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肢、断指再植术

合集下载

断指再植术后注意事项

断指再植术后注意事项

断指再植术后注意事项
手指不能着凉
在做完断指再植术之后,患病的手指不能着凉,因为温度过低的话会引发血管痉挛,即便是非常微小的血管痉挛,也可能会引发断肢再植术的失败。

可以根据情况使用电暖器,但也要注意收直距离不能过近,不然温度过高,也可能会引发断指再植的失败。

室内温度不能太低
做完断肢再植手术之后,室内的温度要保持好,病房的温度最好是控制在23~25度之间。

不能吸烟
病人在做完断指再植手术之后是不能吸烟的,而且病房之内也不要有其他人吸烟。

因为抽烟会对血管造成刺激,引发血管痉挛,导致血液供应丧失,从而造成手术失败。

不能吃辛辣的食物
断肢再植术后需要卧床休息7~10天,胃肠道蠕动会减少,容易出现便秘等状况。

因此,这段时间病人饮食要注意,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的食物,多吃莴笋、苹果,尽量少吃牛乳类的食品。

而辛辣、刺激、油腻性的食物也应该限制,因为也可能会对血管造成刺激影响血供。

不能乱用药
手术之后是不是该运用全身性的抗凝药,这是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来选用的,不能随意乱用药物,不然也可能会引发手术的失败。

断指再植术后的注意事项

断指再植术后的注意事项

54医药健闻断指再植术后的注意事项陈蕾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北京 100021)临床上,因意外导致手指被切断的事故并不少见,此时应及时采取断指再植治疗措施。

但要保障再植成功有效率,术后还要注意有效护理。

断指再植的要求断指再植是指将不完全或者完全断离的指体在高倍显微镜下进行断离血管的重新吻合,期间彻底清创,并进行骨头、神经、肌腱以及皮肤的整复术。

一般来说,断指再植的要求有以下几点:(1)断指保存。

断指的保存质量直接会影响后续再植的有效性,应尽快保存在冰水中以防止组织坏死。

(2)适宜时间。

再植手术需要在伤口发生后的6 h 内完成。

(3)指端状态。

要求断指的指端必须保持完整。

(4)血管情况。

手指断裂时需要检查断端血管是否还存在,以便再植成功。

(5)神经情况。

手指再植过程中要定位神经,确保神经完整。

(6)疼痛处理。

在手指再植后需要适当控制疼痛,以防止影响术后康复。

(7)合理的康复。

术后需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确保手指再植后功能恢复和生产生活正常进行。

断指再植的手术指征断离拇指再植断肢再植优先选择大拇指和近节指骨,因为拇指在手部功能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大。

部分患者的拇指断离情况较为严重,再植难度较大,可以采用断离的示指移位再植于拇指上,示指桡神经血管束转移或行血管移植后给予再植或再造拇指。

其余四个拇指再植除大拇指外,其余四个拇指中的食指、中指也有着显著的手部功能。

若是该部分指头需要进行再植时,应对指头断离的情况进行分析,对有条件的断离食指、中指应想办法进行再植。

其他手指除职业或者其他特殊因素外,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再植,因为这些手指进行再植后,存活的指关节活动范围限制,特影响整个手部的功能发挥。

末节断离再植主要是指远侧指间关节以远的手指断离,因为对手部的功能影响不大,因而不主张再植。

但部分患者的职业较为特殊,或者患者受心理或美观性的影响,可以结合断离的具体情况进行再植。

某些液体浸泡的手指再植患者在出现手指断离后,为保障后续再植的有效性,要将断指进行收集保存。

断指(肢)再植术后如何恢复功能

断指(肢)再植术后如何恢复功能

断指 (肢 )再植术后如何恢复功能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工作效率也在不断的提高,活动范围也不断加大。

手部活动是人体完成许多日常生活工作的主要方式。

因此,对于手部的损伤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

在现代社会中有许多方面会用到手部,这便导致了手部受伤机率的增长。

在交通事故以及机械接触时所引起的手指受伤甚至断离已越来越常见,然而由于手部功能的复杂性,往往假肢都难以取代。

手指伤残的人士将会根据伤残程度的不同而失去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极大地影响着生活质量,这对家庭乃至社会都会造成一定的损失。

一旦手指发生损伤或者断离便需要进行及时的止血并就医治疗,根据具体情况就医之前需要对手指进行包扎止血若是发生断指情况还需奥对断指进行消毒并且迅速低温保存并及时就医,对于手指的伤残断离应当尽量采取再植手术进行治疗。

断指再植手术指的是在光学显微镜下将不完全或者是完全断离的手指血管进行重新吻合并彻底清创,在此基础上对肌腱、骨、神经以及皮肤进行整体修复的综合性治疗方法来达到恢复其一定程度性功能的高精细手术。

手术本身就具有较高的难度,极考验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如果再植手术不成功将极大影响手指关节的活动范围,限制手部功能的发挥。

再植手术治疗是否成功是关键,断指再植手术的一般过程包括对硬膜外实施麻醉并在光学显微镜下对患处实施全面的清创再将关节与骨进行固定,并缝合肌腱与血管、神经,最终再将皮肤进行缝合。

但对于术后的处理更是重中之重。

如果再植手术完成后不及时有效地进行适当的处理措施也会造成手部各项功能受限乃至影响整只手的活动。

因此,良好的术后护理是恢复手部功能的关键所在。

对于断指再植术后的常规护理具体包括了对患者进行隔离措施,保证患者在无菌状态下处于温湿度适宜的环境,并要保证肢体的高体位以及对患处的局部保暖加温。

护理人员要做好对患者手指血循环的实时观察并合理为患者提供扩张血管的药物包括罂粟碱、妥拉苏林等,防止患者发生感染。

具体的术后护理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几点:1.保持环境的整洁:保持病房环境的干净整洁、空气流通,每日对房间进行紫外线消毒,室温控制在25度上下,湿度保持在65%左右,对患者实施严格的隔离措施避免接触其他人员造成交叉感染。

断肢(指)再植术后管理

断肢(指)再植术后管理

动脉受阻
苍白 瘪陷 加深 皮肤出现花斑 下降 减弱或消失 延长 音量减弱、消失 减少或不出血
静脉受阻
发紫 丰满、肿胀 不明显、消失 不出现花斑 下降 存在 缩短 存在 较多,紫色
血管痉挛与血栓形成鉴别
病因 病理 指端切口 血管造影 处理方法 解痉药物 交感阻滞 局部加温 高压氧 手术发现 血管痉挛 机械、化学、 温度、刺激 管腔缩小 少量出血 锥状阴影 保守,观察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吻合口变细 血栓形成 管壁粗糙、 血流缓慢 血栓阻塞 不出血 阴影中断 早期手术 无效 无效 有害 无效 吻合口血栓
(三)术后处理原则 (Postoperative management)
1、全身状况: 收缩压>100mmHg以上 2、注意观察肾功能变化: 急性肾衰(acute renal failure)是断肢 再植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尤其在高位断肢 或离断时间较长的断肢。 一旦出现肾衰, 血透,必要时弃肢保命

再植时限延长,36小时断肢再植成功
末节断指再植和小组织块再植 异体手再植
定义

完全性断肢:离断肢体必须完全不与身体 相连 不全性断肢:主要血管联系必须中断,离 断部分没有血供,如果不吻合修复血管将 导致肢体坏死;大部分功能结构离断,其 它相连的软组织小于肢体周径的1/4

损伤机制



2.再植术

顺序 Operative sequence:固定骨骼→吻合血 管→修复肌肉与肌腱→修复神经→缝合皮肤。
(1)固定骨骼 bone stabilization 髓内钉、Kirschner 针、螺丝钉、钢丝 等。


简便、迅速、牢固 经关节离断:早期关节融合术

断肢(指)再植术护理常规

断肢(指)再植术护理常规

断肢(指)再植术护理常规断肢(指)或不完全离断的肢体,在光学放大镜的注视下,采取清创,血管吻合,骨骼固定,肌腱和神经修复等一系列外科手术,将肢体重新接回原位恢复血液循环,加之术后各方面的综合处理,使之成活并最大程度恢复功能的高精细度手术。

【临床表现】出血,疼痛,功能障碍,肢体感觉麻木,离断部位的近端和远端无任何连接或只有部分连接,常伴有多发性骨折或严重软组织损伤。

严重者可有休克等全身性创伤的表现。

【治疗原则】1、现场急救:止血、包扎、保存断肢(指)、迅速运送、积极做好术前准备。

2、术中:彻底清创、重建骨的连续性、恢复其支架作用、缝合肌腱、重建血循环、缝合神经、闭合创口、包扎。

【护理评估】1、评估肢(指)体离断的程度、时间和损伤的性质,了解创缘是否整齐、创面污染程度和组织损伤范围。

2、评估离断肢(指)体的处理与存放是否恰当;是否有再植条件。

3、了解患者的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护理措施】按外科及骨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术前护理(1)按骨科术前护理及骨科一般护理常规。

(2)配合医师迅速做好术前准备。

(3)妥善保护离断肢体。

不能与冰块直接接触,不能直接浸泡在消毒液中。

离断肢体一般不冲洗,用无菌纱布包裹,放入无菌容器,置入2~4℃的冰箱内。

多指离断需做好标记,按手术需要依次取出。

(4)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补充血容量。

失血性休克者慎用血管收缩剂,并按休克护理常规护理。

(5)禁用止血带止血,以防血栓形成。

(6)给予心理安慰,消除患者的恐惧、焦虑情绪。

2、术后护理(1)术后将患者安置在安静、舒适、清洁、保暖,室温在23-25℃左右通风的病房,湿度50-60%,禁烟、禁放鲜花,每天地面消毒。

(2)抬高再植肢体,高于心脏水平10cm 左右,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3)给予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促进再植愈合。

(4)每1~2 小时测皮温1 次,观察患肢(指)的颜色、温度,了解指腹饱满程度及甲床毛细血管充盈及循环情况。

断指再植护理常规

断指再植护理常规

断肢(指)再植护理常规一、定义:断肢(指)再植是指失去血液供应的离断肢体,通过骨科与显微外科手术重建其血液循环使肢(指)体获得再生的手术。

观察要点1、伤口部位及性质,皮肤缺损的范围、皮肤活力、肌腱、神经、血管及骨关节损伤的程度、以判断伤情。

2、患肢(指)血运情况了解扎止血带的时间,观察是否存在皮肤苍白、皮温降低,皮肤青紫或肿胀等情况,以便及时松解止血带,配合医生采取有效措施。

3、伤口疼痛程度以便及时处理疼痛,避免因剧烈疼痛发生血管痉挛、虚脱、休克。

4、肢体离断的程度完全离断与不完全离断。

5、肢(指)体损伤的性质整齐损伤与不整齐损伤。

护理要点一、术前护理1、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协助医生完善术前相关检查。

2、离断指(肢体)盛于塑料袋内冷藏保存。

3、备足够量的同血型。

二、术后护理1、再植血运观察:术后应严密观察局部血液循环情况,发现血液循环障碍,要及时告知医生。

2、细心观察患者的体征:术后需绝对卧床7天,因体位改变可导致体内血压的改变,而吻合的血管对血压瞬间变化极为敏感,极易发生痉挛,患肢应垫软枕略高于心脏水平,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肢体肿胀局部应制动,保持功能位。

3、周围血管扩张药物的应用,常用妥拉苏林25mg/6h,罂粟碱30mg/8h等。

4、预防感染和常规破伤风抗毒血清1500u肌肉注射。

5、保持病房整洁:保持空气流通、控制探访人员,防止交叉感染。

紫外线消毒房间每日1-2次,室温控制在24-26度之间,为了保持局部温度可用60-100W 烤灯照射,灯距为30-50CM,告知病人及家属不可自行调整距离以免引起灼伤,湿度60%-70%,如温度过低使血管痉挛阻碍血液循环,过高则加速组织耗氧代谢。

术后24-72小时内,是吻合血管出现循环危象的高发期,因此应每1-2小时观察一次,其中需要严密观察再植肢体血液循环的指标有:皮肤的颜色、皮温、指腹张力、毛细血管返流、指端侧方切开出血等情况,以上指标应综合分析并进行正确的判断。

断肢(指、趾)再植再造技术管理规范

断肢(指、趾)再植再造技术管理规范

断肢(指、趾)再植再造技术管理规范(2014年版)为规范断肢(指、趾)再植再造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断肢(指、趾)再植再造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的断肢(指、趾)再植再造技术是指断肢(指、趾)再植术、拇指缺损游离拇甲瓣或游离足趾移植拇指再造术及游离或带蒂的组织块移植到缺损肢体(指、趾),恢复缺损肢体外观和功能的诊疗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断肢(指、趾)再植再造技术必须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

(二)二级以上医院或骨科医院,其中三级医院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骨科或手外科专业诊疗科目,二级医院外科设有骨科或手外科专业组病房,每年收治手外科疾病患者不少于50例,完成断肢(指、趾)再植再造技术不少于20例。

(三)开展骨科临床诊疗工作15年、手显微外科临床诊疗工作10年以上,床位50张以上,其技术水平达到三级医院骨科或手显微外科专业重点科室要求,手显微外科与修复重建技术在本省处于领先地位。

(四)每年完成血管和神经修复手术100例以上,包括急诊或择期血管和神经损伤修复、血管及神经移植等。

具备断肢(指、趾)再植再造技术所需要的设备、设施。

(五)有经GMP认证的层流无菌手术室。

1.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2.有满足断肢(指、趾)再植再造技术工作需要的设备和相关器材。

3.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有氧气通道、麻醉机、除颤仪、吸引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4.配备有手外科和显微外科专用手术显微镜设备和显微手术器械。

(六)重症医学科。

1.设置符合规范要求,达到III级洁净辅助用房标准。

病床不少于6张,每病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能够满足骨科和手显微外科危重病人救治要求。

2.有空气层流设施,配备有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组织血流检测仪、中心供氧和中心吸引器。

3.配备有经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具有5年以上重症监护工作经验的相关专职医师和护士。

断肢、指再植

断肢、指再植

“中国手”: 1978年,于仲嘉教授在世界上第一 个把病人自己的足趾移植到前臂截肢的残端,再 造出有感觉、能活动的新手,被誉为“中国手”
“中国皮瓣”:1979年,杨国凡首次利用带有桡 动脉的前臂复合组织瓣,通过显微外科血管吻合 技术,成功地修复了患者的头面部组织缺损
1983年,9指再植成功
1986年,首先完成10指离断全部再植成活。目前 国内外已报告20例,15例均为我国医生完成。
被誉为“国际显微外 科之父”,
1963年首创世界首例 断手臂再植成功
1978年又获断指再植 成功
1996年手臂残端再造 指控制的电子假手研 究
1959年,创建了我国第 一个高起点的手外科专业。
1963年,开展直径1毫米 的显微血管吻合研究,兔 耳再植成功。走在了手外 科发源地美国的前列。
吻合血管两者的外径接近,或相差小于外径的1/3 者,适用于端端缝合术。
将外径较小的血管剪成斜口,使管口变大 较小的血管断端作机械性扩张,使管口扩大。
优点:缝针不易缝及血管后壁。
缺点:定点不易正确,难以达到等距缝合和针距保 持均匀。
适用于管壁较薄,前后壁易贴合在一起的血管缝合。
端口剪成45°~60°的斜面。 端口血管与血流方向成锐角。
90年代以来
◦ 亚洲第一例异体手移植 ◦ 组合组织的移植修复严重手创伤 ◦ 胸腔镜取膈神经移位术
◦ 选择性神经根移位术 ◦ 周围神经端侧吻合技术 ◦ 肌腱和软骨等组织工程 ◦ 修饰性足趾移 Nhomakorabea再造手指
断肢再植成功的核心技术
卡雷尔(1873~1944) 法裔美国外科医生
1905年发明血管缝合 术,于1912年获得诺 贝尔奖。20世纪60年 代断肢(指)再植的成

断肢(指)再植术的护理常规

断肢(指)再植术的护理常规

断肢(指)再植手术的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现场急救(1)观察患者全身情况,判断有无休克和重要脏器损伤,积极抢救生命。

(2)断肢(指)止血:采用加压包扎夹板固定止血。

(3)离断肢体(指)处理:保持离断肢体干燥,冷藏(0~4℃) 保存。

2、转运途中护理:注意平卧、保暖,建立静脉通路,观察伤员全身情况及局部渗血情况。

3、入院后护理:手外科一般护理。

4、断肢(指)再植时限在常温下,一般不超过6h, 如气温低或经过冷藏,则相应延长。

二、术后护理1、按手外科一般护理及麻醉后护理。

2、病房要求:安静、舒适、空气新鲜;室温维持在23~25℃;病室内严禁吸烟。

3、体位及患手摆放:卧床休养约1周,体位以不压迫患手、舒适为宜;患手垫枕抬高,使患手略高于心脏水平。

4、局部保暖:患手上方放置40~60W烤灯局部照射,距离为40cm左右。

5、用药护理:(1)抗凝解痉治疗:术后常规应用抗凝解痉药物1周左右。

常用药物:右旋糖酐40、罂粟碱等。

(2)对症处理:遵医嘱用止痛药,对因卧床引起腹胀及尿潴留、便秘等,可予以热敷、按摩及缓泻剂等。

(3)禁止使用血管收缩剂,如麻黄碱、肾上腺素等。

6、局部血液循环观察:(1) 指体色泽:正常指体呈潮红色。

如指体由潮红色转为苍白色且指腹张力降低,说明断指处于缺血状态;如指体由潮红转为暗紫色且指腹张力加大,说明静脉回流障碍。

(2)指腹张力:正常断指血运重建后,指腹弹性正常或略高于健指,如张力过大,且出现指体色泽发紫则表示静脉回流障碍;如张力低下,色泽由潮红转为苍白则说明动脉供血障碍。

(3) 毛细血管充盈试验:用手指或棉签按压指腹或指甲时,受压的指体由潮红转为苍白,松压后恢复原状,时间为1~2s, 此为毛细血管充盈现象正常,如充盈现象迅速且出现指体色泽暗紫,则为静脉回流障碍;如充盈现象消失或出现弹性降低,则为动脉血供障碍。

(4)指体温度:正常血运下,断指再植术后的指温与健侧指温基本相同或低于1~2℃, 如低于3~4℃或再下降说明血循环出现障碍,应酌情处理。

外科学:断肢再植

外科学:断肢再植
损伤直接造成的 断肢缺血时间过长,肢体短缩,肌肉、
神经缺损,关节破坏等,目前尚无有效
方法克服
中国医大盛京医院 手足显微外科 29
处理不当造成的 血液循环不良
伤口感染
组织坏死
应该一期修复的组织没有修复
中国医大盛京医院 手足显微外科
30
组织粘连 手内在肌挛缩 适应证选择不当
肌肉、肌腱、神经等没有修复条件。一侧下 肢离断、长度缺损过多。
中国医大盛京医院 手足显微外科 83
1 2 3 4 5
不宜再植
1 患者有全身疾病,年龄过大,不允许长 时间手术,有严重的出血倾向
2 断指远、近端多发骨折,严重软组织挫
伤,手指毛细血管床严重破坏
3 断指经强烈防腐剂、消毒液体或高、低
渗液长时间浸泡
中国医大盛京医院 手足显微外科 84
4 断指发生于夏季,离断时间过长,未经 冷藏,创面污秽腐臭 5 多发性手指撕脱损伤,血管神经肌腱从 近或远端抽出较长,无条件作血管移植 或移位吻合 6 精神不正常
49
中国医大盛京医院 手足显微外科
50
中国医大盛京医院 手足显微外科
51
中国医大盛京医院 手足显微外科
52
中国医大盛京医院 手足显微外科
53
中国医大盛京医院 手足显微外科
54
中国医大盛京医院 手足显微外科
55
中国医大盛京医院 手足显微外科
56
中国医大盛京医院 手足显微外科
57
中国医大盛京医院 手足显微外科
97
中国医大盛京医院 手足显微外科
98
中国医大盛京医院 手足显微外科
99
中国医大盛京医院 手足显微外科
100
中国医大盛京医院 手足显微外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evered limbs 断指再植的适应证及技术要点 Indications and techniques of replantation of severed digits
第一节 断肢及断指再植
一、历史与现状 (一) 断肢和断指再植与显微外科技术
(microsurgical technique)
再植时限延长,36小时断肢再植成功
末节断指再植和小组织块再植 异体手再植
定义
完全性断肢:离断肢体必须完全不与身体 相连
不全性断肢:主要血管联系必须中断,离 断部分没有血供,如果不吻合修复பைடு நூலகம்管将 导致肢体坏死;大部分功能结构离断,其 它相连的软组织小于肢体周径的1/4
损伤机制
切割性断肢 压榨性断肢 撕脱性断肢 混合性断肢
(二)断肢创伤情况 (severity of injury)
断肢应有一定完整性:血管床、毁损程度 断肢不得浸泡在任何液体中
Preservation of the Amputated Part : 1~4℃ 冰箱冷藏,不得冷冻
断肢
干洁容器
冰块
塑料袋或纱布
正确保存方式
(三)缺血时间(再植时限) (ischemia time)
动脉受阻
苍白 瘪陷 加深 皮肤出现花斑 下降 减弱或消失 延长 音量减弱、消失 减少或不出血
静脉受阻
发紫 丰满、肿胀 不明显、消失 不出现花斑
下降 存在 缩短 存在 较多,紫色
血管痉挛与血栓形成鉴别
病因
病理 指端切口 血管造影 处理方法 解痉药物 交感阻滞 局部加温 高压氧 手术发现
血管痉挛 机械、化学、 温度、刺激 管腔缩小 少量出血 锥状阴影 保守,观察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吻合口变细
血栓形成 管壁粗糙、 血流缓慢 血栓阻塞 不出血 阴影中断 早期手术 无效 无效 有害 无效
吻合口血栓
7. 观察伤口有无感染和出血
(infection and bleeding) 8. 功能重建(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制定完
善计划
四、断指再植的适应证及技术
治疗:低分子右旋糖酐、激素、吸氧 4. 室温:20℃左右,禁烟
5. “三抗”治疗:抗感染、抗凝、抗痉挛
抗感染(anti-infection)
抗痉挛(anti-angiospasm):妥拉苏林、罂粟碱、 普鲁卡因。
抗凝(anticoagulation):低右、肝素、阿司匹 林等药物。
6. 密切观察血运 动脉危象:肢体苍白、弹性降低、不肿胀、皮温
骨关节固定:克氏针交叉或单针固定 血管吻合:一动、两静。 吻合时一般不施行全身肝素化, 未缝接的小静脉应予结扎
指动脉有缺损者,可切取断指一侧的动脉修补另 一侧的动脉。
一般动脉缝合6针,静脉缝合4~8针。 指神经作一期吻合 肌腱也应尽量争取一期缝合
(三)术后处理
全身情况:BP>100mmHg 手部位置:比心脏高10CM左右 局部温度:>25度,烤灯 “三抗”治疗
动物实验短期成活 成功吻合小血管 狗断肢再植 断臂 断前臂再植 断指再植 断指再植
(三)现状
例 数:全国己做断肢再植>2千例,断指再 植>6万例。
广 度:国内许多基层医院 存活率:由10 年前75%提高到90% 水 平:处于世界领先
(四)主要进展
严重撕裂性断肢 十指完全离断,再植全部成活 多段再植 小儿断指再植
2.再植术
顺序 Operative sequence:固定骨骼→吻合血 管→修复肌肉与肌腱→修复神经→缝合皮肤。
(1)固定骨骼 bone stabilization
髓内钉、Kirschner 针、螺丝钉、钢丝 等。
简便、迅速、牢固 经关节离断:早期关节融合术
(2)吻合血管 (blood vessel anastomoses )
断肢、断指再植术
Replantation of Severed Extremity and Finger
内容 Contents
历史与现状(含显微血管外科技术进展)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断肢再植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Indications and contraindications for replantation of severed limbs 断肢再植的术前、术中及术后处理 Surgical management and perioperative treatment for replantation of
(一)适应症(indications):与断肢再植相比 断指伤员的全身情况较好 允许再植时限亦较长(肌肉) 多指离断(severe of Multiple digits)时,优先再植 拇指和食指 技术要求较高( 1963→1966)
远节断指同样应争取再植
撕脱性断指(avulsed):争取再植
下降、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消失。 静脉危象:肢体青紫、肿胀、伤口渗出增加且血
色发暗、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先快后慢。
治疗措施:筋膜切开减压、抬高患肢、神经阻滞、 动脉封闭、血管解痉药、高压氧舱、探查手术。
动脉受阻与静脉受阻鉴别
观察指标
指甲颜色 指腹 皮纹
肢体抬高 皮温 脉搏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 超声多普勒 指端渗血
1、全身状况: 收缩压>100mmHg以上
2、注意观察肾功能变化: 急性肾衰(acute renal failure)是断肢
再植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尤其在高位断肢 或离断时间较长的断肢。 一旦出现肾衰, 血透,必要时弃肢保命
3.防治脂肪栓塞(fat embolism):
诊断:昏迷、高热、呼吸困难、皮肤淤点+ 血、尿、痰有脂肪滴或胸片(暴风雪样改 变)。
三、断肢再植技术
(一)术前准备
紧急手术、尽快实施
了解伤情、制订计划 分工协作 麻醉:根据伤情 器械准备
(二)手术操作 (Operation)
清创术+再植术 Debridement+replantation 二者同等重要
1.清创术
防止伤口感染 分两组同时 从外到里 标记神经血管 合理短缩骨骼
密切观察指端的血运
内容
皮色 渗血
动脉危象 苍白 减少
肿胀程度
指端萎缩
温度
下降
毛细血管 充盈时间
消失
静脉危象 青紫 增加
肿胀
下降
先快后慢
Summary
Surgical indications and contraindication
preoperative management Surgical technique Postoperative management
外科医生借助精细的手术器械在光学放大 镜或手术显微镜下进行手术操作的技术。
现代外科技术中的一项新进展。
(二)历史
Hofner Jacobson和Suarez 屠开元
Malt 陈中伟
Komatsu & Tamai 陈中伟
1903 1960 1960 1962.5 1963.1 1965 1966
二、断肢再植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indications and contraindications)
(一)全身情况(General health of patient )
原则:救命第一、肢体冷藏、适时再植 全面检查,勿遗漏重要脏器损伤 首先抗休克、处理危及生命的合并伤 全身情况允许再进行再植
常需血管、神经、肌腱的移位缝接或游离 移植。
保存:preservation
(二)手术要点
难度大、技术要求高 显微外科器械操作经验和训练 细致、耐心、准确。
显微镜下清创及标记(debridement and tagging)
断指再植顺序(Operative sequence):
固定指骨→ 缝合指伸肌腱→ 吻合指背静脉 → 缝合指背皮肤→ 吻合指动脉→ 吻合指神 经→修复指屈肌腱→缝合指掌侧皮肤
20℃完全缺血6~8 h后不宜再植。 决定于肌肉对缺氧的耐受时间
影响因素: 气温:低可延长 保存:冷藏可延长 离断平面:离断肢体肌肉越少,越长
(四)再植肢体应有一定功能 (Predicted rehabilitation of severed limb)
断肢再植的目的:恢复功能 无功能的肢体:负担 神经无法修复,亦丧失再植的价值。
(5)皮肤缝合(Skin coverage) 环形:连续“z”字瓣成形术 深筋膜不作缝合 皮肤缺损:皮瓣、植皮。
(6)包扎与固定 (Dressing and stabilization) 不压迫血循环 石膏固定功能位
(三)术后处理原则 (Postoperative management)
血管清创:管壁、外膜 冲洗管腔(肝素(Heparin)盐水) 动、静脉吻合比例最少应为1 ∶ 2 通常先静后动。 二定点与三定点缝合 血管有缺损时采用自体静脉移植
不同断端口径的血管吻合
(3) 修复神经(Nerve repair) 外膜缝合,早期修复效果好。
缺损时二期修复。
(4)修复肌肉、肌腱 通血后肌肉有血运者按解剖部位缝合。
问题
1. 断肢(指)再植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2. 断肢(指)的保存及再植时限 3. 断肢及断指再植的手术步骤 4. 何谓“三抗” 5. 血管危象的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