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砷中毒防治知识
6第三节地方性砷中毒
□
6.参考指标
6.1有无其它原因难以解释的周围神经损害
⑴无 ⑵有
1.10教育程度⑴文盲⑵小学
1.11是否进行降砷改水⑴否
1.12如改水,改水年限(年)
2.成人吸烟与饮酒史
2.1
是否经常吸烟
⑴否⑵是⑶已戒烟
□
2.1.1
如果吸烟,
平均一天支数
□ □
2.1.2
吸烟历史年限(年)
□ □
2.1.3
如果戒烟,
戒烟年限(年)
□ □
2.2
是否经常饮酒
⑴否⑵是
□
3.饮水砷
3.1饮水水源
后出现粟粒样或针尖大小的小丘疹,或透明样小丘疹。皮肤鲍文氏病在多年的老病区可 以见到,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重者可出现末梢神经炎、视力障碍、生殖系统功能改
变、心电图异常、皮肤癌样病变,严重者可发生内脏器官多发性癌症。
3.地方性砷中毒临床分度
慢性砷中毒是一种全身性慢性中毒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病变,包括手与足 掌角化、皮肤色素沉着和皮肤脱色。依据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临床上将这三种皮肤 病变程度分为I、n、K级以及诊断为鲍文氏病和皮肤癌,并依据此三种病变等级及皮 肤是否癌变,将地方性砷中毒病人分为正常、可疑、轻度、中度、重度、鲍文氏病和皮
肤癌,鲍文氏病和皮肤癌须经活体组织病理检查(见WS/T211-2001《地方性砷中毒诊 断标准》)。
4.地方性砷中毒的防制
目前地方性砷中毒的防制措施有:
4.1 对于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主要是寻找低砷水源,力求改用符合卫生标准的低砷
水,或采用化学方法降砷。
对于燃煤型地方性砷中毒主要是封闭高砷小煤窑,提醒居民们应用低砷煤,改
1992 年,卫生部正式认定它为一种新的地方病, 并列入国家重点疾病防治计划。 地方性 砷中毒是发现最晚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地方病。
地方性砷中毒的检验与防制(一)
地方性砷中毒的检验与防制(一)【关键词】地方性砷中毒检验防制地方性砷中毒又称地砷病,主要是由于长期饮用高砷水或燃用高砷煤造成食物、空气砷污染,而引起的一种以皮肤色素异常和皮肤角化过度为主要表现,同时伴有神经、消化、心血管等系统损伤的慢性、全身性疾病。
地方性砷中毒严重损害病区居民的健康,并造成皮肤癌和其它各种恶性肿瘤的高发。
预防控制地方性砷中毒的发生,最根本的控制措施是减少机体每日砷的总摄人量,一般认为每人每天砷的总摄人量不宜超过200pg。
为控制砷中毒的发生,病区人群生活环境和食品中的砷含量必须得到有效的控制。
(一)建立健全环境和食品砷标准为控制砷对环境的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危害,我国先后制订了环境、食品砷的卫生标准。
1958年WHO制定的饮用水砷含量标准为0.2mg/L,1963年这一标准被修改为0.05mg/L,从1993年起WHO建议将该标准修订为0.01mg/L。
世界许多国家包括我国在内,饮用水砷含量的标准均为0.05mg/L。
2001年卫生部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将饮用水砷含量的限值仍然定为0.05mg/L。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砷对健康影响研究的不断深入,砷检测技术和方法的改进、完善将对我国砷标准的补充和修订提供依据。
砷标准的制订(修订)、颁布和实施对预防控制砷中毒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二)开展环境砷的监测通过对空气、水、食品、燃煤以及生物样品的砷监测,特别是对新开采的水源和煤矿进行砷含量的检测,可及时了解环境砷的暴露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减少砷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三)改用低砷水源改用低砷水源是控制饮水型砷中毒的主要措施。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规定,水砷含量为≤0.05mg/L;WHO推荐标准为≤0.0lmg/L。
按每人每天饮水量2升计算,机体每天砷的摄入量将不会超过200μg(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专家联合委员会和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提出,机体每天砷的摄入量不超过120μg)。
地方病宣传防治知识
地方病宣传防治知识地方病,是在某些特定地区发生的疾病,其发生与地理环境、生活方式、遗传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常见的地方病包括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等。
这些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也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宣传和防治地方病至关重要。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碘缺乏病。
碘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而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碘缺乏地区,如果人们长期摄入碘不足,就容易患上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的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脖子病”,严重的还会影响智力发育,导致智力低下。
为了预防碘缺乏病,我们可以通过食用加碘盐来补充碘。
同时,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适当食用一些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
接下来,再说说地方性氟中毒。
这种病通常是由于长期饮用高氟水或者食用高氟食物引起的。
地方性氟中毒的主要症状包括氟斑牙和氟骨症。
氟斑牙会使牙齿变得发黄、发黑,甚至出现缺损;氟骨症则会导致骨骼疼痛、变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预防地方性氟中毒的关键在于改善水源,降低水中的氟含量。
对于已经患病的患者,要及时进行治疗,缓解症状。
地方性砷中毒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地方病。
长期暴露在高砷环境中,或者饮用含砷量超标的水,都可能导致地方性砷中毒。
地方性砷中毒的症状包括皮肤色素沉着、角化过度,甚至可能引发皮肤癌等严重疾病。
预防地方性砷中毒的重点在于加强环境治理,改善饮用水质量,减少砷的摄入。
那么,如何有效地宣传地方病防治知识呢?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渠道进行宣传。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平台,广泛传播地方病的危害、防治方法等信息。
可以制作一些生动有趣的科普节目、公益广告,吸引大众的关注,提高大家对地方病的认识。
另一方面,要加强在学校、社区等场所的宣传教育。
可以组织专业人员到学校开展讲座,向学生们普及地方病的相关知识,让他们从小树立预防地方病的意识。
地方性预防砷中毒教案
地方性预防砷中毒教案赵福波教学内容:地方性砷中毒的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什么是砷中毒,了解砷中毒的相关表现。
2、使学生知道砷中毒的一些常见预防措施。
教学过程:一、基本介绍砷中毒,常称砒霜中毒,多因误服或药用过量中毒。
生产加工过程吸入其粉末、烟雾或污染皮肤中毒也常见。
三氧化二砷经口服5~50mg即可中毒60~100m g即可致死。
砷中毒死亡者尸体皮肤呈脱水状,口唇、指甲明显青紫。
熔炼或焙烧含砷矿石时,砷以蒸气状态逸散于空气中,迅速形成氧化砷;砷酸铅Pb3(AsO4)2、砷酸钙Ca3(AsO4)2等为农药用于杀虫灭螺;三氧化二砷即砒霜,农业用于杀虫灭鼠,皮毛工业中用于消毒防腐,玻璃工业中用作脱色剂。
雌黄As2S3、雄黄As2S2、巴黎绿(醋酸砷酸铜)均可制成含砷颜料,祖国医学中应用雄黄、三氧化二砷为外用药治疗皮肤病。
二、元素来源:主要以硫化物矿形式存在,有雄黄(As4S4)、雌黄(As2S3)、砷黄铁矿(FeA sS)等。
由三氧化二砷用碳还原而制得。
生理学原理砷进入人体内被吸收后,破坏了细胞的氧化还原能力,影响细胞正常代谢,引起组织损害和机体障碍,可直接引起中毒死亡。
如果将砷作用于人体局部,最初有刺激症状,久之出现组织坏死。
砷对粘膜具有刺激作用,可直接损害毛细血管。
经粘膜(包括阴道)或皮肤吸收的砷及化合物,主要沉积在毛发、指甲、骨、肝和肾等器官。
砷与毛发、指甲皮肤的角化组织有亲和力,无论是慢性砷中毒或急性砷中毒,只要其中毒后尚存活1周以上,便可从毛发中发现较多含量的砷。
砷中毒主要类型砷中毒一般都是由口服引起的。
砷急性中毒的症状有两种类型,即麻痹型和胃肠型。
其中尤以胃肠型较为常见。
大量砷化物进入体内,可以麻痹中枢神经,出现四肢疼痛性痉挛,意识模糊、谵妄、昏迷、脉搏速弱、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数小时内因毒物抑制中枢神经而死亡。
在这种情况下,胃肠道的症状来不及出现或者症状很轻微。
这就是麻痹型的症状。
燃煤污染型地氟砷病重点病区综合防治
表5-1 地氟病项目地区健康教育情况
省别
重庆市 云南省 陕西省 湖南省 贵州省 四川省 湖北省 合计
接受健康教 学生防治知识 育学生数 知晓率(%)
333042 547973 112460 279929 171458 108648*
95.38-100 80.7-100
60-90 / /
90-100
在项目实施任务重的市、县成立了由分管的政府 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本市、县项目的具 体实施,
省与各项目市、县层层签订责任协议书,保障各 项指标的实现。
分别进行国家级和省、市、县级的中期督导检查,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项目工作的开展, 保证了项目完成的质量。
在项目年度结束时,各省组织工作组对项目完成 结果进行了终期检查验收。
技术培训,讲解地氟/砷病防治的基础知识,在 项目的内涵及相关专业方面,统一思想和认识。
明确炉灶设计的基本要求,即“保证需要、安全 卫生、节约煤炭、经济易行”,
统一降氟炉灶的卫生学指标以及结构要求和热效 率要求,
省级成立以卫生厅分管领导为主的项目领导小组, 负责全省项目的组织、协调和实施;
成立以省级专业机构人员组成的项目工作技术指 导小组,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技术咨询和指导 工作。
本项目的实施,使6个项目省(不包括湖北)受 益人口提高了7.2百分点,使全国病区受益人口 提高了6个百分点(207.9/3430=6%)
6个项目省份改炉改灶率提高了7.4个百分点,全 国提高了6个百分点,
图3、 7省实施地方性氟中毒项目村数和人口数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重庆 云南 陕西 湖南 贵州 四川 湖北
病区户数*
3.1.3 改炉改灶落实情况
地方病防治核心信息
地方病防治核心信息一、碘缺乏病(一)碘是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微量营养素1.碘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
2.甲状腺激素参与身体新陈代谢,维持所有器官的正常功能,促进人体,尤其是大脑的生长发育。
3.孩子大脑发育从母亲怀孕就开始了。
胎儿期和婴幼儿期(0~3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
如果孩子在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缺碘,会影响大脑正常发育,严重的造成克汀病、听力障碍、智力损伤等。
4.胎儿所需要的碘全部来自母亲,因此,孕妇碘营养不足会造成胎儿缺碘。
如果孕期严重缺碘会出现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
5.妊娠期和哺乳妇女对碘的需要量明显多于普通人群,需要及时补充适量的碘。
6.成年人缺碘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容易疲劳、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
(二)食用碘盐是预防碘缺乏病最简便、安全、有效的方式7.碘缺乏病是由于外环境缺碘,造成人体碘摄入不足而发生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
我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以前,碘缺乏病区的儿童中5%~15%有轻度智力障碍(智商50~69),6.6%的人患地方性克汀病(呆傻症),严重影响当地人口素质。
8.碘缺乏病是可以预防的,最简便、安全、有效的预防方式是食用碘盐。
9.我国大部分地区外环境(水、土壤等)几乎都缺碘,尤其山区、丘陵、河谷地带、荒漠化地区和河流冲刷地区缺碘较为严重。
外环境缺碘的现状很难改变,如果停止补碘,人体内储存的碘最多能维持3个月,因此要长期坚持食用碘盐。
10.自2000年以来,我国完成的各类监测或调查(碘缺乏病、碘盐监测、高水碘地区调查和高危地区调查)结果显示,人群碘营养总体处于适宜范围。
(三)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食用碘盐或碘摄入量增加与甲状腺癌的发生相关11.近年来,全球主要国家无论是否采取补碘措施,无论碘摄入量是增加、稳定或下降,甲状腺癌的发生率都在增加,并且主要以直径小于1.0厘米的微小癌增加为主。
12.相当一部分甲状腺微小癌具有惰性进展特点,恶性度低,预后良好。
氟砷中毒防治基本知识
氟砷中毒防治基本知识氟砷中毒概述地方性氟砷中毒是一种世界性的地方性疾病,目前国内外学者公认分为两类,一是饮水型氟砷中毒,二是燃煤污染型氟砷中毒;氟砷的地球化学背景:氟、砷是自然界中水迁能力很强的活波非金属元素,也是对人体健康极为敏感的必需生命微量元素。
人体每日需氟量约1.0-1.5mg。
我国饮用水含氟的卫生标准为0.5-1.0mg/L。
氟参与人体骨骼、牙齿生物矿化作用,环境氟缺乏可导致龋齿发生;砷参与人体表皮的角质形成过程,过量的砷可导致皮肤角质层的角化过度。
氟、砷又是一个中等毒性元素,氟和砷对机体的毒理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破坏体内钙磷代谢平衡,影响硬组织及皮肤组织的正常矿化(角化)过程,破坏骨组织的晶体结构,损害细胞膜和原生质,损害神经元以及抑制一些酶的活性等,人和动物长期通过外环境(饮水、空气、食物等介质)摄入过量的氟、砷,在体内产生蓄积可引起以牙齿、骨骼和皮肤损害为主的全身慢性中毒,即地方性氟中毒、砷中毒。
地方性氟砷中毒是富氟富砷地球化学环境对生物体作用的结果,而富氟富砷地球化学环境是在地带性因素的生物-气候-土壤条件和非地带性因素的地质、地形条件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安康市的富氟富砷地球化学环境可以分作两种成因类型。
(1)古生代石煤分布的高氟高砷污染环境:该区内广泛分布的早古生代寒武系、寒武-奥陶系、志留系变质岩地层中有较为丰富的石煤资源,这种石煤属腐泥无烟煤,具有矿化程度较高、灰分高、杂质多、发热量较低的特点,同时煤中含有大量的伴生元素,如氟、砷、硒、钒、钼、锗、镓等,当地或其它县域居民多以此煤作为生活燃料,在不合理的敞炉中燃烧,燃烧时石煤中的大量挥发性氟砷化合物被释放出来,严重污染室内空气和食物,从而造成对人体的危害。
测定石煤氟含量在760.5-3763㎎/㎏;几何均值达809.66±1.96mg/kg,砷含量检出值介于26.12-271.5mg/kg之间,几何均值为107.99±73.63mg/M;室内空气氟浓度日平均为0.1841㎎/m3;砷浓度日平均为2.119㎎/m3。
地方性砷中毒
6
三、砷的代谢以及毒作用机制
(一)抑制酶的活性 现有的研究报道大多证明砷是一种细胞原 砷的毒作用机制 (二)诱发脂质过氧化 浆毒,与组织中某些物质具较强的亲和力, 且能从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影响机体正常代 (三)导致细胞凋亡 谢,产生不良生物学效应。
7
四、地方性砷中毒的预防措施与治疗原则
1.改换水源 2.饮水除砷预防措施 3.限制高砷煤炭的开采使用 4.改良炉灶以减少室内空气砷污染
2
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介绍:
•地方性砷中毒(地砷病)的总体介绍
•砷在自然界的分布
•砷在体内的代谢以及毒作用机制 •地方性砷中毒的预防措施与治疗原则
3
一、地方性砷中毒的总体介绍
地砷病(endemic arsenic poisoning),主要是
由于长期饮用高砷水或燃用高砷煤造成食物、空气 砷污染,而引起的一种以皮肤色素异常和皮肤角化 过度为主要表现,同时伴有神经、消化、心血管等 系统损伤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地方性砷中毒严重 损害病区居民的健康,并造成皮肤癌和其他各种恶 性肿瘤的高发。
5
三、砷的代谢以及毒作用机制
(一)砷的吸收途径
(二)砷的运输、分布与蓄积
•在血液中聚集,与血红蛋白的 1.呼吸道吸收 砷在体内的代谢 (三)砷的排泄途径 珠蛋白结合 2.消化道吸收 (尿砷测定灵敏的反应 机体砷负荷水平) 3.皮肤黏膜吸收 •运输至肝、肾、肺、脑、皮肤 及骨骼 •较强的蓄积性
(砷易在在毛发中蓄积,毛发砷含量成 为人群早期、敏感的检测指标)
前言: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有以下特点: 在自然界中,由于地壳中元素分布的不均匀, 疾病的分布有明显的区域性 导致某些地区水、植物、土壤和煤中的个别微量 疾病的发生与相关的微量元素的总摄入量有 元素含量过高或缺乏,使当地的人和动物从外界 密切关系 环境获得的某种元素的量超过或不能满足机体正 疾病的发生与相关微量元素在环境中的浓度 常需要量所引起的疾病。 有关
地方性砷中毒的检验与防制
地方性砷中毒的检验与防制地方性砷中毒,也称为“黑脚病”,是由于长期饮用砷超标的地下水或饮用含砷高的食物导致的慢性病。
在我国,地方性砷中毒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川西高原、秦岭山区、云南高原和海南岛等地区。
地方性砷中毒的预防和治疗十分重要,本文将从检验和防制两个方面介绍地方性砷中毒的相关知识。
一、地方性砷中毒的检验1. 感性检验感性检验是最简单的检验方法之一,通常通过观察、闻、尝等方式进行。
但该方法不够准确,不能用于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2. 分析检验分析检验根据砷的溶解性,常用酸溶法和碱溶法进行检测。
酸溶法适用于砷化合物、石英砂和岩石等样品的检测;碱溶法主要用于自然水源和土壤样品的检测。
分析检验虽然准确,但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且需要样品处理和分离,检测时间较长。
3. 生物学检验生物学检验通过检测在体内砷的含量来判断砷中毒程度。
常用检测方法包括皮肤、毛发、指甲和尿液中砷的含量等。
生物学检验可以较快地得到检测结果,但也存在砷污染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以及个体差异存在的问题。
二、地方性砷中毒的防制1. 饮水防范饮水是主要途径之一,饮水砷含量超标会导致砷中毒。
因此,饮用地下水、河水和池塘水等要进行砷含量检测,如砷含量超标,则应立即寻找其他安全的饮水来源。
另外,水源水质检测应覆盖全部净水和管道输送环节,确保饮用水质安全。
2. 食物防范饮食是另一主要途径,食品中砷的检测也十分重要。
应严格控制土壤砷含量,避免使用含砷肥料,如发现食品中砷含量超标,应立即停止食用该类食品。
此外,应推广科学合理的膳食搭配和食品烹饪方式,如多食用蔬菜和水果,少食用动物肝脏等富含砷元素的食品。
3. 安全饮食知识普及针对地方性砷中毒的特点,应采取相应的地方性安全饮食知识普及措施,提高公众的安全饮食意识,如加强农村健康教育、推广安全饮水和科学合理的膳食搭配等。
4. 疾病治疗对于已经患有地方性砷中毒的患者,应尽早采取治疗措施,以降低砷中毒所带来的危害,减轻病情和提高生活质量。
地方性砷中毒PPT课件
饲料对外环境的污染问题
据科学家预测,一个万头猪场若连续使用含砷的饲料 ,按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允许使用的砷制剂剂量推算 ,5至8年后将可能向猪场周边排放近1吨砷,不出10年该 地所产甘薯中砷含量将会全部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 0.7mg/kg)。2002年重庆市养猪科学研究院采集重庆、成 都、南充3个地区的市售新鲜肉样和肝样,发现所有样品 中砷含量都超过国家无公害卫生标准,有的甚至超过国家 标准25倍。
人类生存环境中砷的主要来源
一是天然源 二是人类活动
人类生存环境中砷的来源:天然源
1.表层岩石的风化、淋溶,使砷从岩石中释放出来 ,随风飘散于大气中或降落于地面进入土壤中。 2.火山爆发排出的气体和灰尘含有大量的砷化物等 。 3.流经富砷矿层的地下水,尤其是温泉水将砷带到 地面。
人类生存环境中砷的来源:人类活动
故事三
王婆道:“……大官人西门庆家里取些砒霜 ,却叫大娘子潘金莲自去赎一帖心疼的药 来,却把这砒霜下在里面,把这矮子结果 了,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没了踪迹。 ……”(金瓶梅第五回)
砒霜: As2O3
三种常见的砷化合物
雄黄 雌黄 砒霜
都含有一种元素:砷。化学符号AS。
砷的化合 物
砷的氢化物 :砷化氢
1.苏鲁交界邳苍分洪道两起砷污染事件 2.河南省大沙河两起砷污染事件 3.广西河池市砷污染事件 4.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一家硫酸厂违法排污造成村民砷中毒 事件 5.贵州省独山县瑞丰矿业公司违法排污造成砷污染事件 6.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安宁镇饮用水井砷污染事件 7.广东英德市横石塘镇龙新村岭下村组发生集体砷中毒事件 8.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金宝矿业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的砷污染 事件。
根据世界卫组织报告显示,人体每天摄入1.5毫克的砷 将导致慢性中毒,而每天摄入0.15毫克将对某些人群长期 产生影响。
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监测方案
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监测方案地方性砷中毒是指由于长期饮用含砷地下水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病。
砷是一种剧毒有害物质,具有致癌性和致畸性,危害健康。
为了防止地方性砷中毒的发生,需要建立一套监测方案。
一、监测地区确定首先,要确定待监测的地区,按照砷污染的情况、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人口分布等因素进行选择。
例如,在中国,由于砷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地下水,因此应选择地下水成为监测对象。
二、监测方法和频率确定监测方法包括采样与分析两个环节。
采样方法应根据地下水的特点选择,如井水采样可采用手动打井、小型电钻等方法将水样取出;地下水渗漏采样则可以采用滴水法、渗漏池法等方法。
采样频率应根据污染情况与监测要求而定。
通常,对于重度污染区,每个月至少应该进行一次采样;而对于中、轻度污染区,则可适当减少采样频率。
三、标准和限值制定监测标准和限值。
砷是一种有害物质,存在于地下水中会给身体带来危害,因此需要监测水中砷的浓度。
根据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和监测标准,制定合适的地方性砷中毒监测标准和限值。
四、数据分析及结果处理后期数据处理应使用专业监测软件,对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估,尽早发现问题并指导采取合适的措施,保障当地人们的安全。
在实施过程中,还应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公众了解砷的危害性,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也需定期检测相关设备,保证监测设备精度和准确度。
只有通过长期稳定的监测系统达到实际监测效果,才能有效预防地方性砷中毒的发生,保障人民健康。
五、监测结果的应用监测结果将为当地政府和环境保护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以确保饮用水源的质量和公众健康的安全。
例如,如果监测结果表明地下水砷浓度超过限值,相关部门应采取必要措施,如提供安全饮用水、设立警示标志等,同时寻找了解污染源并采取相应的污染治理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砷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影响。
六、监测员的职责监测员应该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他们负责每月上门取水样品,在取水时应选择水质相对平稳的时间,避免水质波动因素对样品结果造成较大影响。
地方病防治防治方案
地方病防治防治方案一、背景介绍地方病是指在某一特定的地理区域内,由于地方性因素引起的某种特定疾病的流行。
地方病多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地方病的发生和流行,需要制定一套全面的地方病防治防治方案。
二、地方病分类常见的地方病主要包括:1. 硒中毒硒中毒是由于土壤中过量的硒元素被人体过多摄入而引起的一种矿贫性疾病。
常见症状包括脱发、指甲脆弱、肌肉疼痛等。
本病主要发生在土壤中硒含量过高的地区,对当地人民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2. 砷中毒砷中毒是由于土壤或水源中含有过量的砷元素而导致的疾病。
砷中毒常见症状包括皮肤病变、神经系统症状和消化系统症状等。
砷中毒主要发生在含砷水源较多的地区,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3. 锑中毒锑中毒是一种因长期摄入锑元素过多而导致的疾病。
常见症状包括消化系统症状、皮肤病变和肾脏损害等。
锑中毒主要发生在含锑矿石较多的地区,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重大危害。
三、地方病防治防治方案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地方病的发生和流行,我们制定了以下防治方案:1. 土壤改良和管理针对地方病中与土壤相关的疾病,需要进行土壤改良和管理。
包括对土壤进行酸碱调节,增加有机质含量,调整土壤中的矿质元素含量等。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土壤的监测,建立土壤质量评价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土壤中的有害物质。
2. 饮水安全保障对于与水源相关的地方病,需要加强饮水安全保障工作。
包括建立水源保护区,加强水源的监测和管理,加大水质治理和提升饮水设施的质量等。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水源的污染物检测和处理,确保人们饮用的水源符合相关标准。
3. 增强人们健康意识地方病的预防和控制离不开居民的自觉性参与。
需要加强对居民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他们对地方病的认识和了解。
组织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宣传活动等,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和健康意识。
4. 定期体检和医疗服务地方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控制疾病的传播和发展至关重要。
环境卫生学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由于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使某些地区的水和/或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当地居民通过饮水、食物等途径摄入这些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某些特异性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也称为地方病。
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大骨节病一、碘缺乏病碘缺乏病(IDD)是指从胚胎发育至成人期由于碘摄入量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症。
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流产、早产、死产等。
(一)碘在人体内的代谢人体由食物提供的碘几乎占所需碘的90%以上。
由消化道吸收的无机碘经过肝脏的门静脉进入体内循环,正常成人体内含碘量约为20~50mg,其中20%存在于甲状腺中。
血碘被甲状腺摄取,在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合成甲状腺激素。
碘主要通过肾脏由尿排出,少部分由粪便排出。
(二)碘的生理作用1.促进生长发育促进组织分化、生长与发育成熟的作用。
2.维持正常新陈代谢刺激机体细胞产生ATP酶,使ATP分解产热,使基础代谢率升高。
3.影响蛋白质、糖和脂类的代谢适量可促进蛋白质合成加速,组织对糖的利用,促进脂肪分解,促进胆固醇利用、转化和排泄。
4.调节水和无机盐适量甲状腺激素使钙盐在骨组织中沉积,不足和过量时均可使钙盐沉积异常。
5.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缺乏时病人反应迟钝,智力低下;过量时则过度兴奋,易激动,心率快。
6.其他不足时消化功能减弱,并可影响造血功能而发生贫血,还可使性器官发育延迟、性功能减弱、男性可出现乳房发育等。
(三)碘缺乏病的流行病学特征1.地区分布山区高于丘陵,丘陵高于平原,平原高于沿海。
2.人群分布在流行区任何年龄的人都可发病,碘缺乏病流行越严重的地区发病年龄越早,女性早、高于男性。
3.时间趋势过去我国病区人口患病率约为11%,经大规模干预后降至2%左右。
(四)地方性甲状腺肿是一种主要由于地区性环境缺碘引起的地方病,是碘缺乏病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其主要症状是甲状腺肿大。
1.发病原因(1)缺碘:饮水、食物及土壤中,碘缺乏或不足是引起本病流行的主要原因。
地方病防治知识宣传简报
地方病防治知识宣传简报一、什么是地方病?地方病是指在特定地区多发、与地域、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的一类疾病。
这些疾病通常与土壤、水质、气候、生活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是由于这些地方特殊因素的作用而引起的。
二、常见的地方病类型2.1 砷中毒砷中毒是一种由于长期饮水或食用含有高砷含量的食物而引起的慢性中毒。
其主要表现为皮肤损害、消化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等。
2.2 氟中毒氟中毒是由于长期饮用含氟水源或食用含氟粮食而引起的一种地方病。
氟中毒可导致骨骼疾病、牙齿异常、消化系统症状等。
2.3 硒中毒硒中毒是由于长期摄入含有较高硒含量的食物、土壤等引起的慢性中毒。
硒中毒的表现可以是慢性硒中毒或亚急性硒中毒,患者常出现皮肤损害、牙齿异常、消化系统症状等。
2.4 蛋白—碘缺乏病蛋白—碘缺乏病是由于长期摄入缺碘食物引起的疾病。
其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三、地方病的防治方法3.1 水质治理水质治理是地方病防治的重要环节。
应建立健全水质监测和治理体系,确保水源的安全,防止水中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
3.2 饮食健康科学合理的饮食是地方病防治的基础。
保证摄入平衡营养,避免过多或过少摄入有害物质。
3.3 环境管理合理规划和管理环境,减少地方病危害因素的暴露和传播。
加强环境卫生,做好垃圾分类、污水处理等工作。
3.4 卫生教育加强地方病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对地方病的认识和防治意识。
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活动,提供正确的防治指导。
四、地方病防治的重要性地方病的防治对于保障民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地方病的防治工作,不仅可以减少地方病的发生,降低患病率,还可以提高地区居民的整体生活质量。
五、结语地方病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共同努力。
我们要加强宣传,普及地方病的防治知识,提高防治意识,共同建设健康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地方病防治管理办法. 卫生部令第12号. 2012年. 2. 《地方病防治与治疗手册》.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年. 3. 地方病防治知识宣传手册. 地方病防治中心. 2019年.。
地方性氟砷中毒防治知识
防氟中毒健康教育教案(供参考)汉阳镇中心小学班一、什么是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发生的一种地球化学性疾病。
它是在自然条件下,人们长期生活在高氟环境中,主要通过饮水、空气或食物等摄入过量的氟而导致的全身慢性蓄积性中毒。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牙齿和骨骼的改变,牙齿损伤的表现称氟斑牙,主要表现为儿童牙齿出现斑釉、着色或缺损改变。
骨骼损伤为主表现称氟骨症,主要表现为成人出现腰腿及全身关节麻木、疼痛、功能障碍等。
严重者表现弯腰驼背,甚至瘫痪。
二、地方性氟中毒流行史本病历史已经很悠久,在人类远古祖先生活时代可能已存在。
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发掘山西阳高县许家窑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时,已发现在由猿人向早期智人过渡的许家窑人化石上的慢性氟中毒遗迹。
该文献记载,在左中门齿冠唇面和犬齿的齿冠基部有明显的黄色小凹坑,认为“这是氟性斑釉齿病症的遗迹”。
许家窑遗址地质时代距今在10万年以上,这大概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地氟病遗迹。
此外,山西襄汾县曾出土10万年前“丁村人”的氟斑牙化石。
我国三国时代魏国的嵇康在其所著《养生论》中提及“齿居晋而黄”,这可能是涉及氟斑牙与水土关系的最早文字记载。
如今的山西省仍是我国地氟病的历史重病区。
在国外曾对阿拉伯湾巴林岛公元前250-公元250年间的尸骨与牙进行古生物病理学研究,发现一些标本有氟斑牙和氟骨症的三、地方性氟中毒有那几种类型根据氟的来源和摄氟途径不同将地方性氟中毒分为三大类:饮水型氟中毒、燃煤污染型氟中毒、饮茶型氟中毒。
汉阴县境内,汉阳境内的氟中毒,主要是燃煤污染型中毒。
燃煤污染型氟砷中毒的原因主要是:长期使用无排烟管道的土炉灶做饭或者敞炉烤火取暖、熏烤粮食、蔬菜等,造成室内空气中氟砷含量过高,污染粮食及其它食物,使人体摄入过多的氟、砷,从而引发慢性中毒。
四、地方性氟中毒人群表现特点地方性氟砷中毒可出现中枢神经、肌肉、胃肠道、骨骼等一系列症状。
氟中毒最突出的表现是骨骼、牙齿的变化,也就是氟斑牙、氟骨症。
地方性砷中毒
地方性砷中毒一概述地方性砷中毒简称地砷病,是一种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是居住在特定地理环境条件下的居民,长期通过饮水、空气或食物摄入过量的无机砷而引起的以皮肤色素脱失或/和过度沉着、掌跖角化及癌变为主的全身性的慢性中毒。
地砷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地方病。
除致皮肤改变外,无机砷是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确认的人类致癌物,可致皮肤癌、肺癌,并伴有其他内脏癌高发。
在重病区,当切断砷源后或离开病区,经过多年仍有地砷病的发生,表明由砷引起的毒害可持续存在很长时间,并逐渐显示出远期危害—皮肤改变,恶性肿瘤及其他疾病等。
二病因地砷病主要是通过长期饮用含有高浓度无机砷的水或燃用含高浓度无机砷的酶所引起。
砷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元素,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砷的氢化物、氧化物、硫化物等。
根据砷的来源,人类暴露砷方式大体上可分为生活接触、职业性砷暴露、环境污染及医源性暴露等方式。
其中,生活接触方式是引起地方性砷中毒的最主要途径,是形成地砷病病因链的重要环节。
在生活性接触中,主要通过引用含高浓度无机砷的地下水所致,成为饮水性砷中毒。
在中国,还有少数病区,是由于当地居民长期敝灶燃烧高砷煤,污染了室内的空气和食物而造成的慢性砷中毒,称为燃煤污染型砷中毒。
两种类型的砷中毒在临床表现方面基本一致。
三临床表现临床上,地砷病多为慢性砷中毒表现。
在不同病区,由于携砷介质不同及摄入量的差异,临床表现不尽相同。
在轻病区病人往往只有轻的皮肤病变而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在重病区病人体征明显,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同时心血管病、肝病、肿瘤等并发也较多见。
经消化道摄入砷量较高时可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个别情况下如误饮含砷很高的泉水,曾引起群发性急性砷中毒。
1.临床症状(1)神经系统一般可分为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损害两类表现。
①中枢神经损害睡眠异常(失眠、多梦、嗜睡等)、头疼、头晕、记忆力减退、疲乏等非特异神经衰弱综合征。
②周围神经损害周围神经损害表现通常包括颅脑神经和脊髓神经两部分。
5-砷与地方性砷中毒
砷的运输与分布
血液:约95%与血红蛋白中的珠蛋白结合 As3+:富含巯基的组织,肝、肾、脑 As5+:骨骼,以砷酸盐取代磷酸盐
细胞内:内质网>胞液>溶酶体>线粒体>
细胞核 易蓄积于:皮肤、指(趾)甲、毛发,因 角蛋白含量高
砷的毒性
砷通过与蛋白和酶的巯基相互作用(使蛋白
质和酶在细胞内变性) 以及增加细胞内的活 性氧簇引起细胞损伤而产生毒性。 砷可以阻碍必要酶的作用及其在细胞内的 转录过程,最终导致人体多系统非癌病变相 继发生。 例如,三价甲基化砷诱导的氧化应激抑制了 谷胱甘肽( GSH) 还原酶及细胞保护机制抗 氧化的硫氧还蛋白还原酶。
As 砷与地方性砷中毒
Endemic Arseniasis
砷元素与砷化合物
砷是一种自然存在的元素,在常见微量元素中排在第20 位, 存在于地壳,广泛分布于环境中 砷主要有3 种原子价(-3, +3, +5) 。 三价砷(As3+) 和五价砷(As5+) 广泛存在于自然水体中, 都是可溶的。 在氧化环境条件下五价砷类更稳定和占优势,而在还原环 境下以三价砷为主。 砷可以被微生物、人类和动物甲基化为单甲基砷酸和二甲 胂酸、三甲基砷氧化物。 三价化合物一般比五价化合物毒性大,其中毒性最大的是 胂气体。 存在的有机砷化物一般无毒性。
患病率
中、重度病 例检出率
无 <5% >5%
地方性砷中毒的治疗原则
营养支持:膳食中增加优质蛋白、多种维
生素 治疗末梢神经炎:VB1、VB12、肌苷、三 磷腺苷、辅酶A、辅酶Q10 处理皮肤损害:5%二巯丙醇油膏涂沫 砷的解毒剂:
地方性砷中毒
地方性砷中毒类别:地方病疾病名称:地方性砷中毒简称:地砷病概述地方性砷中毒简称地砷病,是一种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是居住在特定地理环境条件下的居民,长期通过饮水、空气或食物摄入过量的无机砷,而引起的以皮肤色素脱失或/和过度沉着、掌跖角化及癌变为主的全身性的慢性中毒。
分期或分型流行特征一、病区类型我国目前发现的地砷病病区有二种类型。
(一)饮水型病区该类病区是居民长期饮用含砷量较高的水而引起的慢性砷中毒。
新疆、内蒙、山西、吉林、宁夏、青海以及台湾等病区均属此类型。
(二)燃煤型病区这类病区是指居民长期敞灶燃用高砷煤取暖、炊饭及烘烤粮食、辣椒等造成室内空气及食物砷污染而暴露高砷所致的慢性砷中毒。
贵州、陕西省属于该种类型。
二、地区分布根据我国截止2002年底的调查结果,我国发现有地方性砷中毒的省份有新疆、内蒙古、贵州、山西、吉林、宁夏、青海、台湾省以及陕西、安徽等。
三、时间分布燃煤污染型砷中毒在冬季的症状较重,可能与冬季居民在室内逗留时间较长,且在这一季节燃用高砷煤烘烤食物,通过呼吸道接触砷污染空气的机会增多有关。
地砷病的发病没有一定的周期性,而是呈持续上涨的趋势。
危险因素根据砷的来源,人类暴露砷方式大体上可分为生活接触、职业性砷暴露、环境污染及医源性暴露等方式。
其中,生活接触方式是引起地方性砷中毒的最主要途径,是形成地砷病病因链的重要环节。
在生活性接触中,主要通过饮用含高浓度无机砷的地下水所致,称为饮水型地砷病。
在中国,还有少数病区,是由于当地居民长期敝灶燃烧高砷煤,污染了室内空气和食物而造成慢性砷中毒,称为燃煤污染型地砷病。
两种类型的地砷病在临床表现方面基本一致。
临床表现不同病区居民砷摄入量差异很大,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
在轻病区,病人可能仅有较轻的皮肤改变,而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在重病区则临床表现往往很明显,且砷中毒引起的心血管、肝脏等并发症亦较多见。
有些摄砷量很高的病区,心脏、肾脏损害,甚至消化道损害,其临床表现明显接近亚急性砷中毒。
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概况
• 8.地砷病病理机制研究 • “砷致机体组织器官损害的多样性机制”以及 “砷致癌机制”一直是研究的难点和热点。 • 细胞毒性:生物膜损伤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脂质 过氧化作用。 • 医学界已认定砷还具有基因毒性,是人类确切 的致癌物,但砷诱癌动物模型仍未复制成功,机 制也不明了。
•58
•48
• 四、研究热点 • 1.继续开展地方性氟(砷)中毒的流行病学研 究,其目的是摸清地方性氟(砷)中毒的病情及 防治现状,为防治措施的落实提供依据。 • 2.地氟病发病机制研究 • 氟骨症属于“钙矛盾”疾病的学说: • ①确认膳食低钙是地氟病的主要促发因素,氟 骨症从发病机理上属于钙矛盾疾病。
15,345,494 1,392,501
37,482,223 2,756,913
•10
•2.地方性氟中毒的防治现况
•全国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情况统计表
病区 类型
病区村数(个)/ 已改水村数(个)/ 改水/改灶率 实际受益
户数(户) 已改灶户数(户)
(%)
人口(万人 )
饮水型 117,389
47,428
•34
•35
• 地方性氟(砷)中毒的预防工作,很重 要的一条是对病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改 变其不良的生活习惯,使其自觉地认识疾 病、预防疾病。
•36
•第二部分 地方性氟(砷)中 毒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37
• 燃煤污染型病区
• 调查省份抽取的调查村数量
省 贵州 云南 湖北 湖南 重庆 四川 合计
•14
•2)氟骨症临床表现 •①临床体征 • 骨关节运动功能障碍,肢体变形,神经系统 改变体征。 •②X线改变 • 骨质硬化,骨质疏松,骨质软化,骨间断性 生长,关节退行性变,骨干骨间膜、肌腱附着点 钙化骨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性砷中毒防治知识
——饮用高砷水的危害
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是人们生活在高砷环境中,长期通过饮水而引起的以皮肤色素脱失、过度沉着、掌跖角化及癌变为主的全身性的慢性中毒。
在轻病区,病人可能仅有较轻的皮肤改变,而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在重病区则临床表现往往很明显,且砷中毒引起的心血管、肝脏等并发症亦较多见。
有些摄砷量很高的病区,心脏、肾脏损害,甚至消化道损害,其临床表现明显接近亚急性砷中毒。
一般情况下,在摄入砷量较大时,可出现一些非特异症状,如食欲差、乏力﹑失眠﹑头晕﹑全身不适等。
稍后可有手足麻木,以后逐渐出现皮肤色素改变﹑手足角化等,若不及时防治,久之可并发心血管病﹑皮肤癌﹑内脏癌等远期效应所致继发性疾病或并发症。
——地方性砷中毒的预防
饮水型地砷病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改饮低砷水(简称改水),即寻找新的低砷水源,废弃原来的高砷水源或采用物理——化学的方法降低水砷含量,使其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一、改换水源
(一)改饮同村居民的低砷井水
(二)打建新的低砷水井
(三)引江、河、湖泊、泉水作水源
(四)窖水
(五)混合水源
二、饮水除砷
饮水除砷是通过物理、化学的方法,将水中过量的砷除去,使饮水含砷量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现有的净水剂较多,目前认为活性氧化铝除砷效果高于其他净水剂。
此外,还可将硫酸铝、碱式氯化铝、三氯化铁等混凝剂。
使用净水剂的缺点是比较麻烦,需一次一加净水剂,且沉淀需一定时间,1~2天还需清洗一次盛水容器;沉淀物中含有大量的砷易造成环境污染;加入净水剂后,使饮用水中氯化物、硫酸根、铁离子等含量升高。
咨询电话:6736120
2010年3月1日
凤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