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产业安全的现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浅谈我国产业安全的现状
摘要:简述我国产业安全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及挑战、国家政策以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产业安全、产业保护、现状
引言: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 产业安全是经济安全的核心。随着我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更多的国内产业将面临跨国公司的进入以及进口产品带来的冲击,也会有更多的出口产品遭遇来自国外的各种贸易保护措施尤其是反倾销,产业安全问题将日益突出。
正文:
一、产业安全问题的提出。
所谓产业安全是指一国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在国际竞争的发展进程中,具有保持民族产业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始终保持着本国资本对本国产业主体的控制。产业安全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是从国际贸易领域提出的,是指在开放的经济体系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特定产业如何在国际竞争中保持独立的产业地位和产业竞争优势;二是指产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即生产安全。
随着我国经济开放度的不断提高,外资进入的领域和程度日益深广,而我国对外投资和对外贸易的规模也逐渐扩大,外资的进入导致竞争加剧,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的同时,这把双刃剑也有对我国产业安全可能造成消极影响的一面。事实上,开放的实质就是在超出一国的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往往由不同主权国所属的企业承担,这可以更大范围地利用各国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更充分地利用分工带的专业化经济和规模经济,促进参与国经济的发展但在这个过程中,一旦某些关键环节集中地由某一经济体之外的国家把握和供给,产业链中的其他部分舍此则难以组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最终产品,或者,掌握该关键环节的国家轻而易举地将此关键环节中不易被模仿的部分与他国交易,就可能会对相关国家的产业经济安全,甚至政治格局产生影响这一问题随着全球进程的推进在世界许多国家都突显出来而我国正处于对外开放加速推进的历史阶段,世界经济和政治形势风云变幻。因此,产业安全经济安全问题应该而且已经引起了我国政府和理论界的重视,对维护产业安全的考虑也成为当前确定我国对外开放政策走向的重要因素之一。①
二、我国产业安全的现状。
(1)从产业控制力方面看,各行业特点不同。
外资并购领域近年向装备制造业、机械、原材料、食品等基础性行业拓展的同时加快对银行业、高科技产业等的投资并购。近年来外资并购国内知名和规模企业甚至龙头企业增多。据国家工商总局调查,在微电机、小汽车、计算机、程控交换机、光纤电缆、洗涤用品、医药等行业,跨国公司目前已实际上取得垄断或控制地位。国内最大的柴油燃油喷射系统厂无锡威孚、唯一能生产大型联合收割机的佳木斯联合收割厂、最大的电机生产商大连电机厂等相继被GE、卡特彼勒、ABB、西门子等跨国公司并购。金融业方面,目前已有200家外资
银行己经开始在我国营业,30多家还开展了人民币试点业务。目前我国已出现了几例外资银行并购案例,花旗银行并购浦发银行、美国银行入股建设银行、高盛投资团入股中国工商银行。
(2)从产业竞争力方面看,技术竞争力有所提升,但很多核心技术能依赖或受控于国外。
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引进外资使我国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技术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国有企业特别是骨干企业是我国自主创新的市场主体和主要载体,大量的民族企业丧失自主研发能力后,国家就会失去了自主创新的平台。以厦工集团案为例,2005年下半年,全球最大的工程和建筑机械生产商卡特彼勒通过与当地政府直接谈判,控股厦门工程机械集团。厦工集团是中国最大的装载机生产企业之一,主导产品轮式装载机年销量近1.5万台,控股厦工集团意味着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又一家骨干企业将丧失自主研发能力。
(3)从产业发展环境方面看,发展环境趋于复杂、产业安全面临更多风险。
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加大了中国产业发展的风险。二是贸易保护主义引发的贸易摩擦不断加剧。三是运用贸易救济措施维护产业安全形势日趋严峻。四是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低成本优势日趋减弱。五是能源矿产及环境的制约作用不断显现。六是人民币升值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内工业的竞争优势。
三、产业安全的影响因素。
(1)外部因素。
1、产业的生存与发展环境。
1)要素条件。资本、技术、原材料以及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是任何产业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2)市场容量与需求状况。市场容量与需求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产业的生存与发展环境。
3)市场竞争程度。市场竞争程度决定着产业生存与发展环境的长期变化趋势,激烈的市场竞争会敦促产业内企业积极致力于技术开发和创新,而且还会迫使企业积极向海外投资,以拓展发展空间。
2、政府的产业与外资政策。
1)产业政策。
第一,产业政策安排能否有效地管理与规范产业外部投资者的进入行为,从而使市场竞争保持在相对合理的范畴内,既保持市场一定的竞争性,又防止过度竞争而加剧产业内竞争压力。
第二,产业政策安排能否使国家产业结构保持相对合理,能否避免调整刚性,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以维持其竞争力。
2)外资政策。
第一,税收优惠政策是否适度,既能达到鼓励外资进入的目的,又防止外资过多盲目进入,导致过度竞争。
第二,限制性产业导向政策能否确实有效地规范外资进人并加强对其监管,确实起到防止外商投资冲击国内产业、威胁国内产业安全的作用。
3、跨国公司与外企。
第一,国家经济命脉是否被外资所控制,即外资进入东道国重要产业的深度和广度是否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这将决定东道国政府对国家经济命脉与重要产业是否有足够的控制能力。
第二,国内市场结构状况,如果外资已占据某特定产业主要的市场份额,必然会对产业
内东道国企业的发展空间与前景产生限制,会在一定程度上压制本国产业的成长和发展。
第三,国内产业结构是否安全,主要是指在开放经济背景下能否建立起足以抵御外部经济波动与风险的产业结构,能否主要依赖自身力量获得发展。
第四,国内产业技术是否安全,主要是指本国技术是否具有自主研发与持续创新能力,能否为本国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与主导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不断实现技术升级,如果重要产业与主导产业主要依赖进口技术,那么,产业安全程度必将受到极大威胁。
(2)内部因素。
1、产业集中度。
根据产业经济学的基本观点,集中度是反映产业控制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产业集中度可以用规模最大的前几家企业占产业总产量或市场总销量的比重来衡量。产业内本国企业的集中度越高,所占总产量或总销量的比重越大,本国企业对该产业的控制力就越强,产业就越安全。
2、产业的制度结构。
产业的制度结构主要是从制度层面考察产业内部是否具备抵御外部风险与威胁的能力,涉及产业内部的制度安排以及相关的技术和管理问题。如果在一个产业内建立了健全、完善的制度,具备自主研究开发主导技术和持续创新的能力以及科学的管理手段,产业因此对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具备足够的控制力,在国际竞争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那么,即使外国跨国公司凭借其雄厚的资本与先进的技术优势进入东道国该产业,也不足以实现对该产业的控制,产业安全不会受到威胁。
四、我国产业安全面临的五大问题。⑧
(1)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增多。
在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原油价格屡创新高、粮食等基础产品供给压力增大等三大问题的交互影响下,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走势均不容乐观。这些因素将增加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
(2)能源资源价格上涨和稳定供应的压力依然突出。
我国原油、大豆、植物油等基础产品进口量已分别占到国内消费量50% 、70%和38%以上。在全球能源、资源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下,国内物价水平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
(3)促进国际收支平衡面临两难。
目前我国外汇储备接近1.8万亿美元。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外汇储备规模过大,加剧了流动性过剩的风险。
(4)产业安全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国内,产业尤其是劳动力密集型等传统优势产业,面临成本持续增长、利润率下滑甚至亏损等严峻形势。
(5)贸易摩擦对产业安全的威胁加剧。
五、解决我国产业安全的方法。②
(1)合理制定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规划。
在我国经济处在高速成长期,市场机制还比较薄弱,市场作用发挥得也不太充分的情况下,应合理制定并有效实施适合中国国情的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规划。必须确定各个时期的产业发展重点和方向,灵活运用财政、税收、金融、外贸、法律、信息指导以及行政等手段,并选定一批能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产业类型,制定保护和扶植的政策界限和相应时间表。国家产业政策的制定者必须从促进产业发展的立场出发,尊重产业经济活动的客观规律,而不能纯粹从自身的利益或完全凭自己的主观意志出发。地方政府作为执行产业政策的重要的利益主体,在执行产业政策时的利益取向应与政策制定者的利益取向一致,否
则将会影响到产业政策的有效实施。需要注意的是,产业政策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增长,产业政策的运用应该和金融市场的发育结合起来,并尽量避免对市场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