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游戏成瘾引起的社会问题已经出现。今年2月,湖北一名16岁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竟半夜持刀砍伤母亲,抢走8000元钱;3月,湖南沅江一名14岁少年因网络游戏入魔产生幻觉,从4楼跌落身亡。
一名19岁的少年为了要钱上网,不惜用铁锤砸死把他一手抚养成人的奶奶,并在奶奶没有了呼吸之后若无其事拿着钱去上网。12月19日,如东县人民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涉嫌故意杀人罪的犯罪嫌疑人王金,这起因沉迷网络引发的忤逆惨案令世人震惊,敲响了农村青少年犯罪的警钟。
这位大学生几乎把所有的空余时间都拿来打游戏,并开始拒绝参加同学聚会和活动。大约两个月之后,他发现自己思维跟不上同学的节奏,脑子里想的都是游戏里发生的事,遇到事情会首先用游戏中的规则来考虑。他开始感到不适应现实生活,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
目前,有不少中国年轻人像这位大学生一样,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后,发现自己身心上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据统计,目前中国网络游戏玩家人数已达700万至1000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
2、另外,玩电脑游戏“上瘾”,还与心理因素有关。有的同志性格外向,争强好胜,电脑游戏恰恰迎合了他们的心理需求,玩起来感到刺激过瘾;有的同志性格内向,在工作和人际关系上比较收敛含蓄,玩电脑游戏时客观上要求“急流勇进”,极大地激发了好胜心,与常态下的心理状态产生了强烈的“互补”,心理上感到平衡,也会产生浓厚兴趣。
专家指出:“沉溺网络上瘾”会遏制大脑发育
南方网讯每到假期,学生家长们就开始为孩子沉迷于电脑游戏而担忧。调查显示,目前中国电脑游戏的玩家50%是青少年,专家指出“上网成瘾”会遏制大脑发育,影响智力开发。
多年来专门研究电脑游戏与未成年人教育问题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沈绮云指出,电脑游戏容易使青少年产生上瘾的心理疾病,在玩游戏的青少年中有14.8%对玩游戏上瘾。长期沉迷于电脑游戏,不仅会遏制儿童大脑的正常发育,而且特别影响儿童的早、中期智力开发。
郭教授介绍,根据心理学测试的统计结果,所有服食毒品的人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焦虑、紧张、忧郁等等。而迷恋网络游戏的人经过测试后,其结果也都超过正常值,无一例外地提示具有心理障碍问题。郭教授指出,通过早期干预进行心理疏导,可以纠正心理障碍,戒除网络游戏瘾。但是如果沉溺网络游戏越深就越难以自拔,其危害等同于毒品成瘾。令人惋惜的是,目前还没有生理或心理的“解药”。因此当家长恳求“救救孩子”的时候,郭教授只能痛心地告诉家长,为时已晚!专家呼吁:为了帮助青少年脱离沉溺网络游戏的害人泥沼,社会和政府应早期干预,除了勒令游戏机房管理者严格遵守相关法规之外,必须关闭一部分管理不善的网吧和游戏机房,切断青少年的接触途径。
沈绮云教授表示,目前,80%的游戏软件产品来自境外,很多涉及暴力、色情等。在游戏玩家中青少年是主体,网络游戏等容易使青少年产生上瘾的心理疾病。他们参照目前国际上普遍使用的由美国科学家金伯利?S?扬提出的“网络成瘾症”评测方法做过一个调查,结果表明,玩游戏的未成年人中患“网络成瘾症”的比例竟达14.8%,远远高出了成年人的比例。
【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沉溺于网络游戏,等同于自毁前程,其危害不亚于毒品成瘾
这句话绝不是危言耸听。
先来看看几个案例:
成都某高校的一个大学生,有这样一张作息时间表:13∶00,起床,吃中饭;14∶00,去网吧玩网络游戏;17∶00,晚饭在网吧叫外卖;通宵练级,第二天早上9∶00回宿舍休息……
从县城初中以优异的成绩考到省城重点高中的三名学生,都是因为自制力较差,经常出入网吧,学习成绩一再下滑,逃课、校内打架。骗取钱财以满足于虚拟的世界,家长带着无奈,只能把孩子一度再转回家乡的学校,他们对孩子的希望破灭了。还有一名学生上网成瘾且无钱,便向同学勒索,最终被学校开除。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危害已引起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关注。
专家给出的原因分析:
1、玩电脑游戏“上瘾”,从生理上看是大脑神经中枢反复接受刺激,产生的一种生理依赖性。电脑游戏千变万化,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无论胜败都会在人的大脑皮层产生一个“兴奋灶”,久而久之不断强化,就表现出一种“瘾头”。从这个侧面讲,玩游戏“上瘾”和某种业余爱好比如钓鱼的兴趣差不多,钓鱼的人总希望钓大鱼,玩电脑游戏总希望“打赢”。
3、电脑游戏总是与人的业余爱好有关系:喜欢打扑克、下象棋的就对相关游戏感兴趣;喜欢驾驶的,肯定爱玩赛车游戏。何况,电子游戏具有虚拟性和可逆性,下了一步“臭棋”可以“悔棋”;赛车“翻车”换一辆车就是了,更没有生命危险和财产损失。因此,电脑游戏往往比业余爱好更具有吸引力,可以大大满足和延伸业余爱好,这也是玩电脑游戏容易“上瘾”的一个原因。
沈绮云认为,父母、老师不能一味采取“堵”、禁止的方法,来阻止未成年人接触电脑游戏,而应该去疏导。
统计数字表明,中国近一半家长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玩电子游戏,27%的家长对孩子玩游戏不管,19%的家长虽然知道孩子玩游戏,但不知道具体的游戏内容。由此看来,家长真正了解自己子玩游戏详细情况的人数不多,而既了解又能给予正确引导的就更少了。专家建议,可以成立专业心理治疗机构予以解决。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副院长杨铃指出,在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里,青少年不需要面对现实中的挫折,不需要接受社会规范和其他人的监督,可以随心所欲地宣泄情感。长此以往会淡化现实社会规范的要求,给暴力犯罪埋下隐患。
痴迷于网络游戏不可自拔与服用毒品成瘾一样,危害深重,需要社会和政府的早期干预。这是沪上心理学专家郭莲舫教授就目前某些大中小学生沉溺于游戏机房的现象提出的观点。
“网络成瘾”病人多沉溺于网上自由聊天或网上互动游戏,并由此忽视了现实生活,或对现实生活不再满足。开始只是精神上的依赖,而后可发展成为躯体上的依赖。表现为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能造成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发各种疾患,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沈绮云说,暴力互动游戏则会引发青少年的冲动。未成年人长期玩如飙车、砍杀、爆破、枪战的游戏,火爆刺激的游戏内容使他们模糊了道德认知,淡化了游戏虚拟与现实生活的差异,误认为这种通过伤害他人而达成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
一名19岁的少年为了要钱上网,不惜用铁锤砸死把他一手抚养成人的奶奶,并在奶奶没有了呼吸之后若无其事拿着钱去上网。12月19日,如东县人民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涉嫌故意杀人罪的犯罪嫌疑人王金,这起因沉迷网络引发的忤逆惨案令世人震惊,敲响了农村青少年犯罪的警钟。
这位大学生几乎把所有的空余时间都拿来打游戏,并开始拒绝参加同学聚会和活动。大约两个月之后,他发现自己思维跟不上同学的节奏,脑子里想的都是游戏里发生的事,遇到事情会首先用游戏中的规则来考虑。他开始感到不适应现实生活,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
目前,有不少中国年轻人像这位大学生一样,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后,发现自己身心上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据统计,目前中国网络游戏玩家人数已达700万至1000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
2、另外,玩电脑游戏“上瘾”,还与心理因素有关。有的同志性格外向,争强好胜,电脑游戏恰恰迎合了他们的心理需求,玩起来感到刺激过瘾;有的同志性格内向,在工作和人际关系上比较收敛含蓄,玩电脑游戏时客观上要求“急流勇进”,极大地激发了好胜心,与常态下的心理状态产生了强烈的“互补”,心理上感到平衡,也会产生浓厚兴趣。
专家指出:“沉溺网络上瘾”会遏制大脑发育
南方网讯每到假期,学生家长们就开始为孩子沉迷于电脑游戏而担忧。调查显示,目前中国电脑游戏的玩家50%是青少年,专家指出“上网成瘾”会遏制大脑发育,影响智力开发。
多年来专门研究电脑游戏与未成年人教育问题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沈绮云指出,电脑游戏容易使青少年产生上瘾的心理疾病,在玩游戏的青少年中有14.8%对玩游戏上瘾。长期沉迷于电脑游戏,不仅会遏制儿童大脑的正常发育,而且特别影响儿童的早、中期智力开发。
郭教授介绍,根据心理学测试的统计结果,所有服食毒品的人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焦虑、紧张、忧郁等等。而迷恋网络游戏的人经过测试后,其结果也都超过正常值,无一例外地提示具有心理障碍问题。郭教授指出,通过早期干预进行心理疏导,可以纠正心理障碍,戒除网络游戏瘾。但是如果沉溺网络游戏越深就越难以自拔,其危害等同于毒品成瘾。令人惋惜的是,目前还没有生理或心理的“解药”。因此当家长恳求“救救孩子”的时候,郭教授只能痛心地告诉家长,为时已晚!专家呼吁:为了帮助青少年脱离沉溺网络游戏的害人泥沼,社会和政府应早期干预,除了勒令游戏机房管理者严格遵守相关法规之外,必须关闭一部分管理不善的网吧和游戏机房,切断青少年的接触途径。
沈绮云教授表示,目前,80%的游戏软件产品来自境外,很多涉及暴力、色情等。在游戏玩家中青少年是主体,网络游戏等容易使青少年产生上瘾的心理疾病。他们参照目前国际上普遍使用的由美国科学家金伯利?S?扬提出的“网络成瘾症”评测方法做过一个调查,结果表明,玩游戏的未成年人中患“网络成瘾症”的比例竟达14.8%,远远高出了成年人的比例。
【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沉溺于网络游戏,等同于自毁前程,其危害不亚于毒品成瘾
这句话绝不是危言耸听。
先来看看几个案例:
成都某高校的一个大学生,有这样一张作息时间表:13∶00,起床,吃中饭;14∶00,去网吧玩网络游戏;17∶00,晚饭在网吧叫外卖;通宵练级,第二天早上9∶00回宿舍休息……
从县城初中以优异的成绩考到省城重点高中的三名学生,都是因为自制力较差,经常出入网吧,学习成绩一再下滑,逃课、校内打架。骗取钱财以满足于虚拟的世界,家长带着无奈,只能把孩子一度再转回家乡的学校,他们对孩子的希望破灭了。还有一名学生上网成瘾且无钱,便向同学勒索,最终被学校开除。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危害已引起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关注。
专家给出的原因分析:
1、玩电脑游戏“上瘾”,从生理上看是大脑神经中枢反复接受刺激,产生的一种生理依赖性。电脑游戏千变万化,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无论胜败都会在人的大脑皮层产生一个“兴奋灶”,久而久之不断强化,就表现出一种“瘾头”。从这个侧面讲,玩游戏“上瘾”和某种业余爱好比如钓鱼的兴趣差不多,钓鱼的人总希望钓大鱼,玩电脑游戏总希望“打赢”。
3、电脑游戏总是与人的业余爱好有关系:喜欢打扑克、下象棋的就对相关游戏感兴趣;喜欢驾驶的,肯定爱玩赛车游戏。何况,电子游戏具有虚拟性和可逆性,下了一步“臭棋”可以“悔棋”;赛车“翻车”换一辆车就是了,更没有生命危险和财产损失。因此,电脑游戏往往比业余爱好更具有吸引力,可以大大满足和延伸业余爱好,这也是玩电脑游戏容易“上瘾”的一个原因。
沈绮云认为,父母、老师不能一味采取“堵”、禁止的方法,来阻止未成年人接触电脑游戏,而应该去疏导。
统计数字表明,中国近一半家长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玩电子游戏,27%的家长对孩子玩游戏不管,19%的家长虽然知道孩子玩游戏,但不知道具体的游戏内容。由此看来,家长真正了解自己子玩游戏详细情况的人数不多,而既了解又能给予正确引导的就更少了。专家建议,可以成立专业心理治疗机构予以解决。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副院长杨铃指出,在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里,青少年不需要面对现实中的挫折,不需要接受社会规范和其他人的监督,可以随心所欲地宣泄情感。长此以往会淡化现实社会规范的要求,给暴力犯罪埋下隐患。
痴迷于网络游戏不可自拔与服用毒品成瘾一样,危害深重,需要社会和政府的早期干预。这是沪上心理学专家郭莲舫教授就目前某些大中小学生沉溺于游戏机房的现象提出的观点。
“网络成瘾”病人多沉溺于网上自由聊天或网上互动游戏,并由此忽视了现实生活,或对现实生活不再满足。开始只是精神上的依赖,而后可发展成为躯体上的依赖。表现为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能造成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发各种疾患,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沈绮云说,暴力互动游戏则会引发青少年的冲动。未成年人长期玩如飙车、砍杀、爆破、枪战的游戏,火爆刺激的游戏内容使他们模糊了道德认知,淡化了游戏虚拟与现实生活的差异,误认为这种通过伤害他人而达成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