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春季常按7个穴位养肝健脾
疏肝理气十穴位

疏肝理气十穴位老中医告诉你:疏肝理气的10大穴位,建议转发收藏!1.风池穴——缓解上火头疼取穴:在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
手法:取穴后,用大拇指按揉风池穴,按揉力度以自己能承受为主,按揉100下。
2.外关穴——缓解肋骨疼痛取穴:手腕横纹向上,大约有三个手指宽的位置。
手法:用拇指尖按在外关穴的位置,进行揉按就能让局部产生明显的酸胀感就比较好。
3.内关穴——养肝护肝、调畅气血取穴:从手腕根部向上三横指,位于两根筋之间的凹陷处。
手法:可以取正坐或仰卧位,用一只手的大拇指垂直按在另一只手的穴位上,两手相互交替按摩,每次按摩时间控制在五分钟左右。
4.合谷穴——缓解疼痛、恶心、失眠取穴:位于人体的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手法:按摩时可以采用点压、按揉的方法.具体按摩时侧臂立掌,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指尖进行点压、按揉。
5.劳宫穴——安神和胃、熄风凉血取穴:位于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手法: 采用按压、揉擦等方法,左右手交叉进行,每穴各操作10分钟。
6.涌泉穴——缓解眼干、耳鸣取穴: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
手法:将拇指或食指的指端放于足心涌泉穴处,来回按揉,每天揉100次为宜。
7.风府穴——缓解眩晕取穴:人体风池穴位于项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手法:用中指由上向下按摩风府穴,注意按压时力度要适中,每次按摩2分钟或者根据需要而定。
8.肝俞穴——平息肝火、补血消瘀取穴:肩胛下角平对第7胸椎,向下数2个棘突为第9胸椎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手法:用两手大拇指指肚各自轻按在脊柱两边的肝俞穴(侧卧。
从低头时最大拱起的骨骼算起,第九个凸起的骨骼正下方凹处,上下各两指处)9.膻中穴——有宁心神、除闷取穴:在胸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与前正中线的交点处即为此穴。
手法:颤中穴的按摩方法双手作护胸状,用双手的无名指,中拇指,右手无名指的指肚自下高于一切推拿。
春天睡不够怎么办?按期门穴最管用!

春天睡不够怎么办?按期门穴最管用!
期门穴属于足厥阴肝经,为肝经的募穴,肝经、脾经、阴维脉的交会穴。
所谓募穴,是指五脏六腑之气结聚在胸腹部的穴位,且募穴接近相应的脏腑,刺激募穴能有效调节相应脏腑的功能。
期门穴,有疏肝郁、清肝热、泻肝实、清血热等功效。
因此,刺激期门穴能疏肝理气、健脾祛湿,治疗肝旺脾虚之四肢困倦、疲乏春困之症。
刺激期门穴,又能泻肝清肺、顺气降火,治疗肝盛化火、上逆侮肺所致的咳喘症。
当然,春天刺激期门穴,还能改善肝的疏泄和阳气的生发,调理情志,使人心胸开阔、情绪乐观、肝气顺达、气血调畅,达到防疾病、保健康之目的。
由于刺激期门穴能起到疏肝清热、利胆和胃、降逆止痛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胸胁胀满疼痛、呕吐、呃逆、吞酸、腹胀、泄泻等肝胆和胃肠的病症。
现代研究表明,刺激期门穴能显著改善消化道症状,促进黄疸消退及肝脏炎症消退,有利于肝功恢复。
取穴方法
期门穴位于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操作方法
按摩法:先用手掌轻擦双侧胁部至微微发热,然后用拇指指面着力于期门穴之上,由轻至重,待产生酸、麻、胀、痛、热和走窜等感觉后,再施以按揉的方式,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
如此反复操作,左右交替,每次每穴按压3-5分钟,每日两三次。
肝经胃经脾经重要穴位图及说明(建议收藏)

肝经—-—大敦、行间、太冲、中封几个穴位的位置与功能肝经的穴位比较少,就14个,有很多还根本不好找。
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没必要用那么多,一般能使用其中四五个,就对身体非常有好处了。
肝经一般不太容易找准确,这里有一个很好办法,就是做个劈叉动作,用个手指去摸大腿根,有一根硬筋,顺着硬筋往下走就是肝经了。
肝经上的穴位,有的可以一带而过,了解一下名称即可,有的则需要每天反反复复地揣摩、深思。
因为,有的穴位会像您最亲的人一样,不离不弃地伴随您一生。
穴位中称:大敦穴(井木穴)治崩漏、月经过多等出血症:艾灸大敦穴“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别厚。
大敦穴又是一个井穴,“井”是源头的意思。
中医讲肝藏血,所以肝经上的大敦穴能治疗出血症,且主要是下焦出血,像崩漏、月经过多等。
处理大敦时,经常使用的方法是艾灸.穴位位置:在足大趾外侧趾甲角旁一分。
主治疾病:大敦是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1。
古代的医家一致认为此穴是治疗疝气的特效穴位。
《玉龙歌》“七般疝气取大敦。
"《胜玉歌》“炙罢大敦除疝气。
”2.疏肝理气的作用最强,善治因气郁不舒引起的妇科诸症,如闭经、痛经、崩漏,更年期综合症。
3。
同时也是治疗男子阳痿、尿频、尿失禁的要穴,用指甲轻掐此穴还有通便之效4。
此穴还是治疗肝脏慢性病必不可少的治疗和保健要穴最佳方法:此穴用艾炙效果最好穴位名称:行间穴(荥火穴)出现牙痛、腮帮子肿、口腔溃疡、鼻出血、舌尖长泡等心火旺的症状:揉行间穴。
穴位位置:在脚的大拇趾和第二趾根部之间的中央起,稍靠近大指趾侧之处,在脚的表面交接处上就是行间穴。
主治疾病:“荥主身热",行间属火,行间是散心火的,为肝经的子穴,最善治头面之火,如目赤肿痛、面热鼻血等,眼睛胀痛掐此穴尤为显效。
《类经·图翼》“泻行间火而热自清,木气自下。
"还治心里烦热,燥咳失眠。
因肝经环绕阴器,行间还善治生殖器的热症,如阴囊温疹、小便热痛、阴部瘙痒等.对痛风引起的膝踝肿痛,点掐行间也有很好的止痛效果。
春季养生的中医穴位按摩法

春季养肝祖国医学认为,四季之中,春天属木,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也是木性,因而春气通肝,春季易使肝旺。
而肝脏在人体内是主理疏泄与藏血,非常重要。
因此,春季养生宜顺应阳气自然升发舒畅的特点,以养肝为要务。
春季养肝的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意思是说立春开始后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形体,使情志随着春天生发之气而不可违背它,这就是适应春天的养生方法,违背了这种方法,就会损伤肝。
那么春季如何养肝护肝呢,首先调畅情志。
因肝主疏泄,调情志,过怒则伤肝,不要将坏情绪憋在心里,尽量倾诉,还可以“嘘肝法”,口里长发“嘘”声,缓缓的长长的吐出一口恶气直到心情缓解。
其次一定要早卧,肝胆在23时至3时最兴盛,“人卧则血归肝”,此时休息为最好的的养肝之法。
然后饮食上注意多吃时令果蔬,多喝果汁,多吃菌类,因为肝主青色,青色的食物或者属木的食物都有利于养肝。
最后给大家推荐五个养肝穴位:大敦、行间、太冲、期门、三阴交。
大敦穴是肝经的第一个穴位,它在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灸,能达到清肝明目、开窍醒神之功效,可使头脑清晰,神清气爽。
行间穴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它是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肝火太旺,就泻其肝火,而行间穴就是一个泻肝火的穴位,春天肝火盛,会导致牙痛、腮帮子肿、口腔溃疡、鼻出血、舌尖长泡等症,这表明火已经从肝经进入到心经,多揉行间穴,就可以把心火从这里散出去了。
太冲穴位于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疏肝理气第一要穴,最适合那些平时爱生闷气、压抑自己导致气滞血瘀的人,同时对头晕、腹胀、高血压、月经不调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日常保健时,可以在热水泡脚之后点按太冲穴,从太冲揉到行间,郁气就可疏解。
按摩什么穴位可以舒理肝气郁结

按摩什么穴位可以舒理肝气郁结肝气郁结是中医上的症状,如果肝火长期堆积在人体中,危害非常大。
爱发火的人肝火比其他人更大,所以切莫轻易动怒。
那么按什么穴位舒理肝气郁结?下面就赶紧跟着店铺一起来看看吧!舒理肝气郁结按摩的穴位1、按太冲穴疏理肝气郁结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也是肝经上最重要的穴位,是治疗各类肝病的原穴,也是肝经上治疗各类肝病的特效穴位。
它能够降血压、平肝清热、清利头目,和中药菊花的功效非常相似,而且对女性的月经不调也很有效。
所以刺激它可以疏肝解郁,还可以使偏旺的肝火下降。
太冲穴很好找,在足背上第一、二脚趾缝向上找,大约有两指宽的地方,在两个骨头之间,按下去有很强的酸胀或胀疼感。
刺激太冲穴的最佳时间是春季,因为,在五行中,肝属木,而术与春季对应,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肝木之气上升,这个时候多揉两侧太冲,泻肝火,可以有效地预防腩血管疾病的意外发生。
当然,在夏、秋、冬三季按揉太冲穴也有不错的效果。
具体操作方法:晚上9-11点是肝经经气运行最旺的时持一段时间,肝气郁结的症状就会慢慢消失。
2、按阳陵泉穴疏理肝气郁结我们人体有一副看不见、吃不到,却能摸得着的“逍遥丸”,这“逍遥丸”就是人体胆经里的一个重要穴位———阳陵泉穴。
经常按揉它,对肝气郁结的症状,比如:郁闷、易怒、胁下胀或痛,以及因情绪引起的各种疼痛、厌食、嗳气等,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因此说它是人体自带的“逍遥丸”。
《内经》中说:“肝者,之官,谋虑出焉。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肝经在里,负责谋虑;胆经在表,负责决断。
肝胆相照,互为表里,肝经的气需要通过胆经来发散。
肝气一旦抑郁,胆经的循行路线就会出现不适。
而胆经疏通了,肝气也会得到发散。
阳陵泉穴位于膝盖斜下方,具体来说,就是在膝盖下面的外侧有一个突出的小骨头,而阳陵泉穴就在这个骨头下方的边上,用食指按住它,像拨动琴弦一样,此处有一根筋,反复拨动几次,小腿就会有麻麻的感觉。
拨动双侧阳陵泉穴,每天早、中、晚各一次,每次2~3分钟。
春季养肝按摩这些穴位

春季养肝按摩这些穴位春季养肝按摩这些穴位春天五行属木,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也属是木性,因而春气通肝,“未病先防,有病防变”加强对肝脏的保健正当其时,春季养肝可以按摩这些穴位,中医特别推荐三个脚上的肝经大药:大敦、行间和太冲。
1、大敦穴大敦穴是肝经的第一个穴位,它在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
“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别厚。
大敦穴又是一个井穴,“井”是源头的意思。
在脚拇趾趾甲边际最靠第二趾之外有“大敦”穴。
“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您头脑清晰,神清气爽。
2、行间穴“行间穴”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
它是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泻其心火。
而“行间穴”就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
春天肝火盛,会导致牙痛、腮帮子肿、口腔溃疡、鼻出血、舌尖长泡等症,这表明火已经从肝经进入到心经,多揉“行间穴”,就可以把心火从这里散出去了。
3、太冲穴“太冲穴”在大脚趾缝往脚背上4厘米处,堪称人体第一大要穴。
有人把“太冲穴”比作人体的出气筒,因为它是肝经的原穴和腧穴,是肝经的火穴,能够把肝气肝火消散掉。
所以通过按揉“太冲穴”,可以把人体郁结的气最大限度地冲出去。
“太冲穴”很好找,在脚背上大脚趾与二脚趾结合的地方向脚腕脖子方向推,推到两个骨头连接的尽头就是太冲穴。
知道了春季养肝可以按摩这些穴位,按揉方法就是仔细找到最痛的点,然后从“太冲穴”向揉到“行间穴”方向推揉,就可以把有助于将肝火基本上泄发出去了。
大敦穴取穴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大敦穴位于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
大墩穴取穴方法:人体大敦穴位于足大指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大墩穴穴位图解剖:有足趾背动、静脉;布有腓神经的趾背神经。
刺灸法:斜刺0.1~0.2寸,或用三陵针点刺出血;可灸。
别名:水泉穴,大训穴,大顺穴。
肝经井穴。
穴义:体内肝经的温热水液由本穴外输体表。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温态的水湿之气。
春季养肝小知识

春季养肝小知识1. 为啥春季要养肝呢?咱就说啊,春季在五行里对应的就是木,而肝呢,也属木,这就像找到了组织一样,春季就是肝的主场啊。
而且经过了一冬天,身体里可能积攒了不少的毒素,肝这个小劳模呢,在春季就更要努力排毒啦,就像给身体来个大扫除。
2. 吃啥能养肝呢?绿色蔬菜那可是养肝的好帮手,像菠菜啊,绿油油的,富含维生素和铁元素,吃了对肝可好了。
还有芹菜,脆生生的,它能清肝利水呢。
还有韭菜,这可是春季的时鲜货,它有温肾助阳、益脾健胃、行气理血的功效,对肝也有一定的滋养作用。
水果里呢,那肯定得提提柑橘啦,酸酸甜甜的,它富含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能够帮助肝脏解毒呢。
3. 养肝在作息上要注意啥?早睡早起很重要哦。
晚上可别熬夜啦,就像手机要充电一样,肝在夜里也需要好好休息呢。
最好呢,晚上11点之前就上床睡觉,这时候肝就开始排毒工作啦。
早上也别赖床,早点起来,出去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活动活动身体,就像给肝做个早操,让它更有活力。
4. 运动对养肝的作用。
适当的运动能让肝脏的血液循环更好。
比如说散步,这是个很简单的运动,每天饭后散散步,全身都能得到放松,肝脏也能跟着受益。
还有瑜伽里的一些扭转动作,像三角扭转式,它能按摩到腹部的器官,包括肝脏,促进肝脏的新陈代谢。
不过运动也要适量,要是一下子运动过猛,反而可能会伤到身体。
5. 情绪对肝脏的影响。
这可得好好唠唠,可别老是生气、郁闷啥的。
生气的时候,就感觉一股气在身体里乱窜,这对肝脏可不好啦。
肝主疏泄嘛,如果情绪不好,肝气就容易郁结,就像河道堵住了一样。
所以呢,要保持一个好心情,多笑笑,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为啥不选择开开心心的呢,这样肝脏也能舒舒服服的。
6. 养肝的小饮品。
枸杞菊花茶就很不错呢。
枸杞是个好东西,它有滋补肝肾的功效,菊花呢,能清肝明目。
把它们放在一起泡水喝,喝起来清清爽爽的,还能养肝护眼呢。
还有蜂蜜水,蜂蜜有滋润的作用,喝蜂蜜水可以促进肝脏的代谢,早上起来喝一杯,感觉整个人都充满活力。
中医按摩 常常按摩穴位可以养肝护肝

中医按摩常常按摩穴位可以养肝护肝当我们身体不适会去按摩室按摩,按摩也是按人的相关穴位让人舒适,其实只要我们知道了穴位就能自己按摩了,中医认为常常按摩穴位可以养肝护肝,那么,怎么样按摩才可以养肝护肝呢?中医说经常这样按摩穴位也可以很好地保肝护肝。
1.推搓两肋法双手分别按两边腋下,顺肋骨推搓至胸前,两手接触时返回,反复推搓20回。
2.揉大敦穴用右手拇指按压左足大敦穴(足大趾甲根部外侧),然后左右各旋按压15回。
左手按压右足大敦穴,手法跟上面一样。
3.揉三阴交穴用两手拇指分别按压对侧三阴交穴(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处),各旋按压15回。
4.按太冲穴用两手拇指分别按对侧足太冲穴(足背第一,二趾骨之间),从骨缝的间隙按压并且前后推搓,反复20回。
穴位按摩手法按走身体小毛病落枕落枕多因夜间睡姿不当或颈部受风寒所引起。
患者经常是一觉醒来发现脖子酸痛,不能转动。
这时,只要按摩特定的“落枕穴”,就能缓解疼痛。
“落枕穴”位于手背中指和食指相对的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向上半个拇指宽处。
用食指或中指指腹侧面用力来回按压。
闪腰闪腰在医学上称为急性腰扭伤,大多数是因为用力过猛、超限活动及外力碰撞等造成软组织受损所引起的。
闪腰时可按摩“腰痛点”,效果会非常好。
“腰痛点”位于手背食指与中指之间以及无名指与小指之间,手腕横纹与掌指关节的中点,一侧两穴,左右共四穴。
腰扭伤后可交替按压这四个穴位。
急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的典型表现是进食油腻食物后,右上腹绞痛,阵发性加重,常伴有右肩背疼、恶心、呕吐、发热寒战等,严重时全身黄疸。
这时可按压“胆囊”穴止疼。
在小腿外侧膝关节下方可以摸到一个突起,此处下方的凹陷处再向下两个拇指宽的地方就是“胆囊”穴。
急性阑尾炎典型的急性阑尾炎腹痛开始的部位多在上腹痛、剑突下或脐周围,约经6—8小时或十多小时后,腹痛部位逐渐下移,最后固定于右下腹部。
腹痛固定后,原来初发部位的疼痛可明显减轻,甚至消失。
当阑尾炎发作时可按压“阑尾穴”以缓解疼痛。
春季养肝,肝经敲打手法及肝经4大常用要穴的功效和按揉手法

春季养肝,肝经敲打手法及肝经4大常用要穴的功效和按揉手法“春季是最适合养肝的季节,肝的问题不论是实证的肝气阻滞、肝火灼盛、肝阳上亢,还是虚证的肝血不足、肝肾阴虚,你都可以从按摩自己的肝经开始进行调理。
中医认为,经络的调节作用是双向的,实可泻,虚可补。
当然这里按摩时,补泻的手法还是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动作轻柔者、缓慢者、顺着经络方向者为补,动作沉重者、急速者,逆着经络方向者为泻。
人体中足厥阴肝经起于大脚趾背侧的毫毛部位,向上沿着足背内侧,在距离足内踝1寸处上行于小腿内侧,大约在离足内踝8寸处交出,走到足太阴脾经的后侧,上到膝关节腘内侧;随后沿大腿内侧,进入阴毛中,并环绕会阴部,至小腹,夹胃旁边,属于肝,络于胆(其余分支和走向省略)。
按摩肝经时,可从大腿根部或大脚趾部位开始,沿着肝经的上述循行路线,或向上或向下,轻轻的施以点按揉压,遇到局部有压痛点时(也就是中医所说的阿是穴)时,按摩的时间可稍长些,施用的手法可稍重些,这样较有利于打通和舒畅那些被阻滞郁积的经络或穴位,让身体恢复健康。
按摩肝经时,遇到局部有压痛点时,可稍重些按,有利于打通被阻滞的穴位。
肝经要穴:太冲穴;人体的消气穴和突然昏厥的急救穴每个人都会有生气发怒、表达不满的时候,此种情况一旦发生,就应让它有所发泄、有所排解。
从中医经络学角度讲,这时候若能按压一下自己的太冲穴,可能会让你有意想不到的奇特效果。
由于它是足厥阴肝经的“输”穴,肝之“原”穴,因而体内不论是肝火、肝阳、肝气、肝风,只要是肝经之病,皆可取其泻之、平之、消之。
中医认为,人之所以会烦躁暴怒、情绪失常,就是肝气不畅所致,所以按压此穴,可助人疏泄不平、消除怒气、缓和心情,因此有人将太冲穴,称之为人体的“消气穴”“出气筒”。
烦闷、焦虑甚至想发火时,推按双脚的太冲穴各3分钟,胸中的怒气就会一扫而空。
在日常生活中和临床上,我们常会发现人在发怒时,面红耳赤、颈部青筋(静脉)扩张,甚至突然跌倒昏厥,这是因为肝气上逆,血随气涌、风阳袭扰清空(头目)所致。
女人春季养生重在养肝

女人春季养生重在养肝
肝脏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的器官(肝脏在人体的排毒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合理的营养配制,可以提升肝脏的排毒能力)。
肝脏具有调节气血,帮助脾胃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功能以及调畅情志、疏理气机的作用。
春季养肝得法,将带来整年的健康安寿。
*爱护眼睛一、爱护眼睛
上午9点到单位,打开电脑,直到中午12点,下午,依旧
重复着上午的故事,眼睛酸得不行,也不舍得离开座位。
难道,您真想让这双眼睛就这么陪着您一起见证如此有意义的一生吗?
*养肝依据:中医认为,人的五官与五脏密切相关,具体为
目对肝、舌对心、口对脾、鼻对肺、耳对肾。
因此,眼睛的健康取决于肝脏,肝血畅旺,眼睛能够得到滋养。
如果过分用眼的话,就会过度消耗肝血,使肝脏不断地处于紧张的工作中,日积月累,就会影响肝脏的健康。
*自救招数:在电脑前工作20至30分钟后,最好放松休息一下,可以做一些护眼运动。
*闭目放松法闭目放松法:静心闭目片刻,两肘支撑在桌子边沿,以两掌轻捂双眼,全身肌肉尽量放松,30秒钟后,睁眼闪眨多次。
每日做3至5次。
*按摩眼周穴位法:正视前方,以眼球为中心,将眼睛画十字,十字正上方眉中央是攒竹穴,十字下方眼下凹陷处是四白穴,十字左面是眼内角为睛明穴,十字右面鱼尾眼外角是瞳子髎,经常按揉这四个穴位,直至酸胀,可以加速眼周的血液循环,放松眼部肌肉。
通过对眼部周围穴位的按摩,使眼内气血通畅,改善神经营养,以达到消除睫状肌紧张或痉挛的目的。
春季养生按摩方法

春季养生按摩方法
春季养生按摩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推腹:用手指、手掌、拳头皆可,从心窝向下推到小腹,每次5分钟,早晚一次,可以行气排痰,助消化,增强脾胃功能。
2. 按揉合谷穴:一只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
按摩此穴对于神经性头痛、失眠和神经衰弱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 轻叩百汇和风池: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
叩压这个穴位能起明目醒脑的作用。
只要感觉疲劳、紧张或者焦虑时可随时轻叩。
力度以感到稍微有痛感就行。
4. 艾叶加醋泡脚按摩:足底集结着五大脏腑的经络,用艾叶加上醋泡脚可以温通气血,解郁疏肝。
焦虑抑郁往往是肝气不疏、气滞血凝所致,而脚底经络集结,艾叶的温通和醋的活血作用,可以使气血畅通,经络通畅,从而达到疏肝理气、活血解淤的功效。
5. 按揉心包经:心包经是沿着人体手臂前缘的正中线走的一条经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一直走到中指。
左右手臂各有一条。
可以沿着心包经的穴位逐个揉按,每个穴位以痛为标准,凡是按到痛的点就要多按几下,最好按到让它感觉不痛了,按压的力度不需要太重,按压时多停留几秒钟。
平均每个穴位按摩2~3分钟。
如果觉得找穴位太麻烦,也可以直接拍打心
包经,即沿着经络一点一点地拍打过去。
拍打心包经,对疏通气机非常有作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按摩方法。
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保持积极的心态和适当的运动,才能更好地达到春季养生的效果。
健脾和胃(精)

健脾和胃、补肝养血穴位功效大全,值得收藏!+补中益气艾灸养生方+人体八大穴位的艾灸功效健脾和胃、补肝养血穴位功效大全,值得收藏脾:五脏之一,位于中焦,膈之下。
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并与四肢、肌肉密切相关。
健脾的穴位:腿上的足三里穴位,选择这个穴位按摩相当于吃老母鸡,足三里于脾胃有着密切的联系。
肚腹三里留足三里是胃经要穴经常按摩这个穴位可以补脾健胃,增强免疫功能,所以足三里又被称为强壮要穴。
怎么找这个穴位呢? 告诉你一个准确寻找足三里的办法,脚弓曲,先找到膝关节外侧的凹陷处,这就是外膝眼,从外膝眼直下四横指(自己的手指),胫骨前脊外侧旁开一指这个交叉点就是足三里。
用大拇指或者是中指顺着时针按摩,每一次按摩100下,要是感觉到酸胀这就是最好的了。
内关穴在手腕横纹向上小二寸的两胫之间,外关穴则在与内关穴相对应的手臂背侧。
以拇、食二指按在另一手臂的内关和外关穴,正反各旋揉36次,按摩内外关穴位,可以健脾止呕并有强心作用。
来源:百度文库7个穴位养生健脾补肺益肾的列缺穴两手虎口交叉相握,这时左手食指是在右腕的背部,而食指尖下就是列缺穴。
此穴位于三经交会处,因此不仅对于肺经,还对大肠经和任脉的经气都具有调节作用。
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偶感风寒而引起难以名状的头痛,这时就可以通过按揉列缺穴来疏卫解表,还可以结合热毛巾敷额头的方式一起进行。
列缺穴补肺益肾的功效还来源于其与任脉连接,任脉本身就是“阳脉之海”,可以补肺肾之阴虚。
因此,列缺穴也沿袭了任脉的作用,对于肾阴不足引起的糖尿病、耳鸣、眼睛干涩等症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散热去痛的尺泽穴手心朝上,尺泽穴位于肘内侧横纹上偏外侧一个拇指宽的凹陷处。
这个穴位的主要作用是泻热。
因此对于肺经热引起的咳嗽气喘、胸部胀痛等病症是有效的。
此外,因为尺泽穴接近肱二头肌的肌腱,而肱二头肌作用是屈肘,因此此穴也能够缓解和治疗肘关节的痉挛。
保健心脏的内关穴伸开手臂,掌心向上。
养肝的穴位有哪些

养肝的穴位有哪些
我们都知道肝脏是可以起到清楚体内毒素的作用,特别是我们在过节的时候食用太多的油腻的食物会加重肝脏的负担。
我们在春季的时候是最需要养肝的,因为春季的时候肝脏的功能是比较脆弱的,我们建议大家应该要在生活中对于肝脏的养护穴位有一定的认识,才能够帮助你们摆脱疾病。
其实养肝的穴位很多,首选太冲穴,太冲是肝经的原穴,原穴的含义有发源、原动力的意思,也就是说,肝脏所表现的个性和功能都可以从太冲穴找到形质。
揉太冲穴,从太冲揉到行间,将痛点从太冲转到行间,效果会更好一些。
肝腧穴肝腧穴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是肝脏在背部的反应点,刺激此穴有利于肝脏疾病的防治,所以养肝护肝可常按摩肝腧穴。
太冲穴太冲穴位于足背部当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是肝经的原穴,肝脏所表现的个性和功能在此穴都可体现,所以养肝护肝可多按摩太冲穴,方法-用拇指指尖对穴位慢慢地进行垂直按压。
阳陵泉穴阳陵泉穴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可治疗胆腑病症,是脂肪肝治疗的要穴之一,所以养肝护肝可按摩阳陵泉穴。
三阴交穴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处,具有健脾益血、调肝补肾的作用,所以养肝护肝可经常按摩三阴交穴。
大敦穴大敦穴位于大脚趾靠第二趾一侧的甲根边缘约2毫米处,具有调补肝肾作用,所以养肝护肝可经常按摩大敦穴。
行间穴行间穴位于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为肝经俞穴,亦可调理肝气,所以养肝护肝可常按摩行间穴。
通过这篇文章对于养肝穴位的介绍,我们应该都知道如何去养肝了吧,我们在生活中养肝不仅可以采用食物的方法,也可以通过按摩穴位,所以我们建议大家在生活中可以尝试一下文章介绍的养肝穴位,让你们摆脱肝脏疾病的伤害。
如何养肝护肝春季按摩五个穴位

穴。肝俞与太冲搭配,在中医里属于"俞原配穴"
法,能够补肝阴,养肝柔肝。
它的取法是俯卧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筋
缩(督脉)旁开 1.5 寸晚都抓准时间
3、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
之间的凹陷处。也就是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
的凹陷处。双测对称,也就是两个。这个养生要 穴是肾的原穴,是储存肾脏元气的仓库。
肝脏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排毒器官之一,而且
春季又是养肝护肝的好时候。接下来就教大家几 个中医养肝的按摩穴位,通过穴位的按摩可以护
肝,是不是很神奇啊,一起来学习下吧。 如何养肝护肝
那种可能性很小,就为了他,夕年每晚都抓准时间
1、行间穴: "行间穴"位于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它是一
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
那种可能性很小,就为了他,夕年每晚都抓准时间
肝属木,肾属水,树木需要水的浇灌才能健
康成长,所以养肝必须要滋阴。用太溪调动肾脏 的功能,能够更好地"滋水涵木"。
1cj0f7c7c 宁波贵琦休闲会所/
泻其心火。而"行间穴"就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 春天肝火盛,多揉"行间穴",就可以把心火从这
那种可能性很小,就为了他,夕年每晚都抓准时间
里散出去了。 2、肝俞穴:
肝俞穴位于背部,第 9 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是肝的背俞穴,是肝的元气在身体背部汇聚 而成的"水潭",肝俞是养肝不可缺少的养生要
那种可能性很小,就为了他,夕年每晚都抓准时间
常按这几个穴位理气疏肝

清肝火十大“养生穴”帮你理气疏肝我们知道,人在情绪异常的时候,容易影响肝的生理功能,使人体各部气的活动异常,出现气机不畅、郁结、逆乱等病理变化,进一步加重情绪障碍,甚至影响脾胃功能,出现情绪抑郁、肝区不适、胁肋胀痛、胃脘不舒、消化不良等症状。
中医认为肝具有疏泄功能,即能够调畅全身气的运行状态,促进各脏腑功能活动,推动全身气血津液运行,从而增强脾胃的消化和传输功能。
工作繁忙的你,身体不舒服时,懒得去医院,又常常忘记带药,这个时候不妨试试中医的按摩手法。
经常施行疏肝理气的保健按摩,有助于调畅气机、改善气血的运行状态,从而有效舒缓压力。
每个人都有脾气大的时候,然而脾气大易伤肝,不利于养生保健。
中医认为,脾气大易引起肝气郁结,按摩身上的10大养生穴位,即能缓解情绪波动,又能达到舒肝养肝的养生保健作用。
中医认为,肝气郁结是由肝失疏泄或情绪抑郁不舒引起的,可表现为脾气大,脸部长斑,黑眼圈等症状。
其中情绪问题大多来自工作和生活。
要想保健养生,必须改掉脾气大的毛病,以避免伤肝,此外,常按10大养生穴也可理气疏肝。
太冲穴太冲穴最适合那些爱生闷气、郁闷、焦虑、忧愁难解的人。
头晕脑胀时,太冲穴让人神清气爽;有气无力时,太冲穴能帮助补足气血;心烦意乱时,太冲穴可志定神安;怒气冲天时,太冲穴使人心平气和。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骨的骨缝之间,向后约3横指宽处有一个凹陷,太冲穴就位于这个凹陷中。
使用指头压迫,会感到脉动。
应用此穴时,在双侧穴位上用拇指指端用力按揉,使局部产生较强的酸胀感为宜,每次一般按揉3~5分钟。
角孙穴位于人体的头部,折耳廓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
正坐或侧伏,以耳翼向前方折曲,当耳翼尖所指之发际处。
若以手按着使口能合,其处牵动者取穴。
主治耳部肿痛,目赤肿痛,目翳,齿痛,唇燥,项强,头痛。
按摩此养生穴位,可舒肝治头痛。
有些人在按摩完角孙穴后会打嗝,说明起到了一定的疗效。
这个穴位对于着急生气后两肋胀痛、乳房胀痛的人更有益。
三大穴位最养肝,哪怕是碰一碰都有效!

三大穴位最养肝,哪怕是碰一碰都有效!三大穴位最养肝,哪怕是碰一碰都有效!1按太冲穴盘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右脚太冲穴(脚背第一、二趾骨之间),沿骨缝的间隙按压并前后滑动,做20次。
然后用右手按压左脚的此养生穴位,手法同前。
2揉大敦穴盘腿端坐,赤脚,用左手拇指按压右脚的大敦穴(脚大趾甲根部外侧)左旋按压15次,右旋按压15次。
然后用右手按压左脚的此养生穴位,手法同前。
3揉三阴交穴盘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压右三阴交穴(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处)左旋按压1 5次,右旋按压15次。
然后用右手按压左三阴交穴,按揉此养生穴位的手法同前我们都知道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维护着人体的身体机能。
主要负责着人体肠道内消化、代谢等多项任务,但是你知道么,肝脏是最容易受损的器官之一,因此我们要对肝进行重点防护,下面让我们来一起来了解下肝损伤的日常预防保健的方法吧!肝损伤的预防保健方法调整饮食结构:提倡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糖、低脂肪饮食。
不吃或少吃动物性脂肪、甜食(包括含糖饮料)。
多吃青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及高蛋白质的瘦肉、河鱼、豆制品等。
不吃零食,睡前不加餐。
饮用不含酒精的饮料:控制饮酒量,尽量饮用低度酒或不含酒精的饮料。
补充人体微量元素:1、矿物质:矿物质可维持身体组织器官与脏器的代谢,有助身体健康。
假如身体缺铁,身体活动会受到威胁。
缺乏钾和钠,会患上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症。
2、微生态活菌:微生态活菌可以通过调节肠菌群,抑制革兰氏隐性细菌繁殖,降低肠源性内毒素水平,有助肝脏排毒,从而降低血氨,缓解体力疲劳。
此外,还可促进肠道有益菌增殖,改善肠功能紊乱等亚健康状况。
尽可能多摄取B类维生素:及时补充高蛋白、高纤维素饮食,尤其应补充维生素B族、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K及叶酸等。
喝酒过多之所以会导致肝脏损伤,多是由体内缺乏B类维生素所致。
充足的B类维生素补给,可有效治疗酒精性肝炎和脂肪肝等肝脏疾病。
因此,肝脏已出现问题和已感到酒精危害的人群,应尽量多地摄取B类维生素。
自我穴位按摩可健脾胃养肝肾

自我穴位按摩可健脾胃养肝肾自我按摩强身法,具有宁心安神、明目止痛、宽胸理气、健脾和胃等功效。
共分12节,操作简便,每天早、中、晚各做1遍,只要持之以恒,定会收到较好的效果,您不妨一试。
调气调神:取坐位,双脚平放与肩同宽,脚尖指向前方,含胸拔背,双目平视微闭,右手掌心与左手背重叠,轻轻放在小腹部(丹田),全身放松,调匀呼吸,尽量地引到脚下的涌泉穴,吸气从全身和涌泉穴吸入到身体内部,呼气从涌泉穴排出去,约1~2分钟,具有宁心安神的功效。
按揉太阳穴:将左、右手食指螺纹面分别放在两侧太阳穴上,从轻到重,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按揉1分钟,具有疏风醒脑、明目止痛的功效。
摩揉百会穴:将左(右)手的掌心放在头顶正中百会穴上,从轻到重,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摩揉1分钟,具有醒脑、安神、除烦的功效。
牵拉耳垂:用左、右手的拇、食指,分别牵拉两耳垂10~15次,或以耳垂发热为度,注意牵拉力量适中,动作不要过快,具有醒脑明目、通窍提神的功效。
梳理头部:双手十指微用力从前额向头后部做梳头动作10~15遍,具有平肝明目、宁神止痛的功效。
推擦颈部:用左(右)手大鱼际,从上至下推擦颈部两侧,交替进行,每侧推擦10~15次,具有宁神醒脑、平肝熄风的功效。
按揉风池穴:双手做抱头状,拇指螺纹面分别放在头后颈部两侧凹陷处的风池穴上,做按揉动作1分钟,力量从轻到重、从重到轻,具有疏风清脑、通络止痛的功效。
点揉膻中穴:将右手拇指螺纹面放在胸前正中两乳头连线中点的膻中穴上,做顺时针、逆时针点揉1分钟,具有宽胸理气、清热除烦的功效。
按揉内关穴:将左(右)手拇指指尖放在右(左)手腕横纹上3横指处的内关穴上,从轻到重、从重到轻,缓慢按揉0.5~1分钟,双手交替进行,具有舒心解郁、理气除烦的功效。
按压曲池穴:将左(右)手拇指螺纹面放在右(左)上肢肘关节横纹外端的曲池穴上,从轻到重按压0.5~1分钟,以感到微微酸胀为度,两手交替进行,具有平肝熄风、舒筋通络的功效。
人体有三处穴位最养肝 摸摸就有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人体有三处穴位最养肝摸摸就有效
导语: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解毒器官,体内产生的毒物、废物,吃进去的毒物、有损肝脏的药物等等也必须依靠肝脏解毒。
如果你的坏习惯伤害了肝脏。
肝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解毒器官,体内产生的毒物、废物,吃进去的毒物、有损肝脏的药物等等也必须依靠肝脏解毒。
如果你的坏习惯伤害了肝脏。
肝脏将会“罢工”,进而让你患上各种肝病。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三个养护肝脏的好穴位,一起来看看吧~
1、按太冲穴
盘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右脚太冲穴(脚背第一、二趾骨之间,如上图所示),沿骨缝的间隙按压并前后滑动,做20次。
然后用右手按压左脚的此穴位,手法同前。
2、揉大敦穴
盘腿端坐,赤脚,用左手拇指按压右脚的大敦穴(脚大趾甲根部外侧,如上图所示)左旋按压15次,右旋按压15次。
然后用右手按压左脚的此穴位,手法同前。
3、揉三阴交穴
盘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压右三阴交穴(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处,如上图所示)左旋按压15次,右旋按压15次。
然后用右手按压左三阴交穴,按揉此穴位,手法同前。
三阴交还有很多其他的养生功效!
三阴交真神奇,不同时间按摩它,有不同的疗效。
1、中午11点:按揉三阴交健脾
三阴交是脾经的经穴。
脾最大的功能之一是能够把人体的水湿浊毒运化出去。
每天中午11点,脾经当令之时,按揉左右腿的三阴交各20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春季舒肝四妙招七穴位

春季舒肝四妙招七穴位春季阳气生发,中医认为,在这个季节,养生应以舒肝为主。
春应于肝,万物复苏之际,肝气旺盛生发,如果“升发太过”,或“升发不及”,都会引起不适,甚至生病。
而情志舒畅,顺时养肝,可保平安。
中医认为,肝气郁结是由肝失疏泄或情绪抑郁不舒引起的,可表现为脾气大,脸部长斑,黑眼圈等症状。
其中情绪问题大多来自工作和生活。
要想保健养生,必须改掉脾气大的毛病,以避免伤肝。
除了调解心情养生外,还可通过按摩的方法来舒压。
四式简易推拿舒肝明目改善疲劳擦大腿双手抱紧一侧大腿根部,用力向下按到膝盖,然后擦回大腿根部,来回共20次,具有促使关节灵活、增强腿肌、防止腿病等作用。
揉腓肠以双手掌夹紧一侧小腿肚旋转揉动,每侧30次,具有疏通气血、加强肌力的作用。
掐跟腱以拇指、食指掐跟腱,每侧掐20次,具有改善足部功能、消除下肢疲劳、增强脚力的作用。
搓脚心双手搓热后,用手搓两脚心,左右各搓80次,具有导虚火、舒肝明目的作用。
养生舒肝按摩7大撒气穴1、角孙穴、风池穴和太阳穴:3大穴位是头上的“撒气穴”。
按压这些穴位能起到明目醒脑、舒缓疲劳、焦虑的养生保健作用,可治疗头痛,眩晕等病症。
有些人在按摩完角孙穴后会打嗝,说明按摩养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个穴位对于着急生气后两肋胀痛、乳房胀痛的人更有益。
2、膻中穴和肩井穴:是胸肩部的2个“撒气穴”。
前者(位于两乳之间)有宁心神、除闷的养生作用。
按摩时用大拇指腹稍用力揉压穴位,每次揉压5秒,休息3秒。
生气时往下捋100下,可以顺气,对岔气也有很好的养生作用。
用拳头敲打肩井穴可缓解颈疲劳、使大脑供血充足、治疗头痛。
按摩肩井穴位还可以改善乳房胀痛、乳腺增生、乳腺炎。
3、太冲穴和足三里:是下肢的2个“撒气穴”。
按摩太冲穴对爱发火和忧郁的人都有舒缓作用,尤其对高血压、头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养生功效。
如果配合着按摩足三里,在舒肝理气的同时,还对便秘、腹泻和胃病等疾病有所改善。
女性养生:女人常按摩十大穴位补血又补气

女性养生:女人常按摩十大穴位补血又补气俗话说补血找血海,补气找气海。
血海穴(属足太阴脾经之穴)是脾经所生之血聚集之处,有化血为气,运化脾血之功能。
还有引血归经,治疗血症之功效,刺破血海穴,可祛除人体内的淤血,并促生新血。
一、血海穴拍打或按摩血海穴,对妇女痛经和经血过多或过少有效,配合按摩三阴交穴、太溪穴效果更佳。
痛经伴有呕吐,按摩此穴同时按足三里穴可立刻缓解症状。
【按摩方法】每天上午9-11点拍打(每次10秒,连续3-5次)或按摩(轻柔每侧3分钟)血海穴,晚上21-23点再艾灸此穴,对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及因气血瘀滞引起的肥胖、关节痛等症有效。
二、天枢穴常按天枢穴(足阳明胃经之穴),可使胃经和大肠经保持活络,促进胃经内气血循环,帮助气血由胃经输向大肠经。
胃经气血充盈,则消化功能增强,就给生血系统提供足够的精微物质,为补血提供最基础的动力;大肠经气血充盈,则可保证循、环排泄机能正常,即止泻又通便,保持肠道清洁,使人免受“毒素”的困扰。
双手拇指下压(力度适中)左右两边此养生穴位,由外向内打圈按摩,每天100-200下,又补血又排毒。
三、三阴交穴三阴交穴(属足太阴脾经之穴)是肝、脾、肾交汇的穴位,脾统血、肝藏血、肾生血,因此,三阴交有调和气血、补肾养肝的功用。
每天上午11点,按揉左右小腿内侧的此养生穴位各20分钟,可排体内湿气、浊气、毒素,对湿疹、荨麻疹、皮炎等有疗效。
常按三阴交穴,补血、活血,保持血压稳定,特别对血压偏低的人补血效果显著。
四、足三里穴刺激足三里穴(足阳明胃经之穴),补益气血,培补元气,滋养脑髓。
是保证肝血充足的首选。
对气血亏虚引起的头晕、耳鸣、神经衰弱及胃动力不足的人、胃气虚的人、因用眼过度或失眠熬夜而伤肝的人经常拍、按摩、艾灸此穴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按摩或艾灸足三里,温中散寒、健运脾阳、补中益气、宜通气机、导气下行、强壮全身。
胃酸过多、空腹烧心的人不宜灸足三里,可选阳陵泉穴有良效。
五、关元穴足三里、关元、气海是人体三大强壮要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阙就是肚脐眼,位于腹部中央,是循行于人体前面正中线任脉上的重要穴位。
先把双手搓热,然后两手相叠,掌心以脐为中心做顺时针按揉。先从肚脐向上移动到胃脘,然后再向下移动到小腹,正反方向交替各按揉数十次。
以手掌整体去按,然后以手指重点按揉神阙上的中脘、神阙两边的天枢、大横以及神阙下面的气海、关元、子宫等穴位,就可以起到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温经散寒、缓急止痛等作用。如果按揉之后再加上艾盐包等热熨神阙,效果更好。
春季阳气旺盛,如不注意养肝护肝就会出现肝病;而春季容易脾胃虚弱,日常饮食中要注意少吃生冷、少酸多甘脾胃才不闹“脾气”。平时休息的时候按按7个穴位,就能养肝健脾。一起看看哪7大穴位吧。
气温渐渐回升,而肝火也随着阳气一样旺盛起来。如不注重养生,容易导致肝病、脾胃不和等症状。我们不妨在休闲的时候按一按7个穴位,就可以起到养肝护肝、健脾和胃的作用。
(文章来源:在线咨询/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1、内关
位于前臂内侧腕横纹上2寸之处,在两根肌腱的中间,和腕横纹外侧的外关相对。
一次用手轻轻按摩该养生穴位30下,可和胃宽胸,可降胃气,配合足三里治疗胃痛、呃逆、呕吐、打嗝;它可以镇静安神、滋阴降火,配合神门、三阴交治疗失眠、烦躁、内热、掌心发热、出汗等病症。
2、神阙穴
5、日月穴
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一个主要穴道之一。
取该养生穴位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日月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乳头正下方的肋骨和肚子交接处“期门”之下,第七肋间隙中。(或乳头直下,第七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6、期门穴
为肝经的最上一穴。
主治疾病:胸胁胀满疼痛,呕吐,呃逆,吞酸,腹胀,泻,饥不欲食,胸中热,喘咳,奔豚,疟疾,伤寒热入血室。
7、阳陵泉
位于膝下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的凹陷处,和小腿内侧的阴陵泉相对。
该养生穴位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按摩此养生穴可治疗慢性胃炎、胃痛等。阳陵泉是足少阳胆经的穴位,可以治疗胁痛、口苦、黄疸等肝胆病变,阳陵泉下1-2寸有胆囊穴,可以配合用来治疗胆囊炎。
阳陵泉位于膝下,是八会穴的筋会穴位,可以舒筋活络,治疗全身有关筋骨的病症,尤其对于下肢的麻痹、疼痛、水肿、膝关节屈伸不利等病症效果很好。
4、三阴交
在内踝上3寸的小腿内侧、胫骨痛,肠鸣,腹胀,泄泻,遗精,阳痿,遗尿,疝气,失眠,神经衰弱等。
三阴交配合血海、隐白可以调经止带,治疗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不孕症;配合气海、关元可以补肾固精,治疗阳痿、早泄、遗精、尿频等病症;配合神门、内关相当于天王补心丹,可以养心安神、滋阴降火,治疗虚火上升、失眠等病症。
3、足三里
位于膝下3寸、小腿的前外侧。
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营养的来源,经常揉按足三里可以补脾健胃,增强抗病能力,使你保持旺盛的精力,延年益寿,因此说“常常拍打足三里,胜过食用老母鸡”。
足三里也是保健艾灸的常用部位,“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常灸足三里可以增强免疫功能、益寿强身,对肠胃、心血管系统等有防治作用,艾灸足三里可以预防中风,发病后及早艾灸可以使瘫痪肢体迅速恢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