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初三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初三年级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本人的姓名、考场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答题时,选择题用2B铅笔按要求涂选项,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基础积累(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胆怯(què)鄙夷(bǐ)稽首(jī)咬文嚼字(jiáo)
B.汲取(jí)滞碍( zhì) 藻饰(zǎo)豁然贯通(huò)
C.酷肖(xiāo)璀璨(càn)诓骗(kuāng)孜孜不倦(zhī)
D.诬蔑(wū)狡黠(xié)诘难(nán)吹毛求疵(cī)
2.下列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2分)
A.自欺欺人开卷有益千山万壑盛气凌人
B.寻章摘句不攻自破顾名思意辨伪去妄
C.不知所措千里迢迢不求甚解抑扬顿错
D.褒贬分明不言而谕袖手旁观轻而易举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必然要求,是能否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
B.济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经阶段性取得了成果。
C.我国高铁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因市场规模巨大,还不能完全满足载客、物流货运。
D.大量事实表明,领先科技出现在哪里,高端人才流向哪里,发展的制高点和经济的竞力就转向哪里。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科学家袁隆平长期深入水稻生产实际,持之以恒进行科学研究,这种敬业奉献精神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
B.生活中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精神,人才会变得更优秀。
C.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得益彰。
D.“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B.有一句名言:“你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人生就是“自我”不断实现的过程。
C.把报刊亭改造成志愿者服务站?还是生活服务便民亭?人们对此意见不一。
D.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
6.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在法国作家培根的随笔中,《谈美》这篇短文,笔墨不多,却说理透彻,语言优美,阐明了“美德比美貌更重要”的道理。
B.“射者中,弈者胜。
”其中的“射”,指射箭,与“六艺”中的“射”含义相同。
C.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具有这样几个特征: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节奏相合、平仄相协、意义相关。
D.《海燕》是苏联作家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海燕之歌》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春天的旋律”。
二、古诗文阅读(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10分)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滕子京①负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
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②(遗留)祸。
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③之。
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
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
【注释】①[负]依仗。
②[贻]遗留。
③[规]劝诫。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愤郁颇见辞色(脸色)B.至若春和景明(景象)
C.是进亦忧(在朝廷做官) D.微斯人(没有)
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从致书以观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乃记之而去
D.感极而悲者矣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9.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A.【甲】文中“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
B.从两文可看出范仲淹具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对滕子京的劝勉,同时也是对自己遭到贬谪的自勉。
C.从【乙】文可以看出范仲淹对滕子京的态度是友善,爱其才,而滕子京是一个德才兼备并又豪迈自负,虚心接受他人意见的人。
D.记是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译文:
1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2分)
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3分)
折杨柳①
【唐】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②,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注释】①选自《全唐诗》,“折杨柳”,乐府歌曲名。
杨巨源,唐代诗人,字景山。
②曲尘丝:指颜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叶。
(1)全诗通过杨柳、春风等意象,主要表达了的情感。
(1分)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说一说最后两句的表达效果。
(2分)
13.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每小题1分,共6分)
(1)燕子来时新社,。
(晏殊《破阵子》)
(2),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3)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联想美妙的诗句是:,。
(5)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难免会碰到一些困难和挫折,这时我们可以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自勉:“,。
”
(6)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寄寓了虽已辞官却仍系念国家前途命运的情志与追求。
三、语言运用(共4分)
14.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期间,你所在的学校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为“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班级举行“亲子共读”活动,要求家长和孩子共读一部经典,可你的家长借口工作忙迟迟未读。
一天,看到他(她)正在刷微信,请你写几句话劝说。
(60字左右)(2分)
(2)活动结束后,有同学写下两句读书感悟。
请你以此为例,仿写一个句子,表达你的读书体会。
(2分)
读书就是到智者家中串门儿,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读书就是进行生命的化妆,可以充实自我,改变气质;
四、现代文阅读(共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9分)
①林语堂曾说,“读书,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
养性灵。
”读书可以使人增长学问见识,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即“开茅塞,除鄙见”,这是阅读大多数书籍都可以带来的好处。
读书还可以“养性灵”,这种好处,则非品读经典而不可得。
品读经典可以养成知识丰富、道德高尚、情趣健康的性灵,可以让人生从浮躁走向宁静、从浅陋走向优雅。
总之,品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心灵。
②何谓经典?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说:“自圣贤述作,是曰经典。
”他认为,古代圣贤所述所作的就是经典。
这个解释有些道理。
圣贤的思想往往能够洞穿古今,必然是经典。
但问题又来了,圣贤何以成为圣贤?实际上,还是靠其著述留存后世,为后人所接受、认可、推崇。
有学者曾总结过经典的特性:传世性、权威性、耐读性、累积性。
可以说,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关键在于其蕴含的思想精髓能触及人们的心灵。
它们代表着时代精神,能够穿越时空、启迪后人。
因而,经典是历史选择出来的最具价值的书籍。
③品读经典,人们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感受圣贤哲人的思考。
A又如,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历来为共产党人所推崇,百读不厌,回味无穷。
品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不仅有助于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而且可以引发我们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入思考,启迪智慧,荡涤心灵。
④品读经典,人们可以穿越到遥远的古代,仿佛身临历史现场,感受古人的风采。
B《史记》中荆轲刺秦王,一番悲壮,一幕惊险。
从《史记》中可以看出,作者司马迁的追求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他将失败的英雄项羽列入“本纪”,为匈奴作列传,还专辟《货殖列传》记录那些在当时为世人所不屑的商人。
品读这部历史经典,我们可以读出并且学习司马迁的大气魄、大胸怀。
⑤品读经典,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人美景也美;“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让人感到清新、舒旷,意境悠长。
阅读叙事文学作品,就如同步入历史人物长廊:刘兰芝、焦仲卿的悲剧让人感叹,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形象令人叹奇,梁山泊一百单八好汉的忠义令人回肠荡气,等等。
文学经典往往也是历史经典。
例如,杜甫的“三吏”“三别”,书写了安史之乱的历史场景。
C又如,一部《红楼梦》通过对贾家的细致描写,揭示了封建社会大厦将倾的历史趋势。
⑥品读经典未必能让人学会一项生存技能,但可以培养高尚的心灵。
D经典蕴含的深刻哲思、美妙文辞,给人带来的并非单一的启迪,而是多元的文化熏陶,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气质得到提升、心灵得到洗礼、心胸变得开阔、见识更加高远。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5.通读全文,拟写一个能作为中心论点的标题:。
(1分)文章开头引用林语堂的话,其作用是
(2分)
16.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7.下面这句话放在文中A、B、C、D 哪一处最为合适?请简述理由。
(3分)
孔子所强调的“仁者爱人”,一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天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句子放在处,理由: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题。
(16分)
踏雪归乡
张金凤
⑴一枝红梅挑开了腊月的门帘,北风中都是节日的气息,睡梦里全是故乡的年景。
年是一缸陈酿,被节令的咒符封存,在人们的殷殷盼望里,直到腊月才缓慢开封。
当朔风扫净天空的阴霾,雪花浆洗了岁月的风尘,腊月的酒就再也封不住,香气四散,人们踏着厚厚的雪毯回到故乡,畅快淋漓地取饮那坛岁月的醇香。
年的香气就像一道岁月里的密码,折叠在二十四节气的夹缝中,尘封于十二月的窖缸底部,寒风凛冽的腊月,它被纷飞的大雪撩拨,封条瞬间风化。
千里冰封也封不住的香气将基因里的密码激活,人们骚动不安,所有的指向都是一个方向:回家过年。
⑵回家的路也许很近,中间没有万水千山,但却横亘着沧桑岁月;回家的路或许很远,需要用一年的盼望捻成一张票根。
车站、码头、渡口、机场到处是拥挤的人群,各种各样的启程和出发,充满了隆重的仪式感。
积攒久远的豪迈情怀,伴随着漫天飞雪进入高亢的乐章。
患得患失的心情,焦灼不安的面孔,都为一张回家的票。
回家的人摩肩接踵,回家的路一票难求,腊月里最动人的一句话是:有票了!手握一张回家的票,那才是握住了最大的幸福。
租车、拼车、自驾车,无票也要回家,他们浩浩荡荡向着迢迢乡关进发。
大寒小寒又一年,腊月的风雪分外殷勤,来给年的盛宴加油助兴,回家过年的人,头顶雪花,身披尘埃,日夜兼程,朝圣一般归来。
⑶回家,是腊月里最闪光的主题。
家里有什么呢?没有金山银山,没有香车宝马,甚至连大街上的路灯都疲倦地昏黄着。
破旧的屋子、衰老的爹娘,被寒冷覆盖,跟简陋相依;老家是两扇柴门,当初,他一甩门扬长而去,现在只想回去,给当年那一声“吱呀”的哀叹忏悔。
⑷火车、汽车、驴车都坐过了,最后需要用脚板去丈量那段崎岖的山路。
在城市里走惯了柏油路的皮鞋被咬出满脚板的包,这仿佛是他欠故乡的一笔债,一回到这片土地上,那亏欠过土地劳作和汗水的脚就会疼。
⑸远远望见几缕炊烟,泪就盈满眼眶。
家乡的烟火还在,并没有因为你的远走而消失,它们一直努力地延续着乡村的暖,保养着土地的根;村头几棵老树更显沧桑,它们是村庄的年轮,枝丫上还刻着游子的童年故事;几段土墙已近坍塌,就像残破的黄卷,此间文章读来已经恍如隔世。
⑹那么多从故乡出走的身影,他们或者淘到了金子,富贵成豪;他们或者折损了青春,收获了沧桑。
每当他们夜晚独对星空时,浮华和名利都被过滤掉,他们的心灵惦记的是最初那两扇柴门,那是故乡的眼睛,铁锁锁不住它牵挂的眼睑。
如今,他们回来了。
越过两道房门才能到达他的里间屋,那是祖祖辈辈的规矩:年轻的后生要藏在最深的那间房间里。
是不是从遥远的祖先那里就预言了孩子们远走高飞的线路,就那么深藏着?远在千里的你,梦里曾无数次推开家门,栖居在曾经厌倦的窄仄小炕上,一翻身才知道是硬板床或者席梦思。
你在梦里哭出声来:闭着眼都能走准的家门,却那么远,那么远。
⑺家或许因为偏僻依旧贫穷,因为贫穷你才会出走,但是那根线永在,那是根,是安放灵魂的地方,回家过年是一年一次的灵魂皈依,一年一次的状态还原。
一年的打拼,城市的喧嚣和忙碌,让心变得坚硬无比,许多想念冰封在心底,许多感念来不及梳理,许多债,一直在那拖欠着。
如今,就让年把你带到故乡踏实的火炕上,重温原初的旧梦。
一年的辛劳,需要一个甜美的香梦来养足精神;一年的疲惫,需要一碗故乡的米酒来再次壮起行囊;一年的隐忍和伪装,吞下的苦辣,咽下的酸咸,需要在故乡的酒杯中慢慢软化。
攥一把家乡土,骨头就更硬气;吹一吹村口风,打拼就更有劲;喝几天村口的甜井水,
所有外面沾染的浊气就荡涤干净。
在祖坟上放一挂扬眉吐气的响鞭,闯外的儿孙回来了。
不管在外面受过多少风寒,摔过多少跟头,回到故乡的土地上,爷们都是掷地有声。
⑻有些门还锁着,那些主人究竟此刻在哪里呢?当初,两扇门“咣当”一声落锁,墙头的狗尾草也咿呀,天上盘旋的燕子也嗟叹,一户空荡荡的门扉,追着打问号的乡路问:你要到何处去啊?
⑼你手扶门板沉思,门板也是游走的游子,却总也走不出门框指定的距离。
门框是门板的摇篮,用上下两个门臼,拴住了门板那浪荡的心。
门板“吱呀,吱呀”,挠得门臼直响,门臼干涩的眼睛徒劳地看着一心往外飞的孩子。
别嫌我箍得太紧,我不能撒手啊,一撒手你就不成才了。
那些劝说和絮叨,连屋里的老婆婆都烦了:毛还没干呢,就想飞!磕头作揖不管用,一顿耳刮子就好了!说说罢了,刀子嘴豆腐心。
炒菜的时候从筷子头上省下两滴菜油,顺着门柱头滴进去,反复摇两下门板。
说,看看,还有没有本事耍脾气?被菜油喂过的门板果然就乖巧地顺从开合,再不喧闹。
老婆婆手扶门框望向街门外,当年若舍得两滴油,孩子哪会远走他乡呢?那街门一直开着,当年出走的孩子,什么时候回来?
⑽那些街门从此白天不落锁,它们随时等待闯外的亲人归来。
老人们上坡下园,钥匙在门垛下的小洞里,在矮墙头的瓦瓣下,在门边的篱笆上,在南瓜叶子里,在一串扁豆花间,就那么在阳光下闪着亮晶晶的光。
归家的人,只要还爱着家乡,那把回家的钥匙就不会丢。
⑾一天天,一月月,那把锁思念钥匙和打开它的手,思念都结痂成黄澄澄的铁锈。
那门槛寂寞地想念迈进迈出的脚步,思念得生出许多苔藓。
故乡的老井、梧桐落叶、贴满花朵的窗,一院子的荒草和惆怅的蝴蝶,十二个月圆之夜的皎洁月光,都在老锁喑哑的喉咙里。
⑿胡同里的脚步声是老态龙钟的锁返老还童的丹药。
离家那么久了,孩子,门上的红对联朝来暮去地衰老了,墙头上的杂草繁荣之后又枯萎下去,野地里的禾苗,长大后又回到粮仓,游走他乡的包裹,你知道吗?一阵欢笑,一阵春风,哗啦,家门打开,铁锁那锈黄的牙齿间,露出难得的笑容,乡下那两扇嘴唇哆嗦的门板,却什么也没说出口。
那两扇门板很旧很老了,好像谁松动的牙齿,说不定啥时候就卸任了;又像谁渐渐失去力气抓不住什么的双手,要不了什么因由就撒手了。
那门终究会破损倒塌,护不住一个荒芜庭院的旧闻和记忆。
背着那扇家门行走的身影,踏雪归来,他已经明白,自己倾尽一生,都走不出家门的凝望。
(节选自2018年1月《人民日报》,有删改)
18. 文章第⑦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回家过年是“灵魂皈依”与“状态还原”?请简要概括其原因。
(2分)
19. 本文语言生动,请按照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1)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3分)
回家过年的人,头顶雪花,身披尘埃,日夜兼程,朝圣一般归来。
(2)联系上下文,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4分)
胡同里的脚步声是老态龙钟的锁返老还童的丹药。
20. 在(8)——(12)中“门板”“门锁”这两个词语多次出现,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两个词在文中的含义。
(4分)
21. 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在文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3分)
五、写作(4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们常说人生百味。
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所看到、听到、遇到、想到的,慢慢都会积累成一种味道。
鲜嫩可口是美食的味道,絮叨爱抚是妈妈的味道,睿智哲思是书籍的味道,清新和谐是自然的味道,酸甜苦辣是生活的味道,厚重沧桑是历史的味道……只要你细细品味,用心感悟,人间真味尽在其中。
请以“的味道”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文体特征鲜明,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