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传统方向和新领域
比较文学研究第八章跨学科研究
比较文学研究第八章跨学科研究在比较文学研究中,跨学科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它通过将文学和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和对比,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
跨学科研究不仅可以扩展我们的研究范围,还可以提供多个学科的视角,从而使我们的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入。
在本章中,我们将重点介绍跨学科研究在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其带来的挑战和价值。
跨学科研究在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跨学科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学作品背后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通过对比不同文学作品中的社会和文化因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
例如,通过将中国古代文学和西方文学进行对比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道德、家庭和社会角色的理解和价值观。
再次,跨学科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拓展文学研究的领域和范围。
传统的文学研究主要关注文学作品本身,而跨学科研究则可以将文学与其他领域的研究进行结合,如历史、艺术、文化等。
通过将文学作品与这些领域进行对比研究,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文学作品在不同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的意义和价值。
例如,通过将文学作品与历史研究进行对比研究,我们可以揭示文学作品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写和反映。
最后,跨学科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文学研究中的新问题和新方法。
通过将文学与其他学科进行对比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文学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限制,并尝试寻找新的研究方法和途径。
例如,通过将文学作品与计算机科学进行对比研究,我们可以开发出一些新的文学研究方法,如文学语言处理和自然语言生成。
然而,跨学科研究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不同学科之间存在不同的研究方法和专业术语,跨学科研究需要跨越学科的壁垒和语言障碍。
其次,跨学科研究需要研究者具备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这对研究者的专业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此外,不同学科之间的理论和方法可能存在冲突和矛盾,因此跨学科研究需要研究者具备较高的学科协调能力。
尽管存在一些挑战,跨学科研究在比较文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比较文学比较文学中国学派
比较文学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简介比较文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涉及到文学和文化,通过对多种文学作品的比较和分析,探讨不同文学体系和文学传统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
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可涉及到不同国家、不同时间段、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了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
在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中国学派,本文将以此为主题进行讨论。
中国学派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学派的出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中国引进了西方的比较文学理论与方法,从而奠定了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学术地位。
最早的中国学派成员包括鲁迅、胡适等知名学者,他们通过对中国和西方文学的比较研究,寻求到了中国文学的独特性和发展方向。
中国学派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在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中国学派主要集中在对外文学的研究,通过比较分析西方文学和中国文学,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之后的几十年,中国学派逐渐开始关注自身文学的比较研究,这主要是出于对中国文学传统的重新认识和发展的需要。
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学派的研究更加多样化和庞大化,涉及到更多的学科领域和研究课题。
这种发展趋势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国际化进程,使得中国学派能够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比较文学研究进行对话和交流。
中国学派的特点中国学派的研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文学与文化的结合中国学派着重强调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结合,认为文学是文化的一部分,不能孤立地研究。
通过对不同文学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表达方式的比较,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读不同文学体系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跨文化的角度中国学派在比较文学研究中注重跨文化的角度,不仅关注中国文学的比较研究,也关注中国文学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文学的对比。
通过不同文学体系的比较,可以发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影响,促进跨文化的理解和交流。
社会关怀与批评精神中国学派的研究关注社会现实和人类命运,注重文学对社会的批判和反思作用。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比较分析,揭示作品中所蕴含的社会问题和人性困境,引发对社会和人类命运的思考。
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
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中国比较文学是一门比较文化的学科,它研究多个文化地区之间的文学相互影响,探讨不同文学之间的异同,从而构建一个跨越不同时间和地域的文学对话。
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加剧,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比较文学的历史发展和未来前景。
一、中国比较文学的历史发展中国比较文学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的“文学革命”。
当时的中国,西方文学进入,中国的文艺界陷入了“新与旧、洋与中”的分裂状态。
为了摆脱“洋奴化”和复兴中华文化,一批文学家开始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将中西文学进行对比研究。
蔡元培、鲁迅、钱钟书、陈独秀、胡适等名家,都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开拓者。
他们在阐述中国文学的同时,也借鉴西方文学成果,以全球性的角度审视中国文学的发展。
这开创性的工作,为中国比较文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比较文学逐渐由政治宣传工具转向学术研究领域。
1952年,《比较文学》这本刊物在中国正式创办,比较文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进入新时期,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进一步加速。
70年代以来,中国加入国际比较文学研究团体,与全球比较文学界进行广泛交流和合作。
中国学者开始运用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以世界范围内的规模和角度综合比较分析多个文化体系之间的异同。
二、中国比较文学的特点中国比较文学的特点在于它既是一门文学研究方法,又是一项跨学科的学术研究。
它跳脱了学科的界限,以开放性、综合性、交叉性的研究风格,为文学研究开辟了全新的视域。
1. 开放性。
中国比较文学以世界范围内的跨文化比较为基础,借鉴西方比较文学成果,并结合中国文化现实,从而形成了民族特色鲜明的比较文学研究方法。
同时,它还充分开放和接纳其他文化的影响,创造性地将多元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更为灵活多样的文学研究方法。
2. 综合性。
中国比较文学不仅仅是跨文化比较,还包括了不同文学范畴、不同时期、不同受众的比较分析,呈现出多层次和多方位的比较视野。
比较文学研究的学术创新
比较文学研究的学术创新比较文学研究是一种具有跨文化和传统的视野,以比较为手段进行文本分析、阐释和研究的学术领域。
作为一种跨越不同文本和形式的研究方法,比较文学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随着全球化的进展,比较文学研究也不断推进新的学术创新,以更好地贡献于期刊书籍创新和跨越文化领域的研究领域。
首先,比较文学研究的学术创新在文本分析的方法上进行了创新。
在前期研究中,文学研究往往只是针对某一形式或主题进行比较,以此来寻找异同点和交汇的地方。
然而,现代比较文学研究进一步提出了“文本的非连续性”概念,即不同文本之间可能出现不同的合并方式,也就是说,文本分析需要了解不同形式和主题之间的联结和隔膜。
由于全球化对文学研究产生的影响,比较文学研究已经从区域文化分析进化为一种更全球性的研究方法,旨在将文本与全球视野融合在一起。
其次,比较文学研究的学术创新还体现在研究主题的跨文化研究上。
传统的文学研究中,往往以特定地域、时代、文化环境以及文化背景作为研究对象,显然这种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很大,无法适应多元化和全球化的现代社会趋势。
然而,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进展,比较文学研究逐渐将焦点从局部转向全局,进行全球性的比较研究。
在新的研究视野下,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越来越跨文化,例如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等国家之间的比较研究,中国汉族文学和藏族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以及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之间的比较研究。
最后,比较文学研究的学术创新在研究视野上的创新也非常显著。
这种创新的核心在于“全球美学”和“全球文学体系”的提出,往往是将现代文学研究的重点从单一的文化或地域性转化为全球性。
学者们通过全球美学的视角来了解文学作品和文化中普遍存在的美学特征,并对文学作品进行全面和比较性的分析。
这种全球性的研究视角使得比较文学研究在进行跨文化研究的同时,也可以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性,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和交流。
综上所述,比较文学研究的学术创新不仅体现在方法、主题和视野上的创新上,同时也体现在丰富了文学研究的研究领域和视野。
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与范式
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与范式比较文学作为一种跨越国界、文化、语言的文学研究方法,从其兴起起便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发展。
与传统文学研究方法的以国内文学为中心、以单一文学体制作为切入点不同,比较文学通过对不同文学体系中多元文本的分析,从而深入挖掘文学的共性与异同,探讨文学形式与文化交融的本质。
本文将从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与范式入手,探讨其在文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性。
比较文学:对文化的批判性认识百年风雨变幻,比较文学所囊括的研究范围也在不断地拓展与深化。
从最初的欧美文学到现如今的东亚文学、亚非文学等,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在逐渐扩张的同时,其核心内涵也在不断地拓展。
创始人安东尼·佛洛伊德曾提出过,“比较文学是一种方法,同时又是一种对文化的批判性认识。
”可见,比较文学所研究的不是单一的文本,而是文本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正如著名比较文学学者何光毅所言“比较文学是面对我们所拥有的多元文学,及其共性与特殊性的一种研究方法。
”因此,比较文学并不是为了满足于文本的表层现象进行浅尝辄止的研究,而是要通过对文本间普遍存在的相似与差异的探讨,深入挖掘文学的本质所在。
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相较于单一文本的研究,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更注重各个文学体系之间的交流。
在研究过程中,方法本身也是相对开放的。
尤其是在跨文化研究的过程中,比较文学注重跨文化交流和文化转化的研究方法。
跨文化比较研究中的方法意味着比较文学研究方法无固定不变的研究模式,是一种寻求对比文学共性与差异的不断适应、修正以及更新的动态研究。
在实际研究中,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国际性的国际性是比较文学最显著的研究特点之一。
比较文学跨越国界、文化以及语言,将不同的文学体系进行融合。
因此,比较文学的研究过程中,各个国家的学者可以在相互交流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和研究各自国家的文化特性。
2. 多文本性的多文本性也是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特点之一,意味着该领域的研究者需要具备掌握不同文学体系、不同文本之间的异同之处、相似之处的能力。
比较文学-第四章_文学范围内比较研究的若干领域
(一)、什么是神话
从社会学角度看,它是“人民的幻想用一种 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态 本身”。 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看,它起源于巫术和宗 教的祭祀、礼仪。 从哲学的角度看,它是人类最古老的认识论 -泛灵论和最古老的思维方法-比拟类推的 产物。
(二)、神话的特点
一种口头文学 与宗教有密切的联系 既虚幻又反映现实生活 是后世文学的“武库”
《民间文学母题索引》斯蒂思· 汤普森
(五)、心理分析学派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荣格、弗莱等,从 心理活动的层面分析和寻找神话产生的原因。
(五)、心理分析学派
弗洛伊德
《梦的解析》《图腾与禁忌》《精神分析引论》 本我 无意识 自我 前意识 超我 意识
力比多
“俄狄浦斯情结” “厄勒克特拉情结”
(五)、心理分析学派
(三)、民间文学
广义 指在民间以口头方式广泛流传的文学, 包括神话、传说、民歌、民谣、民间故事、 寓言、童话、谚语等各种类型。 狭义 由文人的创作相对的一个概念,指民间 艺人的创作。
(四)、神话与民间文学的区别
神话是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原始氏族部落、 早期奴隶社会)内 ,由先人进行的一种不自 觉的艺术加工,是大众的集体创作; 民间文学是指人类逐渐走出蒙昧状态之 后的自觉的艺术创造,大都由特定的讲述者 或传承者完成,属于个人创作。
章、表、奏、议,则准的乎典雅;赋、 颂、歌、诗,则羽仪乎清丽;符、檄、书、 移,则楷式于明断;史、论、序、注,则师 范于核要;箴、铭、碑、诔,则体制于弘深; 连珠、七辞,则从事于巧艳。比循体而成势, 随意而立功者也。虽复契会相参,节文互杂, 譬五色之锦,各以本采为地矣。
中国现行分类方法
三分法 抒情类、叙事类、戏剧类 四分法 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比较文学研究的新思路与方法
比较文学研究的新思路与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比较文学研究也在不断更新和变革中。
传统的比较研究主要是将不同文学体系的文本进行对比,把握它们之间的共通和差异,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学研究者开始关注文学作品之间的互文性和跨文化交流。
比较文学研究的新思路和方法也由此而生。
首先,新的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将传统比较研究与文化研究相结合。
传统的比较研究主要关注文本之间的相似和不同,而文化研究则更着重于文本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现象。
新的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探究文本本身及其所处的社会背景与文化现象之间的相互作用。
其次,跨文化交流的研究也越来越成为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分支。
传统的比较研究主要是将同一文学体系中的文本进行比较,而跨文化交流的研究则试图探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似和不同,以及它们之间的互文性。
这种研究方法有助于增强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
再次,新的比较文学研究方法更加注重文学作品的实践意义和社会价值。
传统的比较研究主要关注文本本身的文学价值,而新的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则更加关注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和实践价值。
这种研究方法有助于把握文学作品与社会、历史和人文精神等方面的关联,更好地反映文学作品的现实意义。
最后,新思路的比较文学研究方法更加注重跨学科合作。
传统的比较研究主要是文学研究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的,而新的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则更加倡导跨学科合作,集合其他领域的专业知识进行文本分析和研究。
跨学科合作有助于拓宽比较文学研究的视角和深度,提升研究成果的实用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总之,比较文学研究的新思路和方法,更加注重文学作品所处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关注跨文化交流和实践意义,倡导跨学科合作。
这种研究方法的发展,将不断推动比较文学研究的深入和广泛,为我们更好地认知人类文化和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提供了新的途径和视角。
同时,新的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由于不同文本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和复杂性,研究人员需要具备跨文化的视野和深度,这需要一定的跨学科知识和素养。
中国文化的三次转型与中国比较文学源流
国际交流:中国 比较文学将加强 与国际学术界的 交流与合作,推
动中国比较文学 走向世界
理论创新:中国 比较文学将在理 论创新方面取得 突破,形成具有
中国特色的比较 文学理论体系
04
中国文化转型与比较文学的相互 影响 章节副标题
文化转型对比较文学的影响
文化转型为比较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和视角 文化转型促进了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和繁荣 文化转型使得比较文学研究更加深入和全面 文化转型为比较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
培养跨文化人才:比较文学研究可以培养具有跨文化视野和素养的人才,为中国文 化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比较文学研究对于跨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
比较文学研究有助于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比较文学研究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比较文学研究有助于推动跨文化交流的创新和发展 比较文学研究有助于培养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
比较文学在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价值
促进文化交流:比 较文学可以促进不 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和理解,增进文化 多样性。
提升文化自信:比 较文学可以帮助我 们更好地认识和传 承自己的文化,提 升文化自信。
推动文化创新:比 较文学可以激发文 化创新,推动文化 发展。
促进文化融合:比 较文学可以促进不 同文化之间的融合 ,形成新的文化形 态。
代表人物:朱 熹、陆九渊等
主要思想:强 调心性修养, 注重道德实践
影响:对中国 文化产生了深 远影响,影响 了后世的哲学、 文学、艺术等
领域
第三次转型:从宋明理学到现代新文化
宋明理学:以朱熹、王阳明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体系 现代新文化:以五四运动为标志,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 转型原因: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国内社会变革的需要 转型影响: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略论中国比较文学:发展脉络现状及展望
略论中国比较文学:发展脉络现状及展望1. 引言1.1 中国比较文学的定义中国比较文学的定义是指一门研究跨文化之间相互影响和比较的学科,通过对不同文学体裁、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与分析,揭示其共性和差异性。
在这个过程中, 可以探讨不同文学及文化间的共同特点、异同之处,并增进人们对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交流。
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不仅包括文学作品的文本比较,还包括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比较,以及文学与历史、哲学、社会等领域的关联性。
通过比较文学的研究,可以拓展文学研究范围,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弘扬世界文化多样性,这对于推动中国与世界文化的互动、促进文学的多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比较文学的定义】1.2 研究意义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
比较文学的研究可以促进不同文学传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有助于拓展文学研究的视野和深度。
通过比较文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读各种文学作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形式和内涵意义,从而更好地把握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和世界意义。
比较文学的研究有助于推动文学跨文化传播和国际化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不同文学传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变得日益密切。
比较文学的研究为文学作品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有助于促进文学作品在不同文化空间的传播和接受,推动文学跨国合作与共享,促进世界文学的繁荣与发展。
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既有理论意义,又具有实践意义。
通过对比较文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世界文学的多样性和共通性,促进文学艺术的创新与传承,推动文学研究的跨越和发展,为丰富人类文化遗产作出新的贡献。
【字数:233】1.3 研究现状在中国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目前的研究现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比较文学研究在中国逐渐受到更多学者和研究机构的重视,学术氛围越发浓厚。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在学科交叉和跨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涉及范围日益广泛。
比较文学“影响研究”新解
比较文学“影响研究”新解一、概要本文旨在探讨比较文学中的“影响研究”这一重要领域的新发展和特点。
影响研究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致力于探讨一种文学作品对另一种文学的产生和发展的影响。
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间的交流与互动日益频繁,影响研究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影响研究的定义和内涵:将简要阐述影响研究的起源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
影响研究的类型与方法:介绍影响研究的各种类型,如文学影响、文化影响等,并探讨其常用的研究方法。
影响研究的现实意义:分析影响研究对于促进文化交流、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创作以及推动文学创新等方面的价值和作用。
1.1 背景及意义比较文学研究,作为国际文学研究领域中的一门跨文化、跨学科的重要分支,自20世纪初诞生以来,经历了百年的发展与变革。
最初的比较文学研究主要聚焦于文学作品的跨文化、跨语言、跨体裁的比较分析,其目的是探讨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影响研究”逐渐受到学界的重视。
这一趋势的发展,不仅源于比较文学研究的自身需求,更是在更大背景下对文学交流与文化传播现实的回应。
在多元文化碰撞、交流、融合的今天,如何重新审视和理解文学作品之间的影响关系,成为了比较文学研究者无法回避的重要议题。
“影响研究”不仅仅是对传统文献学的回归,更是对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与冲突的深刻反思。
它关注的是文学作品如何在不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产生深远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如何反过来塑造和改变原来的文学传统。
这一研究视角的引入,无疑为比较文学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更加深刻的洞察力。
“影响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方法,仍然在推动比较文学研究的深化和发展。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愈发频繁,文学作品之间的影响与反影响关系也愈发复杂。
深入研究“影响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对于揭示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中外文化的深度交流与融合具有深远的意义。
比较文学发展前景-比较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比较文学发展前景-比较文学论文-文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1发展历程中国比较文学是在20世纪初发轫,20年代后作为一个学科开始孕育。
80年代后,作为最具开放性、先锋性的学科之一,得到了迅猛发展。
90年代前后,世界更深入地进入全球化,中国的比较文学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1.1初兴阶段20世纪初,许多有识之士为了拯救民族危亡、唤起民众,在引进外国人文社会科学著作的同时,也翻译介绍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使发轫于欧洲的比较文学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开始被引入了中国,这为比较文学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1.2发展与滞缓阶段20世纪30年代中期及40年代初,比较文学出现了一个小高潮,先后问世了一批比较文学著作和很有影响的论文。
以后的中国比较文学开始进入了一个特殊的时期。
1949~1965年,主要受前苏联“一些”的影响,致使比较文学发展处于阻滞状态;1966~1976年,“ ”时期,整个文坛处于荒芜状况,根本谈不上比较文学研究。
1.3复兴阶段1978年,中国大地万象复苏,这为比较文学的全面复兴创造了极好的时代条件。
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复兴是以钱钟书的巨著《管锥篇》1979年的出版为标志的,从此比较文学在中国的迅速崛起,揭开了比较文学复兴的序幕。
中国的比较文学以惊人的速度在全国范围发展蔓延,其队伍的人数与素质、研究的广度与深度,都超过以前任何一个时期,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壮观局面。
1.4蓬勃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有以下特点:第一,注重理论探讨和研究。
我国著名比较文学家曹顺庆等专家积极呼吁建立“中国学派”,并且对“中国学派”的基本特色和方法论体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将比较文学研究推向了一个更新的阶段。
第二,我国比较文学研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令世界同行刮目相看,在国际比较文学界争得了一席之地。
同时,我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完全与国际接轨,进一步扩大了与国际的交流。
2发展前景进入21世纪,中国比较文学除了对学科的常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外,特别在以下几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也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第三讲、比较文学研究类型
二、主题学研究内容
• 1、题材史研究 • 2、母题研究 • 3、人物意象研究
题材史研究
• 研究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作家对相同或相似题 材的不同处理。
• 重点: • 1、为什么在不同的国家会产生同一类型的故
事。 • 2、不同作家对同一故事的处理,如何体现了
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 • 例子:《灰阑记》
三、形象学的研究范围及前景
• 1、研究方法 • 文本外部研究 跨学科研究 • 文本内部研究 词汇 故事情节 • 2、前景
举例
• 外国人心目中的俄罗斯人形象 • 外国人心目中的英国人形象 • 外国人心目中的德国人形象 • 外国人心目中的法国人形象 • 外国人心目中的日本人形象 • 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人形象
四、文学误读
• 1、专化意义的误解(无意误读) • 2、以自己的文化性格看待他国文化(无
意误读)
• 3、理解异质文化,但为了适合自己的需 要误读。
第二章 平行研究
(美国学派及其平行研究)
• 一、定义:
• 是对影响研究的继承与发展,扩展到没 有事实关系的跨文化的文化现象的比较 研究。
• 强调不同国家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 的比较,以及文学与其他学科的比较。
• 严复《天演论》
第四节 变异研究
• 变异研究是传统实证性研究---(异域)形象 学(地点、器物、人物)。
一、形象学的定义和特点
1定义:是作家及集体想象物对作为他者的异国 和异民族的想象
2变异性的层面 3综合性的层面 二、形象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
1注视者 2他者 3注视者与他者的关系:狂热、憎恨、亲热
• 《菊与刀》
外国人心目中的美国人形 象
• 看重别人对自己的印 象
新文科视域下的比较文学教研-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新文科视域下的比较文学教研-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新文科视域下的比较文学教研是当今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研究不同文学作品之间联系与相互影响的学科,旨在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升其文学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的文学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新文科视域下,比较文学教研通过将各种文学作品进行对比、交流与对话,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思考平台。
它不仅关注单一文学作品的解读和分析,更注重将各种文学作品相互比较与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和文化思考能力。
新文科视域下的比较文学教研也对传统的文学教育模式进行了一定的突破和创新。
它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学作品,而是将不同地区、不同时间背景、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学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通之处,增加他们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性和理解力。
新文科视域下的比较文学教研在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综合素养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它通过比较文学作品中的文化瑰宝,帮助学生拓宽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思路,增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和友谊。
同时,比较文学教研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和职场要求。
综上所述,新文科视域下的比较文学教研已经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它通过比较、对话和交流各种文学作品,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变革,比较文学教研必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了本篇长文的整体结构安排。
在本篇文献中,文章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
在引言部分,首先对本篇文章的主题进行了概述,说明了新文科视域下比较文学教研的背景和意义。
接着介绍了文章的整体结构,即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的内容安排。
中日比较文学研究之现状与未来
中日比较文学研究之现状与未来中日比较文学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兴起,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已成为当前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中日比较文学研究旨在通过比较中日两国文学作品及其文化背景,深入探讨两国文学的异同与相通之处,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
本文将从中日比较文学研究的现状、其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日比较文学研究的现状中日比较文学研究的兴起主要得益于文化全球化以及两国间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
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的文学作品和文化现象相互渗透、交织,中日两国的文学作品之间也有着许多交叉和影响。
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中日两国文学之间的交流愈加繁荣,例如中国翻译家王蒙便在日本享有很高的声誉;而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村上春树等众多作家的作品也在中国广受欢迎,这为中日比较文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
当前,中日比较文学研究已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和研究方法。
研究领域涉及诸多方面,如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化翻译等等。
理论上,比较文学主要以文化对比的方式,通过比较两国文化的共性和差异来分析文学现象。
同时,中日比较文学研究还受到后殖民主义、跨国文化研究等多种文化相关的理论的影响。
实证研究上,研究者通过比较分析中日两国文学作品及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来揭示两国文学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从而使现象更加具象化。
二、中日比较文学研究面临的问题尽管中日比较文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其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
其中最大的问题便是在研究方法上的局限性。
当前,中日比较文学研究主要以双向比较为主,即将中日两国文学作品分类,通过对比两国作品的相似和不同来探讨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这种方法虽然有其优势,但在教育、政治、社会等领域所涉及到的问题却往往无法得到充分的解释。
一方面,单纯的双向比较容易导致文化偏见和文化误解的出现。
虽然相互比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身文化,但其本身却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主观体验,其实效性有限。
中外比较文学研究专题
中外比较文学研究专题中外文学是文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从不同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出发,探究中外文学作品之间的异同与联系,探讨文学作品背后所嵌入的世界观、人类观、价值观等问题。
中外文学研究的比较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分为文学历史比较、文学风格比较、文学思想比较、文学技巧比较等。
本篇文章将从几个方面对中外文学的比较研究进行论述,以期让读者更加深入了解这一领域。
一、文学历史比较文学是历史的产物,每个时代的文学都受到当时的政治、文化、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通过对中外文学历史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各个时代文学的异同点以及不同文学流派之间的关系。
比如,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都产生了众多不同的文学流派,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等;而西方文学中也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代派等文学流派。
对这些不同的文学流派进行分析与比较,可以揭示各个文学流派的共性和差异,有利于读者深入理解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意义。
二、文学风格比较文学作品的风格是作者的个人风格、时代风格以及文学流派风格的综合体现。
通过比较分析中外文学作品的风格,可以发现不同文学作品的特点和风格差异,同时也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学流派的风格特点。
比如,唐诗和西方浪漫主义诗歌都重视感情的表达,在表现手法上也都倾向于使用具有感染力的抒情语言;但唐诗则更为注重意境和气势的表达,而浪漫主义则更为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幻想的呈现。
通过文学风格的比较,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中外不同文学作品所表现出的艺术形态及内在特征。
三、文学思想比较文学思想是文学作品中一个重要的层面,它反映了作者独特的文化背景、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境界。
通过中外文学思想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不同作品所体现出的思想内涵、人类观、价值观等异同点。
比如,在中国文学中,儒家文化一直是一种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思想,其价值观中注重个人修身、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等特点深受中国文学家的推崇;而西方文学则更为注重表现个体主义、自由、平等等人文主义思想。
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
中西文学比较
比较文学的 定义:研究 不同国家、 不同文化背 景下的文学 现象和文学
随着对外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开始借鉴国外先进理论 和方法,逐渐与国际接轨。
改革开放后,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在主题、方法和理论上都有了很大的 突破和创新。
这一时期,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学者和研究成果, 为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03
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内容
章节副标题
比较文学理论
研究意义:比较文学的研究意义在于促进世界文学的发展,推动文化交流 与融合。
04
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
章节副标题
文献研究法
研究方法:通过查阅文 献、资料,对比较文学 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目的:了解比较文 学的发展历程、理论体 系和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包括比较文 学的定义、历史、理论、
方法、应用等方面
研究价值:为比较文学 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
06
中国比较文学的未来发展
章节副标题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交流的融合
比较文学的发展趋势:全球化、跨文化交流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交流的关系: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比较文学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促进文化交流、增进文化理解 跨文化交流对比较文学的影响:拓宽研究领域、丰富研究方法
比较文学与全球化的关系
全球化趋势: 比较文学在 全球范围内 传播和交流
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பைடு நூலகம்
中日比较文学研究资料汇编
中日比较文学研究资料汇编1.导言中日文学是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部分,也是中日两国民族文化交流的窗口。
中日两国文学的比较和研究早就展开,涵盖内容包括文学体裁、思想、文化等诸多方面。
这篇文章将从中日比较文学研究资料的角度,分别介绍中日两国文学的比较和研究。
2.中日文学的比较中日两国文学有着相似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承。
在作品的文化内涵、书写形式、思想表达等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前现代时期的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对比可以发现:中国文学在受到古典文学的影响,以呈现生命哲学和思想为目标;而日本文学则是承袭古代文化去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心境。
例如,近藤芳美的小说《黑铁的骑士》与古代文学的《枕草子》都涉及了相似的主题。
而从作品的细节、语境等层面来看,中日文学的异同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探讨。
3.中日文学研究的成果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中日两国的学者也积极投身于中日文学研究中,不断推进了双方文学的交流与发展。
而在这个过程中,也产生了丰富的文学研究成果。
例如中国的《中日比较文学研究》、《日本现代文学》以及日本的《周刊新潮》、《文学界》等。
这些书籍期刊不仅全面梳理中日文学的发展变迁,更为关注文学与现代社会、历史等方面的融合。
为中日两国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中日文学对比研究的新领域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中日文学的研究也逐渐朝多元化、跨越时空的方向拓展。
例如“都市文学”、“少年文学”、“公共事务文学”这些新领域的涌现。
其中,都市文学通过对村落流失、现代化、社会结构转变等现象的观察,呈现了当今社会的生活景象和文化状况。
而少年文学则更注重教育与儿童文学关系的探究,帮助孩子理性思考,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公共事务文学则是相对大众的文学,主要关注表现社会现状和重大时事的文学作品。
这些新领域的涌现,为中日文学的比较和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思路。
5.结语中日文学的比较和研究不仅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部分,也是两国民间友好交往的重要途径。
随着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日文学的研究也需要不断更新的视角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传统方向和新领域在学术研究方面,我国比较文学“复兴”的最大得益是,既有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王元化先生的《文心雕龙创作论》等精品力著的问世,又有季羡林、杨周翰、贾植芳等前辈专家的身体力行,他们为中国比较文学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开启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如今,我们已拥有学科理论研究、中外文学文化关系、比较诗学、华人流散文学、文学人类学、形象学、译介学、生态文学批评、宗教与文学关系等多个稳定的传统学术方向和新兴研究领域,其领军人物和活跃在学坛的中青年学者,已成为令人瞩目的学术研究中坚力量,预示着我们学科的未来后继有人并发达兴旺。
(一)传统方向学科理论、国际文学关系、比较诗学和华人流散文学研究,是我们比较文学复兴时就有的传统研究方向。
1. 国际文学关系研究国际文学关系研究对比较文学具有基础性和起始性的意义,钱钟书先生早在80年代就说过“要发展我们自己的比较文学,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清理一下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关系。
”循此,大家渐次深入文化层面,或抉隐钩沉、考辨梳理、还原交流史实,或立足于新文学的发生去考察异国文学资源的变异转化、作出新的诠释和认识等,成果丰硕,人才济济。
若从国别文学之间关系的角度看,有季羡林、郁龙余,赵毅衡、刘海平,孟华、钱林森,卫茂平、杨武能,李明滨、陈建华、汪介之,严绍璗、韦旭升、王晓平和严明等的中印、中英、中法、中德、中俄和中日韩文学关系研究;以及中外文学思潮及相关专题研究,如赵毅衡的中国古典诗歌对美国新诗运动的影响研究,解志熙的中国唯美-颓废主义和存在主义研究,艾晓明、罗钢、罗成琰、李庆本等的中国浪漫主义思潮研究,温儒敏、陈国恩等的中国现实主义研究;孙乃修、尹鸿的精神分析理论与中国文学关系研究,孙玉石、吴晓东、尹康庄的中国象征主义思潮研究;戴锦华、孟悦、杨莉馨等的女性主义思潮研究等等。
若从中国文学主体创造角度来梳理、研究外来文学的传播、影响和接受来看,则突出体现在中国现代文学与外来文学文化关系的个案研究和专题研究两大类,乐黛云、赵瑞蕻、彭定安、王富仁、孙乃修、杨武能、刘海平、孟华、王宁、高旭东等人的研究著作,以及2005年由乐黛云教授主编的“跨文化沟通个案研究丛书”,是这方面研究的佼佼者。
若从研究基础的资料整理来看,则出版了一批费时费力的中外文学关系的综合性史著,如贾植芳、陈思和主持的《中外文学关系资料汇编》,范伯群、朱栋霖主编的《中外文学比较史(1898-1949)》,唐正序、陈厚诚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文学与西方现代主义思潮》,李万钧的《中西文学类型比较史》,周发祥、李岫主编的《中外文学交流史》,夏康达、王晓平主编的《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等。
而钱林森教授主持的两套大型丛书,即八卷本的《外国作家与中国文化》和《中外文学交流史》,是这方面研究的宏大结集。
难能可贵的还有3点:其一,对“异国形象”的关注研究,一直属于传统国际文学关系研究的范畴,而到当代,因借助于符号学、接受美学等理论与方法论,使之体系化为“形象学”的研究。
孟华教授是其在国内学界最有力的倡导者和推进者,周宁教授的成果令人瞩目,而张哲俊、蔡春华、高鸿、马丽莉等一批青年学者的著作,则反映了形象学研究的勃勃生机。
其二,许多学者在发掘和梳理交流史实的同时,还对国际文学关系的发生机制和深层原因做出了积极的理论探索。
严绍璗教授提出在民族文学视野下探讨双边或多边文学文化关系的“文学发生学”,是在确立“文学变异体”概念的前提下,通过历史文献实证和多维理论分析来还原“文学变异体”产生的历史场域,其对切入焦点的拷问启示和破解疑难的学术自信,显示了其敢于理论创新的魄力。
其三,严明、孙逊、宋莉华等从事传统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教授,运用比较文学理念与方法所进行的东亚汉文学和诗学比较研究,不仅都立项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并获省部级奖,而且还对我们开拓学术研究增长点富有启迪。
2. 比较诗学研究我们30年的比较诗学发展脉络,可分为3个阶段并各有标志性成果问世:1.1978-1988年是其开创与奠基阶段。
重要论著有:1979年钱钟书的《管锥编》、王元化的《文心雕龙创作论》,1981年宗白华的《美学散步》和周发祥《东方与西方古典美学理论的比较》,1988年曹顺庆的《中西比较诗学》等,为比较诗学研究做出了坚实铺垫。
2.1988-1998年是其体系化尝试阶段。
主要著述有:1991年黄药眠、童庆炳的《中西比较诗学体系》、卢善庆的《近代中西美学比较》,1992年周发祥与陈炎合著的《中西比较美学大纲》,1993年乐黛云、叶朗、倪培耕主编的《世界诗学大辞典》,1994年张法的《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等。
上述著作既有对中外诗学比较的逻辑起点、可比性等理论问题的深入思考,也有对相近诗学范畴和命题作横向比较和具体探究,并将比较诗学研究引向深入。
3.1998-2008年是比较诗学的多元拓展阶段。
主要成果是饶芃子、周宪、曹顺庆、余虹、杨乃乔、陈跃红等人的相关论著。
其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如曹顺庆的《中外文论比较史·上古时期》(1998年)不惟探讨了比较诗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还突破了囿于中西的惯例,把研究视野拓宽至印度、东亚和阿拉伯等文论领域;其研究的视角与方法日益丰富,如王岳川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系列研究,王宁对后现代文论的系列研究,戴锦华对电影文本的文化诠释,王一川的形象学诗学研究等;其研究的层次不断拓展,既有兼具系统性、导论性和实践性的陈跃红的《比较诗学导论》,又有对诗学比较研究作哲学思考的杨乃乔的《悖立与整合》、余虹的《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等。
可见,比较诗学研究正方兴未艾并渐入佳境。
3. 华人流散文学研究。
中国大陆学者对“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从台港文学引发的最早关注东南亚文学,再发展到对北美、欧洲、澳新等区域的海外华文文学或华裔文学的全面研究。
从1982年在广州暨南大学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研讨会算起,至今已召开了14届全国性学术年会和国际学术研讨会。
进入20世纪90年代,原先囿于中文或外文的二分研究出现了交叉和汇合,打破语言樊篱并扩展为跨语言界的华人流散文学研究。
而且,暨南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先后建立了海外华人/华裔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或研究所,其研究对象也转为对“华人流散文学”的总体观照。
饶芃子、刘登翰等教授撰文,主张从诗学层面入手来建构海外华人文学研究的学科理论,获得了同行学者的积极呼应,并提出了有关华人流散文学发展的一系列理论问题:诸如华人文学的本土性、流散性与现代性问题,海外华人文学的世界性、边缘性与跨文化性问题,海外华人文学的文化诗学和艺术审美问题,海外华人文学研究的学科化及其建设问题等。
这是既同国际流散文学研究同步、又具中国比较文学本土化特点并富有问题意识的学术方向。
(二)新兴领域1.文学人类学研究从1987年弗雷泽的人类学巨著《金枝》中译本问世以来,各地出版社相继推出人类学译丛、比较研究丛书和民俗文化丛书,促进了国人知识结构和学术理念的更新。
进入90年代,学界对相关译介引进加以反思,提出了本土发展的新目标。
《文艺争鸣》、《上海文论》、《文艺研究》等杂志先后组织了专题论坛或专家笔谈,以推介这一边缘学科的动向与成果。
1991年方克强的《文学人类学批评》,首次尝试对其在我国的实践进行理论总结。
而萧兵、叶舒宪、臧克和等的“中国文化的人类学破译”丛书,徐新建主编的西南研究书系,彭兆荣教授主编的“文化人类学笔记丛书”等,是有相当份量的学术成果。
1997年高教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级优秀教材《比较文学》,书中增设了“文化人类学与比较文学”专章,这表明:文学人类学研究已从边缘登堂入室为学科的新兴教研领域,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复旦大学等还先后招收了文学人类学(或称文艺人类学、艺术人类学)方向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四川大学还成立了文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迄今为止,文学人类学学会已先后举办三届年会。
萧兵、叶舒宪、徐新建、彭兆荣等在新世纪又先后推出了20余部学术力著,一方面凸显了其在跨学科研究方面的高度自觉、大胆探索及宝贵经验,也体现出知识全球化时代人文学科的创新动力及其影响:既启发对本土文化资源的再认识、人文研究方法的新探索,又坚持学术研究与现实责任相并重。
其敏锐回应包括四川地震等社会现实问题并获取社会效应,是其最大的亮点。
2.译介学研究“译介学”作为国内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专门术语,80年代就已出现在《比较文学导论》和《中西比较文学教程》中。
之后,谢天振于1994年推出其个人论文集《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又在国家级优秀教材《比较文学》中,以两万字的篇幅推出“译介学”专章。
接着,他又接连推出两本专著《译介学》、《翻译研究新视野》和教材《译介学导论》。
在这些论著里,他对译介学理论作了比较深入和完整的阐述,并完成了对译介学理论的基本建构。
在译介学理论的推动下,2004年上海外国语大学获批建立了国内首个独立的翻译学专业博士点和硕士点。
近年来,我国比较文学研究者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王宏志、郑海凌、许钧、王宁、王向远等在理论上作了进一步探索;卫茂平、王向远、谢天振、查明建、孟昭毅、李载道等编著了文学翻译史或翻译文学史;而在个案研究方面,王友贵、廖七一、宋炳辉、郝岚、杨柳等人对林纾、周氏兄弟、胡适、林语堂等中国现代翻译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也均作出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论述。
但必须指出,在这一领域的成绩,远远不止上述几本著作。
3.文学与宗教的跨学科研究文学与宗教的跨学科研究近年来受到普遍重视、并产生了学术影响。
以季羡林、张中行、孙昌武、蒋述卓为代表的佛教与中国文学关系研究,奉献的是数年一剑的厚实著述。
而刘小枫、刘洪一、刘勇、杨剑龙、王列耀的基督教与中国文学文化关系研究,杨慧林、刘耘华、张西平等进行着的西方传教士与中国文学文化关系研究,朱维之、梁工的《圣经》与西方文学关系研究等,则拓展出中西宗教文化文学关系的跨学科研究众多增长点。
严家炎教授主编出版的《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丛书》,是中国文学与佛学、基督教、伊斯兰文化等多元关系探讨的新成果。
在教典翻译和学刊结集方面,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香港和大陆先后出版了“历代基督教思想学术文库”、“宗教与世界译丛”、“未名译库·基督教文化译丛”、“基督教与西方文学书系”等译作,以及《基督教文化学刊》、《神学美学》和《圣经文学研究》等。
这些书刊都是由一批从事比较文学研究的学者发起,再渐次扩展到宗教学、哲学、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成为典型的跨学科研究领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也为之增加了“文学与宗教”关系研究的立项。
2008年,仅宗教学中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其中唯一的重点项目和其他3项均由我们队伍的学者承担,可见这一领域的研究已进入国内学术研究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