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 李白的山水诗

合集下载

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古诗赏析

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古诗赏析

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古诗赏析“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这两句是说,画家经过严密构思,挥笔作画,就像驱山走海一样,把山水的壮丽景象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诗句概略地描述出一幅雄伟壮观、森罗万象、尺幅万里的巨型山水图,赞叹画家巧夺天工的本领。

视野开阔,气氛磅礴。

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

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

满堂空翠如可扫,赤城霞气苍梧烟。

洞庭潇湘意渺绵,三江七泽情洄沿。

惊涛汹涌向何处,孤舟一去迷归年。

征帆不动亦不旋,飘如随风落天边。

心摇目断兴难尽,几时可到三山巅。

西峰峥嵘喷流泉,横石蹙水波潺湲。

东崖合沓蔽轻雾,深林杂树空芊绵。

此中冥昧失昼夜,隐几寂听无鸣蝉。

长松之下列羽客,对坐不语南昌仙。

南昌仙人赵夫子,妙年历落青云士。

讼庭无事罗众宾,杳然如在丹青里。

五色粉图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

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

注释赵炎,李白友人。

少府,县尉之别称。

粉图,即在粉墙上所绘之图。

峨眉句:峨眉,山名。

也作峨嵋。

在四川峨眉县西南。

有山峰相对如蛾眉,故名。

西极:西方极远之处。

屈原《离骚》: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

此句言画中之山像峨眉山那样雄伟高峻。

罗浮句:罗浮,山名。

在广东增城、博罗、河源等县间。

长达二百余里,峰峦四百余座,为粤中名山。

南溟,即南海。

此句言画中之山如罗浮山那样横亘至海。

名公句:名公,指著名的画家。

绎思,推究思考。

绎,蚕抽丝。

此句言画家作画时,精心构思。

公,一作“工”。

驱山句:这里用的是拟人手法,把画山画水,说成把山驱赶到画面中,让海水走入画面中。

走,这里是使动用法,即使山走。

赤城句:赤城,山名,在浙江天台县。

苍梧,山名,即湖南宁远境内的九疑山。

此句言画中山岳云蒸霞蔚,烟雾缭绕。

洞庭句:洞庭,即洞庭湖。

潇湘,指湖南湘江。

缈绵,悠远隐约。

此句言画中江、湖望去悠远隐约。

三江句:三江七泽,概指江河湖泽。

“回沿,谓水流上下回旋。

逆流而上曰洄,顺流而下曰沿。

《望庐山瀑布》教案15篇

《望庐山瀑布》教案15篇

《望庐山瀑布》教案《望庐山瀑布》教案1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望庐山瀑布》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望庐山瀑布》教案1活动目标:1、理解古诗内容,学习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诵古诗。

2、喜欢诵读古诗,并萌发幼儿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活动准备:瀑布的图片或光盘活动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们,你们见过瀑布吗?今天老师带来了瀑布的光盘,我们一起来看看瀑布吧!提问:你们觉得瀑布像什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唐朝诗人李白他游庐山时,看到庐山瀑布美丽壮观的景象而写下的古诗《望庐山瀑布》。

你们听听诗人觉得瀑布像什么?(二)学习《望庐山瀑布》一、教师有感情的朗诵古诗。

提问:1、这首诗是谁写的呢?2、你们听到诗中写了什么?二、逐句解释古诗含义。

1、解题,介绍作者。

(1)“望”是什么意思?明确:远看。

“庐山”是个山名,在江西省北部,临长江,靠近九江市,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谁去过庐山,或在电影、电视中见过,请一位同学说说他所见过的庐山的景色。

2、理解诗意,想像画面,体会感情。

(1)“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指庐山的香炉峰。

“烟”,指的不是炊烟,也不是哪儿冒出的烟,而是指云雾。

山峰高耸入云,峰上云雾缭绕,下面水气升腾,整座山峰笼罩在烟雾之中。

阳光一照,烟雾便呈现出绛紫的色彩,飘飘悠悠,萦绕山际。

多美啊!(2)“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远远看去。

“川”:指大河。

“挂”:悬挂。

远远望去瀑布像是挂在山前的一条大河。

这句诗挂字用得好,因为瀑布在不停地流动着,从动态上看,就像一条巨大的河流,但平时河流都是流淌的,而这一瀑布却由上而下地高悬,所以诗人用“挂”这个字写出瀑布外形的壮观。

同时通过“挂”这个字使人体会到瀑布水流又快又急,而且山势陡峭,仅仅通过一个字就写出了瀑布的磅礴气势。

(3)“飞流直下三千尺”。

“飞流”:是形容瀑布飞快地流下来,像飞一样。

山水诗——《姑孰十咏(谢公宅)》

山水诗——《姑孰十咏(谢公宅)》

山水诗——《姑孰十咏(谢公宅)》《姑孰十咏(谢公宅)》原文青山日将暝,寂寞谢公宅。

竹里无人声,池中虚月白。

荒庭衰草遍,废井苍苔积。

惟有清风闲,时时起泉石。

《姑孰十咏(谢公宅)》译文夕阳西下,青山暮色一片,谢公旧宅,人去楼空,寂寞难耐。

竹丛无人,池塘水月空灵虚白。

庭院荒芜,杂草丛生,废弃的井栏长满苍苔。

唯有清风,悠闲自在,不时从岩石中的清泉上飘拂而来。

《姑孰十咏(谢公宅)》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

从25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

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杜甫结交。

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怀着平乱的志愿,于公元756年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因受永王争夺帝位失败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中途遇赦东还。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卒于当涂(今属安徽)。

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

李白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

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

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文章。

浅谈李白的山水景物诗的特点

浅谈李白的山水景物诗的特点

浅谈李白的山水诗内容提要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高峰时期,涌现出许多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并留下了大量千古不朽的诗篇。

李白是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上最为耀眼的巨星之一。

从古至今,李白的抒情诗倍受人们的重视。

李白的诗歌中着重描写客观事物在他胸中激起的感情风涛,努力展现自已炽热的内心情感。

关键词李白山水诗题材广泛想象细节描写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高峰时期,涌现出许多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并留下了大量千古不朽的诗篇。

其中,李白是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上最为耀眼的巨星之一。

从古至今,李白的抒情诗倍受人们重视。

而笔者则偏爱于李白的山水诗。

在这些诗篇中李白着重抒写客观事物在自已胸中激起的感情风涛,努力展现自已炽热的内心情感。

一、李白创作特色形成的原因唐代诗人,大都有游历名山大川的经历,或因出仕,或为求名。

而李白的创作也离不开他一生的坎坷经历。

李白出身于一个富有、有文化教养的“贵族”家庭。

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

他的少年时代是在蜀中度过的。

当时的蜀中是一个道教气氛浓郁的地方,因此,儒、道都对其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大约18岁左右,李白学习了纵横术,又因为李白有着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开元十八年(730)左右,他曾一度抵达长安,为争取政治出路而拼搏,但终于失意而归。

天宝元年(742),李白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作为文学侍从之臣,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

但不满两年,就被权贵们所诋毁,仕途再受打击,随后被迫辞官离京。

此时李白的诗歌创作已逐步趋于成熟。

此后11年里,他继续在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漫游,“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

可是他仍然关心国事,希望重获朝廷任用。

天宝三年(744),李白在洛阳与杜甫认识,结成好友,次年分手后未再见面。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当时李白正在宣城(今属安徽)、庐山一带隐居。

次年十二月他怀着消灭叛乱、恢复国家统一的志愿应邀入永王李幕府。

李白《独坐敬亭山》赏析:以景寄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大自然的向往

李白《独坐敬亭山》赏析:以景寄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大自然的向往

李白《独坐敬亭山》赏析:以景寄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大自然的向往《独坐敬亭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虽简短,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意境,是李白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赏析:作品原文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译文及注释译文山中群鸟一只只高飞远去,天空中的最后一片白云也悠然飘走。

敬亭山和我对视着,谁都看不够,看不厌,看来理解我的只有这敬亭山了。

注释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

尽:没有了。

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

独去闲:独去,独自去。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两不厌: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

厌:满足。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李白政途失意后浪迹江湖中的某一年。

詹锳《李白诗文系年》系此诗于天宝十二载(753),并认为与《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为前后之作。

天宝十二载,李白南下宣城。

行前,有诗《寄从弟宣州长史昭》,其中写道:“尔佐宣城郡,守官清且闲。

常夸云月好,邀我敬亭山。

”自十年前放还出翰林,李白长期漂泊,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然而他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因怀才不遇一直抑郁不平。

身心的疲惫,需要得到慰藉。

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篇,《独坐敬亭山》即是其中之一。

对此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认为《独坐敬亭山》的写作年代值得商榷。

这首诗写于何年,在李白留存的诗稿中并没有注明,而认为这首诗写于天宝十二载只是后人推测所得出的结论。

这首诗或许不是作于天宝十二载,而是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的可能性更大。

上元二年,李白已岁逾花甲,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的漂泊流离,经历了蒙冤被囚禁的牢狱之灾,经历了带罪流放的屈辱之后,李白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到宣城时,再也没有昔日友朋如云、迎来送往的场面了,再也没有北楼纵酒、敬亭论诗的潇洒了。

山水诗:李白《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

山水诗:李白《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

山水诗:李白《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山水诗起源于先秦两汉,产生于魏晋时期,并在南朝至晚唐随着中国诗歌发展与文学环境变迁而不断演变。

山水诗的出现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为中国诗歌增加了一种题材。

山水诗标志着人与自然进一步的沟通与和谐,标志着一种新的自然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的产生。

下面是无忧考网为大家带来的:山水诗:李白《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望庐山瀑布唐代: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注释1.香炉:指香炉峰。

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

”“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2.遥看:从远处看。

挂:悬挂。

前川:一作“长川”。

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3.直:笔直。

三千尺:形容山高。

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4.疑:怀疑。

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一作“半天”。

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层,九重天,即天空处。

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创作背景这两首诗一般认为是公元725年(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

詹锳先生在《李白诗文系年》中根据任华《杂言寄李白》诗,认为第一首五古为李白入长安以前(开元年间)所作。

另有人认为第二首七绝作于公元756年(唐玄宗天宝十五年)李白到庐山的夏秋之交。

赏析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山水诗:李白《蜀道难》原文翻译及赏析

山水诗:李白《蜀道难》原文翻译及赏析

【导语】⼭⽔诗是指描写⼭⽔风景的诗。

虽然诗中不⼀定纯写⼭⽔,亦可有其他的辅助内容,但是呈现⽿⽬所及的⼭⽔状貌声⾊之美,则必须为诗⼈创作的主要⽬的。

由谢灵运开创,脱胎于⽞⾔诗。

下⾯是⽆忧考为⼤家带来的:⼭⽔诗:李⽩《蜀道难》原⽂翻译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蜀道难唐代:李⽩噫吁嚱,危乎⾼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千岁,不与秦塞通⼈烟。

西当太⽩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摧壮⼠死,然后天梯⽯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之⾼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雄飞雌从绕林间。

⼜闻⼦规啼夜⽉,愁空⼭。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崔嵬,⼀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避长蛇;磨⽛吮⾎,*如⿇。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西望长咨嗟!译⽂唉呀呀!多么⾼峻伟岸!蜀道真太难攀登,简直难于上青天。

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了蜀国,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法详谈。

⾃从那时⾄今约有四万⼋千年,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

西边太⽩⼭有飞鸟能过的⼩道。

从那⼩路⾛可横渡峨眉⼭顶端。

⼭崩地裂蜀国五壮⼠被压死了,两地才有天梯栈道开始相通连。

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巅,下有激浪排空迂回曲折的⼤川。

善于⾼飞的黄鹤尚且⽆法飞过,即使猢狲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

青泥岭多么曲折绕着⼭峦盘旋,百步之内萦绕岩峦转九个弯弯。

屏住呼吸仰头过参井皆可触摸,⽤⼿抚胸惊恐不已徒长吁短叹。

好朋友呵请问你西游何时回还?可怕的岩⼭栈道实在难以登攀!只见那悲鸟在古树上哀鸣啼叫;雄雌相随飞翔在原始森林之间。

⽉夜听到的是杜鹃悲惨的啼声,令⼈愁思绵绵呵这荒荡的空⼭!蜀道真难⾛呵简直难于上青天,叫⼈听到这些怎么不脸⾊突变?⼭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尺;枯松⽼枝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

浅论李白地山水诗

浅论李白地山水诗

浅论李白的山水诗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谪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李白是个高产诗人,一生创作了千余首诗歌,其中山水诗的数量,约占五分之一,这些诗篇的创作横跨了李白的大半生岁月,他以自己独特的个性、浓厚的主观情感去描绘祖国的壮丽山河,将游玩、山水和现实联系起来,努力抒发自己炽热的内心情感。

我们可以从他的山水诗中感受到他那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宏伟的气魄、磅礴的气势。

下面试对李白山水诗的风格特点进行粗浅的探讨。

李白一生酷爱山水,足迹遍布祖国的名山大川,在他创作的大量惊风雨、泣鬼神的诗篇中,涌现出了许多山水佳作,把山水诗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开拓了一个新的境界。

一、李白山水诗的特点(一)李白的山水诗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李白的山水诗继承并发展了庄子、屈原所开拓的浪漫主义传统,是盛唐诗歌的伟大代表。

李白的山水诗所富有的浪漫主义基调,是诗人的个性、豪气的必然反映。

他往往不是按照生活本身的逻辑,如实地、具体地描写生活,而是将现实生活的感受和酝酿于胸中的诗情,幻化出奇丽非凡、惊心动魄的诗意境界。

1、超凡的想象力李白的山水诗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他将自己强烈的主观感情也融入了山水之中,他笔下的山水仿佛有了生命,有了灵魂。

他向来不拘泥于山水形貌的细描实写,不受山水境界的制约,而是凭着自己的审美观点,随意写景抒情。

当现实中的事物不足以形容、比喻、象征其思想愿望时,他以种种惊人的想象,创造一个虚拟的世界,从而形成了浪漫主义色彩,产生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①“……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瞑。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森林兮惊层颠。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岳崩摧。

李白的诗山水诗

李白的诗山水诗

李白的诗山水诗
李白,那可是大唐诗坛上一颗璀璨无比的巨星啊!他的山水诗,就如同夜空中绚烂的烟火,让人目眩神迷。

你想想,“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哪是简单的诗句呀?这不就是一幅气势磅礴的瀑布图直接展现在咱眼前吗?那瀑布好似一条巨龙,从云端俯冲而下,带着雷霆万钧之势,难道不让你震撼吗?
再看“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两岸的青山就像热情的主人,争着迎接远方的客人,这画面难道不生动有趣吗?这孤帆在太阳的陪伴下缓缓驶来,难道没让你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又充满希望的美好?
还有“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这天门山仿佛被巨人一刀劈开,楚江的水汹涌奔腾,这场景难道不令人心潮澎湃?
李白的山水诗,不只是文字,更是一种魔力,能把你瞬间拉进那奇妙的山水世界。

他用神奇的笔触,让山水活了起来,有了灵魂。

我觉得呀,李白的山水诗就像是一扇通向仙境的大门,只要你走进去,就能领略到世间最美的风景,陶醉其中,无法自拔!。

中考语文必背课文:李白《渡荆门送别》

中考语文必背课文:李白《渡荆门送别》

中考语文必背课文:李白《渡荆门送别》中考语文必背课文:李白《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荆门送别》全诗:流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白话翻译: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来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

高山渐渐隐去平野慢慢舒展开,江水一片仿佛流进广阔的莽原。

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飞来的明镜,空中彩云结成绮丽的海市蜃楼。

但我还是更爱恋故乡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陪伴着我万里行舟。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这在学术界没有争议,但具体作年有多种说法,主要有三种:一说作于开元十二年(724年),二说作于开元十三年(725年),三说作于开元十四年(726年)。

根据郁贤皓的说法,李白是在开元十二年(724年)辞亲远游。

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这次离别家乡,发青溪,向三峡,下渝州,渡荆门,轻舟东下,意欲“南穷苍梧,东涉溟海”。

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作品赏析: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

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山随平野尽”,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

著一“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

这句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

“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

李白关于描写山水的诗句大全

李白关于描写山水的诗句大全

李白关于描写山水的诗句大全李白关于描写山水的诗句大全1.望庐山瀑布年代: 唐作者: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望天门山年代: 唐作者: 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送友人入蜀年代: 唐作者: 李白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4.横江词其一年代: 唐作者: 李白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

一风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官阁。

5.横江词其二年代: 唐作者: 李白海潮南去过浔阳。

牛渚由来险马当。

横江欲渡风波恶。

一水牵愁万里长。

6.横江词其三年代: 唐作者: 李白横江西望阻西秦,汉水东连扬子津。

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

李白描写祖国山水的诗句有哪些7.横江词其四年代: 唐作者: 李白海神来过恶风回。

浪打天门石壁开。

浙江八月何如此。

涛似连山喷雪来。

8.横江词其五年代: 唐作者: 李白横江馆前津吏迎,向余东指海云生。

郎今欲渡缘何事,如此风波不可行。

9.横江词其六年代: 唐作者: 李白月晕天风雾不开。

海鲸东蹙百川回。

惊波一起三山动。

公无渡河归去来。

10.送友人寻越中山水年代: 唐作者: 李白闻道稽山去,偏宜谢客才。

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

东海横秦望,西陵绕越台。

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

八月枚乘笔,三吴张翰杯。

此中多逸兴,早晚向天台。

11.杜陵绝句年代: 唐作者: 李白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

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

12.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年代: 唐作者: 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李白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句13.上三峡年代: 唐作者: 李白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14.下陵阳沿高溪三门六剌滩年代: 唐作者: 李白三门横峻滩,六剌走波澜。

《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

《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

《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试题资料、作文大全、语文资料、公文资料、素材资料、古诗文、教案大全、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test questions,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Chinese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s, material materials,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plan encyclopedia, synonyms, antonym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1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万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李⽩《访戴天⼭道⼠不遇》全诗原⽂、注释、翻译和赏析【解题】此诗最⼤特点之⼀,是以美景托愁。

诗开⾸就展现出⼀⽚桃源景象,把⼈引到⼀个世外桃园之中,何来谈“愁”。

随着诗⼈进⼭的⾏程,⼈们看到的是:林⽊深深,溪流潺潺,麋⿅出没,野⽵、飞瀑、碧峰,犹如美不胜收的画轴,⼀幅接⼀幅地展开。

只是到最后,才托出访道⼠不遇⽽⽣愁情。

此诗写愁之第⼆特点,是对愁的描绘⾃然、优雅,⽤倚松再倚松表现诗⼈访道⼠不遇之惆怅,妙不可⾔。

总之,此诗写愁不落窠⾅,独具萧洒、飘逸之风姿,⾮诗仙莫能为也。

【全诗】《访戴天⼭道⼠不遇》.[唐].李⽩.⽝吠⽔声中,桃花带⾬浓。

树深时见⿅,溪午不闻钟。

野⽵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注释】①戴天⼭:即⼤匡⼭,在今四川江油市西。

【翻译】⽝吠⽔⾊中,淙淙的泉流声夹杂着⽝吠,桃花带露浓。

带晨露的桃花⼗分的艳浓。

树深时见⿅,树林幽深不时出没着麋⿅,溪午不闻钟。

溪边午时听不到⼭寺鸣钟。

野⽵分青霭,迷蒙青雾⾥依稀可见野⽵,飞泉挂碧峰。

⼀道飞瀑悬挂在青碧⼭峰。

⽆⼈知所去,没有⼈知道观主去往何处,愁倚两三松。

我惆怅不已独倚两三青松。

【鉴赏】这⾸五律约作于李⽩早年在戴天⼭(在今四川江油县)⼤明寺读书之时。

诗题“访道⼠”和“不遇”总绾诗意,但全诗“⽆⼀字说道⼠,⽆⼀字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不遇”(吴⼤受《诗筏》),读来令⼈奇趣横⽣。

⾸联写景兼点时令和时间。

⽝吠之声与汩汩⽔声传⼊⽿膜,先令⼈获得悠远清雅的听觉享受;桃花上挂着晶莹欲滴的露珠,⼜令⼈⽣出湿润鲜艳的视觉美感。

同时,“桃花”暗点早春,“露浓”暗点清晨,既是清晨的早春,⼜是早春的清晨,⼆者合在⼀起,使得⼭林的⼀切都显得那样新颖奇妙,不仅有⼒地烘托了⼭中道⼠的超尘脱俗,⽽且细微地揭⽰了诗⼈清晨访友的急切⼼情。

颔联更深⼀层,借“树深”表明路程的延伸,借“溪午”表明时间的变化。

⼭深树密,幽静已极,何况“时见⿅”!⿅胆⼩怕⼈,既然时时可见,则周围⽆⼈可想⽽知。

李白《蜀道难》原文鉴赏

李白《蜀道难》原文鉴赏

李白《蜀道难》原文鉴赏李白《蜀道难》原文鉴赏《蜀道难》是李白的诗作代表作之一。

我们为大家整理了李白《蜀道难》原文鉴赏,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蜀道难朝代:唐代作者:李白原文: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蜀道难》鉴赏整体评析这首诗是袭用乐府旧题,意在送友人入蜀。

诗人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

至于本诗是否有更深的寓意,历代有各种不同看法。

然而就诗论诗,不一定强析有寓意。

但从诗中,“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看,却是在写蜀地山川峻美的同时,告诫当局,蜀地险要,应好好用人防守。

诗采用律体与散文间杂,文句参差,笔意纵横,豪放洒脱。

全诗感情强烈,一唱三叹,回环反复,读来令人心潮激荡。

整体把握这首诗大约是天宝(唐玄宗年后,742~756)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写的。

《蜀道难》是他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

诗人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山水特点来描写,以展示蜀道之难。

10首写名山的古诗,一生好入名山游名山北固山李白

10首写名山的古诗,一生好入名山游名山北固山李白

10首写名山的古诗,一生好入名山游名山北固山李白•古代的人文墨客中,不乏喜好游历名山大川,几大著名的山峰都有人去过,他们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诗佳句。

一、《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仙李白绝对是历代诗人中游历过名山最多的人,他“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这首诗是当时26岁的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行至天门山,初次见到天门山时有感而作的。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北郊长江畔,系“夹江对峙”的东梁山、西梁山之并称。

其中又以东梁山最为陡峭,突兀江中,如刀削斧砍,巍巍然砥柱中流。

二、《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二》(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以雄、奇、险、秀闻名,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

李白写有两首有关庐山瀑布的诗,其一为五言古诗,知道的人较少,其二为七言绝句,知名度较高。

尤其是最后两句,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

三、《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北郊,这里有大小山峰60座,主峰名“一峰”,海拔317米。

应验了那句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自从南齐谢朓的《游敬亭山》和李白的这首诗篇传颂后,这座山的名气越来越大,后来历代许多著名诗人都来此并写下诗篇画作,敬亭山也因此被称为“江南诗山”。

四、《题西林壁》(北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写庐山的诗中最有名的除了李白的,还有苏轼的这首。

诗题意思是“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位于江西庐山的西麓。

当时,苏轼由黄州(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江西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这首诗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既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全诗赏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全诗赏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全诗赏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全诗赏析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游的诗人,他的诗许多是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全诗赏析,欢迎大家阅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诗文解释】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在三月份烟雾迷漫、繁花似锦的春天去扬州。

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词语解释】1、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孟浩然:李白的好朋友。

之:到达。

广陵:即扬州。

2、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

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辞:辞别。

3、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

下:顺流向下而行。

4、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

尽:尽头,消失了。

碧空:一作“碧山”。

陆游的《入蜀记》云:“八月二十八日访黄鹤楼故址,太白登此楼送孟浩然诗云:‘孤帆远映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盖帆樯映远,山尤可观,非江行久不能知也。

”5、唯见:只看见天际流:流向天边天际:天边的尽头。

【诗文赏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

这是一首送别诗。

李白十分敬爱孟浩然,此番送别,情自依依。

然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般美好。

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

诗人送友人远行,对老朋友要去繁华的扬州充满了羡慕,诗中洋溢着欢快的情绪。

诗人在江边极目远送,可见两人友情的深厚。

全诗自然清丽、境界开阔、形象传神。

【讲解】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游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足迹几乎遍及整个中国,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

浅谈李白的山水诗

浅谈李白的山水诗
化等 等 )是 语 文课 堂教 学 的一项 重 要 内容 。 住这 一部 分 , 抓 内容 , 目的是 使 课 堂教 学更 好地 体 现 学 生的“ 认知 主体 作
貌 的艺术 写照 。


- + 一 + 一 + 一 + 一 + ” + - + - + - + . .

推动 着他 写 山水 的 气势 , 只有他 桀骜放 纵 的个性 才 能把 山 水 固有 的气势从 山水 中张扬 出来 , 张扬 山水 的气势就 是 张 扬李 白自 己的个 性和 生命 力 , 即是把他 自 己的个 性和 生命 力扩 张到 山水 中, 的 生命 力是 无 限扩 张 的 , 他 给人 的感 觉 不是 山水感 染 了他 , 而是他 感染 了大唐 的山水。 二 、 白山水诗 的独 特风格 李 ( ) 白的 山水诗 明 朗清新 , 一 李 意境 开阔
李 白, 盛唐 最 杰 出的诗 人 , 是 我 国文 学史 上继 屈 原 也 之后又 一伟 大 的浪漫 主义诗 人 , 素有“ 仙” 称 。他经 历 诗 之 坎坷, 思想复 杂 , 既是一个 天 才 的诗 人 , 又兼有 游侠 、 客 、 刺 隐士 、 道人 、 士等人 的气质 。 策 儒家 、 家和 游侠 三种 思想 , 道 在 他身 上都 有体现 。“ 成身 退”是 支配他 一 生的 主导 思 功 想 。李 白留给 后人九 百 多首诗 篇。这 些熠 熠生 辉 的诗 作 , 表现 了他 一 生的心 路历程 , 盛唐社会 现 实和 精神 生活 面 是
浅谈李 白的山水诗
王志勇
( 河北 省石 家庄 市无极 县职业 技 术 中学
河北
石家庄 市
0 26 ) 54 0
摘要: 李白, 盛唐最杰 出的诗人, 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素有“ 诗仙” 之称。李白; ;是 中国山 水诗人中的另类, 他有一种世外高人 的气势和极富张力的生命力, 非常的 飘逸和洒脱, 这种个性的因素使得 {

李白描写山水的诗,李白的山水诗大全

李白描写山水的诗,李白的山水诗大全

李白描写山水的诗,李白的山水诗大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幽涧泉」李白拂彼白石,弹吾素琴。

幽涧愀兮流泉深,善手明徽高张清。

心寂历似千古,松飕飗兮万寻。

中见愁猿吊影而危处兮,叫秋木而长吟。

客有哀时失职而听者,泪淋浪以沾襟。

乃缉商缀羽,潺湲成音。

吾但写声发情于妙指,殊不知此曲之古今。

幽涧泉,鸣深林。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李白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江上望皖公山】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清宴皖公山,巉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 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

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

李白——《蜀道难》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躔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虺,砰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

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

回崖沓障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李白的山水诗

李白的山水诗

李白的山水诗李白的山水诗1、《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2、《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4、《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5、《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4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6、《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7、《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8、《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9、《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10、《山中与幽人对酌》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讲 李白的山水诗
一、回顾山水诗的发展历程
山水诗是描写山水风景,抒发观 赏山水时的感受的诗歌。《诗经》有 部分诗写山水的诗句,但没有全篇写 山水,往往是用来起兴,或是做为人物 活动的背景。庄子:“天地有大美而 不言。”曹操的《观沧海》是第一首 完整的写景诗。魏晋时期,玄学讲自 然,包括大自然。人们更多的观照山 水,发现了山水之美。
王维与李白二人在山水诗题材方面的相 异之处,亦即各具特色之处,在于王维隐 居终南山和蓝田辋川时,对佳山丽水细致 的刻画,以抒写其隐居的宁静心境,以某 一地为对象而写出一系列山水诗的不多, 而王维则是典型的代表。
李白在山水诗内容题材方面的独 到之处,在于利用想象或梦游的方式, 不仅写眼中的山水,更写心中的山水, 从而抒发自己的感情。著名的数《梦 游天姥吟留别》。因梦而游,飘然而 至,谢公屐、青云梯、海日、天鸡、 水气、闪电、鸣雷,石洞、神仙,纷 至沓来,意出尘外。借梦中惊心动魄 的奇景,对抗腐败的政治、黑暗的社 会,最后透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 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奇光异彩。
3、受二谢的影响。李白深为感 佩谢朓:“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 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令 人长忆谢玄晖。”(《金陵城西楼月 下呤》)可见李白山水诗接受了谢灵 运、谢朓的艺术滋养,承继发展了大、 小谢山水诗歌艺术传统。
4、受孟浩然的影响。开元年间的 山水诗人孟浩然便是这类盛世隐士而 名士的一个代表。他虽曾归隐鹿门山, 而青年李白深深景慕的就是这位声闻 天下的孟夫子:“红颜弃轩冕,白首 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赠孟浩然》)赞美他不慕荣禄、 不事君王的清德风流。
李白在运用色彩方面也毫不逊色。“野竹 分青霭,飞泉挂碧峰”(《访戴天山道士不 遇》),“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登 峨嵋山》),“日照香炉生紫烟”,“疑是银 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青天削出 金芙蓉”(《望庐山五老峰》),“天门中断 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马迹绕 碧峰,于今满青苔”(《游太山》),“绿竹 入幽 ,青萝拂行衣”(《下终南山过斛斯山 人宿置酒》)“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 秋月”(《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这些诗句 中描写色彩的词语也丰富多彩,据我约略估计, 其描写色彩词语的数量和诗篇,胜过王维。
二、李白写山水诗的原因
1、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 自然的表现。李白热爱祖国 河山,所以他可以忘记忧愁, 以极大的热情去写祖国河山。
2、受道家的影响。道家的自然思想使 他要拥抱大自然,与之化为一体。在《山中 问答》中,他诡秘地说:“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 地非人间。”世俗不会理解他,他也不属于 世俗的人间。他的神秘的桃花源,就是从碧 山通往梦想的神仙世界,生活在“大块”中, 与大自然元气混沌一片。这种道家、道教的 思想观念随他的社会生活、政治遭际而日益 加深,使他日益爱好大自然山水,也使他的 山水诗里的山水形象不仅表现自我形象,而 且融化为自我形象,使山水形象理想化、狂 想化、个性化了。
李白山水诗的突出特点是大 自然山水形象的理想化、狂想化 和个性化。在王湾、孟浩然诗里, 山水虽已表现诗人自我,但在诗 人意识中,人和山水之间主客观 界限仍是清楚的,并不把山水形 象融化为诗人自我形象,只是用 作表现或寄托诗人情怀的客观对 象。
四、李白与王维山水诗的异同
1、题材异同
李白,与王维相比,其游历范围更广, 入蜀中、出三峡,南至江浙,东至齐鲁, 北游长安、洛阳、太原。
谢朓以后,山水诗没有多大发展。盛 唐时期,王维、孟浩然形成了山水诗 派。李白虽然不属于山水诗派,也不 是以山水诗出名的,但也写了许多山 水诗,成就比较高。
李白一生的大半岁月是在隐逸漫 游中度过的。他说:“五岳寻仙不辞 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 寄卢侍御虚舟》)他 “心爱名山游, 身随名山远“(《金陵江上遇蓬池隐 者》)。
全诗八句 ,前六句写往“访”, 重在绘景,景色优美;末两句写 “不遇”,重在抒情,情致婉转。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 意境明朗,语言质朴,音韵流畅。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说明了远游 的时令是在秋季 。
这首诗二十八字中地名就有五个占了 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绝无仅 有的 。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 绝唱,殊不厌重”(王麟洲语),其原 因在于:诗境中处处渗透着诗人江行体 验和思友之情,处处贯串着山月这一具 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将广阔的 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
李白一生游览过许多地方,四川、山东、山 西、河南、浙江、江苏等,黄河、长江流域。 李 白 20 岁 前 后 游 历 了 蜀 中 的 不 少 名 胜 古 迹 , 培育了他壮阔的胸怀,豪迈的性格和热爱祖国 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李白25岁后,出蜀漫游, 在祖国广阔天地里培养了对大自然的爱慕和对 前途的美好憧憬。李白被玄宗“赐金还山”后, 又再度漫游,游踪遍及齐鲁,江浙、燕赵,歌 咏祖国大好河山是李白此时期山水诗的主要内 容。李白长流夜郎,中途遇赦,流浪于宣城、 历阳,此时山水诗将游仙、山水和现实联系起 来,反映李白深刻内心矛盾。所以在他创作了 许多山水诗,并把山水诗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开拓了一个新的境界。
2、以想象、虚构之法写景,也就是说, 写的景不是真实的,而完全是作者虚构的。 如《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
3、采用夸张之法。李白爱用夸张想 象之笔来写雄山大川。如“黄河之水天 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朝辞白帝彩 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庐山秀出南 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以驱走风霆、 鞭挞海月的气势,描绘出祖国山水的雄奇 灵秀。庐山的秀拔壮丽,他便从纵观天地、 俯 视 一 切 的 高 度 来 展 示 :“ 登 高 壮 观 天 地 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 白波九道流雪山”(《庐山遥寄卢侍御虚 舟》)。
渡荆门送别
6、带有强烈的抒情性。二谢有些山水 诗不能做到情景交融,追求形似,到了唐 代,山水诗的思想境界逐渐高远阔大,艺 术表现由形似趋向神似,山水诗中抒发 感情,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抒写 朋友宦游离别情谊,以山水起兴:“城 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这前途的展 望虽然迷茫,但胸怀开阔,情感悲壮。 李白的山水诗又是抒情的,他善于把山 水物色和特定的情绪渗透、交融在一起, 在“景”的形势和“情”的升发结合起 来。
5、受时代的影响。到了唐代, 人们在宦游白山水诗在题材上的特点
1、描写面广,几乎写及了李唐王 朝的全部版图,对全国各地的景物几 乎都有涉及。但以长江流域和黄河流 域为主。
2、李白山水诗选景物大,往往 是大山、大江,比如长江、黄河,卢 山、天姥山等,很少是宁静的丘壑, 优雅的林泉。如《望卢山瀑布》、 《将进酒》。
4、风格雄伟奇幻,气势磅礴。李白 笔下的山水虽也有幽静秀丽的一面, 但并非主流。由于他思想奇逸浪漫, 个性自由奔放,所以,外化后常使其山 水形象具有飘逸飞动之势,故瞩目雄 山大川,并以气骋词,以实现艺术变形, 表现雄浑的时代精神。峥嵘崔巍的大 山,天外飘来的黄河,飞瀑巨浪,长风 万里,意象无不阔大、超逸、飞动、 瑰奇,以讴歌自然伟力、礼赞高远理 想。
不同之处
其一、诗的结构构思上。
李白的山水诗,在结构构思上则不拘形式, 只以一个“情”字贯穿。情之所至,笔之所至。 正如苏轼所说:“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 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 姿态横生”。如《蜀道难》一句“噫吁 ,危 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破空而来, 中间又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 朱颜”,结尾再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侧身西望长咨嗟”。
其二、在诗体的选用上,二者也各有特点。 李白是各体都写,王维多用五律和五絶。
诗歌欣赏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 露浓。树深时见鹿,溪 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 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 去,愁倚两三松。
戴天山,又名大康山或大匡山, 在今四川省江油县。这首诗大约 是青年李白在此山中大明寺习读 时所作。
寒门庶族的刘裕当了皇帝,王谢大家 的门阀受到打击,诗人谢灵运愤愤然遨游 山水,却体会到大自然山水之美是具体的 实在的。他说:“夫衣食,人生之所资; 山水,性分之所适。”(《游名山志序》) 在观念上摆脱了汉代礼教化了的、魏晋玄 虚化了的山水观,他发现了浙东山水绚丽 多姿的自然美,大量创作了以欣赏山水为 主题的诗歌。因此,他的山水诗虽然有明 显不足,但却使大自然山水从古来神化、 礼教化而玄虚化的观念束缚中解放出来, 变为造化的艺术品,焕发光彩,供人游赏, 人化了。
2、艺术风格的异同
相同之处,两人在描绘山水 时,都善用色彩,从而描摹出优 美的景色,显得形象生动。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终南 山》)中的“白”、“青”,色彩鲜明,对比 强烈。 “檀栾映空曲,青翠漾涟漪”(《斤 竹岭》),“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木兰柴》),“仄径荫槐宫,幽阴多绿苔” (《宫槐陌》),“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白石滩》),逶迤南川水,明灭青林端” (《北 》),“本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辛夷坞》)等诗中,都用到描写色彩的词 语,显得色彩斑斓,不仅富有诗情,更有画意。 正如苏轼所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 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体现了作为诗人与画 家的本色。
7、自然明朗是李白山水诗语言的基
本特色,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 饰”。他朴素清丽、单纯自然的语言,受 乐府民歌沾溉,而更多来自新鲜活泼的生 活语言。“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 树”(《金乡送韦八之西京》),脱胎于南 朝乐府《西洲曲》:“南风知我意,吹梦到 西洲”。而“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 欲倒非人推”,随意挥洒口语,更见性情 的放旷。他多样化的语言又总归于率真 自然、清新明丽,体现为自然之美。
3、有些是真实的景物,有些 是虚构的景物。而借游仙、梦境 或幻境加以补充或组织的山水境 界,便于理想和感情得以汪洋恣肆 地抒发。《蜀道难》就是作者的 想象之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