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传统方向和新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传统方向和新领域
在学术研究方面,我国比较文学“复兴”的最大得益是,既有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王元化先生的《文心雕龙创作论》等精品力著的问世,又有季羡林、杨周翰、贾植芳等前辈专家的身体力行,他们为中国比较文学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开启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如今,我们已拥有学科理论研究、中外文学文化关系、比较诗学、华人流散文学、文学人类学、形象学、译介学、生态文学批评、宗教与文学关系等多个稳定的传统学术方向和新兴研究领域,其领军人物和活跃在学坛的中青年学者,已成为令人瞩目的学术研究中坚力量,预示着我们学科的未来后继有人并发达兴旺。
(一)传统方向
学科理论、国际文学关系、比较诗学和华人流散文学研究,是我们比较文学复兴时就有的传统研究方向。
1. 国际文学关系研究
国际文学关系研究对比较文学具有基础性和起始性的意义,钱钟书先生早在80年代就说过“要发展我们自己的比较文学,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清理一下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关系。
”循此,大家渐次深入文化层面,或抉隐钩沉、考辨梳理、还原交流史实,或立足于新文学的发生去考察异国文学资源的变异转化、作出新的诠释和认识等,成果丰硕,人才济济。
若从国别文学之间关系的角度看,有季羡林、郁龙余,赵毅衡、刘海平,孟华、钱林森,卫茂平、杨武能,李明滨、陈建华、汪介之,严绍璗、韦旭升、王晓平和严明等的中印、中英、中法、中德、中俄和中日韩文学关系研究;以及中外文学思潮及相关专题研究,如赵毅衡的中国古典诗歌对美国新诗运动的影响研究,解志熙的中国唯美-颓废主义和存在主义研究,艾晓明、罗钢、罗成琰、李庆本等的中国浪漫主义思潮研究,温儒敏、陈国恩等的中国现实主义研究;孙乃修、尹鸿的精神分析理论与中国文学关系研究,孙玉石、吴晓东、尹康庄的中国象征主义思潮研究;戴锦华、孟悦、杨莉馨等的女性主义思潮研究等等。
若从中国文学主体创造角度来梳理、研究外来文学的传播、影响和接受来看,则突出体现在中国现代文学与外来文学文化关系的个案研究和专题研究两大类,乐黛云、赵瑞蕻、彭定安、王富仁、孙乃修、杨武能、刘海平、孟华、王宁、高旭东等人的研究著作,以及2005年由乐黛云教授主编的“跨文化沟通个案研究丛书”,是这方面研究的佼佼者。
若从研究基础的资料整理来看,则出版了一批费时费力的中外文学关系的综合性史著,如贾植芳、陈思和主持的《中外文学关系资料汇编》,范伯群、朱栋霖主编的《中外文学比较史(1898-1949)》,唐正序、陈厚诚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文学与西方现代主义思潮》,李万钧的《中西文学类型比较史》,周发祥、李岫主编的《中外文学交流史》,夏康达、王晓平主编的《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等。
而钱林森教授主持的两套大型丛书,即八卷本的《外国作家与中国文化》和《中外文学交流史》,是这方面研究的宏大结集。
难能可贵的还有3点:其一,对“异国形象”的关注研究,一直属于传统国际文学关系研究的范畴,而到当代,因借助于符号学、接受美学等理论与方法论,使之体系化为“形象学”的研究。
孟华教授是其在国内学界最有力的倡导者和推进者,周宁教授的成果令人瞩目,而张哲俊、蔡春华、高鸿、马丽莉等一批青年学者的著作,则反映了形象学研究的勃勃生机。
其二,许多学者在发掘和梳理交流史实的同时,还对国际文学关系的发生机制和深层原因做出了积极的理论探索。
严绍璗教授提出在民族文学视野下探讨双边或多边文学文化关系的“文学发生学”,是在确立“文学变异体”概念的前提下,通过历史文献实证和多维理论分析来还原“文学变异体”产生的历史场域,其对切入焦点的拷问启示和破解疑难的学术自信,显示了其敢于理论创新的魄力。
其三,严明、孙逊、宋莉华等从事传统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教授,运用比较文学理念与方法所进行的东亚汉文学和诗学比较研究,不仅都立项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并获省部级奖,而且还对我们开拓学术研究增长点富有启迪。
2. 比较诗学研究
我们30年的比较诗学发展脉络,可分为3个阶段并各有标志性成果问世:1.1978-1988年是其开创与奠基阶段。
重要论著有:1979年钱钟书的《管锥编》、王元化的《文心雕龙创作论》,1981年宗白华的《美学散步》和周发祥《东方与西方古典美学理论的比较》,1988年曹顺庆的《中西比较诗学》等,为比较诗学研究做出了坚实铺垫。
2.1988-1998年是其体系化尝试阶段。
主要著述有:1991年黄药眠、童庆炳的《中西比较诗学体系》、卢善庆的《近代中西美学比较》,1992年周发祥与陈炎合著的《中西比较美学大纲》,1993年乐黛云、叶朗、倪培耕主编的《世界诗学大辞典》,1994年张法的《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等。
上述著作既有对中外诗学比较的逻辑起点、可比性等理论问题的深入思考,也有对相近诗学范畴和命题作横向比较和具体探究,并将比较诗学研究引向深入。
3.1998-2008年是比较诗学的多元拓展阶段。
主要成果是饶芃子、周宪、曹顺庆、余虹、杨乃乔、陈跃红等人的相关论著。
其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如曹顺庆的《中外文论比较史·上古时期》(1998年)不惟探讨了比较诗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还突破了囿于中西的惯例,把研究视野拓宽至印度、东亚和阿拉伯等文论领域;其研究的视角与方法日益丰富,如王岳川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系列研究,王宁对后现代文论的系列研究,戴锦华对电影文本的文化诠释,王一川的形象学诗学研究等;其研究的层次不断拓展,既有兼具系统性、导论性和实践性的陈跃红的《比较诗学导论》,又有对诗学比较研究作哲学思考的杨乃乔的《悖立与整合》、余虹的《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等。
可见,比较诗学研究正方兴未艾并渐入佳境。
3. 华人流散文学研究。
中国大陆学者对“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从台港文学引发的最早关注东南亚文学,再发展到对北美、欧洲、澳新等区域的海外华文文学或华裔文学的全面研究。
从1982年在广州暨南大学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研讨会算起,至今已召开了14届全国性学术年会和国际学术研讨会。
进入20世纪90年代,原先囿于中文或外文的二分研究出现了交叉和汇合,打破语言樊篱并扩展为跨语言界的华人流散文学研究。
而且,暨南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先后建立了海外华人/华裔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或研究所,其研究对象也转为对“华人流散文学”的总体观照。
饶芃子、刘登翰等教授撰文,主张从诗学层面入手来建构海外华人文学研究的学科理论,获得了同行学者的积极呼应,并提出了有关华人流散文学发展的一系列理论问题:诸如华人文学的本土性、流散性与现代性问题,海外华人文学的世界性、边缘性与跨文化性问题,海外华人文学的文化诗学和艺术审美问题,海外华人文学研究的学科化及其建设问题等。
这是既同国际流散文学研究同步、又具中国比较文学本土化特点并富有问题意识的学术方向。
(二)新兴领域
1.文学人类学研究
从1987年弗雷泽的人类学巨著《金枝》中译本问世以来,各地出版社相继推出人类学译丛、比较研究丛书和民俗文化丛书,促进了国人知识结构和学术理念的更新。
进入90年代,学界对相关译介引进加以反思,提出了本土发展的新目标。
《文艺争鸣》、《上海文论》、《文艺研究》等杂志先后组织了专题论坛或专家笔谈,以推介这一边缘学科的动向与成果。
1991年方克强的《文学人类学批评》,首次尝试对其在我国的实践进行理论总结。
而萧兵、叶舒宪、臧克和等的“中国文化的人类学破译”丛书,徐新建主编的西南研究书系,彭兆荣教授主编的“文化人类学笔记丛书”等,是有相当份量的学术成果。
1997年高教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级优秀教材《比较文学》,书中增设了“文化人类学与比较文学”专章,这表明:文学人类学研究已从边缘登堂入室为学科的新兴教研领域,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复旦大学等还先后招收了文学人类学(或称文艺人类学、艺术人类学)方向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四川大学还成立了文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迄今为止,文学人类学学会已先后举办三届年会。
萧兵、叶舒宪、徐新建、彭兆荣等在新世纪又先后推出了20余部学术力著,一方面凸显了其在跨学科研究方面的高度自觉、大胆探索及宝贵经验,也体现出知识全球化时代人文学科的创新动力及其影响:既启发对本土文化资源的再认识、人文研究方法的新探索,又坚持学术研究与现实责任相并重。
其敏锐回应包括四川地震等社会现实问题并获取社会效应,是其最大的亮点。
2.译介学研究
“译介学”作为国内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专门术语,80年代就已出现在《比较文学导论》和《中西比较文学教程》中。
之后,谢天振于1994年推出其个人论文集《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又在国家级优秀教材《比较文学》中,以两万字的篇幅推出“译介学”专章。
接着,他又接连推出两本专著《译介学》、《翻译研究新视野》和教材《译介学导论》。
在这些论著里,他对译介学理论作了比较深入和完整的阐述,并完成了对译介学理论的基本建构。
在译介学理论的推动下,2004年上海外国语大学获批建立了国内首个独立的翻译学专业博士点和硕士点。
近年来,我国比较文学研究者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王宏志、郑海凌、许钧、王宁、王向远等在理论上作了进一步探索;卫茂平、王向远、谢天振、查明建、孟昭毅、李载道等编著了文学翻译史或翻译文学史;而在个案研究方面,王友贵、廖七一、宋炳辉、郝岚、杨柳等人对林纾、周氏兄弟、胡适、林语堂等中国现代翻译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也均作出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论述。
但必须指出,在这一领域的成绩,远远不止上述几本著作。
3.文学与宗教的跨学科研究
文学与宗教的跨学科研究近年来受到普遍重视、并产生了学术影响。
以季羡林、张中行、孙昌武、蒋述卓为代表的佛教与中国文学关系研究,奉献的是数年一剑的厚实著述。
而刘小枫、刘洪一、刘勇、杨剑龙、王列耀的基督教与中国文学文化关系研究,杨慧林、刘耘华、张西平等进行着的西方传教士与中国文学文化关系研究,朱维之、梁工的《圣经》与西方文学关系研究等,则拓展出中西宗教文化文学关系的跨学科研究众多增长点。
严家炎教授主编出版的《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丛书》,是中国文学与佛学、基督教、伊斯兰文化等多元关系探讨的新成果。
在教典翻译和学刊结集方面,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香港和大陆先后出版了“历代基督教思想学术文库”、“宗教与世界译丛”、“未名译库·基督教文化译丛”、“基督教与西方文学书系”等译作,以及《基督教文化学刊》、《神学美学》和《圣经文学研究》等。
这些书刊都是由一批从事比较文学研究的学者发起,再渐次扩展到宗教学、哲学、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成为典型的跨学科研究领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也为之增加了“文学与宗教”关系研究的立项。
2008年,仅宗教学中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其中唯一的重点项目和其他3项均由我们队伍的学者承担,可见这一领域的研究已进入国内学术研究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