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业企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企业增加值计算方式
企业工业增加值计算方式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功效,是企业全数生产活动的总功效扣除在生产进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进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计算工业增加值通常采用两种方式。
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当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取得新增价值的方法。
公式为:工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二是“分派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制造的原始收入第一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工业增加值=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劳动、待业保险费+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营业盈余。
或: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那么,如何用“生产法”和“分配法”计算企业的工业增加值?本文将按照企业的具体情况作一些探讨。
一、按“生产法”计算:此种方法是目前最常常利用、绝大多数工业企业采用的方法,从上面的公式反映出,用“生产法”计算工业增加值涉及到三个要素:一是现价工业总产值,二是工业中间投入,三是本期应交增值税。
一、现价工业总产值如何计算:(1)概念:现价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按时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2)计算原则:计算工业总产值要遵循三条大体原则。
工业生产的原则:即凡是企业在报告期生产的经查验合格的产品,不论是不是在报告期销售,均应包括在内,反之,凡不是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均不计入本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中。
最终产品的原则:即凡是计入工业总产值的产品必需是本企业生产的经检验合格,不需再进行任何加工的最终产品,若是企业有中间产品(半成品)对外销售,那对外销售的中间产品也应视为企业的最终产品。
工厂法原则:即工业总产值是以工业企业作为基本计算(核算)单位,即按企业的最终产品计算工业总产值,按这种方法计算的工业总产值,不允许同一产品价值在企业内部重复计算,但允许企业间的重复计算。
工业增加值的两种计算方法【最新版】
工业增加值的两种计算方法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计算工业增加值通常采用两种方法。
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
公式为:工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二是“分配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制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工业增加值=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劳动、待业保险费+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营业盈余。
或: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那么,如何用“生产法”和“分配法”计算企业的工业增加值?本文将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作一些探讨。
一、按“生产法”计算:此种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绝大多数工业企业采用的方法,从上面的公式反映出,用“生产法”计算工业增加值涉及到三个要素:一是现价工业总产值,二是工业中间投入,三是本期应交增值税。
1、现价工业总产值如何计算:(1)概念:现价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2)计算原则:计算工业总产值要遵循三条基本原则。
工业生产的原则:即凡是企业在报告期生产的经检验合格的产品,不管是否在报告期销售,均应包括在内,反之,凡不是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均不计入本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中。
最终产品的原则:即凡是计入工业总产值的产品必须是本企业生产的经检验合格,不需再进行任何加工的最终产品,如果企业有中间产品(半成品)对外销售,那对外销售的中间产品也应视为企业的最终产品。
工厂法原则:即工业总产值是以工业企业作为基本计算(核算)单位,即按企业的最终产品计算工业总产值,按这种方法计算的工业总产值,不允许同一产品价值在企业内部重复计算,但允许企业间的重复计算。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生产法: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收入法: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值+营业盈余。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
工业增加值有两种计算方法:
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
公式: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二是收入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
公式: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值+营业盈余。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部门生产活动所创造的附加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计算工业增加值的方法有多种,下面将介绍其中的几种常用方法。
一、产业法:根据工业各个产业部门的产出和消耗,计算各个产业的附加值,并将各个产业的附加值相加得到工业总增加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产业结构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但对于产业结构变动较大的情况下,结果可能不够准确。
二、生产法:根据工业部门的生产活动,计算各个部门的产值和生产成本,再通过减去生产成本得到各个部门的附加值,并将各个部门的附加值相加得到工业总增加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工业部门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工业增加值。
三、支出法:根据工业部门的支出,计算各个部门的投入和投资,再通过减去投入得到各个部门的附加值,并将各个部门的附加值相加得到工业总增加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投资比较关注的情况下,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工业发展的投资情况。
四、收入法:根据工业部门的收入,计算各个部门的劳动报酬和资本报酬,再通过减去劳动报酬和资本报酬得到各个部门的附加值,并将各个部门的附加值相加得到工业总增加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收入分配比较关注的情况下,可以更具体地了解工业发展中的收入情况。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计算工业增加值的方法,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避免因为数据的不准确而导致计算结果的偏差。
除了计算工业增加值,还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时间段的工业增加值来评估工业发展的差异和趋势。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用于国家或地区的整体工业发展评估,还可以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分析,对于推动工业发展和提升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是衡量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同的计算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通过计算工业增加值,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工业发展的情况,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工业发展和提升经济效益。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工业增加值(Industrial Added Value)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工业部门创造的增加值,通常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经济发展水平。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主要是从产出法、支出法和收入法三个方面进行量化计算。
1.产出法产出法又称为生产法,是通过统计工业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的产量和价格,计算工业增加值。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1)收集工业部门的产量数据和价格指数。
产量数据可以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或者通过调查和抽样调查得出。
价格指数可以使用价格指数调整工业产量。
(2)计算各个工业部门的产量和价格指数加权平均值。
根据产量的比重和价格指数的加权平均数计算工业增加值。
(3)将各个工业部门的工业增加值相加,得到总的工业增加值。
2.支出法支出法也称为需求法,通过统计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对工业产品的支出,计算工业增加值。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1)收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工业产品支出数据,包括投资、消费和净出口。
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增加等。
消费包括家庭消费和政府消费。
(2)计算各个支出的比重。
根据各个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比重,计算工业增加值的分配。
(3)将各个支出的工业增加值相加,得到总的工业增加值。
支出法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需求对工业产出的影响,可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消费和投资活动对工业经济的贡献。
3.收入法收入法又称为分配法,通过统计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部门的收入,计算工业增加值。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1)收集工业部门的各类收入数据,包括工资和薪金、利润、利息、租金和间接税等。
工资和薪金包括工人和员工的工资和津贴等。
利润包括企业的净利润和非经常性损益等。
(2)计算各个收入的比重。
根据各个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计算工业增加值的分配。
(3)将各个收入的工业增加值相加,得到总的工业增加值。
以上是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的基本步骤。
在实际计算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标准化是确保计算结果准确的前提。
增加值增速计算公式举例说明
增加值增速计算公式举例说明工业增加值计算公式举例说明(企业增加值简单计算公式)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计算工业增加值通常采用两种方法。
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
公式为:工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二是“分配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制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工业增加值=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劳动、待业保险费+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营业盈余。
或: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那么,如何用“生产法”和“分配法”计算企业的工业增加值?本文将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作一些探讨。
一、按“生产法”计算:此种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绝大多数工业企业采用的方法,从上面的公式反映出,用“生产法”计算工业增加值涉及到三个要素:一是现价工业总产值,二是工业中间投入,三是本期应交增值税。
1、现价工业总产值如何计算:(1)概念:现价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2)计算原则:计算工业总产值要遵循三条基本原则。
工业生产的原则:即凡是企业在报告期生产的经检验合格的产品,不管是否在报告期销售,均应包括在内,反之,凡不是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均不计入本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中。
最终产品的原则:即凡是计入工业总产值的产品必须是本企业生产的经检验合格,不需再进行任何加工的最终产品,如果企业有中间产品(半成品)对外销售,那对外销售的中间产品也应视为企业的最终产品。
工厂法原则:即工业总产值是以工业企业作为基本计算(核算)单位,即按企业的最终产品计算工业总产值,按这种方法计算的工业总产值,不允许同一产品价值在企业内部重复计算,但允许企业间的重复计算。
工业企业如何增加值计算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工业企业增加值计算方法主要有出产法和分配法,理论上二者的计算成果应该一样,可实际操作过程中,成果稍有差别,一般来说差别不会很大。
针对计算增加值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搞准增加值的统计,现将工业企业增加值计算方法的两种方法别离介绍如下:一、出产法工业企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现价〕-工业中间投入+增值税要搞好增加值的统计,关键在于搞准中间投入及增值税两个指标的统计。
〔一〕工业中间投入1、定义:指企业在陈述期内用于工业出产活动所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和其他实物产物和对外支付的效劳费用。
2、计算原那么:计算工业中间投入须遵循以下三条原那么:①必需是从企业外部购入的产物和效劳的价值,不包罗出产过程中回收的废料以及便宜品的价值。
②必需是本期投入出产,并一次性消耗的产物和效劳的价值,不包罗固定资产转移价值。
③中间投入的计算口径必需与总产值的计算口径相一致。
即计入工业中间投入的产物和效劳价值必需已经计入了工业总产值中。
3、分类:〔1〕工业中间投入按企业支付对象可以分为中间物质投入和中间劳务投入。
中间物质投入是指出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以及其他实物产物和支付给物质出产部分〔工业、农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建筑业、货物运输及邮电业〕的效劳费用。
中间劳务投入指支付给非物质出产部分〔如金融、保险、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医疗卫生、行政办理〕的效劳费用。
〔2〕中间投入按照具体内容分为如下五大项:①直接材料〔包罗: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其他直接材料等〕。
②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罗:补缀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庇护费、租赁费、差旅费中的非个人支出、其它〕。
③办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罗:办公费、差旅费中的非个人支出、运输费、保险费、租赁费、补缀费、宣传费、咨询费、诉讼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无形资产摊销、递延资产摊销、坏帐损掉、研究开发费、技术转让费、业务招待费、职工教育费、地盘损掉抵偿费、其它等〕。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在《工业增加值统计试行方案》中,工业增加值的分配法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按构成项目计算):劳动者报酬+福利基金+利润和税金+折旧及大修理基金+其他。
计算工业增加值通常采用两种方法。
1、“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
计算公式:工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2、“收入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制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工业增加值=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劳动、待业保险费+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营业盈余。
或: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计算方法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结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换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我国从1992年开始正式使用工业增加值指标,至此已走过15年历程,工业增加值已经成为衡量工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就现行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作一些初步探讨。
一、计算工业增加值应遵循的原则1、本期生产原则非报告期内生产的产品即使在报告期出售,也不能作为本期的生产成果。
反之,凡是报告期生产的产品,不论是已出售的、尚未出售的或是不出售的(自产自用),均应计入本期的生产成果。
2、最终成果原则工业企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从产品形态上看,体现为本期生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的自产自用的产品或劳务,不包括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物质产品或劳务。
从价值形态上讲,生产过程同时是价值转移的过程,生产过程中耗用的产品(中间投入)价值随生产过程转移到新产品的价值中。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在《工业增加值统计试行方案》中,工业增加值的分配法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按构成项目计算):劳动者报酬+福利基金+利润和税金+折旧及大修理基金+其他。
计算工业增加值通常采用两种方法。
1、“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
计算公式:工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2、“收入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制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工业增加值=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劳动、待业保险费+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营业盈余。
或: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计算方法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结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换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我国从1992年开始正式使用工业增加值指标,至此已走过15年历程,工业增加值已经成为衡量工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就现行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作一些初步探讨。
一、计算工业增加值应遵循的原则1、本期生产原则非报告期内生产的产品即使在报告期出售,也不能作为本期的生产成果。
反之,凡是报告期生产的产品,不论是已出售的、尚未出售的或是不出售的(自产自用),均应计入本期的生产成果。
2、最终成果原则工业企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从产品形态上看,体现为本期生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的自产自用的产品或劳务,不包括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物质产品或劳务。
从价值形态上讲,生产过程同时是价值转移的过程,生产过程中耗用的产品(中间投入)价值随生产过程转移到新产品的价值中。
因此,为了避免产品价值的重复计算,必须在工业总产值的基础上扣除中间投入的转移价值。
3、市场价格原则工业增加值是以价值形态表现的工业生产最终成果的总量,它包括产品的数量和价格两个因素。
工业增加值最简单的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最简单的计算方法
计算工业增加值的最简单方法有以下几个:
一、依据面板企业的计算:
1.根据企业资料计算:计算工业增加值的最简单方法是由企业资料的核算结果进行推断与求算。
即企业购买材料和被加工产品的价值,以及
它们卖给客户的价值,把这两个价值数字相减,这就得到工业增加值
数字。
2.根据企业利润计算:另外一个计算工业增加值的最简单方法是由当年企业的经营总利润除去行政管理费用和体制性收入所属的工业增加值
之和,即可计算出企业本身的工业增加值数字。
二、依据经济总量推算法:
1.根据同比增长率方法:可根据当年与上年同期经济总量的增长率结合上年经济总量计算出本年经济总量,将剩余的增量就等于工业增加值。
2.根据产业增长率方法:计算工业增加值的另一种最简单方法是基于某一时期,可根据各行业、各产业增长率及规模系数来统计各行业、各
产业的工业增加值,然后累加起来就能够计算出工业增加值总额。
总结:以上是计算工业增加值最简单的几种方法,他们都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有利于准确快捷地了解工业增加值水平,为经济发展和企业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部门生产活动所创造的附加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正确计算工业增加值对于准确评估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制定产业政策、推动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指标。
首先,工业增加值的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 = 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
其中,工业总产值是指工业部门生产的各种产品的总价值,包括销售产品和自用产品的价值;工业中间投入是指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价值,包括原材料、能源、人工等。
其次,工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包括产值统计法、成本法和收入法。
产值统计法是指通过统计工业部门生产的各种产品的数量和价格,计算出工业总产值;成本法是指通过统计工业部门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能源成本、人工成本等,计算出工业总产值;收入法是指通过统计工业部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收入,包括销售收入、利润收入等,计算出工业总产值。
最后,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方法包括成本法和收入法。
成本法是指通过统计工业部门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能源成本、人工成本等,计算出工业中间投入;收入法是指通过统计工业部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创造的收入,包括原材料支出、能源支出、人工支出等,计算出工业中间投入。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工业总产值的计算和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
正确计算工业增加值需要准确统计工业部门的生产活动和生产要素的消耗情况,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同时,还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以适应不同的统计需求和数据来源。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为工业经济的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工业增加值计算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是国内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它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
工业增加值不是直接统计的指标,而是通过相关统计指标计算出来的。
工业增加值既可采用“生产法”也可采用“收入法”计算。
“生产法”是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
计算公式为: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应交增值税
工业总产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本年内生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包括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三部分。
二是“收入法”,是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角度入手,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为:
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目前年度和月度工业增加值原则上均采用“收入法”计算,但由于统计调查频率、时效性和企业财务核算的制约,两者在具体计算过程中有所不同。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公式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公式工业企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增值税要搞好增加值的统计.本年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数一进项税额一减免税款一出口抵内销应纳税额+年初未抵扣数一年末未抵扣数.工业增加值=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劳动、待业保险费+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营业盈余.或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企业本期生产,并在报告期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包装入库的全部工业成品(半成品)价值合计,包括企业生产的自制设备及提供给本企业在建工程,其他非工业部门和生产福利部门等单位使用的成品价值,本期生产成品价值按自备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数量乘以本期不含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计算.会计核算中按成本价格转账的自制设备和自产自用的成品,按成本价格计算生产成品价值,生产成品价值中不包括用定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半成品)价值.工业增加值怎么算法律依据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六条设立公司,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设立条件的,由公司登记机关分别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设立条件的,不得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公司必须报经批准的,应当在公司登记前依法办理批准手续.公众可以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查询公司登记事项,公司登记机关应当提供查询服务.第七条依法设立的公司,由公司登记机关发给公司营业执照.公司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公司成立日期.公司营业执照应当载明公司的名称、住所、注册资本、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姓名等事项.公司营业执照记载的事项发生变更的,公司应当依法办理变更登记,由公司登记机关换发营业执照.第八条依照本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必须在公司名称中标明有限责任公司或者有限公司字样.依照本法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必须在公司名称中标明股份有限公司或者股份公司字样.。
工业企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工业企业增加值计算方法工业企业增加值计算方法主要有生产法和分配法,理论上二者的计算结果应该一样,可实际操作过程中,结果稍有差异,一般来说差异不会很大。
针对计算增加值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搞准增加值的统计,现将工业企业计算方法增加值的两种方法分别介绍如下:一、生产法工业企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现价)-工业中间投入+增值税要搞好增加值的统计,关键在于搞准中间投入及增值税两个指标的统计。
(一)工业中间投入1、定义: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所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和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
2、计算原则:计算工业中间投入须遵循以下三条原则:①必须是从企业外部购入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生产过程中回收的废料以及自制品的价值。
②必须是本期投入生产,并一次性消耗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固定资产转移价值。
③中间投入的计算口径必须与总产值的计算口径相一致。
即计入工业中间投入的产品和服务价值必须已经计入了工业总产值中。
3、分类:(1)工业中间投入按企业支付对象可以分为中间物质投入和中间劳务投入。
中间物质投入是指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以及其他实物产品和支付给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农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建筑业、货物运输及邮电业)的服务费用。
中间劳务投入指支付给非物质生产部门(如金融、保险、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医疗卫生、行政管理)的服务费用。
(2)中间投入按照具体内容分为如下五大项:①直接材料(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其他直接材料等)。
②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租赁费、差旅费中的非个人支出、其它)。
③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办公费、差旅费中的非个人支出、运输费、保险费、租赁费、修理费、宣传费、咨询费、诉讼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无形资产摊销、递延资产摊销、坏帐损失、研究开发费、技术转让费、业务招待费、职工教育费、土地损失补偿费、其它等)。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两方法:一:生产法二:收入法1、生产法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中间投入+应交增值税中间投入=802直接材料消耗+804其他直接费用+810修理费+811经营租赁费+812保险费+813取暖费+814运输费+815劳动保护费+817工具摊销+818设计制图费+819研发、试验检验费+820水电费+822 机物料消耗+824 办公费+826通信费+827外部加工费+829其他制造费用+831运输费+832装卸费+833包装费+834保险费+835仓库保管费+836委托代销手续费+837广告费、展览费、宣传费+838业务费+839经营租赁费+840销售服务费用+844办公费+845通信费+846招待费+848修理费+849机物料消耗+850低值易耗品摊销+852其他销售费用+858办公费+859修理费+860机物料消耗+861低值易耗品摊销+862无形资产摊销+863通信费+864 印刷费+865会议费+866水电费+868警卫消防费、人防基金+869仓库经费+870劳动保护费+878聘请中介机构费(审计费)+879咨询费+880诉讼费+881业务招待费+883技术转让费+884职工教育经费+885技术(研究)开发费+887汽车费支出+889 绿化费+890坏账准备+891存货跌价准备+892其他管理费用+894汇兑损失+895金融服务和调剂外汇手续费+896其他财务费用+*823差旅费+*843差旅费+*315差旅费+*877董事会费+*319利息支出-318利息收入-805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816保健补贴、洗理费-821上缴的各项税费-830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853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867上缴的各项税费-871保健补贴、洗理费-886支付科研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893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
企业增加值计算公式
企业增加值计算公式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计算工业增加值通常采用两种方法。
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
公式为:工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二是“分配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制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工业增加值=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劳动、待业保险费+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营业盈余。
或: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那么,如何用“生产法”和“分配法”计算企业的工业增加值?本文将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作一些探讨。
一、按“生产法”计算:此种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绝大多数工业企业采用的方法,从上面的公式反映出,用“生产法”计算工业增加值涉及到三个要素:一是现价工业总产值,二是工业中间投入,三是本期应交增值税。
1、现价工业总产值如何计算:概念:现价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计算原则:计算工业总产值要遵循三条基本原则。
工业生产的原则:即凡是企业在报告期生产的经检验合格的产品,不管是否在报告期销售,均应包括在内,反之,凡不是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均不计入本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中。
最终产品的原则:即凡是计入工业总产值的产品必须是本企业生产的经检验合格,不需再进行任何加工的最终产品,如果企业有中间产品对外销售,那对外销售的中间产品也应视为企业的最终产品。
工厂法原则:即工业总产值是以工业企业作为基本计算单位,即按企业的最终产品计算工业总产值,按这种方法计算的工业总产值,不允许同一产品价值在企业内部重复计算,但允许企业间的重复计算。
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现价、新规定)-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参考百度百科-工业增加值。
我们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对于某一企业,会算它的年工业增加值。
个人理解两者本质上一样,可能工业总产值用在更大的范围上,如某一地区许多企业的工业增加值之和,就是该地区的工业总产值。
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中间投入,即本统计期间的工业产品的价值,有不变价和可变价两种计算方法,一般用可变价。
工业增加值=净利润+所得税+利息+工资及福利+折旧和无形资产摊消+增值税,就是指本统计期间的产品创造的社会价值,是相对中间投入而言的。
中间投入就是本期产品直接投入的各种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的价值,为生产产品从外部购买的各种原材料的价值,本企业未能对此增加价值工业总产值的两种计算方法统计局给我们下达了工业总产值的两种计算方法:1、当月产品产量×产品销售单价2、当月主营业务收入+库存商品期末余额—库存商品期初余额。
我的疑问是:1、第一个公式里的“销售单价”是含增值税的还是不含税的,我认为从第二个公式“主营业务收入”看应是不含税的,有的书上说是含税的,有的说不含。
2、库存商品是按成本价核算的,与第一种计算方法是否会产生差异?1、第一个公式中销售单价是不含税单价,因为增值税本身并不代表收入。
2、第二个公式中,如果库存商品按照成本价核算,两个公式算出来的结果是不同的。
公式分解如下:当月销售收入=当月销售数量×当月销售单价库存商品期末余额=库存商品期末数量×当月商品成本库存商品期初余额=库存商品起初数量×当月商品成本即:当月销售数量×当月销售单价+库存商品期末数量×当月商品成本-库存商品起初数量×当月商品成本=当月销售数量×当月销售单价+(库存商品期末数量-库存商品期初数量)×当月销售成本=当月销售数量×当月销售单价+(当月产量-当月销售数量)×当月销售成本=当月销售数量×(当月销售单价-当月销售成本)+当月产量×当月销售成本这样由于销售单价与销售成本之间存在差异而造成两个公式会有不同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工业企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生产法。
工业企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现价)-工业中间投入+应交增值税
其中工业中间投入计算方法
1、定义:工业增加值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所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
材料、燃料、动力和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
2.计算方法:倒算法,即分别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合计减去其中属于
增加值的项目(大体包括工资、福利费、折旧、劳动保险费、职工待业保险费等),倒
算出三项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再加上直接材料和利息支出,得出工业中间投入合计。
(可
参考表1近似计算)
3、资料来源:计算中间投入的资料来源,可分别根据企业“产品成本表”、“管
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明细表归纳整理填报。
(二)行业代码为G、M门类(60-62,75-78大类)主要是科技服务类企业(包括软件企业)增加值近似计算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企业劳动者报酬=职工工资和福利费(还包括保险费4项、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
+费用合计×2.7%
企业生产税净额=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本年应交增值税+费用合计中税金
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本年折旧
企业营业盈余=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营业收入)+费用合计×2.7%
公式适用范围:交通运输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
宿和餐饮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房地产业,文化、
体育和娱乐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
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以及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表1 工业增加值计算表(参考表)
企业名称:
法人代码:20 年月计量单位:千元
说明:1、社会统筹保险费指缴付给劳动社会保障部门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个人社会保险费。
2、劳动保险费指缴付给商业性保险公司的工伤保险等个人保险费。
3、管理费、营业费中其他属于劳动者报酬的部分,指个人领取的独生子女费、劳保费、取暖降温费、佣金、会议补助支出、误餐费等;
4、管理费、营业费中其他属于营业盈余的部分,指绿化费、上交管理费、清洁卫生费支出和呆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试制失败损失等计提的费用。
5、管理费中其他属于生产税净额部分,指缴给税务部门表内末明部分的税金和规费,如养路费、防洪建筑维护费支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