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重点中枢神经系统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颅脑正常影像解剖
1.头颅CT、MR的正常解剖
大脑半球(额叶、顶叶、颞叶、枕叶) 分界:大脑镰、中央沟、外侧沟、顶枕沟
小脑(小脑半球、蚓部、小脑扁桃体) 小脑与大脑间:小脑幕
脑干(中脑、桥脑、延脑)
脑室系统:侧脑室(额角、枕角、颞角、体部、三角区) 、第三脑室、第四脑室
脑膜(硬脑膜、蛛网膜、软脑膜)硬脑膜下腔、蛛网膜下腔、硬脑膜窦
脑池、脑脊液循环
脑脊液循环:各脑室脉络丛产生(主要是侧脑室,其次是第四脑室,第三脑室很少)-----侧脑室-----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正
中孔和两个外侧孔-----蛛网膜下腔-----蛛网膜粒渗入-----上矢状窦
------血液循环
大脑镰:硬脑膜内层自颅顶正中线折叠并伸入两大脑半球间形成。
CT:正中部前后走行线状高密度区
MRI:中等信号影
小脑幕:水平位于大脑半球与小脑之间。
信号与大脑镰相似。
硬脑膜:增强时明显强化。
蛛网膜:正常时不强化,在脑膜炎或有肿瘤浸润时则可强化。
硬脑膜下腔:蛛网膜和硬脑膜之间的潜在性腔隙。
蛛网膜下腔: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的较大腔隙,充满脑脊液。
CT:水样密度
MRI:T1低信号,T2高信号
2、大脑
大脑半球被覆皮质,深部为髓质和神经核团;
CT:皮质密度略高于髓质
T1WI上,皮质为灰黑信号,髓质为灰白信号
T2WI上,皮质为灰白信号,髓质为灰黑信号
基底节,丘脑,内、外囊
CT:基底节和丘脑为皮质密度,内、外囊为髓质密度
MRI:T1WI:基底节和丘脑为灰黑信号,内、外囊为灰白信号
T2WI:基底节和丘脑为灰白信号,内、外囊为灰黑信号
脑干由中脑、脑桥与延髓构成
CT表现:脑干,其周围脑池为低密度
MRI表现:T1WI:神经核团为灰黑信号,白质纤维为灰白信号
T2WI:神经核团为灰白信号,白质纤维为灰黑信号
小脑(天幕分界)
CT表现:双侧小脑半球可分皮质髓质、小脑蚓部和小脑扁桃体密度较高
MRI表现:小脑皮、髓质和神经核团的信号与大脑信号相似
3. 重要的几个区:
基底节区(内囊、外囊、屏状核、脑岛) 放射冠及半卵圆中心、鞍上池、桥小脑角。
扣带回、海马回、海马回勾
丘脑下部:视交叉、视束、灰结节、乳头体、垂体漏斗
4、颅内脑血管的正常X线、MRA及DSA表现
颈内动脉系统: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脉络膜前动脉、眼动脉、前交通动脉、后交通
动脉
大脑前动脉供血区:大脑半球前内侧面2/3,大脑凸面上外侧约1CM宽区域
变异:起始段在对侧发出。
前交通动脉为动脉瘤的好发部位。
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大部分大脑半球外侧面、脑岛、颞叶的前外侧
椎基动脉系统:小脑前下动脉、小脑上动脉、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
大脑后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内侧面的后1/3以及枕叶
脑底动脉环(Willis环):
双侧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双侧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二、颅脑病变的基本影像学征象
异常CT图像分析要点:(首先要熟悉正常解剖)
1、病灶密度
●高:钙化、新鲜血肿、肿瘤等。
●低:液体、坏死、囊变、囊肿、水肿、脂肪
●等:血肿、肿瘤
●混合密度
2、病灶周围水肿(急性、恶性水肿均会较明显)
3、病灶强化:部分正常组织可以强化≤5Hu。
颅内病灶多强化,而腹部肝、肾肿瘤正常组
织强化多于病灶,所以显示病灶为低密度。
4、邻近组织改变
钙化:颅内钙盐沉积,可为生理性(松果体钙化、老年人基底节钙化),颅内肿瘤-胶质瘤 CT:高密度
MRI:不能特异的显示钙化灶
坏死、囊变:因血供减少或中断引起组织坏死、液化而形成的病变。
CT:低密度
MRI:T1WI 低信号,T2WI 高信号
脂肪(fat):包括含甘油三脂(triglyceride)的脂肪组织、分化好的脂肪组织来源的肿瘤和含脂肪的黄骨髓
CT:低密度
MR: T1WI 高信号 T2WI 高信号
出血(bleeding, hematoma)
CT: 高密度
MR: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变化
肿瘤(tumor)
CT: 低、等密度
MR: 大多数肿瘤 T1WI 低信号 T2WI 高信号
原因:肿瘤的含水量高于其起源组织
积水占位性
脑血管疾病
一、脑出血 cerebral hemorrhage
病因与发病机制高血压、动脉硬化微动脉瘤
临床表现 1.没有治疗或控制不好的高血压病人
2.常在活动或情绪激动中突然发病
3.发病时多有血压明显升高
4.症状轻重差别决定于出血类型和出血量。
•超急性期
•急性期出血后2—7天
•亚急性期出血后8—30天
•慢性期出血后1—2个月
•残腔期出血后3个月至数年
【诊断要点】
CT:团块状高密度血肿,CT值60~80Hu。
灶周低密度水肿环绕。
随时间变化,红细胞血红蛋白崩解,高密度的血肿由边缘向中心溶解变为等、低密度。
增强扫描在急性期一般无强化,亚急性期及慢性期边缘可呈环状强化。
MR:不如CT直观,血肿的MR信号变化较大。
依红细胞破裂与否、以及血红蛋白的演变过程有不同的变化
超急性期:T1WI 等或稍低信号,T2WI 高信号
急性期:T1WI 等或稍低信号,T2WI 显著低信号
亚急性期:T1WI 高信号,T2WI 周边高信号,中心为等或低信号以后逐渐演变为全高二、脑动脉瘤(aneurysms)
好发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和脑底动脉环及其分支
【诊断要点】
CT 平扫阴性或表现为类圆形结节等密度影,或环形、弧形高密度钙化影。
增强有三型,Ⅰ型瘤内无血栓形成呈均匀性强化;
Ⅱ型部分性血栓形成呈中心或偏心性强化;
Ⅲ型完全性血栓则无中心区强化,有或无外层的环形强化。
动脉瘤破裂出血
MR
①流速快无血栓形成,流空效应;
②巨大动脉瘤,T1WI低等混杂信号,T2WI为低等高混杂信号;
③陈旧性出血时,T1WI和T2WI均为高信号;
④增强扫描,一般无强化。
⑤MRA显示动脉瘤的部位、形态和大小,
⑥增强MRA:
三、缺血性脑梗塞(脑梗死)
脑血管阻塞而致脑组织缺血缺氧、神经元和其他神经细胞的死亡。
临床分期
• 1,超急性期(0—6小时)
• 2.急性期(6—24小时)
• 3.亚急性期(2—7天)
• 4.稳定期(8—14天)
• 5.慢性期〉15天)
影像学分类:
•累及皮层和白质的大面积梗塞:
•小片状梗塞
•腔隙性梗塞
•出血性梗塞
•陈旧性梗塞和软化灶
【诊断要点】
1.大面积梗塞
•12小时内,CT可无阳性发现;
•楔形或大片状,脑肿胀,累及髓质和皮质;
•MR T1WI低信号,T2WI和FLAIR呈高信号;
•2周后可出现脑回状,斑状或环状强化;
2.小片状梗塞:
•多见于动脉硬化者,为动脉小分支闭塞。
•MR表现为局灶性小片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3. 腔隙性梗塞
•深部穿支动脉闭塞所致。
常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
•病灶位于基底节区、放射冠与脑干,
•CT表现为直径小于1.0cm。
边缘清楚的低密度灶。
•MR 为类圆形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灶。
4. 出血性梗塞
•缺血性脑梗塞经抗凝治疗,血栓碎裂变小,向远侧移动,血液进入再通、但已有坏死的血管,易破裂出血而形成出血性脑梗塞。
•好发于皮质和基底节,为大片低度区中出现不规则的高密度出血斑。
•原缺血梗塞的基础上发生出血。
•CT大片低密度区中出现不规则的高密度出血斑。
•MR在原T1WI低信号的病灶内出现较大片状高信号,出血灶在T2WI也多为高信号。
•病灶占位效应加重
•临床病情加重
(渗血现象,不能等同于出血性梗塞。
)
5. 陈旧性梗塞和软化灶
•出现囊变与软化,边缘清楚,近于脑脊液密度/信号的囊腔
•MR 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FLAIR亦呈低信号。
•灶周胶质细胞增生及纤维牵拉,出现局限性脑室扩大、脑沟加宽和脑萎缩征象。
四、脑动静脉畸形(malformation AVM)
•最常见的血管畸形
•先天性
•病理:增粗、迂曲的供血动脉、异常血管团、增大的引流静脉
•周围脑组织萎缩和胶质增生
•可见钙化
⑴CT 平扫以等低混杂密度为主,局部脑组织可萎缩,血管破裂出血则为高密度的颅内血
肿。
增强扫描见条状、迂曲扩张血管团高密度强化为特征。
一般无明显的占位,合并破裂出血时占位效应较明显。
⑵MRI
•T1WI无信号或低信号条状迂曲血管流空影
•T2WI为混杂信号,多仍可见条状弯曲无信号或低信号的畸形血管影
•合并出血时T1WI、T2WI均可见高信号
•MRA可清晰显示增粗、迂曲的供血动脉和畸形血管团。
但对某些异常血管巢或引流静脉常显示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