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不外乎三个方面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简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简短(20篇)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简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简短(20篇)信息技术的教学反思121世纪是竞争的世纪,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经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在中学阶段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已经势在必行,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
我们学校目前正在着手在各科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性、互动性的特点,让学生主动地、活泼地选择吸收新知识,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摒弃了过去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了“我选择,我喜欢”。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有着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
一、整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学习生活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的,而且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二、整合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学生则是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运用任务驱动原理,将学生置于网络的海洋中,给学生布置一定任务,学习的目标和任务一旦明确后,学生会积极地、主动地、有目的地去获取信取、分析信息、加工信息、利用信息,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整合丰富了学生的情感,新课程中特别提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语文教师在教学一般文章时可能对信息技术的依赖不大,因为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语言来创设情景,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情感的目的,但是有些课就需要大量的信息技术来创设意境,比如,有图片,有动画,有音乐等等有使内容更加形象逼真,使学生在对语言文字及曲子的理解和想象中情感得到培养、丰富和升华。
我们作为培养跨世纪新人的老师,要在这一领域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为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做出我们的贡献。
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2两节课下来,觉得教材处理比较合适,量不大,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动静结合;选择的活动形式比较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乐于参与,且有一定程度地发挥,避免了原先担心的沉闷无味,尤其是第二课时的“当当主持人”设计,不仅串起了整节课,而且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地相应训练,个人觉得比较理想。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案例分析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案例分析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教育领域。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为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深入分析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案例一: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在一堂初中语文《春》的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带来了一场生动的视听盛宴。
上课伊始,教师通过播放一段优美的春天自然风光视频,配以轻柔的音乐,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直观地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勃。
在讲解课文时,教师展示了一系列与春天相关的图片,如嫩绿的新芽、绽放的花朵、飞舞的蝴蝶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中对春天景象的描写。
此外,教师还利用 PPT 展示了重点词句的注释、作者的简介以及相关的文学背景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把握课文的内涵。
在课堂互动环节,教师利用在线互动平台,让学生分组讨论对春天的感受,并将讨论结果实时上传。
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还让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应用,这堂课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入,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大大提高。
多媒体技术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使抽象的文字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案例二:虚拟实验室在物理课堂中的应用在高中物理“电学实验”的教学中,由于实验设备有限且实验操作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传统的实验教学往往无法让每个学生都亲自动手操作。
而引入虚拟实验室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在虚拟实验室中,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进行各种电学实验,如测量电阻、研究电路的串并联等。
虚拟实验设备与真实设备几乎无异,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实验器材,进行电路的搭建和数据的测量。
同时,系统会实时给出实验结果和误差分析,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实验方法。
此外,虚拟实验室还具有可重复性和可扩展性。
学生可以多次重复实验,加深对实验原理的理解。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宁远县第一完全小学刘春梅【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大势所趋,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
随着新的教学媒体和技术手段的应用,也带来了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教育管理等诸多改变。
小学数学教学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学生思维开发、能力培养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在教学应用实践中也难免存在某些问题。
本人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基于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问题措施一、前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信息技术早已进入千家万户,渗透到各行各业,并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之一。
在教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地利用优势,整合资源,拓宽学生视野,开发学生思维,增加课堂容量,提升教学效率。
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逐渐进入教学领域,由于某些客观因素的存在,也导致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课件脱离实际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领域,重点在它的“实用价值”,并不是它的“技术含量”。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用简单的课件即可完成,没必要非要用高级的课件,只要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即可。
不过在教学应用中,有的教师对课件一味地追求“高新奇”,觉得课件越高级,教学效果就越好,把教学课件搞成信息技术成果展,既偏离了教学的实质,也浪费了资源,违背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目的。
(二)忽略学科整合所谓学科整合,就是根据各个学科教学需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性作用,使其有机合理地融入其它学科的教学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因为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目标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传统教学中不能或难以解决的问题,也就意味着不是所有的科目都非得用信息技术去辅助教学。
现实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过分地依赖信息技术,特别是公开课,简直成了多媒体的天下,也不管课堂内容是否需要使用信息技术,是否符合时机,盲目地滥用信息技术,其结果徒劳无功。
信息化教学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探究
信息化教学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探究徐亚琼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我们现在听到更多的一个名词就是信息化教学,教师正在关注、参与和实践的一个领域就是信息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的理念在国内逐渐流行起来,本文简要介绍了信息化教学在现代教育中的运用,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改进的措施。
1 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性当前我们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颠覆式发展创新的时代,伴随着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以及增强现实,大数据云计算机,5G 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探讨信息化教学的模式创新,早已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全球热点问题信息化教学是教育系统变革的内源性动力,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驱动力,如何将基于顶层设计和自上而下的教育发展改革计划,在教育实践和落地课堂的实施过程中,将面临离你那的更新,信息素养的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等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在诠释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基础上,分析比较传统教学和智慧教学的实质区别,构建了信息化教学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所谓信息化教学,它指的是在WiFi 环境下,在电脑和小桌情形下,可以进行小组的信息交流,也可以进行更大范围的交流学习的环境教学,移动互联网+改变了知识传播与获取的方式,学校和教室将不再是主要的知识获得场所,教师不再是主要的知识传授者,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将成为学习者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
核心和关键是课堂教学变革。
课堂变革应该首先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并真正确立智慧课堂中的学为中心理念。
2 信息化教学的模式探究2.1 在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下,我们应该怎么组织教学呢?书写叫教案吗?照本宣科吗?这么多的技术是怎样的价值呢?校园发生了大的变化,围绕新的信息化的大环境,信息化教学设计是我们现代化教学设计的重点内容,也是每一个从教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当前,学者提出了很多信息化教学方法,诸如基于理解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基于目标导向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有的还提出了问题学习,问题解决的信息化教学设计,重点是,信息化教学的内涵,与传统教学的比较,设计的原则和模式。
信息技术教学课堂评价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教学课堂评价心得体会信息技术教学课堂评价心得体会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
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信息技术教学课堂评价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信息技术教学课堂评价心得体会1在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开设已经十几年了,作为一位和信息技术课程同步成长起来的信息技术教师,我目睹了这十几年来,信息技术这门课的发展并逐步走上正轨,心里感到无比的欣喜和自豪。
通过这次学习无论理论方面还是实际教学经验,需要我学习的东西还很多,今天我把一些零散的个人看法和心得,来向大家汇报交流,不当之处望批评指正。
一、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更是学生获取知识做人求真的主战场。
对于课堂教学模式我们要好好进行研究,如何减少教师的多余灌输性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合作性学习,完善课堂教学,创造优质高效的课堂,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的课题。
新课程理念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学过程必须是师生双方平等、积极、探索的互动过程;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我校的信息技术教学在上级教研部门?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框架内,针对我校实际,突出评价和点拨,提出了?以评导学,以点导讲?的教学模式二、以评导学,以点导讲概括地说:以教师适当的点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驱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以教师适时的点拨,搭建学生展示的舞台,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走向前台讲知识、讲方法、讲规律、质疑难、破疑惑,做勇敢?小先生?。
对学生个体的言行现给予评定价值。
评价的内容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如参与程度、交往环境、思维状态、情绪反映、生成状态等。
学生展示的内容;评价的方式是多方面的:自评、同学评、小组评、老师评等;评价的形式有语言表述、文字表达等;评价过程又有过程和终结两种。
AI“小盒老师”助力个性化教学案例王建芳
Al“小盒老师”助力个性化教学教育信息化已经进入2.0时代,将教学工作与信息化模式进行有效结合已成为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摸索、创新。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类教育APP应运而生,既使得教师教育手段更加丰富,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教学效果。
今天,“AI+教育”、“智慧课堂”也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家庭将人工智能融入教学、融入课后学习。
“小盒老师”正是这样,用强大的AI技术,推动实现数据化、个性化教学方式在课堂的应用,真正用技术解决个性化学习、分层辅导的课后学习需求。
一、应用内容:结合“小盒老师”开展个性化教学。
主要包括:丰富学生的作业形式、改变教师的授课方式,实现翻转教学课堂、搭建家校沟通的桥梁。
二、拟解决的问题:(一)学生方面:数学学科强调知识间的逻辑体系和综合运用。
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于基础的掌握和学习速度存在差异,容易出现两极分化。
传统课堂中,学生面临着以下诸多问题:课前缺乏有效手段来促进预习,基础薄弱的学生不能完全理解课堂所学;自主学习意愿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听讲效果有限,作业方式单一、枯燥。
(二)教师方面:1.教师面对大班无法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只能是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到大部分学生。
2.在课堂上,基础概念讲解占用大量时间,教师缺乏创新思维和课堂翻转模式的理念,也就是只“翻”没“转”,这给教学模式创新提出了很多的挑战。
3.减轻教师批改作业的负担,并能产生科学的数据报告,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完善教学策略。
(三)家长方面:我校学生均来自附近的乡村,其中部分学生还属于留守儿童。
外出务工的家长占了很大一部分,时间和空间上决定了他们几乎都没有什么时间来了解孩子的学习,特别是作业情况,更谈不上来辅导孩子学习。
部分家长由于自身学术水平、能力等因素,纵然有心想要辅导孩子,然而不知道应该如何为孩子答疑解惑。
如何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
如何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利用互联网等多种技术手段或多种渠道广泛搜集教学资源,拓展教学思路,创新教学设计。
二是利用课件和网络,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合理选择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以开发学生学习心智,感悟学习的价值,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三是课后利用网络,实现师生,生生互动,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反馈信息,以实现教学设计的进一步优化。
那么如何将信息技术很好地融入课堂呢?下面是几点建议:(一)利用信息技术,创新课堂教学设计所谓教学过程的设计”,指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
具体来说,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的目标、内容、过程、媒体、评价设计以及整合教学资源等方面的要素,是教与学的事前规划,是课堂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对话的桥梁,是关系课堂教学效果及课堂生命活力的关键。
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制定,一般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内容、学生的学习实际制定的。
而在为完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而进行的过程设计、媒体设计、评价设计就主要靠我们的老师灵活运用了。
1 •合理选择教学媒体教师们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从网络、电视、书刊杂志、生活中等多种渠道合理选择教学素材(包括图片、文字、声音、视频、实物等);我们不要产生没有计算机,没有网络就无法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这一错觉。
要使教学素材紧扣主题,对它进行适当的整理、归纳、分类、有机组合,形成系统,而不是简单的素材罗列;要规划好素材呈现的方式、时间,以创设最佳教学情境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素材的来源要尽可能向生活靠拢,要让学生在已有经验上来直接获得知识的体验,获取知识的价值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利于进一步展开创造性思维。
教师应该根据课程内容和要求,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合理优化组合计算机的图、文、音、动画等特殊效果,及时有效地控制教学过程的信息传递。
使教学张驰有序、动静协调、画面和谐大气。
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心得体会
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心得体会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心得体会1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成果,已经走进了社会的各个领域。
语文教学作为社会的一个领域,当然也不例外地享受着这一成果带来的喜悦。
它那声情并茂,色、情、景水乳交融的效果,创设了优美的课堂情景,有效地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是现在以及将来的教育教学中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并且越来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领域引入这种辅助教学后,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拓宽了学生的时空观。
同时通过知识形成过程的充分展示,促进了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激发了学生内在因素,发挥了主体作用,从而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听、说、读、写、做的能力。
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一、把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一种渴求知识,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
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
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甚至达到乐此不疲的地步,学生对教师所教授的内容感兴趣才能有激情。
一直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只是停留在“说教”这一层次,手段单一,方法老套,教具不多,很难培养学生兴趣的稳定性、持久性,更难使学生真正产生一种学习的内驱力。
然而,利用计算机图、文、声、像、动并茂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信息技术将数据、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有机集成在一起,进而展示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使抽象的图形、数字,呆板的文字,变成赏心悦目的画面,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的刺激,有利于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利用计算机形象、直观,化静为动的特点,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
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但有难易之分。
现代信息技术以直观、形象、具体等特点弥补言传之不足,成为突破难点的“爆破筒”,增强学生的兴趣。
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
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信息技术是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主要代表的尖端科学技术,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将其运用于幼儿教育,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效率,提高了幼儿学习和探知的能力,帮助幼儿成长和发展。
以此为主线,重点论述了幼儿园教育和信息技术结合的优势,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
1.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幼儿教学,可以优化教学效果,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在传统的幼儿教育体系中,教师更多的是通过语言讲述、形体演示或者图像引导来进行课堂教授,效果往往是有限的。
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以往简单、单一的教育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幼儿的需求,如何突破,从而创新改变,与时俱进,这就需要信息技术的引入和运用。
例如,在教授幼儿“辨识和模仿动物”的活动中,以前往往使用挂图和分组演示的教授模式,很难激起孩子的热情。
如果现在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把动物的形象和声音通过多媒体课件放映出来,配上鲜艳的颜色和逼真的表情,加上动物真切的叫声和走路声,就一下子把幼儿带进了一个天然的“动物园”,各种动物穿梭其中,孩子们的情绪一下子就被多媒体演示的形象吸引住了。
这样不仅提高了活动的教学效率,而且还提升了孩子们主动学习的能力,优化了教学效果。
2、多媒体使教学过程呈现多维互动在日益强调幼儿探究学习的今天,幼儿园教育已不再以“灌输”多少知识为目的,而是以培养幼儿的能力为核心,相信幼儿、指导幼儿“会学”、使教学过程体现真正的多维互动显得更加重要。
首先让幼儿自主探究,充分体验多媒体带来的乐趣。
多媒体运用到教学活动,弥补了传统课件仅能“欣赏”、不能让幼儿自主参与的缺点,激发幼儿自主地动起来,有助于幼儿实现学习体验上的自主性。
网络环境为幼儿提供了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交互式界面,其信息量之大,超乎幼儿想像,因此,有助于幼儿充分地体验。
如:在组织科学活动《认识昆虫》时,我们不可能把形形色色的昆虫一只只全抓到课堂上来让孩子们认识,而利用多媒体技术,我们可以在一次活动中让孩子们见到成千上万的昆虫,并且聆听到其美妙婉转、各不相同的叫声。
教师个人信息技术能力分析
教师个人信息技术能力分析教师个人信息技术能力分析(精选5篇)有老师说,好学才能博学,博学才能让教学生动有意义。
一个教师的认知背景是怎样的,他的学生的能力就是怎样的。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师个人信息技术能力分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师个人信息技术能力分析篇1分析自我分析:测评结果,很令人尴尬,一直以为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还行,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感觉运的很少,参见这次国培,期望自己在利用信息技术能力方面更上一层楼。
环境分析:学校的信息化环境一般,只有少数班配置了白板,安装了实物投影仪。
这在农村小学中,是比较先进的了,但是信息化资源库还没有建立。
我的发展目标发展总目标:力争获得优秀学员,完成此次培训。
1、提高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能力。
2、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能力。
3、能熟练的应用移动信息设备,推动学校整体信息化工作的发展。
行动计划实现目标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或挑战:我深知在教学第一线,教学任务繁重,除了备课,写教案,批改作业等教学活动都要占去我很多的时间,在网上培训,整块的时间学习,有点困难,但是这我也明白,做为一线教师,更应该努力学习,终身学习,否则跟不上时代的要求,也就不能很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对于我来说面临的困难不仅仅是时间紧,工作繁忙,而切本校的信息设备配备不能满足每个教师学习。
抽取零散的时间,我想我也能完成本次培训任务,很是期待。
实现发展目标的具体途径:1、认真学习国培课程、并及时做好笔记和反思。
2、加强交流。
信息是需要交流的,在这样的信息能力平台,希望更和我一样的同事,交流心得,把学习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或者是在实践中理解和消化新学习的内容。
2、我校特岗教师多,他们都是刚刚毕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他们有非常好的信息技术基础,我会多向他们请教。
3、充分利用和专家、学者交流的机会,多请教、勤沟通,努力完成此次培训任务,以优异的成绩载入自己的人生履历。
教师个人信息技术能力分析篇21、认识不到位,能力不提高实践当中,不管是任课教师还是实验室管理员,都认为信息技术能力是计算机教师的事情,与已无关,计算机出了问题找计算机管理员来解决,课件不会做找计算机教师代做,不会处理音视频找电教管理员,长此以往,学习信息技术只是为了应付学校的一些考核和评定职称的需要。
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存在的误区及对策
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存在的误区及对策1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正悄悄地在各个领域进行着一次技术变革,而它同样也在悄悄地影响、改变着传统教育。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知识的存储、传播和提取方式,给现代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由于受到条件、环境以及教师自身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仍然有许多教师思想保守,观念落后,对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知之甚少,教学方法依旧简单,课堂上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强迫学生死记硬背,忽视对学生能力和兴趣的培养。
而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也决不仅仅是简单的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叠加,更不是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播放几张课件,而是将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的信息技术融合到课堂教学中,真正的为教学服务,实现教学过程的交互化,学习效果的最优化,学习环境的开放化。
2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存在的误区2.1误区之一:过分强调活动形式,忽视活动效果课堂教学的实质是一种学生为活动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学生学会知识、掌握技能为目的,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习者实现有效学习的特殊活动过程。
在大量的课堂观摩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把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创设了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展示了知识的传授过程,并进行了各种形式的练习,甚至是拓展思维训练和思想品德渗透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有一些不妥之处。
例如,有的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大量使用图片、动漫、视频和音乐,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一些思维反应慢的学生,根本就跟不上教师讲课的节奏。
2.2误区之二:整合时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在传统的多媒体课堂教学中,由于受条件限制,课堂上教师只能按课前设置的程序操作鼠标,指导学生完成学习内容,学生沦为忠实的听众,失去了积极参与教学和思考问题的机会。
在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下,由于部分教师应用能力低,未能熟练掌握电子白板的强大交互功能和特殊使用效果,更别说让学生在白板上展示自己的成果了。
践行“四有”好老师,做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师
322021年08期总第552期ENGLISH ON CAMPUS践行“四有”好老师,做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师文/邹 甄【摘要】2014年教师节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提出,广大教师应该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2018年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进一步把提高教师队伍建设和培养“四有”好老师上升到战略高度。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以及信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今社会迫切需要具有国际素质和全面发展的人才,而这同时也对高校教师素质尤其是大学英语教师的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四有”好老师;大学英语教师;师风师德【作者简介】邹甄(1994.08-),女,湖北武汉人,武汉晴川学院,硕士研究生。
一、前言兴国必先强师,高校教师位于输送人才窗口的最前端,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发展。
我作为新时代的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又该如何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需要具备哪些品质,从哪些方面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提升能力等级,这些问题都值得仔细探讨。
本文结合对“四有”好老师的理解以及《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来谈谈如何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如何加强师风师德建设,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师。
二、“四有”好老师的内涵1. 有理想信念,铸师魂。
关于理想信念,流沙河在《理想之歌》中写道“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当年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人点燃星星之火,以燎原之势席卷大江南北,这是理想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透过烛光看到偏远山区孩子们眼中的亮光,那也是理想之火。
无论是在离乱的年代,还是在温饱的时刻,理想都可以帮助我们寻找希望。
在新时代我们同样需要理想。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是“传道授业解惑”,而要做好这份神圣的工作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不仅要传播知识,更要宣扬正确的价值观,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不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小学语文信息技术融合课教案(6篇)
小学语文信息技术融合课教案(6篇)(2)自由选择查询阅览记下你最感兴趣的信息,准备向同学推荐3、向同学推荐自己收集的信息同学们刚才已经查阅了大量的信息,请把你最感兴趣的信息推荐给同学们。
四、说说今天阅读的收获可以说说自己了解了哪些信息,也可以说说自己的感受。
第4篇: 小学语文信息技术融合课教案一、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对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文字的反复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美1、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知道作者清晨去公园,被一池荷花深深地陶醉了,大家想不想亲眼看看荷花呢?现在就让我们乘着音乐的翅膀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
(播放录相)2、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
3、过渡:大家都把荷花形容得这么美,那作者是怎么描写荷花的呢?请大家轻声读读课文,把你认为能表现荷花美的句子画出来。
(二)研读感悟品味美1、学习课文2—3自然段(1)交流:先读一读找到的句子,再说说它美在哪儿?能说出理由更好。
①“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句话写出了荷花什么样的特点呢?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相机理解“挨挨挤挤”(播放课件:欣赏荷叶)体会荷叶多、大、绿、圆的美。
指导朗读这句话。
②“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这句话中“冒”字可以换成哪些字呢?(钻、长、穿、顶、抽……)作者没有用“钻、顶、长……”而用“冒”是为什么呢?请大家再读读这前后几句话,想想,怎样的“长”才叫“冒”?(快速地长,使劲地长……)你能读出快速地,使劲地感觉吗?[点评:给“冒”换词,引导感悟,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层面解读“冒”,在比较中让学生悟其意,同时悟其法。
这不仅仅是对“冒”字内涵的领悟,也是师生智慧的展示。
]③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课件展示荷花图片,引导学生抓住“展开、露出、饱胀、破裂”等词语,欣赏荷花刚开、盛开、将开的娇美姿态,感受荷花的勃勃生机。
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影响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有什么呢?下面店铺收集了一些关于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影响,希望对你有帮助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影响1一、信息技术的运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取得,有赖于先进的教学媒体,帮助学生做出各种学习的反应。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活动仅限于一本教科书、一块黑板和简单的幻灯片演示来完成。
枯燥无味,缺乏生动性,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在多媒体信息技术介入教学后,像一股春风一样,催促着我们教育观念以及教育模式的改变,使我们的师生能够共享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享受最前沿的教学资源,给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机遇。
它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让教师从繁重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
二、信息技术的运用,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信息技术走进课堂后,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利用学习资料和教师帮助主动获取知识。
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取代了粉笔在黑板上涂抹,变成了好看的图片、影视资料在荧屏上展示,学生们在直观的感受中创设了情境,体会语言就变成了有血有肉的人物进入思维中,参与到学生的理解、欣赏、与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发生碰撞、产生共鸣、情感交流得到实现。
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生动,创设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诱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而这一切,都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结果,更加体现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称象》这篇课文时,根据课文内容适时的播放课件,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全相同的事物画面或事理。
另外,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教师通过资源共享,博采众长,更好的发挥了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的辅导作用。
教师备课时,可先输入关键词,在网上搜索与之有关的资料,在进行分类制成课件,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根据需要,一点鼠标,迅速调出,方便快捷。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总结与反思10篇(优秀)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总结报告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总结与反思10篇(优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总结报告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总结与反思篇一这学期我担任五年级2个班的信息技术课,每周每班一课时,是小学阶段的必修课程,该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对终身学习才能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现阶段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的是主要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着眼于使学生掌握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根本知识,注重培养学生信息采集、加工、发布等信息处理的根本技能,促进和进步学生主动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并用于学习和生活。
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根底知识、电子表格等知识。
一、不断学习进步个人素养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活动,进步自己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注重自己思想道德程度的进步。
平时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在工作之余,学习网络管理和计算机维护的相关知识,努力进步个人的业务程度,为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根底。
二、扎实细致地做好教学工作备课对于每门课程的教学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也不例外。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对所要教授的知识进展全面的研究、归纳、总结,并根据教授对象的不同特点找到教授的最正确方法与方式。
在此根底上将所备内容在计算机上进展逐一推敲、验证、演练,以使一些空洞的知识具有可操作性;同时,还将每个知识点构造成一个操作性实例,通过对实例的演练让学生对知识点产生准确、完好的认识,由此得出相关的结论。
从而做到对人、书、机三者进展有机结合的备课,本学期开场逐步完成电子教案。
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根本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当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即在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形式下进一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因为计算机课程操作性强、更新速度快、创造性强的特点都要求我们必须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只有通过自主地学习,才能在掌握根底知识的根底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进步自己的操作程度,跟上知识的开展更新并进一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教师信息技术教学总结(6篇)
教师信息技术教学总结一、从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信息技术》不同于一般的学科,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要以讲为辅,以练为主,以用为目的,使学生在练习中、实践中或“玩”中学会如何使用电脑,改变过去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呆板教学方法,利用《信息技术》课程自身的特点提高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
开学时,学生大多数刚接触电脑,对电脑有着一种神秘感,对学习电脑也有着一种极大的兴趣感,作为教师要怎样才能将学生的这种兴趣继续保持下去呢我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先问学生什么是电脑,电脑有什么作用,然后根据书本讲了许多有关电脑方面的科学知识,让他们感到电脑原来是这样一回事,使他们对电脑有了一定的认识,打破了不敢碰电脑的神秘感。
接着讲解了电脑的作用,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欲望。
二、寓教于乐,以游戏为介入点,由实际入手,从游戏中得到锻炼。
学生对计算机的了解,多是从游戏开始的,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
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所以我就从游戏开始,通过游戏的形式,练习鼠标的操作,又通过《金山打字》,比赛谁的成绩好。
学生在“吃苹果”“打地鼠”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
在这种情况下,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
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高涨,而且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
三、互相合作,自主探究。
由于学生本身存在的不同的差异,有的同学已经能很熟练的操作计算机了,而有的学生才刚刚开始接触计算机,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顾及到全体学生,即让那些基础好的学生有学习新知的新鲜感,又要让那些没有基础的孩子觉得得心应用。
所在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组成小组,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帮助,监督检查。
水平相当的能一起探索、实践,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得到基础好的、学习兴趣深厚学生的帮助,这样发挥了优秀学生“小老师”的作用,激励其更加努力。
TPACK——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内容整合
TPACK——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内容整合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涵义
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的第3年度(2000)报告为“信息技 术与课程整合”给出的、比较公认的定义是:“数字化学习的 关键是将数字化内容整合的范围日益增加,直至整合于全课程, 并应用于课堂教学。……为了创设生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培 养21世纪的能力素质,学校必须将数字化内容与各学科课程相 整合。”
二 .WebQuest阶段
学科教学过程涉及三个阶段:一是与课堂教学环节直接相 关的“课内阶段”,另外两个是“课前”与“课后”阶段—— 这二者也可合称为一个“课外阶段”,所以从最高层次考虑, 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只有两种,即按照所涉及 教学阶段来划分的“课内整合模式”与“课外整合模式”两种。 在整个90年代,美国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学者普遍认 为,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主要应在课前与课后——包括资料查 询以及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 作;而在课堂教学过程的几十分钟内,一般难以发挥信息技术 的作用,还是要依靠教师去言传身教。于是,多年来美国(乃 至整个西方)教育界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一直是在课前 及课后下功夫,而较少在课堂上(即课堂教学过程的几十分钟 内)去进行认真的探索。
TPACK——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内容整合
2. Webquest模式的实施
伯尼· 道奇认为WebQuest的实施应包含下面七个步骤: ① 设计一个合适的课程单元 为设计这样的课程单元需要考虑四个方面:应与课程标准一致、 能取代原来令人不满意的课、能有效地利用网络、能促进学生 更深层次的理解。 ② 提出一个能促进高级认知发展的任务 按照伯尼· 道奇的观点,促进高级认知发展的任务可以划分为: 复述、汇编、神秘性任务、编写新闻、设计、创造性作品、达 成一致、劝说、认识自我、分析、判断和科学任务等12种类型。 任务(即探究的主题)是WebQuest模式中最重要的组成要素之 一,它为学生的学习、研究活动提供基础。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10篇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10篇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篇1一、情况分析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信息技术,好奇心非常强,没有基础但兴趣浓厚,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上课活跃爱说话。
二、教材分析主要为电脑基础知识的学习,包括计算机的了解及基本操作,互联网的认识,画图软件的使用基础,计算器的使用和键盘的操作,信息编码等。
三、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技术的有关知识,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2、知道信息技术的发展及作用。
3、掌握计算机的组成、用途及使用范围。
4、互联网的初步认识,用浏览器浏览网页。
5、认识windows桌面,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6、设置桌面背景及窗口操作。
7、初识画图软件。
8、在图画中插入文字9、学会使用计算器。
10、键盘的操作。
四、教学评价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评价的方式应灵活多样,可以采用考试、考查,评估学生的作品和竞赛的方法。
不论采用什么方法进行评价都应鼓励学生创新,使检查学生学习质量的手段和方法,像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一样充满活力。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1、认真组织教学,认真对学生进行辅导2、实行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
3、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注重每个学生的学习,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教学任务。
4、对课堂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解决一些突发事件,使学生能集中精力学习。
5、尽可能地多安排上机时间,让学生更多地熟悉软件环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篇2三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操作基础,但是遗忘的太快。
在家中一个假期把原本学习的一些打字技巧和计算机操作知识也基本上忘得差不多了。
不过,也有些学生在假期中接触电脑较多。
正因如此,这就造成了孩子们之间计算机水平的差异,有些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水平的确不错,甚至他们所问的问题有时连教师都一时难以回答,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学得不错,信息技术方面也懂一些,可就是学得不扎实,一遇到真正问题就傻眼了,更有一部分学生,对于信息技术不感冒,没什么兴趣,觉得学不学无所谓。
读《陶行知教育思想》有感
读《陶行知教育思想》有感读《陶行知教育思想》有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感人肺腑的话语引领我走进了陶行之先生,读罢文集,崇敬和景仰之情由然而生,我深深地被陶行之先生求真、创新的教育思想所赞美,他不愧是一位宏大的教育实践家,他创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活教育”的理论体系,为改革中国教育作出了卓越的奉献。
陶行之先生的教育思想,至今仍闪烁着夺目的光辉。
我想我们做老师的,在课堂教学行为中,要使你对同学的德育培育、学问传播等都较好地被同学接受并产生效果,应具备的基础条件不外乎这样三个方面:〔1〕人格、〔2〕学问、〔3〕方法。
即:一个要得到同学敬重和爱戴的老师,必定要具有高尚的人格、渊博的学问和超群的育人艺术水平。
同时,还要做到“心中有书,眼中有人”〔这里的人是指同学〕。
两千多年前我国教育界的祖师爷孔夫子曾说过样的话“仁者爱人”,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民老师,你首先要爱你的同学,老师爱同学是无选择的,没有爱的教育确定是被动的、压抑的。
同学敬重和爱戴我们老师的条件又是什么呢?除了上面讲到的“人格”、“学问”、“方法”以外,还应当加上“关爱”,即:关怀疼惜同学。
在教育行为中,教育管理同学,要以关怀、疼惜同学为前提。
从确定角度来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力学的关系,进一步说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依据牛顿力学原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性质相同的。
我们做老师的`赐予我们同学的是关爱、是亲和,同学会回报我们老师疏远与冷漠?对同学没有吸引力、没有亲和力,你怎么能要求同学走近你、亲和你呢?ソ逃心理学的争辩早就有这样的定论:轻松、和谐、布满爱的环境能够激发人健康向上的情感,能够唤醒人的爱心。
相反,布满仇恨、冷漠的环境却会诱发人产生邪恶,使人与人之间变得隔膜、疏远、丢失爱心。
我们老师在教育同学时要方法得当,方法的选择要因同学而异,即所谓因材施教是也。
切不行千人一面,逮住一种方法就认为它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这样的想法和做法都未免简洁、稚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创新设计
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利用互联网等多种技术手段或多种渠道广泛搜集教学资源,拓展教学思路,创新教学设计。
二是利用课件和网络,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合理选择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以开发学生学习心智,感悟学习的价值,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三是课后利用网络,实现师生,生生互动,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反馈信息,以实现教学设计的进一步优化。
1、合理选择教学媒体
教师们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从网络、电视、书刊杂志、生活中等多种渠道合理选择教学素材(包括图片、文字、声音、视频、实物等);我们不要产生“没有计算机,没有网络就无法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这一错觉。
要使教学素材紧扣主题,对它进行适当的整理、归纳、分类、有机组合,形成系统,而不是简单的素材罗列;要规划好素材呈现的方式、时间,以创设最佳教学情境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素材的来源要尽可能向生活靠拢,要让学生在已有经验上来直接获得知识的体验,获取知识的价值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利于进一步展开创造性思维。
教师应该根据课程内容和要求,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合理优化组合计算机的图、文、音、动画等特殊效果,及时有效地控制教学过程的信息传递。
使教学张驰有序、动静协调、画面和谐大气。
不能为了使课件的画面“生动”而硬搬一些不必要的媒体到课堂上播放,“喧宾夺主”地引入信息技术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2、利用信息技术合理规划教学过程
我们可以利用多种渠道,搜集不同学校,不同老师的各种教案设计,进行比较、筛选,再结合自己学校的教学实际而达到教案设计的最佳方案;我们应根据教案要求,精心设计教学课件。
教学时要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进度适时地应用课件,太早或滞后应用课件,都会冲淡课堂教学气氛,会影响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打乱学生思路。
多媒体课件不能文本太多,或过于花哨。
不能把课件制成板书搬家式,也不宜画面杂滥,片面追求吸引学生眼球,课件的目的应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突破课堂中的重、难点问题。
课件应做成模块式的,老师应根据课堂实际,选择性的使用课件,且忌点击“下一步”到底,否则,整堂课主题不那么鲜明地呈现,学生听来,不知本堂课所云。
(二)利用信息技术,合理实施教学过程
教师应该根据学科特点、课堂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多种媒体及新颖的上课方式来实施教学过程。
1、合理使用多媒体
媒体出示的时机要恰当,信息采集的空间要合理。
太早或滞后应用课件,都会冲淡课堂教学气氛,会影响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打乱学生思路,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多媒体在课堂上的运用,确实能使知识由抽象变直观,使上课氛围变得更加生动的作用。
但我们也不能过分依赖媒体。
比如语文课,我们可以借助图片、声音、视频等良好展示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形象理解。
但语文课是以语言阅读为主体的,语言文字自有其想象、概括的特点。
就直观性而言,它逊于其他媒介,但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语言文字留给了我们巨大的想象空间。
教学中过
习的作用,进行协同式学习。
这种交互式的教学加强了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交流,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但利用网络条件下的交互模式也不是万能的,不可以完全依赖网络。
例如,通过网络来进行交流的交流技术对学生来讲,水平是参差不齐的,特别是对于小学生,对于计算机水平普及不高的地区,师生间通过网络交流或许不那么顺畅,搞不好,还会影响教学校率。
其次,有些学科的特点是不适合网络交流的,比如英语,重在语言交际,而通过网络是无法体现口语交际能力的。
还比如,一些数学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是与教师的讲授分不开的,而网络是不能达到这种声、情并茂的效果的,现阶段的交流技术对这些信息的传输也是力不从心的。
此外,网络教学的课堂教学秩序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三)利用信息技术,实时进行教学评价,及时收集教学反馈信息
在课堂上,教师可利用聊天程序,BBS等和学生进行现场交流,对学生的学习及时评价。
课后,教师还可以电子作业传给学生,利用计算机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对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更好地知道自己的知识缺陷,参与到主动学习中去。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掌握他们的学习动态,从而及时对教学内容做出调整,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实希望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在资金、政策、组织领导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希望广大教师能积极投身到新的教育方式的变革中去,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教法,大胆实践,相信我们最终将会迎来教育
改革的春天,为提高全民族素质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现教与学的双向良好互动,从而提高教学校率,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