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的地基处理及加固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中的地基处理及加固技术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也随之有了很大的革新与改进,为了适应其变化,必须对该项技术,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大胆的创新。本文对建筑工程中的地基处理及加固技术进行探讨,以案例分析地基加固技术,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处理加固技术

在建筑施工工程中,地基施工是一切的基础, 它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的施工质量。因此就需要充分重视地基施工结合具体的工程情况,来对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进行合理选择在施工时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和要求,保证工程的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关于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的特点

1.地基处理的复杂性,我国地大物博, 国土面积广阔, 各地的地质条件都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如盐碱地、软土地、冻土地等。再加上滑坡、泥石流、地震等一系列地质灾害频发和气候条件的不同, 从而使得建筑工程中的地基处理具有很大的复杂性。

2.地基处理的困难性,地基处理是建筑工程中的根基和基础, 是其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地基处理属于地下工程, 处理难度较大, 一旦地基处理不当, 那么必然会严重影响到房屋建筑的上部结构性能, 甚至还有可能会导致整个建筑坍塌。

3.地基处理的严重性,建筑工程中的地基一旦确定使用后, 日后再出现地基问题,那么会使得处理难度较大、需要投入资金过多。

二、关于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技术要点分析

1.对DDC灰土挤密法的技术要求,DDC灰土挤密法是运用孔内深层强夯法的施工原理,通过螺旋钻机分层的将灰土注入孔中,然后夯实成桩,经过反复的锤击使的桩径逐步的扩大,从而组成符合的地基。改善那些湿陷性的黄土打孔的结构是复合土基的主要目的,通过消除地基土湿陷的性质来提高其承载力以及减小变形。由于DDC灰土挤密桩的承载力相当于一般地基的2倍到7倍,并且比天然的地基深度要大5m到40m,所以具有相当大的推广意义。但是DDC灰土挤密法适用的范围还是有限的,一般主要适用于湿陷性的黄土地区,而非黄土地区,则达不到明显的效果。

2.振动沉管灌注桩的施工技术,振动沉管灌注桩一般在多层房屋桩的基础中占有比例,通常是应用在软土基的一些地区。振动沉管灌注桩首先必须击打设备或使设备振动,再对桩靴钢管和混凝土桩尖进行土石埋沉操作,从而使桩靴钢管和混凝土桩尖形成桩孔。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对钢筋骨架的浇筑操作,确保钢筋骨

架处于混凝土中间,然后再将其套管拔出,通过套管的振动将混凝土压实,进而使灌注桩成形。

3.灰土挤密施工技术,灰土挤密主要是通过夯实孔内深层的方法进行施工的,施工主要以冲击成孔和沉管法成孔的方法进行操作,通过夯锤分层的方法于空中分层处对灰土进行夯实操作,这样桩径不断通过反复夯击过程得到扩大,最后使得桩间部分土与其组成一种复合型的地基。是湿限性的黄土打孔结构得到应有的改变是复合型地基最主要的目的,这样为了减少土地的变形提高其承载能力,需要把土地的湿度进行消除。

三、关于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地基处理方法是工程建设领域的世界性难题,也是研究的主要方向。在工程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也日益向计算机化和复合型方向发展。如综合性复合地基的研究突破了基于加固机理研究重于作用机理或功能叠加的束缚,更加侧重于综合效应考虑,力求实现乘数效应。

四、关于案例分析地基加固技术方法

1.某市某开发住宅小区, 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 其中1#、2#楼为两栋地上12层、地下为1层的小高层建筑, 主体为框剪结构, 其余均为多层。整个住宅小区坐落在由人工填筑的大型取土坑上, 原取土坑深12-14m。。经过跟踪检测及最终检测, 其人工地基的承载力及抗变形能力均能满足建造多层住宅的设计要求, 但在其上建造小高层则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故需进行地基加固处理。

2.本大型坑填地基的工程特点,根据本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揭示, 在一字排开的两栋小高层的地基上, 沿南、北立面的外墙线分别布置了两个剖面, 共布置钻孔16个, 最大揭示深度为35.5m。从上而下共分12个工程地质层, 层⑥以下天然土层各土层稳定、物理力学指标相对较好。该地基在第⑥层以上分布不均匀, 承载力及压缩模量均偏低, 如果不进行处理, 其地基沉降变形肯定不均匀。除此之外, 场地的第⑥-⑧层仍处在小高层的主要受力区内,其承载力及抗变形能力也不能满足小高层的设计要求, 故第⑥-⑧层也需要进行适当的加固处理。

3.地基加固处理方案,综合考虑上部结构及基础形式, 并结合当地已经应用过的地基处理工艺施工水平, 选用载体桩加固处理方案,由某工程公司提出的载体桩加固处理方案得到设计的认可。其设计思路为用载体桩的桩身穿越①-⑤层土, 形成复合地基中的增强体, 用载体桩的底端填料夯扩挤密施工工艺将层⑥、⑦层及第⑧层上半部分进行加固。具体做法为先用长螺旋钻引孔(引孔直径为400mm)至夯实建筑垃圾层, 将护筒下沉至夯实建筑垃圾层, 用护筒中的重锤(锤径355mm, 锤重35KN)冲击穿越夯实建筑垃圾层至第⑥层, 用填料夯扩挤密工艺将第⑥、⑦层及第⑧层上半部分进行加固, 用C20钢筋混凝土灌注桩身。在施工过程中, 对每根桩的填料量不做控制, 只控制空夯三击贯入量均小于18mm, 使得每根桩的承载性状基本相同, 达到调整地基不均匀性、提高地基主要受力土层的承载力及抗变形能力的目的。工艺流程:引孔→沉管→冲击穿越砖层→填料

夯扩→实测三击→夯填干硬性砼→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提出护筒→振捣密实混凝土→完成。

4.载体桩加固处理方案

(1)设计参数:载体桩桩径430mm, 桩长(混凝土桩身部分)9m, 桩间距为1.85m×1.85m。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C20, 主筋为6φ12, 螺旋筋为φ6@200。复合地基承载力fak≥200kpa, 面积置换率4.2%。1号楼共布桩270根, 楼共布桩376根。桩顶以上做15㎝的碎石垫层, 碎石粒径10-20mm。

(2)施工过程中解决的难题,首先,解决了穿越夯实建筑垃圾层的难题。利用护筒中柱锤的冲击能, 将夯实建筑垃圾层一锤一锤地击碎, 并挤向周围, 及时将护筒跟进, 这样反复操作, 就能有效地穿越夯实建筑垃圾层, 以达到对其下部土层实施加固处理的目的, 同时又对该层产生进一步的挤密作用。工程桩施工时采用了孔底封堵与局部降水相结合的方法, 达到预期的效果。可见在工程桩施工中采取打减压孔、孔底封堵、局部降水等有效措施, 成功地解决了场地地下承压水问题, 确保了每根载体桩施工质量, 成桩率达到100%。

(3)效果检测,在本工程桩的检测中, 按照规范规定的检测数量, 分别在1#、2#楼各取了3根桩做了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 对桩身完整性进行了100%的低应变动力无损检测,检测结果:6根被检测的载体桩承载性状基本相同, 各个承载阶段的变形均分布在1mm左右的狭小区域内, 单桩极限承载力倍承载力(2倍特征)所对应变形为5mm, 说明载体桩承载力仍有很大的贮备。

我国的建筑工程历史十分悠久,并且随着近些年的大力发展在地基处理技术方面已经日趋成熟,甚至部分技术还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但是,如今建筑有着更加复杂的环境,如今的地基处理技术需要做出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否则就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实际工程中,需要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刘建设,张卫国.探讨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4):196.

[2]张国强.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探讨[J].科技传播,2011(16):25.

[3]罗信哲.探析房屋建筑工程软地基处理[J].科学之友,2 0l2(6):67.

[4]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5]王凤亮;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探讨[J];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