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极高明篇_试论“中国第一诗”
陶渊明的诗句5篇
陶渊明的诗句陶渊明的诗句5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诗句吧,不同的诗句,其语言艺术所表现的语言风格、特点、技巧各不相同。
那么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好的诗句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陶渊明的诗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陶渊明的诗句11、门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酬刘柴桑》2、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归园田居·其二》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杂诗》4、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移居二首》5、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和郭主簿》6、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
——《和郭主簿》7、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责子》8、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
——《形影神》9、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归园田居·其一》10、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拟挽歌辞》陶渊明的诗句21、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2、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饮酒·其五》4、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
5、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6、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7、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8、飘飘西来风,悠悠东去云。
9、人称颜回是仁者,又说荣公有道心。
10、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11、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1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13、人死之后无所知,称心生前当自任。
14、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5、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6、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
——《饮酒·其十三》17、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18、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19、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20、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陶渊明的诗句31、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2、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
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但把这首诗和其他的诗对比来看,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
陶渊明比较著名的诗词
陶渊明比较著名的诗词陶渊明比较著名的诗词(精选10首)陶渊明是东晋大诗人,也是中国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之一。
宋代的苏东坡评价陶渊明诗说:“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意思是陶渊明诗歌的风格平实而又繁华,瘦弱却又丰腴。
可以说准确地概括了陶诗的风格。
下面是陶渊明比较著名的十首诗词(精选10首),欢迎阅读!【一】魏晋陶渊明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二】杂诗(十二首之第二首)(陶渊明)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三】杂诗(十二首之第一首)(陶渊明)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四】咏荆轲(陶渊明)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髮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澹澹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後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殁,千载有馀情。
【五】拟挽歌辞其三(陶渊明)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六】饮酒其九(陶渊明)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褛褴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陶渊明·极高明篇_作为“经书”的陶渊明诗文
一、陶诗为知“道”之言将陶渊明的诗看作是“经书”,这是清代诗评家方东树的“高见”,在评述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一时他指出:(“衰荣无定在”)言不必撄情无常无定之衰荣,惟知其古今皆若此,故但饮酒可也。
以衰为主,以荣陪说,其理乃显。
起笔势峥嵘飞动,后四句明明正说。
……昔人云:读杜诗,当作一部小经书读。
余谓陶诗亦然。
但何必云小也。
①陶渊明之诗天机自运,其言平易而昭明,诚君子之诗也。
其诗乃一知“道”、闻“道”之人精神达到人生“大清明”境界之所言,故其诗中有大量“经”典般得“道”之语!整理这些得道之经典语言,当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陶渊明,为陶渊明诗文的意义与价值进行更准确的定位,亦将为我们进德修业、超越现实生活、升华精神境界提供一份极具可操作性的思想资源。
陶诗之智慧于教化人心、提升精神之价值直可与儒家经典《论语》比肩。
陶诗都是“蚌病成珠”,都来自陶渊明对艰难人生的至高至深体悟的结晶。
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的观察思考是陶渊明诗文的主要特色,许多诗都可以看作是一位哲学家以诗的形式写成的哲学论著。
他于中国古代各思想大家诸如老子、庄子及孔子都有相当的接受,但他又从未重复或囿于这些大家既成的思想;即使他所身处的魏晋玄学时期,他也是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刘大杰先生对陶渊明的人生观、艺术观及哲学思想有极透彻的认识:“陶渊明是魏晋思想的净化者,他的哲学文艺以及他的人生观,都是浪漫的自然主义的最高表现。
在他的思想里,有儒道佛三家的精华而去其恶劣的习气。
他有律己严正肯负责任的儒家精神,而不为那种虚伪的礼法与破碎的经文所陷;他爱慕老庄那种清静逍遥的境界,而不与那些颓废荒唐的清谈名士同流;他有佛家的空观与慈爱,而不沾染一点下流的迷信色彩。
因此我们在他的作品里,时时发现各家思想的精义,而又不为某家所独占。
在这种地方,就正显出他思想背景的丰富和他的作品的伟大。
腐儒因此附会忠爱,佛道因此附会其修养,这都是一些近视眼,没有看到陶渊明的思想的全体……陶渊明之所以为陶渊明,就在他独有的性格、时代的环境、以及各家思想的精华,混合调和而形成那种特殊的典型。
陶渊明诗词最佳十首
陶渊明诗词最佳十首陶渊明诗词最佳十首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诗词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
在众多作品中,我认为以下十首诗词最能展现陶渊明的才华和情感,它们承载了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思考,真实地描绘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美与哀。
一、《归园田居》身无归根的陶渊明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思念。
他写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和秩序的美。
二、《饮酒》这首诗描绘了陶渊明与友人饮酒的情景,以及陶渊明得到的心灵慰藉。
他以朴实的语言描绘了酒的甘醇和友情的真诚,以及在繁杂的尘世中寻求灵魂栖息的渴望。
三、《桃花源记》这篇文章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丛林幻想之作。
陶渊明以幻想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乡,其中农民和渔夫生活安乐,没有疾病和战争的困扰。
这篇作品体现了陶渊明对社会乱象的无奈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四、《过零丁洋》这首诗通过描述一次海上航行的经历,展现了陶渊明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他在狂风暴雨中的求生斗争中,对世俗名利和人世间的痛苦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通过歌颂大自然的力量,表达了对生命的坚持和追求。
五、《早发白帝城》这首诗描绘了陶渊明早出发的情景,以及他对家乡的眷恋。
他以平淡的文字写出了盛夏的早晨和白帝城的景色,透过景色的变换,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
六、《归去来兮辞》这首辞道出了陶渊明厌世的心境,他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变换,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失望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陶渊明将自己的心灵寄托于大自然,通过形象的对比,传递了对世界的独特感悟。
七、《归去来兮辞二》这篇诗缅怀了当时已经逝去的友人,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生死离别的思考。
陶渊明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鸟儿的飞翔,传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哀叹。
八、《饮酒二十首》这组诗以酒为主题,写出了陶渊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间万物的感悟。
他的诗句朴实而质朴,以诗酒情混合,表达了挚友欢聚的快乐,以及对生活乐事的珍视。
《田舍》原文及译文赏析
《田舍》原文及译文赏析《田舍》原文及译文赏析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
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田舍》原文及译文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田舍》原文及译文赏析篇1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
屡空既有人,春兴岂自免。
夙晨装吾驾,启涂情己缅。
鸟弄欢新节,泠风送馀善。
寒竹被荒蹊,地为罕人远;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复返。
即理愧通识,所保讵乃浅。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翻译往日听说南亩田,未曾躬耕甚遗憾。
我常贫困似颜回,春耕岂能袖手观?早晨备好我车马,上路我情已驰远。
新春时节鸟欢鸣,和风不尽送亲善。
荒芜小路覆寒草,人迹罕至地偏远。
所以古时植杖翁,悠然躬耕不思迁。
此理愧对通达者,所保名节岂太浅?先师孔子留遗训:“君子忧道不优贫”。
仰慕高论难企及,转思立志长耕耘。
农忙时节心欢喜,笑颜劝勉农耕人。
远风习习来平野,秀苗茁壮日日新。
一年收成未估量,劳作已使我开心。
耕种之余有歇息,没有行人来问津。
日落之时相伴归,取酒慰劳左右邻。
掩闭柴门自吟诗,姑且躬耕做农民。
注释在昔:过去,往日。
与下句“当年”义同。
南亩:指农田。
未践:没去亲自耕种过。
屡空:食用常缺,指贫穷。
既有人:指颜回。
诗人用以自比像颜回一样贫穷。
春兴:指春天开始耕种。
兴:始,作。
夙晨:早晨。
夙:早。
装吾驾:整理备好我的车马。
这里指准备农耕的车马和用具。
启涂:启程,出发。
涂通“途”。
缅:遥远的样子。
伶风:小风,和风。
被荒蹊:覆盖着荒芜的小路。
地为罕人远:所至之地因为人迹罕至而显得偏远。
植杖翁:指孔子及弟子遇见的一位隐耕老人。
植:同“置”,放置。
试述陶渊明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以清新自然、气势恢宏而著称,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陶渊明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陶渊明在诗歌史上的地位1.1 陶渊明的生平和创作特点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号醉翁,是东晋末年至南朝的著名文学家。
陶渊明的诗歌作品以清新淡雅、博大精深而著称。
他深受道家思想影响,崇尚自然、反对世俗,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宁静。
他的诗歌以山水田园、清新脱俗、自然淳朴为主题,表现了对现实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陶渊明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2 陶渊明的诗歌艺术成就陶渊明的诗歌艺术成就非常突出。
他善于运用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诗歌语言风格独特,富有节奏感和表现力。
他的诗歌创作在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被誉为“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他的作品《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被广泛传诵,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1.3 陶渊明在诗歌史上的地位陶渊明在诗歌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他开创了“田园诗派”,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作品被后人广泛传颂,成为我国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作。
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受后世诗人的推崇和借鉴。
可以说,陶渊明在我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二、陶渊明的影响2.1 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陶渊明的诗歌作品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的诗风成为后世诗人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唐宋以来,陶渊明的诗歌作品被广泛传颂,成为文人雅士模仿的对象,影响了我国诗歌的发展。
在历代文人中,不乏因崇拜陶渊明而效其风格的诗人,其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
2.2 对文学思潮的影响陶渊明的诗歌作品对我国文学思潮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崇尚自然,推崇超脱世俗的生活观念,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启发作用。
他提出的“归去来兮辞”思想,对后世文学家关于生活、自然、心灵追求的思考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陶渊明诗歌鉴赏
陶渊明诗歌鉴赏陶渊明诗歌鉴赏引导语: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
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下面是小编收集陶渊明11首著名诗歌原文以及鉴赏,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赏析:自然才是心中的至爱,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自然留下一缕情丝。
经过长期痛苦而疲惫的求索,诗人终于找到了与生以来便存在心中的那个情结。
道路虽然,曲折多艰,但毕竟还是寻找到了。
桃李桑树,茅檐鸡犬,诗人在恬静闲适的生活中让自己的心灵安宁祥和下来。
冲破樊篱,找回自我,优哉、悠哉!2.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风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地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赏析:淳朴的民风,单纯的人际关系,让诗人的心灵如鱼得水,在这里,所拥有的只是愉悦和宁静。
此时的诗人已经不再是文人,而将自己完全改造成一位农夫,“短褐穿结”他的所有喜悦与担心只同自己的农夫生活密切相关,拥有自然,也就拥有了自己的一切生命。
3.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外狭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赏析:披星戴月,侍弄着自己那点儿,“庄稼”,不去管它他收成如何,只要将自己放到泥地和作物之中,就已身心倍感愉悦了,农田那稀疏的庄稼,那萎萎的野草,那难行的田间小道,以及那冰凉爽净的露珠,都让诗人有种新鲜刺激的感觉,让他欣喜异常,这种感觉又是他生命的源泉。
与世无争、自然恬静的生活让他完成自己生命的极乐体验。
4.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天地境界”——试论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之思想价值
恰要求 在现实生 活中统 一这 种剥’ 立。“ 极高 明而道中府” 中 , 问的“ 字 , 而” 正是这统一的表示。
然则 , 历 史 上 看 , 家 思 想 由 于 自身 的 “ 道 德 主义 ” 从 儒 泛
时代而永恒 的, 诗虽“ 其 言在耳 目之 内” 却“ 寄八荒之表 ” , 情 。 在古今 ( 尤其古代 ) 诸多对陶渊 明其 人其诗 的评价 中 , 最
维普资讯
第 1 卷第 4 20 ) 1 期(06
寸 青高奸孑 臣 才
V I 1 o420 ) o. N .(06 1
极 高 明而道 中庸 天 境 界 ’ 的“ 地 ’
试论 陶渊明《 卯岁始春怀古 田舍 二首》 癸 之思想价值
高 原
( 兰州城市 学 院 , 甘肃 兰州 70 7 ) 3 0 0
当代学者李剑锋在《 元前 陶渊明接受史》 中指 出 : 末理 宋
学 家 包 恢 认 为 “ 泽 一 派 , 自天 稷 ” 体 现 了 他 心 目 中最 高 彭 来 , 的审 美 理 想 — — “ 洋 淡 泊 ” 美 。 “ 洋 ” 指 诗 歌 的 境 界 汪 之 汪 是 阔大 无 涯 , 主 要 因 为 它 同 乎造 化 , “ 这 是 自大 化 混 浩 中 沙 汰 陶 熔 出来 ” , “ 道 本 体 之宏 ” 通 化 一 。 这 与 理 学 家 陆 九 的 与 大 融
府 ” 难 以做 到 “ 高 明 ” 则 极 。但 儒 家 所 要 求 的 理 想 生 活 , 恰 却
活实践 以及平淡 无华 的诗风是 如何 现实而 又完美 地结 合在
一起 , 了一个 清 晰的认 识与把握 。陶渊 明超然尘 外 , 有 独树
一 帜 , 人非 六 朝 之 人 , 诗 亦 非 六 朝 之 诗 ; 是 因 超 越 他 的 盖 故 他
陶渊明最有名的诗
陶渊明最有名的诗陶渊明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为伟大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以清丽唯美、自然悠远而著称。
在他短暂的一生中,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有几首诗作尤为出众,至今仍被后人广为传诵和学习。
本文将介绍陶渊明最有名的诗作,并对其深层含义进行解析。
首先,陶渊明最有名的诗作之一是《桃花源记》。
这首诗作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人间仙境,讲述了陶渊明偶然发现的一个遥远而幽静的桃花源。
诗中描绘的桃花源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山水环绕,桃花盛开,居民安居乐业,和乐融融。
陶渊明用生动细致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这个祥和美好的世界,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寄托。
这首诗作反映了陶渊明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对于心灵世界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人性本真、自由自在生活的理解和追求。
另外一首陶渊明最有名的诗是《饮酒》。
这首诗作描绘了陶渊明和好友一同饮酒作乐的情景。
诗中流露出作者豪情逸兴、忘形于美酒之中的态度,同时也传递出对于世俗烦恼的抛弃和追求心灵自由的呼唤。
诗中有诸多唯美的描写,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此外,诗中结构清晰、语言简洁明快,节奏鲜明,情感真挚,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陶渊明最有名的诗作之一还有《归去来兮辞》,这是一首表达深情的离别诗。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故土的眷恋和思乡之情,同时对于人世变幻的无常感到深深的迷惘与无奈。
他的诗篇中融入了对于生活的深层思考和对于人生的悲凉感受,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叹。
这首诗通过动情的文字,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于人生命运和生活的深刻思考,却又不乏唯美优雅的意境。
最后,还有一首陶渊明最有名的诗是《登山》。
这首诗以描绘陶渊明登山的经历为线索,抒发了陶渊明对于大自然的景物的赞美和与之融为一体的心境。
他的行文流畅自然,情感真挚,用快意笔法勾勒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恢弘。
通过描写登山的过程,作者既表达了自己对于山水的热爱,并且通过山水与人的相互对比,让读者感受到了一个更高层次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陶渊明的简介和名句
陶渊明的简介和名句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个杰出的文学家、诗人、文学理论家和政治家。
他笔下的诗词和散文是中华文学宝库中的珍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陶渊明的生平与作品,并选取几则脍炙人口的名句进行赏析。
一、陶渊明简介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汉族,山阳人(今浙江绍兴),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于东晋时期。
他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以田园诗和散文著名于世。
陶渊明自幼聪明好学,少而遗父,遂承家业,但他却不以经商为念,而执意放下家业,隐居山林,写作自由自在的田园诗和散文,这使他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极具影响力的文学家之一。
陶渊明隐居田园,对自然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同时也很关注社会发展,提倡政治改良。
他的田园诗卓有成就,代表作品有《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读山海经》等。
他的散文也非常优秀,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饮酒赋》、《五柳轶事》等。
二、陶渊明的名句赏析1.《桃花源记》中的名句“初其去家,从者三百余人,得水,得土地,即桃源矣。
”这句话出自《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笔下的一段梦幻般的乡村幻想故事。
故事中说有一次,陶渊明在游山玩水时迷路了,而后意外发现了一个终年无人打扰的桃花源。
这句话道出了主人公初次来到桃花源的情景,也道出了陶渊明对桃花源这个理想世界的向往,充分表达了他主张的“逍遥自在、归山居水”的思想情感。
2.《归园田居》中的名句“汲井漱寒,衣裳单薄,意在秋杪。
”这句话出自《归园田居》,描述的是陶渊明在家乡田园中,一方面喝着冰井中的冷水清凉身心,一方面穿着单薄的衣裳享受田园的秋天风光,有点高山流水般的自由和眷恋。
整个句子表达了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物质生活的淡泊,透露着一种清高、自然、无欲的人生理想。
3.《饮酒》中的名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这句话出自《饮酒赋》,也反映了陶渊明对物质生活的不慕。
他不把富贵荣华视作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而是倾心于朴素的生活,过自在的闲云野鹤般的生活。
陶渊明诗中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
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2期历代文史陶渊明诗中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吴巍巍(湖北成宁学院,湖北成宁437000)提要:本文从意与境的交融及语言的自然天成两个方面对陶渊明诗中天人台一的艺术境界进行了阐述,认为正是这种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使陶诗在中国艺术园林中散发出永久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陶渊明;天人台一;主客二分;语言天成中图分类号:1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42(2006)02—76一皿收稿日期:2005--12--18作者简介:吴巍巍(1977一),女,湖北咸宁学院,人文学院教师。
老庄的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精髓,更是后人一直推崇的自由精神境界和审美境界。
然而无论是精神追求还是艺术审美追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却非易事,它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也不是经常能做到的。
而陶渊明在那个动荡黑暗的年代,能够独超众类,写出大量内容充实、贴近生活的田园诗,并在诗中创造出天人合一的诗意境界。
陶渊明作品中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首先表现在意与境的交融中。
陶渊明的艺术人生境界使他摆脱了以主客二分方式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习惯视角,而用一种审美观照的方式超越认识论中主客相互外在的关系。
陶渊明在审美观照中,是融自己的全部生命于自然中,忘掉了山、花与人的对立,所以他能超越周围事物的普遍性、重复性特征,在自己的性情的投射下,无论是山还是花都与人浑融为一。
试举其《饮酒》第五首中诗句为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两句诗如果用主客二分法来观照,这里的菊、东篱、南山都是一些零星的对象,事物有其可重复的属性而无审美意识可言。
从意义的角度来看,这两句诗不过是在陈述诗人在东篱下采菊时看到的景象。
显然,从这种主客二分模式来看此诗,它是极其平庸乏味的。
我们还是来看一下通过审美观照表达的超越认识对象之外的意境吧:秋高气爽.微风习习,山菊在东篱下迎风摇曳仿佛在招呼信步前来的诗人,诗人此时情趣盎然,神态闲逸,轻轻摘下那饱绽着笑容的菊花,诗人在与菊的默契中,偶然抬起头来见到对面安闲悠然的老朋友南山一片“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应如是”(辛弃疾《新)的和谐交流中,诗人、菊花、南山仿佛已不分彼此,浑融一体。
陶渊明的简介与作品有哪些诗句
陶渊明的简介与作品有哪些诗句陶渊明是我国唐代文学大家,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意境深邃而闻名于世。
陶渊明作品中有许多经典的诗句,深刻地表达了他对生活、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本文将介绍陶渊明的简介以及他的代表作和著名诗句。
一、陶渊明简介陶渊明,字元亮,世称陶文选,生于唐代初年,死于唐代中期。
他的家族是南阳陶氏,曾任荆州刺史及黄门侍郎等职。
因为不愿为政,他数次辞官归隐,隐居在各地山水之间。
他在闲适自由的生活中,沉淀了深厚的人生哲学和诗歌才华。
二、代表作品和著名诗句1.《归园田居》《归园田居》是陶渊明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
这是一部纪实性较强的诗文集,记录了他在退隐农田中的种种感受和心路历程。
其中最著名的诗句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美景:满园的花草树木,一颗红杏因为压力过大挤破了围墙向外拓展。
这也暗喻着陶渊明想逃避俗世的心境,无法再抑制自己对自然世界的喜爱之情。
2.《桃花源记》《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一篇小说,描述了一处与世隔绝、人迹罕至的仙境。
这篇作品体现了陶渊明的理想国家与现实社会的对比,以及对于人性的探讨。
其中著名诗句有: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这句话表现了主人公的愁闷之情和对人生的感慨。
这也是陶渊明诗词中常见的意境描述,以简短的语言表达出深深的内心情感。
3.《饮酒赋》《饮酒赋》是一篇赋文,描述了陶渊明与好友们神游天地间饮酒畅谈的情景。
这篇作品表现出了陶渊明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于人情世故的拒绝。
它也是陶渊明的诗词中常见的写酒题材之一。
其中著名诗句有:风从东来水从西,饮此远公不自持。
这句话则表达了在好友的陪伴下,陶渊明对人生、自然和时光的洞察。
三、总结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匠之一,他的诗词充满了理想、感情、哲理以及对自然的崇敬。
他的笔下,创造了一种超脱尘俗、追求人生自由的生活哲学和精神世界。
陶渊明留下了一批经典诗句,如《庐山谣》中的“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归去来兮辞》中的“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等等,这些名言传诵至今,成为为后人代代传唱的佳句。
陶渊明的简介和作品有哪些诗句
陶渊明的简介和作品有哪些诗句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晋朝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农学家,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又一位文学巨匠,也是我国文化史上保留至今的一个神话人物。
他的一生可以称得上是传世佳话,他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和研究,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片辉煌。
陶渊明在文学创作上,主要是通过写诗来展现自己的才华。
他的诗大多以自然和田园生活为主题,充满了禅意和思考,对后世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逐一了解一下陶渊明的作品和诗句是如何赢得人们的赞誉的。
一、《桃花源记》《桃花源记》是陶渊明最著名的文学作品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珍品之一。
作品以虚构的桃花源为背景,描绘了一群隐居于深山里的桃花源人的生活,反映了人民的历史要求和理想境界。
尤其是那篇著名的“无人之境”的段落,抒发了作者对与人做不到而自然界所创造出来的雍容山水的向往和渴望。
在这部作品中,陶渊明先生并没有只表达出桃花源人的一片“隐逸安乐的天堂”,他还深入描绘了这个神秘而又安宁的桃花源的壮美景色和桃花开放的美丽景象。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通过一个虚构的桃花源的物理环境,暗示出了作者对生活中的自由和宁静的特别渴望,着实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的另一件代表作品。
词中主旨宣传了归去之请的悲伤和离别之苦,写出了自己的内心烦躁和常常思考的轻漂动之感。
其中的“着我君怀,以流涕兮”和“归去来兮, 运送金珠兮”等不少诗句,精湛而又真挚,让人动容。
三、《饮酒·其四》“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这是陶渊明的一首著名诗句。
这首诗以戒备邪恶人心为目的,体现了作者强烈的自我要求,然而却又流淌出对于离愁的追求和对于孤独的思考,折射出了人真正的生命意义。
四、《望远行·其二》“此道不行,此心不动,自可遗身外。
莫学穷泉鸟,唯有恻隐好。
”这是陶渊明的又一首名诗,透露着作家对于自由、个性和进取心的认知和追求。
陶渊明简介及作品
陶渊明简介及作品陶渊明简介及作品陶渊明(约365—427年),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一作宜丰人。
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
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陶渊明简介及作品,一起来看看吧。
简介/陶渊明[东晋诗人]陶渊明(365—427),字元亮,或云渊明字元亮。
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
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
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后人称“靖节先生”。
陶渊明出身于贵族世家,受儒、道思想影响很深。
他生于东晋后期和晋宋交替之际,家势已渐渐衰落。
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
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
年轻时曾怀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又因家境贫寒,二十九岁时走上仕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下级官职,每次时间都很短。
几度出仕,使他逐渐认清了当时官场的污浊与黑暗,四十一岁还家归隐,过起了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
此后二十三年,虽忧愤常积于心,生活困窘多难,但再无出仕之念,最后在贫病交迫中去世,卒年六十三岁。
人物生平/陶渊明[东晋诗人]1、早年生活渊明曾祖或为陶侃(尚存争议,但二者的亲缘关系是肯定的)。
外祖父孟嘉,晋代名士,娶陶侃第十女。
祖父做过太守(祖父名字有二说,或名岱或名茂),父亲是个“寄迹风云,寘兹愠喜”的人,具体事迹已不可考。
有一庶妹,小渊明三岁,后嫁给程姓人家,故陶诗文提及她时称程氏妹。
就其父尚有一妾看来,渊明最初的家境不算太坏。
八岁时渊明父去世,家境逐渐没落。
十二岁庶母辞世,渊明后来作文章回忆这段往事时写道:“慈妣早世,时尚孺婴。
我年二六,尔才九龄”(《祭程氏妹文》)。
二十岁时家境尤其贫困,有诗可证:“弱年逢家乏”(《有会而作》)。
陶渊明·极高明篇_在疾风中挺立的“自我实现者”陶渊明
“自我实现”论是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家马斯洛的学说,在西方很流行。
在其思想的奠基之作《动机与人格》中,马斯洛把人们的人生需要和对人生的理解,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
叶嘉莹先生认为“在中国诗歌史上,只有陶渊明是真正达到了‘自我实现’境界的一个诗人”①。
这种说法与冯友兰先生所认为的陶渊明是“天地境界”的诗人(详见本书相关章节)的定位都十分准确地把握了陶渊明的意义与价值,值得深入探讨。
所谓“自我实现”,马斯洛解释说:“它可以归入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Self-fulfillment)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它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
这种倾向可以说成是一个人越来越成为独特的哪个人,成为他所能够成为的一切。
”②在《动机与人格》中,马斯洛认为,当一个人在他“自我实现”之前的所有需要都得到满足后,又会有新的不满足和不安迅速产生,除非这个人正在独特地干着他所适合干的事情。
比如,一位作曲家必须作曲,一位画家必须绘画,一位诗人必须写诗,否则他始终都无法安静。
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忠实于他自己的本性。
这一需要就是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的需要。
并且,马斯洛强调,“在这一层次上,个人间的差异是最大的。
”③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中说“饥冻虽切,违己交病”,所谓“违己交病”正是当一个人不能忠实于他自己的本性,不能成为他必须成为的什么时的那种痛苦。
陶渊明其人其诗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认知对象,其人格与诗格非凡的超越性往往远在世俗人们的目力与心力的观察与感受范围之外,因而对其判断就容易流于表面而失真。
陶渊明并非消极的隐逸者,而是生活真正意义上的强者。
正如《老子》所说“进道若退”,真正循道而行却仿佛是在倒退。
他的存在提醒我们,精神生活的自由与独立、在精神上实现并完成一个“独特的自己”究竟有多么重要。
俄国思想家赫尔岑在其《彼岸书》中说:“人如果不要图救世,而只救自己——不求解放人类,但求解放自己,那倒反会大大有助于世界之得救和人类的‘解放’。
陶渊明·极高明篇_陶渊明·华严境界·菜根谈
台湾学者南怀瑾曾指出:《华严经》的重点是讲“一真法界”,处处皆是佛,一切众生人人皆是佛,“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再说,所有的佛经,乃至所有的宗教,看人生都是悲观的,认为人生是痛苦的,要求解脱;都认为这个世界是缺陷的、悲惨的。
唯有《华严经》所讲的,认为这个世界无所谓缺陷,即使是缺陷,也是美的;这个世界是至真、至善、至美;是一真法界,万法自如,处处成佛,时时成道。
这也就是所谓的华严境界。
①另有一位涤尘居士所撰文中也说:世事本来幸福和乐,人人皆因有幸而生于此世,只要善用佛心本性,天地便呈现一片光辉。
山云与海月,表达了自然的美妙,禅者亦有同心。
芭蕉和尚说:“顺乎造化,与四时为友,所见者,不会没有花,所想者,不会不是月。
”亦即此意。
道元禅师也说过:“山峰的颜色,溪水的声音,都是释迦的雄姿和声音。
”可见智者所领会的自然佛心均是异曲同工的。
②世界有客观的“华严”的一面,如那翠翠山峰,淙淙溪流;那春风春鸟,秋月秋蝉都是造化真境。
然更重要的是生活世界中“华严”一面的展现,则更依赖于人的主观修养所达到的境界,也即他对世界的根本看法与态度。
世事本来就是若从“世眼”的角度去看,则无真不俗;而从“法眼”的角度看,则是无俗不真。
陶渊明所写的景物是“雅人胸中胜概”,那么,这个“雅人”之“雅”的内涵就包括“法眼”之“法”内。
终究我们对世界的态度最后决定我们在其中的生存状态,或曰所选择的活法是基于我们对世界的认识。
在面对现实的问题、解决现实的问题时以及不忘我们的责任、承担我们的责任时,通过我们的修养的“法眼”看到、认识并体验、感受世界的华严壮丽也许就是我们此生全部的人生目的。
如果说得更确切些的话,这就是人生的“解脱”境界!而唯得人生“大清明”的人,才能得此“大自在”!在陶学研究史上有所谓的“陶渊明美化了农村生活”的论调。
如有学者在肯定了陶渊明“对他周围的劳动人民的一定的好感”时,又说“不过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他对当时的人民还缺乏真正的了解,他对农民的静穆写得多,对农村的凋敝写得少;而理想的乐土只存在于他的幻想中间,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
陶渊明——中国第一位山水田园诗人
陶渊明——中国第⼀位⼭⽔⽥园诗⼈【原创】作者| 陶⼴顺导语:陶渊明是中国第⼀位⼭⽔⽥园诗⼈,开创了中国⼭⽔⽥园诗派,也打造了陶⽒⽂学的顶峰。
他少时崇尚⾃然,修习儒家经典,播种下“真我”的种⼦。
中年不识时务,仕途⽣涯易隐,“真我”成了最⼤障碍。
归隐⽣活恬淡,⾃作诗⽂辞赋,“真我”成就⽂学顶峰。
不但开创了中国⼭⽔⽥园诗派的先河,还⾛向世界,成为世界⽂学的⼀部分。
陶渊明(365~427年),字元亮,⼜名潜,私谥“靖节” ,世称靖节先⽣,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
东晋末⾄南朝宋初期伟⼤的诗⼈、辞赋家。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多天便弃职⽽去,从此归隐⽥园。
他是中国第⼀位⽥园诗⼈,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之宗”,著有《陶渊明集》。
陶渊明是中国第⼀位⼭⽔⽥园诗⼈,开创了中国⼭⽔⽥园诗派。
经过时间的打磨,历史的检验,这块中国⽂学名牌,越磨越亮,现在还成为了世界⽂学的⼀部分。
⽂学是作者对现实⽣活的⼀种理想化反映,陶渊明的所有作品都是⾃⼰现实⽣活的艺术化展⽰,少时⽣活富裕,崇尚⾃然,饱读经典名著,种下了“真我”的种⼦。
从此,这颗种⼦就在他⼼中⽣根发芽,丰茂成长,“真我”成了他⼀⽣的理想追求,决定了他⼀⽣的命运。
中年仕途⽣涯易碎,不识时务,在官场做不来“官我”,“真我”成了仕途最⼤障碍。
此后,归隐⽥园,⽣活⾃然恬淡,吟诗作赋写辞,“真我”成就陶姓⽂学的顶峰。
图⽚发⾃简书App⼀、少时崇尚⾃然,修习儒家经典,播种下“真我”的种⼦陶渊明出⽣在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在邻近长江、鄱阳湖、庐⼭的柴桑乡村度过了他的少年和青年时代,⾃⼩就⽣活在这美丽的⼭⽔⽥园之中。
少时家庭还富裕,⽣活悠闲⾃在,亲近⾃然。
⼉时的⼭⽔树花,⾍鱼鸟虾都是他游戏的对象,都是他真情的寄托,在他的⼼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在灵魂深处铸就了崇尚⾃然的烙印。
“少⽆适俗韵,性本爱丘⼭”③,就是最好的见证。
陶渊明曾祖⽗陶侃曾任晋朝的⼤司马,外祖⽗孟嘉,晋代名⼠。
陶渊明的简介、故事及名句
陶渊明的简介、故事及名句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
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陶渊明的简介、故事及名句,欢迎大家分享。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陶渊明的人生轨迹: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曾做过大司马,祖父、父亲也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
但陶渊明的父亲死得早,渊明少年时,家运已衰落,“少而贫苦。
”他自述:“自余为人,逢运之贪。
箪瓢屡罄,絺綌冬陈。
”(《自祭文》)但物质生活虽然贫乏,陶渊明的精神生活却很丰富。
他学习儒家《六经》,学习《老子》、《庄子》,“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颇有“佐君立业”的政治抱负。
而另一方面,匡庐山水和田园风景,也使他爱好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学仕时期(29-41岁)晋代的门阀制度,使得“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在那种统治阶级内部互相倾轧,争权夺利十分激烈的年代,陶渊明根本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
29岁时他进入官场,当了江州祭酒,但不久便不堪吏职自解归家闲居。
以后又先后几次出任小官,不仅无由施展济世抱负,而且于“志意多所耻”。
最后一次为官是当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因不堪官场黑暗,“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辞官归田。
归田时期(42-63岁)陶渊明归田之后,即在家乡过着躬耕隐居的生活,并亲自参加了农业劳动。
这使他改变了鄙视劳动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劳动的价值;也在与农民的共同劳动和交往中,对他们产生了亲切的感情。
在他晚年,生活贫困,“老至更长饥”,但他不受“嗟来之食”,拒绝权贵的馈赠,表现出君子固穷的志气。
陶渊明的简介代表作名句
陶渊明的简介代表作名句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诗文作品博大精深,素有“山水田园诗人”之称。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这位文学大师的简介、代表作品和名句。
一、简介陶渊明,字元亮,号陶潜,是汉朝末年至东晋初年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历史学家。
生于东山县(今江西九江),死于广州府番禺县(今广州市南沙区),享年68岁。
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但他依然选择了放弃仕途,隐居在田园之中,创作出一系列优秀的诗文,被后人誉为“田园诗人的代表”。
二、代表作品1.《归去来兮辞》这是陶渊明最著名的一首诗篇,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的主题是“归”,表达的是陶渊明的思乡之情和离乡别井之苦。
其中最为著名的一句是“请君暂时休驾,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这句话意味深长,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
2.《桃花源记》《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一篇散文,它描写了一个桃花源中的美丽景色和安逸生活,透露出诗人在时代动荡的背景下,对世俗社会的失望和对人类最初的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篇文章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篇伟大的散文佳作。
3.《饮酒》《饮酒》是陶渊明的一首优美的诗歌,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领悟和对于酒的独特情感。
其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名句,被后人广为传颂,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名句之一。
三、名句解析1.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饮酒·其三》这句话出自陶渊明《饮酒·其三》中,是一句极具诗意的名句。
作者通过“采菊”与“篱下”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意境,每个字、每行都有自己独特的意义与美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最为著名的一句诗句。
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桃花源记》这句话是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的名句。
引出这句话的文句是“及至桃花盛开,有人喜之者,因以告人,其人笑而不应。
”作者所表达的是对于“不乱于心,不困于情”的深刻领悟,表明了作者理智平静的精神世界和对于人性本身的深刻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家张世英先生这样来表述“天人合一”与“审美意识”的关系:“审美意识是人与世界的交融,用中国哲学的术语来说,就是‘天人合一’……人心与天地万物‘一气流通’,融为一体,不可‘间隔’,这个不可间隔的‘一体’是唯一真实的。
”①“天人合一”在审美上的表现就是情景合一,也就是“人情”与“物景”达到“不可间隔性”的“一体”。
而这一点,南朝诗人谢灵运的山水诗还没有做到。
所谓“人情”与“物景”达到“不可间隔性”的“一体”的“天人合一”境界,在陶渊明的《饮酒二十首》(其五)这首最杰出的诗——“中国第一我们将其定位为诗”中有最典型的表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②这首诗在某种意义上应该是“中国第一诗”,其一是因为这是一首由已臻至冯友兰先生所界定的“天地境界”的诗人陶渊明所写的“超乎技”而“进于道底诗”。
其闲远自得之意,直若超然宇宙之外。
此诗的高妙更在于诗人以只可感觉、不可思议的“南山”、“飞鸟”,暗示表征显现了不可感觉亦不可思议的宇宙自然生命的“浑然大全”。
其兴会独绝之处在于:境在寰中,神游象外。
也即是说,它所表现的“情境”全在人情俗境中,但却又超拔超逸于人情俗境。
我们甚至可以说中国哲学思想的精髓浓缩在此诗中,中国诗歌艺术的极境也体现在此诗中。
纵览中国诗歌的历史,无论是李白、杜甫及苏东坡等这些站在巅峰的诗人的诗集中,还是其他一些人的诗作中,我们都找不到这样一首完美高妙地体现中国文化“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天人合一”精神的具有“纯诗”品质的杰作。
世界的微妙就在于万物存在样态的微妙,在我们的“可感觉”与“可思议”、“不可感觉”与“不可思议”中展示着无限魅力。
由此也可以知道,那些“止于技”的诗,只不过以可感觉的表征显现了世界中可感觉、可思议者。
这是一种以有限的方式所表达的“有限性存在”,而“进乎道”的诗则志在达于整全的“大道”:“有只可感觉,不可思议者;有不可感觉,只可思议者;有不可感觉,亦不可思议者。
只可感觉不可思议者,是具体底事物;不可感觉,只可思议者,是抽象底理;不可感觉亦不可思议者,是道或大全。
一诗,若只能以可感觉者表示可感觉者,则其诗是止于技底诗。
一诗,若能以可感觉者表显不可感觉只可思议者,以及不可感觉亦不可思议者,则其诗是进于道底诗。
”①陶渊明见南山、飞鸟,而“欲辨已忘言”。
他的感官所见者,虽是可以感觉底(的)南山、飞鸟,而其心灵所“见”,则是不可感觉的“大全”。
其诗以只可感觉、不可思议底(的)南山、飞鸟,表征、显现不可感觉亦不可思议底(的)浑然大全。
“欲辨已忘言”,就是借无言之“忘言”显示大全之浑然。
这种“大全的浑然”也同时表现在“悠然见南山”的“见”不能用“望”和“看”,不但因为“望”与“看”都具有“刻意”的用心而破坏了“无心的自然兴会”,而且“见”(在文言中)还具有“见”(由此看过去)和“现”(由彼呈现过来)的双重角度。
因此,值得一提的是,“悠然见南山”至今没有出现能抓住该瞬间自然兴会的神髓的英文翻译。
因为这是不可译的“大全之道”,而中文古典诗歌超逻辑、超语法的自由性本身也是不可译的!杜甫形容诗的最高境界是:“精微穿溟滓,飞动摧霹雳。
”(《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深沉的静照中“道”已通过艺术形象而具象化、肉身化。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两句诗也正谓此:“谁沉冥到/那无边际的‘深’/将热爱着/这最生动的‘生’。
”这也是中国哲学境界和艺术境界共通的旨趣——“天人合一”。
“那无边际的‘深’”与“这最生动的‘生’”在陶渊明的此诗与英国诗人布莱克的名诗“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君掌盛无边,刹那含永劫”中都有很形象的表现。
①冯友兰:《贞元六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958页。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紧承上文,稍加点化,意境全出。
冯友兰先生将此诗与魏晋玄学家郭象所说的“冥极”和“玄冥之境”的思想联系起来分析道:这个“真意”就是菊花、南山、飞鸟和他自己融为一体的那一片混沌。
这一片混沌是后得的,因为他自觉“其中有真意”。
这是通过名言,名言就是上边那几句诗。
但是得到这个真意以后,就要忘言,不忘言就破坏了那一片混沌。
贵无论所讲的无,也有混沌这个意义。
贵无论的宇宙形成论,是把无作为宇宙形成的一个环节。
崇有论则说:“至无者,无以能生。
”这就把郭象的无无论的要点一语道破了。
崇有论否定了贵无论的无,同时也否定了它的“无名之域”。
郭象的无无论则否定了贵无论的无,肯定了他的“无名之域”,混沌。
那就是他所说的“冥极”,“玄冥之境”。
这并不仅只是一种名称的改变,因为郭象所说的“冥极”和“玄冥之境”,不是宇宙形成的一个环节,而只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
①玄学“贵无论”的宇宙形成论,把“无”作为宇宙形成的一个环节,而这在哲学上是不彻底的。
郭象玄学的超越之处在于其“无无论”否定了“贵无论”的“无”,肯定了他的”无名之域“,即”混沌“。
用郭象自己的概念就是“冥极”、“玄冥之境”,这是一种“后得的混沌”。
这绝不仅只是一种名词术语的改变,因为郭象所说的“冥极”和“玄冥之境”,不是科学思维中宇宙形成的一个环节,而只是一种哲学思维,所指向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
正如道家的“无”不是世界本身,而是一种世界观。
庄子说道无所不在,遍在于宇宙万物中。
人只要消除自己与外物的界限,物我合一,便能悟道,进而与道化一、与道相浮沉。
陶渊明采菊时的悠然,即是南山的悠然;鸟的倦而知还,也即是陶渊明的倦而极高明而道中庸——陶渊明论析知还。
这就是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说的“以物观物,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无我之境”,更是《庄子》“吾忘我”精神境界的现实实现。
①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四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126页。
当然同时也是陶渊明观照万物时悟到的“真意”——生命真正的意义。
只是这“真意”在于人的心领神会。
《庄子·秋水》说:“言者所以在意也,得意而忘言”,倘一说出,便是意落言筌,所以陶渊明终于不再说下去。
然而,他已将“真意”(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暗示于我们:东篱采菊,悠然所见者;黄昏时山岚之气每分每秒都在变换着它的美丽,飞鸟联翩着归飞在回家的路上……王维诗句“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也蕴含着同样的意趣。
人情与物景在这里真是达到空前的“妙合一体”,所以朱光潜先生说:“到陶渊明手里,情景的吻合可算登峰造极。
”①在诗中“情景合一”绝非是一种“艺术技巧”的问题,而是“人情”与“物景”的“天人合一”。
当我们放下过分的物欲,不只是与自然有着一种算计的功利关系,也不再狂妄地以“万物之灵长”自居,而是将自己混化于宇宙大全的“大我”中“忘掉”那个被利害、物欲所纠缠的“小我”,那么,这个“不可间隔性”的“人情”与“物景”的“情景合一”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在“天地境界”中的人的最高的造诣是,不但觉解其是宇宙“大全”的一部分,并且自同于“大全”。
如《庄子·田子方》说:“夫天下也者,万物之所一也。
得其所一而同焉。
则四支百体将为尘垢,而死生终始将为昼夜而莫之能滑,而况得丧祸福之所介乎?”②得其所一而同焉,即自同于大全。
庄子认为这是个体的人超越生死的途径,既然生死之情都已不足忧虑,那么人生之得失与祸福又何足挂怀。
一个人自同于大全,则“我”与“非我”的分别,对于他即不存在,而这就是“天人合一”。
如此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中国第一诗”的“情景合一”是“进乎道”的“情景合一”。
歌德曾说:“真理和神性一样,是永不肯让我们直接识知的。
我们只能在反光、譬喻、象征里面观照它。
”又说:“在璀璨的反光里面我们把握到生命。
”这首“进于道底诗”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其背后的思想意趣的超越自由性,它直接以诗意的方式“在反光、譬喻、象征里面观照”、触探了宇宙自然“大全”的生命意趣,而这也本是真正的哲学——形而上学的旨趣所在,冯友兰先生认为“进于道的诗”是用“负的方法”讲形而上学就是这个意思:进于道底诗亦可以说是用负底方法讲形上学。
我们说“亦可以说是”,因为用负的方法底形上学其是“学”的部分,在于其讲形上学不能讲。
诗并不讲形上学不能讲,所以它并没有“学”的成分。
它不讲形上学不能讲,而直接以可感觉者,表显不可感觉、只可思议者,以及不可感觉,亦不可思议者。
这些都是形上学的对象。
所以我们说,进于道底诗“亦可以说是”用负底方法讲形上学。
①相对于“负的方法”的“正的方法”就是哲学思辨的方法。
让我们进一步来看前述“中国哲学思想的精髓亦浓缩在陶渊明此诗中”——这正是此诗能担当“中国第一诗”的主要卓超之处之一。
在这首诗中所表现的“大全”不是中国哲学某一家、某一派的一偏之“全”,而是中国儒释道“英雄所见”之“略同”,是儒释道思想的共识之“大全”:道家的与物冥一,儒家的万物皆备于我,佛家的无分别之证真如。
所谓“天地境界”之“理一”也,并非某家、某派“天地”之“分殊”:道家说:“与物冥。
”冥“我”与万物间底分别也。
儒家说:“万物皆备于我。
”大全是万物之全体,“我”自同于大全,故“万物皆备于我”。
此等境界,我们谓之为同天。
②在儒释道各家的“理一”中,更相同的是它们的最高境界都指向那种“欲辨已忘言”的“不可思议”,因为“大全是不可思议底。
同于大全的境界,亦是不可思议底。
佛家的证真如的境界,道家的得道的境界,照他们的说法,是不可思议底。
儒家的最高境界,虽他们未明说,亦是不可思议底。
”③中国诗歌所追求的最高妙的艺术境界也充分地体现在陶渊明此诗中,在这首诗中存在着极成熟的艺术“意境”。
在中国古代传统的文艺理论中,“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显然的是这里“主观情意”本身的境界会直接影响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的结果。
记得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柯勒律治《沮丧》一诗中有这样的诗句:啊,一道光,一片壮丽的景观一朵美丽而灿烂的云,一定是从灵魂中升起!我那想象的有塑造力的心灵。
①“我描写我想象的东西”(济慈)是一切真正的浪漫主义艺术的技巧。
如果我们用更感性的语言来表述“意境”是什么时,它应该是人类那些想象的、有塑造力的“灵魂中升起的绝丽风景”。
中国诗人柳宗元说:“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
”②兰亭若不遇王羲之,它那清流激湍,茂林修竹之景将在空山中永恒寂寞。
法国诗人马拉美说:“美是一束我们在植物界的花圃上所看不见的新花,神妙地,音乐地,从语字中升起。
”③这美的“新花”之“新”是人格灵魂之“新”。
因为艺术的文字应当跟从艺术家心灵的节奏,文字境界的高下与心灵境界的高下直接相关。
也就是所谓艺术的风格是一个人的灵魂。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之理用西方人的话来理解就是“艺术人与自然相乘”。
这是培根为艺术下的定义,已被艺术家们看成是一个“不朽的培根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