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主谓倒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汉语主谓倒装句浅谈古汉语主谓倒装句及相关[摘要] 主谓倒装是指主谓成分位置变换,而句法关系不变的一种言语表达形式,摘是古汉语中常见而又复杂的语言现象。按其谓语构成成分的不同,可以将它区分为形容词谓语的倒装、名词谓语的倒装、代词谓语的倒装、动词谓语的倒装、副词谓语的倒装等多种类别。主谓倒装句是一个比较复杂问题,只有结合多方面理论来分析它,才会得出更全面更正确的结论。[关键词倒装范畴三个层面关键词] 关键词一所谓“倒装” ,有两种情况,一是句子成分位置变换了,句法关系也变了;一是句子成分位置变换了,句法关系不变。我们这里所说的主谓倒装,指的是后一种情况,它包括如下几类:1.形容词谓语的倒装。这一类主要出现在感叹句中,如:(1)贤哉,回也!(2)野哉,由也!《论语·雍也》《论语·子路篇》以上为形容词谓语前置,其主语、谓语的结构比较简单。还有较复杂的,如:(3)大哉,尧之为君也!(4)危哉,楼子之为寿也!《孟子·滕文公上》《战国策·赵策》以上后置的主语都由主谓短语构成。还有主语由动词构成的,如:(5)易哉,为君!(6)善哉,问也!《韩非子·难二》《孟子·梁惠王下》2.名词谓语的倒装。这一类在感叹句中较多,疑问句里也有。如:(1)小人哉,樊须也!(2)君哉,舜也!《论语·子路》《孟子·滕文公上》以上为名词谓语的前置,其主语多是一个单一的名词。 3.(疑问)代词谓语的前置。这种情况只在疑问句中出现,如:(1)谁与,哭者?(2)谁可使者?《礼记·檀弓上》《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类倒装句里谓语多为疑问代词“谁”“何”等,且主语多为“所”“者” 、、等名词性结构。 4.动词谓语的倒装。这种情况古汉语中例句不多,且大多出现在感叹句、祈使句中,陈述句中也有些,如:(1)死矣,盆成括!(2)宜多应者!《孟子·尽心下》《史记·陈涉世家》-1- 古汉语主谓倒装句浅谈以上两例主语较为简单,也有主语是主谓短语,谓语是述宾结构的,如:(3)有是哉,子之迂也!(4)若崩,厥角稽首。《论语·子路》《孟子·尽心下》5.副词谓语的倒装。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感叹句中,如:(1)甚矣,汝之不惠!(2)甚矣,天下之惑!《列子·汤问》《庄子·在宥》以上谓语部分皆由程度副词“甚”构成,且语气词都为感叹语气“矣”“甚” 。充当谓语,是古汉语特有的现象,有其构成条件:上面例中主语均为主谓短语;其主谓短语的谓语成分都可由“甚”修饰。 6.诗文中出现的主谓倒装。如:(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2)春日载阳,有鸣仓庚。《诗·周南·桃夭》《诗·幽风·七月》这类倒装只出现在古诗文中,主要是写诗时为押韵、平仄或对仗的需要而作的临时变动,今人的格律诗中也有。因为它主要是为形式需要而作的倒装,与内容无关,本文不予讨论。二对于古汉语主谓倒装句,一般只认为它是“文言特殊句法” ,和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至于其形成原因,一般作“强调突出”解释。现代汉语口语中的主谓倒装现象也较多。我们在此作以比较: 1.形容词谓语的倒装。现代汉语与古汉语有三点不同,现代汉语中,(1)谓(2)一般在形容词谓语前加“真、语一般不提前,如不说“真美啊,这张画!” 好、太”等表程度、肯定的“字眼” ,不只用一个形容词作谓语。如不说“这张画美啊!(3 )一般只在全句后加语气词,主语后不加。如不说“这张画啊,真” 美啊!” 2.名词谓语的倒装。有人说现代汉语里名词谓语不提前,不说“北京人,他” ,“星期一,今天” 。这不够准确,在实际口语中,我们常遇到名词谓语提前的现象,如:(1)甲:今天星期几了?乙:星期一,今天。(2)甲:来人多大?乙:是个老头子。甲:(寻思道)老头子,他?(3)甲:下一站哪儿?乙:鼓楼,下一站。在现代汉语里,名词谓语倒装依赖语言环境较强,其主语多可承前或蒙后省-2- 古汉语主谓倒装句浅谈略。3.(疑问)代词谓语提前。有人说在现代汉语里,“什么”既不能做谓语,更不能倒装。如不能说“你所说的达,什么?” (何哉,尔所谓达者?),更不能说“什么,他们所说的达” 。这即是说,(疑问)代词作谓语在现代汉语里不可倒装。这也不够完备,试看:(1)怎么了,你?(2)谁呀,门口那位?《荷花淀》孙犁《十月》91 年8 期118 页只不过在现代汉语里这样的倒装句并不常见而已。 4.动词谓语的倒装。有人说现代汉语口语里,简单的
动词谓语也可提前,这里,实际上牵涉到一个古今互译的问题,古文翻译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翻译时,一般以直译为主,以求准确,意译为辅,以求通顺。如:(1)如此乎,礼之急也!(2)到了这种地步了吗,礼法的迫切! 5.副词谓语的倒装。这一类,现代汉语中找不到例证。主要因为现代汉语里并不存在副词充当谓语的现象(不包括单独回答问题)。但在古汉语中副词作谓语的现象却很常见,如:(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赵策》(2)九而效之,罪又甚矣。《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总之,古今汉语中的主谓倒装在结构上是相同的,象现代汉语主谓倒装句一样,古汉语里只要有这种句子形式的常式句,也会找到相应的主谓倒装句(即变式句)。三谈到主谓倒装句,必然要牵涉到它的研究范畴问题。主谓倒装句倒底是属语法范围,还是属修辞范畴,还没有一个定论。一般说来,研究古汉语的人侧重于将它放在语法部分来研究,而研究现代汉语的人则侧重于将它放在修辞部分来讨论,极少有人明确提出主谓倒装句当属语法现象还是修辞现象这一点,多是因为研究的出发点和着落点不同,无意中把它归为不同的类属。我们认为,古汉语主谓倒装句和现代汉语主谓倒装句一样,既不是单一的语法问题,也不是纯粹的修辞现象,而是既牵涉语法又联系修辞的语用问题。既然古今汉语主谓倒装句同一,我们也可借助现代汉语的三个平面理论来分析它。一般说来,汉语语序包括语法的、语义的和语用的,这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我们要将三个平面区分开来,如果改变了句子成份的次序,原句的深层语义关系不变,但语法结构关系变了,语用风格也随之变化,这是句式的变换,属语法平面。如,客人来了(主谓)——来客人了(动宾)。如果改变了句子成份-3- 古汉语主谓倒装句浅谈的次序,原句的语法关系不变,语义内容却发生了变化,这是属语义平面。如,我打他(主—谓—宾)——他打我(主—谓—宾)。如果改变了句子成份的语序然而不改变其原句的语法结构关系及深层语义关系,只是某些语用风格色彩发生了变化,这是句子成份的倒装,属于语用平面。主谓倒装是属于语用平面的问题。其次,三个平面之间又是密切相联的。语序的变化离不开三个平面中任何一个平面。讨论其中任何一个平面,势必要牵及另外两个平面。语序的变化要以句法为基础,没有句法前提,也就谈不上语用问题。由于汉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因而语序也就显得尤其重要,成为汉语表达意义的一种重要语法手段。没有这一固定语序的语法基础,语言交际势必混乱。而“主—谓”结构又是汉语长期以来最稳固的语法句型,是任何句式变化的原始出发点,句法关系再怎样变化,都摆脱不了这一基本的句型范式。同一种语言现象,研究的出发点不同,便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语法学研究句法结构关系,即“语言是怎样构成的” ,故而它着重于描写其语法特征;修辞学研究其表达效果,即“语言是应该怎样使用的” ,故而着重分析其倒装效用,但二者都不足概括主谓倒装句的全部。而语用学研究的是制约语言使用的各种因素,即“语言是怎样使用的” ,它既联系了语法——主谓倒装从何而来,又联系到修辞——主谓倒装句形成的原因,又涵盖了语法修辞都不曾注意到的问题——如呼语后置、追补主语等现象。所以,要全面解决主谓倒装句问题,只有将其放在三个平面上来作具体的分析。弄清了这一事实,我们就可以因此把主谓倒装与古汉语里的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倒装现象区分开来。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陆俭明.汉语口语句法里的倒装现象.商务印书馆,1993. [2] 康瑞宗.古代汉语语法.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 [3] 黎锦熙.比较文法.中华书局, 1986. [4] 王希杰.修辞学新论.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