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传薪火 百折犹未悔——河南农业大学九十年发展纪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原传薪火 百折犹未悔——河南农业大学九十年发展纪实 | 首页 | 新闻中心 | 红色琴弦 | 农大校报 | 90年校庆 | 校园视频
| 软件下载 | 院系设置 | 校园论坛 |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
新闻中心首页
|
校内新闻
|
校务公告
|
媒体农大
|
公共信息
|
视频新闻
|
您现在的位置: 河南农业大学网站 >> 新闻中心 >> 媒体农大 >> [专题]90年校庆专题 >> 正文 2009年5月25日 星期一
中原传薪火 百折犹未悔——河南农业大学九十年发展纪实 热 ★
中原传薪火 百折犹未悔——河南农业大学九十年发展纪实
[ 作者:刘先琴/王宾齐/张朝阳 来自:光明日报 点击数:5184 时间:2003-5-14 录入:信息中心 ]
中原传薪火 百折犹未悔
河南农业大学九十年发展纪实
文/刘先琴 王宾齐 张朝阳 图/孙淑娥 张朝阳
胡廷积(右三)、范濂(右四)与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右二)、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卢良恕院士(右五)等一起考察小麦示范基地
这是一片神奇厚重的土地,传说中神农氏在这里剡耜而耕,摩蜃而耨,原始农业自此开始养育人类;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在这里出土;农作物在这里最早实现一年两熟……至今,这里的农业人口总数依然全国第一,小麦产量也一直高居全国榜首。
这就是农业大省河南,农业在这里有着特殊的意义。植根于这片土地上的河南农业大学,从她诞生那天起,就担当起与生俱来的历史使命。
艰难时世报国心
民国肇始,当时的河南教育司长李时灿提出以教育和科技来振兴河南农业。1913年春,河南农业大学的前身——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在古城开封诞生。就是从这里起步,九十年风雨历程中,质朴无华的农大人开始了科技薪火的代代传承,在中原大地上写下了科教兴农的不朽篇章,泽被黎庶,百折未悔。
农专创办后,校长多为学术名家,如吴肃、王直青、常志箴
、万晋、郭须静等。省教育司长李时灿亲自为农专选聘教师,所选教师多为怀着赤子之心而毅然回国报效的留学生或国内外著名专家教授,如黄人俊、钱养浩、郝象吾、王陵南等。正所谓“济济多名师,风气旦夕开”。这种“爱国报国、开放办学、人才兴校”的风气成为河南农业大学90年风雨历程中始终不曾动摇的立校之本。
吴肃,字一鲁,清末名儒,后又留学日德,精研农林,学贯中西,治学严谨。常志箴提出了“奋发自强,求实力行”的校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农大人。郭须静曾翻译过河南省第一篇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的文章——《理想家的社会主义》。从巴黎学成归国后,他把从法国带回的珍贵名产香蕉苹果、玫瑰香葡萄接穗引种到农专,使之在中原大地生根,并逐步推广到大江南北。
1927年,农专与河南中州大学、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一起合并为国立开封中山大学,后改为河南省立中山大学。农专改称农科,学制四年,先后开设农艺、森林、园艺、畜牧、农业经济五个系。
1930年,中山大学改名省立河南大学,农科改为农学院。三十年代中期,农学院师资力量十分强大,教授由8名增加到近30名。他们中有许多人后来成为学术泰斗,如中科院学部委员涂治、植物病理学家王鸣岐、畜牧学家许振英、细胞遗传学及育种学家李先闻、水稻遗传育种学家赵连芳、土肥学家彭谦、昆虫分类学家陈振铎等。旨在“阐扬农林学术、促进农村建设”的《农学院院刊》创刊于1936年10月1日。一时名家鼎盛,学术张扬,将农学院带入一段黄金时代。
1932年,年仅31岁的留美博士涂治出任院长。他广延名师,开门办学。他倡导的接种病菌孢子于种子以筛选抗病力强的优良品种的抗病理论及育种技术,被公认为开改进抗病技术的先河。1951年,涂治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彭谦教授主持建设了当时全国最大的土壤馆。邵德纬教授为河南解决了毛白杨苗木繁育问题。李先闻教授的论文发表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使农学院蜚声国际。
“七七”事变不久,华北沦陷,河南大学农学院开始了长达8年的流亡办学生涯。在南阳镇平,在嵩县潭头,在淅川荆紫关,在陕西宝鸡,简陋的校舍里,一代名师坚持传道授业;广阔的山野间,莘莘学子从课堂和实践中汲取科技的力量。农作物新品种培育、林果栽培、小麦黄锈病、甘薯软腐病、芝麻枯萎病、白萝卜黑腐病、豌豆象虫虫害等成了师生们研究的新课题。农学家刘葆庆培育出
“河南大学H-1、H-2、H-3”等小麦优良品种,使当地小麦普遍增产15%左右。王鸣岐教授指导消灭了当地危害极大的黑甲虫虫害,深受农民称誉。森林系积极开展河南森林资源调查,发现和培育了一些有经济价值的苗木,解决了铁路运输及电讯事业的急需。就是在这样战乱艰辛的困境中,农学院仍然培养出600多名优秀毕业生,教学科研成果也屡受政府嘉奖。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农学院师生和当地农民共同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结下了深情厚谊。1944年日寇血洗农学院办学地点嵩县潭头时,当地农民不顾日寇的枪炮,保护师生们离开,有的甚至为此献出生命。王直青院长被俘,不堪忍受日寇欺辱,毅然跳崖身负重伤,多亏乡亲冒险营救。潭头河南坡农民阎虎娃冒着生命危险,将年已古稀的黄以仁教授一家三口藏在家里达一月之久。直到今天,潭头人民还将森林系师生栽种的柏树称为“河大柏”,予以精心保护。
1945年10月底,师生们带着抗战胜利的无限喜悦返汴复学。1946年夏,王鸣岐任农学院院长。他广揽人才,使当时农学院的教授恢复到15人,学生200余人。1948年暑假,河南大学奉命南迁苏州。在苏州办学期间,农学院又特聘吴绍骙博士等一批知名教授,教风学风依然昂扬向上。
1949年7月,河南大学师生返回开封。1950年3月,吴绍骙任农学院副院长,院长由省农业厅厅长、著名翻译家、经济学家刘潇然兼任。从此,农学院与新中国一样气象日新。
用智慧构建新中国粮仓
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展示着一位中国博士的照片,而至今国际上大量有关作物栽培学的文献里,还在引用他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观点。
他就是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国际著名农业教育家和作物育种学家吴绍骙。
吴绍骙,安徽省嘉山县人,1934年以优异成绩考取留学欧美公费生,后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院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经美国科学杂志发表后,被接纳为美国西格马赛学会荣誉会员,成了当时玉米育种学界的后起之秀,并在国际上首次用试验证明了利用“二环系”法选育优良自交系的新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至今仍然为国内外玉米育种学界所遵循和实践。
导师的恳切挽留和国外优越的环境丝毫没有动摇青年吴绍骙回归华夏、报效祖国的坚定信念。1938年,他毅然决然告别美利坚,辞别恩师,踏上为中华民族的作物育种事
业开拓前进的漫漫历程。
粮食问题是新中国经济发展最基础的问题,吴绍骙决心用育种专长报效祖国。1949年他在全国农业会议上提出的“以发展玉米品种间杂交种作为我国杂种优势利用先导”的思想,得到党和政府的极大重视,《人民日报》全文刊发了他的会议发言,他的这一思想对规范和指导我国玉米杂交种选育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开创了新中国玉米科研和生产的新局面。后由他主持选育的玉米优良品种“洛阳混选一号”,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取得前所未有的质量和产量。
吴老最杰出的贡献当属“种子异地培育”理论。多年来,一个优良品种的选育,往往要10多年时间。加快选育进程,迅速提高我国农作物产量,吴绍骙认为责无旁贷。他结合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域条件,提出利用有利自然条件进行加代选育,并自1957年开始,同柳州农业试验站和河南农科院合作付诸实践,在冬季将北方的玉米育种材料送到温暖的南方进行选育,结果一年成功种植两代,开了我国南北穿梭育种的先河,打破了主宰遗传育种学界多年的“环境决定遗传论”。以此撰写的论文发表后,全国各省区科研单位纷纷效法,并从玉米扩大到小麦、水稻、棉花、瓜果蔬菜等数十种作物,其效益之巨,已无法用数字估量。他因为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杰出贡献,而受到党的关怀器重和人民的爱戴,1962年全国政协会议期间,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将吴老请进中南海,共商国是,同进午餐。
吴老绩业连创的这些年,学校又经历了一连串的变动。1952年,农学院从河南大学分出,独立成为河南农学院;独立后的农学院贯彻中央精神,将畜牧兽医系合并给江西农学院,植物保护系合并给华中农学院。折枝之际,虽有不舍之意,终怀大局之心,河南农学院为中南地区农业教育做出了特殊的贡献;1957年,河南农学院迁至省会郑州办学。
数次调整后,师资薄弱,设备匮乏。在吴老的影响和带动下,农大师生继续恢弘和发扬“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优良传统,全身心投入服务农业的伟大事业中。1960年,河南农学院被评为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单位。作物遗传育种学科1962年就被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吴绍骙招收了新中国河南省第一批硕士研究生。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河南农学院整整6年停止招生。1971年,河南农学院奉命迁校许昌农村。1975年,学校一度改名为许昌农学院。就是在这样的年代里,农学院的师生也没有放弃自己服务农业的追求,先
后培育出一批优良作物品种,并千方百计在农村推广农业技术,提高了全省农民的科技意识和科学种田水平。
1974年,胡廷积、范濂等教授主持了全省小麦高产稳产低成本的重大攻关项目,解决了小麦生产中诸多关键性技术问题,将小麦科研和生产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其研究成果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1976年,又开始玉米高稳低的研究,其成果分别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一项、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一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这两项研究首创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以及研究、示范、推广三结合的成功经验,研究成果经推广普及,促进了小麦、玉米的大面积增产,对解决全国特别是人口大省河南的粮食问题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胡廷积、范濂两位教授也因其出色成就而分别出任河南省副省长和省人大副主任。与此同时,学校从1976年就开始了国际上先进的C型胞质雄性不育研究,培育出我国第一个玉米隐性核不育双杂合保持系,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并在国内首先提出半不育化制种方案,有力地推动了不育化制种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和发展。
改革开放中的振兴
1978年,河南农学院和中华民族一起迎来拨乱反正后的春天。1982年,学校迁回郑州。1984年,学校更名为河南农业大学。
几经流离搬迁,屡伤元气。迁回省会郑州之后,学校面临的第一要务就是恢复元气,再图振兴。
“兴校之计,以人为本。”——学校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制定了建设老中青三结合的师资队伍的战略目标,并根据学科发展需要,推进学科梯队建设。从那时至今,学校先后4次调整学科梯队。经过多年培养,10多名学术带头人成长为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知名专家,一大批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成为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
秉承改革兴校的优良传统,从1992年起,学校借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东风,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以教学为中心的人事分配制度、后勤社会化、院为主体的办学管理体制等一系列改革,激发了办学活力,使学校的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学校呈现出思想活跃、管理有序、凝聚力强、蓬勃向上的良好局面。学校也成为河南高校综合改革的试点单位,为全省高等教育改革做出了榜样。
沐浴着时代的风雨,河南农业大学贴紧中原沃土,奋发自强,求实力行,锐意改革,勇于创新。
河
南农业大学在复元。
河南农业大学在振兴。
河南农业大学在长足发展——
1996年拥有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同年,拥有农业部可再生能源重点开放实验室
1997年拥有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
1999年拥有河南省生物技术与工程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2000年拥有国家玉米改良中心郑州分中心
1998年被批准为博士授权单位
2000年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实现河南省零的突破
2002年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再次实现河南省零的突破
2003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
……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学校先后主持完成了小麦、玉米、烟草、能源、泡桐、畜牧、农业科技开发等重大科研项目,推出一大批适应经济建设急需的重大科技成果,其中有20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获奖数量连年居全省高校前列。
原校长蒋建平教授多年来致力于泡桐研究,早在1960年就在禹县余王林场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百亩泡桐试验林基地,以此带动颍河两岸建成万亩泡桐生产基地,豫东著名风沙县兰考也正是依靠泡桐而改变了贫困面貌;蒋教授为新中国推广优质泡桐2.1亿株,占全国泡桐总数量的1/5。现任校长、博士生导师张百良教授研究成功的“Bjk-1节能烤房”是国家烟草局项目,该成果打破了长期在国内流行土烤房的建造思想,提出了“平板”、“立式炉”等新设计理论,在云南、河南、四川、辽宁等省区就推广了46万余座,加速推动了全国17个省市主要烟区烤房的更新换代。博士生导师韩锦峰教授主持的“烟草转双基因高抗虫选育工程研究”项目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以吕德彬、朱道圩、杨喜田等一批归国博士和尹钧、范国强、介晓磊等中青年博士为代表的学术骨干,主持了以“863”为龙头的多项国家部委和国际合作项目,同时带动了一批青年学者快速成长。
在科研机构结合“三农”需求成功转制的基础上,河南农大的科研机制改革走上了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良性转化、科研面向市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快车道: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小麦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的应用,创
造了黄淮海麦区第一个万亩亩产超650公斤的高产纪录。学校积极支持该中心与地方、企业开展全方位的联合,在省内外许多县市建设优质专用小麦繁育、推广、生产基地,并且与许多大型粮食加工企业合作实施“订单农业”。陈伟程教授主持选育的优良玉米品种“豫玉22号”被农业部列为全国重点推广品种和保护品种,现已推广到10多个省区,年种植面积1000多万亩,在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为学校创造了可观的技术转让效益。学校机电中心研制的“YN型集成式土壤养分快速测定仪”被农业部确定为“首先推荐产品”,并由该中心通过企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市场运作,远销到全国20多个省区。
紧紧围绕服务“三农”进行科研开发和推广,学校本身也受益颇多。科研成果有了“婆家”,加快了成果转化。教师们特别是中青年教师,既能承担高、精、尖的科研课题,又能解决农业生产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既能出国深造,又能下乡服务。学校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走出去,请进来,开门办学是河南农业大学的传统。学校先后与美国、日本、泰国、荷兰等20多个国家的4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开展了技术合作或学术交流,在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让毕业生走上农业第一线”是河南农业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学校始终把本科教学放在中心地位,下大力气重点建设龙头学科,拓宽改造传统专业,积极建设新兴专业,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的高素质创业型人才。每年都组织近百支学生假期社会实践科技服务小分队,深入农村,广泛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自1988年以来,学校连续14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命名为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学校青年志愿者与河南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开设的“科技点播台”已有9年时间,拥有一大批农民听众。学校与地方联合开展的在校学生“科技副村长”挂职锻炼活动,被农民亲切地称赞为“科技110”。学校还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培养创业人才。近年来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共获得银奖3个、铜奖两个,在全国农业院校和全省高校中首屈一指。
正因为如此,河南农业大学在近年来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和高校不断扩招的情况下,成为高考考生报考的热门,1992年第一志愿报考农大的只有70多人,仅占招生人数的9%,1999年则达到126%,2000年达到156%,2001年更高达348%,3年连上三个台阶。学生的报考率、报到率、
就业率连年稳居全省高校前列。
90年桃李芬芳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6万多名毕业生为河南省乃至全国农业贡献了智慧和青春。他们中有的成长为中央和地方各级领导干部,据不完全统计,仅厅级以上就有近百名;也有不少人成长为成就卓著的农业专家和实业家,如著名小麦育种专家郑天存选育出“周麦9号”,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者”奖、全国重大农作物新品种后补助特等奖、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该品种在黄淮麦区的8个省累计推广1.5亿亩,创社会效益40多亿元;被誉为“韭菜大王”的马树彬潜心10年研究,培育出适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种植的优秀韭菜新品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秦英林放弃公职,回乡创业,在家乡河南内乡县建立了省内最大的生产瘦肉型良种猪的基地——河南牧原养殖有限公司,产品远销到香港、广州、深圳等地。
像金色的种子撒进沃野,像绿色的林木长满山川。如今,在河南城乡,到处都可以见到河南农业大学毕业生繁忙的身影,他们为河南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情结“三农”
“农为天下基”。“三农”问题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焦点问题,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弘扬90年风雨历程中始终不忘服务农业的光荣传统,改革开放以来,求实力行的河南农大人主动承担起推动河南农业向现代化快速迈进的神圣使命,贯彻全心全意服务“三农”的办学宗旨,坚持不懈地为农业提供科技支撑,为农村培养科技骨干,为农民送去科技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河南农业大学将为河南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作为科研方向。学校充分发挥“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5个国家级、省部级研究机构建在学校的优势,积极组织科研攻关,服务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服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型日光温室”是河南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该校园艺系承担此项目后,使这种温室很快发展到全省各地,成了不少县乡的支柱产业。为满足种植业结构调整对农作物优质特用新品种的需求,农大组织强有力的科研攻关队伍,在特用新品种选育上取得重大突破,如“豫玉34号”玉米新品种淀粉含量高达75.07%,超过国审标准3.34个百分点,是医药、食品工业的优质原料,推广前景广阔。牧医工程学院院长康
相涛教授等专家与革命老区固始县合作的国家“863”项目选育出的“固始土鸡”,已经成为享誉全国的地方名牌。
河南农业大学没有将人才培养的眼光局限在校园内——学校在致力本科教育的同时,利用技术和资源优势,实施立足全省、培训青年农民科技骨干的长远规划,共为河南农村培养了2万多名技术型实用人才。他们学成后,为当地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送金,送银,不如帮助培养好的带头人。”从1992年至今,河南农业大学一直把培养村级科技带头人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大力推行“绿色证书”的培训计划。学校先后为郑州、南阳、洛阳、许昌、固始、汤阴等市县培养村级科技带头人近万人。“村官成了大学生,脑子灵了,办法多了,俺们农民奔小康也有希望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河南农业大学就拉开了在全省实施科技开发、为农民送去科技服务的帷幕,先后在南召、方城、民权、固始等20多个县区进行了全方位技术开发,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如科技开发最早的著名革命老区新县,原来是国家级贫困县,如今新县不仅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还被评为“全国山区综合开发先进县”、“全国经济建设先进县”,该县发生的喜人变化也有该校10多年科技开发的贡献在其中。从实施科技开发战略以来,学校究竟向农村派了多少专家科技服务团,扶植了多少个项目,服务了多少农民,谁也说不清。仅1997年以来,学校就组织了800余支科普服务小分队,派出师生员工共1万多人次进行科普服务,建立科普基地80多个,举办各类讲座、学习班、科技咨询3000多场次,受益的农民群众有上百万人。
在长期的科技开发中,该校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他们为服务“三农”殚精竭虑,鞠躬尽瘁。郑祥义教授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6年如一日在民权县人和乡传播农业科技,最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河南省委组织部、宣传部和省教委、科委等六单位联合发文,开展学习郑祥义活动。如今已年近八旬的魏克循教授,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就开始在南阳的方城、南召从事农业综合开发。现虽已退休多年,但他每年仍有大半时间风里雨里往乡下跑。豫西南一位乡党委书记说得很形象:“在我们这儿,老百姓可能不知道乡、县领导的名字,但是说起农大的专家教授来,都能扳着指头像数宝贝一样数上一大串。”
农大人的“三农”情结也体现在积极服务全省“三个代表”驻村工作的行动中。校党委不
仅在选派驻村队员时舍得抽调精兵强将,而且从全省的大局出发,组建了流动型的驻村工作科技服务团,为全省服务。新郑市八千乡八千村原村支部书记、70岁的老人张金鼎谈起村里的变化,感慨地说:“省驻村工作队为俺们请来了农大的教授服务团,教授们亲自为俺们传授技术。过去种一亩庄稼才收几百块,现在种一亩菜收三四千块。俺家现在住房15间,电话、彩电、洗衣机都有了,这在过去连想都不敢想。”
“河南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河南农业大学,农大人功不可没!”——这声音来自历届河南省委、省政府领导。
“河南农大的专家、教授没有一点儿架子,不怕苦,不怕累,一进村儿就往地里跑,扑下身子为咱农民解决问题,是咱农民的贴心人。”——这声音来自河南的田间阡陌、山山水水。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先后两次视察河南农业大学,并评价说,河南农业大学在河南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谈到河南农业大学的“十五”计划和远景规划,学校党委书记赵鹏充满自信地说:“迈进新世纪,我们要坚持以服务‘三农’的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坚持以农为优势和特色的办学方向,主动适应河南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把学校建设成为适应河南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建成河南高级农业人才和农村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农业科技创新的依托基地、农业高新技术的孵化基地和农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基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这——也是河南农业大学的新世纪兴校宣言。
上一篇文章: 沙薄地上崛起绿色产业
下一篇文章: 河南农大:毕业论文可异地委托答辩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河南农业大学庆祝建校九十周年[4685]
众专家为全面小康支招[2598]
河南农业大学喜庆90华诞[3761]
河南农业大学喜庆90华诞[3444]
河南农大90华诞[2910]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Copyright© 2003 河南农业大学
程序提供:动力空间 程序修改:网络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Powered by:MyPower Ver3.51 页面执行时间:109.3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