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习题及答案
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配套题库-章节题库-货币需求和物价水平【圣才出品】
![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配套题库-章节题库-货币需求和物价水平【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9e9ea9152b160b4e777fcf1c.png)
7.货币可以将现在的购买力变成未来的购买力,这是货币交换媒介职能的表现。( ) 【答案】× 【解析】货币可以将现在的购买力变成未来的购买力,这是货币作为价值储藏手段的表 现。
三、计算题 1.某国货币流通速度是不变的。实际 GDP 每年增长 3%,货币存量每年增长 8%,名 义利率是 9%。以下各个变量是多少? a.名义 GDP 的增长率; b.通货膨胀率; c.实际利率。 解:a.根据 MV=PY,PY 即为名义 GDP,那么有:M 变动%+V 变动%=名义 GDP 变动%。
2.计价单位(unit of account) 答:计价单位指货币提供了可以表示物价和记录债务的单位的职能。货币具有表现商品 价值、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功能作用。计价单位是货币的首要的基本职能。货币作为计价单位, 是将商品的价值表现为同名的量,使它们在质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可以比较。它是通过 将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而实现的。
4/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通货数目增加了,由此导致了物价的上升。
3.某经济的货币需求函数为(M/P)d=0.2Y/i1/2。 a.推导货币流通速度的表达式。货币流通速度取决于什么?解释为什么会有这种依赖 关系。 b.如果名义利率为 4%,计算货币流通速度。 c.如果产出 Y 为 1000 单位,货币供给 M 为 1200 美元,那么,价格水平 P 为多少? 答:a.根据:(M/P)d=kY,即 M/P=kY,简单整理各项后,这个方程变为 M(1/k) =PY。上式也可以写为 MV=PY,式中,V=1/k,因此根据题意可以得出,V=5i0.5。根据 公式可以看出,货币流通速度取决于名义利率 i。当名义利率越大时,人们对每一美元的收 入愿意持有的货币量越小(考虑到名义利率可以看成人们对持有货币而不是存入银行的机会 成本),而当人们只想持有少量货币时(k 小),货币转手就频繁(V 大),因此名义利率越 大时,货币流通速度也越大。 b.如果名义利率为 4%,即 i=4,根据 V=5i0.5,可得 V=10。 c.由 MV=PY,Y=1000,M=1200,V=10,可得 P=12。
国开经济学(本)第10章练习试题及答案
![国开经济学(本)第10章练习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653966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50.png)
国开经济学(本)第10章练习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试题 1总需求曲线AD是一条()正确答案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试题 2长期总供给曲线表示()正确答案是:经济中的资源已得到了充分利用试题 3短期总供给曲线表明()正确答案是:总供给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试题 4总供给曲线垂直的区域表明()正确答案是:经济增长能力已达到了极限试题 5导致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的因素是()正确答案是:社会投资增加试题 6开放经济的均衡条件是()正确答案是:I+G+X=S+T+M试题 7在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引起()正确答案是: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试题 8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若总需求的变动只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动,不会引起收入的变动,那么这时的总供给曲线是()正确答案是:长期总供给曲线试题 9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正确答案是:以上几个因素都是试题 10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明()正确答案是: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成反方向变动试题 11总需求曲线表明()正确答案是: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试题 12下列哪一种情况会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左平行移动()正确答案是:投资减少试题 13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因素是()正确答案是:政府支出的增加试题 14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的因素是()正确答案是:政府支出的减少试题 15下面因素中不构成总需求的是()正确答案是:税收试题 16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正确答案是:与横轴垂直的线二、多项选择题试题 17下列表述正确的是()正确答案是:总需求曲线是表明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 在以价格和收入为坐标的坐标系内,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试题 18总需求和总供给决定的均衡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正确答案是:产品市场处于均衡, 货币市场处于均衡试题 19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的因素有()正确答案是:政府支出增加, 自发投资增加, 政府税收的减少, 储蓄的减少, 储蓄增加试题 20总需求的构成()正确答案是:居民的消费, 企业的投资, 政府的支出, 净出口试题 21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因素有()正确答案是:政府采取措施允许分期付款购买住房, 政府决定增加开支,增加政府购买, 货币供给减少试题 22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正确答案是:垂直的直线被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被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试题 23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正确答案是:表明价格水平越高,国民收入水平越高, 表明价格与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试题 24下列关于短期总供给曲线命题正确的有()正确答案是:短期总供给曲线就是正常的总供给曲线, 短期总供给曲线表明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是同方向变化的, 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越大,一定的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量越小试题 25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可以直接决定()正确答案是:国民收入, 价格水平试题 26按照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减少会使均衡国民收入减少,这种情形的总供给曲线应是()正确答案是:短期总供给曲线, 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三、判断题试题 27总需求曲线是反映总需求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习题精编详解(第10章 总需求Ⅰ:建立IS-LM模型)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习题精编详解(第10章 总需求Ⅰ:建立IS-LM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2e0bb6badd3383c4bb4cd27b.png)
第10章 总需求Ⅰ:建立IS LM -模型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判断题1.在凯恩斯450线模型中,当GDP 小于均衡水平时,企业的销售量小于实际生产,所以应该扩张生产以达到均衡水平。
( )【答案】F【解析】GDP 小于均衡水平时,计划支出大于实际生产,企业的存货减少,此时扩张生产可以达到均衡水平。
2.边际进口倾向越高,自发性投资变化对均衡的影响就越大。
( )【答案】F【解析】四部门模型中,投资乘数的表达式为:()111I k MPC t γ=--+,因此,边际进口倾向γ增加会使得投资乘数减小,自发性投资变化对均衡的影响就越小。
3.在每一收入水平上意愿投资额的减少会减少总需求,但总需求的减少小于投资额的减少。
( )【答案】F【解析】由于乘数效应,投资额的减少会加倍的减少总需求,一般来说,总需求的减少大于投资额的减少。
4.自动提款机的使用对GDP 有正面的影响。
( )【答案】T【解析】自动提款机的使用会降低对货币的需求,从而使LM 曲线右移,最终导致更低的利率和更高的GDP 。
5.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增加,收入将会减少。
( )【答案】F【解析】边际消费倾向增加,则消费则会相对增加,直接导致收入增加,同时使得政府购买以及投资乘数增大,间接导致收入增加。
6.边际进口倾向越高,乘数越小。
( )【答案】T【解析】四部门模型中,投资乘数的表达式为:()111I k MPC t γ=--+,因此,边际进口倾向γ越高,乘数越小。
7.如果税收和收入成比例关系,即T tY =,且0t >,那么乘数就更大。
金融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
![金融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83255887c24028915fc36c.png)
金融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金融学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单选题1.在商品赊销、预付工资等活动中,货币执行的是()职能。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2.货币职能中,最基本的两大职能为()A、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B、价值尺度与支付手段C、流通手段与贮藏手段D、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3.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形态是()。
A.实物货币B.代用货币C.信用货币D.电子货币4.如果金银的法定比价是1∶10,而市场比价是1∶12,那么充斥市场的将是()。
A.金币B.银币C.金币、银币共同流通,没有区别D.金币、银币都无人使用5.我国的人民币制度属于()。
A.金本位制 B.银本位制 C.金银复本位制 D.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6.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之后,以()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A.英镑 B.法国法郎 C.美元 D.德国马克7.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
A、特殊等价物B、一般等价物C、普通商品D、特殊商品8.在下列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出现在()。
A、金本位制B、银本位制C、金银复本位制D、金汇兑本位制9.对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在矛盾的理论总结称为()。
A、特里芬难题B、米德冲突C、马歇尔—勒纳条件D、一体化三难10.欧元正式投入使用是在()A、1998年6月1日B、1999年1月1日C、2002年1月1日D、2002年7月1日二、判断题1.流通中的辅币是我国使用的信用货币之一。
()2.流通手段不是货币的最基本职能。
()3.货币的流动性是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层次时的标准。
()4.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不一定是现实的货币。
()5.国际金本位体系下由黄金充当国际货币,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稳定,波动很小。
()6.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制度缺陷被称为“特里芬难题”。
()7.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是人民币制度,它是一种信用货币制度。
()三、简答题1.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哪些2.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有哪些特点CAABD CBCAB∨×∨×∨∨∨第二章信用一、单选题1.信用的基本特征是()。
西方经济学第十章习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第十章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37700abb68a98271feface.png)
第十章凯恩斯模型一、思考题1.凯恩斯怎样批判了新古典经济学?2.说明凯恩斯就业理论的基本内容。
3.简要分析影响消费的因素与消费函数理论的发展。
4.什么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和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5.简单凯恩斯模型中均衡收入是怎样被决定的?6.什么是乘数理论和加速原理?7.什么是IS曲线和LM曲线,怎样推导?8.IS—LM模型怎样说明均衡国民收入与利息率同时决定?如出现不均衡说明调整与达到均衡的过程。
9.IS曲线和LM曲线的移动如何影响均衡收入与利息率?10.简述开放的IS—LM模型及怎样同时达到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
11.对IS—LM模型的分析与借鉴。
二、计算题1.假定货币供给量为M,价格水平为P,货币需求L=ay-br,(1)求出LM 曲线的表达式;(2)试从表达式分析影响LM曲线斜率的因素。
2.假设一个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是C1=1000+0.8Y,I=500。
求出(1)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2)若实际为8500,非自愿存货如何变动?(3)若投资增加500,收入增加多少?(4)若消费函数变成C2=1000+0.9Y,投资仍为500,收入、储蓄是多少?投资增加500,收入增加多少?(5)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3.假定一个经济社会的四部门为:C=100+0.9(1-t)Y,I=200-500r,NX=100-0.12Y-500r,G=200,t=0.2,L=0.8Y-2000r,M S=800。
试求(1)IS曲线;(2)LM曲线;(3)双重均衡时r与Y;(4)双重均衡时,C、I和NX。
参考答案:一、思考题1.答:《通论》奠定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凯恩斯认为传统理论不符合事实,只适用于特殊情况,只有他的宏观经济理论才是普遍适用的“一般理论”,强调《通论》中的“通”字。
凯恩斯指出:“如果正统经济学有错误的话,其病不会在其上层建筑,而在其前提之不够明白,不够普遍。
”凯恩斯批判了传统理论:首先,指出真实工资不等于现行就业量的边际负效用,因为在货币工资没有变动,真实工资随物价上涨而下降时,工人仍然愿意受雇而不退出劳动市场,这说明真实工资大于现行就业量的边际效用。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习题与答案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e6a938fc4ffe473368abb1.png)
第十章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第一部分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本章内容,掌握具有代表性的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理论,分析货币供求理论发展脉络所揭示的经济与金融发展动态以及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
□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货币理论的发展第二部分要点提示1.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经历了现金交易说、现金余额说、流动性偏好理论、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鲍莫尔、惠伦和托宾发展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2.货币层次的划分以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为判断标准。
金融创新影响到货币层次的内容与层次之间的界限,也影响到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
3.乔顿模型揭示了影响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因素。
货币供应新论强调非银行金融机构在货币创造过程中的作用,指出中央银行应调整货币控制的方式。
4.货币定义的标准经历了净财富、交换媒介、价值储藏以及流动性的演变。
对于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的讨论揭示了货币与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
5.货币供应的外生性与内生性的争论,一方面反映出货币发行的主体与货币创造的方式在不断变化,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央银行调控货币的方式应有所改变。
第三部分练习题一、概念解释题1、货币需求2、现金交易说3、剑桥方程式4、流动性偏好理论5、鲍莫尔模型6、惠伦模型7、资产选择理论8、恒久收入9、人力财富10、非人力财富11、基础货币12、货币乘数13、货币层次14、流动性陷阱15、信用创造说16、通货比率17、乔顿模型18、货币供应新论二、填空题1、基础货币又称(),它包括()和()两部分。
2、基础货币变化主要取决于中央银行的()、()、()和其他项目净值四个因素。
3、一般而言,货币乘数随着()、通货比率和()的变动而变动。
4、弗里德曼和施瓦兹的统计分析表明,从长期看,()是货币存量变动的主要因素。
5、卡甘在研究了美国1875----1960年的货币存量后,认为货币存量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的变动。
货币银行学习题和答案 第10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货币银行学习题和答案 第10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https://img.taocdn.com/s3/m/7862e750852458fb770b56d1.png)
第十二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第一部分填空题1、是测度通货膨胀何通货紧缩的主要标志。
2、根据不同的标准,通货膨胀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按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和两大类;按物价上涨的不同速度可分为、和;按西方通货膨胀学说分为和。
4、凯恩斯主义的通货膨胀理论是。
他们强调引发通货膨胀的是,而不是货币量。
5、后凯恩斯学派则用解释通货膨胀。
把通货膨胀归咎于提高。
6、货币主义学派则认为,通货膨胀完全一种现象,是通货膨胀的唯一原因。
7、通过宏观紧缩政策控制社会总需求,各国治理通货膨胀的主要手段有:、和。
8、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有以下三大对策、和。
9、国外学者普遍把通货紧缩定义为。
10、对温和型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有三种观点:、和。
第二部分单项选择题1、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从而引起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是。
A、需求拉上论B、成本推进论C、开放型通货膨胀D、隐蔽型通货膨胀2、把通货膨胀归咎于产品成本提高的是学派。
A、凯恩斯主义B、后凯恩斯C、货币主义D、马克思主义3、下列不属于通货紧缩三要素定义。
A、物价水平持续下降B、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C、社会总需求下降D、经济衰退4、认为通货紧缩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是的观点。
A、凯恩斯主义B、后凯恩斯学派C、货币主义学派D、马克思主义5、认为通货膨胀表现在流通领域,根源于生产和流通领域,是的观点。
A、凯恩斯主义B、后凯恩斯学派C、货币主义学派D、马克思主义6、认为引发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社会总需求而不是货币量,持这种观点的是。
A、凯恩斯主义B、后凯恩斯学派C、货币主义学派D、马克思主义7、通货膨胀对策中,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出售政府债券属于。
A、控制需求B、改善供给C、收入指数化政策D、紧缩性财政政策8、通货膨胀对策中,压缩财政支出属于。
A、改善供给B、紧缩性收入政策C、收入指数化政策D、紧缩性财政政策9、通货膨胀对策中,冻结工资和物价属于。
A、控制需求B、改善供给C、收入指数化政策D、紧缩性财政政策10、下列不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
《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习题及答案
![《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18f3916bd97f192279e999.png)
第10-1章货币需求习题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货币数量论,将货币供应量削减三分之一,会导致( c )。
A.货币流通速度提高三分之一B.交易总量削减三分之一C.物价水平下跌三分之一D.物价水平提高三分之一2.费雪在交易方程式中假定( d )。
A.M和V短期内稳定B.T和P短期内稳定C.P和V短期内稳定D.T和V短期内稳定3.费雪交易方程式中关于货币数量和物价水平关系的结论是( b)。
A.货币数量是果、物价水平是因B.货币数量是因、物价水平是果C.货币数量和物价水平互为因果D.货币数量和物价水平没有因果关系4.剑桥方程式中的M研究的是( c )。
A.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B.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C.执行价值储藏职能的货币D.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5.凯恩斯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货币是因为货币( b )。
A.是最好的价值储藏手段B.具有最强的流动性C.可以满足人们的投资需求D.是最好的金融资产6.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受利率影响的货币需求是( c )。
A.交易性货币需求B.预防性货币需求C.投机性货币需求 C.谨慎性的货币需求7.流动性陷阱是指( a )。
A.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上升时,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B.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上升时,愿意持有债券而不愿持有货币C.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下降时,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D.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下降时,愿意持有债券而不愿持有货币8.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利率低于“正常”水平时,人们预期债券价格(),货币需求量( c )。
A.上升,增加B.上升,减少C.下跌,增加D.下跌,减少9.在鲍莫尔对交易性货币需求的发展中,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持有交易性货币是因为( b )。
A.机会成本的存在B.交易成本的存在C.时间因素的影响D.非流动性成本的存在10.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中的收入是指( d )。
A.当期收入B.过去的收入C.未来的收入D.恒久收入11.鲍莫尔的存货模型是对凯恩斯( a )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2023大学_货币银行学第十章货币需求习题及答案
![2023大学_货币银行学第十章货币需求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35b9f9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09.png)
2023货币银行学第十章货币需求习题及答案货币银行学第十章货币需求习题一、名词解释(8题,每题4分)1、货币需求所谓货币需求,就是指家庭、企业和政府愿以货币形式持有其所拥有的财产的一种需要。
2、流动性偏好所谓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偏好流动性,愿意持有流动性最强的货币而不愿意持有其他缺乏流动性资产的欲望。
这种欲望构成了对货币的需求。
3、恒久性收入这是弗里德曼计量财富的指标,称为永久性收入,理论上讲就是所有未来预期收入的折现值,简单地说就是长期收入的平均预期值。
4、名义货币需求名义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经济部门在一定时点所实际持有的货币单位的数量,通常以Md表示。
5、实际货币需求实际货币需求,是指名义货币数量在扣除了物价变动因素之后那部分货币余额,它等于名义货币需求除以物价水平,即Md/P。
6、交易方程式即 MV=PT,它认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对物价具有决定性作用,而全社会一定时期一定物价水平下的总交易量与所需要的名义货币量之间也存在着一个比例关系1/V。
7、剑桥方程式即M = KPY,这一理论认为货币需求是一种资产选择行为,它与人们的财富或名义收入之间保持一定的比率,并假设整个经济中的货币供求会自动趋于均衡。
8、投机动机是凯恩斯提出的人们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之一,是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便满足从中投机获利的动机,由此产生的货币需求称为货币的投机需求。
二、单项选择题(16题,每题1分)1、在决定货币需求的各个因素中,收入水平的高低和收入获取时间长短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分别是 A 。
A、正相关,正相关B、负相关,负相关C、正相关,负相关D、负相关,正相关2、在正常情况下,市场利率与货币需求成 B 。
A、正相关B、负相关C、正负相关都可能D、不相关3、货币本身的收益与货币需求成 A 。
A、正相关B、负相关C、正负相关都可能D、不相关4、制度因素是货币需求函数的 C 。
A、规模变量B、机会成本变量C、其他变量D、都不是5、下列 B 是货币需求函数的规模变量。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10章 货币政策与经济)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10章 货币政策与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ace813f0dd88d0d233d46a62.png)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第10章货币政策与经济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银行准备金(bank reserves)答:银行准备金是指为安全起见,银行需要提留一定比例的存款以保证储户提款,其余的存款才能用于放贷或投资,这部分提留的存款称之为银行准备金。
2.联邦基金利率(federal funds rate)答:联邦基金利率是银行之间相互借贷,交易在联储准备金账户余缺资金时所支付的利率。
它是一种以美元计价的短期(隔夜)无风险利率。
3.联储储备资产负债表(Federal Reserve balance sheet)答:联邦储备资产负债表是指美联储在特定时间内编制的非金融资产和金融资产的存量价值表。
该表左方记录美联储的资产,右方记录美联储的负债和净值。
资产负债表是按照复式记账原则记录的。
4.公开市场业务:买和卖(open-market:purchases and sales)答: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出售或购入财政部和政府机构的证券,特别是短期国库券以影响基础货币的活动。
公开市场业务作为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越性:(1)中央银行能够运用公开市场业务影响银行准备金,从而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
(2)公开市场业务使中央银行能够随时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
(3)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可以主动出击,不像贴现政策那样处于被动地位。
(4)由于公开市场业务的规模和方向可以灵活安排,中央银行可以运用它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而不会像存款准备金的变动那样产生震动性影响。
黄达《货币银行学》题库及答案
![黄达《货币银行学》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58e1d06f1aff00bed51e50.png)
《货币银行学》习题第一章导言(略)四、简答题1、如何理解货币的支付手段?2、简述金属货币制度的主要构成要素。
3、简述信用货币制度的主要特点。
4、简述货币形态的演化。
5、如何理解货币的两个最基本的职能?〖参考答案〗1、(1)支付手段的职能最初是由赊买赊卖引起的,货币作为补足交换的一个独立的环节即作为价值的独立存在而使流通过程结束;(2)随着商品交换和信用形式的发展,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在赋税、地租、国家财政、银行信用等支付中发挥作用;(3)货币的支付手段作为交换价值的绝对存在,独立的结束商品交换的整个过程,是价值的单方面转移。
2、(1)货币制度是各国在货币方面的法令所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
(2)规范的金属货币制度主要包括:币材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包括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货币单位的值;规定金属货币的铸造;确定本位币和辅币;有限法偿和无限法偿;准备制度的规定3、(1)贵金属非货币化;(2)信用货币主要采取不兑现的银行券和银行存款货币两种形式;(3)信用货币由中央银行代表国家进行统一管理和调控;(4)信用货币都是通过信用渠道投入流通中的。
4、(1)一般价值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后,有一个漫长的实物货币形式占主导的时期;(2)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形式的转换,其中贵金属被广泛采用作为币材;(3)从金属货币向信用货币形式的转换,信用货币的主要形式有银行券、存款货币、商业票据等;(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存款货币的形式又有了一些变化,比如电子货币的运用。
5、(1)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就是货币;(2)价值尺度为各种商品规定价格,表现商品的价值;流通手段是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当这两个功能由一种商来满足,这种商品就取得货币的资格。
(3)货币的其他职能以及货币相关联的诸范畴都是从这点展开。
五、论述题1、试述你对货币本质的理解。
2、试述货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1、(1)对货币本质的理解,许多学说各有论述,观点不一。
宏观经济学第十章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十章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9e51d1581b6bd97e19ea48.png)
第十单元宏观经济学主要流派本单元所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1.古典学派与凯恩斯经济学;2.正统凯恩斯主义;3.货币主义;4.供给学派;5.新古典宏观经济学;6.新凯恩斯主义。
一、单项选择1.萨伊定律在货币经济中表现为()。
a.投资恒等于储蓄;b.投资等于储蓄;c.货币供给恒等于货币需求;d.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
2.古典经济学说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说争论的焦点是()。
a.市场机制能否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均衡;b.市场机制能否自动合理配置资源;c.需求管理政策比供给管理政策是否更有效果;d.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是否更有效果。
3.强调市场经济具有自我矫正机制、能够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均衡的学说叫做()。
a.凯恩斯经济学;b.凯恩斯主义;c.新凯恩斯主义;d.古典经济学。
4.强调市场经济不能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均衡的学说通常叫做()。
a.凯恩斯主义;b.货币主义;c.古典学说;d.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5.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
a.奥肯定律;b.蒙代尔定律;c.萨伊定律;d.李嘉图等价定理。
6.在欧文·费雪的交易方程与剑桥方程中,货币数量的变动仅仅影响()。
a.实际收入;b.名义收入;c.一般价格水平;d.总就业量。
7.凯恩斯主义认为,货币数量的变动()a.仅仅影响价格水平;b.会同时影响价格水平和实际收入;c.仅仅影响实际收入;d.对价格水平和实际收入没有任何影响。
8.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数量的变动()。
a.在短期,会影响价格水平与实际收入;b.在长期,会影响价格水平与实际收入;c.在短期仅仅影响一般价格水平;d.在长期仅仅影响实际收入。
9.货币主义者相信货币流通速度()。
a.相当易变;b.短期内比较稳定,在长期会剧烈变动;c.相当稳定;d.短期内剧烈变动,在长期比较稳定。
10.古典经济学认为()。
a.货币数量的变动不影响真实变量值;b.货币数量的变动影响真实变量值;c.货币数量的变动影响就业量;d.货币数量的变动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
货币银行学习题,含答案
![货币银行学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9a37c79e31433238689319.png)
《货币银行学》习题第一章货币及其分类一、填空1、信用货币包括_流通货币_和_银行存款__两部分。
2、在商品经济中,货币执行着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3、价格是商品价值的_货币表现_。
4、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___社会商品价格的平均水平社会商品总量一定时期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___等三个因素。
5、货币形式的发展大体经历了_ 实体货币___、代用货币、____信用货币___、电子货币。
6、M1、M2、M3的划分的标准是__流动性___。
二、判断题1、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是货币价值尺度职能派生出来的。
(×)2、在金属货币条件下,辅币具有自由铸造和无限法偿的特点。
(×)3、现金是信用货币,银行存款不是信用货币。
(×)4、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可以是想象的或观念上的货币,也可以是现实的货币。
(×)5、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包含引起经济危机形式上的可能性。
(√)三、单项选择题1、各种商品在质上相等,在量上能相互比较的共同基础是(C )。
A.价格B.使用价值C.价值D.价格标准2.货币执行( A )职能的具体表现是将价值表现为价格。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3. 国家规定( B )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A.辅币B.本位币C.纸币D.以上皆不是4.商品的价格是( D )。
A.商品与货币价值的比率B.同商品价值成反比C.同货币价值成正比D.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5.货币的产生是( C )。
A.由金银的天然属性决定的B.国家的发明创造C.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D.人们相互协商的结果6.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 C )。
A.普通商品B.特殊商品C.一般等价物D.特殊等价物7.货币在执行贮藏手段职能时,能自发地调节( B )。
A.信贷规模B.货币必要量C.货币流通D.生产规模8.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商品价格总额增加1倍,则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将会( B )。
金融学理论与实务习题答案
![金融学理论与实务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b984d3ce2f0066f53322c3.png)
习题答案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习题答案1.单项选择题(1)商场为某件衣服贴上100元的价格标签,此时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 )。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货币贮藏D.世界货币(2)目前各国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普遍是金融资产的( B )。
A.安全性B.流动性C.收益性D.全都是2.不定项选择题(1)货币的基本职能包括( AB )。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E.世界货币(2)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包括( ABDE )。
A.货币材料B.货币单位C.货币职能D.货币铸造、发行与流通E.金准备制度3.判断题(1)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不会产生通货膨胀(√)。
(2)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条件下,信用货币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
(×)。
4.名词解释(略,参看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信用货币(2)货币制度(3)无限法偿(4)有限法偿(5)国际货币体系5.简答题(略,参看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货币形态经历了哪几种演变形式?(2)什么是货币制度?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哪些?(3)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是什么?中国的货币层次是如何划分的?(4)目前,中国的人民币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第2章信用习题答案1.单项选择题(1)信用在经济学中体现一种特殊的经济关系,他的基本特征是( B )。
A.市场经济的基础B.还本付息C.诚信D.守诺(2)作为整个信用制度的基础且与商品生产和交换紧密联系的信用是( A )。
A.商业信用B.银行信用C.国家信用D.消费信用2.不定项选择题(1)古代信用的基本形态有( AB )。
A.实物形态B.货币形态C.商品形态D.价值形态E.高利贷形态(2)信用的最初形式是( A )。
A.高利贷信用B.国家信用C.商业信用D.银行信用E.消费信用3.判断题(1)商业信用的债权人是工商企业,债务人是消费者(×)。
(2)银行信用是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他是商业信用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国家开放大学《现代货币金融学说》边学边练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现代货币金融学说》边学边练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a79e80a26925c52dc5bf13.png)
A.人们预期的滞后性和不完全性 B.货币流量不变 C.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 D.合理预期的存在 E.存在着闲置或同质的生产资源 2.瑞典学派认为,政府为增加公共开支筹资的最佳渠道是()。 A.发行货币 B.发行国债 C.增加税收 D.通货膨胀 3.瑞典学派货币金融理论的最大特点在于,()始终是该学派理论分析的核心。 A.税率 B.利率 C.货币供应量
第六章哈耶克的货币金融学说 1.被新奥国学派、伦敦学派、芝加哥学派、弗莱堡学派推为代表人物的经济学家 是( )。
A.凯恩斯 B.萨缪尔森 C.哈耶克 D.弗里德曼 2.哈耶克不同意弗莱堡学派主张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3.关于中立货币的条件,下列正确的是( )。 A.哈耶克与维克塞尔在这方面是一致的
A.预期的非固定收益的报酬率 B.流动性效用的大小 C.债券利率 D.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率 E.永恒收入 5.货币学派认为,影响货币总需求的主要因素是()。 A.流动性偏好 B.只有利率 C.只有收入 D.收入和利率 6.下面关于货币学派货币供应理论的论述,错误的是()。 A.商业银行和公众的行为选择对货币供应量有一定的影响 B.中央银行改变货币供应量通常是通过改变高能货币的数量来实现 C.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的控制力很弱 D.货币供应量是个外生变量7.根据卡甘的货币供给模型,与货币供应量成反比的变量是()。 A.存款准备金率 B.货币乘数 C.高能货币 D.准备金——存款比率 E.通货比率(通货与存款之比) 8.弗里德曼的货币供应决定模型中,决定货币供应量的因素主要有()。 A.高能货币 B.商业银行的存款与准备金之比 C.信贷总量 D.短期国债 E.商业银行存款与公众持有的通货之比 9.货币学派与凯恩斯在货币传导机制上的主要分歧有()。 A.货币学派认为传导的最终效果是物价的普遍上涨,凯恩斯认为最终能实现
曼昆经济学原理答案第10篇
![曼昆经济学原理答案第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cefdc7e80066f5335a8121e9.png)
第十篇长期中的货币与物价第二十七章货币制度1・如何区分经济中的货币与其他资产?答:货币在经济中有三种职能:交换媒介、计价单位和价值储藏,这三种职能共同区分经济中的货币与其他资产。
2.什么是商品货币?什么是法定货币?我们用哪一种货币?答:当货币采取有内在价值的商品形式时,它被称为商品货币。
当货币没有内在价值,由政府法令而作为通货使用的货币时,它被称为法定货币。
我们用法定货币。
3.什么是活期存款,为什么活期存款应该包括在货币存量中?答:活期存款是储户可以通过开支票随时支取的银行账户余额。
因为银行储户通常可以根据他们储蓄账户的余额开支票,很容易地把资金从储蓄账户转到支票账户,用这些存款购买物品与劳务,而且许多商店接受个人支票,因而支票账户中的货币和我们钱包中的货币一样可以方便地购买物品和劳务。
因此,活期存款应该包括在货币存量中。
4.谁有责任决定美国的货币政策?如何选择这个团体?答:美国的中央银行——联邦储备有责任决定美国的货币政策。
美国联邦储备由其理事会管理。
在理事会的7名成员中,最重要的是主席,总统任命任期4年的主席,主席任命美联储官员。
理專会有7名由总统任命并得到参议院确认的理事,理事任期14年。
5•如果美联储想用公开市场活动增加货币供给,它应该怎么做?答:如果类联储想用公开市场活动增加货币供给,它会指令其在纽约美联储的债券交易手在全国债券市场上买进债券。
美联储为债券支付的美元就增加了流通中美元的数量。
这些新美元中有一些作为通货持有,有一些存入银行c作为通货持有的每一新美元都正好增加了一美元货币供给。
存入银行的每一新美元増加的贷币供给要多,因为它增加了准备金,从而增加了银行体系可以创造的货币量。
6.为什么银行不持有百分之百的准备金?银行持有的准备金畐与银行体系创造的货币量有什么关系?答:因为银行持有百分之百的准备金(把所有货币都放在金库中闲置)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银行只要保持一部分准备金,以便储户想提取存款吋有现金就行了。
国际金融学习题答案(人大陈雨露主编)第十章
![国际金融学习题答案(人大陈雨露主编)第十章](https://img.taocdn.com/s3/m/4009598d680203d8ce2f24f7.png)
三、判断对错练习说明: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并在对(T)或错(F)上画圈。
1.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贸易、非贸易和资本往来而引起国际间资金移动,从而发生的一种国际间资金收支行为。
答案与解析:对。
2.单一记账货币原则,指所有记账单位要折合为同一种货币,记账货币只能是美元。
比如,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货币是美元,美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货币也是美元。
答案与解析:错。
单一记账货币原则,指所有记账单位要折合为同一种货币,记账货币可以使本国货币,也可以是其他国家货币。
3.国际收支≠外汇收支,不过宏观经济分析中往往以外汇收支作为国际收支的替代指标。
答案与解析:对。
4.如果每一笔对外经济交易活动都能够准确、及时地在国际收支平衡表得到反映,那么,由于复式记账原则要求同时在借方和贷方记入相同金额,所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总额和贷方总额应当始终是相等的。
答案与解析:对。
5.一国的对外支出就是其他相关国家得自该国的收入,反之亦然。
因此,以整个世界而言,所有国家国际收支的总和应该是平衡的。
答案与解析:错。
由于存在统计误差,以及人为因素造成的瞒报、漏报、错报等情况,国际收支经常不平衡。
6.国际收支平衡表考察的是“流量”而不是“存量”,记录的是一定时期内的发生额而不是某个时点的持有额,所以国际收支平衡表≠国家资产负债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所表示的,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从国外接受的资金或资产和对国外所支付的资金或资产,并不是特定时点上一国所持有的外国资产和对外负债总额。
答案与解析:对。
7.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指按照一定的编制原则和格式,将一国一定时期国际收支的不同项目进行排列组合,进行对比,以反映和说明该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的表式。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对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国际收支行为的具体的、系统的统计与记录。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反映一国对外经济发展、偿债能力等关键信息的重要文件,也是各国制定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依据。
202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点解析-第三部分 货币与金融
![202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点解析-第三部分 货币与金融](https://img.taocdn.com/s3/m/0de33ef5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b1.png)
本章考情年份单选题多选题合计2020年3题3分1题2分5分2019年4题4分1题2分6分2018年4题4分3题6分10分本章重点:1.货币需求和货币需求量的概念,主要的货币需求理论。
2.货币供给和货币供应量的概念,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货币创造机制,货币供给的乘数原理。
3.货币均衡的含义和特征,货币失衡的类型,货币均衡水平决定。
4.通货膨胀的概念,通货膨胀的类型,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货膨胀的治理。
知识点一: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一)货币需求1.货币需求:经济主体在既定的收入和财富范围内能够并愿意持有货币的数量。
2.货币需求作为一种经济需求,是由货币需求能力和货币需求愿望共同决定的有效需求。
3.货币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派生于人们对商品的需求。
(二)货币需求量: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经济中各部门需要持有货币的数量,即一定时期内经济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
【例题·多选题】货币需求作为一种经济需求,是由()共同决定。
A.货币需求能力B.货币价值C.货币需求愿望D.货币供应数量E.货币供应能力『正确答案』A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作为一种经济需求,理当是由货币需求能力和货币需求愿望共同决定的有效需求。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货币需求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货币需求是一种主观需求B.货币需求是一种客观需求C.货币需求是一种有效需求D.货币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E.货币需求是一种经济需求『正确答案』BCDE『答案解析』货币需求由货币需求能力和货币需求愿望共同决定,有一定的客观性,并不是主观决定的。
选项A说法有误。
知识点二:传统货币数量说(一)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说公式MV=PT 整理后: P=MV/TM代表货币量、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P代表物价水平、T代表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量结论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例题·单选题】(2020年)费雪的现金交易方程式MV=PT,P代表物价水平,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M代表货币量,T代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1章货币需求习题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货币数量论,将货币供应量削减三分之一,会导致( c )。
A.货币流通速度提高三分之一B.交易总量削减三分之一C.物价水平下跌三分之一D.物价水平提高三分之一2.费雪在交易方程式中假定( d )。
A.M和V短期内稳定B.T和P短期内稳定C.P和V短期内稳定D.T和V短期内稳定3.费雪交易方程式中关于货币数量和物价水平关系的结论是( b)。
A.货币数量是果、物价水平是因B.货币数量是因、物价水平是果C.货币数量和物价水平互为因果D.货币数量和物价水平没有因果关系4.剑桥方程式中的M研究的是( c )。
A.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B.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C.执行价值储藏职能的货币D.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5.凯恩斯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货币是因为货币( b )。
A.是最好的价值储藏手段B.具有最强的流动性C.可以满足人们的投资需求D.是最好的金融资产6.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受利率影响的货币需求是( c )。
A.交易性货币需求B.预防性货币需求C.投机性货币需求 C.谨慎性的货币需求7.流动性陷阱是指( a )。
A.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上升时,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B.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上升时,愿意持有债券而不愿持有货币C.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下降时,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D.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下降时,愿意持有债券而不愿持有货币8.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利率低于“正常”水平时,人们预期债券价格(),货币需求量( c )。
A.上升,增加B.上升,减少C.下跌,增加D.下跌,减少9.在鲍莫尔对交易性货币需求的发展中,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持有交易性货币是因为( b )。
A.机会成本的存在B.交易成本的存在C.时间因素的影响D.非流动性成本的存在10.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中的收入是指( d )。
A.当期收入B.过去的收入C.未来的收入D.恒久收入11.鲍莫尔的存货模型是对凯恩斯( a )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A.交易动机B.预防动机C.投机动机D.谨慎动机12.惠伦的最适度预防性货币需求模型是对凯恩斯(b )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A.交易动机B.预防动机C.投机动机D.谨慎动机13.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是对凯恩斯( c )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A.交易动机B.预防动机C.投机动机D.谨慎动机14.弗里德曼认为当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比例较高时,人们的货币需求会相应( a)。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15.凯恩斯的投机性货币需求认为,人们要么持有货币,要么持有债券。
托宾克服了这个缺陷,认为除了预期回报率外,( d )对货币需求也很重要。
A.资本利得B.机会成本C.利率D.风险(二)多项选择题1.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是稳定的,是因为从实证的研究中他得出(BC )。
A.利率的变动是稳定的B.利率经常波动,但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很低C.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很高,但恒久收入本身稳定D.货币需求不受利率和收入的影响E.货币需求受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的影响2.货币需求是指一定时间内,一定条件下,整个社会需要用于执行(Cde )的货币数量。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价值贮藏E、交易媒介3.马歇尔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会将其财产和收入( ABC )。
A.以货币形式持有获得利益B.进行投资获得收益C.用于消费获得享受D.以实物形式持有E.以有价证券形式持有4.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有( ACe )A.交易性动机B.储藏性动机C.预防性动机D.投资性动机E.投机性动机5.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认为:( AC )A.交易性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B.交易性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减函数C.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D.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增函数E.谨慎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增函数6.弗里德曼把影响货币需求量的诸因素划分为( BCd )A.各种金融资产B.恒久收入和财富结构C.各种资产预期收益率和机会成本D.财富持有者的偏好E.各种有价证券7.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中的机会成本变量有( BCd )A.恒久收入B.实物资产的预期名义收益率C.债券的预期名义收益率D.股票的预期名义收益率E.各种有价证券8.鲍莫尔的平方根公式表明:( Bde )A.机会成本的存在是交易性货币需求存在的前提条件B.交易成本的存在是交易性货币需求存在的前提条件C.交易性货币需求与利率呈正方向变动D.交易性货币需求与利率呈反方向变动E.交易性货币需求并不与交易总额同比例增长9.惠伦认为影响最适度预防性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是( BC )A.流动性成本B.非流动性成本C.持有现金余额的机会成本D.持有现金余额的交易成本E.收入和支出的平均值和变化的情况10.弗里德曼认为货币的名义收益率可以是(aBC )A.零B.正C.负D.大于1E.小于1(三)名词解释1.货币需求2.货币需求函数3.费雪交易方程式4.剑桥方程式5.流动性偏好6.流动性陷阱流动性偏好:它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偏好流动性,愿意持有流动性最强的货币而不愿意持有其他缺乏流动性的资产的欲望。
这种欲望构成了对货币的需求。
因此,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又称为流动性偏好理论。
6.流动性陷阱:它是指因为当利率底至最低点时,人们会一致认为利率将迅速上升,此时持有债券价格会因债券价格下跌而蒙受资本损失。
于是,人们在此时普遍要以货币形式来持有全部资产,而不以债券形式持有全部资产。
此时,货币供给的增加并不能使利率降低,因为利率已经低到极点,预期利率会上涨。
因而增加的货币存量都被自愿贮存了,货币需求成为完全弹性,犹如无底洞一般,流动性陷阱的名称即由此得来。
7.古典区域(四)判断分析题1.货币需求的模糊性为货币控制带来了困难。
s2.由于货币不是实际的生产要素,货币量过多过少不会对经济产生实质性影响。
x 3.剑桥方程式与交易方程式一样,研究的都是交易性货币需求。
x4.弗里德曼认为,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比例较高时,人们的货币需求会下降。
x 5.在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中,收入变量是一样的。
x(六)论述题1.试比较分析现金交易说和现金余额说的区别?2.试比较分析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与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的区别?第12-2章货币供给习题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各国中央银行确定货币供给口径的依据是( a )。
A.流动性 B.安全性 C.效益性 D.周期性2.现阶段中国货币供应量中M2减M1是( c )。
A.狭义货币供应量B.广义货币供应量C.准货币D.流通中现金3.如果银行体系的超额准备金为75美元,法定准备金率为0.20,支票存款可能扩张(b )。
A.75美元B.375美元C.575美元D.750美元4.超额准备金等于( d )。
A.库存现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B.法定存款准备率×库存现金C.法定存款准备率×存款总额D.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5.流通中现金加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构成( b )。
A.M0B.M1C.M2D.M36.M1加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加居民储蓄存款构成( b )。
A.狭义货币供应量B.广义货币供应量C.准货币D.货币供应量7.超额准备金与实际准备金的数量关系是( c )。
A.前者=后者B.前者>后者C.前者<后者D.不确定8.如果( c ),那么法定准备金与实际准备金相等。
A.e>0B.e<0C.e=0D.不确定9.如果原始存款为30万,派生存款为90万,则K为( c )。
A.2B.3C.4D.510.如果法定准备金为13万,超额准备金为7万,则实际准备金为( a )。
A.20万B.13万C.7万D.6万11.如果K=4,r=10%,e=10%,则C为( a )。
A.5%B.10%C.15%D.20%12.内生变量是由( b )。
A.政策因素决定B.经济因素决定C.非经济因素决定D.人为因素决定性13.基础货币等于( c )。
A.通货+存款货币B.存款货币+存款准备金C.通货+存款准备金D.原始存款+派生存款14.在存款总额一定的情况下,法定准备率越高,商业银行可用于放款的份额( b )。
A.不变B.越少C.越多D.为零15.假定基础货币增加5%,货币乘数下降5%,那么货币供给量会( d )。
A.增加5%B.下降5%C.同增同减D.不变(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实行过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有( ADE )。
A.统存统贷B.现金管理C.工资基金管理D.实贷实存E.存贷挂钩,差额包干2.银行不能创造存款货币的条件是( BC )。
A.部分准备金B.全额准备金C.现金放款D.法定准备率E.现金漏损率3.我国M1由( ADE )构成。
A.M0B.企业单位定期存款C.城乡储蓄存款D.企业单位活期存款E.机关团体部队的存款4.选择哪一货币层次作为中央银行控制重点,其标准是(BC )。
A. 这一层次所含的基础货币量最多B. 这一层次的货币量最易于中央银行控制C. 这一层次的货币量与经济活动关系最密切D. 这一层次的货币量最稳定E. 这一层次的货币量盈利最多5.我国M2是由( ABCDE )。
A.M1B. 企业单位定期存款C.基建存款D.储蓄存款E.其他存款6.货币供给量是( AB )。
A.被财政部门、各个单位生产经营单位、家庭个人所持有的货币B.由银行体系所供给的存款量与现金发行量C.由银行体系所供给的存款量D.由银行体系所供给的现金发行量E、由中央银行所供给的基础货币量7.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要受( ABCD )因素限制。
A.法定准备率B.超额准备率C.现金漏损率D.定期存款准备率E.货币流通速度8.基础货币包括( AC )。
A.通货B.存款货币C.存款准备金D.原始存款E、派生存款9.实际的货币供给量与合理的货币供给量之间的关系是( ABCD )。
A.相等B.不相等C.前者>后者D.前者<后者E.共同构成货币供给量10.货币供给量的大小最终由( ABDE )共同决定。
A.财政B.中央银行C.商业银行D.经营单位E.家庭个人(四)判断分析题1.只要商业银行具备了部分准备金制度,商业银行就可以创造派生存款。
x2.中央银行只要控制住基础货币就可以控制住货币供给量。
x3.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过程就是创造实际价值量的过程。
x4.派生存款是虚假存款。
x5.资产变现能力强,流动性就一定高。
x(五)简答题1.试比较分析基础货币与原始存款?基础货币是指起创造存款货币作用的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这两者的总和。
原始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吸收的能增加其准备金的存款,包括商业银行吸收的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它是基础货币的一部分。
所以基础货币量大于原始存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