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学考文化知识、文学常识

合集下载

2016年浙江学业水平考试基本篇目文学常识汇总(word文档良心出品)

2016年浙江学业水平考试基本篇目文学常识汇总(word文档良心出品)

2016学考基本篇目文学常识必备必修一文学常识整理课文体裁时代、作者等重要情况介绍《沁园春·长沙》词毛泽东写于1925年的一首豪放词,抒写了中国早期共产主义战士以天下为为任、激流勇进的战斗风貌、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

《沁园春·长沙》在内容上是现代诗,形式上是旧体诗。

《劝学》散文荀子,名况,人尊称其荀卿。

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时期儒家学派最后一个代表人物,今存《荀子》二十卷,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

主张性恶论,人定胜天。

《师说》散文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与柳宗元共同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以载道”。

自谓郡望昌黎,故称韩昌黎,谥“文”,人称“韩吏部”、“韩文公”,列唐宋八大散文家之首(另有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反对六朝以来的骈文,提倡先秦、两汉的散文,文学上主张“辞必己出”、“惟陈言之务去”,著有《昌黎先生集》。

另有代表作:《捕蛇者说》《马说》等。

《想北平》散文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中国现代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月牙儿》,剧本:《茶馆》《龙须沟》。

作品呈现浓郁的“京味”,因剧本《龙须沟》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赤壁赋》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词开豪放派,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上为宋初四大书法家之一。

父苏洵、弟苏辙均以诗文著称,世称“三苏”。

代表作品:散文《石钟山记》,诗《题西林壁》,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

《始得西山宴游记》散文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柳河东、柳柳州,与韩愈同领唐代古文运动,著有《河东先生集》。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著名代表作是“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母潭记》《钴母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等。

语文学考知识点浙江实用

语文学考知识点浙江实用

语文学考知识点浙江实用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相信付出的汗水不会白白流淌的,收获总是自己的。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语文学考知识点浙江的学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浙江高中语文会考背诵篇目内容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1925年)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师说(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浙江语文学考重要文学常识整理

浙江语文学考重要文学常识整理

浙江学业水平考试重要文学常识1.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朔:每月农历初一。

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2.既望:过了望日,即望日的后一日,十六日。

3.先大母:已逝世的祖母。

4.先妣:已逝世的母亲。

5.归/来归:指女子出嫁。

6.归宁:指出嫁女子回娘家省亲。

7.七录斋:是明代张溥书斋的名字。

张溥读书有一个习惯:每读一篇文章,总是先抄录下来,背诵一遍,然后烧掉。

随后重抄一遍,再背诵,再烧。

如此反复7次,把这篇文章背熟。

因而他的书房名为“七录斋”,他的文集名为《七录斋集》。

8.束发:指男子成童之年,15岁。

9.弱冠:男子20岁称弱冠。

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冠,帽子,指代成年。

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10.总角:古代男女未成年时把头发扎成角状,叫总角。

后来指代少年时代。

11.古代纪年法:古代通常使用三种纪年法。

一是干支纪年法:干支是十大天干和十二地支的合称。

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个字叫“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字叫“地支”。

如“壬戌之秋”“岁在癸丑”“戊戌变法”就是采用干支纪年法。

二是年号纪年法:年号是封建帝王为记录在位的年代所定的名号,是皇帝继位后颁布年号用来纪年的,比如“永和九年”、康熙41年等等。

三是帝号纪年法:帝号指古代帝王或诸侯的谥号。

如“鲁衰公十四年”。

12.谥shì:谥号,褒贬死去的帝王或高官等的称号。

13.六气:阴、阳、风、雨、晦、明。

(《逍遥游》里“而御六气之辩”)14.修禊:一种消除不洁的祭礼。

古人习俗,阴历三月上旬巳日临水而祭,祓除不祥,之后饮酒游戏。

曹魏后固定在三月三日。

15.流觞曲水: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前面,谁就取来饮酒。

16.长亭:古时路旁亭舍,供人歇息,亦是送别的地方。

17.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

社稷是祭祀谷神和土神的祭坛。

浙江省2021年高二语文学考课内现代文阅读考点整理归纳(三)

浙江省2021年高二语文学考课内现代文阅读考点整理归纳(三)

《雷雨》整理【文学常识】1、《雷雨》是(曹禺)【作者】创作的(话剧)【体裁】,课文节选部分叙写了三十年后(周朴园)与(鲁侍萍)再次相见而展开的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

2、曹禺是中国现代剧作家,1933年写出震惊文坛的处女作(《雷雨》),他的代表作还有(《日出》)(《北京人》)(《原野》)。

【课文理解】1、对鲁侍萍的“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答:一方面,鲁侍萍相信命运,认为自己命苦;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她对黑暗的不公平世道的诅咒和反抗。

2、从周朴园给侍萍一张五千元支票的情节,可看出周朴园怎样的心理状态?答:①表现了周朴园想用金钱赎罪从而求得心灵的安宁的自欺欺人的心理状态。

②体现了周朴园急于用金钱来解除对他的名望、地位和体面的威胁的紧张、恐惧的心理。

③体现了周朴园的虚伪自私,表现其金钱至上的腐朽丑恶灵魂和阴险狡诈的性格特征。

3、侍萍撕支票这一举动,可看出侍萍是怎样的心理状态及性格特点?答:“侍萍接过支票,把它撕了”这个动作与周朴园想用金钱来“赎罪”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鲁侍萍这个劳动妇女的骨气和内心的极度悲愤。

《(物种起源)绪论》整理(一)阅读课文第3段,完成下列问题。

我现在刊印的这个“摘要”必然是不完善的我不能在这里为我的一些叙述提出参考资料和证据我期望读者对于我的正确性能有所信任我虽然时常注意,只信赖良好的证据,但是无疑错误还是会混入的这里我只能举出我所得到的一般结论,用少数事实来作说明,但我希望这样做通常可以把事情说清楚,没有人比我更感觉到有把结论所依据的一切事实和参考资料在这里详细刊印出来的必要,我希望在将来的一部著作中做到这一点,因为我十分清楚:本书中所讨论的几乎没有任何一点不能引用事实来作证,而每一论点显然往往会引出一些与我所得到的完全相反的结论。

只有对于一个问题的两方面的事实和论点加以充分地叙述和比较,才能得到良好的结果,但这里不可能这样做。

1.“只有对于一个问题的两方面的事实和论点加以充分地叙述和比较,才能得到良好的结果,但这里不可能这样做”这句话中“叙述”和“比较”两个词能否去掉其中一个?为什么?答:不能。

浙江省2023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学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2023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学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答案在最后)本试题卷分阅读与鉴赏和表达与交流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一、阅读与鉴赏(共14小题,4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20世纪40年代,人类首次提出“人工智能”概念。

2016年,人工智能首次战胜人类职业围棋选手。

2022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自然语言大模型可以根据人类指令,迅速完成写文章、绘画、作曲甚至制作视频和动画等任务,其“创作”涉猎的范围几乎可以媲美人类。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基础是类脑神经网络。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海量的训练数据以及必要的算力基础和庞大的数据模型,有力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走向成熟。

在文艺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学习对象是知名艺术家的经典作品。

通过处理原始数据,经典作品的风格特点被提取出来,由人工完成数据标注,为下一阶段的新内容生成打下基础,实现由艺术原作到人工智能作品的风格迁移。

伴随各类云计算平台的搭建,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艺术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巨大空间。

现有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技术模型的驱动形式分为文本驱动型、图像驱动型和复合驱动型。

目前应用较多的是文本驱动型。

用户在人工智能端口界面输入提示文本,就能够便捷地启动智能化写作、作曲、作图,或生成短视频等。

面对加速更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创作者要做出哪些调整才能更好地应对智能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创作过程是创作者就一部作品持之以恒地进行打磨,但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创作者的艺术创意在很短时间内就产出批量内容,风格品质参差不齐,创作者需要从众多“产品”中选取一件进行精心调整。

目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能力水平还不足以撼动人类创作者的主体地位,无论是基于机器学习的参数式内容生成,还是风格迁移的程序应用,它们在极短时间内批量化产出的语段、图像、音频、视频等,都尚未催生出获得公认的人工智能艺术家。

浙江高二学考知识点语文

浙江高二学考知识点语文

浙江高二学考知识点语文浙江高二学考是学生忙碌的一年,而语文作为其中一门重要的科目,需要同学们具备一定的知识点。

下面将介绍一些浙江高二学考语文的知识点,希望对同学们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古代诗词鉴赏古代诗词是考生必备的知识点,要理解其中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常见的古代文学体裁包括诗、词、曲等,而其中的名篇精品更是需要重点掌握。

通过阅读、背诵和分析这些作品,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写作和阅读理解的提升。

二、现代文学阅读现代文学是20世纪以来涌现的文学作品,代表了当代作家的创作风格和思想表达。

浙江高二学考通常会出现一些现代文学作品,学生需要了解其中的主题和意义,并能够从中找到文学形式和写作手法的特点。

阅读一些名家作品,如鲁迅、茅盾、郭沫若等,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对现代文学的理解和欣赏。

三、修辞与表达技巧语言修辞是用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的技巧,包括比喻、夸张、对仗等。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修辞手法来增加文章的艺术性和说服力,使读者更容易被文章所感动。

同时,学生还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表达技巧,如过渡词语的运用、段落的组织和逻辑推理等,以提升文章的逻辑性和清晰度。

四、古文阅读与鉴赏古文是中国古代的文学遗产,其中包括了经典的散文、诗歌和文言小说等。

学生需要掌握古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如注重把握上下文的关系、注意句子的连贯性和理解句子中的隐含意义等。

通过对古文的阅读和鉴赏,学生能够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同时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五、写作技巧与范文欣赏浙江高二学考中会涉及到写作题目,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例如,要注意开头和结尾的设计、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过渡、运用修辞手法等。

同时,范文的欣赏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它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拓宽写作的思路,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和修正。

总结:浙江高二学考语文知识点包括古代诗词鉴赏、现代文学阅读、修辞与表达技巧、古文阅读与鉴赏以及写作技巧与范文欣赏。

浙江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文学常识整理

浙江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文学常识整理

浙江省201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必修教材基本篇目文学常识整理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四文学常识整理【文学体裁知识】
1.中国古代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这种分法始于唐代。

近体诗格律严格,有绝句和律诗两种,各有五言和七言两种形式。

律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标题带有“歌、行、引、吟”等字眼的大多为古体诗,如《琵琶行》《游子吟》。

2.词,产生于隋唐,又称曲子词、诗余、乐府、长短句等,盛行于两宋,分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代表:柳永(北宋)、李清照(南宋)等,豪放派代表:北宋苏轼、南宋辛弃疾。

词按结构又可分成:小令(只有一阕,没有上下阕, 58字以内),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是长调。

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而标题则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

3.戏剧,是一种综合多种艺术的舞台艺术,按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按照结构繁简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按照题材反映的时代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按照矛盾冲突的结局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

【与课文有关的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与课文有关的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文学常识整理。

浙江高中学考语文基本篇目文学常识汇总

浙江高中学考语文基本篇目文学常识汇总

浙江⾼中学考语⽂基本篇⽬⽂学常识汇总浙江⾼中学考语⽂基本篇⽬⽂学常识汇总【⽂学体裁知识】1.中国古代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这种分法始于唐代。

近体诗格律严格,有绝句和律诗两种,各有五⾔和七⾔两种形式。

律诗分四联:⾸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标题带有“歌、⾏、引、吟”等字眼的⼤多为古体诗,如《琵琶⾏》《游⼦吟》。

2.词,产⽣于隋唐,⼜称曲⼦词、诗余、乐府、长短句等,盛⾏于两宋,分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代表:柳永(北宋)、李清照(南宋)等,豪放派代表:北宋苏轼、南宋⾟弃疾。

词按结构⼜可分成:⼩令(只有⼀阕,没有上下阕, 58字以内),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是长调。

每⾸词都有⼀个曲词名称,叫词牌,⽽标题则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

3.戏剧,是⼀种综合多种艺术的舞台艺术,按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按照结构繁简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按照题材反映的时代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按照⽭盾冲突的结局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

4.元曲:元曲=杂剧+散曲。

散曲=⼩令+套曲(⼜叫套数,由多⽀曲⼦连贯组成,可供配乐歌唱,是元杂剧的主体部分)5.元杂剧:1)概念及产⽣:元代戏曲形式,语⾔以北⽅民间⼝语为基础,融歌曲、宾⽩、舞蹈、表演等于⼀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形式,⾦末元初产⽣于中国北⽅。

(2)结构特点:①⼀般每本四折,⼀折相当于话剧的⼀幕;②每折限⽤同⼀宫调的若⼲曲牌组成的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组成。

宫调即调⼦。

曲牌即曲调的名称,类似于词牌,每个曲牌都属于⼀定的宫调,剧本中每套曲⼦的第⼀⽀曲⼦前⾯都标有宫调名。

(3)剧本组成:①曲词:剧中⼈的唱词,杂剧的主体部分。

②宾⽩:指⼈物对⽩、独⽩、旁⽩、带⽩等,由⽩话或部分韵⽂组成,因杂剧以“唱为主,⽩为宾”故称“宾⽩”。

③科、介:元杂剧中指⽰⼈物动作与表情的术语。

④⾓⾊名:旦(⼥⾓,正旦即指⼥主⾓,另有花旦、⽼旦、⼑马旦等),末(男⾓,正末即指男主⾓,另有外末、副末等),净(俗称花脸,扮演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丑(滑稽⾓⾊),⼘⼉(扮演⽼年妇⼥),洁郎(扮演和尚)。

浙江省学考文化知识文学常识

浙江省学考文化知识文学常识

浙江省学考文化知识文学常识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文学常识1、孟轲,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儒家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共七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教育、伦理。

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

认为“人性本善”。

《孟子》向以长于譬喻和雄辩着称。

2、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今存《荀子》,为荀子及其门人所着。

3、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楚国人。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今存《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作品,收入西汉刘向所编的《楚辞》中。

“何处招魂,香草还当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4、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曾作吏部侍郎,谥“文”,后人又称“韩吏部”、“韩文公”。

自称郡望昌黎,帮称韩昌黎。

有《昌黎先生集》。

5、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有《河东先生集》。

6、唐宋八大家:柳宗元、韩愈,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曾巩、王安石。

7、苏轼,子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苏东坡集》。

宋代俞文豹《吹剑录》里评论苏词风格的话: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如何”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执红牙拍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公为之绝倒。

后来就演绎为“抱铜琵琶,执铁绰板”,形容豪放激越的文词。

“玉堂”是宋代翰林院别称;“柳郎中”即当时词人柳永;“大江东去”是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首句,后人多用“大江东去”代表苏轼的创作风格。

8、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有《稼轩长短句》。

他一生主张收复中原,但壮志难酬,一腔忠烈之气化为慷慨豪放的诗词。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浙江杭州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文化文学常识(含答案)

浙江杭州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文化文学常识(含答案)

浙江杭州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文化文学常识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A.谦辞:家君、在下、愚见、寒舍。

B.法国:莫泊桑、普希金、法布尔、都德C.小说:《儒林外史》《水浒传》《朝花夕拾》《骆驼祥子》D.律诗:《游山西村》《春望》《木兰诗》《钱塘湖春行》(2019浙江杭州)2、根据你对艾青诗歌了解,选出不是评论艾青诗歌的一项()(3分)CA.这是一首长诗,用沉郁的笔调细写了乳娘女佣(“大堰河”)的生活痛苦……我不能不喜欢(大堰河)。

——茅盾B.归真返璞,我爱好他的朴素、平实,爱读他那用平凡的语言,自由的格式,不事雕琢地写出的激动人心的诗篇。

——唐弢C.(他的诗)把我们从不怀疑、贪婪的罪恶的世界,带到秀嫩天真的儿童的新月之国里去……它能使我们在心理重温在海滨一贝壳为餐具,以落叶为舟,一绿草上露点为圆珠的儿童的梦。

——郑振铎D.在国难当头的年代,诗人歌唱“土地”具有格外动人的力量,而诗人那种不断转折和强化的抒情方式,当然也是和充满险阻坎坷的时代相吻合的。

——孙光萱(2019浙江杭州)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B )A. 成语“舍生取义”“老骥伏枥”“豁然开朗”分别出自《孟子》、曹操的《龟虽寿》、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B. 对联“失马真成福移山未必愚”取材于韩愈的《马说》与《列子》,化用了“伯乐相马”“愚公移山”的典故。

C. 古人常以“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代称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和六十岁。

D.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比如“愚”是谦称自己,“子”是尊称对方,“尊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

(2018浙江杭州)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B )A.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寄予意味深长道理的一种文体,选自《韩非子》的《智子疑邻》和选自《淮南子》的《塞翁失马》都是寓言。

B.《丑小鸭》《绿色蝈蝈》和《皇帝的新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列夫·托尔斯泰》《伟大的悲剧》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作品。

语文学考知识点浙江

语文学考知识点浙江

语文学考知识点浙江语文学考是中学生面对的一项重要考试,考察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其中,浙江省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其语文学考知识点也是非常丰富和重要的。

本文将逐步介绍浙江省语文学考的知识点。

一、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是语文学考中的重要部分,浙江省的语文学考也不例外。

学生需要熟悉古代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了解其主要内容、作者及其创作背景。

此外,还需要掌握古代文学的基本特点,如辞章、章法、韵律等。

二、现代文学现代文学也是语文学考的重要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浙江省的一些知名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如鲁迅、郁达夫等。

同时,还需要掌握现代文学的特点,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

理解这些现代文学作品,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和文化。

三、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语文学考中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

学生需要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使用方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通过学习修辞手法,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四、古代诗词古代诗词是语文学考中的难点之一。

学生需要掌握古代诗词的基本知识,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的特点和韵律规律。

同时,还需要能够理解和赏析一些经典的古代诗词作品,如李白的《静夜思》、苏轼的《水调歌头》等。

五、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语文学考中的常见题型之一。

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并能够回答相关的问题。

这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分析能力。

六、写作技巧写作技巧是语文学考中的重要内容。

学生需要掌握不同类型文章的写作方法,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学生还需要关注语言的准确性、表达的流畅性和逻辑性等方面,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浙江省语文学考的知识点非常丰富和重要。

学生需要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修辞手法、古代诗词、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只有掌握好这些知识点,才能在语文学考中取得好成绩。

希望同学们能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与掌握。

2023年浙江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文学常识整理

2023年浙江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文学常识整理

浙江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必修教材基本篇目文学常识整顿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四文学常识整顿
【文学体裁知识】
1.中国古代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这种分法始于唐代。

近体诗格律严格,有绝句和律诗两种,各有五言和七言两种形式。

律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标题带有“歌、行、引、吟”等字眼旳大多为古体诗,如《琵琶行》《游子吟》。

2.词,产生于隋唐,又称曲子词、诗余、乐府、长短句等,盛行于两宋,分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代表:柳永(北宋)、李清照(南宋)等,豪放派代表:北宋苏
轼、南宋辛弃疾。

词按构造又可提成:小令(只有一阕,没有上下阕, 58字以内),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是长调。

每首词均有一种曲词名称,叫词牌,而标题则概括了词旳重要内容。

3.戏剧,是一种综合多种艺术旳舞台艺术,按体现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按照构造繁简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按照题材反应旳时代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按照矛盾冲突旳结局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

【与课文有关旳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与课文有关旳中国现现代作家作品】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文学常识整顿。

浙江省高中语文学考文学文化常识题汇总

浙江省高中语文学考文学文化常识题汇总

浙江学考文学文化常识题汇总1.(2018.11学考)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B.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古代君王的自称C.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读:句子末尾的停顿D.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先秦儒家著作中常指古代贤人2.(2018.6学考)下列诗句所写的历史人物,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三闾一去湘山老,烟水悠悠痛古今。

(唐·刘威)B.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藏忠义心。

(唐·白居易)C.灵均去后楚山空,澧阳兰芷无颜色。

(宋·苏轼)D.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宋·张耒)3.(2018.4学考)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总角:指古代男女未成年时将头发扎成角状。

B.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既望:望日的后一日。

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日。

C. 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谥:谥号,褒贬死去的帝王或高官等的称号。

D. 后五年,吾妻来归归:旧时指出嫁的女子回娘家探望父母。

4.(2017.11学考)下列诗句内容与浙江风景名胜无关的一项是()A.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B.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C.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D.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5.(2017.4学考)下列诗句与中国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D.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6.(2016.10学考)对下面一段文字的出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史,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荀子》7.(2016.4学考)下列诗句描写的季节,不是春天的一项是()A.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最新浙江学业水平考试基本篇目文学常识汇总资料

最新浙江学业水平考试基本篇目文学常识汇总资料

2016学考基本篇目文学常识必备必修一文学常识整理课文体裁时代、作者等重要情况介绍《沁园春·长沙》词毛泽东写于1925年的一首豪放词,抒写了中国早期共产主义战士以天下为为任、激流勇进的战斗风貌、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

《沁园春·长沙》在内容上是现代诗,形式上是旧体诗。

《劝学》散文荀子,名况,人尊称其荀卿。

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时期儒家学派最后一个代表人物,今存《荀子》二十卷,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

主张性恶论,人定胜天。

《师说》散文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与柳宗元共同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以载道”。

自谓郡望昌黎,故称韩昌黎,谥“文”,人称“韩吏部”、“韩文公”,列唐宋八大散文家之首(另有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反对六朝以来的骈文,提倡先秦、两汉的散文,文学上主张“辞必己出”、“惟陈言之务去”,著有《昌黎先生集》。

另有代表作:《捕蛇者说》《马说》等。

《想北平》散文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中国现代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月牙儿》,剧本:《茶馆》《龙须沟》。

作品呈现浓郁的“京味”,因剧本《龙须沟》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赤壁赋》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词开豪放派,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上为宋初四大书法家之一。

父苏洵、弟苏辙均以诗文著称,世称“三苏”。

代表作品:散文《石钟山记》,诗《题西林壁》,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

《始得西山宴游记》散文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柳河东、柳柳州,与韩愈同领唐代古文运动,著有《河东先生集》。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著名代表作是“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母潭记》《钴母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等。

浙江学考语文文学常识

浙江学考语文文学常识

浙江学考语文文学常识1.浙江高考语文文学常识要考吗答案:浙江高考的题型有:四道选择题;五道自主发挥题(模仿句式)一篇小文:两到三个选择题+一个大题一片大阅读文:全是大题一篇文言文:三四道选择题+两个翻译句+一句分段论语考察古诗文阅读默写(挑三题)最后作文。

由此可以看出:语文常识基本上不会考,但不确定,可能会出现在论语考察和古诗文阅读中。

【满意甲醇钠吧,谢谢。

】2.高考必考语文文学常识啊高考必备文化常识100条1.我国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汉许慎撰)2.我国第一部词典是:《尔雅》(周公所撰,孔子门徒解六艺之作)3.我国第一部韵书是:《切韵》(隋陆法言,刘臻颜,颜之推等撰)4.我国第一部方言词典是:《方言》(汉扬雄撰)5.我国第一部诗集是:《诗经》(孔子编)6.我国第一部散文集是:《尚书》(孔子编)7.我国第一部词集是:《花间集》(五代后蜀赵崇祚编,除温庭筠外,入选词家皆为蜀人。

共选录唐、五代十八家词五百首,内容多反映上层统治者“花间”、“酒边”生活,风格柔靡,情绪消极。

)8.我国第一部文选是:《昭明文选》(南朝梁昭明太子肖统编选)9.我国第一部论述文学批评及论述创作的著作是:《文心雕龙》10.我国第一部神话小说是:《搜神记》11.我国第一部神话集是:《山海经》12.我国第一部笔记小说是:《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撰?志人)13.我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是:《论语》14.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孔子修订而成)15.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春秋时左丘明作)16.我国第一部兵书是:《孙子兵法》(孙武作)17.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是:《史记》18.我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是:《汉书》19.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白话长篇小说是:《水浒传》20.我国古代最杰出的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是:《三国演义》21.我国最早的长篇抒情诗是:《离骚》22.我国最早的长篇叙事诗是:《孔雀东南飞》(初见于南朝陈徐陵所编《玉台新咏》)23.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24.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是:《尝试集》(胡适)25.我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创作童话集是:《稻草人》26.我国古代第一个女词人是:李清照。

2023年浙江省高中语文学考复习:古代文化、文学常识专题练习--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2023年浙江省高中语文学考复习:古代文化、文学常识专题练习--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2023年浙江省高中语文学考复习:古代文化、文学常识专题练习统编版高三总复习文化常识专练(一)1、下列描写古代历史名人名家的对联,说法错误的是:()A、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颂李白B、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颂杜甫C、枫叶四弦秋,棖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

——颂白居易D、云过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

——颂王昭君2、科举制度中参加县府考试、省级考试、京城考试和皇宫大殿考试及其合格者,分别称为:()A、乡试——举人;会试——贡士;殿试——进士;院试——秀才B、院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士;殿试——进士C、会试——贡士;殿试——进士;院试——秀才;乡试——举人D、殿试——进士;院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士3、列作品集《柳河东集》《聊斋志异》《范文正公集》《李太白全集》《稼轩长短句》《王右丞集》《白氏长庆集》命名方法分别是:()A、地名、年号、谥号、字、号、官职、书房名B、地名、书房名、谥号、号、字、官职、年号C、书房名、地名、官职、号、字、谥号、年号D、地名、书房名、谥号、字、号、官职、年号4、对“江阴”“汉阳”“衡阳”“华阴”的命名方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长江南岸、汉水的南边、衡山的南边、华山的北边B、长江北岸、汉水的北边、衡山的北边、华山的南边C、长江南岸、汉水的北边、衡山的南边、华山的北边D、长江北岸、汉水的北边、衡山的南边、华山的南边5、古代的“史圣”、“医圣”、“书圣”、“画圣”、“茶圣”、“诗圣”分别是:()A、张仲景、王羲之、吴道子、陆羽、杜甫、司马迁B、司马迁、张仲景、王羲之、吴道子、陆羽、杜甫C、王羲之、吴道子、陆羽、杜甫、司马迁、张仲景D、吴道子、陆羽、杜甫、司马迁、张仲景、王羲之6、称为“诗魔”、“诗鬼”、“诗佛”、“诗仙”、“诗圣”、“诗豪”的诗人分别是:()A、王维、李白、杜甫、刘禹锡、白居易、李贺B、李贺、王维、李白、杜甫、刘禹锡、白居易C、白居易、李贺、王维、李白、杜甫、刘禹锡D、李白、杜甫、刘禹锡、白居易、李贺、王维7、清代张鹏翮撰写三苏祠的门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学考高考必备之高中语文文化文学常识整理

学考高考必备之高中语文文化文学常识整理

学考高考必备之高中语文文化文学常识整理高考语文试卷离不开语文常识,但是很多学生对于文学常识部分掌握的不够,下面小编给你带来高中三年全部文学常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必修一:文学常识1、戴望舒,浙江杭县(今余杭)人,中国现代派诗人。

《雨巷》是其成名之作,并由此获“雨巷诗人”的称号。

2、《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是新月派主要诗人。

3、《大堰河——我的保姆》作者艾青,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

4、《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依孔子修定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5、《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定的,共33篇,属国别体史书。

主要记载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6、《史记》,西汉司马迁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它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

《史记》是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给后人以无尽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与司司马光并称为“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

司马迁另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其坚毅之品质为历代传颂。

7、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包括《狂人日记》《阿Q 正传》《药》《孔乙己》等)、《彷徨》(包括《祝福》《伤逝》等)、《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藤野先生》《范爱农》等)和散文诗集《野草》;《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二心集》等多部杂文集。

学考高考必备之高中语文文化文学常识

学考高考必备之高中语文文化文学常识

学考高考必备之高中语文文化文学常识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学考高考必备之高中语文文化文学常识整理高考语文试卷离不开语文常识,但是很多学生对于文学常识部分掌握的不够,下面小编给你带来高中三年全部文学常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必修一:文学常识1、戴望舒,浙江杭县(今余杭)人,中国现代派诗人。

《雨巷》是其成名之作,并由此获“雨巷诗人”的称号。

2、《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是新月派主要诗人。

3、《大堰河——我的保姆》作者艾青,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

4、《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着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依孔子修定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着作。

5、《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定的,共33篇,属国别体史书。

主要记载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6、《史记》,西汉司马迁着,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它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

《史记》是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给后人以无尽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与司司马光并称为“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

司马迁另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着书的抱负,其坚毅之品质为历代传颂。

7、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孔乙己》等)、《彷徨》(包括《祝福》《伤逝》等)、《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藤野先生》《范爱农》等)和散文诗集《野草》;《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二心集》等多部杂文集。

浙江高中学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

浙江高中学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

浙江高中学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时间年龄襁褓:婴儿。

孩提:幼儿。

垂髫或总角:儿童。

始龀:七八岁。

黄口:十岁以下儿童。

豆蔻:女子十三四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

束发:男子十五岁。

弱冠:男子接近二十岁。

加冠或既冠:男子二十岁。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知命或知天命或半百:五十岁。

花甲或耳顺:六十岁。

古稀:七十岁。

耄耋:八九十岁。

期颐:一百岁。

称谓1.谦称一般自称:愚、敝、卑、鄙、臣、仆、某。

帝王自称:孤、寡、朕。

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

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

称比自己年龄大的家人用“家”:如家父、家母、家兄、家姊舍。

称比自己年龄小的家人用“舍”:舍弟、舍妹、舍侄。

晚辈自称:在下。

老人自称:老朽、老夫。

女子自谦:妾。

称自己家:寒舍。

称自家妻子:拙荆、贱内、内人、糟糠。

2.敬称敬称帝王:万岁、圣上、天子、圣驾、陛下、大王、吾皇。

敬称将军:麾下。

敬称对方:足下,卿,贤弟,仁兄,公,君,吾子。

敬称对方亲属用令:令尊或令严(对方父亲),令堂或令慈(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或千金(对方女儿)。

敬称已死的人用“先”:敬称死去的父亲为“先考、先父”,敬称死去的母亲为“先妣”,敬称已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

敬称死去的帝王为“先帝”。

3.贱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常识1、孟轲,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儒家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共七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教育、伦理。

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

认为“人性本善”。

《孟子》向以长于譬喻和雄辩著称。

2、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今存《荀子》,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

3、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楚国人。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今存《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作品,收入西汉刘向所编的《楚辞》中。

“何处招魂,香草还当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4、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曾作吏部侍郎,谥“文”,后人又称“韩吏部”、“韩文公”。

自称郡望昌黎,帮称韩昌黎。

有《昌黎先生集》。

5、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有《河东先生集》。

6、唐宋八大家:柳宗元、韩愈,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曾巩、王安石。

7、苏轼,子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苏东坡集》。

宋代俞文豹《吹剑录》里评论苏词风格的话: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如何?”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执红牙拍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公为之绝倒。

后来就演绎为“抱铜琵琶,执铁绰板”,形容豪放激越的文词。

“玉堂”是宋代翰林院别称;“柳郎中”即当时词人柳永;“大江东去”是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首句,后人多用“大江东去”代表苏轼的创作风格。

8、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有《稼轩长短句》。

他一生主张收复中原,但壮志难酬,一腔忠烈之气化为慷慨豪放的诗词。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9、词出现于唐、五代时期,称曲、杂曲或曲子词,到宋代扩为流行,被称为诗余或曲子词,后改称词。

又称长短句。

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代表诗人:柳永(北宋)、李清照(南宋)、秦观(北宋),豪放派代表诗人苏轼、辛弃疾。

10、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世称柳七,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婉约派创者,有《乐章集》。

“凡有井水处,必能歌柳词。

”11、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著有《漱玉词》。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词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12、李煜,史称南唐后主,是五代是最有成就的词人。

后人将与其父的作品合辑为《南唐二主词》13、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北宋散文家,有《嘉祐集》。

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

14、《左传》是记录春秋历史的编年体史书,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15、司马迁,汉代文学家、史学家,有作品纪传体史书《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有本纪、世家、列传、书、表共130篇。

16、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大诗人,后人称之为“诗仙”,诗歌风格“清新(豪放)飘逸”。

他的诗歌达到了中国古代浪漫主义的高峰。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17、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也称杜少陵,亦称杜工部。

他的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

他是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也被后人尊称为“诗圣”。

诗歌风格:沉郁顿挫。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殴野老心。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18、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

行、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体裁。

有作品集《白氏长庆集》。

“枫叶四弦秋,根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山别离情。

”琵琶行:行,古诗的一种体裁。

常见的古体诗的体裁还有歌、吟、引、曲等。

20、王实甫,元代戏剧家,作品《西厢记》。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21、曹雪芹,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清代小说家,作品有《红楼梦》,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写四大家族由盛而衰,进而揭露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趋势。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22、史铁生,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我与地坛》。

23、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名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作家、思想家。

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祝福》选自于《彷徨》。

24、曹禺,原名万家宝,著名剧作家,著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等。

25、高尔斯华绥,英国作家,193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品质》、《福尔赛世家》。

26、欧·享利,美国作家,作品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其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局被称为“欧·享利式的结尾”。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俄国契诃夫,法国莫泊桑,美国欧亨利。

27、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

28、《诗经》为我国最早的诗集。

总共有305篇诗歌,又被称为“诗三百”。

《诗经》“六义”则指“风、雅、颂,赋、比、兴”。

“风、雅、颂”三类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

“雅”包括小雅和大雅,共105篇。

“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分来自民间。

“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

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

“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29、《楚辞》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是由西汉刘向收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订而成,共17篇,绝大多数是屈原的作品。

《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离骚》是一首政治抒情诗。

30.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邪临沂人(今属山东)。

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为“王右军”。

行楷《兰亭集序》最具有代表性,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美誉。

31、归有光,明代散文家,“唐宋派”的代表作家,其散文源出于《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被誉为“明文第一”(黄宗羲语),当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

32、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为老庄。

庄子的主要思想是无为。

文化知识1、朔:农历每月初一;晦,每月最后一天;既望:望日的后一日。

望,月满为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日。

2、羽扇纶巾:汉末至魏晋时名士的装束。

纶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酹:古人祭奠时把酒洒在地上祭神3、扬州路:路,宋代行政区划名。

扬州路之淮南东路,辖境在今江苏北部、安徽东部,治所在扬州。

4、待漏:封建时代大臣每天五更前到朝房里等待上朝的时刻。

宋代五大名窑:钧窑、汝窑、官窑、定窑、哥窑。

5、总角:儿童向上分开的两个发髻,代指儿童时代。

6、编伍:指平民。

古代编制平民户口,五家为一“伍”。

7、季父:叔父。

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8、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9、中国四大名亭:陶然亭、醉翁亭、爱晚亭、湖心亭。

10、送灶:旧时把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视作“灶神”升天的日子,在这一天或前一天祭送“灶神”,以图“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11、监生:“国子监生员”的简称。

明清两代进国子监(由封建中央政权建立的最高学府)读书的人叫监生。

清朝乾隆以后,国子监只存空名,地主豪绅可以凭祖先“功业”或捐钱取得监生资格。

12、古代男子出生三月,父亲命名。

待到成人行冠礼时,再赐字。

13、归:古代女子出嫁;归宁:出嫁女子回娘家探望父母14、“旦”是女角色的统称;“生”、“净”、两行是男角色;“丑”行中除有时兼扮丑旦和老旦外,大都是男角色。

15、癸丑: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这里指永和九年。


16、暮春:春季的末一个月。

孟、仲、季表示每季月份的顺序,孟表示每季的第一个月,仲表示第二个月,季表示最后一个月即第三个月,如孟春指春季的第一个月。


17、禊,一种祭礼。

古时一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

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戏,以祈福消灾。

契:用木或竹刻成,分成两半,合在一起可为凭验。

18、六气:阴、阳、风、雨、晦、明19、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

20、五陵年少:指京城富贵人家的子弟。

五陵汉代五个皇帝(高、惠、景、武、昭)的陵墓。

21、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经传”即这六种经书的经文和传文。

也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

22、我国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

用牛、猪各一头叫“少牢”23、孤: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

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无依无靠的人。

鳏: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

寡:年老无夫或丧夫的女子。

孤:年幼丧父的孩子。

独,年老无子女的人。

24、束发:清朝以前汉族男孩15岁时束发为髻,成童;20岁时行冠礼,弱冠,成年。

而立之年——30岁,不惑之年——40岁,知命之年、年逾半百、知非之年——5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6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70岁杖朝之年——80岁耄耋(mào dié)之年——八九十岁的年纪;鲐背之年——90岁期颐(jīyí)之年——100岁25、《西洲曲》,南北朝时期的民歌。

26、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

文句意思表达完毕,叫“句”;句子中间需要稍稍停顿的地方为“读”27、壬戌:这里用的是干支纪年法。

干,即天干,共十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支,即地支,共十二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干支两字相配,用以纪年。

28、庠序:《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痒。

”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