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yq)

合集下载

东湖高新区

东湖高新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汹涌,中国改革开放大潮澎湃,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应运而生。

1988年,东湖高新区正式成立;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2000年,被科技部、外交部批准为APEC科技工业园区;2001年,被原国家计委、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即“武汉·中国光谷”;2006年,被科技部列为全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试点之一;被商务部、信息产业部、科技部确定为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区;2007年,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2009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东湖高新区规划面积5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万人。

区内山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建设了光谷生物城、武汉未来科技城、东湖综合保税区、光谷软件园、光谷金融港、大学科技园、富士康科技园、佛祖岭产业园等专业园区。

注册企业190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40多家,上市公司29家。

东湖高新区是中国最大的光纤光缆、光电器件生产基地、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激光产业基地。

光纤光缆的生产规模居世界第一,国内市场占有率55%,国际市场占有率25%;光电器件国内市场占有率60%;激光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50%,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为核心产业,生物、环保节能、高端装备为战略产业,高技术服务业为先导产业的“131”产业格局。

东湖高新区科技资源密集,集聚了各类高等院校42所、56个国家级科研院所、20多万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80多万在校大学生、58名两院院士、国家重点实验室14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4个。

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根光纤、第一个光传输系统和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主导制定了国际标准5项、国家标准110项、行业标准180项。

中国光谷在光通信、激光、空间地理信息系统、能源环保、数控系统等领域,代表了国内最高水平,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了话语权,成为中国在光电子信息领域参与国际竞争的知名品牌。

东湖高新区承担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新使命,以创新为动力,大胆先行先试,建设“四大特区”。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科研办公用地说明(一)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科研办公用地说明(一)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科研办公用地说明(一)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科研办公用地说明
1. 地理位置
•位于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毗邻东湖风景区
•交通便利,距离武汉市中心仅10公里
2. 办公用地描述
•总占地面积:100,000平方米
•办公楼建筑面积:80,000平方米
•绿化覆盖率:50%,环境优美
•大型停车场:提供充足的停车位
3. 设施设备
•高速互联网接入
•高级安保系统,保障安全
•多功能会议室,满足各种大小会议需求
•餐厅、咖啡厅、休息区等生活设施齐全
4. 优势与特点
•专为科研办公而设计,环境宜人,安静舒适
•靠近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人才资源丰富
•快速发展的科技创新中心,有利于创新交流和合作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配套政策支持,提供优惠条件
5. 租赁详情
•租赁方式:长期租赁,灵活合作
•租金和租赁条款:详细租金和条款请与管理部门联系
•联系方式:请致电XXX-XXXXXXX,
以上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科研办公用地说明》的相关内容,如需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与相关管理部门联系。

光谷之珠简单介绍

光谷之珠简单介绍

光谷之珠简单介绍光谷之珠,是指中国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简称“光谷”)这一科技创新中心的宝贵资源和亮点。

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硅谷,光谷汇聚了大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创业团队和科研机构,成为了国内外科技创新的热门地区。

光谷之所以被誉为“之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亮点。

首先,光谷拥有雄厚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

在这里,有一批批优秀的科研人才,他们在各个领域进行着前沿科研工作,不断推动着技术的进步和创新的发展。

光谷孵化了大量的高科技企业,涌现出了一批批具有独特技术和创意的产品和服务,其中不乏一些在国内外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的企业。

光谷拥有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光谷通过建设创新孵化基地、科技企业加速器等平台,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创业支持。

这里有丰富的创业资源、政策支持和投融资服务,帮助创业者实现梦想,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产业。

光谷还举办各类创业大赛和创业论坛,为创业者提供了展示才华和交流合作的平台。

光谷还注重产业协同发展。

光谷拥有众多的科技企业和产业园区,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为主导的产业集群。

这些企业和园区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形成了产业链条的完整,推动了整个区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光谷的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各界的积极参与。

光谷区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的科技企业和创新创业人才入驻光谷。

同时,光谷还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合作,形成了政产学研用的良好合力,推动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市场化。

光谷之珠的发展对于武汉乃至中国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光谷的崛起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形成了一个以光谷为核心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光谷的成功经验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推动了整个地区的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

光谷之珠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科技创新中心,凭借其雄厚的科技实力、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和产业协同发展,成为了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

光谷的发展不仅为武汉乃至中国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也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科技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5年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领导班子

2005年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领导班子

2005年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领导班子摘要:1.引言:介绍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基本情况2.主体:详细介绍2005年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领导班子的组成和特点3.结论:总结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领导班子在2005年的重要作用和影响正文:【引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位于武汉市东南部洪山区、江夏区境内,总面积518.0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9.6万(2012年)。

区内有多个产业园区,包括关东光电子产业园、关南生物医药产业园、汤逊湖大学科技园、光谷软件园、佛祖岭产业园、机电产业园等。

北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群是其科技与产业依托的重要基础,东部及南部开阔的农村用地为开发区产业发展提供了用地空间。

【主体】2005年,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领导班子在推动开发区发展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领导班子由多位经验丰富的官员和行业专家组成,他们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管理经验,为开发区的战略规划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这一年里,领导班子着力推进了以下几项工作:1.加强科技创新:领导班子认识到科技创新是开发区发展的核心动力,因此加大了对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支持力度,鼓励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2.提升产业链水平:领导班子通过引进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项目,提升了开发区内的产业链水平,增强了开发区的整体竞争力。

3.优化发展环境:领导班子注重改善开发区的硬环境和服务环境,提升开发区的吸引力。

4.强化人才战略:领导班子重视人才对开发区发展的重要作用,制定了一系列人才政策,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入驻开发区。

【结论】2005年,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领导班子在推动开发区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提升产业链水平、优化发展环境和强化人才战略,领导班子为开发区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2021年(下半年)工程技术水平能力

关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2021年(下半年)工程技术水平能力

关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2021年(下半年)工程技术水平能力摘要: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简介二、2021 年(下半年) 工程技术水平能力概述三、我国工程技术发展现状与挑战四、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在工程技术领域的优势五、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未来工程技术发展展望正文: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科技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基地,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我国工程技术水平的发展。

本文将重点介绍2021 年(下半年)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在工程技术水平能力方面的相关情况。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基本情况。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位于武汉市东湖湖畔,成立于1991 年,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

经过多年的发展,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已经形成了以光电子、生物医药、新能源与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为主导的高技术产业体系。

在2021 年(下半年),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在工程技术水平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加大了研发投入,提升了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了一批国内外顶尖的工程技术人才,为开发区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2.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积极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引导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

在此背景下,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相继问世,推动了我国工程技术水平的提升。

3.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还注重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是在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群。

这些企业在推动工程技术进步的同时,也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尽管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在工程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我国工程技术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高端人才短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等。

因此,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1.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形成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有效衔接。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文物保护单位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文物保护单位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文物保护单位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是湖北省武汉市的一个新兴的高科技开发区。

虽然这是一个充满现代化氛围的区域,但也有一些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遗产的建筑物和遗址。

为了保护这些文物,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确保它们得到妥善保存和传承。

本文将讨论一些相关的参考内容。

首先,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应该建立一个文物保护单位管理机构,负责统筹和协调文物保护的工作。

这个机构应该有专业的人员和必要的设施,能够进行科学的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

他们应该制定详细的保护计划,包括建立文物档案、修缮措施、展览和教育活动等方面的工作。

其次,针对具体的文物保护单位,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应该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估。

这些调查可以包括文物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文物的全面了解,可以更好地制定保护措施,并在必要时进行修复和保养工作。

第三,为了保护文物,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应该设立专门的经费和优惠政策。

这些经费可以用于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保养和维护工作。

优惠政策可以包括减免文物保护单位的税费、提供文物保护单位的保险和安全设施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激励社会各界对文物保护的支持和参与。

第四,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还应该加强社会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人们对文物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可以举办一系列的文物保护主题讲座、展览和活动,向公众普及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还可以与学校、社区和公众团体合作,开展文物保护志愿者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关心文物保护事业。

最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还应该与相关的文物保护机构、专家和学者加强合作,共同研究文物保护的技术和方法。

可以组织专题研讨会和培训班,交流经验和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

通过这种合作,可以提高文物保护的水平和质量,确保文物得到更好地保护和传承。

综上所述,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作为一个具有文化遗产的区域,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和传承这些文物。

建立专门的文物保护单位管理机构、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估、设立专门的经费和优惠政策、加强社会教育和宣传工作、与相关机构加强合作等,都是有效的参考内容。

武汉最值得一游的科技园区有哪些

武汉最值得一游的科技园区有哪些

武汉最值得一游的科技园区有哪些武汉,这座充满活力与创新的城市,科技园区如繁星般闪耀。

在这里,不仅能感受到前沿科技的魅力,还能体验到创新驱动的产业发展。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索武汉那些最值得一游的科技园区。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无疑是武汉科技园区的璀璨明珠。

它被誉为“中国光谷”,是我国光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基地。

在这里,汇聚了众多国内外知名的高科技企业,涵盖了激光、通信、集成电路等多个领域。

走进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你会被其现代化的建筑和浓厚的创新氛围所吸引。

园区内宽敞整洁的道路两旁,高楼大厦林立,研发中心、办公楼和生产厂房错落有致。

光谷生物城也是不可错过的好去处。

它专注于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生物医药企业和研发机构。

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最新的生物医药技术和研发成果,感受生命科学的神奇与魅力。

从基因测序到药物研发,从医疗器械到生物制药,各个环节的创新成果都在这里展示和转化。

武汉未来科技城则以其前瞻性的规划和高端的产业定位引人注目。

它聚焦于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吸引了众多国内外顶尖的科研团队和创新企业入驻。

漫步在未来科技城,仿佛置身于未来世界,各种前沿的科技应用和创新理念让人眼前一亮。

这里的建筑设计独具匠心,充满了科技感和现代感,为创新者们提供了舒适、高效的工作环境。

还有沌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它在汽车制造和相关产业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和优势。

区内众多汽车品牌的工厂和研发中心,展示了现代汽车工业的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流程。

你可以亲眼目睹一辆辆汽车从零部件组装到整车下线的全过程,感受工业制造的强大力量。

除此之外,武汉软件新城也是值得一游的地方。

它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为主导产业,吸引了众多软件开发、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企业。

在这里,你能看到软件开发人员们的忙碌身影,了解到最新的软件应用和技术创新。

这些科技园区之所以值得一游,不仅仅是因为它们展示了先进的科技成果和创新的产业模式,还因为它们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关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条例(草案)》的说明

关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条例(草案)》的说明

关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条例(草案)》的说明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武汉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0.05.21•【分类】立法草案及其说明正文关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条例(草案)》的说明一、立法背景和必要性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东湖高新区”)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

为将东湖高新区的发展和管理纳入法制轨道,武汉市人大于1994年制定并通过了《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条例》(以下简称《开发区条例》)。

《开发区条例》自颁布以来,在确立东湖高新区的定位、规范和保障东湖高新区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经过二十年的不懈努力,东湖高新区面积不断扩大,产业聚集和创新辐射能力不断增强,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占据越来越突出的地位。

2009年12月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东湖高新区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继中关村之后中国第二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由此,东湖高新区迎来空前的发展机遇,肩负更加艰巨的历史使命。

批复明确了东湖高新区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战略定位;明确了涉及股权激励试点、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支持新型产业组织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建设世界一流水平新型研究机构、开展政府采购支持自主创新产品、研究支持自主创新的财政税收政策等八个方面先行先试的措施;明确了“努力培养和聚集一批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产业领军人才,着力研发和转化一批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做强做大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的演化路径;明确了“将东湖高新区真正建设成特色鲜明、实力雄厚、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科学发展试验区、先进产业聚集区、自主创新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成为国家重要的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创新创业环境一流的现代新区;成为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典范”的宏伟目标。

为落实国务院批复,全面有序高效地开展示范区的建设,省委、省政府通过了《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十三五规划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十三五规划
(二)发展思路
以“持续改革、扩大开放,创新驱动、创业引领,高端发展、质量并举,两化互动、产城融合,以人为本、公平包容,低碳生态、绿色发展”为发展原则,重点突出“12345”战略发展思路:
围绕一个目标:到2020年,建成全球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到2030年,建成全球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到2049年,实现“光谷梦”,享有“美国有硅谷,中国有光谷”的声誉。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十三五规划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武政〔2017〕11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经研究,现将《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发展“十三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武汉市人民政府
2017年4月14日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发展“十三五”规划
(一)发展面临的机遇。未来5年,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深度变革,国际政治格局趋于多极化,国际关系趋于民主化,新兴经济体面临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规则制定的难得机遇;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提升要素配置效率,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将得以有效解决;国家稳增长、促进区域发展以及创新创业等方面政策红利将逐步释放;东湖开发区以开展“先行先试”和创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等为重要抓手,将为未来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六)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十二五”期间,东湖开发区抢抓机遇,先行先试,充分发挥创新资源优势,以自主创新为驱动,制度创新为突破,形成了有利于资源聚集、成果转化、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在打造政策、人才、资本、创业四大特区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十三五”时期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张图看懂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一张图看懂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一张图看懂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简介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位于武汉市洪山区和江夏区之间,总面积51.8平方公里。

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华中地区重点发展高科技产业区之一。

目前已形成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为主的发展格局。

现状
一张图可以直观地展现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总体发展规划和现状。

从图中可以看到,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已初步形成以园区为核心,产业为血脉,科研为支撑的立体发展格局。

其中,园区布局合理,绿化覆盖率高,建有各种较为完善的公共设施,并且交通便捷。

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包括武汉地区较为知名的华为、中兴、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超级计算机中心等在内,吸引了众多高科技企业进驻。

科研创新成果丰硕,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拥有大量的研发机构,科研成果获得多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以及国际性科学奖项。

未来
目前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正持续推进升级,以加强核心技术的突破,形成产业升级的新动能为重点,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未来,依托华中科技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这两所顶尖高校,区域内将形成一批拥有完整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和一批深度技术创新型企业,为整个武汉及甚至华中地区的科技发展注入强有力的新动能。

总结
随着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快速发展,武汉正在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创新经济区之一。

未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将继续加强高端产业的研究和开发,通过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打造中部地区最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之一。

武汉中国光谷

武汉中国光谷
1998年,以“光谷”为主攻方向的东湖高新区成立,面 积仅24平方公里。
2001年7,洪山区的4个村、江夏区的9个村交给东湖高新
区托管,净增10多平方公里。 2007年,江夏区豹澥镇划入东湖高新区。 2008年,洪山区九峰乡及其九峰村等十村一委整体移交 2015年光谷 区域边界
东湖开发区托管,主要用于建设光谷生物城。至此,东湖
华为武汉研究所和生产基地
光谷经济概况
从1988年到2006年,经过18年的努力,光谷企业总收入达到1000亿元。
2006年到2009年,3年时间,光谷完成第二个1000亿元。 2009年到2011年,不到1年的时间完成第三个1000亿元。 2012年,1年的时间,连续跨越4000亿元、5000亿元台阶,达到5006亿元; 近三年,高新区经济指标保持年均30%的增长速度。 2013年高新区企业总收入达到6517亿元,增长30.18%。 2014年前三季度,武汉市东湖高新区预计累计完成企业总收入6028亿元,继续保持
29%以上的增幅。
2013年,在科技部公布的全国高新区评价中,东湖高新区综合实力居全国第三位,其 中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排名第二位,在中西部地区排名第一位。 预计到2020年,光谷企业总收入将达到3万亿元,着力打造政策特区、人才特区、资本
特区、创新创业特区,力争成为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园区。
光谷优惠政策重多
高新区面积扩大至221平方公里。 2010年5月28日,东湖高新区第四次扩容。东湖新技术开 发区分别与洪山区、江夏区签订区域托管协议,光谷面积
扩大了近300平方公里,达到了518.06平方公里。
光谷总体定位
2010年《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总体规划》:东湖高新区定
位于国家自住创新示范区、科技创新高端要素的聚焦区,将被 打造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先行试验区,以及新型产 业的高端制造基地和辐射源,社会管理的改造创新区;武汉东 部公共服务中心,集产、学、研、居、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创新 型科技新城。 2014年《武汉市大光谷板块综合规划及近期实施规划》:“大 光谷”将被打造为全国经济转型先行区、城市化示范区、创新 核心区。为突出独立成市、产城联动的规划理念,“大光谷” 将重点建设光谷新城中心、纸坊新城中心两“核”,并按照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武政〔2022〕5号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武政〔2022〕5号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正文:----------------------------------------------------------------------------------------------------------------------------------------------------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武政〔2022〕5号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经研究,现将《促进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武汉市人民政府2022年2月9日促进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为促进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以下称东湖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0〕7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鄂政发〔2020〕2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牢牢把握“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方向,始终坚持“高”“新”特色,积极发挥“自创区、自贸区”先行先试作用,围绕将东湖高新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全国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和长江中游践行“两山理念”样板区的发展定位,加快推进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大力创建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武汉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战略支撑。

主要指标如下:——经济发展领跑全省全市。

2025年,东湖高新区经济总量突破5000亿元,发展首位度进一步提高。

培育1—2家千亿级“产业航母”企业、10家百亿级行业龙头企业、一批国际领先企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梯队,打造若干具有引领性新兴产业集群。

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

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

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东湖高新区等,是中国湖北省武汉市下辖的一个经济开发区。

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1988年成立,1991年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01年成为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并称为“武汉·中国光谷”[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汹涌,中国改革开放大潮澎湃,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应运而生。

1988年,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2000年,被科技部、外交部批准为APEC科技工业园区;2001年,被原国家计委、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即“武汉•中国光谷”。

2010年,国务院同意支持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武汉•中国光谷位于武汉市东南部的三湖六山之间。

关东光电子产业园、关南生物医药产业园、汤逊湖大学科技园、光谷软件园、佛祖岭产业园、机电产业园等园各具特色,2000家高新技术企业分类聚集,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能源环保、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机电一体化和高科技农业竞相发展。

武汉•中国光谷建成了国内最大的光纤光缆、光电器件生产基地,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

光纤光缆的生产规模居全球第二,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国际市场占有率12%;光电器件、激光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40%,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

武汉•中国光谷已成为我国在光电子信息领域参与国际竞争的标志性品牌。

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东湖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时,充分肯定了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特色高新技术产业的做法;温家宝总理希望北京、上海、武汉等高新区,经过5到10年的努力,真正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

东湖高新区将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坚持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全面提升资源整合能力、持续创新能力、产业生成能力和经济产出能力,主要经济指标力争以年均25%以上的速度增长。

武汉光谷简介和历史

武汉光谷简介和历史

武汉光谷简介和历史
光谷是中国中部最大的高科技园区。

光谷由一系列以高科技产业为主的开发区组成,是中国中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简称“光谷”,位于湖北省武汉市
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内,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国家高新区。

东起阳逻开发区,西至青菱开发区,南至规划中的武东高速公路,北抵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面积274平方公里。

光谷地区历史悠久。

三国时期吴国在此设立武昌郡;唐宋时称洪山;元初称洪山卫;明初改称洪山、武昌府、洪山县;清康熙六年(1667年)
始称“光谷”,因地处洪山之阳而得名。

光谷地区气候宜人,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深厚。

境内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东湖风景区;有著名的“中国光谷”和“中国光谷”;有历史悠久的宗教圣地——莲花寺;有闻名中外的黄鹤楼、归元寺等名胜古迹;还有革命先烈董必武同志故里——华美达大酒店、黄鹤楼旅游风景区、磨山公园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 1 —1 —。

关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2021年(下半年)工程技术水平能力

关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2021年(下半年)工程技术水平能力

关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2021年(下半年)工程技术水平能力摘要: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简介1.地理位置2.发展历程3.主要产业二、2021 年下半年的工程技术水平能力1.政策支持2.人才培养与引进3.技术创新与研发4.企业合作与交流5.工程技术成果与应用三、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未来展望1.发展目标2.面临的挑战3.策略与措施正文: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位于我国湖北省武汉市,自1984 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2021 年下半年,该开发区在工程技术水平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首先,政策支持方面,我国政府对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给予了大力支持。

在政策引导、资金投入、税收优惠等方面,政府都给予了充分的政策倾斜,为开发区的工程技术水平能力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次,人才培养与引进方面,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注重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为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

此外,开发区还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紧密合作,共同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提高了工程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

再者,技术创新与研发方面,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发活动。

区内企业纷纷加大研发力度,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推动了整个开发区工程技术水平的提升。

此外,企业合作与交流方面,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积极推动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的良好局面。

区内企业通过合作,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实现了工程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

最后,工程技术成果与应用方面,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在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工程技术成果不断涌现,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些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有力地推动了开发区工程技术水平的提升。

总之,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在2021 年下半年取得了显著的工程技术水平能力提升。

展望未来,该开发区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投入,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工程技术发展。

光谷产业结构

光谷产业结构

概况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位于武汉市东南部洪山区,江夏区境内。

在武汉东湖、南湖和汤逊湖之间,东起武汉三环线,西至民院路,北接东湖,南临汤逊湖,面积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万(2012年)。

由九大产业园组成,九大产业园区分别为关山光电子产业园、流芳大学科技产业园、佛祖岭高端装备制造和节能环保产业园、综合保税区、左岭产业配套园、生物产业园、未来科技城、中华科技园和枫树现代服务产业园。

北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群是其科技与产业依托的重要基础。

又称中国光谷。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内高等院校林立,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18所高等院校,25万名在校大学生;科研机构众多,有中科院武汉分院、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等56个国家级科研院所。

科教优势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内高等院校林立,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18所高等院校,25万名在校大学生;科研机构众多,有中科院武汉分院、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等56个国家级科研院所,10个国家重点开放实验室,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700多个技术开发机构,52名两院院士,25万多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年获科技成果1,500余项,是中国智力最密集的地区之一,科教实力居全国第三。

历程1988年,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2000年,被科技部、外交部批准为APEC科技工业园区;2001年,被原国家计委、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即“武汉·中国光谷”。

2009年,获批国家创新示范区。

2006年~2010年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指标一览表产业结构以光电子信息为龙头,生物工程与新医药、环保能源、机电一体化、高科技农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2010年,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产业发展步入新阶段。

重点产业项目加快实施,专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

截至年底,开发区光电子信息产业总收入达到1144亿元,比上年增长%;生物产业实现总收入248亿元,增长%;高端装备制造业总收入达到414亿元,增长%;环保节能产业完成总收入237亿元,增长%;高技术服务业完成总收入192亿元,增长%。

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

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

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是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的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之一。

成立于1992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之一。

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位于武汉市最东部的硚口、汉阳两区之间,占地面积约30平方公里。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该开发区毗邻长江与东湖,交通便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区位条件,为其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作为武汉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区域,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先进的产业园区,涵盖了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众多高新技术产业领域。

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领域,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和团队,打造了以“光谷”为核心的IT产业集群,形成了以电子信息、软件和互联网为主导的创新和创业生态系统。

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创新为导向,不断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积极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人才。

通过建立创新创业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支持,吸引了大量优秀企业和创业团队入驻,并且不断涌现出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

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也致力于推进产学研用结合,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技研发和技术转移,助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

除了注重科技创新,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还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

通过推进绿色制造、节能环保等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该开发区还着力打造现代化的商务和服务功能区,提供高品质的商务办公和生活配套设施,为企业和人才的发展提供便利和保障。

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快速发展不仅给武汉市、湖北省乃至整个中部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典范和样板。

作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窗口和舞台,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在推动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强化、打造国际化科技创新中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院长留言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院长留言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院长留言
【最新版】
目录
一、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简介
二、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历程
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产业布局
四、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创新成果
五、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未来发展规划
正文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位于我国湖北省武汉市,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域。

自1988 年成立以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始终秉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宗旨,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80 年代。

当时,为了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国家决定在若干个城市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武汉市凭借其雄厚的科技实力和产业基础,成功获得了设立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资格。

1988 年,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正式成立,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已经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其中,光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力,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基地。

生物医药产业在国内也具有领先地位,涌现出了一批创新型企业,为全球健康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始终把创新作为驱动发展的核心动力,区内拥有众多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创新型企业。

这些机构和企业在科技创新
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不仅推动了产业发展,也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展望未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将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积极推进产业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

关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2021年(下半年)工程技术水平能力

关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2021年(下半年)工程技术水平能力

关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2021年(下半年)工程技术水平能力【1】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简介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简称武汉东湖高新区,位于武汉市东南部,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

成立于1988年,规划面积260平方公里,现有企业万余家,其中不乏国内外知名的高新技术企业。

武汉东湖高新区以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

【2】2021年下半年工程技术水平能力概述根据我国相关统计数据,2021年下半年,武汉东湖高新区的工程技术水平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在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一批重大工程项目相继落地,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同时,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增长,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不断完善,为工程技术水平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3】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与机遇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工程技术领域面临着新的发展趋势和机遇。

首先,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为工程技术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空间。

其次,绿色低碳成为全球发展的共同方向,为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最后,国家政策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4】提升工程技术水平的建议为进一步提升武汉东湖高新区的工程技术水平能力,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研发经费占比,鼓励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

2.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工程技术水平提升提供人才保障。

3.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的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4.提升国际合作水平,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拓宽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视野。

【5】总结武汉东湖高新区2021年下半年的工程技术水平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一、概况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位于武汉市东南部,在东湖、南湖和汤逊湖之间,与武昌区、洪山区、江夏区相邻,东起武汉中环线,西至民院路,北接东湖,南临汤逊湖,面积50平方公里,由关东工业园、关南工业园、大学科技园、华中软件园、武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园区和托管的“九村一委”组成。

北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群是其科技与产业依托的重要基础。

东部及南部开阔的农村用地为开发区产业发展提供了用地空间。

1988年,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成立;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2000年,被科技部、外交部批准为APEC科技工业园区;2001年,被原国家计委、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即“武汉·中国光谷”。

2010年,国务院同意支持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二、产业定位开发区重点发展通信、生物工程、电子信息、激光、新材料和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

其主要任务是:(一)兴办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科研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二)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三)引进高新技术、资金和现代化管理方式,促进经济技术合作,发展外向型经济。

(四)促使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结合,推进生产、教学、科研 一体化;(五)引进、培训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需各类人才;(六)推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和运行机制,建立开发区新型经济行政管理体制。

三、出台政策1、财税政策(1)所得税优惠政策①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字(94)001号文件规定,凡进入东湖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企业自投产年度起免征所得税两年,两年以后,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② 开发区内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经营期十年以上的,可以从获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按7.5%税率征收所得税,五年以后适用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

③ 新创办软件企业经认定后,自获利年度起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

软件开发企业实际发放的工资总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

④ 集成电路设计业视同软件产业,适用软件产业所得税有关政策。

⑤ 中央直属科研机构以及省、地(市)所属的科研机构转制后,在2003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

⑥ 科研机构、高等学校服务于各业的技术成果转让、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所取得的技术性服务收入暂免收所得税。

⑦ 企事业单位进行技术转让以及在技术转让过程中发生的与技术转让有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的所得,年净收入在30万元以下暂免征所得税。

⑧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字[1999]290号文规定,企业以银行贷款和自筹资金,进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开发项目和投资,其项目所需国产设备投资的40%,可以从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设备购置当年比前一个新增的企业所得税中抵免。

⑨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1996]152号文规定,盈利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比上年实际发生额增长达10%以上,其当年实际发生的费用除按规定据实列支外,年终经审批,可再按其实际发生额的50%直接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

⑩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字[1999]273号文规定,对社会力量,包括企业单位、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和个体户资助非关联的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研究开发经费,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定,其资助支出可以全额在当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2)增值税优惠政策① 根据国务院国发[2000]18号文件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计算机软件产品,先按法定17%的税率征收增值税,对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

② 根据国务院国发[2000]18号文,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产的集成电路产品,2010年前按17%的法定税率征收增值税,对实际税负超过6%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

③ 在开发区工业园、农业园投资办厂,生产农药、饲料、种子种苗等农业生产资料,免征增值税。

(3)出口退税优惠政策①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1998]65号文规定,凡是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由中国招标组以采取国际招标方式,由外国企业中标再分包给国内企业供应的机电产品,视同国内企业中标机电子产品予以办理退税。

②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字[1996]8号文规定,生产企业销售给出口企业和市县外贸企业用于出口货物金额占该企业全部销售额50%以上的,对其多缴纳而又未抵减完的税款,可以从国库退还。

③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字[1999]273号文规定,列入科技部、外经贸部《中国高新技术商品出口目录》的产品,凡出口退税率未达到征税率的,经核准,产品出口后,可按征税税率办理退税。

2、产业发展政策(1)金融后台服务产业自2009年度开始,高新区设立支持金融后台服务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对新设立或新迁入的全国性或区域性金融机构后台的奖励;对在金融后台服务区购买或者租赁办公用房的,实行房租补贴;对新设或迁入光谷地区的全国性或区域性金融机构后台的财政补助;对引进金融机构后台发挥重要作用的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单位和个人给予招商补贴奖励;支持金融后台服务业发展的其他支出。

对在金融后台服务区新设立或新迁入的全国性或区域性金融机构后台实行奖励。

金融后台将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或经审计的固定资产投资额报高新区三产办,高新区三产办按照奖励标准,在次年的财政预算中给予安排。

奖励标准:金融机构后台为独立法人的,按照注册资本(或营运资金)的1%给予一次性资金奖励,最高奖励金额为1500万元。

金融机构后台为非独立法人的,按照一次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0.8%给予一次性资金奖励,最高奖励金额为1000万元。

预算经批准后,由高新区三产办在次年与财政部门一起落实。

对在金融后台服务区购买或者租赁办公用房的,实行房租优惠政策的办法。

金融机构后台在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园区购买办公用房自用的,将购房证明资料报高新区三产办。

高新区三产办根据补贴标准计算出补贴金额,在次年的财政预算中安排一次性补贴。

金融机构后台在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园区租赁自用办公用房的,向高新区三产办申报租房证明相关资料。

高新区三产办按连续3年房租市场指导价格及每年给予20%的租金补贴标准列入次年财政预算,在次年的财政预算中安排一次性补贴。

对新设或迁入高新区金融后台服务区的全国性或区域性金融机构后台,实行财政补助的办法。

新设或迁入的全国性或区域性金融机构后台,将自开业年度起3年内在高新区缴纳的营业税、以及自盈利年度起3年内实际在高新区缴纳的企业所得税证明材料报高新区三产办;在高新区财政部门核实相关数据后,根据需要补贴的标准,在次年的财政预算中给予安排;预算经批准后,由高新区三产办在次年与财政部门一起落实。

对引进金融机构后台落户光谷地区发挥重要作用的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单位和个人,实行招商补贴的奖励办法。

本地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单位和个人向高新区三产办提交金融机构后台出具的对引进发挥重要作用的证明文件。

高新区三产办经过核实后,按照补贴奖励标准,在次年的财政预算中给予安排;预算经批准后,由高新区三产办在次年与财政部门一起落实。

对入驻金融后台服务区的金融机构后台任职的高级管理人员,实行个人所得税补贴的办法。

由金融机构后台将高级管理人员上年11月至当年10月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集中提交高新区三产办;高新区三产办经与财政部门核实后,按照补贴奖励标准,在次年的财政预算中给予安排;预算经批准后,由高新区三产办在次年与财政部门一起落实。

(2)促进服务外包产业新区重点扶持的服务外包领域包括信息技术外包服务(ITO)、技术性业务流程外包服务(BPO)以及技术性知识流程外包服务(KPO)。

高新区经济发展局每年根据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方向,调整重点支持细分领域。

高新区在财政预算中设立3000万元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企业扩大规模,降低运营成本及奖励先进企业,由高新区经济发展局组织实施。

对服务外包企业使用国际通信专用通道的费用和视频会议专线费用给予50%的补贴,每个企业每年补贴金额不超过30万元。

境内外知名服务外包企业或机构在高新区设立总部或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研发中心、共享中心、服务交付中心等,对高新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有突出带动作用,需要自行建设办公用房的,可优先提供土地,采取“一企一策”的办法给予支持。

服务外包企业在东湖高新区内租赁办公用房的,可连续享受三年房租补贴。

按不超过其实际给付房租的50%、从业人员人均办公面积不超过10平方米且最高不超过10元/平方米·月的标准给予补贴。

符合本意见鼓励条件的企业中的各类人才,享受武汉市及东湖高新区人才引进、培养与奖励的相关政策。

高新区管委会建立户籍办理的“绿色通道”,对服务外包企业引进的高级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以及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协助办理武汉市户口。

对企业引进中高级人才给予支持,年薪12万元以上的员工,奖励其个人所得税高新区地方留存部分。

高新区鼓励境内外培训机构在区内举办、参与服务外包人才的培训。

对于培训机构扩大办学规模所需用地给予优先安排。

高新区结合服务外包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重点高校建立协调合作机制,提供人力资源需求目录,提供课程调整建议,保证专业人才的储备和供给。

服务外包企业在境内培训核心岗位员工,可事先提交培训计划,经审核后享受培训补贴。

以近三年最高年份社保在册员工数为基数,按新增员工数给予补贴,综合企业提供服务技术先进性、人均经济效益和纳税情况确定补贴标准。

重点支持企业从事价值链高端的研发、设计类业务。

每个企业每年补贴不超过1000人次,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5000元。

对领先服务外包企业给予奖励。

1、企业年收入超过2000万元,对其当年实现纳税较近三年最高年份的增加值,奖励其高新区地方留存部分。

2、对企业人员规模迅速扩张的企业,以每6个月为一个周期,按社保在册新增员工数量给予奖励。

对于一周期内企业人员规模较上周期(近三年最高年份)增加250人(含)及以上的,给予企业一次性奖励50万元;对于一周期内企业人员规模较上周期(近三年最高年份)增加100-250人的,给予企业一次性奖励20万元。

鼓励高新区内的服务外包企业取得相关国际认证。

对服务外包企业取得的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人力资源成熟度模型(PCMM)、信息安全管理(ISO27001/BS7799)、IT服务管理(ISO20000)、服务提供商环境安全性(SAS70)、国际实验动物评估和认可委员会认证(AAALAC)、优良实验室规范(GLP)、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认证(ITIL)、客户服务中心认证(COPC)、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认证(SWIFT)、业务持续性管理标准(BS25999)等相关认证,每项认证给予不超过认证费用50%,金额不超过50万元的补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