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教案
劳动合同法教案_模板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法的基本概念和适用范围。
2. 使学生掌握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的基本流程。
3. 培养学生运用劳动合同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
2. 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的条件及程序。
教学难点:1. 劳动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
2. 劳动者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法律法规资料、案例分析、多媒体课件等。
2. 学生预习劳动合同法相关内容,了解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提问:什么是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有哪些作用?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讲授新课1. 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 定义: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劳动关系的法律形式。
- 适用范围: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之间建立劳动关系。
2. 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 双方的基本信息: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等。
- 工作岗位、工作地点、工作内容。
-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 劳动报酬。
- 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
- 劳动合同期限。
- 违约责任。
3. 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 订立:双方协商一致,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 履行:双方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
- 变更: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
- 解除:根据法律规定或双方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终止: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或双方协商一致,劳动合同终止。
三、案例分析1. 教师提供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劳动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结果。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劳动合同法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劳动合同纠纷的处理方法。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劳动合同有哪些作用?劳动者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哪些?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劳动合同法教案》课件
《劳动合同法教案》课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法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方面的知识。
3. 培养学生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劳动合同法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劳动合同的订立3. 劳动合同的履行4. 劳动合同的变更5.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劳动合同法的基本概念、作用,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方面的知识。
2. 教学难点:劳动合同的具体条款和法律责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合同法的基本概念、作用,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方面的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劳动合同法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课件,包括文字、图片、案例等。
2. 案例材料:准备一些与劳动合同法相关的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3. 教材或参考资料:为学生提供劳动合同法的教材或参考资料,方便学生课后复习。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劳动合同法的新闻报道,引发学生对劳动合同法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基本概念:介绍劳动合同法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法的重要性和适用范围。
3. 分析劳动合同订立:讲解劳动合同的订立过程,包括双方协商、合同内容、签字盖章等环节,强调订立合同的重要性。
4. 探讨劳动合同履行:介绍劳动合同的履行原则,如平等自愿、公平公正等,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履行合同的具体操作。
5. 讲解劳动合同变更:阐述劳动合同变更的条件、程序和后果,让学生了解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应对合同变更。
6. 分析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讲解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的条件、程序和法律责任,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事宜。
7.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劳动合同法知识解决问题。
劳动合同教案
劳动合同教案
教学内容:劳动合同
教学目标:
1. 了解劳动合同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劳动合同的基本要素和格式;
3. 学会分析和解释劳动合同条款。
教学步骤:
2. 概念讲解:简要介绍劳动合同的定义和作用,即雇佣关系的约定书。
解释劳动合同的作用,包括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维护劳动关系稳定、保护劳动者权益等。
3. 要素讲解:详细介绍劳动合同的基本要素,包括劳动合同的当事人、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假、工资和福利、劳动保护和职业安全、违约责任等。
解释每个要素的含义和重要性。
4. 格式讲解:示范标准劳动合同的格式和内容,包括抬头、序言、主体部分、附件等。
对每个部分进行解释和讲解,强调各部分
的重要性和格式要求。
5. 条款分析:选择几个常见的劳动合同条款,进行分析和解释,如工资支付、试用期、解雇程序等。
说明每个条款的含义、适用范
围和法律规定,提供相关案例进行讨论。
6. 练习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劳动合同中的某个条款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进行整体,梳理劳动合
同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7. 结束:通过提问巩固学生对劳动合同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
教学资源:
1. 劳动合同案例和相关材料;
2.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规的相关法律文本;
3. 计算机和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劳动合同制度的教案
劳动合同制度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的概念、类型和主要内容。
2、使学生明白签订劳动合同的重要性和意义。
3、帮助学生掌握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4、培养学生在未来就业中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和法律规定。
劳动合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的条件和程序。
2、难点如何理解劳动合同中的一些法律条款和概念。
如何引导学生在实际就业中正确运用劳动合同法律知识维护自身权益。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劳动合同制度的相关知识和法律规定。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劳动合同制度的理解。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就业与合同的关系,例如:“同学们,你们觉得在找工作的时候,什么是最重要的保障呢?”从而引出劳动合同制度的主题。
(二)劳动合同的概念和类型(15 分钟)1、讲解劳动合同的概念: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2、介绍劳动合同的类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三)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20 分钟)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3、劳动合同期限。
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6、劳动报酬。
7、社会保险。
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分析劳动合同中各项内容的重要性。
(四)劳动合同的订立(20 分钟)1、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
2、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包括提议、协商、签约等环节。
3、劳动合同的生效时间。
(五)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15 分钟)1、劳动合同的履行原则:全面履行、亲自履行、协作履行。
劳动合同法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劳动合同法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背景、目的和主要内容;(2)掌握劳动合同的定义、种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相关法律规定;(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法律素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2)通过讲解、问答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生对劳动者的尊重和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2)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自觉性;(3)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二、教学内容1.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背景和目的(1)立法背景:介绍我国劳动合同法制定的背景,如劳动市场的变化、劳动者权益保护的现状等;(2)立法目的:阐述劳动合同法的目的,如保护劳动者权益、调整劳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等。
2.劳动合同的定义和种类(1)劳动合同的定义:讲解劳动合同的概念、特征和作用;(2)劳动合同的种类:介绍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非全日制劳动合同等。
3.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1)劳动合同的订立:讲解劳动合同的订立程序、必备条款和约定事项;(2)劳动合同的履行:阐述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双方权利和义务;(3)劳动合同的变更:介绍劳动合同变更的情形、程序和注意事项;(4)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讲解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的条件、程序和相关规定。
4.劳动合同法中的特殊规定(1)集体合同:介绍集体合同的概念、内容和效力;(2)劳务派遣:讲解劳务派遣的定义、特点和相关规定;(3)非全日制用工:阐述非全日制用工的权益保护、社会保险等问题。
5.劳动合同法的法律责任(1)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法律责任:讲解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法律责任;(2)劳动争议的解决:介绍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如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案例导入,引发学生对劳动合同法的学习兴趣。
劳动合同教案
劳动合同教案劳动合同教案(一)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签订的法律文件,用于规范双方的劳动关系和权益。
本教案旨在通过教授劳动合同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和签订程序,培养他们正确理解和使用劳动合同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了解劳动合同的概念和作用;b. 掌握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和签订程序。
2. 能力目标:a. 能够正确理解和解读劳动合同的条款;b. 能够合理使用劳动合同保护自己的权益。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对劳动合同的重视和尊重;b.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保护自己的劳动权益。
二、教学内容1. 劳动合同的定义和作用;2. 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a. 双方当事人的信息;b. 工作岗位和职责;c. 工作时间和休假;d. 工资和福利待遇;e. 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f. 终止劳动合同的条件和程序。
三、教学过程本教案主要通过讲授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1. 导入(5分钟)引入劳动合同的概念和作用,通过简单的例子或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介绍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20分钟)a. 结合具体案例,逐一介绍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各项条款的含义和作用。
b. 强调劳动合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签订劳动合同的好处和意义。
3. 解读样本劳动合同(30分钟)a. 提供一份样本劳动合同,让学生阅读并理解其中的各项内容。
b. 分组讨论,学生可以就劳动合同的条款进行解读和解释,及时纠正理解错误。
4. 签订劳动合同的程序(25分钟)a. 介绍签订劳动合同的一般程序和具体步骤。
b.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发现劳动合同中的条款有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5. 知识巩固(10分钟)制定一些练习题目或情景案例,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并给予指导和反馈。
6. 总结和反思(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要点,并引导学生思考学到了哪些知识和经验,有什么感想和收获。
劳动合同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熟悉劳动合同的签订程序;b. 了解常见的劳动合同纠纷及解决方式。
教案劳动合同
教案:劳动合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的概念、作用和内容。
2. 让学生掌握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方面的知识。
3. 培养学生遵守劳动法律法规,自觉履行劳动合同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劳动合同的概念和作用2. 劳动合同的内容3. 劳动合同的签订4. 劳动合同的履行5. 劳动合同的变更6.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7. 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三、教学重点1. 劳动合同的概念和作用2. 劳动合同的内容3. 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方面的知识。
四、教学难点1. 劳动合同的具体签订流程2.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3.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的条件及程序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作用、内容、签订、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方面的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和意义。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劳动合同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 实践操作法:模拟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过程,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劳动合同的概念和作用,引起学生对劳动合同的兴趣和重视。
2. 基本内容:讲解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包括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基本信息、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劳动条件、违约责任等。
3. 签订劳动合同:讲解劳动合同的签订程序,包括双方协商、达成一致、签字盖章等环节。
4. 履行劳动合同:讲解劳动合同的履行原则,包括全面履行、适当履行、继续履行等。
5. 变更劳动合同:讲解劳动合同变更的条件和程序,包括双方协商一致、书面形式等。
6. 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讲解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的条件、程序和后果,包括提前解除、到期终止、违法解除等。
7. 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讲解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包括违约金、赔偿责任等。
8.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和意义。
劳动合同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法律地位和作用。
- 掌握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的基本流程。
- 了解劳动合同中常见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劳动合同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增强学生对劳动法律的尊重和遵守意识。
- 激发学生对劳动权益保护的关注和责任感。
二、教学对象本课程适用于法学专业本科生、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以及对社会劳动法律知识有兴趣的社会人士。
三、教学内容1. 劳动合同概述- 劳动合同的定义和特征- 劳动合同的法律地位和作用- 劳动合同与相关法律的关系2. 劳动合同的订立- 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 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 劳动合同的主要条款3. 劳动合同的履行- 履行劳动合同的基本要求- 劳动合同履行的权利和义务- 违反劳动合同履行的法律责任4. 劳动合同的变更- 变更劳动合同的条件- 变更劳动合同的程序- 变更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5.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 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 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6. 劳动合同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 劳动合同签订不规范的问题- 劳动合同履行中的争议- 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中的纠纷- 应对策略和维权途径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劳动合同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讲解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环节。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劳动合同中的常见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4. 角色扮演法:模拟劳动合同签订和争议解决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企业或律师事务所,了解劳动合同的实践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案例引入,激发学生对劳动合同的兴趣。
2. 讲授:系统讲解劳动合同的相关理论知识。
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问题。
《劳动合同》教案
《劳动合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的概念、作用和基本构成。
2. 使学生掌握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相关法律规定。
3. 培养学生遵守劳动合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劳动合同的定义与作用2. 劳动合同的基本构成3. 劳动合同的签订4. 劳动合同的履行5. 劳动合同的变更6. 劳动合同的解除7. 劳动合同的终止8. 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9.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途径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合同的相关概念、法律规定和案例。
2. 互动法:分组讨论、角色扮演,让学生参与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等环节。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参:《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资料。
2. 案例素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劳动合同纠纷案例。
3.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打印机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劳动合同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劳动合同的基本构成,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环节,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学生遵守劳动合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1. 劳动合同的违约责任2. 劳动合同的争议处理3. 劳动者的权益保护4. 劳动合同的监督检查5. 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法律责任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合同的违约责任、争议处理等法律规定。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纠纷的处理程序。
3. 互动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参与劳动合同的监督检查和权益保护。
八、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参:《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资料。
2. 案例素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劳动合同纠纷案例。
劳动合同法教案 模板(共8篇)
劳动合同法教案模板〔共8篇〕
第1篇:劳动合同法教案
劳动合同法教案
一:规章制度制定程序愈加严格
关联条款: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平安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施行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
第 1 页共 1 页。
劳动合同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和理解劳动合同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教学重点:1. 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1. 劳动合同中涉及的法律问题。
2. 如何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如劳动合同模板、案例等。
2. 学生预习教材,了解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劳动合同的概念,引起学生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劳动合同的了解。
二、讲授新课1. 教师讲解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的协议。
- 劳动合同的作用: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保障劳动者权益,规范劳动关系。
2. 教师讲解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
- 合同期限: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
- 工作内容:岗位、工种、工作地点。
-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作时间、休息日、法定节假日。
- 劳动报酬:工资、奖金、津贴等。
- 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 劳动保护:劳动安全、职业病防治。
- 劳动纪律:工作纪律、保密纪律等。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一个劳动合同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法律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劳动合同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讲授新课1. 教师讲解劳动合同中涉及的法律问题。
- 劳动合同签订的法律程序。
- 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和程序。
- 劳动者权益受到侵害时的救济途径。
2. 教师讲解如何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 及时与用人单位沟通协商。
- 依法维权。
三、课堂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模拟劳动合同签订过程。
劳动合同教案
《劳动合同》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识记劳动合同的基本涵义和内容;理解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了解劳动合同的作用及订立,2、能力方面学会运用法律武器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3、思想觉悟方面使学生充分明确与用人单位签订正规的劳动合同的重要性,增强法制意识,并在职业选择中能知法、懂法、用法、树立正确责任意识,《劳动合同》教案【教学重点】劳动合同的内容和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教学难点】劳动合同的签订、实施。
【教法和学法建议】1、教法建议劳动合同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之一。
这部分内容有较强的知识性、规范性、同时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教学中除了要讲清劳动合同的性质、作用、内容、订立和实施外,还要让学生初步学会订立劳动合同。
为此,教师应在备课时准备一些劳动合同争议的典型案例材料,让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最后让学生进行劳动合同订立的模拟训练。
这部分内容的知识点相对集中,让学生从书本死记硬背既不可能,也无此必要,重在让学生“动”起来,初步具备劳动就业的合同知识和意识。
2、学法指导建议(1)尽最大努力让学生在课堂内“动”起来学习本章内容,知识上无多大难度。
为让学生初步树立并增强三个“意识”,就必须设法使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凡学生能说能做的,教师就不必包讲、包办。
可以采用主题辩论、小组讨论、任务驱动、角色扮演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要千方百计让学生在课外“动”起来节首案例、课文内容、节后思想与训练等,都需要学生在课外做准备,去完成。
如果没有课内与课外的配合,本章教学目标就难于实现。
在进行本章教学中采取实践教育、体验教学、养成教育是很好的手段。
(3)教法要服从、服务于学法教学中学生暴露出来的思想倾向、观点等,都应让学生有一个充分发表、交流的机会,不能枸泥于教师备课的思想和模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学生进入教室,计算机放轻音乐,上课铃响后音乐停) 导入新课请同学们看一则材料:(多媒体显示)师: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求职的人越来越多,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觉得比别人幸运,急匆匆开始卖命干活,赚辛苦钱,却忘了与用人单位签订一份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教案副本
劳动合同教案副本作为一份关于劳动合同的教案副本,本文将介绍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和要素,讨论劳动合同的签订和解除,以及解读劳动合同中的常见条款。
第一部分: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和要素1.1 劳动合同的定义劳动合同是雇主和劳动者之间就劳动条件达成的一种协议。
它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工作内容、薪酬待遇、工作时间、劳动保护等方面的事项。
1.2 劳动合同的要素劳动合同应包含以下要素:- 劳动者和雇主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等;-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劳动报酬和支付方式;- 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劳动保护和职业安全;- 合同期限和终止条件。
第二部分:劳动合同的签订和解除2.1 劳动合同的签订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由劳动者和雇主双方签字确认。
双方应当在签订合同前详细协商和沟通,确保合同内容明确、合理。
2.2 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除:- 双方协商一致终止合同;- 合同期满自动终止;- 合同违约或未履行义务,解除合同;- 法定解除情况,如劳动者退休、病退、死亡等。
第三部分:劳动合同中的常见条款解读3.1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合同中应明确规定劳动者的工作职责和任务,以及工作地点。
工作职责和任务的明确可以避免劳动纠纷的发生,同时工作地点的明确也有助于双方的合法权益。
3.2 劳动报酬和支付方式合同中应明确规定劳动者的薪酬待遇,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奖金、加班费等。
同时,支付方式(如银行转账、现金等)也应明确约定,以确保劳动者能够按时、正确地获得报酬。
3.3 劳动保护和职业安全合同应明确规定雇主对劳动者的劳动保护责任,包括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安全的工作设备以及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此外,合同中还应规定劳动者应当遵守的安全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
3.4 合同期限和解除条件合同中应明确规定合同的期限,可以是固定期限合同或无固定期限合同。
同时,合同中还应明确约定双方解除合同的条件和程序,以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劳动合同》教案
《劳动合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和签订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
3. 培养学生遵守劳动法律法规,自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3. 签订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4. 劳动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5. 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注意事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劳动合同纠纷案例,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的实际应用。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劳动合同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的情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问答法:回答学生关于劳动合同的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劳动合同。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
2. 案例材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劳动合同纠纷案例。
3. 教学PPT:制作涵盖劳动合同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注意事项的PPT。
4. 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劳动合同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详细讲解劳动合同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3. 讲解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介绍劳动合同应当包含的事项,如双方个人信息、工作内容、工资待遇等。
4. 讲解签订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在签订合应注意的问题,如合同期限、试用期、保密协议等。
5. 分析劳动合同纠纷案例: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6. 讨论劳动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分组讨论各种情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7. 回答学生问题:解答学生关于劳动合同的疑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劳动合同基本概念和作用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劳动合同主要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签订劳动合同注意事项的熟悉程度。
4. 学生对劳动合同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的实际操作能力。
5. 学生对违反劳动合同法律责任的认识程度。
个人劳动合同教案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第15页
判决结果:
据新华社电 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人民法院 近日一审审结一起农民工外出打工,因途中走 失造成双腿致残案件,法院认定招工方未尽到 注意和保护农民工义务,且私自扣押农民工身 份证,在农民工走失后未及时寻找,对损害后 果发生含有相称过失,判决招工方补偿民工经 济损失10万元。
第30页
案例8月,彭某与就职某公司签署了3年劳动协议。209月协议期满
后,双方续签了劳动协议,并协商以后每两年续签一次。203月,
彭某得到另一家公司邀请,准备辞职,并向公司递交了辞职申请,
但该公司极力挽留彭某,不愿接受辞呈并向彭某做出诸多许诺。
彭某在该公司许诺下打消了辞职念头,收回了辞职申请。一年半
(案例学习3:P29)
第20页
2.4 解除劳动协议经济补偿
2.4.1 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七种情形: (1)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端拖欠劳动者工资; (2)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原则; (3)经劳动协议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协议; (4)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 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工作而解除劳动协议; (5)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通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 胜任工作; (6)劳动协议订立时所依据客观情况发生重大改变,致使原劳 动协议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协议达成协议; (7)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理期间或生产经营情况发生 严重困难,必须淘汰人员
第18页
2.3.4 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协议四种情况: (1)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 劳动能力; (2)患病或者负伤,在要求医疗期内; (3)女职员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 (4)法律、行政法规要求其它情形
学习劳动合同法典主题班会教案
学习劳动合同法典主题班会教案介绍此份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劳动合同法典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通过班会的形式,学生将研究劳动合同的定义、要素、签订与解除等内容,从而增强对劳动合同法典的理解。
本教案设计简单易懂,注重培养学生对劳动法律的基本认知。
教学目标1. 了解劳动合同法典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理解劳动合同的定义和要素。
3. 掌握劳动合同的签订和解除的相关规定。
4. 培养学生对劳动法律的基本认知和意识。
教学内容1. 劳动合同法典的概念和作用。
2. 劳动合同的定义和要素。
3. 劳动合同的签订过程和注意事项。
4. 劳动合同的解除方式和原则。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10分钟)- 向学生介绍劳动合同法典的重要性和作用。
- 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研究动机。
步骤二:概念讲解(15分钟)- 解释劳动合同法典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 引导学生思考劳动合同对雇主和雇员的意义。
步骤三:要素讲解(15分钟)- 解释劳动合同的定义和要素,如雇主、雇员、劳动报酬、工作内容等。
- 引导学生思考劳动合同要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步骤四:签订过程和注意事项(20分钟)- 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讨论,模拟劳动合同的签订过程。
- 提供相关案例和可行的签订注意事项,供学生讨论和分析。
步骤五:解除方式和原则(20分钟)- 解释劳动合同的解除方式和原则,如解除协商、解除通知、解除赔偿等。
- 提供相关案例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解除方式和原则的必要性。
步骤六:总结和讨论(10分钟)- 总结学生对劳动合同法典的了解和认知。
-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相关问题。
教学评估通过讨论、小组活动和问题回答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估。
参考资料- 劳动合同法典相关法律条文和解释文件。
- 相关劳动纠纷案例和实际问题分析。
扩展活动学生可自行搜集相关劳动合同法典的案例并进行讨论和分析。
劳动合同法教案
劳动合同法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劳动合同法这一法律内容而设计的教学案例。
通过这个教案,旨在让学生从容理解劳动合同法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则,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本教案将以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劳动合同法的基本概念和目标;2. 掌握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3. 学习劳动合同法的实际操作技巧,能够应对常见问题。
三、教学内容1. 劳动合同法的基本概念和目标a. 劳动合同法的定义和作用;b. 劳动合同法的目标和意义。
2. 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a. 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平等自愿原则、公平原则、保护性原则;b. 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适用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
3. 劳动合同法的实际操作技巧a. 劳动合同的书面形式和内容要求;b. 劳动合同的签订和解除程序;c. 劳动合同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方法。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案例引入一个具体的劳动合同纠纷案例,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纠纷的背景和重要性。
步骤二:讲解基础概念结合案例,讲解劳动合同法的基本概念和目标,让学生对劳动合同法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步骤三:探讨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讲解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引导学生讨论和分析相关问题,加深对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的理解。
步骤四:分析实际操作技巧结合案例,分析劳动合同法的实际操作技巧,包括劳动合同的书面形式和内容要求、签订和解除程序、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方法等内容。
步骤五:讨论和解决问题提出一些实际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参与讨论和提出解决方案,以及对案例的分析和应用,进行教学评价。
同时,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演练活动,让学生模拟实际情境,加深对劳动合同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延伸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劳动合同法的相关条文和实践案例,以及国家对劳动法律的最新政策和法规调整。
劳动合同的教案
劳动合同的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的概念、种类及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及签订流程。
3.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了解劳动合同中的权益保护。
教学重点:1. 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
2. 劳动合同的签订流程。
教学难点:劳动合同中的权益保护及争议解决。
教学准备:1. 劳动合同样本。
2. 相关法律法规资料。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劳动合同吗?它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导入新课内容。
二、讲解劳动合同的概念、种类及作用1. 概念: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2. 种类: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等。
3. 作用: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明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责任,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三、讲解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1. 双方基本信息:用人单位名称、劳动者姓名等。
2. 合同期限:起止时间、试用期等。
3. 工作内容:岗位、职责、工作地点等。
4. 劳动报酬:工资、奖金、津贴等。
5. 社会保险和福利:五险一金、带薪休假等。
6. 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7. 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
8. 违约责任。
四、讲解劳动合同的签订流程1. 双方协商:明确工作内容、待遇等。
2. 起草合同:用人单位或劳动者起草合同文本。
3. 审查合同:双方对合同内容进行审查,确保合法合规。
4. 签订合同:双方签字或盖章,合同生效。
五、讲解劳动合同中的权益保护及争议解决1. 权益保护:劳动者应了解自己的权益,如工资支付、休息休假等,并学会维护自己的权益。
2. 争议解决:当发生劳动争议时,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
六、案例分析1. 选取典型的劳动合同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2. 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提炼出劳动合同签订、履行和争议解决中的关键点。
七、课堂练习1. 提供一份劳动合同样本,让学生分析其内容是否完整、合法。
劳动合同教案设计稿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和法律规定。
- 掌握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合同双方的基本信息、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等。
- 熟悉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的相关规定。
2. 能力目标:- 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劳动合同文本。
-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案例,解决劳动合同相关的问题。
- 提高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劳动法的尊重和遵守意识。
-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维权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和法律规定。
- 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
2. 教学难点:- 劳动合同变更、解除和终止的条件及程序。
- 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的承担。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劳动合同吗?劳动合同有什么作用?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二)新课讲授1. 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和法律规定- 讲解劳动合同的定义、法律依据。
- 分析劳动合同的法律性质和意义。
2. 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 讲解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如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劳动报酬等。
- 分析劳动合同的可备条款,如试用期、培训、保密等。
3. 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 讲解劳动合同的签订程序、履行要求。
- 分析劳动合同变更、解除和终止的条件及程序。
4. 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的承担- 讲解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的种类、承担方式。
- 分析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的承担条件和程序。
(三)案例分析1. 教师提供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劳动合同相关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分析结果。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提出疑问。
四、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劳动合同的相关规定。
2. 收集实际案例,分析劳动合同相关问题。
3. 撰写一篇关于劳动合同的论文。
五、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和手段。
劳动合同的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劳动合同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劳动合同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劳动合同的基本要素和签订程序。
3. 理解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
4. 学习劳动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
二、教学内容1. 劳动合同的定义和作用1.1 劳动合同的定义1.2 劳动合同的作用2. 劳动合同的基本要素2.1 雇主和劳动者的基本情况2.2 工作内容和工作条件2.3 工资和福利待遇2.4 工作时间和休假2.5 保险和社会保障2.6 合同期限和解除条款2.7 其他事项3. 劳动合同的签订程序3.1 协商和协议3.2 签订书面合同4. 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4.1 变更劳动合同的条件和程序4.2 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和义务4.3 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况和方法5. 劳动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5.1 协商和调解5.2 劳动争议仲裁5.3 劳动争议诉讼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劳动合同的定义和作用。
2. 介绍劳动合同的基本要素,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解析和讨论。
3. 运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析劳动合同的签订程序,并总结出关键步骤。
4. 讲解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的条件和程序,并进行案例分析。
5. 引导学生讨论劳动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并分析各种途径的优缺点。
6. 总结: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强调劳动合同对于劳动者和雇主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等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
2. 学生理解度:通过问题解答和案例分析的方式,测试学生对劳动合同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应用能力:通过解决劳动合同纠纷的案例分析,考察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劳动合同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
2. 劳动合同案例分析和模拟讨论材料。
六、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通过实地参观或实习的方式,深入了解劳动合同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2. 邀请相关法律专家或人力资源管理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进行讲座或分享,加深学生对劳动合同的理解和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
动
合
同
的
签
订
楼佳媛
一、任务分析
课程讲授学生劳动合同的形式、订立时间以及非全日制用工。
通过课程让学生知道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非全日制用工除外,除此之外学生还应了解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学生要重点掌握用人单位在一个月之后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牢记不同时间段《劳动法》对用工单位的要求。
最后学生应知晓非全日制用工的一般规定。
二、学生分析
课程对象为中职学生,中职的学生头脑较灵活但注意力容易分散,上课时可以运用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例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目光集中到知识上。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复述劳动合同的形式以及订立时间、准确的划分不同时间段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时的法律规定。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图示能够正确的判断《劳动法》对于用人单位在一个月内、满一个月不满一年以及一年以上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的要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学习本次课程后提高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劳动法实施条例》对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要求。
教学难点:《劳动法实施条例》对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要求。
五、教学准备:PPT、教材
六、教学过程
1、导入(2分钟)
老师:在座的每位同学,你们思考过以后会从事什么工作吗?
学生们:做老师,当会计······
老师:不管是当老师还是会计,你们肯定会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以此来维护自身权益。
那么这节我们就来学习劳动合同的签订。
设计理由:吸引学生注意,利用询问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问答法
2、劳动合同形式(3分钟)
劳动合同的签订是一种要式行为,劳动合同也是一份要式合同,所谓要式就是需要有必要的形式,因此建立劳动合同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应当在法律里面是一个绝对用语,我们可以理解为“必须”,必须就意味着没有例外,但这里有没有例外呢?我们说是有的。
这里要注意题目表述形式,虽然有例外但判断题如果出现这句话我们要判断为对的,因为这是教材原文。
那么例外是什么呢?
设计理由:理解透彻“建立劳动合同应当订立劳动合同”这句话,确保做题时不会混淆。
根据特殊情况引出非全日制用工的一般规定。
教学方法:讲授法
2、非全日制用工(4分钟)
(1)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2)可以与“一家以上”的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能影响先订立的。
(3)不得约定试用期。
(4)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
且用人单位“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5)报酬标准不能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最低小时工资标准,结算周期最长不得超过“15日”。
设计理由:由劳动合同形式引出非全日制用工,这个知识点在教材上过
于零碎所以归集成5条内容方便学生记忆与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
3、劳动合同订立时间(11分钟)
(1)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
同。
(2)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劳动法实施条例》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
设计理由:通过图示把知识点更加清晰的展示给学生,以便学生加速
吸收快速理
解。
教学方法:图示法
4、练习巩固(4分钟)
张某2010年8月进入甲公司工作,公司按月支付工资,至年底公司尚未与张某签订劳动合同,关于公司与张某之间劳动关系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用工之日 满一个月
满一年
补订合同
满一个月次日
满一年前日
劳动者不签
终止关系
支付报酬
无补偿
支付双倍工资 支付11个月双倍工资 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 立即补订书面合同 应
当
继
续
支付
双
倍工资
劳动者不签
终止关系 支付补偿
B.公司与张某之间可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C.公司与张某之间补订劳动合同,并支付工资补偿
D.张某可与公司终止劳动关系,公司应支付经济补偿
答案:CD。
选项A,只要来用工了就会产生劳动关系,实质重于形式,所以A错误。
选项B,只有满1年还未订立劳动合同,在满1年的当天才可视作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张某自用工之日到年底只有4个月,不符合条件。
所以选项B错误。
2013年3月12日,吴某应聘到甲公司工作,每月领取工资2000元,直至2014年2月12日甲公司方与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未及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工资补偿为()
A.18000元
B.20000元
C.22000元
D.44000元
答案:B。
2013年3月12日到4月12日为缓冲期不考虑,2013年4月12 日到2014年2月12日有10个月,不满一年所以10个月的支付双倍工资。
2000×10=20000元。
用工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答案:正确。
设计理由:通过做练习题让学生更好地消化本节课的内容,加强学生的记忆。
教学方法:问答法,练习法,讲授法
5、结语
通过这几道练习题,相信大家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加深了印象,但是记忆是会随着时间淡化的,所以希望大家课后能够好好复习,特别是劳动合同的订立时间这块内容,需要大家牢牢掌握。