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器教学1
人音版一年级上册第7课法国号教学设计
![人音版一年级上册第7课法国号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0bdd3a1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b8.png)
答案:我喜欢的含有法国号的音乐作品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在这部作品中,法国号的作用是演奏和声部分,为音乐增添丰富的色彩。同时,法国号在音乐的高潮部分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其独特的音色,增强了音乐的冲击力和表现力。
这些例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法国号知识点的理解。通过解答这些例题,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法国号的构造、音色特点、在乐队中的作用以及演奏技巧等知识点。
此外,课堂拓展延伸部分,我介绍了法国号的文化背景和影响,希望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部分内容可能过于抽象,难以消化。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寻找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提高知识拓展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在巩固练习环节,我设计了随堂练习和错题订正,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依赖同伴,缺乏独立思考。因此,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请分享一首你喜欢的含有法国号的音乐作品,并分析法国号在该作品中的作用。
6. 法国号与其他管乐器(如小号、长号等)的音色有哪些差异?
7. 请简述法国号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8. 请列举三种法国号的日常维护与保养方法。
9. 请分享一种你认为有效的法国号学习方法或技巧。
10. 请谈谈你对法国号学习的感悟和体会。
人音版一年级上册第7课法国号教学设计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人音版一年级上册第7课《法国号》。课程围绕法国号这一乐器展开,使学生了解法国号的构造、音色特点及其在乐队中的作用。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在于,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对简单乐理、音乐欣赏和乐器认知有了初步了解。《法国号》这一课旨在巩固和拓展学生对管乐器的基本认识,特别是铜管乐器的相关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将法国号与其他乐器区分开来,并了解其在音乐作品中的应用。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6篇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912e36f4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88.png)
幼儿园是孩子接触学校启蒙教育的最早阶段,教育内容的趣味性非常重要,既要有趣又要能够传达一些道理,培养孩子的各项基础能力。
幼儿园阶段最常用的资料是幼儿园教案,一般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过程、提问互动环节、活动反思等内容,帮助幼儿园教师梳理安排好每次的课堂环节。
好的教案设计能让孩子们积极参与,掌握知识技能。
为大家整理了幼儿园一些优质的教案案例,方便大家使用学习。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6篇》这是优秀的大班主题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第1篇一.设计意图:“森林狂想曲”是一首以森林中多种动物鸣叫以及动物们发出声音合成的音乐,旋律清幽抒情,潺潺流水,轻快鸟鸣,让人身临其境,感受自然,这首音乐很适合奥尔夫音乐的教学,于是我选择以打击乐的形式表现此乐曲,我们班的幼儿接受能力强,经过我一段时间的培养,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有一定的基础。
所以我选用了沙锤,木鱼,双铃铛三种乐器让孩子们表现出各种动物的声音以及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快乐。
二.活动目标:1. 初步让幼儿熟悉音乐,掌握音乐节奏。
2. 根据图谱能进行简单的乐器分配,学会能跟着指挥,看着图谱进行乐器演奏,并能试着用多种乐器进行合奏。
3. 享受打击乐活动带来的乐趣。
三.活动重点:让幼儿能初步掌握音乐的节奏。
四.活动难点:让幼儿用乐器表现不同的角色进行合奏。
五:活动准备:碰铃,沙锤,木鱼,音乐(森林狂想曲),图谱,ppt 六:活动过程:㈠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新年到了,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咱们幼儿园上个星期也举行了元旦汇演,小朋友你们开不开心呀?那你们知道吗。
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想要举行一个音乐会,小动物们想邀请你们一起去参加音乐会,你们愿意吗?那好,我们一起去听听小动物们的音乐吧。
⑴师幼共同欣音乐一遍,提问:孩子们,你们听出了有哪些小动物来了吗?㈡出示图谱到底今天有哪些小动物会来参加我们的音乐会呢?请看我们的节目单。
第一个为我们表演节目的是谁?(青蛙),对,是大嘴青蛙,那青蛙是怎么叫的?他要表演的节目是唱歌,他唱歌的节奏是怎么样的?X XX︱X XX︱X XX︱X XX第二个表演的是谁?(小黄鸡),对,小黄鸡的脚尖尖的最喜欢跳芭蕾舞了。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江南好-人教新课标(2023秋)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江南好-人教新课标(2023秋)](https://img.taocdn.com/s3/m/91f58d40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d8.png)
一、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江南好-人教新课标(2023秋)》
本节课选自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主析;
2.学习《江南好》的歌词和旋律,掌握简单的音乐理论知识;
3.分组合作,进行江南丝竹乐器的模拟演奏;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江南好》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几个值得思考的方面。首先,学生对江南丝竹音乐的兴趣明显提高,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他们在掌握旋律和节奏方面还存在一定难度。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练习,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在讲授《江南好》的过程中,我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来描述歌曲的情感,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投入到歌曲的学习中。然而,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歌曲情感上仍有困难。为此,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尝试引入更多的肢体动作和情景创设,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表达歌曲的情感。
然而,我也意识到在课堂时间安排上存在一定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合理地分配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吸收和消化知识。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江南丝竹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江南好》这首歌曲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欣赏音乐的美好。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1.教学重点
-掌握《江南好》的歌词和旋律:重点在于学生能够熟练地唱出歌曲,并理解其旋律特点,如旋律的起伏、节奏的规律等。
-江南丝竹音乐风格的认识:学生需要了解江南丝竹音乐的基本特点,如清新的旋律、和谐的配器等,并能够区分与其他地区音乐的差异。
配器教学1
![配器教学1](https://img.taocdn.com/s3/m/f9086f0627284b73f2425099.png)
管弦乐队发展史简述
一.巴洛克初期
孙伟亮配器教学系列
产生于17世纪,与歌剧的发展密切相关;
各种乐器的偶尔组合
二.巴洛克后期
十八世纪中叶,交响乐队成型并发展。
德国曼海姆乐派的STMITZ创造了器乐体裁的交响乐形式
歌剧前奏曲成为独立的器乐曲
配器原理初步形成,为维也纳古典乐派奠定基础。
三.古典时期
18世纪末,维也纳古典乐派乐队接近现代乐器分组
作。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应当加强对配器的感性认识,尤其是
对音色和音响平衡的感觉。学习的方法和渠道是多样化的,如:
谱例的分析和音响欣赏、组织小乐队的合奏、观摩音乐会、谱例
的视奏、电脑音乐制作等等。
概述
《配器》课程教学一般分为三大部分:
孙伟亮配器教学系列
第一部分:乐器法,主要介绍管弦乐队中常见乐器的音色特点、 主要功能、演奏技法、记谱法以及在乐队中的运用。
第二部分:配器法,以乐队织体层次为主线,主要掌握旋律配器、 和声配器、低音配器、配器布局等基本知识与写作技术。
第三部分:配器分析,通过对乐曲管弦乐总谱的详细分析,学习 者在掌握来了基本写作原则和乐器组合原则的前提条件下,在总 体上对配器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当然,配器课程还应包括民族乐队和电声乐队的编配方法。本 课程以管弦乐队的学习为主线,对以上所涉及内容会有所提及。
弹拨乐器:竖琴
键盘乐器:钢琴、钢片琴
弓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等。
变形乐器:多见于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
临时补充乐器:世界各国及地方性的民间乐器。
(参见课本 P3 表1)
管弦乐队的常规乐器 管弦乐队的常规乐器分类:
孙伟亮配器教学系列
弓弦乐器: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等。15-17世纪,古大提琴曾 在欧洲广为流传,到了18世纪,小提琴族的乐器逐渐取代了其位置。15世纪末小提琴 定型,17世纪小提琴开始流行,是管弦乐队中最早定型的乐器组。弦乐组在管弦乐队 中占三分之二左右的人数,再加上在演奏中所表现出的优越特性,使之成为整个乐队 的基础。通常将弦乐组分为5部分:
花城版音乐小学一年级下册第10课第2课时《 感受节拍》教案)
![花城版音乐小学一年级下册第10课第2课时《 感受节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32bdd152d380eb63946d19.png)
花城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10节《感知三拍子》教学设计课时:1课时课类:设计·应用教学策略/教学思路:通过聆听《小圆舞曲》和《星光圆舞曲》、感受分辨乐器的音色、节拍。
初步感受分辨音乐的不同情绪,感知三拍子音乐的美感。
教材分析:《小圆舞曲》曲调优美,音乐形象逼真,深受人们的喜爱。
它被改编成不同形式的器乐曲,配器手法也各不相同。
此外,还有手风琴、口琴和吉他演奏的版本。
欣赏此乐曲,感受三拍子节奏特点。
学习三拍子的基本舞步。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
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引起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教学用具:课件、录音机学生用具:课本课题《感知三拍子》第一课时学科音乐年级一年级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感知《小小的船》与《小圆舞曲》这两首中速的三拍子音乐的美感。
2、过程与方法:在欣赏《快乐的罗嗦》与《星光圆舞曲》的片段音乐中,能听辨出哪个是二拍子,哪个是三拍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尊重艺术,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重点感受三拍子乐曲的特点,引导学生听辨乐曲、感受乐曲、表现乐曲。
难点能听辨出二拍子与三拍子音乐的不同。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教师导入:上两次音乐课我们学习了二拍子歌曲《划船比赛》和三拍子歌曲《小小的船》,下面我们一起来用合理的情绪演唱这两首歌曲吧!学生用兴奋地、拼搏的情绪来演唱二拍子歌曲《划船比赛》;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三拍子歌曲《小小的船》。
巩固以往学习过的歌曲的同时初步体验二拍子和三拍子的不同美感。
讲授新课1、我是小小思考家:2/4拍的强弱规律: 1、结合之前学习的内容回答:还记得2/4、3/4拍子的强弱规律吗?1、复习巩固2/4、3/4拍子的强弱规律,为下面的学习做铺3/4拍的强弱规律:2、教师指导学习做练习:3、拍拍、动动:教师用手鼓敲三拍子节拍,指导学生做动作。
《因为有你》五年级下人音教案(一)
![《因为有你》五年级下人音教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99cd2f1a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17.png)
《因为有你》五年级下人音教案(一)课程名称:《因为有你》五年级下人音课时安排:•课时一:第一单元导入与课文分享•课时二:第二单元歌曲学唱与歌曲分段•课时三:第三单元探究旋律与节奏•课时四:第四单元配器与合作演奏•课时五:第五单元创意表演与评价课程目标:1.通过学习《因为有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与表演能力。
3.提高学生的旋律感知与节奏感。
课程内容:课时一:第一单元导入与课文分享1.导入:–播放《因为有你》歌曲,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尽可能听出歌曲的特点。
–引导学生分享这首歌曲给他们带来的感受和联想。
2.课文分享:–分享《因为有你》的作者和演唱者,介绍他们的音乐背景和成就。
–学生听取教师朗读《因为有你》歌词,共同讨论歌词中的情感表达和意义。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对歌词含义的理解。
课时二:第二单元歌曲学唱与歌曲分段1.歌曲学唱:–教师学唱一段歌曲,学生跟唱。
–学生分组练习唱一段,然后轮流展示。
2.歌曲分段:–教师将歌曲分成几个段落,带领学生一起划分。
–学生分组合作,对各自分到的段落进行深入研究,感受其中的情感变化和音乐特点。
课时三:第三单元探究旋律与节奏1.旋律探究:–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例如高低起伏、音程的使用等。
–学生通过听唱和模仿,学习歌曲中比较复杂的旋律。
2.节奏探究:–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例如拍子、节拍强弱等。
–学生通过身体动作和口语结合,感受歌曲中的节奏。
课时四:第四单元配器与合作演奏1.配器了解:–教师带领学生了解歌曲中使用的乐器和音色。
–学生以小组形式选择一种乐器,模仿相应乐器的音色,配合歌曲演奏。
2.合作演奏:–学生依照分组合作,通过模仿和创作,设计属于自己的歌曲配器。
–各小组选择代表,进行演奏展示。
学生观摩其他小组演奏并评价。
课时五:第五单元创意表演与评价1.创意表演:–学生以小组形式,根据歌曲的情感和歌词,设计和排练创意表演。
六年级音乐欣赏课魔法师的弟子优质教案1
![六年级音乐欣赏课魔法师的弟子优质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95d930d6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0f.png)
六年级音乐欣赏课魔法师弟子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音乐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魔法师弟子》。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这一经典音乐作品,详细内容包括作品旋律、节奏、和声以及配器等方面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并认识《魔法师弟子》这一音乐作品。
2. 培养学生对音乐感知能力,提高音乐欣赏水平。
3.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音乐理论知识,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对作品旋律、节奏、和声分析和理解。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欣赏水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多媒体课件。
2.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魔法师弟子》音乐片段,引导学生说出音乐中场景和情感。
2. 作品背景介绍(5分钟)介绍《魔法师弟子》创作背景和作者,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全面解。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分析作品旋律:引导学生跟随音乐唱旋律,讲解旋律特点。
(2)分析作品节奏:引导学生拍打节奏,讲解节奏规律。
(3)分析作品和声:讲解和声运用,让学生体会和声美感。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自己最喜欢部分。
(2)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教师对学生表现进行点评,强调本节课重点内容。
六、板书设计1. 作品名称:《魔法师弟子》2. 作者:保罗·杜卡3. 旋律特点:优美、流畅4. 节奏特点:规律、明快5. 和声特点:丰富、和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魔法师弟子》中自己最喜欢旋律、节奏、和声部分,并说明原因。
2.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部分是乐曲开头旋律,因为它优美、流畅,让人感受到魔法神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音乐感知能力和欣赏水平得到提高,但在分析作品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课后欣赏其他经典音乐作品,如《胡桃夹子》、《天鹅湖》等,提高音乐素养。
配器法(编曲法)教学教程
![配器法(编曲法)教学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a2f40abb58fb770bf68a555c.png)
配器法前言:本教程非独断性教程和权威性教程,广泛借鉴和采用了各类教材而编写的快速培训为目的的标题性的文本教程。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即时理论详解、即时软件演奏、谱例分析详解、实战配器演示、用即时理论详解、即时软件演奏、谱例分析详解、实战配器演示、谱例模版调用、例模版调用、软件模版调用等教学过程完善本教程的各个课程的教学。
注:前46讲为配器法之前的系统课程。
配器法从47讲—80讲。
二.配器(编曲)法及其对位--乐队配器与MIDI编曲配器(编曲)(一)电声乐队部分第47讲—电声乐队的声部与和声织体的配置(理论与软件操作讲解)MIDI乐队是以MIDI数字原理模拟电声乐队四大件基础上扩展的数字乐队,适应演奏任何风格的乐曲。
MIDI编曲是以电声乐队的配器法运用到MIDI软件里,输入各个乐器声部的音符线条,合成为模拟电声乐队的合奏的音响效果。
要做到合格的MIDI 音乐作品,必须要运用配器法的知识。
很多MIDI软件爱好者因不具有配器法知识而做不出合格的音乐作品,这就需要充实这方面的知识。
电脑音乐=人脑创作+电脑制作。
人脑创作是根本,软件应用是工具。
就象没有米只有电饭锅是做不出米饭来。
本教程系统的讲授电声乐队配器法和管弦乐队的流行音乐中的配器法,以配器理论,配器谱例,即兴配器演示,音响作品分析等相结合,浅显易懂的教学来使同学们掌握配器编曲的知识,从而使用音乐软件作出优美的音乐作品。
电声乐队的声部组合……乐器:架子鼓(鼓组),电贝司,节奏电吉他,SOLO电吉他,电钢琴,电子琴等组合。
其中电子琴部分在软件总谱中以软音色声部和旋律声部代替。
各个乐器声部的排列由下向上的排列位置为:架子鼓(鼓组),电贝司,节奏电吉他,SOLO电吉他,电钢琴,电子琴(主旋律)。
排列演示讲解。
和声织体的配置----编曲就是和声织体的横向与纵向的编织。
横向有和声织体的配置各个乐器的编织起点、插入,收尾等的有规律的配置,形成各个声部的旋律线和声部节奏线,使各个乐器间形成纵向的开放排列形的和声组织结构。
柴可夫斯基《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配器分析
![柴可夫斯基《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配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f72d892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c6.png)
柴可夫斯基《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配器分析庞礴【摘要】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是19世纪伟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揭示了当时广大知识阶层的内心矛盾,是社会最真实写照。
《弦乐小夜曲》创作于1880年,作者运用弦乐队的形式进行创作。
在作曲的形式上没有改变具有交响性的创作思维。
本文以“曲式结构”为线索,以"织体”与“配器”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力图将柴可夫斯基《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的配器技术进行较为细致的解剖,进而可以清楚的认识一个音乐作品的“本质是什么”、“织体有什么特点”、“配器怎么配”、“为什么这样配”。
在此过程中也分析完成了对一部音乐作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落实到实际感觉的辩证思考过程。
【期刊名称】《黄河之声》【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7页(P6-12)【关键词】本质;织体;配器【作者】庞礴【作者单位】山西大学音乐学院,山西太原 030006【正文语种】中文柴科夫斯基的《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是无展开的奏鸣曲式。
由呈示部,连接部和副部三大部分组成,由于本乐章使用的是无展开的奏鸣曲式结构,因此在主部(单二部曲式构成),副部(带扩充单二部曲式构成)每一个主题陈述之后,即获得相应的展开。
副部调性终止在主调属方向G大调上,再现时回归了C自然大调,符合传统奏鸣曲式主、副部由主调至属调相同,再现回归主调的原则。
下面是乐曲的结构图式(图表附后)(一)引子的主题特点柴可夫斯基《弦乐小夜曲》第1至36小节的引子部分由四个乐句以及向主部过渡的乐句组成。
四个乐句音乐的写法都是以下行级进为核心动机构成了主题(a),其中也包含向上(b)、向下(c)的小跳音程。
除第二句以外其它的三个乐句都是在大调旋律的框架上配以平行小调的和声,他们的和声节奏基本相同。
例1例2 (四、五声部本质缩谱)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第四句(二)引子的织体特点柴科夫斯基《弦乐小夜曲》引子部分的织体是来源于四声部的合唱式织体。
奥尔夫音乐教案(8篇)
![奥尔夫音乐教案(8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d808d2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89.png)
奥尔夫音乐教案(8篇)幼儿园音乐奥尔夫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学习在音乐的伴奏下用奥尔夫乐器敲击出乐曲的节奏。
2、体验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3、了解儿歌的含义。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重难点分析活动重点:体验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活动难点:学习在音乐的伴奏下用奥尔夫乐器敲击出乐曲的节奏活动准备:经验准备:熟悉歌曲《小星星》物质准备:1、串铃若干,三角铁若干2、黑色夜空,星星若干活动过程:一、星星舞会1、教师出示黑色的夜空,讲述夜空孤单的故事2、出示一颗星星在黑色的夜空和夜空对话,决定请出星星家族举办星星舞会,让夜空不再孤单二、星星舞会筹备可是缺少音乐伴奏,介绍今天使用的奥尔夫乐器:三角铁和串铃,请他们来为我们的音乐进行伴奏三、练习舞会节奏1、那么怎么练?看老师想了一个办法,把舞会的节奏画下来了,小朋友请看× × ︳× × ︳× × ︳× - ‖2、集体拍手一起练习节奏;3、师敲三角铁,幼儿拍手,结束部分加上串铃动作;4、出示图谱,师敲三角铁,请个别幼儿摇铃配合;三、合作表演小星星说小朋友敲出的节奏真好听,让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吧1、教师和幼儿集体合作用音乐加伴奏(师用三角铁,幼儿用串铃)2、老师觉得串铃的声音很好听,也想试一试,和小朋友交换下伴奏3、舞会正式开始,请所有幼儿随音乐合作伴奏表演4、舞会真热闹,星星们可开心了,还想在跳一会,你们还可以再给它们伴奏吗?幼儿交换乐器随音乐伴奏。
四、课堂延伸:星星舞会已经有了乐队的伴奏,还需要什么?下次我们准备好了再一起来参加。
课后反思:小星星这个活动一开始以故事的形式导入孩子们很喜欢,接下来节奏练习,以及加上奥尔夫乐器合作表演孩子们都表现的很好,唯一觉得整堂课缺乏的是孩子们自主的东西比较少,好像都是老师想了很多方法让孩子学,孩子也很认真的学会,但是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表现就少了,所以,觉得以后音乐课中要更加注重孩子自主性。
少儿声乐第一节课教案
![少儿声乐第一节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6b466c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de.png)
少儿声乐第一节课教案篇一:小班奥尔夫教案)活动名称:虫虫历险记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很熟悉故事中的小动物。
物质准备:CD、故事图片、头饰活动过程:1、出示图片,进行故事引导冬天的天好冷啊,宝宝着凉感冒了,只好在家休息,他的布偶玩具小熊、兔子、松鼠、青蛙都在身边陪伴着他,宝宝想,要是这些玩具能动起来,来陪他一起玩该多好啊,想着想着宝宝睡着了,梦见一个小仙女手拿魔棒轻轻一点,哇!动物们真的动起来了。
2、听辨音乐,感受乐曲中的音乐形象分段放音乐(师分别一段一段放音乐,让生感觉听到的音乐形象是什么动物。
若幼儿听辨有困难,师还可变化语气,代表小动物说话,提升幼儿识别能力。
由此,幼儿会知道,缓慢笨重的音乐代表的是体型较大的动物,比如熊、大象等,在本音乐情境中是指狗熊,欢快轻巧的音乐可能是兔子、青蛙、松鼠等小动物,以此种方法类推出其他五种动物形象)你听音乐中是哪种小动物呢?这种动物怎样走路?请你来学学它们的走路。
3、情景带入小动物好想和小朋友们做游戏,那样一定会很开心。
给幼儿分发头饰,请他们模仿动物走路。
听音乐,根据音乐律动。
4、活动延伸根据听到不同的音乐,想象出其他的动物进行模仿。
活动名称:月儿圆活动目标:1、学习感应圆滑乐句。
2、喜欢参与活动,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难点:愿意参与活动大胆表现。
三、教学准备:软垫、三角铁、四、教学设计:(一)、故事引导,引发兴趣宝宝替受伤的萤火虫包扎伤口,他和宝宝很快就成为了好朋友,他们约定中秋节时再见面,中秋节要到了,请小朋友们观察月亮月亮的变化(二)、认识圆形认识中秋节,找圆形物品1、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十五的月亮——圆圆的月亮,并说说中秋节我们会做什么?2、说说圆形的物品,并尝试用肢体画出圆形,如:用脚在地上划圆,用双手抱成圆引导幼儿回忆中秋节的经历,引导幼儿联系生活,找出圆(三)、分辨圆形找圆形-----在地上画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游戏时,老师拿着铃鼓摇起来,铃鼓声一停并发出指令——圆形,小朋友立即寻找并站进圆形里。
第一单元 学会聆听——音乐情感及情绪 教学设计(表格式)高中《音乐》必修1音乐鉴赏(人音版)
![第一单元 学会聆听——音乐情感及情绪 教学设计(表格式)高中《音乐》必修1音乐鉴赏(人音版)](https://img.taocdn.com/s3/m/df2c0eca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e2.png)
教学设计一、知悉何为——唤醒音乐情绪情感活动1:观看一段用同一画面配上不同音乐的视频。
提问:不同的音乐使得同一画面具有不同的含义,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音乐不受视觉限制,是一种听觉艺术,音乐本身就能表达情绪。
活动2:聆听6个音乐片段,用尽可能简洁的字、词表达感受,完成“学习单”第一题。
教师小结:音乐能带给人外在的、暂时的、剧烈的“情绪”体验,但因为个体的认知程度、生活背景等不同而产生更为复杂的、稳定的、内在的“情感”体验。
【设计意图】第1个素材使学生了解音乐能表达情绪,并且表达途径为“聆听”。
6个音乐片段分别表达6种情感,使学生了解情绪到情感的产生过程,引导学生区分音乐情绪和音乐情感。
通过思考交流,引出本节课的重点。
二、探析为何——音乐追溯情绪情感环节一:《祝酒歌》“普天同庆”之情活动1:聆听作品,描述音乐情绪。
活动2:哼唱印象最深的乐句,拍打其节奏型,注意强拍的位置。
教师小结:弱拍的长音给人一种重音在后的感觉,大大活跃了歌曲的情绪,增强了歌曲的活力。
活动3: 唱旋律,体会戏曲甩腔的特点。
活动4: 探析旋律地域性特点。
教师唱前三个乐句的第一小节,找出强拍弱位的节拍规律,了解维吾尔族的音乐节拍特点。
教师唱第三乐句后半部分旋律,学生体会旋律特点,了解江南小调的民歌特征。
活动5: 思考:多地域、不同风格的音乐元素运用到一个作品中,目的是什么?如此创作,是为了让全国人民听到都觉得很亲切,达到普天同庆的情感共鸣。
而他们在庆祝什么呢?让我们通过一个视频了解一下。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要影响一个音乐作品的情感,节奏、旋律、节拍这些音乐要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设计意图】在初听时的情绪体验基础上,通过对节奏、旋律、节拍的分析,以及对创作背景的了解,使学生回溯往日时光,感受举国欢腾的热烈场面,为当时的人民迎来美好生活而欢欣鼓舞。
环节二:《立志》“意气风发”之情活动1: 聆听作品,描述音乐情绪。
并结合学习单上的谱例,自主分析“配器”“节奏”“旋律”特点,找出影响这首作品音乐情感传递的因素。
玩具大家一起玩教案8篇
![玩具大家一起玩教案8篇](https://img.taocdn.com/s3/m/bcfa2617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40.png)
玩具大家一起玩教案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报告大全、演讲致辞、条据书信、心得体会、党团资料、读后感、作文大全、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report encyclopedia, speeches, articles and letters,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party and group information, after reading,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玩具大家一起玩教案8篇制定好教案可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起到关键作用,拟定全面的教案是能够让我们找出自己工作中的不足的,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玩具大家一起玩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音乐八年级《天鹅湖》优秀详细教案设计(1)
![音乐八年级《天鹅湖》优秀详细教案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056b751f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91.png)
音乐八年级《天鹅湖》优秀详细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音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天鹅湖》的内容,主要围绕柴科夫斯基的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展开,重点解析第一幕和第二幕中的音乐片段。
具体内容包括:1. 了解《天鹅湖》的创作背景及故事情节;2. 欣赏第一幕中的《场景音乐》和《四小天鹅》;3. 分析第二幕中的《天鹅湖主题》及《黑天鹅》变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鹅湖》的音乐特点和柴科夫斯基的音乐风格;2. 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舞蹈的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3.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音乐作品,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柴科夫斯基《天鹅湖》中的音乐主题及舞蹈特点。
难点:对《天鹅湖》中各个音乐片段的分析和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黑板、教学PPT;2. 学具: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天鹅湖》的经典剧照,引导学生关注舞剧中的音乐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背景介绍(10分钟)讲解《天鹅湖》的创作背景、故事情节,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 音乐欣赏(20分钟)(1)欣赏第一幕《场景音乐》和《四小天鹅》,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旋律、节奏等特点;(2)分析第二幕《天鹅湖主题》及《黑天鹅》变奏,让学生了解音乐主题的变化和舞蹈特点。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一段《天鹅湖》中的音乐片段,进行详细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鉴赏音乐作品。
5. 随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教材中的其他音乐片段,分享各自的心得体会。
梳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强调《天鹅湖》的音乐特点及柴科夫斯基的音乐风格。
七、板书设计1. 《天鹅湖》音乐鉴赏2. 内容:①《天鹅湖》创作背景及故事情节②第一幕音乐片段分析③第二幕音乐片段分析④柴科夫斯基音乐风格特点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天鹅湖》的故事情节;(2)分析第一幕和第二幕中的音乐主题及特点;(3)谈谈你对柴科夫斯基音乐风格的认识。
2024年秋季苏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范文(6篇)
![2024年秋季苏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范文(6篇)](https://img.taocdn.com/s3/m/1ef1394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a6.png)
2024年秋季苏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范文教学计划:课程名称: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材:苏教版学期:2024年秋季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其音乐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锻炼其听觉和表现能力。
3. 引导学生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4.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和基础知识。
5. 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表演技巧。
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课:音乐初体验(1课时)教学内容:1. 听音乐,学生欣赏古典音乐《咏史怀古》。
2. 学生自由舞动,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初步理解。
第二课:声音的变化(2课时)教学内容:1. 学习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等基本特征。
教师示范各种声音。
2. 学生模仿教师的声音动作,练习发出不同的声音。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基本要素。
2. 培养学生模仿能力和发声技巧。
第三课:打击乐器的演奏(2课时)教学内容:1. 学习常见的打击乐器,如鼓、锣、木鱼等。
2. 练习使用打击乐器,教师示范演奏简单的节奏,学生跟随演奏。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打击乐器。
2. 培养学生对打击乐器的兴趣和基本演奏能力。
第四课:歌曲欣赏(2课时)教学内容:1. 听歌曲《小白船》。
2. 学生欣赏歌曲,表达他们对歌曲的感受。
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歌曲的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歌曲的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常见的音符,如全音符、二分音符等。
2. 教师示范演奏简单的乐曲,学生学习跟读乐谱。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符的基本形状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的音乐阅读能力。
第六课:合唱训练(2课时)教学内容:1. 学生分为不同小组,练习合唱训练。
2. 学生通过合唱练习,培养协作能力和表演技巧。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提高学生的表演技巧和演唱能力。
第七课:音乐游戏(2课时)教学内容:1. 教师设计音乐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学习音乐知识。
幼儿园音乐教育-打击乐器演奏教学活动设计
![幼儿园音乐教育-打击乐器演奏教学活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3696f8ddaef5ef7ba0d3cbd.png)
【总结与提升】 小班幼儿对动物的故事比较感兴趣,运用《大狼喝粥》故事内容把三种节奏类型自然贯穿其中。 教师边讲故事边表演,并根据小班幼儿爱模仿的特点,通过已有生活经验端碗喝粥的动作来模 仿三种节奏,不仅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难点前置,而且当幼儿随教师一起学习喝粥时,运用 三种不同的演奏方式来表现大狼三次喝粥动作的快慢和节奏。 【延伸活动】 在班级创设音乐区,供幼儿发现更多乐器的不同声音。
【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情节的变化,探索铃鼓快、中、慢速的演奏方法。 (2)学习用操作的方法来探索乐器和故事之间的关系。
(3)在教师的带领下积极参加打击乐器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铃鼓、大狼喝粥的图片。
【重点、难点】
(1)重点 :根据故事《大狼喝粥》的情节变化,探索铃鼓演奏的不同方法。 (2)难点 :能用铃鼓表现出大狼喝粥的三种不同方式,并控制乐器不让其随意发出声音。
(四)小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 :《库企企》 【设计意图】
《指南》中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与幼儿的兴趣相适应。《库企企》是一个
旋律欢快、节奏鲜明、富有感染力、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征的音乐活动。 乐曲中的词白 :“库、库、库企企”朗朗上口,易于模仿,因此我们利
用词白的特点创设“寻宝藏”游戏,激发幼儿பைடு நூலகம்兴趣,引导幼儿在玩中学、
2.图谱的设计 打击乐器教学中,图谱的使用比较常见。不同的音乐使用不同的图谱,在具体的教学中有使
用具体的图形表达情境化音乐内容的图谱,也有使用抽象化的符号表达音乐内容的图谱。
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和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适宜的设计和实践。
(四)乐器的选择和演奏编制 乐器的选择、 打击乐器演奏方式的编排和设计需要与音乐的性质相匹配,同时还要适宜于 幼儿的年龄特点。
《奏乐》教案_1
![《奏乐》教案_1](https://img.taocdn.com/s3/m/80d6ec23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a8.png)
《奏乐》教案《奏乐》教案1活动目标:1、熟悉乐曲旋律,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指导幼儿在熟悉乐曲旋律与节奏的基础上,学习身体动作总谱。
3、要求幼儿注意看指挥,进行打击乐器演奏练习。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乐器:铃鼓、碰铃、圆舞板、大鼓、釵、磁带、录音机、节奏谱一张、小动物头饰及各种节奏型。
活动过程:1、组织幼儿做律动:《挤奶》、《拍手点头》。
∣2、游戏:击鼓节奏快,幼儿做跑的动作;击鼓节奏慢,幼儿做走的动作;鼓声停,幼儿做不同的动作造型。
3、出示小动物及动物叫声节奏型,幼儿模仿动物叫。
青蛙:ⅹⅹ∣ⅹⅹ小羊:ⅹ -∣ⅹ -小狗:ⅹⅹⅹ∣ⅹⅹⅹ小鸭:ⅹⅹⅹⅹ∣ⅹⅹⅹⅹ啄木鸟:ⅹ0 ⅹ0∣ⅹ0 ⅹ0 母鸡: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4、教师敲门,让幼儿模仿说出节奏型。
ⅹⅹⅹ∣ⅹⅹⅹ5、组织幼儿边听音乐边按节奏拍手。
6、指导幼儿随音乐学习身体动作。
7、出示图谱,看指挥分声部学习身体动作。
8、用乐器代替身体动作,进行分声部练习。
(1——10)小节:ⅹⅹⅹ (铃鼓、碰铃、圆舞板)(11——12)小节:ⅹⅹⅹⅹ (铃鼓)(13——14)小节:ⅹⅹⅹⅹ (碰铃)(15——16)小节:ⅹⅹⅹⅹ (圆舞板)(17——18)小节:ⅹⅹⅹ (同1——10)(19——20)小节:(全部乐器演奏,铃鼓摇奏的同时向外侧画弧线)9、听音乐,看指挥进行乐器演奏。
10、加入大鼓、釵练习演奏。
节奏:ⅹⅹⅹ∣ⅹⅹⅹ鼓釵鼓釵11、交换乐器练习演奏。
活动反思:因我班幼儿打击乐已有一定基础,所以选了这一首稍有难度的乐曲,这首乐曲所用乐器种类比较多,通过简单的分部联系幼儿很快就掌握了,大鼓、大镲的插入有一定的难度,几个能力强的小朋友掌握的比较好。
今天小朋友兴致都很高,由于时间的关系,好多小朋友没有机会尝试大鼓和大镲,以后的练习可为其他小朋友提供机会。
《奏乐》教案2活动目标:1、能与同伴合作演奏,学会倾听、评价别人的演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弦乐队的常规乐器
孙伟亮配器教学系列
木管乐器:包括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等等。在乐队中最早使用的是长笛
和英国管,单簧管是最晚加入乐队的成员。由于木管乐器组几乎所有的乐器组萌芽时
期都是木制的,所以现今起称之为木管乐器。木管音色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每种木管
乐器都有着与众不同、独特的音色,并且相互之间差异很大,这一点尤其表现在每种
九. 二十世纪
新古典主义
先锋派
通俗管弦乐
影视配乐,好莱乌,混合管弦乐
管弦乐队的常规乐器
乐器组的分组:
孙伟亮配器教学系列
A、乐器的材料和形状相同或相似
B、发音原理、振动方式相同或相近
C、演奏方法和演奏技巧基本相同
D、每种乐器应分别具有各自的音区属性(高、中、低音乐器)
E、应包含一定数量的不同音色的乐器种类。
乐器的最佳音区间。这种独特的音色,使每种乐器有了一定的“角色性”,是音色赋
予了它们不同的个性,让我们感觉到它们特别适合于表现某种特定的乐思和意境,这
就是乐队里木管乐器担任独奏(solo)段落最多的主要原因。如:
长笛:被誉为乐队中的百灵、花腔女高音
管弦乐队的常规乐器
孙伟亮配器教学系列
双簧管:给人一种田园般的的回忆,在描写自然风光以及抒情的段落中常用到,被誉
为抒情女高音。
单簧管:音色多样,低音区空旷、神秘,中音区优美、活泼,高音区发音尖锐、紧张 并带有穿梭力。
管弦乐队的常规乐器 木管的发音原理:
孙伟亮配器教学系列
木管乐器是管身内地空气柱振动的结果。管内的空气柱可分为若干等长的数段同时 振动,空气柱的这种分段振动由气流的强度决定;进入管内的气流越强,空气柱的振动 就越快,分段也就越多;进入管内的气流越弱,空气柱的振动就越慢,分段就越少。
弹拨乐器:竖琴
键盘乐器:钢琴、钢片琴
弓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等。
变形乐器:多见于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
临时补充乐器:世界各国及地方性的民间乐器。
(参见课本 P3 表1)
管弦乐队的常规乐器 管弦乐队的常规乐器分类:
孙伟亮配器教学系列
弓弦乐器: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等。15-17世纪,古大提琴曾 在欧洲广为流传,到了18世纪,小提琴族的乐器逐渐取代了其位置。15世纪末小提琴 定型,17世纪小提琴开始流行,是管弦乐队中最早定型的乐器组。弦乐组在管弦乐队 中占三分之二左右的人数,再加上在演奏中所表现出的优越特性,使之成为整个乐队 的基础。通常将弦乐组分为5部分:
配器理论基础教学系列 一
1、概述 2、管弦乐队发展史简述 3、管弦乐队中的常见乐器 4、管弦乐队的乐队编制 5、电声乐队简介 6、基本学习方法
概述
孙伟亮配器教学系列
《配器》是作曲理论基础课程四大件(和声、复调、曲式、配器)之一,也
是综合理论课程,在学习完和声、复调后可进行配器的学习。
和声学
1
2 曲式与作品分析
Hale Waihona Puke 孙伟亮配器教学系列在交响乐队配置的发展进程中,随着不同的历史时期曾出现 过古典小型编制的乐队(海顿及他之前的时代);早期双管编制的 交响乐队(海顿、莫扎特时代);后期双管编制的交响乐队(贝多 芬及其后代时代);在就是浪漫主义时期出现的三管和四管编制的 大型交响乐队等结构形式。在这一演变过程中,乐队里木管乐器与 弦乐器的人数比例以及整个交响乐队的编制规模,也是按照上述的 历史阶段逐渐发展、定型的。
第二部分:配器法,以乐队织体层次为主线,主要掌握旋律配器、 和声配器、低音配器、配器布局等基本知识与写作技术。
第三部分:配器分析,通过对乐曲管弦乐总谱的详细分析,学习 者在掌握来了基本写作原则和乐器组合原则的前提条件下,在总 体上对配器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当然,配器课程还应包括民族乐队和电声乐队的编配方法。本 课程以管弦乐队的学习为主线,对以上所涉及内容会有所提及。
作。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应当加强对配器的感性认识,尤其是
对音色和音响平衡的感觉。学习的方法和渠道是多样化的,如:
谱例的分析和音响欣赏、组织小乐队的合奏、观摩音乐会、谱例
的视奏、电脑音乐制作等等。
概述
《配器》课程教学一般分为三大部分:
孙伟亮配器教学系列
第一部分:乐器法,主要介绍管弦乐队中常见乐器的音色特点、 主要功能、演奏技法、记谱法以及在乐队中的运用。
当今交响乐队常用的编制大致分为单管编制(小型)、双管 编制(中型)、三管编制(大型)会四管编制(超大型)四种类别。
〈参见P5 表2〉
乐队编制
孙伟亮配器教学系列
单管编制:木管组每各声部均由1件乐器组成,故称为“单管编制”。
木管组各1人;铜管组:圆号2人,小号、长号各1人;打击乐器
组:定音鼓1人,其他打击乐器1-2人;弦乐组:一提琴8人,二
作曲技术理论 必备学科知识
复调 3
3
配器
概述 一、由单旋律到乐队化效果的演示
孙伟亮配器教学系列
久石让《天空之城》主题曲片断
a、四部小合唱
b、钢琴织体
c、弦乐四重奏
配器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 二、主旋律在钢琴伴奏织体下的基本和声框架
孙伟亮配器教学系列
概述
主旋律钢琴伴奏织体或乐队织体下的进行方式
孙伟亮配器教学系列
4、弦乐器有较强的演奏适应性,既善于演奏实质短而速度快的音乐,也善于演奏抒情、 气息悠长的慢速乐句。如果能很好地运用换弓技术,还能像管风琴那样使音的实质延长、 持续。
5、弦乐器都具有丰富多样的演奏技巧(低音提琴除外),如变化多端的各种弓法、改变 音色的各种奏法,还有双音、和弦以及拨奏法,这使得它们具有了表现各种音乐语言的 能力和与其他乐器组相配合的适应性。
管弦乐队发展史简述
一.巴洛克初期
孙伟亮配器教学系列
产生于17世纪,与歌剧的发展密切相关;
各种乐器的偶尔组合
二.巴洛克后期
十八世纪中叶,交响乐队成型并发展。
德国曼海姆乐派的STMITZ创造了器乐体裁的交响乐形式
歌剧前奏曲成为独立的器乐曲
配器原理初步形成,为维也纳古典乐派奠定基础。
三.古典时期
18世纪末,维也纳古典乐派乐队接近现代乐器分组
打击乐器在乐队中的主要功能,就是增强音量和使节奏更加鲜明,如乐 队中音响中的渐强、突强以及节奏的重音多数都是靠打击乐器来实现的。此 外,打击乐器对丰富乐队的色彩和音响造型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管弦乐队的常规乐器
孙伟亮配器教学系列
管弦乐队的常规乐器
孙伟亮配器教学系列
色彩性装饰乐器:竖琴、钢片琴、钟琴、颤音琴和木琴。如果按照演奏方法来分
管弦乐队的常规乐器
孙伟亮配器教学系列
铜管乐器:管弦乐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其鲜明的音色特征,在音乐表现方
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铜管组常用乐器有:圆号、小号、长号和大号四种。铜管
乐队中最先使用的是圆号和小号,随后才是长号和大号。圆号起源于古代狩猎的号角,
在15-16世纪出现了金属制的号角;小号起源于古代的军号。19世纪初叶发明的活塞装
置,使得铜管乐器真正地使管弦乐队中确立了地位。 ,能够伸缩的长号大约出现于16
世纪,大号则是在不同类型的低音铜管的基础上,约于1835年完成。
铜管乐器构造:基本 号管、变调管、活塞、号 嘴、调音管、放水键。
发音原理:演奏者唇 部的压力和接通变调管的 方法。
管弦乐队的常规乐器
孙伟亮配器教学系列
打击乐器:打击乐器的历史非常久远,当远古的人们为了某种需求而敲打、
提琴6人,中提琴4人,大提琴3人,低音提琴1-3人,共30余人。
双管编制:木管组每各声部均由2件乐器组成,故称为“双管编制”。
木管组各2人,第二长笛兼奏短笛;铜管组:圆号4人,小号2人
长号3人;打击乐器组:定音鼓1人,其他打击乐器2-3人;色彩
乐器组:竖琴1人,钢片琴和木琴等1-2人;弦乐组:一提琴12
孙伟亮配器教学系列
管弦乐队发展史简述
孙伟亮配器教学系列
七.民族乐派时期
创作富有民族特色的管弦乐曲
和声、配器法的民族味道。
加入一些本民族乐器
八.印象派时期
新技法的使用,奠定了好莱乌电影音乐的基础
SUL TASTO 靠指板 ;SUL PONTICELLO 靠琴桥 ;COL LEGON 弓杆演奏
FLAGEOLET 泛音连奏 ;CON SORD 加弱音器
人,二提琴14人,中提琴12人,大提琴10人,低音提琴6-8人,
共90余人。
总谱格式
孙伟亮配器教学系列
总谱格式
孙伟亮配器教学系列
一、重奏谱:
1、钢琴弦乐五重奏:小提琴(Ⅰ、Ⅱ)、中提琴、大提琴、钢琴
2、木管五重奏:长笛、双簧管、单簧管(Ⅰ、Ⅱ)、大管
二、各种编制的乐队总谱:
1、小型混合乐队(加入民族乐器)
类,竖琴应该属于弹拨乐器,钢片琴应属于键盘乐器,钟琴、颤音琴和木琴应属于打
击乐器。与其他的打击乐器不同,钟琴,颤音琴和木琴在乐队中很少起到纯粹的节奏
作用,而是更多地担任色彩性很强的旋律。根据色彩功能和节奏功能的划分,再考虑
在乐队中的实际作用,把色彩装饰性乐器与打击乐器区分开来是十分必要的。
乐队编制
管弦乐队的常规乐器 弦乐演奏的优越表现在:
孙伟亮配器教学系列
1、音色优美且接近人声,因而也最富有表现力和歌唱性。合奏中经常使用弦乐担任旋律
2、弦乐组具备非常宽广的音域,各种乐器的音色很统一,较为适合演奏多声部合奏音乐 的乐器组。
3、各种弦乐器在音乐表现上机动灵活,在演奏力度和音区的转换方面异常迅捷,这使得 木管乐器组和铜管乐器组都有些逊色。
第一小提琴:弦乐组中的高音声部;
第二小提琴:一般低于第一小提琴的高音声部;
中提琴:弦乐组的中声部
大提琴:弦乐组的次中或低音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