣和诽谤,二十七年如一日。这样一位伟人学者和无敌的将军,却从不拒绝和孩子一起玩游戏,并且玩得十分高兴。在蒙田眼中,“这一
切活动都与圣贤相称并为圣贤增光。”
3、“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参考】人的生命是经过数十亿年的时光演化而来的,是自然伟大而神奇的杰作,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既然每个生命的诞生都是上天的厚赐,更值得我们珍惜。)
第二段:“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
说明随便打发时光的人实际上并不是什么“哲人”,而是真正的“糊涂人”。真正的希望不在于来世,不在于任何虚无缥缈的东西,而在于生命本身。
第三段:题目是“热爱生命”,为什么在文章的第三段作者要谈到死亡?
面对“死亡”,作者的态度:不怕死,乐于生,充实生活。人们一般都害怕死亡,作者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原因是,1、强调不是因为生命的艰辛。2、“生之本质在于死”意思是说,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都是短暂的、有限的,死亡是人人不能避免的。这句话从生命的
终极归宿上来看待生命,由此引出珍惜生命的话题。
死亡是生命的终点,又是衡量生命价值的起点,俗话说“盖棺定论”,一个人只有到了死亡,才定格了其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所以,对每一个想活得有意义的生命而言,走向死亡的过程便是不断超越自己
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3、“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举出实例证明这个观点。【明确】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认真而充实地生活,善于享受生活中各种快乐的人死而无憾,就不感到死的苦恼了。如果一辈子浑浑噩噩,消极悲观地对待生活,留下太多遗憾,临终必然苦恼。从哲学意义上说,人在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时可以超越死亡。在人类的历史上,饮鸩身亡的苏格拉底、引颈就刀的阿基米德、服毒自杀的杰克·伦敦、吞枪自尽的海明威、自沉汩罗的屈原、进退皆忧的范仲淹、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鞠躬尽瘁的周恩来等著名的人物都是把个体的“小我”融会于人类的“大我”之中,实现了生命的自我超越。《直面死亡》这篇文章堪称对他的死亡观的最好概括。
他在这篇文章中写道:“对死亡的熟思也就是对自由的沉思。谁学会了直面死亡,谁就不再被奴役,就能无视一切束缚和强制。谁真正懂得失去生命并不是件坏事时,谁就能坦然对待生活中的任何
事。”4、因此,要不害怕死亡,就要热爱生活、享受生活。4、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作者以自己为例,自信“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关心生活,才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更好地享受生活。心寂寞,世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