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第2章组织设计与管理
管理经济学与组织架构
管理经济学与组织架构管理经济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与组织架构密不可分。
在现代商业环境中,组织结构的设计与管理经济学的应用息息相关,对于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管理经济学与组织架构的关系,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首先,管理经济学研究企业资源的配置与利用。
在组织架构的设计中,管理经济学提供了相关的理论与方法,帮助企业决策者合理分配资源,以实现最佳经济效益。
通过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市场需求与竞争状况等因素,管理经济学能帮助企业确定最优的组织结构,从而提升业务效率、控制成本、增强竞争力。
其次,管理经济学研究企业的市场行为与市场结构。
组织架构的设计不仅涉及内部资源的调配,还涉及企业与外部环境的互动。
管理经济学通过对市场行为、市场结构、消费者需求等方面的研究,可以为企业提供指导,帮助企业在不同市场环境中做出妥善的决策,并调整组织结构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
此外,组织架构的设计还需要考虑企业的战略目标与竞争策略。
管理经济学研究企业的目标管理与战略选择,可以帮助企业确定适应自身战略目标的组织架构,并将资源配置与组织结构相协调,以实现战略目标的落地。
由此可见,管理经济学对于组织架构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为企业提供了科学的分析方法和理论支持,帮助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制定正确的组织结构与决策。
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市场行为的优化以及战略目标的明确,企业能够实现有效的组织架构与经济效益的协同发展。
总之,管理经济学与组织架构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管理经济学为组织架构的设计与管理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帮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
在实践中,企业应充分利用管理经济学的知识,结合自身情况,合理设计组织架构,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管理经济学教学大纲
定义(Trigger strategy):竞赛者i 被称为采取 Trigger strategy,如果对任一期 , 1,2,...,
ai
peace war
as long as ait atj peace for all t1,..., -1
otherwise.
第六章 博弈论
本章建议阅读章节:
朱善利《微观经济学》,第一章; 戴维.贝赞可,戴维.德雷诺夫.马克.尚利《公司战略经 济学》,前言。 布雷克利《管理经济学与组织架构》第1章、第2章、 第3章。。
第一部分 基础理论和方法
第一章 需求分析与消费者行为分析
第一节 消费者行为
一、消费者的行为目标与约束条件
行为目标:效用最大化 约束条件:个人的收入 一元函数:U=U(X) 边际效用:dU/dX 边际效用递减 效用函数:U=U(X,Y) 预算约束:M=PxX+PyY 均衡条件:MUx/Px=MUy/Py
2
1
P
W
P 2, 2 -2,3
W 3, -2 -1,-1
第六章 博弈论
第二节 博弈的扩展形表达方式
博弈者先后行动
1
F
2F
D
2D
B
NB
B
NB
P 1 H 1
P 1 P 1 P 2 H 1 H 1 H 0
第六章 博弈论
第二节 博弈的扩展形表达方式
子博弈与子博弈完备均衡Subgame and subgame perfect equilibrium (SPE).
根据定义求 SPE。
在飞行员与劫机者 game 中,(D,(NB,NB))构成唯一的 SPE。
第六章 博弈论
MBA管理经济学-02管理经济学导言
潜在进入者
买方的力量
16
2、管理经济学课程框架
客户 消费者 企 业 经 营 决 策 范 围 企业 自己 市场需求研究(第2章) 企业生产决策分析(第3章) 企业成本决策分析(第4章) 竞争环境与竞争手段 研究(第5、6、7章) 竞争策略研究(第8章) 政府
2009-9-5
序言 (第1章)
竞争 对手
政府行为研究(第9章)
17
兰大管理学院 李志远
2009-9-5 兰大管理学院 李志远 4
行为
经济学中假定的人都是理性人,或叫做经济人 (Economic Man)。经济人在一切活动中都力图以最小的 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得自身最大的经济利益。 自利 理性 当个人选择和社会最优不相符合时,只要改变个人选 择的约束空间,即改变从事某项活动的成本和收益,就可 以改变个人的选择方向或目标。
微观个体行为的效用最大化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 厂商利润最大化
2009-9-5
兰大管理学院 李志远
7
7、管理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工具—6大工具
(1)成本-收益的分析技巧 (2)供给-需求的分析技巧 ①需求与需求函数 需求的定义 是指在某一时期内的某一市场上消费者所愿意并有 能力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函数
Q s = f ( P ), Q d = − δ + γ P
2009-9-5
兰大管理学院 李志远
11
供给曲线(S) :对于在市场上生产者能得到的每一价 格,他们愿意出售的数量。 供给量变化与供给变化 供给量的变动是模型中 内生变量的变动所引起的, 表现为供给曲线上点的移 P 动;供给变动则是模型外生 变量的变化所引起的,表现 为供给曲线的平移。
管理经济学第7版教学ppt课件完整版
38
(4)机器如果原来用来生产产品A,可得一笔利润 收入,现在改用来生产产品B的机会成本,就是它 生产产品A可能得到的利润收入。 (5)过去买的物料,其机会成本等于现在的市价。 (6)按目前市场价购进的物料、按目前市场工资 水平雇用的职工以及按目前市场利率贷入的资金的 机会成本与其会计成本是一致的。 (7)机器设备折旧的机会成本是该机器设备期初 与期末可变卖价值之差。
• 决策就是选择,即在许多可行方案中选择最优。 • 管理决策的七个步骤:一、确定目标;二、界定
问题;三、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四、提出可行 方案;五、收集和估计数据;六、对方案进行评 估,从中选优;七、实施和监控
7
第3节 管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
8
管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是边际分析法
• 管理经济学从微观经济学借用许多经济学理论, 但最重要的还是借用了推导这些理论的经济分析 方法——边际分析法。
10 40 50 80 90 110
24
可见,选择电台做3次广告,电视做2次广告,报 纸做1次广告,就可以使有限的广告费(110万元)取 得最大的广告效果。此时,各种媒体的每元边际效 果均等于0.100。
25
三、边际分法析扎根于数学之中
• 函数的边际值=函数的一阶导数 例如,假如利润(π )的方程为: π =-10,000﹢400Q-2Q² 则边际利润Mπ=dπ /dQ=400-4Q Mπ=0时,产量Q为最优: 400-4Q=0,Q* =100
预期每亩收获量 预期每公斤化肥的每亩边
(公斤)
际收获量
0
200
—
10
300
10
20
380
8
30
430
5
40
460
管理经济学(PPT 35页)
– 过程管理学派 – 系统学派 – 权变学派
31
近20年来一些新的管理概念和方法引起 关注,如: – 全面质量管理 – 企业重构(Re-engineering) – 精简(downsize) – 非固定工(contingent workers)
值可看作未来净现金收入的现值。
13
企业价值可以看作未来净现金收入的 现值
企业价值
n t 1
TRt TCt (1 i)t
TR t 为第t年企业的总收入; TC t 为第t年企业的总成本; i为利率
14
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企业理论的不足
分析企业时,将企业看作一个“黑箱”。 没有解释生产是怎样在企业内部组织的, 没有分析企业组织中是否存在利益冲突。 假定企业规模既定,因而无法解释企业 兼并与分离行为。
经济学的最新进展已不限于研究市场和价格机 制,经济学已为组织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工 具。
从某种意义上说,本书是围绕选择、激励和协 调展开的,这既是管理学要研究的中心问题也 是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二者是从不同的侧 面加以把握。管理经济学更多的是从经济学出 发,帮助企业管理者从更高层次上理解这一问 题。
16
但经济学近二十年富有成果的迅速发展 正在改变种情况。 管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础正在发生深 刻变革,这就迫使管理经济学拓展其分 析领域,这就要求管理经济学不仅要从 外部分析企业也要从内部分析企业。 这是经济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管理 经济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为说明这一点 有必要简要回顾一下经济学和管理学的 发展历史和现状。
企业与其周围环境存在着相互作用,这种相互 作用是对企业进行选择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 是对企业的获利能力不断选择,也是对企业的 惯例、规则和核心能力的选择。
管理经济学
第一节 单一可变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
一、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相互 关系
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如果技术不变,增加生产要素中某个 要素的投入量,而其他要素的投入量不变, 增加的投入量起初会使该要素的边际产量 增加,增加到一定点之后,再增加投入量 就会使边际产量递减。
三、生产的三个阶段
产量
二、交叉弹性的经济意义 Epx>0 替代品 Epx<0 互补品 Epx=0 不相关品
第三章 需求估计和需求预测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市场需求估计的方法; 了解需求预测的方法。
第一节
一、市场调查 1.访问调查法 2.市场实验法
需求估计
二、统计法
运用回归分析法估计需求,分四步骤
1.确定自变量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生活水平分类
恩格尔系数 % 59以上 50-59 40-50 30-40 30以下
生活水平 绝对贫困 勉强度日 小康水平 富裕 最富裕
二、收入弹性的应用 1.用于销售量的分析 2.用于企业经营决策 3.用于安排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速度
第三节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一、交叉价格弹性的计算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反映一种产品的需求量对另
五、需求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
第二节 供给
一、供给量Qs
供给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
下,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提供某种产品或
劳务的数量。
二、影响供给量的因素
1、产品的价格 P 2、生产中可互相替代的产品的价格 Ps 3、产品的成本 C 4、生产者对价格的期望 E
三、供给函数和供给曲线
需求函数是需求量与影响这一数量的诸因 素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Qx = f ( Px , Py , I , T , E , A…)
Thomas12e_Chapter2托马斯管理经济学章2
© 2016 by McGraw-Hill Education. This is proprietary material solely for authorized instructor use. Not authorized for sale or distribution in any manner. This document may not be copied, scanned, duplicated, forwarded, distributed, or posted on a website, in whole or part.
(2.6)
阐述政府制定限制价与支持价的影响。
2-2
© 2016 by McGraw-Hill Education. This is proprietary material solely for authorized instructor use. Not authorized for sale or distribution in any manner. This document may not be copied, scanned, duplicated, forwarded, distributed, or posted on a website, in whole or part.
2-12
需求曲线(图 2.1)
Qd = 1,400 – 10P
© 2016 by McGraw-Hill Education. This is proprietary material solely for authorized instructor use. Not authorized for sale or distribution in any manner. This document may not be copied, scanned, duplicated, forwarded, distributed, or posted on a website, in whole or part.
管理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第二章-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3.亨利·福特
——流水线大量生产管理技术的倡导者
1899年创立底特律汽车公司; 1903年与人合作创建福特汽车公司; 1913年,首先采用现代化的大规模装配作业线
1.吉尔布雷思——时间与动作研究
Frank ·B ·Gilbreth(1868—1924) 弗兰克·吉尔布雷思 Lillian M ·Gilbreth(1878—1972) 莉莲·吉尔布雷思
重视工作效率研究,首先使用拍摄电影的方法, 分析改善动作,以提高动作效率。 Therbligs——分解动作
五项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动作原则:
行为科学 管理科学
系统理论
权变理论
现代管理阶段
经济全球化 科技革命 可持续发展 文化变革 虚拟经营
传统管理阶段: 18世纪80年代(工业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
(1780年——1900年),其间经历了100多年的时间。
传统管理阶段的内容: 生产管理 成本管理 人事管理
传统管理阶段的特点: 自主经营 经验管理 靠传帮带管理等
(三)科学管理——泰罗制的重要内容
泰罗制(Taylor System)》 —— 1911年,《科学管理原理》
泰 罗 制 的 要 点
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工作定额原理 选配原理(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标准化原理 奖酬原理(差别计件工资制) 分工原理(计划和执行分离)
实行职能工长制
例外原理
(四)科学管理理论的其他代表人物
一.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Scientific Management Theory)
管理经济学-第2章-2 需求估计与预测-精品文档
第2章-2 需求估计和需求预测
•第1节 需求估计
•第2节 需求预测
2
第1 节 需求估计
3
需求估计
一、市场调查法 二、统计法
4
访问调查法
[例2—1] 某公司在1 000人中调查皮革钱包的需求量,调 查表中列出了五种价格水平,要求被调查人在每一 种价格上表示购买意见,共有六种意见可供选择 (1)肯定不买;(2)不一定买;(3)可能买; (4)较可能买;(5)很可能买;(6)肯定买。
9
回归分析法简介
假定需求函数(回归方程)的形式为一元线性方 程: y = x ,如图3—2所示。
10
11
假定观察数据有: ( xn , yn ) … (x ,y ) ,(x , 1 1 2, y 2) y 的估计值为 yˆ i ;此时,y i 与 yˆ 之间的离差 在 x x i 时, i n ˆ 为 u u y i( i y i i)。 2 u 1 用最小二乘法求参数α,β,也就是使上述离差的平方和 i1 ˆi ax 的值为最小,这时,回归方程 y i能最好地拟合观察 数据。
16
表2—4
分店编号
1 2 3 4 5 6 价格 x i 销售量 y i (元) (公斤) 7.9 9.9 12.5 8.9 5.9 4.5 4 650 3 020 2 150 4 400 6 380 5 500
xiyi
36 735 29 898 26 875 39 160 37 642 24 750
x的算术平均值 y i / n ) ;为观察数据 x
(x
x / n) 。
i
14
[例2—2]
假定一家连锁商店在自己的六家分店中销售 蛋糕。这六家分店所在地区的居民,都属于中等 收入水平。最近,各分店都按每公斤7.9元出售, 平均每店每月销售4 625公斤(假定各分店的月销售 量是比较接近的)。今连锁商店打算估计蛋糕的需 求曲线和价格弹性。为此,它们进行了实验:第 一家分店的价格仍维持每公斤7.9元不变,但其他 五家分店的价格都做了变动。价格变动后,各分 店的月销售量如表2—3所列。
《管理经济学》第2章_需求理论和分析
总 收 入
TR
价
每期数量
格
D
MR
每期数量
2.4 价格弹性
2.4.1 何谓价格弹性 ❖ 价格弹性是企业定价的依据 ❖ 价格弹性:价格变化百分之一,会使需求量变化百分之几
△Q/ Q0 Ep =
△P / P0 ❖ 一般情况下,价格弹性为负值 ❖ 根据价格弹性划分需求关系的种类:
Ep<-1,弹性需求 Ep = 1 , 单元弹性 -1 <Ep ≤0,非弹性需求
❖ 在繁荣期,奢侈品的销售增长速度快于收入 的增长速度,而必需品的销售增长速度低于 收入的增长速度
❖ 在衰退时期,奢侈品的销售减少速度高于收 入减少的速度,而必需品的销售变化不大
2.6 交叉弹性
2.6.1 交叉弹性 ❖ 何谓交叉弹性:某种其他商品的价格每变化
百分之一,会使该物品需求量变化百分之几 △Q /Qx
作业一:确定需求函数,绘制需求曲线,并解释曲线 形状的特征和原因。
第1组:颐和园提供糕点 第2组:颐和园佛香阁、苏州街联票 第3组:颐和园电瓶车、滑竿游 第4组:学校宿舍、办公室保洁服务 第5组:北海特供糕点 第6组:北海团成、白塔联票 第7组:色戒电影 第8组:天坛特供糕点 第9组:天坛祈年殿、圜丘、回音壁联票 第10组:刘德华音乐会
如何减少汽车使用带来的北京的大气污染?
2.2 市场需求
❖ 市场需求:所有的个人需求之和 2.2.1影响市场需求的因素 ❖ 产品价格 ❖ 消费者收入 ❖ 相关产品价格 ❖ 消费者偏好 ❖ 消费者对未来价格变化的预期
2.2.2 需求函数
❖ 需求函数:需求量与影响这一数量的诸要素之间的 关系的一种数学表达方式。
2.4.2 影响价格弹性的因素 ❖ 是否有替代品 ❖ 在收入中所占比重 ❖ 时间的长短
管理经济学第十二版教学设计 (2)
管理经济学第十二版教学设计前言管理经济学作为管理学和经济学的结合体,是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本次教学设计基于《管理经济学》第十二版教材,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深入的管理经济学知识体系,强化学生在领域理论、框架工具和实践技能方面的素养。
教学目标•理解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管理经济学基础知识。
•熟悉管理经济学的三个经典分析框架:微观经济学分析、宏观经济学分析和博弈论分析。
•运用管理经济学分析工具,识别和解决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
•提高学生对全球经济动态和趋势的敏感度和洞察力,拓展视野。
教学内容第一章:管理经济学概述•管理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
•管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管理经济学的应用领域。
第二章:需求和供给分析•需求和供给分析的基本概念。
•需求和供给曲线的画法。
•需求、供给和价格的关系。
•市场的均衡和失衡。
•市场价格和产品选择的最优点。
第三章:微观经济学分析•经济学的基本原则和分析方法。
•生产和成本的基本概念。
•生产函数和长期和短期的生产成本分析。
•供应曲线和市场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章:利润和利润率•利润的概念和含义。
•利润的来源和测算。
•利润率与生产率的关系。
•利润率与生产规模的关系。
第五章:管理经济学中的价格和市场结构•不同市场结构的基本概念。
•垄断和垄断竞争的区别和特点。
•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的比较。
•市场竞争和压力中的价格和量的关系。
第六章:宏观经济学分析•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利率的测算。
•货币、外汇、财政政策的实施和效果。
•市场价格、通货膨胀和利率的关系。
第七章:管理经济学中的企业组织•企业组织的基础概念和设计。
•企业组织的战略、结构和过程的关系。
•管理体系和信息流的设计和管理。
•组织中的变革与创新。
第八章:企业管理的财务和会计分析•财务和会计基本概念和原则。
•财务管理的职能和目标。
•账目分析、报表分析和资产负债表的应用。
•利润、投资回报和现金流的计算和分析。
组织设计与管理二、三章
行政级别调整通知单
调整工资待遇 更新相应档案
行政总监/总经理
人力资源规划 流程
人力资源部
公司本年度发展规划
财务部
薪酬计划 管理流程
部门经理审核 是 行政总监审批 是否同意 是 否 是否同意
估计本年度内员工人 数/级别变动情况
公司业绩奖金 计算方案 估算本年度业 绩奖金总额 效益奖金估算报告
公司年终效益奖金计 算方案
总经理
人力资源部
要求各部门制定年 度工作计划
总监
部门经理
制定相关战略目标
总经理审批 是否同意 是 否
制定本系统年 度战略计划
制定系统内总监审批 汇总各部门年 度计划 总经理审批 是否同意 是 实施部门年 度计划 是 否
是否同意
否
存档
监控实施
年度工作计划管理流程
新进人员培训评定意 见 按排试用期工作
部门经理填写试 用期评价
行政总监审批
否 是
与部门经理确 定工资级别
执行相应工资 待遇 及时更新员工档案相 关资料并存档 存档
是否同意
行政总监/总经理办公会
人力资源部
公司各部门
员工辞职申请
特殊处理 中高层经理辞职申请 部门经理审批 部门经理签署 意见 否 是否同意
外部招聘流程
不予录取
行政总监 审批 否 是否同意 是
否
是否合格
是
对应征者进行 笔试和面试 是
是否合格
否
寄发聘用通知
新进人员管理
行政总监
人力资源部
安排新员 工到公司 报到 新进人员入职培训
公司各部门
接收新进人员 签订劳动合同 新进人员部门培训
新进人员管理流程
管理经济学第二章
2019/9/20
27
中国钢铁协会副秘书长戚向东对判定行业严重过 剩给出了六项指标:一是产品库存持续急剧上升, 销售呈现停滞状态;二是产销率大幅下降,供求 关系严重失衡;三是产品价格大幅度回落,长期 处于成本线以下;四是行业出现大面积的企业亏 损,企业被迫举债经营;五是一批企业相继倒闭 或破产;六是进口严重受阻,出口不计成本,国 际贸易摩擦频繁发生。
2019/9/20
23
在理论上,房地产行业并不存在一段时间 内有成本最低的最佳开发规模。因此,房 地产企业出现的过剩不属于产能过剩,而 是市场供给过剩,表现为两点:市场中的 商品房供给超过实际购买能力的需求;在 生产要素市场,土地供给超过社会对土地 的有效需求。
2019/9/20
24
产能过剩的标准
P P2 P1
2019/9/20
B
A C
需求关系变动:
是消费者在每一
D0
种价格下购买的
D1
商品数量都与以
Q1 Q2
Q 前不同
6
(三)、需求曲线的分类及其斜 率含义
1、分类 个人需求曲线、行业需求曲线、企业需求曲线 个人需求曲线:单个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
的数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企业需求曲线:某企业的全体顾客愿意向该企
2019/9/20
20
第三种,产能过剩是一个结构性概念
同样的产能,质量不同、档次不同, 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相差迥异。因此,要对行业产能进行结构 细分,确定生产能力超额供给的领域和范 围。
2019/9/20
21
产能过剩的适用范围
传统的产能过剩,一般针对"生产性产业"而言。 由于生产能力是假定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企业 以一定的固定资本与劳动力的组合所形成的产出 能力,而最低生产成本的供给与实际供给之间的 差额,与产业固定资本投入程度密切相关。所以, 固定资本密集度越高,受产能过剩的威胁就越大。 而对劳动密集型行业来说,受产能过剩的影响就 小得多,这也是为什么人们认为固定资本投入较 大的行业容易出现产能过剩的原因。
第2章 组织设计与管理
管理跨度的影响因素
下属的培训 明确的授权 明确的计划 变革的速度 目标标准的应用 信息沟通的技巧 风险态度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 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
职能式结构
杜邦公司奠定了现代工业的多部门职能式结构的早期雏形。
特点
计划协调依据部门进行,以反映各部门的资源耗费情况 适合于外部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形
优点
职能部门内员工在价值观和工作目标上具有相似性 员工具有明确的职业阶梯,在员工技能发展上具有连贯性
潜在的问题
职能部门间易于产生交流与沟通问题,协调与合作难度增加 整合机制可能会使管理层次过度扩张 当外界环境不确定性和变动性增加时,整合/协调机制会超载 本位主义(localism)
存在唯一正确的管理人的方式吗?
存在一个或至少应该存在一个适当的管理人的方式。 这个假设在管理学教科书和论文中是随处可见的,对于许多 从事管理学研究和实践的人来说这一点都是自发形成的。
在传统的观念中,为公司工作的人是公司的雇员,他 们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依赖于公司提供的条件来 谋求生计并获得职业发展。。。。实际上,员工应是组织的 合伙人,至少对于知识工作者(Knowledge worker)来说应该 是这样。
组织的信息系统
权限
无差别圈 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的构建原则
客观权限需要为组织中每个成员确定明确 的正式信息渠道
信息传递路线应尽可能直接和短捷 必须经常利用全部信息路线
霍桑实验:非正式组织与群体行为
霍桑实验
非正式组织
促进信息的传递 扩大无差别圈 保护成员个体的人格和自尊心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针过程中的专业分工
“一个人抽铁丝,一个人拉直,一个人切截, 一个人削尖铁丝的一端,一个人磨另一端。磨出 一个圆头需要两到三种不同的操作,安装上源头 又是一种操作,以及涂色、包装等。这样一枚针 的制造要经过18道工序。在有的工厂里,每道工 序都由不同的人完成,而有的小厂中可能会有工 人身兼两三种操作。我曾经访问过一个只有10个 工人的小工厂…他们工作努力,所以一天可以制 造12磅的针,以平均每磅4000枚计算,10个人每 天就能做出48000枚针,平均每个工人每天可以制 作出4800枚针。但是如果他们都是独立完成所有 工作,他们中没有一个人一天能制作出20枚针, 也许一枚都不行。”
事业部制
(Strategic) Business Unit
1920年,斯隆在通用汽车公司最早引入了事业部制。
特点
以产品、地区、细分市场或客户为基础的事业部结构 公司总部负责事业部之间的资源分配和长期战略的制定 每个事业部都将制造、R&D、营销等多个职能整合在一起 事业部通过定位于成本中心、利润中心或投资中心对其业绩负责 与职能式结构相比,其分权结构可以更好地适应于变动着的环境
资料来源:亚当·斯密(1922)《国叟看到摩西从早到晚整天坐在 那里,以色列人在他面前排起了长队,耐心地等着 见他,表达自己的愿望和倾诉心中的不满。乔叟对 摩西说:“你这样做不太好。你和那些等着见你的 人都受不了,你们会累坏的。你不应该自己一个人 做这件事。”然后乔叟建议摩西在每1000人中选出 一位代表,再在其中每100人选出一位代表,每50 人及每10人选出一位代表。重大事项仍然由摩西自 己来决定,但琐碎的事情就由那些选出的代表来作 出裁决。摩西接受了建议。从那之后,他带领以色 列人向迦南进发的任务就轻松了许多。
组织的信息系统
权限
无差别圈 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的构建原则
客观权限需要为组织中每个成员确定明确 的正式信息渠道
信息传递路线应尽可能直接和短捷 必须经常利用全部信息路线
霍桑实验:非正式组织与群体行为
霍桑实验
非正式组织
促进信息的传递 扩大无差别圈 保护成员个体的人格和自尊心理
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定义了组织的边界、环境以及与其他组 织之间的界面,使组织成员获得流程中的不同角 色(劳动分工),并使得组织成员通过整合机制 进行合作。
资料来源:《圣经旧约》第二章“出埃及记”,这被称之为第一次有 文献记载的管理层级制度。转引自:[美]约翰·辛格,《设计最好的公 司:组织设计的过程和创新》,导言第II页,宇航出版社,1999年。
管理层级
元代忽必烈的军队建制
在整个80年代,GE公司总裁Jack Welch一 直在逐步精简公司的管理层次,从最初的 29个削减为6个。
打个比方来说,对知识工作者的管理就如同乐队指挥 之于乐手,管理者也许并不知道乐器的演奏方式,但却需要 能够引导他们共同完成某一任务。
基于上述讨论,我们可以得到和泰勒及传统的对人与 工作的假定不同的结论,这就是,管理者并不是要管理人, 管理者的任务是领导人;管理的目的是使特定团体的效率更 高,并使每一个体的知识产出效率更高。
职能式结构
杜邦公司奠定了现代工业的多部门职能式结构的早期雏形。
特点
计划协调依据部门进行,以反映各部门的资源耗费情况 适合于外部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形
优点
职能部门内员工在价值观和工作目标上具有相似性 员工具有明确的职业阶梯,在员工技能发展上具有连贯性
潜在的问题
职能部门间易于产生交流与沟通问题,协调与合作难度增加 整合机制可能会使管理层次过度扩张 当外界环境不确定性和变动性增加时,整合/协调机制会超载 本位主义(localism)
第二章 组织设计与管理
管理的定义 组织设计的基本概念 传统的组织结构 网络组织结构 管理与控制系统 组织整合与协调机制 网络型组织的文化构建
管理的定义
管理定义: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 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
管理五职能 计划、组织、协调、领导(指挥)、控制
管理适用于任何一种组织
管理的目标 effectiveness:指达到目标 efficiency:以最少资源达到目标
存在唯一正确的管理人的方式吗?
存在一个或至少应该存在一个适当的管理人的方式。 这个假设在管理学教科书和论文中是随处可见的,对于许多 从事管理学研究和实践的人来说这一点都是自发形成的。
在传统的观念中,为公司工作的人是公司的雇员,他 们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依赖于公司提供的条件来 谋求生计并获得职业发展。。。。实际上,员工应是组织的 合伙人,至少对于知识工作者(Knowledge worker)来说应该 是这样。
劳动分工 协调与整合机制 非正式结构
决策权限 组织边界
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职能式结构
稳定的外部环境
事业部制
复杂的外部环境
矩阵式结构
复杂而具有多变需求的环境
混合式结构
(1)职能式结构为主的混合结构+跨职能产品组/项目组 (2)事业部制为主的混合结构+总部层次的关键职能部门
(以寻求专业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带来的利益)
组织设计的基本概念
劳动分工与专业化 管理层级与管理幅度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劳动分工与专业化
劳动分工(division of labor)与专业化(specialization) 专业化的优势
可以缩短学习一种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有利于减少学习过程成本 节省因工作任务更换所耗费时间 有利于保持较高的技术水平 有利于人力资源与任务的合理分配
每年节省4000万美圆的开支 员工有更大的个人能力发挥空间 彼此之间更易于相互了解和沟通
管理跨度的影响因素
下属的培训 明确的授权 明确的计划 变革的速度 目标标准的应用 信息沟通的技巧 风险态度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 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
可能存在的缺点
“本位主义”与“短期行为倾向” 可能会束缚公司在创新资源尤其是核心能力上的合理运用
矩阵式组织结构
事业部经理和职能部门经理在组织中拥有相同的权责,员工将同时接受两 者的双重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