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理综物理(浙江卷)WORD解析版
2013年浙江省高考物理试卷

2013年浙江省高考物理试卷一、解答题2.(3分)(2013•浙江)磁卡的词条中有用于存储信息的磁极方向不同的磁化区,刷卡器中有检测线圈,当以速度v 0刷卡时,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其E ﹣t 关系如图所示.如果只将刷卡速度改为,线圈中的E ﹣t 关系可能是( ). B C D .3.(3分)(2013•浙江)与通常观察到的月全食不同,小虎同学在2012年12月10日晚观看月全食时,看到整个月亮是暗红的.小虎画了月全食的示意图,并提出了如下猜想,其中最为合理的是( )4.(3分)(2013•浙江)如图所示,水平板上有质量m=1.0kg 的物块,受到随时间t 变化的水平拉力F 作用,用力传感器测出相应时刻物块所受摩擦力F f 的大小.取重力加速度g=10m/s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5.(6分)(2013•浙江)如图所示,三颗质量均为m的地球同步卫星等间隔分布在半径为r 的圆轨道上,设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地球对一颗卫星的引力大小为一颗卫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6.(6分)(2013•浙江)如图所示,总质量为460kg的热气球,从地面刚开始竖直上升时的加速度为0.5m/s2,当热气球上升到180m时,以5m/s的速度向上匀速运动.若离开地面后热气球所受浮力保持不变,上升过程中热气球总质量不变,重力加速度g=10m/s2.关于热气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7.(6分)(2013•浙江)在半导体离子注入工艺中,初速度可忽略的离子P+和P3+,经电压为U的电场加速后,垂直进入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有一定的宽度的匀强磁场区域,如图所示.已知离子P+在磁场中转过θ=30°后从磁场右边界射出.在电场和磁场中运动时,离子P+和P3+():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62分)8.(10分)(2013•浙江)如图所示,装置甲中挂有小桶的细线绕过定滑轮,固定在小车上;装置乙中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导轨的左端,另一端系在小车上.一同学用装置甲和乙分别进行实验,经正确操作获得两条纸带①和②,纸带上的a、b、c …均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1)任选一条纸带读出b、c两点间的距离为;(2)任选一条纸带求出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纸带①和②上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①②(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图中(填选项)A.两条纸带均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B.两条纸带均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C.纸带①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纸带②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D.纸带①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纸带②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9.(10分)(2013•浙江)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1)除了选用照片中的部分器材外,(填选项)A.还需要电压表B.还需要电流表C.还需要学生电源D.不再需要任何器材r=;(3)根据第5组所测得的实验数据,求得电流表内阻R A=.10.(2013•浙江)山谷中有三块石头和一根不可伸长的轻质青藤,其示意图如下.图中A、B、C、D均为石头的边缘点,O为青藤的固定点,h1=1.8m,h2=4.0m,x1=4.8m,x2=8.0m.开始时,质量分别为M=10kg和m=2kg的大、小两只滇金丝猴分别位于左边和中间的石头上,当大猴发现小猴将受到伤害时,迅速从左边石头A点起水平跳到中间石头,大猴抱起小猴跑到C点,抓住青藤下端荡到右边石头上的D点,此时速度恰好为零.运动过程中猴子均看成质点,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大猴从A点水平跳离时速度的最小值;(2)猴子抓住青藤荡起时的速度大小;(3)猴子荡起时,青藤对猴子的拉力大小.11.(20分)(2013•浙江)“电子能量分析器”主要由处于真空中的电子偏转器和探测板组成.偏转器是由两个相互绝缘、半径分别为R A和R B的同心金属半球面A和B构成,A、B为电势值不等的等势面,其过球心的截面如图所示.一束电荷量为e、质量为m的电子以不同的动能从偏转器左端M的正中间小孔垂直入射,进入偏转电场区域,最后到达偏转器右端的探测板N,其中动能为E k0的电子沿等势面C做匀速圆周运动到达N板的正中间.忽略电场的边缘效应.(1)判断球面A、B的电势高低,并说明理由;(2)求等势面C所在处电场强度E的大小;(3)若半球面A、B和等势面C的电势分别为φA、φB和φC,则到达N板左、右边缘处的电子,经过偏转电场前、后的动能改变量△E k左和△E k右分别为多少?(4)比较|△E k左|和|△E k右|的大小,并说明理由.12.(22分)(2013•浙江)为了降低潜艇噪音,提高其前进速度,可用电磁推进器替代螺旋桨.潜艇下方有左、右两组推进器,每组由6个相同的、用绝缘材料制成的直线通道推进器构成,其原理示意图如下.在直线通道内充满电阻率ρ=0.2Ω∙m的海水,通道中a×b×c=0.3m×0.4m×0.3m的空间内,存在由超导线圈产生的匀强磁场,其磁感应强度B=6.4T、方向垂直通道侧面向外.磁场区域上、下方各有a×b=0.3m×0.4m的金属板M、N,当其与推进器专用直流电源相连后,在两板之间的海水中产生了从N到M,大小恒为I=1.0×103A的电流,设电流只存在于磁场区域.不计电源内阻及导线电阻,海水密度ρm=1.0×103kg/m3.(1)求一个直线通道推进器内磁场对通电海水的作用力大小,并判断其方向;(2)在不改变潜艇结构的前提下,简述潜艇如何转弯?如何“倒车”?(3)当潜艇以恒定速度v0=30m/s前进时,海水在出口处相对于推进器的速度v=34m/s,思考专用直流电源所提供的电功率如何分配,求出相应功率的大小.。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浙江卷)试卷及解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14页,选择题部分1至6页,非选择题题部分6-14页。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凃、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共12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凃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选择题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r 52 Fe 56 Cu 64 I 127一、选择题(本题17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高等动植物连续分裂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G1期细胞,不影响其进入S期B.S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已增加一倍C.G2期细胞的核DNA含量已增加一倍D.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群体,M期细胞的比例会减少2.某哺乳动物神经细胞内外的K+和Na+浓度见下表。
下列属于主动转运的是( )A.K+经钾离子通道排出细胞B.K+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C.Na+经钠离子通道进入细胞D.Na+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3.某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与该图相符的是( )A.在RNA聚合酶作用下DNA双螺旋解开B.DNA-RNA杂交区域中A应与T配对C.mRNA翻译只能得到一条肽链D.该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中4.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某一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D.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5.光照、赤霉素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对某种植物茎伸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2013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浙江卷

2013年高考浙江物理试题分析摘要:本文应用文献法、调查法、应用归纳法、定性分析法对2013年浙江物理高考题进行了分析,归纳了三个特点:第一、难度适中:没有偏题怪题;第二、突出基础:考题都是对基础知识的直接或间接考查,符合考纲要求;第三、理论联系实际:要求考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2013 年高考;浙江;物理;分析引言:作为即将走上岗位的师范生,对新课改后教材重难点把握不尽准确,高考题是对全体学生的考查,突出了高中物理教学重点、难点的分布状况,为物理教学指明了方向,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源。
我的研究是在理解许多教育专家的分析研究的前提下,以一个新教师的角度分析研究今年的浙江物理试题题。
我物理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而是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我相信,高考题的命题趋势越来越接近生活,要求考生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1选择题分析1.1 题型功能定位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基本物理概念、定律、规律、图像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基本概念包括电磁波、声波、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等。
基本定律包括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牛顿第二定律。
基本规律包括共点力的合成、动能定理、平衡状态的条件以及带电离子在电磁场中运动的规律。
要求考生能够理解基本物理概念,熟练掌握基本定律、规律的应用。
选择题难度适中,适合浙江绝大多数考生。
1.2 统计分析在2013年的选择题中,考查的知识点主要体现为:共点力的合成、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平衡状态的条件、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圆周运动、波概念的理解和波传播。
选择题的素材背景的主要来源:a.生活,如(14)手机通话、B超、CT(15)银行卡的使用(16)日全食的形成;b.天体运动中的简单现象,如(15)同步卫星绕地球运动;c.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如(20)比荷不同的粒子在电场中加速、磁场中偏转;d.力学问题,如(17)物块在变力作用下的运动,(19)热气球竖直向上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把书本知识运用到解题上的能力,即知识迁移能力、推理判断能力和运用较为简单的数学关系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2013浙江高考理综解析与参考答案

(完整word版)2013浙江高考理综解析与参考答案亲爱的读者:本文内容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收集整理后编辑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详细的校对,但难免会有错误的地方,如果有错误的地方请您评论区留言,我们予以纠正,如果本文档对您有帮助,请您下载收藏以便随时调用。
下面是本文详细内容。
最后最您生活愉快 ~O(∩_∩)O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卷分析——理综物理一、试卷综1、总体评价一、注重基础,教考和谐,引领课改试题注重对基础的考核,同时突出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力、电占物理总分的85%,试题让学生感受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性,引导教师有理由、有能力、有胆量摒弃题海,明确教考一致,凸显素养,引领课改,使学生深信如果不是在“看、做、想、研”的基础上做题,做再多的题也不能考出理想成绩。
二、题型上,较往年更加注重知识应用能力,注重物理思维方法。
试题是与STSE相联系,且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
如第15、16、19、24、25等题,这些题打破了过去那种建立在理想化模型基础上的命题思想,用不同的情景、问题、知识、方法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通过联系科技或生活实际情景的设计,减少复杂运算,让学生去分析问题的本质。
解题注重建模和灵活运用基本规律、物理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卷努力把握适中的难度,计算题各小问妙搭阶梯,使考生容易入手,但又须经分析后才能逐问正确作答,力求有较好的区分度。
如24题电子在辐向电场中做圆周运动。
计算题共有4小问要分析并陈述理由,强调学生要有基本的科学表述能力。
三、重视实验操作技能,重视实践能力的考核。
试题关注知识的获取过程,重视对实验与实践能力的考核。
第21、22题通过照片提供了真实的实验情景,要求考生认真规范做实验、耐心仔细读数、重视运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
试题还引导学生重视实践。
如25题最后一问,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关注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还能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如“船尾喷出水的能量是谁提供的?”力求引导学生加强物理学习与生活的联系,重视对问题解决方案的论证,提升创新能力。
2013浙江高考理综解析

理综(物理)试题评析1:凸显素养重视实践提升能力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特级教师吕华荣一、教考和谐,引领课改试题注重对基础的考核,同时突出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力、电占物理总分的90%,试题让学生感受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性,引导教师有理由、有能力、有胆量摒弃题海,明确教考一致,凸显素养, 引领课改,使学生深信如果不是在“看、做、想、研”的基础上做题,做再多的题也不能考出理想成绩。
二、联系实际,提升能力试题是与STSE相联系,且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
如第15、16、19、24、25等题,这些题打破了过去那种建立在理想化模型基础上的命题思想,用不同的情景、问题、知识、方法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同时能够很好的保证试卷的区分度。
三、重视实践体现探究试题关注知识的获取过程,重视对实验与实践能力的考核。
第21、22题通过照片提供了真实的实验情景,要求考生认真规范做实验、耐心仔细读数、重视运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
试题还引导学生重视实践。
如25题最后一问,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关注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还能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如“船尾喷出水的能量是谁提供的?”力求引导学生加强物理学习与生活的联系,重视对问题解决方案的论证,提升创新能力。
理综(物理)试题评析2:知行合一结合实际强调基础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吴昱一、知行合一助推课改,易处入手搭好台阶试卷保持平稳基础上,在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选择性等方面有所创新,对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有较好地引领作用。
整卷努力把握适中的难度,计算题各小问妙搭阶梯,使考生容易入手,但又须经分析后才能逐问正确作答,力求有较好的区分度。
二、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重物理思维方法通过联系科技或生活实际情景的设计,减少复杂运算,让学生去分析问题的本质。
解题注重建模和灵活运用基本规律、物理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24题电子在辐向电场中做圆周运动。
计算题共有4小问要分析并陈述理由,强调学生要有基本的科学表述能力。
2013高考浙江理综物理部分试题与答案word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试题(浙江卷)一、选择题(本题4小题。
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关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声波不能传递信息B .手机在通话时涉及的波既有电磁波又有声波C .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和医院“B 超”中的超声波传递速度相同D .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波长和医院“CT ”中的X 射线波长相同15.磁卡的词条中有用于存储信息的磁极方向不同的磁化区,刷卡器中有检测线圈,当以速度v 0刷卡时,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其E-t 关系如右图所示。
如果只将刷卡速度改为v 0/2,线圈中的E-t 关系可能是( )A. B. C. D.16.与通常观察到的月全食不同,小虎同学在2012年12月10日晚观看月全食时,看到整个月亮是暗红的。
小虎画了月全食的示意图,并提出了如下猜想,其中最为合理的是A .地球上有人用红色激光照射月球B .太阳照射到地球的红光反射到月球C .太阳光中的红光经地球大气层折射到月球D .太阳光中的红光在月球表面形成干涉条纹17.如图所示,水平板上有质量m=1.0kg 的物块,受到随时间t 变化的水平拉力F 作用,用力传感器测出相应时刻物块所受摩擦力Ff 的大小。
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5s 内拉力对物块做功为零B .4s 末物块所受合力大小为4.0NC .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D .6s-9s 内物块的加速度的大小为2.0m/s 2 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8.如图所示,三颗质量均为m 的地球同步卫星等间隔分布在半径为r 的圆轨道上,设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对一颗卫星的引力大小为2)(R r GMmB .一颗卫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2r GMmC .两颗卫星之间的引力大小为223r GmD .三颗卫星对地球引力的合力大小为23rGMm 19.如图所示,总质量为460kg 的热气球,从地面刚开始竖直上升时的加速度为0.5m/s2,当热气球上升到180m 时,以5m/s 的速度向上匀速运动。
2013年高考真题——理综物理(浙江卷)_Word版含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14.关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声波不能传递信息B.手机在通话时涉及的波既有电磁波又有声波C.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和医院“B超”中的超声波传递速度相同D.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波长和医院CT中的X射线波长相同15.磁卡的词条中有用于存储信息的磁极方向不同的磁化区,刷卡器中有检测线圈,当以速度v0刷卡时,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其E-t关系如右图所示。
如果只将刷卡速度改为v0/2,线圈中的E-t关系可能是16.与通常观察到的月全食不同,小虎同学在2012年12月10日晚观看月全食时,看到整个月亮是暗红的。
小虎画了月全食的示意图,并提出了如下猜想,其中最为合理的是A.地球上有人用红色激光照射月球B.太阳照射到地球的红光反射到月球C.太阳光中的红光经地球大气层折射到月球D.太阳光中的红光在月球表面形成干涉条纹17.如图所示,水平板上有质量m=1.0kg的物块,受到随时间t变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用力传感器测出相应时刻物块所受摩擦力F f的大小。
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5s 内拉力对物块做功为零B .4s 末物块所受合力大小为4.0NC .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D .6s-9s 内物块的加速度的大小为2.0m/s 218.如图所示,三颗质量均为m 的地球同步卫星等间隔分布在半径为r 的圆轨道上,设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对一颗卫星的引力大小为2)(R r GMm B .一颗卫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2rGMm C .两颗卫星之间的引力大小为223r Gm D .三颗卫星对地球引力的合力大小为23r GMm 19.如图所示,总质量为460kg 的热气球,从地面刚开始竖直上升时的加速度为0.5m/s 2,当热气球上升到180m 时,以5m/s 的速度向上匀速运动。
2011-2013浙江近三年高考物理大题真题含答案解析汇总

2013年浙江省高考理科综合试卷及答案23.[2013·浙江卷] (16分)山谷中有三块石头和一根不可伸长的轻质青藤,其示意图如下.图中A、B、C、D均为石头的边缘点,O为青藤的固定点,h1=1.8m,h2=4.0 m,x1=4.8 m,x2=8.0 m.开始时,质量分别为M=10 kg和m=2 kg的大、小两只滇金丝猴分别位于左边和中间的石头上,当大猴发现小猴将受到伤害时,迅速从左边石头的A点水平跳至中间石头.大猴抱起小猴跑到C点,抓住青藤下端,荡到右边石头上的D点,此时速度恰好为零.运动过程中猴子均可看成质点,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1)大猴从A点水平跳离时速度的最小值;(2)猴子抓住青藤荡起时的速度大小;(3)猴子荡起时,青藤对猴子的拉力大小.23.[解析] (1)设猴子从A点水平跳离时速度的最小值为vmin,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h 1=12gt2①x 1=vmint②联立①②式,得vmin=8 m/s③(2)猴子抓住青藤后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设荡起时的速度为vC,有(M+m)gh2=12(M+m)v2C④v C =2gh2=80 m/s≈9 m/s⑤(3)设拉力为FT,青藤的长度为L,对最低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T -(M+m)g=(M+m)v2CL⑥由几何关系(L-h2)2+x22=L2⑦得L=10 m⑧综合⑤⑥⑧式并代入数据解得:FT =(M+m)g+(M+m)v2CL=216 N⑨24.[2013·浙江卷] (20分)“电子能量分析器”主要由处于真空中的电子偏转器和探测板组成.偏转器是由两个相互绝缘、半径分别为RA 和RB的同心金属半球面A和B构成,A、B为电势值不等的等势面,其过球心的截面如图所示.一束电荷量为e、质量为m的电子以不同的动能从偏转器左端M板正中间小孔垂直入射,进入偏转电场区域,最后到达偏转器右端的探测板N,其中动能为Ek0的电子沿等势面C做匀速圆周运动到达N板的正中间.忽略电场的边缘效应.(1)判断半球面A、B的电势高低,并说明理由;(2)求等势面C所在处电场强度E的大小;(3)若半球面A、B和等势面C的电势分别为φA 、φB和φC,则到达N板左、右边缘处的电子,经过偏转电场前、后的动能改变量ΔEk左和ΔEk右分别为多少?(4)比较|ΔEk左|与|ΔEk右|的大小,并说明理由.24.[解析] (1)电子(带负电)做圆周运动,电场力方向指向球心,电场方向从B指向A,B板电势高于A板.(2)据题意,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做圆周运动,考虑到圆轨道上的电场强度E 大小相同,有eE=m v2 RE k0=12mv2R=RA+RB 2联立解得:E=2Ek0eR=4Ek0e(RA+RB)(3)电子运动时只有电场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有ΔΕk=qU对到达N板左边缘的电子,电场力做正功,动能增加,有ΔΕk左=e(φB-φC)对到达N板右边缘的电子,电场力做负功,动能减小,有ΔΕk右=e(φA-φC)(4)根据电场线的特点,等势面B 与C 之间的电场强度大于C 与A 之间的电场强度,考虑到等势面间距相等,有||φB-φC>||φA-φC即||ΔΕk 左>||ΔΕk 右25. [2013·浙江卷] (22分)为了降低潜艇噪音,提高其前进速度,可用电磁推进器替代螺旋桨.潜艇下方有左、右两组推进器,每组由6个相同的、用绝缘材料制成的直线通道推进器构成,其原理示意图如下.在直线通道内充满电阻率ρ=0.2 Ω·m 的海水,通道中a×b×c=0.3 m ×0.4 m ×0.3 m 的空间内,存在着由超导线圈产生的匀强磁场,其磁感应强度B =6.4 T 、方向垂直通道侧面向外.磁场区域上、下方各有a×b=0.3 m ×0.4 m 的金属板M 、N ,当其与推进器专用直流电源相连后,在两板之间的海水中产生了从N 到M ,大小恒为I =1.0×103 A 的电流,设该电流只存在于磁场区域.不计电源内阻及导线电阻,海水密度ρm ≈1.0×103 kg/m 3.(1)求一个直线通道推进器内磁场对通电海水的作用力大小,并判断其方向. (2)在不改变潜艇结构的前提下,简述潜艇如何转弯?如何“倒车”? (3)当潜艇以恒定速度v 0=30 m/s 前进时,海水在出口处相对于推进器的速度v =34 m/s ,思考专用直流电源所提供的电功率如何分配,求出相应功率的大小.25.[解析] (1)将通电海水看成导线,所受磁场力 F =IBL代入数据得:F =IBc =1.0×103×6.4×0.3 N =1.92 N用左手定则判断磁场对海水作用力方向向右(或与海水出口方向相同)(2)考虑到潜艇下方有左、右2组推进器,可以开启或关闭不同个数的左、右两侧的直线通道推进器,实施转弯.改变电流方向,或者磁场方向,可以改变海水所受到磁场力的方向,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使潜艇“倒车”. (3)电源提供的电功率中的第一部分:牵引功率 P 1=F 牵v 0根据牛顿第三定律:F 牵=12IBL 当v 0=30 m/s 时,代入数据得:P 1=F 牵v 0=12×1.92×103×30 W =6.9×105W 第二部分:海水的焦耳热功率 对单个直线推进器,根据电阻定律: R =ρl S代入数据得:R =ρc ab =0.2×0.30.3×0.4Ω=0.5 Ω 由热功率公式,P =I 2R代入数据得:P 单=I 2R =5.0×105W P 2=12×5.0×105W =6.0×106W第三部分:单位时间内海水动能的增加值 设Δt 时间内喷出的海水质量为m P 3=12×ΔΕkΔt考虑到海水的初动能为零, ΔΕk =Εk =12mv 2水对地m =ρm bcv 水对地ΔtP 3=12×ΔΕk Δt =12×12ρm bcv 3水对地=4.6×104W23.(16分)为了研究鱼所受水的阻力与其形状的关系,小明同学用石蜡做成两条质量均为m 、形状不同的“A 鱼”和“B 鱼”,如图所示.在高出水面H 处分别静止释放“A 鱼”和“B 鱼”,“A 鱼”竖直下潜h A 后速度减为零,“B 鱼”竖直下潜h B 后速度减为零.“鱼”在水中运动时,除受重力外,还受浮力和水的阻力.已知“鱼”在水中所受浮力是其重力的109倍,重力加速度为g ,“鱼”运动的位移值远大于“鱼”的长度.假设“鱼”运动时所受水的阻力恒定,空气阻力不计.求:(1)“A 鱼”入水瞬间的速度v A 1;(2)“A 鱼”在水中运动时所受阻力f A ;(3)“A 鱼”与“B 鱼”在水中运动时所受阻力之比f A ∶f B .24.(20分)如图所示,两块水平放置、相距为d 的长金属板接在电压可调的电源上.两板之间的右侧区域存在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将喷墨打印机的喷口靠近上板下表面,从喷口连续不断喷出质量均为m 、水平速度均为v 0、带相等电荷量的墨滴.调节电源电压至U ,墨滴在电场区域恰能沿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进入电场、磁场共存区域后,最终垂直打在下板的M 点.(1)判断墨滴所带电荷的种类,并求其电荷量; (2)求磁感应强度B 的值;(3)现保持喷口方向不变,使其竖直下移到两板中间的位置.为了使墨滴仍能到达下板M 点,应将磁感应强度调至B ′,则B ′的大小为多少?25.(22分)为了提高自行车夜间行驶的安全性,小明同学设计了一种“闪烁”装置.如图所示,自行车后轮由半径r 1=5.0×10-2 m 的金属内圈、半径r 2=0.40 m 的金属外圈和绝缘辐条构成.后轮的内、外圈之间等间隔地接有4根金属条,每根金属条的中间均串联有一电阻值为R 的小灯泡.在支架上装有磁铁,形成了磁感应强度B =0.10 T 、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扇形”匀强磁场,其内半径为r 1、外半径为r 2、张角π6θ=.后轮以角速度ω=2π rad/s 相对于转轴转动.若不计其他电阻,忽略磁场的边缘效应.(1)当金属条ab 进入“扇形”磁场时,求感应电动势E ,并指出ab 上的电流方向;(2)当金属条ab 进入“扇形”磁场时,画出“闪烁”装置的电路图; (3)从金属条ab 进入“扇形”磁场时开始,经计算画出轮子转一圈过程中,内圈与外圈之间电势差U ab 随时间t 变化的U ab -t 图象;(4)若选择的是“1.5 V 、0.3 A ”的小灯泡,该“闪烁”装置能否正常工作?有同学提出,通过改变磁感应强度B 、后轮外圈半径r 2、角速度ω和张角θ等物理量的大小,优化前同学的设计方案,请给出你的评价.23.答案:(1(2)19A H mg h ⎛⎫-⎪⎝⎭(3)(9)(9)B A A B h H h h H h --解析:(1)“A 鱼”在入水前做自由落体运动,有21A v -0=2gH ①得:1A v =②(2)“A 鱼”在水中运动时受重力、浮力和水的阻力的作用,做匀减速运动,设加速度为a A ,有 F 合=F 浮+f A -mg ③ F 合=ma A ④ 0-21A v =-2a A h A ⑤ 由题意:109F mg =浮综合上述各式,得19A A H f mg h ⎛⎫=- ⎪⎝⎭⑥(3)考虑到“B 鱼”的受力、运动情况与“A 鱼”相似,有19B B H f mg h ⎛⎫=- ⎪⎝⎭⑦综合⑥⑦两式,得(9)(9)A B A B A B f h H h f h H h -=-. 24.答案:(1)负mgdU(2)02v U gd (3)0245v U gd解析:(1)墨滴在电场区域做匀速直线运动,有Uqmg d =① 由①式得:mgd q U=②由于电场方向向下,电荷所受电场力向上,可知: 墨滴带负电荷.③(2)墨滴垂直进入电、磁场共存区域,重力仍与电场力平衡,合力等于洛伦兹力,墨滴做匀速圆周运动,有200v qv B mR=④考虑墨滴进入磁场和金属板的几何关系,可知墨滴在该区域恰完成四分之一圆周运动,则半径R =d ⑤由②④⑤式得02v U Bgd =⑥(3)根据题设,墨滴运动轨迹如图,设圆周运动半径为R ′,有200v qv B mR '='⑦由图示可得: R ′2=d 2+(R ′-2d )2⑧得:5'4R d =⑨ 联立②⑦⑨式可得:0245v UB'gd=. 25.答案:(1)4.9×10-2 V b →a (2)(3)(4)见解析解析:(1)金属条ab 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时,所构成的回路的磁通量变化.设经过时间∆t ,磁通量变化量为∆Φ,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 t∆Φ=∆① ∆Φ=B ∆S =B (12r 22Δθ-12r 12Δθ)② 由①②式并代入数值得:E t ∆Φ=∆=12Bω(r 22-r 12)=4.9×10-2 V ③ 根据右手定则(或楞次定律),可得感应电流方向为b →a .④ (2)通过分析,可得电路图为(3)设电路中的总电阻为R 总,根据电路图可知,1433R R R R =+=总⑤ab 两端电势差 U ab =E -IR =14E E R E R -=总=1.2×10-2 V ⑥ 设ab 离开磁场区域的时刻为t 1,下一根金属条进入磁场区域的时刻为t 2,11s 12t θω==⑦ 2π12s 4t ω==⑧设轮子转一圈的时间为T ,2π1s T ω==⑨在T =1 s 内,金属条有四次进出,后三次与第一次相同.⑩ 由⑥⑦⑧⑨⑩可画出如下U ab -t 图像.(4)“闪烁”装置不能正常工作.(金属条的感应电动势只有4.9×10-2 V ,远小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因此无法工作.)B 增大,E 增大,但有限度;r 2增大,E 增大,但有限度; ω增大,E 增大,但有限度;θ增大,E 不变.13.答案:(1)等压 (2)降低 (3)放热 (4)p 2(V 3-V 1)-p 1(V 3-V 2)解析:(1)由pV 图像可以看出,从A 到B 是等压变化. (2)从B 到C 状态,气体体积不变,压强减小,由pV T =定值可知,气体温度降低.(3)从C 到D 状态,气体压强不变,体积减小,由pV T=定值可知,气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U<0;由于气体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W >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U =W +Q 可知,Q <0,放热.(4)从A →B ,气体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功W 1=p 2(V 3-V 1);从B →C ,气体体积不变,W 2=0;从C →D ,气体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或气体对外界做负功,即W 3=-p 1(V 3-V 2);故从A →B →C →D 的变化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的总功W =W 1+W 2+W 3=p 2(V 3-V 1)-p 1(V 3-V 2).14.答案:(1)42He (2)5.31(±0.02都可) (3)58.7(±0.1都可)解析:(1)由质量数及电荷数守恒可知42XHe =.(2)该核反应损失质量∆m =(239.052 2-235.043 9-4.002 6)u =0.005 7 u ;释放能量∆E =0.005 7×931 MeV =5.31 MeV .(3)由动量守恒得m U v U =m X v X ;2k ()2mv E m=解方程组,得E k X ∶E k U =m U ∶m X =235∶4≈58.7.2011年23.(16分)如图甲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有长为L =2m 、宽为d =1m 的金属“U ”型轨导,在“U ”型导轨右侧l =0.5m 范围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且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
2013年浙江高考理综试题word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本题17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高等动植物连续分裂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G1期细胞,不影响其进入S期B.S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已增加一倍C.G2其细胞的细胞核DNA含量已增加一倍D.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群体,M期细胞的比例会减少2.某哺乳动物神经细胞内外的K+和Na+浓度见下表。
下列属于主动转运的是A.K+经钾离子通道排出细胞B.K+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C.Na+经钠离子通道排出细胞D.Na+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3.某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与该图相符的是A.在RNA聚合酶作用下DNA双螺旋解开B.DNA-RNA杂交区域中A应与T配对C.mRNA翻译只能得到一条肽链D.该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中4.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某一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B .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例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C .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D .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5.光照、赤霉素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对某种植物茎伸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茎伸长受抑制均由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引起B .赤霉素是影响茎伸长的主要因素之一C .植物茎伸长与光照时间无关D .该植物是赤霉素缺失突变体6.实验小鼠皮肤细胞培养(非克隆培养)的基本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甲过程需要对实验小鼠进行消毒B .乙过程对皮肤组织可用胰蛋白酶消化C .丙过程得到的细胞大多具有异倍体核型D .丁过程得到的细胞具有异质性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多孔碳可用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B .pH 计不能用于酸碱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ks5uC .科学家发现一种新细菌的DNA 链中有砷(As)元素,该As 元素最有可能取代了普通DNA链中的P 元素D .CH 3CH —CH 2和CO 2反应生成可降解聚合物[ O —CHCH 2—O —C ]n ,该反应符合绿O CH 3 O化学的原则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取样 灼烧 溶解 过滤 萃取B .用乙醇和浓H 2SO 4制备乙烯时,可用水浴加热控制反应的温度C .氯离子存在时,铝表面的氧化膜易被破坏,因此含盐腌制品不宜直接放在铝制容器中D .将(NH 4)2SO 4、CuSO 4溶液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都出现沉淀,表明二者均可使蛋白质变性9.短周期元素X 、Y 、Z 、W 、Q 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如表所示,其中X 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钠与W 可能形成Na 2W 2化合物B .由Z 与Y 组成的物质在熔融时能导电C .W 得电子能力比Q 强D .X 有多种同素异形体,而Y 不存在同素异形体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 的名称是2,3,5,5-四甲基-4,4-二乙基己烷B .等物质的量的苯和苯甲酸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不相等CD . 的高聚物,其单体是甲醛和苯酚11.电解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槽内装有KI 及淀粉溶液,中间用阴离子交换膜隔开。
2013年浙江高考“STS”物理试题赏析word资料8页

2013年浙江高考“STS”物理试题赏析2013年浙江理综物理试题的命题指导思想符合选拔性考试的规律和要求,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理念,反映物理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着重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一个很显著的特点是:特别重视与自然、社会问题的联系,以较多的题量、较大的分值考查了“STS” 思想.“STS”是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的缩写,即科学、技术、社会的含义;它主张在科学教育中应该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卷面上出现的“STS”试题以日常生活与现代科技应用为背景,通过叙述实际物理情景和设问,要求考生通过分析,从实际物理情景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再从物理模型中分析其中的物理规律、各物理量的变化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试题情境设计注重加强物理与生活、现代社会的联系,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重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其特点为选材灵活、形态复杂、立意新颖,对考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综合分析应用能力,尤其是从背景材料中抽象、概括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要求较?高,是应考的难点.?例1 (2013年浙江理综) 磁卡的磁条中有用于存储信息的磁极方向不同的磁化区,刷卡器中有检测线圈.当以速度v?0刷卡时,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其E-t关系如图1所示.如果只将刷卡速度改为v?0/2,线圈中的E-t关系可能是( )?解析: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感应电动势大小与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刷卡速度减半后,磁通量变化率减小,感应电动势变化的频率也减小,应选(?D?).此题考查学生对基本定律的理解能力.例2 (2013年浙江理综)在半导体离子注入工艺中,初速度可忽略的离子P?+和P3+?,经电压为U的电场加速后,垂直进入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有一定的宽度的匀强磁场区域,如图3所示.已知离子?P+在磁场中转过θ=30°后从磁场右边界射出.在电场和磁场中运动时,离子P?+和P3+?( )??(A)? 在电场中的加速度之比为1?∶?1?(B) ?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之比为3?∶?1??(C)? 在磁场中转过的角度之比为1?∶?2??(D) ?离开电场区域时的动能之比为1?∶?3?解析:根据qU=1 2mv?2,认为两种粒子的质量近似相等,可得,粒子进入磁场时,动能之比为1?∶?3,v?1?∶?v?2=q?1?∶?q?2=?1?∶?3?,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a=v?2 R,轨道半径R=mv Bq,可得半径之比为3?∶?1;加速度之比为:1?∶?33;由几何关系知,P3+?在磁场转过60°,带电粒子在磁场中速度不变,离开电场区域时的动能之比为1?∶?3.?例3 (2013年浙江理综题) “电子能量分析器”主要由处于真空中的电子偏转器和探测板组成.偏转器是由两个相互绝缘、半径分别为R?A和R?B的同心金属半球面A和B构成,A、B为电势值不等的等势面,其过球心的截面如图4所示.一束电荷量为e、质量为m的电子以不同的动能从偏转器左端M的正中间小孔垂直入射,进入偏转电场区域,最后到达偏转器右端的探测板N,其中动能为Ek?0?的电子沿等势面C做匀速圆周运动到达N板的正中间.忽略电场的边缘效应.(1)判断球面A、B的电势高低,并说明理由;(2)求等势面C所在处电场强度E的大小;(3)若半球面A、B和等势面C的电势分别为φ?A、φ?B和φ?C,则到达N板左、右边缘处的电子,经过偏转电场前、后的动能改变量ΔE?k?左和ΔE?k?右分别为多少?(4)比较|ΔEk左?|和|ΔEk右?|的大小,并说明理由.?解析:(1)电子(带负点)做圆周运动,电场力方向指向球心,电场方向从B指向A,B板电势高于A板.?(2)据题意,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做圆周运动,考虑到圆轨道上的电场强度E大小相同,有:eE=mv?2 R,Ek0?=1 2mv?2,R=R?A+R?B 2,联立解得:E=2Ek0? eR=4Ek0? e(R?A+R?B).?(3)电子运动时只有电场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有E?k=qU.对到达N板左边缘的电子,电场力做正功,动能增加,有Ek左?=e (φ?B-φ?C).对到达N板右边缘的电子,电场力做负功,动能减小,有ΔEk右?=e(φ?A-φ?C)?(4)根据电场线特点,等势面B与C之间的电场强度大于C与A之间的电场强度,考虑到等势面间距相等,有|φ?B-φ?C|>?|φ?A-φ?C|?, 即|ΔEk左?|>|ΔEk右?|.?例4 (2013年浙江) 为了降低潜艇噪音,提高其前进速度,可用电磁推进器替代螺旋桨.潜艇下方有左、右两组推进器,每组由6个相同的、用绝缘材料制成的直线通道推进器构成,其原理示意图如图5.在直线通道内充满电阻率ρ=0.2 ?Ω•m?的海水,通道中a×b×c=0.3 ?m×0.4 m×0.3 m?的空间内,存在由超导线圈产生的匀强磁场,其磁感应强度B=6.4 ?T?、方向垂直通道侧面向外.磁场区域上、下方各有a×b=0.3 ?m×0.4 m的金?属板M、N,当其与推进器专用直流电源相连后,在两板之间的海水中产生了从N到M,大小恒为I=1.0×10?3 ?A?的电流,设电流只存在于磁场区域.不计电源内阻及导线电阻,海水密度ρm?=1.0×10?3 ?kg/m3.(1)求一个直线通道推进器内磁场对通电海水的作用力大小,并判断其方向;(2)在不改变潜艇结构的前提下,简述潜艇如何转弯?如何“倒车”?(3)当潜艇以恒定速度v?0=30 ?m/s?前进时,海水在出口处相对于推进器的速度v=34 ?m/s?,思考专用直流电源所提供的电功率如何分配,求出相应功率的大小.解析:(1)将通电海水看成导线,所受磁场力F=IBL,代入数据得:F=IBc=1.0×10?3×6.4×0.3 ?N=1.92×10?3 N?,用左手定则判断磁场对海水作用力方向向右(或与海水出口方向相同).?(2)考虑到潜艇下方有左、右2组推进器,可以开启或关闭不同个数的左右两侧的直线通道推进器,实施转弯.改变电流方向,或者磁场方向,可以改变海水所受磁场力的方向,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使潜艇“倒车”.(3)电源提供的电功率中的第一部分:牵引功率P?1=?F?牵v?0?.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F?牵=12IBL,当v?0=30 ?m/s?时,代入数据得:P?1=F?牵v?0=12×1.92×10?3×30 ?W=6.9×10?5 W?.?第二部分:海水的焦耳热功率?对单个直线推进器,根据电阻定律:R=ρL S.?代入数据得:R=ρc ab=0.2×0.3 0.3×0.4?Ω=0.5Ω?.由热功率公式,P=I?2R,代入数据得:P?单=I?2R=5.0×10?5 ?W?,P?2=12×5.0×10?5 ?W=6.0×10?6 W?.?第三部分:单位时间内海水动能的增加值设Δt时间内喷出海水的质量为m,P?3=12ΔE?k Δt.考虑到海水的初动能为零,ΔE?k=E?k=1 2mv?2水对地?,m=ρm?bcv 水对地?Δt,?P?3=12ΔE?k Δt=12×1 2ρm?bcv?3水对地?=4.6×10?4 ?W?.?物理学科是一门自然学科,它与生产、生活以及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凸现STS精神,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和能力,是高考物理一贯重视的原则,尤其是近几年表现得更为突出.取材源于日常的生产、生活的,如:测量员利用回声测距离、啤酒瓶中CO?2气体的状态变化、利用卷扬机从井中抽水;关于“估算整个地球表面的年平均降雨量”问题;透过门上的圆柱形玻璃观察门外情况的视场角问题;关于看到太阳从西边升起的条件等等.涉及现代科学前沿及高新科技的,如:“惯性制导系统中加速度计的构造原理”;“电磁流量计”问题;电视机显像管中的磁偏转技术;“利用电磁作用输送非导电液体装置”.解决这类问题关键是要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实际应用型命题不仅能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能检验考生的潜能和素质,有较好的区分度,有利于选拔人才.2013年高考题加大了对理论联系实际的考查,突出“学以致用”,充分体现了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的高考命题方向.解决实际应用型题目的过程,实质是对复杂的实际问题的本质因素(如运动的实际物体,问题的条件,物体的运动过程等)加以抽象、概括,通过纯化简化,构建相关物理模型,依相应物理规律求解并还原为实际问题终结答案的过程.其解题思路为:首先,摄取背景信息,构建物理模型.实际题目中,错综的信息材料包含着复杂的物理因素,要求考生在获取信息的感性认识基础上,对题目信息加工提炼,通过抽象、概括、类比联想、启发迁移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构建出相关的模型(如对象模型、条件模型和过程模型等).其次,要弄清实际问题所蕴含的物理情景,挖掘实际问题中隐含的物理条件,化解物理过程层次,探明物理过程的中间状态,理顺物理过程中诸因素的相互依存,制约的关系,寻求物理过程所遵循的物理规律,据规律得出条件与结果间的关系方程,进而依常规步骤求解结果.要提高复习的效果,就要研究近年来物理学科高考特点和考题,应以高考特点和考题做指导.近年来物理学科高考特点为稳中求变,体现课改方向;加大考查能力的力度,命题设计突出真实性和情境性;重视考查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注重基础,突出主干,较好地处理主干知识与非主干知识考查的关系;以联系生活、生产实际、科学前沿为背景,关注科学发展现状,渗透科学研究方法;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热点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试题”多在知识与生活的交汇点设计试题,这些试题要求学生注重对事物整体结构、功能的认识,以及对事物变化发展过程的分析理解.其次,理论联系实际试题多以现实中的问题立意命题,这些试题大多综合社会的热点、焦点以及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以强调人与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这类试题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关心国家、社会和全人类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到社会中去学习,增设一些科普性的专题讲座,如“科技发展史与科技前沿”,“空间技术的开发与利用”,“环境与人类的发展”等等,以拓宽学生视野. 教师应彻底改变教师一讲到底的课堂模式,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点燃学生探求知识的火花,激发他们的创造兴趣,教师需不断地“诱导、激励、点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在高考中以不变应万变,在高考中才会取得好成绩.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1、宁可辛苦一阵子,不要苦一辈子。
2013年浙江省高考物理真题与答案解析

2013年普通⾼等学校招⽣全国统⼀考试·浙江卷理科综合物理部分选择题部分(共120分)选择题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关于⽣活中遇到的各种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声波不能传递信息B.手机在通话时涉及的波既有电磁波又有声波C.太阳光中的可⻅光和医院“B超”中的超声波传播速度相同D.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波长和医院“CT”中的X射线波长相同15.磁卡的词条中有⽤于存储信息的磁极⽅向不同的磁化区,刷卡器中有检测线圈,当以速度v0刷卡时,在线圈中产⽣感应电动势.其E-t关系如图所示.如果只将刷卡速度改为v0/2,线圈中的E-t关系可能是()16.与通常观察到的⽉全⻝不同,小虎同学在⼀天晚上观看⽉全⻝时,看到整个⽉亮是暗红的。
小虎画了⽉全⻝的示意图,并提出了如下猜想,其中最为合理的是()A.地球上有人⽤红色激光照射⽉球B.太阳照射到地球的红光反射到⽉球C.太阳光中的红光经地球大气层折射到⽉球D.太阳光中的红光在⽉球表面形成干涉条纹17.如图甲所示,水平木板上有质量m=1.0 kg的物块,受到随时间t变化的水平拉⼒F的作⽤(如图乙),⽤⼒传感器测出相应时刻物块所受摩擦⼒F f的大小(如图丙).取重⼒加速度g=10 m/s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甲乙丙A.5 s内拉⼒对物块做功为零B.4 s末物块所受合⼒大小为4.0 NC.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 D.6 s〜9 s内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2.0 m/s2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8. 如图所示,三颗质量均为m 的地球同步卫星等间隔分布在半径为r 的圆轨道上,设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对⼀颗卫星的引⼒大小为GMm(r -R )2B .⼀颗卫星对地球的引⼒大小为GMmr 2 C .两颗卫星之间的引⼒大小为G m 23r2D .三颗卫星对地球引⼒的合⼒大小为3GMmr 219. 如图所示,总质量为460 kg 的热气球,从地面刚开始竖直上升时的加速度为0.5 m/s 2,当热气球上升到180 m 时,以5m/s 的速度向上匀速运动.若离开地面后热气球所受浮⼒保持不变,上升过程中热气球总质量不变,重⼒加速度g =10 m/s 2.关于热气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受浮⼒大小为4830 NB .加速上升过程中所受空气阻⼒保持不变C .从地面开始上升10 s 后的速度大小为5 m/sD .以5 m/s 匀速上升时所受空气阻⼒大小为230 N20. 在半导体离⼦注⼊⼯艺中,初速度可忽略的磷离⼦P +和P 3+,经电压为U 的电场加速后,垂直进⼊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向垂直纸面向里、有⼀定宽度的匀强磁场区域,如图所示.已知离⼦P +在磁场中转过θ=30°后从磁场右边界射出.在电场和磁场中运动时,离⼦P +和P 3+( )A .在电场中的加速度之比为1∶1B .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之比为3∶1C .在磁场中转过的⻆度之比为1∶2D .离开电场区域时的动能之比为1∶3非选择题部分(共180分)非选择题部分共12题,共180分。
2013高考新课标1理综物理部分试题与答案word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试题(新课标卷1)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右图是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实验时的一页手稿照片,照片左上角的三列数据如下表。
表中第二列是时间,第三列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的。
根据表中的数据.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物体具有惯性B.斜面倾角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无关C.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15.如图,一半径为R 的圆盘上均匀分布着电荷量为Q 的电荷,在垂直于圆盘且过圆心c 的轴线上有a 、b 、d 三个点,a 和b 、b 和c 、 c 和d 间的距离均为R ,在a 点处有一电荷量为q (q >0)的固定点电荷.已知b 点处的场强为零,则d 点处场强的大小为(k 为静电力常量) A.k 3qR 2B. k 10q 9R 2C. k Q +q R 2D. k 9Q +q 9R 216.一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距为d ,极板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上极板中心有一小孔(小孔对电场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小孔正上方d2处的P 点有一带电粒子,该粒子从静止开始下落,经过小孔进入电容器,并在下极板处(未与极板接触)返回。
若将下极板向上平移d3,则从P 点开始下落的相同粒子将A.打到下极板上B.在下极板处返回变C.在距上极板d2处返回 D.在距上极板25d 处返回 17.如图.在水平面(纸面)内有三根相同的均匀金属棒ab 、ac 和MN ,其中ab 、ac 在a 点接触,构成“V ”字型导轨。
空间存在垂直于纸面的均匀磁场。
用力使MN 向右匀速运动,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运动中MN 始终与∠bac 的平分线垂直且和导轨保持良好接触。
2013年高考理综浙江卷(含详细答案)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1页(共40页)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2页(共40页)绝密★启用前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14页,选择题部分1至6页,非选择题部分7至14页。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选择题部分(共120分)考生注意: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选择题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S—32 Cl—35. 5 K—39 Cr—52 Fe—56 Cu—64 I—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下列关于高等动植物连续分裂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G 1期细胞,不影响其进入S 期B. S 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已增加一倍C. 2G 期细胞的核DNA 含量已增加一倍D. 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群体,M 期细胞的比例会减少2. 某哺乳动物神经细胞内外的+K 和+Na 浓度见下表。
下列属于主动转运的是 ( ) A. +K 经钾离子通道排出细胞 B. +K 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 C. +Na 经钠离子通道排出细胞 D. +Na 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3. 某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与该图相符的是( )A. 在RNA 聚合酶作用下DNA 双螺旋解开B. DNA-RNA 杂交区域中A 应与T 配对C. mRNA 翻译只能得到一条肽链D. 该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中4. 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 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B. 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C. 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D. 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5. 光照、赤霉素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对某种植物茎伸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2013年浙江省高考理科综合试卷及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7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高等动植物连续分裂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G1期细胞,不影响其进入S期B.S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已增加一倍C.G2其细胞的细胞核DNA含量已增加一倍D.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群体,M期细胞的比例会减少2.某哺乳动物神经细胞内外的K+和Na+浓度见下表。
下列属于主动转运的是A.K+经钾离子通道排出细胞B.K+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C.Na+经钠离子通道排出细胞D.Na+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3.某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与该图相符的是A.在RNA聚合酶作用下DNA双螺旋解开B.DNA-RNA杂交区域中A应与T配对C.mRNA翻译只能得到一条肽链D.该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中4.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某一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例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D.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5.光照、赤霉素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对某种植物茎伸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茎伸长受抑制均由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引起B.赤霉素是影响茎伸长的主要因素之一C.植物茎伸长与光照时间无关D.该植物是赤霉素缺失突变体6.实验小鼠皮肤细胞培养(非克隆培养)的基本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过程需要对实验小鼠进行消毒B.乙过程对皮肤组织可用胰蛋白酶消化C.丙过程得到的细胞大多具有异倍体核型D.丁过程得到的细胞具有异质性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多孔碳可用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B.pH计不能用于酸碱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ks5uC.科学家发现一种新细菌的DNA链中有砷(As)元素,该As元素最有可能取代了普通DNA 链中的P元素D.CH3CH—CH2和CO2反应生成可降解聚合物[ O—CHCH2—O—C ]n,该反应符合绿O CH3 O化学的原则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ks5uA.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取样灼烧溶解过滤萃取B.用乙醇和浓H2SO4制备乙烯时,可用水浴加热控制反应的温度C.氯离子存在时,铝表面的氧化膜易被破坏,因此含盐腌制品不宜直接放在铝制容器中D.将(NH4)2SO4、CuSO4溶液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都出现沉淀,表明二者均可使蛋白质变性9.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如表所示,其中X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 YZ W Q A.钠与W可能形成Na2W2化合物B.由Z与Y组成的物质在熔融时能导电C.W得电子能力比Q强D.X有多种同素异形体,而Y不存在同素异形体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 的名称是2,3,5,5-四甲基-4,4-二乙基己烷B .等物质的量的苯和苯甲酸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不相等C .苯与甲苯互为同系物,均能使KMnO 4酸性溶液褪色D .结构片段为 的高聚物,其单体是甲醛和苯酚11.电解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槽内装有KI 及淀粉溶液,中间用阴离子交换膜隔开。
2013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浙江卷

----------------------------精品word 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本题17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高等动植物连续分裂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2) A .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G1期细胞,不影响其进入S 期(3) B .S 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已增加一倍(4) C .G2其细胞的细胞核DNA 含量已增加一倍(5) D .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群体,M 期细胞的比例会减少(6) 2.某哺乳动物神经细胞内外的K+和Na+浓度见下表。
下列属于主动转运的是(7)A.K+经钾离子通道排出细胞B .K+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C .Na+经钠离子通道排出细胞D .Na+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 3.某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与该图相符的是A .在RNA 聚合酶作用下DNA 双螺旋解开B .DNA-RNA 杂交区域中A 应与T 配对C .mRNA 翻译只能得到一条肽链D .该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中4.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 .若某一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B .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例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C .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D .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5.光照、赤霉素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对某种植物茎伸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精品word 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A .茎伸长受抑制均由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引起B .赤霉素是影响茎伸长的主要因素之一C .植物茎伸长与光照时间无关D .该植物是赤霉素缺失突变体6.实验小鼠皮肤细胞培养(非克隆培养)的基本过程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浙江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17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
14.关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声波不能传递信息
B.手机在通话时涉及的波既有电磁波又有声波
C.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和医院“B超”中的超声波传递速度相同
D.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波长和医院CT中的X射线波长相同
此题为基本概念题:答案B
15.磁卡的词条中有用于存储信息的磁极方向不同的磁化区,刷卡器中有检测线圈,当以速度v0刷卡时,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其E-t关系如右图所示。
如果只将刷卡速度改为v0/2,线圈中的E-t关系可能是
此题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推导,在速度为一半,感应电动势为一半,时间为两倍。
选择D
16.与通常观察到的月全食不同,小虎同学在2012年12月10日晚观看月全食时,看到整个月亮是暗红的。
小虎画了月全食的示意图,并提出了如下猜想,其中最为合理的是
A.地球上有人用红色激光照射月球
B.太阳照射到地球的红光反射到月球
C.太阳光中的红光经地球大气层折射到月球
D.太阳光中的红光在月球表面形成干涉条纹
此题考查的是光的折射,实际在太空中光并不是沿直线传播,红光的折射率较小,所以会在较远处汇聚。
选C
17.如图所示,水平板上有质量m=1.0kg的物块,受到随时间t变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用力传感器测出相应时刻物块所受摩擦力F f的大小。
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5s内拉力对物块做功为零
B.4s末物块所受合力大小为4.0N
C.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
D.6s-9s内物块的加速度的大小为2.0m/s2
此题考查的是静摩擦力在实际上是略大于动摩擦力,选择D
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
18.如图所示,三颗质量均为m 的地球同步卫星等间隔分布在半径为r 的圆轨道上,设地
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对一颗卫星的引力大小为
2)(R r GMm
B .一颗卫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
2
r GMm
C .两颗卫星之间的引力大小为2
2
3r Gm
D .三颗卫星对地球引力的合力大小为
2
3r GMm
此题考查天体运动公式的理解和简单数学的求值,力学的分析相互作用力和合力 选择BC
19.如图所示,总质量为460kg 的热气球,从地面刚开始竖直上升时的加速度为0.5m/s 2,当热气球上升到180m 时,以5m/s 的速度向上匀速运动。
若离开地面后热气球所受浮力保持不变,上升过程中热气球总质量不变,重力加速度g=10m/s 2 。
关于热气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受浮力大小为4830N
B .加速上升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保持不变
C .从地面开始上升10s 后的速度大小为5m/s
D .以5m/s 匀速上升时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为230N
此题考查的是受力分析和牛顿第二运动定律,上升过程中先是加速后
转变
为匀速,可以判定空气阻力变大 选择AD
20.注入工艺中,初速度可忽略的离子P +和P 3+,经电压为U 的电
场加速后,垂直进入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有一定的宽度的匀强磁场区域,如图所示,已知离子P +在磁场中转过=30°后从磁场右边界射出。
在电场和磁场中运动时,离子P +和P 3+
A .在内场中的加速度之比为1:1
B .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之比为根号3:1
C .在磁场中转过的角度之比为1:2
D .离开电场区域时的动能之比为1:3 此题为电厂加速和受洛伦磁力的圆周运动 选择BCD
非选择题部分共12题,共180分。
21.如图所示,装置甲中挂有小桶的细线绕过定滑轮,固定在小车上;装置乙中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导轨的左端,另一端系在小车上。
一同学用装置甲和乙分别进行实验,经正确操作获得两条纸带①和②,纸带上的a、b、c……均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
(1)任选一条纸带读出b、c两点间的距离为;
(2)任选一条纸带求出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纸带①和②上c、e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v①v②(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此题为打点计时器的读数和利用匀加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间点的速度求解
22.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除了选用照片中的部分器材外,填选项
A.还需要电压表B.还需要电流表
C.还需要学生电源D.不在需要任何器材
(2)测量所得数据如下
用作图法求得电池的内阻r= ;
(3)根据第5组所测得的实验数据,求得电流表内阻R A= 。
此题为电路中求电源电动势的常规题,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到
(1)A
(2)正确,r=0.65到0.85欧姆均可
(3)0.22欧姆
23.山谷中有三块大石头和一根不可伸长的青之青藤,其示意图如下。
图中A、B、C、D 均为石头的边缘点,O为青藤的固定点,h1=1.8m,h2=4.0m,x1=4.8m,x2=8.0m。
开始时,质量分别为M=10kg和m=2kg的大小两只滇金丝猴分别位于左边和中间的石头上,当大猴发现小猴将受到伤害时,迅速从左边石头A点起水平跳到中间石头,大猴抱起小猴跑到C 点,抓住青藤的下端荡到右边石头的D点,此时速度恰好为零。
运动过程中猴子均看成质点,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大猴子水平跳离的速度最小值
(2)猴子抓住青藤荡起时的速度大小
(3)荡起时,青藤对猴子的拉力大小
此题为圆周运动和能量的综合,较为简单,对于绳长没求的同学我只能钦佩你的数学
24.(20分)“电子能量分析器”主要由处于真空中的电子偏转器和探测板组成。
偏转器是由两个相互绝缘、半径分别为R A和R B的同心圆金属半球面A和B构成,A、B为电势值不等的等势面,其过球心的截面如图所示。
一束电荷量为e、质量为m的电子以不同的动能从偏转器左端M的正中间小孔垂直入射,进入偏转电场区域,最后到达偏转器右端的探测板N,其中动能为E k0的电子沿等势面C做匀速圆周运动到达N板的正中间。
忽略电场的边缘效应。
(1)判断球面A、B的电势高低,并说明理由;
(2)求等势面C所在处电场强度E的大小;
(3)若半球面A、B和等势面C的电势分别为φA、φB和φC,则到达N板左、右边缘处的电子,经过偏转电场前、后的动能改变量ΔE K左和ΔE K右分别为多少?
(4)比较|ΔE K左|和|ΔE K右|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电场力和圆周运动的结合,此题对于我来说比较新颖,一般都是洛伦磁力提供向心力,此题为电场力,但是题目出的比较简单。
还结合了电势能与动能的转化
25.(22分)为了降低潜艇噪音,提高其前进速度,可用电磁推进器替代螺旋桨。
潜艇下方有左、右两组推进器,每组由6个相同的用绝缘材料制成的直线通道推进器构成,其原理示意图如下。
在直线通道内充满电阻率ρ=0.2Ω∙m的海水,通道中a x b x c=0.3mx0.4mx0.3m的空间内,存在由超导线圈产生的匀强磁场,其磁感应强度B=6.4T、方向垂直通道侧面向外。
磁场区域上、下方各有a x b=0.3mx0.4m的金属板M、N,当其与推进器专用直流电源相连后,在两板之间的海水中产生了从N到M,大小恒为I=1.0x103A的电流,设电流只存在于磁场区域。
不计电源内阻及导线电阻,海水密度ρ=1.0x103kg/m3。
(1)求一个直线通道推进器内磁场对通电海水的作用力大小,并判断其方向。
(2)在不改变潜艇结构的前提下,简述潜艇如何转弯?如何倒车?(3)当潜艇以恒定速度v0=30m/s前进时,海水在出口处相对于推进器的速度v=34m/s,思考专用直流电源所提供的电功率如何分配,求出相应功率的大小。
此题为意料之中,最近几年都流行电磁和生活的结合,而且此题在06年北京理综卷中类似出现,刚好做过也讲过 下面为06年北京理综题
(2006·北京理综)磁流体推进船的动力来源于电流与磁场间的相互作用。
图1是在平静海面上某实验船的示意图,磁流体推进器由磁体、电极和矩形通道(简称通道)组成。
如图2所示,通道尺寸a m b m c m ===20015010...、、。
工作时,在通道内沿z 轴正方向加B T =80.的匀强磁场;沿x 轴负方向加匀强电场,使两金属板间的电压U V =996.;海水沿y 轴方向流过通道。
已知海水的电阻率ρ=020.Ω·m 。
(1)船静止时,求电源接通瞬间推进器对海水推力的大小和方向;
(2)船以v m s S =50./的速度匀速前进。
若以船为参照物,海水以50./ms 的速率涌入进水口,由于通道的截面积小于进水口的截面积,在通道内海水速率增加到v m s d =
80./。
求此时两金属板间的感应电动势U 感
;
(3)船行驶时,通道中海水两侧的电压按U U U '=-感计算,海水受到电磁力的80%可以转化为对船的推力。
当船以v m s S =50./的速度匀速前进时,求海水推力的功率。
最后总结,今年的理综物理部分属于较为简单,祝大家有个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