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化学学院 普通化学2003年第一次测验题答案
2003 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03 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e3ca0c844769eae009ed34.png)
200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1页。
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22题每题6分,共132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原子量:H 1 Li7 Be 9 C 12 O 16 Na 23 Mg 24 P 31 Cl 35.5 K 39 Ca 401 取适量干重相等的4份种子进行不同处理:(甲)风干,(乙)消毒后浸水萌发,(丙)浸水后萌发,(丁)浸水萌发后煮熟冷却、消毒。
然后分别放入4个保温瓶中。
一段时间后,种子堆内温度最高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2 植物叶片从幼到老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A 有机物输出也输入,矿质元素只输入B 有机物只输出,矿质元素只输入C 有机物只输出,矿质元素输入也输出D 有机物与矿质元素都既输入,又输出3 下列关于叶绿素合成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 光是叶绿素合成的必要条件B 低温抑制叶绿素的合成C 矿质元素影响叶绿素的合成D提取的叶绿素溶液,给予适宜的温度、光照和CO2,可进行光合作用4 一只成年雄狗仍然保持幼年的体态,且精神委靡、反应迟钝、行动呆笨,无求偶行为,其原因是A 睾丸发育不全B 甲状腺功能低下C 生长激素分泌不足D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睾丸发育不全※5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A 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B 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C 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D 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6 人类探测月球发现,在月球的土壤中含有较丰富的质量数为3的氦,它可以作为未来核聚变的重要原料之一。
氦的该种同位素应表示为※A 43He B 32He C 42He D 33He◎7 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HCl气体,另一个盛有H2和Cl l2的混合气体。
普通化学第一章检测题及答案
![普通化学第一章检测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033dd2195f312b3169a521.png)
普通化学第一章(化学热力学基础)模拟试题1.填空题(1)物理量Q(热量)、T(热力学温度)、V(系统体积)、W(功),其中属于状态函数的是;与过程有关的量是。
(2)QV = △U 的应用条件是;;。
(3)在封闭体系中,公式△H = QP的适用条件是。
(4)已知CO2(g)的△fHmθ(298.15K)= -394 kJ/mol,CO2(g)= C(石墨)+O2(g)反应的△fHm(298.15K)为kJ/mol(5)已知反应C(石墨)+ O2(g)= CO2(g),△rHmθ(298.15 K)=-394 kJ·mol和C(金刚石)+O2(g)= CO2 (g),△rHmθ(298.15 K)= -396 kJ·mol问金刚石的△fHmθ(298.15 K)= kJ/mol。
(6)纯物质完美晶体,在时熵值为零。
(7)液态苯气化为气态苯的过程△rS 值,气体在催化剂上吸附过程△rS值。
(8)某放热反应的 B v>0,则在升高温度(p不变)时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为;在增大压力(T不变)时平衡移动方向;加入隋性气体(T,p 不变)时平衡移动方向是。
(9)两个体积相同、温度相等的球形容器中,装有同一种气体,当连接两容器的活塞打开时,△S值。
(10)理想气体的吉布斯函数(G )在向真空膨胀时。
(11)在恒温恒压下,化学反应的△rHm -T△rSm > 0,则反应。
(12)熵减小的反应在低温下可自动进行,此反应的△rHm 。
(13)在等温等压条件下,某反应的Kθ=1,则△rGmθ的值为。
(14)在等温下,若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其平衡常数。
(15)温度T时,在抽空的容器中发生下面的分解反应:NH4HS(s) NH3(g) +H2S(g),测得此平衡体系的总压力为p,则平衡常数Kθ的表达式为。
(16)在恒温恒压下,化学反应的△rHm= T△rSm,则化学反应。
2.选择题(1)内能是体系的状态函数,若某一体系从一始态出发经过一循环过程又回到始态,则体系内能的增量是()。
2003 化院本科生A卷答案
![2003 化院本科生A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efcba1284ac850ad02422c.png)
大 连 理 工 大 学2003’限选课考试试卷A 答案课 程 名 称:《生物化学》一、判断题(在括号中正确的写“√”,错误的写“×”。
每小题1分,共10分)(×)1. 麦芽糖是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的二糖。
(×)2. 辅酶Ⅰ(NAD +)分子中的功能部分含有高能磷酸键。
(×)3. 组成蛋白质的20种基本氨基酸均为L-氨基酸,并且均有旋光性。
(×)4. 在生物氧化中,碳的氧化和氢的氧化是同步进行的。
(√)5. 谷氨酸是生糖氨基酸。
(√)6. 离子交换层析是利用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同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
(×)7. DNA 的融点(T m )与分子中的G 和C 的含量有关,G 和C 的含量低,则T m 值高。
(√)8. 金属离子在酶分子中,对酶活性的影响即具有激活作用,又具有抑制作用。
(√)9. ATP 不能作为生物体长效的能量存储形式。
(√)10. 在细胞胞液酶系合成脂肪酸的途径中,二碳供体是丙二酸单酰CoA 。
二、选择题(在正确的选择上写“√”,每小题2分,共20分)1. 热变性的DNA 分子在适当的条件,可以复性。
条件之一是____。
A. 骤然冷却 √B. 缓慢冷却C. 浓缩D. 加入浓盐2. 请指出①肌红蛋白(MW :16900)、②过氧化氢酶(MW :247500)、③细胞色素c (MW :13370)和④糜蛋白酶原(MW :23240)在凝胶过滤柱上洗脱出来的先后顺序_________。
A. ①-③-②-④ √B. ②-④-①-③C. ③-①-④-②D. ④-③-①-②3. 尿素循环中产生的____________可以进入三羧酸循环。
A. 草酰乙酸B. 柠檬酸 √C. 延胡索酸D. 苹果酸4. 糖酵解生成的丙酮酸在人体有氧条件下进一步转变成___________。
A. 乙醇 √B. 乙酰CoAC. 脂酰CoAD. 乳酸5. NADH 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_构造。
2003年高三化学月考试题(统编)答案
![2003年高三化学月考试题(统编)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96374858fafab069dc02ab.png)
2003年高三化学月考试题(统编)答案1.D2. C3.C4.B5. D6. D7.B8.C9.AC 10.B 11.C 12.C 13.B 14. BC 15.B 16.BD 17.AD 18.C19.(6分)(1)ace (2)acf 、B (3)bdgh (4)abcdfh 、A20.(19分) ⑴C (2分) ⑵吸收浓盐酸中的水分,使HCl 气体逸出(2分) 干燥HCl 气体(1分)⑶CH 3CH 2OH + HCl −→−∆CH 3CH 2Cl + H 2O(2分) 取代反应(2分) 氯乙烷(1分) ⑷无水硫酸铜(1分) 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无水硫酸铜由白变蓝,说明反应中有水产生(2分)⑸由无水硫酸铜变蓝证明了反应中一定有水生成,水中含氧元素,它不可能来自氯化氢,故只能由乙醇提供(3分)⑹不能(1分) 氯化氢挥发时带出水蒸气,若不除去,无法断定无水硫酸铜变蓝的水是否来自乙醇(2分)21.(8分)(1)2MnO 4—+16H ++10Cl —=2Mn 2++5Cl 2+8H 2O (2)3H 2S+8HNO 3=3H 2SO 4+8NO ↑+4H 2O 17.92 8.9622.(14分)(1)N 2H 62++2OH —=N 2H 4+2H 2O (2)H 2N(CHNH 2)4CH=NH (3)①C 9H 7OBr ②③1 3 3 ④ C 8H 4(NO 2)4−−→−爆炸2H 2O +6CO ↑+2C +2N 2↑ (4)A :H 2S ;B :SO 2;C :Cl 2;D :O 2;E :CH 423、(24、(、苯甲酸苯甲酯(3)25.(6CuO 的质量。
n (CuO):n(H 20)=806.5∶1826.1=0.07∶0.07=1∶1 即a +b =b +c 所以a =c 因51<b a <21 a +b +c =9 若a =c =1 b =7 不符 a =c =2 b =5 符合 a =c =3 b =3 不符合 a =c =4 b =1 不符合 所以该含结晶水的碱式硫酸铜的化学式为 2CuSO 4·5Cu(OH)2·2H 20。
2003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
![2003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d520d1ad51f01dc281f1b9.png)
2003年高考理综化学和参考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22题每题6分共132分)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原子量:H 1 Li 7 Be 9 C 12 O 16 Na 23 Mg 24 P 31 Cl 35.5K 39 Ca 406.人类探测月球发现,在月球的土壤中含有较丰富的质量数为3的氦,它可以作为未来核聚变的重要原料之一。
氦的该种同位素应表示为A 43He B 32He C 42He D 33e7.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HCl气体,另一个盛有H2和Cl2的混合气体。
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A 原子数B 密度C 质量D 质子数8.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由CH4、NH3、H2、CO、CO2和HCl中的某几种气体组成。
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将此混合气体通过浓H2SO4时,总体积基本不变;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未见变浑浊,但混合气体的总体积减小,把剩余气体导出后,在O2中能够点燃,燃烧产物不能使CuSO4粉末变色。
则原混合气体的成份是A HCl和COB HCl、H2和COC CH4和NH3D HCl、CO和CO2 9.将20mL 0.4mol/L硝酸铵溶液跟50mL 0.1mol/L氢氧化钡溶液混合,则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A [NO3-]>[OH-]>[NH4+]>[Ba2+]B [NO3-]>[Ba2+]>[OH-]>[NH4+]C [Ba2+]>[NO3-]>[OH-]>[NH4+]D [NO3-]>[Ba2+]>[NH4+]>[OH-] 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铝片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H-=AlO2-+H2↑B 硫酸镁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SO42-+Ba2+=BaSO4↓C 碳酸钙跟醋酸反应: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D 铜片跟稀硝酸反应:Cu+NO3-+4H+=Cu2++NO↑+2H2O11.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和4mol。
2003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及其参考答案
![2003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及其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c2efd8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84.png)
2003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及其参考答案可能用到的数据原子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i 28 S 32 Cl 35.5 K 39 Ca 40 Mn 55 Fe 56 Cu 64 I 127 Hg 201一、选择题(本题共有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说明: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编号(A、B、C、D)填入括号内.1.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是(A)石油的产量 (B)乙烯的产量(C)合成纤维的产量 (D)硫酸的产量2.设NA代表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3克金属钠变为钠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1NA(B)18克水所含的电子数目为NA(C)在常温常压下11.2升氯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D)32克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3.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作用.他的学说中,包含有下述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
从现代观点看,你认为这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A)只有③ (B)只有①③(C)只有②③ (D)有①②③4.下列四种物质,只能跟NaOH溶液作用,不能跟盐酸作用的是(A)NaHS (B)NaAlO2(C)KHSO4 (D)CH3COONH45.以下贮存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少量白磷贮存在二硫化碳中(B)水玻璃贮存在带玻璃塞的玻璃瓶中(C)少量钠贮存在酒精中(D)少量钠贮存在煤油中二、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说明: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编号(A、B、C、D)填入括号内.若正确答案只包含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零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每选对一个给一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零分.6.X、Y、Z分别代表3种不同的短周期元素.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Y元素原子的M电子层中有2个未成对电子;Z元素原子的L电子层的P亚层中有4个电子.由这3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是(A)X3YZ4 (B)X4YZ4 (C)XYZ2 (D)X2YZ47.某元素X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取该元素单质2.8克与氧气充分作用,可得到6克化合物XO2.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第三周期 (B)第二周期(C)第Ⅳ主族 (D)第Ⅴ主族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度总是和逆反应速度相等(B)在其它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度,而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C)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使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D)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一定会破坏气体反应的平衡状态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酸式盐的溶液一定显碱性(B)只要酸与碱的摩尔浓度和体积分别相等,它们反应后的溶液就呈中性(C)纯水呈中性是因为水中氢离子摩尔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摩尔浓度相等(D)碳酸溶液中氢离子摩尔浓度是碳酸根离子摩尔浓度的二倍10.把0.05摩NaOH固体分别加入下列100毫升液体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不大的是:(A)自来水 (B)0.5摩升盐酸(C)0.5摩升醋酸 (D)0.5摩升氯化铵溶液11.已知①2FeCl3+2Kl=2FeCl2+2KCl+I2②2FeCl2+Cl2=2FeCl3判断下列物质的氧化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Fe3+Cl2I2 (B)Cl2Fe3+I2(C)I2Cl2Fe3+ (D)Cl2I2Fe3+12.下列各组物质气化或熔化时,所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力),属同种类型的是(A)碘和干冰的升华 (B)二氧化硅和生石灰的熔化(C)氯化钠和铁的熔化(D)苯和已烷的蒸发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醋酸加入氨水:CH3COOH+NH3•H2O CH3COO-+NH4++H2O(B)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Cu+Ag+=Cu2++Ag(C)碳酸钙加入醋酸:CO32-+2CH3COOH=CO2↑+2CH3COO-+H2O(D)硫氰化钾溶液加入三氯化铁溶液Fe3++SCN-=[Fe(SCN)]2+14.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碱性溶液里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A) K+、MnO4-、Cl-、SO42-(B) Na+、AlO2-、NO3-、CO32-(C) Na+、H+、NO3-、SO42-(D) Na+、SO42-、S2-、Cl-15.分别由下列四组物质制取气体①浓盐酸和MnO2;②(NH4)2SO4和Ca(OH)2;③NaCl和H2SO4(浓);④FeS和H2SO4(稀).所产生的气体在同温同压下的密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为(A) ②④③①(B)②④①③(C) ③①④②(D)①③④②16.某无色混和气体可能含有CO2、CO、H2O(水蒸气)、H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如下处理(假定每次处理都反应完全):①通过碱石灰时,气体体积变小;②通过赤热的氧化铜时,固体变为红色;③通过白色硫酸铜粉末时,粉末变为蓝色;④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时,溶液变得浑浊.由此可以确定原混和气体中(A)一定含有CO2、H2O,可能含有H2、CO(B)一定含有H2O、CO,可能含有CO2、H2(C)一定含有CO、CO2,可能含有H2O、H2(D)一定含有CO、H2,可能含有H2O、CO217.关于实验室制备乙烯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是乙醇和过量的3摩升硫酸的混和液(B)温度计插入反应溶液液面以下,以便控制温度在140℃(C)反应容器(烧瓶)中应加入少许瓷片(D)反应完毕先灭火再从水中取出导管18.烯烃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时,C=C双键发生断裂,RCH=CHR'可以氧化成RCHO和R'CHO.在该条件下,下列烯烃分别被氧化后,产物中可能有乙醛的是(A)CH3CH=CH(CH2)2CH3 (B)CH2=CH(CH2)3CH3(C)CH3CH=CHCH=CHCH3 (D)CH3CH2CH=CHCH2CH319.10毫升某种气态烃,在50毫升氧气里充分燃烧,得到液态水和体积为35毫升的混和气体(所有气体体积都是在同温同压下测定的),则该气态烃可能是(A)甲烷(B)乙烷 (C)丙烷 (D)丙烯20.下图表示蛋白质分子结构的一部分,图中(A)、(B)、(C)、(D)标出了分子中不同的键,当蛋白质发生水解反应时,断裂的键是21.p克某结晶水合物A•nH2O,受热失去全部结晶水后,质量变为q克,由此可以得知该结晶水合物的分子量为(A) (B)(C) (D)22.分别加热下列三种物质各100克①KMnO4、②KClO3(另加少量MnO2、③HgO.完全反应后,所放出的氧气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A)①②③ (B)②①③(C)①③② (D)②③①23.今有H2和CO(体积比为12)的混和气体V升,当其完全燃烧时,所需O2的体积为(A)3V升 (B)2V升 (C)V升 (D)0.5V升24.把100克10%KNO3溶液的浓度增加到20%,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蒸发掉45克水(B)蒸发掉50克水(C)加入10克KNO3固体(D)加入15克KNO3固体25.若20克密度为d克/厘米3的硝酸钙溶液里含1克Ca2+,则NO3-离子的浓度是(A) 摩升 (B) 摩升(C)2.5d摩升 (D)1.25d摩升三、选择题(本题共有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说明: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编号(A、B、C、D)填入括号内.26.某元素的醋酸盐的分子量为m,相同价态该元素的硝酸盐的分子量为n.则该元素的此种化合价的数值为(A) (B)(C) (D)27.在373K时,把0.5摩N2O4气通入体积为5升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棕色.反应进行到2秒时,NO2的浓度为0.02摩升.在60秒时,体系已达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6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2秒,以N2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01摩升•秒(B)在2秒时体系内的压强为开始时的1.1倍(C)在平衡时体系内含N2O40.25摩(D)平衡时,如果压缩容器体积,则可提高N2O4的转化率28.把80毫升NaOH溶液加入到120毫升盐酸中,所得溶液的pH值为2.如果混和前NaOH溶液和盐酸的摩尔浓度相同,它们的浓度是(A)0.5摩升 (B)0.1摩升 (C)0.05摩升 (D)1摩升29.将两个铂电极插入500毫升CuSO4溶液中进行电解,通电一定时间后,某一电极增重0.064克(设电解时该电极无氢气析出,且不考虑水解和溶液体积变化).此时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约为(A)4×10-3摩升(B)2×10-3摩升(C)1×10-3摩升 (D)1×10-7摩升30.进行一氯取代反应后,只能生成三种沸点不同的产物的烷烃是(A)(CH3)2CHCH2CH2CH3 (B)(CH3CH2)2CHCH3(C)(CH3)2CHCH(CH3)2 (D)(CH3)3CCH2CH3四、(本题包括6小题,共20分)31.(本小题2分)完成并配平化学方程式(在空格内填入系数或化合物的分子式).32.(本小题2分)请写出五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的分子式,这些分子都各具有10个电子.它们的分子式是、、、、 .33.(本小题2分)请写出六种你学过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这些化合物燃烧后产生的CO2和H2O(气)的体积比符合如下比值(各写三种)VCO2VH2O(气)=2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VCO2VH2O(气)=0.5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本小题6分)有A、B、C、D、E、F六瓶未知溶液.它们是MgSO4、BaCl2、(NH4)2CO3、AgNO3、HBr和NaOH.为了鉴别,各取少许溶液进行两两混和试验,结果如右表.表中↓表示有沉淀或生成微溶化合物,↑表示有气体生成,—表示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变化.由此可以判断A是、B是、C是、D是、E是、F是 .35.(本小题5分)由乙烯和其它无机原料合成环状化合物E,请在下列方框内填入合适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并请写出A和E的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水解 .E水解 .36.(本小题3分)某化肥厂用NH3制备NH4NO3已知由NH3制NO的产率是96%、NO制HNO3的产率是92%,HNO3跟NH3反应生成NH4NO3.则制HNO3所用去的NH3的质量占总耗NH3质量(不考虑生产上的其它损耗)的 %.五、(本题共8分)37.(本小题6分)电石中的碳化钙和水能完全反应CaC2+2H2O=C2H2↑+Ca(OH)2使反应产生的气体排水,测量排出水的体积,可计算出标准状况乙炔的体积,从而可测定电石中碳化钙的含量.(1)若用下列仪器和导管组装实验装置如果所制气体流向从左向右时,上述仪器和导管从左到右直接连接的顺序(填各仪器、导管的序号)是( )接( )接( )接( )接( )接( ).(2)仪器连接好后,进行实验时,有下列操作(每项操作只进行一次)①称取一定量电石,置于仪器3中,塞紧橡皮塞.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在仪器6和5中注入适量水.④待仪器3恢复到室温时,量取仪器4中水的体积(导管2中的水忽略不计).⑤慢慢开启仪器6的活塞,使水逐滴滴下,至不发生气体时,关闭活塞.正确的操作顺序(用操作编号填写)是 .(3)若实验产生的气体有难闻的气味,且测定结果偏大,这是因为电石中含有杂质.(4)若实验时称取的电石1.60克,测量排出水的体积后,折算成标准状况乙炔的体积为448毫升,此电石中碳化钙的百分含量是 %.38.(本小题2分)有两瓶pH=2的酸溶液,一瓶是强酸,一瓶是弱酸.现只有石蕊试液、酚酞试液、pH试纸和蒸馏水,而没有其它试剂.简述如何用最简便的实验方法来判别哪瓶是强酸 .六、(本题共12分)39.(本小题5分)工业上常用漂白粉跟酸反应放出的氯气质量对漂白粉质量的百分比(x%)来表示漂白粉的优劣.漂白粉与酸的反应为Ca(ClO)2+CaCl2+2H2SO4=2CaSO4+2Cl2↑+2H2O现为了测定一瓶漂白粉的x%,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漂白粉样品2.00克,加水研磨后,转入250毫升容量瓶内,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后,取出25.0毫升,加入过量的KI溶液和过量的稀硫酸,静置.待漂白粉放出的氯气与KI完全反应后,用0.100摩升的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反应中生成的碘,反应如下2Na2S2O3+I2=Na2S4O6+2NaI滴定时用去Na2S2O3溶液20.0毫升.试由上述数据计算该漂白粉的x%.40.(本小题7分)A、B两种化合物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现要用结晶法从A、B混和物中提取A.(不考虑A、B共存时,对各自溶解度的影响.)(1) 取50克混和物,将它溶于100克热水,然后冷却至20℃.若要使A析出而B不析出,则混和物中B的质量百分比(B%)最高不能超过多少(写出推理及计算过程.)(2)取W克混和物,将它溶于100克热水,然后冷却至10℃.若仍要使A析出而B不析出,请写出在下列两种情况下,混和物中A的质量百分比(A%)应满足什么关系式.(以W、a、b表示.只需将答案填写在下列横线的空白处.)答当Wa+b时,A% .当Wa+b时,A%。
2003年江苏高考(新课程卷)化学试题及答案
![2003年江苏高考(新课程卷)化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42d91cff00bed5b9f31d9a.png)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卷)化学(江苏)第I 卷(选择题,共72分)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Ba 13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水资源非常重要,联合国确定2003年为国际淡水年。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蒸馏法是海水淡化的方法之一B 淡水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C 融化的雪水中矿物质含量比深井水中的少D 0℃以上,温度越高,水的密度越小2.在允许加热的条件下,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硫酸铵、氯化钾、氯化镁、硫酸铝和硫酸铁溶液,这种试剂是A NaOHB NH 3H 2OC AgNO 3D BaCl 2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 除去N 2中的少量O 2:通过灼热的CuO 粉末,收集气体B 除去CO 2中的少量HCl :通入Na 2CO 3溶液,收集气体C 除去FeCl 2溶液中的少量FeCl 3: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D 除去KCl 溶液中的少量MgCl 2:加入适量NaOH 溶液,过滤4.已知在25℃,101kPa 下,lgC 8H 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kJ 热量。
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C 8H 18(1)+22.5O 2(g )=8CO 2(g )+9H 2O (g ) △H =-48.40kJ ·mol -1B C 8H 18(1)+22.5O 2(g )=8CO 2(g )+9H 2O (1) △H =-5518kJ ·mol -1C C 8H 18(1)+22.5O 2(g )=8CO 2(g )+9H 2O (1) △H =+5518kJ ·mol -1D C 8H 18(1)+22.5O 2(g )=8CO 2(g )+9H 2O (1) △H =-48.40kJ ·mol -15.同温同压下,在3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2种气体,它们是①NO 和NO 2,②NO 2和O 2,③NH 3和N 2。
周享春:(北大版)普化习题解答(最终版)
![周享春:(北大版)普化习题解答(最终版)](https://img.taocdn.com/s3/m/f963da30a8114431b90dd89f.png)
(5)4
15. 有 A、 B 两元素, A 原子的 M 层和 N 层电子数分别比 B 原子同层电子数少 7 个和 4 个, 写出 A、 B 原子的名称和电子构型,并说明推理过程。 答:A:钒 3d34s2 B:硒 4s24p4
4
第二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1. 选择题 (1)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溶解最小的是( D ) (A)NaCl (B)AgCl (C)CaS (D)Ag2S (2)下列化合物熔点高低顺序为( C ) (A)SiO2>HCl>HF (B)HCl>HF>SiO2 (C)SiO2>HF>HCl (D)HF> SiO2>HCl (3)在下列化合物中, ( C )不具有孤对电子。 (A)H2O (B)NH3 (C)NH4+ (D)H2S (4)形成 HCl 分子时原子轨道重叠是( C ) 。 (A)s—s 重叠 (B)py—py(或 pz—pz)重叠 (C)s—px 重叠 (D)px—px 重叠 (5)BCl3 分子几何构型是平面三角形,B 与 Cl 所成键是( A ) 2 (A)(sp —p)σ 键 (B)(sp-s)σ 键 2 (C)(sp —s)σ 键 (D)(sp-p)σ 键 3 (6)下列哪种化合物具有 sp—sp 杂化轨道重叠所形成的键是( A ) , 以 sp2—sp3 杂化轨道 重叠所形成的键是( B ) 。 (A)CH3-C≡CH (B)CH3CH=CHCH3 (C)H—C≡C—H (D)CH3—CH2—CH2—CH3 (7)现有下列物质: (A)NH3 (B)C6H6 (C)C2H4 (D)C2H5OH (E)H3BO3 (F) HNO3 ,其中属于分子间氢键的是( A D E ) ,属于分子内氢键的是( F ) 。 (8)离子晶体 AB 的晶格能等于( C ) (A)A—B 间离子键的键能 (B)A 离子与一个 B 离子间的势能 - (C)1 mol 气态 A+离子与 1 mol 气态 B 离子反应形成 1 mol AB 离子晶体时放出的能量 (D)1 mol 气态 A 原子与 1 mol 气态 B 原子反应形成 1 mol AB 离子晶体时放出的能量 (9)下列物质熔点变化顺序中,不正确的是( B ) (A)NaF>NaCl>NaBr>NaI (B)NaCl<MgCl2<AlCl3<SiCl4 (C)LiF>NaCl>KBr>CsI (D)Al2O3>MgO>CaO>BaO (10)下列晶体中熔化时只需克服色散力的是( A F )。 (A)HgCl2 (B)CH3COOH (C)CH3CH2OCH2CH3 (D)SiO2 (E)CHCl3 (F)CS2 (11)下列各物质化学键中只存在 键的是( A C D );同时存在 键和 键的是( B E F G )。 (A)PH3 (B)乙烯 (C)乙烷 (D)SiO2 (E)N2 (F)乙炔 (G)CH2O (12) 下列分子中,中心原子在成键时以 sp3 不等性杂化的是( B C ) (A)BeCl2 (B)PH3 (C)H2S (D)SiH4 2. 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为何 PC13 是三角锥形,且键角为 1010 ,而 BCl3 却是平面三角形的几何构 型。 答: P 原子以不等性 sp3 杂化轨道与 Cl 原子成键,4 个 sp3 杂化轨道指向四面体的 4 个顶点,其中的 3 个 sp3 轨道与氯原子成键,而另一个 sp3 杂化轨道被一对孤对电子所占据,所以 PCl3 分子是三角锥形; 同时由于孤对电子对成键电子的排斥力较大,故 PCl3 分子的键角小于 109.5º ,被压缩为 101°。 2 而 BCl3 中的 B 原子以 sp 杂化,3 个杂化轨道指向平面三角形的 3 个顶点,分别与 3 个 Cl 原子成
200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化学试题
![200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化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cdb4d0e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23.png)
200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化学试题班级姓名学号得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相对原子量:H—1C—12O—16Zn—65Na—23Mg—24Al—27S—32Cl—35.5Fe—56Cu—64Br—80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aCO3高温CaO+CO2↑B.2HClO光照2HCl+O2↑A.自然界硫化物分解B.火山喷发C.工厂排出的尾气D.大量含硫燃料燃烧3.化合物中不能由组成该化合物的两种元素的单质直接化合而成的是A.CuSB.SO2C.FeSD.Na2S4.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的计量数表示的是A.分子个数B.原子个数C.物质质量D.物质的量5.某一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25mL,在加入0.5mol/LAgNO3溶液后,改加NaOH溶液,结果用去1mol/LNaOH溶液25mL恰好完全中和,则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0.5mol/LB.1mol/LC.1.5mol/LD.2mol/L6.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L,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A.锌B.铁C.铝D.镁7.用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11.2升氧气中含有NA个原子B.32克O2和44克CO2中均含有NA 个分子C.12克镁和足量的盐酸完全反应失去NA个电子D.23克钠离子含有10NA个电子8.下列物质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A.氢硫酸B.二氧化硫C.活性炭D.氯气9.下列溶液中Cl-浓度最大的是A.1L0.2mol/L的KCl溶液B.0.2L0.1mol/L的HCl溶液C.0.1L0.1mol/L的AlCl3溶液D.0.3L0.1mol/L的MgCl2溶液10.在3BrF3+5H2O→HBrO3+9HF+O2+Br2的反应中,每3molBrF3中,被水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是A.1molB.2molC.3molD.1.33mol11.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共价化合物的是A.H2S和Na2OB.H2O和CaF2C.NH3和N2D.HNO3和HClO12.关于硫化氢气体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叙述正确的是①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②是淡黄色的固体;③它的水溶液具有酸性;④它能使溴水褪色;⑤它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A.只有②B.只有③C.有①和④D.有③、④和⑤13.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含有氯气,可采用的方法是A.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B.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C.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D.用干燥的有色布条检验14.将20mL10mol/L的浓盐酸缓慢滴入足量的二氧化锰粉末中并加热,若不考虑HCl的挥发,则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为A.小于0.1摩B.等于0.1摩C.大于0.1摩,小于0.2摩D.等于0.2摩15.用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Cl2溶液恰好可使相同体积的硫酸铁、硫酸锌和硫酸钾三种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完全转化为硫酸钡沉淀,则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3︰2︰2B.1︰2︰3C.1︰3︰3D.3︰1︰1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15分)16.下列事实不能说明Cl2的氧化性比S强的是A.HCl比H2S稳定B.跟水反应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Cl2可以和H2S反应D.自然界有单质硫,无单质氯17.下列仪器中刻度位置不正确的是A.容量瓶颈部有标线,瓶上标有温度和容量B.烧杯上刻有“0”的标线在刻度最下面C.量筒上的刻度“0”的标线在刻度最下面D.托盘天平刻度尺“0”的部位,在标尺左面18.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和CO2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密度比为16︰11B.密度比为11︰16C.体积比为1︰1D.体积比为11︰1619.将某元素的单质0.1mol与氯气充分反应后,生成物质量比原来单质质量增加了10.65克,则这种元素可能是A.NaB.FeC.CuD.Al20.能作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是A.用硫化亚铁与稀硝酸反应制取硫化氢B.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C.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C.氯化钠固体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氯化氢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21.法医做指纹显影实验时,先对准指纹处喷洒AgNO3溶液,使之与人体分泌出的汗水中的某种离子结合,然后进行光照处理,就可显出指纹。
2003级有机化学ⅠA卷参考答案
![2003级有机化学ⅠA卷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b328c608a1284ac8504363.png)
2003级有机化学ⅠA卷参考答案一、命名下列化合物或写出结构式(共18分,每题1.5分):1、OHCH2CH2OHOH2、3—苯基—2—丙烯—1—醇3、6—甲基二环[2,2,1]—2—庚烯4、E—3—甲基—2—戊烯5、2,5—二甲基—4—异丁基庚烷6、1—戊烯—4—炔7、3R,4S—3—氯—4—溴己烷8、3—甲基—5—异丙基苯酚9、CHI310、OOO O11、2—萘甲醚12、6—甲基—螺环[4,5]葵烷二、回答下列问题(共24分,每题2分):1、⑥>②>①>④>③>⑤2、④>③>①>⑤>⑥>②3、③>①>④>②4、3)25、①>⑤>②>⑥>④>③6、S N 1: ③>②>① ;S N 2: ③>②>①7、①>③>④>⑤>②8、CH 3CH 2I 和(CH3)3CONa ;CH 3CH 2I(CH 3)3CONa+CH 3CH 2OC(CH 3)3+NaI9、① S N 1② S N 2③ S N 1④ S N 2 10、④>③>②>① 11、② ④12、1;CH 3COCH 3+HCHO三、完成下列反应(共16分,每题2分):1、CH 3CHCH 3CH 3CH CH 32、CH(CH 3)2COOH3、CH 2ClCH 2CN4、CH 3CHCH 3CH 3CH 3CH 3CH 3OH 5、O C 2H 5OH +C 2H 5I6、SO 3HSO 3H7、CH 3CHCHCH 2CH 3CH CH CH 28、CH 3C CHHCH 3CH 3C H四、用简单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化合物(共10分,每题5分):1、提示:氯化苄和3—氯环己烯可以与AgNO3的醇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而对氯甲苯不能而区别之;3—氯环己烯可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而使其退色,氯化苄不能,从而区别之。
2、提示:丙炔可与AgNO3的氨溶液反应生成炔化银沉淀,其他化合物不能而区别之;剩下三个化合物中,丙烯可以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而使其退色,环丙烷和丙烷不能而区别之;剩下的丙烷和环丙烷中,环丙烷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丙烷不能,从而区别之。
北京大学《普通化学》教学资料:第一章思考题答案
![北京大学《普通化学》教学资料:第一章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060067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49.png)
第一章思考题1、维持温度不变,将压力相同、体积不同的气体混合,混合后保持压力不变,总体积与各组分体积之间是什么关系?答:总体积是各组分体积之和混合前:pV1=n1RT, pV2=n2RT, …, pV k=n k RT混合后:pV总=n总RT=(n1+n2+…+n k)RT=n1RT+n2RT+…+n k RT=pV1+pV2+…+pV k=p(V1+V2+…+V k) ∴V总=V1+V2+…+V k2、根据什么选择R的取值与单位?R有哪几种单位?答: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其中单位n为mol、T单位为K,R的取值与单位则由p、V的单位来确定。
R的常用取值与单位见书第10页,有8.31 kPa·dm3·mol-1·K-1, 0.0831 bar·dm3·mol-1·K-1, 0.0821 atm·dm3·mol-1·K-1, 62.4 mmHg·dm3·mol-1·K-1, 8.31 J·mol-1·K-1, 1.99 cal·dm3·mol-1·K-1等。
其中最常用的R值取8.31,相应的单位为kPa·dm3·mol-1·K-1或J·mol-1·K-1。
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含有1mol H2和2mol O2,哪种气体的分压力大?答:p1V=n1RT, p2V=n2RT∴在定容、恒温的条件下,分压的大小与分子的种类和分子量无关,只与分子的数量有关,所以1 mol H2与2 mol O2相比,氧气的分压更大。
4、“在沸点以上的液体不能存在”这句话对么?答:不对。
温度超过沸点的液体叫做“过热液体”,液体沸腾时,液体的内部必须有许多小气泡使液体在其周围气化,即小气泡起着“气化核”的作用,在纯净液体内小气泡不容易形成,因此容易出现过热现象。
2003年高考化学试题(全国理)及答案
![2003年高考化学试题(全国理)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e9f768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ab.png)
2003年高考化学试题(全国理)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
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A
4.答案:D
5.答案:B
6.答案:A
7.答案:C
8.答案:D
9.答案:C
10.答案:B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11. 答案:根据题目提供的条件,使用下面的公式可以求解所需要的数值:
`c = ((a * b) / d) + 10`
其中,`c`表示所需要的数值,`a`表示已知数值1,`b`表示已知数值2,`d`表示已知数值3。
12. 答案:根据题目所给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可以确定反应方
程式为:
`3CO2 + 4H2O → 2C2H5OH + 4O2`
反应了1 mol CO2生成2 mol C2H5OH。
13. 答案:根据题目所述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氢氧化钠溶液是
一种碱性溶液,为了检测出条件反应中的氢氧化钠的存在,可以使
用酸碱指示剂进行检测。
14. 答案:根据题目所述热化学方程式,可以列出方程式如下:
`C3H8 + 5O2 → 3CO2 + 4H2O`
可以计算出燃烧1 mol C3H8所释放的焓变为-2220 kJ/mol。
15. 答案:根据题目所给颜色变化和草酸钾标准溶液的性质,
可以判断草酸钾的溶液呈现酸性。
在分子式中,K2C2O4表示草酸钾。
以上是2003年高考化学试题(全国理)及答案的相关内容。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普通化学考试题库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普通化学考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3ae0cbb7336c1eb91b375d8d.png)
1. 将10gP 2O 5溶于水,并稀释至500cm 3。
计算溶液中的[H 3O +],[H 2PO 4-],[HPO 42-]和[PO 43-](已知 P 2O 5+3H 2O →2H 3PO 4)25234-334+-3423242P O 3H O 2H PO 1mol 2mol 10/142 mol xmolx 1021c(H PO )===0.28mol dm 0.501420.50H PO +H O=H O +H PO 0.28-y y yy 0.2∆+=⨯⨯•解:2-3-2-3+--2-33242--8-34a +3-34234+33-34123343-344123=7.5210,y=4.210mol dm 8-y [H O ]=[H PO ]=4.210mol dm [HPO ]K =6.2310mol dmH PO +3H O=3H O +PO [H O ][PO ] K=K K K =[H PO ][H PO ][PO ]=K K K ⨯⨯•⨯•≈⨯••••••⨯+33-3-8-13-19-3-23=[H O ]0.24 =7.5210 6.2310 2.210=3.310mol dm(4.210)⨯⨯⨯⨯⨯⨯⨯•⨯2. 用5.7gNa 2CO 3•10H 2O 配制的100cm 3溶液中,[CO 32-]和pH 各是多少?2-32-33142---4w 32311CO a2b 24--35.7286[CO ]0.20mol dm 0.100K 1.010 CO +H O=HCO +OH ,K 1.810K 5.6110 0.20-x x x, c/K >>400x =1.810, x=[OH 100.20-x-----==•⨯===⨯⨯⨯⨯解:2--33 pOH=2.22, pH=11.78, [CO ]=0.19 mol dm •3. 0.10mol •dm -3Na 3PO 4溶液中[PO 43-]和pH 各是多少?3-43-34143-2--2w 42413PO a3-2b 22-2c PO 010moldm K 1.010 PO +H O=HPO +OH ,K 4.510K 2.2100.10-x x x, c/K =0.10/4.510=2.2<400x =4.510, x=4.810mol d 0.10-x-----•⨯===⨯⨯⨯⨯⨯•解:()=. -33--2-34m pOH=1.32, pH=12.68, [PO ]=5.210 mol dm⨯•4. 计算100.0cm 3 0.30mol •dm -3NaH 2PO 4溶液与50.0cm 3 0.20moldm -3的Na 3PO 4溶液充分混合后溶液的pH 值。
2003年上海高考化学试卷及答案(免费)-推荐下载
![2003年上海高考化学试卷及答案(免费)-推荐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5f6326f1bb4cf7ec4afed083.png)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上海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
第Ⅰ卷(共66分)考生注意: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校验码,并用铅笔正确涂写准考证号和校验码。
2.第Ⅰ卷(1—22小题),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纸上。
考生应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小方格用铜笔涂黑。
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编号——对应,不能错位。
答案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
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S—32 Cl—35.5 K—39 Cu—64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1.下列物质一定不是天然高分子的是()A.橡胶B.蛋白质C.尼龙D.纤维素2.上海环保部门为了使城市生活垃圾得到合理利用,近年来逐步实施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办法。
其中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等属于()A.无机物B.有机物C.盐类D.非金属单质3.以N 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53g碳酸钠中含N A个CO32-B.0.1molOH-含N A个电子C.1.8g重水(D2O)中含N A个中子D.标准状况下11.2L臭氧中含N A个氧原子4.下列电子式中错误的是()5.在医院中,为酸中毒病人输液不应采用()A.0.9%氯化钠溶液B.0.9%氯化铵溶液C.1.25%碳酸氢钠溶液D.5%葡萄糖溶液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6.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pH值最小的是()A.NH4Cl B.NH4HCO3C.NH4HSO4D.(NH4)2SO47.ClO2是一种广谱型的消毒剂,根据世界环保联盟的要求ClO2将逐渐取代Cl2成为生产自来水的消毒剂。
2003年3月全国统一标准测试
![2003年3月全国统一标准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83e542470b1c59eef8c7b4e8.png)
2003年3月全国统一标准测试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试验修订教材版)一、1.D 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起到保护作用。
2.D 无毒气体可以不在通风橱和密封系统中进行实验。
3.D 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两种粒子间可能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也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或两种不同的分子或两种不同的离子。
4.B C、D项中有机物是二十七碳,可以排除。
C25H50COOH中C25H50—的不饱和度(Ω)=21 502225--+⨯=0.5,C25H39COOH中C25H39—的不饱和度为(Ω)=21 392225--+⨯=6,所以C25H39COOH含6个C==C双键,答案为B。
5.C 两弱电解质反应后变成强电解质。
6.D 从题意分析,人的血液是微碱性的,可推知D选项符合题意。
7.B据苯的结构可推知①②③④⑤⑥⑦⑧碳原子是共平面的(如下图所示),当结构的右半部分绕③和⑧构成的“C—C”键轴向纸内或纸外旋转时,⑨碳原子与①②③④⑤⑥⑦⑧碳原子总是共平面的。
该烃结构是对称结构,所以氯原子可以在该烃的①④⑤⑥⑦位置分别取代氢原子形成一氯代物,共5种。
该烃显然不是苯的同系物。
8.D. A项苯酚有毒,而易溶于酒精,处理正确;B项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凝固,牛奶、蛋清可以解毒,处理正确;C项由于水银易挥发,蒸气有毒,硫磺与水银可形成硫化银,处理正确,故选D。
9.B 一次性餐具经济实惠,且不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和危害,A、C两种餐具难降解,纸木餐具又消耗大量木材。
10.AB RO-3所含电子数比NO-3的电子数多10,则R原子的电子数比N原子的电子数多10,R为Cl元素,显然A、B正确。
11.A 由题意可知:上述变化为等容变化,各组分在变化前后均为气体,只是改变温度影响平衡移动,故③质量和⑤密度是不变的,其他各项均发生变化。
12.C 蒸馏烧瓶是蒸馏用的仪器,可用来分离互相溶解但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漏斗可用来分离固体、液体的混合物;分液漏斗主要用来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 普通化学期末考试及答案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 普通化学期末考试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6fe3b2f121dd36a32d825d.png)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考试专用纸姓名:学号:考生院系:考试科目:普通化学考试时间:2005年5月20日命题教师:普通化学期末试卷(地空,04级,2005.6.20)学号:姓名:一.选择填空(每小题中,A、B、C三个选项,只有一个应选,将结果填入题二.计算题1.放射性核素的衰变一般为一级反应。
人体内含有18%的C 和0.2%的K,其中14C 和40K 为两种主要体内放射形核素。
已知天然条件下,12C 和14C 的原子数之比为1012:1.2, 且14C 的半衰期为 5730年,40K 的天然丰度为0.0118% ,半衰期为1.26⨯109年。
问体重为75公斤的人死亡1年后体内残留的14C 和40K 的原子个数分别为多少?该人死亡1万年后,其体内剩余的14C 和40K 的原子个数分别为多少?若某核分析技术可探测到10个14C 原子,则可判定的木乃伊的最大年限为多少(12分)2.看图回答问题:(18分)242224444242111C Cl CCl aK K 222H Cl 2HCl 113Si Cl SiCl 224aK Ti SiCl Si TiCl 5cK 6bK SiCl H SiCl H θ+=+=++()反应在时的是多少?()+=是熵增反应还是熵减反应,为什么?()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为什么?() 时,+=+反应的方向如何?11()标态时,Si+2HCl=反应的方向如何?2211()标态时,Si+2HCl=反应22的状态如何?3.利用过量无色的Cu(NH 3)2+、NH 3混合溶液与O 2 发生反应生成有色的Cu(NH 3)42+的方法,可以测量N 2、O 2混合气体中O 2的含量。
取一体积为8.00dm 3的容器使其充满N 2、O 2混合气(压力为101kPa ,温度为250C ),然后向其中加入500cm 3 的Cu(NH 3)2+、NH 3混合液。
经过不断的摇晃、振荡,使液气充分混合充分反应后,用比色法测得Cu(NH 3)42+的浓度为2.10⨯10-3mol ∙dm -3。
2003年01北京预赛试题
![2003年01北京预赛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2ed29bf94693daef5ef73d87.png)
北京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正确答案)1、发展绿色食品,避免“白色污染”,增强环境意识,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
请回答:绿色食品是指()A.绿颜色的营养食品B.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C.经济附加值高的营养食品D.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水蒸气凝结成冰B.酒精挥发C.矿石粉碎D.爆竹爆炸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石油B.纯净的空气C.澄清的石灰水D.纯水4、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A.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同一化合物里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一定相同D.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5、对下列各组物质:①KNO3和KCl②MnO2和MgCl2③Cu(OH)2和Fe(OH)3④BaCl2和BaCO3可按照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将它们相互分离的是()A.只有①B.②和③C.③和④D.②和④6、氯气和氧气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跟甲烷起反应。
已知O2和CH4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CO2和H2O,据此可推知,Cl2和CH4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l4和HCll4和Cl2C.CH2Cl2和H2D.C和HCl7、胃液里含有适量的盐酸可以帮助消化,但若盐酸过多,人就会感到不舒服。
有下列几种物质:①NaOH②Ca(OH)2③Al(OH)3④NaHCO3你认为可服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有()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8.用I2O5可以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I2O5+5CO=I2+5CO2,根据生成CO2的多少,可以判断CO的含量。
关于这个反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I2O5的质量不等于生成的I2的质量B.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氧原子总数等于生成的CO2中氧原子的总数C.反应物所含元素种类与生成物所含元素种类相同D.参加反应的I2O5和CO的质量比等于生成I2和CO2的质量比9、某初中.学生的化学实验报告中如下记录,其中实验合理的是()A.用100ml量筒量取5.26 mL稀硫酸溶液B.用托盘天平称取11.7g氯化钠粉末C.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是3.5D.温度计显示的室温读数为25.68℃10、下列各组物质中第一种为混合物,第二种为氧化物,第三种为正盐的是()A.空气、氯酸钾、硫酸铜B.石灰水、生石灰、熟石灰C.生铁、干冰、碳酸氢钠D.水煤气、蒸馏水、高锰酸钾11、在pH=11时,下列各组物质的混合溶液呈无色透明的是()A.Na2SO4 KCl KNO3B.CuSO4 NaCl Ba(NO3)2C.MgCl2 K2SO4 NaNO3D. BaCl2 KCl AgNO312、现有试管、烧杯、量筒、铁架台、铁夹、酒精灯、集气瓶、玻璃片、水槽、导管、橡皮管、单孔塞、药匙、燃烧匙14种实验用品,下列实验由于仪器不足,不能进行的是()A.粗盐提纯B.制取二氧化碳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D.制取氧气13、在甲乙丙三种金属中,将丙浸入甲的硝酸盐溶液中,有甲析出;将乙、丙分别放入稀硫酸中,乙溶解而丙不反应,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为()A.甲>丙>乙B.甲>乙>丙C.乙>丙>甲D.丙>乙>甲14、在反应M+2N=R+2Q中,R与Q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25,当1.6g完全反应时,生成4.4gR,则M与N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A.2:1B.1:2C.1:4D.4:115、某化合物化学式为R(H2PO4)2,当P元素显+5价时,元素R在该化合物中化合价为()A.+1价B.+2价C.+3价D.+4价16、下列物质的转变,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MgCl2→Mg(NO3)2B.Ca(OH)2→NaOHC.CuO→Cu(OH)2D.K2CO3→KNO317、某化学反应为H2S+Cl2=2HCl+S↓该反应的类型为()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18、下列反应中,生成物都是C,若C的化学式为AB2,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2AB2+B2=2CB.2AB+2B2=2CC.2AB+B2=2CD.AB2+2B2=2C19、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如果其中酸过量时,仍有沉淀生成的是()A.NaOH FeCl3 H2SO4B.HCl K2CO3 BaCl2C.CuSO4 HCl KOHD.BaCl2 HNO3 AgNO320、t℃时,mg某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则该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A.ma/(m+a)gB.ma/(100-a)gC.100a/(100+a)gD.100a/(100-a)g二、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21、对于木炭、一氧化碳、氢气分别与氧化铜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都有水生成B.都有还原剂参加反应C.都是置换反应D.都有红色的物质生成22、下列化合物能由金属与酸直接反应生成的是()A.FeCl3B.ZnCl2C.CuCl2D.MgSO423、在下列反应类型的化学反应中,一定有单质生成的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24、试管内壁附着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的是()A.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B.用足量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红色物质C.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留下的红褐色固体D.用足量CO还原氧化铁后留下的黑色物质25、6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钠溶液,欲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应该采取的方法是()A.把溶剂蒸发掉1/2B.加入7.5g硝酸钠固体C.把溶剂蒸发掉30gD.加入20%的硝酸钠溶液30g26、向工厂排放出的一澄清废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废液中一定含有A g+B.废液中一定含有CO32-C.废液中一定含有SO42-D.废液中含有SO42-或Ag+的一种或两种27、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与空气中含量占第二位的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
pV 0.25 × 1000 × 62 M= = 6.2( g ) RT 8.31× 300
四 解 情况
Q = -41.8 kJ mol-1
\ ∆ rU m =Q-W= \ ∆ r H m = ∆U \ + \ ∆r Sm =
W=0
-41.8 kJ mol-1 nRT = ∆U \ = -41.8 (kJ mol-1)
答案 一 填空 1. 当分子间引力因素起主要作用时 Z 小于 1 而当气体的体积因素比较突出时 Z 将大于 1 2. 3 4 3. 5 4. 1 2 4 5. 4 6. 1 平衡向正向移动 2 反向移动 3 正向移动 4 反向移动 7. G S和 G 8. 1 4 9. (1) 可以显著地改变反应的速率 但本身的量 组成 化学性质不变 (2) 不可实现热力学上判定不能发生的反应 不影响化学平衡 (3) 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历程 降低活化能 (4) 催化剂有选择性 易中毒 可再生 10. SO2, SO3, NOx; 化石燃料 工业废气 氯氟烃 制冷剂 二 解 xCmHnNp + yO2 = xmCO2
K\ p
七 (1) t1/2 与浓度无关 速率方程 是一级反应
−
d (A ) = kA (A) dt
(2) 因为 k =
0.693 t1/ 2
lg
k2 E a T2 − T1 (t ) ( ) = lg 1/ 2 1 = k 1 2.30 R T2 T1 (t 1/ 2 ) 2
E a (310 − 300) 300 = 100 2.30 × 8.31 × 310 × 300 Ea= 85 kJ mol-1 lg
五 解 (1) 此种状态为状态
θ θ H 2O ( g ) − ∆ f Gm H 2O ( l ) = −228.59 − ( −237.18 ) = 8.59kJ ⋅ mol −1 ∆Gθ = ∆ f Gm
∴ 正向不自发 (2) 此种状态为平衡态
∆G = 0
(3) 此种状态为非标态
∆G = ∆Gθ + 2.30 RT lg Q = 8.59 + 2.303 × 0.00831× 298lg
\ \ \ = ∆r Hm - T ∆r Sm (2) ∆ r G m \ = ∆r Sm
α = 62.9 %
72.8 × 1000 − (−8.31 × 318 × 2.30 × lg 0.678) = 232 (J mol-1 K-1) 318 =
(3) lg
72.8 × 10 3 1 1 − ( ) 0.678 2.30 × 8.31 318 373 \ = -RT lnKp = -11.4 (kJ mol-1) ∆ r Gm K\ p = 39.6
混合气体中氧气体积为 y+1=8 (5) 代入(1) x=2 x 代入 2 3 4 得 m=2 分子式为 C2H6N2
n=6
p=2
三
解
lg
p2 41.4 ×1000 300 − 470 = = 2.61 101 2.30 × 8.31 300 × 470
p2 = 2.4 × 10−3 101
Qr − 167 . = = -5.60 × 10-3 (kJ mol-1 K-1) T 298 \ \ \ = -41.8 - 298 (-0.00560) ∆ r Gm = ∆ r H m - T ∆ r S m = -41.8 +1.67 = -40.1 (kJ mol-1) Q = -1.67 kJ mol-1 情况 \ \ \ \ 因为 U H S G 是状态函数 方程式确定以后 ∆ rU m 为定 ∆r Hm ∆r Sm ∆ r Gm 值与(I)相同 \ \ \ \ Q W ∆ rU m ∆r Hm ∆r Sm ∆ r Gm (kJ mol-1) (kJ mol-1) (kJ mol-1) (kJ mol-1) (J mol-1 K-1 ) (kJ mol-1) I -41.8 0 -41.8 -41.8 -5.60 -40.1 II -1.67 40.1 -41.8 -41.8 -5.60 图
10 = −2.14kJ ⋅ mol −1 760
六
解
(1) N2O4 2NO2 初始浓度/mol dm-3 6.00 × 10-3 p ' N 2 O 4 = 6.00 × 10-3 × 8.31 × 318 = 15.9 (kPa) 平衡时 p 总= 25.9 kPa 15.9 - α × 15.9 + 2α × 15.9 = 25.9 25.9 2α 2 × ( ) 100 1 + α = 0.678 = K\ p 25.9 1 − α × 100 1 + α
+ xn/2 H2O + xp/2 N2
x + y = 10 − 1 − − − − − − − −(1) x ⋅ m = 4 − − − − − − − − − −(2) x⋅n = 6 − − − − − − − − − −(3) 2 xp 2 = 2 − − − − − − − − − − − (4) y = 4 + 6 = 7 − − − − − − − −(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